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

第1篇: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摘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入住我院的60例确诊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及外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P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临床疗效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合并各种不同程度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的基础上由于感染等因素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很高的致残率[1]。在我国,随着近年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目前临床上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治疗为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临床疗效多不理想。我科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简要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病例收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入住我院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均为2型糖尿,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6岁,糖尿病足1级28例,2级20例,3级8例,4级4例,排除合并严重并发症和其他严重疾病,诊断标准符合WHO(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及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标准。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7岁,糖尿病足1级13例,2级11例,3级4,4级2例;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5岁,糖尿病足1级15例,2级9例,3级4,4级2例。两组病例资料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糖尿病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应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达美康等药物,制订合理降糖方案,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0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9.0mmol/L以下,限制患者足部活动,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感染等糖尿病足专科特殊治疗,同时治疗其他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脂、血压。

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糖尿病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的自拟方,处方如下:金银花、玄参、地龙、知母、赤芍、丹参、川牛膝、当归尾、黄芪、甘草、天花粉,常规服用。加减:体衰创面愈合缓慢加生熟地、人参;痛剧加没药、乳香等。外洗方:黄柏、黄连、红花、桂枝,五灵脂、当归、甘草,乳香。方法:煎汁浸泡双足,水温控制在39℃~41℃间。每次30分钟左右,每日浸泡2次。特别注意,感染发展期及坏疽期禁用。

1.3 疗效标准: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肢体症状消失,溃疡疮面完全愈合,恢复行走能力,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加快。显效:肢体症状显著改善,溃疡疮面缩小2/3以上,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有效:肢体症状减轻,溃疡疮面缩小1/3以上,神经传导速度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溃疡未愈,坏疽发展,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以P

2 结果

治疗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治疗组30例患者,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见下表1。

两组总要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对照组(73.3%),可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糖尿病足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糖尿病在中医学属于“脱疽”或“筋疽”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消渴日久,伤及气阴,血行不畅,经脉瘀阻,肢端失养,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治疗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化瘀通络、祛腐生肌为主要治则。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足 系末端微循环障碍,肢端缺血合并感染诱发而导致[4]。治疗主要为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抗感染等方法。中西医关于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基本相同,临床研究报道两者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具有互补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P

参考资料

[1] 陈亮光.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6):406―407.

[2]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3] 林兰.现代中医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07.

第2篇: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传统定义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1]。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 min内完全恢复,超过24 h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脑卒中协会(ASA)在《脑卒中》上发表关于TIA新的定义[2]:由于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新定义指出症状持续时间不再是诊断的关键。以往传统的TIA诊断标准过于宽泛,应修改TIA的临床定义,并按照处理急性脑卒中的标准对TIA患者进行紧急评估和干预,以避免不良预后。

1 TIA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TIA病因 目前TIA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血压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脑病急性综合征,其病因主要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应重视病因学检查。

1.2 TIA发病机制 TI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流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微栓子学说、 血管痉挛学说、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学异常等[3,4] 。较为多见的为微栓子型和血流动力型。

微栓子TIA是由于颈内动脉狭窄处附壁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心源性栓子较少,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附壁血栓或血流缓慢形成的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脱落,可使脑动脉产生阻塞、痉挛,周围组织缺血水肿,出现局灶性缺血、水肿,出现局灶性脑缺血;当栓子被分解、溶解或被血流冲向远端时,或缺血区建立了侧支循环之后,缺血症状就消失或减轻,故脑缺血呈现一过性。血流动力学型TIA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狭窄、舒缩功能下降,脑血管对血流的阻力增加,若脑血管阻力增加到相当水平,而其他代偿功能又不能弥补,由此造成的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局灶性脑缺血的病理性改变。在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血压波动所致远端一过性供血不足,其原因是病变血管自身调节能力下降,无法保持局部血流量的恒定 。现代研究认为,微栓子型TIA以颈动脉系统多见,血流动力型TIA以椎-基底动脉系统多见[5]。

2 TIA临床症状

TIA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为数分钟或十几分钟缓解,不遗留后遗症;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似。短暂性脑缺血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6]。颈内动脉系统TIA:通常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率少,较多进展为脑梗死。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有对侧面部轻瘫,或出现对侧单肢或半身感觉异常。特征性症状:①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伴对侧偏瘫或感觉障碍。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③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率高,较少进展为脑梗死。常见症状:多为眩晕、平衡失调、多数不伴有耳鸣。特征性症状:头部转动时跌倒发作,无意识丧失。短暂性全面性遗忘。双眼视力障碍。

3 TIA诊断新思路

TIA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症状。据最新TIA的定义,明确TIA需要排除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证据,中国专家达成共识认为DWI有异常信号,应将TIA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对待[7]。国内有学者认为[8]:①急性脑缺血症状、体征在24 h内完全缓解,同时影像学未见梗死病灶者(DWI 正常)诊断为TIA;②急性脑缺血症状、体征无论持续时间长短,只要有梗死证据(DWI异常)均诊断为脑梗死;③在发病之初的数小时内,尤其在溶栓时间窗(3 h)内,症状、体征持续存在但影像学未见异常者,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可以先冠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之后可根据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给予进一步的明确诊断;④TSI作为一种临床现象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只要有DWI异常,即可诊断为脑梗死。

4 TIA西医治疗

TIA多次发作容易导致脑梗死,一旦确诊TIA,即应争分夺秒开始治疗。因此治疗本病的目的是为预防复发或减少复发。本病在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和使用抗凝药的同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降血压、降血脂、控制糖尿病、抗心律失常等。

4.1 血小板凝聚 阿司匹林(Aspirin)肠溶片:非心源性栓塞源首选阿司匹林150 mg/d~300 mg/d口服,急性期过后可改为预防量50 mg/d~150 mg/d口服[9],仍有TIA时可加大剂量;2007AHA卒中早期指南推荐给予325 mg [10];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为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恶心、腹痛等。 氯吡格雷(Clopidogre):75mg/d口服,通过不可逆地结合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脑卒中发生率。其副作用较阿司匹林常见。双嘧达莫(潘生丁)25 mg~50 mg,每日3次口服,可同阿司匹林肠溶片合用,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4.2 抗凝 抗凝适用于TIA反复发作者,但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防出血。除TIA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外,抗凝治疗对缺血性卒中和TIA的预防作用并不优于抗血小板治疗,反而增加出血的风险。 肝素1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缓慢静脉输注,以20滴/分的速度维持24 h~48 h,同时定期查凝血时间调整滴数。1周后可改用低分子肝素4 000 U~5 000 U,腹壁皮下注射,一天两次,连用7 d~10 d。 病情发展较缓慢者,可口服抗凝剂如新双香豆素300 mg或华法令6 mg~12 mg,同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以调整口服药物剂量。消化性溃疡或严重高血压者禁忌使用。

4.3 溶栓 目前并无证据推荐使用溶栓治疗控制TIA。TIA发作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 h,应积极溶栓,不应拘泥于TIA的24 h标准而错失治疗良机。近期频繁发作的TIA可用尿激酶50 U~100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天1次,连用2 d~3 d。

4.4 扩容及升压 急性发作者可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每日1次,7次~10次为1个疗程,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和改善微循环,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心、肾疾患慎用。

4.5 改善脑循环及脑保护治疗 缺血再灌注使钙离子大量内流引起细胞内钙超载,加重脑组织损伤。钙离子拮抗剂可阻断钙离子通道,防止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并可使血管扩张。常用药物为氟桂利嗪(西比灵)5 mg~10 mg口服,每晚1次。尼莫地平20 mg口服,每日3次。胞二磷胆碱0.5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输注,每日1次。

4.6 外科 明确诊断TIA是由于颅外部分的动脉病变所致者,可以考虑外科治疗。目前,对脑动脉闭塞性病变采用的手术方法有: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1],血管造影为中重度狭窄(50%~99%)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减少颈内动脉TIA及发生卒中的风险率,但对颈动脉狭窄

5 TIA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5.1 TIA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称TIA为中风先兆,又称小中风[12],中医病名为脑络绌急。多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倦内伤所致。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肾、脾三脏,在本为气血衰少,肝肾阴虚,在标为风、火、痰、湿[13]。中风先兆证属本虚标实之证,即正虚于内,风盛于外。其本虚为气虚或肝肾阴虚,标实为风、痰、瘀血等上扰清窍或痹阻气血经络而发本病。脏腑虚衰,精元不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肝阳上亢,内风煽动,风阳挟带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攻于脑,正邪交争,胜负难分则出现中风先兆。TIA是因血脉瘀阻,气血短暂逆乱引起。气虚不能行血,是促成血瘀的条件,血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逆乱,故元气亏虚,脉络瘀血是TIA的主病机[14]。因此,治疗宜从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着手。

5.2 TIA的症候分型及治则

5.2.1 肝阳上亢 证候,头晕,耳鸣,视物昏花,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突然眩晕或发作性偏身麻木或一过性偏身瘫软,短暂性言语蹇涩,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细数。证候分析:肝阳偏盛上亢,则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肝肾阴虚则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虚火上扰心神则失眠多梦,肝阳上亢,阳化风动,风阳煎的津液为痰,风痰阻于经脉则出现发作性偏身麻木或一过性偏身瘫软,风痰阻于舌部络脉则出现短暂性言语蹇涩。

治法:平肝潜阳,清风熄火。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15]。本方平肝潜阳兼能熄风清火,用于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所致眩晕。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镇肝潜阳熄风;牛膝、益母草下行,使偏亢之阳气复为平衡;黄芩、山栀、以清肝火,使肝火平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以安神养心。如肝火上炎偏盛者,可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以清肝泄热;若肝阳亢极化风加羚羊角、牡蛎、代赭石等以镇肝熄风;若肝肾阴虚者,加麦冬、牡蛎、玄参、首乌等以滋养肝肾之药。

5.2.2 痰浊中阻 证候:头晕胀痛,头重如蒙,胸闷痰多,恶心欲呕,食少多寐,突然出现阵发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无力,舌苔白腻,脉濡滑。证候分析:脾失升清降浊之功,痰浊中阻,上蒙清窍,则眩晕头重如蒙;痰湿阻络则偏身麻木无力,痰浊中阻,浊气不降。舌苔白腻,脉象濡缓,均为痰湿内阻之征象。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16],药用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大枣、生姜。本方燥湿祛痰为主,方中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去湿;天麻平肝潜阳熄风而止头晕;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均为健脾和胃之药。如眩晕较甚加代赭石、泽泻、旋复花、车前子等以除痰降逆;若胸闷食少甚者加白蔻仁、砂仁化湿醒胃;若痰郁化火者可加用黄连、黄芩、竹茹。

5.2.3 气虚血瘀 证候:眩晕,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少寐,突然出现短暂性言语蹇涩,一过性偏身麻木无力,舌质紫黯,脉涩或细弱无力。证候分析: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迟滞不畅则成瘀血,瘀血阻于经脉,经脉失养则可出现一过性头晕、偏瘫或语言蹇涩。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紫黯,脉涩或细弱无力气血两虚之症。治则:补益气血,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17]。药用生黄芪、川芎、赤芍、当归尾、地龙、桃仁、红花、炒枳实。本方以补气为主兼以活血通络。生黄芪益气健脾,使气能行血,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尾活血祛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若自汗时出,当重用生黄芪,加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敛汗;若一过性偏身麻木无力甚者加天麻、全蝎以熄风通络。

5.2.4 肾精不足 证候:头晕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突发阵发性眩晕或短暂性语言蹇涩,伴耳鸣、发落、齿摇,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细弱。证候分析: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充脑,脑失所养则眩晕、耳鸣、精神萎靡;肾虚所养腰膝酸软;肾其华在发,肾精亏虚则发易脱落;肾精不足,舌本失养则语言蹇涩;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细弱均为肾精不足之征象。治法:补益肾精,滋阴活血通滞。方药:左归丸加减。药用紫河车、熟地、山萸肉、山药、牛膝、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鹿角胶。本方滋养肝肾,益精填髓。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紫河车、杜仲、牛膝补肾益精;枸杞子、杜仲、菟丝子补益肝肾。若眩晕较甚者加鳖甲、龟板、磁石、珍珠母等以潜镇浮阳;若发作时语言蹇涩较甚者加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若肾失封藏,遗精滑泄者加芡实、桑螵蛸、沙菀、覆盆子等以固肾涩精。

5.3 TIA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在发作时应中西医结合对症处理,在发作间歇期应重点辨证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予以不同的方药,并适当配服一些抗血小板聚集药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其中药或中西药并用的目的减少其发作次数,阻止或延缓其发展为脑梗死。临床实践证明[18-21],中药综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尤其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血管重建术和支架植入术后运用中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但在预防复发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临床常用的通心络、血栓通、舒血宁、葛根素等中药提取物有抗血小板凝集、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功能,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起到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

6 问题与展望

TIA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许多患者缺乏有效及时的治疗,最终导致了不良后果。近年来对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对TIA的防治来说,近几年中医药辨证治疗TIA的疗效也较为满意,对预防TIA发作和减少TIA的发作也起到积极作用,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证型多样化,西医理论多样性,虽然大体上有比较统一的分型,但还有许多分歧,无法形成统一标准,在治疗中没有更明确的指导原则。因此,在今后医疗活动中应努力中医理论有机结合到临床治疗中去,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知识融会贯通,最终找到一条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3-175.

[2] Easton JD,Saver JL.Definition and evaluation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Stroke,2009,40(6):2276-2293.

[3] 王新德.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94-207.

[4]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

[5] 戚晓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7(3):210-212.

[6]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9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534-537.

[7] 李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0,28(1):59-63.

[8] 毕齐,王力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的思考[J].中国卒中杂志,2008,3(3):166-168.

[9]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10,43(2):149.

[10] Adams HP.delzoppo.AHA guideline[J].Stroke,2007,38(5):1655-1711.

[11] 北京神经病学术沙龙.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4.

[12] 王锁.中医辨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140.

[13] 李中吉.中医辨证治疗脑缺血发作24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3):3107-3108.

[14] 陈治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海峡药学,2007,19(6):82-83.

[15]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15.

[16] 李家邦.中医学[J].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5.

[17] 李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诊断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09,31(6):267-268.

[18] 徐昕宇.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75-76.

[19] 陈莲风.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7):474.

[20] 张娟.中西药并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3):129-130.

[21] 上官稳.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7):414-415.

第3篇: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76-02

帕金森病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活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在早期会有肌强直、静止性的震颤、行动缓慢以及姿势异常等。患者的手臂会出现不受控制的发抖,上肢不能进行精细动作[1]。患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还会造成家庭的负担。西药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使症状得到相应的改善,但是因为药物具有强烈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后耐药性较强,因此单纯给予西药的治疗,并不能使患者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对患者采用中西医的综合治疗,能够得到较好的疗效。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有40例患者,2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范围:54-82岁,平均年龄为66.72岁,病程范围:1-8年,平均病程为5.12±1.27年。对照组有38例患者,21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范围:56-85岁,平均年龄为67.28岁,病程范围:1-7年,平均病程为5.07±1.74年。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仅给予西药治疗,选择左旋多巴,每次药剂量为2片,一天服用3次,均在饭后使用。一个疗程为8周的时间,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1.2.2 实验组 该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的综合治疗,中药上给予滋阴熄风汤的治疗,药材有:鹿角胶、白芍、珍珠母各30g,山药、丹参各20g,山萸肉、杜仲、天麻各15g,川芎和炙甘草各10g。若患者有气血不足的情况,要给予10g当归和30g黄芪。若患者有阴阳两虚的的情况,要给予30g的黄芪,15g的熟地。若患者为痰热风动型,要给予胆星、竹茹各15g。若患者为血瘀动风型,要给予水蛭、蒲黄各10g。将以上药材中加入500ml的水,煎煮后取得300ml的药汁,每天服用一剂,一疗程为14天,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旋多巴的治疗,药剂量同对照组。治疗后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1.4治疗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给予患者的疗效评定,选择功能的计分法,对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2次评分,根据评分进行进步率的计算,进步率为:(治疗前的评分-治疗后的评分)/治疗前的评分x100%。若患者的进步率达到100%,则为痊愈,若患者的进步率达到50%-99%为治疗显效,若患者治疗的进步率达到1-49%则为治疗有效。若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低于1%,则为治疗无效。

2.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痊愈3例,治疗显效15例,治疗有效18例,治疗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8例患者,痊愈1例,治疗显效12例,治疗有效16例,治疗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6.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帕金森病的患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病情较为严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在病理上分析为多巴胺出现代谢异常[2]。在西药的治疗上左旋多巴类的药物效果显著,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但不能较好控制患者的病情,有效的治疗时间在2-5年,当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增加后,治疗作用变小,而毒副作用较大,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该种药物的治疗,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3]。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中医治疗。对患者的机体情况进行调节,并对内分泌和神经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患者的体质状况得到改善。白芍能够滋肝阴、养肝血以及柔肝气,能够养血濡筋以及缓急止颤,熟地也能够进行舒筋通络和滋阴养血,在中药的治疗下,能够使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并减少对患者的毒副作用。实验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0.0%,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帕金森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的综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陆征宇,赵虹,汪涛,马云枝,菅艳萍,张建业,王德林.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3,18(03):129-130.

第4篇: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以偏瘫为表现的脑血管病既往多认为是大脑半球病变[1],笔者近5年来临床诊治16例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脑干血管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0~79岁,平均56.3岁;20~39岁2例(12.5%),40~49岁3例(18.8%),50~59岁5例(31.3%),60~69岁3例(18.8%),≥70岁以上3例(18.8%)。脑干出血5例(31.3%),脑干梗死11例(68.7%)。有高血压病史12例,脑卒中史2例,冠心病史2例,糖尿病史3例,风心病史2例。

1.2  起病过程  11例脑干梗死中,突然发病5例,动态起病6例;5例脑干出血中,突然发病4例,缓慢起病1例。16例均以偏瘫为主要表现,其中8例表现为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偏瘫、中枢性面舌瘫;5例表现为言语不清,左侧肢体偏瘫、中枢性面舌瘫。昏迷者4例,其中3例为脑干出血。意识模糊8例,其中2例为脑干出血;嗜睡4例,为脑干梗死;抽搐1例,为脑干出血。

1.3  辅助检查及诊断  5例患者在发病第1、4天ct扫描均正常,第5~7天mri显示均有脑干腹侧不规则病灶,边缘不清,大小约0.5 cm×0.6 cm~1.5c m×1.8 cm,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诊为脑干梗死。6例ct扫描显示为脑干上部腹侧不规则约0.4 cm×0.75 cm~0.8 cm×1.85 cm低密度病灶,诊为脑干梗死。5例ct扫描显示为脑干上部、中脑下部有0.42c m×0.85 cm~0.87 cm×1.82 cm不规则高密度影,第4脑室受压变形,诊为脑干出血。

1.4  治疗及结果  脑干梗死11例,经脱水、扩张脑血管、对症等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脑干出血5例,经脱水、止血等治疗,1例死亡。按“对脑卒中临床研究的建议”评价疗效,基本痊愈8例(50.0%),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100%,生活能力达0~1级;显著好转4例(25.0%),积分减少50%~89%,生活能力达0~3级;好转2例(12.5%),积分减少20%~49%;恶化1例(6.3%),积分增加≥20%;死亡1例(6.3%),为脑干出血,死于脑疝形成。

2  讨论

本组病例的共同特点为急性起病,出现偏瘫和言语障碍,病变部位在脑干腹侧。临床表现酷似大脑半球病变,但经ct及mri检查后证实为脑干腹侧病变。本组病例经治疗15例取得较好疗效,1例死亡,表明脑干卒中虽然病情凶险,经积极治疗仍可获得良好效果[2]。

既往认为脑干病变多出现交叉瘫[3],自从ct及mri用于临床以来,发现脑干病变可以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其中之一就是偏瘫,这是因为病变局限在脑干腹侧中上部,损伤高于脑干和延髓交界部而表现为偏瘫、言语障碍[4]。

脑干病变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系影响了皮质脑干束所致。在临床工作中,遇有偏瘫而ct未见大脑半球病灶,要想到可能存在脑干病变,必要时行mri检查,以减少误诊及漏诊[5]。

脑干血管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人中有所增加,且有年轻化倾向。本组病例年龄最小为20岁,40岁以上占87.5%,50~59岁发病最多(占31.3%)。脑干梗死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栓塞性血管病;脑干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其次为颅内血管发育异常等。临床上应积极防治动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风心病,将中老年人作为预防重点的同时,对青年人也应重视,以减少青年人脑干血管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侯熙德,主编.神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3.

2  黄明威,宋兰欣,黄力平.脑干脑梗死偏瘫康复治疗18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817818.

第5篇: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尼莫地平; 电针灸; 补阳还五汤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136-02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和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脑梗死后脑组织软化、坏死而导致部分脑功能、高级智能活动受到影响[2],常常留下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2007年9月~2008年12月,笔者对我院17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电针灸结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在临床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男性62例,女性31例,年龄46~78岁,平均62岁,病程15~28d,平均21.5d。门诊患者39例,住院4例,合并高血压25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5例。对照组85例,男性58例,女性27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岁,合并高血压22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2例,高脂血症4例,两组部分患者同时合并2种并发症。

1.2 诊断标准

17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分标准全部符合[3],并经专科医生检查和CT或MRI扫描,排除脑出血及颅内占位等其他病变。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试行)》中经络标准[4]。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肠溶阿司匹林、脑络通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下列方法:

1.3.1 体针 ①主穴:取肩、曲池、外关、肩前、尺泽、合谷、髀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②配穴:取手三里、曲泽、风市、阴陵泉、昆仑、委中、八邪、八风、廉泉。采取快速进针、平补刺法,其中肩、曲池、足三里,另外肩前、外关、阳陵泉、伏兔加G6805电针,留针25~30min,1天1次,1周5次,疗程3~4周[5]。

1.3.2 补阳还五汤加味 组方:黄芪50g,赤芍、桃仁、川芎、当归各15g,地龙、红花各10g,随症加减:语言不利加石菖蒲、远志9g,肢体麻木不仁加白芍、益母草、桂枝,上肢不利加桂枝、桑枝各10g,下肢活动不利加川续断30g、杜仲10g、桑寄生15g,半身不遂加全蝎、水蛭10g、乌梢蛇3g、地鳖虫5g。1天1剂,1天2~3次,水煎服。治疗3~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疗效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上或死亡。将无变化、死亡作为无效[6]。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脑梗死症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ADL评分比较(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查结果接近正常参考值。

3 讨论

脑梗死是多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和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发病率约占卒中的70%~75%。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脑活化剂等治疗,但在临床上治疗不是十分满意。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已成为卒中疾病防治重点和难点。在祖国医学领域中,采用传统中医中药发掘有效方药以寻求治疗上的突破,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7]。

脑梗死多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笔者认为:①采用电针灸治疗,提高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与代偿能力,加速自然恢复过程,缩短病程,为功能的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脑梗死患者可在发病后期进行针灸治疗,脑出血患者也可以在发病一周后进行针灸治疗,以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②中医认为脑梗死的发病与虚、火、风、痰、瘀等因素有关,多为本虚标实。气血亏虚为本,火、风、痰、瘀为标。气虚、血瘀是本病的病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故称“气为血之帅”;血能为气的活动提供场所,血能载气,故称“血为气之母”[8]。气虚可导致血行缓慢而瘀滞不畅,因此在治疗上以益气活血为主。补阳还五汤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进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养血活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祛瘀通络。药理研究证实,黄芪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脑血栓形成的作用[9];其中川芎含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能通过血脑屏障,治疗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肯定疗效;水蛭含有水蛭素,具有抑制凝血酶作用,它不依赖抗凝血酶等辅助因子的介入,效果优于肝素,还能改善脑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脑血流量、消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三七有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保护神经、抗神经细胞凋亡、益智等作用。全蝎有溶解血栓和兴奋心血管作用[7]。地龙的主要成分为蚓激酶,具有抗凝和纤溶作用,对纤维蛋白具有直接溶解和激活纤溶酶原的间接纤溶作用[10]。

[参考文献]

[1] 杨期东. 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0-141.

[2] Rao R,Jackson S,Howand R. Neuropsyhological impairment in stoke,carotid stenosis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acomparison with healthy communitry residents[J]. Stroke,1999,30(10):2167-2173.

[3] 陈清堂.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分标准[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0-382.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7(3):64-66.

[5] 王慧芳. 电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56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3:187.

[6] 祝华君. 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6:362.

[7] 周秀忠.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5:283-284.

[8] 印会河,张伯讷,张玉珍,等.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5.

[9] 高建,徐先祥,徐先俊,等. 黄芪总皂苷抗血栓形成作用实验研究[J]. 中成药,2002,24(2):116-118.

第6篇: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Meta分析;中药汤剂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 Method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involv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 were identified from CBM, CNKI, VIP, WF Database. One of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s software RevMan5.2 was used for meta analyses. Results A total of 12 clinical trials were included. Meta analyses showed: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Xuefu Zhuyu Deco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cardiovascular, all had a better effect than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has a good effect and obvious advantage.

【Key words】 Diabetic complication; Meta analy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代谢综合征,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属于“消渴症”范畴。2007~2008年及2010年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提示目前我国有超过1亿人口患有糖尿病, 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3以上, 其流行趋势日趋严峻,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成为目前的重要任务。2型糖尿病防治采用三级预防概念[1], 即: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能治愈糖尿病, 只能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传统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即消渴症上具有一定优势, 主要表现在:①中药作用大多温和持久, 毒副作用相对较少;②多数中药降糖速度和幅度虽不理想, 但其具有“整体调治”优势, 改善症状相对明显;③大量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有效方剂在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和降低血粘度、抗氧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有较好作用, 对治疗糖尿病诸多并发症具有积极疗效。陈吉生等[2]收集并筛选出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处方800张, 上市中成药53种, 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约40.5%的处方含有补益类中药, 其他所占比例较高的中药依次为:活血化瘀类占15.2%;清热类9.7%, 利水渗湿类8.7%。与传统医学对消渴症具有热炽盛、阴阳量虚、气滞致瘀、瘀血等特点的认识相符。本文就传统中药汤剂对治疗糖尿并发症的疗效进行系统分析, 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所有临床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文献检索日期截至2014年3月15日。

1. 2 方法

1. 2. 1 文献检索及筛选方法 传统中药汤剂种类繁多, 应用广泛, 本文选择在治疗糖尿病中应用较为经典的六味地黄汤、六君子汤、血府逐瘀汤等为研究对象。以“六味地黄汤”;“六君子汤”;“血府逐瘀汤”及“糖尿病”为关键词和主题词在四大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进行必要的扩展检索, 得到粗选文章, 根据并发症类型对粗选文章进行分类归纳。建立筛选方法, 制定文献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试验研究;②基线具有可比性;③结局指标相同。同时制定排除标准:①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②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的;③观察组采用对照组未使用的西医药物;④数据资料不完善者。并以上述标准对检索得到的粗选文献进行筛选, 得到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资料。

1. 2. 2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循证医学常用的Meta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分析临床异质性, 采取Cochrane I2检验, 当I2

[3] 姚俊榕.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中医学报, 2012, 27(172):1179-1180.

[4] 谢明剑.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对糖尿病肾病血流变、微量尿白蛋白等的影响.现代中医药, 2006, 26(6):9-10.

[5] 张红艳, 关伟.消渴方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 14(6):58-59.

[6] 郭建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例临床观察.吉林大学, 2006.

[7] 王爱军.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8):1095-1096.

[8] 王权.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1(2):102-105.

[9] 胡孝荣, 朱小刚, 陈颖, 等.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四川中医, 2005, 23(9):47-49.

[10] 王辉.加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33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18):2363-2364.

[11] 张秋莲. 17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给予血府逐瘀丸治疗临床观察.糖尿病临床, 2013, 7(11):514-515.

[12] 燕宇.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6):160-162.

[13] 金星灿.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31):95-96.

[14] 吴有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 27(8):15-17.

[15] 商铁钢, 高岑, 宋俊生, 等.当归四逆汤与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0(3):155-159.

第7篇: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北京宣武医院精神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工作者,全国神经心理学组委员。2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临床实践,临床涉猎广泛,勤学好思,好钻研各种疑难问题,经历了大量各式临床案例,熟悉本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对多种疑难病症也有较多处治经验。神内门诊的病人中几乎一半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对这些心理病症最初由困惑好奇,试图探究到至今10余年的各方学习、自我成长和磨练,并将心理知识用于临床实践。

目前除处治器质性的神经内科疾病外,能同时独立处理多种心理疾患(有的可能同时有器质性疾病或部分有精神症状)。由于精力有限,除了看神内的各种疾病外,重点做部分就诊青少年的心理咨询、辅导、治疗工作(包括考前焦虑)。每年定期(4月中旬和9月中旬)参与组织2次老年痴呆和老年焦虑抑郁的大型义诊活动(在宣武医院内),2次心身疾病义诊(4月上旬和10月中旬),1~2次社区老年痴呆和老年焦虑抑郁的义诊活动,6~10次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推荐就诊疾病:头晕、脱髓鞘病、植物神经紊乱

科室介绍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贾建平教授领衔,是全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神经内科之一,一直是全国神经科医生进修基地,培养了大量专业骨干。

在脑血管病的诊治方面特色突出,其中卒中单元病房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经验丰富,是完善卒中病人管理和诊治的全新模式,可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康复、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病区本着适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采用中西药物、针灸、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辩证分型治疗,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对神经肌肉病、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采用先进的基因诊断方法快速确诊,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满意度;癫痫诊疗中心运用视频脑电监测设备结合立体定向手段治疗癫痫具有独到之处,效果良好;睡眠诊疗中心专门收治各种顽固性睡眠障碍;心身疾病会诊中心专为躯体和心理疾病兼而有之的患者提供全方位身心诊疗。

袁 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神经病学系副主任兼秘书、亚太肌病中心理事、世界肌肉协会、国际神经病理协会会员和德国神经病理协会和德国肌肉病协会的会员、。

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主要通过病理研究诊断神经内科疾病,重点在于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病的病理和基因研究。所带领的研究梯队已在国内外22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周围神经病、肌肉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先后获得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大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的资助。目前负责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一项、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课题一项和国家“十二五”重大课题一项。

社会兼职包括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副组长、肌肉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市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和神经科学理事会理事。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系统疾病杂志编辑委员。

推荐就诊疾病:神经肌肉病、重症肌无力

科室介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神经内科的医疗辅助体系中除拥有先进的脑电图、肌电图、彩色超声设备外,还有眼震电图、咽喉镜检查、倾斜实验平台、神经病理检查平台、神经遗传检查平台、神经免疫检查平台、神经生化检查平台、痴呆检查平台、锥体外系脑干检查平台以及睡眠检查平台。

这些技术平台包括了所有神经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检查。是目前国内神经内科领域设施最全面科室之一。

目前科室的各实验室功能齐全,拥有流式细胞仪、冰冻切片机等基础科研设备,也拥有新型彩超、肌电图、脑电图机器等临床科研设备。

第8篇: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周方;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累及周围神经引起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DPN发病趋势不断增加,据统计国内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61.8%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1],其中DPN最为常见,DP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残因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认为血糖控制良好可延缓DPN的发生[2]。DPN的治疗,目前尚缺乏疗效满意的药物,国内主要研究证实:甲钴胺可减轻或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3-4]。笔者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自拟中药糖周方为基础方加减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135例病例全部来自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男36例,女39例,平均年龄(54.2±8.6)岁,平均病程(8.9±5.6)年。对照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平均年龄(55.3±8.2)岁,平均病程(8.4±6.3)年。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及DPN病程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2009年所制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5]内容制定录选标准:(1)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史。(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3)临床症状、体征与DPN的表现相符。(4)以下5项检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DPN:温度觉异常;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踝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颈腰椎病变、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排除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对神经的损伤。同时排除合并严重肝脏、肾脏及心脏病变患者[5]。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按照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消渴病)分会1993年制定的消渴病分期辨证标准[6],主证:口干,多饮,多尿,多食,肢体末梢麻木或疼痛,头晕,乏力,大便秘结,舌黯有瘀点或瘀斑,脉沉细弦或涩。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兼燥热内结证者,作为入选证型。

1.3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所有确诊为DPN的住院患者均实施糖尿病知识教育,糖尿病饮食及营养控制,适当适量的运动指导,予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稳定的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

治疗组:予中药糖周方口服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商品名:弥可保,日本卫材制药有限公司出品)联合治疗。糖周方基础方药物组成:苍术9 g,川怀牛膝各15 g,薏苡仁30 g,威灵仙15 g,五爪龙30 g,当归12 g,川芎9 g,赤芍12 g,生地15 g等。基础方随证加减:气虚重加用黄芪、党参;阴虚重加用女贞子、旱莲草;瘀血重加用桃仁、红花;四肢麻木明显加用鸡血藤、络石藤;肢体疼痛明显加用延胡索、伸筋草等药物。诸药加水600 ml,煎至250 ml,1剂/d,分2次服用,共治疗2周。甲钴胺注射液500 ug/d,肌肉注射,1次/d,共治疗2周。对照组:予甲钴胺注射液500 ug肌肉注射,1次/d,共治疗2周。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前后根据患者肢体末梢麻木、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其他感觉异常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情况,设立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肢体麻木、疼痛或其他感觉异常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肢体腱反射及浅感觉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较前明显增快(>5 m/s)或恢复正常。(2)有效:肢体麻木、疼痛或其他感觉异常症状有改善,肢体腱反射及浅感觉部分恢复,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快(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比较DPN的临床症状变化 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DPN症状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比较肌电图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不良反应 两组住院患者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截肢患者中,几乎均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表现。糖尿病强化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以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均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阻止神经病变的发生和进展[7]。DPN的发病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血管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导致神经组织血供减少及缺氧;(2)蛋白质非酶促糖基化作用干扰和损害蛋白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3)高血糖引起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导致山梨醇的蓄积等[8]。有研究表明慢性高血糖是引起DPN发病的主要原因[9]。DPN的病理学改变是无髓鞘神经纤维轴突变性、消失;有髓鞘神经纤维髓鞘节段性或弥散性皱缩或脱髓鞘;髓鞘再生引起的朗飞结节间长度改变[5]。DPN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是在糖代谢紊乱基础上由于微循环障碍、免疫机制以及生长因子不足等引起[10],目前治疗尚缺乏有效方法。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通过转甲基作用参与核酸、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过程,在神经细胞内,促进核酸、蛋白质、卵磷脂的合成,刺激轴突再生,从而修复损伤的神经,形成髓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达到营养神经的作用[11]。甲钴胺副作用极低,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安全、疗效确切的一种药物[12-13]。

DPN属于中医“消渴、痹证”疾病范畴,阴津亏损,燥热偏盛是消渴的基本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14],消渴病情迁延日久或失治、误治,引起燥热亢盛,伤津耗气,而致气阴两虚,气虚无力运血或血液粘滞可致脉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风寒湿热邪气痹阻关节、筋脉,出现肢体末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而并发DPN表现。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兼燥热内结证者为消渴基本病证,脉络瘀阻为痹证主要病机。本方以五爪龙、生地益气养阴,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川怀牛膝、威灵仙强筋骨、通经络,苍术、薏苡仁祛风除湿通络。气虚重加用黄芪、党参,阴虚重加用女贞子、旱莲草,瘀血重加用桃仁、红花,四肢麻木明显加用鸡血藤、络石藤通经活络,肢体疼痛加用延胡索、伸筋草等。针对DPN患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者,以糖周方为基础方,全方侧重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益气养阴,兼顾风湿邪气痹阻筋脉,全方扶正与祛邪并用,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对DPN主要临床表现,侧重缓解患者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本临床观察显示,中药糖周方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PN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治疗DPN的目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24.

[2] 刘欣.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的若干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28(3):201-203.

[3] 上海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病杂志,1997,13(4):197-200.

[4] 北京甲钴胺临床研究协作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4-19.

[5]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制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638-640.

[6] 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1993,8(3):54-56.

[7] Leslie R D.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what now or so what?[J].Diabetes Metab Res Rev,1999,15(1):65-71.

[8] 阎颖,武玉梅.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9,33(5):353-354.

[9] DCCT Research Gronp.The e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a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1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1993,329(14):977-986.

[10]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77.

[11] 张蜀平,陆菊明.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2):1.

[12] 康胜群,支忠继.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2):2067.

[13] 游燃,张同帅,杨文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6.

[14] 蔡光先,赵玉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09.

第9篇: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足;益气活血通络;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26-1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尿病足(DF)患者也越来越多。目前西药治疗多采用诸如血糖控制、溶栓抗凝、消炎、血管扩张的局部处理和全身治疗。本人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治疗DF,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糖尿病足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50例治疗组中,患足68只;3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45-75岁;5~26年的糖尿病病程;15~60天糖尿病足病程;空腹血糖7.5~17.5mmol/L。46例对照组中,64只患足;28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44~78岁;10-25年的糖尿病病程;10~70天的糖尿病足病程;空腹血糖7.5~18.5mmol/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糖尿病足诊断分型和分级标准依据《糖尿病学》[1]制定:①5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②符合糖尿病足诊断条件;③除外糖尿病以外的足部溃疡;④除外需截肢手术的糖尿病足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①血糖控制:早晚餐前脐周皮下注射诺和灵30R,调整胰岛素剂量依据血糖水平。②感染控制:经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用敏感抗生素。③溶栓抗凝: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mg,每日1次;患侧股动脉注射0.75U抗栓酶,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间隔3天,继续治疗。④改善微循环:滴注“654-2”,按0.5~1.0mg/kg/日,用量调整依据病情。⑤局部处理:用1/5000呋喃西林清洗下肢趾间溃疡,创面用浸有庆大霉素针的湿纱布贴敷。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方药组成:黄芪30g、党参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络石藤15g、忍冬藤15g、鸡血藤30g,川芎10g,郁金150g,枳壳10g,香附9g,延胡索12g。临床随症加减:寒凝血脉加附子、肉桂;阴虚加玄参、生地;湿热蕴毒明显加蒲公英、双花、地丁、黄柏;痛甚加没药、乳香等。上药煎汤300ml分二次温服,1剂/日,30天为1个疗程,休息3d,进行下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1.4疗效标准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治愈:无临床症状,创面愈合,1500m以上的持续行走,足背动脉、股动脉、下肢静脉血流经检查显示改善明显。显效:症状明显改善,50%以上溃疡面愈合,500m以上的持续行走,下肢动静脉血流有所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改善,30%以上的溃疡面愈合,300m以上的持续行走,下肢动静脉血流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溃疡面均没有变化。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92.1%的有效率,对照组74.0%的有效率,两组间疗效比较P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50 16 16 14 4 92.1

对照组 46 8 14 12 12 74.0

注:比较两组间疗效,P

3讨论

DF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常常造成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病程较长的糖尿病因为循环障碍,神经生长因子减低和免疫功能不正常,形成周围神经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腔内出血、管腔变窄,中层动脉变性,继发性血栓,血管闭塞,造成患肢缺血,肢端疼痛麻木,感觉不正常,分布呈手套袜子型,皮肤变凉,畏寒肢冷,出现间歇性跛行,汗毛掉落,肌肉萎缩,趾甲变形增厚,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现代研究认为:增厚的血管基底膜,损伤内皮呈“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表现,糖尿病足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微循环障碍。糖尿病足的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和感染,抗凝溶栓,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局部处理等[2]。中医认为糖尿病足属“脱疽”范畴。其病机是消渴日久,阴阳气血诸虚并见,而使脏腑功能失调,最终发生瘀血阻络,故有“瘀可致消,消后更瘀”之说,二者互为因果[3]。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方中黄芪、党参益气,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络石藤、忍冬藤、鸡血藤,桑寄生达络通经;郁金、枳壳、香附、延胡索理气止痛。诸药合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奏益气活血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藤类药物具有溶栓抗凝,加快纤溶,减少血小板聚集,血粘度降低,增多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微循环改善等作用。川芎药理成分川芎嗪,能起到自由基消除,微循环改善[4]的作用。本研究可以看出: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内服,可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复发率,减少致残致死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是治疗糖尿病足较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许曼音.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18-519.

[2] 都宾宾,朱章志.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90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06,26(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