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区教育;终身学习;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70-03
在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从那时以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和社会民众的支持下,社区教育实践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围绕社区教育进行的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研究也日渐深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的到来,终身学习理念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社区教育研究应加强终身学习理论的指导,以使其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在这里将概述研究现状,剖析不足,探讨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研究的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围绕社区教育研究陆续出版、发表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专著和论文,开展了从市区到国家各种级别的课题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凡社区教育研究必然首先阐释社区教育内涵。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理论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对于社区教育的内涵会有不同的解释和演绎,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即空间的社区性(社区范围内)、对象的全面性(社区全体成员)、功能的社会性(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也就是社区教育的特质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吴遵民从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出发,作出如下界定:中国社区教育是由地区居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而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旨在以提高地区居民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他们自我完善的要求,以及切实保障地区居民自主学习权利为宗旨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该定义是在借鉴外国学者观点后得出的本土化认识,强调了居民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和居民学习权利的保障,强调了社区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的联系。
(二)关于社区教育与相关领域的研究
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社区教育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涉及终身教育、学校教育、学习社会、学习型城区、构建和谐社会、终身学习等方面。这类研究一般都从分析两者或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手阐述如何相互促进、寻求发展。其中关于终身学习与社区教育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相关研究主要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季国强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该研究将开展社区教育作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主要策略,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该研究指出,从社区教育到学习型社区建设,实现了从教育到学习的突破。这一突破,使社区居民从教育的对象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意愿、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等都更加受到尊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更好的释放。同时,这一突破还体现了从教育范畴到生存范畴的跨越。学习不再是一个仅仅属于教育范畴的问题,而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强调学习即生存、学习即生活;南昌大学黄秋生主持的2008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展社区教育建终身学习体系研究”。该研究将社区教育置于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江西社区教育发展现状,对江西社区教育发展方向和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中日合著的《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国家比较》。作为以终身教育为背景论述社区教育的理论专著,该研究对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探究;厉以贤在《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一文中,着重阐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社区教育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关于社区教育发展对策的研究
关于社区教育发展对策的研究,目前多从树立大教育观、加强国家立法、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打造社区教育人才队伍、建立社区教育评价机制等角度加以论述。也有一些研究将社区教育发展对策与终身学习、学习型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叶忠海教授在研究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对策时,提出了八种对策――“形成以终生学习为导向的新学习文化”、“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运用多种举措激励民众学习”、“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社区构件的建设”、“社区教育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评价制度”和“强化社区教育的科学研究”。其研究考虑到了终身学习与学习社会的时代背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季国强研究员,在其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指出,社区教育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本手段,社区教育的发展应从社区学校、工作队伍、出版各类专业刊物的层面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四)关于国外社区教育的研究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社区教育发展的历程不同,各国对社区教育的界定也有所不同。我国学者认为,所用术语虽各不相同,但国际上对社区教育的理解还是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点: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社区教育是社会所有教育机构、教育力量的协同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区所有成员提供的教育服务。我国学者在研究国外社区教育时,较多地关注了社区教育的实体设置,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北欧的民众学校、日本的公民馆、英国的“生涯发展贷款制”和“个人学习账户制”、新加坡的社区中心等。其中,对美国社区学院的介绍和研究最多,也最详尽,涵盖了社区学院的渊源、发展历程、特点、职能、课程体系、领导体制、投资体制、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国外还非常重视相关法律的制定,比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均有相关法律来保证社区教育机构的完备和社区教育效果。国外社区教育的实体设置和法制建设为其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我国借鉴。
(五)关于区域社区教育研究
社区教育的区域研究多为实证研究,研究者往往以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结合社区教育开展现状,研究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问题或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而寻求发展对策。这些研究包括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结构模式、运行机制的建构,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资源的整合和配置,社区教育认证制度等方面。我国发展相对成熟和完善的社区教育主要
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在区域社区教育研究中,有些研究将社区教育与学习型城区建设、促进市民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二、研究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社区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发展社区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从研究的视角看,目前多从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区建设、学院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有一些研究虽涉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但缺乏深入、专门的研究。比如,南昌大学黄秋生主持的课题“发展社区教育建终身学习体系研究”。该研究对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二者关系的阐述不够深入,对策研究也缺乏终身学习理论的指导。
从研究的内容看,社区教育发展对策涉及课程开发、管理体制、实施模式、资源整合、队伍建设、评估机制等各方面,但目前研究成果中多为专题研究,或仅围绕几个方面展开,缺乏终身学习理论指导下社区教育发展的整体策略研究。
从研究的成果看,现有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一是理论研究或脱离实际或缺少深度,很难为终身学习背景下社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提升,多为就事论事,缺乏富于开创性的结合实际的深入探讨,研究成果缺少普遍推广价值;三是国外关于社区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或引进多转化少,或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没有真正促进我国终身学习视野下的社区教育发展。
三、研究的走向
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已由终身教育逐渐转向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的重要思潮,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而社区学习则是各国公认的实现其目标的关键环节。我国国务院转批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努力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国家这些重要教育文件指明了社区教育发展要服务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终身学习侧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个人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是学习权和发展权的实现,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视角。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给社区教育研究带来新的思维空间,也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从终身学习的视角来看,时代赋予当代社区教育的历史使命是,社区教育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关注人的终身学习,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城区)的构建。在这一背景下,社区教育的发展应贯彻终身学习的原则,为所有年龄的社区居民提供正式及非正式的学习机会,为所有社区成员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今后应加强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教育如何定位发展的研究,以使社区教育能够真正发挥促进人们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应崧,等.各国社区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2]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3]黄云龙.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4][日]小林文人,末本诚,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国家比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6]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叶忠海.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8]陈乃林,杨向群.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英]诺曼・朗沃斯.终身学习在行动――21世纪的教育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成人教育的使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吴仲良,吴晓川.建设学习型城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12]叶南客.中外社区教育比较研究的三个向度[J].学海,2002,(5).
[13]昊遵民.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试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9).
[14]冯晖.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3).
[15]杨荣,陈仕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策略探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16]厉以贤.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7,(5).
[17]华敏.美国终身学习的实施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
一、要严格执法,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
要全面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危害程度、悔罪表现、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社区服刑人员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等的不同特点,针对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矫正措施,并实行分级管理。按照有关法律和有关文件规定,对社区矫正对象严格要求,使矫正对象认真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社区矫正有关制度,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定期上报思想汇报材料,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居住地,应当报告司法所,写出申请,并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等。
坚持每月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活动一次,坚持周、月汇报制度,每月组织参加公益劳动时间不少于12小时。
要进一步健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评奖惩制度。坚持对社区矫正对象每月一考评,每季度一综评,半年和年终总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奖惩,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
二、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正工作,提高矫正效果
要采取培训、学习教育、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对社会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采取个别谈话、心理帮助、家访帮教等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个别教育和帮教。加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的组织,建立对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学习劳动等方面表现情况的考核制度。
三、加强帮教活动,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困难和问题办事处社区矫正办公室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为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为社区服刑人员遇到的其他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四,认真抓好矫正工作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要进一步提高司法所、各派出所社区矫正工作者以及各居委会社区矫正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加强人员培训,今年计划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对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两次培训,平时定期召开例会,汇报和交流工作情况,以促进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 政治教育 研究
一、初中学生与政治教育
初中生相比小学生而言,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特点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其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不断发育成长,加上其接触外界事物信息量的不断增多,所以,初中生阶段,学生个体将逐步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阶段属于“意识形态的雏形”阶段,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因此,要加大政治教育的力度,通过政治教育积极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和意识形态。
二、初中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在实践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会产生各种关于教学和学生的抱怨,“现代的中学生越来越难教”“政治教育工作不好开展,难度较大”等等抱怨,这主要是由于影响初中政治教育的因素发生了改变,给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阻碍。作者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社会思想意识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意识形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在这些思想意识形态中,有消极的思想,也有积极的思想,这些极大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氛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间接的也影响了初中生的思维和意识。
2.政治教育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国很多中学在政治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政治课教学枯燥无味、说教形式主义较重,课时较少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初中政治教育的开展。
3.学生自我意识叛逆性较强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以及自身等因素,一些初中生的自我个体意识较浓或形成了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得这部分学生往往为人处世总以自我为中心,处理事情极端化,身上的各种不良习气较多,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认为政治教育往往只是说教,甚至产生很强烈的抗拒心理。
三、关于提高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要真正的发挥政治教育的魅力,更好地实现教育传道育人的目的,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认为在初中生中开展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初中生特点,科学制定教案
在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政治课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影响政治教育的因素等,结合实际,科学的制定自我的政治教育教学教案,使得教学计划、教案更加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避免简单枯燥乏味。
2.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注入新鲜活力
传统的政治教育往往给初中生的感觉就是满堂灌,枯燥无味,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佳,如何更好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作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力量,为政治课程注入新鲜的活力,如:人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主要讲解的是认清基本国情,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三方面的内容,因此,讲解这一课程中,如果光靠课程讲读的话,往往容易形成学生听得“空”,教师上得“累”的状况,因此,作者认为在此章讲解之时,可以充分利用PPT、制作简单的FLASH、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影像资料等,通过这些声响音频的作用,让学生更感性的认识我国的国情,往往将会达到更好的实际效果。
3.政治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结合
政治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结合有利于政治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利用社区的各种力量,让初中生能够感触到身边实际情况和状况,对于初中生政治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将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人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在一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社区的力量,组织初中生走出课堂,走入社区,共同参与到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如:组织学生铲除街道社区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帮助社区除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感悟感知,通过实践参与,逐渐领悟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和真谛。
结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初中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更多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初中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激发和调动广大初中学生愿意学习,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课题,本文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政治教育影响因素等,并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即结合初中生特点,科学制定教案,利用多媒体网络力量,注入新鲜活力,将政治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结合,对于提高政治教育的质量,更好发挥政治教育的作用等都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把加快发展社区教育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重点,坚持以服务和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实施教育富民工程,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推动社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推进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社区教育中心阵地建设,巩固“省基层红旗党校”创建成果,力争2014年高标准创建“省基层红旗党校”成功。
2、探索富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构建社区教育新平台,力争年内通过省现代化示范社区的验收。
3、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致富骨干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各类社区教育培训达万人次,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以上,全年劳动力参培率达55%以上,全镇职工教育培训率达60%以上,全镇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指数达12年以上。
4、继续办好家长学校,为普教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
5、开展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创业教育,保证100%参训合格。
6、发挥村村建有远程教育站点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社区教育网络学校,实行资源共享。
7、内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8、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三、主要工作
1、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普及现代科技,发展社会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搞好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2)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与农技站联合建立技术服务网络机构,发挥养殖专业户的示范基地作用,鼓励专业户进行规模养殖,集约化养殖,增加科技含量,降本增收。(3)加强村级社区教育服务站的组织建设。切实把农村社区文化技术学校办成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开发服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确保我镇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正常化。
2、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面向劳动力就业市场,广泛开展对回乡学生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技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主动发挥社区教育为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当地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
3、开展再就业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对下岗、转岗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根据本镇的产业特点,使他们掌握新形势下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
4、抓好“两后”生培训。对2014年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创业教育与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训率、合格率确保两个100%。
5、服务企业发展,抓好职工教育。在岗职工培训率达60%以上,企业教育服务站要制定职工教育计划,规范、落实职工教育内容,检查教育效果,提高职工素质,社区教育中心要及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教学服务,同时对我镇各企业招工难、用工不足等实际情况,社区教育中心要积极与苏北内陆省份沟通,帮助培训熟练工人输送我镇企业单位,为我镇企业的发展增添后劲。
6、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市委第十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针对农村党员特点,做到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灵活多样。促进党员更准确地把握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和精神实质,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第十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所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提高镇、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使全体党员牢记宗旨,增强奉献意识,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7、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全民企业持续升温,继续开展“双带”、“双强”培训工程,大力宣传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和重要意义,进一步营造“全民大创业、创大业”的浓烈氛围,注意发挥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在外能人回乡创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协调发展。
8、开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科技、政治素质,使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2年,力争全镇劳动力文化指数达10年以上。
9、继续办好老年大学,进一步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抓好老年教育,提高开课率,热心为老干部、老职工服务。
10、加强社区教育,以创建省现代化示范社区、高标准建设全面小康示范镇为宣传重点,牢牢把握“科学、和谐、又好又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加速推进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农村信息化、环境优美化、社会文明化进程,通过黑板报、橱窗、文艺演出、放映录相到村组等活动,提高村(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为把我镇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努力。
11、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建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一个,为全镇的科技普及和群众致富提供指导。
12、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抓好普教、幼教人员的教育现代化手段的培训,做好计算机、英语等级培训、小学英语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和考试服务工作。继续办好家长学校,采取集中授课与网络、函授相结合等形式,努力扩大生源覆盖面,提高办学效果。
13、积极引导、规范、服务于各种社会力量办学。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保障措施
1、认真学习国务院、省、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提高农村社区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
2、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运行机制。科学配套的规章制度是明确职责,规范行为,促进转化,保证社区教育事业正常运转的动力源泉和约束机制。2014年,各村社区学校、各企业职工学校应进一步抓好硬件、软件建设。社区教育中心要做好村校、厂校办学的辅导和督查管理工作,收集办学成果,搞好跟踪调查,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3、定期召开社区教育中心领导组成员会议,社区教育中心办公室人员会议,研究问题,部署工作。
4、与镇科协、计生、环保、妇联、农村多种经营、司法、民政、文化教育等部门加强联系,共同做好社区教育工作。
严格的“社区教育”一词是20世纪初美国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约翰杜威(JohnDewey)提出的。对于社区教育,由于不同国家的社区教育发展的年代不同,环境不同,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不同,所以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我国的社区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渐受到重视的,发展社区教育实践的时间比较短,所以相关的社区教育理念还不够成熟,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界定。主要是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社区教育属于一种教育活动。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一种提高社区内全体成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第二,社区教育属于一种组织管理形式。此类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一种地方协调性的教育管理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机构,更是一种社会协调机制和教育社会化的组织体制;第三,社区教育是为了实现社区发展。持有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满足社区发展需要的,并且对社区成员素质提高和身心发展有影响力的教育过程和活动,是一种教育与组织的行为过程。
2日本社区教育概述
2.1日本社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日本是世界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之一,是世界经济强国和技术大国,明治维新后,仅用了半个多世纪就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其发展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本重视发展教育、及时实行教育制度改革。日本推行社区教育(日本称为“社会教育”)发展是二战后引进和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1872年(明治五年)日本进行了第一次教育改革,确定了科学功用的教育目标,正式形成了近代的资本主义教育体制。同年4月,日本在博物馆内设置书籍馆,其成为日本最早的图书馆,此博物馆也是日本政府第一个以社会教育为目的成立的博物馆。1946年,日本文部省了“关于公民馆的设置和运行”通知,阐明了公民馆的宗旨和管理等若干事项。
公民馆的产生和发展成为日本社会教育最有特色的,且为标志性场所。二战后(昭和22年3月,即1947年3月)进行了第二次教育改革,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其中明确提出:“国家和公共团体必须奖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劳动场所以外的教育。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要适当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公民馆、学校等各种设施来实现教育目的。”1971年,日本进行了第三次教育改革,其意指出要重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以终身教育为背景的社会教育新起点。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公民馆已经遍布于整个日本。据2004年日本文部省的统计,全国已有18257所公民馆,公民馆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巨大作用可见一斑。可见日本的社会教育虽然比北欧和美国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特别迅速。尤其是在二战结束《,教育基本法》颁布后,有国家立法的保护,逐渐形成了以公民馆、青年之家、妇女会馆等社会教育设施为依托的社会教育模式。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日本已经构建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社会教育体系,极大地满足的国民的终身教育需求。
2.2日本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和运行特点
日本社区教育主要形式就是上述所说的“公民馆”,其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社会教育设施。根据日本《社会教育法》规定的,公民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定期开设讲座;定期举办讲习会、讨论会、实习会、讲演会、展示会等;置备图书、资料、记录、模型等,供居民利用;举办相关体育、文娱活动等的集会;积极联系各种团体、机关等;将其设施提供给辖区居民集会及其他公共目的利用。公民馆是非营利性设施,虽然有些社会教育的讲座有收费,但是收费的目的都是为了给讲师们付劳务费而已,而且费用也特别少。
日本的社会教育法制性特别强,且基础设施很完善。日本的社会教育发展得如此发达,其主要原因就是有完善的立法和设施予以保障。1945年了《有关振兴社会教育的通知》,然后1947年3月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其中的第七条明确规定了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而且还规定:家庭教育以及劳动岗位和其他社会场所所进行的教育,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应该予以奖励(《教育基本法》昭和二十二年三月)。日本又陆续了《社会教育法》(1949)、《图书馆法》(1950)、《博物馆法》(1951)三部法律基本确定了日本社区教育的初期框架。其中明确规定基本的社会教育设施建设经费由地方财政拨出,且公民可以免费使用。随着社会教育飞速发展,日本文部省对《社会教育法》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使其趋于完善。20世纪末期,日本还制定了《特定非营利性活动促进法》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使社会教育的法制性更强。
2.3日本社区教育的管理模式
日本的社会教育属于综合型管理模式。一方面,日本社区教育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国家、都道府县和市町村都分别设有相应的社会教育分管部门。就国家而言,终身教育局是社会教育的主管部门,还有文化厅的文化部和文化遗产部等机构也是社会教育的管理部门。而在地方层面上,都道府县和市町村都设有教育委员会,在各地教育委员会当中也设有社会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社会教育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日本社会教育也有自治的一面。以社会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公民馆”来说,公民馆就一直遵循着自治的原则,辖区居民自主选择、自主规划和自主实施所需项目活动,辖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独立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经过跟其他国家社区教育的管理模式比较更能突出日本社区教育的管理模式的特点。具体情况可见表1。
2.4日本社区教育的内容
今天的日本社会教育发展的已经相当先进,组织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公民馆”,其主要的设施有:公民馆、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妇女会馆、市民会馆和文化馆等。从众多的社会教育设施就不难看出,日本社会教育的对象不只是有成年人,同样也有青少年。所以,也导致日本社会教育的内容也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成人教育。日本社会教育的成人教育分为一般的成人教育、妇女教育和老年人教育。观其分类名称便可看出三类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分别是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老年人。日本社会教育中的成人教育一般采取的授课方式为:函授、讲座和成人学级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同样涉及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内容。(2)青少年教育。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各方面素质,增强生活情趣,使其具备一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知识和技能,日本在社会教育的内容上,也特别为青少年设置了一定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视培养青少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启示
通过对日本社会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组织形式、运行特点、管理模式和教育内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日本社会教育的发展已经相当发达,制度、形式、管理都比较完善,在社区教育领域已属于世界先进水平。虽然我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社区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有效得借鉴其他国家社区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有效的社区教育发展之路尤为重要。就上述日本社会教育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成功经验对我们社区教育的发展有启示作用:首先,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法制化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是二战后日本社区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国家相关机关部门重视社区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国家对社区教育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将行政权力下放到地方一部分,国家只负责制定社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具体的行政管理条款有地方制定,这样可以使社区教育能够有更多的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国的社区教育法制化,还处于实验阶段,正在不断摸索中,社区教育的行政化和法制化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完善的教育理论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社区教育发展的宗旨就是满足公民享受终身教育的需要。
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我国社区教育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正确的教育理念对社区教育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的社区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实践与规模相比,还是比较贫乏的。在今天这个公民迫切需要享受终身教育的时代,深入研究社区教育理念,深化社区教育理念的内涵,是值得我国社区教育学者进行思考、研究和解决的。最后,公民的全面发展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日本的社区教育不论是在组织形式,还是运行特点、管理模式方面都体现出了社区特色。所以,在社区教育目标上,我国应该秉承以“社区为本,重视公民全面发展”的理念,使社区能够以辖区的特色自行发展,社区居民能够全面发展。社区教育应该为广大社区民众服务,社区教育的内容应该反映社区民众的需求。社区教育机构只有以各自社区的特点为社区教育的出发点,才能激起辖区民众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只有发展特色社区教育,使民众能够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构建和谐社区。
4结束语
根据课程研究专家的论断,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有三个:学习者的需求、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发展的需求。关于学习者的需求,课程设置要关注老年人的兴趣和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需求、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关于社会生活的需求,根据美国课程学家泰勒的分类是: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关于学科发展的需求,由于学校课程所传递的最主要是学科知识,而学科专家都精通各自领域学科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等知识体系,所以学科专家的建议也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由于学习者、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对于任何单一因素的研究结果都不足以成为课程目标的唯一来源。作为一种学校教育形式,与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形式一样,老年大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设置。尽管目前我国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还没有统一要求,但是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同样必须兼顾学习者的需求、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发展的需求三个方面的因素。
把老年教育放在生命教育的视阈下观照,老年大学的课程应该为老年人进一步发现自我提供内容和工具。首先,老年学员应该被视为基本健康的人,具有发展潜力;其次应该认识到老年人的发展是具有整合性的,包含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身体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发展。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应该在承认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充分遵循和尊重老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弘扬老年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为教育目标,加强老年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关怀老年人的困难和痛苦,容忍老年人的弱点和缺点,维护老年人的权利,发展老年人的自主和独立意识,鼓励和促进老年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塑造老年人的理想人格。
生命教育指向的老年大学课程设置
老年教育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学科分类标准,一般根据所开设专业的内容归纳为六大类,即文史政经类、书画摄影类、医学保健类、家政技艺类、文艺类、体育类。随着课程开设门类的不断增多,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逐步向专业领域扩展、细化和深入,然就其功能看主要为老年人颐养娱乐提供帮助,偏重于老年人闲暇时间的消磨,缺少对老年人的幸福人生进行指导和为老年人的自我发展提供帮助。人到老年,其生活变化主要来自生理的逐渐衰老和能力的衰减,重新回归家庭的不适和社区、社会环境的变迁。因此,生命教育视阈下的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体力和健康衰退、退休后社会角色变化、收入减少、与社会脱节等因素导致的老年人自我否定、自我矮化的心理,加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旨在塑造老年人塑造平和理性的心理状态,有效免除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焦虑、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指向的课程设置,应注重老年人的生命知识的传递、生命关系的协调、生命情感与态度的养成、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帮助老年人掌控自我的生活、应对重新回归家庭的不适、提升社会参与度。
1、传递生命知识提升老年人生活掌控能力
生命知识主要包括生命本身、生命安全以及生命成长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生命的起源、本质、特点的相关内容,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的维护、生命关怀意识的培养、生命保护常识与技能的习得。生命知识类课程要加强老化认知教育和生命超越教育,协助老年人了解自我、认同自我,协助其正确认识生理衰老,形成对生命价值的理性认知。生命知识课程以健康管理和休闲生活为核心,涵盖体育锻炼、饮食指导、心理调适、疾病护理、自理能力和生活照料能力培养等较为全面的知识输送和技能指导,旨在帮助老年人提升生活掌控能力,使老年人能自主地选择和科学安排个人生活,获得稳定、安全、健康的生存发展环境。
2、协调生命关系提升老年人人际适应能力
生命关系主要涉及与人的交往和回归家庭的适应能力,透过对生命关系的理解与体认的学习,以求达到与自我、环境的和谐相处。老年人面临生活重心的重新回归婚姻生活、代际生活。生命关系协调旨在帮助老年人及时和科学应对婚姻家庭生活的变化,有效免除生理和心理焦虑,持续改善生活质量。
婚姻家庭协调相关课程应以生活实用知识为主,具体包括居住方式选择、家务劳动协商、闲暇生活规划等关系协调的内容和食品营养搭配、烹饪技巧等教务劳动技能。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的背景下,还应开展家庭变故处理教育,指导老人应对丧偶、再婚、家庭财产分割、遗产纠纷等家庭变故中可能遭遇的问题,协助他们获得充足的养老资源以及家庭成员的尊重与关爱。代际互动类课程应引导和协助老年人增进家庭成员互动,增进他们与父母、子女、孙辈等的相互了解与接纳,避免和消减彼此的隔阂。具体包括亲子交流沟通的技巧、扶助照料老龄老人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协助子女教育孙子女、婆媳关系等准亲子关系协调指导。
3、参与社会课程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
社会参与能力不仅是老年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能力,也是其与社会融合的能力,其中社会发展应对、社区生活融入、社会公益服务等是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社会发展应对课程通过以开放和改变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老年人认识和接纳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形成积极应对的意识和态度。同时,开展信息获取与更新教育、涉老公共服务资源认知教育以及社会发展应对指导、策略、技巧教育,协助老年人了解社会资源的获取途径和特殊困境下如何获得社会救济。社区生活参与课程以社区认同为核心,主要包括社区知识与理念、社区行为与技能、社区情感与价值。同时,倡导老年人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支持老年人自己组织创建涉老协会,形成彼此互动、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此外,还要倡导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开展社区生活自助与互助活动,激发其潜能,推动其成为社区建设责任的分担者和成果的共享者。同时,开展迁移适应教育,将课堂教育与参与社区生活相结合,协助老年人有效应对迁入新社区产生的隔离与陌生,增进与环境融合。
一、工作情况
(一)坚持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我街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各社区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工作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街道主任参加的安全生产例会,及时掌握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布置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指导社区和辖区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二)落实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为保证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在实处,我们积极布置,各社区积极主动与辖区1694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提高了企事业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
(三)积极做好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春节和“两会”之前,我们都结合上级要求,下发有关文件,布置社居委和辖区主体单位开展安全检查,街道组织人员进行重点检查。春节前重点开展了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行动。
(四)认真做好村拆迁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我们针对村拆迁改造安全隐患较多的实际,认真做好拆迁改造各个环节的安全检查、指导和宣传工作。春节前向村所有住户下发了《村住户消防安全告知书》,并广泛张贴。给拆迁公司送去《关于加强高空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拆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操作行为。协调村小学校门改道。对拆迁公司整体拆除大板楼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全程指导,目前该小区大板楼已全部安全顺利拆除。
(五)积极开展上级安监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
今年根据上级的布置安排,我们先后开展了一下工作。1、根据区安委会《关于印发燃气特种设备烟花爆竹三个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要求,及时下发文件,成立组织,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燃气、特种设备、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2、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月活动,今年3月是全国第十个隐患排查月,根据区安委办的要求,我们及时布置社居委和辖区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活动,现上报区挂牌督办的三大隐患,在街道主要领导的关注下,现已整改完毕。3、根据区政府办《关于立即开展全区安全生产集中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我们及时转发文件,成立组织,制订工作方案,要求社居委把文件下发到辖区重点单位,要求主体单位自查,社居委重点检查,街道安委办和有关部门督查。
(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今年的活动坚持“广泛宣传、部门联动、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辖区企业和单位职工群众为主,各社区、各部门、企业广泛参与为目标。召集各社区、重点单位召开安全生产月部署会议。要求各社区、单位加大宣传的方式和力度,营造安全生产月浓厚氛围。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创建平安。6月9日,由街道安委办联合曙光社区承办的“六月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在望江路沃尔玛超市门前广场举行。此次活动共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2幅,宣传展板5幅,咨询人数达到100余人次。为了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我街分别于4月18日和6月18日在街道召开了二次“街道安全生产工作交流培训会”。除10社居委安全员外,合计有80位辖区单位安全主管和安全员参加了交流培训。针对夏季易发高温中暑的特点、夏季建筑施工事故多发的特点、气温升高易造成化学危险品挥发、泄漏和爆燃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增大,极易导致触电事故发生的特点、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青少年儿童夏季游泳普遍的特点制定了《关于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下发给社区、单位,认真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夏季气候特点,提前部署防范高温、雷雨等恶劣天气的各项应对措施,加强对事故多发行业、领域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七)积极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
6月至10月,自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开展以来,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全面部署。街道及时转发了区政办《关于开展全区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的通知》和包安办《关于加强全区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制定并下发了《街道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街道分管管领导任副组长,街道各社区和街道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有街道主要领导、各社区及安全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辖区主要单位安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要求辖区单位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对安全隐患进行自查自纠、摸底排查,有效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切实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要求,制订下发了《关于街道领导督查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的通知》,明确各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安全督查的任务要求。为使百日安全大检查活动深入开展,三季度我们结合辖区实际,把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工作作为检点,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1、街道领导带队,对辖区安全问题较多农贸市场(曙光路菜场、银河菜场、桐城路菜场、青弋江路菜场)各摊位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理清了存在的安全共性问题。2、对辖区民办教育场所进行检查。9月10日,对辖区民办教育场所(羽翼教育、贝多芬音乐学校、金榜教育、绩溪路六一幼儿园)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消防通道堵塞和灭火器材不足等问题下发了隐患整改建议书。3、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经营场所和烟花爆竹经营店进行全面检查。三季度我们组织力量对辖区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场所和烟花爆竹临时经营店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如通过对危化品经营店贝特实验室进行了多次检查、督促指导,目前该场所的安全硬件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都有了较大提高。4、中秋前,我们组织检查组,分别对人员密集场所(和平国际大酒店、维果KTV、天地豪情夜总会、紫荆大酒店、圣地雅阁旅店等)进行了检查。5、10月15日对绩溪路步行街5家餐饮点进行了检查。6、10月23日配合街道妇联对辖区4家私立幼儿园进行了检查。7、10月30日对曙光路4家电焊门市部进行了检查。7-10月街道共组织督查检查组61个。对辖区263家经营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了严格细致的安全隐患检查督查。共发现隐患60处,下发隐患整改建议书60份,取缔关闭非法经营场所2处。
(八)不断探索街居安全生产教育方式方法。
通过对已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剖析,我们深刻认识到,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当事者的安全技能不足和安全意识淡化有关。为此我街始终抓住安全教育这一有力抓手,不断探索街居安全生产教育方式方法。今年我们在召开了两次辖区单位安全负责人参加的主题为“分析事故预防方法、提高安全主体素质”的交流培训会后。近期我们结合百日安全大检查活动,积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1、再次布置社居委发放《街道经营户消防安全告知书》和《居民防火公约》等安全宣传单500余份;2、把日常安全检查和安全知识宣传结合起来。我们要求街道安委办同志和社居委安全员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对于发现的实际安全隐患,要结合事故案例和正确的安全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努力让被查单位真正感到我们是帮助其查隐患、做服务;以安全检查为平台,在安全检查交流中,提高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技能和意识。3、积极完成消防体验室建设。三季度街道安委办在区消防大队的指导下,在街道领导的多次关心支持下。在认真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的工作中,投入资金4万多,在望江东路社居委建造消防体验室。目前该体验室经望江东路社居委的积极努力,已建成使用,大大提高了我街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演示水平。
二、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城中村安全问题。城中村居住拥挤,人员混杂,房屋间距小,电气设施陈旧和线路老化问题普遍存在。如:马冲和韩洼。
(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问题。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通道堆放杂物和门上锁现象常见,如:桐城路红府超市防火门经常上锁、银河枫叶红网吧消防通道经常上锁。
(三)建筑施工场所安全问题。目前辖区内在建工地不多。但临街装修改造小施工常见。存在临时观念、侥幸心理和凑合心态,安全设施和防护技能不到位。应加强安全巡查和安全宣传,督促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制止不安全行为。
(四)老旧小区安全问题。老旧小区房屋质量差,消防通道堵塞。如四支巷和省三建宿舍楼间平房占用消防通道。
(五)“五小”经营场所和“三和一”场所安全问题。“五小”经营场所和“三和一”场所,流动性大,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经营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安全防范意识不高。如:仕嘉名苑巢湖鱼庄8、12小火灾,桐城路菜场和香港街经营户,曙光路51号液化气服务部和韩洼玉荣液化气服务部在居民楼下等。
(六)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薄弱。如:科大7、25小火情。
(七)夹心泡沫板房问题。去年阳光消化病医院火灾。
(八)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使用问题。去年经管学院宿舍住户火灾。
关键词:慕课;社区教育
一、慕课的概念
MOOC是一个年轻的概念,2008年由戴夫・科米和布赖恩・亚历山大联合提出,自产生以来风靡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并在商业经营下迅速成长。2012年,还被国外学者称之为“MOOC 之年 ”(Year of MOOC)[1]。学术界对MOOC尚未有精准一致的定义,从MOOC 的实践性质上看,它是一种免费注册、大规模课程资源共享的开放型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社交网络和其他可利用的网络资源、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成果等都融合于其中,并通过MOOC参与者的学习探索而不断提升学习资源质量、完善资源种类[2]。
通过对现阶段慕课概念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慕课的体验,笔者认为目前慕课有以下特点符合社区教育的社区成员学习。
(一)开放性:社区成员可以免费学习慕课上的自己感兴趣的网络课程,没有门槛和地域的要求。
(二)规模性:慕课上的网络课程在学员人数上没有要求,可以是小规模的,也可以是大规模的在线学习。
(三)灵活性:慕课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时间和场所完全由自己来掌控,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安排。
(四)自主性:慕课的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选择喜欢感兴趣的课程,时间可以自己选择,学习进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
(五)课程体系完善:慕课上的网络课程按照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每门课程都有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课堂作业和练习、总结评价和效果证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社区
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的局面。
(六)交互性:慕课注重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之间的同伴互助和同伴评价。
二、重庆市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建立转户进城居民终身学习机制和农民工学习平台,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社区教育示范(试验)区 3 个,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试验)区 5 个、中央电大社区教育实验中心 3 个;全市先后有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巴南区、渝北区、江北区、垫江县、武隆县等成立了社区教育学院,成立街镇社区学校 100 多所,初步构建了社区教育办学网络。2010 年,由重庆市教委牵头建设的“重庆市终身学习网”正式开通。渝中区、九龙坡区等建立了社区教育门户网站,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逐步深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社区教育发展有了一定的政策保障。[3]但是重庆市社区教育发展的情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区教育机构提供给社区学员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不足,整合利用不够,很多不能共享;二是师资配备不到位;三是社区成员对象复杂,学习基础不一,学员参与度不高;四是教学方式单一,没有相应的评价和保障体系。五是社区学院存在法人地位缺失、性质不明、办学资质不健全等问题。
三、基于慕课视角的重庆市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一)学习者分析
在社区教育里的学习者们希望社区教育开设的课程能够淡化理论,突出实用性,易学、易会、易上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可以根据各社区人员结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慕课微课学习培训。比如,对在职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对转岗、下岗和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培训;对外来人群开展适应城区社会生活的培训;对老年人群开展文化、体育、健身培训活动;对弱势人群开展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校外素质教育活动。
(二)学习内容分析
根据本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满足社会发展产生的需求,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属性,选择适合的慕课微课教学内容,比如技能操作型、休闲娱乐型、养生知识型等。在慕课微课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在社区学校、也可以在家、下载手机客户端随时都可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喜好自主选择。
(三)学习模式分析
基本慕课视角的社区学习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根据社区居民的学习喜好和兴趣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利用网上的慕课微课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从而达到社区学员的意义建构,社区教育机构根据自身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测、以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多种方式展开,然后进行学员反馈,根据社区学员的反馈适当地进行调控,适应满足学员的学习要求。
(四)加强慕课微课平台课程建设
以人为本发展社区教育,是现代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建设重庆市社区教育的网络平台,当务之急是要建设好重庆市终身学习网,整合开发建设慕课微课课程建设,促进全市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Laura Pappano.The Year of the MOOC.2012.Form:/2012/11/04/education/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are multiplying ata rapid pace.
[2]Alexander Mc Auley,Bonnie Stewart,George Siemens and DaveCormier.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 Practice.pp,10.2010.Creat-ed through funding received by the 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through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s"Knowledge Synthesis Grants on the Digital Economy ".From:https:Open University.
[3]余善云.重庆社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15,(14):11-15.
[4]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7-18.
关键词: 非学历教育 社区教育 发展趋势
一、引言
保罗・朗格朗说过,不应该把人生分为两半,只用于受教育,或者只用于工作。他认为接受教育应当是终生的事业,教育应当渗透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学历教育固然重要,但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做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工作,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协调发展。因此发展非学历教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因素。
二、研究内容分析
非学历教育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是指在学历教育以外的,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工作岗位上的培训、所在项目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所属行业培训和各种层面上的继续教育,以及各种内容的中短期培训等。结合非学历教育的定义,研究发现,非学历教育的特点有如下方面。
(一)进修
通过对有关进修的相关文献的归纳,可以看出关于进修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师和医生这两类职业。教师进修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这样三个方面。关于医生进修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上提出要求。
(二)岗位培训
关于岗位培训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体育教练员培养体系及岗位培训的研究和医生护士的岗位培训的调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面。
(三)社区教育
在有关社区教育的文献研究中,最早些时候是借鉴国际上对社区教育的相关发展模式的研究,从而探索我国社区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及在发展我国社区教育时可参考的教育理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关农村社区教育和城市社区教育的比较研究成为学者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另外,研究目标逐渐从任务驱动转型到需求推动方面。
三、我国非学历教育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伴随着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处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非常转型期,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的非学历教育正在走向多元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一)非学历教育的内涵将更加丰富
1.研究领域更加广泛
非学历教育的涉及面上显示出,一方面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且趋向多样化,另一方面,非学历教育的研究领域将不再局限于某些特殊职业或岗位,体现出显性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共存的局面,其市场十分广阔,前景十分看好。
2.促使人力资源重新调配
就业培训中需要兼顾传授知识、技能、能力三方面内容。这样就可以促进流动人口从体力型劳动者转变为技术型劳动者,使他们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所面临的职业挑战。
(二)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化和品牌化
非学历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资源的优化和体制的创新。要发展非学历教育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建立和谐工作团队,进行科学的规范管理。另外,对培训师资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充电,提高实际操作水平,还可以引进优秀师资,作出自己的品牌,打造出高质量团队。
(三)进修和岗位培训有着较为充裕的发展空间
应拓宽进修和岗位培训的涉足面,一方面要求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访谈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针对这个岗位所需的知识面、技能要求和具备的素养等方面建立相应课程体系,配以优渥的师资力量,为员工进修和岗位培训提供丰富的资源优势。
(四)社区教育发展在持续稳定中逐步趋于完善
随着社区教育与同社区居民联系愈为紧密,社区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趋向成熟。因此,一方面需要从立法上对社区教育进行规范和约束,在法律层面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让社区教育发展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社区教育师资力量的配备。
参考文献:
[1]黄仲兴,樊菁.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相关社会元素的联动――非学历教育市场浅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3).
[2]马笑梅,张宝荣.依托县级电大资源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3]张必涛,郜丽娟.非学历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研究[J].成人教育,2009(9).
[4]范宇竹.英美社区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启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
[5]翟吉和.高职院校开展非学历教育的系统设计与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