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

第1篇: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1.从生活中选题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没有围墙”的学科,涉及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小学生的活动集中在生活领域,他们的认知与社会相距较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促使小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如让小学生调查、询问家乡的名人趣事,展开社区服务活动,利用易拉罐制作美术品等,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服务精神以及环保意识。同时,依据已选题目展开实践活动,这会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活动的关系,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自由发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德育分析,并展开相应的德育教学,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

2.从“师范”中感染

小学生对教师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极强的反应,因此,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要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仪表,给学生提供无形的美的感染力,陶冶学生情操;做好实践教学准备,以充实而适应的材料,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活动环境,促使学生感受到实践与学习的快乐;加强与学生交流,积极对学生实践活动展开定向辅导,化解学生心中的疑问,促使学生从心里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体会到教师身上的责任感,进而刺激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情感,规范学生的行为态度。

3.从内容中挖掘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超越学科框架的课程,其不具有明显的德育内容,但是却具有独特的德育价值。因此,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所选教材的德育知识,并给以深化引导,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德育价值。如在一年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哪些事情是属于自己职责之内的,如帮助妈妈做家务、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学会自己洗衣服等,以此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通过“洗衣服”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洗衣服的辛苦,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并让学生说出洗衣服的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展开评述,引导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尊敬长辈的品质。通过洗衣服这件事,还可以向中国人民艰苦劳动、吃苦耐劳的精神过渡,给小学生讲故事,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伟人或是具有美好精神的故事,引发学生共鸣,刺激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好习惯。

4.从实践中获知

真知来自于实践。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技能以及德育融入到学生的亲身实践中,这就达到了解放学生肢体和思维的目的,进而刺激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感受多重价值以及精神。如通过展开社会调查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划分学生职能,当学生完成自身任务后,便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必定要求学生间团结协作,这就增强了学生的团队责任心,提升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此外,调查实践需要学生将已学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这就促使学生对知识结构、技能要求等进行整合,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这就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从评价中深化

“我是最棒的”是每个小学生的心理意识,教师要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对小学生进行积极性、情感性的评价。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表扬态度端正、作业认真的学生,以此刺激更多的学生模仿先进学生;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积极评价,以此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教师要以开放性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勤俭、文明、创新、责任、诚信等精神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以及爱国情怀。

小学综合实践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其立足于课堂与生活、人与社会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要将德育渗透于综合实践课程中,必须把握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选材,并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价值,利用多种方式展开评价,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人文情感以及爱国精神。

参考文献:

[1] 魏凤英.小学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宁夏教育,2010(6).

第2篇: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57-01

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德育教育方向,决定德育教育内容及方法。我们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品位、有内涵、充满青春活力、不断求是创新,肯于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科学奇迹的二十一世纪新人。

眼下,不少小学表面很重视德育教育,口号嚷得很响,但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却流于形式。当然,问题除了部分教师价值取向外,还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所致。

然而,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随着社会复杂、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随网络传递讯息的深入,国际意识形态领域复杂的矛盾斗争及外来文化思想对中小学生思想的渗透。

因此,从领导到教师必须认识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对德育教育要高度重视。这样的课程虽没纳入应试教育,却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务必求真务实,切不可敷衍塞责、照本宣科,必须措施得当,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也须逐步完善。

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和生理都没完全成熟,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较弱。倘若我们的思品课程设置流于形式,或简单的说教,只能适得其反。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寓教于真实、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让小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社会,认识商品经济规律,认识社会的飞速发展,认识真正融入社会的艰难……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体会正直善良、勤奋上进、吃苦耐劳……与他们的成熟成长密不可分。并从中学会关爱、尊重,践行团结协作。只有这样,这些品质才会在孩子心深处沉淀并牢牢扎根,才会使他们热爱生活、懂得珍惜,树立崇高的理想,切实提高道德素养。这才是德育教育的目的所在。

关于德育寓教于乐、寓教于真实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在多年教育教学生涯中体会颇深。其一,开展采访活动,从身边最亲近的人作起,深入了解他们的疾苦,体验成功的艰辛、懂得意志品质在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中的重要,并体会生存的不易。有的学生眼里只有自己,很少想他人。大多数很少想未来,即便想也多是想入非非。虽然肚子里只有半瓶醋,却逛荡得觉得快要溢出来了。这也难怪,这样环境就造就了他的自我膨胀。这样的素质,即便学习成绩都合格了,长大又能有什么作为?

我知道许多孩子好面子,要是听到的事情讲出来令人感到窘迫,一定觉得丢面子。因此特意赘上几句:“能在泥泞的低谷中顽强地走出来的人,很了不起!正是他们不畏艰难的隐忍、拼搏,才绝处逢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本身,就是宝贵人生财富,值得骄傲!”

为了达到预期教育目的,我对那些采访来的事实虽生动,却不会表达的孩子给予了具体的帮助。通过让他们口述,教师导向性地帮助分析、梳理,再由学生成文。老师在辅导过程中,对突出的实例有意识帮助孩子加以润色,使之更具说服力。

实事求是地说,这样一个几上几下反复印证事实的过程本身,就是最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经过人人参与、分组宣讲、推举优秀,这样的事前铺垫,再召开全班大会让代表集中宣讲。会场气氛热烈,介绍亲人的亲身经历孩子们个个情绪振奋。台上同学讲到动人处热泪盈眶,甚至哽咽得无法进行下去。下面听众更被感动得唏嘘不已。

活动让孩子们对今天的幸福、舒适生活有了更新、更深、更动情的认识和感受。从中懂得了父母成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成功属于勇于拼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人。心里对父母更多了尊重与敬佩,对父母的劳动成果也懂得了珍惜。

活动全员参与,没一句枯燥的说教,全是用活生生的事实说话,效果却是前所未有的好。

其二,通过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认识商品经济社会有关劳动创造财富、商品交流、商品利润,从中感受财富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并感悟劳动创造财富的艰难、光荣与快乐。我感觉到教育者肩上担子的沉重,认识到学校德育教育不能单纯说教甚至走过场。应当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孩子们多元化、多角度,循序渐进。为此,我设计了所任英语强化部全体学生参与的学校食品节活动,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为活跃课余生活,更为让思品教育活跃起来,我计划从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发现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的活动。让学生从中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劳动观点,学会爱与被爱。在分工合作中学会关爱、容忍、合作,并学点生活技能。我告诉学生,活动是我们能力的展示,每个细节都必须特别认真。活动是大家动手和发现的大好机会,不可错过!老师先行垫付投资,家长委员会负责采购,财务组负责与他们结账。又从猎豹队教练陶伟处借来大冷藏柜贮藏提前做出的成品,保证食品的新鲜。

其三,鼓励学生学会发现,在发现中学习、进步与成长。德育教育中师生的教学相长更为明显。我告诉学生发现是面镜子,是对照检查自己不足的尺度。发现并受到感动,是把想法付诸行动的原动力。我在自命题《发现》的思品课上,郑重其事地谈了自己的发现。班上许多同学都学着老师的样子,每天进班后首先自觉地整理桌面、座位里和周边卫生。难怪别的老师来听课会称赞卫生和养成习惯好!

总之,笔者以为,小学德育教育靠单纯的课本教育,枯燥说教是很难凑效的。在真实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江英.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珍视人的生命价值[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5―6).

第3篇: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3-0038-01

作为小学必备的一门教学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小学生优良品德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是帮助他们培养健全人格,优良品质的非常时期和黄金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猎奇心理,对外界事物充满着求知欲,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三尺讲台、一方圆桌的道德说教,而是要走出课堂融入社会。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只在乎教师所教学生所得。在课改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如何让思想品德教学走出课堂融入社会,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1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与学校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不断重视,我们的德育教育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就目前来讲,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思想教育课程仍然是以“说教”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导致课程设置上存在偏差,与社会脱节,这严重桎梏了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健康发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思想观念僵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当前观念的僵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作风太浓,固守着大人管教小孩的旧思想。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应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阳光和愉悦的过程,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学校和教师缺乏对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主体地位的足够重视,导致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另一方面,过分关注分数与排名。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将升学率、生源以及学校的声誉放在首位,重“智”轻“德”,将与应试无关的思想品德课程“束之高阁”,这严重阻碍了品德教育的发展。

1.2课堂效果不理想:由于品德教育不在应试的范畴之内,导致学校对相应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实际情况中品德教育课时安排严重缩水,其课时甚至在临近考试时期被数学、语文等“征用”;其次,师资配备的短板。有关资料表明,大部分思想品德任课教师自身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部分学校的品德教育的教师甚至是由其他科目老师“兼任”的;最后,教学方法缺乏新意。许多教师以单向说教为主,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在课上给学生灌输了大量的品德道理,但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品德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3资源整合不够全面: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学校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那些传统节日在小学生心中的印象就只剩下了“放假”。同时,良好品德的养成仅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协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影响小学品德教育的发展。

2新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新方向

2.1创新教学手段,让课堂贴近生活:学生品德的培养,靠的不仅是教师的口传心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品悟,这样才能是思想品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例如,在《我的一家人》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家长请入课堂,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聊一聊家里发生的趣事,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亲子游戏,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可开展“我想对你说”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一些列活动,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感情,增强与父母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要一改以往“灌入式”教学方式,采取“启发诱导”相结合的启发教育。在课堂上营造愉快、活泼的思想氛围,可以适当的将游戏,小品的元素引入课堂,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下主动对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从而引发思考和感悟。

第4篇: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一、教学理念的“学生化”转变

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想课堂之前,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促使整个教学过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的艺术》中说过:“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因此,要建构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想课堂,必须改变单方面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理念的“学生化”,即将学生作为有感情的课堂主体,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感受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但是,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特殊性,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完善,小学语文的理想课堂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师还要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进行启发和引导,发挥其指导性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转变

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十分丰富,对于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小学生来说,做到准确把握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内在的情感世界。

第一,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小学生虽然不像成人那样对各种情感有很深的体会,但是他们对于具象化的颜色、图像、声音和动画等都会有比较积极的反应。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种特点,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图像、声音等,充分唤醒学生内在的情感世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第二,要采用对话式教学。教学思想“学生化”的转变,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言权,构建一种“对话式课堂”。实践证明,只有在课堂中实现平等对话,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在构建“对话课堂”时,要做到两点:一是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二是保证对话的有效性。

第三,要采用探究式教学。要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探究中增强对知识和情感的把握。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识水平,内容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要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乐趣并发现自己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石榴》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品尝石榴,然后再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其求知兴趣。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回答的方式,这样可以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三、教学内容的“情感化”转变

语文课文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体悟这种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实现“情感化”。教师要用“情感化”的语言进行教学。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情感化”的语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从而唤醒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师还要通过诗意的活动来让学生体悟感情。小学生是喜欢活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情感的发展,因此,采用诗意的活动来启发学生的情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学习《田园诗情》时,可以先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感受自然,然后让学生以朗诵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喜悦。

第5篇: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 教学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虽然总体课时不多,但却对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思想品德课设置却比较偏重理论教育,对于生性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内容非常枯燥乏味,学习起来没有什么兴趣。这就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老师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出更适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结合实用,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理论教育,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他们听的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更不用说从中受到影响和启发,进而受到教育。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想象、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的确息息相关,这样才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如在教《帮助他人我快乐》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尝试闭着眼睛走路是什么感觉,让学生体会盲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让学生两个人或多个人一组,模仿聋哑人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让小组中的其他人明白,让学生体会聋哑人在交流当中的障碍。通过对这些情境,学生都能亲身体会盲人和聋哑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内心会产生同情和共鸣。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对这些残疾人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让残疾人体会到社会上人们对他们的关心,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同时激发了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感。

二、通过讲述故事,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

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如果只是单纯讲述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如果教师将这些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融入到生动形象的故事当中,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地听,而且从故事中揭示思想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学生也更能理解和接受。

如在学习《诚实孩子人人夸》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狼来了》的故事:一个小孩儿在山上放羊,觉得很无聊,就三番两次地冲着山下喊狼来啦!狼来啦!山下的大人每次跑到山上,都发现是小孩在撒谎。等到狼真来的时候,无论小孩儿怎么呼喊,大人们都以为小孩儿在撒谎,最后他的很多羊都被狼咬死了。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不再相信放羊小孩儿的话,很多学生都会明白是因为放羊的小孩儿总是撒谎,人们不相信撒谎的孩子,而相信诚实的孩子。这样,学生再学习《诚实孩子人人夸》时,就会对做人要“不说谎话”和“讲诚实”等理解的比较深刻,从而产生以后要做诚实的人的强烈愿望。

三、分析典型,增加感染力

小学生都对英雄或者模范人物比较崇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大家都知道的或者身边刚出现的英雄人物或模范人物作为典型,分析他们身上具有的高贵品质和高尚情操,分析产生高贵品质和形成高尚情操的原因。通过分析,学生觉得道德观念不再枯燥乏味,而是非常具体,可能就在自己身边,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进而向这些典型学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如学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学习《默默奉献的人们》时,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小人物,如大街上的环卫工人、路边卖早点的小贩、送快递的工人等,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对我们的社会都要较大的贡献,都值得我们尊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注重实践性

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必须经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才能印象深刻,才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进行自主判断,独立解决遇到的各种道德方面的问题,切实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如学习《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时,教师可以特意离开教室,让大家自己学习。然后走进教室,让学生说说刚才老是不在的时候,自己在干什么?有的说在在做作业的,有的说在看书,有的说在和同学讲话,有的说在玩游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做什么的都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不对,需要以后改正的。将书上所学转化为具体实践,学生非常乐于参与这样的教学,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提高。

五、在游戏中学习

小学生都比较贪玩,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特定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心情愉悦、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如教《红绿灯,在站岗》时,如果单纯滴让学生识记常用的交通标志,就会比较枯燥,而且不便于记忆,或者即使记住也很快忘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识记交通标志变成认识交通标志比赛,并进行计分和评奖,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比赛游戏,枯燥的知识点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牢牢掌握。

六、进行民主讨论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社会实践有限,往往对知识的理解不全或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就某一主体开展激烈的讨论,让道理越辩越明。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性,让学生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见解,教师也不能批评,更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印象深刻,才会真正理解和掌握。

七、进行实地调查

如果单靠理论知识进行判断,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够,判断不准确的现象。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如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 ,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队进行调查,让交警给学生讲每年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出现的多起交通事故,伤亡了多少人,必要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进行具体观看,通过具体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深思,让学生从心底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掌握交通安全常识的必要性,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八、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从思想品德的学习中分辨道德行为的对与错,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还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关键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新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打破原有课程结构,使新课程呈现一大亮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有反弹现象,再次出现可有可无的现象。有的即使正常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是按照学科教学方式,一节一节地传授,根本无法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和理念要求。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效性,并提出几点理性思考,为同仁们提供参考。

一、注重活动主题的选题

l.选题要以学生为中心。综合实践活动中,选择主题是最重要的环节,没有主题,就没有活动目标,从而失去活动方向和意义。因此,指导教师一定要重视主题选择,并指导小学生制订具有特色、有可操作性的方案。那么,活动主题如何选择与确定呢?首要问题是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和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反映他们的现实需求和心理期盼。在选择与确定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角色要有一个正确定位,即教师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参与合作者及活动的评价者,避免独霸课程、传授知识现象[1]。这里强调的是教师不讲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而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指导作用。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生理心理不成熟的限制,缺乏正确分析与判断能力,使主题选择与确定往往只是为了高兴、快乐而忽视活动意义,从而失去活动价值。所以必须强调教师指导作用,并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选择,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愿望、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学前幼儿的许多特点,他们仍对周围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他们对走出课堂,到外面的世界进行探究充满兴趣。他们的思维虽然正处于发展时期,但他们的知识经验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生活经验很少。因此,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时应选择较为生动具体的主题及相应材料,如文字、图片、声音等,便于学生感知、理解,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融洽师生关系,我有意在小学生与各科任教师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进行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我做了一次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小学生都想为老师做点什么,经大家讨论,为老师制作“教师节卡片”是既经济又实惠的。于是,学生都行动起来,动手设计图案、形状,并写上想说的话,制作完成后进行展评,看看谁的贺卡最漂亮、最有创意、最有内涵。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为小学生思维创新提供了空间。

2.把乡土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乡土教育是以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为依托,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目的开展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乡土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但长期以来,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使用相同的课本,接受相同的教学方式,他们无法从课堂中获得生活技能与体验,“学用脱节”问题随之出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乡土教育作为主题研究。

家乡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周围许多山川、河流、特产、名胜等可以作为他们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如可以组织学生到《长白山博览城》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长白山博览城的人文景观,领略建构的独特之美,感受到长白山的特有文化,培养小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情感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与文本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实践,注重体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做”。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文本学习是必要的,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如果把实践学习完全变成告诉式的文化学习过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只是“纸上谈兵”,名存实亡。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活动情境,恰当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具体任务,达到目的。

在进行《小学生一日常规》综合实践活动前,引导小学生先学习文本,加深理解。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指导小学生制订活动方案,组织实施,通过访问、调查、观察等方式完成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展示,交流分享,使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科学评价,强化实践效果

首先,增强综合实践效果,使之不断提高参与活动的质量,应根据小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做到目标多元,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注重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潜能,每次活动都进行自我总结,如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碰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决策和建议?等等。有记录、有体会,收集更多信息资料,相互间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如小学生谈活动体会时这样说:“这样的综合实践很有趣我非常喜欢,活动让我有了很大收获,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做事要有理有据、有始有终,通过体验才会觉得快乐。”

其次,从小学生发展角度,教师要不断修改调整评价策略,及时正确地给予小学生肯定和鼓励,获取学生的主观认同,注重内容多样、形式多样,不局限成果与水平,强调过程中情感、态度、兴趣、欲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进步。重视形成性评价,开放性实践活动可以走进社区、聘请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评价,真正体现多种形式共存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对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合理、公正、公开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亲近生活、亲近实践。

四、体现多元化

1.运用网络资源,让教师备课动态化。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无教材”的新生课程,教师感到压力很大。确立主题成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瓶颈,主题应蕴藏于小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是动态变化,处于不断生成状态,是一种“活页资源”,主题的确立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基于此,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应资料,在网络中不断丰富自己。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确立主题,然后设计活动方案,最后师生分享体验。由此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思路:恰当选题、制订方案、过程体验、交流成果。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教师整理主题方案汇编成册,制作活页教案。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中使综合实践活动更具操作性,逐步实现由“传统教案”向“活页教”的过渡。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在不同领域发掘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

2.整合校本教材,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结合地域、校情、学情特点,在深入分析学校师资力量及小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整合校本课程资源,在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参观、访问、调查等综合实践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丰富情感体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整体发展。

3.部门统一联动,让综合实践活动全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基本要求是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开学初,学校各部门相互协调、共同联动。教导处重点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规范小学生的“三姿”,作业整洁度,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大队部重点带领综合实践教师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如清明祭先烈、参观消防队、慰问孤寡老人等,总务处利用学校综合实践劳动基地,教给学生挖地、种植、收获等劳动常识。这样多方齐抓共管,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实践、总结、反思中提高自身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与实施对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他们的积极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领导及指导教师要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有效方法,促进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实现高效。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一、健全领导班子、加强统一管理

健全的领导班子为有效地开展寒假活动提供有力的保证,统一管理是扎实落实各项活动的基石,学校成立以滕校长为组长的暑假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年级组长

二、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深化素质教育

为了抓好落实,我校按照上级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XX年暑假35岁(含35岁)以下教师制定出长期(3-5年)的读书计划,利用暑假期间读两本书籍,其中《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必读,另一本自选,写不少于3000字的心得体会。

2. 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构思编排“经典诵读”节目,开学后,各年级教师进行展示。

三、加强体验教育,深化生活教育,促进养成教育,落实素质教育

假期是开展体验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大好时机,学校将拓展体验教育层面,开展生活教育,注重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动手动脑、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社区实践

要成立自主社区实践小队: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居住区域,成立社区实践小队,安排队长组织开展活动,就近参加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和公益活动,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劳动美化社区环境、净化社区文明、体验社区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开学后,1——2年级各中队收齐社区实践活动表,装订后以年级组为单位交政教处(班级填写开学后的);3年级各少先队员在家庭作业单上总结社区实践活动情况,班主任统一装订叫政教处(各班推选5名队员用a4纸打印社区实践活动总结,同时附过程性照片材料)。

2、家务承包

假期,各少先队员进行家务承包,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各队员在家务劳动中承包自己的一块“责任田”,坚持每天做。开学后一周内,每班评选出5名“班级家务承包之星”并把名单电子稿发送ftp“政教处文件夹”内“成长记录文件夹”。 4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在稿纸上誊写自己的感受,开学后,班主任收齐后以年级组为单位交政教处(各班推选5名队员用a4纸打印家务承包感悟,同时附过程性照片材料)。

3、动手操作

(1)手抄报制作

4年级每位少先队员用a4纸制作一份“普法” 为主题的手抄报;5年级每位少先队员用a4纸制作一份“科学知识” 为主题的手抄报。要求书写认真,配图精美。开学第一周,以班级为单位收齐,装订成册,交政教处。

(2)手工制作与科技制作

1——3年级每位少先队员,利用假期制作一件手工作品;4年级每位少先队员,利用假期进行科技发明小创造,制作一件科技作品。开学后,每班评选出2份优秀作品,注明班级姓名上交政教处。〖作品要注明班级和姓名(班级为开学后的)〗

(3)科技论文与科学实践

5年级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展示和竞赛活动,开学后每班交5篇科技论文,5份科学实践活动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同时上交电子稿,电子稿命名方式为:班级、姓名、题目。

4、学生读书活动

(1)活动主题

阅读促进文明;阅读——享受智慧的生活。

(2)活动内容

(一)举办中小学生征文比赛

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以“阅读享受智慧的生活”为主题,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征文活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创新。

(二)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朝阳读书计划”、争创“图书使用示范学校”、农村小学“爱心书屋”建设、“中华诵”等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读书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充分享受读书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请语文教师根据学校经典诵读篇目和潍城区经典诵读篇目布置学生诵读。

为了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遴选了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见附件见ftp:教导处:暑假读书活动计划文件夹中),推荐给中小学生阅读。除省组委会推荐的阅读书目外,各中小学校要结合“朝阳读书计划”推荐书目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思想性强、具有阅读价值的图书。

(3)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

(一)工作程序。此次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各开发区文教局(教管中心)和有关市直学校逐级组织初选、初赛,市教育局组织复赛,并择优报省,参加全省决赛。

(二)时间安排。

7至8月份,全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广泛开展阅读活动,积极撰写征文。

9月3日前,以学校为单位遴选优秀征文电子版报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区教育局组织评选表彰优秀征文,并择优报市。9月1日语文教师收征文包括电子稿,并按要求填写推荐表,9月2日上交教导处。

(三)报送要求。

(1)参赛作品内容要紧扣主题,题目自定,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3000字;(2)征文中不能出现作者信息,作者信息以各学校上报的《推荐表》(见附件)为准;(3)征文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并对所在学校通报批评;(4)征文电子稿保存为.doc格式,以征文题目作为文件名。(5)排版要求:题目居中,二号黑体;正文四号宋体,单倍行距;a4纸张;页边距上、下、左、右:3厘米;页眉,页脚:1.5厘米;页码位于页脚居中排列。(6)报送数量:各城区中学每校5篇,乡镇初中、城区小学每校4篇,乡镇小学每校3篇,以学校为单位连同《推荐表》(电子稿),一并于9月3日前发至xxxx@kt250.com。各学校要全员发动学生参与,并在校内评选出等次,根据数量择优上报区教育局普教科。

(4)表彰奖励

经典诵读、演讲与征文比赛将分别评选出区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同时评出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选。

班主任鼓励学生利用暑假,积极参加以上布置的各种综合实践,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作品的自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假期注意事项

1、班主任在放假前要做好假期安全教育,与学生签定《安全公约》,教育学生要有计划地完成寒假作业,不搞突击。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假期不自己到河里、水库、游泳池游泳,不进网吧、游戏厅,做到防火、防电、防坏人、防雷电,遵纪守法。假期内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传染病的发生,确保身体健康。

2、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以便妥善解决。各中队组织集体活动必须报学校假期活动领导小组批准。

对于暑假期间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各班主任要给予高度重视,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全体队员也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作用,亲身体验活动过程的乐趣与艰辛,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学后学校要对寒假活动进行总结,评比表彰“优秀活动中队”和“优秀队员”。

第8篇: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一、通过集会、节日宣传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要让学生爱劳动,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觉悟。每周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集会仪式,我们会组织对学生进行一些劳动方面的学习教育,如,尊敬学校的两位清洁工阿姨、食堂工作人员、生活指导老师等,要对他们讲礼貌;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重阳节、妇女节等教育学生尊敬周围这些辛勤的劳动者、为他们献上我们的祝福、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表达敬爱之情等。思想教育了也要及时回头看呀,平时我们会及时捕捉一些学生爱劳动的场景、事迹,利用晨间教育表扬,鼓励更多的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更加热爱劳动。现在不时能看见学生在校园行走时发现垃圾主动捡起的现象。

二、家校配合共同展开劳动教育

现在的孩子几乎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很少有劳动锻炼的机会。许多家长却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我们德育处采取一些措施号召家长从一年级起,由低到高安排个人卫生自理,比如,洗涤小物品、整理个人生活用品、清洗水果蔬菜、使用一般家用电器、简单的烧饭做菜等家庭劳动课。由家长对孩子的家庭劳动课及时跟踪考评并给予等级评价。如果长期坚持开展这样的家庭劳动课还能为学校素质教育展开一片新天地。寒假时,结合劳动教育我特地设置了一份《“做有责任感的小学生”评价表》,具体内容如下:

开展“做有责任感的小学生”寒假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

快乐的寒假就要到来了,让我们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寒假里没有老师的督促,大家应该做得更好!完成老师的“温馨提示”后请你和家长商量后,制订自己的假期计划,并认真遵守。大家邀请家长对自己进行作业、看书、做家务、锻炼身体等方面进行评价。请你的家长按时填写下面的表格:做得比较好的内画;一般的画;不太好就画。请你诚实地对待评价,及时改正,相信你一定会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寒假!

平桥小学大队部

“做有责任感的小学生”评价表

[日期\&作业\&看书\&家务\&锻炼\&日期\&作业\&看书\&家务\&锻炼\&2月1号\&\&\&\&\&2月14日\&\&\&\&\&2月2日\&\&\&\&\&2月15日\&\&\&\&\&2月3日\&\&\&\&\&2月16日\&\&\&\&\&2月4日\&\&\&\&\&2月17日\&\&\&\&\&2月5日\&\&\&\&\&2月18日\&\&\&\&\&2月6日\&\&\&\&\&2月19日\&\&\&\&\&2月7日\&\&\&\&\&2月20日\&\&\&\&\&2月8日\&\&\&\&\&2月21日\&\&\&\&\&2月9日\&\&\&\&\&2月22日\&\&\&\&\&2月10日\&\&\&\&\&2月23日\&\&\&\&\&2月11日\&\&\&\&\&2月24日\&\&\&\&\&2月12日\&\&\&\&\&2月25日\&\&\&\&\&2月13日\&\&\&\&\&\&\&\&\&\&]

综合: 个; 个; 个。

[家长总评]

开学了,我们特将在寒假中能自觉完成老师的“温馨提示”,认真实践并填写“有责任感的小学生”评价表,家长配合认真填写总评表的学生,校大队部在宣传窗里公布各班推选的优秀学生名单予以表扬。让那些认真学习、主动参与劳动的学生给大家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也让我们的家长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许多家长反映这个活动对自己的感触很大,今后将继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习惯。

三、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必须给他们实践的机会。记得2007年我们刚搬入新校园时,校园各处的绿化区内只有一堆堆黄土坡,没有其他任何的装扮。于是学校号召在学校内让学生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如想标语、设计标语牌、植树、栽花、给花草树木浇水等,看到学校更美丽了,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认为学校的美丽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他们会更爱劳动,更爱学校并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感受到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他也会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另外,我们也在校园的东南角开辟建立了一块劳动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资源进行广泛的劳动教育。本学期五一劳动节前,我们号召各班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内容与劳动有关,可以是劳动技能竞赛、讲劳动故事、看劳动影片写体会等多种形式。另外,各年级分别组织一个适合本年级学生的有关劳动技能竞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参与到尊敬劳动、尊敬劳动者的活动中来。

第9篇:小学生劳动实践体会范文

一、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1.观察体会家乡风光的美。

家乡的田野风光、自然景观、淳朴乡风是学生观察和写景的不竭资源。乡村的油菜、小麦、西瓜、棉花随季节变化形成的美丽画卷就是最现实、最方便的资源,引导学生体验、观察家乡的山川地貌、自然景观,从身边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事物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训练学生发现写作素材的能力。学生在感受家乡美的同时,放松了精神,愉悦了身心,自然产生了写作激情,同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

2.挖掘家乡的人文之美。

乾县著名人文景点甚多,乾县名胜古迹荟萃、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境内文物古迹多达539处,帝王陵墓3座,列陕西省十八个文物大县之首,其中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举世闻名,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此外,还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是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旅游景观资源的富集区之一,被评为“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这些人文景点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都是学生作文的好素材,组织他们实地寻访和考察,由感受体会家乡的美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并通过作文训练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领略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创造多种践行“乡土”生活的机会和情景,引导小学生走近乡土,体验乡土生活,在自然和人文活生生的课堂中用心观察、留心体味。在生活的课堂中有了体验和感受,他们的作文就可有物可写、有感而发,作文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1.游览名胜古迹,体验伟人风范。

乾县境内名胜古迹很多,数百年的历史孕育了许多有名的人物,形成了乾县独特的人文历史,著名的人物有赵植(唐岭南节度使);赵存约(唐代诗人);赵隐(唐懿宗、僖宗朝宰相);赵骘、赵光逢(后梁宰相);赵光胤(后唐宰相);杨振、杨奂(元代诗人);宋钦、宋廷佐(明刑部尚书);黎玉田(明兵部尚书);王郡(清台湾总兵);张庚良;吴希真(巨子);王炳南(共和国第一代外交部副部长,著名外交家)等,他们都是乾县人的骄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网络查询、搜集书报刊资料等多种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历史,还积累了写作素材,激发了爱国、爱家乡的感情。在这种激情下,写作将如行云流水、妙笔生花。

2.组织实践活动,感受家乡新变化。

近年来,乾县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东菜、西果、南畜、北特”的农业产业板块格局基本形成,全县已形成纺织、橡胶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纺织工业园、橡胶产业园和化工建材工业园三大园区初具雏形。县城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荣获“陕西省卫生县城”和“全国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是现成的作文素材,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参观访问,感受家乡的巨大进步和建设成就。这样的零距离体验,促使小学生用笔描绘出家乡的美好变化,抒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引导操作,体会动手乐趣。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动手实践,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写出生动的文章。通过走进乡村田间,认识了解农作物、果树和蔬菜的品种、形态,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与家人一起做家务,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等,使他们在每次劳动后都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学生通过走近生活,实践操作,对生活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悟,把经历的事情与体会写下,就是生动而真实的作文。

三、开展作文训练,促进乡土资源转化

1.日记积累。

写日记是积累作文材料的好方式,同时是练笔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及时引导或刻意安排练笔作业,要求他们把平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自然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2.演讲表达。

交流和表达是写作的基础,通过演讲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又可以丰富写作素材。在学生观察、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晨会、早读、课前一分钟持续地开展简短的演讲,鼓励学生自愿上台演讲,引导他们自己确定演讲内容,如春播秋收、家务劳动、同学交际等一些特定的内容,以及家乡的新人新事,风俗习惯,日常生活自己的所见所闻,鼓励他们说一说、讲一讲,通过演讲、朗诵、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小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不断提高,慢慢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文变得自然而然,文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