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教育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教育发展现状

第1篇: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湖南 职业教育集团 农村现状

[作者简介]鲁雁飞(1965- ),男,山西榆社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管理;张文(1973- ),男,湖南溆浦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湖南 长沙 41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产学研协同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编号:DJA120298)和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ZJ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18-02

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指以一个或几个办学实力较为雄厚的高等职业院校为核心,以契约或资产为连接纽带,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2008年4月29日,湖南成立了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此后,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发展迅速,截止到2013年12月,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已经迅速发展到30家。这些集团基本对接了湖南主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其中对接省内规模企业达1357家。湖南高职教育集团整体发展迅速,但面向农村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一、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状况

1.高职教育集团拥有农村职业学校成员的状况。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大部分是由一家高职院校牵头、其他职业院校和企业加入的教育集团,其中就包含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而农村职业院校地处农村,其校园分布在村、镇、县城。早在2000年前,湖南在全省范围内贯彻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辖区内的县城先后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逐步使得每个县城至少有一所职业教育中心,部分地方还有一些其他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县一级职业教育中心已经基本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教育的全面管控,对县域内的职业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设备、经费、生源等方面进行指导。湖南的高职院校一般都纳入了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集团成员。例如,衡阳农林职教集团不仅拥有其他高等职业院校成员,而且把衡阳地区乡镇农校、常宁市烟洲农校、衡阳县职业中专、衡南县茶市镇农校、衡南县第五技工学校、隆回职业中专、武冈职业中专、湖南汨罗职业中专等纳入集团;湖南现代畜牧养殖职业教育集团加盟单位56家,其中高职院校7所,企业43家,还有4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这种纳入农村职业学校为成员的办学模式,使得农村职业学校拥有更好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得以提升,教育质量也随之提高,为提升劳动者专业技能和促进劳动力良性流动提供了基础。

2.高职教育集团为农民服务的状况。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为农民服务。对农民培训是高职教育集团为农民服务的一个重要措施,旨在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锻炼他们的劳动技能,培养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发展。据相关统计,湖南很多高职教育集团开设了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农业科技等涉农专业,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每年招收上万名学生。例如,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实施中非论坛农业援助项目,对有志为农村服务的青年搭建了成长平台;湖南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从成立以来,已培训了2300余名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负责人、农村连锁管理人员,为湖南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湖南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为建筑行业培训了4000余名农民工;常德职业教育集团已培训农民技术员1600人,困难企业工人100人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年底,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培训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已超过120万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超过300万人。此外,湖南高职教育集团还多次举行“送教下乡”活动。为了鼓励高职教育集团下乡送教,《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人培养工程”的通知》提出:“包括湖南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在内的所有拥有涉农专业的部分省级重点以上骨干学校牵头,以县级职教中心、电大分校、乡镇成人学校和农广校为阵地,通过与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一起做好送教下乡工作。”高职教育集团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满足了农民致富的需要。

3.高职教育集团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状况。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集团为农业产业化不仅提供了科技支撑,而且拓展了服务农业产业平台,深化了校企合作。目前,湖南省级农林畜牧企业有上百家,初步形成了粮食加工、畜禽饲养加工、食用油加工、饲料加工、竹木加工、粮食深加工6大产业化体系,大部分农林畜牧企业在农村都建立了相应的生产基地。但是,目前阻碍这些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科技人员的缺乏。因此,高职教育集团不仅要直接培训农民,而且要根据专业设置,培养一些农村科技人员。湖南几个农林畜牧类高职院校都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大多数已形成了以农林畜牧学类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相互交叉,文理渗透的学科综合体系。湖南几个农林畜牧类高职教育集团利用农林畜牧行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培养了一批农林畜牧专业的综合科技人员,为湖南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面向农村、促进农业发展的研究所,如湖南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的湖南农产品流通研究、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建立动物疫病实验室等,为农林畜牧企业提供了科技支持。并且,农林畜牧类高职教育集团一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和社会资源,扶持一些农林畜牧企业调整结构,树立品牌;另一方面深入农林畜牧企业,对农村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解决对策,拓展服务平台。在对接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集团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农村产业化领域,加强与企业合作。如衡阳市畜牧兽医学会签订了为畜牧企业服务的种猪技术服务合同书;2008年4月29日,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就与衡阳巨东勤业农牧有限公司、耒阳温氏集团、新五丰养殖公司和金拓天集团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约,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二、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办学水平不高。湖南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发展仍然是湖南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缺乏大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已成为严重制约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对国家的农村政策把握不深,对广大农村调研太少,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考虑到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太少,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的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农林畜牧专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培训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差;在对农民与农村科研人员培训方面还处于粗放型阶段,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不够,培训组织程序与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大部分高职院校争取到相关农村发展科研项目少,科研能力差。因此,目前湖南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还没有跟上广大农村发展的需要。

2.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政策不足。湖南政府对高职教育集团支持主要表现在:2011年省教育厅颁发了《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基本要求》(湘教通[2011]230号),从高职教育集团形成机制、校企共生共建共享资源建设,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对各类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同时,省教育厅开始了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的遴选,每年给予40万元的资金支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并连续三年给予点重点政策支持。2012年5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文《关于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12]45号),首次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大中型企业的积极合作和区域合作的要求,落实校企合作的责任。但是,各级政府对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在高职教育集团为农村服务方面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政府支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政策都比较笼统。

3.企业参与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和企业相互合作是教育集团化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教育事业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湖南几个农林畜牧类高职教育集团服务农村发展的根本方式就是与农林畜牧企业合作,加快农村发展。农林畜牧类高职院校为涉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培养优秀的科技队伍,而涉农企业利用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资金支持为农林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撑。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追求的目的不同(高职教育集团追求的是长期人才培养,着力于社会价值效益,而企业所追求的则是短期的经济利益),在高职教育集团内部成员中,对于各自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处于什么地位,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如何界定及划分等没有明确说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组织的凝聚力不够,企业和学校的员工也陷入被动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三、提升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对策

1.提升高职教育集团办学水平,推动农村发展。改善民生,服务国家,实施创新,必然要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已成为湖南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湖南高职教育集团由于起步晚,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2000年之后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面对广大农村的快速发展,教育质量难以跟上。因此,首先,高职教育集团需要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内部培养、外面引进的方式,积极聘请行业的领军人物、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打造一批适应农村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其次,加大对农村发展调研的力度,有针对性地设置涉农相关专业与课程,加强对农村和农民的研究,并结合集团自身情况,积极探索一套农民工与农村科技人员的培训体系;最后,调整自身教学结构,提高办学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争取社会、民间各行业的支持,加快面向农村发展速度,提高服务农村的功能。

2.听从市场召唤,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和企业参与力度。培训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集团与企业合作的重要内容,但高职教育集团培养的往往是通用型技能人才,而农村企业需的则是专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集团的人才培养全面且有针对性。校企合作的育人理念就是要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多元化的农村经济发展要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林畜牧企业参与进来,使企业由原来的被参与变积极参与,获得丰厚人才效益,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同时,由于国家在政策、财政上对高职教育集团支持力度不够,很多方面没有出台优惠政策,缺少体制机制创新,制约了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国家对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政策支持,改善教学条件,改善软件与硬件设施,加快高职教育集团向农村发展的步伐。

3.改善高职教育集团教育模式,塑造优质品牌。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发展模式单一,结构不尽合理。湖南现有30个高职教育集团,基本上属于高职院校主导型,区域型、复合型高职教育集团模式少见,政府主导、企业或行业主导、中介主导等模式缺乏。从区域布局来看,湖南高职教育集团主要集中于长沙、株洲、湘潭等地(以集团龙头学校和多数成员单位所在地为标准),覆盖面窄,与广大农村衔接不够。此外,高职教育集团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开展农村与农民调查研究、布局农村产业规划、实施农村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等方面经验不足,模式单一。因此,应在行业(或专业)为基础的高职教育集团中有选择性地重点研究区域型发展,探索高职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同时,应重视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把利益共同点作为一个基点,从大到小,滚动开发,在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实体,包括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机构、知名企业和农村的职业教育集团,创造良好的品牌。

[参考文献]

[1]吴跃辉.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研究[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2004034025.nh

&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TYxMDV4WVM3

RGgxVDNxVHJXTTFGckNVUkw2ZVorZG1GeW5oVjczTlYxMjdHck83R3RIT3Fw

RWJQSVI4ZVgxTHU= ,2003-10-01.

[2]徐学.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平江县为个案[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7&CurRec=1&

recid=&filename=1011069906.nh&dbname=CMFDLAST2012&dbcode=CMFD&pr

=&urlid=&yx=&v=MzI2NzhNMUZyQ1VSTDZlWitkbUZ5bmhWTHpMVkYyNkg3

TytGOWpNcV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 ,2010-10-01.

第2篇: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建议;江苏盱眙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53-02

盱眙县地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气候四季分明,境内丘陵众多、河网交汇、生态优美,森林覆盖率达28.92%。素有“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的美称。其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县各类休闲农业约260家,年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占全年旅游总人数的35.7%,同比增长10.2%;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20.8%,同比增长13.5%,盱眙休闲农业正以蓬勃的发展势头向前迈进。

1 盱眙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阶段

2006年以前,盱眙县休闲农业数量极少,约有40余家,基本处于休闲农业发展的原始阶段;2006―2010年期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渡口村、新华村、陡山村为中心,逐步发展农家乐产业的规划,一时间全县休闲农业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新增150余家;2011―2015年期间,休闲农业继续稳步增长,新增70余家。

1.2 模式形态

目前盱眙县休闲农业大致可划分6种模式形态:以澳吉尔绿博园、龙虾博物馆为代表的科普教育模式约占3%;以龙虾节、甘泉寺庙会等节庆活动为主的民俗风情模式约占3%;以盱眙国际房车露营基地、韵园农庄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模式约占6%;以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回归自然模式约占8%;以玉皇山为代表的田园农业休闲模式约占22%;以陡山村农家乐集聚区为代表的农家乐模式约占58%。

1.3 服务种类

从目前盱眙县休闲农业提供的服务类型看,科普教育服务约占5%,住宿服务约占16%,而购物服务、娱乐服务及餐饮服务为主要类型,可见提供住宿和科普教育服务的休闲农业仍显不足。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推进休闲农业深度开发

近年来,盱眙县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提出了“泛产业融合、全域化旅游”发展思路,突出生态旅游、水乡旅游,着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在淮安市率先成立了休闲农业技术指导站,同时加大休闲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向中澳乐博园、农本尚品等一批有实力的休闲观光农业倾斜。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全县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投资休闲农业,使得各类休闲农业产业数量连年增加,质量档次稳步递增,业态类型日趋丰富。

2.2 强化品牌创建,不断提升休闲农业服务品质

一是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品牌”。2013年盱眙县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4年江苏三农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2015年盱眙县陡山村和明祖陵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通过创建国家级著名品牌,示范引导全县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开展“省级星级乡村旅游区创建活动”。截至2015年,盱眙县共有7个省级星级乡村旅游区,其中4星级2个、3星级2个、2星级1个、1星级2个,通过创建一批星级乡村旅游区,进一步引导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三是精心打造一批省级休闲农业品牌。2012年新华村获“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称号,2015年陡山村别评为“江苏省农家乐集聚区”,通过省级休闲农业品牌的打造推进全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四是打造休闲农业节庆品牌。以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为平台,衍生打造一批节庆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全民参与等措施,逐步打造盱眙特色的休闲农业名片。

2.3 拓展休闲农业,不断促进特色产业链延伸发展

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是拓展一批以生产、加工、采摘、参观学习、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二是重视产业内涵的挖掘,将科技、文化、园林艺术等元素注入休闲农业,创新休闲农业产品,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如以现代科技农业为主题的澳吉尔绿博园、以红酒文化为主题的中澳乐博园、以园林花木盆景为主题的盱眙万景园农庄等一批注重产业深度开发、强化创意营销的特色休闲农业产业[1]。

2.4 创新推介手段,不断提升休闲农业知名度

近年来,盱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坚持休闲农业宣传推介的不断创新。一是“以节为媒,推介品牌”。以“中国盱眙龙虾节”为媒,通过走进北京、上海、宁波、南京等特大型城市,广泛宣传盱眙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二是“以会为台,提升品牌”。在推介休闲农业品牌的同时,注重品牌的提升,县财政每年都拨付一定的资金,组织本地农业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办的农展会和休闲农业推介会。不断放大品牌效应,提升盱眙县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以媒为媒,宣传品牌”。2016年盱眙县通过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盱眙公众号向社会推介“梨花结缘聚三河”等19个休闲农业观光季精品活动,点面结合吸引更多的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到盱眙县农村休闲消费。

2.5 坚持立足乡村,着力拉长产业惠民生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盱眙让休闲更有味。2013年盱眙县承办江苏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以来,创新旅游开放模式,连续3年实施“乡村旅游免费年”,全县4个4A级景区免收门票,惠及全国各地游客;财政每年拨付2 000万元补助景点景区,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期间,盱眙县新发展农家乐近100家,其中星级农家乐近30家,进一步增加了全县休闲农业产业链收入[2]。

3 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长远规划,项目内容特色不鲜明

盱眙县近几年休闲农业可谓遍地开花,但绝大多数都是私营业主或农民自发新建,整体建设水平较低,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规划、项目重复现象严重,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较为普遍,造成项目建设缺乏特色,进而导致恶性竞争以致效益不佳。

3.2 缺乏营销手段,项目文化底蕴匮乏

盱眙县休闲农业由于起步晚,在市场营销方面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理念,导致行业间简单效仿现象严重,忽视自身品牌运营,缺乏农耕文化、餐饮文化等底蕴的支撑,仅停留在采摘、垂钓、观赏等表象上,缺乏吸引力,导致休闲农业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3]。

3.3 缺乏专业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休闲农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休闲业和农业,因樗是多功能、综合性的产业,其发展需要财务管理、导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人才。但是目前盱眙县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专注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户,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经验。

3.4 缺乏规模效益,经营分散化程度高

休闲农业在盱眙县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主要以自发、分散、粗放的私营、个体等经营模式为主,虽然传统的休闲农业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由于大面积的分散经营,导致品牌形成、科学管理与整体营销难度加大,并且有限的经营规模难以形成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缺乏竞争力。

4 建议

4.1 科学规划布局

把休闲农业发展纳入全县农业发展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按照“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要求,重点打造以城区为核心,河西水乡、东部平原、山区丘陵为片区的“一核三片”休闲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突出水乡、田园、森林特色,做到有序发展、相对集中、规模开发,提高观赏性、体验性、娱乐性和教育性,避免雷同。

4.2 制定标准和规范

加快制定“盱眙县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相关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以标准来促进休闲农业规范发展、提档升级。

4.3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以盱眙旅游网和盱眙农业网为平台,加快搭建以休闲农业政策法规、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本地休闲农业景点介绍、农家乐餐饮推荐、精品休闲观光农业线路推介、民俗及农耕文化展示、特色农产品展示等为内容的盱眙休闲农业信息专栏或链接,更快速、更便捷地让游客和投资者了解盱眙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4.4 推进联合协作的双赢机制

推进当地休闲农业企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间的合作或联营机制。休闲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厂房和设备生产自己的特色农产品,销售给游客。同样,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利用休闲农业企业庞大的游客资源,推销自己的农产品。通过联合和协作,推动产业化发展[4]。

4.5 培育特色休闲农产品品牌

发展盱眙休闲农业必须要结合水乡、平原、丘陵的特色,鼓励和引导休闲农业企业,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和野生资源进行精细化加工和深加工。重点打造鲍集螃蟹,玉皇山水果,兴隆富硒龙虾,观音寺西瓜,仇集牛肉、麻油,铁山寺草鸡、葛藤、板栗,维桥虾稻米、火龙果,盱城戚大山槐花蜂蜜、明祖陵草菇、火龙果,穆店农本尚品蔬菜,旧铺雨山茶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

4.6 拓展特色农家菜品牌

充分挖掘汉文化、淮扬文化的潜力,开发地方特色菜品,以农家味为特色,河西水乡突出鱼、虾、蟹、水生蔬菜等;城区及东片平原地区突出鲜活、绿色有机蔬菜等;西南山区突出家禽、山野菜、中药材为食材的农家特色。

4.7 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品牌

一是积极开展中澳乐博园、韵园农庄等一批休闲农业企业省级乡村旅游区的升星和创星工作;二是全力推进陡山村、新华村争创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工作。通过品牌创建,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形象良好、诚信守法经营的休闲农业企业,创建一批盱眙休闲农业企业品牌。

4.8 强化休闲农业人才培训

由县委、县政府引导,县旅游局和县农委具体实施,开展休闲农业、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4.9 完善休闲农业配套设施

一是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对观音寺西瓜等一批园艺品种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大力引进农本尚品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先进、适用的园艺和种植养殖技术,强化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二是建设完善休闲农业场所接待中心、停车场、游步道、路牌标识和废污物收集处理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硬件服务。

4.10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相关资金及政策用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二是休闲农业示范点、“农家乐”经营户减免营业税,销售自产初级农产品及加工品享受免税,用水用电享受农业收费标准等政策;三是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提供信贷服务和资金支持;四是鼓励将休闲农业列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中小企业创业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的范围之内。

5 参考文献

[1] 赵航.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2] 陈宇峰.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第3篇: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 台湾地区最新《教师专业标准指引》介评 台湾地区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大学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作用与启示 浅析台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的加工出口区现状与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台湾地区农产品运销体系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台湾地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脉络、发展路径与启示 台湾地区银发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台湾地区顶尖大学建设政策研究(下) 台湾地区环境会计实践与研究现状 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思考 浅析教师专业伦理建设 芬兰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研究 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的历程与思考 台湾地区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考察与启示 传统师道与教师专业伦理 台湾地区幼儿教师资格证获取过程及其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8]教育部.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EB/OL].信息公开专栏. 教育部.(2011―12―23)[2012―05―03]. .

[19]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 [EB/OL]. 工作动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7―03―23)[2012―05―03]. http://.cn/n35081/n35533/n38590/n10436099.files/2007323182912.doc.

[20]吴尔夫,T.;奥斯丁,A.导言[M]//吴尔夫,T.;奥斯丁.A.教授是怎样炼成的:未来大学教师培养的改进策略.赵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

[21]Elena,S. Reflective capability: a specific goal of a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Course[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11(1):145―149.

第4篇: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基础教育稳步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其重要标志之一是全面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要求“起点公平”向要求基于“起点公平”的“过程公平”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广东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充分。研究表明,有些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理解不够,数学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教学质量提升。还有一些教师的数学理解不够深刻,限制了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有些教师数学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教学目标达成。

2. 教师对新课程实施不到位。(1)对课程目标把握不准确,数学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2)教学中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在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形式,强调情景的创设,弱化了数学内容,在教学评价导向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因此,我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与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亟待解决。

二、调查方法

(一)样本选取

根据广东省教育信息平台2016学年初报表数据,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12.87万人,占全省小学教师的26.48%。其中男教师4.49万人,占比34.89%,女教师8.38万人,占比65.11%。

本次调查从21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选取样本。样本来源于两个途径:一个是正式途径,也是主要途径。采取分层抽样与整体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全省22个地区各选择12间学校,包括城市学校、县城学校、农村学校(包括中心乡镇学校和乡村学校)各4间,涵盖教学质量优、中、弱三类学校,其中至少有一间民办学校。另一个是非正式途径。主要在“小学数学教研”微信群中通知,请群内的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填写并转发。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共收到有效问卷5810份。

(二)调查内容

本研究以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将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界定为五个方面: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和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三)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1年研制的《澳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调查问卷为主要参考,结合自身研究需要,研制了《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从教师自我报告的角度,调查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本研究主要通过专家函询法进行内容效度检验,主要向5位小学数学教研员征求意见,并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修改问卷结构和项目,保证了较好的内容效度。

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10个项目。第二部分是调查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包括47个项目,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本研究采用五等级量表法,考察小学数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五个方面的符合程度(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有些符合、符合、非常符合),正向题的符合程度越高,分值越高(赋值为1-5分),反向题则相反。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研究数据的初步处理与分析由问卷星网站自动生成,研究者根据需要运用SPSS18.0软件再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根经验,我们将教师专业发展设定为五个水平:水平I,极弱(2分以下,不含2分);水平II,较弱(2-2.99分);水平III,尚可(3-3.74分);水平IV,良好(3.75-4.49分);水平V,优秀(4.5分以上)。从教师自我报告的情况来看,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在专业发展总体状况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73分,即在“有点符合”与“符合”的程度之间,如果用100分来计算的话,相当于74.6分,接近良好水平。

从五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情况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专业情意(3.91)、专业精神(3.90)、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73)、专业自主发展意识(3.38),这一特征在22个地市(区)的表现较为一致,即五个维度平均分可归列为三个梯次:第一个是专业精神和专业情意,得分最高,且两者平均分相当;第二个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分居中,且两者平均分相等;第三个是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得分最低。

从20个观测点的平均得分情况来看,得分情况存在不均衡现象。在教师专业精神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爱生精神(4.48),其次是求真精神(4.23)。说明我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持续钻研,寻求问题的解决。得分偏低的是求进精神(3.25)和服务精神(3.65)。如对于“您觉得教育工作单调繁琐,很少有发挥创造性的空间”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41.86%,近六成的教师认为教育工作单调,难以发挥创造性。对于“您只求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尽量避免有额外的负担”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31.65%,表明近七成的教师不愿意承担额外工作。

在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策略知识(4.02),其次是学生数学理解的知识(3.92)。说明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自认为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兴趣、难点、错误,并且了解原因;他们自认为能够准确而清晰易懂地讲授教材内容,可以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得分居中的是学科知识(3.76)和课程知识(3.66)。得分偏低的是实践知识(3.40)和通识知识(3.62)。如对于“您时常感觉教育理论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脱节”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32.03%,近七成的教师认为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脱节。

在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4.00),其次是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3.98)。说明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自认为具有较强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和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得分偏低的是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3.46)、教学反思能力(3.52)和教学研究能力(3.63)。如关于“您不喜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因为在课堂中比较难于管理和控制”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51.41%,说明近半数的教师不喜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效能感(4.27),其次是职业情感体验(4.05)。说明绝大多数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从工作中获得了乐趣和满足。得分偏低的是职业坚守意向(3.40)。如关于“如有可能,您希望改行从事其他职业”这一题,有两成多的教师选择“非常符合”和“符合”,也有两成多的教师选择“有些符合”,只有略高于半数的教师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说明小学数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不够。

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发展现状中,两个观测点的得分都偏低:专业发展规划得分为3.17,自主学习意识得分为3.58。如关于“您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与规划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一题,有25.39%的教师选择“非常符合”和“符合”,有32.03%的教师选择“有些符合”,只有略高于四成的教师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说明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意识整体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对于“您参加教研活动通常是由学校或教研室安排的,您大部分是疲于应付”这一题,仅有略高于四成的教师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近六成教师属于疲于应付状态。

调查中,教师们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较严重问题依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89.88%);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61.46%);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52.22%);教师责任心和事业心缺乏(28.29%);专业知识水平低(18.62%);教育教学能力低(16.92%)。关于工作任务方面,比较集中的意见是承担太多教学之外的任务,是导致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样本中有城市学校的教师共1708人,占29.40%;县城学校的教师共923人,占15.89%;中心乡镇学校的教师共1656人,占28.50%;乡村学校的教师共1523人,占26.21%。以学校类型为分组依据,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体状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分别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情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适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教师专业能力不适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因而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非参数检验。

根据教师自我报告的情况,广东省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的平均分为3.73,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学校(3.76)和县城学校(3.76)、中心乡镇学校(3.71)、乡村学校(3.69)。

在专业发展总体状况方面,城市教师与县城教师的平均分相等,两者均高于中心乡镇教师和乡村教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教师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00)。进一步采用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城市教师与中心乡镇教师、乡村教师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3,p=0.000);县城教师与中心乡镇教师、乡村教师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0,p=0.000)。

(三)不同群体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本部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专业背景、教龄和职称的教专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1. 男女教师比较

调查对象中,男教师1587人,占比27.31%,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68;女教师4223人,占比72.69%,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74。女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自我评价好于男教师,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0)。

2. 不同专业背景教师比较

调查对象中,具有数学或数学教育背景(简称数学组)教师3325人,占比57.23%,自我评价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74;不具有数学或数学教育背景(简称非数学组)教师2485人,占比42.77%,自我评价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71。从总体状况上看,数学组教师高于非数学组教师,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40)。

3. 不同小学数学教龄教师比较

根据教师生涯发展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将小学数学教师按教龄分为五个组别,其中,“3年及以下”的共1144人,占19.69%;“4-10年”的共1013人,占17.44%;“11-15年”的共788人,占13.56%;“16-20年”的共1149人,占19.78%;“21年及以上”的共1716人,占29.53%。

各教龄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平均得分自高到低依次为:“21年及以上”组(3.80)、“16-20年”组(3.74)、“4-10年”组(3.71)、“11-15年”组(3.70)、“3年及以下”组(3.64)。对教师教龄与专业发展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教师教龄与专业发展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139,p=0.000,说明教师教龄与专业发展得分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龄越长,教师对专业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越高。

4. 不同职称教师比较

将小学数学教师按职称分为四个组别,其中,未定职级组共1153人,占19.84%;初级组共1267人,占21.81%;中级组共3283人,占56.51%;高级组共107人,占1.84%。各职称组教师专业发展平均得分自高到低依次为:高级组(3.84)、中级组(3.75)、初级组(3.69)、未定职级组(3.68)。对教师职称与专业发展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教师职称与专业发展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085,p=0.000,说明教师职称与专业发展得分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称越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评价越好。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接近良好水平,但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从五个维度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专业精神和专业情意的自我评价最高,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处于中间,对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自我评价最低。

2. 广东省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城市学校教师与县城学校教师的水平相当,两者都好于中心乡镇学校教师和乡村学校教师。

3. 广东省不同群体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表现各不相同。女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好于男教师。数学组教师好于非数学组教师。不同小学数学教龄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教龄越长,教师对专业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越高。不同职称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之g具有显著差异,职称越高,教师对专业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越好。

(二)对策与建议

1. 找准薄弱环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建立相应的教师学习保障、激励、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学习欲望。(2)加强教学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转化。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以实现知识转化。(3)加强生涯指导,使教师制定适切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策略,促进专业发展。

2. 关注乡村教师,推进队伍整体发展。广东省省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乡村教师的自我评价低于城市和县镇教师,因此需要将乡村教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1)把握专业发展现实需求,找准突破的重点。根据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现实需求,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实现重点突破。(2)发挥信息技术功能,突破教师研修的时空限制。(3)提高乡村教师地位与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从教。

3. 加强分类指导,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不同群体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因此要分类培训和指导。(1)组建多层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针对具有不同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群体实施个性化的指导与培训,提升培训目标、内容与方法策略的针对性。(2)开发系统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块,为不同教师群体“量身打造”培训内容,提升培训内容的实效性。(3)建设主题教研优秀实践案例,以优质教研资源促进各级教研队伍建设,夯实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4)创设多元展示与交流平台,为不同教师群体提供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展示交流机会,提升教学效能感,激发专业精神。(5)评选不同类别的优秀教师典范,为教师树立标杆,让教师看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努力方向。

第5篇: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发展;广西;策略

根据1999年的修改标准,我国将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规定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按这一指标划分,由于地理、历史等客观原因,广西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2010年底,广西中小企业从业人员384.8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从业人员105.1万人,作用巨大。但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小企业单凭产品数量或质量很难达到效益最大化。在此状况下,根据“第三利润源”理论改善物流管理状况,减少库存,引入数据库信息管理,如GIS、RFID、EDI等,为物流管理提供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决策支持的技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收集处理和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标准化,以降低成本来提高效益开始进入中小企业的视线。

一、广西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现状

(一)物流业成本居高不下,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

发达国家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大约在10%左右,而我国占到20%以上;发达国家工业生产中物流活动所占时间仅为整个供应过程的40%左右,我国则达到了90%。由于发展晚、自然环境等限制,广西这几大指标更是大大高于全国东中部地区。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仅仅形成了内部简单系统,而没有形成网络,更没有应用数据库管理,同时在物流运作中缺乏对EDI、RFID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SCM、VMI、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不足10%,其中制造企业应用状况略优于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中应用物流SCM软件的比例目前仅为3%左右。据中国仓储协会公布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调查报告,我国物流企业中有61%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39%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只有38%的企业有仓储作业管理,31%的企业有库存管理,27%的企业有运输管理。在不发达的广西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落后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缺少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

通过走访发现,广西中小企业高学历的物流人才严重缺乏,调查显示,有近90%的企业表示需要甚至迫切需要物流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的是懂得现代设备操作的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选择比例达到了97%,而需要基层物流操作人员的物流企业仅占6.06%。这说明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对人才更是求贤若渴。专业物流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广西中小企业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此外,现代物流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性产业,所需人才也应是多类型、多层次的,因此,对于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也日趋明显。尤其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三)缺少良好的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环境

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存在部门分割,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缺少相应的支持物流发展的方案措施。外部环境来说,广西处于发展起步期,相应的方针政策尚不完整,难以促进企业物流的迅速发展。况且,随着国务院加强北部湾地区发展的政策落实,广西又是一个有良好区位优势的省份,中小企业物流的发展对政策的强力需求是非常明显的,政策的供求不均衡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物流快速发展的重要一环。

(四)地区发展不平衡

就我国目前的大环境来说,东部沿海及开放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发展得既早又快,而中西部广大地区发展却很落后。在广西,落后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现代工业、发达的城市经济并存,而且广西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关键阶段。这种实情决定了城乡在经济、消费、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物流活动高度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中,形成辐射功能极强的物流中心城市,比如南宁,桂林。而在乡村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城市物流与乡村物流脱节,甚至少数乡村物流几乎为零,造成物流市场的地域化、畸形化。而纵观全国,都是在城市首先发展起物流业,然后沿着交通运输线,比如铁路、河流、公路等为纽带形成物流节点,逐渐向周围地区尤其是乡村地区辐射。因此,在广西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覆盖城乡地区的物流网络势在必行。

二、广西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第6篇: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农业旅游 经济发展 现状 前景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是与休闲时代的到来密不可分的。农业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兴产业,产生初期就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体现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绵阳市的农业旅游已经成为绵阳继军工配套产业、电子产业、职业教育产业、房地产业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点。绵阳的农业旅游发展势头很好,这与她的地理优势、各级政府重视以及依托科技城建设而涌现的一大批善于学习、观念前瞻、懂科学、有经济头脑的人才有密切关系。

一、绵阳市农业旅游的先天优势

1.绵阳地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一年四季气候宜人

绵阳地貌属于丘陵地形,处长江上游,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众多,造就了相当数量的濒水生态景观,构成了以河谷流域的坡耕地垂直景观(山顶水保林带、山腰果树复合带、山底特色水域带)、丘陵低洼地域的平坝农业景观和高山无污染生态农业景观为主的多层次多季节生态农业景观带。有益于农业旅游的四季开展,观赏性强,可参与度高,体验性好,其优势较纯平原地区更为明显。

2.绵阳的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特色突出

在都市发达经济圈形成了一批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水产品示范基地、特种禽生产基地、花卉基地、水果基地、茶叶基地等,诞生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农业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种类齐全,名优特农产品多,如斩山米枣,龙门枇杷,平武木耳,北川绿茶等在省内外久负盛名。为建立农业观光、农产品购物、农村民俗风情、农事劳作、垂钓、园艺等农业旅游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

3.传统民俗文化深厚而独特

绵阳境内聚集了汉族及白马藏族、彝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形成了相对成熟、特色鲜明的农耕民俗文化,由此导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更是异彩纷呈。这些散布于农村地域的农耕及传统民俗文化不仅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成本低,而且将极大地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文化内涵。

4.绵阳的科技城建设、西南科技大学的生命科学院为生态农业的规模化、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科研人员积极引进先进优良的适合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蔬菜、水果、花卉和其他观赏植物等,引进工厂化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升农业品位。农业科研单位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和发展。

二、 绵阳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1.绵阳的农村生态旅游因为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发展已初具规模

坚持市场化运作,实施“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政府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将生态农业旅游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成立生态农业旅游领导机构,统筹其管理、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

(2)制定生态旅游农业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3)做好形象宣传工作,提升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4)优先配置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

(5)搞好乡村旅游规划,规划是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依据和方向。规划体现了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精神,明确本地资源结构、优势、特色、重点开发项目、相关配套、环境保护、客源承载、组织机构等的预测,然后按长、中、近期实施。

(6)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搞好农业旅游的基础配套建设和乡村环境建设。重点突出道路交通、给排水和能源工程。“农户参与”是农民获益的基本前提之一,它包括农民参与有关旅游发展的决策、参与旅游业的经营、参与旅游收入的分配、接受相关培训与教育等。

2.绵阳市的“村村通公路”工程为绵阳的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全市境内已建的大型的农村生态旅游项目有:

(1)老龙山生态农业旅游区。目前老农山村庄里,约三分之二的农户开起了农家饭店和宾馆,春夏秋季,绵阳市民成群结队驱车前往赏花、游玩,品农家饭,尝农家鲜果,欣赏闲适的田园风景。据笔者调查得知,农家饭店每年收益最好的能达到20000元左右,效益差一些的也6000多元。

(2)龙门小桥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前几年聘请了省旅游局专家和西南科技大学的农业专家组深入现场,对示范点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指导。把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品展示、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相结合,充分发挥绵江产业带的优势和农家乐集中的特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小桥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上千亩,品种优良的梨子、桃子、枇杷等水果满山遍野,构成了十分抢眼的农业观光、采摘旅游带,还有村上现存的清朝官员张仲齐的五世同堂牌坊和回龙古寺等古迹,形成了该村特色鲜明的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3)李白故居青莲乡。近几年,该乡依托李白故居做足了“文章”,每年举办李白故居文化旅游节和乡村旅游节以及各种展览、诗歌朗诵会,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今年更是在小匡山下,占地866亩,通过自然生成的油菜花和麦苗,“写”出了“千年李白 回归大地”八个大字,“画”出了巨幅李白头像,甚是壮观,省内外、甚至是外国游客都慕名前来观看。

(4)戈家庙川西乡村民居生态村。展示了川西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风格。该村依山傍水而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川西特色的木结构的三合院、四合院,建立了完整的排水系统。形成了戈家庙村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景。

(5)江油小寨子沟森林公园。以山林自然景观的优美环境、洁净的空气来吸引市民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和进行休闲、森林考察、避暑疗养等健身活动。地处人迹罕至的山坳中,原始风貌未曾破坏。重峦叠嶂,林木森森,飞瀑高挂,潭水清澈,有珍禽异兽出没,风光旖旎,犹如人间仙境。在此基础上当地乡政府硬化了景区道路,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逐步形成一个农业森林生态园。

(6)原生态文化村白马藏寨。该村目前还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种植业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并保留了浓郁的藏文化气息。这里乡风古朴,诸如传统的手工磨面、榨油、纺花、织布、草编等,锅庄舞,献哈达等许多较原始的生活作业方式仍广泛存在。凡来观光的游客既可看到原始的磨面、榨油等作业场景,还可品尝到无公害的水果、蔬菜,购买到一些土特产品、工艺品。

三、 绵阳农业旅游的前景展望

农业旅游以其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以其产品的自然性,娱乐性,参与性,对现代都市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又刺激了短程农村地区旅游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假日的调整及带薪假日的来临,民众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是农业旅游发展的新契机。绵阳农业旅游如今己经迈上健康发展之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确保绵阳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农业旅游已经非常成熟。在法国,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建立了名为“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大力推销法国的农业旅游,产品包括农场技艺、农产品市场、骑马农场、探索农场、守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系列。1998年,33%法国人选择了乡村度假。在意大利,到2002年,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单位,当年夏季接待了120万人次的本国旅游者和20万人次的外国旅游者。在阿根廷,政府从2000年起开始推行乡村旅游发展计划,推出了“马背上的阿根廷”、“南美土著部落”、“农庄生活”、“乡村手工制作”、“乡村美食”等旅游项目。并向从事乡村旅游的个人和团体提供优惠贷款和补贴,向全国的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乡村旅游知识培训,还成立了“阿根廷乡村旅游网”,鼓励所有农牧业生产者加盟。在美国夏威夷2000年全州有5500座农场从事农业旅游,全州农业旅游产值中三之分一来自农产品的直接销售。合作组织是海外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特色。具体来讲,可以构建“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的运营机制,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根据保护要求和规划进行开发利用、包装景点;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编制线路;农民旅游协会对分散的农户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负责组织村民参与表演、导游、工艺品制作、提供住宿餐饮,负责环境卫生的改善和村民培训等,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

2.坚持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旅游

高科技生态农业旅游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高科技农业与观光、教育、体验等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以高科技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为生态旅游农业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技术支撑,增强生态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利用绵阳科技城的优势,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不仅要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同时还要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3.重视电子商务对农业旅游发展的作用。

(1)利用旅游电子商务的调查评估作用,可以在网络上各种调查表,评估现有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制定相关的措施。

(2)宣传促销、展现新农村的作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宣传促销成了最广泛的方式。通过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可以把新农村的农副产品、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乡村文化向更多的旅游者展示,提高知名度。

(3)方便农业旅游产品交易的作用。电子商务实现了旅游者对农业旅游产品的选择更理性和交易的方便性以及安全性。要实现上述作用,还是需要发挥政府主导的机制。电子商务在农业旅游中的应用和发展,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保证信息不断更新与补充。政府要引导农业旅游企业和合作组织,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和特色化的经营与管理。以适应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的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艺惠: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地理,2007

第7篇: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一、乡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1、乡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劳动力流失严重

农村农业推广新技术较为困难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进而降低了农村农业的生产效率、阻碍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同时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在不断地增

加,导致乡村劳动力缺失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建设。通过实地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在半年内就达到九百万以上,且这些人口大多都是青壮年,由此制约了我国乡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2、经济整体水平偏低。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在不断地提升,但是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相比,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还相对落后。

二、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策略

1、合理利用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

只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合理利用并优化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优化环境资源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体系、自然环境、法规制度、文化氛围以及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同时作为建设的资源中,需要着重建设三个方面的资源,第一,自然资源,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自然资源,因此要保护好农村的土地资源、矿藏资源,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第二,人才资源。相关单位需要着重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同时要提高乡村人才的资质水平,通过相关措施防止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第三,信息资源。信息交流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为了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建设,需要建立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

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合理塑造乡村经济建设的思想观念,以先进的思想观念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建设;第二,完善乡村经济发展运作机制,加强立法、救济保障措施的建设;第三,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创新乡村投资方式。以教育投资、建设投资为主流,加强乡村人文资源的投资,由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调整乡村的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乡村的文化经济

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乡村的教育结构,并大力发展乡村的文化经济,具体的工作内容为:着重培养农村、农业人才;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积极开展农村知识培训等活动;促进农业从事人员的经营理念;以地区特色为主建立特色农业区(特殊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业生态园);提高从事农业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其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农民的经营理念,并向其传输可持续发展、生态发展思想;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3、制定并完善经济建设政策

合理的政策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制定经济建设政策的过程中,需要以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主,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经济政策。主要的政策内容包括:第一,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外部环境,以 “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依据,促进乡村居民以土地流转集中、专业化生产为主要方式向以市场为经营主体转变。

4、建设特色性农村经济发展体系

只有通过创新性的发展形式才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建设农村经济过程中,要以创新性为发展原则,通过设置创新性的奖项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种创新性的奖项一方面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体格局相符,另一方面其也推动了乡村农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以特色性为发展主要目标,通过结合当地的资源与实情,建立独特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结 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乡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乡村经济建设发展的策略,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农村经济与科技》总目录[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183-193.

[2]刘富民. 云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浅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6:226-227.

[3]郭志东. 天津市乡村公路养护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第8篇: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研究

新时期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阻碍性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兰州市的调查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分析

我国民族地区贫富收入差距研究

青海牧区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牧转农地区水资源利用调查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安史之乱中的突厥与回鹘

从熙平二年卢同上书看北魏后期军功赏赐制度

试析辽代贵族婚姻对政权的影响及其妇女地位的变迁——以皇族、后族为中心

恭门古城堡历史考述

“缠回”更名“维吾尔”时间考

对广州《重建怀圣寺之记碑》的再次解读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述评

青海省民族地区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现状分析——以青海省天峻县为例

灵魂信仰与少数民族葬俗述略

藏族天文历算的传承与发展

试析梅瓶的形成演变及其艺术特色——以甘南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折枝花卉梅瓶为例

论回族习惯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有成例者易循”——读《甘肃通史》(隋唐五代卷)

吉尔吉斯斯坦因民族问题引发骚乱对我国做好民族工作的启示

民族地区民生问题解读

发展夏河旅游经济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试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对肃南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现代教育理念与少数民族教师教育

浅析民族学与文化研究

论《格萨尔》史诗中的舅权现象

武威博物馆馆藏藏文文献概述

伊斯兰的教育观

新疆藏传佛教寺院——承化寺概述

和硕特蒙古经略述略

《天盛律令》卷一译释及西夏法律中的“十恶罪”

吐蕃赞普赤达尔玛①的统治及其后的简要历史

浅述元、明时期的撒里畏兀儿

藏族阿柔部落的婚姻习俗简述

华锐藏区茶文化考述

我国清真饮食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方略

探析藏族传统装饰图案的象征——以三种图案为例

当代民族研究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暨省级民族研究机构联席会议在穗召开

祝贺《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百科全书》出版发行

九甸峡水电工程非自愿性藏族移民搬迁现状调查

兰州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状的民族学调查与思考——以回族为例

从洛家窑村、小洼山社发展变化看散杂居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民族问题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

城市民族关系浅论——以兰州市为例

再探北魏对归附者的政策

清代与尼泊尔的贸易概述

“西夏货币与丝绸之路货币”学术研讨会综述

清代蒙地藏传佛教寺庙喇嘛日木扎仓教育

伊斯兰文化向欧洲的传人途径及思想贡献

灵光、典范及人主之中介——论《天方诗经》的赞圣思想

炎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

甘肃天水旋鼓舞的保护与弘扬

台湾原住民分类之界说

浅谈影视中少数民族武侠人物的塑造——以大刀王五为例

发现与输出中国少数民族文论

藏族乡村社区研究述评

第9篇: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1、努力规范和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一方面深入调研,在全面了解现有休闲农业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均要制定好符合本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强指导,为大力加快休闲农业企业的发展步伐,按照国家政策走向鼓励动员有实力有意向从事开发休闲旅游农业的企业主或客商,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尽快选择一条既可富企业又可富民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市里力争早日出台“关于促进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市休闲农业发展,争取休闲农业的扶持政策,提升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2、全力创建和打造休闲农业示范县(点)。今年省里将重点认定5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4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魅力乡村3—5个,将向国家推荐3个示范县、5个示范点,我市要力争1个县(市、区)和5个示范点以上分别跻身于省级甚至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及示范点,各县(市、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充分挖掘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潜力,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位推动,打造优越的软硬发展环境,准备争创省级及以上示范县(市、区)的地方至少要打造5个具有一定知名度以上示范点作支撑;准备争创省级及以上示范点的地方,要选择并全力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功能较齐全、休闲农业氛围明显的示范点,力争创建成功。各示范县(点)要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装备,加大品种展示、技术推广、农耕文化教育、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兼具展示、休闲、旅游、教育、示范等功能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园区和科技示范园,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产业带或集聚区。

3、强力培育和申领休闲农业星级企业。今年省里将向国家农业部推荐8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我市要积极组织开展休闲农业星级评定工作,引导农庄注重打造品牌,办出特色,今年要力争创建1—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点。此外,积极参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推荐工作。

4、大力开发和推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鼓励企业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绿色健康的休闲食品新品种,建立休闲旅游农业与旅游农产品销售产业链,重点开发绿色果蔬、茶叶、花卉、油茶等旅游休闲农产品,通过科普、观光、采摘园聚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人气带动旅游休闲农产品销售和推介,逐步做大我市旅游休闲农产品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