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自媒体运营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媒体运营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媒体运营的特点

第1篇: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自媒体运营策略

1自媒体产生和发展

自媒体的英文名称为WeMedia,又可译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当前学界对自媒体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当前对自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自媒体是指公众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综合自我表达的新媒体传播形式。狭义的自媒体为个人及团队通过有意识的制定传播诉求后,累积了一定影响力的主流自媒体账号。基于不同的分类方法,自媒体有着不同的分类,如以媒介形态,自媒体可分为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及公众账号、SNS网站及类SNS应用;按照使用模式,自媒体可分为以社交为目的的自媒体、沿“产业链”延伸的自媒体、小群体传播的自媒体及自建新经济的自媒体。同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传播门槛低、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任何一名可以上网的网民都可以通过选择自媒体这样的方式和接受信息,并且没有技术层面的要求和限制,操作层面的方便;传播渠道在传播对象的选择上更加自主化,自媒体从信息的获取源来看是通过个人的偏好筛选出来的,是将整个网络媒体进行整合和选择之后留下的信息内容,信息的获取是主观的、分众化特点体现较为明显。

2自媒体发展困境

2.1传播内容良莠不齐,信息可信度不高

自媒体平台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未经核实的信息通过快速传播,很可能会误导受众,使受众做出错误判断,甚至信息本身就会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即使信息是真实的,但它可能不全面、不具有连续性,是断章取义的,这就会导致受众局限性的误判。以2016年3月19日为例,一辆装载疑似易燃易爆物品的大货车在京港澳高速由南往北行驶至1414公里时起火爆炸,事故发生时恰好有人从现场经过并拍下照片,进而到网上,但有些人并不是单纯发照片,而是把一些猜想融合到照片中,当天部分网友在微博上消息称“京港澳高速岳阳段油罐车爆炸,死78人,伤66人”。然而,真实情况是,事故造成5死21伤,这导致了受众会对现场出现误读,结果就是传播的信息和事实相差甚远。另外自媒体公司往往都是非常扁平的轻团队,信息安全管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专业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对于常见的盗号木马、钓鱼邮件等防御力不高。更糟糕的是,这些企业的内网往往是不设防的状态,对专业的企业黑客来说,侵入这种企业系统是轻而易举的,由此引发了自媒体创业公司的信息安全隐患。

2.2法律制度不健全

自媒体主要的资产是一个个网络账号,很多自媒体公司在早期创业往往由创始人利用个人身份或者以公司名义进行认证,账号注册时平台方往往设置了不平等条款,约定这些账号属于平台资产,使用权归公司和个人所有,但无法转让和变更认证,当自媒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进行股份制改造时,这些账号的归属权就发生了分歧,有的观点认为该账号算是某个创始合伙人的账号,还有人认为这是整个自媒体企业的账号,对此法律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当自媒体账号需要进行重大操作如修改修改账号介绍等都需要认证主体的配合时,自媒体账号专权的法律地位不清晰。自媒体的发展往往是和平台的崛起紧密相关,一个平台的崛起伴随着一堆自媒体的崛起。目前,在自媒体营销领域,日益增长的媒介资源同落后的媒介服务之间的矛盾越发的凸显。自媒体资源除了配合品牌、企业的公关活动外,广告是其最重要的盈利来源,当前我国对于自媒体广告的监管还是缺位的。

3、自媒体运营策略

3.1互联网思维下的自媒体品牌人格化

自媒体品牌同其他产品品牌一样,是一个有关品牌的属性、符号体系、产品、消费者、消费者与组织关系等因素综合而成的结合体。优质的内容是自媒体脱颖而出的法宝,在这个海量信息充斥着人们周围的时代,用户对于那些没有营养的标题党文章有着明显的抵触心理,觉得阅读这些文章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认为创作出这样文章的自媒体作者是在是在这个媒体时代制造信息垃圾,为此自媒体要在满足人们碎片化和多元化的阅读需求时,坚持对内容进行严格审查输出,为用户提供喜闻乐见的内容,在内容建设上深入挖掘、广泛拓展,将高品质自媒体的聚合效应与创新性的阅读体验结合,借助最新的技术手段,将极具特色的频道给读者,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资讯,不断创造新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自媒体的整体质量。

3.2互联网思维下的自媒体品牌的社群化营销

平台化、精准化和数据可视化成为自媒体营销的趋势和潮流,数据服务作为自媒体营销的最重要的驱动工具,在这个更加透明化的自媒体时代,每个消费者都成了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很多消费者都有微博,或多或少有一些粉丝;绝大部分消费者也都有微信,并有他们的微信好友,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更好的做精细化运营监控、更准确的做用户细分、更精确的进行个性化推荐、更合理的进行营销推广效果的评估,

3.3确保粉丝良好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时代,口碑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开启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将多种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类型、互动方式,通过信息和媒介的黏连作用相融合,在无数的网民中聚集起一群人,把这群人变成自媒体的用户,同时自媒体要为这部分用户提供内容、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只有保证了粉丝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能通过口碑传播去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自媒体,从而让自媒体品牌得以大范围的传播和推广。为此可组织开展超级粉丝体验游的活动,邀请自媒体超级粉丝与企业进行更为深度、多元的互动,这样一方面使得自媒体企业与用户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互动,让用户与企业形成真正的互动,另一方面,建立专属的粉丝社区,让粉丝进行强关系的链式口碑传播,还可采用发动粉丝投票的方式来确定自媒体新的选题,让粉丝选择喜欢的选题,或者通过投票的方式来确定自媒体活动地点或活动方案,这不仅满足了粉丝强烈的参与感,同时也让粉丝体会到了一种尊重感。

4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众多行业的发展路径,而自媒体的出现更是颠覆了以往传统媒体只有媒体人才有话语权的模式,它赋予了草根用户话语空间,同时创造了一批新的工作机会。人人都可以参与运营的自媒体,成了有志参与自媒体实践的草根用户来说意味着一种挑战、一种锻炼、一种获取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沃土。

参考文献

[1]路晓,赵迪.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视频自媒体的发展——以优酷拍客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4,12:20-21.

第2篇: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营销平台;渠道整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传播技术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传播领域逐渐呈现出了社会化、移动化、电商化的趋势,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社会文化,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空间的限制和文化的隔阂[1]。今年来,短视频、直播等网络软件作为了新媒体营销运行的新模式,通过移动终端采集、编辑和接收信息,依靠社会媒体渠道进行传播,加之持续时间短、内容碎片化等特点,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进入了大众视野。新传播技术在改变媒介形态的同时,对于社会传播格局与营销传播产业来说,其运作模式的创新事业值得研究的问题。

新媒体营销运行模式的转变

(一)自媒体成为营销的主流趋势。自媒体是狭义理解上的社会化媒体,其形式主要是基于用户关系的社会化平台。在当下的Web2.0时代下,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其流量重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向着自媒体时代偏移[2]。从门户时代走向自媒体时代是互联网的重大变革之一,自媒体是网络对于大众传播的典型性冲击的代表,新媒体在当下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变革的核心也是自媒体,相关的网络用户和相关信息正在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增长。在这样的时代下,利用互联网来整合营销模式并维持运营,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媒体逐步地成为了营销的主流趋势,营销传播领域也逐步呈现出了自媒体营销的趋势。(二)新媒体营销的无缝对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全面占据了消费者的零散时间,也成了新增网民的最大来源。智能手机在整合了传统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上衍生了新的应用,电商的蓬勃发展,智能手机功不可没。手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一部分人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利用互联网作为买家和卖家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电商直接提供购买渠道,在支付方式、物流运输与售后保障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保证商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好无损地送达到消费者手里[3]。网络购物的发展也促进了网络支付的完善,在网络交易中保证消费者与商家的利益,买家提前支付货款到第三方软件中代为保管,当收到商品确认无误之后,完成商家打款流程。在这种支付形式下,新媒体营销大量兴起,网络消费才能得以发展。

新媒体营销运行模式整合措施

(一)整合新媒体营销平台。新媒体营销运行模式无论怎么样变化,都需要以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企业想要依靠新媒体进入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必不可少,调查过程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年龄,消费组成偏好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的统计挖掘,可以发现消费者的消费新需求以及隐藏需求,解读市场变化,将其应用在新媒体营销过程中,使其成为新的市场机会和战略条件,就能够提高营销成效,摆脱市场肉搏。消费者洞察可以分析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并分析消费行为出现的变化,比起单纯的调查来说层次更高深[4]。大部分年轻人平时的消费习惯都是依靠网络购物,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形式,对于商家来说,这种形式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容易具体详细地展现出来。作为一种动态的研究,企业可以跟踪消费者的购买频次,看是否出现重复购买或停止购买的行为,并分析其中原因。如果出现上述的购买行为是群体行为而非个体现象,那么就必须引起企业的重视,消费者洞察需要通过定量研究,得到定性分析,深挖其中原因,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消费者的心理研究与消费行为是进行营销模式整合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网络营销能够在年轻人消费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优秀的文案和内容创意也是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5]。企业要想更好地进行网络营销,依靠新媒体进行拓展,在网络营销中进行投入,建设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就要认识到:内容创意是新媒体平台的运行核心,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查,主要是调查整合营销的媒体平台,在新媒体平台中,用户是主体,因此需要获得用户消费信息,这能够提供这种相关信息的平台进行统计和整合,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整合传播渠道。同样,新媒体运行时代进行信息的传播,若单纯地依靠新媒体,也无法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这就需要我们将营销的核心内容进行创新,新媒体携手传统媒体,互补共生相互依存,才能使得整合营销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建设;将以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整合营销,打破以往的片面性,增强全方位的立体互动性,实现新媒体营销模式中的交流和互动,增强消费者的心理刺激,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呈现出其不同的特点,在传统媒体投放结束后,使用新媒体的互动特点,完成内容的二次创造和传播。还需要通过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相关的定向营销方法,使相关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这些定向营销过程中,从而更合理地规划资金投入比例。如一些老年人经常使用的产品,就可以定向地在老年人经常接触的媒体推出,比如传统的报纸、电视、广告、传单等,但是年轻人不同,如年轻人经常去微博,那就应该注意针对年轻人广告的精准投放。再如年轻人在一些时尚博主得到了一些商品的推荐后,完成相应的消费行为,对于购买的这些产品,企业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查和总结,并进行精准的同龄人广告投放和宣传。此外,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交易平台,各种信息和广告进行宣传和疏导,拓宽企业的网络营销市场。在实现全传播渠道的整合之后,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销售,进行营销模式的整合也是想使自身的产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需要对营销的投入与收益进行评价与检测,判断营销模式与企业发展的匹配程度。至此完成新媒体营销运行模式整合与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新媒体营销运行模式的整合对于企业来说,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所处的新媒体时代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的支付形式也改变了消费者使用现金的传统的消费行为习惯。在这样的趋势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分得一杯羹,只有将新媒体营销运行模式进行整合,在营销内容上有所创新,充分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和行为,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新媒体营销运行模式,在网络营销市场中,注重改变传统的思路和营销模式,迎合消费者的行为,不断进行创新完善,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俊峰.新媒体运营及其各模块内容解读研究——评《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214(02):2+115.

[2]胡碧昱.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策略——评《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策略,方法与案例》[J].新闻与写作,2020(4):114-114.

[3]岳瀚槭.新媒体时代的娱乐营销探究——评《新媒体营销+:互联网时代的娱乐营销解密》[J].财务与会计,2019(14):89.

[4]宋文雅,颜毓洁.由”4Ps理论”看新媒体下报纸的营销策略——以《纽约邮报》为例[J].传媒,2019,295(02):65-66.

第3篇: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编辑;宣传语;传播水准;受众定位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78-02

互联网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至今有不到30年的历史。虽然它的发展历史较短,但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诸如电子商务、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应用却发展迅猛,拥有众多的用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在互联网席卷人类生活的大潮中,自媒体也应运而生,涌现了一批诸如“知乎”、“微信”、“豆瓣读书”、“微博”、“人人网”、“百度知道”等风格和形式各异的自媒体平台。所谓的自媒体(grassroots media),是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接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的平台,它的基本特点是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相关法律不规范。自媒体发展至今,建立于Web2.0技术之上的自媒体平台并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版和范式。虽然,自媒体看似只提供一个平台框架,所有的内容都由用户自我产生、自我消费,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媒体平台没有编辑策略,自媒体平台本身提供的宣传语、风格、功能中都隐藏着编辑策略。那么,自媒体的编辑策略究竟隐藏在哪,又与传统媒体之间有哪些不同呢?本文欲从自媒体平台的宣传语、自媒体平台的传播水准、自媒体的受众定位三个方面,寻找隐藏在自媒体中编辑策略。

一、自媒体平台的宣传语

自媒体平台的宣传语往往是最凝练、最代表该自媒体风格与内涵的语言,可以说,是对自媒体平台最经典、最概括的介绍。在这一句话中,包含了该自媒体的特点与功能,不妨来看几个经典的案例。

“百度知道”的宣传语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人人网”的宣传语是“加入人人网,找到老同学,结识新朋友”;“知乎”的宣传语是“发现更大的世界”;“新浪微博”的宣传语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腾讯微博”的宣传语是“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声”。

从以上的自媒体平台的宣传语中,可以很直接地看出,“百度知道”的功能以解惑为主;“人人网”的功能以社交为主,受众对象是学生;“知乎”的功能以发现未知、传授知识为主;而其他几个“博客”的功能则是以分享为主。这些宣传语往往是出现在其自媒体的首页,令每一位新用户和老用户一目了然,并深入脑海的一句话。那么,这些宣传语之于自媒体平台究竟代表着什么呢?笔者认为,它部分体现了自媒体中隐藏的编辑策略。由于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作者范围广、作者水平和身份不确定等特点,自媒体相对传统媒体更难以管理。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自媒体平台的运营者,必须确定自媒体平台的定位和功能。为了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媒体平台对定位和功能的考虑要比传统媒体多得多。传统媒体在流程上是先由作者写稿、稿件被编辑编辑、之后或发表或退稿;而自媒体平台在流程上却是先由作者写稿、直接发表、再被编辑、管理。这种流程上的改变促使自媒体平台在流程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守门人理论”的顺序,因此自媒体平台确定的媒介功能至关重要。这种功能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导向,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默默控制着整个自媒体的导向。

二、自媒体平台的传播水准

所谓“传播水准”是指在传播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目前,自媒体对作者没有设置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自媒体平台。这种“无门槛准入”也给自媒体运营者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传播的内容不真实、传播的内容不文明、传播的内容不利于社会稳定等。目前,不同的自媒体平台对传播水准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说,微博不要求用户有太高的知识水平,而诸如“知乎”这样的知识型问答网站就需要生产者,也就是用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这反映了自媒体的“媒介素养”问题。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在媒介素养关注的六种能力中,就有“媒介信息的加工制作和能力”,这也是作为传播者的基本能力之一。那么,对用户素质要求较高的自媒体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呢?不妨拿“知乎”网站举一个例子。

“知乎”网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知识型问答网站。在上线的前两年,它采用邀请制注册。而注册成功的条件不单单是有邀请码,还要填写一系列的个人资料等,在被“知乎”审核合格后才能正式加入这个网站。在这段时间里,“知乎”的答案质量非常高。有很多未得到邀请码的用户希望加入“知乎”,在淘宝网上,甚至有人愿意出千元以上的价格购买一个邀请码。

由上述例子可见,“知乎”通过邀请制制度设置了对用户素质要求较高的门槛。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在传统媒体中,编辑有相对较大的主动权,而自媒体的管理员是被动的。诸如“知乎”这种对用户素质要求较高的自媒体,如果没有一种办法有效引导他们的内容生产者,势必会引起编辑主旨的偏离。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便会丧失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个自媒体最后无疑会走向平庸和毁灭。作为自媒体平台的运营者,必然要根据其自媒体传播的内容,考虑到提供的平台的传播水准,如何让用户快速接触、了解、接受、实践这种传播水准,或者说如何促使用户按照编辑策略传播他们自己的内容是一个难点,也是目前自媒体尤其是对传播水准要求较高的自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三、自媒体的受众定位

自媒体本身有用户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特点,它的受众是全体用户。前面提到的“知乎”邀请制注册的例子,是自媒体分众思想的表现之一。

由于互联网信息无容量限制,如果自媒体平台不分众,用户则会面临接触信息过多的问题,需要耗时筛选,给用户造成困扰,从而退出。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如何分众是一个挑战。传统媒体,例如广播可以根据地域分众、播出内容分众、播出时间分众,但是对于基于新新媒介基础之上的自媒体来说,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自然也就没办法根据时空来分众;由于用户真实身份的不确定性,根据职业、年龄等相关个人信息来分众似乎也不太现实。自媒体的受众定位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信息来调整。对于强烈依赖内容生存的自媒体平台,为了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实现自己的功能,分众又是必要的。笔者通过观察,以“知乎”、“微信”、和“豆瓣读书”等自媒体平台为例,总结出目前以下七种主要的分众方式。

1.通过注册分众。前文已经提到,“知乎”前期采用邀请制注册实现分众。

2.通过时间线推送消息方式分众。“微信”朋友圈推送消息的方式要满足两点:一是必须是自己好友的动态,二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推送。与之不同,“知乎”向用户推送消息方式,一是本人关注的其他用户的动态,二是本人关注的问题或专栏的新动态。

3.通过知识水平分众。诸如知识型问答网站“知乎”,要求用户有一定的知识量或亲身经历,否则没有办法发送答案。例如“知乎”中,“虹吸现象的物理学解释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包含着对回答者的要求,即回答者至少要知道“虹吸现象”。

4.通过营造氛围分众。自媒体平台的选择权在用户手里,在每个自媒体平台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什么样的内容也都由用户自主决定。自媒体平台营造的氛围便起到了引导用户决定的作用。比如,用户们如果想写书评,“豆瓣读书”便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想分享知识“知乎”是首选的平台;如果想与比较熟悉的朋友分享最新动态,“微博”就比较适合。

5.通过平台提供的功能分众。比如“微信”,在朋友圈中发消息时,它会提醒用户发照片、配文字,相比之下,“知乎”并没有这项提醒,而是有“提问”、“添加答案”等按钮。长久以往,便能让用户形成“以功能分众”的认知。

6.根据传播内容篇幅长短分众。如果我们要写长篇幅的文章,我们会想到“微博”、“qq空间”等,但如果要写几行文字,便会想到“微信”朋友圈。

7.通过添加好友方式分众。例如,“微信”推荐好友的方式是推荐绑定手机、绑定qq的好友,而“知乎”便是由系统推送。二者相比较而言,前者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而后者则只是在网络上相熟。

由上述例子可知,虽然目前自媒体平台分众并没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固定的模版,但是它们也都在尝试分众。自媒体平台的受众定位相比传统媒体,更注重在自己平台上的设定,而不是采用过多的人为控制。笔者认为,这种受众的设定也隐藏着自媒体平台的编辑策略。

综上所述,自媒体平台貌似只提供了一个框架,但其中并不是没有编辑策略。它的编辑策略较之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更加隐蔽、更加难以控制,往往是提供平台规则的同时便隐含着一些编辑策略。这也是基于新媒体独有的特质下带给自媒体的挑战。

参考文献:

[1]http:///web/2008/1010/40423.shtml.

[2]蔡雯.新闻编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第4篇: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兴、主流形式。近年来,互联网媒介逐步向自媒体时展,主体多元化的自媒体平台、便捷的信息传播渠道在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新型便利性平台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媒体的分类和界定

1.以学校、学院或处室为运营主体的官方自媒体

如学校党委宣传部主管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学生工作部门维护的年级QQ群、共青团微博、网上民声等。该类自媒体的优势:消息来源可靠、消息过程严谨可控。弊端在于缺乏娱乐性和吸引力、关注度较高但实际阅读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以学生组织和学生团体为运营主体的民间自媒体

目前在高校受众较多、影响较大的有: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管理的微信公众平台和QQ空间、bbs论坛、各类求助墙和表白墙等。该类自媒体的优势在于接地气、学生参与度高。弊端在于内容易跑偏、容易沦为学生抱怨、吐槽的阵地,难从根本上起到教育引导效果。

3.以个人为运营主体的个人自媒体

在高校范围内来讲,主要分为教师个人自媒体和学生个人自媒体。个人主体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网络渠道发表观点、分享生活。是现阶段覆盖范围最广、也最难以引导的一种自媒体形式。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互联网媒介的介入,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

过去,学生与教师之间基本以面对面交流为主,交流时间基本以8小时工作时间为主。导致一些较为内向、羞于与老师正面交流的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困惑或诉求;导致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宿舍矛盾等问题错过最佳交流时间而失去最好的教育效果。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地域界限,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网络思政当中来。

2.学生活跃于自媒体平台,使教育者更容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大学生喜欢并热衷于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分享自己的即时心情和动态。使教育者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状态、情绪波动等;并能够借助自身教育经验快速判断学生在现阶段的思想状况,把握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

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参与,弱化了二者之间的身份界限,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

在网络话题中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参与,使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者,更多地成为聆听者和参与者。身份界限的弱化使学生更容易在虚拟平台下敞开心扉、交流真情实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真实性、效果更为明显。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官方自媒体如何吸引更多受众

官方自媒体作为教育主体最有力的发声平台,只有让其声音真正传递到每一位受教育主体身边,才能让最真实、最正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惠及每一位受教育者。因此,在花样繁多的各式媒体平台中,如何在保留官方平台即时、真实的前提下,突破其严肃界限,使其最大限度的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是现阶段亟需思考的课题。

2.学生集体自媒体平台如何更具真实性和教育引导性

集体自媒体平台作为现今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接收形式,拥有庞大的受众和参与度,如果能全方位发挥其作用,必将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有利的帮手。但现阶段,集体平台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和退出机制,加之平台更新速度快、保有信息量庞大,使得集体平台的发声在真实性和教育引导性上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成为制约集体自媒体平台发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流阵地的一大绊脚石。

3.个人在自媒体平台发声过后能否有更多思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便利性和意义在于以点带面,通过个别教育带动集体教育。现今,个人自媒体平台的发声更趋向于抱怨性发声,针对学生的问题,教育者在个别教育过后,能否引导学生针对其抱怨性发声有所思考、有新发声是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快速见效的一大法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最大限度地改变“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向“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变受教育者为间接教育者”方向迈进,以此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目的。

四、自媒体时代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规范校园自媒体平台建设,切忌盲目追求自媒体平台数量

学校官方自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由专职部门备案负责,避免各部门未经论证各自组建自媒体平台,从而避免同一信息的重复推送。力争将有价值的信息在受众较多的平台合并推送,扩大信息覆盖面和影响力。

2.将学生纳入自媒体平台建设队伍

一是让学生参与到平台建设、信息编辑当中来,在枯燥的信息中融入活泼的元素,使受众更易于接受。二是借助学生骨干的力量成立网络舆情监管小组,关注网络动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3.将师德建设、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阵地建设有效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高校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带动作用。在做好师德建设的基础上,充分相信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将无形的引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5篇: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一、“自媒体”内涵概述

几年前,“自媒体”还是个新鲜词汇,但随着微博的上市、微信朋友圈广告营销功能的迅速壮大。人们发现,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不论是文化产业还是IT服务业,只要是网络可覆盖的区域,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交、情感、生活与事业均置身于自媒体触角所及范围内。自媒体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教育形式的多元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自媒体的概念

智库对自媒体(WeMedia)的解释是“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为自媒体做出了一个严谨而科学的定义:“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也认可并了该定义,所以自媒体其实就是人们可以利用身边最便利的传媒方式,向网络平台输送自己的所见所闻、价值观念等内容。自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微博、微信公众号、博客、网站、贴吧、BBS论坛、YY音频视频播放组等。

(二)自媒体的主要特点

自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拥有灵活多变的特征。此外,由于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具个性化、更注重用户体验与感受、更为普及,因此成为创业者首选的推广平台。除了以上特点以外,自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互动性强,能够在不同的人群结构与社会层次之间毫无芥蒂的传播。在这一点上,传统纸媒与电视广播媒体都是无法企及的。尤其是当下的自媒体发展在更贴近生活的同时,专注于从创意化、小众化的独特视角出发,成就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这不得不说是自媒体从业人群另辟蹊径的成功之道。

二、自媒体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多维渗透解析

不论是早期的个人博客还是现在的微信,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个性化的表达与自我意识的传播,这与传统媒介专注于公众传播事业是截然不同的。自媒体已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介的层次,进入全新的、最具有时效性、更加多维并允许质疑的批判艺术、深挖艺术、创新艺术的新领域。

(一)自媒体平台转换传统艺术教育的展现形式

自媒体的主要载体为交互网络平台,尤其是手机客户端的自媒体平台,更因其便于操作的优势被公众所喜爱。打开微信搜索包含“艺术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引擎会链接众多的相关公众号,此类公众号有个人推广也不乏企业、公司宣传组织机构。传统艺术教育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其绘画、音乐、建筑、雕塑、戏剧、影视、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表现局限于固定的场地与固定的时间。而自媒体平台可针对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进行“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媒介注重“大多数”,忽略“小部分”的弊端。

(二)自媒体营销将个性化艺术教育推向商品市场

时下享受一夜成名带来丰厚利益的自媒体账户使用者,成为一批新的潮流媒体人。自媒体人“咪蒙”“papi酱”等都是“互联网+”背景下自媒体运营的成功案例。微博与微信平台的运营过程中,运营者主要核心在于对内容的把握与筛选上。艺术教育相关的自媒体需要将目光集中在相关的教育产品与教育服务商,并致力于将其推向精确的消费人群,通过自媒体推介,艺术教育产品及其服务可在商品市场上分一杯羹。

(三)自媒体交互运作影响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

由于受到信息化影响,当前教育受众的可接触资源量大大增加,但在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中择取自己最需要、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则成为了难题。自媒体平台的交互运作解决了这一难题,如“豆瓣”“知乎”类互动平台成就了一批拥有专业话语权的“发言人”,他们在交互平台上享受一定信誉,成为该领域的“网络领导者”。

三、自媒体与幼儿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幼儿艺术教育从属于艺术教育概念之下,但由于幼儿自身的教育特殊性,所以幼儿艺术教育的内涵与学龄后的艺术教育又有一定的区别。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而非成就幼儿的艺术技能。自媒体的运用为幼儿的艺术信息摄入与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内容上实现多元化发展

由于幼儿存在好奇、好动的主观特征,所以在手机、电脑、iPad充斥人们生活的背景下,不应杜绝幼儿接触这些信息储备的载体与设施,而是应在鱼龙混杂的教育媒介中挑选有价值的、先进的、幼儿喜欢的资源供幼儿选择。当下艺术教育的理念更多倾向于回归生活本质,但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形式仍旧流于表面化、书面化与机械化。优秀的自媒体平台能够在纷繁的市场化艺术教育体制中脱颖而出,除了推送传统艺术教育内容的模块以外,还提供了大量新兴的艺术教育形式供家长参考,如沙画艺术教育法、曼陀罗艺术教育法、音乐治疗、艺术情商教育等。

(二)有助于提升幼儿艺术教育监督与评价的有效性

自媒体的时效性较强,这一点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反馈机制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在自媒体平台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所以自媒体人对内容的把控极其严格。因此,没有创新的自媒体会很快被市场淘汰,而存活下来的自媒体都有较强的危机意识,所以其择取推送内容的准则便是:能够反映受众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不说教,有趣味;集中碎片时间,让受众快速掌握内容以及方法;营销手段更为隐蔽和人文。幼儿艺术教育自媒体的自省与反思意识,直接决定了其受众接受信息的质量高度,所以存在着较为机敏的监督评价系统。在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后台的大数据操作中,能够直观反映出其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趣味性、有效性,有助于幼儿艺术教育形式、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三)有利于家园共育中艺术教育的实际化操作

自媒体善于将持有不同教育理念的人结合在一起做出内容与理念的博弈,在幼儿艺术教育中也是如此。在微博中,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向专家发问,专家能够在第一时间回答解决受众问题。在家庭和社区中,家长能够根据自媒体网络的集中或间歇式操作建议做幼儿艺术教育的系统性培训,对家长、幼儿园、社区以及自媒体来说,可谓多赢。

(四)提升教育团队的创新意识与服务意识

自媒体现在已经成为传统教育的自查对照系统与监督反馈装置,所以其发展有利于提升目前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创新与服务意识。在理念上,教育自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艺术教育的多角度认识;在内容上,教育自媒体能够为受众提供最前沿的教育形势以及发展所需求的知识与技术支持。从幼儿艺术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为了符合幼儿个性成长的需求,自媒体的主要发展方向倾向于创新性与服务性,教育团队也跟随新媒体的目光将注意力投入到提高艺术教育的服务质量,提升教育方法的创新力度等方面。

四、自媒体与幼儿艺术教育结合发展的建议

幼儿艺术教育的相关自媒体呈增长趋势,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还不成熟,在逐渐壮大的幼儿艺术教育自媒体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鱼目混珠的公众推广号。在未来,自媒体与幼儿艺术教育还应当有更深入、更多元的合作。

(一)建立自媒体幼儿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库

自媒体虽然拥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平民化、普世化价值,但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自媒体毕竟出自一家之言,所以不论从理念还是从内容出发都可能有失偏颇之处。所以用户需要建立自身的网络资源库,收纳一个模块内不同发声者的不同见解。幼儿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库的建立应当将基础落在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幼儿的个体特征上,着眼于幼儿对艺术教育所持有的经验以及可能达到的程度,重视幼儿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将自媒体与教育品牌相结合,推出教育产品

知名的自媒体能够得到长远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知名度以及品牌效应引发的资源聚拢效应,资金利益链条的建立也是如此。自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推出教育品牌,并将其认知度迅速传播,得到受众认可。因此,自媒体应当首先对幼儿艺术教育的产品或服务品牌进行考查与筛选,在评定质量、理念、内容、方法等内容均达到考核标准,并真正符合幼儿艺术教育宗旨的前提下进行选择与推广。

(三)创设幼儿艺术教育自媒体官媒,形成话语权

上文中多次提到幼儿艺术教育的“话语权”掌握者这一角色,在自媒体中,这一角色应当由幼儿艺术教育的相关专家学者、前沿考察者、幼教工作者、创新艺术教育研发者等承担。这种情况下,应当由政府教育机构出面,设立相关的自媒体官媒,以特有的形式选择不同的专业人士定期进行内容诠释、专栏建设等,形成幼儿艺术教育的专业话语权,让幼儿艺术教育的官方自媒体真正成为让受众受益的权威媒体源。

(四)加强监督,完成自媒体与幼儿艺术教育系统对接

第6篇: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 长尾理论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 长尾阅读在网络广告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长尾理论在体育教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及影响 长尾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国产网络游戏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中国电商界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长尾理论在新闻网站经营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在移动式广告中的应用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肿瘤病房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长尾理论”在高职数字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应用 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在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中的共生应用研究 长尾理论与钻石理论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分析 论营销理论在广告策划中的应用 ROI理论在广告创作中的应用 会话含义理论在中文广告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表格数据表明,移动广告正在逐渐受到广告商的重视。

2.移动广告的分类和特点。本文拟将移动广告分为诱导式广告、图文硬广和软文广告。

(1)诱导式广告。诱导式广告通过移动端应用呈现至用户。例如,一些手游设置下载特定应用可以获取奖励。诱导式广告的特点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广告,广告的投放效果取决于诱导的程度。对移动应用运营者而言,诱导式广告的优点是成本可控。缺点是广告只停留在送达阶段,有效转化率较低。因为诱导式广告的载体用户粘性低,受众和广告相关程度低。

(2)图文、视频硬广。移动端的图文硬广常见于APP弹窗、社交推广。具体表现形式有:打开手机客户端弹出倒计时广告,社交网络刷新强制品牌推广弹出等。弹窗类图文硬广的优点是,强制消费用户注意力,图文、视频硬广弹出时间较短且不能跳过,使得移动用户只能在等待的时间查看广告,缺点是投放往往针对所有用户,不够精准。社交推广类图文硬广有比弹窗类更能精准投放,但容易引起用户反感。

(3)软文广告。在移动广告中,软文广告是最有效的形式。以微信朋友圈为例,根据梅花网的统计,朋友圈推广广告在重点城市为图文广告150元/千次曝光量,相当于1.5万/10万次曝光量。而据目前的自媒体广告报价,自媒体非头条广告(阅读量低于10万)从几千至几万不等,优质自媒体价格更高。可以看出,在相同曝光率之下,自媒体软文广告效果大于社交网络推广。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广告转化效果方面,软文广告>社交推广>图文硬广>诱导式广告。

三、移动广告中的长尾效应

互联网为广告营销发挥“长尾效应”创造了土壤,因为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移动广告是隶属互联网广告营销的一部分。理论上,运用长尾效应能为移动广告创造极大的传播效果。但是,本文结合移动广告的特点分析后认为,不是所有移动广告都可以用长尾效应来解释。从广告类型来看,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硬广在移动广告中传播效果是有限的,而社交推广类图文视频硬广和软文广告在“被遗忘的尾部”更有提升空间。

首先,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视频硬广可称为移动广告,只因为存在形式在移动端。实际上,这类广告和PC端以及户外展板广告差别很小。长尾的“尾部”用户有其自身特点,不是大众化的广告能够覆盖的。而这两类广告都属于强制广告,不针对特定人群。其次,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视频硬广在网络中不具备可传播的特性,仅仅在用户打开APP的前提下,广告内容才会送达到用户。由于广告覆盖受众数量少,投放又不够精准,所以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硬广不适用于长尾理论提高转化率。

社交推广和媒体软文则不同。首先,一些经营自媒体的媒体人都有自己优质的活跃粉丝,用户粘性非常高并且运营者十分熟悉自己的粉丝特点,随着媒体运营规模增大,广告在这种平台转化效果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对于社交推广和自媒体,精确的用户定位为挖掘小众用户提供了可能。其次,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成熟,促使“两微一端”(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客户端)的内容分发也更为精细。以今日头条客户端为例,在其用户中,每个人的首页内容都是不同的。越频繁使用这类平台获取资讯和内容的用户,越容易获得更精确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在这种高智能化推送的基础上,如果用户打开的文章已开通广告服务,那么这种广告的转化效果是可观的。粉丝经济加上内容分发渠道精确完备,社交推广类图文视频硬广和软文广告在能够更好地占据“被遗忘的尾部”,从而有提升广告转化率的潜力。

四、提高移动广告转化效果的路径

长尾效应的重点在于小众被关注。所以,移动广告要扩大投放效果,重点应该关注怎么充分挖掘小众用户,让广告能覆盖小众用户并有传播效果。以场景为中心能聚集一批年g、性格等各方面迥异的人,并且,当群体中的个体变化了,场景仍然是不变的。所以,笔者认为,移动广告的从目标用户分析到内容生产再到投放阶段,都应该以场景为中心。技术上再利用智能设备和数据,尽可能覆盖更多小众用户,提高转化效果。

1.分析小众用户的特点

广告设计结合用户的习惯和爱好,减少强制广告。一方面,可穿戴设备的普及,移动设备对用户的分析能够更准确。定位系统能统计用户经常到的地点,从而分析出用户的爱好,例如经常去电影院代表喜欢看电影等。这个例子中,电影院就是场景,用户的特点是喜欢看电影。通过个性的准确定位,能够为增大移动广告的投放效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粉丝社群的运营也能为挖掘小众用户爱好提供便利。

2.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吸引用户注意力

首先,移动广告必须简洁。移动广告的效果衡量在于吸引注意力。所以内容多以简洁为主,图片效果大于文字。第二,广告出现往往伴随着载体,例如,电视广告插播在影视剧间隙,网络广告弹窗在网站首页。移动广告也应该重视利用载体,时间上尽量短。第三,内容生产结合场景。这要求广告在创意阶段能分析目标用户的特点,追求生产能重现场景的内容,提高代入感。

3.以场景为中心投放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连通个体。当今人人都是媒体,大众传播的概念弱化,形成众多以年龄、兴趣等划分出的社群。移动互联网要重点关注“移动”的特点。斯考伯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指出,移动设备是场景五力之一。所以,移动设备更利于产出具有“场景”特点的内容。场景时代意味着精确营销,场景时代高效以至于买方无须去特别的地方或表明他们的意图。当场景五力(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表明顾客对某一产品或服务感兴趣时,卖方将找到他们[9]。所以,移动广告根植于移动设备,通过场景五力获取和分析用户所处场景,再根据场景特点进行投放。

五、小 结

长尾效应的应用,本质在于开发了更大的市场。就广告效果而言,无论是定位用户还是挖掘场景,移动广告的改进都增大了随时随地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可能。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长尾理论为基础,提供了移动广告提升转化效果的三条路径。正如艾瑞咨询预测2018年移动广告将占网络广告78%的比重,移动广告已经有众多潜在用户,加之合适的方式提升移动广告转化率,必定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新用户和营收增加。

参考文献:

[1] (美)安德森,乔江涛.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 余博.长尾效应[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3] 金宏伟.长尾理论只是二八定律的补充[J].中国中小企业,2007(1).

[4] 昝廷全,高亢.手机“碎片时间”价值的“长尾理论”分析[J].现代传播, 2013(11).

[5] 高佳.从长尾理论的角度看微博前景[J].东南传播,2010(8).

[6] 陈力丹,霍仟.互联网传播中的长尾理论与小众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4).

[7] 霍兵,张延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和策略――基于长尾理论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15(2).

第7篇: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与现在很多公司为了新媒体而新媒体不同,我们现在的整个生产、服务、营销等流程已经与社交媒体完全整合在了一起,很难剥离。

肖三乐

戴尔大中华区市场部执行总监

与现在很多公司为了新媒体而新媒体不同,我们现在的整个生产、服务、营销等流程已经与社交媒体完全整合在了一起,很难剥离。

在2012年,戴尔继续在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网络营销创新。比如我们基于社会化媒体特点,推出了“存钱罐”活动,这一活动将游戏的两个特点,即黏性和覆盖性很好地运用,在内容上与社交平台进行结合,运用游戏对于用户的吸引,获得了人人平台好友的广泛参与,至今已经超过35万人成为其好友,有效地推动了品牌的传播。

社交媒体营销是戴尔品牌非常重视的一块,作为涉足SNS媒体时间较早的品牌,戴尔从2006开始至2012年,已经具有6年的经验。迄今为止,戴尔人人网账户的好友超过100万名,除此外,戴尔在中国社会化媒体里还拥有一个更大的圈子,即一个官方博客和两大微博(即新浪、腾讯)阵营。其中,官博主要是2007年开通至今仍保持旺盛人气的戴尔直通车,目前访问量超过43万;截至2012年6月,“戴尔中国”新浪官微粉丝超过16万人,“戴尔促销”粉丝超过6万人。此外,在腾讯微博上,仅“戴尔中国”账号就拥有106万多粉丝。据不完全统计,戴尔中国的社会媒体粉丝总量已经突破250万人。

对社交媒体营销,戴尔的理念是,首先要了解消费者在这个平台上做什么,为什么愿意与品牌互动及分享。从他们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出发,制定的营销活动才能顺理成章吸引他们参与,因此早在2010年,戴尔就成立了社交媒体聆听中心,这套社交媒体舆情监测系统就像无形的耳朵和眼睛,通过关键字段技术关注社交媒体上有关品牌的一言一行。其次,在社交营销过程中,需要保持非常清晰的思路。品牌需要先聚集好友或者粉丝,建立人脉资源;然后通过策划好的项目活动,将这种“关系”转化为实际销量。

在具体运营上,一个社交营销项目实际上是一个跨部门的团队在合作,包括了市场部、企业传播部、技术支持部、客户服务部和销售部等。同时,与现在很多公司为了新媒体而新媒体不同,我们现在的整个生产、服务、营销等流程已经与社交媒体完全整合在了一起,很难剥离,而在2013年,戴尔将会继续对这一体系进行摸索,预防社交媒体中快速而多变的不可预测因素。

同时,在社交时代,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连接点不再只是产品,品牌根据消费者的所需提供主营业务之外的延伸服务和产品,这种与主营产品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建设品牌资产,注入品牌个性并提供额外优势。在2013年,我们将在坚持社交媒体营销基础上,结合需求建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与相关延伸产品或服务领域合作伙伴联合营销,补足短板。

我观点

对于品牌来说,将更注重业务的运营。和现实生活中崇拜明星的“粉丝”相比,社交媒体网络里的粉丝更多了几分理性和复杂性。他们并非一味接受品牌企业的信息和服务,为企业贡献销量,他们也有让企业头大的时候,因而在未来的社交营销过程中,品牌在进行营销宣传的同时,将会更注重产品的品质,为消费者带去乐于接受的服务。

我挑战

戴尔的B2B业务。虽然戴尔的业务转型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与B2C不同,B2B在社交媒体上是否成功,不能用粉丝、转发量衡量,而是要看获得了多少真正有价值的客户,而这点需要我们花费大力气来做品牌重塑和推广,告诉市场戴尔在企业级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

Q&A

第8篇: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对于新媒体这个词汇大家不再陌生,既然是新媒体肯定对应传统的媒体而言。新媒体是如今炙手可热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从高大上传统的国字头传统媒体到省市级别的传统媒体多数都发生了质的蜕变,以前传统媒体很吃香也很风光媒体记者有着无冕之王的美誉。可如今随着时代的车轮飞速转动,各行各业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尤其传统的媒体以往的辉煌早已经荡然无存,有的媒体关门歇业有的苟延残喘也有的顺势而为华丽转身。变革是一件好事情,只有变革社会才能持续发展,没有变革就不会进步。物质相对进化论也是如此,谁和趋势为敌谁就自掘坟墓。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时代大潮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他的快捷、迅速、方便、透明、公开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在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时代,新媒体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媒体除了单纯的宣传报道资讯外更多的承载信誉和品牌的塑造,如今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平台,至于运营的如何只有自己最清楚。新媒体如何运营好?如何通过新媒体打造品牌?

我是谁、为了谁?

不要惊讶看到这个标题会有点不屑一顾,我是谁在当今各行各业以至于科学界都尚在研究的课题。不要认为这太荒谬太可笑,告诉你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上讲多数人多数企业都没有真正弄明白搞清楚。我是谁在新媒体方面可以理解是定位,在定位方面如果出了差错结果就会南辕北辙。说的通俗一点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举个例子,如今只要思维正常精神正常的人和企业不会说自己怎么怎么不好展现给他人的总是自己和自己企业辉煌完美的一面。一个五岁的孩子也知道好坏,也知道别人送他糖果自己会开心。新媒体也是如此我们在运营方面总是绞尽脑汁,例如在产品推广方面展示自己的专业独具匠心,在品牌传播方面塑造的自己和蔼可亲的一面。这一些没有什么不对,在常规的理论上无懈可击。大家多数时候无论在做人还是做事方面思维总站在自己立场上,很少或者极少考虑我们自己新媒体定位是什么?即便你是自己公司的微信公共号,你的内容总是像蜗牛一样转不出自己的小圈子,你张口闭口就是你自己家的那点事。请问你的受众群体做如何感想?你虽然是自媒体是企业内部传播平台,你的粉丝即便都是你自己的员工时间久了也会厌倦。好比你是一个国家特一级厨师你老是做一道菜,这道菜是你的绝活。时间久了你的老顾客也会吃腻,如同结婚的一对小夫妻,虽然是郎才女貌可历经七八年光景就会有七年之痒的感觉这也许是视觉疲劳吧。做新媒体也是这个道理,不仅要知道自己是谁,更要明白自己为了谁,知道钢铁怎么炼成的充其量是高级工程师,知道钢铁是怎么炼不成的才是真正的大师。

分享才会快乐

好多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好东西不喜欢分享,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例如你在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的特点。即便你们不是同行也不是竞争对手,你是某企业大佬要到某企业参观学习。你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对标学习,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不学习就意味你和你的企业已经倒退。问题是你走马观花的学习能学到了什么?好比中国烹饪讲究菜系,这些菜系各有特点各有自己独有的秘诀。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变快了,人也浮躁了总想走捷径总想一夜暴富。各种菜系的特点没学到,学的却是快餐短平快治标不治本。另外,就是老师不想真教,学生也抱着投机取巧偷窥武林秘籍的心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文化,这一些绝不是简单就可以复制借鉴而成。你的学习企业也就是你的老师并不是无私奉献,他们通过精美的包装展示给你的是完美无缺和一尘不染的美玉。通过无数个不同的你口耳相传塑造自己的形象,也就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话归主题我们做新媒体不仅要顺势、借势、造势,更要懂得感恩、感谢、和感激,在别人都聪明绝顶的时候我们要做傻子。在别人投机取巧的时候我们要夯实基础把产品做到精益求精,在别人藏着掖着独享武林秘籍的时候我们要无私的分享。能力不及人可以学,品行不及人一切都是零,害人者早晚被人害,助人者迟早有人助,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站在你所服务粉丝的角度和视角来考虑问题,你就是智者,只有读懂你的粉丝并和你的粉丝互动,才能共识、共鸣、共振、共享。个人微信:yidianchuanmei 信箱:289708910@qq.com

第9篇:自媒体运营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微信平台;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意义

新闻学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新闻专业的实践,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学生寒暑假的媒体实习以及校内的训练等。其中,校内训练是常规性实践,校内必须要有实践平台。校园新闻的传播媒介这些年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较早的是校报与院报、校刊与院刊,之后有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学校官方网站等,除此之外还有海报等其他辅助形式。

目前,随着各类互联网产品的快速涌现,之前高校主要以平面新闻和电视新闻来进行实践教学的思路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传统校内实践平台的挑战

作为纸质传媒,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近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不仅要面对行业内的竞争,还要面对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竞争。同为报媒,虽然中国的大学校报多是“一校一报,资源独占”,但是并非高枕无忧。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师生已经习惯通过网站、社交媒体了解学校的最新情况,校报内容多是思政工作、教育科研工作,读者多觉得缺乏可读性。

校园电视台的建设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保证节目的定期播出投入非常大。除此之外,播出场所也存在很大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食堂、广场等场所,无法通过手机移动端浏览,已经很难满足“90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同时,许多高校的校园电视台过于官方,也难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中国青年报在《高校官微怎样“占领”学生手机》一文中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校园媒体当下的窘境:院报发行量从3000份到2000份,再到如今的800份;4000多人的学校,学校官方新闻网上最火的作品点击量却只有300多次。这与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尤其是手机移动端来获取信息以及新媒体形态下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与活泼性有关。

二、微信公众号作为实践平台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官微运营室主任叶铁桥认为,微信公众号与传统媒体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所在。在内容生产方面,微信公众号的基本流程也是找选题、定方向、采写编辑、校对,与报纸的生产流程差别不大。但是,每个成功的微信公众号都有其独到之处。即使同样是生产内容,在“快、极致、专注和口碑”上,微信公众号要比传统纸媒强大很多。叶铁桥认为,从风格而言,自媒体“说人话”,更接地气,不像纸媒一样板着面孔。这种姿态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是自媒体运营者每天在对阅读量和点赞数的反思中、在对用户调性的反复揣摩中调整出来的。

具体到高校,从传播效果来看,部分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得已经相当成熟,信息规范,用户浏览量高,反馈良好,使用黏度高。与传统校园媒体相比,高效微信公众号作为新闻专业的实践平台有着极大的意义。

1、提供大量专业实践机会

传统的由学生去媒体单位实习的路径仍然很有必要,这是很多高校新闻专业仍秉持的原则。不过,就新闻专业的人才需求看,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还是相对不足,新媒体的到来恰恰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尝试。比如,网络提供了足够的新闻,如何选择假拟的受众需要的新闻。如果受众有深度要求,又如何解释新闻、评论新闻,训练学生尝试寻找专业的解释并用文字表达,采访和写作课完全可以在某一热点事件发生时,让学生展开这样的实践。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系课程老师、著名媒体人连清川认为:“微信公众账号是现在自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总体社会的情况上来看,不仅仅是具有媒体背景的人在做,实际上,现在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一些专业或者业余爱好者来做。就我个人看来,这恰恰是新媒体时代最为伟大的变革之一。非媒体领域的专业者或业余者进入了媒体领域,从而改变了媒体由少数专业人士垄断的状况,使信息的传播广度和深度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连清川认为,用微信公共平台作为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是一件好事。“以实际的自媒体操作作为新闻教学,不是是否正当的问题,而是必须的事情。新闻教育的问题从来就是与社会脱节的问题,而不是是否结合得太紧密的问题。中国的新闻教育偏理论而轻实践,从来都存在。”

校园微信平台每天都可以一组、多篇稿件,这样只要学生的稿子质量好,都有被发表的机会。微信平台每天推送,发稿量又远远大于报纸,许多学生写的稿件都可以及时发表,这本身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许多学生纷纷在手机上转发自己发表的稿件,也刺激了更多学生的参与。

2、发表多种形式的作品

在院报与校报、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为主要载体进行信息传播时,新闻的呈现方式受到物理性的极大限制。比如在校园报纸上一般只能刊载文字和图片,视频和音频无法播放。但高校微信公共平台和APP的使用,使得多媒体形式的传播成为可能。在这些平台上不仅仅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绘画、漫画、flash等等,都可以。而且随着技术的推陈出新,微信平台和APP可以不断做出丰富多彩、各种呈现形式的新闻作品。

当下我国的新闻业务课基本上还都是按照报纸、电视与广播、摄影、摄像等分开来上,协同性不高,独善其身,各自为政。但微信平台却是以作品为导向,一个新闻选题确定,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呈现,完全根据选题的特点和作品最终的传播效果来定。适合用文字就用文字,适合用视频就用视频,这样有利于打破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界限。在专业实践过程中,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所以,可以借由微信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借此实现专业教学“去边界化”的转型。

3、塑造新闻实战的氛围

对于一个每天多条新闻的微信平台而言,这种传播之后带来的压力是时时刻刻的。它会让学生在实战中理解,新闻为什么要求证,为什么要核实人名、单位和职务等关键信息,为什么要注意批评的尺度,为什么不能过于依赖录音笔。这些在新闻中最常规的理念和操作规范,单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效果可能很有限。但如果让学生在实战中摔一次跤,让他们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认真、不注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他的印象可能就会更深刻。

随着媒体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新媒体教学在学生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一些高校,大学生微信自媒体的运营状况甚至会和成绩挂钩,运营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专业课实践的一部分。

4、拓展新闻报道到资讯服务的理念

传统媒体是以“内容”为根基的、高高在上的庙堂式文化,而新媒体是以人为根基的、用户为主体的参与式文化,其本质是开放性,生命力也来自多种主体的参与及互动。在传统的校园媒体中,新闻的互动和信息的服务是比较少的。随着官方微信和高校APP的使用,校园媒体的互动和信息服务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对于新闻编辑而言,其需要策划的已经不仅仅是新闻稿件,还要考虑如何做好信息服务与互动。

以高校微信公众账号为例,通过微信菜单,许多高校都实现了微信查成绩、查课表、查教室、一卡通充值、讲座信息、图书借阅、后勤保修等基本的生活服务。对大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校园生活的基本需求,只要有可能,微信就应该增加这些功能。

信息的服务与互动还体现在后台的留言和评论。校园媒体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平台,更是服务平台,是师生生活的助手。

同时,用户的留言和评论本身也是编辑获取新闻线索和调整报道思路的重要来源,编辑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当下本校大学生主要在关注哪些问题,既有的报道有哪些不足。微信平台和APP上信息的点击量和评论量本身也提醒编辑随时做好调整报道思路的准备。

5、培养符合新媒体需求的人才

当下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就业层面,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大量走进了各种新媒体公司或工作室。在腾讯和《传媒评论》的主流招聘网站和移动端对媒体人才的招聘要求中提到,“媒体公司将招聘重点放在‘新媒体运营’和‘营销策划推广’这两个岗位上,80%左右的媒体公司都提出对这两个岗位的需求”。另外,“超过半数的媒体公司开始大量招聘产品经理、视觉设计师”这些技术性岗位。而目前我国新闻教育中的实践,主要还是停留在写新闻、拍视频这种制作层面,对媒介产品的包装和营销等方面的训练不足,难以适应媒体公司的实际需求。

微信公众账号是一个综合的训练平台,在训练学生新媒体运行和营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如何通过吸引粉丝投票来增加微信的关注度,选择什么内容投票、投票的选题是什么、奖品是什么等等。还有一些活动宣传,比如校园好声音大赛、征文大赛等,如何能够调动粉丝的互动,让别人愿意转发甚至推介的微信平台等等。

至于具体的运营,从申请账号到认证,从编辑稿件到排版的美化,从与粉丝的后台互动到计划中的粉丝见面会,从用户和图文的相关数据分析受众的特征到各种娱乐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开发,所有这些,都需要学生从不断地探索与试错中逐渐成熟起来。

在由技术进步塑造的新传播格局中,主流价值观必须以师生愿意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来呈现,必须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以碎片化的信息实现对广大师生的包裹和浸润。因此,关注校园时事,做好校园新闻,引导校园舆论,培养新闻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高校而言,新闻院系既担负培养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教育重任,又是高校媒体的主力军和引领者。如何把握高校全媒体的新闻传播规律,通过培养兼具“讲政治、有情怀、接地气、多面手”的全媒体新闻人才,来实现行之有效的舆论引导和价值观传递,仍将是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今后探索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叶铁桥.纸媒转型不妨从微信公众号开始.青年记者,2016.02.

[2] 陈晓颖.90后高校学子为何争开微信公号.青年报,2015.12.2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