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学习培训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培训;管理;效果
一、短期培训学员的特点
现在国家的培训有很多种。但是短期培训占了重要地位。短期培训因学习和培训时间较短,所以学员在培训和实习中的主动性不强,对自己要求差,所以培训难度较大。大多数人希望是轻松型的培训。很多学员原来在单位表现并不是很好,来参加培训并不是抱着来学习提高自己能力的目的,而是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好让自己能放松休息一下。所以培训的目的是来度假的。所以他们来学校后总是借故请假出去玩,或者是朋友在一起吃饭、娱乐,早就把培训的事忘到脑后了。还有的学员希望只上课不考试,甚至是不考试也可以拿证,在学校没有任何压力,随心所欲。
二、培训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由于来学校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单位。有的单位将单位最好的同志送来培训,希望其能在学校得到提高,回到单位能发挥骨干的作用。可有的单位却认为培训是没有用的,为了应负差事,只将本单位最差的员工送来,免得其在单位加大管理难度。所以,学员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这就给培训内容及培训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其次因培训时间短,所以许多学员认为培训结束就走人,没有将自己与学校融合在一起,就是走了培训过程,但是对配合学校管理和参加学校举办的课外活动不感兴趣。再加上教师由于一直是做学历教育的,对培训还是从零开始,对培训管理没有经验的,只是按照学历教育的管理方法去进行管理,忽略了学员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培训过程中还是像原来一样,像管理中学生一样,忽略管理对象在年龄、社会经验上的差距,只注重对学员的服务,而忽略了对学员管理,所以在培训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三、强化培训管理措施
1.打造优良的培训管理队伍
面对培训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学校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培训管理队伍。首先学校应注重发挥专职培训管理教师的能力,组织他们参加业务培训。通过集体学习、开经验交流会和到其他培训学校去取经,直接将已成形的管理经验拿来为己所用。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来研究培训学员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使各位教师能快速成长起来,使其尽快成为从事培训管理的专业人才,并从这支队伍中通过竞争机制来选拔优秀人员来担任班主任,使培训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使培训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2.健全落实学员培训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管理是在健全的制度下进行的。要保证培训教学及生活的正常进行,使培训管理进入科学管理,就要做到制度管人、程序管人,改变过去的人管人。人管人不仅不科学,而且不准确、不到位。并且也容易得罪人。同时人管人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工作,使单位产生了很大内耗。所以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这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我们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如:学员的考勤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员反馈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实施,使管理工作步入一个新阶段。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学员首先知道我应该如何去学习,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如果违反规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良后果。有很多人面对制度而望而却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贯彻落实上级组织有关社区教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化管理,努力构建全民终生学习氛围,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提升,为加快**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09年—2011年)。
2、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师德教育,倡导团队精神。营造以法治校、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身作则的良好校园氛围。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加速教师适应岗位步伐,全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4、牢固树立品牌兴校战略,发掘学校现有优质资源,突出自身办学优势,加大投入与开发形成亮点。
5、加强外部联系、内部沟通,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6、积极联合兄弟学校组建社区教育联盟。
三、具体任务
1、集全校智慧、请教育局、安阳街道领导指导,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使学校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好、更快,必须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学校将通过全员参与,聘请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一个结合实际、紧跟时代、富有远见的发展规划。
2、
学校内部管理
(1)坚持依法治校,加快完善学校制度化建设步伐。认真执行和不断完善《**社区学校工作制度》、《**社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社区学校档案管理制度》、《**社区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等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2)发扬主人翁精神,宏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同事间合作,做到有分有合,共创学校优良业绩。
(3)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促进教职工间的合作与交流。
3、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教育,鼓励教师自学、自修,把教师的学习情况纳入考核。
(2)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努力创设学习条件,提高教师岗位胜任度和服务水平。
4、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教务处按时进行检查上课、备课、教学组织、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2)大力发展教科研工作,深入社区、课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科学研究,开展关于《成人教育学校与社区教学中心联动开展社区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探讨研究,实现理论引领实践,提高工作有效性。
5、抓契机、树形象,创品牌、谋发展
(1)抓住**市合格社区学校评估的契机,积极谋划各类社区教育活动,紧密配合**街道办事处,把我校的社区教育工作水平提
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我校成为**社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2)大力发展优势项目,成人学历教育已经走下坡路,社区教育正深入人心受到各方关注,要积极打造社区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的品牌。
(3)依托社区教育这一学校优势项目形成辐射,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瑞安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使学校各项事业齐头并进。
6、齐心协力、踏实工作,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1)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社区教育工作例会和社区教育年终考核制度。不断开拓社区教育新的思路,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
(2)组织扩大社区教育志愿者和讲师团队伍,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进一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和就业培训以及健康教育、食品安全、法制教育、妇女维权、外来人口教育、心理咨询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专题讲座和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使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活动做到经常化。
(4)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宣传、组织、评选活动,配合上级工作要求,在**街道办事处的指
导下,开展辖区内学习型单位、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楼道、学习型家庭等的评选活动。
1、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分管主任、各科室及社区居委会主任组成的强大的社区教育领导班子,建立街道社区教育为主体,社区居委会为分校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2、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社区教育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学习型组织评比制度,经费、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教育活动的准入制度,使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发挥街社区教育优势,挖掘培养和收集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经验
1、我街社区教育以“九校一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团校、残疾人素质培训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以街科技园区为依托,开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由街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志愿者队伍教育优势,体现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组织
1、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的氛围,创造学习型街道和学习型社区。
2、推进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评选工作。
四、调动街道各方面资源,共筑街社区教育平台
1、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与街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做到协调发展、借势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新晨
2、逐步规范街道、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提高街道社区教育活动基地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落实公共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制定规范教学社区工作计划和内容。
五、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1、我街建立一支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小组,深入对社区教育的调查研究、学习,写出几篇有关社区教育工作沦文
一、明确培训理念
培训是动力、是活力、是福利。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牢固树立“校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并确立学校校本培训的方针与策略,把教师实践智慧、教学艺术、教学技能、专业技能、过程方法、教学理论、职业行为规范、职业幸福感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把资源、形式、方法的组结作为学校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健全由学校行政、各科组长、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组成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具体指导落实各项培训计划和任务。
二、健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学校校本培训的考核奖惩与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学校关于教研工作的要求》、《学校新教师培训制度》等操作性很强的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并制定学校每学期和每学年学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计划。
学校须严格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对于每次教研组活动和专题培训,都要做到“五定三有”,即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全校教师须人人参与。教师培训的结果须纳入《学校教职工考评奖惩制度》,并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及职称评定挂钩。
三、加强人本关注
高质量的工作质量与生活质量是以高质量的生命价值取向为前提的,高尚的师德、深厚的教育工作幸福感、美满的生命质量观是现代教师需要养成的重要的教育生命元素。基于这样的培训视角,学校须在教师培训中坚持倡导“让生命在教育工作中闪光”,倡导每一个教师做四种人,即学习型人、发展型人、奉献型人、幸福型人。学校须持续大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十坚持十不准”等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大力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和公益活动;举行英模报告会、论坛、座谈会及各种专题形势报告会、读书会等等;适时开展以“提高生命质量”为专题的系列讲座;成立教工篮球俱乐部、交谊舞协会、太极拳协会、书法协会等业余群众性组织,经常开展活动,引导教师调节生活节奏、释放压力、陶冶性情、增强体质、丰富生活。
四、完备培训资源
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学设备设施,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尤其是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例如,要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资源丰富的校园网,为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便利,使校园网成为师生信息交流,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学校须每学年筹措资金,不断地购进新书,并长期征订有关教师成长的期刊,为每个学科教研组征订业务杂志,为校本培训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落实培训经费
学校须不断加大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对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实验都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期末,要根据《学校课题管理办法》对各课题组进行全面系统鉴定考核,并给予奖励。
六、采取多种形式
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形式。
1.雁领式。雁领式校本培训是以“一课轮上”教学研究活动为平台来开展的。所谓“一课轮上”,即同一节课教学内容,同备课组所有成员依序轮上,每上必听,每听必评,评后必改,连环跟进,从而广集众智,凝聚共识,奠基未来。因此,“一课轮上”的教研活动方式犹如雁群的行动方式一样,大家轮流做领头雁,围绕着一个目标展开,引领全队比肩奋进。旨在整合集体智慧和力量,践行新课改理念,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养与水平。
2.讨论式。以“讨论式”进行课题研究方面的校本培训,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以会议讨论的形式交流、分享和学习开展研究活动中必须掌握和使用的理论思想、研究方法、工具、过程和资料等,以便研究者深入课题研究之中,真正学会课题研究,并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3.风暴式。采用“风暴式”的集中式培训方式,通过名家讲座、外出学习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文化水平和科研能力。这种时间短,容量大的学习,非常有助于教师观念碰撞,变革教育教学方式。
4.教练式。每学期初,针对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教练式”校本培训,培训周期为三个月。培训的方法以跟踪指导为主,既有结对师傅一帮一的传帮带,又有驻校专家的现场指导,培训的方式以结合教学实际工作的校本培训为主。其间,开展“五个一”的培训活动,即完成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好一节课、写好一份教学反思、听评好一节课、做好一个教学案例分析等,促使青年教师在磨练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丰富智慧,在历练中发展专业。
5.阵地式。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主渠道职能作用,广泛开展“五课”研究活动,即优质课、公开课、验收课、常态课、推门课研究活动,督导教师立足于自主研究、独立探讨、合作交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6.检阅式。学校要把检阅教师校本培训的成果纳入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大型教学与能力的比赛活动,如“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师综合素质比赛”、“英语青年教师风采大赛”等,并做到每次大赛有策划、有方案、有实施、有奖励、有总结。通过比赛,让教师自我展示,让学校集体检阅,促使教师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不断增强校本培训、岗位成才的专业发展意识,促进校本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7.交流式。包括同仁交流、科组交流、校际交流等。学校须不断拓展学校教师交流的渠道与平台,促使老师们旁搜远绍,极深研几,博采众长,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专业化水平。
不难想象,如此运作,假以时日,教师专业发展则必有大成。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学习型校园 研究型校园
新课改呼唤教育理念的彻底更新,呼唤以校为本的研究、学习、反思与提高,呼唤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呼唤学校开展校本研修。
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升办学理念
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将学习作为自己成长的第一要务,并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学习中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丰富内涵,增强底蕴。
1.加强领导,树立“求真务实,打造名校”管理理念。
领导班子是一所学校的“魂”,班子的建设关系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关系着学校的教育成败。因此,学校的领导团队要自加压力,负重拼搏,明确工作方针,形成网络管理模式,共同谋划发展方向。
2.启动校本学习、培训制度,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学习中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丰富内涵,增强底蕴。学校要把教师培训贯穿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让校本培训切实给教师带来经验分享、方法更新、认知结构的变革,带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努力使广大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认真组织“三级培训”,即领导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自我培训。
3.强化读书,让“读书的力量成为教师的力量”,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
学校要鼓励教师读书读报,从而提高教师的读书热情;举行“读书的力量就是教师的力量”读书论坛会,让清新的书卷气在校园荡漾。学校更要舍得投资,每学期都要购买新书,满足广大师生的读书愿望。给每位教师每年出资订书订报,确保老师人手一份刊物。另外,教导处每学期都要给每位教师印发新课改学习资料,如每日十问等,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并鼓励教师写出高质量的论文、随笔、案例等。
二、树立深化研修意识,提升办学品位
1.建立校本教研管理机制。
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第一负责人,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身体力行者。所以,学校首先建立以校长为核心、教育教学主管领导参与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主持和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为指导重点,从宏观上调控学校各项课题的进程。其次,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努力营造一个浓浓的学术氛围。学校每学期都要在开学前,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的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通过开放的教研网络,对教师进行各级各类培训,开展开放教研活动,为开放教学、整合教学做准备。此外,建立校园网站,开放校园网站。学校要定期将教师们的优秀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等研讨资料上传到学校网站上,鼓励教师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给教师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2.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学校要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建立骨干教师带新教师的帮带制度,制定培训管理方法,包括骨干、普通、新教师三套教师培训方案,推出“品牌战略”,通过校本教研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活动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功效。学校要将校本教研内容定位在围绕“教学研究”这一中心展开。各学科、各年级根据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研组集体的作用,让老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在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学术沙龙”活动,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理论框架、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有较好的把握。
(2)反思提高。
学习、反思、积累、交流是渗透在教师日常工作中的、最频繁发生的、最具有研究性质的行为。学习使研究获得正确的起点,反思使认识得以深化与升华,积累使研究具备厚实的基础,交流使思想得以澄清和拓展。学校应要求教师通过撰写教学后记或教学一得,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不仅能做到:计划、行动、系统地观察、反思――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诊断,而且能做到:“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动态中研究行动”,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素质化进程。
(3)深入开发。
校本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课题,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新举措,是我国办学体制走向开放化的良好标志。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既是一种趋势,更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还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此项研究也要在学校初步展开,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健全校本课程开发教研网络。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独辟蹊径,研制开发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礼仪教育”、“国学教育”、“经典诵读”、“环保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旨在构建学校办学特色,彰显教育的功能。通过广播、电视、板报、橱窗、优质课展示等向学生宣传知识,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丰富教育的内涵,体现知与行的科学统一。
3.以科研为龙头,把握科研主动脉。
学校要以“创一流教育”为目标,紧密结合时代的要求与学校现状,力求走出一条以“科研领先,积极创新”为特色的教改之路。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建立科研网络,培养一支强健的科研队伍。
(1)全面启动“名师培养”及“名师带动”工程。
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学校要建立名优教师帮带教师的导师制,制定名优教师管理办法、教师培养方案等,推出“品牌战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要选送名优教师参加各级培训,评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点带面,跟踪指导;要安排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听讲座,教导处领导要经常进入他们的课堂听课、评课,并且帮助他们设计不同类型的课等。学校要力争通过培养,使教师成为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示范引领者。
(2)课题引领,全面提升。
关键词:艺术类;行政人员;培训;人才队伍建设
一、引言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艺术类高校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艺术类高校要想保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就必须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努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实用型的行政人才队伍。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的有效建设,能够帮助学校合理分配各项资源、优化学校各个部门的人才结构,不断提高行政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建设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
二、当前艺术类高校行政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培训工作不够科学完善。存在一部分艺术类高校领导过于重视教学人员的培养,一定程度忽视了行政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学校行政管理整体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学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科学完善的培训运用机制[1],培训工作更多是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有效的促进学习作用,行政人员更多是抱着以娱乐为主、学习为辅的心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从而造成培训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第二,行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由于艺术类高校在行政人才队伍上缺乏明确的建设目标,内部结构较为混乱,从而导致当前学校无法有效建设出一支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与此同时,由于学校高层领导缺乏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认知,未能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行政人才队伍建设,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判断,促使人才队伍建设过程较为盲目,不能根据科学的建设方案实施培训工作,整体人才队培养水平偏低,难以充分发挥出行政人员之间的互补效应,实现他们的共同进步发展,成为现时代高素质、高层次的行政管理人才。第三,行政人员管理制度的落后性。由于部分艺术类高校在行政管理工作上的不重视,高层领导缺乏创新改革意识,从而导致学校一直仍在沿用传统的垂直性行政管理体制,在行政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上缺少与之对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各个考核工作无法有效实施,行政人员培训学习激励效果不够明显。此外,学校未能建立起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行政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各项服务工作执行力偏低,成员之间职责不够清晰,从而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高层领导对于行政人员的评价方式也过于单一,缺乏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2]。
三、艺术类高校行政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一,建立科学长效的学习培训机制。艺术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条件,有针对性应用科学的行政人员培训方式,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专业水平,促使他们树立起先进的工作理念,成为现代高素质、高文化的行政管理仁慈啊。例如,学校可以采取脱产学习、集中时间培训、网络平台学习等多元化培训方式,让行政人员自主进行选择,这样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第二,加强行政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艺术类高校要针对行政人才的培养工作,科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明确行政各部门岗位的发展目标。通过采取行政人员的选拔制度,切实落实职业资格认证,督促每一位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参加岗前培训,认真修完安排的具体课程。此外,学校要根据不同部门岗位行政人员的职责,明确他们的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不断优化学校行政人才队伍的结构,注重不同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促进他们培训学习的共同进步发展,最大程度满足现代行政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第三,创新行政管理制度。艺术类高校在行政人员培训管理工作上要积极创新各项制度,打破传统垂直管理模式的弊端,有效建设出信息共享、协同共管的人才建设管理体制。对于不同部门岗位行政人员的任用,各部门领导必须严格遵守相关任用制度,确保行政人员具备专业资格证书。此外,高校要建立起健全的岗位责任机制,根据不同部门岗位行政人员,明确他们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实现内部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3]。学校针对行政人员培训工作,要合理设计出绩效考核体系,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推动各项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掘出行政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我们学校行政一班人,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认为这是办好学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定期研究校本研修工作,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
1、提高认识——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面对当前教育,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学校的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是以学校为研修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并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成立由专职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组成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制订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2、创造条件——做到四落实
经费落实。学校制订了财务支出有关制度和校本研修有关奖励制度。学校对教师全员培训、教师学历培训、教研活动、教师外出取经等必要的经费支出给予保证。XX年年11.01万元,2010年15.35万元。
师资落实。校本研修师资在校内依靠如下人员:学校有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34人,余姚市教坛新秀3人。精心挑选好各学科教研组长、级段学科组长、级段骨干班主任等。在校外主要依靠市教师进修学校、市教研室、并与宁波东恩中学等单位挂钩,充实师训师资。
书籍落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订有34种教育期刊,19种报纸,并每年给每个教师人手订阅一份杂志和购买二本专著。学校还专门购置了一批教育专著书供教师借阅。
设备落实。学校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等设备齐全,网络畅通,运行环境良好。
3、开发资源——运行多渠道
上级资源 全员培训选用省、市组编的教师全员培训基本教材。07、10年学校开展的《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教师语言表达》、《余姚市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指南》。
师资资源 校内以高级教师、学科教研组长、学科级段任课组长等为培训辅导员,效果较好。另外用外聘教师来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网络资源 能充分利用“浙江教师研修网”、“宁波教师教育网”、“教育在线”等网络资源,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区域性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讨论。
资料积累 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学科教学年级组长等学校教学骨干教师,均建有学科教学数据库,内有新课标学习资料、备课资料、教学课件、试卷练习题库、教学经典案例等计算机信息资料,全校总存量达60多g,平均每位教师有1g多。
自编教材 积极开发教师教育校本课程,有自编校本研修教材。学校编有《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读本》《班主任全员培训讲义》等,作为学校中教师政治业务培训教材。
外部引入 学校与余姚市教研室、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宁波教育学院余姚学院)、宁波东恩中学等机构和学校保持联系,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入开展。开辟“梁中讲堂”邀请外单位的教育教学专家,分专题来校讲座。
二、制定计划制度,加强总结考核,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1、制定计划——启动校本研修工作
学校制有教师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不断提出阶段性实施意见和改进措施。学校每学年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对各项专题内容,又制定专项计划来开展各项工作。如2010年梁辉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指导意见,2010学年梁辉中学青年教师“十个一”活动方案等。
2、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
在阶段性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做法,完善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如每学年有师训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个专项内容又有计划和总结。XX年年、2010年的主要专题有《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教师言语表达》等都有单项计划和总结。
3、形成制度——把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
在校本研修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把习惯的做法,行之有效的措施总结出来形成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几年来我校形成的校本研修制度有:青年教师综合考评量表、教师师德考核互评表、梁辉中学年级组考核表、学生问卷调查表、教学质量评估及奖励办法、校级先进奖励办法、集体备课要求、梁辉中学教学工作常规、梁辉中学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分细则、梁辉中学晋升一级教师量化评审方案等。
4、民主参与——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
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自我成长计划及年度教学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自我奋斗目标,争取3-5年内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
5、保证时间——使校本研修活动落到实处
学校隔周一次师德政治学习,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内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按计划布置教师个人自学内容。读专著内容有:《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教师需要什么》、《强化爱与责任,彰显师德辉》等。保证平均每周1小时以上。
6、记录过程——使校本研修工作留有痕迹
校本研修的每次活动过程有记录,人员出勤有点录,必要时拍照留念,完成后有小结和报道。如教研组工作记录册、教师成长记录册都能按要求记好,“梁中讲堂”请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座、《教师言语表达》理论考试都能拍照存档。
「 1
7、加强考核——是开展校本研修的推动力
07、08学年教师全员培训《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 教师语言表达》、《余姚市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都按上级要求精心组织,抓住辅导、讲座、自学、作业、考试等培训环节,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参训率100%。在班主任培训中,采用论坛评优、征文评奖等措施,推动了培训工用的扎实开展。
8、完善档案——反映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在教师培训方面,主要档案工作有:学分记入,培训工作资料等,能分类装订成册。每学年装订一次,内容有:整体师训工作档案、学分管理档案(包括学分粘贴到教师个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一人一档)等。
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各线做好归档工作,以全面反映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三、落实内容,确定形式,认真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1、内容广泛丰富
全员培训内容 07、08学年主要有《新课程教学评价》、《教师语言表达》、《余姚市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等。
自主培训内容 有“六个一”活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二年来,校本研修内容丰富,效果显著。
师德培训内容 根据上级要求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寒暑假对教师的政治学习都作出安排。学校还编制校本教材《梁辉中学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读本》(每学期一本),安排理论学习时间,扎实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
读教育专著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读教育专著活动,平时建立教师学习用书借阅制度,要求每个教师每学年读二本教育专著,同时开展读书心得写作和演讲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水平。
新课标新课程内容 对新课程教学采取集体备课,级段任课组长引领,定期开展小组研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内容 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由学科教研组长、学科级段备课组长带头,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建立学科课件教学库、试题练习库、备课资料库等计算机信息资料,全校总存量达60多g,平均每位教师有1g多。
教育科研内容 学校成立教科室,结合教学科研课题的开展,进行教育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2、形式多样活泼
案例研讨、写反思文章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能运用案例进行研讨,写案例文章,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文章,三年来在余姚市级以上获奖6人次。在班主任培训中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在青年教师培训中,于2010年4月举行了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主题论坛活动。,通过论坛形式开展交流活动,促进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 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采用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听课评课,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教学会诊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中两年来,就派教师去东恩中学参加异校教研活动8次,计40余人次。每学期举行校内教研活动各学科7-8次、街道教研活动1-2次、余姚市级教研活动1-2次。教师参与面达100%。
“师徒结对”活动 实行导师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对分配来我校的新教师,学校都安排师徒结对。近几年校内师徒结对有:黄佳娜与吴伟龙、黄芬芳与方燕莉、王琪与徐一新等。校外结对教师有黄陆亚与鲁国权、陈雪梅与周建波、吴钏与江益新、龚文君与叶潮等;2010年余姚市第二届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跨校带徒活动中又有五位教师结成对子(黄芬芳与邵利群、楼秋林与苏可儿、翁燕飞与邬代红、吴钏与江益新、黄佳娜与马颂行)。黄芬芳老师还与宁波东恩中学毛静娣老师结成对子。青年教师成长迅速,黄佳娜、黄芬芳老师荣获余姚市青年教师比武一等奖。
教育科研活动 课题《“自主规划,同伴互助"式青年教师成长模式的探索》在宁波市立项,目前正在实行中。此课题学校成立课题组,由学校教学骨干与10多位青年教师共同参与。
新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25―01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进入崭新历史发展阶段,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全新的姿态接受新挑战,培养创新型教师自然成为现代教育的迫切需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教师单凭旧有认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素质,这也是时展的要求。为此,学校要培养创新型教师,需要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教科研水平,为培养创新型教师营造良好环境。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岗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岗位培训应该成为教师学习提升的常态工作,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一次性培训上岗早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需要继续教育继续学习。学校要为教师培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己,珍视进修、交流的机会,还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前沿教育教学信息,自觉消化应用新知识,做创新学习的榜样。
教师岗位培训需要有创新改革的意识,在培训学习方式上进行创新尝试,要改变单纯灌输式教学方式,让教师充分自主学习,并通过实践活动,形成互动探研式学习,对教学案例、情境设置等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促使教师转变习惯教学意识,要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过渡。要注意引导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找出差距和问题,正确审视过往教学经历,找到突破角度,形成改革共识。教师培训学习应该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人员安排上要形成制度,还要灵活应用,确保训练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教师创新热情
教师队伍相对比较稳定,在人才招聘、培养、任用等环节,教育主管部门要通盘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运行计划。为了提升教师自身创新热情,学校需要引入竞争机制。首先是奖惩制度的建立要完备。教育教学不能唯成绩论英雄,但也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需要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其次是建立良性轮岗制度。教师岗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胜任岗位的可以继续留任,不胜任的就要适时调整,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轮岗制度,这对激励教师上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干部的选拔任用时,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体系,要对现有教育干部进行考评和量化,对于难以胜任的教育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只有建立全面的评价制度、合理的制约机制,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要将教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管理体制,促使教师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
三、强化科研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新路
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与教师自身素质优劣有关,也与教师教科研能力有直接联系。教师课堂上施教,需要整合各种教学因素,制订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对学生有深度探究,重新组合教材资源,针对学生实际学力制订教学方案,这些内容的落实其实就是教科研,将教学程序细化,将教学思想分解,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为教科研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树立教科研的思想,要用科研促进课堂教育,走教科研兴教学之路,要由单一型教师向全能型教师转化,由复制式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型。教师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改进和重建,这样才能顺利产生“元认知”。教师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只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建立全新教学认知。
四、构建创新制度,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一、指导思想
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方针,坚持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重点,以网络教育为依托的总体策略,整合科研,教研,德育,继续教育,信息技术等各方面资源,优质,高效地组织好学校的校本研修,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专业水平,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我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良的保障。
二、研修目标
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意识,树立新课程理念,初步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探索教师培训机制,努力使学年组,教研组等成为学习型团队,进而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的组织努力培养出符合课改需要的高素质的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队伍;树立新的具有全新理念和鲜明时代特色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发掘,推荐一批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涌现出的骨干教师。
三、培训内容
(一)根据市教育局制定的《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新课程师资培训采用《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本学期将选用其中几个重点专题。
(二)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
(三)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我们又加选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为我校培训专有教材。
(四)建立逸夫学校网上学习共同体,学校定期为教师提供学习材料或相应的网站,每月一个议题,教师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帖子开展网上论坛,学年组,学科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五)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选择,补充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相关内容。
四、培训课时
我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采取学分制管理办法,本学期30学时以上(按方案规定,每学期完成20学时左右就可)。
五、研修形式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级部负责小集中培训,学校负责大集中培训,教师自主分散自学.集中与分散包括人员集中与分散,也包括目标集中与分散。
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区分不同层次,对新教师进行达标合格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训,不同层次的教师接受培训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目标要求也不同。
3,培训与研修相结合:赋予校本目标指导下的"师本研修"以新的含义,使师本研修成为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思路。
4,网络与书面相结合:我们的研修要发挥学校的优势,把网络学习,研究充实到研修的形式中来。
六、研修计划及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指导到位:
成立由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学年组长为主要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对各种校本教学研修资源进行组织,整合,调控.由教导处与科研室共同承担对教研组"管理与评估工作".依据各教研组制定的计划,对各项教研活动进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达成度管理,及时了解活动进程,并给予具体指导,抓好组际和教师之间的总结交流.用学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各项资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教导处,科研室还对校本研修中的人员安排,课时调配,场地经费设备配置等进行调控,使研修学习更有序有效.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2,健全各种培训制度促进发展
我们认为,制度建设作为校本教学研修的管理手段,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并不相悖,它既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引导,激励,保障和促进.本学期我们准备进一步完善《逸夫学校职业道德规定》,《逸夫学校教研制度》,《逸夫学校教育科研制度》,《逸夫学校课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教师立足岗位参与学习研究,主动发展的规章制度,激励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晨
3,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在校园网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我们本学期准备充分利用网络作为获取信息和通信的重要手段,鼓励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通过远程教育,网上收集信息,参与网上论坛等途径进行学习研究;要求网络中心部门对教师的教研活动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