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竞技体育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竞技体育概念

第1篇: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景观、墙、功能属性

引言

在景观设计体系当中,常常要面对区域内的独立景观设计,景观墙体作为一种常见的景观营造形式,在整体景观的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墙体景观的设计风格甚至影响着整个区域内整体景观的设计风格。

一、墙体景观设计的概念

《尔雅》曰:“墙,谓之墉;墉者,垣墙也。”[1]墙体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最常见的建筑形式,在景观设计的构成中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通常,以“线”或“面”的形式来划分空间的非自然构筑方式都可以称为一种墙的建造。从狭义的角度讲,墙体可分为建筑隔墙和景观构筑的围墙,景墙。而我们所谈的正是景观中的景观墙体设计。它是为空间划定、景致组建、游历线路的设定而设计的围墙,并具有准确的映射整体景观的文化特点,兼有隔阻、通透等作用的景观墙体。

二、墙体景观的形式与基本作用

江南古城里青砖黛瓦的烟雨迷蒙;紫禁宫园中精雕玉琢的金碧辉煌;克里姆林场上暗红厚重的绵延不绝;耶路撒冷旁庄严神圣的“叹息之壁”。无论身处何方,都有各种各样伟大的形式标识着人类的思想与灵魂。

(一)墙体景观的构成形式

从亘古开始,人类处于一种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在人类的活动空间里,依照水平方向,建立起自我保护的限制、分隔空间,墙体便应运而生了。随着公共环境面积的增大,墙体的物质形式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一般根据墙体本身断面的不同,在高矮、曲直、虚实表现、材料构成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呈现。1.墙体景观的构景形式与特征。墙体作为独立的景观小品具有隔断、衬景、装饰、保护等作用。墙体景观按照其构景形式大致可分为:a.独立式景墙,作为整体景观的视觉焦点独立安排在景区之中。b.连续性景墙,以一个单面的景观墙体作为构成元素进行的组合,形成一定的秩序感。c.生态性景墙,将墙体景观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进行构建,包括合理的植被种植,循环水源的搭建,培育相关的生物体系等,使之在观赏性基础上兼具降温、抗污、滞尘、减噪等环保功能。2.墙体景观的构建方法。墙体景观在整体景观的构成当中充当了划分空间的主要构件,在整个景观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表达整体景观设计精神的重要载体。墙体景观在构建形式中大致可分为:a.围合,围合作为景观墙体最基本的存在形式,通常体现在整体景观的四周,使得整体景观区域得以形成。强调了景墙所分离出的内向空间的独立性,对体验者形成领域内的心理隔离,避免外部环境对区域内氛围有过多影响。b.连接,墙体景观作为景观设计的媒介,在彼此分离的空间中又建立起不同空间的相互联系,为独立的景观之间建立起一种线性的动势关系,从而影响着整个景观空间的核心秩序。c.引导,墙体景观的营造同时也影响着整体景观空间的视觉方向性,可分为静止性、水平性和垂直性三种引导方式。当景墙的高度大于其宽度时,景观所呈现出的对于空间的引导就是垂直性的,空间会呈现出竖向延伸的特点;反之当景墙宽度大于其高度时,景观所呈现出的对于空间的引导就是水平性的,空间亦会呈现出横向延伸的特点。d.介入,在某种景观设计中,对于墙体景观的设计包含了一部分“侵入性”原则,就是墙体景观的介入形式,用来打破原有设计空间过于均匀的规划,使整体景观灵活多变,增强戏剧性和趣味性(如图1)。

(二)墙体景观的基本功能

a.维护功能:墙体景观充当防护、遮挡的作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持空间的私密性。这种自我隔绝与封闭的观念在传统中国园林造景中尤为常见,同时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中的自我封闭和等级观念的意识形态。随着思维的进步与开化,这种以影壁为主的构建形式也开始采用半通透甚至是全通透性的设计,封闭的观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开放共享的意识形态。b.点景功能:所谓“点景”即是画龙点睛。在园林造景和景观设计当中,墙体景观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室外陈列艺术,成为整个景观设计的中心,如代表中国皇权至尊的九龙壁;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这不仅仅是一种墙体景观的营造,更是文化的体现。

(三)墙体景观的基本作用

墙是有控制力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认为:“墙体无一例外表现出了它的进攻性,并带有一定的暴力成分,尽管墙始终沉默着。”[2]我们不难想象,人们会对空旷的大地上突然冒出的纵向突起物萌生兴趣,是由于该物体成为视域范围内的视觉焦点。因此墙体景观虽然作为静止的景观体量存在,却对体验者的心理产生着强烈的影响。1.视觉控制:在墙体造景的空间中,墙体景观作为整个景观营造的视觉焦点,体验者的视线就被限定在特定的范围之内。上文提到的墙体景观拥有的围合性特点以及墙体本身的构造特点都对处于景观之内的受众起到了控制作用,客观地组织、引导了受众所看到的景观,在特定的范围之内显示出区域内的景观设计特色。2.行为控制:景观墙体在造成视觉控制的同时,通过吸引视线和限定视觉范围的方法,限定了区域内人群的活动方向,影响人的“运动”。行为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a.墙体景观的体量本身所造成的方向性引导,使体验者的行进方向发生变化。b.景观自身形成的诱导作用,使得体验者发生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的行为改变。另外通过墙体景观本身的形状构造也会产生一种相对含蓄的控制作用。根据不同形状的墙体景观将相应的场地分成不同的空间,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或鼓励、提倡;或限制、禁止,使人群在具体空间的影响下产生不同的适应。3.环境控制:相对于行为控制而言,墙体景观对于客观环境所采用的控制手段是比较柔和的,更易于人群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墙体景观的设计中。通过对墙体景观本身的营造,改变景观的材质,在客观景物的基础上添加辅助材料,进行改造。使墙体在所处的局部空间内,产生风向、阳光、阴影、温度、声音等人体感官的变化。[3]

三、墙体景观的属性

以城市公园的墙体景观设计为例,城市公园一般建设在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人口居住密集区或城市标志性地带。具有人口密集、大众化、开放性等特征。在城市公园造景内的墙体景观,在设计上要求考虑得更加周全,与周围的空间需要更加融合渗透。

(一)功能属性

墙体景观作为一个独立的景观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或突出、或消隐,始终需要与所处环境的密切结合。[4]1.环境的营造:在景观设计中,景墙的设立通常是通过自身形态、所处位置来实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对景观环境的过渡。有时,墙体景观是作为主体景观的背景来利用的,这时在墙体景观的建造上要注意用材的搭配,主题色调都不易太突出,对其的设计与修饰也不能超越主体景观,切忌喧宾夺主。b.对环境空间的过渡。古语说:“佳者收之,俗者屏之。”[5]墙体景观作为公园景观中最直接的实体化元素,强调整体场所的结构特征,凸显空间序列的规划。在整体景观的重要位置上增加一些墙体景观的元素,会使空间和空间得到很好的过渡。2.引导的发生:a.视觉引导。在城市公园中,设计者习惯运用墙体景观来增加空间的层次性和局部空间的私密性。人群视觉所达到的范围通过墙体进行了垂直性分割。距离人群视角较近的墙体景观往往被设计得十分丰富,增强了景观的吸引力。反之,距离较远的墙体景观,通常会呈现出简洁、大气、流畅的特点。b.行为引导。在城市公园中,景观墙触发人群的感知意识,鼓励人们参与其中,从而引导人的行为。墙体景观具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引导作用,指示人在不同空间的活动路线。这种引导方式较为潜移默化,景观墙通过自身的形态要素,呈现出特定环境下的氛围营造。体验者往往会在景观的引导下产生活跃、欢快或是宁静、安然的情绪,从而影响体验者自身行为。3.文化的承载:墙体景观对于城市公园的地域性文化承载起着积极作用。使墙体景观具有独到的文化属性,是城市空间中的墙体景观重要的营造目标,也是设计者认为所能体现设计精髓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景墙设计有了文化的融入,一方面具备了位于整体布局中的功能性、观赏性,更可贵的是使得体验者对该空间的人文气息、历史文化有了解读和品位的依据。其表达方式可以是在墙体上设置文字篆刻,人物雕塑,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绘画性、艺术性的加工来反映当地景观的文化传承与地域风貌。

(二)材料空间属性

景墙在景观空间中的形态表达至关重要,其空间形态作为实体形态和被实体占据之外的空间构造,包含了材料属性及物质形态。1.尺寸体量:墙体景观的尺寸体量主要是墙体自身的长、宽(厚度)、高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6]a.长度。墙体景观的长度主要体现在其延伸性上,边界延伸越强,表达出的空间围合性就越强。人体的视觉感受可以随着墙体本身的长度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墙体越长所使用的设计手法就越简约,而墙体较短的状态下,细部的设计就越精致。b.高度。在公共空间中墙体景观的选址更多的是依照地形而设立,景墙高低随地势的高差变化而变化。c.宽度(厚度)。墙体景观的厚度通常因墙体的结构特征及材料而定,体量大而质地坚实的墙体传递了厚重稳定之感;体量小而轻薄的墙体,则是为了营造灵动轻巧的感受而设。2.用材:材料是所有构建形式的灵魂和基础。材质的外观、形态不同,呈现出的景观效果也不同,使之具有多样性的感染力。a.自然用材。自然用材通常情况下属于非人工支配下自发形成的墙体。如自然长成的植物墙、自然的地形、断壁等b.半自然用材。一方面是指天然用材经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呈现在受众眼前;另一方面是指人工化的仿自然处理材质,经过处理完全以自然的形态呈现。c.人造用材。在近现代景观设计中,人造用材的运用最为广泛,如人工石材、砖瓦、混凝土、涂料、玻璃、陶瓷等材料(如图2)。3.色彩:墙体景观的色彩设计主要融合于整体景观环境的色系基调,同时也取决于该环境的性质与功能。如进行儿童公园设计时宜选用鲜明的色彩,可以大胆地使用纯色系和对比色,以保持儿童的活力和拓展其想象力;在古典园林景观中设置的景墙,既要考虑与环境造型的协同,又不能出现过于跳跃的色彩,常以灰色为宜。不同地域对墙体景观的色彩应用,都有其惯用的色彩习惯和审美需求,如巴黎的建筑和景观主体色是米黄色;北京的景观墙是灰色为主的复合色;厦门景观墙习惯用低彩度红色等。

(三)文化属性

文化作为人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纽带,在墙体景观的设计中呈现出的作用尤为重要。1.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由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组成,同时具备着时间与空间的属性。关乎当地的地形特征、自然气候、水体条件、植被种类城市的发展情况等,是特定区域发展过程中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积累。依地域文化特征为背景建造的景观墙体,往往囊括了一个地方的自然特征、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特色植被等自然条件方面;也可以以当地区域的文化传统,民俗民风等人文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地方的独特性和唯一性。2.人文特征: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是当地人群在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从环境要素中创造出来的,它包括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长期累积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同时这类特征又是受到当地住民的感知和认同,如地方特有的三峡文化、巴蜀文化、三国文化;又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等在当地人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体现(如图3)。

结语

在墙体景观设计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景观墙本身的结构、空间、色彩,更要将其置入宏观景观规划中思考,考量景观墙所处的地位和由此划分的空间、游览路线关系等。除此之外,对“人”的关怀始终是设计的最终目的,在景观墙体设计中须兼顾体验者的安全性、体验性,将体验者的心理感知置于首位。归根结底,重视环境与人的关系是景观墙体设计的根本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宋立民.城市景观评价方法与应用[J].设计.2013(9):164-165

[2]马晨光.基于“工匠精神”背景下的景观墙设计[J].门窗.2016(12):1-4

[3]黎华江.与城市互动——“众筹”景观墙[J].城市环境设计.2017(1):300-301

[4]鲍诗度.城市公共艺术景观[M].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6:87-90

[5]JamesWines.ZIELONAARCHITEKTURA[M].TheRepublicOfPoland2008:130-138

第2篇: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日本国势调查的结果显示,197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日本人口总量的65%,日本开始进入高龄化社会。之后,1995年、2007年此比率分别上升至14.5%和21.5%,日本经由高龄社会进入了超高龄社会。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自1973年第二次婴儿出生以来,日本人口的出生率却在年年递减,少子高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给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年金制度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为少子高龄化意味着领取年金的人越来越多,而缴纳年金保险的人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少子高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使现行的年金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国际上,像日本这样面临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国家不在少数。如中国,中国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少子高龄化程度不亚于日本。因此研究日本的年金制度也能给中国以启示。

一、日本的公共年金体系

日本年金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前,之后经过多次改革,形成了现在的比较完备的体系,分为公共年金制度和非公共年金制度两部分。公共年金是由国家主导施行的年金制度,而非公共年金是由国家以外的组织运营的年金体系。本论文主要研究公共年金制度。

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国民年金(基础年金)。国民年金具有强制全民加入的特点。第二层次为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与加入者的收入相关。以下对这两个层次进行具体阐述。

1、国民年金。它是以全部的国民为对象的年金制度。具备参保资格的人分为三类:①第一号被保险者即个体工商户或学生;②第二号被保险者即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制度的加入者;③第三号被保险者即第二号被保险者的配偶(20岁以上且未满60岁)。这三类被保险者缴纳的保险费都不同。第一号被保险者缴纳的费用与个人收入无关,每月是定额的。对第二号被保险者,有关部门定期从其工资中每月扣除相应费用来缴纳保险费。而第三号被保险者无需缴纳保险费。

其发放标准为:79万7000日元*z(缴费月数+半免保险费的月数*2/3+全免保险费的月数*1/3)/480个月{

2004年改革后,将国民年金的国库负担比例提高到了1/2。

2、厚生年金。它与个人的收入成正比。原则上正式员工在5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加入厚生年金,缴费方式为劳使折半。

应缴纳的保险费为:标准月工资额*保险费率(逐年增加,到2017年固定为18.3%)

发放额为定额部分、报酬比例部分与加给年金额部分的总和。

3、共济年金。它以国家公务员、教员等特定职业的人员为对象。2015年10月开始,厚生年金将与共济年金统合在一起。

二、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在少子高龄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随着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到公共年金制度的存续。总结来看,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年金财政恶化问题。根据2003年6月发表的资料显示,此前一直处于盈余状态的厚生年金在2001年出现了约7000亿日元的赤字。并且,2001年以后,连续三年都出现了赤字。根据野口悠纪雄(2013)的测算,厚生年金将在2030年前后破产。这是由于日本的年金制度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即现在的劳动年龄人口缴纳的保险费用于发放给现阶段领取养老金的人群的方式,而伴随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逐渐增多,但缴费人群逐渐减少,政府不得不采取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并提高缴费额的政策。

厚生年金赤字问题已经产生,并且今后会将长时间持续下去。政府需要正面去面对此问题,并向国民说明情况,实施危机管理。

2、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问题。总结来看,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不确定保险费将增加到多高,因此而感到不安。

②与自己交的保险费相对应,不确定自己将来能得到多少养老金,因此而感到不安。

③代际之间缴纳的保险费与得到的养老金相差悬殊,因此而感到不满。

对于保险费上升的不安,归根结底来自于少子高龄化的现实,少子高龄化的压力应由年金的缴费方和领取方共同承担。此外,关于现阶段的劳动年龄人口今后能领到多少养老金的不安,这是由于现行制度的缺陷引起的。日本的年金制度中,每人缴纳的保险费与他们领取的养老金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从上一节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养老金发放额的算式中并没有把缴纳的保险费纳入考虑,即使由于保险费率上升而导致缴纳的保险费增多,也不会使最终的领取额增多。结果,有时甚至会发生缴纳的保险费甚至比领取的养老金还多的情况,这确实是不公平的。关于此问题的改革,需要参照瑞典的模式,之后加以分析。

3、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日本公共年金制度的一大特征是代际间抚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保险费率取决于领取年金的人数和在职加入年金制度的人数之比例。伴随着少子高龄化的加深,势必会产生代际间的不平等问题。

根据日本劳动省2010年的测算,在厚生年金方面,70岁的人群一生中需要缴纳的保险费为900万日元,可以领取5600万日元的养老金,是缴费额的6.5倍;45岁的人群可以领取到自己缴费额2.7倍的养老金;30岁以下人群领取到的养老金是自己缴费额的2.3倍。在国民年金方面,70岁人群可以领取到缴费额4.5倍的养老金;而35岁以下人群只能领取到1.5倍。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可见一斑,也由此引发了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满。

4、年金空洞化问题。国民年金方面,2002年第一号被保险者中有近四成没有缴纳保险费,如果再加上学生、保险费免除者的话实际上有近半数的人都没有缴纳保险费。而厚生年金方面,空洞化现象更加明显。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压缩人力费、逃避为员工缴纳保险费,而大量雇佣派遣工等的非正式员工,而非正式员工由于不能加入厚生年金,而被纳入国民年金制度,又因保险费过高而逃避缴纳保险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三、日本年金制度改革的方向

在少子高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改革日本的年金制度,使其能够持续下去,是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将瑞典模式与日本模式相结合,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在瑞典,无论是公司职员还是个体工商户,都加入的是报酬比例年金。保险费率是固定的18.5%,其中有16%采取现收现付制,剩下的2.5%采取基金积累制。这种制度下,如果缴纳的保险费少,领取的养老金也会较低。因此,政府为了保护一定生活水准以下的人群,设立了最低保证年金,其财源来自于税收。

瑞典模式的一大特征是在现收现付制之下实现了缴费额与领取额关系的明确化。这对于消除日本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瑞典模式也有其弊端,即忽略了年金制度的社会收入再分配原则。在瑞典模式下,年轻时如果收入高,缴纳保险费高,随之年老之后得到的养老金也高。而如果年轻时收入低,则年老后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养老金。

将日本模式与瑞典模式相结合,可以解决现在日本存在的年金财政问题、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问题、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及年金空洞化问题,但具体细节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

四、给中国的启示

中国现今少子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研究了日本的经验教训后,为了避免重复犯日本的错误,中国应积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全民皆保”的政策,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改革。适当、适度地提高退休年龄,缓解养老保险压力。使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下去。(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杜军,任景波 日本的年金制度及其改革[J] 现代日本经济 2004,(6)

第3篇: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新定义;形式逻辑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1-0023-06

An analysi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and ways to

correct the new definition of Wushu

YANG Jian-ying,GUO Fu-mo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basic theories about Wushu, firstly, in terms of formal logic and specific content, the authors dissecte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ew definition of Wushu which was given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s: in terms of form,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s the mixing up of “definition” and “concept”; in terms of specific content, major problems include inaccurate connotation definition, chaotic category relationship, neglecting traditional Wushu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extensions, igno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marcation” and “division” etc. Aiming at the said problems, the authors corrected the new defin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for concept definition by applying formal logic. Lastly, the authors formed two types of Wushu concepts from such two perspectives as “property definition” and “occurrence defini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new definition of Wushu;formal logic

目前,国家层面使用的武术定义是2009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织全国50余位专家在河南登封举办的“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上经充分讨论,在高度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定义表述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相对以前的武术概念,新定义既取得了新突破,也产生了新问题。对此,学术界早有讨论。如新华社记者王俊璞[1-2]的《武术新定义融入中华文化内涵 新定义着重突出文化性》、《武术新定义诞生记》、乔熛等[3]的《武术新定义诞生 武术事业新时期》、周伟良[4]的《“武术”定义的新成果》等从不同角度对武术新定义取得的新进展和重大突破进行了总结。又如张显[5]的《质疑武术新定义》、黄文龙等[6]的《中国武术新定义辨析》、周伟良[7]的《武术概念新论》、卢元镇[8]的《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等则从多方面论证了新定义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定义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遵从,而应该客观地对待,形成既符合武术的客观实际,也符合形式逻辑界定概念的基本要求的更为准确的表述。对于新定义取得的新突破,以上学者已经总结得很全面,对于存在的问题,虽已有学者讨论,但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本研究拟从概念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的剖析,并给予修正,以形成更为客观、严谨的武术概念。

1 武术新定义存在的问题剖析

给一个事物下定义、界定概念,必须牢牢把握两方面:其一,形式上,必须遵循形式逻辑下定义、表述概念的基本要求;其二,具体内容上,必须根据不同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尽量接近事物本质,全面、客观、准确地进行表述[9]。因此,对武术下定义、表述概念,首先要从形式上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范,其次必须由武术专业人群根据武术专业理论知识确定形式逻辑所规定的形式中的具体内容。武术新定义存在的问题正涉及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1.1 武术新定义在形式上存在的问题

武术新定义在形式上存在的最明显问题是将“定义”与“概念”混淆,其他细节问题还包括没有弄清“划分”与“分解”的区别、将“交叉关系”视为“属种关系”等等。这里重点讨论前者,对于其他细节问题将穿插在接下来的具体内容中讨论。

“定义”与“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名词,两者的联系在于:定义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之一,它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区别在于:定义仅揭示事物的内涵,而概念除了要揭示事物的内涵之外,还要运用划分的逻辑方法明确事物的外延。也就是说,定义仅仅是概念中的一方面,而非全部。

2009年7月于河南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所形成的成果“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到底是武术的定义,还是武术的概念?——该表述中既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揭示了武术的内涵“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也用划分的方法明确了武术的外延“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这显然是武术的概念。如果仅仅是给武术下定义,表述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即可,无需画蛇添足地加上“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冠名武术定义研讨会,却形成了武术概念,这是逻辑学方面出现的一个明显失误。改正方法有二:其一把新成果中相关武术外延的内容删掉,其二,把“武术定义研讨会”改为“武术概念研讨会”,把新成果“武术的定义”更正为“武术的概念”。

客观地讲,仅从形式上,新定义优点大于缺点,因为从大方向上该定义遵循了定义事物普遍采用的“属加种差”的逻辑方法,将武术的“属”确立为“传统体育”,将“种差”确立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只是在细节上有所疏忽,没有对定义与概念进行辨别。

1.2 武术新概念在具体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1)内涵方面。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一般运用“定义”的逻辑方法揭示,常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新概念将武术的内涵定义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从武术专业知识角度来看是否合适?

首先,作为内涵之一的“中华文化”既笼统,也不全面。形式逻辑要求给一个事物下定义时“定义项中不能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语词”[9]27,“中华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词语,它包括很多内容,难道都是武术的理论基础?另外,“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只是针对传统武术,对现代竞技武术显然不合适。以现代散打运动为例,撇开具体技术,仅从文化角度,它与西方拳击运动几乎没有区别。无论从训练过程中的强度、密度、运动量的控制、训练方法的选择、训练周期的安排,还是从训练和竞赛的具体组织实施方法、场地器材服装的选择、比赛结果的判定,现代竞技散打和西方拳击运动一样,都是建构在具有明显西方文化特色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运动项目。确切地说,现代散打运动更多的是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而非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将“中华文化”作为武术概念的内涵,无疑将把现代竞技武术主要分支的现代散打运动排除在外。因此,表述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不全面。

其次,作为内涵之二的“技击方法”并不是所有武术内容的内涵,不能反映中华武术的新发展。对于传统武术而言,用“技击方法”还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各拳种的绝大多数动作都是围绕技击方法而形成的。对于现代散打运动而言,这种表述也十分贴切,因为其每一动作都是“技击方法”。但是,对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竞技体育领域,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属于难美表现类运动项目,它是武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从技击术领域质变到艺术领域的一个新分支,其具体动作仅仅具有象征性技击含义,早已失去了技击价值。用戴国斌[10]的话说,套路和散打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态,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编码和解码系统”。可以肯定地说,用这种套路动作与技击对抗,每战必败。因此,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动作根本就不是技击方法。如果把“技击方法”作为武术概念的内涵,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无疑将被排除在外。另外,被武术管理中心确定为第130个拳种的木兰拳,其中基本没有多少技击方法,难道也将其排除在外?显然,以“技击方法”作为武术概念的内涵,等于否定了武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成果——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及其他新内容,不能全面地反映武术全貌。

最后,作为新定义之属概念的“传统体育”与武术不是属种关系,而是交叉关系。“传统体育”是否属于“武术”?也就是说,是否所有的武术内容都包含在“传统体育”之中?仅仅对现代竞技武术而言,还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可以称现代竞技武术为现代体育,因为它融入了太多的现代元素,是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可以称其为传统体育,尽管它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但仍蕴含着一些中国文化的传统。称其为现代体育,是相对传统武术而言,称其为传统体育,是相对外来体育项目而言。因此,称现代竞技武术为传统体育,虽然不是很恰当,但尚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传统武术而言,问题就大了,因为传统武术根本就不属于体育,更不用说属于传统体育了。以传统武术中徒手技法为例,其中不乏二龙戏珠、海底撩阴、双峰贯耳、脑后摘盔等致命的技击招法,这些是现代体育规则所能容忍的吗?以武术中的器械为例,只是到了近几十年才改为目前这种样子,之前刀剑都是有重量并且开刃的武器。1958年时任国家体委运动司司长李梦华为贯彻国家层面发展武术“淡化技击”指导思想,而在一次简短的报告中说:“即便是练习枪刀剑棍,也不应该理解为战斗武器,而应理解为运动器械。”[11]他之所以这样强调,正说明当时人们仍把武术器械理解为战斗武器。追寻童年习武之初的记忆,有位曾参加对日寇白刃战的老武术家向我们讲解刀应该如何用力才能够快速刺入人体,刺入之后应该如何用力才能够既迅速拔出又让对方立刻毙命的技巧。这种技巧显然是武术中的刀术技法,但是,如果将其归为体育,恐怕既有悖常理,也难以被人们接受。程大力[12]将“真正的武术”界定为“杀人术”、“杀人艺术”或“艺术杀人”,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客观地讲,无论武术徒手技法还是器械技法,长期以来都是自卫应敌的技术,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体育化发展的趋向,有些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安全保障的竞技运动,有些发展成为人们健身的手段而已。

在体育界,卢元镇、张洪潭等名家都极力反对把武术归属于体育。卢元镇[8]指出“中国武术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体,它以多个触角与哲学、军事、教育、医学、养生、竞技、娱乐、休闲、民俗等相关联,具有跨领域、跨学科、跨人群的性质,它不仅仅属于体育,体育部门对它的定义只能算是其中一家之言。”有学者引用张洪潭[5]的观点指出“武术与体育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在武术界,邱丕相[13]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质疑:“难道由于武术归体育部门来管,它只带有体育属性吗?诚然不能!从广义上说,武术的定义并不是体育能够涵盖的。”在其新近再版的专著《武术初阶》中又强调“武术在古代并不是作为体育形态出现的,武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首先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技击术,从严格意义上武术广泛的功能和社会价值,体育尚不能涵盖它的全部。”[14]李印东[15]在其博士论文专著《武术释义》中也以图示的方法说明“武术和体育的逻辑关系不是属种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如果以体育涵盖整个武术,显然有悖常理,既不符合武术界的认识,也不符合体育界的认识。另外,随着武术的发展,目前很多内容跨入舞台艺术领域,成为“演艺武术”,这些恐怕“传统体育”也难以涵盖。应该说,中国的传统体育包括拔河、跳绳、秋千、风筝、毽球、导引养生术等很多方面的内容,而武术的主体原本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技击术,只是有一部分内容具有了体育化发展的趋向,成为健身术和竞技运动,并逐渐成为当今武术的主流而已,武术与“传统体育”是上述逻辑学中所列举的第4类——交叉关系,而非下属关系。“传统体育”不能涵盖整个武术,所以将其作为武术的上属概念,显然是犯了逻辑学方面的错误。

2)外延方面。

划分是“把一类事物分成许多小类,或把一个属分成几个种”,而分解则是“把一个具体事物分成许多部分”[9]60。例如,我们对“树”进行分类时,可以分为针叶树、阔叶树,而绝不能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组成部分,前者是划分,后者是分解。分解后的部分不一定具有整体的属性,而划分之后的小类都具有原事物的属性[16]。新概念中将武术按照“主要运动形式”划分为“套路、格斗、功法”3大类,是否合适?

对现代竞技武术而言,无疑套路、格斗、功法是将武术划分之后的3类内容。因为在现代竞技武术领域首先得到开展的是竞技武术套路(20世纪50年代后期),然后是竞技武术散打(1979年试点,1989年成为正式竞赛项目),最后是竞技武术功法(2004年始第1届武术功力比赛),这3块内容相互独立,所以可以将现代竞技武术划分为套路、格斗、功法3类。然而,对于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温力[17]曾将武术传统的训练体系提炼为从基本功、套路,到拆手、喂手、对抗性练习、实战的训练过程。程大力[18]将拳种流派下面的内容概括为“有各自不同风格和内容的基本功、功法、内功、若干拳术套路、若干器械套路、拳术和器械的拆单练习、拳术和器械的对抗练习等等。”周伟良[19]从很多拳种中总结归纳出“以拳法为诸艺之源,以套路为入门之法,最终以‘既得艺,必试敌’即由招至化这样一个‘不离日用’的基本习武程序。”在绝大多数传统武术拳种的技术训练体系中,基本功、套路(单练、对练)、拆招、喂手、散手、实战等,构成了一个有机技术体系,套路、格斗、功法仅仅是这个技术体系中的3个环节,而非3类。如果对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进行分类,可以按拳种分为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不同拳种,也可以按地域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不同地域的武术,还可以把每个拳种横向切开,划分为徒手和持械两类,但是绝对不能划分为基本功、套路、拆招、实战等。因为前3种划分之后的每一小类都具有武术的本质属性,可以单独成类,而后者只是列举了每个拳种的技术环节,每个环节不一定具有武术的本质属性(如武术中的踢腿、劈叉、下腰、翻腰、站桩、举石锁等一些功法练习只是武术技击的辅手段,根本不具有技击含义),这显然是分解。

形式逻辑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是划分,而非分解,将武术概念的外延表述为“套路、格斗、功法”仅适合官方开展的现代竞技武术,不适合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武术。如果上述武术新概念仅仅是针对现代竞技武术没有问题,如果也涵盖传统武术,那将犯混淆“划分”与“分解”的逻辑错误。

2 按照形式逻辑表述概念的要求对武术新概念的修正

2.1 对内涵的修正

由于揭示概念内涵逻辑方法是定义,而定义一般采用“属+种差”的方法,所以,首先应该确立武术的属概念,在此基础上再界定相应的种差。

既然传统体育与武术是交叉关系,不是属种关系,不能涵盖所有的武术内容,那么就应该选取更大能够涵盖武术整体的属概念。经反复推敲,“人体运动文化”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由于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层面一直把武术定位于体育领域的技术层面,由此导致了本来作为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体”[8]的武术失去了很多文化特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层面把文化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武术界很多学者也开始从文化角度重新认识武术,武术的文化景观得以重现。邱丕相[14]13在《武术初阶》的序言中总结道:“我们不能仅仅将武术作为一项技术来认识,也不应把它只看作强身健体的手段,更不能只从防身自卫去考虑。应该说,这些认识都没错,但是不全面,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中国武术是以身体动作诠释中国文化的生动载体,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站在文化的高度从人文学科的视角重新认识武术,是研究武术和发展武术的制高点,由此而言,可以将武术归属于“人体运动文化”。人体运动文化既包括舞蹈、杂技,也包括体育、技击术,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属概念。目前的武术既有一部分仍属于技击术范畴,也有一部分发展成了体育运动,还有一部分跨入了艺术领域,只有“人体运动文化”才能涵盖这么庞大复杂的文化现象。因此,将武术的属概念确立为“人体运动文化”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鉴于新概念中“以中华文化为基础”既笼统含混,也不能涵盖基本丧失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武术散打等内容,所以建议将其直接拿掉。但是,拿掉之后,又将出现涵盖面过宽的逻辑问题,势必把国外武技也包括进来。因此,还必须加以限定。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在其属概念加上“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修饰语即可。因为尽管现代散打丧失了众多中国文化特色,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的。而且“由中华民族创造的”语义明了,清晰易懂。因此武术的属概念可以限定为“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人体运动文化”。

属概念确定之后,就要确定种差,即武术不同于“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人体运动文化”这个“属”中其他种类的事物的属性。对种差的确立,既可以从武术的性质角度出发,也可以从武术形成发展的角度出发,下面分别论证。

武术新概念之内涵“技击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武术的新发展,把竞技武术套路等内容排除在外。为了把这些内容涵盖进来,可以将“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修正为“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首先,对于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动作而言,虽然失去了技击价值,不再是技击方法,但是,这些动作毕竟由技击动作演化而来,大部分还保留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所以可以称其为“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又由于竞技武术套路中还有少数动作根本没有技击含义,所以直接称“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内容”过于绝对,加上“主要”二字,称“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更为恰当。其次,如此修正,也涵盖了现代竞技武术散打和传统武术。因为现代散打技术体系中的每个动作都是实实在在的技击方法,都已经是技击方法了难道还没有技击含义?无可否认,这些技击方法肯定是“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传统武术亦然。因此,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作为武术概念内涵的种差,基本能够涵盖所有的武术内容,是一个更为合适的选择。

有学者可能质疑:概念应该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将概念内涵的种差修改为“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是否会扩大武术的本质?形式逻辑教材在讲解事物的属性时说:事物有很多属性,其中有些是特有属性,有些是偶有属性,特有属性又包括本质属性和固有属性[9]15-16。而界定概念只须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即可,不一定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因为界定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选取不同的属,由此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种差。例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认识武术时,武术与书法、绘画、舞蹈、戏曲、杂技以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种差就是“武术主要由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组成”。而如果从世界技击术的范围来认识武术,武术与世界其他国家武技的种差就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技术多元、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诗意审美等的中华文化特色”。从不同角度出发,事物的特有属性是多元的,而本质属性则是相对固定单一的。鉴于形式逻辑界定概念的要求,此处没有必要一定揭示武术最本质的属性,只须揭示与相应的属概念相对应特有属性即可,而“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正是武术相对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人体运动文化的种差。

综上所述,武术的新定义可以表述为:“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人体运动文化”。

以上定义是“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作为种差的定义”,属于“性质定义”[20]。形式逻辑告诉我们,“一类事物的种差,可以是这类事物现有的属性,也可以是这类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情况”,“用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情况作为种差的定义”[9]46称为发生定义。对于武术而言,也可以根据现有武术内容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定义。现有的武术内容,无论是保持着原有技击本质的隶属于技击术范畴的武术,还是经健身化、竞技化发展之后跨入体育领域的武术,或是进军艺术领域的演艺类武术,都是在技击的基础上,围绕技击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技击是各类各色的武术内容的本源和核心。长期以来,针对竞技武术套路对武术技击特点的淡化,武术界很多学者曾展开激烈争论,但是,强化技击特点也好,淡化技击特点也罢,都没有离开技击,都说明竞技武术套路与技击的内在联系,是在技击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术现有的各类各色的内容都是围绕技击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可以从“形成过程”的角度,将“围绕技击而发展起来”的作为种差,将武术“发生定义”表述为“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围绕技击而发展起来的人体运动文化”。

2.2 对外延的修正

前面已经论证了将武术概念的外延表述为“套路、格斗、功法”,混淆了“划分”与“分解”,仅考虑官方开展的竞技武术,没有兼顾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而“武术不仅仅属于体育,更不仅仅属于竞技体育,尤其不属于行政垄断体制管制下的、以‘金牌至上’为理念的竞技体育”[8],所以,应该突破竞技体育的思维限定,改变单纯从竞技武术出发考虑问题的单一思维模式,着眼于武术的整体全局,界定包含所有武术内容的新概念,这样才既符合武术发展的实际,也符合武术主管部门新近提出的“大武术观”。

把武术分成几个小类,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划分。例如:根据文化学方面赖以构建的理论基础,可粗略地划分为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根据活动人群,可大体分为学校武术、大众武术、专业武术;根据技术风格,可划分为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等不同拳种;根据形成的地域,可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武术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完全遵循形式逻辑的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形式逻辑对划分事物有严格的要求,既不能子项兼容,也必须穷尽母项,还应按照同一标准。以上显然难以满足这么苛刻的划分条件。

翻阅各种武术资料,发现老一辈武术家蔡龙云[21]1在表述武术概念时曾采用“徒手或器械”的分类方法,邱丕相[14]13在《武术初阶》中介绍武术“原本”时将其称为“徒手或手持武器用于搏杀格斗的方法与技艺”,也采用了“徒手或手持武器”的划分方法。从逻辑学角度,将武术划分为“徒手”、“持械”,应该没有逻辑问题。

首先,这种分法是“划分”而非“分解”。无论是徒手技击、徒手演练,还是持械技击、持械演练,都具有武术的特有属性——技击,其主要组成动作都具有技击含义。以形意拳的徒手练习为例,其中包括三体式(站桩)、五行拳(单势)、十二形(组合)、杂式捶(单练套路)、安身炮(对练套路)、形意散手等组成部分,基本上包括了武术技击的全息影像。即使竞技武术领域的长拳套路,其动作虽失去了技击价值但也大多基本保持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武术器械中,以温力[22]著《六合大枪》为例,其中介绍的枪术既包括拦枪、拿枪、劈枪、挑枪、拨枪、闯扎枪、穿指挑枪等单势对扎技法,也包括六路单练套路,还包括四路对扎套路,这些技法都可以拆开实战,可以说,这套枪法同徒手拳种一样,也基本包括了武术的全息影像。其他很多武术器械也都如此。即使现代竞技武术中的花枪套路,其大部分动作也保留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因此,把武术分为徒手和持械,绝非将其肢解之后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其划分之后的两大类内容。

其次,这种划分不存在子项兼容、未穷尽母项、未按同一划分标准等逻辑问题。将武术划分为徒手技术和持械技术,属于划分中最特别的“二分法”,两者之间既没有相互交叉的内容,也是按照一个而非两个标准进行的划分,同时也涵盖了武术的所有内容,穷尽了武术这个母项,因此,从形式逻辑划分事物的角度,不存在任何问题。

按照运动形式将武术划分为徒手和持械,以此作为武术概念的外延,可以解决将武术划分为套路、格斗、功法带来的逻辑混乱问题,应该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俊璞. 武术新定义融入中华文化内涵 新定义着重突出文化性[EB/OL]. http://.cn/o/

2009-07-11/21504477185.shtml,新华网,2009-07-11.

[2] 王俊璞. 武术新定义诞生记[J]. 中华武术,2009(8):30-35.

[3] 乔熛,乔晓芸. 武术新定义诞生 武术事业新时期[J]. 少林与太极,2009(9):7-8.

[4] 周伟良. “武术”定义的新成果[J]. 中华武术,2009(8):31-34.

[5] 张显. 质疑武术新定义[J]. 体育学刊,2011,18(6):12-15.

[6] 黄文龙,屈国锋,王建华. 中国武术新定义辨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8(3):13-15.

[7] 周伟良. 武术概念新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1):10-13.

[8] 卢元镇. 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J]. 搏击·武术科学,2010,7(3):1-2.

[9] 金岳霖. 形式逻辑[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 戴国斌. 武术:身体的文化[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02.

[11] 苏晓晴,李一平,施文忠. 试论时期中国武术发展的特征[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6):29-32.

[12] 程大力. 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21-25.

[13] 邱丕相. 对武术概念的辨析与再认识[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2):7-10.

[14] 邱丕相. 武术初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3-15.

[15] 李印东. 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7.

[16] 张起建. 新编形式逻辑[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81.

[17] 温力. 武术传统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形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31(2):13-17.

[18] 程大力. 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J]. 体育文化导刊,2005(2):16-20.

[19] 周伟良. 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诠释[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74-86.

[20] 连丽霞. 形式逻辑简明教程[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38.

第4篇: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训练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竞技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受到大众的追捧。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本文就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状况做了以下简单的分析。

一、竞技体育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二、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三、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的调节

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四、竞技能力的结构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

五、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第5篇: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可持续发展 路径选择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不是以时间序列内所达到的成绩或获得的奖牌数作为衡量其发展路径是否为可持续发展,也不是发展过程中某一个因素的简单改变就能使发展结果产生质的变化,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完善各种因素后,各种因素对于发展结果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它是1+12的效应,是以长远的目光看待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是长期的、健康的发展模式。

1.可持续发展理论溯源

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由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TOES)[1]。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2]1987 年,由原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 42 届联大“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首次明确地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该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可持续”是对“发展”的一种限制性规定,是对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效应”和“失控”的一种约束。[3]至1992年,“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巴西召开,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以正式形成。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解读

可持续发展理论所指向的是积极的一面,无论“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如何,“可持续发展”在整体上都应该是不断前进的,其最终目的不是限制现行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而是更好地发展,更健康地发展,即:使人类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得以体现的基础是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方法、手段、过程,其并没有改变“发展”这一终极目的。下面笔者以模型的方式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B

A1 A2

A1:现行发展水平

A2:可持续发展后的发展水平(各种积极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

B:可持续发展方式(各种因素的叠加)

四种可能的变化现象:

现象1的解释:按照现行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会成正增长趋势;而运用可持续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将出现负增长趋势。

现象2的解释:按照现行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会成正增长趋势;而运用可持续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也将出现正增长趋势。

现象3的解释:按照现行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会成负增长趋势;而运用可持续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也将出现负增长趋势。

现象4的解释:按照现行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会成负增长趋势;而运用可持续发展方式,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发展水平将出现正增长趋势。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念、方法,其不能在短期内用定量的数据进行衡量,只能用定性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用时间加以证明。正如当今热点话题环保问题,在选取的有限的时间序列内,少伐树木不一定就能立刻使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等问题得到解决,但从长远角度看,这种效果终究会在未来的每一天得以体现。再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上个世纪末期至本世纪初期,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由原来的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这种转变必将带来我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济发展成本的提升,但从长远看,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对我国生态环境、市场环境的改善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3.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的必然性

下面我们运用模型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在模型中,A1代表的是现行的发展水平,A2代表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未来发展水平。目前,竞技体育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三种,政府管理、社会管理、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而我国的举国体制是典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辉煌,但如果从经济制度学理论视域进行思考的话,我国目前竞技体育所投入的与产出的效率并不高,甚至是低下,在集举全国之力办竞技体育这一指导思想下,投入经济成本的提高、人力物力的浪费有目共睹,再看社会管理模式下的其他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以美国为例,历届奥运会美国的金牌数、奖牌数总是位列前茅,其金牌投入的成本非常之低,如果把“举国体制”与社会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很明显,社会管理模式对于竞技体育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当然,如果对竞技体育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有所下滑,但市场经济下的竞技体育社会管理模式必将对我国竞技体育长远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也正是由于我国体育管理层面不敢、也不愿担负这种管理制度改革可能产生的短期负面效益的压力而不愿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进行改革。我们再以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职业生涯进行比较分析,在西方很多国家,其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非常长,以NBA的篮球运动员来说,许多美国的优秀球员在40岁的时候还在进行着世界上最激烈的篮球运动,而我国却很难见到40岁的篮球运动员在赛场厮杀;再如菲尔普斯、琼斯等优秀运动员,他们能连续参加3届甚至更多届的奥运会,并且还能获得很好的成绩,而我国的田径、游泳等许多优秀运动员却只能昙花一现,因为伤病等原因早早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究其原因,我国许多教练员对于优秀运动员培养的“拔苗助长”方式是导致运动员易受伤害的主要原因。而这种拔苗助长的训练方法很明显不是可持续性的培养方式,是一种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培养方式。

因此,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各个因素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周穗明.西方社会科学中发展观的新变化[J].国外理论动态,1994,30.

第6篇: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内涵认识;功能价值;演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前言

新时期与新使命必将对体育提出新的要求,体育事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与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特别是经验,不仅是深化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丰富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我们深化改革的包袱。因此,运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们已有的发展竞技体育的经验,显得十分必要。

1、竞技体育的概念

竞技体育资源是指竞技体育配置主体为获取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而用于竞技体育过程中的各种资源的总称。特指有形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2、竞技体育的演变

要巩固和提高竞技体育竞争实力,就必须及时总结和汲取我国历届奥运经验和教训,正确面对取得的成绩,找准与世界体育强国之间存在的差距,认真坚持和完善新形势下的举国体制,实时制定与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做好下一个奥运争光战略规划,处理好奥运战略的政策宏观引导,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提供政策、体制、经济、资源等方面的保障,进一步加强总局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作用,发挥地方积极性。

3、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和分类

3.1 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

竞技体育项目若按技能力主导因素的不同,可分成体能和技能两大类。体能类项目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对运动素质的依赖性很大,体能类还可分成速度力量和耐力两个亚类。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不但对运动素质,而且对运动技术、技巧的要求都很高。如图中所示,技能类也可分为表现和对抗两个亚类。

3.2 按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

竞技体育项目按动作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动作、多元动作和多项组合结构三大类。单一动作类也可分为周期和非周期两个亚类,多元动作类也可分为固定组合和变异组合两个亚类。多项组合类也可分为同属和异属多项组合两个亚类。按动作结构分类,有些项群还可以有三级以上的分类标准,如跳跃类还可分成跳高、跳远两个项群,甚至还有进一步细分的可能。

3.3 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

竞技体育项目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测量、评分、命中、制胜、得分五大类。测量类项群的运动成绩是通过定量地测定速度、高度、远度和重量来决定的;评分类项群的运动成绩是裁判员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以相应的分数来决定的;命中类项群的运动成绩由比赛中命中某一目标次数的多少来决定的;制胜类项群的运动成绩由比赛中命中某一目标次数的多少来决定;得分类项群的运动成绩是根据特定的原则,以得分的多少来决定的。

4、竞技体育的功能价值

4.1 竞技体育的本源功能

竞技体育的本源功能就是通过相互之间运动能力的较量,促进参赛选手,并作为范例带动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进而健身强种,增强国力,更加有效地开展生产活动以及夺取战争的胜利。

4.2 竞技体育现代社会功能的拓展

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百余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竞技运动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功能也大大地拓展和丰富了。竞技体育能够激励人类自我的奋斗精神,满足社会成员的观赏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还能够展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5、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5.1 各国对金牌争夺更加重视,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各国更加重视奥运会成绩和排名;从战略高度调整项目发展结构;优化训练方式,促进优秀选手水平的迅速提高;扩大人才交流,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体育人才和技术流动。

5.2 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更加广泛,实力格局有所变化

到2012年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达到199个。2012年奥运会金牌分布:欧洲46%、亚洲27%、北美洲14%、大洋洲6%、中美洲4%、非洲3%。从这一点上看,实力格局有所变化,尤其是在第二集团以后竞争会更加激烈。在亚洲,除了我国发展比较快,韩国、日本竞争力还不够,主要原因是优势项目过少。

第7篇: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运动素材教材化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5)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第8篇: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 体育 需要 属性

与人相关的任何活动都不能脱离人的需要而存在,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最基本的动因。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殊的复杂现象,其对人或社会独特的多方面作用终究会使体育成为每个社会个体日常必不可少的自觉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分析其存在与“人”的本质联系和体育的本质规律对社会或个体的实践活动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不同的历史环境、社会文化及不同人群对体育特定时期的外延需求不同,人们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和解决问题的实际不同需要出发,大众和学界对体育是人的什么需要的探讨呈现百花齐放状态。

之所以学界对“体育―人”的联系出现百口莫一,究其根本是体育的本质,体育的归属问题。在于对事物的概念界定时,漠视了事物的本质属性,而片面放大了某些外延功能,本末倒置。作为体育人,体育观是我们从事学习、工作的基准导向,更是我们的信仰。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形式,改造自身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道德全面健康为核心,每个社会个体日常自觉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活动。其属性是教育活动,种差是以身体活动为形式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其目的是改造自身促进四维健康区别于其他促进健康的活动或区别于其他改造自身的劳动、竞技运动、娱乐休闲等邻近概念。

概念是通过语词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小学生认知水平的作文中都不会用脱离事物的语词,而社会却不乏一些具有相当认知水平的人在对事物概念界定时被众多外在复杂的关系而混淆,如果了解得越多越不容易掌握本质,那么我们务必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得越多问题越多是认知的递进性而不是让我们脱离事物本质的认知。

人类活动分为精神活动和物质性活动,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物质性活动又分为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需要获取生存资源,需要跑跳爬行、投掷等身体活动技能,需要与大自然进行沟通交流如祭祀活动等,在这一过程中,客观无意识地对身体状况或精神状况有了改善或恶化作用。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中为了强大自身,增长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有意识地改善身体或精神状态,主观可预料地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那么此处就可以清晰地做出结论:体育≠劳动(其目的、对象、活动方式均有差异)。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身并传承技能是主观意图并客观存在的,与体育的现象相符,通过现象我们得出体育的本质是有意识地改造自身的活动。

在传统的广义体育里面,这三种语词均属于体育的范畴,但是我们要清晰地看到:首先,很多人对PE的理解有偏差,以为就是身体素质的教育,仅仅理解在身体健康这一层面,我们所说的改善自我促进健康是四维健康,包含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道德全面健康,体育归属于教育也是以身体活动为形式的全面健康的教育。

其次,Sports(竞技运动)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夺取优异成绩,与我们的自觉改善自身促进健康并不相同,甚至有的更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非常态的竞技运动中人已经被物异化,人被物奴役,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体育能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生活学习、工作质量,有利自我实现,体验幸福……我在《怎样的体育能给大众带来幸福》中说过:当人们真的不再把它当做一门职业或高不可及的少数人的专项特长,而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件事就和洗澡、吃饭一样自觉的时候。接电话时你会说:“我正在体育运动”,上班时会在办公室来两个深蹲起,周末带着孩子一起踢球,小学英语老师也能和同学们打羽毛球……当体育意识深入人心,能激发人们的兴趣,没有什么能阻挡其发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体育就是体育,我就是喜欢,就这么简单!”到那时,就不是“中国足球……哎!”而是“中国足球,耶!”,还体育真身与自由吧。虽然课本上说关在黑屋子里自诩天朝上国的时代已经过去,可国民体质下降、心肺功能渐弱、第一运动认识不到位等从没上过课本,也没引起社会主流的意识。关在黑屋子里把天性残酷扼杀,呐喊的声音自生自灭。自由如果需要时间,那么至少现在可以把马的缰绳松开改为圈养。再者,养马的人如果不懂马,则很可能把马养超标,卖肉有吨位估计跑就不行啦,中看不中用。

虽然马克思说人类社会中的异化只是阶段性的,最终会灭亡,也就是说竞技运动最终也可能按照人―物―人的关系体系发展,但从目的、负荷、手段等与体育都存在巨大差异,体育与竞技运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竞技运动有其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及结构体系和发展规律,是人类在一定的规则制度体系约束下进行的一类特殊游戏玩耍活动。虽然都是以身体活动为形式,竞技运动训练中会运用体育的手段进行技能传授,大众体育的发展普及将会为竞技运动打好基础,竞技运动的良好发展也将影响更多人参与体育活动。但诸多联系也不能混为一谈,竞技运动≠体育。

最后,PC的属性是文化活动,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就好比说人是生物一样,那么文化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合适吗?有学者反对用教育作为体育的属概念,称其范围太狭小,体育不仅仅是个人的身体素质教育还有社会作用如培养公正精神、丰富社会交往等。大家请注意,这是仅仅把PE当做身体素质教育这一层面的理解。我们看待问题不要走向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极端路线,不能说其属性不是身体素质的教育就是文化,我们既要看出体育与文化的包含联系还要看到程度差异。并且这里二分的其中身体素质的教育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身体的教育。人是社会的人,既有自然性质,又有社会性质,体育的主客体均是人,大家可以从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对体育的外延功能需要看出,那么体育是自然人的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是体育的自然性质,同时,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自然人,通过对人的身心进行教育传承促进四维健康从事社会生活并为社会服务,这是体育的社会性质。与教育的本质不谋而合,所以教育作为体育的属概念是合理的。

体育是人实现对自身真实占有的需要,人的复归的需要,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人和谐统一的需要,即体育的本质属性身体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郝德永.不可“定义”的教育.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编),200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3]林笑峰.健身教育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董众鸣.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创立.北京:体育文化导刊,2004,6.

[5]卢梭.爱弥儿.中文出版说明.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康德.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第9篇:竞技体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班级;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21-01

在去年的学校运动会当中,我无意中发现了个很奇怪的现象,平时在我体育课上或者学校的大课间上,一些比较内向,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学生,在班级的方阵里加油、助威,让我看见了"内向"同学内心"释放"出来对于竞技体育的无限热情,使我着实震惊和反思,目前的中学生基本都是"00 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在家长的细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的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合作意识,所以,体育归属感不强,进而使得中学班级缺少必要的班级凝聚力。现在,伴随着中学体育课标的改革,竞技体育在校园的氛围是否浓郁,升学的压力等等,大学生把时间基本上都花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班级体育活动都成为少数人的舞台。随着年级段的增长集体进行的体育活动开展的难度越来越大,班级凝聚力的强度是衡量班级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个良好班级重要特征就是这个班级具有高度的班级凝聚力。那么竞技体育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1.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概念

1.1 体育团队的概念。广义的体育团队是指为了参加体育活动或比赛组成的各种人群组织合体,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感和群体规范意识,有人际互动关系。狭义的体育团队是特指那些以获取竞技比赛锦标为目标而组建的从事长期专门训练和比赛的专业运动队。

1.2 团队凝聚力的概念。团队凝聚力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也有人把凝聚力定义力:团队使成员积极从事团队活动,拒绝离开的吸引力。团队的凝聚力是反映团体倾向于粘和在一起,共同去追求某一目标或对象的动力过程。

团队的凝聚力可视为团体的团结性,团体凝聚力源于团体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喜欢,团队给自已带来声望、荣誉,有助于个人达到目的,取得成就等因素。

2.帮助班级成员了解班级目标

班级的共同目标说的是班级的总体目标,是班级中的每个成员个人意愿的集中指向所在,它能够让班级里所有成员因为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进而产生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可以让班主任提出来,也能由班级所有成员共同探讨而制定。体育活动中的每个参与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目标,而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的差别指的是学生自身发展与追求的差别, 但是这种差别又会诱发学生发现新的目标和追求。班级所有成员对班级共同目标的认识仅仅通过口头表达和传递是肤浅的,而班级的体育活动有助于班级成员更好地了解班级共同目标。例如与其他班级同学进行竞赛,对班级规章制度的探讨、质疑、辩论等就能使班级成员更加全面地领悟和把握住群体的共同目标。

3.帮助班级成员体会班级责任感

如果班级成员有了自己对于班级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意识时,便会体会到自己的班级责任感。不单单是说班干部,班级每一位成员,都应该而且必须有机会获得体验这种经历的机会。而竞技体育是一种帮助班级成员,为班体育贡献力量。

4.帮助班级成员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竞技体育,不管是在课堂上的活动还是在课堂之外的活动,全都能提供更多的自然的交流机会给班级成员,这些活动有利于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开展活动,能帮我们丢掉矜持,更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开展活动 有利于释放和调解自己情绪,让参加活动的人感受到温暖和爱。尤其对于刚刚成立的班级来说,要想使班级里的人际关系很快融洽起来,开展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们很快的融入班级中。好比说,通过接龙的游戏,要求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记住其他同学的名字还有爱好。总而言之,班级里的和谐人际关系不是靠客套建立起来的,是"玩"出来的,"玩"更是友情的催化剂。

5.竞技体育的开展要遵从的原则

体育活动包含某些常规的活动,例如学校每年组织的球赛,运动会等活动,在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注意要遵从几个原则。

5.1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领会到体育的共同目标。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有班体育是唯一的内群体这个意识,绝不允许班里出现与班级目标不一致的小群体。在每次组织开展活动之前要让全体成员了解这次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为班级里的全部同学设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5.2 让全体同学能够在竞技体育中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设计、安排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力每位成员分配一个任务,进而全体成员便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样班级成员就有了集体责任感,班级成员会更加地看重班级体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个学校之间以及挨边班级之间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荣誉感,进一步就会形成班级凝聚力。课外活动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是学校在教学之外组织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活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特别是组织排球比赛、篮球比赛、唱歌比赛,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荣誉感和自豪感。在争取班级荣誉面前,同学们往往能够竭尽全力为班级争光。

6.让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与不同的同学组成小群体

在班级中杜绝小群体现象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让同学在每次活动中和不同的同学组成不同的群体,这样做既有助于组织体育活动,又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了解,还有助于营造班级成员之间和谐的氛围。大多数学生与周边座位的同学关系比较好,大多是由于他们之间可以交流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了,熟悉的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群体,但这造成了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排外的现象。竞技体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因此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充分应考虑不同小群体学生之间的搭配。

7.结论

7.1 班级凝聚力因素可以概括为班级成员组成、班级任务、班级内部管理三个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