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教育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问题
河南西部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小学英语师资队伍的现状与英语现代远程教育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因对现代远程教育特征、作用认识欠深刻,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行存在各种顾虑和误解。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计算机普及程度不高,教师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对于发展中小学英语现代远程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欠深刻,并且存在着各种顾虑。传统教育的观念与思想严重影响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使用,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信奉自身的经验而排斥技术的使用。有的教师对远程教育中师生角色变化认识不清,担心目前的工作会被“机器”所代替、会失去对课堂和学生的主动权。
2.不具备相应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能力,资源的整合程度也有待提升。大多数教师,长期运行在一个封闭的教育环境里,造成在多媒体、远程技术方面知识欠缺。加上三种模式培训工作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内容较少,而教师又没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教材可供借鉴,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即便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资源的整合程度也不尽如人意。
3.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应用水平还不高。教学应用问题是英语远程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据调查,大多数老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应用水平还停留在中低层次、有此学校只有少数教师会使用远程教育设施和资源进行备课与教学,且资源的应用以照搬式为主。
4.英语教学技能有待提高,英语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低。由于从事农村中小学英语现代远程教育的师资学历不高,缺乏机会学习、了解、交流教学技能,从而造成英语教学技能不高,英语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低。
二、对策
1.深化对现代远程教育及办学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师生角色。在远程教育的教学关系中,教师是多种职能组成的联合体。其内涵是把传统教育的单个角色向多角色的一种转移,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2.提高英语教学技能。(1)热练把握专业课程的能力。 (2)学习组织引导能力、现代远程教育提倡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离不开教师的答疑、辅导等。 (3)学习资源的分辨选择能力。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的选择有了很大的空间,但是如何选择对于学习者的课程学习及实践要求有用的资源是教师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远程学习当中,学习资源的选择及其合理配置并推荐给学习者,是教师远程教育学习服务能力组成的成分。
3.增强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能力。教师应掌握基木的信息技术技能,并恰当有效地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改变现有英语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现状,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
4.强化教学应用意识,提高应用水平,扩大应用面。
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远程教学水平是老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最终目标,其核心是应用。首先,要通过专家讲座等方式使教师了解、认识资源,亲身体会应用资源的优势,从而强化教师的应用意识,使教师在平时工作与学习中乐于应用资源。其次,要提高教师的资源应用水平,结合课程改革项目开展校木教研活动,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此外,还应扩大资源的应用面,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加快教学光盘的普及和应用。要采取有力措施,将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在老区学校更多的教学班迅速普及开来、通过光盘辅助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优质课程,而且教师也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5.重视教师的培养,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培训效果给予绩效评价。其次,在方式上,在改进原来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可组织实施各地中小学教师的网络远程培训。网络远程培训,是应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对各地中小学教师进行网络远程培训进行的一种创新、通过播放专家的讲座及各种的教研课改的信息,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摆脱传统的束缚,这样,远程教育服务内容在以知识传递和灌输为主的资料服务同时,又为农村教育提供了一个教师培训平台,使远程教育在提升木地英语师资力量、师资水平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再次,在培训内容上,除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强化教学应用、只有让广大教师认可和理解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并转化为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最后,在培训时要强调:统一,分层,经常,落实、“统一”就是培养标准和内容要统一、“分层’,就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开展培训,以望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农村英语教师的构成比较复杂,不同教师在年龄、学历、教学理念、接受能力及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有较大差异,对他们最好能分层次开展培训、“经常”就是教师的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信息技术时刻都在变化,对教师的培训也应经常化。“落实”就是只有把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为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一支有实力的队伍。
【关键词】彝区;乡风文明;关键环节
昭觉是全国最大少数民族聚居县,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乌蒙山片区,集革命老区、彝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封闭自守、不求进取、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使区域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交织。昭觉县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昭觉县目前广大农民仍未脱离温饱线,如何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对实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与管理民主”,道德建设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动力。彝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其乡风文明建设的特点、内容、形式以及存在的制约因素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彝区实际,客观分析并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存环境等不相同,形成了本民族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如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其特点具有自发性、淳朴性、民族性和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如《论语》《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在孩童启蒙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彝族也有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彝文典籍,如《玛牧特依》《勒俄特依》《尔比》《妈妈的女儿》等,作为彝族家庭教育启蒙性的传统教育经典,广泛传播于婚嫁场所、家支集会地等[2]。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墓去延传至今的东西[3]。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弘扬民族传统道德中所包含的文明、勤劳、善良、诚信、团结、和谐等精神,形成适应时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农村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以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不断提高新时期农民的道德素养,创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乡村文明,挖掘道德资源,包括对家规家训的重释与对传统乡规民约的现代转换[4]。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民族传统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凉山彝区道德教育路径选择
(一)开启家庭教育的启蒙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传统道德教育首先要通过家庭教育的启蒙来实现,通过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共同活动、人际交往中,践行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礼让宽厚、互助友爱等传统道德元素的言传身教,使孩子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同时,对孩子品格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5]。
(二)注重学校教育的实践性
学校教育是践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者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案例研究、辩论会、视频图像、故事会、课堂讨论等方法,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文价值熏陶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拓展、挖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传授具有传统道德内涵的戏曲、谚语、歌谣、碑刻铭记、民间神话传说、风俗习惯和娱乐活动等口头故事,让受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乡土感情,以达到发扬传统道德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力求建立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德育教学体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在走廊、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铭刻历代先贤们践行传统美德的华美诗篇或动人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教育者在乡村学校举办历史事件演讲、优秀古诗文朗诵、征文、歌咏、摄影等比赛以及民俗技艺训练、参观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组织电影和宣教片的观看等相应的以传统道德教育为旨的文体、社团或其他课外活动。其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适应,将传统道德的继承与现代文明的渗入相结合,赋予忠诚勤劳、理解谦让、诚信和睦等传统道德元素新的内涵;最后,要发挥传统道德教育的世代延续性,在潜移默化地熏陶下使其深入人心。
(三)延续乡规民约的传承性
民间风俗如农谚、传说、民谣、地方乡村谚语、歌诀以歌谣谚语、民众读物等文学形式,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信仰文化等制度与非制度形式,民众娱乐、传统活动等系列活动形式,融于乡村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乡村德育的载体。乡规、村规、族规等道德规约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社会秩序的习惯法作用。村规民约在维护农村生产经营秩序、稳定公共秩序、移风易俗、推动乡村道德建设等方面都起到独特的作用[6]。
三、凉山彝区道德教育关键环节
摘要:乡镇文化站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当地政府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鼓舞群众的得力助手。它将起到传播知识,交流信息,技术推广,收集民情和开展文体活动等多种作用,因此应因地制宜地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
关键词 :乡镇文化站;建设;
一、把乡镇所在地逐步建设成群众文化中心
群众文化中心的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镇兴办各项文化设施,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安排,互相支持,所得经济收入除必要的开支外,应用于发展乡镇文化事业,有步骤地、因陋就简地建设一些影剧场、图书室、展览室、文娱活动室、体育场等。对原有的一些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如娱乐设施等,应加强管理,组织好南音、曲艺等活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政府应重视乡镇文化干部的配备管理和待遇的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力争把镇所在地逐步建设成群众文化中心。
二、转变观念,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包办”文化既包不了也办不好。要不断应用市场经济的机制激发社会办文化的热情,并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是文化站改变现状、求得发展的根本出路。当然摒弃包办不等于不办。政府的“办”应侧重于公益型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强化管理职能,并逐渐向主要从事“落实文化政策和决策、乡镇区域文化基础建设和宏观规划与控制,文化设施设备的保护和管理、保障文化发展各渠道的畅通、文化市场管理”等管理职能的方向转变。
三、建立、规范管理体制,理顺管理渠道
(1)要制订文化设施保护、文化企业投资等管理体制,制定颁布文化事业管理办法等等,把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保护、文化投资及其鼓励措施,社会捐资捐赠、文化事业建设的目标,任务,机构性质,编制,经费保障及考核、奖惩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2)要把好选人关。在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的前提下,文化部门有效地监督和参与人事选拔,通过公开招考或对特殊人才有目标地选任把好进人关。
(3)是摆脱“窘困”关。通过立法保证(工作人员工资和基本业务经费。在乡镇财政中依法按一定的比例单列文化基本费科目,用于乡镇文化站基本业务费支出。文化基础建设和其他非经常性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开支列文化事业费科目,也应保证一定的支出比例。
(4)是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疏于管理就容易造成人员的“不务正业”。首先要加强管理,以管理制度约束人,才能做到守责有为。规范管理的第一步必须明确目标和职责,认真开展一次《文化站管理办法》的再学习活动。其次是任务分解,应在规定的职责和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和群众文化需求的实际作定性和定量的分解。包括工作计划、开放时间、活动次数、培训期数、年增书册数、经济效益等等可以分解的内容,核定指标作为乡镇文化站人员考勤、考绩的依据。再次要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制度、财务制度、档案制度、呈报制度、工作程序等,使责任制得以有效实施。最后还要建立评估、考核办法,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勤罚懒,褒优贬差。特别是对勤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文化站工作人员在政策资金上予以优惠扶持,对个人予以特别嘉奖。即在现行文化站机构性质、职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立法理顺人事管理、经费拨付的关系,如前文所述,文化主管部门在选人上要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赋予一定的“人权”;大力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对乡镇领导和文化站人员),加强文化主管部门的监审力度,赋予一定的“事权”,做到责权统一。其要点是规范和理顺关系,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明确职责,加强监督,规避多头管理或无头管理的弊端。
四、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群众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首先,要彻底改革群众文化工作的旧模式、旧体制。比如,长期以来,在提到群众文化工作时,人们往往能想到各类文艺比赛,省级城市搞省级大赛,市级城市搞全市大赛, 县级城市搞县级大赛,而在群众眼中,这些大赛是最缺乏观赏性和可看性的,因为这些大赛很难在外在环境上为观众提供集中于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的特殊氛围,所有的大赛程序都是雷同的,而且在演出过程中,组织者要开题演讲,评委要频频亮分,工作人员在场内来来往往,最后还有领导的颁奖环节等等,这些很难激发观众再次欣赏这类艺术的活动的欲望和情绪,像这种严重缺乏欣赏性的各类文化大赛活动应当得到彻底的改革。其次,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才,培养自己的通俗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应当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经验,以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最后,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和应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也是发展通俗文化所不能缺少的,因为通俗的现代艺术离不开这些物资设备。它们也是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
五、加快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村基层服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实施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市属出版单位选题规划要向农村倾斜,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服务“三农”为主的出版单位,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发展农民书社等农民自助读书组织,为我镇农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村的图书,直接配送到各村文化站(室),方便农民群众阅读。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送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
六、开展应当与生产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群众文化活动
“业余”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根本特点,要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节约”的原则。群众文化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工农劳动大众。他们的“业”是搞好工农业生产。他们的文化活动应该在业余时间进行。违背了“业余”原则,必然妨碍生产,损害群众的利益,遭到群众的抵制和反对。因此,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一定不能妨碍生产。在农村,更要注意适应农事季节性的规律,农闲多搞一点,农忙少搞一点,平时分散活动,节假日适当搞些集中活动。有的地方对“小型”原则有不同看法或提出异议。我们认为,“小型”是与“业余”的特点相适应的,又是受“业余”制约的,因为工农群众搞文艺活动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而业余时间是有限的,在业余时间开展小型活动,比较切实可行。“小型”又是与“多样”相联系的,“小型”容易“多样”。这也符合群众对文化活动多种多样的需要和爱好。因此,需要提倡小型。但是,并不排除在有条件的地方,于农闲期间和节假日适当搞些中型或大型活动。对于有创作才能的业余作者创作中型或大型的文艺作品,也应予以支持。
七、文化站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文化站干部要加强多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努力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当前农村工作的形势与任务。二是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吸收新“营养”。三是加强自学,根据工作需要,边学边干,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八、文化站干部注重“一个观念,两个意识的”培养
(1)培养服务观念。作为文化站干部,要树立为政府服务,为农村小康经济建设服务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念。
(2)培养创新意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旧有的读书、看报、下棋的老三项已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知识、科技和娱乐的需求,也就不能吸引“消费群”。没有消费者就没有文化站的立足之地。因此,文化形式创新是转变目前尴尬局面的首要问题。电子和电脑技术的发展已经把我们引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信息时代。娱乐方式不断更新,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也激发了对科技和信息需求的成倍增长,形式创新应从这些方面作足文章,如电子阅览室、网络信息咨询、电脑操作培训、信息等。
(3)培养参与意识。要加强与宣传、科技、法制、教育、卫生、计生甚至税收工商等社会职能部门和企业经济部门的密切联系。把文化活动与时势政策宣传、普法宣传、经贸、旅游、科技、行业新产品宣传广告等各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参与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参与中求繁荣,求效益。
参考文献
[1]学术探索,2012(3).
[2]社会主义论坛,2012(7).
【关键词】农村社区;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持续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近年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可引起眼球、心脏、肾脏等多器官损害,致残率及致死率很好。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需终身药物治疗,但是农村社区患者对糖尿病只是了解较少,对糖尿病的治疗存在误解,严重影响了该病的防治效果。我们针对农村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综合的护理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增多,医嘱的遵从率增高,疗效增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56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培训组与对照组。其中健康教育培训组30例,年龄36~80岁,男14例,女16例;对照组26例,年龄40~78岁,男12例,女1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培训组进行综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
1.2 健康教育内容
1.2.1 基础知识教育 鉴于农村社区糖尿病患者文化层次较低,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因而部分患者治疗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从糖尿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疾病分型、疾病的药物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系统地讲解,使其对疾病建立正确的认识。
1.2.2 心理护理 鉴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分别予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其精神症状好转。主要包括:①因为对疾病不重视引起的淡化心理。②因为担心疾病导致严重后果而产生的恐惧心理。③因为对疾病疗效不满意等原因产生的消极心理等。
1.2.3 运动治疗 告知患者(尤其是活动量较少的中老年患者)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化的运动方案。
1.2.4 饮食治疗 讲解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使患者了解当地常见食物含热量情况。根据农村患者部分人员体力较多的现状,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根据体力劳动强度的大小适当变化热量摄取量。
1.2.5 降糖药物的护理 当地患者因对疾病了解不足及经济条件限制等,存在药物选择模仿他人用药及只选择价格低的药物、治疗间断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对患者讲解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疾病不同时期治疗方案的区别,告知患者严格遵从医嘱的意义。并告知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例如口服药物的服用时间、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法等。
1.3 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两组患者在教育前后均进行1次问卷调查,了解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治疗、代谢监测等。问卷采用单选题形式,共100题,每题1分,答对者计1分,答错者不得分,总分为100分。
1.4 对疗效影响的监测 在健康教育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 如表1所示,进行健康教育前农村社区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健康教育后,培训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明显增多(P
。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 如表2所示,培训组患者血糖控制较为良好,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欠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3 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在健康教育1个月及3个月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健康教育6个月时,培训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目前全球约有糖尿病患者近2亿人,而且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但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率较低,在治疗患者中有效控制率更低,这与患者对糖尿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这在农村社区患者中更为显著。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本社区内部分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结果显示接受过培训的患者对糖尿病形成了系统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率提高了、合理的按照医嘱积极进行治疗。随访结果显示,接受培训的患者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已被公认为诊断糖尿病的一个新的金标准[2,3],可反映体内2~4个月内的血糖水平。结果显示,在随访的第1个月及第3个月时,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但是在第6个月时,接受培训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经过系统的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增多,积极配合治疗,血糖控制良好。故在农村社区应积极对糖尿病患者开展行护理健康教育,以配合提高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李淑坤, 赵亚君. 浅谈糖尿病低血糖护理体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12): 236-237.
一、班主任队伍现状分析
经过走访、调查、交谈、了解到近年来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1.少部分班主任存在政治思想和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不是主动去担当班主任,而是靠学校硬性安排,被动的接受工作,自己想去的班得不到,因而产生情绪,对班级工作不去认真研究,班计划不结合本班实际,内容空洞,只是用来应付检查,无可操作性,班工作安排的内容学生不清楚,大多数工作是临时决定,见子打子,无头无绪,开展工作后大多数活动无文字总结。
2.少数班主任缺乏对班级工作的具体指导,是班主任一句话安排班委去做,把班主任工作转嫁到班委会,班主任形成"行政化"、"抽象化"、"虚拟化",学校安排的工作到班上后就淡化,实际工作得不到落实,学校目标任务难以按期完成。
3.家访工作逐渐变味,原来的班主任一学期至少对10名特殊学生进行家访,亲自面对面地与学生家长交谈,交流和育学生(子女)的方式方法,达到教育学生、转变学生的效果。现在不同了,大多数班主任可以坐在办公室或家中与学生家长进行"家访",确实现在大多数学生家长在外务工,要想面对面与家长交谈,是不容易的,但毕竟还有一部分家长是在家或附近务工,可以见面交谈。在调查中,有部分班主任没有家访记录,当今信息通信发达,使用电话、手机与家长联系交流,办事快捷,是件好事,但记录不能少,因为记录是工作的依据。有部分班主任对学生家庭和社会缺乏了解,直接影响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
4.班主任报酬各校高低不一,有的学校过于偏低,调动不了班主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校稍高,但激励机制不健全仍无作用。
5.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压力大,没有机会参加系统的班主任专业培训,班主任的班级工作管理没有长远规划,对学生不熟悉、不了解,产生走一步看一步现象,工作量及工作任务不明确。
6.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安全责任压力大,由于多数家长在外务工,留守少年儿童增多,家长管理不到家,社会管理不到位,学生各方面的事情均由班主任去处理,班主任承担多种身份,压力越来越大。
二、主要建议及对策
要调动好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开展好班级工作,就必须真正落实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完善班主任工作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学校适时组织班主任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本校切实可行的班主任管理责任制。
1.明确班主任工作量,合理提高班主任报酬及待遇。班主任的工作特别复杂,花费的精力之大,要想让班主任集中精力、细心去研究探讨并组织实施班级工作,学校就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经费落实到位。大家都知道,管理一个班容易,管理好一个班非常难,学校要制定和明确的激励机制,让班主任能有一份功劳享受一份报酬,充分肯定班主任的工作成就,奖惩严明,多劳多得,确保班主任工作高效顺利的开展。
2.落实和建立班主任评职、评优优先机制。班主任是教师的优秀代表,大多数学校是从优秀教师中选聘班主任,均是以政治思想好、道德品质优、教学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来选聘班主任的,学校在评定职称、推荐优秀教师、选用中层干部上应从优秀班主任中挑选,才能真正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3.加强班主任的培养和提高。如果班主任在管理水平、业务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就决定了班主任培养和提高的必要性。首先是如何让班主任真正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认识自己肩负的工作价值,这是学校必须关切和重视的事。其次是明确班主任的标准:必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品行端正、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工作责任心强、有敬业奉献精神,每学期能结合实际地制定班工作计划,期末有总结,及时贯彻落实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搞好班级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4.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1)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培训课程体系,依据班主任的职责要求、时展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建立系统、科学的课程培训体系。(2)学校有计划地选送班主任到上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管理水平,把培训班主任工作作为长态化、制度化、专业化来实施完成,同时要营造和拉动班主任的外出学习交流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乡村治理 村落教育 人的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弱化和“人的新农村建设”
中国乡村治理作为一个深具本土性的课题,以往对之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围绕着“县―乡―村”三级的乡村政权结构、村民自治、农村和农民的组织形式、城镇化中的城乡关系、乡村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等维度,也即乡村经济和乡村政治建设两大维度来展开。更为具体的内容便可归结为诸如计划生育、土地流转、拆村并居、“钉子户”的治理等。新时期的乡村治理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进行,力求在实现生活富裕、政治民主、乡风文明、生态良好、村容整洁等目标基础上,同时实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最终实现农村社会稳定、良好的秩序。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农村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借助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研究和实践充分在“物”的建设上做文章,农民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农村的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加速增长的时期。
这一“见物不见人”的新农村建设倾向导致了三个问题:首先,乡村治理主体弱化。由于片面强调“物”的建设,忽视人的教育和培养以及乡村就业,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地逃离乡村,乡村空壳化趋势愈发明显,出现了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三留守”问题。留守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参与村级事务能力弱,乡村产业凋零、土地荒芜,反过来制约乡村“物”的发展,基础设施无人管护,乡村卫生状况令人堪忧,老年人孤独无助的心理十分普遍。因此,人的新农村建设要能留住人,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其次,乡村治理空间环境优势丧失。传统乡村的自治基础是以村落特定形态为基础的,熟人社会、开放的农户、村落的公共空间、密切的交往、频繁的交流、共同的参与、相互的示范等,构成了传统乡村治理的天然优势。但是,随着乡村建设机械地模仿城市,有些乡村的原有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被破坏,村落共同体消失,形成了农民的原子化,产生了大量的农村“三留守”人口,本来理应作为乡村治理主体的人失去了彼此联系、守望相助的社会关联的基础,甚至乡村居民不能获得旧时记忆和情感的依托。推倒村落的基础上重新形成的社区遭遇了悲戚的尴尬境地―既失去了乡村社区的特质,也不具备城市社区的功能和性质,曾经是有着文化根脉村落的空间孤立化。其三,乡村文化及其载体被丢弃。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条件或载体,当文化的载体被消灭后,文化就无以附着,自然难以传承和发展。由于对乡村优秀文化的现实意义认识不足,也由于对乡村优秀文化的载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造成了乡村文化载体的破坏。结果是所谓的“乡村文明”建设,实则成为无根的文化。这里的文化不单指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艺,更多的是凝聚着人们长久积累而成的经验智慧的共同记忆和朴实情感。伴随传统记忆逝去的是在熟悉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生活,正如李培林在《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一文中对村落终结有过这样的描述:“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羊城村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数千年农耕生活消失的过程,这种农耕生活,曾一直是我们古老文明的根基和脉络。它养育了我们,似乎只是为了它最终的毁灭。它走的那么悲壮,千年古风,一朝逝去,没有乡愁,也没有挽歌。”①有些乡村被城市化而消失,是城镇化扩张的必然趋势,但是,有些乡村消失却是人为制造的。忽视或破坏了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使乡村治理失去了重要的社会文化依托和有效途径。结果只能是建构出了新的大量需要被治理的对象。
因此,为防止乡村治理中过于强调“物”的建设而轻“人”的建设,克服重视形式而忽视实质的倾向,中央提出“物的新农村建设”与“人的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就是要在改善乡村硬件建设的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本。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这是对物的建设与人的建设最形象的诠释。“留得住乡愁”也即留得住人们的文化记忆,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旗帜鲜明地正式提出了“人的新农村建设”的命题。这对于缓解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弱化问题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人的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解决留住人的问题,特别是留住一部分致力于乡村建设的年轻人,解决农业和乡村后继乏人的问题,要留住年轻人就需要有就业岗位,就需要发展乡村产业,特别是要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的产业融合,让农民获得较高的收入。这是人的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第二,乡村建设要满足村民的生产与生活的需要。不能按照少数决策者的想当然来建设乡村,也不能机械地照搬城市建设理念改造乡村。新农村建设要符合乡村发展规律,要尊重村民的需要。第三,要有助于提升村民素质。特别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些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和运用科技的能力;包括生产规划、产业创新、农产品品牌建设与管理营销能力;也包括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能力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与观念;当然还包括了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统优秀品格的培养,如尊老爱幼、守望相助、诚实守信、尊重自然、和谐相处等品质。都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解决“人的新农村”建设问题,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人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村落环境,因此要研究乡村对人的意义和价值,乡村不仅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空间,也是对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精神信仰等实施有效影响的重要场域。村落中蕴藏着“化民成俗”的独特资源,乡村治理应当及时从对“物”的改造转向对人的培育,将乡村中的人培育成有文化的人,须借助村落的教育,只有这样方能遏制乡村治理中“人物不齐”的主体弱化趋势。
村落教育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
乡村教育,是指借助于在农民共同的生活世界中长期积累起来的背景资料和乡土知识,比如村规民约、村落传统、和仪式以及农业劳动等载体,实现对村民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帮助村民个体顺利实现乡村社会化并帮助其主动地纳入到与他人一起构造的记忆共同体和情感关联中。也就是说,乡村教育依赖的是它本身固有的独特教育资源。但是,现在的农村教育是以城市为价值取向的体系,“远离农业和农村”、“到城市去”、“升官发财”、“成名成家”等强势的宣称和鼓动成为渗透在农村教育历程中的主导价值并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这些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的输入将农村中的受教育者于丰富多彩的教育空间中挤出,成为乡村建设的异化者,而那个被挤占的空间往往蕴藏着具有独特价值的、来源于并指导着人们生活世界的直接性教育资源。在乡村生活中长期生长积累起来的淳朴生活经验和乡村智慧具有更显著的教育效果,具有更强烈的生活气息,也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指导意义和价值。
乡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换言之,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关注乡村教育,不仅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配置,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即如何真正使他们真实拥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好的教育效用。②乡村本身生长着丰富的活化教育资源,重视并有效地利用它就可以化解现代教育资源输入的尴尬。因此,活态的教育资源恰是乡村教育这棵大树得以根深叶茂的生长点;相对于城市教育或者片面的学校教育的“成功”学,乡村教育的“化民成俗”的“教民成人”教育是乡村教育资源独有的特性和优势所在。
人们常说,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乡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但是根在何处,载体又在哪里?迫切需要研究者给予回答。当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审视村落时,会发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乡土情怀。当人们试图对乡村做改变的时候,会发现就像动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无从动手,生怕碰坏了什么。孔子曾说“礼失求诸野”,这里的“野”即村落,乡村教育展演的首要空间是村落,因此,乡村教育得以发生作用的条件也务必要到村落的结构和特性中去寻找。村落作为构建乡村社区内生型秩序的公共空间,是乡村教育的基础。村落的教育要素十分丰富,具体说来,我们可以把与乡村教育相关的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形的教育要素如民居、庭院、村落结构,庙宇、祠堂、标志建筑,文化设施、农业景观,甚至古树、戏台、水井等都可以成为凝结乡土记忆的公共空间,对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发挥着教育的作用。无形的载体就更丰富,诸如农业种植制度、乡风习俗、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日常礼仪、道德传统、价值观念、乡土知识与民间信仰等。诚实守信、守望相助、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孝敬父母、热爱家乡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就凝结在这些载体上,有些实施教育的文化载体是不可以替代的,一但消失就难以恢复。因此,研究乡村治理,决不能仅仅照搬西方治理理论,而是要研究和揭示乡村固有的教育价值和发挥作用的条件。
村落的教育功能是由村落的特性所决定的。村落为什么有教育价值呢?与城市社区相比,乡村社区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农家院落是透明的,不管谁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村落的人都清楚,有了透明,才能有“街谈巷议”,才形成了村落的公共舆论空间。第二,在家户透明的基础上产生了村民之间的监督,村落舆论是非常重要的监督力量,是约束村民行为最重要的措施和渠道。第三,乡村对乡村成员实施周期性的强化,无论是红白喜事等习俗,还是节日礼仪和日常生活,都潜移默化地使人受到熏陶。③
乡村对人的行为的塑造是自然而然的,教育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村落教育是一种文化,即“以文化之”的经验过程,所依托的是村落中长期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包括优秀的风俗、象征仪式、传统孝道和礼节、庆典、耕作方式等,这些文化是具有深刻内化力的经验和智慧;村落的教育具有跨时空的关联性,不仅可以通过父辈和子代之间的代际传续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乡村的文化载体和横向的示范途径来实现。村落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村落教育的根基或土壤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春风化雨”般的“化民成俗”,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非制度性。从而使人的行为受到深刻的内在影响。由此可见,乡村教育的内容具有多面性,乡村教育的途径具有综合性。
近些年,研究者注意到了村落公共空间的教育意义,认为村落公共空间属性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乡村社区内人们可以自由出入并进行各种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如中国乡村聚落中的寺庙、戏台、祠堂、集市,甚至小河边、水井、场院、碾盘周围,人们可以自由地聚集,交流彼此的感受,传播各种消息;二是乡村社区内普遍存在着的一些制度化组织和制度化活动形式,如村落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文化组织、乡村文艺活动、村民集会、红白喜事仪式等,为人们提供了进行交流、交往机会。④村落公共空间也是乡村教育发生作用的逻辑起点,公共生活的实践所发展的公共性和公民性是人性教育的核心,公共生活展示人的品质,如果脱离了公共生活,或者没有形成公共性和公民性,面向人性优秀的教育或发展根本就不可能,因为人性恰恰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并展示的,也只有在公共生活里才能够被提升。⑤活动在公共生活中的农民身份上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便是自由和无区隔化。这也是构成农民身份和城市市民身份的主要区别。这里的自由主要是生活的自由。我们往往用“乐活人生”来形容农民们的生活状态,农民的生活可能不是富裕的,但却极有可能是幸福的。农民身份上的无区隔化表现为其生活空间是极具关联性的,生活界限模糊构成熟人社会的基本前提,也是村落公共空间形成的基础。
乡村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综合性,为培养“全人”提供了条件。在农业劳动中可以以让人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在与自然打交道过程中,人们养成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从自然的品质,掌握了利用自然的生存智慧;在乡村的社会生活中和各类仪式活动中学会了与人相处,掌握社会规范、明辨是非善恶的标准,培养了感恩与祈福的情操;在参与乡村事务过程中形成了参与意识,锻炼了参与能力。正因如此,近些年来人们十分重视农业劳动价值和乡村社区行为矫正功能的研究与实践。乡村对人的教育既注重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其效果要比单纯的宣传说教深刻而有效。教育作为诸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对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导训化,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或社会控制,或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濡化,都体现了教育对人行为的规范与引导、控制和教育作用,而且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深入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内化为行为的指导准则。村落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因此成为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各个地方在新农村创建过程中,对教育途径进行了很多创新。如文明评选、“文明户”评选、文化墙、文化大院以及文化“驻乡”、新乡贤协会等的创建等。乡村教育途径的创新促进了村民尊重自然的品质,形成了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社会和谐氛围,引领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不管是弘扬尊老爱幼的礼孝文化,还是为农村培养可留得住的文艺人才,都对乡村文明有着现实的促进意义。
村落教育构建与乡村治理方式
村落中生长着形态多样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并非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活态的策略。恰如流淌在人们脑海中的代际传接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所以我们认为文化不只是一个名词的概念,更有着深刻的动词属性。人们通过或主动或被动地汲取这些资源来形塑自己的乡村社会观,即按照乡村社会所普遍承认的优秀合理的行为标准来为人处事,并推己及人,这种行动逻辑在家庭内部、家庭之外的邻里和更远的社区中不断地推演开来,形成内生型的村庄秩序。与外部推动力(如法律和国家权力等)形塑的乡村秩序相比,建基在村落固有的行动逻辑之上的内源性秩序更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况且,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乡村秩序被不断地解构,乡村衰败引起了人们对乡村价值的反思,新农村建设和人们对乡村价值的不断发现,村庄内生性秩序也获得了重构的机会。农民获得了相对自由的实践理性,他们可以按照村庄本身具有的文化规则和沟通理性来构建新的公共生活空间。村庄这种固有的文化规则和沟通理性最大的特点即教育性。
村落教育功能的构建要通过乡村文化规则和沟通理性来实现,主要包括家风、村规民约、节日和习俗等,农业劳动作为广义的文化实践也被包括在内。
家风或家规,是家庭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逐渐发展出来了一套社会组织法则与伦理体系,主宰人们日常生活以至抽象思维的一切。⑥家风影响后代的品格,也成为约束个人、教育个人的无形力量。家风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示范和感化来实现的。从家庭的范围推展开去,村规民约是传统的乡规民约与社会发展新内容的有机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出了各种形式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对于村民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规范性,维护着农村社会中的基本秩序。
在维系乡村价值系统中,习俗和节日仪式占据着重要位置。习俗和节日作为村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媒介,同时作为建构公共空间的媒介,形成了村民们共同拥有的价值意义,对协调村民的行为、以引导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纷争具有重要作用。习俗和节日中体现着共同的价值观,在此价值观引导下的行为趋向于形成无争的秩序,且经常会得到周期性的强化,成为稳定且持续的乡村秩序的重要来源。
史书记载,农业劳动最初是统治者作为教民稼穑进而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的一种手段。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从生产的农业到生活的农业再到生态的农业,农业活动的价值意义不断丰富。农业劳动可以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对人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就提倡人们到乡村去找回失落的精神,祖田修在《农学原论》中也认为“农活儿”是人性的综合,它包含循环型、多样性、互动性以及自我创造性等四个方面,每个内容都是人性的重要体现。
现代乡村治理方式并不是要求乡村社会结构回归传统,而是要吸收传统教育要素,继承和发展乡村社区的教育功能,营造教育的空间条件和社会氛围。就目前而言,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依然要发挥乡村家庭、组织、文化的作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教育学中把教育分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大教育。随着人口流动、撤点并校以及普遍的寄宿制学校诞生,乡村家庭教育被削弱了。因此,乡村治理首先要努力克服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如减少寄宿制学校,创造就近就业机会,减少父母与子女的分离状态,在学校教育中增加农业劳动、亲情教育和乡土教育的内容。其次要提高农业的组织程度,不仅要转变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而且要促进乡村各类组织的发育,农民的合作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以及老年与妇女组织等都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职能。如在浙江绍兴利用乡贤文化传统,成立的新乡贤协会,对乡村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北京的延庆县,通过文化驻乡工程,培养大批乡村文化人才,活跃的乡村文化组织,不仅满足了村民的精神需要,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其三要强化乡村民主制度和促进向村民规范参与村级事务。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不仅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变农民态度,实施教育以及提高农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其四是发挥习惯、习俗、节日庆典、民间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的教育力量。其五要发挥现代教育机构的教育功能,农民学校、远程教育、各类农民职业教育都承担着农民教育的职责,以往的农民教育重视科技教育,但忽视观念与责任教育,更缺乏信仰教育,未来的农民教育必须是全人的教育,教育机构要开发综合性课程,不仅要教育农民的科技知识,还要培养农民的责任与权力意识,只有把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担当起乡村治理主体的职责。
“人的新农村建设”对克服当代乡村治理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倾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纠正乡村治理中对于“物”的建设的理念以及忽视农民主体的倾向具有指导意义,对为避免拆村并点和强制村民上楼,延缓大量村落被迅速终结的命运具有重要意义。“人的新农村建设”恰成为我们反思上述问题的切入点。乡村的秩序是文化秩序,文化秩序的重构须强化乡村主体的意义和地位。乡村主体培育离不开乡村社会的教育与熏陶,村落中经代际延续的家风家规、乡规民约、节日习俗以及农业劳动成为村落内生型秩序重构的资源和方式。因此,解决乡村治理中主体弱化的问题以及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保存乡村社会结构以及良风美俗得以展演的空间。因此,研究乡村价值对乡村治理的作用,研究乡村对置身乡村的人们的教育作用,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之一。
【注释】
①李培林:“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羊城村的故事”,《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②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读书》,2001年第12期。
③朱启臻,赵晨鸣,龚春明:《留住美丽乡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七章。
④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天府新论》,2005年第4期。
⑤金生v:“人性的教育何以可能―论共同体、公民性与人性的关系”,《教育学报》,2011年第3期。
关键词:沈鸿烈;城市发展战略;近代青岛;30年代
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10-02
沈鸿烈是近代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就任青岛市长期间,提出了城乡并重、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从而将青岛的城市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沈鸿烈推动城市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施政纲领中。1931年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十大施政纲领,即:“整饬官方,修明政治;厉行自治,充实民力;禁绝恶习,改良风俗;建设乡村,施惠平民;普及教育,学求实用;提倡国货,优遇劳工;发达港务,繁荣市面;整顿警察,巩固治安;慎重邦交,保护外侨;力图建设,输入文明。”[1]十大纲领的内容涉及城市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和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表明沈氏对城市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推动城市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中,沈鸿烈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和下层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提出了城乡并重、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并重的思想。沈鸿烈认为,青岛“不但为中国重要商港,且为国际都市,非努力物质建设,不足以应国内国外之需要。同时,青岛以向日之渔村,多年被外人管理,自无本国文化可言,故文化建设,亦非常重要。更进一步言,市内多数平民常处于艰难困苦及不知不识之中,故物质文化之初步建设,与此辈尤为重要,此其一。又青岛虽名为都市,实则乡区面积十倍于市区,故乡区之物质建设文化建设,与市区同属紧要,此其二。此两者,均为下层重要工作,未可忽视。”[2]
一、城乡统筹发展
(一)重视乡村建设
在城乡并重的发展战略中,沈鸿烈更加重视乡村建设。他认为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密切相关,乡村不能发展,不独为乡村之忧,城市发展也必将受其影响,“乡村不救,则城市岂能独全,诚所谓痛痒相关,不能漠视者矣”[3]。正因如此,30年代的市政当局对于乡村建设可谓不惜财力。仅以1932、1933两年为例,青岛市政府在全市各乡区的全部财政收入仅为16.4万元,而支出费用则达84万元之多,财政支出为收入的五倍还多[4]。
青岛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人多地少,农民生活艰难,要改变农村落后状况,推动乡村进步,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但由于当时市政府所属各机关均在市内办公,远离乡区,对农村情况难以深入了解,市政当局因此决定打破陈规,将行政机构直接设立于乡村地区,成立乡村建设办事处,以推动乡村建设的进行。
乡村建设办事处是当时青岛市“最具特色的组织”,创设之目的,“除便利乡民与市府接近外,并使乡区之教育、卫生、治安、交通、农林与市区作同样发展”[5]。参照自治区域及地理情形,青岛市政府将全市乡村划为若干区,先后成立了李村、九水、崂东、夏庄、沧口、阴岛、薛家岛等乡村建设办事处及水灵山岛分处等办事机构。办事处的职责,涉及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如“道路之修筑、水利之兴办、自治之训练、教育之扩充、生产之增加、民力之充实、风俗卫生之改良、阖闾治安之保障”等等。其人员由市政府派主任一人,工务、社会、教育、公安、农林各局所各派职员一人共同组织,常驻该处服务。乡村建设办事处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青岛乡村建设的进程。
由于市政当局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沈鸿烈执政期间,青岛的乡村建设成效显著。首先,乡村道路交通大为改观。由市政府拨专款扶持,在青岛各区辟建干路、支路及村路若干,使各乡区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沈鸿烈在青岛执政六年,乡村道路里程增加10倍[6]。其次,乡村教育得到推广和普及。由市教育局督同各办事处普遍设立小学,保证每一大村有一完全小学,每一小村有一分校,使儿童均可就近入学。再次,乡村社会风气得到很大改善。通过革除陈规陋习,整肃蓄发、缠足、赌博、酗酒、吸毒,成立息讼会、敬老会等措施,使乡村社会风气有了很大改观。最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扶持农业生产,设立官商合办农工银行,在全市各乡区设立办事处,办理乡民贷款事宜,且贷款手续简单,利息轻微,给农民带来很大的便利[1]14-15。
(二)推动城市发展
在积极推动乡村进步的同时,20世纪30年代的青岛市政当局也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城市各项事业发展,尤其注意于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改善。沈鸿烈认为欲使城市获得真正的发展和全面的进步,“当不应限于市区之建设,尤宜普及乡村,更不宜专致力于上层设施,尤宜普及下层民众”[7]。在城市居民之中,下层贫民占城市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生活困难,所受教育不多,政府必须尽力扶助这一群体,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为深入推动城市下层民众的改良,青岛市政府以公安局管辖区域为准,将市区划分为三大区域,于1933年正式组织成立了三个市区联合办事处[1]17。市区联合办事处以改进市区平民劳动生计、风俗习惯、卫生清洁、道路整修及教育普及为主要目标[8]11,这一机构成立以后,对于“劳工之安置与奖励,贫民之救济与居住,莠氓顽徒之感化,鳏寡孤独之抚恤,以及卫生保健之推行,无不设施周到”,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社会事业的进步[6]12。在这些举措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城市贫民住宅区的建设。
作为城市下层民众,青岛市内贫民历来聚居于台西镇的挪庄、马后窝、西广场等处,居住条件恶劣,安全和卫生均无保证。1922年青岛收回以后,胶澳商埠局曾于1928年度预算内列支8万余元,在台西镇的挪庄一带建筑房屋,廉价租与贫民[9],但限于财力,贫民住宅建设投入资金有限,成效不大。直到1931年,全市仅筑有平民住所977间[1]10。1931年沈鸿烈就任青岛市长以后,饬令社会局会同财政、公安二局,调查贫民区的住户情况,大力兴建平民住宅。平民住宅的建筑办法有三:一为政府拨款建筑,一为人民自行建造,一为慈善团体代为建造。政府拨款建筑的平民住所,主要安顿无处栖身的贫苦居民。市民申请自建者,由财政局在贫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段,按户拨发公地建筑,免收土地税,如果缺乏资金,还可以向政府酌量贷款,分期归还。由慈善团体代建者,则由财政局无偿拨给公地建造,廉价租与贫民居住。
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平民住宅区建设成效显著。仅1932年到1934年的三年间,合计居民自建和由政府公建的平民住宅即达2 030间。加上原来已建贫民住宅,全市平民住所共有10处,住宅总数达到3 007间,住户3 680户[1]10-12。1935年,青岛市政府又增建平民住所700间,入住平民600余户[10]。青岛市的各平民住宅区规划整齐,配套设施完备,卫生设施、水电管道、小学、市场等一应俱全。平民住宅区建设不但改善了城市中下层人民的居住条件,而且有利于市容的整洁和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由市政当局资助兴建平民住宅,在当时全国各大城市中属于先进之举,成为青岛市政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二、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并进
在全面推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沈鸿烈还提出了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并进的重要思想。他认为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为用。物质建设固然重要,文化建设也同样不容忽视。德、日殖民统治时期,由于只重视城市物质方面的建设和殖民统治者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的维护,对于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中国人境况的改善则关注甚少,城市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发展呈现明显的畸形和片面。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以后,由于北洋军阀政治的腐败和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城市发展也受到了很大限制。沈鸿烈认为要克服以往青岛城市发展中的弊端,推动城市全面进步,必须充分运用行政力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此,他提出了“政教合一”、以政治力量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方针[11]。
所谓“政教合一”,意谓政治力量与教育力量的密切配合,也就是“以政治力量推进教育,用教育的力量来完成政治”18[11]。其主旨是运用行政力量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并促其自立自强,最终实现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同步提高。沈鸿烈在青岛执政期间,投入巨大的财力与物力发展教育。仅1932-1935年的四年间,教育经费即自每年30余万元增至每年70余万元,建筑校舍用款达100多万元,投资之巨,可谓“中国各地教育经费从未见过的激增”[12]。对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投入促进了青岛教育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数量和学生人数均有大幅度增长。到1936年,全市有中学8所,小学127所,中学生人数由1931年的1 449人增加到1936年的2 703人,小学生人数则由1931年的19 465人增加到1936年的42 481人。①高等教育和多样化的社会教育也获得迅速发展。
文化基础设施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岛市政当局的推动下,图书馆、体育场和大礼堂等一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在20世纪30年代陆续兴建。图书馆规模不断扩大,到1936年青岛市图书馆有总馆一所,分馆四所。为举办第17届华北运动会,青岛市政府斥资于1933年兴建体育场一座,增辟山海关路等多处海水浴场,并兴建了兰山路公共大礼堂。公共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大量兴建,推动了城市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30年代青岛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中文报纸、杂志和新闻出版事业均获迅速发展。德日殖民统治时期,青岛报纸、期刊的发行以服务殖民统治者为主,可供青岛华人民众阅读的中文报纸和期刊数量很少。据记载,日占时期青岛中文报纸只有《青岛新报》一种,日文报纸则有九种[13]。1922年青岛回归以后,各类中文报刊、杂志和新闻出版等均获迅速发展。到1933年先后成立的报馆达20家,国内外通讯社15家,另外还有大量定期刊物出版。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各地文人学者的目光。30年代青岛著名文人学者众多,成果丰硕,老舍、沈从文、闻一多等一批文化名人在此聚集,青岛由昔日的文化荒漠一跃而成为繁盛一时的华北文化中心城市之一。
参考文献:
[1]青岛市政府秘书处.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G].总务,1932-1934:1.
[2]沈鸿烈.青岛政治上的动态与静态[J].青岛画报,1935,(20).
[3]发刊词[J].青岛市乡村建设月刊,1933,1,(1).
[4]十一周年接收纪念详记[J].青岛市乡村建设月刊,1934,1,(6).
[5]马俊超.青岛市行政组织及其建设[J].市政评论,1936,4(9).
[6]李先良.沈鸿烈长青岛庶政述略[C]//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沈鸿烈生平轶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7]青市注重文化建设[J].市政评论,1935,3,(4).
[8]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G].总务,1936:31.
[9]袁荣叟.胶澳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376.
[10]青市一年来之社会事业[J].都市与农村,1936,(17).
[11]沈市长报告施政状况及今后希望[J].都市与农村,1936,(17).
关键词:新农村视域 乡村文化 建设路径
农村文化的发展作为实现我国农民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重视,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不足,文化发展不平衡,正是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经济不同步,从而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针对于此,本文就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展开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培育新时期的农民群体
要想培育出社会主义新农民,必然要通过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予以实现,使农民群众了解党的国家政策方针,提高其政治觉悟。同时,文化建设工作对于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水平,进而引领创建农村社会新风尚。
1.2有助于乡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的推进
我国农村发达地区,基层民主建设得以充分发展,相比较而言,广大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工作难以真正落实,正是由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与自主意识,能够自发维护自身的合法民益,从而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参政热情与水平。因此,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必须大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为基层民主更好实现创造条件。
1.3有助于实现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一脉相承的,对于我国乡村文化与经济建设工作而言同样如此。文化作为经济软实力能够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养,为现代农业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正是借助于文化发展,促进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科技水平的提高,进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2.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2.1就教育教学方面,相对滞后
尽管我国整体的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并且在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就农村教育而言依旧相对落后,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接近90%的文盲以及半文盲出在农村地区,甚至有的西北偏远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率甚至不到60%,教育普及率有待提升,农村文化教育落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2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明显匮乏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民收入水平有限,从而导致在相关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上明显不足,并且大部分农村地区在思想观念上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乡村文化建设,从而导致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形同虚设,文化设施不全,也没有专门的文化工作人员,文化建设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开展。
2.3就文化宣传方面,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并且农村地区接受外来新鲜事物的能力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正是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其购买力有限,消费水平不高,并且加之很多农村地区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因此致使农民接触新的信息程度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创新路径
3.1注重农村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
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广大农民群体文化综合素养的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要始终贯穿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对于乡村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首先,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力度,切实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休养,实现农民落后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提升,使农民真正意识到文化教育与文化素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崭新的生活方式与科学的生产方式迎接农村新生活;其次,重视对于农村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相应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这有助于提升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从而为实现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乡村的发展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应当在农村地区大力普及科学种田知识,向农民普及科学方法,从而实现农民群众综合技能的提升;最后,当地政府部门理应强化针对于农村地区开展的教育普及与职业培训工作,增加在该领域的资金与师资投入,还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教育教学经验,依托国家政策引导多元化民间资本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农村教育教学体系,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等,为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3.2依托政府引导,加大乡村文化设施投入
农村地区的文化公共产品作为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在其建设完善的过程中理应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的原则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机制。首先,当地政府文化发展部门应当对于农村地区的不同文化需求深入调研,科学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工作,避免出现资金上的浪费与不足;其次,对于农村地方进行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要有所提升,尽量向落后地区倾斜,从而在制度上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增幅力度的稳定性,并根据农村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有所调整;最后,要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上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合理引导民间资本以及非营利机构等共同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中,从而拓宽乡村文化建设的融资渠道,为实现农村多元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与渠道上的保障。
(一)学历层次偏低、平均年龄较大我国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偏低是一个普遍现象,首先是乡村医生产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再者由于农村从业环境差、医疗条件落后、待遇较低,很难留住高端人才,年纪较大的是从“赤脚医生”经培训转变而来,中青年一部分上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卫校西医士、社区医学等专业毕业的学生,还有的是继承家族医疗事业的个体诊所转制而来的人员;近几年随着河南省51111工程的推进,引入了一批青年大学专科层次的学生从事乡村医疗工作,但占比还较少。在青年人中大部分都具有医学第二学历(成人业余本科),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比例还达不到要求。
(二)知识老化,专职医生少乡村医生大多接受的是20世纪的医学知识,由于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缺乏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更新;大多乡村医生是农民身份,农忙时还要打理农活,村卫生室专门配备的专职医生很少,一些诸如检验、影像等辅助卫生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三)角色不清,社保机制缺失大多数乡村医生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又行医又务农。乡村医生这种半医半农的社会地位,导致了乡村医生的角色不清的现状,既不能按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但按工作性质又区别于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些实际问题在乡村医生中还没有妥善解决。相比市区,这14个乡镇办事处的卫生医疗事业仍比较薄弱,除了医疗基础设施落后外,从业的乡村医生队伍现状也是制约乡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要改变梁园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除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给与政策、财政支持外,通过大力推动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提高乡村医生业务能力,是目前解决梁园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二、乡村医生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能力的意义
(一)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需要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的网底,提供了最便捷、最经济的卫生服务,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根系。
(二)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乡村医生业务能力的提高,对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健康教育的宣传、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推行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均衡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大城市“高、精、尖”人才聚集,农村卫生人才匮乏。立足于我国国情现状,只有大力推动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才能为广大农村疾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缓解城市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三、提升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效果的思路
笔者这些年一直在我校从事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对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作一些经验之谈,共同探讨一下提升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效果的思路。
(一)确立适宜的培训形式乡村医生有着半医半农的双重身份,是一种以医疗收入为主,务农为辅的职业,自负盈亏。因此,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时间不宜太长,短期培训最好不超过10天,半脱产函授可以适当延长,但集中学习时间应合理安排,应避开乡村医生农忙和疾病高发时间段。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政策安排,以每年轮流培训1-2次为宜。基础医学知识可以采取同普通学生一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而临床常见病、合理用药最好是以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因为乡村医生已经是掌握了一定治疗技能的临床医生,再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将课本上的知识讲一遍,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二)培训内容要突出乡村医生一专多能根据目前每个村卫生室只配备1-2个乡村医生的建设现状,乡村医生集医、药、针、护多角色特点于一身,培训内容要涉及多个医学学科,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乡村医生虽然不是专业意义上全科医生,但他们提供的服务却是全科医疗模式,也可以借鉴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组织教学,根据农村医疗卫生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不易太深,但必须精炼、实用,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为主的四新培训。
(三)开发远程教育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方式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由政府出资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统一建立适宜乡村医生的培训课件、视频网站和规划教材供乡村医生免费使用,每位乡村医生以会员的身份注册,在网上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内容和学习时间,并由培训机构定期考核并颁发学分。通过这种方式给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事实上这些手段已在梁园区乡医培训中初步应用,很受乡村医生的欢迎。
(四)建立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虽然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是乡村医生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调查结果也证明乡村医生有强烈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但实际情况却是出勤率并不高。有很多因素制约乡村医生培训的开展:乡村医生一般没有固定工资,收入很多程度上仅凭个人医疗量而定,部分乡村医生生活负担较重,参加培训有时还需要缴纳一定费用,培训花费了时间,直接影响经济收入,一些乡村医生为眼前利益而放弃继续学习机会;再加上培训内容有时不符合受训者的实际需要,针对性不强,培训形式、培训质量不达标等,因而就会出现有热情无行动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局面,主管部门应制定激励政策,如对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乡村医生给与政策和资金倾斜,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对完不成继续教育任务的乡村医生不予注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