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第1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 浅议当代中国的法律教育 清末法学教育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略论当代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 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时\空\向度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出路 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教育 浅谈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危机 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存在的困境 当代中国法学教育中的实践问题 当代中国教育困境的成因研究 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 当代中国精神的深层构造 当代中国的思维方式变革 解读当代中国现象的误差 当代中国的法律信仰 浅谈当代中国的法治精神 当代中国的八种思潮 当代中国建设的路径 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决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新华网.高层.: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ttp:///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期刊:

[3]张茹粉.榜样教育的理性诉求.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

[4]冯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北京教育(德育),2011

[5]冯培.提升人格魅力-增进组织认同-有效实现大学主流文化的价值引领.北京教育(德育),2011

[6] 李湘君、刘利才.当代学校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

图书:

[7]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

[8]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A・班杜拉著林颖译.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1]石刚.李丽娜.核心价值面面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第2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Abstract: China's reform and open and modernization promotes social transformation, which accelerates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ountrysi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ountryside is large number, large scale, complicated structure, and diversified cause, which brings about serious governance predicament in countryside such as unstable population, hollowing out population structure, decentralized authority, and low integration. In this historical process, analyzing carefully and objectivel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esolution of them is building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security system in countryside, stepping up effort to invest in countryside, accelerating the speed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structing the flow mechanism of land, strengthening the effort to develop rur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intensifying the endogenous variables of rural management, ect.

关键词: 社会转型;农村;人口流动;治理困境

Key words: social transformation; countryside; floating population; governance predicament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328-02

1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波动比较明显的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波涛汹涌,令人关注。

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流动现状

1.1.1 流动规模大、速度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不仅数量大而且速度快。进入本世纪后,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的流动人口数量大增。各地流入人口数量除极个别地区略有下降外,其余都在剧增;另一方面,各地区本县、市内的流动人口数量仍在大幅上升。

1.1.2 流动者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流向上仍旧是从农村涌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据农业部调查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已经超过1.5亿人,部分乡村由于精英流出太多,以致在家乡务农的人主要成为“603861”部队,即老人、妇女和儿童。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资料亦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从流向上呈现以下特征:①以近距离的省内流动为主体;②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③主要从乡村向城镇流动。

1.1.3 流动者素质、技能水平并无明显提高,从事的基本上仍是“3D”职业“3D”是英文单词“Danger、Difficult、Dirty”的缩写。所谓“3D”职业即指危险性大、做起来比较困难、对城市人来说相对肮脏的职业。农村流动人口外出后的主要职业大多是城市人或国有企业的人不愿意从事的体力工作。他们外出只是从原来的乡村换到另一个可以赚钱的地方而已,而且由于职业的性质,他们自成“圈子”或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很难与城市人融合。因此流动人口的素质的技能并没有在高频的流动中得到提高。

1.2 农村人口流动的成因分析

1.2.1 社会全面转型是人口流动的总背景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转变,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及其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从社会形态变迁上看: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速度日益加快,数量越来越大。

1.2.2 国家有关政策的放宽和城市门槛降低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前提条件政策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历来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人口流动来说,政策的威力是强大的。长期以来,受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影响,人口的流动,特别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了人为的限制。改革开放从政策上为城乡人口流动开了绿灯。

1.2.3 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是农村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随着改革开放和在农村的普遍推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渐突出。以四川省为例,全省人均耕地已不足0.9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全省4500多万劳动力一年中约有一半时间没活干。同时,全国农村中每年还有大批青年男女陆续进入流动年龄。1978年以来,农村新增劳动力平均每年在900万人以上。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巨大“排斥力”逼迫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

1.2.4 城市建设或城市化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使农村人口流动成为可能八十年代中期,城市经济改革与发展全面展开,城市开发建设的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出台。按照1978年的价格口径,从1980年到1987年的七年间,城市投资额年均增长率为17.30%。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逐年递增,导致基本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从而造成城镇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到1988年,建筑业人数中农村劳动者达总数的60.39%。在新增劳动者中,来自农村的达86.46%。

1.2.5 经济利益的诱惑是农村人口流动的直接动力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条件差,经济来源路子窄,经济利益诱惑、外出打工赚钱成为农村人口流动的直接动力。杜鹰、白南生等曾在《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中即充分论证了“农民工外出的动机绝大多数是赚钱”。

2农村人口流动造成的新时期乡村治理性困境及其表现

人口流动意味着人力、资金、技术以及需求等资源的再配置,因此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口流动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离乡又离土”。而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以后就不想再回去了,这样就造成了乡村发展的相对“空心化”,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2.1 高频人口流动使乡村稳定备受挑战首先,农村流动人口外出的主要动机是挣钱,但是他们不一定都能够寻找到正当的挣钱的机会,其预期目的与现实会产生差距。其次,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农村流动人口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对待,甚至处于被歧视的地位,从而激起内心的不满。第三,现代意义上的自由是做法律允许做一切事情的权利,自由必须守法。但从乡土社会的角度看,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制约。农村流动人口作为挣脱了土地束缚的“自由人”,对现代自由的真谛理解很少。第四,传统乡村较稳定,是建立在有劳有得,欲望不高的基础上。他们进城后,发现城市人并不比他们劳累,生活却比他们好得多,城乡差距使他们的心理失衡;城市的繁华生活使他们的欲望急剧膨胀,而他们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从而加剧心理失衡。第五,由于城市管理规则的不完善,农村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甚至经常上当受骗,他们往往只能寻求最原始的方式――暴力来处理各种纠纷。只要稍加分析,我么就能看到,在现有体制下,进城农民真正“进城”的是其廉价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医疗、教育、住房、培训等社会权利却被拒之“城”外。绝大部分流入城市的农民并没有融入城市主流社会,而是作为“边缘人群”处于有流动无规则的态势。当许多人被迫回流于乡村后,他们把传统乡土秩序已经遗弃,而现代城市文明规则和秩序却尚未内化。因此,他们作为特殊群体,便严重冲击着乡村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2.2 大量人口流动使乡村人口结构“空心化”趋向严重所谓乡村发展的“空心化”,是指支撑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转型的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和需求等资源大量流失,乡村治理可利用的手段严重匮乏,从而陷入乡村发展的困境。不可否认,在农村人口流动中,一些农民精英往往寓资金、技术、知识和人才于一身,并对城市文明形成强大的亲和力。他们与农村的联系仅仅是户籍和身份证,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他们与原住地的联系会完全中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结构日益趋向“空心化”,留守农民中就出现了“603861”部队,即老人、妇女和儿童,从而严重制约乡村的发展。

2.3 土地经营分散化和使用权的绝对化大大限制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人口流动并未带来农地经营的“规模化”。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民工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局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成为农村土地通过规模经营获取社会平均利润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实践表明,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仍旧实行家庭承包制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流动并未带来土地流动。造成如此窘境,原因主要是国情所致。我国一直呈现人多地少的紧张局面,人地关系“剪刀差”式的发展趋势直接造成我国耕地资源结构的严重失衡。在人口压力下,土地对于农民而言,首先表现为“生存资料”,活命的基础,而不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生产要素,农地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在逐渐“超越”其生产功能。土地的家庭承包,不仅造成土地的细碎化、分散化,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可持续发展,而且造成土地难以流转,难以按资本、技术、知识相对优势来配置土地。农民流动造成的土地撂荒、抛荒等现象,直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的健康有序发展。

2.4 人口流动加速了乡村社会的分层,社会整合程度降低,治理难度加大流动加速了农民经济收入差距的拉大,进而加速了乡村社会的分层,这种贫富差距带给留守农民更大的“失衡感”。而流动使农民的现代性提升传统性下降,诚如周晓虹所说:“农民流动本身就是一所培养农民现代性的大学校。”国内外学者的实地调查研究也表明,流动会促使农民现代性增强与传统性削弱。城市生活参照系的绝对优势使未流动农民内心逐渐产生并积聚起一种强烈的“不断增强的受挫感”。“他们感受到的是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生活差距并非因经济发展而带来一种缩小,现实使未流动农民的‘期望―收益比’变得无法弥合”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农民对现有权威政治的疏离和文化认同下降,加大了社会治理难度。

3多措并举,共同架设走出乡村治理困境的桥梁

在构建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乡村治理结构的重建,亟待政府、社会及乡村等对现有社会资源重新配置和组合,尤其是政府要不断完善已有制度安排并适时进行制度创新,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尽快走出农村的治理的困境。

3.1 加快建立健全乡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乡村社会结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也逐步“土地化”。高频的农村人口流动改变着农村原有的社会结构,伴随着乡村精英阶层的外流,长久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已一步步趋向老龄化、妇女化和儿童化。因此,政府应加快乡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尽快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和出台制定社会资金回流乡村的导向性政策。全面保证政府对乡村财政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3.2 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资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农村农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缺乏,科技落后,农村精英的大量流失。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的公共卫生设施,教给他们资金运作和赚钱的方法,加大对农村各项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同时辅以科技扶持,引导农民在技术创新上走出发家致富路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3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距,促使社会资源有序流动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缩小城乡差距已成为乡村治理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应当以积极发展小城市为主,走小城镇化之路。为此,各级政府就应该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那些有经济实力但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集到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促使社会资源有序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3.4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建立在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经营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因此,面对农村人口大量外流,部分土地无人经营、管理的现象,政府应加速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从根本上促进土地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解决流动人口面对土地的困境。

3.5 加强乡村教育资源开发力度,塑造现代农民,强化乡村治理的内生变量乡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乡村治理的成败。加强乡村教育资源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已成为乡村治理成败的关键。只有改造农民、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改变农民的地位,实现农民的解放,才能释放作为乡村治理主体的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此基础上由传统农民过渡到现代农民。目前就是要大力推进农民的教育培训,逐渐消除农村的文盲半文盲现象,培养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明法律的农业劳动者。并通过教育破除各种陈规陋习、等级观念、封建残余,树立民主、法治、平等的现念,全面造就具有现代商品市场意识的新型农民。使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真正主宰。

总之,乡村治理不能离开农民来进行,而不改变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某些落后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难以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也谈不上乡村的现代化。作为乡村社会主体的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乡村治理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1]徐斐.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改革与发展观[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0,(2).

[2]张晓山.简析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J].管理世界,2005,(5).

[3]杜鹰,白南生等.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6]周晓红.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第3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关键词:税费改革;乡镇财政;困境;出路

我国继、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实行税费改革,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确确实实的为农民减轻了不小的负担,但是对乡镇政府的财政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部分地方的乡镇财政问题都已经影响到不能正常的开展基层的工作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探讨乡镇财政问题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了。

一、 目前我国乡镇财政的状况

(一)乡镇财政来源比较单一

制约乡镇财政困难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发展的缓慢。当前,我国大部分得乡镇还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自然乡镇的经济也就还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大部分乡镇的财政收入依然来自于农业,而其他产业提供的税收则很少,因此乡镇财政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而每年乡镇又有许多的大中专学生、政府干部以及退伍军人等需要安置,财政供养人员就急剧的增加,导致乡镇财政不堪重负。另外,对于在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建立上,乡镇财政又承担了大部分,这些负担加在一起,就使得乡镇财政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

(二) 潜在风险加剧,包袱更加沉重

乡镇财政上面临的巨大问题使得基层政府大规模的举债,乡镇政府负债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很多乡镇共有的问题了,这种“还债财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财政的建设。在乡镇债务的形成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贯彻和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但是中央却没有给予乡镇相应的财政支持。二是由于一些乡镇发展地方经济和公益事业。三是在一些公共品的供给上,本来应该是由中央供给的,结果却变成了乡镇府来承担。这几个方面是导致乡镇政府背上沉重债务包袱的最主要原因。

(三) 乡镇政府无力提供农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还没有建立起财政公共体制,所以导致了财政资源偏向于城市,对乡镇的投入力度不够大,而随着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收支问题就更加突出。一部分乡镇政府已经完全没有能力为本乡镇提供任何公共服务的能力了,所以导致了乡镇卫生条件差,一些患病的贫困农民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因病致贫的问题也就更加的突出了,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

二、 出路探究

目前我国乡镇要缓解财政困难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进一步完善财政分制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及事权的分配格局,特别是基层政府事权和财权要统一和对称。

(一) 加大支持乡镇经济的发展,大力培植税源

要大力发展经济培植税源,首先就要使民营经济得到壮大,这才是最主要得措施,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和发展二、三产业等。民营经济如果壮大,就可以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从而为乡镇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因此,乡镇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搞好硬环境的同时也要创造好软投资环境,从各个方面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制造条件和基础,从而培养税源,这是乡镇财政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二) 进一步健全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对地方财力的分配关系必须规范好,在转移支付制度上应该首先保证不发达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基础条件差,生产力落后。

1、 在事权、财权统一的原则下,对地方各级的收支范围要有一个合理的界定,保证基层的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积极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首先是划分各级事权,这个必须按照责任统一和区域性的原则,相应的放下财权和财力,使财力状况和支持能够匹配,尽可能少的减少专款的规模。其次,在共有事权上应该明确职责,建立相应的分摊机制。

2、 就一步完善转移支付方式。首先是要增强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规模,其次是要在转移方式上进行规范。为了解决转移支付中计算基数的问题,可以将原来的补助支付、增资性转移支付都合并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从根本完善公共财政的收入体制,才能解决乡镇财政不足的问题,走出乡镇财政面临的困境。

(三)创新乡镇公共品供给制度

要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就必须创新改革乡镇公共品供给制度。首先还是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上对公共品供给的加大。因为只有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才能使得中央和其他地方的省市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对一些财政收入明显不足的乡镇进行经济上的支持,从而保证各区域的公共品供给基本均等的原则。其次是建立乡镇公共品供给机构,多元化的供给制度,主要还是以政府供给为主,市场和农民自愿供给为辅的原则。

(四) 推进机构的改革,切实减轻乡镇政府财政上的压力

乡镇政府在财政上的管理应该加强,尽最大可能的增加可用的财力,对地方上的债务问题要谨慎的解决,切实减轻在财政上的风险。

三、 总结

总之,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面临的这诸多问题,中央应当尽快的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并扶持乡镇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统一乡镇财政财权和事权,这样才能使乡镇财政彻底走出困境。(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人民政府财政所)

参考文献:

[1] 潘建国.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困境及出路[D].南昌大学,2013.

[2] 周俊.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的困境与对策[D].苏州大学,2007.

第4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由于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非常大,农民工忙于生计,或无暇顾及子女,或疏于沟通和交流,家庭关爱明显不足。生活在城市中的随迁子女面临家庭教育缺失、更加鲜明的城乡对比所带来的心理失衡和社会边缘化等诸多问题,其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和职业技能的发展等各方面均深受影响。由全国妇联、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于2010年联合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外出务工年限在1年以上的留守儿童家长合计占了6成以上,其中,28.5%的家长在5年以上。[5]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不断延长,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团聚次数偏少,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偏离或异常。“家庭是生命的摇篮,也是青少年儿童价值观念最早形成的场所”[6]309,“儿童的人格和社会发展受父母教养孩子方式的强烈影响”[7]。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并影响及于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未来发展。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因显著的城乡差距而引起的农村劳动人口大规模社会流动,伴生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这种以“牺牲整个一代乡村儿童幸福童年的代价”[8]34,来赢得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好转的现象普遍存在,亟待解决。

问题的根源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家庭教育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直接原因均为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家庭教育缺失。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源则在于现代化的规律性客观因素以及我国特有的经济社会与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就目前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看,呈现出某些客观的规律性特征。首先,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城乡之间迥然相异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精神气质,使得富有效能、活力和发展机会的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居住在闭塞、落后的乡村的人们。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部门,由此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意味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社会从农村和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向以城市和工业为主的生活方式。[9]其次,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村社会变迁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农村与城市相接触,不用太久,农村就会朝着商品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10],无论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会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以家族和亲缘关系为轴心的人际关系日趋淡薄,改变了农村家庭社会互动网络与方式,使之本就匮乏的社会资本愈显弱化。日益加剧的社会流动与农村城市化,使得社会资本匮乏、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农村家庭,在由传统乡村“熟悉的社会”[11]逐渐向城市社会陌生人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家庭背景,主要是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或者说父母亲教育资本的多少,在任何时代和制度约束下,都显著而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受教育资本”[12]194,进而影响其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因此,农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弱势对子女教育和成长产生阻碍作用,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很难改变这种“上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的弱势[13]。

第二,在我国所特有的全面而快速的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同步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因长期实行的“城市偏好”的政策导向,加剧了农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弱势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扭转,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家庭教育资本的投入和科学理念的培育及实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我国的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同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支持赶超式的重工业发展战略而采纳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附着其上的各项社会福利制度及就业制度,因为“路径依赖”的刚性作用,至今仍横亘在农民进城之路上,衍生出我国所特有的错综复杂的“三农问题”。在市场经济竞争和信息时代“数字区分”现象[14]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家庭社会经济的弱势地位尤为突出。尽管以城市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深入拓展、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交通通讯和现代传媒、外出打工和都市生活的经验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农民现代性的高涨,但这只不过是都市现代化在农村的折射,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我国农村现代化远未完成,且处于一种严重的不均衡状态中。[15]表现在家庭教育方面亦是如此。由于优质教育指导的极度匮乏,以及城市良好就业机会的排斥,而产生的新“读书无用论”等消极思想的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在转型期逐渐丢弃了“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加之农村社会变迁中,“学校教育的日益制度化与神圣化、家长文化水平及教育能力自我认同的低级化,也导致如今的许多家长开始将教化子女的责任推向学校和社会”[16],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所需综合素质的培养全无概念。在功利的片面现代化的滚滚洪流中,农村家庭教育既失去了传统家庭教化的作用,又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需求,与同时态的城市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与丰厚投入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我国教育改革中难以撼动的“唯升学教育”[17]的应试体制,因农村孩子除了高考以外缺乏更好的向上流动的渠道,而在农村地区更加强化。同时,受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缺乏了好的教师,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8]以及课程内容远离农村生活实际等因素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孩子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①。除少数具有较强求知动机、学习兴趣和应试能力的孩子,能够凭借个人禀赋及勤奋而通过高考实现“离农”愿望外,大多数人都要另谋出路,且其实际文化程度常低于文凭证明。农村家庭教育资本在代际传递中积累缓慢,明显不利于农民子女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成为仅次于户籍制度影响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在教育资本的获得,抑或是职业地位的获得上,中国社会在2000年之后,都强化了家庭背景的作用,社会流动的先赋性因素提升了社会预期功能。这种情况增加了中国社会的不平等性,导致阶层继承的代际继替性。”[12]195此类社会现象对农村的直接影响则是,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作为“自己的孩子的教育者”[18],将延续着农村家庭教育的困境,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既难以改变个体的命运,更无力改变农村社会发展的困境。“外部世界逼迫农民走出传统社会,但却不愿痛快地接纳他们。农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陷入了某种困境”[19],于是就有了“粮食是问题,但不是粮食问题”[20]、“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中国问题”[21]等看似悖论的真知灼见。而社会转型期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也不只是农村家庭本身的问题,更是错综复杂的“三农”问题与教育问题的综合反映。

困境突破的基本思路

如果我们承认“家庭福利是社会福利的基础”、“良好的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它的公民的品质”的话,[22]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循环:当转型期的农村家庭教育因农村社会发展的困境而面临一系列困境和问题时,农村孩子的个人发展也陷入困境之中,反过来又加剧了农村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困境。其影响所及,不仅关乎一个数目庞大的儿童群体的现在与未来,更关系到农村社会及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迫切需要实现一定意义上的突围。就基本思路而言,一方面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成功转型、农村社会的顺利发展、“唯升学教育”思维的根本改变以及农民群体文化水平和教育素养的提高等有利因素的增长;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农民个体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从外部因素看,首先要改变目前资源配置极不均衡的以农村凋敝为代价的城市化趋势,科学有序地推进农村社会转型,彻底破除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的障碍,纠正行政管理体制弊端,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3]的现代化理念指导下,“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24],从源头上消除亿万个农村家庭的奔波与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农村家庭和农村教育困境突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其次,要改变全社会功利的教育价值取向以及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和“筛选”功能[25],适应时展的趋势和要求,培养“整个的人”[26],“努力去影响孩子和青少年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生活能力的人,而且在每一方面都具有能力:身体能力和心理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道德能力和精神能力”[27],使农村孩子不论将来是进城还是留乡,都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28]109,并终身保持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和社会生活以至世界生活的能力,为农村家庭教育困境突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要努力促成农村大教育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发挥学校、社区、政府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外部力量与家庭教育的联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扭转不良社会风气,为农村家庭教育困境突破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而从农民个体因素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无论发展的条件是否具备,家庭教育每天都在发生着。

实现农村家庭教育困境突破的主体力量在农民自身。农村父母首先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人口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受了更多的教育”[29],而“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28]96,特别是“幼稚期(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30]因此,父母必须具有早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关注儿童与生俱来的“吸收”能力[31],“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言语、思维方式和价值逻辑”[6]309,既要言传更要身教,并重视“儿童在成长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32],为其适应学校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其次,要充分认识自身和农村所具有的独特教育优势,相信自己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社会地位不高,这是历史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农村父母对此要有正确认识,树立起“无有农夫,谁能活天地间”[33]的自豪感,尽管自己只是平凡的小人物,“终其一生也许都不能积累很多的财富,也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34]12,但如果“能把坚韧、细心、勇敢和对生活的热情都传递给孩子……把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好的人生经验和品质积累下来,留给孩子”[34]12,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而自然、质朴、展现着天地万物的整个过程及其生命美感的农村生活,与这种吃苦耐劳、踏实奋斗的农民品质,正是农村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

最后,要正确认识时展的趋向,不断学习,提高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说“过去存在若干长者,凭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渐积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35]85,现在却不再如此。急剧的社会转型、迅猛的社会变迁、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激发了年青一代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走出家门的斗志,父母在家庭中凭着传统因素而确立起来的权威被逐步消解。农村家庭教育的有效出路将取决于父母能否适应“后喻文化”的要求,“反过来向晚辈学习”[35]27,以自身热爱学习的态度和自我教育的成效影响子女,并利用年轻一代“广博而新颖的知识”共同“建立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未来”[35]98。

适用于现阶段的具体对策

在上述各方面因素需长期奋斗和争取并要经过代际积累的过程才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情况下,要有效解决现阶段农村家庭教育中最为急迫的问题,可从社区这一“社会政策重要的和基本的操作单元”[36]入手,充分发挥其社会资源动员机制和社会服务递送机制,以使政府相关政策有效落实,并运用全社会的力量,为农民工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援助和家庭支持,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教育意识和水平,切实取得转型期农村家庭教育困境的重大突破。“天下间无一人不位处并生活在社区之内”[37]。作为一定地域范围的社会共同体,社区与城乡居民息息相关,以其特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凝聚居民共识,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公共服务不同,社会服务是针对社会成员所发生的特定困难而开展的帮助、扶助或支持等活动,具有“人格化、行动指向的特定性和具体性”等特点,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困难而异。[38]具体到农民工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问题,社区可提供的功能机制主要如下。

第一,社会政策资源的动员机制。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所需社会服务涉及多元主体和多类资源。除政府资源外,还有各类志愿者和社会物力、财力等。城乡社区主要“在社会政策资源的筹集、吸纳、整合和分配中担当中介作用”[36],一般由社区内的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来承担,并通过三种途径动员各类资源:(1)组织社会各界募捐;(2)运作公益性项目,争取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的经费支持;(3)招募志愿者并组织协调其行动,比如为到社区从事社会服务的学生志愿者提供一定的信息引导、技能辅导和统筹协调,使之能够有效有序地开展活动。

第二,社会服务组织的催化机制。从国际经验看,具体生产和传递社会服务的是运作于社区的各类功能性的服务组织,特别是那些非政府和非营利的民间组织,通过志愿者行动,已成为社会服务的主体。此类组织的培育和成长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并降低门槛,加以鼓励和催化。国内社区在这方面的相关探索业已展开,如昆明市最大的城中村船房社区所成立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站”,就是在中国发展基金会“关注流动儿童、促进社会融合”的项目扶持下,与负责该社区治安的昆明市西山区西华派出所和微软中国公司合作推动的。微软中国公司还和社区里的一所民办学校合作,设立社区学习中心,成年人也可在此学习计算机技能。[39]社区中心多元化的活动和教育方式,适合不同年龄与兴趣的孩子需求,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了一定的成长支持和技能培训。

第5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关键词: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改革

分析了解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可寻求到适合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师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及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

1.1缺乏适宜的继续教育形式

目前乡村医师学历相对较低,一些地区仅为中专以下学历,因此中专学历教育是当前乡村医师主要继续教育模式,以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实用知识、医疗技术和实践能力为主,结合乡村医师的自身特点,实行半工半读,采用集中面授、课堂教学和个人自学等多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对于已取得中专学历的乡村医师,通过宣传、引导进行专科层次的继续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在各地均分布了若干教学点,由高校制定教学计划,各教学点负责乡村医师日常的教学安排及管理实施。主要学习形式包括2年全脱产及业余函授学习,但由于乡村医师学习时间难以统一、半医半农的双重身份、经济不宽裕、缺乏规范化要求、医务繁忙无时间和精力等因素,这种现有的普通医学院校的学历教育模式不适合乡村卫生人员的教学特点,影响了乡村医师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在为乡村医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已经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难度高低等方面做出适应调整,以便乡村医师进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偏重于理论知识,而乡村医师的工作偏重于实践经验,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资格考试时出现了较大偏差。目前一些学校以及一些办学机构针对这种情况开设了适合乡村医师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培训,因此这也成为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另一种形式。在由学校承担的培训中由于师资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不足往往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比较讲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技能培训则重视程度有所不足而由医院承担的培训中由于医院工作重心在于医疗加之学员自身重视不足等因素因此学员得到的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机会并不多。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第三种重要形式是短期培训,目的是针对性提高乡村医师的业务水平和拓宽知识领域。乡镇卫生院是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主要机构,通常以例会的形式进行,很少有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函授和远程教育的形式[1]。由此可见,继续医学教育虽然有了长效化机制,但教育形式还是比较单一。

1.2乡村医师继续教育进程缓慢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涵盖了从乡村医师的职责、管理、惠医政策、健全培养培训制度和建设队伍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全国各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乡村医师培训规划,通过在岗培训、在职学历教育等继续教育形式来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资料显示,2008-2013年乡村医师人员逐年增加,数量增长了23.79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总数和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了143.56%和98.76%,表明乡村医师继续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队伍的总体素质得到了提升[2]。然而,乡村医师继续教育还处在起始阶段,虽然2008年至2013年期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2013年乡村医师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占比为22.48%,甚至还未达到200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师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这项要求,这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到2025年乡村医师总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这一目标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1.3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继续教育是乡村医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培训完成指标明确指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执业乡村医师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然而,各地对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一,培训考核机制也不完善[3]。个别教学点只顾完成培训指标而忽略了培训过程的管理使得管理不规范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培训的形式内容均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对乡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和其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没有全面考虑农村居民和医师的需求以及农村环境现状,导致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1]。这些问题致使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成效不佳,流于形式。

2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改革方案

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更新医学理论知识以提高医师业务水平、研修学历以便于获取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资格,这对提高我国农村卫生队伍质量、更好的为农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改革:

2.1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继续教育师资水平

乡村医师培训教育的核心是构建培养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教育方案。优秀的师资是实施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提高乡医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国家正规高等医学院校应成为承接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主体,高校以其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医疗设备、完善的实习基地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为培养乡村医师的主要基地。通过打造一支具有夯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团队,以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为重点、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为目标,在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方案,为农村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比较完整的教育模式,使乡村医师的培训教育更加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

2.2使培训内容切合实际,按需培训

在培训需求方面,应更重视获得实际的医疗技能,例如可以将一些专项技术、急救技术纳入培训内容以增强教育实用性,培训内容要涉及多个医学学科,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乡村医师的理论培训重点内容应有别于其它全科医师的通识培训,制定的教育计划应针对所在地的地方病防治和乡村医师自身的薄弱专科知识,丰富教育课程培训内容,涵盖农村常见问题、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保健和社区预防等多方面内容。在设置乡村基层医生继续教育培训课程时,不仅要注重学历提高和职业资格的培训,还要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新知识的教育,例如可以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穿插开设常见病、多发病的最新诊断治疗知识、医学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药理知识、中医知识等方面的讲座,有助于实现由临床医学知识培训为主向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的转化。结合乡村医师的培训需求,分批进行培训,避免培训期间空岗现象的发生。此外,为了使培训内容更加切合实际,应定期对乡村医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调研,以期提高继续教育的实用性。

2.3改革培训模式,使培训形式多样化

除了教学内容上合乎乡村医师的实际需要外,教学安排上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人性化设计,应当结合乡村医师特点设计、丰富培训方式,形成以一、两种形式为主,多种形式为辅的教育模式。例如针对乡村医师比较分散的特点,可以统一建立适宜的培训课件、视频网站和培训大纲、规划教材等,通过网络远程授课,供乡村医师学习,远程网络教学时间较为自由,对工作与生活影响较小,可减少对开门行医的影响,有助于减少工学矛盾。定期集中面授并安排相关临床实习,既可以有效减少乡村医师集中学习时间,又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培训费用,表现出教育的应用性和灵活性。这种模式将自学与面授相结合,化繁为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实现由注重数量培养向注重质量提高的转化,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

2.4规范培训考核制度,并建立奖惩机制

对乡村医师的培养,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应进行大胆的改革,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等是保证继续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培训考核是在受训者完成相应的培训后涉及变量的测定和总结,结合全科医生的培养特点,通过理论测试、实践技能考核及综合素质评定对受训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考察受训者对训练内容的学习、掌握程度,是否能够记忆并熟练操作技能。此外考察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应用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培训之后是否对培训和岗位工作产生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制定详细的教学管理规范,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解决乡村医师工与学之间的矛盾,构建较为灵活的学分制、弹性学制、选课制和部分课程免修制等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奖惩机制,定期对乡村医师进行卷面考试与技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执业注册挂钩,对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乡村医师给与政策和资金倾斜。这样可以督促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学习,保证培训效果。扩大乡村医师教育成果、不断提高乡村医师卫生服务水平,促进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是新形势下乡村医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只有大力推动乡村医师的继续教育,提高乡村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才能为广大农村疾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缓解城市医疗资源紧张,均衡和促进我国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冯宪敏 刘迪 孙宏宇 时文艳 马爱新 王柳行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病原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杨佳,吕兆丰,王晓燕.我国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和需求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6):90-93.

第6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关键词】医学专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76-01

医学教育类专业是目前我国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同时受到了家长和考生的高度青睐。随着各个学校医学专业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促使各级医学教育体系迅速崛起,然而也造成了喜忧掺拌的局面,即毕业生就业压力猛增,就业难度加大,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办学模式过于陈旧等。而这种局面的出现,首先是因为医学中专教育从中专教育体系中被慢慢剔除或医学大专教育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其次是未来医学教育发展受限,进步迟缓,因此,如何对医学专科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在矛盾中发展、在发展中摸索、在摸索中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一 当前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形势

1.缺乏指导性意见

医生的医学素养标准提高了就等于为医学专科教育套上了绳索,这就迫使医学工作者不得不改变临床医学专科的培养方案和教育观念,更新医学专科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重新规划医疗教学授课内容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如若不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不但培养不出优秀的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而且还会降低办学特色。所以,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始研究并实施临床医学专科教育改革方案,使其适应社会发展,但改革次重点怎样区别,怎样系统完善执行方案,怎样实现国内医学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的接轨,这些研究内容由于缺少指导性意见,致使各个学校不能实现统一规划。

2.建立临床医学专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临床医学专科教学的难点之一

为了将卫生中专升级为高职高专,所以学校内部开设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面临着教学模式转换、教育理念更新、师资队伍扩建以及办公设备短缺或者引进不及时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等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临床医学专科教学质量不达标。教育部门、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各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建立临床医学专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尽管卫生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在2002年医学专业创建和设置问题共同了相关文件,但新设立的临床医学专科专业教学质量着实令人担心。

目前,我国临床专科医学教育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新创建或新升级的医学高职高专完成的,而对于怎样监管和控制医学专业的教育质量,构建全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却因为各方面的因素和阻碍,成了这些学校新的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成了我国目前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工作核心和重点,毕竟这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性、协调性都极高的教育工程建设。

二 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面临的困境

1.目前我国医疗市场是对外开放的,并且实现了与国际医疗市场的完美接轨

专业医生标准和要求彻底实行制度化和平价化将会导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逐渐被历史的洪流淹没。随着国外先进医学理念和医疗器械的引进,国内的医疗机构将逐步采用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的管理模式,职业医师考核制度将会更为严谨和苛刻,致使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逐渐被人们摒弃。成人医学本科教育报考条件和限制极多,几乎斩断了所有普通医学专科毕业生接受成人医学本科教育的机会,上述各种因素夹杂在一起,致使了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黯然失色。

2.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将不能满足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

随着城市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人们对医疗事业的医学质量和服务态度要求的不断增多,各级医疗机构和医院都将录用人员的标准不断提升,将高学历作为录用的基本条件,甚至连社区的医疗保健员都要求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因此,医学专科毕业生常常会陷入就业难的尴尬困境。尽管小的城镇医疗单位还会为专科毕业生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但毕竟条件有限,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医学专科毕业生将面临逐渐被医疗单位所抛弃的境地。

三 医学专科教育今后的发展出路

1.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技术型临床专门人才

所谓的技术型临床专门人才是指以熟练掌握临床医疗技术为主的医疗服务人员,但并不是护理人员和物理诊疗师,而是各个科室以从事诊疗技术操作作为主要医学应用的专门性技术人才。各个专科学校可以依据当地和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明确不同的发展方向,创建与未来医疗事业相协调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国内高职高专医疗的办学特色,为临床医疗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2.将临床医学专业更名为“社区医疗保健专业”

作为临床医学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应是从事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从事医疗保健服务的人员数量、专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基本上都达不到相应的医疗标准,因此必须强化专科学校的医学培养力度,加强专科医学毕业生的医学素养,以缓解目前我国医疗保健人员用人紧张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7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关键词:德育;存在问题;方法措施

近年来,我县根据县城教育现状大力提倡抓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但是不论城镇学校,还是藏区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对滞后的现象仍未改观,直接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水准。下面我谈谈近半年来在农村中小学挂职期间了解到的藏区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学校思想品德工作现状

农村中小学学生均来自乡下贫困的农牧村,由于这里相比城镇学校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加之乡村基础教育的薄弱,造成了认识水平、个人修养、生活习惯等还有一定的差距。养成教育、健康文明整洁的生活习惯成为学校的一大棘手问题。目前,农村中小学学生在校期间常见的不良行为有:(1)衣冠不整,而且衣服脏、头发乱;(2)见长辈或师长没礼貌,横冲直撞的现象屡见不鲜;(3)语言不文明、举止不文雅,在教室、宿舍里有抄袭作业、偷东西、以大欺小的现象;(4)痴迷于上网、玩游戏等。纵观农村中小学学生存在的诸多陋习,不难看出他们大多数存在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不符合中小学学生的日常规范

作为学生,应该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环境下,严格遵守中小学学生行为准则,在校尊师爱幼,团结同学,刻苦学习,争当合格学生,但是,农村中小学学生当中没有学习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生活习惯不良者,在家欺骗家长,在校隐瞒老师等严重现象。

2.不具备中学生应有的心理素质

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相比,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则非常脆弱。可以说是“一碰则倒,一说则晕”。具体来说是20世纪的农村中小学生因家庭条件的艰苦,学生能够自觉学习,同时还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甚至随父母上山下地,难免受到家长的误解、责骂或老师的批评,但是,从行为习惯上可以看出能以端正的态度诚恳接受,久而久之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且增长生存技巧。而当今的学生,经不起教师的批评教育,回家不听父母的教诲,一旦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就有弃学逃课现象;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最基本的困扰都不能解决,常见的表现为“紧张”“慌乱”,受到挫折便会有“忧虑”“失落”“厌学”等不良情绪。

二、分析存在的原因

1.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没有正确的定位

各级各类学校虽然有德育机构、德育工作室、德育工作人员、德育计划,但是现阶段评价农村中小学办学效益的唯一方法仍是应试教育培植下的“升学率”“合格率”。所以,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起初虽然制订了一系列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却为教学维护稳定、安全以及应付上级检查工作“让路”,这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教师素养有碍于德育工作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当中招录毕业生,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的困难,但是,大部分优秀毕业生以“教师工作辛苦,地位偏低,待遇较差”为由,不愿加入教师行列而想方设法“跳槽”,这样导致招进来的教师“专业成绩差,素养偏低”,在教师工作岗位上不能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很难完成学校德育工作。

众所周知,近年来,大部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下滑,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片面地抓教学成绩,却忽视了德育工作,这种教育下的学生是没有学习兴趣、没有感恩意识、没有人生理想的,更谈不上教学成绩。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办学水平,要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学校德育工作与教学质量间的关系,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规划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并能为学校的全面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存在原因的改善措施

1.提高认识,全面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学校的发展

鉴于以上情况,上至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要正确认识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和,是人形和灵魂的教育,是一个人最需要的教育,是一个能否成功的教育,只要科学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有利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良好德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所以,不能以成绩指标来定,且不可忽视德育工作,应把学校德育工作回归到学校工作的首位。

2.构建并完善“三全”“四化”“五育”“六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

“三全”,即德育工作以全面领导为保证、全员教育促落实、全程管理为途径;“四化”,即经常化、制度化、网络化、科学化。

德育工作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基础,德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齐抓共管。还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科学性的育人方法,这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第8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关键词]甬江女塾;发展历程;女学先声

宁波甬江女塾,可追溯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4年),英国“东方促进女子教育协会”传教士爱尔德赛(Mary Ann Aldersay)来甬设教传道,首创女校――甬江女塾,这一举动“数女学不独为吾甬之先河,实亦举国之嚆矢焉。”(1)这是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设立最早的教会女学,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女校。她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教会学校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且开中国女学之先声。

1840年中英爆发,不仅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也为西方传教士传教事业开辟了道路。1842年中英签订《》,除割香港,偿军费,又开辟华南、华东五处为商埠,实现中外自由通商。自此,中国门户正式开放。(2)1844年中美《》规定,“合众国民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房屋,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馆、礼拜堂及殡葬之处。”(3)同年,中法签订《》,其规定“凡法兰西人按照第二款,至五口地方居住,无论人数多寡,听其租赁房屋及行栈贮货或租地自行建屋,建行。法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礼拜堂、医人院、周急院、学房、坟地各项……倘有中国人将法兰西礼拜堂、坟地触犯损坏,地方官照例严拘重罚。”(4)这样,西方传教士获得了在华传教和办学的特权,基督教教育就在列强的“条约体系”下尴尬地传入浙江。

宁波作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倍受西方传教士青睐。美国长老会对其原因分析有三:“一因天气颇佳,与美相仿佛;一因宁音易学,各处土音均可相近;一因宁地尚未如闽广等省受外来之浇风,较易为化导也。”因此,长老会决定“爰派定往他外教师二人,而宁波则必须派五人焉。”(5)可见,宁波无论在地理环境,还是在风土人情,以及思想开化上,都颇受西方传教士欢迎。英国传教士爱尔德赛女士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平教徒的身份来到中国,兴办女校,传扬福音。

1844年,初来宁波的爱尔德赛,在城中祝都桥竹丝墙门内大屋(今尚书街东端)开设女塾。(6)对于一个外来人士在他国建立一女生寄宿学校,确实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和困境。褚季能对当时兴办女校困难的原因做了以下分析:首先,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意识里,“中国的女子,除了极少数的厉外,向来是不把识字当作一回事的。念书是男孩子的本份,可以金榜题名,女子只要懂得三从四德,何必更像煞有介事的受教育。”,“在那时候,女子读书是极奢侈而等于浪费的事。只有官小姐才配,可是官小姐是藏在深闺里的,哪里会跑到学校里来抛头露面。”(7)可见,中国传统教育根深蒂固,对爱尔德赛这样一位外来人在中国的领土上办女校的阻碍乃属最大。其次,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不了解,难免会对西方传教士兴办的学校产生各种疑虑,甚至发挥想象在教会女校中有制鸦片啦,挖眼睛啦,炼药水啦等各种奇怪念头。以上两种根深蒂固的困难,最终还是被爱尔德赛的热心和毅力克服。第一,“她们和社会上的贫人接近,看见他们有痛苦,就设法替他们解除施衣、施食、施医、施药,完全和社会上乐善好施的念佛太太取同一行经。”这样的做法很有效果,改变了中国人的一些传统观念。“不但使受惠的人感激,并且也使人知道,她们和国人脑里的蛮夷是有些分别的。”(8)第二,她们也利用利诱的方法,使中国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学校。她们大胆做出决定:“不但不收学费,并且供给学生衣食起居各项用费,有时候学生的家穷,更可得到五文十文一天的津贴,以弥补这女儿不在家助理家务所感受到的损失。”当然,利用这种办法招来的女孩基本上都是出身卑微、家庭平穷者。

不懈的努力终取得惊喜的回报。爱尔德赛所办的女塾,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有十五个学生,第二年增加到二十三人,第四年又大幅度增至四十六人。她担心一旦有学生成为基督徒会招致家长不愿将女儿送来,就先行扩充,但以五十名额为限。跟同时期长老会办的寄宿女学做一比较:第一年(1846年到1847年)招生十二人,第二年十四人,一把五一年增加至二十八人。以后一直在二十五至二十八人之间。(9)由此可见,爱尔德赛的女塾已经规模之大,非同一般。

由于东方促进女子教育协会的宗旨是以基督教教义为主,以知识教育为辅,培养各国本土女性教师。作为其成员之一的爱尔德赛诚然受其影响,她把自己看作是传教士,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这也是那个时期传教士的普遍观点,他们漂洋过海是为了传扬福音,兴办教育只是其手段之一。因此爱尔德赛的女校具有其历史独特性。

首先:课程与教学。在爱尔德赛留下的书信中,1851年后她常谈起课程与教学两项主题,他们教学科目主要有中文、宁波方言拼音、英文、算术、地理、唱歌以及刺绣、纺纱、织布、掣带等技能训练。中文学习的比重很大,每星期有四天下午完全是中文课。刚入学的学生必须先学会当地长老会丁韪良(William A.P.Martin)创制的拼音法,然后再学传统的中文。爱尔德赛看来,这种拼音法简单易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中国人阅读圣经的能力,她大力推崇并要求每位学生熟练拼音,甚至所有的仆佣也要会。(10)英语课程而言,爱尔德赛并未强调都学,事实上也只有两名学生阿珊(Asan)与沈阿凤(San Avong)修读英文。算术和地理,每天早晨两小时(除了星期六外),他们使用中文撰写的教科书,由毕业留校的助理将所有学生分成算术和地理两班上课。此外,爱尔德赛还设置唱歌课程,以陶冶学生情操。最后,还有一些技能训练的课,包含缝纫、纺纱、织布、掣带等。除此之外,爱尔德赛很重视基督教信仰问题。她自己每天主持早祷与晚祷,并要求美国长老会布道站每礼拜派一名传教士到女学举行礼拜。她还鼓励女学的助教和十五岁以上的女生组织夜间读经班,在基督徒中文教师协助下阅读圣经。从女校的课程设置看,爱尔德赛是在基督教教义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宁波地方实情而设置比较合理的课程,这一点为以后所有教会女校所效仿。

其次,学生的出路。据苏精对当时爱尔德赛经常提及的优秀学生遭遇的史料判断,她们的出路大致有三:“(一)留校担任教师或助教;(二)应聘担任其他教会女校的教师;(三)结婚后到乡村从事教育为主的传教工作。”(11)可见,她们的出路主要是教师,这也正实现了东方促进女子教育协会的目的。爱尔德赛对此发出这样的心声“我非常渴望女学成为一所训练学校,供应本地各学校需要的虔诚女教师。”(12)

再者,学校的师资。创校初期爱尔德赛的助手是从苏拉巴雅带来的雷丝克、阿娣和纪德三人。后两个人是中印混血儿,成为爱尔德赛和本地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还有一位来自瑞典的比较专业的教师塞乐默小姐(Caroline M.Selmer)。之后,由于她们结婚而离开,爱尔德赛只好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助手并助教。不难发现当时女校的师资相对比较薄弱,不够专业化,整体素质不高。

此外,教会学校的经费问题。女校的经费主要是来源于伦敦会,毕竟爱尔德赛曾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850年至1859年,伦敦会补助女校和日间学校共计五百英镑,折合约两千五百元。其次是美国长老会,由于爱尔德赛跟宁波长老会传教士关系融洽。1846年10月她向长老会传教士提出两项要求:每年补助三至四百元以及在她死后接办她的学校。但结果却以拒绝而告终。宁波女塾在经费筹措的困境中实在无力经营,再加上爱尔德赛“传道任满”,她将女校交给长老会接办。于是,女塾就于1857年与由美国长老会柯师母(Mrs Cole)主事的女校合并,定名崇德女校,校址在江北槐花树下(今槐树路江北实验小学址)。

综上所述,爱尔德赛创办的宁波女塾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她在课程设置、办学宗旨等方面为中国近代教会学校的设立树立榜样,成为他们办学的借鉴。同时她开辟了中国女学先声,使中国女孩首次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注释:

(1)鄞县私立甬江女中25周年纪念刊.宁波市档案馆资料.旧10―1―104.

(2)褚季能:《女学先声――中国妇女史话之一》,载《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934年4月1日,第23页。

(3)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25页.

(4)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25页.

(5)基督教长老会七十年略史.宁波市档案馆.旧30―1―19.第1页.

(6)宁波市教育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499页.

(7)褚季能:《女学先声――中国妇女史话之一》,载《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934年4月1日,第24页.

(8)褚季能:《女学先声――中国妇女史话之一》,载《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934年4月1日,第24页.

(9)苏精:《上帝的人马――十九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2005年,第113―114页.

(10)苏精:《上帝的人马――十九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2005年,第116页.

第9篇: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

一、低碳乡村在我国的兴起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十分巨大,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是19.85%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增长速度都十分迅猛的环境下,有着来自于国际社会的超高关注度。我国目前正处在于工业化、城市化双层加速发展的时期,但由于我国在科研技术发展和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利用率问题方面的处理能力相对滞后,导致我国碳排放量在世界排名上十分靠前,巨大的人口基数也使得我们人均可拥有量很少。这些状况都加速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冲突,我们不仅要承受来自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压力,还要肩负我们国家内在经济发展需求的责任。而政府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承担环境和资源责任,也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可持续性发展。我们既要淘汰原有落后的生产力,努力开发新兴能源,也要积极培养民众接纳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生活消费观念。

我国人口比重中有二分之一都是农业人口,耕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总量惊人,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三十,相当于一百五十亿吨的二氧化碳,成为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2]。乡村消费者也就成为了社会生活的“排碳”主体。低碳乡村就是我们对于低碳发展首先要致力于的部分,乡村低碳经济的建设对发展低碳社会至关重要。低碳乡村是指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低碳理念的宣传、低碳技术的运用和乡村新型能源的开发,探索乡村经济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家园[3]。建设低碳乡村同时也符合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新农村的方针路线,就是把低碳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去,积极培养乡村人口掌握低碳能源研发技术,让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到低碳乡村的建设中,最终达成和谐社会。

二、低碳乡村发展的现实困境

在乡镇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今天,乡村产业依赖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十分巨大,这不仅加大了碳排放量也使得低碳型乡村发展艰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如此之大的比重使得我们无法忽视低碳乡村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并解决其中的困境刻不容缓。

2.1低碳文化缺失导致低碳意识不强

在农业人口高比重的情况下,乡村消费者在进行生产劳动与生活时却往往容易忽视低碳排放的义务与责任。乡村人员其中主体的农民是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主要参与者,是作为乡村低碳经济发展基础的存在。但由于农民往往缺乏相关低碳知识,也不具备成熟的低碳意识与能力,为了节省劳动力,利用现代化的以燃烧化石能源为主的农用联合机械进行耕作;为了提高作物产量,过量地、不适当地使用塑料地膜、化肥、灭草及杀虫类农药等污染重、耗能高且利用率不高的农资产品。殊不知这些农作物大概只会吸收不到一半氮元素,剩下不被吸收的成分都通过雨水渗入地下,或者流入江河湖泊,导致地下水污染,生物死亡、土壤污染、板结,农产品的品质、水质均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有些地方饮用被污染的水或农产品而染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农民通过焚烧秸秆,大量的使用农用拖拉机、摩托车,农用汽车、这些高排量汽车,使得土壤中的碳库的来源减少,而大气中的碳含量与含碳的汽车尾气在农村的排放量却是与日俱增,这样就无可避免的加剧了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乡村低碳经济在我国尚属于新兴事物,对于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培育出的农民的“不关心,不积极,不参与”心态与价值观使得他们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和认可这种发展过程较长、见效慢、短期收益不明显的低碳式经济。而由于环境被破坏在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导致他们无法正确意识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再次,由于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并不具备学习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能力,这也促使乡村低碳经济发展工作难以深入群众。

2.2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健全

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如果没有相应的鼓励至此政策,在乡村发展低碳经济就相当于生冷的一纸公文,无法引起民众积极响应执行的热情。而恰恰我国在乡村低碳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政策引导约束着此类型产业发展。虽然有同类型行业的相关类似法规,但针对新型低碳产业并没有过多涉及和参考价值,因此很难有力地协助乡村低碳经济的发展。乡村低碳经济的行政法规的空白,使得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缺少有益的帮助与指导。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政绩考核机制的影响,地方政府对农村低碳经济发展不积极,常常违反低碳目标来换取单一发展,缺乏行政法规的准确性、统一性、权威性,增大了执行阻力和偏差,导致了低碳经济在农村地区执行难的现状。

2.3能源结构较为落后

现阶段我国仍是以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结构。2008年关于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列表里煤炭仅占不到三成,可中国的对于煤炭这类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竟超过七成之多。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占全世界的比例为17.7%,而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占世界的21.8%[4]。这就限制了我国乡村低碳经济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处于巨大转型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也会逐渐加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碳的排放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国情对于低碳乡村发展中的经济、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有着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现状问题。伴随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农村社会的转型以及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发展也将难以实现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与碳排放量。

3.低碳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

3.1人口因素

人口以及人均GDP都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碳排放量和人口数量成正比。对于我们这个今后一段时间里人口数量仍将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的人口大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实为一个重大挑战。不仅人口数量与解构会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群众对于更好的生活质量与消费需求也在增加,这些都对发展乡村低碳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

3.2经济社会改革进程的因素

现阶段中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还未完全转型成功,各国政府部门间还未完全分划明确各项权责,导致相互工作开展无法协调统一,甚至与现行法律体系相冲突,相互影响了各司办公常态。例如能源领域立法部门不作为,在不同时代出台的各种法规相互重复或不协调。许多法律规定没有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反而变相推动着高碳行业发展。部分法律条款也阻碍了能源安全生产,能源体制改革和低碳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外我国很多法规缺乏实施起来的细则,只有框架而没有实际帮助执行效果的能力。并且我国现行的政绩制度中,分权制度等政治体制要求地方政府对其地方经济发展负有更大责任,却没有写明对于污染环境事宜的相关责任。中央与地方权责利关系不明确,构成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3.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都是以粗放型增长的,主要利用一些不可再生能源或者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不利于环保的方式来保障获取收益。这种竭泽而渔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自然资源大幅遭到滥用与破坏,比如农作物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由于我国人口较大,人均拥有的能源资源数量就低于世界平均拥有量,例如煤炭及水力资源拥有量大概分别是世界平均拥有量的一半,石油和天然气的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拥有量的6.7%,耕地资源也才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三分之一。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技术能力等问题,我国农业对于农药化肥这些无法自然降解物质的利用率也仅占四成,未利用部分实际上都进入水体或残留在土壤与农产品中,致使出现严重的地下水资源污染,也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性,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4.政府在低碳乡村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定位

4.1统筹规划低碳乡村发展路线的职能

政府部门应当做好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工作,为乡村低碳经济规划出全面合理、准确有效的发展路线。低碳经济在我国,尤其是乡村认识一个较为新兴事物,它的内涵与实施途径都是发展乡村低碳经济的主要问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国情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的案例与模式并不多,因此,想要发展乡村低碳经济就要靠政府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摸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来制定具有灵活性、时效性与可执行性高的政策方针来辅助当地政府部门宣扬传播低碳经济发展的思想。制定符合各个不同区域特色的乡村农业低碳发展路线,通过这种摸索带领的方式减少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与滞后性,为乡村低碳发展提供可行道路。

4.2组织协调低碳乡村发展的职能

要想发展好乡村低碳经济,其涉及到的利益体系十分庞杂,而恰当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变成了发展农村低碳经济十分重要的环节。乡村低碳经济是新时代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向世界环境能源贡献迈出的一大步,与此同时也势必会面临以往就的农业经济模式所带来的羁绊与阻碍。因此过渡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与新兴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与困境。低碳乡村建设需要政府主导,同时需要个利益面与社会公众积极广泛的参与,我国幅员辽阔,随这一优势带来的弊端就是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会因自然环境的差异而相互不平衡,因此低碳乡村建设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来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低碳乡村建设模式。政府应加大协调低碳经济,为建设低碳乡村而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努力发展科研技术水平,根据各个地区的差异性设定局域针对性的模式。

4.3投资乡村低碳发展的职能

政府通过低碳乡村来推进乡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和低碳农业技术的支撑,这就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支持。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资金较少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开发缺乏活力。为有效地解决农村低碳经济,不仅要注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民生效益,而且要充分注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经济高效益。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成立专门的乡村低碳经济发展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财政补贴、宣传教育等支出[5]。例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专项用于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预算,根据各地区发展水准的差异制定相应标准。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的方式引导市场机制参与农村低碳经济,可以培育企业社会责任,建立畅通的资金筹集渠道,可以以入股等方式参与农村低碳经济的技术研发和投资建厂中,有效地减

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在乡村低碳经济发展规划里引进市场运行机制,为农业个体或企业提供奖励制度,刺激其发展低碳农业的兴趣和热情。

4.4监督乡村低碳发展的职能

发展乡村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政府要建立促进乡村低碳经济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时刻以最大程度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为基本宗旨。在此基础上设立奖惩制度,奖励优惠财政政策和贷款给发展低碳经济的模范村,而面对对低碳乡村发展无贡献的群众予以取消优惠政策的处罚。最后对新农村低碳经济发展项目给予免税收、信贷政策优惠,引导农村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落实细则到各个环节部门人员的任务,用过密切地关注来监督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变化。即使发现问题,查缺补漏、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推动乡村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甜.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我国低碳城市建设[D],2012.

[2]姜木枝;于群英.农村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责任的定位与现实选择[N].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百度文库littp://baike,/view/1648516.htni.

[4]苏礼华.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政府角色定位[D],2011.

[5]欧阳博文;王劭辉.论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政府规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