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第1篇: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学;第二课堂;自主学习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广大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第二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对所学知识进行对应性的操练,以达到学会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新的高校课堂模式、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所提供的教学氛围相吻合。

一、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1. 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改革英语教学模式,不仅体现在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更体现在转变教学理念上,从根本意义上讲,它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突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保证英语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放、灵活和广泛的优势特点,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拓宽其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时间有限,听说读写能力难以得到均衡的发展;二是教学内容有限,学习者语言知识的输人量不足,难以体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教育性特点;三是班级过大,不利于实施个性化教学,学生不能发挥其个性和特长。而所有这些局限都可以在第二课堂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有效性、可行性组织形式

1. 组织“英语角”,提升全校英语学习氛围。在校园内固定地点,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邀请外教和英语教师参加,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自由交流,可以提前公布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有所准备。讨论题目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 应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和关心的话题。还可以举办娱乐性的英语活动, 如小游戏,猜词竞赛,电影配音等,以轻松、欢快、自然为原则,不要求学生刻意准备。

2. 成立英语协会,定期开展活动。举办英语晚会,演唱英文歌曲,表演英文短剧,进行诗朗诵, 也可以交流学习心得。特别是在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和万圣节里, 可组织学生举行别开生面的舞会和化装晚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并感受浓浓的西方文化。协会的创办为学生进行英语交流搭建了平台,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 播放英语节目。英语电台作为英语课堂之外覆盖面最大的辅助设施,在学生学习英语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受时空限制,学生往往需要利用较完整的一段时间到指定地点学习,而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就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英语电台可弥补此方面的不足。

4. 成立英语戏剧社,开展表演英语课本剧或戏剧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特色之一的英语戏剧社专门组织在英语戏剧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英语戏剧的排练和表演,教师让学生自己改编英语课本剧或戏剧,研究对白,纠正发音,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并将其中的一些剧本排演。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团体协作能力。

5. 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开展丰富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一年举办一次大学生英语文化节, 开展英语歌曲表演、戏剧表演等活动, 时间可以定为一个月。由学校相关部门牵头, 各院系选拔优秀节目参加汇报演出。

除上述提到的一些形式,我们更要积极推进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交流英语,营造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听英语、讲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综上所述,相比英语第一课堂,英语第二课堂教育是一块尚未得到深入开发的沃土,它所涉及的科目及理论远非“第一课堂”所能涵盖。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过程中,充分认识这块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阵地,尝试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改变学生评价模式,调整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将会是一种有益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篇: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质量直接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各高校最为关心的问题。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很好地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笔者以广西财经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会计与审计学院第二课堂建设为调研切入点,通过数据统计,全面分析我校第二课堂现状及成因,并对今后地方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提高第二课堂建设质量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地方院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对我校会计与审计学院2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100%,着重了解我校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认识情况、参与情况、满意程度以及学生对第二课堂的期望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学生对第二课堂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一是对第二课堂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仅有少部分学生对我校第二课堂活动完全了解,占调查人数的10.00%,55.22%的学生了解不多,34.78%的学生不了解。对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认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同等重要的学生占54.35%,认为第一课堂重要的占14.78%,认为第二课堂重要的占5.65%,不清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关系的占25.22%。由此可见,学生对第二课堂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明确了解,学校对第二课堂的宣传力度不够,没能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通互动、互补互融的目的。二是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收获情况。对于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收获,学生普遍认为通过参加各项活动,自身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和专业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其中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获得提升的比例最大,达到90.43%和81.74%。这说明我校第二课堂的活动项目能够充分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程度、途径和目的 一是学生的参与情况。以我校会计与审计学院为例,今年以来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有“菁英会计”系列活动、黄丝巾社团活动和爱心基金会活动等,这些活动内容新颖、形式灵活,也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与学生相互学习的平台。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开展过的第二课堂活动几乎都有所了解,尤其以与专业课程挂钩的、注重学生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菁英会计”系列活动了解最多,占调查人数的96.52%。与此同时,学生真正参与过的,认为对自己能力提升帮助最大的也是“菁英会计”系列活动。这反映出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各类活动,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会挑选与专业更相关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利用各项资源,通过开展更多更好的第二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实现学生探索和实践的需求。二是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途径。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学院指定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学生自主参加;学院指定第二课堂活动项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学院不设置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学生自主参加学校的项目。通过调查发现,80.00%的学生选择的是“学院指定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学生自主参加” ,而只有6.09%的学生选择“学院指定第二课堂活动项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由此可见,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选择自主性较强,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三是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目的。关于学生参与我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21.74%的学生选择被迫参与,67.39%的学生是根据兴趣爱好自行选择,6.52%的是通过老师推荐,另外4.35%是其他原因。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是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但由于规模需要或者人数限制,我校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存在强迫参与的情况,这一方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程度 调查中学生对我校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 48.26%。满意的原因包括挖掘潜能培养特长,有利于各学科学习,促进身体健康,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和培养其他能力等。同时问卷调查反映出,对我校第二课堂满意的学生主要在挖掘潜能培养特长和丰富课余生活这两方面收获最大,分别占30.00%和33.04%。而对我校第二课堂活动不满意的学生占51.74%。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包括有认为活动形式化,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的占36.96%,被强迫参与占27.83%,活动内容形式枯燥无趣占34.35%,某些活动专为个别活跃分子设置占15.22%。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我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不满意,可见学校在总体上做得还不够好。虽然部分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有很多的收获,但更多的学生没有真正从中受益。这就要求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要花更多的心思,改变活动形式化、内容枯燥的现状,举办一些重质量、有内涵、形式多样的活动,真正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期望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生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活动。调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希望学校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类型依次为社会实践活动76.96%,技能训练活动74.35%,文化活动49.13%,科研创新活动37.83%,体育活动32.17%,学术、学科竞赛活动31.30%。由此可见,学生希望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这与第二课堂的目的是完全相吻合的。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应的知识技能。

(2)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时间安排。半数以上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应该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占受调查人数的52.17%,而选择大类阶段的占32.17%,专业阶段的占15.65%。笔者认为,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且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沉重的学业压力和“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所以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3)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作用。80.87%的学生认为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起到指导带队作用,但有8.70%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全程参与作用。同时,在第二课堂的绩效考核方面希望计入总学分进行考核的占9.13%,希望通过申请创新学分的形式进行考核的占36.09%,希望在入党、推优和评优等活动中作为重要依据进行考核的占31.30%,认为不需要考核的占31.74%。由此可见,学生第二课堂的自主性有一定的要求,大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参与来获取第一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不是像第一课堂一样,有严谨的教学计划,有教师的全程引导,有考核的条条框框。这也适应了第二课堂的要求,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内容,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地方本科院校第二课堂的建设

针对本次调查问卷反映出来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地方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设。

(一)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趣味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对于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多征求学生的建议。一方面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师生互动,这样第二课堂才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达到学生张扬个性、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目的。如学院可安排一些毕业三五年、事业刚起步的校友来作报告,与学生交流在学业、工作甚至人生其他方面的心得体会,这样的报告结合现实社会,演讲人与学生的距离很近,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又如三下乡等服务社会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更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第二课堂的目的在于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必须注意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衔接,消除第二课堂只是纯粹的娱乐活动等错误观点,在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设置方面要注重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不能完全脱离学生的专业学习。上述调查也表明,目前大学生更重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因此学校在组织第二课堂时,应立足本专业,依据本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第二课堂的具体内容及活动形式,更好地弥补当前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空缺。通过参与活动,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专业知识,而且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宣传性与广泛参与性相结合 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对第二课堂没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和认识,这首先需要学校在举办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宣传,更要将第二课堂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握好每个参与活动的机会,让第二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意义,这样的活动才会有所收效,让学生获益。其次,第二课堂活动应该注重学生的广泛参与,不能因为资源场地有限而限制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要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 而是应该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在实践、思考和动手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最后, 学校在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因缺乏专业知识而高年级课余时间有限等问题,整合好年级梯度问题,争取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第二课堂中来。

(四)第二课堂的建设:制度化与品牌化相结合 调查显示学生对我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不太满意,认为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走过场,形式化严重,这主要是学校对第二课堂建设的相关制度不完善所致。因此,学校需要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第二课堂的监督管理,注重第二课堂品牌建设。首先,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学生工作的部门负责或者由学生组织自行管理,由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综合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为第二课堂提供软件和硬件设施的保证。其次,可以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促使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向规范化发展。如将第二课堂纳入学院整体授课计划统一管理、形成创新学分或者对取得成绩的师生予以奖励等。最后,重视第二课堂品牌建设,借助第二课堂平台培育精品活动项目,让学生在精品活动项目中受益和成长,以此来创建第二课堂活动品牌,提升第二课堂的社会影响力。

四、结论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提升,也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使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更应高度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通过学校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为社会“生产”出更优秀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与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构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0GB075)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3篇: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第二课堂一般意义的特征主要有主体的自愿性、活动目的明确性、活动内容广泛性、活动形式多样性、活动空间广大性等等,但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有其自身特征:第一,学员主体特殊性。远程教育的学员基本是成人,与普通中小学、甚至普通大学都不同,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面临很强的工学矛盾。因此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能不能参加,有多少人参加,怎样能够让更多的人参加。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才有意义和效果。第二,活动目的性更强。远程教育的学员学习目的主要有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取得学历证书和扩大社交范围。因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目的,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三,多样性与灵活性。每位学员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所长,有些学员甚至是本岗位的专家、带头人。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完全可以结合学员的工作进行,既有专业的针对性,又有对所有学员的示范性、启发性。如果把各个专业的优秀学员组织起来,向他们学习,我们的第二课堂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性多样。总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既有优势,也有困难。我们要结合远程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优势,使第二课堂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第二课堂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

(一)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

第一课堂教学作为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众多学生进行同步教学。目前现代远程教育第一课堂的形式主要是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而这两种形式的教学课时数只占总学时数的1/3,其余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开展全方位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第一课堂教学为学生传授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使其学员对专业知识有共同的理解。第二课堂主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三)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朱邦芬曾经说过“一流人才不是老师从课堂教出来的。”一流的人才不但需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强弱是人才质量高低的直接表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建设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在第二课堂中的训练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学员之间、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渠道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面授课少,学员见面交流的机会少,学生很难形成同学友情,感受不到大学的氛围,因此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交流,增进感情。

三、第二课堂的内容与形式

(一)活动内容要以围绕专业教育为主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安排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围绕学生所学专业来组织第二课堂,让学员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要充分利用学员自身条件与优势,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例如机械加工、数控等专业,可以到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学员单位,按照要求亲手操作;汽车专业的学员同样也可以到汽车检测与维修车间开展活动;计算机专业可以成立维修小组,实际组装与维修。

(二)活动形式要灵活

可以小组为单位,只要小组内大部分学员有时间,就可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甚至可以年级为单位。不管是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的活动,事先都要有科学、合理、安全的方案,保证活动效果和目的。

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首先考虑学员的特殊性,学员是否愿意参加,能不能参加是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每学年都要对不同专业学员的第二课堂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形成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形式,以及经费的预算和安全的预案等详细的计划书,然后经过学校研究审核通过后,加大宣传,通知到每位学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制度保证为前提,落实为根本

第4篇: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高校承担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根据“社会培养需求”,在大学生培养方面尤其要注重学生分析、表达、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适应性,而对于高校来说,传统的创新教育模式以第一课堂为主要渠道,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建立创新过程所需的理论知识,而第二课堂的教育主要是强调“实践教育”环节,贯穿育人全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教学优势,提高大学生知识巩固、技能娴熟运用、人际交往、创新创业等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第二课堂的概念及开展的意义

(一)第二课堂的概念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教学设计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些列实践活动的总和,是与学校课堂教学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的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的教育方式,是课堂教育活动的延伸。第二课堂运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合理运用在各类课外活动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最终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素质。

(二)第二课堂开展的意义

第二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综合性的理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第二课堂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机制,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交流互动,促进专业课教育与学生思政教育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第二课堂是一种学生成才衡量标准,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人才的标杆;第二课堂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成长空间,它可根据学生不同个性培养人才的综合性制度结合体;第二课堂更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平台,它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更多全面自我发展的有效空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第二课堂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农学院开展情况为例

根据金职院办[2016]29号文件执行近一年以来,农学院在执行过程中做了一定的思考,促进了大学生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创新创业竞赛。

(一)第二课堂执行情况

1.社会实践活动

农学院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学院组建了一个社会实践平台――科技助农团,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将周末服务广场、社区志愿服务、植物义务养护等作为社会实践的内容,组织学生利用假期与课余时间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尽可能大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2016年9月正式实施第二课堂以来,共有17381人次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共计50693小时。

2.校园文化活动

根据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农学院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和内容,形成全员参与文化校园建设的局面,在学风建设、诵读经典、婺文化进校园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促进学生积极开展并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宿舍文化活动、各级各类文体活动等,不仅浓郁了校园文化氛围,而且彰显了涉农专业学生的青春活力,为学生提供了开展校园文化的阵地与舞台。

3.创新创业、学科技能竞赛

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竞赛、学科技能竞赛,有效促进了学生自觉地加入挑战杯、互联网+、学科技能竞赛中来。2016-2017学年,共有7个学生团队申报浙江省大学生新苗计划、10个学生团队加入挑战杯比赛、7个创业团队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学生积极参与小动物骨科技能竞赛、园林景观设计大赛、食品检测等技能竞赛,共计411人次,比2015-2016学年从质量上、参赛人次上均大幅提升,学生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增长了学生的科技知识,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研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现阶段,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评价机制还不完善,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系统的规划与培养,所以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与不足。

1.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没有统筹规划

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在于充分履行育人职能,这取决于青年成才规律、素质教育发展规律和第二课堂建设的认识,其归根结底就是加强高校第二课堂育人阵地的建设。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共同作用。第二课堂其实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但目前存在许多活动的开展为了搞活动而活动的情况,缺乏与第一课堂的系统考虑与设计,没有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檎体规划,内容形式单一,跟不上涉农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步调。

2.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成长需求的不适应性

教育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自由度较大,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专业技能、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社会适应性活动,但相较传统课堂来说,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主观性强与计划性、稳定性、连续性差等问题,存在着许多与学生成长需求不适应的弊病,也存在着满足不了学生发展需求的问题,例如,缺乏活动场所、活动多而杂、学生理解不到位、学生重视程度不同等情况。

3.第二课堂活动还未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

第二课堂活动目前还除于一种松散的运行状态,管理也缺乏系统的规划,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还未完全得到验证。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自由度比较大,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与机制,目的性、科学性不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没有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尚未建立科学的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很少有人会去考虑如何科学的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三、解决对策

(一)注重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与管理,并非弱化第一课堂,相反,我们要更加注重第一课堂的宝贵经验,尤其是推动第一课堂对第二课堂的建设。对高校而言,特别是涉农专业的高校而言,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实践平台和重要途径,要以第一课堂为主,加强第二课堂管理,全面提高大学生素养。在制定第二课堂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两者的进行设计与整合,从而正确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促进育人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发挥主体作用的意识越来越强,也表现出了多元化需求的表现。学校在第二课堂搭建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搭建平台,挑选学生感兴趣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紧抓学生心理特点,从组织、宣传到内容、形式等队方面不断创新,引导学生去接受一些高雅有内涵的活动,让第二课堂活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能力提升。

(三)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就评价体系而言,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力有助于开展各项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高校在对第二课堂的评价迎更多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如创新意识的提升、创业意识的培养、学科技能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加强等,应该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从学生的发展性指标来进行评价,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对第二课堂教育的评价考评。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反映出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整改意见,使第二课堂教育真正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贴近高等教育培养需求,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2]陈兵.第二课堂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理论,2011(18).

[3]杨海燕,段晓燕.浅析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1(20).

第5篇: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关键词:第二课堂 韩语专业 活动现状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13-02

1 背景

早在1983年,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朱九思等就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1]。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国内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2004)指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课堂)上下工夫,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2]。”第二课堂不仅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课堂内容狭隘、课堂形式单一等问题,还拓展了学生的活动范围,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此外,第二课堂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经过长期的熏陶,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的形式,先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者开始访谈,之后对全体韩语专业200余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每个年级任意抽取50名学生作为样本,点面结合,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接着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5名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对韩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现状的看法,从而反馈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对相关指导老师进行访谈,询问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意见,使调查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 韩语第二课堂现状分析

3.1 从本次研究的主要调查对象学生入手,以对韩语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及相关人士的访谈内容为参考依据,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第二课堂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3.1.1宣传不到位,“无人参加”

在对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策划人与负责人进行访谈时,他们表示,学生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是网络平台及宣传,而活动策划的传达一般都由班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这样就不能保证信息都能反馈到学生那儿去。活动策划的不到位,直接导致了韩语第二课堂活动参与人员的稀少,阻碍了其健康发展。

3.1.2 宣传到位,不想参加

为了激发韩语专业学生对学习韩语的热情,提升学习兴趣,学校也特意为韩语专业的学生创建了专门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无论是从出发点还是具体过程的实施,从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通过调查结果反应,我们发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总结一下,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活动表现形式单一。我们了解到,基本上所有的活动都是通过比赛来完成的,例如针对韩语专业的翻译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才艺展示比赛。现在想来,整个专业的活动只能以比赛一种形式展开,而比赛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活动需求,这就意味着不愿意以比赛的形式来参与活动的学生将永远被排斥在第二课堂之外。

(2)对韩语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起不到突破性的作用。在“你觉得针对韩语专业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对提升自己的韩语水平起到的作用大吗”一题中,我们发现将近46%的人认为活动对自己能力水平的提升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这些活动多数只是以韩国或韩国语为主题,参与过程中无法提高韩语能力。这就严重打击了想通过韩语第二课堂活动来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学生的积极性,并将参与第二课堂的想法放弃。

3.2 虽然本次研究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韩语第二课堂的存在现状,但是校方在某方面的管理引导不足,也会导致第二课堂在开展过程中产生问题

3.2.1 管理层的不重视

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考试成绩仍然是学生和学校关注的重点。韩语教学必将精力放在第一课堂的教学方式与成果,而无暇顾及第二课堂的开展与深入,从而淡化了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管理层在思想上对其体系建立的模糊与不够重视,致使学生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制约了它的发展。

3.2.2 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

目前,我国在韩语的第二课堂建设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其一,很多高校对韩语第二课堂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限限定,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权责不分明的情况;其二,诸多高校在韩语第二课堂教学上,并未出台成文的教学计划、大纲和要求,从而造成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缺乏统筹规划,没有系统性;其三,一些高校对开展韩语的第二课堂活动的责任人没有明确的规定,长此以往,致使开展过程中指令交错,缺乏统一领导,不能形成统一的体系。

3.2.3 活动经费短缺,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实践证明,活动经费是推进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高校的第二课堂教学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不愿意将经费投入到该领域中;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确实运营困难,各项资金捉襟见肘。

4 解决对策

4.1 学生角度

4.1.1 针对宣传方面

(1)针对韩语专业开展的第二课堂的活动策划者及相关责任负责人必须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2)建立一个官方公众网络平台。将本校所有韩语专业的学生都集中到该平台中,选派一名责任心强,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该平台的日常工作,维护持该平台体系的正常运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

4.1.2 针对活动积极性方面

要摒弃以比赛为主要途径的活动开展形式,开创出更多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开设韩语角,成立韩语短剧配音、韩文朗诵、韩文书法等兴趣小组,在锻炼学生的语音和书写基本功的同时,既丰富了韩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展现形式,又扩展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4.2 学校角度

4.2.1 重视程度方面

首先,要摆正态度,将韩语专业的发展与同校其他专业的发展放到同一地位上去;其次要充分认识到韩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对该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4.2.2 善制度体系,科学管理方面

首先,校方要把韩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当中,要根据韩语专业的特色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该专业的特色的第二课堂体系,并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其次,可以将韩语第二课堂活动的体系构建交由专人负责,由负责人规划出整个活动体系的活动进程和活动方案等,确保整个体系得到统筹安排,有条不紊进行,使第二课堂教学呈现出良好的运行状态。

4.2.3 活动经费方面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学校的投资资金中发放专款进行韩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在花费学校资金的同时,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来获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学校也要要采取各项措施,提高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本领。

5 结语

第二课堂突破了第一课堂教学局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途径强化韩语语言实用能力。经过这次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我们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韩语的效率,还是有一定切实意义的。我们希望这一活动能在独立学院得到进一步开展和推广,让更多的韩语学习积极分子参与其中。总之,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途径以强化英语语言实用能力,培养适应时代l展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它更好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朱九思.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2] 胡壮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2004(2).

作者简介:王秀芹(1994-),女,江苏连云港人,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系朝鲜语专业学生。

第6篇: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建设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第二课堂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我国高校普遍将第二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阵地,但是第二课堂的组织方法不同和组织形式不尽相同。有些高校制定了适合学校层次和学生特点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还有一些高校推行第二课堂选修制、学分制。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第二课堂教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探索构建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第二课堂建设应规避的问题

从事物存在自然中寻找问题,探索途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自然的目标。对照第二课堂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种种,笔者试图提出一些思考,是我们在建设中应避免的问题。

1、从制度安排上杜绝各自为政的理念,避免分体效率过高而整体效率低下的现象出现。建设第二课堂不能仅仅局限在第二课堂建设中,更不能孤立地、独立地追求部门效率。统筹安排的过程也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

2、第二课堂建设考评体系避免形式化和简单的量化。考评体系是否科学、是否能真正注入积极工作的动力不是能简单模拟出来的,一定要根据各个学校实际情况,淡化低水平的单一量化考核,增强实际效能的指标。

3、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和活动参与方如果只是靠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来维持显然是没有根基的,一定要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包括师资支撑、活动评价制度等 。

二、加强第二课堂的指导和支持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支持。要不断加强对其的指导,应该合理确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生工作以及团学组织等部门在第二课堂管理指导方面的联系,构建适应第二课堂要求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

(一)构建完整体系,第一、第二课堂和谐发展。

课外学术科研活动作为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载体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必须进一步促进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结合,加强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巩固、补充和延伸作用。学院要大力支持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大力支持学生开展学术活动,加大组织开展学术讲座的力度,深入举办“挑战杯”、“创业大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

(二)加大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投入。

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一样是培养人的过程。要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加强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绝不能认为“第二课堂就是瞎玩,适可而止就行了”。学院应采取学校拨款、企业基金赞助和参与学生自筹等多种途径筹措经费,保证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使学生得到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三、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应以学生为本

在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时,应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机制具有灵活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与社会主流文化、学生成长成才相一致,具有明确的导向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搭建青春舞台。第二课堂活动应力争做到以兴趣爱好为导向,使大部分学生可以在众多的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参加的项目,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出第二课堂活动的内趋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一)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科学设计第二课堂活动。

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性规划和政策扶持工作,制定科学有效地工作规划,重点扶持已形成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推动第二课堂模式的建立和运行机制的良性运转。学校层面设计举办精品活动、培养通用技能和素质的活动;每个系(院)、每个专业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和实践教学的角度,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并按照年级分阶段组织开展。

>

(二)创设活动载体,扶植学生社团,重视学生社会实践。

探索学生社团建设的新举措,建立机制,整合资源,规范社团管理,配备指导教师,提升社团活动层次,完善社团评比条例,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出台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聘任奖励办法,认可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尤其是应大力支持学术科技社团的发展。正视个性发展,倡导个人成功,大力支持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个人书法展、个人绘画展。结合专业学习,开展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助教)

注释:

李婧构建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教育时空.2008(6)110-113.

薛辉关于第二课堂建设的若干问题.专题研讨.2012(01)674-678

姚洁,祝志勇.高职院校一二课堂对接实践技能活动组织设计研究.科技传播,2010(6).

第7篇: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关键词】教育改革 第二课堂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方案》规定的学校课时安排也体现了“减少基础学科的课时,加强第二课堂”的精神。“第二课堂”在中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什么是第二课堂呢?第二课堂又叫活动课、“第二教学渠道”,它通过课外、校外活动等,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条件,传递各种信息,让学生获得各种新的知识。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学教学质量。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应积极开展,但是要正确地对待它,不能盲目地搞,不能流于形式,要讲究质量和效果。中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有效地开展第二课活动,为第一课堂服务并不容易,它需要师生配合,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尽量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课堂要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第二课堂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活动的步骤,要遵循的原则和组织形式大体相同。一般来讲,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了解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活动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活动内容,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目标应该是通过活动,加深对第一课堂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二,制定活动原则。一般来讲,第二课堂要遵循下列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紧密结合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是不能脱离教学。活动以自愿为主,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不同,一般不应强制学生参加,应加强宣传,吸引学生自愿参加。尊重学生兴趣,给他们选择的自由。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使他们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并养成好作风,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精神。

第三,明确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第二课堂内容广泛,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具体内容。大体来讲,它包括社会性的政治活动、体育活动和与课堂活动有关的活动。如学科性的活动、科学性的活动、文艺性活动等。

第四,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开展校内外经验交流活动。各科、各班、各校都有自己的经验,相互学习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活动,共同提高。

中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应统观全局,合理安排,使第二课堂开展的有声有色。现在,许多学校和教师对第二课堂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我校的历史课第二课堂活动。第一,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活动:举办历史知识讲座;指导学生阅读历史读物;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讲故事、谈心得、开展讨论会。通过上述活动,不仅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办历史小报活动。通过办报活动学生相互评论,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既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8篇: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一、研究目标和意义

目标是行为的导向,意义是为结果负责,两者都不容忽视。

(1)研究目标对社会多行业的英语需求进行全面考查和分析,根据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心理,结合英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特点,分析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第二课堂形式、内容和组织方法等,探索英语技能课外培养的有效建设途径,做到既巩固学生第一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又提高其以能力为本位的英语水平,实现学生在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有效提高英语能力以满足实际工作生活的需求。

(2)研究意义把就业导向型英语第二课堂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其宏微观建设,将会填补学术界习惯进行学校英语第二课堂单方面研究的空缺,对英语第二课堂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它在实践上有以下指导意义:①提升学生实践英语的机会:针对学生各自的现有英语水平,实现学生就业导向型英语的实践性,弥补第一课堂英语的局限性。②确定英语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模式:根据大学已有的英语第一、第二课堂的现状,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结合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需求,明确英语第二课堂的新模式。③研究并实践学生就业导向型英语技能的检验途径:研究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校内外应聘或实习”的途径来检验学生就业英语的技能;实践英语学与用的有效结合,发展符合社会英语需要的高素能人才。④建立科学的管理:结合师生的特长和兴趣,合理地系统组织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设立导师制,使第二课堂建设更加规范化、高效化。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1)主要内容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要求的调查研究:调查社会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对英语的各种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评价、期望及建议;对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完成岗位群工作过程中所需的英语技能进行分析研究(。贺晓兰,2009)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对现有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形式和形式比例、具体内容、组织方式、受益学生量、长短处、就业导向性体现、最终效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提供现状依据。③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设置研究:依据高校的硬件、软件条件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研究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设置,以“语言表达”、“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证书考试”四个板块为依托模块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④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方法研究:研究满足就业能力培养所需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同形式的具体内容;建立突出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内容标准;探索适应学生英语技能培养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方法,实施责任设岗、工作量化,建立英语第二课堂“总负责人—专项导师—辅助人员”的责任落实设岗、工作规范量化的活动安排体系。⑤就业导向型英语技能的检验途径研究:根据重视英语技能的就业岗位,建设检验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校内模拟或社会现有的招聘或实习基地;探索利于学生英语技能培养的模拟或实际工学结合途径。

(2)基本观点①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必要又可行,可以组织全方位的活动、建立科学的活动体系、设置板块式的英语俱乐部、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等把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好。②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既巩固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又拓展提高其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技能,促使其英语综合知识能满足就业岗位中的实际需求。③要让第二课堂的组织转让和参与者都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以创新教育的理念武装头脑,紧扣“就业导向型英语素能培养”这一主题,建立合适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让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走向规范化发展之路。④需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来设置和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活动全过程中贯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原则,组织各种就业导向型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来使学生大胆质疑与探索及发展创新思维。⑤设置活动时应加大第二课堂的覆盖面。大学生英语基础、年级层次、兴趣爱好、时间分配等方面均可能有差异,争取每个学生都有大概相等的第二课堂参与兴趣和机会,可有针对性地让组织者和指导者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把各学科结合起来让他们都得到就业导向型英语综合能力的最大发展。

三、研究思路

通过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并借鉴国内外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技能方面的优秀成果,调查社会单位对英语的需求和学生第二课堂英语活动的现状,比较高校已开设英语第二课堂不同活动的联系和区别,分组观察追踪部分学生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并分析总结不同活动对他们英语技能的不同影响,结合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来亲身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英语活动,通过采访或问卷调查来测验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英语水平、动机及就业期望等方式,分析并归纳有关信息,为第二课堂活动的设置准备线索,以“行动—考察—反思—改进”的轨迹来探索该体系建设的策略(。肖池平、张小青,2007)其中,确立50个学生为两个学期的实验对象,有指导老师进行系统指导和监督,严格按照建设方案进行实施,认真记录并监控他们在第二课堂英语活动中的详细工作,纵向、横向比较分析后形成书面资料;同时通过文献、调研、行动、测验等方法为归纳总结准备资源。实验2个学期结束后,进行项目实验小结和阶段验收,整理、分析、综合前期准备资料,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不断完善详细方案,形成初步研究成果,邀请专家共同研讨。然后推广并验证前期的研究成果,获取第一手资料。根据推广情况,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评,并针对广泛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适当整改。

四、小结

第9篇: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范文

笔者就任中学物理课程教学多年,下面就如何开展物理第二课堂谈点休会.

一、充分认识高中物理第二课堂

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课堂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活动古已有之.《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中国古人既强调正课学习,又有课余活动.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认为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实验现象晦涩深奥,也有学生反映在课堂上老师一讲就懂,可自己一做就错,应用起来比较困难.物理第二课堂可解决这一问题.假设我们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物理概念表现出来,那么枯燥的物理概念会变得生动;如果给予学生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去动手完成预期的目标,那么学生就会调用他们头脑中现有的物理知识,使头脑中烦乱的物理公式重新整理后进行实际应用,不但让学生的解题思路变得清晰,更巩固了他们的知识.

二、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的选择

1.针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选择活动内容

一个物理概念就是一个物理知识点的精炼概括.物理概念不能只是记下来,还需要真正地理解.

例如,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速率和速度的区别,左右手定则的运用,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动量,冲量等物理问题.由此可见,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难点.然而,物理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大量地再现这些物理概念以加深学生课堂所学物理概念的印象,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第二课堂活动,针对学生容易记反、记错的物理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大量地重现和运用物理概念,使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熟能生巧的地步.

2.针对实验教学的难点选择活动内容

首先,物理实验是物理的基础,一切物理理论的真实性都需要靠实验来证实.但现阶段大多数的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注重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实验过程的注重程度,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针对实验课堂教学所遗留的问题,物理第二课堂可通过如制作模型、实验竞赛和实验知识问答等类型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实验过程的重要性.

其次,利用物理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亲历一些物理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

三、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组

1.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主要组织形式

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

(1)开展科技制作活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动手做实验是学好物理、培养个人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物理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活动.

(2)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一项内容.作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所面对的主要是课本知识,所学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是一个好办法.

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建立社会调查小组,以若干人为一组,挑选一个社会课题(课题可以由教师提供或由学生自己开发感兴趣的课题),如可以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分发一些调查问卷,采访一些周边的人,收集一些信息,最后对所调查的课题做一个总结,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或建议,让学生融入社会,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2.物理第二课堂活动遵守的原则

为了保证物理第二课堂有序、有效地进行,应遵守以下原则.

(1)实践性强的原则

在物理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2)促进教学的原则

物理第二课堂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在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时,不应太注重它传授知识的作用,而更应该注重它促进教学的作用.

(3)因地制宜的原则

如在开展几何光学的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时,常会需要一些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是没有这些仪器的,我们就可以寻找不同的办法自己制作一些实验仪器来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既达到了完成实验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