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艺术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原生态 民族艺术文化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 J120 【文献标识码】 A
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原始民间艺术文化的记载,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不仅需要人们的挖掘和保护,更需要的是传承和发展。我国典型的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包括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艺术形式,自然景观等。比如苗族的古歌、芦笙舞;苗族的鼓藏节和姊妹节;侗族的大歌和萨玛节;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奇特秀丽的人文景观等,这些都是我国宝贵的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
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中记录着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它反映着当地人民最真实的生产生活状态。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本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开始逐渐被外界所熟知,这样一方面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好的机会,但这样的发展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在人文艺术文化和自然环境方面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随着原生态自然景观区日益成为越来越多旅游人士的首选之地,这些原生态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促进和加强,原生态地区人民的视野也得以开阔。但是,大量外来人群的涌入和旅游业的大力开发,给原生态民族地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使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面临越来越多严重的问题。如很多珍贵的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形式逐渐流失;传承和发展意识缺失、继承人才缺失;过度开发原生态艺术文化;政府部门重视力度不够等。
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削弱了其价值的发挥
原生态艺术文化的原始面貌遭到破坏。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现代人更加注重精神和心灵的享受,越来越想去体验另一种远离当下的生活环境,所以,很多旅行社开发了多条原生态旅行的旅游路线。但是,外来人群越来越多地涌入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地区,使得当地原生态面貌遭到破坏,自然环境变得恶劣。并且,随着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进入,各异的文化也随之带了进来。这些异地文化的进入,使得原生态文逐渐被淡化、同化,有些原生态艺术文化甚至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
政府缺乏对于原生态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宣传意识。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地区的青壮年人群,很少有留在家乡依靠土地来维持生存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选择去外面打工或者创业,因而当地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继承人群也在逐年减少。一方面是原生态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贫苦,很多人认为外面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更容易取得收入,从而改变家里的境况,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很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继承和发展本民族艺术文化形式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人也不会去主动学习和继承当地的原生态艺术文化,这就造成当地原生态文化继承人逐渐减少的现状。这跟当地政府缺乏对本地区珍贵的原生态艺术文化形式的重视程度有关,并且政府没有对该地区的文化做到很好的宣传,使得继承人才不断流失。
轻视原生态艺术文化的教育传承观念。由于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所以教师等学校管理人员的教育观念也比较落后,这就导致了当地学校等教育机构并没有意识到其在原生态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积极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家乡艺术文化的意识,没有教育其要为家乡的原生态艺术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造成了人才的外流和传承的困境。并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原生态少数民族当地的学校,也在鼓励孩子从小学就说普通话,学习现代歌曲和舞蹈。其实,学校原本是一个理想的传播原生态民族艺术的场所,但是渐渐地,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了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途径,为原生态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设下了障碍。
积极探索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的原生态特性遭到破坏、继承遭遇危机的时刻,应该用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原生态文化地区的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让外来人群在进入原生态地区后,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和相关制度,最大程度减少外来文化对原生态文化的同化和破坏。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如果破坏了当地的自然景观,违背了当地的民族风俗时,可以开启并实施警告、罚款、拘留等惩罚机制。对于破坏情况较为严重的,甚至可以勒令景区关闭整改。同时制定相应的继承制度,使当地的年轻人把继承当地的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责任看待。例如,在云南、贵州等原生态文化聚集地都相继出台了具体、明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使这些原生态文化遗产得到了相应的保护。
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对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的继承宣传意识。为了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政府可以拨出相应资金,专门扶持原生态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事业,对于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要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并且要严格筛选继承人选。加大本地区的环境,风俗文化的保护。并且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等宣传方式,积极传播当地优秀的艺术文化,让当地民众了解到本地区的原生态艺术文化当下所面临的继承和发展的困境,增强人们对于本地区艺术文化发展的责任心。加大政府对于继承原生态艺术文化的重视力度和宣传力度,设置对于文化继承人士的奖励机制,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本地区原生态艺术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中来。
增强教育传承机制,重视对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的教育。学校作为一个传播知识的场所,它对于文化的传承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当前的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高校,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好其自身对于文化传承的职能。为此,在存在原生态文化的区域的学校中,应该开设关于其本民族艺术文化的相关课程,可以从小学就开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当地的文化艺术知识。并且在当地的学校提倡学生说当地的少数民族的语言,表演当地民歌和舞蹈,鼓励学生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并且自己动手设计本民族的服饰。身体力行地感受本民族原生态文化,使学生更加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学校也可以开设关于原生态艺术文化的课程,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开设不同的原生态艺术文化课程。这样通过学校来传播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可以让原生态文化在一个规范的场所更加系统地传播,同时通过老师的影响,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原生态艺术文化。
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也是原生态艺术文化继承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探究和建立新的解决办法和机制以顺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我国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一定要加强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并且加强与中小学及高校的合作,形成一个良好的保护和继承机制,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继承和发展的网络。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①邹德志:《浅析“原生态文化”的概念内涵》,《安徽文学》,2007年第9期。
②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旅游学刊》,2000年第5期。
③梁继林:《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需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民间舞蹈。民族舞蹈文化艺术处于发展时期,要坚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民族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的审美思维、观念等,需要在真正深刻理解其内涵与本质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去审视,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掌握民族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探索其内容与形式,韵律与节奏等的关系,追求深层次的文化意蕴。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特征
1.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群众性、娱乐性。“心中喜乐、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美学观点,这就是说,人们常常是为了表达和体验一种欢乐喜悦的心情,才跳起舞来。我国的民间舞蹈,多半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社会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看到,每逢传统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或者是秋天收获后的农闲季节,人们总是以歌舞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气氛,她们或跳秧歌、或打腰鼓、或挥龙舞,或耍狮子,千姿百态,热闹非凡,表现出民间舞蹈极大的娱乐性,显示出舞蹈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融洽与和谐。
2.浓重的感彩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中国民间民族舞蹈艺术情感色彩主要表现在形象性的情感表达方式,民间舞蹈是现实生活艺术形式的反应,强调其形象的感彩。民族舞蹈艺术是人们群众情感色彩的体现,其内在文化底蕴、精神气质、内容形式、风格特点,都是其民族审美意识以及民族信仰赋予的,是人们群众精神审美的需要,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期望的寄托。
栗原小荻先生在不间断地从事诗歌创作、理论建构的同时,又于21世纪初始年代,将艺术的触角延伸到了书法和绘画领域。在进入该领域还不足十载的时间里,竟风驰电掣般地在艺术实践、理论发挥、市场攻势等方面,取得了出手不俗的辉煌业绩,确立了以诗、书、画、论为主要板块结构的,复合型的后意象派艺术范式。后意象派艺术的学理概念与创作发轫,亦由栗原小荻先生率先提出并付诸实践。历经几十载的不断拓展和完善,现已逐步形成了由诗、书、画、论“四大板块”为主体的,彼此链接探索的生态结构;并已建立起了属于后意象派自身的艺术思想、审美法则、艺术风格、语言范式的,创作与理论互为观照的运行系统。
栗原小荻先生把后意象派艺术的“经义”用这样几句话来归纳:点我心思之意,化我所察之物;以我天赐之灵,绘我心中之象;用我生存之验,走我脑海之路;抒我胸怀之情,造我艺术之境。如果要窥其后意象派艺术的全貌,当在已经问世的专著《后意象派艺术美学论》(华夏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版)和即将出版的专著《后意象派艺术思想论》《后意象派艺术创作论》,以及国际国内其他诸多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文字中去做更为详尽的了解,此处不再详述。
意象派艺术之中的大型系列组画《云南秘境》,是栗原小荻先生最重要的代表性绘画杰作之一,在国际国内文苑、艺坛、学界、藏圈引起的关注更为广泛,轰动也更为强烈,令人非常震撼。笔者从各种信息资源处了解到:《云南秘境》系列绘画前9幅,创作于2010年初春,由北京的《艺术市场》2010年第3期、四川的《收藏人物》2010年第4期、广西的《南方国土资源》2010年第5期、福建的《收藏快报》2010年6月9日等主流传媒率先隆重推出;同年初秋又创作出3幅,而后,《中国文化报》《美术报》《世界知识画报》《东方收藏》《收藏参考》《四川画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西南学刊》《书画市场报》《四川戏剧•当代艺术观察版》以及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雅昌艺术网、中国日报网等数十家各类权威传媒相继予以推介,2011年12月由澳大利亚国际华文出版社结集出版画册《云南秘境》(诗书画论作品卷);在此期间,参与对《云南秘境》绘画系列评说的国际国内的高级专家、学者多达百余位,网民关注度高达200余万。受此激励,栗原小荻先生于2014年春夏之间,再次创作出新画12幅,让《云南秘境》的绚丽之光继续放射。
关于后意象绘画《云南秘境》系列的创作过程和主要题旨,栗原小荻先生曾先后撰写了《走入〈云南秘境〉:并非自圆其说(上篇)》《走出〈云南秘境〉:仍非自圆其说(中篇)》《远观〈云南秘境〉:更非自圆其说(下篇)》等重要“创作谈”类文字,予以全面地阐述,分别发表于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期刊《西南学刊》2010年第1期、2011年第2期和第3期。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对《云南秘境》绘画系列的研究和评估,从2010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其热力一直未减,主要聚焦在思想宏旨的博大、文化内涵的深厚、审美视野的宽阔、表现方法的独异等方面。栗原小荻先生也概括性地认为:自身的思想、独具的审美、创造的表现、原汁的品味等都是艺术的灵魂。他在《云南秘境》绘画系列中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运用抽象与具象、意象与幻象、亮象与影象、幻化与写实、抒情与叙事、神话与现场等多种表现方法,揭示、暗喻、张扬、缩放、涵括了来自人类历史、文化、宗教、种族层面上的,既为世人所知,又不为世人所知的“老云南”与“新云南”,对中国当代画家擅长复印生活、复印物象、复印思想、复印风格的—掠影式“民族风俗云南”或“边地风情云南”予以颠覆与摈弃,并将“地理自然魅力云南”提升为“人文精神魅力云南”,最终让其“云南”成为真正的美学符号和美学标志。栗原小荻先生把古老的民族文化挖掘得很有新意和深度,艺术表现技法又很现代和神奇的作品,从学术价值上看,是值得不断研究的;从市场价值上看,是极具升值潜力的。那么,后意象绘画《云南秘境》系列(现为24幅),为何颇受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如此的厚爱呢?它给了世人哪些启示呢?笔者仅在此概述两点,以飨读者。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一个气象万千、山水异彩、种族众多、语系纷繁、历史复杂、文化叠加的区域。艺术家在此种题材和意蕴的处理上,既要观照自然与人文生态的本朴性与和谐性,又要表现此种生存状况的神秘性与合理性。如此充满生机和健康的力量,艺术家若没有足够的艺术思想的修养,若没有深厚的文化和史学功底的积累,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突出品质的。《云南秘境》绘画系列十分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体现了民族艺术精神通向人类优良意识的品格所在。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可以看到,视觉艺术中有许多设计灵感都来自于传统民族文化,经过现代手段的艺术再加工,形成了符合时代潮流的设计作品。还有像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水墨,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着独特的东方魅力。地域、思维、生活方式决定了这一时期的设计风格,本土文化对其设计产生了相当意义上的影响,所以设计师门要立足于本土文化来创作艺术作品,那样创作出的作品才能体现出本土文化的底蕴,通过这些可以使广大群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更可以传达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国际的交流日益普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演绎形成了各民族间的风格与差异。设计师们在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学习现代的设计手法,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呈现出具有各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推动着整个设计艺术的发展,将视觉艺术的内容变得更加国际化、民族化。传统文化是整个设计的根基与源头,更是民族设计的强大动力,只有沿着这个根追寻下去,才能在世界设计舞台上展示出应有的魅力,将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这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传承民族艺术的责任。
设计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财富,也是民族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美术设计教学中,我们可运用的传统元素各具特色,汇聚了多民族的文化精髓,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段相结合,是民族精神与情感的有力载体,也成为了广大学生认识设计的重要途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艺术设计受到了各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将我国的特色民族文化通过设计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设计内涵的一种提升。通过对学生民族文化思维的引导,使他们充分了解民族文化,切实提高了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热情与热爱,从而更好地发挥出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这对于社会的文明、设计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应当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荣誉感、现代审美观,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那么就失去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体、书籍将外来文化带入我们的视野中,这种思维的冲击也是空前的,它的影响范围在日益扩大,并且在广大的学生作品中已经逐渐体现出来。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来自国外的前沿设计,并且尝试模仿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然而在模仿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维意识已经被同化了,盲目地跟风,简单地照搬,将西方的观念与技法堆在一起,却没有进行深层次地挖掘,使得设计作品浮躁,缺乏内涵。随着社会的开放,当我们在效仿的时候,外国一些设计师已经开始挖掘中国的文化精髓运用到自己国家的作品中去,进行艺术再创造,创造出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设计作品。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设计的技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民族文化渗透到设计教学中,引导他们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法,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他们设计的作品具有中国特色,并可以走入国际市场。
首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仔细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领会经典文化的精髓,挖掘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素材,对中国的特色设计元素进行整合与归纳,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同时辅以专题讲座、作品赏析等方式有目的地向同学们介绍民族文化知识;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在讲解案例设计作品的时候,分析解读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设计,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元素与现代观念的表达是如何结合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自发地去了解与学习,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传统文化。应当让学生知道,设计作品要想走向世界,必须要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要吸收外来的设计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优秀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段,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创造的良好设计习惯,让传统艺术成为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创意点及启示点,从而摆脱原有的照搬照抄、缺乏独特性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是艺术设计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专业素养,西方的一些设计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我们从中可以进行学习和借鉴,结合自己的民族特色进行再次加工与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获得综合性的创造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个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设计作品。
总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设计的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与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使一个民族的设计具有本国特色,就要将现代的思想与民族的文化内涵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纽带角色,并要将传承、融合、再创造贯穿在整个设计教学过程中来,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打造出属于本民族的、并同时具有国际性的设计作品,意在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民族荣誉感、创新意识,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设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新的形式探索本土设计的发展,使民族文化走向国际,成为每一个设计者们不容推卸的责任。
作者:张倩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关键词:民族文化元素;动画艺术;空灵;淡雅
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动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动画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而且风格多样、画面优美,产生出一大批经典动画艺术作品,如《猴子捞月》《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等,这些动画作品以古代神话、寓言、传说等作为主要故事题材,采用水墨等艺术表现方法,通过对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巧妙构思与灵活应用,体现出中国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欧美以及日本、韩国等动画艺术作品的冲击,中国当代动画艺术创作应当积极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使中国动画艺术在世界动画艺术交流中产生出更加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1生动艺术形象的塑造
动画作为当代社会生活中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塑造鲜明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带给人们丰富的生活想象与文化熏染。当前,由于受到欧美以及日韩动画影片的影响,尤其是欧美等国动画电脑技术的应用,带给人们视觉方面的强烈冲击,一些国内动画艺术创作者片面强调技术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动画创作的艺术因素,认为民族化、中国风格等,是落后的、陈旧的,不符合时展要求。实际上,中国动画艺术要重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在动画艺术形象的塑造方面,积极吸收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要关注传统年画、古代刺绣以及民间皮影等具有较强审美价值与独特艺术表现的造型规律,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对民族传统元素进行提炼和加工,努力塑造出具有鲜明特点的动画角色与动画形象。例如,动画片《大闹天宫》就非常准确把握到中国民族艺术的“写意性”和“装饰性”特征,孙悟空的动画角色造型,其脸部明显吸收了京剧中的脸谱元素,配合头顶上黄色软帽、脖子上的翠绿色围巾、鹅黄色上衣、红色裤子、腰间的虎皮短裙等,塑造出一个不畏权势、伸张正义、疾恶如仇的鲜明形象。近年来,中国动画通过对不同的艺术元素的发掘,推出新的动画片种。例如,强调雕镂的剪纸动画,追求意境的水墨动画等,传统文化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赋予中国动画更具有民族特征的动画造型。
2丰富艺术题材的借鉴
动画作为一种电影艺术,不仅要塑造独特的艺术形象,而且要讲述生动的故事。例如,《功夫熊猫》导演约翰•史蒂文森曾经明确指出,动画要会讲故事,只有讲好故事才能打动人。而为了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这就要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充裕的艺术素材。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的发展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童话歌谣等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艺术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特有生活习性、思维观念、道德意识等的集中体现,张扬着鲜明的民族精神,而且这些承载着中国人生活观念的文化资源可以被直接应用于动画艺术创作之中,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素材。例如,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其题材来源于古典名著的《西游记》;动画片《神笔》取材于民间传说;《阿凡提的故事》取材于民间故事等等。要想在国际动画竞争上占有一席之地,当代中国的动画艺术要转向民族传统文化,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本土文化艺术作品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在动画创作过程中,积极借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优秀动画作品。只有当人们通过动画银幕上看到孙悟空、哪吒、花木兰等这些在传统民间文化故事里流传已久大家耳熟能详的角色人物的时候,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动画也就成为人们开展情感交流,产生视觉以及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元素。因此,对于中国当代动画艺术创作来说,丰富的传统文化题材依然是最具潜能最有发展前途的创作路径之一。
3空灵艺术形式的表现
与其他民族的艺术相比,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推崇“空灵”的艺术表现,追求虚实相生、有无相生以及虚中见实的艺术效果。这种民族化的审美表现集中体现在传统戏曲的舞台表现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戏曲往往借助于虚拟化与程式化的艺术形式,传达出一种虚静、空灵的艺术效果。除了传统舞台戏剧之外,中国的绘画艺术也主张借助于简单的线条以及留白等艺术形式的巧妙应用,传达出幽远、恬淡的审美趣味。中国民族文化对于艺术形式的强调和表现,必然会对当代动画艺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当代中国动画艺术对于空灵这种艺术形式的灵活应用,使得动画传达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深刻意蕴。在动画创作中,对于画面的造型并不是简单盲目地模仿自然,而是更注重对心境氛围的营造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动画艺术超越外在物象的限制而传递出无限丰富的神韵。例如,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通过表现一群墨点的动态组合以及尾巴的灵活摆动,赋予小蝌蚪独特的生命气质,奠定了整部动画影片的感情基调。水墨动画《牧笛》通过对老牛、牧童以及特殊景象的塑造,营造出云霞升腾、雾气缭绕、幽深淡远的诗意氛围,传达出情景交融、自然灵动的艺术境界。在动画《山水情》中,小船在湖中的行驶游荡,是借助划船这种动作来表现的。伴随着水波的荡漾和涟漪的延伸,船就像在湖水中穿行一样,整个画面清幽深远,富有情趣。
4淡雅艺术内涵的彰显
中国当代动画艺术不仅要追求艺术形式的表现,而且要通过形式因素传达出深刻的艺术内涵。“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高美学范畴,也是动画艺术力求实现的根本创作目的。而所谓的“意境”,总是呈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而对于中国动画艺术来说,总是通过充满浓郁风情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特征的作品,传达出淡雅清幽的艺术内涵。例如,动画《牧笛》等。《牧笛》的导演特伟和钱家骏在编导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把江南特有的景致通过银屏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该影片借助于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配以悠扬的笛声,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副幽静淡雅的水墨画卷,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牧童和水牛之间真挚的情感。当然,淡雅这种艺术内涵不是对现实的自然主义式地模仿,也不是纯粹抽象的思辨,而是通过对生活的深入的思考与丰富的体验之后实现的。因此,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要积极创新,将传统文化艺术观念引入到虚拟性极强的动画设计制作过程中,实现传统与当下的有效结合,使动画艺术创作体现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诉求,都追求淡雅艺术内涵的营造,强调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实现艺术创作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在《牧笛》以及《山水情》等民族动画中,欣赏者能够切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着的宁静、幽远、恬淡以及情景交融等淡雅之美,在有限的画面之中感受到无限的情感,体会到一种超脱客观物象之外的独特情致。
参考文献:
[1]解辉,张晓丽.浅析中国传统民族元素对现代动漫设计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6(1).
【关键词】包装设计;民族文化;创新应用;教学研究
包装设计这门建立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基础上的学科,随着民族风潮流的涌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在包装设计中创新民族文化应用?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艺术在包装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包装设计课程的核心要求,已成为是当前包装设计教学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教育资源现状和教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让民族艺术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更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觉地将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和视觉设计更好的结合起来,设计出更具鲜明和富有生命力的本土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教学情况,就如何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实施民族艺术文化创意教学,怎样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和研究课程考核方法等展开探索与研究。
我们主要方式为秉承“模块”教学方法不动。把“传承、融合、创新”贯穿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发挥创新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提高包装设计教学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为社会提供更多有实战力的设计人才。
(一)传承
包装设计的进步和发展,是建立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传承民族文化是包装设计一项很重要的功能。运用于生活中的包装设计不仅传递商品信息,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
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包装设计作品成功的关键。没有了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品就会失去生命力和感染力。加入了民族文化信息的包装设计作品,能引起人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好感。因此在包装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强化民族文化的信息传递功能,让民族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包装设计。
(二)融合
民族文化有区域的限制,它服务于特定的人群。它呈现出来的是部分人、部分地区的观念和喜好。而包装设计是一项面向社会的,服务于大众的行业,包装设计作品必须以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为基点,力求满足大众需要,适用于更广阔的区域范围。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除了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外,还需要兼容并蓄与多种文化潮流融合发展,在彰显民族特色的同时携带丰富的时代气息,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经济潮流的作品,才能使作品更具活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作为重要过程,找寻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切合点,赋予传统民族文化以国际特色,让我们的包装设计产品以民族的特性和风格走向世界。
(三)创新
艺术是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惯用的教学体系很大程度上扼杀了艺术的灵性。创新是事物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对艺术设计课程而言,教学方法的创新尤为重要。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校各种资源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包装设计教学中创新的表现
如果说传承民族文化是包装设计教学的基础,文化融合是包装设计教学提升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少数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学中的创新应用则是课程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广西民族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包装设计课程中,构建起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和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相契合的教学模式新框架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由于对广西民族艺术文化缺乏系统的学习,无法深入研究传统民族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灵活多变,基础建设完善,这些条件都适于各类课程教学改革,使学院课程体系更具新颖性、前沿性。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也有其解决方案。
第一,在课程初期,以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兴趣,带领学生从博物馆的参观开始加深对壮族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针对每一件作品从其纹样造型、色彩、材质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初步掌握壮族艺术元素和现代视觉元素之间的构成关系。
第二,在而后的包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不断重复强化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风以及到各高校和民间艺术团体进行交流,或参加展览赛事活动,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民族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其包装课程设计作品中。
第三,把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带进设计项目实践和包装设计毕业创作。进一步锻炼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少数民族艺术与产品品牌包装设计兼收并蓄,使设计作品能基本符合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课程成果、教学评价与国内外设计比赛相结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包装设计是一门要运用到生活中的技术。针对包装设计专业开展的教学工作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用行动阐释,彻底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带领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国内举办的各项设计比赛,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给学生一个广阔的专业的汇聚多种文化的舞台来展示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对课程成果的鉴定,教学质量的评估,将不仅仅局限于一张简单的试卷,几项简单的作业。而是侧重让学生在实战中去得到历练,开阔眼界,对行业的时代趋势有更深的了解。帮助学生走出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以便取长补短。
艺术设计比赛是一场不同观念、不同立场、不同文化、不同创意交相争锋的盛宴。在这个赛场上,思想得到解放,创意相互碰撞,理念相互沟通,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灵性。
三、具有广大的市场研发潜能,与本土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参与教学成果
在面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东盟贸易背景下,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同时,发挥企业市场研发潜能,与本土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是在教育革新的浪潮中发展而来的全新的教学理念。校企结合是一种把教育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学校的教育和校外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工作需求去改良教育,以教育的完善去促使更好的工作。把这种教育模式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不仅能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还能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实现校企共赢。
四、结论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包装设计的进步,对包装设计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为响应知识经济这一时代的号召,包装设计需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展现更强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用更独特的创意形式凸显民族文化独特性与感染力。
包装设计专业课程,在这样大背景下,更应该寻求一种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民族本土特色的教育创新,并进行多方面的调研、改制等。在遵循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制定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创意精品课程和专业。其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体现社会效益的经济成果。
参考文献:
[1]拉兹罗·鲁斯,乔治·L·威本佳,赵黎明译.包装设计图形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4.
[2]张大鲁,吴钰.包装设计基础与创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52-59.
[3]林振扬.包装设计[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传播空间;传播类型;传播价值观
众所周知,传媒是文化的传播通道,但传媒对文化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有学者认为,传媒会导致文化适应,即文化为实现传播效果会适应传媒的媒介属性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媒介技术论者尤其赞同这一观点,哈罗德•伊尼斯说“: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①强调文化研究实用性的学者,则从媒介与其生存文化环境之间的关联出发,认为传媒本身即是某个历史时期文化的象征物,不仅充当着传播介质的角色,还参与时代文化的建构,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新媒体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在文化领域,新媒体打造了统一的文化传播体系,将不同文化纳入其中。或许我们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备受关注,文化传播行为趋于活跃,文化个性日益鲜明,正是因为在新媒体作用下跨文化传播成为常态,正是因为新的传播技术消解了主流文化的单方话语权。今天,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上文所说的文化适应正在现实中不断发生。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状态的探讨描述正是基于此。首先对新媒体作用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以及传播方式的变化进行论述,进而对文化传播价值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一、从地域空间到意义空间:新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的影响
受地理环境、人文渊源、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其生活的地域关系紧密。对少数民族群众而言,地域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文化生成和表达所需要的固定场所,地域所包含的地理要素和人文因素,塑造出各民族卓异的文化气质,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同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交汇点,地域还承载着文化身份认同、建立关系和历史叙述的功能。文化学者依格瑟将地域视为文化持续性传播的必要条件:“地域的接近一直是人类群体开展和维持交流联系的前提条件,固定的居住地点对发展更频繁和更有意义的交流是必需的。”②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活动也受到地域的影响,其文化传播空间与聚居的地域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是,地域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这种天然联系正在逐渐被割裂。一方面,社会发展促发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使其与原有的地域产生了距离,刺激了远距离传播,以地域为中心的传播减少甚至中断;另一方面,信息社会将各种文化纳入到一个传播体系中,提升了文化影响力的现实需求,使少数民族文化也因需要进行大范围、远距离的传播而变得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直接导致地域在文化传播中的中心地位逐渐旁落。新媒体的信息扩散能力,使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丧失了传统的地域特征。甚至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也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逐渐“非地域”化的过程。新媒体拓展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使其与培育它的地理区域不再具有对应关系。新媒体之“新”,首先在于其先进的传媒技术,新媒体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通道,同时也意味着少数民族文化在客观上具备远距离即时传播的技术条件,原有以地域为中心,通过自然交往影响周边地区的传统传播方式转向大规模信息传递。由此,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与地域空间不再存有对等关系。新媒体这位时代的推手,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从某个特定的地方拓展到全世界,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促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规模增大,速度加快,受众数量增加且参与度提高,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场;文化传播空间的扩展通过与异质性文化的交流反作用于文化本身,促进文化自身关照,加快文化融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促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走向全球化。而文化传播空间的拓展即是文化传播突破传播障碍、促进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必由之路。新媒体对地域中心地位的冲击并没有停留在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传播空间,更为本质的表现则是新媒体营造出完全不具备地域特征的网络空间。其一,网络空间是虚拟、超地域的;其二,网络空间呈网状分布,信息以其中一个节点为核心向周边传播,任一节点皆是传播中心,网络传播是无中心式的传播;其三,这一网络空间不强调参与者原有文化身份,相反,网络的同一性以及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种身份,而传者与受者之间随时可以互换角色。今天,人们越来越多的社会交往通过这个空间进行,受上述网络特征影响,地域在文化传播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弱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不再受到时空局限;在网络空间内,所有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重新建构,所有的文化客观上须重新定义自己,相对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平等表达的机会。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使其不再与地域空间相对应,具体表现为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交往的地球村。另外,新媒体营造的虚拟网络空间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时空意义。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从具现实物理时空意义的地域,转变由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共同建构的意义空间。通过新媒体网络,受传者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传播障碍随时获取文化信息,其传播效果甚至远超传播者愿景。如苗族文化网站“三苗网”,创办初衷仅是将内部通讯刊物发至网上,因特网却促使其成长为一个苗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如同其所宣称的那样:网站的首要宗旨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展示与传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三苗网成为世界各地苗族群众文化聚会交流、其他文化背景人群接触苗族文化的重要平台。之后,全国相继成立了一批苗族文化主题网站,共同构成苗族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群。这一传播群逐步取代地域成为分居世界各地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家园,使其相隔万里也可在网络空间中实现村落式的面对面交往。在这一群体的共同作用下,苗族文化传播的空间扩大,文化影响力也得到较大提升。随着手机媒体兴起,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型媒介产品有望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要指出的是,新媒体的这种去地域化的传播,除扩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外,也导致地域的文化承载功能随地域丧失,人在虚拟空间中容易迷失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故而经常发出“我是谁”这样的疑问。少数民族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过程中,不乏传播者缺乏归属感而迷失的现实例子。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传播,充分了解、适应新媒体媒介特性,坚持自身文化核心变得尤为重要。
二、从人际传播到组合传播:新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人际传播方式为主,通过口传身授,以人际交往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与少数民族群体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成为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际传播的范围和规模不大,影响较小,一般不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并且对交流的场景非常重视,强调现场接触,强调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共同经验背景,以减少传播中的信息误读。所以人际传播一直排斥远距离、大规模的传播方式,即使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没有改变这一状况。如电话把远距离的人际传播变成了现实,却并没有淡化人际传播的差异,相反,这一现代电子手段用于人际传播时,会因为通话双方所在场景的差异产生噪音,影响双方信息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中很多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民族习俗中的某些“禁忌”,从传播学的角度可以将其解读为是对大众传播的一种限制。如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在进行祭祀仪式或是葬礼时,出于对祖先和死者的尊重,严格限定参与人数,不准旁观,不准拍照,便是一种对大众传播排斥的典型心理。但新媒体却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诸多的交流方式。在笔者看来,新媒体之所以“新”,主要在于新媒体传播不只对应一种传播类型,并直接体现为新媒体拥有众多的媒介产品,且这些传媒产品使用的传播类型不尽相同。如因特网众多的媒介产品中,腾讯QQ作为即时通讯工具,传播类型是人际传播,但其衍生出来的腾讯微博、QQ空间等,却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更为接近。当新媒体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介质,少数民族文化必然会适应新媒体的这种多类型的传播方式,由单一人际传播转向多种类型的复合传播。多种类型的传播方式首先带来的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新媒体众多的媒介产品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渠道。以贵州惠水县为例,对于当地的布依族文化,当地政府除以网站的动态方式展示外,同时利用短信平台群发文化宣传讯息,甚至当地政府部门的电话都以布依族音乐作为彩铃,社会团体和个人也通过网页、微博客等方式进行布依族文化传播。因特网门户网站、个人网页、短信甚至彩铃都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载体。这些传播渠道包揽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等众多传播类型,且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各异,从而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彻底摆脱了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进而使构建立体传播网络成为可能。其次是表达方式的多媒体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多媒体表达,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多媒体产品,使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增加文化的表现能力;拓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广度,增加其影响力;同时让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更为便捷。第二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记录、保存少数民族文化,或是直接参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生产。以少数民族纸质文献保存为例,扫描存盘之后存储所需的空间和人力将会大大减少,也有利于对原件的保护;许多非物质文化也可以通过现场拍摄视频和录制声音来保存和记录。但是,更深层次的变化则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仅重视传者与受者之间共同经验及现实交流场景,还通过新媒体建构的虚拟场景消解交流场景的差异性,减少传播噪音。梅洛维茨在《空间感的失落: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谈到了传统文化交流中对场景的依赖和电子媒介对场景的弱化。他认为传统交流方式产生认同感的关键在于现场接触,而“电子媒介倾向于消除现场与通过媒介的间接信息互动之间的差异。”③梅洛维茨还认为“,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开拓了许多新的社会情境。”④在新媒体营造的虚拟场景中,互动性非常明显,传者与受者随时都在互换角色,且无一例外都具备多个身份。参与者往往快速穿梭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情境中。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某个网络游戏中充当战斗的指挥官,在聊天工具中是素未谋面的好友,在某个社区扮演“家庭成员”。在这些情境中,现实生活中的共同经验背景被网络分割做了碎片化处理,现场建构的议题作为愿景快速传播,形成类似于梅洛维茨所谓的“更后后台”或“更前前台”的传播行为。由于这个虚拟的场景是匿名的且是自愿加入,因而传播的氛围更轻松更易形成交流时的亲近感,更能消除文化传播中因为远距离传播带来的场景差异,带来文化心理上的亲近感,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面向其他不同类型文化的传播。
三、从精英文化观到大众文化观: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价值观的变迁
人际传播传者与受者的数量有限,信息影响面较窄,反馈即时,是一种典型的小众传播。对借助人际传播的文化而言,其传播价值往往就在于稀缺性和精英性。少数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一直以人际传播为主,精英文化观念一直是其主要的文化观念。总体来说,精英文化观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重视传播中“人”的因素,强调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特定性
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水族古文字“水书”为例,这种水族古文字的传承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特权,为“水书先生”这一特定的文化精英团体掌握,其传承以人际传播的方式,在水书先生群体内部进行。精英文化观重视特定传播对象的选择,却往往忽略了“人”生存环境因素,即掌握特定文化的群体,生存状况会随着历史社会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当他们出现生存危机的时候,特定的文化也会出现传承危机。今日的水书正如同某些学者所言:“水书先生在‘水书习俗’传承过程中至关重要。水书先生通过口传心授及抄录记载水族古文字形成水书文献的形式传承‘水书习俗’,可谓‘水书习俗’传承的桥梁。一旦水书先生这个群体消失‘,水书习俗’在水族民间的传承也将终止。”⑤时至今日,随着水书先生这一特定群体的衰落,水书及水书习俗的传承已处于濒危状态。
(二)对深度传播的认同
所谓深度传播,指的是揭示传播内容的本质、运作规律,以求获得受众对其的深度理解和认同的传播。精英文化观念主张通过长期研习接触到文化内核,或是对文化的某种形式作系统掌握,由此教育等组织传播方式成为必要的传播途径,深度传播是一种研习的行为,传播规模不可能很大。由于强调维持文化的本真、原质和纯粹,精英文化观普遍对工业时代的文化商业气息反感。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手工艺制作方法繁复耗时,但许多传承人仍坚持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对于旅游商店中机器工业的复制品,普遍持否定态度。根据梅特卡夫法则⑥,通过网络传播的媒介产品也具有直接网络外部性,即媒介产品的消费效用随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网络是新媒体的基本形态,而且网络传播并非是单向传播,而是像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网络的任何一个节点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互为传者和受者。随着新媒体受众的不断增加,这种交流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长,加之网络传播的扩散性,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扩散中心,使得借助新媒体传播的文化产品,其消费价值也随新媒体用户的数量增加而递增。当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其价值判断日益受到用户数量制约,原有的仅对少数人进行深度传播以体现文化价值的观点,必须转向大众化的普遍传播。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开始借鉴流行文化的传播形式。注重适应新媒体媒介属性,强调文化传播要适应大众需求,反映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观正向大众文化传播观转变。以藏族文化传播为例,游戏公司从2010年进行封测的以吐蕃时期青藏高原为背景的《藏域》开始,后续开发出以小说《藏地密码》为蓝本的斗游产品《藏地传奇》,在网游公司计划开发的游戏名单中甚至包括了著名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2011年,借助日本动漫制作的先进经验,中日首次合拍了动漫电影《藏獒多吉》,在视频网站上取得了相当高的点击率。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普通大众。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基本共识,即对某种文化而言,掌握的人越多,其影响力就越大;文化是有生命的,其生命的价值表现为可以通过传播行为影响到不同的人群,影响到的人越多,其价值就越高;传播行为是传播内容在时空中的变化,通过传播,内容物还有可能具备一定商业价值。对传播者而言,比起对传播内容的掌握,传播的积极主动性和传播行为本身更加重要。媒体的合理认知和高度参与精神,是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前提。
四、结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传播的障碍正在逐步消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进入了大传播时代。当新媒体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新媒体媒介属性就会影响到文化本身。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未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前不敢妄下断语,但值得肯定的是,新媒体扩大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的文化交流,在带来挑战和压力的同时,更多的是使其融入人类文化大家庭,与其他类型的文化共同发展。开放、创新、尊重文化个性、主张兼容并包的新媒体,将会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生存带来无限可能。
作者:沈广彩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注释:
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②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99.
③④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18.
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中国的动画创作表现出“寓教于乐”的特质,注重动画片对指定受众的教化作用。美国则把动画里的视听元素立足当代、构想未来,用滑稽幽默、精彩绝伦的声画表现当代人的价值观和情感诉求。在《山水情》中,画面中的层峦叠嶂在悠扬的笛声中晕染开来,水墨绘画技法加上民族旋律:渡口、小船、孩童、老翁,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充满了中国式韵味。片中传达出一种承继关系:恩师传授,师徒拜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说。《超能陆战队》则用充气机器人大白与天才少年小宏联手一群小伙伴组建超能战队、一起打击犯罪阴谋的情节设置,表现少年无畏、拯救世界的个人主义英雄观。不同民族文化心理下的创作显示出迥异的艺术风格。
二、空白视野下的写意和直观形象下的写实
1.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布局和留白,画面中的“空白”就是中国画空间中的“气”,是一种幽远的意境。“空白导致了文本的未定性。空白从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示和文本观点,同时触发受众的想象活动。”追求写意和力求写实是中美影视创作中最明显的区别,这种写意和写实的对比在动画电影中也能看出。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中,画面中大多用寥寥几笔表现河水流动、小船前行,水面远处的山川也是于空白处隐约晕染。这就是特属于中国水墨的空白写意,这种空白更能表现出偶遇于山水间的师徒深厚的情谊。《超能陆战队》镜头里出现的是三维动画人物,尤为注重写实。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多用特写镜头来表现,因为细节描写才能更直观形象地表现真实。虽然镜头里有些画面很夸张,但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和生活中的现实人物形似,这与《山水情》中的神似截然不同。三、含蓄悠长和率直强烈的情感意蕴表现鉴赏一部影视作品,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是情感意蕴的表达。“情感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视听元素的一些局限性,尤其是缺少现实生活的立体感和生命性,这些缺憾的东西,在情感的衬托和环绕下,才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幼儿园艺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97-01
新课程提出,作为人文精神培育的教育,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民族情结扎根于儿童的心田。因此,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据,我们开展了“蒙古族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渗透的实践研究”教研课题,在实践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将民俗文化资源渗透于新课程,不仅丰富了课程内涵,更赋予了教材新生命与活力。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蒙古族是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作为21世纪成长起来的幼儿,他们生在内蒙古,长在内蒙古,在蒙古族歌声中长大,但对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特别是蒙古族幼儿过着与汉族人没有区别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缺失本民族的东西,淡忘本民族的特征。作为在蒙古族地区长大的孩子,特别是蒙古族孩子,应该让他们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主要特点及民俗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让民俗文化得到“回归”,更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我们之所选择“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原因有两点:1、我园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地处内蒙古中部地区,是包钢唯一的一所民族幼儿园,有蒙、回、汉、维等民族幼儿300多名,对幼儿进行主体民族文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也是幼儿发展的需要。2、针对现有教材地区性教育不突出,教学内容不系统、不全面等问题,想通过课题的研究,找到适合本园实际、便于实施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以达到增强教师、幼儿的民族意识,尊重蒙古族民俗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把蒙古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的目的,从而形成自己的蒙古族民俗教育特色。
二、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为此我们选取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艺术领域之中,采取幼儿喜爱的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和特点,从而激发幼儿热爱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情感,愿意在艺术活动中进行大胆表现与创新。
1、以创设育人环境为切入点,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园所结合教研课题和办园特色,为幼儿创设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利用晨间接待,早操时间,园所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为幼儿和家长播放蒙古族乐曲,并定期更换,营造蒙古族音乐氛围,让幼儿感受蒙古族乐曲的悠扬;利用园所外墙进行蒙古族抽象浮雕的制作,蓝色的墙白色的浮雕,给人以美的遐想。
2、以实施艺术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体验民族文化的生动质朴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为此,园所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观片活动、手工制作、艺术欣赏、美术绘画、社会实践等方法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拓展幼儿思维的想象力,让他们了解到不同特色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创造出他们独特的艺术作品来。
3、以各种活动内容为切入点,让幼儿参与蒙古族民族文化教育 课堂是幼儿艺术教学的主阵地,也应是与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地利用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