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短期支教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

第1篇: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

一、快速融入,主动转换角色。

来到*桥小学后,学校分配我主教三年级数学和班主任工作,附带上社会、自然、音乐等一些副课。因为自己是教书的门外汉,所以为了快些进入角色,我努力学习如何安排课时、如何备课、布置作业等技巧。在逐步熟悉教学的基础上,我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在日常教学中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对分层教学,趣味课堂,积极鼓励,重点关注等等。经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成绩稳中有升。成绩提高了,同学们逐渐变得自信,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二、以身作则,做教师发展的领路人

支教期间,使我了解到农村小学除了在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相对不足之外,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教学的信息相对匮乏,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肩上,为了不负众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报到第一天,在获知所教班级后,我就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参,多方参阅各种资料,深入细致备课。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

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桥小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桥小学”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们就不自觉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个人比较随和,没有架子,容易接近!”听教师们说出这样的话,每次我都是会心地微笑着,打心眼里我为自己能够被教师们接受、理解而高兴,为自己能够融入*桥小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我很多同学他们都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着,他们很富有,买一件衣服可以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当然我是羡慕他们的,可我富有吗?不,我很穷。老师这个职业就让我不可能挣很多钱,我常常想跳槽吧。可我又有那么些自卑,一个朋友说我,这几年我的工作已经让我丧失了在外面工作的能力。算了吧,我心态也是比较好的人,还是好好把学生教好吧。

第2篇: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广东省;大学生公益组织;发展困境;发展建议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日趋多元化,民间公益蓬勃发展。近十年来,大学生公益组织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由于自身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发展受阻。本文从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公益组织出发,重点探讨其在资金和管理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公益组织指:由在读大学生创办,主要成员为在读大学生(两人以上),主要依靠成员出资或社会资助自主运营,无偿服务社会的公益性组织。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广东省大学生公益组织为调研对象,重点探讨大学生公益组织在组织运营、团队管理、资金渠道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公益组织的看法,本课题组对广东省内31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04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为95.1%,其中,重点本科院校占70.1 %,二本院校占26.8 %,三本院校占3.1%。为了更深入了解广东省大学生公益组织的运作,本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采访、QQ采访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了省内15个大学生公益组织的运行情况,采访了这些组织的负责人及业内的专业人士,深入挖掘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促进大学生公益组织发展的建议。

二、广东省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

(一)大学生公益组织数量较少

本次调研一共涉及广东省内31所高校的69个公益组织,但符合“大学生公益组织”定义的只有15个,其余的可分为三类:或者由校方或社会人士创立,或者直属于校党支部或团支部管理,活动经费主要依靠校方出资,或者兼而有之。中山大学在全国排名前十,也是广东省公益气氛最活跃的大学,却一共也只有7个大学生公益组织(分别是“启明星支教队”、“有爱慈善商店”、“微乐益公益成长中心”、“蓝信封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新光科学公益团队”、“兰芽计划”、“心葵计划”),省内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公益组织的数量就更少了。此外,在一些非重本高校中,大多只有学校党支部、团支部的志愿者协会,根本没有大学生自发创建的公益组织。

(二)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弱

由于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创始人及大部分成员均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在做公益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学习与就业的压力,因此在组织的宣传推广方面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大学生所能掌握的社会资源有限,所以,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并不大。调查数据显示,66.33%的受访大学生并不是很清楚他们所在高校的大学生公益组织,只是偶尔会参加一些诸如为贫困儿童捐献物品和义教之类的公益活动;69.7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公益组织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大。

(三)大学生公益意识强烈

大学生的教育水平程度整体较高,思想较为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热衷公益,有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调查数据显示,86.05%的受访大学生做公益的出发点正是“社会责任感”,91.2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公益无大小,只要力所能及的都应该积极参与,有利培养公众服务意识”。如“启明星支教队”,出于对广大山区中小学生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去支教,最后成功发展成致力于广大山区中小学义务基础教育的公益团体,从2009年到2012年,“启明星”支教队的志愿者达502人次,服务总时长达183840小时,直接受益学生累计2500余人;此外,调查数据显示,70.9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参加过支教和社区服务之类的实践性的爱心公益活动,74.4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向慈善组织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帮助,65.3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的一些同学或者朋友都会参加大学生公益组织,进行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强烈,公益活动参与度也很高。

三、广东省大学生公益组织面临的困境

(一)“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公益组织面临的一大问题

符合本次调研对象要求的15个大学生公益组织中,53%的大学生公益组织表示大部分的活动经费都直接或间接地由组织成员或志愿者承担,尤其是在发展初期,组织知名度低,难以获得社会资助。47%的大学生公益组织表示企业赞助是他们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其中,小部分的赞助是由企业主动提供的,大部分的赞助还是主要依靠组织成员对企业的游说工作。40%的大学生公益组织表示社会热心人士的善款是他们主要的资金来源,但数额有限,且不具有稳定性,难以维持组织的长期运营。

(二)组织成员专业性欠缺,阻碍公益活动的有效开展

大学生公益组织自兴起以来也不过10年,国内尚无发展成熟的组织及体系作为参照,在科学管理团队和运营项目方面都缺乏专业性的指导,这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公益组织只能在自我摸索中缓慢前进,公益组织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通过对15个大学生公益组织的调研发现,组织的正式专职人员基本在10人以内,大部分成员常常身兼多职,而由于大学生身份的局限性,即使是专职人员,专业性也有所欠缺。本次调研的15个组织中,66.67%表示组织的指导老师配备不足,成员在公益活动开展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有所欠缺。社区服务和支教之类的公益活动要求成员具备一定的技能知识,只有这样,活动的开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由于组织成员自身专业性就有所欠缺,对公益活动志愿者的专业化训练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这些都导致了活动形式的单一和开展活动效率不高。

(三)项目组成员流动性大,增加管理难度

本次调研中的15个大学生公益组织均实行项目制管理,每一个公益项目的开展除了需要组织内部成员的参与之外,也需要大量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而在校大学生又要兼顾自身学业与其他方面的事务,参与公益只能依靠自己零碎时间的拼凑,所以基本都是选择短期的公益项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52.7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时“时间、精力不够,会和学习产生冲突”。如中山大学的“启明星”支教队,每支队伍大部分成员均为在校大学生,但由于学业和工作等因素,成员一般只参加一两年,至于其他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就更大了,多数志愿者表示活动时间与学习或工作时间的冲突大大降低了自己坚持一学期甚至一年的可能性。因此,支教队的老师每年都要对项目组成员进行重新招募和培训,这无疑加大了组织成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的不稳定性,也加大了组织对每个项目组成员的管理难度。

四、促进大学生公益组织发展的建议

(一)吸引企业赞助,寻求社会支持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企业赞助将会玷污公益组织的纯粹性,这一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益组织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这一观念已经渐渐发生改变,调查数据显示,约7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公益活动推广平台的建设也需要经费,企业赞助可以提升活动的影响力,这并不会改变活动的公益性质。大学生公益组织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应该学会用优秀的公益项目策划去说服企业,获得赞助,并在商业和公益两者之间取得有效的平衡。此外,大学生公益组织还可以寻求社会公益热心人士的帮助。如“爱心中国行”,它得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领导的赏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免费为他们提供南方都市报,让他们义卖,义卖所得全归“爱心中国行”所有。这样的资助形式,既能帮助公益组织自力更生,又能为公益组织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值得提倡。

(二)完善组织管理机制,保证活动有效展开

一个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是公益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保障。首先,大学生公益组织应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组织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组织的人才梯队,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制定有效的培训机制,定期邀请业内专业人士、老师、或有经验的老成员开讲座,进行技能培训等,以此提高组织成员的专业性。最后,建立对志愿者的反馈、归档制度,每个公益项目的负责人应向组织及时反馈该项目志愿者的表现,将优秀志愿者的资料记录在案,并鼓励他们继续参加下一次活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志愿者的流动性,也为招募和培训省下不少功夫。

(三)促进南方地区大学生公益联盟的建立

据了解,在2010年成立的中国大学生公益联盟所涵盖的71所高校中,只有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肇庆学院5所高校的公益组织属于广东省。根据联盟章程,只要高校的公益组织“有独立稳定的合法组织机构,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积极热心开展公益事业”便能加盟,而很多广东高校的公益组织都没有或没能加盟,前者是因为它们没有意识到公益联盟的重要性,后者则是因为它们欠缺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以广东省这样一个经济发达、人员众多的大省为中心,建立一个南方地区的大学生公益联盟,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省内各大学生公益组织的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还可以引起南方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发达地区上流社会对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关注,大大提升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影响力。

五、结语

第3篇: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体验式 师资 培训

[作者简介]赵炎(1982- ),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人事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山东 济南 25000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68-02

师资水平与办学质量密不可分,师资培养的方式与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办学的水平。多年来,笔者在从事职业教育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实践与管理工作的同时,从管理者、消费者的角度开展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的探索,概括出以下理论观点及实践认识。

一、关于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的理解

1.基本含义。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是伴随着体验式教学方式而产生的一种师资培训活动,是体验式教学的分支之一,也是一种有意义、有力量且兼具探讨性的培养方式。它还不能称为“培养模式”,目前尚处于摸索和商议的阶段,是一种在体验式思维指导下,为满足体验式教学要求而形成的师资培养方式与方法。与体验式教学相似的地方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给予主体体验以足够的重视,注重促成培训对象自主、自决地生成个体知识和技能。

2.适用场合。职业教育中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较多地体现在追求“善”与“美”的专业课程中,如艺术类、语言类、文学类、伦理类、旅游类课程等,与求“真”的理工科课程有别,前述课程能够以人类的“感受”为导向,没有非常明显的学科边界和定量标准,而理工科课程无法实现。因此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甚少介入理工科课程的培训。

3.方式枚举。与传统师资培训方式有别,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重点开展以下几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一是购买培训。多年来,针对性不足是困扰师资培养工作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针对性不足的问题,新型的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强调培训对象的自主选择性,为培训对象提供个性化菜单,供其自由组合和选择,由培训对象确认和自主购买培训服务。二是情境培训。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强调感受的差异性,通过创设虚拟化的特定情境生成个体感受,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注重启发培训对象形成个体认知,在特定情境中形成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特定任务的个性方案。三是亲历培训。除设定虚拟情境进行培养外,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注重开发和创设真实工作环境,为培训对象提供仿真工作任务,对未入职教师而言,能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认知、职业心理及职业习惯;对已入职的教师来说,能帮助其调整教学思路,提升职业技能。

二、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的教学设计

1.课程包。一是思维框架。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在课程包的设计上,遵循体验式活动的主基调:倡导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差异化的活动过程,不再一味先遣式地陈述知识,然后过渡到案例讨论、习题分析,最后是课程考试,其逻辑顺序是:认知体验自择菜单团队学习进行考核或成果认定。二是内容及难度。由于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倡导个体自决,弱化终点考核,强调过程考核,改变以往由培训机构先行授受、再到培训对象个体学习的传统过程,其内容的难度序列遵循先难后易的排列顺序,整个学习过程,培训师仅起到协调和间歇指导作用。学习的内容是分散、交织的,信息量比较大,培训对象需要自主对其整合,认真分析所提供信息之间的关系,方可形成成果。三是单元板块。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选取的知识单元板块,以个体感受的先后次序立体地呈现,一般序列是:认知感受单元实践体验单元成果检验单元。培训过程中对每个单元板块的过关检测,培训对象所用的培训手册比培训教材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对学习进度的记载反映了真实的用功程度和学习效果,而这才是过程考核所看重的。

2.培训时长。从培训周期的时长来看,根据培训的不同要求,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有中短期(2~60天)培训和较长期培训(一般是两个月以上至两三年不等)两种。常见的边区支教活动就是较长期的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的一种形式,而短期培训有2~5天的ERP沙盘培训等。

3.学习形式。职业院校一般选择组队参加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采取团队学习的形式参与培训活动。在人员规模上,通常每个分组3~8人不等。体验过程中的团队学习既有助于形成个体感受、激发乐趣,也有助于成员间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各团队之间形成的“对弈”局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培训师不再疲于串场指导,学习者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大多数疑难问题。

4.场景与场所。作为体验式教学的子属分支,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也依据非模式化、非定格化的教学原则,打造能充分激发学习者兴趣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场景。在场景、场所的设计与选择上,职业院校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布设虚拟环境,如功能性实训室、小范围的课程拓展空间,通过游戏、比赛、情景剧、模拟事件等形式,让培训对象感受整个过程,体味各种复杂的情绪和情感。二是提供真实环境,如校外的培训、拓展或实践基地以及引入校内的企业、社会团体等都是供师资培训的真实环境,供培训对象参与真实项目,融入真实工作场景,检验工作能力,接受实践挑战。

三、关于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的认识

1.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是一种以感受导向为主的教育活动。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强调参与主体的感受性,这种感受与参与结果无关,也即追求“形成性目标和评价”,忽略“终结性目标和评价”。多年来,国家及中央政府通过改革职业教育的指导性措施,使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原有以“知识导向”为中心,到“知识导向”与“任务导向”“工作导向”“实践导向”多元化的过渡,也在操作性、技能性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实践中,教育者逐渐意识到,这些导向指导的职业教育,能帮助学习者迅速获得知识和找到答案,能够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执行人员、操作人员,而无法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行业精英和创新人员。近年来,伴随市场上体验性活动的增多,体验式教学活动倡导的“感受导向”引起重视。它弱化成果考核,在尊重差异性感受的前提下为学习者提供想象空间,为学习者形成独特经验和开拓、发现和创造架起桥梁,重在“形成真实学习感受”,而不是“记忆海量知识结论”,通过教育者亲身参与体验式教学活动,感受体验式教学活动的魅力,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思路。

2.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在趣味性、长效性上体现出与传统培训活动的区别。职业教育中,传统师资培训活动渗透着浓烈的功利特色。受到职称晋升和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的约束,职业院校和教师本人过于看重师资培训的经历,甚少关注师资培训活动的教学质量和个人收获。师资培训活动受到学时、到课情况、考试等因素的约束,不仅被动而且受限,功利性明显,趣味性、长效性则不足。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不仅允诺给予学分、学时和培训经历,而且更多地以内容的趣味性和功能的长效性为亮点,培训活动不再枯燥乏味,教师不再感到疲于应付。

3.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是体验经济模式下的教育消费行为。随着教育市场国有垄断的趋势逐渐改变,教育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日渐形成。私营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抢占了各类培训市场,原来由用人单位自行完成的各级各类培训逐渐由专业培训机构承接。培训作为一种消费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下呈现优胜劣汰的趋势。当前,体验消费行为作为新兴经济行为已悄然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不再追求产品或服务越便宜越好,而更多关注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带来的主观感受。在教育消费市场,培训项目的特色和功能决定购买行为的成败。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和培训对象的教师,对师资培训活动有较高的期望值,传统培训项目不能满足他们对培训品质的要求。近些年,培训机构在传统培训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品质培训项目,力求迎合教师的培训需求,因此体验式师资培训项目应运而生。体验式师资培训项目作为一种商品,由教师购买和消费,培训机构根据教师给出的服务评价对活动进行跟踪和改进。

4.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的实际培训效果略逊于传统培训方式。作为新式的消费行为,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的亮点比较明显,但研究者同时指出,“体验式消费”问题重重,尤其以收费高昂、实效不足、安全无保障等现实问题居多。不难发现,在广袤的培训市场,要找到能站稳脚跟的师资培训项目有一定难度,新式培训项目与传统培训项目在实效问题上的对决,其结论是传统培训项目绝不输于新式培训项目,原因在于传统培训项目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新式的体验式师资培训项目,常打着“体验培训”之名行“吃喝玩乐”之实,必将大大降低体验式培训的实效性和美誉度。因此,教师仍需慎重对待各类体验式培训活动。

5.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遵循非模式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体验式师资培训活动采用非模式化的理念,依据非定格化、非套路式的培训原则开展培训活动,尊重培训对象的个人体验和想象自由,强调概念与经验的重塑。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师资培训活动是取己所需、自主学习、自助成长、终身学习的过程,不是竞争式、框架式、短命式、代价式的沉重学习过程。在体验经济时代,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师资培训活动,从消费者角度审视培训服务的优劣,变传统的机械化、模式化、套路化的培训过程为生动的、多元的、动态的、非模式化的培训过程,具有优化师资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E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recid=&filename=2008094049.nh&dbname=CDFD2008&DbCode=CDFD&urlid=&yx=,2012-05-19.

[2]冯泽衍.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制研究[E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8&CurRec=1&recid=&filename=2010040670.nh&dbname=CMFD2011&DbCode=CMFD&urlid=&yx=,2012-05-17.

[3]金玉.高校师资培训绩效的经济分析[E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9043857.nh&dbname=CMFD2009&DbCode=CMFD&urlid=&yx=,2012-04-10.

[4]薛保红.体验式培训师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5]邢伟,方晓波.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

第4篇: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

摘要:文章从岗位绩效工资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出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方高校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难点,并就当前绩效工资改革操作实际分析了一些对策,着重阐述了实施绩效工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 绩效工资 改革

实施绩效工资对于高校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高校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实施绩效工资是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而严肃的课题。

1 绩效工资的内涵

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将工资体系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项内容。岗位工资的确定是根据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和劳动复杂程度等评价要素来确定,工资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绩效工资是根据单位的效益和职工的业绩而确定,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绩效工资分配的主旨精神为“总量调控、政策指导、规范程序、自主分配”。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在对苦、脏、累、险行业及其他特殊岗位的政策倾斜,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由以上可以看出,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主动权在各单位,国家只进行宏观调控。

由于绩效工资的基础与核心,因此绩效工资在收入水平上应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倾斜,体现了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 绩效工资实施中面临的阻碍因素

2.1 经费落实问题

绩效工资的实施最终是要落实到经费的到位。高校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以国家拨款为主,地方高校要保证绩效工资在本地区的合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是经费问题。地方高校在自筹能力不强和地方配套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国家投入。因此,保障经费落实,是保证绩效工资长期、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

2.2 合理平衡单位内部各层次人员的收入水平

每个高校中都存在着教师专业技术、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四支教职工队伍,每一支队伍在学校的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如何看待这几支队伍的贡献和作用?如何在绩效工资中既体现向高层次人才、向一线教师倾斜,又能够兼顾几支队伍的相对公平,始终是一个难题。而处理不好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发展。目前,高校内部各类人员的收入很不平衡,教师、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工勤岗的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实施绩效工资后,各种创收要纳入绩效工资统一分配,如何增强对学院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尽量避免因学科差异导致学院之间收入差距不合理或同岗不同酬现象,同时也注意调动学院的积极性,给予院系一定的自主分配权,是实施绩效工资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2.3 妥善处理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关系

目前,地方高校也开始从海外聘请的高层次人才,并给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收入待遇,应该说起到了应有的激励效应。但受到资金的束缚,原有的校内高层次人才在有关待遇上与之相比差异性较大,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校内原有的高级人才有一定的看法。如何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分配激励机制,统筹各方利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2.4 国家绩效工资体系指导意见出台滞后

绩效工资作为这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活的部分,是体现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核心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绩效工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精髓,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根据岗位工资制规定,除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外的所有收入都将纳入到绩效工资的分配之中。高校在绩效工资方面如何进行操作,政府部门还没有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3 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做好的几项重要准备工作

虽然在绩效工资的设计中存在着各种不易解决的因素,但是改革的进程是需要继续向前推进的。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个高校都应该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积极思考,稳步推进。

3.1 尽快明确政策衔接,做好政策整合工作。

实行绩效工资制后,各高校中按照国家及地方政策发放的津贴补贴名目较多,这些津补贴是否继续保留,高校自身是否有决定权是所有高校都困惑的问题。在有些地区的高校,这些津贴、补贴在职工总体收入中占到20%-30%的比例。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上级意见,高校就无法将其与其他收入放在一起进行统筹考虑,也就无法确定能够进行调整和设计的绩效工资总体额度。在岗位设置与聘用分级后,大家的焦点已经关注到绩效工资如何分配上,这项工作上级部门如果不加紧出台相应政策和指导意见,势必延缓改革的进程,也会造成教职员工出现不满情绪。

因此,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对高校的指导性方案是当务之急,这样绩效工资才能够按照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精神最终达到灵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3.2 摸清底数,做好绩效工资设计的多方案准备

地方高校的人员经费支出是学校首要保障的支出,但是这些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是否科学还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对地方高校来说,一年的人员经费成本到底有多少,人员经费的支出在学校整个经费的支出中所占比例是否合理,应该可以作为评价学校是否科学管理的一个指标。所以地方高校应摸清总数,搞好分类,分析不利因素,做好绩效工资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这样,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时才能做到有备无患,达到预期效果。

3.3 从设岗与科学评价绩效入手,突出工作贡献主线

在完成岗位设置后,各高校包括地方高校已经明确了各个岗位的性质、职责、任职条件等,为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实行全员聘任制后,不仅能优化人员配置,还体现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岗位聘任理念,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岗位设置完成后,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如何确定一个人完成岗位职责的质与量?必须要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这样才能将教职员工实际贡献衡量出来,才能让绩效工资做到合理的分配。

4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4.1 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之间的比例

目前,很多高校校内津贴分配方案中有绩效工资制度的影子,有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存在急功近利心态下的不端学术行为,如果缺乏长期绩效考核指标与体系,过分强调短期的业绩完成情况,对高校的长远发展会有相当不利影响。对于高校这种研究型的组织,不可能要求每个人月月出成果,应该采取一种投资型战略,即实行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并行战略,基础性绩效工资不是为了拉开收入差距,而是考察职工的长期贡献和保障职工生活。但基础性比例不宜过高,否则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将会大打折扣,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目标定位,坚持“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水平合理”的原则合理设计两者的比例。

4.2 各类岗位人员之间的收入比例

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后,高等学校的岗位分为教师、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岗位。高等学校组织绩效的取得,是各类岗位间有效合作取得的。按照木桶原理,组织的绩效往往决定于那个绩效最低的部分。按照公平理论,如果各类岗位间绩效工资的分配比例出现偏差,造成一部分人感觉受到不公待遇,引起消极情绪,从而会影响整体的绩效。地方高校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高绩效水平,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各类岗位间以及同类人员不同岗位等级的分配水平,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平均收入水平为教师平均收入水平的85%;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收入水平大致为教师平均收入水平的85——90%左右;工勤人员平均收入水平大致为教师平均收入水平的70%。

4.3 处理好“新人”与“老人”的关系

改革中还要恰当地处理好“新人”与“老人”的关系;历史地对待曾为学校发展做过贡献的老同志,学校的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老一代人的辛勤耕耘与卓越贡献,要充分体现调动老职工积极性的一面,尊重历史,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贡献。在岗位设置和聘任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使将要退休的在职人员退休后心理和收入上得到平衡。对老、中、青三代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其把握的标准也应该有所差别,以期能够更好的体现老、中、青三代人不同时期所应该从事的工作,既要考虑其历史贡献,又要考虑其现实业绩和未来的发展。

4.4 处理好竞争与公平之间的辩证关系

地方高校要上水平和层次,靠的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良好的条件作为保障。绩效工资的多少及分配方式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是保障中最重要的部分,解决不好就很难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表明:让多数教职工能产生“公平感”,按照他们所提供的劳动价值公平的支付报酬,是收入分配制度设计的重要原则。地方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师资队伍的情况,在教师、其他专技、管理、工勤几支队伍之间考虑平衡和协调。绩效工资分配模式既要处理好各类人员的平衡,也要适度体现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自己的特色和导向。同时,也要做好与同地区、同类型高校的横向比较,保持适当竞争优势,否则不易留住人才。

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地方高校必须在肯定历史,把握未来,协调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对地方高校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要求必须有科学的岗位设置,合理的人员配置,有效的岗位评价标准和绩效分配机制,才能发挥绩效工资的功能,体现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贡献,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良好氛围,创造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祥林,陈双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J].江海纵横,2007(6).

[2]吴红,刘祖文.建立和完善高校绩效工资分配模式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10).

[3]杨妍.浅析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

[4]张晓蕾,熊菊玉,李坤等.高校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6(12).

第5篇: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

联合国将志愿者(Volunteer)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活动的人(百度百科)。本文是对威海市大学生志愿者事业现状和影响调查研究的总结。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威海市高校志愿者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志愿活动的平台,在倡导校园志愿服务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其活动经费不足导致活动具局限性。调查中96%的大学生志愿者未曾在志愿服务期间受过伤害,说明了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时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服务前的培训比较到位,组织方的保护措施基本完备,接受志愿服务的人群对志愿者事业也很支持且心怀感激。

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威海市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威海市大学生志愿者事业的现状及其社会影响。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对威海市甚至我国的志愿者事业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志愿者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威海市大学生、威海市民、威海市志愿者组织为三组目标人群,首先进行了相关信息收集、文献分析、相关组织走访等工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针对目标人群的问卷,共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针对问卷中可能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对部分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进行了访问,补充问卷获得的数据。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总体状况。目前威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势头良好,志愿服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接受调查的威海市大学生中44%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但他们中87%的同学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对于志愿活动相当积极,愿意奉献自己,帮助他人。据对威海市民的调查反馈可知,约61%的市民有熟悉的大学生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约36%的市民亲身经历或观察到大学生志愿服务。

然而,大学生们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关注度不够。被调查者中经常关注学校里或者社会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有13%,有时会关注的有66%,很少会关注的有18%,不会关注的有3%。因此,仅仅就威海市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视野还很狭隘。

对于支教和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等需要较高技能的志愿服务,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很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做到发自内心、持之以恒、打开思维、放低身价。近几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越来越多,良好的服务和管理表明了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的重视。

威海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规范有效,得到了市民的支持。绝大多数市民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愿意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帮助,然而76%的受调查市民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部分敷衍性与不真实性。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看法不尽相同,被调查者中仅有5%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活动纯粹是、做宣传、搞形式、动机不纯,27%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给予了大学生奉献社会的机会,29%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提倡社会公益活动,23%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宣扬互帮互助的精神,15%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援助社会弱势群体。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一是出于社会责任,二是想要锻炼自己,大学生所表现出的责任意识得到一定的认可。有些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为了个人利益,动机不纯导致服务态度不够认真,有敷衍塞责的表现。所以说,大学生志愿者已成功地打出了自己的旗帜,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与影响力;然而,动机不纯者,敷衍塞责者,弄虚作假者亦不少见。

对于基本补贴的态度。关于志愿服务的补贴报酬问题,中国市民的观点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的看法不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认为,志愿服务是非营利服务。如西欧和日本的志愿组织规定,志愿服务为非营利服务,志愿者可以要求、接受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基本食宿和最低生活费用。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保证志愿服务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我国,志愿服务多为义务性质,志愿者无偿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服务经费基本不从服务对象方面获得。再加上政府资助有限、企业赞助较少等原因,使得我国志愿服务面临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尽管“义务服务”带来了经费问题,而“非营利服务”能较好地解决这一掣肘因素,当今中国仍只能沿用义务服务的观念。因为发达国家拥有一套运行良好的国家福利制度,所有国民都能享受生活最低保障。志愿服务的目的是改善受服务者的生活质量,而并非满足受服务者的基本生存权利,受服务者有能力负担志愿者的基本开支。但在中国,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的受服务者大多是绝对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权利尚得不到保障,何谈支付志愿者的花费?因此,在民众缺乏支付能力、企业捐助意识淡薄的情况下,现阶段中国志愿行动的来源只能是政府资助和志愿组织自筹,这与西方志愿行动的发展道路是迥然不同的(陈霞,2009)。

至于补贴报酬问题,被调查大学生中有9%不需要任何报酬,44%认为应当报销与志愿行为相关的开支,29%认为应当在报销的基础上有适当奖励,16%认为报销费用、有适当奖励、且在个人经济困难或支出较大时有一定的保障;被调查市民中有47%认为大学生志愿者不应该接受服务对象给予的报酬及馈赠,28%认为如果服务对象坚持就可以接受。大部分市民赞同给予志愿者基本补贴,报销基本开支如路费,食物补贴等。

三、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阻碍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时间因素(志愿活动时间与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时间相冲突)、经济因素(志愿服务有时需要花钱)、社会因素(社会上有人对志愿者有偏见),权益因素(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

当前志愿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二志愿者权益得不到保障;三组织经费短缺,资金链单一。

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的不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顺利开展的巨大阻力。大学生被调查者中有57%的同学表示在志愿服务时未能受到较好的管理、监督和指导。51%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从未接受或只有部分接受过相关培训,说明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还很欠缺,导致部分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对志愿者服务的鼓励和促进工作做得也不够,79%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部分受到或从未受到评估或奖励;在鼓励和促进志愿者服务这方面也很欠缺,仅51%的大学生志愿者的表示大多数志愿服务都给他们提供了志愿服务证明。鼓励工作不到位,就不能有效地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

志愿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相当大的一部分志愿服务组织不够严谨,志愿者的权益未得到真正保障,42%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中从未同机构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志愿者责任与相关权利,34%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只有部分志愿服务中签订相关协议已明确志愿者的权益与责任;70%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在志愿服务中部分或从未被提供安全保障及适合的医疗卫生条件;81%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在志愿服务中没有或部分志愿服务被提供人身保险;61%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在志愿服务中没有或部分志愿服务中有服务出现问题时的应急制度。

70%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在志愿服务中部分或从未被提供过基本补贴(如交通补贴等)。就笔者个人经验以及与志愿者及其组织的交流得知,大部分志愿活动在校内或校园附近进行,基本补贴没有必要。小部分被调查志愿者受到一定奖励,约50%收到了志愿服务证明。 对于某些小型志愿服务(敬老院探望老人,义务植树等),相关组织并未向个人颁发证明,而是将个人的出勤情况记录在册,形成学生的日常行为分。

组织经费短缺。组织经费短缺,具体来说,一是政府投入不足,至今,志愿服务事业一直未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没有将对志愿者组织的资助纳入正常经费预算,只能依靠专项活动的经费申请。二是社会支持度不足,全社会还未形成多出一分钱,多出一点力来支持志愿者组织、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徐柳,2008)。

资金链问题恰恰是如今威海志愿服务事业的一大难题,重点在于大多数民众的意识里过于依赖政府。大多数志愿者组织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靠政府供给。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志愿服务事业想要得到蓬勃发展,民间资金的注入举足轻重,我们可以从外国成功的事实中得出这个结论。缺了这项重要的资金来源,中国志愿者事业难以发展。

四、 解决志愿服务现存问题的建议

健全人才体制、加大培训。加大志愿服务相关教育和培训,如:大型活动培训、医疗救助培训,明确志愿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精神、服务艺术;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志愿者的培训监督体制,以期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一批批能够长期坚守岗位的优秀志愿者队伍,同时扩大短期志愿者的队伍规模;完善应急机制。实行志愿者管理条例办法、制作志愿服务写实表、记录志愿服务数据。组织内部成员各司其职。大型志愿活动时临时分组,交叉管理。绩效考核,反馈信息,定期公布服务时长。

保障志愿者权益。志愿者组织提供志愿服务经历证明,于招生、招聘等方面予以加分以及优先考虑。对大学生来说,志愿证明认同度越高,越能激励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去。不过,加分及优惠的尺度应更加细致的思量,不能夸大也不能忽略。此处难以给出公允的标准;给予志愿者基本补贴。资金保障是志愿活动的物质基础,尤其对于大学生这个没有固定收入的群体来说,补贴能扫除大学生因经济窘困避而远之的境况,真正帮助他们参与到志愿活动当中去;保障志愿者的安全。安全有保障,志愿者参与活动才没有顾虑。志愿者相当于一种职业,保险是基本,志愿者签署保险、安全责任书等更有利于保障志愿者安全和利益。

充实资金。加大对包括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所有志愿者事业宣传,帮助市民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正确认识到志愿事业非一日之功,政府不是志愿事业唯一的后台,全民才是志愿事业真正的后台,扩大民间(包括个人和其他经济实体)爱心捐赠,真正充实志愿组织的资金储备。

现在的大学生在外求学者居多,个人安全是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所以为确保个人的人身安全,应在组织,校方批准知情的前提下,相互携手合作,开展相关社会服务。活动应多样化,管理应体系化,活动应项目化;应该建立激励制度,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第6篇: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

发展基础:

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美术馆如一本综合性教科书,秉承兼容、自由的学术精神,直接服务于教学,并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作品的平台,更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发展空间。由于历史、地域等因素而形成的高校美术馆各具特色,很多高校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把美术馆与教学课程相结合,建立了自身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构建美术馆的目的主要是让视觉艺术成为教学、科研、创作的核心,坚持以高水准的典藏和国际前沿学术研究为宗旨,集中体现各时期的艺术特质,展现人类文明发展史和美术进程。如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着力于激发、培养学生潜在的艺术创造力,营造多学科再创作的知识环境。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朱尽晖结合本院特点做了详细介绍:“学院造型艺术部的基础训练全部在美术馆完成,教学改革中提出的‘重塑中国特色造型艺术体系’,以中国传统雕塑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强化美术馆的建筑美、结构美、光影美等元素,师生可在馆中训练素描、色彩、雕塑、水墨画以及当代设计。”这表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已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延伸和学习的场所,对其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具体到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其统合了学院各个系科的资源,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推广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契机,达成了一些长期合作项目,而且注重“关注新人”与“推出新人”。这是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在展示、研究、收藏、推广工作上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特色。对此,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斌说道:“我们把一大批毕业后的青年艺术家继续在老校区黄桷坪街聚集居住的‘黄漂’现象(相较‘北漂’而言),以调研、展示、收藏统合的方式举办了‘黄漂漂进美术馆’展览;把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关注点实行了‘未来川美――四川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推广计划’;在政府支持的大型项目‘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的‘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中,东南亚、印度、韩国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很多青年艺术家都汇聚其中。”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对于艺术新人的关注和视野,从其所处的地区,扩展到了全国和国际化的层面。而这样独立的价值和特色取向也是一个美术馆的立足之本与发展之源。

与其他专业院校美术馆不同,北京师范大学是集综合性、研究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大学。京师美术馆的展览往往会融入哲学、心理学等综合性元素,给人以很大的启发性,而参与者也均来自于不同学科。“我认为,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谋生’,也应是人们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更应该普及所有学科的学生,这正是体现了艺术在当代的一个核心问题,即除了职业化教育之外,其在素质教育、全民教育方面应起到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京师美术馆馆长甄巍说道。

京师美术馆一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013年,“瓷知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届陶瓷艺术展”在京师美术馆开幕,从策划到布展,一直到联系媒体、开幕式、研讨会都是由学生完成。学生作为策展人是京师美术馆的一个特点,也是学校予以重视的一个方面,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此外,京师美术馆还做过北太平庄社区的美术展览、幼儿园的儿童画展,以及打工子弟学校艺术支教等活动。美术馆给予学生的是展示学习成果、教育成果的平台,并且充分体现了美术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发展困惑:

学术立场与市场机制能否兼得

不可否认,高校美术馆的发展必然会得到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政策与经济的扶持,但其发展成本的增加以及资金方面的困惑也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其延续与发展离不开 “市场化”。因为从目前我国高校美术馆的发展情况来看,市场竞争以及经济拮据已经成为其逐步走向市场化的主要原因。从客观角度看,政府对于美术馆的投入必然有限,而美术馆自身维护成本较高,发展速度较快,已经远远超过国家扶持的步伐。这些因素导致了美术馆不得把眼光望向“市场”,并触发一系列的“市场化行为”。但迈向市场经济,对于拥有学术品牌的高校美术馆来说,是否降低了其学术高度,成为不可取的行为?还是确实给美术馆带来了切切实实的资金保障,真正推动了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此外,美术馆是否能真正应用“市场机制”进行运作?都是值得推敲的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美术馆协会首次提出了“美术馆是不以追求营利为目的的机构”的理论及主张,该观点得到了世界美术界的普遍认同。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理论的提出的背景是西方发达国家美术馆所处的特定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背景,适用于西方发达国家美术馆。因为,这些国家的法律对不追求营利的机构有各种保护和优惠待遇。而我国美术馆的发展背景却和西方大不相同。事实上,据了解,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于政府逐年减少的拨款,西方美术馆已纷纷用其他方式寻找经济来源,如商业机构扶持、私人收藏家捐赠、慈善组织捐赠等。然而,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看,高校美术馆虽然不是以营利为终极目的、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机构,想要持续发展,也必然需要成熟的赢利模式。

对于高校美术馆能否引进市场管理机制、用“企业经营”方式经营等问题,冯斌有自己的看法:“这看似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但在现实体制之下,我并不认同美术馆与市场进行接轨,并且引入市场管理机制。我们不能对美术馆太多苛刻,既要引入市场机制创造利润,又要不失原则地坚守学术立场。”在冯斌看来,这两者相互之间存在着一个内在的逻辑冲突,同时这也是“体制之困”的一个现实呈现。在现有体制之惑没能得以解决前提下,如果仅仅引入市场机制,是否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发展之路,这是需要各个高校美术馆在实践中去探索的问题。

发展趋势:

铺个性化服务轨道,走特色型市场路线

以往的一些高校往往会将校内美术馆定位为“展览馆”或是“陈列馆”,仅仅做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并不注重自身的“经营”与推广,导致高校美术馆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停留在了粗浅的层面,甚至影响了美术馆的长期建设与运作。而现今,各高校都十分注重同外界的推广合作,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上文指出,高校美术馆需要一定程度上和市场结合,但不能生搬硬套走“纯市场化”路线。那么,究竟怎样的发展方向以及经营方式可以推动美术馆的长久发展呢?

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和艺术与本体是有一定距离的,而大学的学术品牌、学术高度与社会需求也会有所不同。甄巍认为:“理想中美术馆的发展方向应更具多元化:第一,具有博物馆性质。即有收藏、研究价值,主要供展览展示以及用于经典艺术作品的长期展示;第二,具有科研性质;第三,具有‘经营’性质。我们会考虑让学生进行经营,与一些企业和画廊合作,做一些让创意产品化的事业。”事实上,这些想法是需要经费支持的,因此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艺术基金,并希望各界人士用捐资的方式与其共建公益性质的大学美术馆。

就甄巍提出的“公益性质”而言,现今,诸多高校都成立了艺术教育基金,一些热爱艺术的企业与社会人士对此会予以大力支持,而高校也力求同更多合作对象建立联系。这种服务性、非营利性的定位符合我国国情。但在某种程度上,高校美术馆又有着自身的经济困惑与“经营”思想,因此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这个较高的定位与美术馆“经营”概念的发展方向并不冲突,前提是要选好符合自身条件的方向。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会结合自身情况对合作方进行筛选,过于商业的艺术展卖就会被淘汰。京师美术馆对于学生的艺术作品会进行推荐,从制度到营销方面力求做得更好,建立了学生画廊,一方面鼓励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也作为勤工助学的项目。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资金,用于交付学费,减轻了生活压力,同时也锻炼了就业能力。这便是京师美术馆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有两个重要支持:一个是“经济知识化”,即经济发展主要以知识创新、传播、生产和运用为基础;另一个是“知识经济化”,即知识的创新、生产、传播和运用日益产业化。在新视阈下,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和以知识为中心的美术馆在诸多层面都发生交叉、渗透与重合。朱尽晖介绍道:“每次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从策划设计到生产制作,再到市场推广,都是一个再创造、再生产、再组合和实现市场交换的过程。”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这种市场化行为,一是为了以较少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使美术馆各项工作更加“经济”且更富“效率”;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公益事业的社会职能。

总而言之,尽管美术馆与企业运行方式有着相似之处,但又与企业“以营利为终极目的”的市场行为有着本质区别。一些美术馆之所以会沦为“展览馆”或“陈列馆”,有其现实与体制方面的无奈。毕竟高校美术馆的功能是有限的,但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视野和文化诉求的提高,还是会结合自身情况,走个性化服务的路线,建立自身的价值体系,走适用于高校的独特“市场化路线”。对于如何改变体制之困,或许走具有高校美术馆特色的“市场化路线”是其解决之道。

发展手段:

现代化技术发挥作用,助推美术馆蓬勃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美术馆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机构已得到业界公认。那么高校美术馆是否可以借助网络媒介、新媒体、影像艺术等现代化元素,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独特的市场推广之路呢?由此带来的历史性变革会有哪些、如何用新媒体提升美术馆的信息传播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对于高校美术馆,利用新媒体以及网络传播把作品进行推广、宣传是一个必要手段。京师美术馆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网站的建设,创办了微信公众号,并做了很多关于新媒体的展览与传播。甄巍认为,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推广之路十分重要,更要注重结合网络媒介与新媒体。目前,京师美术馆正在讨论、调研和考量用开微店、互联网拍卖等方式宣传美术馆以及师生的创意作品,把其与市场结合起来,是十分具有可行性的方式。无论是从美术馆品牌建设,还是从展览效应来说,艺术衍生品、电子传播以及虚拟展厅等,都是美术馆必要的努力方向。

同时,甄巍还提出一个问题,即艺术的普及性问题:“我们的学生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做一些定制的作品,或是根据毕业季来设计一些产品和作品。在做品牌的经营与推广时,会进行市场受众人群的调查。但对于印象派、古典、或是抽象的作品,大众是否能完全接受?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普及艺术教育的?而我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宣传的?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艺术普及性问题不能解决,那么无论是多优秀的现代技术,也无法逾越或填平艺术与受众之间的鸿沟。

对于美术馆的推广问题,冯斌也是认同的,认为借助新媒介手段是美术馆进行传播与推广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他又有不同的看法:“提到的‘推广’,并不囿于市场的推广,市场推广如果有,也仅仅是美术馆公共教育与推广职能范畴中的一个方面。”的确如此,身为美术馆工作的题中之义,推广是无论市场行为介入与否,都应当去努力行使本职责任。而现代技术的运用,无非只是助力。美术馆首先应当把文化视野的高标准、艺术潮流的敏锐反应和引领作用、学术立场坚守的公正、推广品质的高标准这些本职工作做好,之后再想如何与市场化相结合。

新媒体并不只是用来传播信息的工具,其自身也在不断产生各种影响传播者的重要信息。朱尽晖肯定了新媒体的重要作用:“对用户而言,新媒体传播手段的介入只不过是改变用户参观美术馆实体展品的方式,参观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寻找需要的信息,并进一步寻找与这些信息相关联的新信息。这些都是传统美术馆展览传播方式难以提供的便利。”新媒体在源源不断地给参观者提供各种新信息及有待参观者选择选项,有助于美术馆的推广。而传统美术馆展现给观众展示的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遗存。对于现代技术是否能在美术馆的日后发展及市场推广中发挥很大作用,朱尽晖有自己的想法:“新媒体的发展,使用户有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欣赏自己最感兴趣、最喜欢的美术遗产。但我认为,很多时候,新媒体并不能取代美术馆的历史使命和展览模式。”

可以说,美术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生态系统,因此会包含着诸多不可取代的艺术模式。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均依附该系统,互为辩证、弥补共生,并在人文社会中成为审美认知的共识。不可否认,新媒体等现代技术一定会在美术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美术馆的展览模式。

具体实践:

美术馆市场化行为不可“一刀切”

一些高校美术馆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开展了市场化行为,逐渐成为了市场主体。自、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也得到进一步落实,进而使其更加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使有限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优化重组,且进一步解放了美术馆的生产力。从客观上讲,美术馆的长期市场化行为,势必导致美术馆整体上的多样性与特色化,使其日渐摆脱盲目追求规模与数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步入多样性特色化的集约型发展阶段。

但同时对于高校美术馆的市场化行为也不可“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学生创作出的作品具有实用性,有很好的使用价值,那么可以直接与企业合作,走入市场的道路也会相对宽广。但当学生创作的是一件纯艺术作品时,作品的价值往往就仅仅体现于个性以及学术性方面,作品的市场之路也会相对比较特殊。甄巍结合本校情况,对此给予希望:“我希望学生能和一些商业画廊、艺术经纪人、艺术推广人进行合作,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和人士走向市场,而美术馆可以作为联系二者的平台与媒介,为学生提供帮助。在未来的构想中,要把产学研联系在一起,建立对外服务的窗口。如在京师大厦建立一个京师美术馆分馆,让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把师生作品进行与展卖。”

对于美术馆市场化行为,有些高校提出担忧,认为一方面美术馆市场化可促进美术馆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也给美术馆带来了商业化风险。对此,朱尽晖也提出相应观点:“一是学术地位将会受到影响。由于逐步接近市场化与企业化,美术馆的专业性、学术性必然会面临挑战。二是难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美术馆拥有的藏品为不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市场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短期行为,主要以‘文化消费’为主要目的,因此并不有利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长久保护与永续利用等长远性目标。三是容易导致功能弱化和虚置。美术馆作为公益事业,应当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但由于投入不足,客观上限制了公益事业功能的充分发挥。尤其是当美术馆的运行成本更多来自市场化行为所获得的收益时,美术馆的事业功能就很可能会向市场化妥协。”

当有一种市场供需需求存在的时候,供需双方都会产生一些与之对应的作为,理应可以理解。但冯斌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并强调:“从我的立场来讲,高校美术馆不应该介入诸如此类的商业活动。作为一个学术平台和专业机构的身份,追求商机和经济效益并不是价值体系的立足点。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寻求与各种机构和资本的合作是需要积极推动的一个方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