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管理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管理重点

第1篇: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 固定资产 管理思考

我县目前拥有中小学校89所,学校固定资产大约1.8亿元。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大、范围广、期限长的现实特点,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局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结合本县教育实际,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切实加强了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在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电算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的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部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资产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整,少部分偏远山区学校甚至家底不清,账账、账实不符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本文针对县以下中、小学资产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几点加强管理的意见,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参考。

1.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和有效的制约机制,随意性较大。少部分学校存在着目前固定资产计划外自行购置或重复购置现象,这必然造成部分固定资产浪费或损失,其应有的使用效益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必然造成部分固定资产大部分时间被闲置,甚至很快被沉淀下来,固定资产的有用性得不到保证。

1.2 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长期以来一些学校不按时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没有开展经常性对账工作,使会计账面余额与管理台账余额不相符。没有将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和报废各环节置于有效的财务监督之下。有的固定资产购入后先交付使用,后办理入账手续;有的已报废,但未及时销账。这种种不规范的做法,使固定资产存量不明,家底不清。

1.3 资产管理存在重钱轻物现象。不少学校非常重视现金管理,收支严格,保管妥善,出了差错及时查找纠正,但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入的办公家具、固定资产等管理不严,保管不善,资产损失现象时有发生。

1.4 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求大求新。由于求大求新因而重复购置资产、购入资产闲置不用、资产使用效率低等现象也存在。另外,教学实验材料等低耗品采购分散,库存管理不科学。

1.5 固定资产计价方法有待改进。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但其自身价值却会发生减损,对这部分损耗价值,在事业会计中并未核算,不象企业一样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如学校购置的20台电脑,单价5000元,总价10万,按目前的通用做法:借记“事业支出”10万、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10万,同时借记“固定资产”10万、贷记“固定基金”10万。在不清理报废的情况下,其价值始终为10万。而事实上,无需几年,该批电脑就会被淘汰,导致从表面上看账实相符,实际却严重失真。

1.6 固定资产核算手段相对滞后。目前我县教育系统财务实行的是集中核算,为此,会计核算中心将各学校单位的固定资产总账通过财务软件核算,而明细账与卡片则由学校单位自行登记,以作备查。但从实际情况看,虽然大部分学校单位设有备查账,也只是将所增加的固定资产手工记录于本子上,或用EXCLE表格代替固定资产明细账,未采用专用软件进行管理。

1.7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健全。据调查,一些学校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购置、验收、清查处置、报损等财产管理制度;还存在对管理中发生的违规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问题;又如固定资产保管人员因工作需要调离时,未及时进行盘点、清查、交接等,造成学校财产管理松懈的不良现象。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校对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缺乏,管理人员管理理念与手段的相对落后和陈旧,管理基础工作的不够规范,造成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控制体系的不完整,一些学校家底不清,帐帐、帐实不符,资产流失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进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息、实时与多维监管,已成为学校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2.几点意见。

2.1 健全、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有效、合理使用固定资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的重要保证。学校应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有关制度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1.1 建立固定资产采购制度。资产采购必须以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综合预算为依据,未纳入综合预算的固定资产,一般不得随意采购,如确实是急需使用的,必须经相关部门批准,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资产采购必须经采购中心进行政府采购,未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资产采购,学校应组织有关单位采用竞标形式采购,以节约采购费用和防止腐败的产生。

2.1.2 加强固定资产验收保管制度。学校取得固定资产的途径日趋多样,如自制、外购、接受捐赠等,所有资产都应由资产管理人员、采购人、保管人和使用人共同验收,明确各自的责任,杜绝以次充好,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产品,严把质量关。

2.1.3 严格固定资产清查、报损制度。固定资产的处理、报损应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定期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核对工作,明确处罚措施。根据资产管理需要,定期开展财产清查工作,核算中心的总分类账与学校财务部门的明细账每月核对一次,学校财务部门的明细账与财产管理部门的实物至少每年核对一次,做到账账、账实、账证相符。

2.1.4 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对设备使用、保管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并同岗位责任挂钩,对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好的给予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和流失的,给予处罚。

2.2 改进核算方法与手段。

2.2.1 严格界定固定资产范围。将财务制度规定的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一般设备、800元以上的专用设备列入固定资产,另外考虑到学校单位的特殊性,可将课桌、学生用床等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批量较大的设备列入固定资产清册,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其他如办公用电话机等金额较小的物资则作为一项低值易耗品管理;对于实验、体育用品等本应列入“专用材料费”科目核算而学校会计却计入固定资产的,应进行纠正。使得固定资产范围的界定更符合财务制度的要求,也便于各校更具针对性地对本单位的资产实施管理。

2.2.2 搞好固定资产的计价。在固定资产的计价方面,应该引入工业企业会计的做法,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一个抵减项目,将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计入“累计折旧”。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贷记“累计折旧”。这样便于从账面上随时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实时、全息、多维了解相关动态信息。

2.2.3 建立固定资产电子档案。建立详细的固定资产电子档案便于相关人员随时了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减状况,使管理和监督工作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电子档案应贯穿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固定资产申购手续、供应商投标书和报价资料、供应商资料、购销合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成本明细资料、发票号码、发票复印件、相关凭证、修理维护费用明细、净残值、报废手续、报废损益等。有关原始资料都要立档保管,并需编制顺序号和目录,电子档案上登记顺序号,根据电子档案就能快速查找到原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原件扫描进电脑,建立数据库管理。

2.2.4 利用专用软件加强固定资产核算。运用财务软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然后自动生成明细账,有需要时,随时调用、打印并装订成册,既保证核算的质量,又提高工作效率,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加强固定资产审计,发挥审计监督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影响极大,因而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学校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在审计过程中要着重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符合性测试,检查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促使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2篇: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摘 要】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从高效便捷管理和满足审计部门审计要求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完善的管理程序、有效的方法、抓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采用信息化和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政;审计;信息化

如何把固定资产管理好,往往是办公室、后勤或者财务人员老生常谈的话题。正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管理并不是单位的主要业务,但却是支持、服务主要业务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对机关事业单位而言,作为财政预算的执行单位,其固定资产管理必须接受财政部门监管和审计部门审计。特别是近年来,审计部门对固定资产审计的标准越来越严格,除了以往强调的制度完善、手续齐全、总额相符、账(财政账)账(固定资产管理台账)相符之外,越来越普遍地采取盘点清查的方法,审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做到账(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实(实物)相符和流程控制。所以,如何精细化管理固定资产,更好地为单位主要业务工作服务,同时满足日趋严格的审计要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设计原则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一般情况下,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有原则上的要求,但对于各个单位自身来说,出台一部量身定制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既是规范管理的先决条件,更是审计部门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符合国家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基本要求,坚持合法合规原则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高效服务原则。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更好地服务于单位的主要业务,做好物力方面的安排和支持,如果制度设计中管理程序过于繁琐复杂,盘点清查性的工作安排过于频繁,会给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和组织管理者带来诸多不便。一般来说,根据固定资产价值、种类、实际使用等情况,制定繁简有别的管理程序较为可行。

(二)固定资产使用人是第一责任人原则。该原则强调固定资产使用人需承担合理申请领用、高效利用、爱惜使用固定资产的主要责任,同时也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主要执行者,明确和强调使用人责任的目的既在于督促其积极参与所属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在于一旦出了问题,好有明确的流程或条款可以作为追责或处罚的依据。

(三)部门管理原则。通常情况下,办公室或者后勤部门设置1 ~ 2 名专职或兼职的固定资产管理员,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但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细致而琐碎,工作量并不小,做好管理和服务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单位处室或者科室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来。以盘点清查工作为例,可以把单位年度的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工作分散到各部门,要求各部门在规定时间之前,按照既定方法和程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择期开展固定资产部门内部清查盘点,清查盘点形成的表格和报告,也由部门按照规定格式撰写,在整个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受邀进行全程监督和汇总。这样,既大大减少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统一清点盘查带来的时间冲突。

(四)固定资产主管部门的组织功能原则。应明确单位固定资产主管部门或者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为组织管理,即:定制度、定目标、定方法、定流程、定考核奖惩。主管部门做好组织工作,其他部门做好执行落实,分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更加高效、更显人性化、更突出服务功能。

(五)过程控制原则。强调对固定资产分配、调剂、维修等过程方面的控制,其目的在于便于监督掌握每件固定资产的实际所处状态,便于明确责任,便于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向预算、采购、报废等环节反馈意见,提供指导依据。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设计

从财政和审计要求的角度上考虑,固定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验收、使用、调配、维修保养、清查盘点、处置等工作,其中处置工作还包括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捐赠、报废以及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理等。其中,前期阶段中预算、采购、验收等环节需要会同财务和业务部门开展,处置阶段中各环节也会有财务以及其他单位参与,使用、调配、维修保养、清查盘点等环节包含大量细致繁琐的管理工作,可以使用建立管理台账、张贴标签、以房间为单位张贴固定资产一览表、建立流转卡片、使用信息系统等方法进行精细化管理,务求便捷高效、合理精确、清晰明白、记录完善。

三、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工作重点

首先要说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配合完成审计部门周期性开展的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工作。所以,审计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往往也是平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长期以来,固定资产审计工作的关注重点主要包括: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制度落实情况,固定资产在预算、采购、验收、处置等各个环节上相关手续是否齐全、合规,财政账目、固定资产台账、实物是否相符,固定资产使用、调配以及维护是否合规、合理。

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划分,预算、采购、验收工作侧重点是组织程序合规合理、手续档案清楚完整;使用、调配、维修保养、处置等环节的侧重点应是在便捷高效的基础上落实管理制度、监管到位以及完善的过程控制记录,务必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固定资产处置阶段中,报废后的处理工作,往往是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有些单位习惯于将报废的固定资产长期存放于仓库,虽然在程序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却非长远之计。如果要处理已报废的固定资产,就要注意处理的方法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变卖”,而是“回收”。“回收”工作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找有资质的正规回收企业进行处理,以保障残值评估的合理、合法性和处理手续的齐备,以备将来检查,同时确保电子设备的处理符合相关保密规定。二是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家电电子、仪器设备、办公家具等多种类型的报废固定资产搭配处理。原因在于回收企业在回收拆解电子设备的业务中,除可利用再生资源获得经济利益外,还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国家补贴,而回收办公家具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搭配处理可以提高回收企业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促进资源再生利用,有利于节能环保。三是已报废固定资产处理残值,要上缴财政。

另外要提出的是,近年来,财政部门越来越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开始逐渐试点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特别对于从事监测、监控、科研等技术业务性比较强的事业单位来说,大量的专业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部门的各类能力建设专项资金,也就是说,这些专业仪器设备的预算采购合理性,使用合理性以及运行、使用的频率、效率等问题将会成为财政部门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量化评分项,而量化评分的结果,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今后的预算和采购。不得不说,该项工作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管理概念,和固定资产审计的侧重点也存在不同,甚至有些偏向质量体系控制的业务范畴,但是,它毕竟关注的是某一特定条件下的固定资产,而且一般情况下,这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远高于普通办公家具、家电和电子设备类固定资产,该项工作会给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值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一步研究探讨。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固定资产

目前,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几乎覆盖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也很常见。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侧重点也不同,如财政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比较偏向财务账目管理、手续管理等,侧重程序的合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则比较偏向于固定资产台账管理、每一件固定资产的状态信息、变化信息和流转功能管理等,突出管理的便捷、高效、精确。这里只讨论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一)系统结构模式。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式大体上分为CS(Client/Server,客户机/ 服务器)和BS(Browser/Server,浏览器/ 服务器)两种。考虑到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由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管,其他部门和使用人参与管理的工作,所以,BS 结构模式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更容易实现实际需求,通俗点说,就是把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安装在服务器上,各个用户通过登录计算机上的浏览器完成相关操作,根据登录权限不同,实时共享系统功能和固定资产信息数据。

(二)用户权限设置。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按照功能流程需求,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后,根据用户名被赋予的相应权限,进行相应操作,使用系统的不同功能。系统应至少包含系统管理员、固定资产管理员、审批和普通用户四类权限,如果对系统的操作记录或日志功能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的话,系统管理员和固定资产管理员两种权限可以合并。

(三)数据库结构设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应围绕着固定资产台账的内容进行设计,即核心数据表中的字段应包含检索ID 以及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资产编号、所属单位、种类、名称、型号、单价、购置时间、凭证号等。其它管理功能性数据表应能够通过检索ID 与核心数据表产生关联。其它管理功能性数据表除系统管理类数据表外,至少应包括固定资产状态信息数据表(含检索关联功能字段以及固定资产所属部门、存放地点、使用人、使用状态等字段)、流程控制类数据表、审批程序类数据表等。

(四)系统功能设计。除了基本的信息安全、登陆、帮助、文件上传下载、参数(单位、部门、地点、人员等)设置等模块外,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台账管理模块,实现固定资产的台账管理,提供生成各类表格和打印功能;固定资产编辑模块,提供固定资产基础信息和状态信息的录入、储存、修改、删除等功能;综合查询模块,能够按照不同条件,模糊或者精确查找某一件或批量固定资产信息,并提供表格显示、打印等功能;流程控制模块,能够查询、显示固定资产状态信息的历史变化,提供统计汇总、分析和流转卡片打印等功能;审批程序模块,根据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的采购、领用、变更、维修等审批程序,提供程序控制、意见录入、电子签章(批)、发送或自动流转等功能;清查盘点模块,提供自动制作并打印固定资产标签、房间固定资产一览表、盘点清查用表的功能。

根据以上内容设计开发的系统,已经能够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需求,相信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准程度。当然,各单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还可以细化或增加相应的功能,比如说在盘点清查模块中增加带二维码或三维码的固定资产标签打印和扫码功能,利用与系统数据库兼容的标签扫码枪可以大大提高盘点清查的效率。甚至可以开发能在手机上运行的移动终端版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审批请求,有效缩短审批时间。

总的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既要为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和物力支持,又要追求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程序,以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完全从理论上来讲,似乎的确存在矛盾,但这就需要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设计好制度、把握住原则、找准方法、抓住重点,用心去平衡关系、化解矛盾,那么,做好单位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其实并不难。

参考文献:

[1] 张光月. 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释义[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

第3篇: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高校缺乏管理主体意识。高校购买固定资产来源途径有两种:一是财政拨款购买;二是直接行政划拨取得。所以高校固定资产从取得伊始就具有了行政划拨的特点,高校自身没有成本核算和后续维护的压力,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就形成了重视购置却忽视管理的管理缺陷,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资产管理主体理念淡薄,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远远低于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很多还停留在经费观念层面上,高校之间只顾着竞争财政资金购买固定资产,但是却忽视了对买来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最终致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严重陈旧,管理制度缺失、管理工作力度不足。其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零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内容上涵盖了对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固定资产的一整套活动。截止到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依然采取归口管理模式,实施账物分离的管理方法,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尚未形成。比如说高校固定资产价值的核算是财务部门负责的;房屋、建筑物和家具等固定资产则是由后勤部门管理的;图书杂志的管理则是由图书馆进行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是由实验设备部门管理的。固定资产购置部门和使用部门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又分散在不同的学校领导的职权范围内,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管理与实物流动之间出现了脱节。实际固定资产管理中,并没有一个职能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效益,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管理上相互分散,最终导致了学校难以有效地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局面,口径不统一、多头统计的现象频频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更是管理常态。第三,高校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设置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手段陈腐过时。首先,高校在固定资产配置上缺乏审核机制,部分高校没有针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和保护环节设置清晰规范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其次,高校在固定资产监管上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各个归口部门都有各自的账目,导致高校固定资产分散在财务账本、图书账本、家具账本、建筑物账本之中,这样管理一方面不能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分布进行及时反映,另一方面则不能够及时发现闲置资产并进行共享,最终使得高校自身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多少都不清楚了,固定资产账本、台账和实物之间严重不符;再次,高校固定资产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部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停留在手工登记的层面上,这在信息化高度普及的时代是非常落后的管理方式,那些财务了信息化管理方法的高校,也将固定资产管理的侧重点放在了统计功能和数据库管理上。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第一,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主体意识。高校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责任和任务,自上而下都应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高校应该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和使用效益理念,让高校全员都具备资产管理意识,使得广大教职员工能够主动去维护固定资产权益;其次是高校要克服重视购买轻视管理的管理倾向,在内部控制中融入固定资产预算制度,并对固定资产预算的方法和内容进行规范和监控。另外,高校在管理固定资产的时候要注重折旧问题,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高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资产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和思想教育,提升其管理的责任意识和管理的能力,使得固定资产管理进入到科学化管理进程。第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高校应该认真地研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主管财政部门的资产管理要求,并据此制定适合高校的一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内部控制上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得制定的制度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应该具体到每一个人,做到权责统一。通常来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该包括购置制度、验收制度、维护制度、统计报告制度和报废处理制度等等。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如果某个人或者某个职能部门违反了管理制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上级部门需要对其进行责任追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重点在于岗位责任制的建立,使得各个部门都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最好做到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经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高校会更加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主体地位,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固定资产安全。第三,变革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在我国社会渐渐进入到信息化社会和网络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有必要变革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节约消耗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资源和人力,实现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质的飞跃。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应该成立网络化管理体系,在借助计算机网络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固定资产管理购买方式、报销审核和成本计算的流程化管理体系,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从动态引入到静态,从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防控、事中审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贯穿于学校资产管理的全过程,是一个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家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优化策略[J].经营者管理,2012

第4篇: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TOPSIS法;绩效评价

一、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办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逐年提高。据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本科在校人数达到1541万人,较2005年增长了82%。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求,我国高校相继建设教学楼、体育馆等建筑场馆,购买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引进大型教学实验设备,更新图书、软件。高校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高校固定资产丰富化、多样化,但同时也导致其管理更加复杂。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使用率低、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为了改善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应从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入手,提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方法,通过科学的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合理运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已经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探讨。朱丽霞、严奇春(2014)等对高校资产管理进行了绩效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模型,选取25个样本进行实例分析,评价样本间相对的效率情况,并针对评价结果给出相应改进措施。赵红英、李岳峰(2012)等根据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选取4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教学科研绩效、营运绩效、构成绩效以及自筹绩效等方面,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评价。Avkiran(2001)通过对澳大利亚高校的相关绩效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了高校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Johnes(2006)对英格兰超过100所高校进行了绩效评价。张颖等(2014)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效能不高等主要问题和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并提出科学合理、涵盖全面、指标多元的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的原则。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不断探索资源投入的最佳配置途径,推动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中的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缺乏系统分析,评价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较为主观,缺乏科学性。因此,本文在系统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上,确定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构建较为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TOPSIS法,通过分析各高校与理想解的距离,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对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相对绩效进行评价。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容

高校固定资产主要包括高校土地、房屋建筑物、软件与图书、设备仪器、办公设备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经济资源,是评价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教学办公的物质基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部门较多,管理较为复杂,可分为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其中实物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管理。1.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的入账、折旧、注销等账务手续的办理。合理的固定资产财务管理,能够避免固定资产在财务上的无形损耗,确保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真实完整地反映固定资产信息。2.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主要涉及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编制、采购程序设置、采购合同及招投标文件编制、招标活动办理、入库及验收等方面。合理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能够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促使固定资产合理利用,避免重复购入固定资产,节约办学资金。3.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的维护、清查盘点、领用交还、调剂、出租出借等。合理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能够促进高校科学、规范地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避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随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便于固定资产总量控制。4.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管理、报废管理以及报损管理。出售管理主要是指对高校有偿转让固定资产所有权并收取相应收益的处置行为进行管理;报废管理主要是指对高校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处置行为进行管理;报损管理是指对高校非正常损失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处置行为进行管理。合理的固定资产处置管理能够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合法权益不被损害,减少固定资产空置现象,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恰当与否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及科研能力的优劣。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从服务型机构逐步向自主办学型机构转化,高校的资金来源也逐步从国家财政拨款变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外部企业资助、校办企业补助为辅。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面临资金缺口过大、财务风险过高等问题,使得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完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管理效能低等问题。因此,为改善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可构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进而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合理运用固定资产。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指标选取原则。在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客观科学的指标选取原则,保障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全面性。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选取:(1)科学性原则。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首先应保证科学性。指标的选取、权重的标定、评价结果的计算必须以科学性为依据,指标只有保证了科学性才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也才能对绩效评价具有指导意义。而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描述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的某一特征。(2)系统性原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涉及对高校固定资产财务、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方面管理情况的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影响较为复杂。因此,所选择的指标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各个方面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状况,并且各指标应基于整体相互配合,保证绩效评价的系统性。(3)独立性原则。指标选取的独立性原则是指在满足全面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的前提下,应保证指标间关联性较小,指标间类型不重复,精简选取指标数量,使得所选取的指标最简化、最小化,各指标相对独立存在。(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除保证上述指标选取的原则外,为便于收集与计算,指标参数还应保证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所选指标应简明,要充分利用现有统计指标,以保障指标计算的正常进行。2.指标的选取。依据上述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考虑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选取管理运营绩效、资产构成绩效以及制度机构绩效三个方面的指标构成指标体系,用来衡量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1)管理运营绩效。管理运营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完好率、固定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更新率以及固定资产共享率。固定资产完好率是指完好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水平,可由式(1)计算求得。(1)固定资产利用率是指排除闲置、淘汰等固定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了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并从侧面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和处置管理水平,可由式(2)计算求得。(2)固定资产更新率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期内,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占统计期期初固定资产总值的比率,体现了高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水平,可由式(3)计算求得。(3)固定资产共享率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在高校各部门间共享的比率。高校只有共享利用固定资产,才能保障固定资产效用最大化,从而提高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用。该指标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水平,可由式(4)计算求得。(4)(2)资产构成绩效。资产构成绩效主要反映了高校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的分配情况。目前我国高校可大致分为行政办公部门、教学科研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因此资产构成绩效主要包括行政固定资产比率、教学科研固定资产比率和后勤固定资产比率。行政固定资产比率是指用于教学行政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固定资产中服务于行政办公的固定资产比例,可由式(5)计算求得。(5)科研固定资产比率是指用于教学科研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固定资产比例,可由式(6)计算求得。(6)后勤固定资产比率是指用于后勤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服务于后勤保障的固定资产比例,可由式(7)计算求得。(7)(3)制度机构绩效。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三个指标。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指标主要用来考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分管领导职责是否明确、管理意识是否强烈等方面。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前提保障。通过判断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是否设置,设置是否合理完善,可以从整体上了解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指标主要用来考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善、高校是否对相关人员进行制度培训、员工对管理制度是否掌握等方面。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依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指标主要用来考察高校各部门是否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反映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基于TOPSIS法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

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数量较多,为使得评价结果尽量科学客观,可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熵值法是通过指标自身属性进行权重赋值的一种方法,利用熵值法可保证权重标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由于指标中存在定性指标,因此在标定指标权重前,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专家打分方法,对定性指标通过设定评语集进行量化处理,实现指标可计算化。同时,为避免各指标间不同量纲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需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指标赋予权重,并利用TOPSIS法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1.指标标准化。指标标准化是指为了消除指标间由于量纲不同带来的差异,将指标进行适当处理,转化为无量纲指标的过程,主要包括指标正向化、非负化和归一化。(2)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熵值法标定指标的权重w,具体计算方法如前文所示。

五、实例分析

根据上述建立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高校1、高校2、高校3、高校4、高校5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实例分析评价。五所高校均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专业设置齐全,教学科研条件完备。学校建筑面积大,固定资产较多,管理较为繁琐。通过对各高校网站对外公开信息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并由15位专家对高校的制度机构绩效情况进行评判打分,将指标评语集定义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并分别赋值为{5,4,3,2,1},同时,以15位专家打分平均值作为各高校制度机构绩效指标取值。通过整理指标数据,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指标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高校的核心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高校的固定资产中科研固定资产所占的比率应较高,相对而言,行政和后勤固定资产的比率应较低。因此,行政固定资产比率和后勤固定资产比率为逆向指标。通过对逆向指标正向化,并对所有指标归一化后,得到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权值标定,指标权值标定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标准化后指标及指标权重标定结果,运用TOPSIS法对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加权标准化指标矩阵V如式(21)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高校5的相对接近度为0.9955,其相对接近度最大,说明相对于其他高校,高校5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最好。高校4的相对接近度为0.1511,其相对接度最小,说明高校4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最差。

六、结论

第5篇: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原因: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人们日益认识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践证明,只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才能为学校教学提供便利的条件,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但是当前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更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形势下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一)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流失问题突出

这种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点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与资产实力等都远远超过了普通中小学实力水平。实际上,这些多出来的资源、资产并不能完全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有的甚至只发挥了充当门面的作用。从小的方面来说,学校内部的信息无法共享,自然会造成重复购置的问题,致使一部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甚至根本无需使用,闲置、浪费等问题严重,导致部分资产流失。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部分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平时的资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因而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这种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资产处置时。往往缺少标准的处置流程;第二。中小学在使用固定资产时,也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无法对使用行为进行约束;第三,很多学校在管理固定资产时不规范,没有按照要求将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编号及粘贴标签,有的学校编号随意,存在重复编号的问题。标签的粘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标签破损后没有及时更换,导致编号缺失。这就导致管理混乱。在固定资产清查与盘点时难以一目了然,效率不高:第四,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配置比较简单、滞后,有些学校甚至缺少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难以有效开展管理工作;第五,管理过程中没有落实责任,不论是管理人还是使用人责任缺失,定位模糊,导致出现问题时难以查找原因及追究相应责任,管理效率低下,效果不好。

(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信息不够真实

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多,比如在中小学建设后没有按照要求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入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没有及时与财务人员进行平行入账,导致账外资产的存在等。不仅如此,中小学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逐步降低。但是学校在对其进行管理时,没有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入账后就一直以原价的形式保存在财务报表上,账实不符的问题就此出现。除此以外。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并且对核对、清查等工作欠缺相应的监督,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无形中增加了账实不符的问题。

二、当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中小学校依然将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因而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太重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学校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等工作流于表面形式,难以有效发挥其监督、审查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已经缺失的固定资产,工作人员也没有有意识继续追查。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越来越混乱,难以发挥效果。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管理责任不明确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责任不明确也是限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环境下,固定资产的转移与变更也没有可以遵循的制度,导致工作难以继续开展。

(三)财务人员素质偏低,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大多由不具备专业财会知识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一方面缺乏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欠缺相应的知识支持,更对财务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因此在工作时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新形势下优化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一)重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要想优化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就必须重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转变观念。第一,学校要将主要领导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落实责任。以便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第二,必须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重视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与考察:第三,采取措施化制度,确保制度与本校实际情况符合,确保制度执行的可行性:第四,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理念,以便将学校真实的资产状况反映出来。

(二)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统一协调制度

只有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统一协调制度,才能确保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稳定、有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和地方教育部门联合起来,制定出统一、透明的固定资产管理规定与方法,严格监督、督促中小学校按照此标准与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要依托技术平台并利用高效、科学、准确、标准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监控,确保其业务流程的准确与规范,并能够及时向社会各界反应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如果学校要采购固定资产,则要采取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按照政府的要求统一招标采购。在清理固定资产时要力求准确。

(三)健全各级中小学校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各级中小学校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做到资产的归口管理,进一步落实管理人和使用人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要对校内固定资产的投资、租借、报废、调度等责任和权限加以明确。不论是资产的购置、等级、转移乃至报废等,都需要上报以待核查。在进行固定资产的选购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学校办公室数量、教室数量、师生人数等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避免盲目采购。固定资产入库之前要进行严格的验收,没有问题后才可以入库登记。除此以外,要进一步落实固定资产日常维护、维修制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落实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监督工作人员定期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按照要求将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加以处理。

(四)定期开展学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中小学校必须根据要求,定期开展学校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清查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从而保证账物相符。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时,一切清查工作都要坚持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的原则,其他各个部门要同理合作,尽最大努力给予财务部门支持。固定资产清查理应按照学校寒暑假的时间进行,避免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聘请专业的财会人员进行指导与协助,对于清查出的各类问题要及时解决,难以解决的要及时上报。根据清查的数据与内容构建一个准确、完整、清洗的固定资产财务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培养更加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逐步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这样一来就更加需求专业的财会人员。为了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小学校就必须培养具备高素质与高度责任心的专业财务人员。学校必须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从各个方面着手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避免问题的出现。

第6篇: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固定资产购置、保管、使用、维护、调拨、报废和盘存等相关制度,多数单位领导,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制度规定的单位招待费会议费及差旅费及津补贴的管理,而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够健全,往往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缺少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账或台账。资产领用及保管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外部监督机制力度不够。由于监管机制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致使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都由不熟悉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的办公室后勤人员兼管,而没有设立必要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没有严格遵照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实行账、卡、物“三位一体”管理。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求,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仍有待加强,社会化监督工作亟待开展。

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应该对造成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一些责任人往往是现任领导或曾担任过领导工作,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考核中,也没有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考核目标,领导干部的任职调整,只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不进行资产移交的审计,客观上也造成有关负责人责任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

2.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程序混乱

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不严格履行程序。一些行政行政单位在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管、报废、清查等程序不健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入政府采购程序,自行采购的现象。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存在随意出售、转让、核销现象,一些已报废且经相关部门核销的固定资产由于信息没有及时反馈到财务人员,导致账目没有同步调整,引起账实不符。

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长期以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

3.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够合理

固定资产帐务设置不合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将全部支出列入当期事业支出,同时反映其原始价值,不计提折旧。这种规定使得账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严重高估,不能真实揭示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账簿设置不齐全,帐外固定资产多,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资产损失现象严重,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形成了大量的帐外资产,无法验证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

固定资产财务会计信息不及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及时、真实反映预算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如有的办公楼早已竣工投入使用多年了,由于资金不足、决算不办理等原因,仍挂在往来账上,没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清理入账;对固定资产更新、维修、捐赠及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置的和其它单位调拨等形成的资产不及时入账;对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不及时调账;很多年代久远已无法使用的资产没有得到及时报废清理,长期挂账。

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完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会计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对单位购置的图书、其它固定资产以及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有的单位对部分由上级投资基建形成的的资产两边都不入账,在管理上易形成账外资产。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及现有体制的不完善,使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种种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规范会计核算,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二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切实管好各项资产管理工作。三是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经常性监督的重点,对各种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努力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必须由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认真学习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及业务流程,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理各项业务,保证账账、账实相符。资产管理员要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要及时建立健全各级固定资产台账,完备实物信息资料。要对各部门管理使用的资产由具体保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财务部门备查,按月对财务部门入账登记的新增资产进行核对、确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强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工作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一是要建立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各行政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对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及时处理;同时对资产结构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防止资产长期闲置。二是建立重点资产抽查制。对资对贵重物品和重点部门要进行重点清查,确保做到账、卡、物相符。三是建立资产离任核查制。对调离本单位的单位领导或相关人员及内部调整工作岗位的资产管理使用人员,要对其管理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离任核查,按规定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4.改进完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要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等资料,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另外,现行的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对在用的固定资产不要求计提折旧,这必将会使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得不到反映。建议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会计核算的帐务处理上可在资产类别中增加“累计折旧”科目,使折旧和固定资产在资产类项目中结合,直接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年末净值;同时增加“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等原因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

第7篇: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策;研究分析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缺乏管理主体意识

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购置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以及行政划拨等方式来实现的,这也就使得高校固定资产具备了财政划拨的性质,同时高校自身也就并不具备成本核算以及后续维护等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在具备充足的资金来购置固定资产之后,却缺乏良好的主体管理意识,忽略了后续的管理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不仅如此,部分高校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局限于经费上,一味的想要获得更多的固定资产购置资金,但是却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资产管理维护能力,严重降低了管理质量。

(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相对不高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撑,其自身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水平。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业务素质能力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提升。部分工作人员自身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培训,无法很好的满足管理工作需求。并且还有部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人员不足,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数量越来越多,由于人员不足导致无法很好的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要重视起对管理人员的配置及培训工作,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求,提升管理水平。

(三)管理软件不完善,效果不理想

现阶段,仍有很多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是静态信息管理,无法实现资产信息的共享。在这一过程当中,高校所应用的管理软件较为传统,更为注重的是对于固定资产的录入及统计工作,并没有实现动态化、实时化监控。不仅如此,高校所使用的管理软件大多没有设置接口,管理人员往往采用的是集中一批来进行申报,该方式在录入信息的过程当中极易导致偏差的出现,进而导致账面收录信息和物资的实际信息两者之间出现差异。除此之外,部分人员在使用固定资产和防止的地点并不固定,这会影响到实时信息的反馈,这也就进一步加大了对于固定资产的监控难度,账目核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二、健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议探讨

(一)要建立完善合理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形势下,随着高校固定资产数量的不断增加,如果依然采用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效率,同时也会导致资产的闲置与浪费。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想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就要积极的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而充分的结合国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所实施的规章制度,并充分的结合高校实际状况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其次,要充分的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特点来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进而更加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当中,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才能够更好的保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健全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购置制度

高校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存在着一系列的漏洞,对于该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部门就要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体制,并做好对高校的实际考察工作充分的结合实际状况来管理高校在固定资产的审批采购方面的权限。与此同时,要成立专门的采购部门,统一展开采购工作,并且高校要和其他财务审计部门联合完成固定资产的管理验收工作。在这里需要我们指出的是,在采购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流程来展开采购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招标方式来选择采购企业。

(三)要增强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新形势下,构建健全的问责制度至关重要,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及职责,并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如果由于自身因素导致出现失误,要积极承担相应的经济、行政责任。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定时定期的做好检查以及考核工作,并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针对在工作当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要及时的进行奖励,相反的,表现不理想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意识,认真的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细致化、规范化。

(四)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撑。其自身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最终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当前随着高校固定资产数量的不断增多,对于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校要积极的提升规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其专业技能、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全面掌握资产管理流程,正确使用相应的管理软件,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认真做好该项工作是保障高校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起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构建工作,通过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保障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郝敏.高校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商业经济,2017(08).

第8篇: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1.系统性

广播电视行业资产类型较为丰富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一个资产系统中往往涉及很多配套资产,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同时,还从系统角度出发,对不同资产系统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管理。

2.规模性

广播电视行业资产投资大,消耗高,规模比较大,固定资产分布比较广泛,资产管理难度不小。

3.时效性

广播电视行业的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较快,所以固定资产管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困境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广电事业单位大多存在着轻管理、轻实物的情况,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切实的效用。而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数量越来越多,购置、处置、报损、调拨等也更复杂,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管理人员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准备工作不足,导致相关制度不完善,机构建设滞后,资产核算落后,所以很难做好资源优化配置。

2.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目前,广电事业单位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流于形式,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存在着诸多的空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固定资产使用随意。广播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上没有完善的制度,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明确,资产管理较为混乱。资产内部转移较为随意,人员变动也会导致资产“非正式”流动;单位内各部门,诸如财务、实物管理、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相互之间的配合不到位。一些广电单位固定资产登记制度不健全,入账、出账情况不明细,资产使用状况没有及时更新。其二,资产报废变卖或者丢失,没有健全的制度、审批手续予以规范,无法销账,导致账存实亡。此外,固定资产的处置也存在资产流失、权责不轻等情况。

3.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广电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到位,很多资产已经验收或转移,但信息录入工作进展缓慢,使得难以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此外,账上资产历史悠久,已到年限、闲置、提前报废等固定资产情况,财务人员并不了解,故而难以及时处理,并在财务报表、账目上体现出来,导致虚增报表上的资产规模。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应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转变以往的管理观念,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管理效能,落实管理责任制,转变管理方式,加强管理效果。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加强实物管理。单位应该健全实物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报损、处置等相关工作,都应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资产使用部门积极配合。其二,健全固定资产处置、使用制度。建立关于资产报废变卖或者闲置的管理办法、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审批、销账程序。其三,贯彻管理责任制。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责任以及责任人。此外要建立资产标签制度并定期盘点,及时发现损坏、丢失的固定资产,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广电事业单位应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统一会计标准,以相关法律法规、准则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会计标准,并贯彻实施。此外,还要改良会计作业流程,精细化设计岗位流程,加强各节点、环节的信息传输,确保工作流程透明、公开;为确保会计作业的可靠、真实、透明,应加强审计监督。其二,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由于广电事业单位账上资产历史悠久,闲置、提前报废等固定资产情况,财务人员并不了解,很难有效地进行处理。因此,单位应该成立专项治理部门,针对固定资产进行针对性治理、处置。此外,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扩展融资渠道,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四、总结

第9篇: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范文

我国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大、价值高,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大,具有种类繁多、构造复杂、使用部门多、使用地域广、资产分散、更新换代快等特点,这给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加强这些资产的管理已成为当今电力企业管理关注的重点。本人通过日常工作中接触的实际及个人感受浅析当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应有的作用,提高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运营效率,为企业安全生产、经济运营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 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尤其是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约占总资产价值的65%以上。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资产管理不全面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大、价值高,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大,具有种类繁多、构造复杂、、使用部门多、使用地域广、资产分散、更新换代快等特点,这造成电力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时,经常出现帐、卡、物不对应的现象。电力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时不全面,只注重设备固定资产实物属性和价值属性的一部分,特别是历史的价值,而常常忽视固定资产的费用属性、收益属性以及价值属性等其它方面,不能全方位反应资产属性。

1.2 资产账、物不符

在完成电力建设或更新改造工程后固定资产转资不及时,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帐、卡、物不对应;

设备出库清单不够明细,工程概况及建设规模描述不详细,工程管理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沟通、协调,加之财务人员不懂业务技术,对设备不了解也不参与竣工验收,只是根据工程管理部门报来的资料转资,这常造成固定资产转资后,设备型号、生产厂家与现场实物不相符,还有的工程将一批设备打捆以其中一个设备的型号转资,使得其中部分资产无从查找;

固定资产退役后,工程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不及时反馈财务部门,使财务调账不及时造成账、物不符。

1.3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责任不明、产权不清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分布十分广泛,部分地区资产的产权比较复杂,如一条线路由于历史原因有可能既有地方资产,又有电力企业投入的资产,还有用户投资形成的资产;同一座变电站内可能既有国网公司资产,又有省公司资产,有时产权不够清晰。固定资产在使用上也没有把设备管理落实到人,存在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2 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是静态和局部的。大多数企业所谓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就是对新购设备转资、办理固定资产的卡片。但是,固定资产是有全寿命周期的,是一个动态的资产。在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整个过程中,从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更新—报废—再购置,是一个循环体,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是一个闭环的管理,静态和局部的管理无法满足精益化管理需求。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是企业持续经营、永保生命力的前提,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树立精益化管理理念,以“资产优良”为管理目标,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为重点 以最经济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3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3.1 实行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固定资产管理要以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线,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资产结构的改善和相关资源配置的优化;加强存量资产的管理,促进资产的有效增长,控制不良资产的形成,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实现由资产总量最大到资产质量最优的转变,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 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

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管理部门要密切合作,除日常做好登记外,还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清查方式,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掌握资产使用状态,做到账、卡、物一一对应,填制固定资产盘点表,由相关人员签字后存档,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3.3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责任部门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通常由财务部门、设备运维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包括基建、生产、营销、农电等工程管理部门)、物资部门共同组成固定资产管理组织体系,组织体系中各部门应有明确的责任范围,即要分工明确又要通力协作。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卡务管理,是牵头部门;设备运维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反馈固定资产存在的任何问题,协助办理固定资产卡片;项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将项目中新增、变更的固定资产详细情况及时提供给财务和运行部门;物资部门主要负责新增固定资产的采购供应,办理废旧物资处置手续等。上述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

3.4 建立资产档案跟踪固定资产维护全过程

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应为每一个固定资产建一个档案或一张卡片,财务部门按每一个固定资产对应一张卡片入账转资产,做到“一物一卡”,同时运维部门要做好设备台帐登记,既满足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需要,又便于帐、卡、物的对应。资产卡片是资产管理的工具,相当于资产的“身份证”。通过在财务、运维部门各保存一份,同时在生产信息系统中做好相应记录,每次资产清查后可及时更新相关数据,这样可以把实物和资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准确及时的采集和更新资产信息,支持资产管理和工作管理的决策,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3.5 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处置制度

建立严格、周密的固定资产处置制度,对退役资产加强管理、合理评估其残值,有利用价值的尽量再利用,无使用价值的按规范程序采用招标或拍卖方式处置退役的固定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 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力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管理的规范与否反应出整个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我们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固定资产会越来越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事在必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