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

第1篇: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在目前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 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 重大施工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如下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 安全监督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素质低,监督工作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一方面,各级政府安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安全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到点了上。

(2) 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主要是以部门令的形式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包括地方性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等。同时, 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制定了许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 是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对这些规章制度, 许多从业人员没有了解和掌握, 形同虚设, 即使知道一点, 也是了解一点皮毛, 思想认识不足, 措施不力。造成制度与实施严重脱节。企业只是片面追求产值利润, 在施工中抢速度、拼体力、拼设备, 忽视安全生产, 注重进度和效益。

(3) 安全教育严重滞后。按照规定, 新工人进单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个方面, 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但大多数企业招收的农民工都没有进行教育, 致使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 安全操作水平低下, 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极差。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 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 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 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熟视无睹。因此,这样的工地不出事是偶然, 而出事才是必然的。

(4)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建筑施工过程中, 安全生产在资金投入上没有得到落实或投入不足, 不能满足安全条件的需要。一些地区安全生产费用根本没有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建设单位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 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 安全条件无法保证。大部分工程实行低价中标, 施工单位互相攀比, 竞相压价,不少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 造成恶性循环, 施工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经营, 往往挤占安全费用, 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 能省的省、能拖的拖, 这种做法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另外有些承包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保证措施也不愿花钱, 这在个体、私营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5) 安全生产把关不严, 监督力度不够。安全生产把关不严, 监督管理仅仅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检查上, 而缺少日常的具体监督管理和强制性措施。主要表现在: 施工现场设施不齐全或滞后, 安全条件恶劣, 施工安全用品不合格。施工安全设施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测。施工安全检查或巡查不严格或流于形式。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施工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逐级交底, 针对性不强, 不具体, 不明确, 不履行书面签字记录。安全危险源没建立档案, 无控制、处理方法。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不健全, 一些施工单位根本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一旦发生事故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处理。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素质差. 法律法规常识不熟悉, 原则性不强。监督管理任务不明确。监督管理手段不强硬。对违法违规行为不按规定严格执行处罚, 造成有法不依的混乱局面。

2主要对策

(1) 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现象。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经常深入生产一线, 及时掌握企业和项目的安全管理, 安全检查, 安全评价, 安全设施使用、检测情况等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 强制各安全责任主体严格执行, 严格履行安全职责。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单位, 发现违法违规现象绝不手软, 及时采取停工、整顿、罚款等手段, 并召集违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说服教育, 直至有关单位和人员彻底落实人工、资金、期限整改, 同时, 按相关程序处罚和落实专人复查。

(2) 建设主管部门要坚持原则, 懂法执法。不管什么原因, 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或不具备安全条件的, 一律不准进入建筑市场, 杜绝无证施工等现象。严禁违法发包、越级承包和违法分包等现象。严格建筑施工队伍准入请出制度。对施工单位年审不合格或没取得安全施工许可证的,不准其参加施工招投标, 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凡参与工程分包的队伍, 要加强其资质审查和从业人员的考核。强制实行建筑意外保险制度和推行风险抵押金制度,有效保障劳动者安全和权益。

(3)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地建立健全其建设系统人员培训机制, 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凡进入施工工地的所有民工必须先接受培训教育, 一律持证上岗。此事应成为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考核、资质年检和升级的重要指标。让每一位工程建设参与人员都能接受培训和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建筑从业人员学习的网络。大型建筑企业内部应建立民工学校, 除对本公司民工进行全员培训外,还可以吸收社会上更多有志于参与建设工程的劳务人员接受培训。

(4) 施工单位严格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采购、验收工作, 杜绝唯利是图, 使用伪劣产品、偷工减料等现象。保证安全资金投人和工程进度款正常拨付, 主管部门严格督促, 不准挪作他用、或拖欠工程款和工人工资。严格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建立事故危险源档案, 发现安全隐患, 制定有效措施, 定期、定人整改, 及时消除隐患。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并做好演练和记录工作。健全重大事故报告和信息处理系统, 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 不让违法违规企业进人建筑市场。

(5) 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体系。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 坚持“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稳步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 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好转。

第2篇: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着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根据往年的学生毕业走向,大多数同学成为一线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为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在专业培养计划中都有两周的生产实习时间。通过生产实习,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是学生毕业前的一次工作预演。

1 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工地过于集中。实习工地基于安全管理考虑,不愿接收学生实习。由于学生实习人数较多,给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实习单位主要集中在少数长期合作的建筑企业。

(2)实习时间过短。生产实习两个星期内,施工企业的施工进展不多,往往是重复内容,致使实习过程基本上是走马观花,不能真正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去。

(3)与建筑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多数建筑企业也不欢迎学生到工地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会给项目组带来安全隐患,增加企业负担。

(4)实习教师数量不足。目前我校毕业生大多去施工企业从事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学生深入实践去锻炼,但参与生产实习的教师很少,很多老师还有教学科研任务。

(5)生产实习的目的不够明确。有些学生实习目的性不强,认为实习不实习无所谓。

2 生产实习改革探索

(1)生产实习时间的合理确定。土木工程施工是与生产实习密切相关的课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都在第七学期完成,期末学生面临学科考试、考研、课程设计,还有找工作的压力,加上冬天气候寒冷,故第七学期不宜安排生产实习。我校的生产实习都安排在第八学期3、4月份,这个时间工地都已开工,工地施工建设已经走上正轨,部分同学已经签订了工作单位,气候温和,学生能安安心心地参加生产实习的学习。

(2)生产实习采用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到第八学期,学生很多都有意向签约的单位,这些单位希望学生到单位生产工地实习,借以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以确定是否和学生签约。今天的实习就是明天的工作,有了明确的实习目的,就会激发学生参加实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这些在欲签约单位实习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绝大多数学生按照生产实习任务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学习,以争取工作的机会。另有部分学生也允许其在家人的帮助下自主联系工地,既可以锻炼学生社交能力,又有利于找到内容丰富的工地。

(3)安全教育的集中进行。建筑施工由于其产品的固定性,施工现场的复杂性等特点,造成不安全因素多。安全问题是施工企业最为关注的,而学生初到了工地很新鲜,安全意思淡薄,并不注意自身或他人的安全,这也成为直接导致施工单位怕接收学生实习的主要原因。为解决施工企业的困扰,关注学生的安全,在每次生产实习之前,我们都聘请施工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给学生做讲座,主题就是施工安全,使学生明确施工现场的七大伤害与预防措施,现场的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本企业容易发生的事故及典型事故案例的原因和后果。我们反复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习纪律,强调实习态度,严格要求学生自觉遵守施工工地的各项规章制度,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既要学到知识,也要成为技术人员的得力助手,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技术工作。

(4)与建筑企业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目前我校已经与镇江华普建设监理公司、镇江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镇江索普建筑安装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些单位,有很多我们的校友目前已经是项目经理,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基于对母校的情感,他们很愿意指导学弟学妹,为母校的建设作出一份贡献。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学校负责学生的理论指导而企业则指派专人指导学生的实习,向学生下达项目要求和工作任务,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快速熟悉工作,完成企业要求的项目任务,同时这些企业也可以从实习学生中寻找到满意的人才,这也是解决学生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实现校企双赢。

(5)合理选择实习工地。联系到比较理想的实习工地是达到生产实习预期效果的重要条件,由于不同工地施工规模、进度、现场条件等因素差异较大,工地提供的教学平台差异较大,从客观上限制了实习任务的完成广度和深度。我们在实习准备阶段,首先联系实习企业,了解各工地的进展情况,并到工地现场考察,选择工程结构典型,管理到位,主体结构建设进行中,有一定规模工地作为学生的实习工地。一般在每个工地,我们安排四到五名学生,针对不同的工地施工进度,制定明确的施工实习内容。

(6)加强过程控制管理。在生产实习中,指导老师每天到工地现场检查学生实习情况,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同时得到施工工程师和教师从不同角度的指导,使学生生产实习的深度得到保证,达到生产实习效果。①同时指导教师也获得了一次实践的机会,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诸多方面的信息;也可以发现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脱离的地方。②

(7)建立客观科学的生产实习考核方式。学生通过生产实习不仅了解施工工艺流程,熟悉施工机械设备,还能了解工地的工作环境、工地管理制度,发现自身的不足,努力为踏入社会做准备。我们发给学生每人一本实习记录本,要求学生实习期间将所看、所想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并完成实结报告。老师根据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表现、实习答辩进行全年级综合平衡,评出最后成绩。实习日记要求记录每天的所看、所获、所感,实习报告为整个实习书面总结,实习表现由工地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遵守规章制度情况给分,实习答辩针对回答问题情况评定分数。实成绩中权重分别为:实习日记占25%,实习报告占25%,实习表现占30%,实习答辩占20%。

3 结束语

总之,生产实习的改革研究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培养学生的定位。作为应用型学校,为培养合格的社会需求人才,探索有效的专业生产实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注释

第3篇: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文明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的建设事业也蒸蒸日上。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地组织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使施工现场具有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施工秩序。但是,在文明施工过程中,文明施工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文明施工的问题表现

(1)管理制度不健全,违反有关章程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广泛存在着安全不文明施工等际情况,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力度不够;另外,在现行的规章制度下,管理人员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 建筑法》、《 安全生产法》、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违反有关的安全施工规程,没有及时落实规章制度或者忽视了规章制度的存在。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文明施工讲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的检查不到位,造成生产安全隐患及安全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人有了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的许多安全管理工作是被动开展的,活动记录随便编写,挂接地线不验电,线路上的施工作业不挂封闭接地线,施工人员对施工作业不戴安全帽、登高作业不正确使用安全带等违章行为。因此,最根本的就是应当抓好提高安全意识主要环节,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每一名员工真正把“安全为天”的思想牢记在心,真正意识到“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民生”,让每一名员工从执行制度开始,接受安全的培训教育,形成行为规范,做到可以在现场施工中及时预见隐患,消除隐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监督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失察

我国的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对安全监督力度不够,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未认真履行安全监理生产职责,对发现的隐患,未能及时消除及更正,最终导致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4)建筑施工企业对文明施工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 标准等建筑文明施工安全文件未及时传达和落实。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三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只停处于口头上讲解,应付检查走过场,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落实。

二、文明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文明安全施工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认真执行“谁施工,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安全生产原则;进场工人实行三级教育,建立安全管理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在施工前逐级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加强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施工现场严格使用“安全三宝”,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主要出入口,人行通道,车行通道搭设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架。在针对文明施工的问题上,可建立以下制度措施来预防并执行安全文明施工。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部负责施工过程安全措施的实施与管理,确立本工程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工程安全总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是现场的安全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安全员负责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及教育。施工员是现场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负责人,在生产中指导工人班组对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的贯彻执行,不得违章指挥。

安全员负责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班组兼职安全员对生产操作面进行班前、班后检查,查出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严禁在有隐患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2)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制度,专职安全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进入工地的所有员工进行书面的入场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要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接受教育人员要有签字记录。

(3)实行安全设施验收制度,安全设施按照工程技术安全措施配备,为了保证数量、质量、位置、性能都符合原措施规定的要求,必须经公司生产安全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对下列项目实行验收挂牌制度:施工防护外架;塔式起重机、搅拌机;“四口”、“五临边”防护;施工中为作业安全、机电安全、防火需要等专门配置的其它各种设施。

(4)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每月一次的全面安全检查,由公司生产安全部组织实施,对整个工地从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各个方面检查。安全员和施工员每周进行一次例行检查,检查结果在班组会议上进行讲评;整个施工现场完全封闭,只留对外的材料运输及人员出入口。非上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杜绝非工人员穿行于生产区发生安全事故。

(5)明确本工程安全事故防范重点,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并作显著的警示标记。

最后,推进文明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少数施工企业的重视参与尚不能形成气候。只有政府在立法、在加强实施上做足功夫,才能保障这项工作得以强有力地实施。主管政府部门应及早制订出可操作性以至强制性的文明施工实施纲要。同时,政府监督部门严格进行监督,并对不遵守文明施工的企业给予当的惩处。

参考文献:

[1]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筑安全,2005,01

[2]唐春凯,《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建筑安全,2005,07

第4篇: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建筑施工从业人员迅猛增加,我国建筑安全工作管理也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具雏形,并初步建立了系统的执法监督队伍。但由于建筑业建筑施工队伍庞大繁复,作为建筑一线施工主体力量的农民工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护能力较差;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 维护建筑市场正常运行的各项制度不健全,既有的制度和规章贯彻不力;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包袱难以解除,尚不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等不利因素造成了目前我国施工队伍尽管很多,真正具有实力能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队伍却不多的尴尬现状。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

没有把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真正摆在重要位置,主动性不强,态度不积极、不认真,只是被动地为了达标而达标,为了完成任务而达标。

(2)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致使创优与不创优、市区与县的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相差较大;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 且存在安全文明施工资金投入不足或无安全文明施工经费的现象。 要求政府随着职能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安全监管法规,进一步调整监管制度,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

(3)未建立有效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达标难,保持和提高更难。绝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通过达标考评后都存在思想麻痹、放松要求的现象,基础管理资料、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等较达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成果没有得到保持和发扬,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

(4)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 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 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 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 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 “三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开展落实。

(5)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 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消防防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如一些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差;有的企业没有安全培训计划,安全培训工作不落实, 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技能较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6)施工现场普遍存在质量管理兼管安全的现象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侧重过程;而质量管理虽也是动态管理,却更侧重结果,所以安全管理需要专项跟踪管理、专项投入,也需要专职的施工安全员。 但施工现场往往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 或多数是配备注重质量管理的两职相兼的质安员, 实际上也就是只主管施工质量,并且存在施工安全员的施工安全知识和业务素质较差的现象。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部分单位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得在工作和考核过程中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7)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比较混乱

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安全质量标准化对于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度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施工现场,诸如脚手架、塔吊、临边防护、三宝四口、临建设施、施工用电、机械器具、原材料、施工道路、环境保护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隐患,在实际的达标考核过程中,施工现场造成失分的比例也最大。

2.解决对策和措施

2.1 统一思想,提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认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以人为本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充分认识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2 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在我国,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必须强化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是把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写入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并将指标进行层层落实和分解,分阶段进行重点控制考核;二是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领导机构,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组织领导、协调及所需资源的配置;三是从企业机关到各项目部充实、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达标实施方案和计划,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五是制定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奖惩措施,并且执行落实到位。通过上述责任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方案落实、奖惩落实等工作,以有效地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开展。

2.3 通过文明安全工地的创建,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

文明安全工地创建主要包括:施工安全达标、工程质量创优、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办公生活设施整洁、营造良好文明氛围五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将文明安全工地创建活动与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结合,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关系,既能够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层次和水平,又能够提高文明安全工地创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4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

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和管理标准。两者都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都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因此,逐步探索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实现安全质量标准,避免“两层皮”现象的出现,对于夯实安全生产双基、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本质安全度、建立自我约束及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意义极为重要。

2.5 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步骤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应采取下列步骤开展和完善达标活动:一是成立各单位、各部门的达标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业组;二是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员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三是广泛宣传发动,保证全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四是修改、补充、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基础管理资料;五是对照标准多轮次整改,加大隐患整改投入;六是开展自评验收,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整改不合格项;七是保持完善,迎接正式的复评验收;八是复评验收;九是举一反三整改问题和隐患;十是总结表彰,持续改进。

3.结语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是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重要举措。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才能在实现专业达标、岗位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长效达标和动态达标,从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参考文献:

[1]严刚汉,刘庆凡.建筑施工现场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刘嘉福,姜敏,刘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姜华.施工项目安全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5篇: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 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按照人类文化发展史和文化与科学发展的属性,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可以是:在人们生产和日常生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人的生存所具备的条件以及相应的人的素质的总和。即保护所有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员工健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实现安全、舒适、健康、高效生产及生活的指南。建筑业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企业各方面的努力和全体员工的认同,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1.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容

西安市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执行力、农民工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等。

1.1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

传统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公司、项目部、员工的三级管理,注重安全事故事后处理,维护家属及职工的利益而忽视预防控制,安全管理容易脱节,这是一种被动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现代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除了强化三级管理外,还要考虑事先的事故控制、危险预测、安全预警。这是一种事先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在1个死亡事故背后,有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取决于安全管理是否到位,这是作为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从安全预警出发,降低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预防重大事故,建立新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1.2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

塑造企业形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标志,企业形象包括企业安全文明生产标志、职工衣着穿戴及精神状态等,体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水平和企业员工的人格魅力。当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在社会树立起来以后,企业就会得到社会更好的回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参与社会竞争的“无形资产”,企业安全文化使得企业有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标志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安全检查等。企业安全标志是企业形象、特征、信誉和安全文化的浓缩,安全防护用品是农民工的安全工具,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安全检查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必要程序。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还包括建筑工地周边围挡完好情况、工地道路的清扫、洒水和养护情况,农民工生活区周边绿化等。

1.3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执行力

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是属于建筑企业深层次的安全文化,包括农民工的安全生产观念、安全行为准则、安全美学、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它直接反应农民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影响和自身感情认同。建筑企业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经常了解农民工的心理、动机、个性、情绪与安全健康需要,鼓励农民工热情参与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

农民工安全执行力属于建筑企业更深层次的安全文化,在安全意识的引导下,农民工坚定信念,满怀热情,规范操作,保证安全生产。建筑企业要加强沟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员制度,培养和储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执行力。

1.4农民工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

物质保障主要指解决好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面临的衣、食、住等基本问题,改善农民工的住宿条件,提高农民工的伙食标准,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保障他们的工资和人身安全。精神保障是针对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心理、文化、政策方面的服务,农民工工会要解决农民工面临的职业介绍、子女入学、法律培训等实际问题,农民工的家庭要理解和支持农民工的工作。经问卷调查,有90.7%的农民工受到家人的支持而外出打工,受到家人支持的农民工更懂得在身体上照顾自己,在工作上更加积极,心灵有了寄托,不再感到寂寞。而没有受到家庭支持的农民工经常感到寂寞无助,心灵没有寄托;生活和工作得到保障的农民工经常与同事及管理层沟通协商,顾大局识大体,更加注重自己的未来发展,善于发现建筑工地的安全问题,乐于帮助同事克服困难,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对未来满怀希望。生活和工作没有得到保障的农民工在工作上比较消极,只愿意完成班组长布置的工作,对工地的安全问题不太在意。

2.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

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有二层次论、三层次论、四层次论等三种提法,二层次论将安全文化分为物质层和精神层,或分为表层和里层;三层次论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中层和深层,表层以物质或物化形态表现,中层以其深层结构中体现价值和规范的文化来支配行为活动的方式表现,深层以人的意识形态表现。根据三层论安全文化可以分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四层次论分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是整个安全文化的发展基础;安全制度文化包括安全方面的一切制度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各种规定;安全行为层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最直接的行为体现;安全观念层是人们对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安全观念层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指导着人们的行动。

建筑业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指的是,建筑企业需要建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安全性就是生活质量的观念,安全超前的观念,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念。建筑企业管理层需要建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生命与情感的健康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全体员工需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保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等。

3.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建设途径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方针,首先要搞好安全环境氛围建设,其次要搞好安全制度保障,还要不断对员工进行“灌输”安全文化的教育。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一般的建设途径是: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建立建筑企业安全制度,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文化宣传。

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环境

施工现场的外观容貌应按照《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现场规定》组织实施,做到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要求是:施工现场四周要做围挡,做到整洁有序,道路保持干净,现场张贴的安全挂图要醒目,便于警示;办公室、更衣室、食堂要达到卫生标准,卫生间要设立浴室,浴室数量要满足农民工的需要;其中食堂、卫生间、浴室的地面要铺砌瓷砖,施工现场各种规章制度要挂牌,便于监督。农民工一律佩戴工作证、穿工作服上班,充分展示农民工的风采和精神面貌。

建立建筑企业安全制度

建筑企业安全制度建设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有力的安全机构和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网络体系,二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

其次,要运用经济、法律、教育手段协调企业的安全生产,比如施工用电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必须执行“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施工单位开展班前安全交底制度;施工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罚的制度等,每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等。这些制度在建筑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安全文化教育

建筑业业要按照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要求,对管理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对农民工既要进行操作技能和安全保护的培训,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农民工所从事的是最辛苦的工作,个人内心情绪需要及时疏通,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它把一种具有科学性和激励性的目标灌输到农民工的思想意识中。这种目标作为一种意识一旦内化为农民工的自我意识,就会成为支配农民工自身思想和行为的主导准则。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塑造建筑业安全文化。

(4)安全文化宣传

通过会议、广播、视频、演练、安全知识竞赛、举办安全生产月、悬挂安全标志、张贴安全挂图等多种形式,增长安全知识,吸取安全教训,增强安全意识,企业上下做到人人、时时、事事、处处把安全置于首位。宣传安全文化,反映了企业对农民工生存条件的关心,展现了企业的优良精神。农民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可,是一种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农民工对安全舒适与安宁幸福的向往。通过文化的潜化作用使农民工树立安全价值观,端正安全行为,逐渐使农民工对企业安全文化表现出一种主动接受和自觉接受,通过教育与启发,唤起每一个农民工对自身安全、健康与生命的珍惜,认识生命的价值。即可实现建筑企业安全顺利的发展。

4.结语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执行力、农民工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等,提出了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建设途径是: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建立建筑企业安全制度,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文化宣传等。

参考文献:

[1]黄吉欣.,对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再思考[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 (8)

第6篇: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所谓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指的是在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所有与质量安全相关的工作进行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很多,不仅包括了建设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的预防和处理,还包含了施工单位等各参建方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其中,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建筑工程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更需要进行重点控制。建筑工程的影响因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情况的发生,甚至会发生很多危险状况,如果在施工时稍微不注意,也许就会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施工之前要进行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安全监察制度,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的建筑市场虽然有很多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施工依据,但却仍然有许多施工事故发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因为建筑企业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对施工的安全管理也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体制,才导致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具体说来有以下方面:市场环境极其不规范,很不利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筑市场环境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的作用非常重要,就好像人的健康和自然环境一样,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很多的不利因素都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排除。而当前的建筑市场中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垫资和工程款的拖欠问题等等,尤其是某些肢解工程和非法挂靠、违法分包等现象的存在,很不利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但是,建筑市场对这些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机构,而且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建筑市场上存在的不利因素大多是很多管理措施很难落实到个人,尤其是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形同虚设,使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出现很多危险状况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很不完善。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很多建筑企业已经改革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是股份制企业,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很多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规定了符合新的市场变化需求的管理规章制度。当然,这些管理理念、管理体制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很多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管理者没有基本的专业修养,很少考虑安全设施的落实,完全不顾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使施工人员处于一种危险的环境,以至于各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还不断地有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这就说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说来可以分为这几种问题:

3.1 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进行的安全施工的培训不到位,使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没有很高的认识。如果施工人员在根本上不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会使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很多工地雇用的劳务工都是临时聘用的,这些员工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组织是临时性的,有的民工甚至同时在好几个工地工作,给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而且农民工没有组织观念和团结性,缺乏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对施工安全认识不够,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经常出现,造成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施工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安全培训教育很不到位。很多企业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只是走个过场,不仅培训时间非常短,而且没有什么效果,工人的施工安全意识并没有提高,不仅是对建筑安全施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更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

3.2 施工现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很不到位。施工现场很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安全生产个人责任制并没有在施工过程中真正地落实。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但归根究底造成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还是由于人为因素。虽然现在的建筑市场施工都有监理旁站,有专门负责安全的管理人员,但事实上很多员工没有很强的责任心,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

3.3 资金不能按时到达以及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也是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目前很多建筑工地为了经济利益任意压缩工期,无休无止地加班,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的甚至是夜间施工,留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还有资金不到位也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增加了难度,资金少使得部分管理者为了节约成本而违章操作,不按规范进行施工,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4.1 对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日常检查也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很多安全事故经验证明,造成很多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因素,最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在日常施工中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消除隐患,排除安全隐患。

4.2 对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改进和完善。有数据显示,员工违章操作和冒险蛮干造成很多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说明了职工安全操作规程存在着很多问题,管理制度并不十分完善。很多职工在长时间从事建筑施工操作工作以后,对建筑施工安全有相当丰富的处理经验,并且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危险性系数也随之加大,为了满足现代施工的需要,必须要改变旧的安全操作规范,制定新的安全操作规范,并尽量使每个职工的工作都是按规章制度进行。

4.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建筑企业不仅要对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而且要在精神上使他们能够更加吃苦耐劳。如果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并且不具备必要的安全施工水平,就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综合性非常强,影响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建筑企业要寻求各种方法来将安全隐患在初始阶段排除掉。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建筑企业要坚持以人为中心,对每个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减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正常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龙孟.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16).

第7篇: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管理;质量

房屋建筑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把质量管理作为施工阶段的重中之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既指实体质量,即工程符合业主需要所具备的使用功能,如基础的坚固,主体结构的安全以及通风采光的合理等,也指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即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参建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本文将从如何提高质量的角度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1 建立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规章制度。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自责任,力求施工质量管理正规化。

1.1 运行IS09000标准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有章可循地进行质量管理, 有效运行最新的IS09000标准是对现代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第一套管理性质的国际标准IS09000强调要素管理,突出了《质量手册》纲领性文件和程序文件及业务证书的质量保证体系作用。

1.2 建立一整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项目部除严格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做好质量控制,还要建立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如“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全面实行优质优价和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规定”、“消灭质量通病措施”等,并能真正落实,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检,从而在遵循施工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达到施工质量的达标。

2 对人员实行严控

对人员实行严控,通过提高具体操作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包括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等,对他们在优选后强化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奠定质量管理的基础。

2.1 树立质量意识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用事实说话,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观念。

2.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

管理干部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操作人员中的技术人员要有技术指导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纯熟的技术,踏实工作的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意识。服务人员则应具有甘做绿叶的心态,尽可能周详的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出色的服务来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3 对施工材料实行严控

对施工材料实行严控,主要是检查施工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质量。《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工程施工必须严把采购关、检测关和使用关,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3.1 严把采购关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销售名目繁多, 诸如“回扣销售”、“有奖销售”、。送货上门销售”等,对采购人员充满极大的诱惑,因此在建筑原材料采购方面我们尤其要把好关。采购员选择要慎重,挑选诚实、守信,爱岗、专业的人员担任,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才能充分、准确、真实的掌握信息。严把采购关,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

3.2 严把检测关

现在的建材市场产品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建立严格的建材检测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对具有符合规范要求质保书的材料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凡发现材料有质量问题的不得使用,而且应追踪到底。力保“三无产品”不入库,不合格材料不进入施工现场。

3.3 严把使用关

对于原材料来说建筑施工过程就是材料消耗的过程,就是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的过程。使用过程中应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且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施工前要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的准备工作。施工中要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保证施工需要,组织材料的合理使用,加强现场物资保管。施工收尾时,要加强清理、退库、回收和利用、结算等的管理。同时,对于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试验仪器、测量仪器的状态也要随时进行管理检查,从而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保证工程质量。

4 在方法上严控

在方法上严控,是指施工方案、工艺技术等的先进性、适用性。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重视施工方案、工艺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方案和工艺技术水平。

4.1 优化施工方案

设计施工方案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优化施工设计方案,不仅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工程投产后的生产质量也有重大影响。

4.2 选择的工艺技术要新

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在选择工艺技术时,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稳妥地采用先进的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一般来说,先进的工艺技术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好,但是所需的投资较大,因此,要认真进行经济分析,根据我国国情和本企业的经济实力,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5 从环境上严控

从环境上严控,是指对工程水文地质、气象等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对影晌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能够保证各项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也是搞好工程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

5.1 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

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重要但易于被忽视的问题。说它重要,是因为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的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水文地质在建筑物方案设计时对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2 气象效应不容忽视  随着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渐渐认识到无论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至建筑的形式和材料、建筑工艺和施工等方面,掌握施工地区天气气候的规律是重要的,是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不可忽视的研究内容。

第8篇: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渭城区住建局:

春节过后,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节后复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关于做好节后建筑工地复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政建建发(2012)12号文件要求,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防止和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我站按照区住建局的要求,对辖区在监工地集中开展一次节后复工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将检查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机构

为了保证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区质监站成立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质量、安全监督员

二、检查排查时间

1、检查时间:企业自查从2012年2月27日至3月2日,各工地按照通知要求各负其责,认真自查。

2、隐患排查整治时间:从2012年3月5日至3月9日,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确保春节后施工安全生产要求,质监站安全检查组将对辖区在监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全面地排查并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治。

三、检查主要内容

 重点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临边洞口防护、施工用电、塔吊和施工用电梯、施工机械及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情况,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等。

四、检查基本情况

本次检查已复工建设项目11个,从检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安全意识较以前不断增强,复工前施工安全检查到位,主要表现在:

大部分施工企业基本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对深基坑、提升机械、模板支护,现场施工用电、和消防安全进行了三方检查,建立了检查记录表,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了“隐患”开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无缺损且灵敏、可靠、牢固。认真制定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预防措施,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日常检查等管理制度得到切实履行。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工地安全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深入,现场管理粗放;有的工地施工用电不规范,现场临时用电未严格按照TN-S配电系统设置,电线乱拉乱接;有的工地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未见搭设方案或方案的编制、审批程序不符合规定,连墙件、小横杆、扫地杆设置不足,作业层架板未满铺,首层防护不到位;有的工地基坑、洞口、临边防护不到位,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个别工地垂直运输机械未按规定备案、登记,已投入使用,提升机卸料口无防护,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日常维修保养记录不全。

六、处理意见

对工地现场安全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深入,现场管理粗放安全不达标的个别施工企业让其限期内整改到位;对未进行提升机械备案、检测,进行安装、使用的相关单位全区通报批评,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整改到位。

 

 

第9篇:建筑企业工地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 , 特点,精神 , 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through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is 30 years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some privat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deas and the business concept to improve, the necessit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words: enterpris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了相较于其他行业,需要在制度化上做出更多的努力。观念滞后,管理松散,经营粗放,这些弊病在于民营施工企业尤为特出。建筑市场经过改革开放这30年的发展,我国的一些民营施工企业经营思路和经营理念以有所提升,企业管理的必要性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共识。那么如何在已有的管理基础上,从而塑造企业特有的“文化”,来激励每个员工,从而为降低行政成本支出,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企业社会知名度,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决策者面前的问题。当前,国内建筑形势受楼市影响,确有委缩之势,国内的民营建筑企业面对国有和集体大中型企业激烈的竞争已感到步履维艰。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民营建筑企业又将如何应对呢?因此,面对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必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在竞争中不断发展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扩大社会知名度,吸纳相关专业人才。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它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对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显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面,由表及里顺次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层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物质文化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物质形态表现出的表层文化。行为文化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团队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体现在企业员工行为的价值取向、行动目标等方面。制度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机制与载体。精神文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含生产经营理念、管理作风、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

建筑企业的文化特点

建筑企业工地分散,流动作战,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用企业文化加以凝聚,只能给人以散兵游勇的印象,战斗力、竞争力也无从谈起。一个有着强大文化根基、良好企业文化的建筑企业无论是对员工还是业主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必然在竞争中取胜。建筑企业要建设强大的企业文化,必须先认识自己企业独特的一面。

建筑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员工素质较低,这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同时施工现场比较分散、人员流动性强、劳动条件艰苦,亦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

建筑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大量隐蔽工程除了有限度的检查外,主要还是靠施工人员的自觉性。这就需要企业文化的约束,需要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教育。

建筑企业文化如何建设

一、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渐形成的,并为整个职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是企业文化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企业运作中悄悄地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

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除了物质、利益的纽带,还需要文化、道德、精神的纽带。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上下各方面统一协调起来,共同行动,才能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整体感受和评价,是对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对企业通过各种实践、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向与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好的企业也需要“打扮”。企业形象好,员工会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比如,在视觉识别上,建筑企业可将公司名称、标志绘制在企业日常办公用品、交通工具、工装等视觉载体上,并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着色、统一标识。在行为识别上,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统一员工行为。在理念识别上,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

三、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积聚而成的,它需要植根于企业内部。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建筑企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所占比重很大,这就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

针对建筑行业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员工收入少的特点,建筑企业要建立“人企合一”的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协调和引导人的行为,统一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内聚力和吸引力。

四、工地文化

工地是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的场所,是建筑企业的基层,亦是建筑企业的窗口。工地文化是一种具有建筑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社会诚信、道德伦理的文化现象,它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工地文化建设。开展工地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在工程中开展学习典型等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竞赛活动,按竞赛标准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奖罚,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安全化。建筑企业只有将工地文化扎扎实实做好,才能真正使企业文化融入员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