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国企的财务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企的财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企的财务制度

第1篇: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一、当前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间的资产重组力度进一步加大,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一些集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其突出表现在财务预算管理“虚”,资金结算管理“散”,监督考核环节“弱”和管理方式落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不合理。这些都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1、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据近年有关资料,相当多的企业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企业虽然有了预算制度,但预算管理没有成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有章不循,随意更改,使预算成为摆设。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占用不尽合理,娜用生产经营资金从事长期投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失,支付能力不足,实际上靠借新还旧来维持经营;有的企业预算不切实际,指标不科学,缺乏严密的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成本费用约束软弱,财务管理混乱,应摊不摊,该提不提,盈亏不实;有的企业年末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应民账款居高不下,甚至连年递增,不良资产有增无减,资金长期挂账、沉淀现象在集团企业普遍存在,恶性循环现象导致了企业资金运作极度困难,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考核力度不够。企业资金的管理使用、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社会审计受利益驱动走过场,很多时候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财务监督乏力、滞后,资金跑冒滴漏依然严重。由于片面追求利润指标,往往年度考核时经营绩效看似正常,但一到新班子上任清.产核资时,潜亏问题暴露。

3、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大部分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与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突出。使用效率低下。有的集团企业子公司多头开户,资金失控,沉淀严重。有的集团内部一方面大量资金闲置、沉淀,另一方面却又为筹集急需的小额资金而为难,拿不出钱来调剂子公司的资金余缺,银行贷款余额居高不下,财务费用有增无减。有的企业集团内部各子公司及母子公司之间贷款拖欠严重,集团爱莫能助,企业有苦难件切。

4、管理模式僵化、观念陈旧,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许多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还是沿用过去的靠上报财务报表和口头汇报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由于会计核算随意性大,财务报表编制不实,加上受不规范的人为因素影响,诸如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督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加之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理论知识及实际工作能力、经验的差异等,出现对会计原始凭证、会计报表等资料的审核和认定做出不切合实际的判断是很有可能的,因而只是对所属企业报来的会计资料进行简单的数字加减汇总,往往会出现财务报行与企业的实际不相符合,甚至出人较大。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子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突出问题,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因而使许多集团公司或出资人很难及时了解掌握各子公司的财务动态,信息滞后、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自身的原因,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加强国企财务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1、指导思想。以现代管理和财务会计理论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各级领导和每一个职工生存意识、发展意识,全面提高人员素质,优化配置财务资源的相关资源,形成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以适应我们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现代管理的需求。

2、目标。建立以人为本,资产明晰,职责确切,强化内控,优化流程,统一运作,高效、协调、精简的财务管理体制。

3、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内部控制原则、效率性原则、集中性原则四项内容。

(l)系统性原则,就是用整体、系统的观念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一方面要应对财务管理的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要立足本集团的现有资源、组织、规模、经营能力和发展战略,全方位、立体的考虑财务管理与之相关的问题,建立符合集团整体和长远利益的财务管理体制。

(2)内部控制原则,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要求,抓住集团经营业务各环节、各领域的关键点,为确保业务的有效运行,资产的安全完整,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具有控制能力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3)效率性原则,即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管理上的具体要求达到管理目标的可能性来设置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

一方面财务管理机构要繁简相宜,另一方面管理成本要低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4)集中性原则,是指作为一个企业,必须体现整体团队优势,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确立一致的目标,统一资金结算与调度,集中投资,形成整体财务管理的效应。

三、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强化管理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质的飞跃,其中包含许多观念的转变,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需要企业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在观念上有一个转变。具体包括:风险观念。由传统的投资风险转向投资和网络技术风险并存。新经济时代,除传统投资带来的风险外,网络技术的应用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使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要自负盈亏,因此必须增加销售、降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集团公司领导和财务人员必须树立风险观念,合理投资,同时要加强对子公司的收入、成本、利润的考核。#p#分页标题#e#

现金流量观念。现金流量是衡量集团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标准,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的流人与流出,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支付、偿债能力。树立企业“钱流到哪里,管理就跟到哪里”的思想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企业现金流量的出人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要进行严格控制。在许多情况下,现金流量指标比利润指标更加重要。一个企业即使有良好的经营业绩,但由于现金流量不足造成财务状况恶化,照样会使企业破产。因此,集团公司应该特点重视现金流量的控制,加强对子公司现金收支的管理。

四、利润最大化观念。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财务管理必须树立利润最大化观念。

集团公司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必须加强对子公司收人、成本、费用、资金等指标的控制,加强对各个子公司的利润的考核,确保子公司利润目标的实现和集团公司利润最大化。

第2篇: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监督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物资采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且在这个环节中经常会出现腐败行为,这就导致物资成本过于高,所以,加强对于企业物资采购中的成本管理就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一、企业物资采购概述

1.企业物资采购概念

采购管理是一个企业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采购管理中,采购的成本控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对于采购的成本控制也是所用资金最多,也是极易出现问题、极易出现失控的一个环节,在采购成本中,数量、价格、运输的方式等都与其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说,将采购的成本控制好,将会对于企业的整体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据调查,将成本降低其百分之一,企业就可能会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利润空间。此外,采购资金占据着销售金额的比重在日益的增加,在这种趋势下,将采购的成本予以降低,它既是实现利润的第二源泉,也是其实现盈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所以,企业的最首要的目的就是要降低成本,对于当今的采购管理,它是直面市场的、按照质量、时间、以及企业其所需要的产品数量以及质量要求的各个方面的物资。

2.企业物资采购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目的就是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从整个的企业经营的工程来看,将企业的收入减去成本就是企业的利润,所以,决定企业的利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采购成本具有一种动态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就有以下几个:

(1)产品的采购价格,采购价格就是企业的成本以及费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决定着成本的高低。

(2)产品的采购数量。采购的数量就是建立在合理的物品核算的定额与储备的定额以及批量生产的基础之上的,此外还有经济批量的采购数量以及方式等等。

(3)产品的物流信息,应该及时的、准确的、全面的将物流信息予以掌握,比如说,物资的性能、产品的质量、以及价格等等。

(4)所采用的运送方式。对于产品应该以最短的运程、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费用要及时的、安全的、准确的、经济的完成运输。

(5)对于产品的储备方式。要做到将人力以及运费控制好,此外还应该少占用资金等等。

(6)员工的素质高低,对于企业来说,一个良好的采购人员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就是决定着产品质量、产品开发、以及采购的成本关键,也与物资流通企业的销售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7)采购的手段策略。应该具备一种灵活的适应市场的机动手段与策略,此外还应该具有预见性。

二、企业物资采购的监督环节

1.制定采购计划。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有编制的原则、依据、以及内容。对于采购人员在对采购计划进行编制时,很可能会超出物资的需求,甚至是将一些并不需要的物品加入进计划中,这样就可能形成浪费、积压物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增大物资成本上升,同时也会发生谋取私利的现象,因此,在对采购计划进行监督时,就应该格外的关注,计划中的物资是否是计划所需的,采购的数量必须按计划采购等等。

2.选择供应商。在买方市场中,很多物品其数量与种类很多,产品的质量也会有所差异,此外还有供应商的资信也不同,这就为采购部门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这也可能会导致采购人员谋取私利,所以,在计划中应该将选择供应商的原则规定好,应该让谁来做出最后的决定等等,比如,采用招标形式来进行。

3.就是确定所购物资的价格。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产品的价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质量等级、支付方式、技术配置、采购的批量多少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即使是同样的一种产品,其价格也是不相同的。就是说,产品的性价比也应该根据是否会对企业有利来进行选择。

4.在物资的数量以及质量中的监督与验收。对于物资的数量的核定,物资的质量是否会存在缺陷,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这就需要负责任业务熟悉的验收人员对其进行检验,验收人员都应该对这些进行把关,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严禁进入企业。

所以,在物资采购的任何阶段要有严谨的监督机制,配备有高度责任心的人员承担负责。这些问题都属于物资采购管理的关键,也是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关键点。

三、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监督策略

1.完善采购制度

(1)建立完善并严格的采购制度。在采购制度中,应该规定好采购的计划的审批程序,一些相关的权限以及责任,此外还有采购的方式以及供应商的准入等等。

(2)建立一种价格评价体系以及价格档案。对于采购的物资报价要与档案的价格予以比较,看价格是否有差异,如果有,将产生差异的原因予以分析,并且要将价格信息定期的进行收集,这样,来对现有的价格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

(3)建立一种供应商的档案以及准入制度,在企业中,对于正式的供应商要对其建立档案以及考核的评价机制,并进行相对的市场占有年和地区的业绩评审,进行优胜劣汰。评价供应商要动态的进行分析,对于企业的采购就应该在归档的供应商中选择。

2.采购人员的配置要做好

当选择采购人员时,要注重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想找到知识、能力、品德都很优秀的人员确实很难,但是在企业中,这些人员确实是占据着很重要地位,他们掌握着企业的一半以上的资金,采购人员最好的合理配置是很重要的一点。在实践中已经证明,如果实施一种轮换的方法,其是行之有效的,对于每一个岗位的轮换时间一般是三年至五年,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不正当权利交易,随之也就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3.运用合理科学的采购手段以及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对付款条款进行选择,这样经常会带来比较大的产品在价格上的回扣;其次,运用招标的手段来对供应商进行牵制,让供应商进行他们之间的相互比价,这样就可以得到底限价格;此外,将价格变动的时机应该予以掌握,应该根据各种变化的因素来对采购的时机以及数量把握好,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季节的差异、另外还有市场的变化情况,供求情况等等;最后就是要尽量的减少中间的环节,在产品的采购中,如果企业与制造商之间是一种直接的关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于采购中的成本,这样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了可以信赖的售后服务以及技术服务。

4.规范业务流程

可以采取分段作业的方式进行管理。其优势有以下两点:

(1)这样将分工合作以及内部的牵制两者相结合,就可以减少对于现象的发生;(2)让采购人员仅仅对采购过程中的一部分进行负责,这样也可以让他们做到熟能生巧,可多环节的监督物资的质量,而且也能够将错误率降低到最小;(3)加强采购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奖罚制度。

四、总结

总之,在企业的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管理与监督关系着企业的成本高低,效益好坏,为了防止企业在物资采购中发生谋取私利的现象,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效益,企业就应该积极的采取一些措施,对采购过程中的成本因素予以剖析,将物资成本降到最低,尽可能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使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小敏:如何控制钢铁企业大宗原燃料采购成本[期刊论文]-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1).

[2]霍德宏 王建华:企业物资采购的监督与管理 [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

[3]期刊论文 施工企业物资采购之成本控制方略-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2009(23).

第3篇: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对于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当其作为采购工作主体中的甲方企业,其对物资采购的质量、价格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物资采购相关工作,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将为后续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掌握物资采购价格的变化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资价格浮动多变;就某些稀缺资源而言,其价格甚至瞬息万变。近年来,市场中逐渐出现了在供应商之间的恶性竞争态势,导致物资价格产生了人为波动。在采购工作中,透明的市场化价格是公平公正原则的核心体现。因此,物资采购人员应该及时掌握最新的物资价格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实时物价情况,并对多家供应商从物资的质量、价格、性能以及供应商后续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为制订采购计划做好市场信息分析准备工作。

(二)做好资金预算与物资采购计划

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提前做好采购预算,并适时准备相应资金,使物资采购在计划工作方面做到信息的科学、准确以及具有前瞻性。制定物资采购需求计划,需要提前报批拟采购项目的型号、数量、价格等,以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完善物资采购计划,还需严格把好计划的关口,避免对不需要的物资进行采购而造成浪费,避免临时采购和超量采购的发生,以有效减少企业物资库存积压。此外,制订完善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度,结合企业的当前实际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提前报批采购计划、提交采购计划至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核,以在规范化、科学化的采购管理制度约束下落实采购工作的具体各项操作,使采购工作得到顺利、有效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企业的财务管理角度进行分析和把控,有效维护企业利益,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严格把控物资采购质量

对物资的质量、价格等关键要素应该实行严格把关。首先,采购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到企业的物资采购对企业日常运营所产生的关键影响,以及其在企业管理和持续运营中的经济地位。其次,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资的市场价格变化愈加迅速,物资的种类也不断丰富,与此同时,各家供应商在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誉差距,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做到认真比较、分析各家供应商所提供的物资在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异同,坚持遵循“货比三家、择优采购”的原则,以专业的态度和水准来核对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供应,根据企业所需物资的属性类型,结合市场实际,通过比选来进一步挖掘出性价比相对较高的物资进行选购。此外,与优质的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促使后续的采购工作开展更加便利和高效。最后,最根本而言,应该从人员选聘这一方面入手,选择聘用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双方面采购专业人才来负责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除此,还应该重视对采购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并另加制订相应的操作规范和约束措施来进一步保障采购工作的顺利和合理合规实施。

二、物资采购管理措施

(一)完善严格的采购制度

对于作为采购方的企业而言,物资采购是其与外界为满足自身物资采购需求而进行沟通的一系列过程,其沟通的对象为供应商,通过咨询、了解、谈判、签约、进货、质检以及入库等一系列工作环节来最终实现企业的物资采购全过程。对于作为建设单位的企业来说,有效、优质的物资采购是极其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更重要的是,它还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物资采购制度,使得采购过程更加规范、完善和有序,以最大可能地避免由于不当采购而导致企业承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于借助职务之便而损公利己的个别人员,企业应该严加惩治。总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对于企业采购工作的顺利有效实施起到关键性作用,其对整个企业的可持续运营的重要性也十分突出。

(二)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

在物资采购的单价方面,一般情况下,单件物资的采购价格和批量物资的采购价格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对于单件和批量两种类型的物资采购,应该相应制订不同的价格审批制度。例如,对于价格较低的单件物资的采购,可以由采购主管部门进行直接审核。对于价格较高的单件物资的采购,应该在采购主管部门初审的基础上提交至企业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复审,并报上级领导审批。对于价格较高的批量物资的采购,应该在报公司领导审批后,严格实施具有规范性的招标采购工作流程,以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平公正。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应该尽可能地收集物资的相关信息,并通过价格、质量、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找出适合本企业当前需要且性价比相对较高的物资来选择购买。

(三)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

就供应商甄选环节而言,应该制订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使得经甄选合格的供应商所供应的物资在质量、价格、服务等相关方面都能符合企业实际需要。针对一些重要的物资以及价格昂贵的物资,在采购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大对物资的质检、技术、供应以及后续服务等相关方面的考核。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制订完善的供应商考核程序,设立考核指标,对供应商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只有在供应商资质达到考核指标要求的情况下,才予以纳入企业合格的供应商名单。针对采购过程本身,也需要做好详细记录和跟踪处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评定,并根据综合评定结果来分析物资采购的整一个过程,同时也可以据此评估和评定供应商的实际素质。

(四)建立全面的奖惩制度

全面的奖惩制度是对物资采购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管理并明晰各方责任的操作规范,对于采购工作的落实情况采取的是奖惩分明的态度。物资采购涉及多方面,有可能会涉及个别人的私利,在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也时常发生个别人徇私舞弊的事件,鉴于此,应该制订严格规范的奖惩制度,以使得个人或者是团体的采购行为受到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与此同时,对于秉公守法、遵纪办事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进行奖励,这样才能彰显出奖惩分明、有度。对于一些以权谋私的行为,应该严加制止和劝阻,并对行为人进行严厉惩罚,使得全体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管理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全面的奖惩制度来改进企业管理效果,加强对采购人员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从而尽最大可能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进一步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效果的途径

(一)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监督

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管理和监督,是保障企业物资采购顺利高效实施的关键。因此,首先,在财务管理方面,应该加强对日常采购资金的需求分析、预算计划和使用管理,及时觉察涉及采购资金的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一旦发现资金存在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尽早、尽最大努力地避免违规采购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应该就物资采购工作制订相关的责任和权利制度,以确保采购资金的安全。再次,还需要加强对票据的审查与管理,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准确核实票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认真审核票据,使得票据能够实现票据齐全、清晰以及审批的价格与实际采购价格一致等。

(二)培养优秀的采购人员

人是企业实施工作的基础,人才是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企业的采购管理中,培养优秀的采购人才是提升采购综合效益的关键。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采购人员的专业培养,就采购专业知识和技术进行相关培训,使得采购人员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采购的基本知识,提升采购的专业技能;第二,加强对采购人员进行道德意识的教育培养,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第三,加强对采购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律意识,以减少和防止违法违规犯罪行为的产生。

(三)提升采购信息的透明度

在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需要将企业中不涉及到企业商业机密的与采购相关的部分信息进行公开化,使得员工能够在透明化的物资采购中了解到采购的质量、价格、服务、供应商等一些必要信息,以实现全体员工的共同管理和彼此监督,并使员工可以在此基础上对采购工作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以有利于提升今后采购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

第4篇: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1企业财务制度的理论

所谓财务制度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及企业根据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制定的内部财务制度,企业的财务制度为企业员工行为提供了参考标准。

2我国企业的财务制度现状

(1)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财务制度并不重视,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对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很多时候管理者把财务管理的权力都集中在一人手中,管理随意,大部分时候以自己的意志为行动标准,缺乏监督和管理;而且有些企业是家族企业,企业内部财务会由自己人担任,财务部门独自为政,部门之间没有有效沟通,也没有相互联系和协调,没有完整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

(2)财务人员不专业,管理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岗位要求和岗位制约,很多企业内的财务工作仅限于算账、记账、报税、出报表,没有其他的财务任务和要求,更不要说对财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了,所以导致很多企业出现账目不清楚、不明确的情况。

(3)企业经营者缺少财务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很多财务制度都是来自于百度,并不是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来设计,所以内容并不适合企业,不全面,程序也不适合企业自身。

(4)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没有,或者流于形式,而且只有很少的企业会进行企业预算,但预算结果都不科学、不准确,总体来说没有真正起到制约、监督的作用。

3影响企业财务制度有效性的因素及我国财务制度有效性低下的症结

(1)员工的财务安全理念:①员工安全自律意识淡薄,而且大部分员工认为,提高财务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审批权限和程序,几乎没人认为自身安全意识对财务制度的有效性会有影响;②员工与管理人员对财务制度有效性的认识有偏差,调查发现,大部分人认为领导的重视度是财务有效性的关键,但企业管理人员却觉得主要是员工的因素。

(2)财务制度的本身设计是否完善:①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目标不明确,而且在财务工作的制定方面,基本是管理人员说了算,基层人员几乎不会参与企业财务制度的设计;②实际操作的财务人员对财务制度的理解和认同不到位,企业在财务制度设计时,基本考虑的是财务的规范及行为结果,不重视财务人员对制度的理解情况及认同情况。

(3)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①企业大多认为,保障企业财务安全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健全的制度。但在实际中,就容易出现要么是领导强行执行、要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导致出现公平和效率不能兼得的情况;②企业风险意识不够,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监控力度不够,有时候会无法及时发现问题;③企业财务安全制度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检测机制,做得好做不好,有问题没问题都一样。

4企业财务制度有效性的方法路径

(1)理念方面,财务安全理念的作用路径。财务安全理念对财务管理有着监督、风险防范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打造财务安全理念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心理定位、思维方法、员工的价值取向、道德操守等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财务安全理念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影响财务制度的有效性:①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情况,能否坚定不移地认可及执行财务制度,首先要看人们对这些制度规范的重视程度和认可程度;②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从上而下的,要进行良好的财务安全理念的推行,必须要有绝对权威的领导进行重视,带头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这样将更好地提高制度绩效;③对制度的刚性认识方面,要想做好真正的财务管理,就要做到软硬兼施,树立企业员工对制度的刚性认识,避免管理层的官本位思想导致的选择性执行行为。

(2)万事都需要有个好的开头,方可水到渠成,要想财务制度能够有效地执行,首先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新、严密性进行衡量。财务制度设计对财务制度有效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情况改变而进行的制度的修订频率;②在制度设计时对相应岗位的权利、责任的清晰划分。做到科学合理,既不能只讲究权利,也不能只讲究责任,否则会出现一人独大或者漠不关心的情况;③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的薪酬及福利制定、发放、晋升等途径向员工灌输财务安全理念,强化员工的财务安全理念,既保证了员工的利益,又保证了企业的财务安全。

(3)执行才是根本,不管多好的制度,要想达到财务目标必须要执行下去才行,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执行才能发现和弥补制度设计中的不足,并通过不断贯彻调整来提高财务制度的效能,就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影响到财务制度有效性的作用路径有:①相关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培训、学习、实施等自我加强机制,通过对员工自身的能力、意识的改变来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有效性;②企业财务制度运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要想企业财务制度能高效地运行,必须要有反馈、有监控,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风险监控规避,对制度的执行起到防护、调节,避免出现执行偏差,导致恶劣的后果;③设置有效的惩罚制度和方案,以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失误的地方进行惩罚,以此来提高员工的违规成本,提高员工的意识,降低风险。

第5篇: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制度;有效性;执行力;关键影响因素;作用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226

严格上说,公司的财务并不完全属于公司的内部事务,也涉及外部的对外管理,企业的财务对公司内外的业务运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公司的财务基本上都是“要怎么做”“按什么要求做”“做成怎样”,总的来说,都是非常被动的,也是这样“被执行”的尴尬情况,造成了财务制度效率低下,监督审计等风控成本增加。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过比较有意义的研究,包括了制度生产、制度的贡献、内控有效性等。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对制度绩效的关注,而对影响有效性的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得比较少。本文将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财务制度生成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1 企业财务制度的理论

所谓财务制度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及企业根据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制定的内部财务制度,企业的财务制度为企业员工行为提供了参考标准。

2 我国企业的财务制度现状

(1)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财务制度并不重视,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对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很多时候管理者把财务管理的权力都集中在一人手中,管理随意,大部分时候以自己的意志为行动标准,缺乏监督和管理;而且有些企业是家族企业,企业内部财务会由“自己人”担任,财务部门独自为政,部门之间没有有效沟通,也没有相互联系和协调,没有完整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

(2)财务人员不专业,管理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岗位要求和岗位制约,很多企业内的财务工作仅限于算账、记账、报税、出报表,没有其他的财务任务和要求,更不要说对财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了,所以导致很多企业出现账目不清楚、不明确的情况。

(3)企业经营者缺少财务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很多财务制度都是来自于百度,并不是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来设计,所以内容并不适合企业,不全面,程序也不适合企业自身。

(4)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没有,或者流于形式,而且只有很少的企业会进行企业预算,但预算结果都不科W、不准确,总体来说没有真正起到制约、监督的作用。

3 影响企业财务制度有效性的因素及我国财务制度有效性低下的症结 (1)员工的财务安全理念:①员工安全自律意识淡薄,而且大部分员工认为,提高财务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审批权限和程序,几乎没人认为自身安全意识对财务制度的有效性会有影响;②员工与管理人员对财务制度有效性的认识有偏差,调查发现,大部分人认为领导的重视度是财务有效性的关键,但企业管理人员却觉得主要是员工的因素。

(2)财务制度的本身设计是否完善:①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目标不明确,而且在财务工作的制定方面,基本是管理人员说了算,基层人员几乎不会参与企业财务制度的设计;②实际操作的财务人员对财务制度的理解和认同不到位,企业在财务制度设计时,基本考虑的是财务的规范及行为结果,不重视财务人员对制度的理解情况及认同情况。

(3)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①企业大多认为,保障企业财务安全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健全的制度。但在实际中,就容易出现要么是领导强行执行、要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导致出现公平和效率不能兼得的情况;②企业风险意识不够,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监控力度不够,有时候会无法及时发现问题;③企业财务安全制度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检测机制,做得好做不好,有问题没问题都一样。

4 企业财务制度有效性的方法路径

(1)理念方面,财务安全理念的作用路径。财务安全理念对财务管理有着监督、风险防范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打造财务安全理念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心理定位、思维方法、员工的价值取向、道德操守等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财务安全理念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影响财务制度的有效性:①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情况,能否坚定不移地认可及执行财务制度,首先要看人们对这些制度规范的重视程度和认可程度;②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从上而下的,要进行良好的财务安全理念的推行,必须要有绝对权威的领导进行重视,带头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这样将更好地提高制度绩效;③对制度的刚性认识方面,要想做好真正的财务管理,就要做到“软硬兼施”,树立企业员工对制度的刚性认识,避免管理层的官本位思想导致的选择性执行行为。

(2)万事都需要有个好的开头,方可水到渠成,要想财务制度能够有效地执行,首先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新、严密性进行衡量。财务制度设计对财务制度有效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情况改变而进行的制度的修订频率;②在制度设计时对相应岗位的权利、责任的清晰划分。做到科学合理,既不能只讲究权利,也不能只讲究责任,否则会出现一人独大或者漠不关心的情况;③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的薪酬及福利制定、发放、晋升等途径向员工灌输财务安全理念,强化员工的财务安全理念,既保证了员工的利益,又保证了企业的财务安全。

(3)执行才是根本,不管多好的制度,要想达到财务目标必须要执行下去才行,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执行才能发现和弥补制度设计中的不足,并通过不断贯彻调整来提高财务制度的效能,就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影响到财务制度有效性的作用路径有:①相关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培训、学习、实施等自我加强机制,通过对员工自身的能力、意识的改变来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有效性;②企业财务制度运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要想企业财务制度能高效地运行,必须要有反馈、有监控,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风险监控规避,对制度的执行起到防护、调节,避免出现执行偏差,导致恶劣的后果;③设置有效的惩罚制度和方案,以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失误的地方进行惩罚,以此来提高员工的违规成本,提高员工的意识,降低风险。

5 结 论

总之,有效的财务制度不仅仅是一项制度,而且表现为企业全员的安全理念、责权分明以及能够自动健康地进行自我运行的财务制度几个方面,并且有效的财务制度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使制度能随着企业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入手,建立全面的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务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6篇: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入,我国企业积极向国外发展各种业务,以扩大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以及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但是在进行海外贸易和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是很艰巨的,不仅仅需要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更要面临来自于外国本土企业和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为此,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正确认识和发现其中的风险,并且积极提出应对这些风险的方法十分重要。

二、面临的主要风险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国外运营主要面临着以下四种主要的挑战,需要我们积极的面对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一)国际环境制约

首先,企业的经营就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国际政治环境所导致的海外国家和地区对于我国企业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不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目前各国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企业海外投资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发达国家为抢占国际市场而为本国企业提供了许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国企业可能会受到挑战;多数国家和地区为防止欧美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侵略而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

(二)企业自身实力制约

现阶段,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还面临着许多由于自身因素制约而出现的问题:第一,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国际贸易十分不景气,造成企业的业绩下滑利润损失,同时外汇的汇率十分不稳定,也给企业的利润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引起企业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第二,企业缺乏了解国外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只能过分依赖在本土招聘的劳动力资源,但是难免会因为语言和经营模式的种种原因受制于人。

三、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改善国内公司经营状况

首先,企业在国内的母公司必须改善在我国的经营状况,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和管理,创新和研发新技术,提高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来为海外投资和经营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二)提高跨国财务人员水平

高素质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经营不受制于人,企业更应该强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国内的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国外的财务制度,增强对于海外财务的管理能力;企业要学习海外先进的投资和经营的理念,为企业的投资和财务管理提供经验;培养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的全局把控能力和海外投资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海外财务管理体系

投资会计核算体系是财务管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包括对于海外项目的评估、对于投资过程的全程监控和利润的预算,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信息的搜集和汇总能力,规避投资风险,拒绝盲目投资,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首先,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系统,把财务管理信息化、透明化,为财务管理建立起一个全面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要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战略来确定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并提供不同的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第二,帽子要和脑袋匹配,财务管理的模式要和海外投资的规模相适应,前期要明确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为海外的企业树立起一个标杆,而在后期,则强调适度原则,根据母公司和海外投资规模的变动来调整财务制度,确保海外公司的利润收入和财务管理的正确性。

第7篇: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地产行业也在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生产生活中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产行业属于高度依赖资金型的行业,近几年由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严重冲击着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地产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探索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已经成为迫切的需要。在地产行业中,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然而我国的国企房地产还没有合理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这制约了财务管理本应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认真研究和剖析了地产行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和优化对策,希望对目前地产行业的萧条和困境有所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地产行业 财务管理 财务问题 优化对策

一、地产行业财务管理概述

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严重依赖强大的现金流,属于高风险行业。大部分国企房地产都得向银行等金融部门、其他渠道筹集资金,而且贷借额度都非常大。更大的潜在风险是,地产行业的业务开发和经营分布面广泛、持续投资性强、资金使用周期长、资金回收较慢,这些使得地产行业在高风险中经营,财务管理如果出错,很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必须优化国企房地产的财务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做好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体系,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统筹资金的管理使用,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良性循环发展,提高竞争力,寻找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争取早日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影响。

二、国企房地产的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许多国企房地产在财务管理不科学。如:有些国企房地产为了自身利益进行账务的暗箱操作,制作虚假账目信息、用发票或者打白条代替账目取现等;有些管理者、越权管理、完全不按财务制度和程序进行管理,使财务管理无章可循、非常混乱;有些国企房地产为逃税漏税,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做假账,减报或虚报账目,而且监管不严;企业内部的监管机构和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管和审计控制风险的职责。财务管理管理的落后和财务管理方式的滞后,都严重影响了国企房地产的管理水平。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问题很多。现在的很多国企房地产的财务管理水平仅仅限于会计的核算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规划与决策、企业优化资金使用和控制,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实施上的重要作用。

1.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没有依据国企的发展进行设计。这使得企业的财务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行。财务制度的不科学,缺乏公信力和执行力,很多员工不愿执行和遵守;企业财务制度没有依据企业的发展来制定,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不明确,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是员工的财务工作比较盲目,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长远见解,只顾眼前利益;财务分析的不科学,对投资缺乏风险的控制和投资回报率的预算,有时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依旧按照多元化经营和眼前效益优先原则进行投资,最终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

2.企业缺乏财务预算意识和成本控制管理思想。对项目的投资,一定要进行财务分析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能仅凭管理者的眼光和一己之见,而很多国企房地产不重视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依据企业领导的一己之见投资,太过随意,没有对项目的成本、投资额、收入、收益率、周期进行详尽的研究和分析,没有准确预算收入和支出,可能会使项目投资失误,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收入和效益。很多企业忽视了成本控制管理,很多部门的收支也没执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导致实际费用远比预算大,资金严重浪费,房地产行业的全面成本管理执行的很不到位,而且相关管理层和员工也没有积极参与到全面控制成本中来。项目投资前对其缺乏相关研究和分析,项目的财务预算不够科学和准确,以及开发项目时,成本控制管理的不到位,这些对资金缺乏合理的使用和管理,增加了企业的营运风险,很可能使资金链断裂,使企业陷入危机。

3.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技能素质不高,财务管理的层次偏低。一些国企房地产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并非是专业的财务人员,可能对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认识,财务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财务技能的操作也不熟练,不能胜任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的任职要求。还有些财务人员是从底层一步步做起,但是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管理理念陈旧,缺乏比较前沿的管理思想,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接轨的积极性,致使财务管理的模式落后,远不能胜任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地产行业财务管理改善建议和优化对策

(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职业管理团队来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投资方向、企业管理、组织变革等进行全面管理。高效的管理机制,专业的管理人员,采用现代的前沿管理理论和制定科学的制度,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手段,有利于企业的扩大和长久发展,这有效提高了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避免了管理机制陈旧、财务管理混乱、经营风险大的问题。

(二)优化财务管理,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1.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严谨的工作程序。国企房地产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针对具体问题、便于实践和操作,而且要有公信力和执行力,必须得到有效强制的实行。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和监督制度,对财务进行全面的制度建设。

2.完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体系。首先,要细化会计职能,将不同财务问题划归为不同的会计预算和核算内容,便于具体分析项目的费用;其次,要建立统一的会计工作流程和核算程序,科目设置、会计结算格式、账目处理工作程序、报表的使用等都要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管理会计系统的建立主要是要建立责任中心,划分为投资中心、成本控制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以及效益核算中心等,各自负责项目的进度和业绩,及时研究和反馈业务执行的信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3.建立财务预算制度,对项目进行分析,预算资金使用和管理。开发项目时,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对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本、开发成本、其他相关杂费、项目收益、贷款额度等进行全面预算。项目开发中,还要根据各责任中心对资金的需求和使用计划进行分析和预算,合理进行财务规划,有效分配和协调资金的使用,确保在预算计划内完成项目进程。财务管理人员要构建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编制未来收益分析表、现金流周转、资产的负债表等,严格控制成本,确保企业的利润。还要不断地检查和考核,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形成约束力。

4.严格资金管理。要珍惜企业的信用,筹集资金要有计划,资金的周转要及时,这样能够减少贷款利息和现金占用率,还提高了企业还贷信用。另外,还要严格控制企业的管理费用支出,杜绝铺张浪费。

5.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理论知识,提高财务管理操作技能,这样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积极性。

四、结语

优化地产行业的财务管理,迫在眉睫,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进行合理准确的投资,效益最大化的运用资金,控制企业运营风险,从而促进国企房地产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天配.浅谈房地产成本控制.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2期.

第8篇: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系统缺陷 处理办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世界各国企业家的认同。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作的综合性评估与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大量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一、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内部控制不够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资金的管理,企业存在很大漏洞。很多企业资金使用很不合理,资金调度缺少监督管理,往往出现资金流动不畅的问题。一些企业对自身的现金流量把握不当,常常会因为资周转的不畅导致企业暂时的资金缺口,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一些企业的赊销政策存在问题。企业对客户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客户的信用没有准确的定位。同时,企业催账政策、措施很不完善,经常发生的呆账、坏账问题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这导致企业资金回收缓慢,回收资金困难重重。

(3)企业对存货的控制不当,采购和付款制度缺失,对存货的投资缺乏科学的评测,这严重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4)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权、责、利不明确,导致企业的管理层层弱化,管理力度层层递减,无法提高企业的效益。

表1: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制度问题

(二)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观念陈旧

目前,在很多的企业管理者当中,管理思想落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非常严重。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很多管理者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护士了财务管理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缺乏现代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原本的地位和对企业的重要作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家族企业,企业管理混乱,往往是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杂乱无章,企业财务管理更是缺少规范和标准,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家族式的管理导致财务管理人才很难被引进,管理者往往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只是凭借经验管理企业,没有掌握财务管理的模式、方法,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二是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有的企业即使有审计部门,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正常运行,这样财务管理状况更加无法科学的开展。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对于企业资金的使用,应该进行合理的监控和跟踪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管理的重点在资金、库存和各种的信用和债务管理。加快建设信息化,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和控制,对资金放出和回收做出准确的预测,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建立规范的信用制度,应该对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客户进行调查和分析,提高客户的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对于不同客户的信用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信贷标准。重视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现金收入比率分析,优化资本结构。

(二)确立企业财务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

在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的初期,应该对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外部环境中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应企业业务发展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实现准确的市场定位。根据企业的真实情况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基于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制定和实施长期的发展目标。这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日常管理和决策中的失误,以避免盲目决策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丧失发展机遇。同时,正确的发展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提前做好规划,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有条不紊的实施。

(三)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科学管理

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交流,建立财务管理人员流动上岗、定期轮岗制度,提高会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先进设备的运用,加快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会计信息沟通,从而促使企业内部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在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人才管理机制,从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通过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将财务管理数据建立一份数字档案,再同时导入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财务应用的整体状况,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对企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提高运作效率,防范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健全企业财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第9篇:国企的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基建项目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

基本建设投资是扩大社会再生产、推进技术进步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基础,是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和提升国民物质生活水准的重要手段。当代企业的运作是集内部筹资建设、生产产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为一体的综合性运行形态,其中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控制企业运作的关键环节。在企业的基建项目中,合理实施财务管理,开展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有效控制基建项目中各种问题,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使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探究这些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企业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的基建项目是一项工期较长、投资较大的综合性建设行为,在基建项目中开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能够使企业及时、有效监控企业资金运作情况和去向,从而提升企业资金在基建项目中的利用效率,使企业的资金投入通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通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企业基建项目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及时发现并纠正基建项目中存在的舞弊和腐败现象。

纵观当前我国企业在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工作现状,许多工作不尽人意,财务管理机制漏洞百出,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本身应该解决的问题,致使企业资金在基建项目中问题丛生,严重影响着企业正常的财务管理秩序。

二、当前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目益深化,现行的基建财会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体系建设日臻完善。这个体系当然覆盖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核算管理内容,但作为形成固定资产主要内容的基本建设投资的特殊性,及其反映这种特殊性的基建财会制度的建设,似有被边缘化的感觉。

(一)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体制不健全,漏洞较多

纵观我国企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状态,现行的财务制度已经与当前企业的发展脱节,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差,不能满足企业运行的需求。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机制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导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人为性强,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在企业的基建项目中这种现象更甚。许多企业在基建项目的投资过程中过分把精力放在了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的施工建设上,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导致企业在基建项目中出现各种财务问题。

(三)基建项目中缺乏财务管理与核算,致使资金错位

我们许多企业在基建项目的资金活动过程中缺乏财务资金的预算,许多财务支出根本就未纳入财务预算体系中,导致在项目活动中经常出现财务资金超出项目预算的现象。

(四)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许多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无论是在财务道德素质和财务专业素质上都不达标,无法胜任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致使企业基建项目中发生各类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问题。

三、强化企业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要强化财务制度建设,从制度上规范基建项目中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行为

针对企业基建项目中出现的各类财务问题,首先应该从财务制度上加以解决,这是根本之路。为此,企业要建立严密、行之有效的科学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从财务制度上给企业基建项目中的项目预算、成本控制、资金预算等切实的保障,保证企业基建项目正常的财务工作秩序。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机制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对现有的不合理监督机制进行切实可行的改革,以强化企业基建项目财务活动管理,保证企业正常财务活动为目标,对企业基建项目中的各个环节的财务行为建立对应的监督机制,保证企业基建项目中的各项财务活动符合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并打击基建项目中的财务腐败行为。

(三)对资金进行科学管理,对企业基建项目的资金运作情况做出科学的预算

针对企业基建项目长期存在的资金使用违规和超标现象,除强化财务监管和会计核算外,企业还应该针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出科学、合理、详细的资金预算,使基建项目中的资金使用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严格控制项目中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企业资金在基建项目中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切实提升企业基建项目中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素质

加强基建项目中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是重要因素。一方面,企业应该挑选道德品质高,原则性强的人员从事财务管理和核算工作,从而降低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腐败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要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财务专业技能提升,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保障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熟练度和准确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出现差错,保障基建项目中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正常、高效地开展,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