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当前乡村教育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前乡村教育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乡村教育现状

第1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当前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已经具备了进行文化市场消费的经济能力,但是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当前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

1.1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观念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倾斜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有:农民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外来文化的借鉴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1.1.1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 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家已经认识到教育在乡村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2) 农村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

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发达的大众传播工具和通讯系统,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又是培养人的现代性的重要手段[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广播等传播工具已经在乡村社会普及,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也逐渐进入乡村社会。

1.1.2 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仍然不高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社会的居民――农民。虽然当前乡村社会发展迅速,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农民的素质仍然与之有较大差距。

2) 农村师资力量较薄弱。

目前农村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二是由于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师资投入方面,一些优秀的教师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教学[3]。此外,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完全比不上城市。第三,农村继续教育发展不合理。

1.1.3 针对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乡村文化主体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开展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随着乡村社区中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文化,单纯地欣赏文化,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各种文化形式的实践。为了满足群众这种文化参与需求,这就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1.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现状问题

1.2.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现状

“十五”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并且逐渐形成了“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这两股齐头并进的力量。同时,我国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汉族跟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而少数民族相比较有着更鲜明的特色。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4]。

1.2.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不完善、脱离市场;缺乏人才,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目前的中国农村,纯文化人才较少,复合型人才更少;所有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本应由传统文化产业化带来的诸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市化以及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等积极作用的发挥。

1.2.3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的建议

1)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时兴生态旅游、享受生态文化是目前国内外旅游的一大趋势。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发展文化产业是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激活乡村文化的方式之一。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5]。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改变目前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

3) 搭建平台、连接市场,打通乡村文化消费渠道。要在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同时,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来提供农民文化消费的渠道与平台,培育和疏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渠道,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将乡村文化消费渠道平台的建设放在产业的高度来进行培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

2 结论

第2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摘要:面对目前乡村在职幼儿教师数量匮乏、专业性较差的现状,寻找适应参加培训人员学习需要、接受程度和时间要求,探索有效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素质的途径显得十分重要。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教师教育思想对于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素质途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 艺友制; 乡村幼儿教师

一、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艺友制”的由来

陶行知长期从事教师教育,始终把提高教师素质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认为“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乡村学校是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

“艺友制”是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为培养师范生而提出来的。”艺友制”来源于1928年陶行知先生在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六校开展教学做合一,为培养师资而应用的一种培植教师的方法,陶行知称其为“艺友制”教育。艺友之艺是艺术,也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他认为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他鼓励凡学校“有一技之长的人便可招收艺友,大共学共教共做”,以此来解决办学中教师紧缺的困难,艺友双方就在这种共同的交流中获得进步。 [2 ] “艺友制”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无疑不失为一种提高乡村在职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在当前乡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适应性分析

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是针对当时师范生的匮乏和在校师范生学习之实效提出来的,起因“一是由于感觉现行师范教育之缺憾,二是由于感觉各种行业施行艺徒制之实效。”[3]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师资不足和实用技能欠缺的现象,来补师范教育之不足的。而我们现在是针对素质相对较低、数量匮乏的在职乡村幼儿园教师提出来的。

首先,乡村幼儿教师数量匮乏。其次,乡村在职幼儿教师的水平整体不高。笔者于2011年10月,对河南省郑州市13个农村幼儿园共196名幼儿教师的抽样调查得出:在教师学历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3.6%,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57.164%,具有大专学历的占32.7%,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仅有6.1%。但所学专业中,幼教专业的幼儿教师仅占22.88%。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历低、专业水平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是整个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主要特征,他们中的不少人的专业技能差,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内容存在困难。第三,受地域和经济条件所限,乡村幼儿教师们对于教育教学发展中的困难反应最多的就是资金、硬件设施差、无教具等;待遇低,尤其是无编制的教师工资低只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费,根本没有空余的资金出去学习,想让教师长时间的走出去学习提高是不实际和困难的。为了有效完成国家《中长期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学前教育发展任务,在进行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时要根据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在培训内容上、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等方面体现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所花费的经费尽可能少,所花费的时间尽可能短,而实际效果尽可能好。因此,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既能省钱,又能有效地使在职的乡村幼儿教师得到发展,虽然针对的人群不一样,但实质是一致的,也就是要走出一条高效培训乡村幼儿教师的途径。

三、陶行知“艺友制”教育思想对当前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的启示

陶行知”艺友制”的产生与当前乡村教师的现状有很强的可比性,与乡村幼儿教师的稳定与发展有很大的切合点。

(一)陶行知”艺友制”在乡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借鉴

陶行知指出:学做教师之途径“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对乡村幼儿教师的培训首先必须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求,并通过培训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很快的消化和吸收、并且充分利用,既能满足教学急需,又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如对教具的制作、游戏活动的组织等,在对幼儿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培训的时候, 必须从乡村已有的条件出发,利用乡村的自然材料,强调教具制作的可动手性和操作性。总之,让接受培训的乡村教师在短时间内“能上手”,在学会操作的同时逐渐体验和领悟,在此过程中学习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等理论。

凡学校有一艺之长的教师便可招收艺友。这里我们所选取的具有一艺之长的教师主要是县一级的城市幼儿园,因为这样在空间上比较近,可以避免花费太大的资金,而且同一县市之间的交流是有利于经验的学习和推广。另外,从时间上又能得到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陶先生提出的“艺友制”是学生去老师那里求学、学习,但是在这里的“艺友制”则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的。在乡一级的大部分幼儿园由于教师人数相对有保障,所以两种方式均可进行;但由于村一级的幼儿教师数量少,基本上在村里的教师只有一个,若教师去参加培训,幼儿就没有人照顾,所以,在这里主要以“送教下乡”为主。送教下乡应该送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经过事先好好排演过的东西。这样就能避免这种活动流于形式,从而使培训具有实效性。艺友可以是教师之间,几个教师收一位教师;也可以是园与园之间,县城园与乡村园之间通过“手拉手”、“以园带园”即通过县(市)公办示范幼儿园与乡村幼儿园进行结对帮扶的形式,这样也保障了城市幼儿园教师能轮流进行教授和指导。也就是说,“艺友制”中的教师是一个团队,形成一种制度,进行象朋友一样的教导。

(二)陶行知“艺友制”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应用的条件保证

我们要学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实现的,应该发挥整体的力量来发展乡村幼教事业,提高乡村幼教的师资水平。所以,首先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通过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的通力支持,制定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当的乡村非在编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落实其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对乡村在编幼儿教师,在工资待遇、职务评审等方面实行倾斜,使乡村在职幼儿教师能安心从事本职工作、激起她们的职业热情。另外,对于“艺友”中的人员和政策上的支持,如乡村教师到县城政府需报销一切费用和额外差旅补贴,城市幼儿园老师到乡村指导政府也应有相应的差旅补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艺友”的积极性,才能使“艺友制”成为可能。[4]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总结“艺友”的效果,并定期进行奖励,这样就会激发“艺友”的内部学习欲望和专业成长的内在要求。另外,“送教下乡”要形成常态机制,可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每年组织相关幼教专家、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到各区县巡回讲学或任教,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广泛的高质量学前教育。

总之,离开了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的通力支持“艺友制”便难以实现,有效提高乡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初衷也将会成为海市蜃楼。

参考文献:

[1] [2]用“艺友制”补师范教育之不足[ J /OL ]. http: / /省略 /web /Disp. Aspx? ID = 15049&ClassID = 50.

第3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学校;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资源

学校布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学校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及所属地域支配阶级对学校布局的认识密切相关,而学校布局调整则是基于上述因素对学校地域分布、规模大小等进行的调适与整合。本文着重探讨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的规避。

一、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状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行及人们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学龄人口逐年减少。为应对上述变化和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始着手进行乡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工作。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小学和初中分别由766072所和71953所分别减少到491273所和65525所,11年里,小学平均每年减少24981.7所,初中平均每年减少584.4所。”[1]2001年5月,国务院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2],此后,我国正式开始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6年6月,教育部先后发出两个通知,强调“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3]。同时,为加强西部农村中小学建设,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逐步免除杂费,为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4]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才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

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主要表现出以下四种特征。一是在方式上以撤并为主。撤并均以布局不合理、危房数量较多且生源相对不足者为重点对象,通常做法都是将生源少、办学条件差的并入学生多、办学条件好的学校,至于何所学校停办、合并等,主观人为因素十分明显。二是在地域上以乡镇现有行政区划为单位。我国传统乡村教育被纳入到官办体系始于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在西方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官办小学一开始就是按国家既定行政区划进行的,这种现象也是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普遍情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推行“撤区并乡建镇”后,由于撤并后的乡镇政府通常都设在交通便捷、人口集中且经济基础雄厚的地方,因而,学校布局调整通常都是:初中以现乡镇政府所在地为单位、小学以村为单位,在乡镇行政区划内进行布局,调整仅在本乡镇之内,乡镇之间的学校各自独立平行、互不合并。三是在问题解决途径上以兴建“寄宿制”学校为主。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后,许多学生不得不到村外小学就读,为解决上学期间的诸多困难,各地在学校布局调整时大多都采用“寄宿制”。如此以来,在入学方式上,许多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步入“寄宿”之旅。四是在推进上以行政力量为主。自国家实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各地均将此视为政治任务予以落实,通常做法都是采取“成立班子,宣传开路,现场办公,经验总结,全面推广”。这种行政化的措施,虽然也会考虑学校布局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但一旦成为政府行为,盲目、偏差乃至失策便会在所难免。因为此时其顾及的已不再是学校布局本身是否科学规范的问题,而是如何按部就班、“保质足量”地予以“完成”和“落实”的问题。的确,“公共政策是自上而下地制定的”[5],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以行政力量为主的推进方式正体现了这一点。

二、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果

这种国家倡导、政府行动的乡村学校布局调整,虽然有利于减轻村舍办学的负担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但也给生方和校方带来许多问题。

就“生方”而言,一是增加了学生本身的入学困难。我国是一个山地、高原、丘陵占很大比例的国家,目前情形下,广大学生上学本身就已十分不易。由于撤并后的学校绝大多数设在乡镇所在地,学校服务半径相对过大,致使许多低龄入学儿童难以做到就近入学,也使许多儿童在本应入学的年龄段推迟入学时间。另外,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在6—12岁之间,如此年纪就离开父母独自住校,个人日常生活全靠自理,其困难可想而知;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其困难与麻烦就更为严重。并且,由于长期寄宿在校,许多原本应该从事的农活,此时也不用再去从事,这对于乡村学生劳作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欠缺的,也是一种剥离学生乡土情节的不当举措。二是增加了学生所在家庭的困难。撤并之前,因为小学低年级通常都设在本村,食宿均可在家解决,因此,学生花销不大。但撤并之后,走读的学生近的还行,远的则至少中餐要在学校就用,即使餐费再便宜,每月亦需开销百余元;寄宿的学生开销就更大,诸多费用一年下来至少近千元,这对一个普通村民家庭特别是贫困山区家庭来说是不堪负重的。另外,子女自幼便在校寄宿也增加了家长对子女的精神负担,毕竟子女年龄偏小,且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家长对子女离家寄宿的衣食住行、营养安全、性格、同伴关系处理等担心是不言而喻的。

就“校方”而言,一是增加了合并校的管理难度与教师工作量。学生数量的剧增与寄宿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为学校管理带来困难。教师们既要备课、上课,还得做饭并管理学生生活,一天下来许多教师累得腰酸背疼。在许多乡镇中心小学,绝大部分教师的日常作息时间都被喻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从早晨六点半起床一直到晚上备课十一二点睡觉,其超强度、超负荷的工作量超乎人们的想象。另外,由于小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较大,在相对封闭的寄宿学校环境中,来自地域不同的学生常易滋生矛盾,人格羞辱、语言要挟、分派打架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增加了校方的管理难度。二是加速恶化了被撤并学校的变迁状况。随着一些村小的停办与撤并,原有学校的财产管理与利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其动产可能已得到相关处理,但其不动产的管理却很不理想,大部分不是闲置废弃就是迅速废弃,要么就是无故被私人窃据。此外,停办或关闭也会影响到原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致使关闭前的学校不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投资,而且校内和周边的议论也使得师生不能安心教学。的确,“关闭学校是对整合该地成为社会单位的一种破坏,并会使当地居民产生强烈的心理感受:认为是该地区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或一段时期的结束”[6]。三、如何规避因学校布局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现有情形下,调整并完善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校布局是必需的,因此,其问题主要不在于争论是否需要调整,而在于要思考如何进行调整。为确保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避因学校布局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明确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强调结果公平”和“扩张优质教育资源”两个特征。前者看似给予了所有学生以起点公平,实则只是表面结果上的平等,而非实质上的起点平等。这有悖于我国推进全民普及义务教育的初衷,因为“单纯的效率优先原则可能会妨碍到平等的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更应该立足于道德认同”[7]。后者则以扩大优质办学资源为出发点,普遍关注县城学校胜于乡村学校,关注中心小学胜于片小、村小,关注高中胜于初中、小学;关注县镇公办高中如何拓展优质资源、扩充生源而忽视乡村中小学为生存而奔波、分年危房改造等不良倾向。正是在上述两种价值取向的盲目扩展下,我国许多地区才会出现将整个乡村学校布局的调整简单化为单纯的“收缩”与“撤并”,进而使原本应该着眼改善乡村教育结构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学校布局活动异变为为少数优质学校扩充生源的行为。因此,学校布局调整应该首先考虑如何确保学生在入学起点上得到相对公平的对待,并进一步明确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适完善,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促使教育均衡发展,而非简单的撤并和压缩。另外,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应在确保乡民渴望教育得到满足、乡村学生不因撤并学校而失学、乡村现有教育资源不浪费的前提下进行调整。

其二,确立基于上述目的的学校布局调整原则和标准。国外有学者曾将学校布局的距离分为“物理、文化、时间”三类,并提出了关闭学校的三条标准。[8]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坚守三条原则。一是就近入学原则。我们可将此标准从原有的以学校距离学生入校的公里来计算转变为以学生入校就读路程所需时间来计算。按照学生步行的时速,应该将学生入学路途所费时间不得超过一节课为准,因为路途超过40分钟则表明,学生入校就读的物理距离至少会超过五公里,并且,如果考虑到该生入学前起居饮食等所费时间,所费时间可能还会更长,这种情形无疑会影响到学生入学就读的质量与效率。二是生源规模原则。如果某一人口约1500名的村落,其人口出生率在12%,且其一年级入学儿童在20人以上,那么即可确认该村校设立的必需性,即使该校设备条件再简陋,师资力量再薄弱,也不能被撤除或停办。因为孩提时代因奔赴其他村落入学所带来的不仅是文化不适,还会产生生生之间的人际摩擦,继而导致学业不良。三是“点心”式网状结构原则。我们可以中心校为中心、以村小为点、以距离为线架构出一个整体学校布局结构,未合并的乡应形成以乡中心小学为核心的单网状分布结构,已合并的乡镇应形成以合并前后两地中心校为核心的双网状布局结构,不能人为地撤除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当地学生的入学率,还会破坏整个“点心”式网状结构教育功能的发挥。

其三,着手解决当前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凸显的重点问题。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所引发的突出问题有三个,即学生就近入学难、家长对寄宿制不放心、被撤并学校各项管理及去向不明。为此,一要保留必要的村小低年级教学点。在制订学校布局调整和规划方案时,我们必须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要特别关注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三个因素对学校布局的现实制约问题。对凡在一年级入学生员数量达到一个班级规模的村落,即便采取“一师一校”或“个人包班”制,也得确保设立至少一至三年级的教学点。二要规范和完善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的设施及日常管理。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学校也要多方筹措资金,为寄宿制提供完善的软硬件条件。同时,学校要建立健全寄宿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专职生活教师;无条件者则应为那些在寄宿生身上多花精力与时间的教师制订出相应的补贴方案。三要加强被撤并后学校的规划和利用。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明晰产权,以便依法处置上述资产;同时,不管是采取何种方式,我们都要将其闲置不动产有效地利用起来,最好是能将其办成“学校”(如农民学校、活动场所等),以发挥其教育功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9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888

[3]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EB/OL],(20064)6-09)[2009-05-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6

[5]戴伊托马斯,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鞠方安,吴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

第4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但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问题: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比较明显。尤其受制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乡村学前教育还非常薄弱,亟需扶持。当前不少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来扶持学前教育。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把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对幼儿园的建设放到了“显微镜”之下,立足于“精准”的基础上,着眼于整个学前教育的发展。该《计划》有着明确的目标任务,即:到2017年,保证贫困地区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到70%,同时还要按标准配齐配足幼儿教师,配备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同时,要优先实现革命老区、藏区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障贫困地区适龄幼儿均能接受学前教育。

为了保证《计划》中目标的实现,相关部门也规定了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比如,着力扩大贫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切实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重点支持革命老区和藏区农村学前教育加快发展;规范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健全完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建立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机制;提高规范管理和科学保教水平,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实际,各个幼儿园也有各个幼儿园的实际,不存在建设的“万能模式”,这也要求建设者在扶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真正将“精准扶持”落实到实处。

如果将乡村幼儿园建设比作“一台戏”的话,笔者以为要“唱好这台戏”必须依托于三方面的力量:搭一个“好台子”、组一个“好班子”、选一个“好本子”。

所谓搭一个“好台子”,指的是要进行相应的硬件投入。我们常说“环境具有育人的作用”。的确,园所环境与儿童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不少乡村幼儿园的校舍与时代格格不入,缺少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缺少必要的体育训练器材、学生活动场地严重受限,这些现状导致区角活动在农村幼儿园难以得到开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儿童在园内的学习生活得不到科学地安排。鉴于此,我们应当加大财政对乡村幼儿园的投入,比如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专项经费,以加强对乡村幼儿园的重点建设,从而保证乡村幼儿教育“有处可为”。

所谓组一个“好班子”,指的是乡村幼儿园建设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乡村幼儿园的良性发展,光有“好台子”是远远不够的,重点还在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也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连。困扰乡村幼儿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人”。据了解,我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在幼儿园,甚至达到了1∶36.1,远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地方甚至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两三倍。即使搭出一个精美的舞台,没有了“演员”终究是一场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教育主观部门有针对性地培养幼教人才,注重学前教育的师资补充;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国培”、“省培”、“校本培训”等项目,加大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将乡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质量提升一个层次。

第5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医生;现状;经济收入;养老保险;建议

乡村医生最初的名字叫“赤脚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农村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各种疾病肆意流行,在严重缺少药品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提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赤脚医生,他们半农半医,一根针、一把草治病,曾和农村三级卫生网、合作医疗制度并称为我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支柱”。

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乡村医生是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他们正肩负着广大农村居民卫生防疫、常见病诊治等各项任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医生”这个队伍的人越来越少。

一、我国乡村医生短缺的现状

村级医疗机构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重要场所,乡村医生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们既耕田种地,又担负着8亿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任。然而,2009 年底,全国农业人口8.83亿,59.9万个行政村,村卫生室63.3万个,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数125.4万,其中乡村医生99.5万(占79.3%),平均每村乡村医生1.66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1.13人。

2009年,山西省新增加的“村医空白村”高达2000多个。老村医退了,年轻村医没有补充进来。而正规医学院毕业生极少到村卫生室工作,不少乡村医生一旦取得了相关学历或执业资格,就会离开农村。而目前我国的乡村医生的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这也表示乡村医生队伍将会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状况。

二、乡村医生短缺的原因

(一)乡村医生经济收入微薄

乡村医生的收入水平很低,平均每个月1000元左右。这个1000元里面已经包括了政府的补助。如果跟外出打工的农民比,他们的收入比技工,如电焊工等都要低,大致跟普工,比如砖瓦工等差不多。

乡村医生经济收入包括医疗收入和农业收入,其中医疗收入又主要包括村医务室的业务收入和当地政府对乡村医生的补助。从乡村医生收入结构来看,医疗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政府的补助却微乎其微。而近些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增多,在村里看病的人越来越少,乡村医生的收入更显得捉襟见肘。同时由于“药品零差价”、“新农合制度”等制度的推行,使得乡村医生的医疗收入越来越少。乡村医生的收入不稳定,导致其积极性受挫,对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也不强。由于这些现实摆在眼前,使得有些年轻的乡村医生不得不放弃这一行业。而由于经济收入的微薄,这使得乡村医生行业没有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其中。

(二)乡村医生的“特殊身份”

乡村医生是什么?乡村医生是农民,目前乡村医生有逾100万人,他们来自于农村,是农民身份。而且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拿到国家的职业医师资格或职业助理医师资格。我国的很多政策是按照行业、身份来制定。

村医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他的身份始终没有改变,仍然是农民。虽然他们做着医生的工作,但并不属于600万国家卫生技术人员,是另类。国家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一些政策,乡镇卫生院有份,但村卫生室及村医就没份。乡镇卫生院的医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其职称可以往上升,但村医干一辈子还是村医,没有职称。由于不能享受到国家卫生技术人员的待遇,这也使得人们更不愿意走入到乡村医生这个行列中来。

(三)大部分乡村医生没有养老保险

目前,只有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初步建立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多数地区尚未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研究显示,乡村医生仅有2.54%的人有养老保险,97.46%的人没有,“老无所养”问题严重。乡村医生年龄在55 岁以上的占总数的18.63%以上,他们现在很多人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退休之后生活还是没有保障。

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乡村医生同其他农民一样,也是在自愿原则下参保,以自助为主,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中东部地区某些县实施了这种农村养老保险,但现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水平不高,返还额度低。而乡村医生收入微薄,限制了他们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预存”养老。作为“赤脚医生”,到老了连“双鞋”都穿不上,这更使得这个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少,而人们亦不会选择这个职业。

(四)人们的城乡偏见

虽然当前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而在事实上,人们并不愿意去农村工作,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首先,农村的基础设施滞后,跟不上城市人生活的节奏,比如,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水电设施不完善,这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生活的人来说难以接受。其次而言,农村的生活方式很多都需要体力来完成,对于习惯了城市少于运动,体力脆弱的人而言是根本无法承受的。而对于曾经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他们都有走出去的心切,光宗耀祖的心理很强,他们认为走不出山村,就很难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乡村医生每日进行卫生服务的平均时间为8.5个小时,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每天工作时间。对于乡村医生这样全年没有休息日的职业,人们更加不会考虑。

三、缓解乡村医生短缺的建议

(一)加强医学生文化教育,培养专业乡村医生

政府应该建立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医学类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政策。通过改变医学教育体系,从而选择、培训和分派更多愿意去农村行医的卫生专业人员,这是补救乡村医生短缺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美国一些州推出了农村医生培训项目。而联邦政府赞助的医学项目中,大多是都面向农村的。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这些政策。通过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的方式为农村地区培养乡村医生,生源可以来自农村本地,亦可向全社会征集。并且,对于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乡村医生的课程,政府可以采取印度缩减本科医学课程的方式,短时间内为缺少医生的地区培养有技能、会看病的全科医生。

(二)合理的保障乡村医生的收入,解决乡村医生“特殊身份”

为了稳定农村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队伍,政府应充分了解到乡村医生的收入来源,加大对于乡村卫生所的投入,首先政府应该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的收入和待遇,根据当地经济水平,确保乡村医生的政府补助的发放。

其次政府要严格检查,逐步将合格的村卫生室加入到新农合的范围内。

再次,政府对村卫生所一些设备等“硬件”系统给予补助。另外可以分步实施药品零差率制度,同时参照教育系统将乡村老师纳入为国家干部,可将乡村医生纳入到当地事业单位编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农村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三)建立合理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

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各地根据地区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管理模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养老模式,细化各级政府、机构和个人的分担比例,“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很多地区也可以结合“新农保”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但政府应采取措施使其养老保障水平应该高于一般农民,如与其服务年限相结合,以体现其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贡献和当前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承担的重要任务。经济较好的地区,可将乡村医生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样使得乡村医生的待遇更一步的提高。

(四)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加强农村建设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管理机构的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建立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强化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职能。

完善其管理规章制度,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加强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建立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档案,作为回访和培训质量检查的材料来源和依据,全面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监管力度。

另外,政府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的建设,鼓励企业“下乡”,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外出打工的人数。随着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的相对稳定,乡村医生的收入会更加稳定,就会减少乡村医生的“流失”。同样也会有更多的人会流入到乡村医生的队伍中来。

四、结语

乡村医生作为医疗部门最底层的一个编外医疗单位,他们的作用是任何一级正式的医疗部门都无法取代的。乡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的关系是亲情、友情、还有乡情。他们对于患者身体的健康状况、心里状态、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都了如指掌,能够及时的发现他们的身体健康的任何异常情况,随时对他们的健康、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康复进行指导,调整和康复治疗,这也是各医院所不能做到的。村医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全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因此,壮大乡村医生队伍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任苒.中国乡村医生的发展与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5)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朱宏,徐刚,高健.江西省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对策研究[J].农业考古.2009(4):317~320

[4]迟小小,周令.印度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1,32(12)

[5]史甲奇,贾红英,高鸽.我国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现状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32(1)

[6]任苒,田疆,张光鹏,李晓燕.中国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

第6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和顺县;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一、绪论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跨世纪的、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都充分说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那么艺术教育如此重要,实施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本文选取山西省的一个县城和顺县进行研究,力求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果。对当下和顺县的乡村艺术教育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该时期和顺县艺术教育实行的现状出路及对策等问题。(一)概念界定。艺术教育是什么呢?“艺术教育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而是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①。本文艺术教育所指的是广义的艺术教育,包括中小学开设的除专门教授知识以外的所有课程与活动,具体包括音乐、美术、电脑、体育等课程及其他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二)和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顺,位于山西东部,晋冀交界之地,巍巍太行之上,清漳穿城而过,四周环山,县界天成。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和顺的相对封闭与隔绝。因而地处太行之巅的和顺,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两区”开发县,也是典型的山区县。例如和顺的马坊乡、横岭乡、阳光占乡、青城镇,都距离和顺县城达百里之遥,马坊更是如此。较大的县域面积,多山的地形,共同造就了独特的和顺。和顺有各级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在内)共有67所,除和顺县第一中学、和顺县职业中学两所高中不在研究范围外,剩余65所学校。和顺县农村中小学则指的是除了县城的三所初中(和顺二中、和顺县三中、兴才中学)、6所小学(和顺县东关小学、义兴镇串村小学、和顺北关示范小学、河北寄宿制小学、义兴镇南关小学、任元汉小学)和7所幼儿园(县城6所小学均有附属幼儿园,外加康乐幼儿园)。除此之外的49所学校,皆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农村中小学数量占中小学总数的75.4%,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38%,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9.5%,因此农村中小学在和顺教育体系中的分量不可谓不重。

二、和顺县艺术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及现状

(一)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在孩子性格定型之前,有意识有引导性地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这有利于塑造孩子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世界,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而健全的人格。艺术教育在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在艺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与纰漏。当今青少年所面临的现实折射出,需要对艺术教育提高重视。(二)从和顺乡村艺术教育的地位和现状看。和顺县的乡村中小学在和顺县的教育中扮演着十分特殊的角色。乡村中小学人数虽然仅占20%,但其占据了近40%的师资,这些教师都是日后和顺教育的支柱,对于他们的培养与使用,直接关系到和顺教育的成败。从和顺县乡村艺术教育现状说起,以较偏远的马坊乡、阳光占乡、青城镇、横岭镇四地作为研究地域,四所乡镇一贯制学校为例进行研究与探讨。虽然此四所学校不能代表和顺县农村艺术教育的平均水平与状况,但因其距离遥远,管理上肯定存在某种先天的缺陷,各种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与集中,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⒈繁重的教学任务马坊乡马坊一贯制学校在这四所学校中,更具典型。马坊乡马坊一贯制学校有学生74人,有教师30人,师生畸形结构比,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带来的弊端是显著的。⒉师资的配备不合理与频繁的调动自2009年以来,特岗教师的引入,虽然极大提高了和顺教师队伍的质量,但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专业与教学不匹配,不利于师资的优化处理。从2014年算起,以马坊中心校为例,最近三年招聘教师算起,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基本不匹配,甚至达到75%左右,这样势必导致师资配备不合理,造成浪费,因而十分有必要对全县教师进行相应的统计,再次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达到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然而,县城中学下乡制度,乡镇中学交流制度,凡此种种,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乡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进了城乡老师的交流与沟通,提升了乡村的教育水平,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频繁的调动,使得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导致学校政策的延续性、学生学习的连续性与学习效果都大打折扣。也给乡镇中学的管理,师生的共处与学习,都带来了种种不利,因而十分有必要将时间加长,统一定位五年或许更加合适。(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当今中国,社会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一个缓慢、稳定、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社会形态正成为过去,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互动性、开放性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必须面对且浸染其中的生存环境”②。学校教育需要直面学生发展现状,乡村中小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民工第二代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复杂性,在这种境况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应该得到重视。马坊九年一贯制学校,留守儿童问题突出,马坊乡的经济支柱是农业,农忙时节过后,人们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家,所以很有必要加强马坊的中小学艺术教育,更要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艺术教育的解决方式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农村教师和学生对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及家长和社会对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都很重要。而今教育界呈现出两种现象,一种是由于该地受地域环境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家长与学校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学校很难开展艺术教育。同时,由于受农村经济收入的制约,某些家长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在学生艺术教育上搞艺术投资甚至抱怨学校为孩子订了些没有用处的书(音乐、美术教材)增加了经济负担。(二)政府应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扶持。首先,和顺县教育部门应尽快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要依据素质教育的精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强化评估内容的全面性、评估方式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评估过程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要把艺术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评估;把教师艺术教育的业绩纳入教学评估,还要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把艺术教育的评估结果作为评优的依据之一,年终考评晋升职称的时候把艺术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对待,使评价管理产生强大的驱动力,这样才能调动教师从事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其次,依照和顺县经济发展现状,县乡两级政府应适当承担小部分的办学经费。相关部门要对艺术教育经费进行依法监督管理,确保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量发放。和顺县教科局已在此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对乡村教师加大了补助力度,分为三档:600元、400元和200元,以距离远近划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马坊、青城、横岭、阳光则是最早的受益者。(三)学校应开展乡村艺术教育地方课程。和顺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学校应开展乡村艺术教育地方课程。为此,和顺县马坊乡马坊一贯制学校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融入艺术教育教学之中,开发出适合本校特点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如选修课、专题讲座、生活技能性课程、艺术欣赏性课程等内容。例如和顺县作为全国知名的牛郎织女故里,马坊可挖掘其农耕文化;战国名将乐毅曾避难于马坊,可带领学生去乐毅村访古;可在秋收时节,帮助农民收获,体会种地的苦与乐;可参观抗战时期碉堡,缅怀先烈,牢记国耻,这些条件得天独厚。同时,在开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时候,应与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木雕、刺绣、编织、剪纸等艺术创作技术,支持学生主动参与当地的文化用品开发和民间艺术创作等文化产业建设中,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民间艺术的拯救和传承,参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建设。

四、结语

尽管当前和顺县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遗憾,但只要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线教育工作者能认识到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发挥乡村的地域优势,切实提高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从而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在不远的将来,我坚信:和顺县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就一定会展现出新的面貌。

作者:郭强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谢欣.安顺市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4(3).

第7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2007年12月江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在全省范围开展的以提高执业能力为核心的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决定。这个决定拉开了全省3.2万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帷幕。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全省实行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学制三年,分六个学期,第一至三学期为理论课学习,第四至五学期为见习、实习,第六学期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专项培训;课程设置为理论必修课程24门,任选课程4门(每位学员任选1门),其中考试课程16门,考查课程9门;办学形式根据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半工半读,采用集中面授、分片辅导、课堂教学、视频教学和个人自学等手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形式;集中教学点设在学员所在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过“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视频教育系统进行教学,辅以各市辅导中心教师面授。全省将有数万人参加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学习,常州市注册学员共594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被定为常州市辅导中心。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给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带来了全新思考。为了确保学员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合法执业,学校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1.提高办学认识,加强领导管理

1.1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乡村医生分布在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教学点分散,辅导工作量大,教学和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继续教育处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乡村医生在岗中专学历补偿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教学工作的统一有序开展。

1.2定时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乡村医生在岗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定时召开会议,强调乡村医生补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教学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管理工作,把学历补偿教育作为提高乡村医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2.精心组织教学,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整个培训管理的核心和重点,要保证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采用多方协作、联合管理的方式。

2.1认真挑选任课教师

学校根据学历补偿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特点,挑选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任课教师,参加主办学校举办的同课程会议,根据同课程会议精神认真分解教学任务,制订辅导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辅导工作。

2.2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学校要根据乡村医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管理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合理进行课程安排,精心设计《课表》、制定《教学点管理制度》;开学前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对教学点负责人和管理员们进行思想动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对教学点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充分做好教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2.3加强教学期间管理

各教学点均配备负责人和管理员,对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考勤管理,严肃课堂纪律,确保授课质量。

2.4严把教学质量关

2.4.1首先要求面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平时学习,做好教学笔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2.4.2安排教师面授时,教学点管理人员要求学员做好预习,了解学习目标,使学员能带着问题、带着困惑听课;听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思考授课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和交流,通过听课获取各种有效资源,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2.4.3安排学员收看视频讲座时,教学点管理人员要求学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围绕当日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和开展讨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疑点、难点。

2.4.4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开辟“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专栏”,及时向乡村医生传递相关信息。

2.4.5每学期结束,学校及时召开教学点负责人工作例会,总结一学期教学工作情况,并布置下学期工作计划。

3.加强教学管理研究,正确引导学员学习

第8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医生;医师职业精神;医学人文;医学教育

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护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大了教育培训的力度,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乡村医生的服务有了更多人文性的要求。而目前绝大多数培训机构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仍然偏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传授、学历的提高以及(助理)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的提升。人文教育的缺位加之经济等因素的冲击,导致部分乡村医生社会责任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和价值取向扭曲、沟通能力欠缺及服务意识缺位等,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在“健康中国2030”保障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利益的战略目标下,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除继续提高专业水平之外,也需要加强对乡村医生职业精神的教育与培训。

1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

医师职业精神是指医者表现在医学行为中的主导思想,是在医学实践中建立和凝练的,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所肯定并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1]。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医师临床能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其既包括对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包括对该职业的认可与以身作则,其核心是谦逊、正直、责任心和诚实等品质。

2乡村医生职业精神教育培训现状

2.1乡村医生职业精神的先天优势

首先,我国乡村医生长期生活、工作并扎根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既为医又为农,他们勇于奉献、甘于吃苦、不计名利,用最简单的医疗设备和自己的责任心,为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基础性卫生工作,发挥了农民健康卫士的重要作用。其次,乡村医生立足于乡土气息浓厚的熟人社会环境中开展服务行为,他们与患者颇为熟悉,因此,乡村医生与患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亲人”关系。第三,乡村医生的服务对象都是生活在基层的农民,工作中必须要处处为农民考虑,既要治好病,又要少花钱。他们对患者的家庭病史、经济情况等比较了解,更能理解患者的就医心态与健康利益诉求,也更容易成为患者的精神支柱。

2.2乡村医生职业精神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提出,各国医生都需要在医学知识、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达到最基本要求。乡村医生作为我国卫生队伍的重要一员,理应具备并达到该基本要求中的标准。然而纵观当前我国乡村医生队伍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乡村医生在职业精神建设方面还有待提升。2.2.1乡村医生对医师职业精神缺乏了解。多数乡村医生未受过系统医学教育,除自身知识与技术水平有限,误诊、漏诊、延误诊断治疗、操作不规范导致医疗差错时有发生外,其人文知识匮乏,对“医师职业精神”的概念、内涵、作用等知之甚少,也缺乏对具体医德规范和标准的深入理解,以及与患者有效沟通的技巧,他们多数只是凭借道德直觉工作,也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处理问题,较少注重提高自身医德修养,也不重视医患沟通的艺术。乡村医生处在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底层,待遇水平偏低,部分乡村医生仅把这份工作看作是贴补家用、维持生计的一种手段,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没有太大兴趣,也不愿去操心“医师职业精神”的具体要求,得过且过。这直接导致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容易引发医疗事故和纠纷,还迫使部分患者“小病大治”“舍近求远”地去大医院诊治。2.2.2市场经济严重冲击了乡村医生的职业精神。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医生失去了政府保障,游离在医疗市场的边缘,半医半农艰难地维持生计。受不良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乡村医生也逐渐将市场交换原则运用到医疗工作中,开始追求经济效益,乱收费、卖假药和过期变质药品、过度治疗[2],引起农民不满,进一步削弱了农民对乡村医生的认可与信赖。

2.3现有乡村医生教育培训计划忽视医师职业精神培训

乡村医生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他们的职业素质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加强乡村医生职业精神教育,引导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良好的医德医风,不但有助于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让广大农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农村卫生工作目标的实现和健康发展[3]。

3乡村医生职业精神教育培训的对策

3.1提高乡村医生的社会地位及待遇

新医改后,乡村医生作为卫生院的下属,成为整个医疗体系的最底层组织。但我国卫生系统人事编制及相关福利政策仅下沉到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不享受国家正式编制的各项待遇,还要受卫生院管理,缺乏归属感。作为农村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员,他们会在不经意间去和与自己“差不多”的教师、村干部等对比,相比较低的收入难以激发其职业自豪感以及献身于职业的热情。而且,现有乡村医生分配制度也加剧了他们的不公平感,如药品零差率政策取消了乡村医生药品加成收入,虽然政府给予补贴,但总体收入仍大大降低;另外,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85.9%的乡村医生认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增加了其工作量,甚至一些乡村医生需要利用业余时间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但薪酬增加较少,导致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而且药品质量也难以保证[4]。因此,首先要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乡村医生的身份,使其有职业荣誉感,才能坚定其扎根基层的信念。其次,在一体化管理的大背景下,可以将乡村医生的行政隶属关系划归到乡镇卫生院,无论是从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收入分配管理上都和乡镇卫生院采取一致性,实现乡(镇)村医收入的均等化[5]。第三,允许乡村医生参加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定。第四,应健全并完善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当乡村医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同行基本一致,而且生活无后顾之忧,工作被需要与认可时,他们才会安心地扎根基层服务病患。

3.2加强乡村医生职业精神相关科目教育培训

3.2.1增设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可以根据社会和医学科技发展的变化及乡村医生实际增设一些新的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患沟通技巧以及党和国家有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等课程。特别是要把医德教育作为乡村医生培训中的必修课,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乡村医生工作的价值和职责,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尊重和关心病人,较好地实践“守护农民健康”的职责。只有让乡村医生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下得去、留得住,也才能将所学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更好地运用于乡村的医学实践[6]。课程形式可以是一定学时的必修课,也可以是针对乡村医生实际需求开设的医学人文专题讲座或大家讲坛,特别是邀请相关专家来到乡村医生身边现身说法,既可以加强人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可以帮助乡村医生从专家身上受到启发、得到鼓舞,并自觉树立起服务乡村卫生事业的崇高理想。3.2.2在医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中渗透医师职业精神。医乃仁术,医学的人文性渗透在医学的每一个角落,专业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还要将蕴涵其中的丰富人文资源传授给学生。在乡村医生专业知识培训时,专业课教师要适时渗透人文知识,让医学人文与医学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床旁见习、实习帮助乡村医生在增长临床经验的同时,认识医师职业精神的思想内涵。3.2.3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乡村医生的职业精神。近年来的“最美乡村医师评选”等活动,宣传、弘扬乡村医生重要作用与先进事迹,极大地增强了乡村医师的职业荣誉感,坚定了他们扎根农村的信念,同时也带动了更多人去关注、支持农村卫生事业,为农村医生队伍建设以及乡村医生职业精神建设打了一支强心剂。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医生先进、感人事迹的报道,鼓舞更多的乡村医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得更好,也可以引导受过良好医学教育的年轻医学生回到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二是加强对乡村医生职业精神的考量,对道德典范予以表彰,而对医德人格存在瑕疵的乡村医生要批评教育,小惩大诫,严重者可取消执业资格。

〔参考文献〕

[1]金福年.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的基本特征———从《医师宣言》谈起[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6):161-163.

[2]张丽霞,吴堃.乡村医生人格内化的现代价值及培养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0):60-61.

[3]戴伟娟,谢素芳,王朋,等.关于加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1):1129-1130.

[4]尹文强,于倩倩,陈钟鸣,等.乡村医生组织公平感现状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4):280-283.

[5]王冠男.基于乡村医生管理现状的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4,28(11):690-693.

第9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从农村幼儿教师培养的角度来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是当前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重要课题。着眼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培养,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必须要明确农村幼儿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课程改革以实践性、农村性、地方性和现代性为主要特点,以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强化学生自主意识,彰显课程乡土特色,培训教师现代乡村意识等为主要路径来开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农村幼儿教师

近年来,随着农村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升受到了高度重视。地方高校作为农村幼儿教师培养的主要机构,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衔接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性。因而,从农村幼儿教师培养的角度来探索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以使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能不断适应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已成为当前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改革的着眼点

要使课程设置能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必须摸清农村幼儿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一)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

从专业理念来看,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保教观较好,教师观其次,儿童观较差[1]。于爱江、冯夏婷、李雪晗等人指出,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存在科学性薄弱、民主性不足等缺点。理念是动态发展的。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探讨和交流,逐步形成了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学反思,调整改进教学行为,不断反思调整,也是累积发展自身教育理念的过程。农村幼儿园工作环境较差、发展机会较少,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也进一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信念,导致很多教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不足[2],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缺乏理想追求,不会主动挖掘自身专业发展潜能,进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二)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

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从专业培养知识来看,地方高校实行“平台+模块”的“2+1+1”课程模式,前2年主要学习综合素质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第3年以学习专业课程为主,第4年主要学习教育实践课程和方向模块课程,基本形成“素质+专业+职业”的知识体系,以期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素养。但尽管如此,由于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对于农村幼教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上岗后,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接触对象的不同,所学专业知识与岗位有偏差,一时难以适应工作;再加上农村幼儿园培训机会不多,园内学习氛围不浓,所需专业知识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改进和提高,致使教师素质总体偏低。因此,高校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必须突出专业知识的针对性,以缩短毕业生的入职适应期[3]。

(三)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有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受社会评价的影响,农村幼儿教师更关注显性教学技能的掌握和发展,因而,弹、唱、跳、画等技能的提升是教师所迫切需要的。教师环境创设能力较为薄弱,这与幼儿园现有条件有关。农村幼儿园以民办园为主,规模小,投入少,能用于环境布置的材料少,限制了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的发展[1]。对于教学反思能力,由于工作繁杂,教师难以有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有的只是在脑子里一“想”而过,而并没有通过“写”来整理思维、内化知识,进而解决实际问题[4],但这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学习过程。另外,在农村,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大多数家长送孩子进幼儿园的主要目的,家长每天最关心的是孩子认了多少字,会数多少数。这样的功利教育需求,如果教师迎合,则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而如若教师不迎合,则会影响幼儿园的生源甚至生存问题。因而,有必要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能力,宣传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二、课程改革的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综合性、应用性强,着眼于培养农村幼儿教师,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要突出实践性、农村性、地方性和现代性等特点。

(一)实践性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是其在情境中的实践智慧,因此,地方高校在优化整合原有课程体系时,需要立足于当下学前教育的实际,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依据,关注现实教育情境中存在的困难,突出实践性。实践强调“做”,但又不只是简单地“做”,还需勤于反思,以知识、智慧为支持,培养反思性实践家型幼儿教师。为此,地方高校构建“理论+实践”的“2+2”培养模式,即前2年以校内培养为主,后2年校地合作实行校外导师制,每个学生结对一个校外导师,开展实践性知识指导与训练。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是动态发展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的不断循环发展,幼师生历经“学中做”“做中思”“思中改”,有效获取实践知识,累积实践智慧,发展实践能力。

(二)农村性

以往的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再加上授课教师对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了解不多,缺乏来自农村幼儿园的实践经验,课堂教学很少能带给学生关于农村幼儿园所需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技能。教学难以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致使幼师生缺乏乡村教育情怀[5]。待他们毕业上岗后,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农村幼儿园教师岗位需要之间脱节明显,不利于入职适应和之后的专业发展,这些都促使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加紧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关注农村教育环境,依托其特有的人文自然资源,立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状况,以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切入点,突出“农村”特色,提高幼师生入职后对于农村教育教学的适应性。

(三)地方性

地方高校的发展要立足地方,同样其课程改革也应立足“地方”。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将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引进校园、融入课程,或是在相关课程中作渗透,或是开设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方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开课的形式相对灵活,可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呈现。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寻找当地文化的印迹,畅谈地方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走进乡土,实地考察当地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况,了解地方的历史变迁和民俗文化,感受地方文化、人文思想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在将民间工艺美术、地方戏曲、民间舞蹈等地方文化艺术融入课程时,应注重与当地的农村生态、农耕文化相结合。

(四)现代性

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而,课程改革要引向何处?一是要体现现代视野,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规划和发展[6],且要符合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二是课程设置要遵循“教师既要汲取历史上的科学、艺术、道德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又要适当反映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成果”[7]的原则,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根据学科发展变化而不断修订调整,并且要注重多学科交叉发展,以培养出现代型的优秀的幼教人才。三是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是改变农村学前教育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短板”中的“短板”之现状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区域传媒平台的优势,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大力推进电子白板、教育云共享平台等的广泛使用。

三、课程改革的路径

课程改革是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落脚点。围绕农村幼儿园发展的需求开展相关改革,既可促成高校与农村幼儿园的有效对接,也能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性。

(一)调整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应用性

课程内容的调整,应与农村幼儿园的需求相衔接,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要强调实践性。专业课程除了讲述系统的学科知识外,应突出与幼儿园紧密相关的知识。如,卫生学方面应多讲些幼儿园常见的手足口病、感冒等疾病的预防措施;美术课程,鉴于农村幼儿园除绘本、大型玩具外,一般都由教师自制教玩具、布置主题墙等,因而,要增加手工制作的课时量,增加创意美术的内容,重视线条画等。二是要作农村化设计处理。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农村化的设计,增设“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电子白板使用”等课程。三是要与入职相关培训衔接,如,乡镇幼儿园保健教师和营养师一般由同一教师兼任。为此,在相关课程中要增设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保健教师和营养师的相关职责,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二)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主意识

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儿童观、教育观的问题,反思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应关注幼儿“怎样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鼓励幼儿表述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教师要以关怀、接纳的态度认真倾听。”[7]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重视教师的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然而,在农村幼儿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就这样了”,是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路上较常见的心态。为此,必须在职前强化幼师生专业发展意识,正所谓“没有被温柔待过,何来温柔待人?”教师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放权”意识,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主导课堂[8],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开发课程资源,彰显课程乡土特色

“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7]。教师应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善于利用和开发幼儿园环境、设施设备、活动材料等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7]。乡村教育离不开与乡村生活、乡村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9]要看到乡村中所蕴含的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因而,必须重视对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扩大学校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融合[7]。为此,邀请具有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的教研员和优秀教师担任农村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外聘教师,以期更好地将四季的变化、农作物的生长、当地特产、传统的民俗文化等融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中。此外,鼓励幼师生参与农村课程资源开发,在亲近自然中感受自然和人文之美,培育乡土情怀,同时也锻炼了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当然,也可构建农村幼儿园实践基地,让幼师生在实习锻炼中进一步增强其情怀和能力,为入职后的课程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四)注重教师培训,增强现代乡村意识

现代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特质主要有二:一是要具有现代性,二是要具有农村性,也即要兼具现代教师的共性和农村教师的特性。要使学生有这两方面的特质,教师必须要先具有,为此教师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加体验式的培训,深入农村幼儿园,真切感知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真实了解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发展现状以及农村幼儿的生活,增强培养好农村幼儿教师的信念,并善于根据幼儿园及当地的特点,充分挖掘农村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与农村幼儿园需求的契合度。培训还要紧跟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沿,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突出农村的“儿童观”。如,注重区域活动,突出自主活动的同时,也需要保留部分集体性教学活动,一些活动铃声的设置还需要教师作适时的提醒。另外,重视对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农村幼儿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师资。

作者:徐莉莉 单位: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丽琼,郭敏,蒋俊华.海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25(1):105-109.

[2]魏娟娟,钱海娟,张颖,等.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调查[J].新校园(上旬),2015(7):135.

[3]黄俊.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区民办园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王水发.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与改革路径[EB/OL].

[5]教材课程向城市化倾斜,农村学生缺乏乡村情怀[EB/OL].

[6]潘希武.面向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基础教育,2013,10(4):34-40.

[7]周洪飞.让每个孩子拥有最好的人生开端———《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解读[J].幼儿教育,2005(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