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高素质的教育呼唤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因此多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专业化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教师搭建研究平台,以此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把我校在这方面具体做法跟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1.创新管理 率先垂范 营造严抓质量氛围

创新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我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带动下,都具有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素质和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经受得住压力的勇气;班子成员有想法、肯实干、顾大局,有带动全体教师进步的责任意识。要求教师做的领导自己先做,(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我们领导先要不断学习),利用每周的班子例会时间专题研究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商定有力整改措施,层层做好督促指导工作。

2.创造条件 促进学习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知识就像一瓶鲜牛奶,不学习,就会发酸发臭。我们有意识地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主动学习。

2.1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智慧方式成立"教师读书俱乐部"。每学期学校要向教师推荐优秀教育书刊,平时学校组织老师们以学年组为单位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阅读心得。学校定期举行以课本美文为主要内容的青年教师朗读大赛(照片)。通过培训和学习,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得到显著提高。而今,许多老师在谈论历代优秀教育家时,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起孔子的 "因材施教",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教育思想精华,教师们从孙波那里老师那里学到了"";从王小波老师那里知道了"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做经典。"……,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

2.2开设"撰写读书微博"和"金汤大讲堂"活动。利用校园网、金汤论坛、教育在线、教育博客等网络平台,开辟读书专栏,上传读书体会和活动案例,互相交流,互相鼓励。老师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变成文字或语言,通过网络和讲座的形式向老师和学生宣传讲读,以起到好书共享的目的。

2.3让网络成为教师成长的崭新舞台借助网络,教师们可以感受到最前沿的理念;可以实现最广泛的交流;可以描绘出最绚丽的教育。我校校园网的全面开通和电子备课室的配备,为每位老师的网络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如今,我校很多教师人人有博客,班班建博客,风生水起的网络互动促进了学生、家长、教师在网络空间中深度交流沟通,使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视野更为开阔。上学期期末我校进行了班级博客交流活动,通过展示,各班级的博客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搭建平台 优化教研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路上来。"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习和研究。只有不断地创新教研工作,才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1聚焦课堂教学,搭建教师研究平台"同课异构"自从2007年开始我校采取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备课并上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几节课的对比,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这种教研模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极大,也很受教师的欢迎。近几年来我校开展的四-六年级"作文教学研讨"在全区教育教学现场会上做了展示、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就是采取的这种新型的教研方式。

3.2"同课多轮""同课多轮"就是让同一名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短期内进行多轮授课与反思。我校开展的"同课多轮"教研活动大致做法是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教师进行"磨课"。参与"磨课"的教师一类是骨干、品牌教师,另一类是青年教师。通过这种多次"磨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校骨干、品牌以及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一些教坛新秀脱颖而出,不少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和颇具示范价值的好课频频诞生:比如我校创设的"猜想-验证"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作为经验在全区进行推广,在丹东市举办的"聚焦课堂 减负增效"座谈会上,我校这一经验进行了现场汇报,姜晓坤老师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所执教的数学课在市创新杯大赛、省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同时被邀请在省数学科研开题会、全国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做课。

3.3同事互助观课同事互助观课就是教师同事间互助指导式的听课,我校的同事互助观课主要是通过开展"师徒"结对(结对的"师徒"尽量安排在同一组内)的方式,充分发挥"土专家"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把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作为他们的责任。通过这种"师徒"观课活动,有效促进了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我校部分青年教师正是通过这种同事互助观课的形式,使她们在教学中迅速成长起来,像美术教师梁婷婷、佟玲;音乐教师王振华、张林;科学教师马丽莉等在参加国家、省、市级赛课及教学技能比赛中均获一二等奖。

3.4教学问题课题化,提升教师研究层次。我们把向教师征集到的课堂上有争议却又一时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上升到校级"小课题"进行研究,学校要求教师人人有课题,让科研走近每一位教师。对于校级"小课题"的研究一学期内要求出成果,定期举行小课题经验交流会。在这些小课题的研究中,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孙波老师坚持十年之久引领学生走"阅读、习作、做人"的读书之路,她主持的《培养学生语文读书策略》课题研究被评为市级一等奖,在丹东市科研现场会上进行成果,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三年级徐杰老师的《培养小学生写字习惯的要求》、二年级王晓波《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研究》在全区小课题拉练中做了经验交流并获奖。通过教学问题课题化研究,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

3.5新型教研文化,激活教师群体智慧。随着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教师间自觉教研意识明显增强,学校开放、合作的文化,个性的文化已逐渐形成。如今,只要有公开课,教室里总是坐满了听课的教师,同时,一种充满生机的"聊文化"应运而生:课堂外,办公室里,老师们渲泄着工作的喜忧;经验交流会上,他们讲述着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随笔和反思。这种"聊文化"是非制度的,而正是这种非制度文化,决定着学校校本教研的命运。而今,教学研究活动中教师自主教研、自觉研究已蔚然成风,教师之间彼此都能敞开胸怀,进行不拘形式的对话明显增多,教师间合作备课,你教我评已成自然。学校的特色文化,教师的个性风格得到有效的彰显。以我校教师的话为例:青年教师崔媛媛如是说:"以往开展教研活动让我们发言时,我们总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害怕说错被人笑话,现在不同了,我们都愿意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对教材的理解说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些问题总能在交流和探讨中受到启发或得到解决,教研对我们青年教师帮助确实很大……"。

3.6在引领中提升,全面启动名师工程。正因为形成了这种浓厚的教研氛围,我校全面启动名师工程,成立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有独特教学风格的名师。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龙头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以此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项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丹东市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推进会中,我校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展示了平时工作的一段剪影,这种研究团体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了资源共享、思想碰撞,最终达到了共同提高。

4.常规检查,扎实有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布置无检查――落空,有检查无要求――悬空。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对没有落实工作或工作不到位的教师进行督查,增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的主要做法是:

4.1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4.2每月不定期到课堂听课,同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并与授课教师交流意见;

4.3不定期检查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1)教师要有选择地布置作业,作业分量和难度要适当。避免机械的重复训练,杜绝把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2)对学生练习、作业的批改,做到及时、细致,记录好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重视讲评,提高练习课质量。语文、数学、英语的作业原则上有布置就要有批改。(3)提倡教师作纠错集,即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认真分析及时讲评;鼓励教师对学困生坚持面批,并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4.4不定期抽查教师业务档案、教研专题发言稿、教学反思、公开课情况等工作的完成情况。

4.5及时了解教师课外辅导情况。要求教师加强平时课内辅导,让学困生获得较多的发言、表演、锻炼的机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加强学法指导,使其树立信心;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出新要求,着重培养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2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关键词:学籍 管理 是 生命线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籍管理,是指学生进校报名注册编班,由学校统一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成为在校学生,如有辍学迁徙或死亡等,就注销其“户口”。这种学籍管理,与居民的户籍管理差不多,只能表明存在与否,在什么地方就学而已,对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督促的意义不大。而实际上,学籍管理与其它工作的管理一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守护神,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一、生源的基本情况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义务教育阶段,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没有按一定的文化考试成绩分数段编班而自然形成的话,以百分制计算,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分数差距可以是100分。中差生之间,中优生之间,也常常多达数十分。如果以150分制计算,那他们之间的差距就会更大。自然,一个优生的分数就可以抵得上几个中差生。几个差生也可以消减班平成绩几分甚至十几分,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稀释教师的工作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班文化成绩的优劣,优、中、差生之间的比例,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所学校里同年级里的两个班,,每班人数如果都是四、五十人,中差生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的话,一个班要是多上三五个优生,那这个班的人均成绩自然会比另一个班高出好几分。如果优生和中等生的情况差不多,一个班的差生要是多上三五个,那这个班的人均成绩,肯定会低几分,甚至10分以上。这种情况,只要稍有教书经历的人都比较清楚。

当然,“师高弟子强”,学生具有可塑性,教师也有主观能动性,班级一经形成后,经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不同的教师教育相同的学生,转化的程度也会不一样,但是,如果基本情况相差太大,在教师本身的情况差距不是很大的条件下,能转化得与人差距不大,赶上甚至超过别人的教师,古今中外这样的实例好像并不多见。而大多数的情况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决定着教师教学的基本教学效率,也是就是说基本的学生决定着基本的教师。如有怀疑,请大家倒查一下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地方的教育情况,看看学生的基本情况与教师们后天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基本状况,看看有多少“优秀”教师是自己“优秀”还是学生本来就优秀,或者有多少“低能”的教师是自已的“低能”。这并不是“先验论”或“宿命论”思想的表现,或者故意完全否定学生的可塑性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抹杀教师的工作成绩,把教师的自我能力和工作效率同一化。而是说基本情况对后天的发展非常重要,不同的基本情况决定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外力的作用虽能使其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在基本情况较差的一方实在太难,要想赶上基本情况较好,特别是优势太大的一方,就像骑自行车追赶摩托车一样。

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天大的道理,而是基本常识。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就势必给义务教育带来不小的影响。

二、排差抢优的危害

如果一个班的人数是五十人,某科成绩以150分制计算,期末人平是90分,比另一班的人平少5分,班上有三个差生,每人只考了20分以下,在本班和另一个班其它情况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下期把三个差生赶走,这自然就能与别人持平了。要是设法弄来一两个优生,那就轻松地超过了别人。

这不是假设,这是多少年以来,千千万万的教师和学校挖空心思、使出浑身解数所进行的一项“高智力”的“转化差生”、“提高质量”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也许你会说有《义务教育法》罩着,谁敢?可实际的情形是的确有那么多的学生在校外流着。据2012年6月29日《文摘周报》第49期第3版上《虚实辍学率》一文中报道,甘肃陇南“农村初中的流失率普遍在百分之三十乃至百分之四十”。在分析“孩子辍学的真正原因”时,文中指出“仍然是老师和管理的问题”。即使不流向社会,可以校内它校之间流动啊!总会有一些晦气的教师与学校遭殃。

流是流得让人悲喜交加,可就因此失去了考核教师和学校的公正尺度,让巧取豪夺、占着生源优势者轻而易举地名利双收了,而艰苦卓绝,费力不计好的则只好泄气乏力,这就自然消极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比较严重地影响了整体的教育质量,不利于普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科学的学籍管理的作用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那就是做好校内的学籍管理,让它科学合理。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共同表现出来的。学生的共同表现,又是众多教师主要在教育教学上共同努力的结果。众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共同努力的结果怎样,取决于他们在教育教学上是否能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要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在教育教学上,就必须得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如果让人毫无顾虑地排差抢优,凭着生源吃饭,人们就会把不少的心思精力放到邪门歪道上,或者找不见邪歪不了道就自觉无力而泄气,当然在教育教学上就不可能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这样,学校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不会发出应有的光芒。所以,只有在在教育教学上为广大教师创设出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上能否公平竞争,在学籍管理上必须做到科学合理。

四、合理编班,把好进出关

(一)、按一定的标准,比较公平地编班。

这当然不是划分划分重点班或差班,而是把收来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分配,让同年级每个班里的学生相对差距不大,基本保持平衡。切不可让教师私自招生,拉学生,赶学生,以造成生源基本情况的差距较大,给考核带来困难。

(二)、把好进出关。

第3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关键词:素质;品质;个性;心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校长的领导素质

校长素质,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校长作为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二是校长的岗位素质,也称职业素质,是其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方面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是校长在管理工作中经常起着重要作用的内在要素,是为实施学校管理活动在德、识、才、学、体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从学校自身来说。校长办好学校要受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设备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学校管理水平实质上是校长的素质修养水平,它是办好学校的首要因素;教育教学水平实质上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它是办好学校的关键;设备水平是办好学校的物质保证。教职工积极性的调动及培养提高,取决于校长的组织、协调与激励,可见校长的素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校长的管理活动来看。校长的管理活动个人(校长)与群体人(学校组织、师生员工)之间的一种特殊性的互相作用的过程。因此,校长自始至终要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领导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即把协调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职能。例如,校长与学校组织之间,政教处、教导处、后勤处、团委会、年级办公室等,就起着平衡、协调的作用,既要让各处室为校长服务,又要协调好各处室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以避免各处室之间矛盾冲突,见利就要,遇事就推的不良问题的发生。所以,校长要成为有效的协调者、影响者,发挥其领导力,其自身素质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协调力越强,影响力愈大,领导效能就愈高,领导功能的实现就愈好,相应的学校办的也就越好。

(三)从学校教育的对象看。校长素质尤为重要。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思维类型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对学校校长和老师更怀有敬仰、崇敬的心理倾向。中学生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决定了校长素质的示范性。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他们的教育、管理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身的素质,人格和言行,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们自身形象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成分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学生的认识过程。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既要“言传”,又要“身教”。以其良好的素质,以其表率影响师生员工。

二、校长的思想品质素质是办校成功的基础

良好的思想品质素质是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校长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校长是学校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有无良好的品德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校活动的方向性和规范性。因此这要求校长必须做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关心师生,团结同志,为人正派,不,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而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严以律己,诚实正直,言行一致,秉公办事,心胸宽广,对同志赤诚相待,助人为乐,为自己谦虚谨慎、光明磊落。

三、校长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管理离不开知识,校长不仅是掌握专业技术的“硬专家”,而且要成为精通管理的“软专家”。要学习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手段、方法,懂得领导科学的内容。了解与教育管理关系密切的现代管理技术,同时还要学习政策法规知识,做到“依法治校”、“科研兴校”。

四、校长的身体素质,是办校成功的保障

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同样,身体也是校长成长的物质基础,是从事繁重的管理工作的物质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素质再好也发挥不了作用,校长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心境愉快,才能胜任领导工作。因此,校长应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顽强的毅力和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情绪,每天能坚持八个小时以上的工作去完成自己的繁重任务。

五、校长的个性心理素质是办校成功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是校长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作为现代社会、现代学校的校长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客观社会,更应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能抓住一切机会,积极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我;并能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经验和行为方式;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意见;有强烈的个人高能感,对个人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有强烈的主动性,期望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等。但是,对于强化学科管理活动能起主导作用校长是个性心理素质。

第4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传统升学导向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主体单一,基本由学校和政府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学校内部管理又分为教学管理、德育管理两大部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由教务处和督导处等机构,对教育教学进行管理。学生德育管理则是借助于教育活动和对学生日常纪律的考核,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养成。学校外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政府授权的专门监督部门及机构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实施。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有三个特点:第一,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参与上基本还是政府和学校自身,缺少人才需求的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第二,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缺乏对企业人才的综合分析及进行培养的系统规划。第三,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于学科体系,是学科体系内容的简化,其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直接针对行业、企业及社会的现实需求,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无法无缝对接。第四,教育教学方法往往是理论与实践分离,关注知识的传授和验证,缺乏训练学生在具体的职场环境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态度等。第五,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来源于校内和校外行政监督主管部门。校内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一般局限于考试,作业等评价;校外行政监督主管部门对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则主要是同行专家的评估,其主要形式是听汇报,查资料,听课,缺乏社会其它力量有效参与,缺乏对学校办学与企业、社会需求符合度的权威、客观、有效地评价。

2传统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存在问题的根源

2.1观念尚需更新

传统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只关心学生成绩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符合度,这是一种片面的管理。这种管理只注重已有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行业、企业需求的变化发展,忽视学生对方法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训练,是一种片面、僵化的管理,不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需要。

2.2高职院校质量管理机构还需健全

管理机构中还缺少将行业、企业作为质量管理重要参与力量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校内,教学和实训分离,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机体,也不符合“教、学、做一体”的需要,无法使质量管理发挥其最大的功能。

2.3配套制度还需完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还需完善一系列配套的相关制度。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跟踪,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制度建设,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过程及评价,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4在质量管理中,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还不足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院的信息及时采集、传递、处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各高职院校虽然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但还没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信息采集,学习效果测评、多方评价信息的及时汇总和反馈,还没有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的格局。教育教学相关信息的滞后性,影响到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2.5评价信息来源单一,可信度不高

目前,对于高职院校的评估,政府还是唯一主体,行业、企业、社会参与较少,就很难反映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同时评价依据学校提供的自我信息为基础,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信息的信度和效度都不高。

3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提高的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就是让行业、企业等各相关力量有效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实施及评价,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及时诊断效果,完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1充分关注行业、企业等各方需求,并将行业、企业纳入到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参与质量管理。高职院校提供的是一种服务,服务的主体是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而行业、企业作为最终的使用者应该直接参与学院的质量管理与监控。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成立董事会、教育集团理事会将行业、企业纳入到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以互利共盈为纽带,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及时调查、跟踪行业、企业的需求,提出建议,学院在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基础,拟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将教育教学质量直接与行业、企业的目前和长远需求挂钩,并作为考核目标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3.2全员参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氛围全员参与,全员管理首先应该在全员普遍建立质量意识和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基础之上。这里的全员应该不仅包括在校教职工,而且包括行业、企业的代表和兼职教师,将用人单位的需求直接转化成为对人才培养过程投入和监控,参与对人才培养阶段性评价,形成学校围绕企业需求不但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与企业的需求的无缝对接。

3.3建立、健全各种教育教学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制度化、科学化,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成立各专业委员会,构建专业调整的运行机制。针对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发展,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教学实施方案,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直接与企业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挂钩,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的需求。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检查制度,进行过程监控。

3.4大力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系统管理的方法,提高决策和改进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是要建立在信息及时有效分析基础之上,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是实时的管理,决不是事后的弥补,更不是让问题遗留。教育教学实时的管理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汇总和分析之上,这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采集统计、分析信息,为及时性决策奠定基础。扩大教育教学的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采用教育教学计划与实际施教进程的对比,教育教学质量的及时测评,学生日常的网上评教,领导、督导专家听课抽查、系(部)教研室同行听课评比等多种形式,收集信息,不断发现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向开放型和实时化转变。

3.5加强对行业、企业的服务,建立长期互利的关系以提供良好的人才服务为基础,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互利的关系。高职院校通过定向培养、委培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地满足行业、企业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应主动了解、收集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召回”制度,对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实施免费“回炉”教育,解决少数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满意的服务。

4结束语

第5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一、转变、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提到教学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领导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般教师只要每天按时上好课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民族学校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不然,民族学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技术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参与者。

 

二、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民族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理由和不懈追求的目标,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可行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掌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保障作用。对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我们有如下共识:

 

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学校教学质量的内涵是指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性潜能发展质量,不只是少数学生的学科考试高分数、学校高升学率的表现。学校教学质量还指向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质量。在这样的认识下,才能形成从领导到每个教师、学生都重视教学质量监控的良好局面,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外资源,动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对民族学校的教学管理监控做得还不够,往往是行政力量的监控过多,学校没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不仅对教学管理监控造成了偏差,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发挥教学管理监控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

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控制度

 

学校的管理制度可以约束教师行为。教师行为不加以约束,教育就会陷入混乱,更谈不上质量了。纪律就是制度。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离不开制度。

 

1.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在制定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中,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民主协商,充分酝酿。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起到良好的作用。民族学校要结合实际,因此在管控过程中可以参考我校的《合作藏中制度汇编》,它是我校从建校开始,在民族教育中不断修改、完善的一套管理制度,渗透着几位校长的心血,比如其中的《教师考勤制度》《教师综合评估制度》《教学过程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环节规范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工作奖惩制度》《目标量化管理制度》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师生日常行为。为公平合理评价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考评提供了依据。制度的建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据可依,有度可评,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执行落实制度

 

管理与监控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学校领导既是制度的坚强执行者,又是制度的忠实遵守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核心,激发广大教师自觉遵章守制的积极性。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建设要在管理中不断修改完善、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要逐步建立一种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科学管理体制,并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建立激励机制

 

以管理为龙头,建立激励机制,为落实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对工作进行了量化,实行了目标管理,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并逐步落实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格局,解决了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善、相互推诿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民族学校要全面落实和贯彻的党的民族教育方针,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提升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机制。这是一项繁重而具体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第6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关键词:日语;兼职;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212-02

1 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现状

高职教育中的兼职教师是指受聘兼职承担高职院校某一专业课的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水平的校外专家。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一般从企业或社会上其他行业中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可见,要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理想状态是尽可能地聘请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但是,由于现阶段日语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比较缺乏,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兼职教师从来源上看,除了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外,主要是退休教师、在读博、硕士研究生、科研院所人员等等。其中,以在读研究生和退休老教师居多,大约占到兼职教师总数的50%以上,而来自于一线企业的教师的比例较低,具有“双师”素质的老师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日语兼职教师大多从事基础课程、公共课教学,从事专业理论课的教师非常少。

学生对日语兼职教师承担的课程的满意度如何呢?笔者对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商务日语专业2006、2007、2008级学生做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

2008级学生选择“满意或较满意”的主要理由是:气氛轻松、活泼(以游戏方式进行教学等);2007级学生选择“满意或较满意”的主要理由是;与老师关系融洽,压力不大;2006级学生选择“满意或较满意”的主要理由是:能够给予日语能力测试考前辅导以及就业方面的指导。2008级学生选择“一般”的主要理由是: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但收获不大;2007级学生选择“一般”的主要理由是:语法讲解缺乏重点和系统性,语言应用水平提高有限;2006级学生选择“一般”主要理由是:口语锻炼机会较少,语法解释不够透彻;选择“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主要理由是:备课不充分,多媒体的利用不太熟练,教学进度安排不科学,非专门从事教育的兼职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控制力不强,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通过以上随机调查的结果来看,应该承认兼职教师的个人教学因素是存在的,不过2008级、2007级以及2006级的最大变化在于“满意或较满意”程度随着年级的递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却逐步增加。2008级“满意或较满意”比例为84%,而“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几乎没有;2007级“满意或较满意”程度为37.5%,而“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比例达到32.5%;2006级“满意或较满意”程度仅为25.7%,而“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竟达到了31.4%。另外,选择“满意或较满意”的主要理由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至于一年级的两个班没有选择“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学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刚人大学的学生还是中学时期的思维方式,不太习惯直接说教师的教学不好,加之日语是初次接触,更多的是新奇感占主导地位。

2 兼职教师教学满意度低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分析的结果来看,日语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总体满意度不高、被认可的程度较低,其原因主要为:

(1)被聘请的专业课兼职教师大部分来自学校,有的本身就是在读的研究生。这部分兼职教师虽然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能力,但他们缺乏系统规范的教学法培训和高职教育系统理论,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把握不准,很难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凭借以往的“灌注式”教学方式,很难驾驭课堂气氛;对教案的书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案例的准备以及课堂时间的分配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讲授过程中不能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也有欠缺,不懂得如何应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另外,受教学基地环境、条件的限制,兼职教师对新的词汇了解不深,知识趋于老化。教学中缺乏知识的新颖性、先进性。

(2)日语兼职教师聘用缺乏计划管理与效果考核。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聘任兼职教师认识不足,没有出台兼职教师遴选程序、监管办法,基本上是各教学部门自主聘用,采用课时费的方式结算兼职教师的报酬。由于兼职教师与学校没有隶属关系,只是被聘与聘任关系,使得学校对兼职教师只能实行比较松散的管理,学校规范的管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

(3)部分兼职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他们对授课教材钻研不深,理解不够,教与学脱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还有一些兼职教师备课不认真,对学生要求不严,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不注意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能力,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4)兼职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实利性,哪里待遇好就奔哪里。心理归属感的缺失使得兼职教师对所在学校的忠诚度较低,对自己在受聘学校的发展缺乏长期的规划。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遇到本单位临时有重要任务或工作时,调课、停课等现象时有发生,非常容易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3 提高日语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建议

(1)完善日语兼职教师的招聘制度。兼职教师的遴选与聘用关系到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兼职教师聘任制度要体现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保证教师的聘任质量;要有很强的操作性,避免流于形式。为改变目前日语兼职教师聘用中的盲目,无序、自流的现状,高职院校的人事部门应建立管理制度,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招聘管理。聘任前应要求兼职教师试讲,并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听课,对其学识水平、教学能力、技术水平及工作业绩全面地进行评估,在综合考核的基础上,为合格人员发放聘任书,建立业务工作档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兼职教师的权利、义务、地位和责任等事项。

第7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53-01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育教学,既然是教育教学就必然有教学质量。当前许多教师见到教学质量这个词简直是谈到色变,感到很苦恼和委屈,为什么?原因还在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不主动,造成班级中后进生、问题学生太多,所以许多老师放弃了这部分学生,老师在语文课上可以是视他们而不见,还有的教师甚至给这部分学生安排了特殊位置,这样做是极不讲道理的,记得《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分析了当前教育教学、未来教师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了指导性作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诸多有效途径。

一、多个方向分析,因材施教,永不放弃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家说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通过他针对这点所列举的许多例子,让人想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这样特殊的孩子特别多,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父母离异的、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以及家庭特别困难的等等。经分析,这几种家庭中的孩子在一年级刚进校门时,他们的思维比较单纯,同学之间相处比较融洽,加之教师适当的辅导,他们的学习成绩勉强及格;到了二、三年级,学生之间互相了解知道他的家庭情况,看他有一种异样的目光,这些孩子对周围的环境尤其敏感,容易自暴自弃,把自己孤立起来,教师的辅导也会变得毫无作用。越是到高年级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越低,看到学生学习成绩没有起色,教师在工作繁忙的前提下只有选择放弃。这就造成学习落后的永远落后,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后果。甚至有的学生会逐渐演变成思想极端的孩子。教师一直以来没时间去做这样一件工作——正确对待每一个特殊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而这件工作又是那么的重要。

只要教师不放弃做好学生坚强的后盾,同时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正确对待、制定出适合于特殊孩子的教学方法,单独给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心理辅导、知识辅导等)。只要永远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句话,他们不但会进步,情况会变得更好,这样做不但解救了学生,同时也解救了教师,因为他们无愧于教师这个职业,担负起了这份责任。

二、层层递进,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

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较差,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几乎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会说:“原因是农村地区家长的素质太差。”其实许多家长意识不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家长都认为孩子学习好与否无关紧要,没有知识也照样能够打工挣钱吃饭,这就造成有的孩子上学上到四年级或五年级就不想上学了,在家帮着做家务。无论教师在学校如何辅导都是徒劳无功。另一方面,教师对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在遇到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通过家长会来解决,谈到部分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就不耐烦了,既然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学习,就是老师的事,老师的事还要家长来帮忙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他们的理由是没时间、不识字。所以在学校开的家长会许多家长要么不来,要么就是一个家长替几个孩子开家长会,弄得老师经常是哭笑不得。家长与教师之间就出现难以沟通、无法沟通的情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到:“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的问题,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我们深深认识到,不是家长的思想出了问题,而是教师的方法有问题。我们虽不能把别人的方法照搬,但是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好孩子时是学生,他们需要学的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所以家长也和学生一样有一个逐渐学习、适应的过程,学校、教师提出需要家长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取得一致。先弄清楚每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根据每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制作一份适合他们的菜单,让他们品尝其中的味道;其次开展实际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学校、孩子的需求,家长才能认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家长们真正意识到他们在孩子的学习人生中占着多么大的分量。真真切切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只有这样家长的教育才能与学校的教育取得一致,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用真心对待寒冰也会融化

人的心是肉长的,只要教师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质量就能得到提高。在一个班上有个学生不爱学习,每次老师找他谈话,他总是一副哭脸。一次,在老师的办公室里面,老师首先请他拿出语文书,仔细听老师把教学中的知识点一点一点的给他细心讲解,问道:“你还有哪一个地方不明白吗?”他感到很吃惊,答道:“基本听懂了。”老师轻轻地说:“你有问题问老师吗?”他说:“谢谢您,以后我要认真听课,好好学习。”从此,他学会了主动到办公室找老师,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从以前的几分一直考到七十多,毕业时,他对老师说:“老师谢谢您的教育,谢谢您的不批评,我会永远把语文学好您放心。”所以,只要老师拥有真心,就能成功,不愁教学质量不会提高。

综上所述,要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只有把那些后进生的学习搞上来,语文科的教学质量会得以整体性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

[2]陈旭远主编.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第8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一、乐商培育所需的氛围

乐商的培育要有一定的社会环境支持,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1.社会氛围

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全社会都应该把帮助学生获得幸福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如果能够形成全社会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具有强大力量的社会氛围,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不再盲目追求“升学率”,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社会氛围中学习、成长,就为学生乐商培训提供了较好的土壤。

2.学校给力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至关重要。实施新课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进行点评,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就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境界。新课程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因此,学校要转变教育思路,大力开展积极的教育实践与创新活动,鼓励教师开展一系列“以提高学生乐商为中心”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创设一个快乐学习、健康发展的学习环境。

3.家庭支持

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心智和才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环境表现为具有高尚的精神情趣、浓厚的学习气氛、团结、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家长教养态度、严格的生活制度等。

教育学专家指出,优秀的父母一般不是威严的人,而是好玩有趣的人。家长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互相信任,是亲子沟通的基础,是父母施展影响力的前提。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让他们的优势和个性在成长中得到张扬。如果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学习不感兴趣的课程,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培养这样那样的所谓艺术技能,则使孩子整天处在紧张状态中,忧愁满面,童年的天性则大大丧失,乐商的培育就成为一句空话。

4.学生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其成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读书是比较辛苦的事。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们会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实践中,在内心轻松自如、思维活跃的最佳状态下学习,乐商指数也会大大增加。对学生来说,学得幸福主要通过课堂来实现,课堂是学生实现生活和生命幸福的主要阵地。学生个性的培养,对于他们完善自我、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具有重要作用,也为他们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快乐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乐商培育与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乐商与小学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乐商的培育,学校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在学生乐商的提高方面要有一个综合的培育过程。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充分认清自己的作用,采取人性化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提倡将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较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舒畅、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从心理上会形成接纳教师的教育教学倾向,使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要真正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真正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从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同时,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学习成功的机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产生兴奋感和成就感,都能捕捉到成功的机遇,获得成功的喜悦。再次,要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主放胆交流,敢于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最后,要关注学生整体,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注意成绩优异的学生,也要兼顾后进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小学生负担过重由来已久,是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长期讨论的话题。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小学生的心理与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我童年,还我青春”是小学生长期的呼唤。

笔者认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是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的规格和标准,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二是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全体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三是改变教法,指导学法,向课堂要效率,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四是科学设置课程,按规定开足开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

3.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既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又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及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优化与提高。为此,利用课余时间有组织地开展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兴趣小组、课外阅读、亲近自然等活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在课外活动中,他们会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都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学习、锻炼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在承认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当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以后,会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去全面提高素质,去实现自己发展的最高目标。

实施新课程,要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教师着眼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适宜的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

第9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

学校管理者是学校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办学理念。农村小学要立足实际,根据新时代办学方针,结合农村小学实际,树立“每位学生的成长提供终身服务,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办学理念。目前,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还不是很理想,怎样在现有的条件下使学校具有特色,在管理上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是当前农村学校管理者必须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在农村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每个学校都用统一的模式管理,追求分数,造成教师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局面,所以学校管理者特别是在条件不好的农村学校,要克服种种困难,积极采用各种手段,精心组织,培养教师的群体意识,让教师们不断形成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在吸收、借鉴一些先进学校成果的同时,积极地鼓励教师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改革,营造宽松、和谐、活泼、向上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从而使学校彰显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培育人的工作,教师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言行举止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目前,我国职前专业教育起点比较低,小学教师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受到严重影响,需要接受再教育。现代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科学技术知识的惊人发展和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接受终身教育,不断进行知识与观念的更新。要做到以下几点:在信念上,热爱教育事业,立志为教育事业献身;在学习和传授知识上,应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育目的上,一定要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放在首位;在行动上,应当以身作则,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形象更加光辉,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受之无愧。学校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又“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三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校内资源管理同校外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加强教学管理,在教改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一般要落后于城市,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落后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首先是缺乏先进的理念,面对一些古板的检查,老师只能服从,没有商量和探讨的余地,比如对教师的备课还是老传统的要求,统一格式,统一检查时间,这样必然造成老师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制定出一套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使课改落到实处。当前一些农村学校中的课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专人负责课改工作,更不存在科学管理,老师也就懒得钻研,教研部门也没有加以指导,使得课改成了一盘散沙。其次是培训不到位,培训应该对全体老师的教育观念进行革新,让全体老师了解课改的标准,否则在全面推进课改时就会有很大障碍,到现在很多老师还是在教教材,课改的精神是要让老师用教材,要求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要求教师本人所任教的学科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学习教学大纲、新课标,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安排好学期教学进度,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要站立讲课,紧扣内容。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学生作业要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并写清批改日期,适当做好批改记载,并抓好培优、促中、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强化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重教轻学、重“主导”轻“主体”的现象已使学生的主体性受制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低下,面临失去竞争力的危险。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辩证地统一起来。教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营造和谐的氛围,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自我教育,活跃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