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第二课堂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第二课堂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二课堂的定义

第1篇: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一、教育载体创新——素质拓展计划必然要求

文章在上部分简单介绍了我国提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计划中所应该贯彻的理念与原则,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校素质拓展目标的充分实现,绝对不能够仅仅在传统、既有的教育模式之下进行,而是必须通过大量、丰富、科学、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来实现,才能够达成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让大学生在社会时间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感受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提高时间能力,同时通过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中营造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符合素质推展教育的要求,其对载体的要求必定是多元化,立体化的。笔者在此欲对高校素质拓展计划载体所用当具备的新特点做一下简单的概括:第一,载体形式的多元化:素质拓展计划是针对高等学校学生的一种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引起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也就要求要有不同丰富活动来完成其中不同的目标,如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志愿者活动的积极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需要科创平台的提供。其次,在教育载体分层方面,要实现教育载体的多层次化,我们说,高等教育中,虽然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其目标的教育对象却是每一个立体的、丰富的个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要求我们做到对于高校个体的个性尊重,在此之下,素质拓展计划的提出,也正是试图向学生提供一种菜单式的教育选择模式,能够使每一个在校的个体,针对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或者不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更好地在大学生活中完善自己,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我校提出的学发行这一创新模式,正是尝试为学生提供一种校园活动的个性化的菜单式选择,并在实现资助育人。因此,多层次立体教育的实现,对于教育载体是一种挑战式的尝试,对其所提供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三,教育载体的开放性,大学是半个社会,教育方式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之中,我们需要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对社会的关注度与社会责任感,这是高等教育的共识,素质拓展计划也是对于高等教育这一理念的深化与补充,为我们更好培养与社会接轨的人才提供一个新的契机与平台,因此,作为教育载体,势必对其有着开放性的要求,首先就活动范围而言,绝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校园之中,另外就活动的广度与高度来讲,更是要着眼于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如我校会计学院全面推进co-op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拓展并巩固校外实习基地,将之纳入到日常教学目标与计划之中,这正是应对教育载体创新所提出的方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提出,要求的是教育方式与载体的变革,探索一条最适合当今素质教育的道路,则是高等教育当前所面临的任务,因此,笔者接下来要分析的则是第二课堂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环境中,既有的比较成熟的课堂模式,对于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必要性。

二、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拓展载体的优势凸显

就教育载体的分类而言,现在比较公认的有两大课堂教育,一是传统的理论教学第一课堂、二是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另外,现在教育界又有提出网络教育第三课堂,目前既有的这三大课堂涵盖了高等教育载体的全部。作为对本文题目的契合,对于素质拓展的要求的回应,在此,笔者主要对第二课堂的教育载体与模式加以分析,以期能够在这个分析过程中,能够明了第二课堂作为高校教育载体的优势,以及其与高校素质拓展计划的相契合之处。第二课堂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在传统第一课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至今,学术界未对其定义,但就这一概念的提出而言,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朱九思在《高等学校管理》中最早对其进行了论述,书中指出:“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这个课堂的活动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公益性的(或叫服务性的)、有酬性的活动等等。”结合朱先生对于第二课堂的描述以及我们日常的学生工作而言,高校的第二课堂可谓是包含了出传统教学任务之外的全部校园以及校外活动,涵盖有各类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活动。那么,作为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第二课堂本身而言,我们可以明显总结出其有以下特点:首先,第二课堂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针对于教育而言的第二课堂包含有校园社团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各种层次平台的科创项目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于自己不同发展需要的选择。其次,第二课堂组织者多为学生自己,第二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授模式,不再是一种灌输式的学习理念,而更多地提供一个平台或者契机,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在其中,学生可以收获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第三,第二课堂活动空间的开放性,第二课堂打破了教室教育的时空局限性,甚至于打破了校园教育的局限性,当前社会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类爱国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都可以成为第二课堂的教育资源。第四,第二课堂对于专业要求并无明确界限,第二课堂所针对的是能力的培养与素养的提高,相对于专业知识的教学而言,具有更强的通识性与社会适应性,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言,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二课堂活动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可谓是相得益彰,首先第二课堂能够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有效的途径与资源,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提出则是补充和完善了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因此,就当前高等教育,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必须充分依赖并利用第二课堂这一平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以应对社会激烈竞争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正是因为其有着如此重要之意义,才必须对质平台与载体加以创新与完善,本文正式在此基础上,将第二课堂的理论研究纳入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充分分析其在素质拓展计划中所拥有的必要性与优势。然而,如何能够更好、更完善的实现素质拓展计划的目标,必定是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探索,虽然第二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切不可认为第二课堂在此方面就是完美无缺,比如评价机制,资源拓展等方面,第二课堂依旧有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在以后的研究学习中,笔者会对这一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

作者:丁琳 姜雅净 单位:上海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第2篇: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关键字】高中物理;第二课堂;兴趣与爱好;培养能力;以学生为本;遵循原则

在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和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一般更强调升学率,老师的教学按部就班,学生机械式套用定理、定义和公式。高中三年,每天只是往返于教室,食堂与宿舍之间,大部分时间沉沦于题海中不能自拔。这就是当代高中生的真实写照。总之,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分数。即便如此,其结果也常常是事与愿违。据资料显示,我省自实行3+综合考试以来,物理平均分只有40-45分,08年更是跌破40分大关。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物理第二课堂还有没有必要开展下去?又如何开展呢?

其实,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高考成绩的重压下,物理第二课堂仍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能解决一些物理课堂的教学问题,又能补充物理课堂的教学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机械般的解题成为研究的过程,让重复的阐述成为探究的能量。物理第二课堂的开展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作用甚至是常规的物理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一、充分认识高中物理第二课堂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课堂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活动古已有之《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就能说明中国古人既强调正课学习,又有课余活动。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定第二课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认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支配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认为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实验现象晦涩深奥,也有人反映在课堂上老师一讲就懂,可自己一做就错,应用起来很难。而物理第二课堂正好解决这一问题,假设我们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物理概念表现出来,那么枯燥的物理概念会变得生动;如果给予学生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去动手完成预期的目标,那么学生就会调用他们脑中现有的知识,使脑中烦乱的物理公式重新整理后进行实际应用,不但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更巩固了他们的知识。这样,应用中逐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主动寻求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弥补了课堂知识的局限性。那么对于以后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重点、难点,学生就会主动去了解和吸收。

二、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

1.针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选择活动内容

一个物理概念就是一个物理知识点的精练概括,物理概念不能只是记下来,还需要真正的理解。如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速率和速度的区别,左右手定则的运用,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如磁感线在磁体外由南指向北,而在磁体内部则由北指向南,以及动量,冲量……等等一大堆让人挠头的物理问题。可见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难点。然而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大量的再现这些物理概念以加深学生课堂所学物理概念的印象,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第二课堂活动针对学生容易记反、记错的物理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大量的重现和运用物理概念,使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和熟能生巧的地步。

2.针对实验教学的难点选择活动内容

首先物理实验是物理的基础,一切物理理论的真实性都需要靠实验来证实。但现阶段大多数的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注重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实验过程的注重程度,这对于学生未来深造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针对实验课堂教学所遗留的问题,物理第二课堂可选取如制作模型、实验竞赛和实验知识问答等类型的活动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实验过程的重要性。

其次,利用物理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亲历一些物理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火箭发射的过程,组织学生课外制作水火箭,加深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在学习日光灯原理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将日光灯发光的过程进行演示,而在实验课上学生没有得到亲历,因此对于氖管和镇流器的工作原理还是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拆装,了解各原件的结构,再对比上课所学的知识,从而真正理解日光灯的发光原理。

3.针对物理知识的运用选择活动内容

物理教学强调的是学以致用,物理知识的运用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物理课堂以学为主,课堂上运用知识以考试为主要方式,这会让学生往往以应付考试为主,很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如在运用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中,既可让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弯曲的方向就为磁感线方向,也可让拇指指向磁感线方向则四指弯曲的方向就为电流方向,学生往往只是记得一个判定的方法而忘记另外一个判定方法,在学习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之后,更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导致判定错误。所以,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就可以针对这一方面,开展一些深入课本的动手制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实践判断而最后得出结论。

三、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

1.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主要组织形式

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转贴于 (1)开展科技制作活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动手做实验是学好物理、培养个人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物理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活动。

(2)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一项内容.作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所面对的主要是课本知识,所学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是一个好办法。

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建立社会调查小组,以若干人为一组,挑选一个社会课题(课题可以由老师提供或由学生自己开发感兴趣的课题),比如可以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分发一些调查问卷,采访一些周边的人,收集一些信息,最后对所调查的课题做一个总结,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或建议,让学生融入社会,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2.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遵守的原则

为了保证物理第二课堂有序、有效的进行。应遵守以下原则。

(1)实践性强的原则

在物理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践活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2)促进教学的原则

物理第二课堂它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所以老师在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时,不应该太注重它传授知识的作用,而更应该注重它促进教学的作用。

(3)因地制宜的原则

如在开展几何光学的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时,常会需要一些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是没有这些仪器的,我们就可以寻找不同的办法自己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仪器来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既达到了完成实验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的实施都会围绕着学生进行开展,物理第二课堂也应如此。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教法,不能只注重培养成绩好的学生或只注重提高成绩差的学生。

总之,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应该让学生真正参与、动手去感受课本中的知识,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物理第二课堂才能谈发展,物理第二课堂才有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一、“体育第二课堂”概念的解读

“第二课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至今学术界对其尚无统一、明确的定义。1983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书中指出: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这个课堂的活动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或叫服务性的)、有酬性的活动等等。

《新词语大词典》中解释到:第二课堂,亦称第二渠道,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扩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

我国学界罕见对体育第二课堂的解读,曲宗湖、杨文轩两位教授认为,把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有密切关系的体育教育活动称“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课的充分延伸。也有学者认为,学校体育第二课堂指的是为了更好完成第一课堂的任务,课余所进行的全校活动、班级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等。

综上所述,体育第二课堂的存在应该与几个要素相关:1.它能促进教学计划的落实,配合体育课堂教学活动;2.它是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从属于课余体育活动;3.它是在教师或者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全校活动、班级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等;4.它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终身体育习惯为目的。因此,我们把“体育第二课堂”界定为: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与管理下,面向全体学生所开展的旨在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各类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

二、高校体育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

依据体育第二课堂开设目的进行模块分割,可以将其内容分为:1.报告、讲座类模块;2.专业学术科技创新、体育技能竞赛模块;3.文化类模块;4.社会实践及社团类模块。

体育第二课堂的实施根据活动内容可以设计如下形式:1.报告、讲座类模块,突出政治、学术、人文、艺术等主题,邀请专家、学者或者体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同学或者团体之间可以开展体育知识技能学习与运用的心得交流,目的是使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认知,对体育价值进行客观评价。2.专业学术科技创新、体育技能竞赛模块,可以将本专业的学习与运动主题结合起来,如艺术系学生或者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可以组织艺术创作,适当开展人体运动素描、运动摄影等课堂。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撰写具有体育学科特色的小论文,撰写运动计划,撰写运动会招商计划,撰写体育活动报告等。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比赛活动,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体育比赛。3.文化类模块,以体育为主题开展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体育趣味活动、节日庆祝活动、校园体育沙龙、体育赛事鉴赏等活动。4.社会实践及社团类模块,目的是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融入全民健身活动的洪流中,如开展送体育活动下乡、校园体育赛事招商活动、体育市场营销调查等活动。学生社团也可以自设主题吸纳会员,开展各类社团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总而言之,体育第二课堂以育人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体育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系列开放性活动。团委和学生会以及公共体育教学部应该承担起体育第二课堂的组织、监督与管理工作,学生社团或者兴趣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采用学分制鼓励学生的积极参加。

三、独立学院开展体育第二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1.顺应独立学院办学规律

独立学院是我国特殊国情背景下,特殊时期顺应高等教育急剧扩招的特有产物,又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合乎逻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并有利于探索新的办学机制和体制,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国家赋予独立学院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等权利。因此,独立学院办学自主性高,专业设置也较为灵活,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较高。与生活结合紧密的第二课堂通常先知先觉,能在人才培养与市场供需之间架设桥梁,让人才需求市场及早进入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组织管理、专业设置等范围。

独立学院作为新生事物,也难免受限于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后勤保障的不足,体育教学工作受此影响最为突出,体育场馆建设不足、体育器材缺失、体育课程开设不足、体育教学内容简单等问题,通常无法使学生获得运动的满足感。自发、自主、灵活进行的体育第二课堂能有效缓解这些尴尬,并能调动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2.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如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勤奋刻苦,学习方法不适当;理想目标远大,毅力较差;独立意识较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注重个性张扬,自信心不足。这些问题恰恰能看出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还十分缺乏,而这些所欠缺的综合素质是很难通过有限的第一课堂来提高与增强的,却只能诉诸第二课堂去弥补。

而针对这些心理成熟、个性突出、运动兴趣浓厚、运动需求多元的17-18岁的大学生来说,开展体育第二课堂不仅能让他们收获身体发展的喜悦,同时也能让他们的运动兴趣得以发挥,运动能力得以提高,运动才能充分展现,个人素质全面拓展。

3.满足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

从学制上说,独立学院的四年教育过程可能是大部分学生求学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也终结于这一阶段。因此,高校体育工作的重任也凸显出来——学生毕业之后能否继续像在学校那样从事体育锻炼成为一个亟待认识和应对的问题。对于全民健身运动而言,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人口;对于学生来说,在求学期间具有体育知识和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将来也必将融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去。而体育第二课堂恰恰是连接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桥梁,将有限的体育教学从人口、时间和空间上向全民健身运动阵地延伸。

四、建议

1.学校领导、公共体育教学部、团委、学生会要形成开展体育第二课堂正确的认知与基本共识,引导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

2.充分利用好体育竞赛和周末、双休日时间,举办各种主题的校园文体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

3.学校要对体育第二课堂加强组织管理,最好是用课表的形式列入教学计划,并将其作为辅修学分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

4.发动学生自主组织体育第二课堂活动,鼓励活动出校园、进社区,利用学生体育第二课堂,助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5.注重体育第二课堂内容的开发,强化提升学生的健身意识,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能力和习惯。

参考文献:

[1]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2]亢世勇,刘海润.新词语大词典:1978-2002[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丁丰斌.对学校体育第二课堂有关理论的探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18(3): 93-94.

第4篇: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一、既定目标的“第一课堂”教学方式

1.明确基础课程定位,提高教学水平

大学数学基础教学的课程大多为必修课,授课对象大多为入学新生,授课内容甚多。面对这些矛盾,通过探索与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通过有效的更新和改进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密切结合;加强对学生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挖掘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持续规范管理

大学数学基础教学始终需要坚持高标准执行严格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坚持做到: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阅卷等。在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安排与监控、教学环节的检查落实、试卷命题与分析等各环节,逐步形成了一套操作规范。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于保证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效的。

二、生成式教学方式的探讨

1.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以讲解本学科、本专业知识为教学目的,更加注重科学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素质培养问题。作为高校教育,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堂教学的局限,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去弥补。

2.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

第二课堂活动是针对课堂教学活动而言,它与课堂教学相配合,以育人为宗旨,以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展开的系列开放性活动,是另一个课堂,它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整体。

3.“生成式”的教学理念

《辞海》中论述到:“生成”是德文werden的意译,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一个范畴,即发展和变化。《现代汉语词典》把“生成”解释为:“(自然现象)形成;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产生。”《教育大辞典》中对生成的诠释是:“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与从环境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动态构建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

结合上述定义,生成式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其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通过“自组织”的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创造,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三、生成式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生成式教学理念的提出,下面以大学数学基础教学为例,在学生的社团活动中尝试这种教学的方法,以达到“1+1>2”的效果。

1.在第一课堂中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让多数学生接受到数学建模的教育,根据学生个体情况,选择如何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首先,在《高等数学》等大学数学课程中融入计算机。可开展的教学方式有:一是在空间解析几何章节介绍中利用配套教材的多媒体授课系统进行授课;二是介绍数学软件在微积分中的应用。通过若干例题,使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初步学会使用数学软件解决简单的微积分问题,以达到教改课程的目的。其次,开设数学实验课,其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定义、定理的证明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独立参与到课程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2.在第二课堂中让学生自主建立多元化的目标

让一部分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学生加入到社团活动中,让升入高年级仍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到社团活动中,让有意进入研究生深造的同学加入到社团活动中,通过组织系列数学建模活动,提供“1+1>2”的基础教学平台。不是社团所有的学生都会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但他们每周都来社团活动,因为他们喜欢数学,或者他们希望了解与数学相关的实用知识,方便出国深造,或者他们希望可以帮助到个人的课程学习中。

3.在第二课堂中使学生自主构建预设目标的途径

在社团中,学生是主体,指导教师定期进行专题介绍,学生进行专题研讨。社团活动借鉴研究生讨论班的模式,让学生亲历从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全过程。学会如何利用各种资源查找全面的资料,对优秀论文报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通过活动,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数学建模的魅力所在,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第5篇: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教育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胡总书记的这番话,再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实现教育手段与方式的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从而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融会贯通,切实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落实“以学生为本”是构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础

一般都认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了解自身、完善自身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兼顾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知识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落脚点。但这种认识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只要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就不难发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如何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去对待这两者的关系,不能用一种精神去替代另一种精神,更不能实用主义地把一种精神凌驾在另一种精神之上。而应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实践中尽管是有所侧重但力争使之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

在以往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体制的制约,往往使得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种做法的后果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不注重精神世界向上向善的提升;二是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致使理科学生文化修养相对欠缺,文科学生科学常识知之甚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长期被人为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忽视或淡化“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直观地讲,“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考察和规划我们的一切工作,学生的健康而全面的成长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应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归属。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应用在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体贴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布局上,既考虑学生今天的需要,又有力地把握学生未来走上社会自身发展大展拳脚的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应作为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基础。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统一协调起来,明确地把大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健康人生观形成和知识结构完善两者之统一,扭转那种重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的观念,改变过分强调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系科和课程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出大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而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有过一个很精当的描述:“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在谈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时,马克思又有一句名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尽管“这将是一门科学”今天还远远没有出现,但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在总体上是占主流地位的。

人们通常是这样定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形成的,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升华。

在上述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依赖于实践,其成果同属于人类文化的升华;其基本作用都可归结于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体现出人类不断认识世界的理想追求;其主要内容都包含 “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存所涉及的方式与手段;而其终极目的都落实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就需要把全面教育的内在精神动力和主要内容融合起来。回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上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就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失任一“一轮”“一翼”, 会造成学生或者知识面狭隘化,或者高分低能,或者有才无德,或者走上社会后面对不同角色的适应性、选择性、转换性差,等等。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提出过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标准:“21世纪要实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大成的智慧教育,培养出知识眼界宽广,自觉运用科学技术,敢于开拓创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换一个角度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兼顾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从终身学习的层面讲,今天的高等教育同样亟待着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

三、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根本方法。第一课堂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的教育教学,在人文精神教育中贯彻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教育中注重人文教化功能,努力做到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交融。

以往的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文精神或科学精神的缺失,但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倍受青睐而人文教育遭受冷落。要遏制这种趋势的蔓延,进而改变现状,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理论,积极实践。具体地说,第一课堂的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高等教育的组成架构,实行院校调整和重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建立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在高校内部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淡化专业的细分,突出大专业大学科;在低年级实施大类授课方式,适当增设文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兼顾学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知识。

2.控制源头,改变以往文理分科的招生制度。不再以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来限制专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地确定自己所喜好的专业,避免高中阶段的文理偏科现象在大学加剧。

3.优化课程设置,变换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首先,需要均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学生中学分中的比重,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中基础的课程纳入核心课程。第二,开设兼顾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把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方法论与价值观整合为一体融入综合课程。第三,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改革,分为自然科学类、生物医学类、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类、哲学社科类五类,要求五类课程均在选修学分中占一定的比例,鼓励和引导偏重文科的学生选修理科课程,偏重理科的学生选修文科课程。

四、统筹兼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广阔天地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授课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打破了传统室内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对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课堂以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为载体,紧贴学生实际所开展的一系列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开放性活动,是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广阔天地。

加强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提高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应搭建好软件和硬件的平台,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我们设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组织专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界定“第二课堂”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借此强化深化广大师生对第二课堂建设的认识,进而水到渠成地把第二课题建设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

2.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第二课堂的管理。建议把第一课堂教学的学分制管理引入第二课堂,使得第二课堂活动状况与学生的毕业成绩挂钩。

3.积极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音乐会、文艺晚会、著名科学家的成就展览和相关讨论会等,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

4.积极推广学生课外学术沙龙活动。学术沙龙活动应由大学生自己主办,采用主题式的交流方式,选题尽可能涉及政治历史,科技前沿,经典命题等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

五、结束语

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早已不是什么天之娇子了,他们只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普通的劳动者。苛求他们,放纵他们,依照旧有的教学模式塑造他们,都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教育为突破口,才有可能培养出闪烁着科学之光和人文之光的符合时展要求的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

[注:此文章系“2007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中标课题《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JXJG-07-1-7)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建设的双重任务》,《教育研究》,2002.7。

[2]王鲜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兼论通识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3]赵杨群:《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与教育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

第6篇: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博物馆教育 学校教育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199-02

一 博物馆教育的内涵

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这种活动对象是多层次的,既包括少年儿童,也包括成年人;其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学校教育,又有无固定组织形式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狭义的教育即是“学校教育”。

博物馆教育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是指“通过举办陈列和其他视听手段向社会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从此定义而言,博物馆教育应当属于社会教育的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教育主要围绕着展览而开展,展览承担了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核心任务,人们只要谈及博物馆教育,基本上就是指参观展览。按照教育学的说法,构成教育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所以,博物馆展览教育活动便是馆方或策展人扮演了教育者的角色,通过展览(教育媒介),向前来参观展览的观众(受教育者)传播特定的信息和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博物馆展览教育虽然仍然是博物馆教育的主导形式,但在实践领域中,“许多博物馆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提供单一的展览,而是积极开展围绕展览的拓展式教育,构筑起多维度和立体式的教育网络”。严建强教授根据对国内外博物馆实践的长年观察,总结出了拓展式教育的五大主要活动类型:(1)以现场活动为内涵的拓展教育(如在考古博物馆中,观众可以进入工作人员安排的考古现场进行挖掘);(2)穿插在展厅中配合展览的局部性拓展教育项目(如展览中的小剧场、小影院、小教室,以及信息角、发现角和探索角等);(3)面对低龄人群独立的互动与操作项目(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专门为小朋友开辟了一个可以动手制作工艺美术品的工艺坊);(4)将在教室中听课的方式引入博物馆拓展教育(如博物馆会围绕新推出的展览开展一系列学术讲座,为观众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增加观众对相关知识领域的理解力与敏感性);(5)利用独立影院和演艺开展拓展教育(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的“丝情偶意――泰顺提线木偶艺术展”中,每个周末都会邀请提线木偶艺人来表演一整天的提线木偶戏)。

因此,博物馆确实是一个教育机构,然而传统教育学却很少将博物馆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根据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1届全体大会”上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教育、研究、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其定义跟往年《国际博协章程》中“博物馆”的定义相比,一个最大的不同便是把“教育”放在了博物馆三大目的的首要位置。此外,在博物馆的三大基本职能――收藏、研究、教育之中,教育是博物馆的中心职能,其他两大职能的展开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教育。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教育对于博物馆的存在意义重大,博物馆与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二 博物馆教育的特征

博物馆作为一个非正式的教育机构,尽管在教育界受到的关注度较低,但与学校教育相比,却有十分显著的特征。

严建强先生将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加以深化和提炼,总结出博物馆教育最为突出、最能与其他教育机构做出区别的三大特点:(1)博物馆是唯一以真实物品作为主要传播媒体的教育场所;(2)博物馆是社会上为数不多的非强制性教育机构之一;(3)博物馆是唯一让学习者在不停地站立和行走中接受教育的地方。

第一,博物馆的首要特征是实物性,具有藏品是实物作为博物馆机构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从博物馆的雏形时期,到现代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其根本的共同点就在于它的实物性。这一根本的共同点,是博物馆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点。”博物馆教育离不开实物,实物是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首要载体;而学校教育往往以课本作为传授知识的媒介。所以,是否以实物为教育媒介成为博物馆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最显著的特点。

第二,学校教育通常具有强制性,如中国实行的九年义务制教育;而是否去博物馆参观展览,去哪个博物馆参观,去博物馆参观哪个展览,完全取决于观众的个人兴趣,并没有任何组织、任何个人强制任何人必须去参观。博物馆办得好不好、客流量多不多,也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展览质量、研究水平和教育活动。这是博物馆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第二大特点。

第三,参观博物馆的展览必须要不停地走动,才能如期接收展览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从而实现博物馆教育的目标。而在学校,学生通常都是坐着上课,听老师讲课。这又是一个博物馆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特点,涉及博物馆疲劳和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效应的问题。它告诉我们在做博物馆展览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参观者的体能,从参观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贯彻人体工学原则,尽量使参观者以更少的体能消耗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所以,英国的博物馆学家

莫利・哈里森说:“每一座博物馆都应有自己的重点。办法必须灵活,所采用的设备必须多样化,外观要精美,功能要齐全,在通俗水平上讲解展品时必须时时站在观众的立场,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尽管我们是与物打交道的,但必须牢记,我们是在为人而工作。”

三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

博物馆作为一个非正式的教育机构,在教育界受到的关注程度较低。但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进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学校教育虽然具有强制性,但“人在学校教育期间,不可能完成他们的全部教育,哪怕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十二年教育课程,再进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成绩依然很好,但仍不能说完成了全部学习,成为有完美教育的人。”而且,教育是终生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是少而必需部分。各时期的学校教育都有其终止点。正因为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博物馆教育恰恰是目前正在兴起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比如杭州市于2008年3月在全国率先启动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外,走进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场馆,打造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的“杭州模式”。西湖博物馆、唐云艺术馆等71个公益性场馆成为首批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第二课堂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到博物馆参观展览,参加博物馆所组织的各种活动。实际上还不仅限于上文提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展览教育活动,而是沿着拓展式教育的理念进行开拓性的实践。如唐云艺术馆策划的“名家名作进校园”活动,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著名版画家赵宗藻,浙江画院副院长、著名花鸟画家张伟民等艺术名家到杭十一中为学生零距离地上了一堂生动的艺术课;杭州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模拟考古活动,让孩子们踩着泥巴,拿着小铲,寻找埋在深处的青瓷、砖块等文物;杭州图书馆与下城区教育局共同开展“第二课堂进校园”读书活动,双方还达成协议,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免费提供给下城区所有中小学生使用等。

四 结论

第7篇: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安徽科技学院 工商管理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对于高等教育要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1]应用型人才又有很多的分类标准和分类层次。有的分为创造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2];也有的分为工程开发型、技术运用型、技能操作型[3]。应用型是相对的概念,其相对性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4]。其一,应用型是相对于纯理论型而言的,也即相对于所谓的“经院派”而言的;其二,应用型的相对性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层次教育有不同的内涵。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都可以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去理解,我国目前所有高校大部分本科学生培养都应该被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所以,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应当放在确定的培养层次与科类上,甚至细放到某个特定的专业来理解。

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基础性人才而言的。基础性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认识自然、发展科学为己任的基础研究专门人才,即能够研究和发现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把已经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的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1)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更突出“应用”;(2)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中高级层次的人才;(3)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知识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在能力结构方面包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应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在素质方面,应具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非专业素养,诸如责任心、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

安徽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与培养路径。本文就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实践模式进行总结,以探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包含的领域较宽,在我国教育部98本科专业目录中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我院于2003年开始先后申报获批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四个专业。经过充分的调研与论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我们将这些专业都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并围绕此定位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实践,使得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育日趋成熟。

二、“六位一体式”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不断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功能、创新评价方法”等途径的推行与实施,强化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六位一体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点,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尊重学生的志向角度让学生理解专业和认识自己之后再选择专业;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把更多的选择权利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未来与对自身发展负责任的意识;本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专门人才的目的,学院2007年在工商管理学科大类专业中首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即将原先单独设置招生的4个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整合成1个工商管理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并按“2+2”模式进行大类培养,即工商管理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先用2学年的时间修读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平台课程后,然后按人才市场需求及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学科大类内选择修读专业,选择后再用2学年时间修读专业课程。

(二)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重点,注重知行合一。

正确处理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及社会实践、学习与健康、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校内与校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确定本科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以及相关基础实践训练)、专业教育(主干学科基础、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方向)和综合教育(思想教育与公益活动、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就业指导、安全教育等)三大部分。在已确定的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整体优化原则,确立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平台(思想道德素质必修课+身体素质必修课+基本知识与能力素质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实践必修课+学科选修课:学科素质)+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必修课+专业实践课:基本专业技能)+“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根据不同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等标准设立)”(选修)的课程体系(见图1:工商管理类专业课题体系)。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探索构建知行合一的培育模式奠定了基础。

图1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图

(三)以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着力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构建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针对各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的现状,加大调研的力度,认真研究市场对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毕业生应用能力的需求,制定了科学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体系。大一、大二通过认识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认识社会的思维能力;大三通过课程实习(实训)、综合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大四通过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分学年度的分体目标的实施,有效地实现应用能力培养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与实现手段,我们针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特点,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设置为课堂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能力训练、设计与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等部分。课堂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场所,还是实践能力培育的重要阵地,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情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方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是工商管理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会计学、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近10门课程中开设1―2学分的实验课,并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合理设计实验的课程体系与内容体系。校内外实训是培养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的关键环节,通过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与毕业实训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奠定基础。社会实践能力培训是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补充,工商管理类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与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紧紧靠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安排是不够,因此需要构建实践能力培训作为一个补充,因此我们将学生假期有效地利用起来,统筹安排,深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强知识与才干,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大学生创新课题、配备指导教师指导科研训练、一人一题毕业论文等途径,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实践教学的条件体系。一是要不断加强财经综合实验室(2001年10月组建)建设,实验室现设商务模拟室、会计模拟室、企管模拟室等三个分室,实验室现有可用面积320平方米,建有159台套工作站,主要以计算机和相关教学软件为基本配置,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企业基本流程为走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搭建管理类专业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训)平台,构建了体系合理化、资源共享化、实验仿真化、设计场景化的特色实践教学保障条件。二是要积极联系了近30家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企业作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并有效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三是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保证学生实习(实训)的正常开展。四是要通过建立《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等系列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以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关键点,提升教师的“教、训、练”等应用能力。

2004年教育部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中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中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双师型”不仅是对师资队伍的要求,还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手段的要求,即高等院校的学生通过接受“双师型”教育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兼职教师的教学、指导和现场实习等,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及工作要求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前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个人心理等方面做好就业准备,尽早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直接影响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提高。从理论上说,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师资应是“双师型”的,他们应当是同时具有深厚的职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要改变高校与社会的脱节现象,关键要从培养人才的教师变革抓起。近年来,学院一方面根据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引进与培养实践教学教师,目前基本形成了数量与结构合理,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队伍。现有教师中有41人兼职实践课教师。另一方面为理论教师参加职业技术职务考试提供便利条件,选派理论教师利用假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提升应用能力,现有教师中有近1/3人员具备了“会计师”、“评估师”、“统计师”等第二资格。

(五)以第二课堂建设为支撑点,第一、二课堂联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第二课堂,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学生在教学计划的规定课程之外自愿参加、有组织地进行的各类活动。第二课堂是在知识的立体建构层次上,第二课堂会促使学生将已经巩固和融通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收获新知。因此第二课堂在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更为重要。近年来,学院紧密围绕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配合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工作,大胆探索,不断实践,构建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是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意见》,使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成为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阵地;二是加强了第二课堂建设的组织建设,形成以团总支、学生会为主导,社团、学生班级为依托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机制,有效保证了第二课堂活动的有序开展;三是开展了“读书修身节”、“科技文化节”、“会计专业知识技能大赛、营销策划大赛、模拟商务谈判大赛”等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第二课堂活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六)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为落脚点,突出应用能力评价。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我院在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课程考核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的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课程考核从重视知识要点的掌握转变为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考核的目的从单纯的“知识的掌握”转向“更多地关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检验与培育”,使考核成为一种继续学习的过程。近年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的形式逐渐被推广应用,理论课考核形式从单纯的闭卷考核转向闭卷、开卷、论文与答辩、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多样化形式,技能考核以过程式考核为主,间或采用解决方案设计、课程设计、实际创作等多种形式。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强化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评价,有力地引导了学生提升应用能力的自觉性,考试过程也由检验的过程变为提升应用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

[2]王志明,刘化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教学研究,2005.3.

[3]陈天培.“模拟试验”与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

第8篇: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1.传统的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模式。目前,高职教育的模式往往和大学本科的教育模式相互混淆,教师往往把高职学生当成大学生来教,重概念定义、轻管理实践,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这样既违背了“高职教育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又忽略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理解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结果学生理论没学好,技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出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2.缺乏有效的实训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支持。已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的教学中存在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不少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仍然是“纸上谈兵”:课堂上“推销”,黑板上“策划”,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不能开展相应的技能训练。其实实训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建设是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没有实训教学体系的建立就无法建设有针对性的实训基地,没有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无从保障实训体系充分发挥作用。3.缺少第二课堂建设。市场营销的学生在校多以教室、宿舍、食堂为穿梭地点,他们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很少有学以致用的机会和途径,不像理工科的学生能在实验室解决问题、完成作品。因此,如果不能在课堂以外用一些讲座、竞赛、实习等活动建立起第二课堂供学生实践,学生所学知识在短期内将无用武之地,这既阻碍了他们锻炼自己的技能,也不利于巩固记忆所学的知识。市场营销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开展相应的专题活动来提高职业技能。4.师资建设相对落后。市场营销教学应突出其实践性及可操作性,这需要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能身体力行指导和完成实践项目。但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其他专业出身的,很少甚至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营销专业训练,缺乏系统专业的知识,即使掌握了大量的书本知识,仍缺乏实际技能。另有一部分虽然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但是他们的经历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社会实践经验,难免在教学中会出现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实践环节薄弱的局面。因此,从整体上讲,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更好地承担对学生的实践指导。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重视技能实训项目开发。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应该紧跟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实践技能的获得,能让学生胜任商业服务第一线工作的相关岗位。因此,教师务必重视专业课程中的各项技能,对每一项技能进行分解、研究,并开发相关的实训项目让学生有机会操作、锻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广泛建立实训场所。实训场所包括校内的实训室、实验室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通过建设商务谈判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商务礼仪实训室、营销沙盘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所,能有效满足专业课程的实训需求,能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得到锻炼。而校外实训基地则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面对真实的商业任务,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技能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感悟、提升。同时也便于教师管理学生最后阶段的社会实习及向学生推荐就业工作单位。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每门专业课程都可以组织课堂以外的活动,让同学们有更多机会锻炼。比如《谈判与推销》课程可组织推销技能大赛和真实推销活动等主题活动;《新媒体营销》课程要求学生利用AAP应用、社交媒体等新工具帮助现实生活中的商业组织进行推广营销等;《客户服务技能》课程给予学生一定的服务场景,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进行练习、表演。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企业人士进行讲座,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与企业合作,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训。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提升。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应该不只是能讲述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操作能力,能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及指导中获得进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及省内的顶岗培训;积极联系企业,让教师在假期下企业积累营销经历和职业技能;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考证;从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和营销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来校举行讲座,向师生传授技能和经验。

三、结束语

第9篇:第二课堂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善;信念教育

《国语•晋语》将“善”与“德”相联系,“善,德之建也”,近乎价值观的一种表述;《汉语大字典》对“善”作了23个释义,本文取“善行、善事、善人”之义,即好的行为和品质。笔者所要研究的“善”是一种单一的不可定义的属性名称,是非自然的属性,它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产生,是人类对善与恶的情感体验及行动。“人”作为社会主体,是“善”理念依托的主要对象,在“善”理念教育中学生群体是主要的客体,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理念教育将大幅提高人类文明。就理念的稳定性来说,当“善”的观念成为学生的理念之后,该观念对其行为的正面影响将会趋于稳定。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善”之理念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的补充,是年轻学子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善”之理念教育的教育效果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其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一、高职教育中“善”之信念教育现状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及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除了提高职业能力之外,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起着标杆性的作用,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善”之教育是高职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由于中小学阶段教育的应试特性、家庭教育缺失及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善”的观念淡薄。具体表现有:“善”的观念不深入,基本文明素质不高;对他人的苦难缺少“共情”,冷漠、讽刺、落井下石等行为仍然存在;个人主义仍有一席之地,集体主义、为他人服务等思想浅淡;“善”之意识与行动之间仍有差距,有善的自觉意识而无行动表现,如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行为仍存在,表现较为明显的还有不为“善”。

2.高职教育“善”之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尚未有专门“善”的教育,其教育内容多出自国家要求的两课课程,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个别章节内容为代表,而对于“善”之信念并无专门的系统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目标理想化、教育职能片面化;教育方式往往忽视社会现实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大多采用灌输和说教式,缺乏实践基础,缺乏因材施教,等等。3.高职教育“善”之教育载体单一目前,高校探索各种教育载体,大方向上基本为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第二课堂包括学校生活、学生工作、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在“善”之教育中,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在教育载体上也未进行深入的挖掘,更遑论在第二课堂的应用了。该项教育的载体大都为课堂教学,只有少部分高职院校利用了两课课堂及第二课堂。若要使“善”之教育得到明显的成效,则要深入挖掘及丰富教育的载体。

二、把“善”修炼成一种信念

“善”最初之意为向上提升人,在词义演变过程中,逐渐有了善意、善良之义;善还有对是非对错的明辨之意。此处之“善”,又可认为是“良心”“善意”“善行”等,是愿意为他人奉献时间、金钱和鲜血,甚至帮助自己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自从人类文明伊始,“善”便被世人所公认,继而追求。卢梭曾言,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所以,对善的追求,人类并未停止过,可为何在当今社会,“道德水平低下”“人类文明滑坡”等言论总是盛行,究其原因,无非是敌不过现实的利益。作为“善”的教育,要着眼于如何让“善”成为一种信念。信念,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激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的思想倾向,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信念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有了信念的支撑,“善”将更深入人心,并指引人的行动。学生群体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学校教育的系统教育效果比社会教育更先一步、效果更为突出。因此,在培养学生“善”之信念中,学校教育需发挥主要作用。“善”的形成,部分在于人的本性,人人都有区分善意和恶意行为的能力,也有消除他人痛苦的意愿,不同的人其“善”的程度不同而已。对“善”的强化则来源于生活环境,如文化熏陶、艺术追求、都可以在生活中影响一个人的善念,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善”的信念。

三、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善”之信念教育新体系

古时“善”之教育溶于道德教化,此一项被世人看作道德形成的重要手段,甚至为成熟手段,为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善”的信念教育,应加强其实践教育,将“善”之教育融入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融于实践中,建立一个教育新体系。

1.构建“善”之信念教育新体系架构

在新体系架构过程中,借鉴已有的道德教育中某些体系结构可为“善”之信念教育体系架构增色。首先,体系开端———认识教育。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要区分“善”“恶”,提高“善”的修养,要了解何为善,知道关于善的道德原则、规范和义务,然后他们才能有所适从。其次,用“善”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对某种行为善或恶的倾向,“我们生来都有对惩恶扬善的道德偏向,认为善良的人应该有善的回报,恶之人应得到一定惩罚”。但,学生仅有道德认识,不足以让其执着于“善”的追求,因此需要强烈的“善”的道德情感作支撑。这种感情的形成与作用的产生,非一般教化所能达到,需要教育者有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再次,树立学生“善”之意志。意志的树立,是“善”之教育产生作用的关键环节,坚强的意志可以指引学生在“善”的实践中克服困难,摈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真正做到为他人、社会奉献自己。教育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活动,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善”的修养。最后,确立学生“善”的信念。此环节是“善”之信念教育最后的环节,若将前面三个环节踏实做好,本环节便水到渠成,对学生“善”的信念教育也就有了效果。

2.拓展“善”之信念的教育载体

(1)充分利用选修课程的教育作用。结合思政理论课、军事理论课、语文课等课程,强化学生对“善”的认识教育,开设专门性的“善”的教育课堂。(2)创设“善”的教育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任何人都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的一分子,不可能脱离开与自然的交往、与他人的交往,“善”的教育不可能脱离环境而产生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可利用情景模式创设为“善”的场景;也可利用“善”的案例,激起学生对善恶的评价,利用学生与生俱来对善的偏向之心,指导自身如何修养自我。(3)利用地方文化载体。“善”的教育应结合地方文化历史、事件或者文化传承。“善良的行为其实是我们从自己的文化中习得的”,高职院校可开拓院校所在地的文化因素,引入课堂或将课堂引入文化场所,等等。3.创新“善”之信念的教育方式方法(1)发挥语言的作用。此语言包括教育者的语言艺术,也包括文字语言、视频语言、图文语言等。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舆论扬善,因为个体生存于群体中,语言对“善”的传播不缺路径,关键在于做好语言艺术的诠释。作为教育者,应提升自身语言魅力、善用语言工具。(2)发挥故事的作用。故事不单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案例来激发同情,还可引导我们质疑自己的道德原则和行为习惯。通过创设和利用一个个“善”的案例,一方面可活跃课堂,另一方面可提升教育效果。“善”的行为品质不是“教”出来的,也不从“强制”中来,而是从体验中得来。故事的作用能得到发挥,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实践,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故事、创造生活故事,如让学生在社会中寻找“善”的案例,并分享,才能真正有效地促使个体品德的发生与发展。(3)发挥习惯的作用。教育需要持续,在持续中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如设置一系列教育模板,每个星期设置一个关于“善”的教育主题及实践活动,学生以组为别,以完成任务的模式开展,使学生使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徐宗良.道德问题的思与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保罗•布卢姆.善恶之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3].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4]徐宗良.道德问题的思与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