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教育;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164-02
长期以来,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热点话题,准确把握二者关系,不仅有利于其一体化发展,而且对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经济和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内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阐述,进而说明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就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为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1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已从二者的各自独立逐步转变到了二者互相协调发展的层面上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将变得日益明显。首先,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教育为其提供必备的人才和技术,教育通过劳动生产与科学技术进而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其次,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对其各方面工作开展的物质保障,即经济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水平。因此,各国要想在当前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在厘清二者关系的前提下,准确且科学地掌握其一体化发展的内涵。
2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2.1经济对教育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对教育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方面,即经济可以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经济对教育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教育事业提供经济利益,二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教育事业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据统计,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年均GDP增长率已达到了900%,而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15~20年中,中国经济至少仍将以800%的年均GDP增长量发展[2]。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不仅高校的录取率增加,文盲率下降,而且诸多的偏远地区也开始建立了各类学校。因此,经济利益与教育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且经济在二者的关系中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说来就是经济的增长可以为教育提供聘请大量教育工作者和引进基础设施的资金,而越是发达的经济体就越有可能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投资[3]。综上所述,经济可以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2经济对教育本身的保障作用
事实证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大,而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无疑可以保障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经济为保障教育发展所提供的帮助是:①保证资金需求;②保障资金计划顺利执行;③确保担保资金的持续性提供与高效利用[4]。虽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经济两极分化的现象愈加严重,而这种现象无疑将使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而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只能获得低水平的教育。因此,就现阶段而言,虽然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体现在经济对教育的保障作用,但由于经济不协调现象严重,使得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3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3.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教育虽然依赖于经济,但却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建设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而教育则恰好可以为其提供该方面的相关支持[5]。这种支持体现在:先进的人才具有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进思想,而先进的思想又可以指导经济发展;此外,先进人才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为社会各方面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并全面推动经济发展。
3.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后续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另一主要作用便是其对经济的后续推动作用。教育对经济后续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知识技术的后续作用。虽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术的支持,但随着教育和经济本身的不断发展,知识技术也必然要经历更新和发展的过程,而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对经济的具体要求,教育则必然需要以创新技术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后续的经济作用。由于经济增长与经济衰退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在教育作用于经济时,其对经济的影响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程。所以,其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时间层面上便是对经济的后续作用;③教育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教育的创新无疑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且该方面作用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创新对经济的指导作用上,更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创新对经济的增长作用方面[6]。综上所述,教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另一内涵便是教育对经济的后续作用。
3.3教育对经济的改造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改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作用。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部分地方政府大费周章吸引经营者在当地投资一些好的与不好的企业,由于企业的多而杂,且企业的地理位置、运输特点以及能源来源等具有较大的不合理性,使得经济结构杂乱无章,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教育的作用则恰好在这时得以体现,通过教育事业提供的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法和综合性技术人才,可以较好地对投资企业及其地理位置等进行优选,进而全面实现对当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促进经济发展[7]。二是在经济注资方面,教育可以提高经济资源优化整合的效率并加强资本重组的科学性,进而使重组后的经济产生更好的效益,并推动新的资本重组和再分散的交替运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实现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只有对两者关系进行准确把握,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其次,要准群把握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整体目标,即教育的目标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而经济目标则除了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外,也要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此外,教育方法和内容需要与社会生产劳动的内容相协调,进而有效地开展对生产劳动的指导作用,并增加由相关生产劳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再次,由前文可,教育的性质与内容是由经济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即经济水平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二者的一体化发展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主导,进而达到经济与教育的互相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最后,国家还应该对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在充分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切实落实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使其既满足国际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又满足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并最终实现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5结论
本文通过对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从经济与教育双重作用的角度出发,阐明了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便是二者之间互相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对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可见,未来加强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内涵的分析,对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彩琴.教育需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保障[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2(12):153-158.
[2]范涌峰,李欣莲,宋乃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三种基本模式:生成机理与问题应对――基于琼、渝、蓉的实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5):6-11.
[3]谈松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阶段、新任务[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4(16):7-10.
[4]姚永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覃丽君.德国教师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6]李小进,张永保.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115-118.
[7]倪楠.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内涵;指导
中图分类号: D92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32
目前,各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全面开展之中,这项工作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来研究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涵,在确权颁证实践工作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很有价值。一方面,有利于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做好确权颁证工作;另一方面,明确这两项权利的内涵,以免引起有些人员的误解,导致制定具体措施偏差,对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1 正确理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内涵的重要意义
表面看来,这两个概念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制定确权颁证的具体土地确权范围上,意义非常重大,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处理得当,会很顺利地做好这次确权颁证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有利于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
这是因为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问题是农民特别关注与敏感的问题,特别是新时期国家不断地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形势下,农民对承包的土地特别重视,近些年,已经出现过大量一轮承包期间放弃承包地的农民回村要地的事件,如果借此确权发证的机会在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上出现一些不稳妥的情况,将会引发新一轮上访。另一方面,由于这两项权利的内涵不同,就决定了两项确权发证的范围或地类不同,特别是山区林农矛盾复杂的地区,农民长期经营的土地其所有权有一些是有争议的,而经营权是现实的、无争议的。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承包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对农村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等方面权利的总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也就是说,农民实际经营使用的农村土地,既包括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包括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民集体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是农民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宪法》和《物权法》规定的公民财产权利。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集体土地财产四至界线和所有权人的权属登记,不登记则土地财产权利不成立,也不受法律保护。
二者的主要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盖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章,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证。
不同点:一是权利证书颁发操作执法主体不同。所有权证书是由县级以上国土部门负责颁证的具体操作,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国土行政主管部门;承包经营权证书是由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负责颁证的具体操作,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二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不同。享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承包人,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享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是农民集体,根据农民集体的所属不同可分为村民小组(生产队)、村(生产大队)、乡(镇)农民集体;三是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承包经营权,是承包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享有农村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方面的权利;所有权,是农民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四是享有权利的时间期限不同。承包经营权,是承包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时间期限内享有承包经营的权利;所有权,是权利人永久享有的权利;五是享有权利的土地范围不同。承包经营权,是对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都享有权利,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所有权,只是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权利。
3 明确二者内涵对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指导作用
3.1 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如果不明确二者的真正内涵,而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于农民集体所有权之下来制定实施方案,会出现的现象就是农民多年已经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使用的国有林地、草地或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等经营权不给予确权登记发证,农民不满意而引发矛盾,或者国有土地或林地管理部门随意收回土地经营权而出现矛盾。
3.2 有利于缓解林农矛盾
对于所有权存在争议的部分土地,根据农民实际经营期限较长的现实状况,可以只确定其经营权及经营期限,待争议解决完毕之后,再补齐其他权证。
关键词:体育系统;整体现;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0-0011-03
随着“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方兴未艾的“大体育”理念推动着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体育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业已成为新世纪我们亟待建立和完善体育系统整体观的原动力。然而,从文献及相关的文本中发现:“体育系统”一词完全被作为“体育局系统”的代名词,在行文时存在逻辑关系上的混乱,不能全面反映其内涵,以至于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完整的概念建立,对正确理解和建立体育大系统的整体观及科学决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时代赋予体育系统全面内涵,对实施“体育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 “体育系统”的内涵
1.1 系统概念及属性
系统论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要素,并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基本特征。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在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研究系统时,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达到对整体的理解。
1.2 “体育系统”的元素构成
体育是指根据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依据人体生长发育、动作技能形成和机体机能提高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体育的分类中随着人们对体育价值认识的提升而不断使体育的内涵产生新的变化。按照系统结构分析,体育系统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3个子系统构成。卢元镇从目的和对象视角将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康复体育等部分,子系统的构成得到了细化;体育是整体概念,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体育的各级系统又有着各不相同的子系统构成。卢元镇按参加体育的群体和活动区域范围,将我国的群众体育又划分为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民族体育、老年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等等。“对体育概念分类,可以采取很多标准”,无论运用何种标准来划分,这些子系统的要素组成必定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共同构成上位系统的全部内涵,具有重要的多元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特征。同时,各系统也并非是一些子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具有统一性,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充分协调和连接共同影响上位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运行效果。
体育系统是由许多总体目标一致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体育的全面发展靠的是所有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子系统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子系统的结构调整和功能发挥直接影响到体育大系统。正确理解“体育系统”的概念,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体育系统”的本质特征、目的任务乃至基本途径和方法手段,从而科学地指导体育实践。
2 “体育系统”的整体观缺失与歧义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体育界开始研究和使用系统论,80年代中期应用系统论思想研究体育的各种问题,到了90年代“体育系统”的概念逐渐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体育系统”的概念在学术论文中运用也越来越多,但出现了许多使用和理解上的歧义。
2.1 子系统从母系统中分离,母系统与子系统内在联系割裂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育系统的重要分支,理所当然的隶属于体育系统,是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子系统。但行文中较多表述成以下关系:“‘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培养体育人才的一种形式”。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两大系统概念并列使用,造成了把学校体育子系统作为无本质(体育属性)关系从体育系统分支出去,造成了学校体育子系统与体育系统成为一对并列关系,剥离了系统的关联性和层次性。研究成果中有很多类似的表述:“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优势互补效应只有在学校内才能体现,……而体育系统内的教练员资源向教育系统内的转移完全能够实现”。诸如此类表述均割裂了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内在联系。
系统整体中的部分不能脱离系统整体,一旦脱离系统整体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部分了。实施“体教结合”的意义在于促使竞技体育系统中的要素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是学校体育系统增加发展竞技体育要素,并非是两个并列系统间融合问题,更不是“从过去由体育系统独家包办的单一发展格局,逐步向由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其他体育社会团体等多家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的混乱关系。这种表述严重扰乱体育系统完整概念的形成和“体教结合”精神的正确领会,无疑使“承担竞技体育发展的主体不明”,责任不清,以至于二者并没有像当初规划的那样齐心协力共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事。
2.2 子系统代替母系统,子系统间互相排斥
体育系统中的子系统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和内在统一性。在使用时经常把竞技体育这一子系统的部分工作表述为体育系统,造成了子系统代替母系统,母系统与子系统间的关系混乱。如:“仅在体育系统内部挖潜难度很大,只有协调好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2008年的任务,才能推动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了培养人才我们要“处理好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不断拓宽体育发展的途径,改变竞技体育人才只靠体育系统独家培养的状况”;从“体育系统一家办向体制外多家系统共同办的方向转变”等等。文中所要表达的是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来培养体育人才之意,但从“非体育系统”词义上看,此种表述已把学校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排斥于体育系统之外,成为了内外系统的“合作伙伴关系”。歪曲了三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偏差:作者把“我国体育系统的工作人员中25 077名教育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这是我国体育系统首次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是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中有“裁判员20 079人、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3093人、竞赛组织工作人员5850人”;我国体育系统篮球后备人才队伍发展动态的研究中“以2000至2007年我国体育系统篮球一、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数量动态变化为研究对
象”,等等。虽然这些数据只是来源于各项目训练管理中心的竞技体育系统之内,学校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的体育人才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系统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一旦改变或中断,系统整体就会丧失原来的性质和功能”。整体观的缺失,造成了文中研究的对象与“体育系统”词义不符,得到的结论远不能全面反映我国体育人才的整体情况,造成了以偏概全,致使学术研究结果缺乏科学性,因而是不能作为制定体育人才发展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
3 “体育系统”的整体观与思想转变
“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3个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体育的整体”。“从现代体育的发展史来看,体育(主要指竞技体育)是从社会走进学校,又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可见,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及竞技体育本身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并不能完全分开,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在“普及与提高”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培养出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这是他们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漠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作法,或者片面强调后者、忽视前者也是错误的、有害的。在体育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各个子系统承担不同的发展任务,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应是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才能保证体育的整体发展,否则子系统的薄弱将影响整体的效果。
关键词:足球;有球技术;技术概念
中图分类号:G8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38-03
在现代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竞技项目,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足球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比赛中获胜主要取决于其有球技术水平的高低。现代足球运动的高速度、高强度和强对抗对运动员的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技术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在我国足球技术理论的发展已滞后实践的发展。相关理论的落后,意味着观念的落后和训练内容、方法脱离实践,也势必影响足球竞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加强足球运动技术理论方面的研究,对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从哲学对技术概念阐述的角度出发,探索竞技足球核心技术:有球技术的科学内涵。希望对竞技技术内容的完整充实有理论价值,并对我国足球运动员竞技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现实意义。
1足球技术概念现状分析
1.1关于运动技术的概念和定义一直以来为各方面专家学者和训练学科理论界所关注。国内外常把这种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能力称为“技术动作”或“动作技术”。而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实践中运动技术较多指的是运动技能和适应能力。从对文献的调查研究看,生理学表明,运动技能是一种行为。因此,只用运动生理学的知识来解释运动技能的一系列问题是不够的,它涉及到许多心理学的问题;心理学表明,对于运动技能虽表明有一定的含义但缺乏明确的定义,不仅如此,运动技能是一种行为方式还是种活动方式,对此也存在着重要的理论分歧。
1.2关于足球技术的概念和定义文献调查表明,足球教科书上,我国专家把足球技术概括成一句话: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合理完成各种动作方法的总称。近几年,我国足球技术定义的内涵已经从行动和动作方法向技术运用能力和技巧拓展。但没有突破传统技术是动作方法的认识,还是把心理和技术动作割裂开。
国外对足球技术的认识与我国不同。他们认为技术是指完成一个动作――传球、控球、起跳或是转身。其包含有决策,且意味着动作的完成含有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他们技术训练的目的,始终围绕着发展球员的控球能力和技术动作的流畅性,提高球员的技巧。技巧,用足球术语来讲,是一种视时间、区域的要求来选择恰当技术的能力;因此技巧中蕴含着做出判断和做出选择。从比赛的技巧性而言,足球比赛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判断的较量。
1.3关于有球技术的概念和定义从对足球比赛整体上看,人和球的关系是足球比赛的根本,足球比赛有球技术是足球技术的核心内容。足球比赛有球技术综合能力在足球实践中的表现不同于以往我们对足球技术的认识,现实中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产生了偏差,我们训练形成的足球技术脱离比赛实际。
综上所述,在体育运动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认识,对运动技术存在不同的见解。对运动技术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关于足球技术概念的认识,国内外存在明显差异。
2关于技术概念的哲学启迪
从文献分析中,获得一种启示,就运动技术本身研究运动技术的概念是难以认识的。需要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社会需求是发展的,人类总要不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解放。科学技术也是发展的,人类总会不断地发现新的自然规律和找到新的技术可能性。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样如此,原有的竞技体育技术手段,已不能完全或局部适用当今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产生新技术目的与原有技术手段的矛盾。尤其是在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社会特征,始终不能与发展变化的竞技体育同步,突显了竞技体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与指导实践活动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理论上直接展现在哲学、系统方法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竞技体育教育学、体育训练学等学科的视野之下,要解决这一矛盾,就竞技运动技术本身研究竞技技术是难以认识的。还要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因为“对自然科学关系密切,影响较大的是哲学,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有互相影响的关系……而哲学的意义恰好在于它能在观点、方法和理论思维上有一定的启示。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正是在自然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家需要理论思维这点上,哲学对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影响或一定的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325页)
关于竞技足球比赛有球技术的理论研究也需要用哲学的观点、方法进行理论思维,从而创新理论、发展理论、提高竞技体育理论水平。
2.1技术的本质
2.1.1技术的定义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把技术定义成“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在我国也存在关于技术本质的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一般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方法的总合。
2.1.2技术的基本特征
2.1.2.1技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有自然属性: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过程,作为手段和方法的技术必须依靠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符合自然规律;现代技术,更是人们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从产生时就有其固有或自生的自然属性。
技术有社会属性:任何科学技术的目的性都不是天然、自然所具有的,而只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具有的。
2.1.2.2技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其主体要素是:知识、技能和经验,包括方法、程序、规则等。技术主体的能力和知识还不能实现技术的功能,技术还是精神的物质转化,知识转化为物质手段和实体的过程。技术是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备等)的统一。
2.1.2.3技术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技术系统不仅是主客体要素的结合,还是一个由潜在形态(技术思想、发明、方案设计)到现实形态(体现于实际应用中的技术)转化过程。
2.1.2.4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8-10页)
2.2竞技运动技术本质技术的基本特征已经明确指出: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技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是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因此,竞技运动技术毫不例外的具有上述特征。
“在竞技运动系统内,竞技运动技术存在着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关系之分,前两者属于自然性技术,后者属于社会性技术,这是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的两个系统。 从实践上观察,竞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与人的配合而强化对抗力,并促使人与物关系的强化,人与人配合与对抗,是社会技术的主要内容,是运动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掌握自然技术,这是基础性技术,从自然技术发展到兼有自然性、社会性技术,存在着一种转化过程,需要通过实践这个中介。社会性技术的掌握,需要训练,更需要比赛。只有通过“比赛”,运动员才能意会。光训练不比赛,社会性技术难以认识,更难以掌握。竞争性协同,协同性竞争的社会技术往往不是教出来的,是“赛”出来的。” (《系统科学与体育》247页)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运动如果缺乏完善的社会性技术,竞技运动就难以发展和形成现实性的竞争力。“竞技运动比赛,运动员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是人的社会性反映,是人与人在竞赛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群体属性。不断的竞赛,就是强化这种群体关系。这是竞技的人性化。竞技不仅具有生物性(自然性)竞争的一面,还有人性――社会性竞争(公平竞争)和社会性协作的一面。”(《竞技教育学》46页)竞技运动中社会性一面,在竞技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它具有教育属性。它和自然性技术结合成为竞技技术的整体,这是竞技体育运动的实质,也是竞技技术的本质和内涵。竞技运动技术结构内容(图1)。
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本质也反映着人的个性特征――自然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
人的自然特征:从生理学方面讲、属于这些特征的是身体到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动作。
人的社会特征:从心理学方面讲:有心理意义的个性特征:兴趣与需要、智力与能力、气质与性格、经验与自我意识。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人是社会的一个成员,参与社会活动(包括竞赛活动),受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他的品质、素养、理想、道德、信念、行为、技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都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作为社会成员每一个人应有的特征。
2.3比赛有球技术概念的内涵分析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形态。从概念、命题、判断、推理、论证的排序看,概念还是最初的一种思维的形态。因此,概念不清,必然造成思维混乱。而思维的惯性使人们往往不能深究某些概念的真实含义。因此,我们原有的足球技术概念在足球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上,造成偏重于独立的动作规格标准的完成,我们的技术训练产生偏差,导致运动员掌握的技术脱离比赛实践。
竞技比赛技术新概念的开发具有深化改革的意义,即普通又有深刻哲理。足球运动技术是开放的动态系统,是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系统,竞技足球比赛有球技术是其系统中的子系统,竟技足球比赛是在开放动态中进行的,其比赛环境形态表现为是多人组合,人与球、场地和人与事、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复杂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展开的人与人协同配合和对抗、控制与反控制,争强制胜的竞争过程,是严格的“竞争博弈”、“动态博弈”。整个竞争过程,运动员的全部比赛行为都是以球为核心展开的, 人与人在比赛瞬息万变的时空竞争过程中,为控制球和处理球所采用的有进攻目的的触球动作,包括:接控、运过、传球和射门。比赛场上见到的“简单的触球动作”是运动员的外显行为。而为人所不知的内显行为则是,人与人对抗竞争过程中,表现出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在竞技场上的复杂联系、心理内化过程所产生的策略、决策。它是信息输入能量转化并输出信息,处理信息的短暂过程。例如,判断、选择“达到目的的触球动作”,这一过程是在瞬息万变中决策的“动作行为表现”,而这一“动作行为表现”我们认为这就是“比赛有球技术”。
足球运动员熟练的控球和处理球动作依赖于人类控制系统的相关领域。运动员所作的决策和来自不同方面的刺激有关。或者说,运动员是在所有相关信息和不相关信息之间作选择。所有能为决策提供信号的知觉要素都是接受信息。对熟练的控制有球技术动作来说,外部和内部反馈环非常重要(图2)。
竞技足球运动有球技术系统结构有自然性技术和社会性技术。自然性技术是足球基本运动技术,它是踢球的基础。社会性技术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协同和竞争所表现出来的比赛技术,它是竞技足球比赛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实践和理论)社会技术促进了自然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功能的发挥,因此,可以认为:社会性有球技术就是竞技足球比赛有球技术,其实际表现就是“比赛实战的技能、技巧”。
从简单的触球动作到“比赛动作行为”这一实践过程有着深刻的技术理论内涵。
2.4竞技足球比赛有球技术概念的界定通过上述分析,竞技足球比赛有球技术的概念是:足球运动员以自然技术为基础,以动作目标为起点和归宿,通过比赛控球过程,人与人之间联系关系的协同和竞争,比赛技术结构、功能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认知性技能(知道做什么)、运动性技能(正确的去作)和开式技能(执行动作技能)。“开式技能”是指在变化和不可预见的环境中执行的运动动作(《动作学习与控制》12页)。是自然性技术和社会性技术的结合,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极其复杂的动作行为变化表现的总合,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总之,以上对足球运动比赛有球技术概念所下的定义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比赛有球技术所作的界定。科学的概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高度概括。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逐渐深化的。因此,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事物发展而发展的。足球运动技术这一概念也将会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得到拓展。
3结论
1) 用哲学的观点和理论思维探索竞技足球运动技术是由自然性技术和社会性技术构成的技术系统。社会性技术就是竞技足球比赛技术。
2) 社会性技术作为竞技足球运动的一个独立系统,用哲学观点分析,社会性技术在足球竞技运动中它不仅是运动员的实践活动方式,更重要的它还是运动员的认知能动过程。
3) 通过对哲学的技术观和相关理论的探索,得出竞技足球比赛有球技术的概念是:“足球运动员以自然技术为基础,以动作目标为起点和归宿,通过比赛控球过程,人与人之间联系关系的协同和竞争,比赛技术结构、功能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认知性技能、运动性技能和“开式技能”(执行动作技能),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极复杂联系的动作行为变化表现总合,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4) 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形态。竞技足球比赛有球技术概念的界定具有明晰概念、转变思维观念的意义。希望这一理论对全面改进竞技足球有球技术训练的内容、方法和足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 列.巴・马特维也夫,著.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6.
[2] 《体育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体育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1.
[3]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4] 张力为,等.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5] 杨锡让,著. 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5.
[6] [英]塞门・克里夫德著.巴西式足球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0.
[7] Bert Vab Lingen著.杨一民等译.足球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8] 杨一民,等译.足球战术与技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9.
[9] 蔡俊五,译.新足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2.
[10] 亚洲足球联合会.亚洲足球教练员级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
[11] 李保耕,主编.足球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6:42.
[12] 中国足球协会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编写组.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1.
[13] 张英波,著.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
[14] 中国足球协会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编写组.《足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1:55.
[15] 陈昌曙,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7.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 问题 研究
构建体育强国,竞技体育的体育事业窗口作用必将更为突出,社会大众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期望将不断提升,竞技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对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城镇,打造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人民推崇竞技体育的升国旗、杨国威,欣赏竞技体育的“高、难、精、美”技艺,用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在竞技体育的巨大感染下亲身参与体育锻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竞技体育的社会、政治、经济、娱乐、教育和文化等功能在体育强国的打造过程中将发挥更为核心的积极作用。但是,竞技体育自身也还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1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水平不协调
1.1夏季与冬季奥运会成绩不协调
1984年,我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就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获得15枚金牌,取得金牌榜第4位;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于金牌榜第一和奖牌榜的第二。相比之下,我国1980年起参加冬季奥运会,到2002年第冬季奥运会,取得了2金、2银、4铜的成绩,奖牌榜列13位,中国代表团整整花了22年才实现冬季奥运会“零”的突破,比夏季奥运会获得金牌晚了18年。可见,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上的成绩相差甚远是不言而喻的。
1.2金牌过于依赖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六个传统优势项目
尽管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项目不断扩大,第28届达到了13项,第29届达到了15项,都超过了两位数,但是我们获得的金牌还是主要集中于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传统优势项目,这种状况没有改变。七届夏季奥运会,六大传统优势项目共获得金牌125枚,占了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76.7%;而柔道、游泳、田径、跆拳道四个项目共获得金牌24枚,占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14.7%;摔跤、排球、击剑、皮划艇、拳击、射箭、赛艇、帆船、网球九个项目共获金牌14枚,占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8.6%。
1.3职业体育项目水平不高
职业体育项目,特别是集体球类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备受世人的关注,而我国集体球类项目(除女排外),特别是男子项目,争夺奖牌的实力差。以足球、篮球、排球为例,女足获得过1次银牌,女篮获得过1次银牌、1次铜牌,最好的女排获得过2金、2银、3铜的好成绩,而男子集体项目从未获得过金牌,中国男篮取得过第8名的奥运会最好成绩,中国男排仅获得过两次奥运会参赛资格,取得过一次4家并列第5名的奥运会最好成绩,中国男足更是能取得奥运会、世界杯的参赛资格都十分困难。[1]
2传统“举国体制”面临新的挑战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一种工作方式,是为了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实现奥运战略目标,国家确定的体育政策和一系列实际具体的工作方法”[2]。“举国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综合国力,集最有效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推动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无疑,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突出的表现为: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竞技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在管理、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国一体化,管理以各级体委为中心、训练以专业运动队为中心、国内竞赛以全运会为中心,凭借这一体制的实施,我国的竞技体育实现了腾飞。
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很好地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的改革需要,“举国体制”对计划经济的依赖性与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故有矛盾,使得这一体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不足和冲突。主要表现为:竞技体育主体利益冲突,利于整合机制不足,中央与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及社团之间,运动员、教练员与集体和国家之间,奥运会与全运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权力过于集中,政事管办难分;竞技体育市场化困难,市场配置体育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竞技体育社会化动力不足,社会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没能调动;企业资金、社会和民间资金缺乏,竞技体育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竞技体育发展资金不足;运动员保障机制不健全,出口不畅,原有训练体系生源萎缩;人才缺乏合理流动,造成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等。所有这些问题、不足和矛盾都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原有“举国体制”得以解决。
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困难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许多项目,甚至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优势项目,可供训练的运动员十分有限,难以支撑运动项目巩固和保持原有竞技体育的高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人才培养体系萎缩、运动员生源不足和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艰难,以及教练员素质所限运动员成才率不高等原因。
我国的奥运冠军有90%来自业余体校,主要走一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3]的培养模式,然而,这条单一的成才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面临严重的挑战,难以继续往日的辉煌。计划经济条件下,运动员退役由国家统包统分,运动员再就业相对容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深化,计划分配的方式受到根本的改变,这使得运动员安置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许多家长不愿意送子女从事竞技体育训练,造成后备人才生源不足,训练根基萎缩。此外,业余训练经费严重不足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业余训练体系的教练员大多是退役运动员转变过来,与国外教练员相比无论是训练理念和管理手段方法相对落后,导致运动员成材率难以提高。尽管我国教练员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竞技体育强国战略对高层次教练员的需求相比,仍然相对滞后,教练员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水平快速提高的“瓶颈”。可见,我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已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田美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
【关键词】新时期 竞技健美操 审美追求
健美操来源于人们对身体健美的崇尚和要求,通常有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之分,无论哪一种健美操都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有韵律的身体活动,以身体姿势的展示将人体健与美的动态、形象和内在感情融汇在一起。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它以成套动作作为表现形式,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
一、竞技健美操的美学效应
健美操是表现美的人体运动,人体运动是受主观意识指挥的一种精神作用的外在表现,人体又能在运动中体现出思想意志、道德情操、情感、作风、气质等内在美,这种美是健美操给人特有的感受。现代竞技健美操以融体操之健与舞蹈之美和音乐之韵于一体而令人耳目一新,它以动作创编科学、姿态优美以及对人体的健身、健体、健美和健心有益而吸引着人们的广泛关注。新时期竞技健美操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健美操运动,比健身健美操更加激烈,更能体现出健与美的特色。竞技健美操建立在美学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讲究造型美,要求动作美观大方,准确到位,要求训练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姿势,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展,培养健美的体形和风度,塑造健美的自我。竞技健美操既注重外在美的锻炼,又强调内在美的培养,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健身、健心、健美的整体效应。
新时期,我国各种以竞技为主要方式的竞技健美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竞技健美操的音乐、舞蹈、动作、形体、着装各种表现形式充分、深刻的展示出了竞技健美操独特的美学效应和现代气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和关注,新时期以“美”为主导的竞技健美操健身思想正在逐步形成。
二、新时期竞技健美操的审美追求
美学是人们在与美的事物接触过程中出生的经验总结,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审美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美,审美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美的研究,掌握美的法则,以欣赏一切事物的美,并按照美的法则创造艺术的美。竞技健美操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运动形式,随着健美操的兴起与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的迅速提升,其动作特点更朝着难、新、美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竞技健美操的审美特征,众多的美学因素构成了大众对竞技健美操的审美追求,新时期竞技健美操的审美追求主要表现在竞技健美操的人体美、动作美、音乐美、舞蹈美、和谐美和内涵美。美学表现力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迈向成功之门的钥匙,是一套竞技健美操的色彩和灵魂。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认知力、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把动作和音乐的内涵化为自身内在的情感,借助于身体姿态、技术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态持续地表达出来,用以吸引和感染观众,达到运动员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完美统一。
1.人体形态美
人体形态美是体现运动员表现力的基本条件。一个五官端正,体形匀称,肤色较好,脂肪层少的健美者展现出匀称的骨骼、刚健有力的肌肉、协调而灵巧的肢体美,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和极大的青春魅力,也能体现出运动员的信心与勇气。人体形态美是美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晶,是人体美的典范,也是人的内在品质、性格、思想作风的表现,是健美操运动员独特风格和外在气质的载体,同时又营造出直观深刻的人体美学视觉效果。
2.动作美
美是动作的外在表现,动作是美的表达方式,动作美通过运动个体或群体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以和谐完美的形体动作而表现出其特有的美,这种美以力量、速度、方向、色彩、造型与技巧于一身,在完成竞技健美操动作时必须掌握好做不同类型动作时肌肉紧张与松弛的对比感,把握好同类动作在不同状态下肌肉用力的强弱大小的处理,才能使动作优美稳健,达到力与美的和谐统一。
3.音乐舞蹈美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竞技健美操音乐不仅是动作的节奏和力度的号召,而且是运动员风格和动作的表现。音乐在竞技健美操比赛或表演过程中,强化动作的展现,烘托全套动作的气氛,增强热烈浓厚的感染力。运动员可从音乐的内涵中,寻找出情感变化的最佳依据,完美的动作只有在与动作风格一致的音乐伴奏下才会使动作更加富有生命活力,才会使无声的形体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动作本身的内涵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对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产生相宜的刺激作用,从而引起人们强烈的审美共鸣,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同时,竞技健美操以其优美的舞蹈形象,向人们展示千姿百态的舞蹈语言,以惊人的美和高度概括性震撼观众的心灵,产生强大的共鸣,舞蹈的人体艺术最能表现人体美,通过点与线的移动造成动与静的姿态和形态,不同的节奏节拍形成不同的韵律风格,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感情。竞技健美操通过优美活泼的舞蹈,优雅脱俗的音乐来感悟美,创造美、享受美,激发出蓬勃向上、追求自我完美和自我表现的意境。
4.内涵美
内涵是运动员内在个性特点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运动员由个性迸发的表现力是最能展示自身优势的,也使表现力更富有激情和个性。内涵的个性特点主要包括自信心、应变能力及思维想象力。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表演性很强的项目,运动员应具有自信心,敢于挑战的竞技心态,应具有适应和应付赛场上可能遇到的突变能力以及对动作、音乐大胆的思维想象能力。在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中要针对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充分发挥他们内心情绪的体现才能,只有在这种心态下,运动员才能有高昂的激情和出色的表现力。
5.感染力美
感染力是指运动员的动作能激起他人共鸣的一种情感,是通过精神面貌体现出的人的神态、神韵、神采及表现出的活力,把他人带入美的境地。这就要求运动员能够持续地通过目光,真诚自然的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力与观众交流。运动员在成套动作完成过程中,要有自信的表现,通过运动员肌肉的弹性,动作的爆发力来表现健美操的魅力,向人们展现出一定社会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审美层面的不同需求和渴望,其感召力、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一种和谐美,是体育的核心范畴,也是体育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正中,李大光.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2)..
[2]邓嘉,李杉,邓欣.体育审美能力[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关键词:竞技体育;软实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874-03
中国从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0”的突破以来,仅仅用20年的时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金牌总数达到32枚,比第1名的美国仅少3枚,超出俄罗斯5枚,呈现出超俄赶美之势。中国竞技体育的巨大进步是客观条件的硬实力加上主管条件的软实力之和。在过去的奥运备战征程中,我们已经围绕如何提高中国金牌的硬实力,在科学训练、科学竞赛、科学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但凡重大的攻坚项目,光有硬实力的提升,没有软实力的提升,并不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中国体育界已经深刻认识到竞技体育软实力对于指导奥运备战,造就政治坚定、意志顽强,敢于和勇于胜利的威武之师,对提高中国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1软实力与竞技体育软实力
1.1软实力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Nye)于1990年提出。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即包括由经济力量、科技力量、军事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这种硬实力表现在一个国家通过依赖经济“胡罗卜”诱惑或军事“大棒”来威胁、利诱别国去干他们不想干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间接的使用力量的方法,即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政治价值观、民族凝聚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就是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的特殊力量,它强调与人们合作而不是强迫人们服从你的意志。约瑟夫・奈把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软实力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文化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及其影响力[1]。
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它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而言的。综合竞争力既包括由经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制度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要充分发挥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换言之,软实力依靠的是某种思想、文化的吸引力和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和政治制度设置别人的议程的能力,是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以促使他们产生预期的行为,它无需耗费代价高昂的传统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就能屈人之兵,经济又实惠[2]。
1.2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从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看,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离开了硬实力的增强,软实力就无以附着,无以发挥其功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软实力不仅仅是说服,它是引诱和吸收的能力。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提升同时推进,软硬配合,相互促进。
通常认为,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硬实力是构成综合实力的物质基础,软实力则决定硬实力利用发挥的效率,同时反作用于硬实力,对硬实力的加速聚积具有积极作用。老子有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意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过没有间隙的东西。而软实力就具备这种超强的穿透力。
1.3竞技体育软实力根据矛盾普遍性原理来分析“软实力”概念可以看出,它已经大大超出了国际政治领域而成为更高层次的概念,并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一旦我们跳出约瑟夫・奈所关注的领域,便会发现,竞争并非一种仅局限于国际政治领域的现象,它始终与人类社会相伴随。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竞争更是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为了在竞争中取胜,竞争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对这种实力作进一步的分析,自然会得出“软实力”的概念,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软实力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所有竞争主体之中的精神性的力量,能够有助于主体参与竞争并对竞争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3]。
竞技体育按照国家与地区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竞争主体。过去我们一直重视竞技体育的运动成绩、训练方法、经济投入、运动员数量、场地器材设备等物化层面的硬实力挖掘,而与其相对的竞技体育软实力的开发不够深入。竞技体育的软实力是指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具备的竞技体育的思想与文化的吸引力、价值标准与政治制度的感召力以及人性修炼与精神文明的影响力等内在的、人化的综合竞争能力。竞技体育的软实力主要集中体现在体育文化与体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竞技运动成绩的提高,外在需要科学的训练与竞赛,内在依靠文化建设与体制创新。
2竞技体育软实力的作用
2.1复合作用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联,由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因素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政治与文化、法规与政策、思想与观念、体制与机制、管理与服务等内容,代表着一个有机的整体。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构成竞技体育发展的“复合要件",两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竞技体育软实力能对竞技体育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效应,但却不能脱离硬实力而独立发挥作用。
2.2双赢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投资者希望市场发育成熟、群众基础好的项目,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部门恰恰可以利用良好机会发展体育产业,减轻财政压力,这样为竞技体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了竞技体育的软实力。软实力的增强有利于促进体育经济新的增长和长远发展,反过来,体育经济的发展又促进软实力的优化,软实力是一种能够长期互利共赢的实力。
2.3先导引领竞技体育的软实力包括了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管理制度等多种内在内容,而这些内容却决定了我国体育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效率等等方面。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软实力建设是灵魂,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一定要有软实力作引导,指挥其科学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竞技体育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都将会不断得到充实和扩展,人们对软实力的认识也有品位、上档次。随着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国际间、地区间的软实力竞争越来激烈,过去认为是良好的可能会“落伍",现在认为是优化的可能不久就会落入“俗套",竞技体育软实力始终在一个动态的优化之中。
3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3.1竞技体育价值认同竞技体育的组成是由双方面构成的,一是运动员的竞技表演;另一个是观众的观看与欣赏。竞技体育是否成功、表演是否精彩、水平是否提高,观众是最好的尺度标准。精彩的表演、高水平的发挥,观众自然积极性高涨,能较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竞技体育才能说得上成功。如果比赛或表演大失水准,对不起观众,观众怎会买帐呢?试想没有观众的比赛或表演会是什么状况?竞技体育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观赏娱乐,运动员找到运动感觉,观众才有欣赏和娱乐的感觉,这正是竞技体育的价值所在[4]。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尊重自己、积极进取、不言放弃,这是我们崇尚的体育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体育运动风行全球并深得民众喜爱的基础。
在我国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过分强调体育的政治任务,使其政治属性过于突出,许多运动员和教练员还是坚持“提高水平,为国争光”的思想,国家也在实践“奥运争光计划”。难道运动员辛苦地训练就是要争冠军、夺奖牌、升国旗、奏国歌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刘翔在110 m的决赛中会因为没有约翰逊同场竞技而感到有些遗憾呢?如果仅仅是为了金牌,为什么还有“虽败犹荣”呢?长久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观众衡量体育价值的标准仅限于荣誉感、责任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而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公众的体育价值观也在悄然改变,变得更加开放、平和。
国家以奥运争光为导向,省市以金牌为标准,个人以名次论英雄,导致竞技比赛重输赢、看结果、没过程,在运动场上出现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例如十运会的“孙福明让赛、邢惠娜挤人”事件。竞技体育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竞赛表演上,运动员关于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现在于竞赛的过程,观众当然在乎过程。如果有精彩的表演过程自然会有出色的结果。观众重视比赛结果,但更重视比赛过程。如果比赛没有了悬念,谁还会去看呢?现在,我们的观众依然追求荣誉,但更看重获得荣誉的途径、方式乃至成本。近几年来,社会大众对让球、兴奋剂、裁判腐败等体育消极现象口诛笔伐,反映了社会的成熟理性。哪怕曾经是至高无上的奥运会金牌,也无法再一俊遮百丑。
竞技体育价值观要求我们的运动队根据时代特征、项目特点和运动员个体差异,创造鲜活的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来把运动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果转化为2008年奥运会的生产力和战斗力。知荣明耻,人之根本;明辨荣辱、国之大策,广大备战工作者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引下,必将用软实力激活硬实力并弥补硬实力的不足,在全社会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过程中,树立起中国竞技体育的崭新价值观。
3.2竞技体育文化建设竞技体育文化建设作为竞技体育的根据地,是宣传思想工作实力的标志,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战场”,是增强竞技体育凝聚力的阵地。现代竞技体育发源于西方,我们学习了西方竞技体育的运动方法、掌握了竞赛规则,但与之运动形式相比,将这些外在的运动表现与内在的文化积淀交融,结合我们东方传统文明,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竞技体育文化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如果说中华民族精神是熔化在中华各族人民血液中挥之不去、化之不开的浓厚民族感情、优秀民族品格和民族志向,那么我国竞技体育折射出的就应该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而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在我们国内可以观察,凡是具备较好文化建设的运动项目,运动成绩也非常优异而稳定,例如我们的“乒乓文化”、“女排文化”等等。为了建设良好的竞技体育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强化人文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以人为本”将成为新世纪人类发展体育的共同理念。“以人为本”是人类发展观向“发展目标的社会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即从传统的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健康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依附的基础,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这些都已是人类社会普遍共识。随着人类发展观从“物为本位”转向以“人为本位”,作为人类健康事业的体育亦将溶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使其成为新世纪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事业。
人文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与做事。纵观国际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主要特点,着重强调两方面:一是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二是在道德教育方面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人文教育须承诺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竞技体育也须承诺身心的教训和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
3.3塑造竞技体育品牌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技体育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体育品牌,承载着弘扬体育主旋律的使命,是时代的投影、精华的浓缩、质量的结晶,是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标志性工程。在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尽可能的塑造属于我们的运动品牌、体育明星。我国的乒乓球、女子排球、跳台跳水、射击、举重等优势项目,要变成世界竞技体育品牌,就像一提到篮球,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国的NBA一样。中国目前像姚明、刘翔这样的体育明星还是太少,争取多些项目出一些世界级的体育明星,将中国的竞技体育文化发扬光大。
我国的优势项目在国际赛场上已经具有一定影响,要很好利用群众基础好、影响面大、“人气”指数高等优势,通过国内以及国际赛场,打造出我国竞技体育的品牌,产生品牌效应,更好的发挥出品牌优势。我国的乒乓球运动是最具代表性的运动项目,不仅是我国的国球,也是国际竞技体育舞台上势不可挡的长盛不衰项目。
伴随着体育意识不断加强,体育运动的高竞争性和高娱乐性产生了具有一定号召力的体育明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杰出体育人才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赋予了竞技体育日新月异的反作用力,促使许多人加入到体育实践中,扩大了体育的群众基础,培养了一批批的杰出的体育人才。高水平的赛事和备受关注的体育明星的魅力、风采与赞助企业的产品联系在一起,能够使体育品牌形象化。
3.4管理体制的创新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需要一种有生气、有活力、有巨大优越性的管理体制,这也是软实力提升的焦点。我们现在进行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增强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是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举国体制的优势,尽管举国体制对中国体育的发展起到过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它表现出与社会环境日益滞后性。因为竞技体育中的“举国体制”是指把体育理解为人民和国家的事业,因而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在现阶段只存在于竞技体育中的公共部分,政府管理在竞技体育中也只能在此部分尽其责任与义务。反之,竞技体育的有些方面就不适用于“举国体制”。需要指出的是,竞技体育中的职业体育不能实行“举国体制”,因为它具有明显的产业性质,靠市场经营赢利,采用出售门票、电视转播、赞助广告等多种手段获取利润。因此说,如果市场化运作可以带来更高效益,并非政府投入不可,那么也就可不实行“举国体制”[5]。如对于非奥运项目或预期难以在奥运会上有突出表现的体育项目,如马术、蹦床等,政府就不应投入过多,而且,部分运动项目的发展是否必须由政府办才能实现预期目标还有待琢磨,这些项目若实行“举国体制”则会事与愿违,内耗太大,得不偿失。另外,就场馆设施来说,只有公益性工程的建设与维护需要政府投入,其他许多则可以置入市场体系之中,其开放运营也是如此。鉴于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任务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试图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我们既要从完成第29届奥运会的任务角度出发,又要对6~8年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有足够的估计,来论证改革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设计改革实施方案和步骤[6]。
举国体制作为我国体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管理体制,有其存在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在中国现阶段,举国体制指向的目标应是竞技体育的公共管理部分,向人们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例如市场发育不成熟或没有进行市场运作的竞技项目。而在公共领域以外的部分,主要权力要移交社会,由社会管理营利性质的体育,即凡是能通过市场运作得以发展的项目,都不在举国体制范围之内。政府与社会在管理实践中,要区分角色并合理定位职能,行使管理权力,将各自管理之手伸到该伸的地方。政府与社会这两只手都要伸出来,虽各有分工却又密切配合,这也正是体制变革的关键所在。
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为全国竞技体育树立了一面旗帜,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时期,必然要接受新的考量,也必将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发挥其辐射和影响力。我们应以更强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心,来提升竞技体育软实力,我们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参考文献:
[1] 董立人,寇晓宇,陈荣德.关于中国的“软实力”及其提升的思考[J].探索,2005(1):143-146.
[2] 张晓慧.软实力论[J].国际资料信息,2004(3):25-28.
[3] 黄牧怡.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J].哲学视野,2004(12):13-15.
[4] 苗治文,秦椿林.当代中国体育的价值观[J].体育文化导刊,2005(6):20-22.
摘 要 阐述高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的概念,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范畴内分析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相同点、差异性及互补原理,从中可知应通过对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有机结合,增进训练与教学的关联,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竞技体育 体育科研
一、前言
而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竞争无处不在,从装备到技术动作、甚至各种配套保障。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未来社会要求竞技体育具有以科技、教育为基础的持续发展能力。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机构的结合正是造就这种能力的原动力。它既是实现竞技体育发展的保障,又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良好契机。作为实现训练、科研、人才培养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院校基地化、训练学校化,还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了获得高水平训练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结合的模式
高校与当地省市体育系统合作办队,双方共同负责运动员的选拔、入校、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训练比赛。运动员既可代表所在省市参加有关比赛,也可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比赛。教体结合是一种优势互补的结合,既吻合了运动员普遍希望“夺标成才”的愿望,从而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当前办高水平运动队一种效益最佳的模式之一。
(一)招生来源。生源主要来自省、市优秀运动队,省、市中专层次体校,少量来自普通高中和传统运动学校。
(二)办队体系。主要是各高校体育院系或体育教学部成立专门的运动训练部来管理。训练有以下三种体制:
1.集中管理训练:这是高校普遍运行的训练体制,学校按招生要求和政策,招收符合要求的运动员或特招运动员,让他们集中住宿、学习和训练,学校选派经验丰富的文化教师负责运动员的文化课教学,选派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教练负责训练,同时配备有良好素质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这样由学校全面负责为运动员开设各类文化课程,全面负责他们从招生选拔到训练比赛、党团建设和毕业就业等日常管理。
2.高校主导训练:以高校作为训练中心基地,在做好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工作的同时,进行中小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中小学生运动员则安置在大学附近的中小学就读,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是一种集中住宿、分散训练的体制,它与一条龙体制有所相似,但也有不同。前者是将大、中、小学生运动员全部集中于高校进行训练,后者是分散在各自学校训练,高校主导训练体制能达到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共同提高的目的,体育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投入与产出的效果更加明显,也可克服多头相互扯皮的现象,使运动员的输送变得更加畅通和有保障。
3.分工协作训练:学校与省市体工队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夺标育人”的双重任务,高水平运动员依照国家有关政策,作为高校学生,主要由校方负责他们的文化课学习,运动员修完相应课程学分可获得文凭,而体工队负责运动员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训练比赛,他们具有双重身份,作为同属双方的运动员参加不同类型的比赛。这种训练体制强调分工的专业化,发挥双方的优势,完成培养双高人才的目的。
(三)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拔尖运动技能,又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体育人才,毕业时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可在考核的基础上选拔保送。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代表学校参加体育比赛的任务。
三、高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结合的基本内涵和规律
(一)两个优势有机结合。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方面,体育和教育部门各有自己的优势。教育系统有生源优势,文化思想教育优势,教学优势,管理优势,人才成长规律认识优势,财物优势和普及体育的优势。体育系统有技术人才优势,训练场地优势和组织训练、竞赛的优势。“体教结合”就是要把两个系统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义务共尽、成果共享、团结协作、优势互补。这是实行“体教结合”,取得培养人才综合效益的一个内在要求,也是“体教结合”的基本规律。
(二)两个系统一个目标。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共同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体育系统培养的优秀体育人才,不仅在专业训练上要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上也有内在的要求,这些都必须得到教育系统的大力支持。教育系统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础。因此,教育系统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必须紧紧依靠体育系统的密切配合。两个系统在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提高的。
四、实行高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结合的基本对策
(一)完善领导体系,健全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结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体育和教育部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因此,完善领导体系,健全管理制度是高等教育与竞技体育结合卓有成效的关键。
(二)建立选材一体化,育材一条龙的运行机制。建立选材一体化、育材一条龙的运行机制是高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结合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和教育部门统一选材标准,广泛选材、科学选材。
五、结束语
体育的发展不能离开教育,竞技体育更需要高校体育教育的支撑。高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的结合,是体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新颖模式,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科技兴体战略的具体落实。要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向世界强国持续发展,必须走体教结合之路。
参考文献:
[1] 郑建岳,李建设.对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回顾与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对体育舞蹈来说,它将体育、音乐、舞蹈和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音乐贯穿于整个体育舞蹈过程中,是舞蹈表演的灵魂所在,表演者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将抽象的音乐内涵用肢体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当前体育舞蹈的音乐大多数是西方作曲家的世界名曲,中国的艺术表演者由于所受的文化熏陶和人生阅历的不同很难在深层次上理解和领悟西方的音乐内涵,这就容易造成对舞蹈内涵理解的不准确,使表演只有空洞的肢体模仿,大大降低舞蹈的艺术欣赏性,阻碍了体育舞蹈中国化的进程。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内涵就是让西方体育舞蹈具有中国特色,在保留其先进性的基础上融入中国风的音乐,使其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民族音乐包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涵养和精神寄托,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要想使体育舞蹈在中国得到更大范围上推广与发展,被更多的国人接受与认可,就必须使体育舞蹈音乐融入中国特色音乐,同时还可以使中国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2、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解决办法
2.1加强理论研究
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时间的积淀。首先要解决好理论方面的问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音乐,都要搞清楚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不同的音符所代表的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达到与舞蹈的统一,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的同时如何为舞蹈音乐注入中国特色音乐等诸多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从实践上推进体育舞蹈中国化的进程。理论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加强对西方音乐的研究,充分掌握其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其次是要深层次上挖掘中国特色文化,将中国的特色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再次是努力寻求中西方文化的契合点,将中西方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2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舞蹈音乐专业
目前我国的体育舞蹈音乐专业设置并不是一片空白,国内许多高校均有相关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在这些专业院校中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与专业课相关的体育舞蹈音乐教材内容大多是西方音乐,从教学方法、乐理知识到试唱等均是西方的世界名曲片段。这些内容诚然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仅仅学习这些西方的音乐内容和音乐形式,反而丢失了自己本民族的音乐精髓,可谓因小失大。西方经典的音乐内容可以拿来学习和借鉴,但更重要的是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因此,在体育舞蹈音乐专业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是专业教材建设。在专业教材中一定要尽可能多地设置民族音乐相关的内容,重视对体育舞蹈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弘扬,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舞蹈音乐缺少中国元素的现状。
2.3在教学训练中加强体育舞蹈“中国化”的实践
体育舞蹈教学是体育舞蹈中国化的革命前线阵地,是理论付诸实践的重要场所,是传播体育舞蹈文化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专业院校的舞蹈老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舞蹈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以身作则,改革教学内容,创新形式,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充分实施教材内容,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的发生。
(2)社会培训机构要秉承民族特色,以传承民族音乐和文化为己任,自觉地将民族音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使舞蹈学习者能够深刻理解民族音乐对体育舞蹈的重要性。
(3)舞蹈老师和教练不仅要意识到体育舞蹈中国化的重要性,还要不断地给自身充电,在了解和掌握西方音乐的同时重点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涵养,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4)作为体育舞蹈专业类的学生和爱好者也要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过程中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培养对中国特色音乐的兴趣,不断地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2.4将中国元素融入竞技比赛
将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竞技比赛中,是对体育舞蹈中国化所提出来的更高的要求。意味着中国舞蹈将走向世界舞台,接受全世界人民的检验,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这不仅仅是一项竞技项目的比拼,还是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重要步骤。目前的体育舞蹈竞技项目大多为西方音乐伴奏,中国的运动员由于文化背景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很难对这种类型的音乐有自身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在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力求在音乐中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把中国特色音乐推向世界,促进体育舞蹈音乐的中国化进程。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