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乡村教育的目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教育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教育的目的

第1篇: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不知你们有否关注近期在《深圳商报》和“第一现场”连续报道的人物通讯——《大山深处的“最美深圳女孩”》。报道讲的是“80后”深圳女孩、支教志愿者孙影4年里孤身一人九赴贵州山区支教助学的爱心事迹。近期,新浪、搜狐、腾讯、新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时刻网、大洋网等网站,也纷纷转发了商报等深圳媒体有关孙影的报道。孙影支教助学的事迹,引起了全国网友们的极大关注,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孙影的爱心既来自于她对青春价值的执着追寻和扶贫帮困的朴素情怀,更来自于深圳这个充满爱心、懂得感恩的“大熔炉”。从丛飞、郭春园、郑卫宁再到今天的“80后”女孩孙影,爱的暖流早已流淌进深圳人的心田。孙影身上集中体现了我们当代青年关注社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4年多来,由孙影牵线、爱心人士解囊,已先后为贵州大方县贫困乡村捐建了4所希望小学,如今,孙影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贵州大方县和赫章县重建三所小学”。

虽然没有上级部门的要求,但我校师生一直有“我的爱心我奉献”的优良传统,校领导也一致认为:孙影的事迹可感、可知、可学,既崇高又质朴,既能感染心灵又能启发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值得我们致敬和学习的榜样。

因此,我们团委、学生会、校红十字会向各位老师、同学们发出“关于为贵州贫困乡村教育募捐的爱心倡议:“希望用我们的一份爱心陪孙影一起完成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心愿!”

老师们,孙影和我们是同行,她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我们应该支持她!

同学们,你们和孙影姐姐一样都生活在充满爱的城市里,更应该用行动展现你们当代青年的品质和风采!

多一份爱就会多点燃一个希望,多一片心就会多圆一个梦想。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爱与孙影,与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心连心、手拉手,共建社会和谐、共创美好未来。

一、捐款方式、时间、地点:

1、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以自愿为原则进行捐款,由班长于周四下午4:20前将班级捐款上交学生处王瑞萍老师。

2、教师捐款以自愿为原则,由各年级长和各独立处室、独立科组负责人(请各部门指派一名负责人)统一收齐,于周四下午4:20前将班级捐款上交办公室孙悟明老师。

第2篇: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教学点;教育资源;问题;项目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国家考虑到教育均衡,为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惠师惠民的项目工程。其目的是针对边远山区教学点教育资源十分匮乏的现状,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而专门实施的一项惠师惠民的项目工程,但该项目在教学点具体运行的过程中从学校管理层面、教师教学观念、设备资源使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在教师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为此向教育管理部门、项目实施学校及教师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以提高项目实施的教育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

一、“全覆盖”项目助推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在临夏是2013年开始实施的。项目实施以来,通过电教人员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县乡点”梯次培训教师、强化相关制度建设等多种形式,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的有效运行,不但弥补了临夏县山区教学点教师不足的短板,优化了课堂教育教学的形式,使没有接通互联网的37所教学点全部实现了课堂教学信息化,实现了全县16个乡镇教学点项目设备达到100%覆盖率和数字教育资源100%的利用率,而且为全县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教育信息建设。

教师培训提升技能,应用资源弥补不足。通过州县、中心校和教学点进行梯次培训的形式,对各教学点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基础、项目设备使用和数字资源的教学应用等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了参训教师对设备的操作和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技能,所有设备配置及教育资源基本能满足于当前农村教学的需要。中心校网络管理人员定期有计划地推送优质资源到各教学点,定期用移动硬盘或U盘将中心校录制或下载的优质教学资源拷贝到教学点使用。经过近年来的学习及实践应用,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及时弥补了师资力量不足,开设了一些原来不能开设的音乐、美术课程,扭转了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教学点教师能自觉、正常地使用设备,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为了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教学点全覆盖”项目QQ群,建立了中心校园网与教学点资源库的教学衔接和资源支持共享,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工作平台,弥补了教师信息化知识的不足和教学点分布偏远,交通不便的问题;积极开展针对教学点的中心校与教学点专项联合教研活动,引导、鼓励教师应用资源。

二、“全覆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惑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极大地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对促进了教育公平,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农村地区教育和师资力量方面与城市有巨大的差距,该项目在具体的运行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和困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师资结构不平衡

农村学校的教师结构普遍趋向于高龄教师,对教学点资源的使用上缺少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不能顺利地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用。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调整、优化教师资源,把每年新录用的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多为农村教学点教学考虑,改变教学点缺少年轻教师的现状。

2.教师使用资源的积极性不高

一些的农村学校(教学点)教师认识不到位,教育观念落后,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项目启用“三分钟”热度后又走上了沿用了几十年的“我教你学”“我讲你”的传统教学的老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教育资源的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教育教学与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

3.不能熟练数字资源操作运用

很多农村教师因为没有学习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对数字资源的操作和运用上缺少技能,除了基本的开机、关机等操作,平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力不从心,比如下载资源和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时经常出现问题。

总之,甘肃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对农村教学点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分享名师的教学成果,实现农村教育均衡、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我相信农村教学点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会初步得到解决,真正实现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篇: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Pupils'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and Test Anxiety

HU Rui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and its orientation and test anxiety among rural primary school achievement goals. Methods of Test Anxiety Scale and the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Scale 270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Get data results by analysis of variance,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of test anxiety rural pupil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ade.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factor in performance avoidance and anxiety, emotional factor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grasp avoidance and anxiety, emotional factor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grasp approaching and anxiety, emotional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Conclusion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of each variable on test anxiety has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Key words pupils;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test anxiety

0 前言

从现在众多的动机理论来看,成就目标理论是近20年来最有影响的动机观点之一(Elliot,1997;Pintrich和Schunk,1996;Weiner,1990)。该理论关注的是个体为什么被激发,强调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任务本身,以及对自己取得成绩的重要性的看法,并根据个体知觉到的目标特点,划分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农村小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是其学习心理状态的重要表现,对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生活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成就目标定向无疑会对个人对任务完成时的焦虑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探讨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其与成就目标定向之间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同时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有借鉴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某农村小学的三到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70份(90%)。其中男生144人,女生126人,三年级64人,四年级62人,五年级60人,六年级8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采用刘惠军和郭德俊编制的成就目标定向量表,该量表共29道题目,分为四个维度:成绩趋近、成绩回避、掌握回避和掌握趋近。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点等级记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掌握趋近、掌握回避、成绩趋近及成绩回避越强。该量表的掌握趋近、掌握回避、成绩趋近以及成绩回避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系数分别为0.80,0.69,0.80,0.79,因此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考试焦虑量表

考试焦虑量表(TAI)包括20道试题。量表共有两个分量表,忧虑性量表和情绪性量表,各包含8个项目,这两种因素是考试焦虑的主要组成部分。该量表采用Likert4 点量表形式,其内部一致性:忧虑性、情绪性和总量表的Chronbach 系数分别0. 80、0.84和0.90,因此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统计处理

将数据输入装有SPSS16.0的计算机中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1)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见表1。男生在忧虑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农村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年级差异分析。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成就目标定向的四个因子均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成绩趋近因子上四年级的学生得分最高,五年级学生得分最低。在成绩回避因子上,六年级学生得分最高,说明六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更容易出现成绩回避。

表1 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M?SD)

注:*表示 p

(3)考试焦虑各因子与成就目标定向各因子的相关分析。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考试焦虑与成就目标定向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成就目标定向与考试焦虑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

注:*表示 p

成就目标定向的纬度中成绩回避和掌握回避与考试焦虑的忧虑性、情绪性在相关性上呈显著正相关。可以看出成绩回避与掌握回避的行为越高,反映出其焦虑程度就越高。相反,成就目标定向中的掌握趋近与考试焦虑两个维度均成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小学生掌握趋近的程度越高,其考试焦虑程度的就会越低。

(4)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各维度与考试焦虑各因子的回归分析,见表3。为进一步探讨考试焦虑诸因子与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各因子之间的确切关系,以考试焦虑各因子为变量,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各因子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成绩趋近、成绩回避、掌握回避、掌握趋近。

从表3可以看出,成就目标定向中的成绩回避、掌握回避、掌握趋近是忧虑性的有效预测变量;成就目标定向中的成绩回避、掌握回避是情绪性的有效预测变量。预测考试焦虑的各因子中,都有成绩回避、掌握回避变量,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成就目标定向的因素中成绩回避、掌握回避是考试焦虑各因子中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3 讨论

3.1 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情况分析

3.1.1 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分析

在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中,可以看出男生在忧虑性上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具有显著性差异。更多的男生对考试结果的认知存在更多的忧虑,原因可能是认为自己无法取得更好的成绩所致,加之学习压力偏大,学业负担重,而在中国,男性往往被要求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家庭与社会不断的给男生传播这种思想,加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将成绩的好坏与未来好坏化成直接关系,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又缺乏必要和及时的指导与支持,学习较盲目。而在情绪性这一纬度上男女并无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平衡,情绪控制力没有差异所导致。

3.2 农村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情况分析

3.2.1 农村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年级差异分析比较

成绩趋近纬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其中四年级得分最高,说明四年级的小学生对高分成绩本身的追求很高,更加关注于自己要表现得比他人优秀和胜过他人。

在成绩回避因子上,六年级学生得分最高,说明六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更容易出现成绩回避。这主要是因为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的压力,这是其人生的第一次的升学,会面临来自家长、老师期望,同学竞争等各方面的压力负担。所以学生更加关注避免在成绩或考试中自己表现得比他人更差或愚蠢。

掌握回避分析结果显示,掌握回避也存在年级差异。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的学习任务愈来愈重,教学评价机制也发生了变化,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些会导致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他们掌握回避目标的得分高于三年级学生。所以关注避免自己完不成任务或避免出现错误。

在掌握趋近纬度上存在年级差异:三、四和五年级的农村小学生显著高于六年级的学生,三、四和五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三四五年级的农村小学生关注掌握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一般研究结果相违背,一般来说因为小学阶段为学生第一个发展迅速期,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心理生理会获得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五年级后,思维由具体运算阶段逐渐到形式运算阶段,记忆、理解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在三、四年级时,孩子以老师为权威,想取得好成绩以让老师对自己产生好感,来赢得老师的关注与经历上的投入,这也与老师的期望效应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当到了五六年级时,学生已经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了,与老师无关,这样很多成绩不好的农村学生就不愿意在学业上努力了。这也看出在由于学校、家庭环境与个人的影响,像农村教师数量较少、孩子父母又在外地打工挣钱的原因,让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孩子缺乏必要的父母的教育指导与心理上的关怀。于是有一部分的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后,家长、老师因为照顾不及时便破罐破摔。

3.3 农村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分析

成绩回避、掌握回避与考试焦虑的忧虑性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一般看来,成绩回避得分高的学生其目标更加关注于如何避免表现得比他人更差,这样无疑会表现出对考试过程的忧虑,因为他们的对考试的好坏顾虑更多,考虑事情的角度更多地从他人出发。而掌握回避得分高的学生关注于如何避免完不成任务或在执行任务期间力求避免出错,他们把考试当成一项任务,必须要好好完成的,在学习上不易有较高的成就感,因此才会有对考试成绩的更高忧虑。掌握趋近与考试焦虑的忧虑性因子呈显著性负相关。掌握趋近高的学生更加关注掌握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对考试成绩的好坏并不过度计较,因此并不存在很高的考试焦虑,也没有对考试成绩的过度忧虑。

4 结论

农村小学生在考试焦虑的忧虑性纬度上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男生相较女生考试焦虑忧虑性较高。

第4篇: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位育 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Way to Weiyu of Rural Education

PU Zhe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

Abstract Chinese society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local community. Rural education provides a pool of talents for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However, the hug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caused by the orientation of focusing on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current rural edcuation based on urban model is not suitable to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rural area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find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by using the weiyu theory of Mr.Pan and looking for the solutions. The final objective is to establish weiyu system of rur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ividuals.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weiyu; local cultrue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农业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民群体也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虽是“乡土的中国”,但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我国教育变成了脱离乡村的教育,城乡教育差别越来越大。乡村教育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致力于当下乡村教育问题的解决。要解决现实的问题,我们不妨回到历史中去寻求答案。

1 当代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受教育主体的不在场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乡村的生活方式,更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学校教育以城市教育为范本,忽视了乡土最本真的教育资源,脱离了乡村的实际,只是一味地教人脱离乡村加入城市生活,这不符合乡村的需要。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都指向城市教育的模式,乡村受教育的主体不在教育现场。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目标让大多数乡村孩子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升学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脱离乡村生活以城市生活为蓝本的教育内容让乡村孩子脱离了生长的土壤;标准化的课程设置让乡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留在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孩子们离开家住到学校,乡村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微弱,他们成为不在乡村的“乡村人”。离开乡土前往城市为生活奔波的大部分父母将孩子留给了乡村中年迈的祖父母,长期在家庭生活中“缺席”,祖父母们宝贵的生活经验却在不断更新的社会中急速失去作用。即便父母带着孩子进入城市,迫于生计也无法承担起传授生活技能的重任,当无法在城市继续生活回到乡村时,孩子们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这些孩子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也失去了在乡村生活的基本技能。

1.2 物质环境的巨大差异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乡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剧,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基于此,城乡教育差异也变得十分显著。事实上,乡村教育长期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投入严重不足,基本的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素质层次不齐流动性大,教育的不公平在城乡教育之间的体现十分突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却远远达不到教学需求。

1.3 乡村文化的落寞

在现代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为城市贡献建设主体,但是在乡村和城市化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的劣势却不断显现,乡村在无比被动接受现代化的同时被无情地边缘化。首先表现最为直接就是经济的边缘化,经济的边缘化导致文化的边缘化。

“乡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属于被动的位置,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隐匿。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民歌、民间故事、民间曲艺逐渐从乡村消失,乃至绝迹,代际之间的乡村文化交流已经完全让位于对以金钱为中心的拜物教文化的崇拜。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已经或者正在全然丧失,完全沦为城市文明的附庸。乡村其实越来越多地成了一个地域的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内涵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与机制。”①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使得乡村的少年对自己身边文化的漠视,这些文化无法将他们的目光聚集在乡土间,失去了与乡土间的那份亲近,乡间不在是他们乐于生活安于生活的地方了,他们更向往城市五光十色的生活。失去乡村文化的支撑,现代媒体猛烈冲击乡村生活秩序,乡村儿童的父母缺席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本身的错位导致很多乡村孩子不爱读书,厌恶读书。

2 潘光旦的乡村教育思想

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与潘光旦先生所处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但是他针对当时教育脱离乡村的现状进行了严厉批判,并强烈呼吁进行务本的乡土教育,这对于我们现代教育是一种警示。潘光旦先生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以前的人叫做适应,教育为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目的自然不能外是。我们不妨进一步的说,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叫人得到位育。”②

2.1 释“位育”

位育看似是个新词,实则出自《中庸》,《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注曰:“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潘光旦先生将这个古老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按照他的理解,位育的概念与西洋生物演化论中的adaptation或adjustment最为相近。“西洋自演化论出,才明了生物界所谓adaptation或adjustment的现象。我们很早(好像是跟了日本人)把他译做‘适应’或‘顺应’。适应的现象原有两方面:一是静的,指生物在环境里所处的地位;二是动的,指生物自身的发育。地位和发育的缩写,便是‘位育’。”③潘光旦先生认为“适应”强调的是适应者主体对客体被动地调适和顺应,它从根本上忽略了适应者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作为适应者主体的人在“适应”环境、在跟外界交往过程中,同时作用于自身、他者和环境。由此,潘先生认为将其解释为“位育”更为得当。

位育必然存在两个条件:一个是生物的个体或团体,一个是这个个体和团体所处的环境。位育强调的则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协调的关系,个体或团体无法完全征服环境却也不是完全消极地顺从于环境。真正的位育就是生物个体或者是团体如何与历史与环境取得协调。

2.2 求“位育”的乡村教育思想

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寻求位育,“教育的目的不止一个,而最概括没有的一个是促成此种位育的功能,从每一个人的位育做起,而终于达到全人类的位育。其实这最后所达到的境界,教育也大可以不管,因为,如果因教育的努力而人人各得其位育,人类全部的位育是不求而自致的。”④而讲求本末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实现位育的教育,“教育虽然是一个人与历史、人与环境相互感应的过程,从教育的立场说,要教育促进位育的功能,却不能不分一个本末宾主,因为教育的对象终究是人自己,而不是历史,不是环境。我们不得不假定人是本,历史是末,人是主,环境是宾。”⑤

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在发挥位育的功能时,一是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人的自控能力,二是教人正确认识与对待环境,适应环境并做出适度改造。通过教育的功能人的自身素质提高后对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是人与环境之间得到很好的调适从而实现人的位育。

潘先生认为乡村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人才,间接原因是教育。“如果农村中比较有志力的分子不断的向城市跑,外县的向省会跑,外省的向首都和通商大埠跑,人之云已,邦国殄萃,试问,地方又安得而不凋敝,农村又安得而不衰落?”⑥人们为何如此轻易地去其乡,原因在于那时的教育是舍本逐末的教育。因为人不认识不了解自己身边的乡土,也便无从产生对乡土的热爱,乡土自然也不值得留恋。没有从乡土中学得脚踏实地的精神,变得盲目淡漠。

乡土教育是一种注重本末脚踏实地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人认识乡土,能在客观上将自己所处的乡土与他人所处地进行比较,进而进到对乡土的热爱,因为客观地认识这种对乡土的爱成为一种有条件、有制裁、有分寸而非盲目的爱。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爱,就不会轻易地离开自己乡土,即便离开也会回馈自己所处的乡土,这样便留住了人才保住了乡村发展的核心。

3 实现乡村教育的位育之道

面对当前的问题,必须让乡村教育成为培养乡村人,为乡村发展服务的教育。

3.1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

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人,在人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必须改变城市模式的乡村教育,在城市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使乡村教育能为人的内心幸福和自由提供更大的可能。

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乡村教育应以它独特的蕴涵凸显出对乡村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培养他们对于乡土的热爱,拓展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教育目标包含着两层涵义:第一是尽最大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给乡村少年同等的国民教育待遇,遵从国家教育方针、追求全面发展国民素质。第二是满足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培养他们对乡村的情感和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在积极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保持住对乡土的热爱,从而获得个人身在乡村生活中的生命意义。这样,今后不管他是立足于乡土亦或离开乡土都有一个健康的生存心态。这便是潘光旦先生强调的安身立命,实现人的位育的观点。

3.2 重建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在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后,必须将乡村教育建立在乡土最本真最深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实现它的位育之道。

“乡村建设,就是将乡村建设得适宜于农民居住,让乡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充当稳定与发展的力量。乡村建设,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山川秀美、风景宜人,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祥和安宁、幸福快乐,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经济发展、生活方便。”⑦自然层面与经济层面的乡村建设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关注乡村文化价值的建设。

贴近乡土、回归乡土能够弥补我们当下生命的缺失能够满足我们生命本有的需要,只有当置身于乡土的人们能够发自内心地爱护乡土、理解乡土才能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当然,乡村社会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批判需要改造的地方,对于乡村社会乡村生活不能只是一味浪漫地怀想,需要的是在乡村社会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促进乡村生活的内在转向。

建立在乡村自然、质朴的生存姿态上的乡村文化拥有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乡村生存经验,乡村传统与习俗,民谣民歌和那些精彩的民间故事,乡村道德。乡村少年置身乡土,与自然的亲近热爱则成为乡村教育的重要意蕴。

注释

①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7.

② 潘乃谷 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1-2.

③ 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IV)[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25.

④⑤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4.

⑥ 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9-630.

⑦ 贺雪峰.如何进行乡村建设.甘肃理论学刊,2004(1).

参考文献

[1] 余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隔离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2] 乔东华.寻求中国的位育之道――潘光旦教育思想探微[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第5篇: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一、教育视角的乡村转向

“五四”时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得以广泛传播,这不仅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实验主义的改革道路,与此同时,知识引导生活以及教育改造社会的进步主义思想也逐渐深人人心。在中国的学术讲演中,杜威强调教育“是要人人受着切己的教育”,是国民人人所应享受的平等教育,而非“贵族阶级式的有特殊势力的人的教育”,中国应当实行平民教育,以“养成一般人民有知识、有能力及有自动、自思、自立的精神”。杜威的平民教育主张多与传统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思想相契合,推动了近代以来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占全国总人口85%以上的乡村社会的教育问题,在“五四”前后开始为更多的人所关注。

但是,当时有限的“乡村教育已经破产”,余家菊在《中华教育界》(1919)的文章里如是断言。1921年,陶行知在《师范教育之新趋势》中也指出:中国以农立国,乡村占8500,城市占1500,六千万人居城,三万万四千万人居乡,而乡村学校却仅占全国学校总数的1000,“乡村教育不发达,可谓已达到极点”。这是因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这种“走错了路”的乡村教育不仅是无用的教育,胃‘软手软脚病”(不会动手的知识分子)和“呆头呆脑病”(不会用脑的体力劳动者)两种流行病的病因,而且造成了乡村的学校荒废、农民愚昧,直至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严重滞后。乡村社会的破败衰落不仅使我国工业的现展,有失去原料供应以及有效劳动力的可能,也将严重动摇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根基,欲救中国必先要救中国之农村和农民,“到乡村去”、“到民间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改革的基本共识。“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塑造新的乡村社会”也因此成为这一时期诸多教育改革家们的不二选择。正如晏阳初在《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中指出的:“我们内受国家固有文化的陶育,外受世界共通新潮的教训,自觉欲尽修齐治平的责任,舍抱定‘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从事于平民教育的工作而外,别无根本良谋。”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间,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等乡村教育派,就在实地调查和研究农民群体的生存现状及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和领导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创造性地开展了划区乡村教育实验的推进运动。其间,陶行知的晓庄师范最具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从1926年底开始,自筹经费,在南京郊区的晓庄买了10里荒山、200亩坟地,作为“活的乡村师范”的校址。1927年3月,晓庄招收了13名甘愿为农民“烧心香”的首批师范生。陶行知和学员一起,住牛棚,挑大粪,“和马牛羊鸡犬泵做朋友,对稻粱寂麦樱下功夫”,晓庄师范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师范学校的新形象,成为了当时全国乡村教育运动的中心。以晏阳初为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1926年8月,选择河北定县作为试验区,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效果也很显著。他们用学校式、社会式及家庭式等“三大方式”,进行生计、文化、卫生、公民等“四大教育”,以救治农民贫、愚、弱、私的“四大疾病”,目的就在实现农村社会在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等方面的“六大建设”。其他影响较大的实验区有:黄炎培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办理的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梁漱溟在山东荷泽、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江苏省教育学院研究部创办的无锡惠北、北夏试验区,燕京大学农村建设科的北平清河试验区等。

据美国学者拉穆利统计,到1934年,中国从事各种乡村教育实验的团体达691个,据台湾学者杨愚春统计,1925年至1934年中国各类乡村教育实验区则达63处之多。从历史地位和教育贡献上看,这场规模宏大的乡村教育改革运动,不仅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早期发展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教育下移民间社会的努力,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重心由城市向乡村社会转移的重要标志,其间也隐含着城市、乡村在教育现代化视野中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二、主要思想和举措

大大小小的教育试验区,在推进所在区域乡村社会生活的改造和发展方面不仅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乡村教育实践经验,我国乡村教育的内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自此也都有了新的拓展。虽然,乡村教育各派别在进行乡村教育实验的方式、方法以及规模、效果上不尽相同,如指导思想上,有的主张“富教合一”,有的主张“政教合一”;在方式、方法上,有的侧重教育普及,有的以经济发展为突破口,等等,但他们的思想里都有传统中国的民本思想以及杜威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也都比较重视彼此经验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因此,这一时期的乡村教育实验活动,在总体上还是有相近的理论和举措的,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关于目的。乡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塑造“新农民”、改造乡村的社会生活。乡村教育派认为,人的现代化问题是现代社会毫无疑问的中心问题,而“吾辈所以努力于平民教育的目的,正为培养国民的元气,改进国民的生活,巩固国家的基础”。从此,读书识字不再是旧时代里升官发财的捷径,学校教育也不再是脱离生活实际需要的虚无教育,乡村教育的办理要以唤醒农民群体的文化自觉、养成经济自立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如陶行知所强调的,乡村教育的具体使命是:“(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换言之,乡村教育要塑造的“新农民”,就是现代社会视野下的能够自主、自治和自卫的,能够理性经营和改善自己生活状况的,能够自觉、自动地去帮助他人并积极参与周边社会生活民主化改造的现代农民。如果中国一个个的乡村,一个个的农民都有了这样“充分的新生命”,乡村社会重塑的依靠才就有了可靠保证,整个国家赖以现代化发展的基石也可得以真正确立。

其二,关于内容。乡村教育的内容是实践的、实用的,也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全部。在《宝山县试办乡村儿童自动工学团组织大纲草案》中,陶行知提出工学团的乡村教育工作包括:调查本村实况以创造自治的村庄;培养本村体力以创造健康的村庄;开展本村交通以创造四通八达的村庄;增进本村生产以创造丰衣足食的村庄;启发本村知识以创造科学的村庄;改良本村风俗嗜好以创造进步的村庄;提倡本村艺术以创造美的村庄;锻炼本村武艺以创造自卫卫人的村庄;共济本村急难以创造互助的村庄;报告现代大事以创造与大的世界沟通的村庄。可见,当时乡村教育的内容的确是广泛而不狭隘、实用而不空泛的,乡村教育运动在事实上也包括生产技术、政治观念、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民道德以及自卫教育等多个层面的乡村社会的整体重建运动。可以说,与整个社会(直至世界)的发展进步互为沟通、彼此协作,以开启民智为中心、对乡村社会进行的大的综合改造活动。

在这大农村教育活动中,陶行知将乡村学校看作“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指出乡村学校不仅要培养乡村所需要的人才,也要积极参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活动。但当时乡村学校的教育内容,空洞无物,所学非所用,不仅脱离乡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且城市化倾向严重,也不能对农村社会及农民自身的急迫问题提供有效帮助,有的学生读了三四年的书,甚至不会记帐、写信。陶行知认为,乡村学校改革的开端是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即不能仅从学科体系和书本知识出发,而首先要从乡村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有无实用价值为原则标准来选择该学什么、该教什么和该做什么,并能够以实践为中心来进行教和学,“比如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也就要在田里教”。生活的、有用的和实践的原则性要求,不仅改变了以书本教材为中心的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而且以农村生活为本位的大课程观由此得以确立。今天的农村学校也着手设置以本土文化资源和生活实际为基础的乡土课程、综合课程,农村学校成为改造农村社会之中心因此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

其三,关于原则和方法。乡村教育活动的推行方法和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先实地调查研究,后具体实践、推广。如晏阳初在定县实验之前,要求以“系统的科学方法,实际调查定县一切社会情况,使我们对于农民生活、农村社会一般的与特殊的事实和问题有充分的了解与明了的认识。然后各方面的工作才能为有事实根据的设施。’,黄炎培也要求对实验区首先进行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调查分析,然后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确定适合该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最佳可行性方案,以保证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该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和当地民众充分合作,“以先能授后能”,决不以盲导盲,要能以实际的生产成效来增加当地民众对改进工作的信任和参与,正所谓“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最后还要能善于总结成功经验,力求推广普及。

二是划区实验、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重实效。乡村教育派的实验一般都是划定特定区域,因地、因人之需实施教育改进工作,力求突出地方特色,强调改进工作的实际效果;黄炎培认为,任何形式的教育和训练,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因地置宜,因材施教”。例如,为扩大农民收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徐公桥实验区,就组织农民因势利导发展花边和刺绣等传统手工业、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建立各种养殖业和种植业,这都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实际收益。既然办教育是为了借“教育的力量”,改造社会环境,那就先要“身人其中”,了解将要改造之环境中的各种待解决问题,以此为基础而办理的教育就是有效的教育,也是老百姓欢迎的教育;否则就是没有出路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愈广,生计愈窄”,白白浪费了人力财力,这在今天的教育界尤其值得警觉。

三是以富促教、科学简化的双管齐下。什么是以富促教?乡村教育派认为,经济发展是教育得以发展的必要基础,农民生计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乡村教育的首要突破口,如陶行知所说,活的乡村教育,能够叫“荒山成林”、“痔地长五谷”。但是,要解决富民问题必须依靠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而要增加生产则必须依赖科学知识和技术,乡村教育派都非常重视这一科学普及工作。如中华职教社在徐公桥实验区内注意在农民中普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识、推行正确的耕种方法,注意推广优良品种和试用各种新式农具等。晏阳初在定县试验区成立了专门的生计教育部,一是办了两个农场,实验并推广美国引进的猪、鸡、小麦、棉花等的优良品种及先进技术;二是采取实验巡回生计训练的办法,包括生计巡回学校、表证农家(示范户)和推广训练三个方面,形成了较完整而有效的农村生产教育制度。梁漱溟甚至还提出,金融流通、引进科学技术和改进合作组织要三管齐下、同时推进,才是增加农民财富、摆脱农民贫穷的有效举措。

四是重视乡村的社会组织制度建设。一般而言,一个社会的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制度文化的合理建设和必要支撑,对农村及至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而言,现代组织制度的建设自然也是其应有之规定和必然要求,所以,乡村教育实验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建设以现代民主、平等、合作观念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制度。梁漱溟认为,在竞争的时代,有团体的才可以胜利,没有团体的则必定失败。在山东邹平实验区,借鉴西方团体组织的长处、吸取中国历史上乡规民约制度的精神内核,他建立起以解决乡村社会种种问题、谋求乡村社会整体建设为主要目的的乡村组织新形式—乡农学校(包括村学和乡学)。其主要教育内容包括:组织农民走合作生产、经营的道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训练村民对团体生活及公共事务的注意力和参与力,培植乡村社会的民主政治习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传授农民新的科学知识,促进农村的农业改良等。但乡农学校所进行的集政治、经济、教育、自卫一体化的教育活动,还只是“规定”了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因为社会组织本身是“一个生长的东西,慢慢开展的东西,从苗芽而生长,从端倪而开展,其苗芽端倪在乡村,从乡村慢慢开展成一个大的社会”。换言之,倘若离开农民的以个体社会实践方式的积极参与和推进,乡村社会组织制度建立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实在的基础,毋庸质疑,借助教育以促成农民群体的文化自觉和行动参与则是乡村组织建设背后的涵义和依靠。

三、历史借鉴

从历史借鉴价值上看,以陶行知、晏阳初等为代表的乡村教育派,主要是希图借助开启民智的教育手段,开发广大农民丰富的“脑矿”,培养农村人才,寻求乡村经济、乡村教育、乡村卫生、乡村政治等全方位的现代改组,以为中国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与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思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参照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经验,当前要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有效发展,首先,要明确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整体发展的基础工程的内涵。一方面,农村教育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三个部分,涉及了农村社会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的方方面面,也涵盖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及至国际化教育等多方位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有效发展不仅决定了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影响农村社会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以及整个社会协调有序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将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农村社会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是要解决农村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这里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因此有必要先进行因地制宜地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应区域内科学可行的农村教育发展规划;其二,农村中小学校要真正确立为当地农村社会的发展培养实际人才的基本宗旨。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积极改革以升学考试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增加“绿色证书”教育及有关农村实际生活生产的内容,努力成为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改造的教育中心;其三,针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留守农民和进城农民的两大群体,积极依托农业院校以及有关的教育培训机构,因材施教、因需设施,逐步建立开放而有效的农业生产教育制度、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最终促成学习化农村社区以及农村社会终身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

第6篇: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就一般的人而言,做“志愿者”的确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凭借我们的专业和特长,最大程度地满足我们对于社会和教育的关怀,同时也可以发展我们的心灵。不过,任何教育工作,尤其是“乡村教育”,都不是一件简单的技术操作活,它还包含着你对于教育、对于社会、对于人之发展的理解。因此,我们在热心从事“乡村教育”志愿者工作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志愿者?

一般的人,在动身赴“乡下”前,脑海里即有了对“乡村”及“乡村教育”的先验式图景,这些图景,直接唤起了他的良知和责任,也激发了他从事“志愿者”教育服务的决心:

1.贫穷。因为贫穷,许多孩子都上不起学。所以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的目的之一,是“扶贫”。我们十分赞赏志愿者这一朴素的服务动机。但需要指出的是,贫穷有物质意义上的,也有精神意义上的。物质上的贫穷,在某些时候反倒是一种力量,可以锻炼人的品格。只有精神上的贫穷,才令人揪心。我的一个朋友,每年都给山区的结对孩子送去专属城里孩子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玩具。我小心地提醒他:这样做,未必对孩子有益,至少会使他失去某种意义的财富。贫穷与不读书间的关系,是可然的,而不是必然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村教育”定位为“穷人的教育”甚至“落后的教育”。事实上,中国的乡村,历史上“耕读”的传统不也说明了教育的发达么?

2.入学与辍学。我们去做志愿者的时候,总以为乡下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而上不了学,故我们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重返校园。不过,以“入学率”的高低来形容乡村教育、帮助乡村教育,其实是最表面的文章。按照刘铁芳先生的说法,这只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层面”的作为[1]。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当远非如此。当然,入不了学,总还是坏事,但我们需做的,是帮助农民具体分析他们孩子辍学的真正原因,尤其是改变他们那“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的观念。

3.教学设施落后。这个的确是事实,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但当我们带着“先进的设施”去从事教育志愿者服务时,我们却在暗地里抢占了教育话语权的先头山峰。我们自以为代表了科技的最新成果,也代表了教育的最优秀理念,甚至还给他们带去了最丰富有效的教育资源。果真如此吗?别忘了,乡村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也有着独特的生活理念。先进的设备设施,可以带去一种方便和视野,但代替不了乡村教育。这是我们走入乡间前必须具有的意识,否则,这些物化的成果反而会加深城乡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隔阂。我们要做的,始终是开掘和融合,而不是对立和打击。

4.乡村教师素质差,教学效果低下。这似乎是我们志愿者去“扶贫”的最理直气壮的理由。不过,其中的“城市中心论”痕迹还是十分显著。其实对“什么是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论,何况“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对“高效”的理解,未必在同一个基础上。当“城市教育”挣扎在以分数高下论“教学效果”的泥潭时,我们有什么资格去乡下“扶贫”?

许多时候,我们去从事乡村教育的“志愿者”,是本着对教育的热情,以及对“乡村教育”一般性的观察和理解,更是受了这一领域内先辈们的决心、做法和经验的启示。不过,在我们真正实施“志愿者服务”前,倘能透彻考察自身的动机和愿望,也许我们的工作,可以事半功倍,更具有教育的实质性意义了。

第二个问题:我们去哪里做志愿者?

这个问题的另一种说法是:乡村教育在哪里?

1.大多数志愿者眼中的乡村教育,往往发生在中西部贫穷落后的山区。那里的教育长期不被重视:校舍破烂,设备落后,教师奇缺,教育观及教学方法很不得当。事实上这些地区确乎需要教育力量的输入与协助,不过这一观点就本质而言,还是源于经济与文化、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造成的诸多二元对立话语。正如前文所述,乡村教育并非“穷人的教育”。事实上,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生活虽可比拟(甚至超越)城市,但其教育,依然落后。故我们选择了中西部,而不是东部地区作为我们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基于我们的城市优越感。我们称呼“乡村教育”这一概念时,与当年白人称呼黑人为Negro一词具有类似的心理。

关于志愿者服务动机中潜伏的阴暗的“施舍观”,许锡良先生有一段精辟的描述:

如果一边是城乡之间的种种阻隔,各种歧视政策拉大差距,一边去以“希望工程”的施舍方式去关注乡村,这只能是富人对穷人的施舍心态下的关注乡村,虽然比没有关注要好一些,但是,并不是乡村教育的根本出路。[2]

是的,这样的志愿者服务,只会强化中国社会的等级观念,也会在无形中打击乡村精神自建的信心。

2.进城务工者子弟学校。必须承认,这类学校事实上是乡村教育的延伸,或者是“城市里的乡村学校”。这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孩子虽然身处城市(严格地说是城乡接合部),但从来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去过;不仅如此,相比乡下的孩子,他们的处境尤为尴尬:他们面对的既非真正的城市生活亦非真正的乡村生活,他们“居无定所”,毫无“家”的安全感。甚至他们还受到了来自城市同龄人的奚落与排挤,来自家庭和学校对他们无缘由的“城市化”要求。因此他们心中的苦,更不堪言。不可否认,“进城务工者子弟学校”的出现,源于城乡经济、教育不公平大背景下,农民的“主动出击”与“兵临城下”。但这类学校的教育定位,实在值得关注。非常可惜的是,据我所知,教育志愿者对他们的注意力,至今尚未足够、充分。

第三个问题:我们如何做志愿者?

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事实上是乡村教育活动的一种补充。即便它往往以“援助”的形式出现,它也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和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乡村教育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上先天的不足。不过,在这过程中我们还是必须警惕其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化”话语侵略。就目前来看,对乡村教育的志愿者服务大概包括如下几种:

1.物质捐助。这是我们寄托爱心的最朴素的做法。无论是“希望小学”的建设,还是对结对孩子的助学帮助,都是以物质的形式帮助贫穷的孩子走出困境,获得教育的机会。在灾难(如汶川大地震)时期,此类捐赠往往自觉地达到高峰。物质捐助的社会意义自不必说了,但我们须考虑到受捐者的心理调适问题。

2.课程援助。简单地说,是我们向乡村输出教育人才及教育资源。基于对乡村教育的不同理解,所援助的课程教学也分野成三个层面:

(1)应试教育。虽然所有的教育志愿者在服务初期都有“素质教育”的美好愿景,但限于其自身的受教育背景以及专业视野,在实际的操作中,他们都滑向了“应试教育”的窠臼――无非他们的“应试策略”也许更加有效,更能提高乡村孩子的考试成绩。不过这一点,对于孩子而言,也算是实际的受益。需要警惕的是,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志愿者的服务实践中,大多隐含着城市文化的入侵。我的一个朋友在赴甘肃支教后,虽然坚持“美术、音乐、地理、历史应该还给学生”,但又感叹学生“在歌曲鉴赏上,停留于单一的草原曲调,如琅琅上口的凤凰传奇的歌曲,而对于《但愿人长久》等结合诗词的歌曲毫无兴趣。”这令我们想起当年潘光旦先生对乡村教育的批判:“三十年来普及教育的成绩,似乎唯一的目的是教他们脱离农村,而加入城市生活。”[3]志愿者所要做的,是改变这种状况,而不是强化它。

(2)技术教育。有人从陶行知先生的晓庄学校的乡村教育实验中得到启示,以为要阻止农村孩子的“弃农”思想,必须采用“职业教育”,即将他们“培养成一个种田成手、养猪大户、医生、兽医、司机、技工、商人等等”。这虽然将乡村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了,但其目的,却是“想通过教育复制社会的等级性,固化农村人的心态,让农村人安心做农民”[4],“同时也剥夺了农村孩子进入城市主流文化和走向社会上层的机会,不利于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5]。对志愿者而言,这一观点无论是学理上还是实践上都不成立。

(3)“本土化教育”,即课程教学中坚持乡村文化与生活传统。对这一点,我个人十分赞同。首先,这样的乡村教育,可以使得孩子的学习视野,基于自身的生活环境,又延拓至对于世界的认识(即从家到国到世界),符合“融合”、“发展”的教育观;其次,这也可以使志愿者认识、体验到乡村文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生活资源,从而改变其城市一维论的教育观念。这或许便是刘铁芳先生提倡的“作为文化与精神事件的乡村教育的本体层面”,隐含着“对以城市化为中心的现代性价值本身的反思与对乡村生存价值理念的合理性的尊重”[6]。

3.阅读促进。阅读可以开拓视野甚至改变人生,这个道理是十分显见的。但在乡村,孩子的阅读的确是一个问题。我曾询问一位出版商,为何不面向农村印行一些低价而实用的书籍?他的回答令我十分尴尬:对乡下的孩子而言,再便宜的书他们也不会买,或者买不起。由此可见,推动乡村读书运动,也是志愿者服务的一种必须内容。

目前,对志愿者而言,促进乡村的读书活动,有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捐赠书刊。不过,非常不幸,我们所捐赠的书刊,如同其它捐赠物那样,往往不知所终;而且我们也无法得知我们所捐赠的书刊,是否对那里的孩子合适。

第二,阅读指导。如果不放心所谓的“爱心捐赠活动”,我们自然可以亲身躬行地指导乡村孩子的阅读活动。不过这种单枪匹马的指导,存在着不少的实际困难。

第三,支持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乡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在乡村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譬若民国期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大公图书馆,就曾被誉为“民国乡村图书馆的翘楚”。这种图书馆是独立建制的,所以可最大程度上包容学生读者;另外,晏阳初在“定县实验”中采用的“巡回文库”,也是一种推广普及阅读的极好方式。[7]对志愿者来说,选择一个具有真正乡村教育情怀的图书馆,并向其捐书、参与其组织的教育活动,是极富意义的。

这其中,李英强、余世存等先生创办的“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一个典范。他们提出“立人”的宗旨是: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而他们的图书选择、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别具一格。因此,相比简单的“图书馆下乡”,立人图书馆更具有思想的高度和教育的针对性。

4.生活重建。卢安克是一位德国人,他称自己“仅仅是一名教育研究爱好者”,但他凭着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爱,在广西的农村里支教十年。他整天同孩子们一起,生活、修桥、筑路。“我不是来扶贫的。”卢安克说。“如果只帮他们赚钱回来,村里得到的变化只是:不用再那么辛苦地从早到晚干活,以前的生活任务没了,可能赋予生活意义的新的任务又没有。结果,他们的心里会越来越空虚、弱和不健康。”

卢安克的志愿服务案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我们不能仅仅从技术和实利的角度去建设乡村教育,否则,既改变不了他们的被边缘化的处境,甚至也改变不了他们贫穷落后的状况。

对于这一点,刘铁芳先生在其《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中曾有明确的主张。他认为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应该有三个层面:教育的形式层面,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层面(即文化层面),以及作为文化与精神实践的乡村教育的本体层面(即人格精神层面)。“促进乡村少年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同时又保持与乡村社会的共契,就成了当下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

乡村教育不是简单的农民问题,而是关乎所有人的。“那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是一个宝贵的精神资源,一个提供新的想象力的创造源泉,是一个创造新的存在、新的可能性的广阔天地。”只是在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我们“既不能过于渲染城市取向的现代化价值理念,同时又不能过于美化乡村生活,保持现代化与乡村传统之间必要的张力。”惟其如此,“志愿者服务”才真正成为一种服务:服务于乡村,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所有的人。

参考文献:

[1][6]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J].探索与争鸣,2008(5).

[2]许锡良.我们是怎样误解了乡村教育?[J].青年教师,2008(5).

[3]王丽.关注我国农村教育:找回“家”“国”的支点[N].中国青年报,2009-5-3.

[4]王兆林.反思与前瞻: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教育探索,2005(5).

[5]杨宝琰.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第7篇: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1.体育教育的概念

体育教育,是个体接受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指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分为普通体育教育和专门体育教育两大类,小学体育教育属于普通体育教育的范畴。

2.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其身体素质会对以后的成长、生活以及学习产生直接性的深远影响。小学体育教育,是锻炼小学生身体以及培养小学生素质最佳的时间。在小学体育教育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能得到较为科学和有效的锻炼;另一方面,身体素质是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着个体接受其他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成效。

二、城乡小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1.城乡小学生形态发育比较

整体来说,我国城乡小学生的形态发育均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增强,但是具体来看,城市地区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相比与乡村小学同年龄段学生较快,同时也处于较为成熟的水平,其主要表现为身高和体重。(1)身高方面。在对不同地区、相同年龄、相同性别小学学生的身高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后,发现其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其中,城镇地区小学学生身高较高,根据《中国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报告》,城镇地区男生平均身高比农村地区男生高出1.53 cm左右,城镇地区女生平均身高高出1.96 cm左右。(2)体重方面。各个年龄的城镇男生体重均高于乡村同年龄男生,重庆市城镇男生平均体重比乡村男生高1.43 kg,城镇女生平均体重比乡村女生高0.74 kg①。

2.城乡小学生身体主要机能比较

身体机能是个体进行日常生产活动及生活的基础,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生存与未来发展,而我国城乡各地区的小学生呈现出了差距较为巨大的身体机能水平,其主要表现为肺活量及坐位体前屈。肺活量是指人体进行最大的深度吸气之后,再做出最大的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量,是评定个体心肺功能的主要指标。在对城乡小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乡村地区学生的肺活量较大,显著高于城镇地区相同年龄和相同性别的学生。另一方面,从坐位体前屈来看。坐位体前屈的活动主要用于测量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反映了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而总的来说,城镇地区小学男生的身体柔韧素质与乡村地区小学同年龄段男生之间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城镇地区小学女生的身体柔韧素质就好于乡村地区同年龄段女生。

三、城乡小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原因

1.城乡物质环境条件差异

我国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小学阶段学生个体的身体发展环境差距较大。城镇地区物质环境较好,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个体营养摄入充足,因此城镇地区小学阶段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较快,同时也更快速地向成熟发展。而乡村地区物质环境较差,小学阶段学生个体无法完整合理地摄入营养物质和身体发育所需要的各类维生素,而在较早年龄就开始参加家庭部分农业劳动,更导致了小学阶段学生个体身体发育较为缓慢,甚至低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

2.城乡体育教育理念差异

城镇地区小学日常的体育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目标,体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都在作用于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而乡村小学学校在制定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时,单纯地将学生个体日常所需要接受的体育锻炼作为课程内容,没有在课程规划上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改进建议

1.增强城乡小学体育教育整合研究

教育的理念和体制,是全日制学校教育活动得以实施的基础和依据。解决当前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在于解决不同地区间教育目的和体制、方式具有较大差异的现象。而增强城乡小学体育教育整合研究,能够推动未来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统一目标的实现。

第8篇: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是成人教育,都取得很大进步,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很大提高,校舍环境有较大优化与改善,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等。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最明显的就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上。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以后教育成长。因而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就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我们从基层农村来了解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现乡村小学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引起社会关注。

而且,乡村小学的办学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此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华南师范大学是大学是广东教育的龙头,华师人秉承着关注教育的时代责任感,有义务和责任去关注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为什么选增城做调查呢?因为增城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不过现在并不是十分发达,处在转型中,城乡差距也比较明显,存在数量较多的农村小学,而且增城离华师比较近,本人对增城比较熟悉,所以选增城市乡村小学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 研究的主题和目的

(1) 主题:关于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以广东增城为例。

(2) 目的:通过对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反映整个广州市乃至整个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的一些共同情况,引起各方重视,为达到推动广东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贡献。

 

三.文献探讨

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有很多,人们都普遍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乡村小学办学仍然比较落后 ,与城镇有一定差距。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小学办学要追上城镇小学,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本次调查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中尽量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次调查课题的一些已有资料。   

另外有专家曾指出增城市,或者其它地方乡村小学办学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二)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关键是农村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 乡村小学的办学,现阶段还不是扩大优质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问题。

(四) 乡村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老化,二是办学经费短缺,三是办学环境较差。

 

四.研究设计

(1)  调查方法:实地研究,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方式,加上拍摄,实施实地观察法。

(2)  研究的模型:增城市各镇各选一个乡村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如派潭镇—庙谭小学:小楼镇—棠下小学:荔城镇—棠村小学:正果镇—兰溪小学:石潭镇—麻车小学:朱村镇—莲塘小学:中新镇—梁屋小学:新塘镇—大勿村小村。(如果不存在所选小学,例如出现一些小学合并等情况,可选该镇乡村另外小学作为调查对象,这是初定,根据实际情况可改。)

(3)  分析单位: 所选的乡村小学。

 

五.研究调查步骤

(1)  选题,查找所选课题的相关资料,为调查的开展作理论准备。

(2)  组队:调研的队伍为10个人,选熟悉增城市的学生为主,以1人为组长,3人为采访员,3人为记录员,2人为后勤人员,1人负责拍摄。实施调研时,除组长和拍摄人员确定不变外,队伍里每个人可轮流当采访员、记录员和后勤人员。

(3)  申请:写好计划书,组好队后写一份书面报告给学校,希望学校批准,并希望得到一些资金支持及给增城市教育局的介绍信。

(4)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稿,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访谈稿见附表,做好调查开展的资料准备。

(5)  进行调查的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去增城市教育局说明此行目的,并努力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概貌的一些资料;

然后,去所选各镇乡村小学进行调查,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所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访谈对象包括学校师生,该村村民,学生家长等。

派发问卷的数量为每个学校50份,其中学生卷40份,教师卷10份,访谈的人数为每个学校和村庄20人,其中学生6人,教师6人,普通村民4人,学生家长4人。

最后,收集整理资料。每采访调查一个镇一个乡村小学就整理一遍,最后汇总整理。

(5) 分析资料:考虑经济、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对该村小学办学影响。做到仔细认真,以小见大。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完成其他调研成果。

注:访谈稿见附表。

 

六.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 本课题专业对口、立意深远

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本身所学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关心我国教育状况,这与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具有一致性。目前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此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深入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的具体情况,通过以增城为例反映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面临的共同困境,引起社会重视,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一些贡献。

(二) 本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经过请教老师得到建议和我们小组的讨论,初步确定研究目标,勾画出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减少课题研究的盲目性。

(三) 调查对象资源丰富,资料来源可靠

增城市的乡村小学数量多,而且增城是广州郊区的一个县级市,离华南师范大学比较近,交通方便,这为我们就地取材提供了便利。

(四) 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的成员有10人,基本上对增城市比较熟悉,方便解决交通与语言问题,便于调研开展。而且队员都有参与下乡的暑假调研,积累了一些调研经验,并且有社团工作的经历,这对于我们课题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五) 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

我们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访谈法,针对性强且可行性强,工作任务分配落实到个人,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七.测量

(1)  研究中主要变量:被采访人员的不确定性,乡村小学上学的时间、队伍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天气、调查期间人们的活动等。

(2)  测量(即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拍摄(拍摄学生、老师、校舍、村落、学生活动等)

 

八. 资料收集方法

     实地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挖掘调查所选乡村小学办学真实情况,然后汇总反映,记录员和采访员要努力合作,拍摄员要抓住调查中精彩镜头。

 

九.分析方法

(1)  主要考虑经济因素,思考经济与乡村小学教育的关系。

(2)  还有考虑环境、风俗等其它因素对该村小学办学情况影响。

(3)  经济差异对办学影响作详细描述,各村所属镇环境、经济等因素作为差异性比较,还有注意人们对学校办学的关注程度。

(4)  汇总资料后要做到以小见大,因而联系到广州、广东乃至全国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十.研究时间表

如下:

 

 

 

 

时间

事件

注意事项

2010年暑假前一个月

组队,向学校申请

尽量不要与考试复习冲突

2010年暑假开始后

着手调查,先去增城市教育局了解总体情况

调查时用语要礼貌,拍摄要得到批准

2010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

按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石滩镇、中新镇、新塘镇、朱村镇、荔城镇顺序进行调查   

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做好问卷调查、访谈记录与拍摄工作,回来整理

2010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继续调查

了解小学开学的时间,争取调查他们正式上课的情况,继续完成前面没有完成的调研任务

2010年11月

整理资料

做到详细和仔细

2010年12月

写好成果,论文及制作网页

做好成果汇报工作

 

十一.成果呈现方式

     论文加上网页,详细反映本次调查的成果,论文是作为本次调查的报告,网页的内容除了调查报告的方面,还有拍摄情景,以及与被采访者的谈话视频等。成果整理后,通过学校向有关部门反映。

 

十二.经费预算

总    计: 880(单位:元 人民币)

具体预算如下:

打印费:400份问卷*0.2元=80元

交通费:500元

通讯费:100元

摄影费:100元

其他费用:100元

 

 

 

 

 

 

 

 

 

 

 

 

                                                                                                                                                             

附表

访谈稿 (初定)

一.针对校长   

    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现在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一些情况,首先感谢您!我们想知道:

1 你们学校有多少个学生,多少个老师?     

2 你们学校的课室、体育场所是否设备齐全或足够?

3 您觉得乡村小学有面临哪些困境?例如你们学校?

4 作为一校之长,您有什么意见可推进乡村小学办学吗?

5 跟城市小学相比,您觉得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与城镇小学有什么差别?

(还会有其他问题)等等

二.针对老师

老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想了解一些情况,首先谢谢您!

1. 你认为自己喜欢在乡村小学里教书吗?

2. 或者说,让您留在乡村里教书的动力是什么?

3. 您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有什么看法?

4. 您是教一个科目,还是几个科目呢?还有,您教几个年级?

5. 您觉得乡村小学的办学要提高,需要哪些人或部门的努力?

6. 等等

三. 针对学生

   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现在想问一下你们的问题,你们想听吗?

1. 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吗?

2. 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呀?为什么呢?

3. 你们喜欢在这里读书吗?

4. 放学后,你们会在学校里进行体育活动吗?或者在其他空闲时间?

5. 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等等

四. 针对家长或村民

   大叔(大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请问您现在有空吗?我们想知道您对本村小学办学的看法,先谢谢您!  

1. 请问您有孩子在本村学校里读书吗?你觉孩子在村里读书好吗?

2. 您觉得村里小学办学搞得怎么样?

3. 你们村里的乡亲支持建好村里的学校吗?

第9篇: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三农 陶行知 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79-02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的衰落、农村经济的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恶化,中国农村生死攸关的现状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建设农村的社会浪潮的推动下,乡村教育应运而生。中国当代先进的乡村教育改革者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作为其中积极地倡导者,对中国的乡村教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三农问题是中国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之首就要从乡村教育改革开始。

1、乡村教育的地位――立国之根本大计

陶行知出身于贫苦的家庭,他深知如果中国农民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不懂科学知识,就会长期处于愚昧的落后状态,国家也无翻身之日。他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人口众多的大国里,农村的教育问题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走向,进而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他明确指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则是“立国的根本大计”。为了改变中国当时农村的社会现状,陶行知结合我国的时代特点和改革需求,指出当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和发展的媒介”。陶行知几度提出,中国历来不重视农村的教育,即使创办了一些乡村学校也走错了道路,指错了方向。因此,陶行知提出教育下乡运动,以建设切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民生活的活的农村教育。这种活的乡村教育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脱离贫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的经济状况和改善农业的生产技术开辟了新道路。

2、乡村教育的内容――生活教育

陶行知在乡村教育改革运动中,本着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的根本大计,从1926年开始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之中。他极力批判传统的乡村教育,积极提倡“整个的乡村生活就是乡村教育的内容”。他指出只有活的乡村教育才能开辟新的农村发展道路,他极力主张“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育不仅要依据农村的需要培养农民,还应该将出发点设置在乡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上,成为乡村改造的中心。当时中国农村教育完全脱离了社会现实,让广大农民产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错误的价值取向,使乡村教育陷入危机。

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必须在乡村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开展,才能把握好乡村教育改革的方向,取得良好的效果。整个的乡村生活就是乡村教育的活教育,乡村教育的内容要紧密与生活结合。过去开展的乡村之所以没有实际的效果,就是教育与农业生产严重分离,因此陶行知提出乡村教育要和农业生产“携手”,开展一条教育与农业携手的新道路。教育如果不能为农业生产结合,不能为农业生产服务,那么教育就是无稽之谈。而农业生产没有教育的支持,就不会改变落后的状态,无法脱离贫困。教育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才是活的乡村教育,才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内容都是在他“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他所讲的“生活”,是指人民群众改造社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乡村教育的实质就应该是以人民群众和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而人民群众的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前进的,所以陶行知也积极主张要对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生活而赋予乡村教育新的目标和内涵,在不同的时期按照社会的需要,给予农民不同的教育。

3、乡村教育的方法――教学做合一

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适合乡村教育的发展。为此,陶行知提出了适合乡村教育的教育方法论,即“教学做合一”。在乡村教育的过程中,他认为只有从农业生产经验里产生出来的知识才是适合农村需要的知识,而当时的乡村教育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教学在学”。陶行知特别强调“做,是“教”和“学”的基础和中心,教学做要在学生的生活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相互结合,才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会本领,才能达到改造乡村生活的目的。可见,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做为中心,以教会学生学的教育方法,在乡村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乡村教育的实践

4.1乡村幼儿园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人的一生的重要习惯、态度等大多可以在幼儿时期形成,他认为幼儿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儿教育是最重要的的教育。在乡村教育运动中,他极力主张创办乡村幼儿园,并希望有志于幼教事业的人应该投身到乡村幼教事业的建设中来。早在1926年陶行知发表了《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和《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的文章里,他就明确提出来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开办幼稚园有利于让广大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得到解放,能够让农村的孩子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但是,在当时处于贫困中的乡村中创办幼儿园还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阻碍。陶行知在确立创办幼儿园的目标和方法的同时,也极力建议政府用自身的行政手段去推广和创办乡村幼儿园。在陶行知的努力下,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在1927年11月诞生了――南京燕子矶幼儿园。与此同时,陶行知也亲自创办了几所乡村幼儿园,以推动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在陶行知看来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推进阻力,除了费用较高、所收儿童多属贵族之外,还存在仿效国外,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严重弊病。为此,陶行知提出,我们现在所要创办的幼儿园,要把外国的幼儿园换成中国的幼儿园,把费钱的幼儿园转换成省钱的幼儿园,把贵族的幼儿园转换成平民的幼儿园。他所提出的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就是创办乡村幼儿园的总目标。

4.2乡村师范教育

陶行知坚信:“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他对师范教育认识的见解,不仅注意到师范教育对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从我国实情出发,把师范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救济落后的民族,改造旧社会,创立新国家的角度上把师范教育同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陶行知要求乡村教师成为学校和乡村的指导者,成为社会改造的领导者,成为真理的传播者。他在《介绍一件大事》一文中,又从小学教师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教师的作用。而且指出教师要靠师范教育的培养,由此可见,师范教育对于民族振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在教育体制上,陶行知主张要从乡村师范教育的实际出发,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建立我国特有的乡村师范教育。陶行知为解决“中国学务不发达”的问题,在1922年《新学制与师范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师范教育的三原则,即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教育界各种人才要什么,就该教他什么:谁在那里就教谁。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了我国师

范教育的体制,包括了初级一中级一高级―研究院的各级师范学校。其中,对乡村女师范教育的建立尤为重视,他认为乡村师范教育是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重点。他提倡大办乡村师范教育,号召开展“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为了实践他改造乡村师范教育的主张,1927年3月他在南京北郊的小庄(后改晓庄)创办了南京实验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无论在招生、课程、考试各方面都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陶行知把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趣味”、“改造社会的精神”作为全新的培养目标。1932年秋,陶行知先生又在上海宝山创办山海工学团,在办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其最重要的方法是“即知即传”,每个小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先生,小先生不但要教人,还要教会人去教人,充分显示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强大力量。乡村师范教育在迎合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之上,深入农村,引导他们不断向前,创造新生活。

5、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为三农服务的启示

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调整,使农村教育受到极大地关注,甚至人们将重建农村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种种希望寄托在农村教育上。在此改革过程中,教育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农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无疑,陶行知的乡村教师社会改造观的思想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政策的影响之下,我国农村和城市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仍然是以考试和升学为中心。在现阶段的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单一的教育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合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在县、乡一级领导衡量农村办学质量的标准还是升学率,农村教育的工作重点也仍是抓升学率。农村教育就是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农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要在意识到乡村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养目标。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把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生存教育、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等等,转移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道路上来。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应以以实用性为前提,多开设一些与当地实际情况密切结合的实用技术课程。这样以农为本。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根本需要出发建设的乡村教育才是真正的乡村教育。陶行知为我国乡村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教育理论,在乡村教育实践上开拓创新,开创了中国乡村教育的新道路。他为乡村教育所提供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对当今我国教育为三农服务提供了历史借鉴。

参考文献:

[l]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81.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5卷[M].长

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61-162.

[3]程斯辉.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礼区的中心[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