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路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给高校共青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外部环境上看,在宏观层面上,面对全球化时代,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党的十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面对的大背景。在微观层次上,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高校扩大招生、后勤社会化、专业调整、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等措施的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这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工作对象上看,新时期大学生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的考验中展现了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的形象,他们并不沉醉于对理想的憧憬,愿意扎扎实实做实事。他们特别愿意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尽自己所能做一些事情,但不在意服务的过程和形式,而更看重他们的服务是否有实效[3]。许多传统的团的工作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吸引他们,进而也不能从思想、行为上引导他们。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不仅仅要“面向市场”,更要乘“市”而上,建立有效载体,整合资源,拓展渠道,发挥优势引导高校青年学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高校共青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
1.整合资源,借台唱戏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具有组织体系完备的优势,只有走社会化的路子,才能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把青年工作变成一个社会工程。发挥共青团的优势,依靠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这就是共青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佳选择[4]。高校共青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效地组织调动社会资源。第一是人力资源,做好青年工作,仅仅依靠共青团组织是不够的,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教育。第二是工作阵地,要善于利用社会上的有利条件,延伸高校共青团工作阵地的触角,同时将一些活动阵地推向社会,使其发挥综合效益。第三是社会资金,弥补团的经费不足。比如面向社会开展青年就业见习,不但能够帮助见习基地解决人力短缺问题、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还能够利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和经费的不足,帮助团员青年了解社会,为进一步更好地择业做准备,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获益。
2.校地共建,互利共赢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可以选择和地方团组织进行共建、合作的方式。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针对各地情况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服务工作。我国部分地区已做了有益探索,如北京团市委开展的“首都大学生城市发展服务计划”区校共建项目。同时,应充分利用高校团组织和地方团组织合作的资源优势,形成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形式可以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挂职锻炼、博士服务等,让学生切实、有效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当中。
3.学生主体,社团冲锋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组织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重视以学生社团为重要载体,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的各项自主性活动,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社会、推动社会、改造社会,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团的工作向多层次、多领域方向发展。支持并指导学校的理论研究社团面向社会开展政策宣讲、道德模范宣传,学生科技社团面向社会开展科技宣传、技术推广,公益社团面向社会开展志愿服务、环保普及等活动。
三、高校共青团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育人体系。依托于思想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人才和智力高度密集的高校,高校共青团组织拥有许多显著的优势。应充分利用优势,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1.发挥科技优势,在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做出实效高校共青团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组织青年教师、青年学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服务。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高校团组织与教务、科研、资产管理部门合作,对大学生科技园进行合理利用,为科技成果提供孵化基地,青年科技创业者打造创业平台,有效推进产学研结合。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举办“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研究生学术节、青年科技成果展、青年创新创业博览会、青年创业夜校等,为青年团员的科技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交流的平台和推广的天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促进科技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高校团组织组织和引导青年教师、各类学生社团走进企业、农村、社区,推广实用技术,帮助企业、农民、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2.发挥文化优势,在校园与社会文化互动、先进高雅文化弘扬和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形成特色大学是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中心,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团组织应发挥学校的文化优势,发挥大学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制度、精神都有高校的鲜明特色,团组织抓住其超前性、丰富性、多变性等特征,以校园文化来之于社会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通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引导青年学生主动融入并改善社会文化,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促进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弘扬。大学是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也是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培育基地。高校团组织引导学生文艺骨干,排演经典文艺作品,将先进文化、高雅文化带到工矿农村社区,促进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弘扬。三是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大学在推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高校团组织积极参与孔子学院巡演、巡讲,青年国际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在主动融入世界的同时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文化支持和国际影响。
3.发挥人才优势,在智力支持、人力支持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树立品牌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大学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6]。高校团组织应发挥人才优势,在协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精细环节入手,树立青年人才品牌。一是组织青年人才提供政策参考、决策咨询服务,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高校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高校团组织发挥桥梁作用,当好领域专家、青年教师和学生面向社会,开展决策、管理、咨询服务的服务者。二是组织青年骨干到企业、乡镇挂职锻炼,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团组织主动争取各方面支持,开通青年骨干、团干部与校外各单位的通道,开展“博士服务团”等工作,输出优秀、成熟的青年人才到各级各类机关、单位挂职锻炼,发挥人才优势,协助挂职单位搞好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既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又为青年个人成长提供帮助。三是组织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青年学生在团组织的引导下开展的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科技攻关、理论宣讲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了大学生的学业专长和学科优势,培养他们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精神。
4.发挥阵地优势,在传统阵地和新媒体手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探索近年来随着大学园区、大学城的建立,以及校区、园区和周边社区三者间的有机融合、联动发展,高校共青团的阵地优势逐渐明显。高校团组织发挥阵地优势,为三区发展提供支持进行有效探索。一方面,整合校内外经济、人力、场地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服务。高校团组织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业见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技支撑基地、志愿服务基地、校园文化建设阵地等向社会青年自组织开放,引进校办企业、校友企业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社会组织与学校机构联手服务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团建创新努力开拓团组织活动新阵地。团建创新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团组织适应现代青年沟通、交流的新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建设各类网络和新媒体阵地,有效服务校区、园区和社区的联动,为国家支柱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招聘、见习的宣传等,实现社会与校园资源的共享,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文化建设;科技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57-0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作为主旨,其目的是在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现实的国情和形势来深刻理解文化强国的内质。党的十更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即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以此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化的发展直接关乎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因为它将决定着我国文化强国的大趋势。所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域下加强科技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一、科技文化的内质
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因为“作为一种文化,科技文化所表征的是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1]这就表明了科技文化的实质是“人类将自身自然对象化,即人把自身投射到自然对象上,在自然对象上实现人的价值,这既是一个人化对象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象世界又作用于人而化人的过程,也就是说,科技文化的形成是人把自然世界塑造成人的世界,同时人按照自然环境所造自身世界的结果。简言之,科技文化是人化自然、自然化人的产物。”[2]
由此可见,科技文化的内在特质是建立在科技知识、活动和体制基础上的对于其价值观的培养过程,是人类在其观念上对于外部自然世界把握后所形成的思想化结果,是人类对于自然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而由这些观念所形成的科技实践应用的技能和艺术则是人类独有的,它是建立属人世界存在方式中最具有人类学意义的重要构造。
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概念,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恒久存在的,它依托着人类对于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逐渐认知而形成和发展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于科技文化的认知理解大体经过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并形成三种逐渐深化的理念。第一个阶段所形成的理念是将科学技术理解为一种独立于文化之外的社会现象,它将科学技术看成一种“真正的、方法的目标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3]第二个阶段所形成的理念则是将科学技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就认证了科学技术内在地具有文化属性,它不仅能够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能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相对于前两个理念,第三个阶段所形成的理念就更加深化,它将科技文化同文化自身有机融合并认同其是社会文化系统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表明科技文化不仅具有自然科学的功能,同时也具备着社会科学的功能,所以,这一阶段对科技文化的理解已经认知到它对于社会生活的全方面渗透和干预。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文化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将促使人类形成一种内化为思想观念的科技文化理念,它将改变人们思想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会促进科技哲学在建构方式上的完善,以便为科技文化学的建立提供着实际化的理论架构。
二、科技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高级表现形式,科技文化不仅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进要求,还彰显了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巨大的时代价值。
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为社会文化建设中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法。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国家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构。所以,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提升科技文化建设的层次不仅可以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还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能力,提高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实力,形成良性的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当今时代,国际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人才实力的竞争。所以,人才培养也就成为了各国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是,少数的高尖端人才并不能真正地将国家整体实力提升一个质的变化,它更多的是需要社会科技文化的普及才能够达到目的。所以,只有依靠着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才能够切实地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入社会整体的发展进程之中,从而使得市民在科学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自我科技素质的整体发展。
科技文化在提升民众科技素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也客观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建构。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不仅需要社会经济层面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同时也需要人在精神层面的提升,这样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科技文化恰恰就起到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推动器作用。科技文化既现实地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内化人的精神财富以提升人的思想观念认知。所以,通过科技文化的全面建设以塑造科学文化,坚持先进性文化发展方向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基础,它也是中国化的最近成果,因为,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要在理论和现实中积极地寻求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并在这一基础上来满足时代所赋予其的要求。只有这样,科技文化才会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地形成一种有助于科技发展和民族发展的文化形式。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技术无时无刻不体现其巨大的创造性并以此改变着每个时代下的世界面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对于科技文化的需求尤为明显。作为社会现实化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已经达到主要性地位,所以,科学技术所形成的科学文化也将成为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第一文化形态,并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力量。虽然它不如经济和政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大,但是它依然是科技进步所必需的一种平台和载体,积极地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和发展。而作为国家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形式,科技文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思想观念上的改进和创新作用。因此,科技文化已经成为了推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大力量,同时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给予着积极的智力保障。
三、社会文化建设视角下的科技文化建设路径
(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化的科技文化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科技文化体系要有中国特色。多年来的文化强国实践进程使得我们越发地感觉到对于西方科技文化的学习过多到已经开始否定本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所以,在社会文化建设的视角下来看科技文化的建设就要求我们“特别需要的是下大力气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真正补救我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科学技术文化不足的缺陷。这才是真正从我国国情出发,强基固本,从基础上下功夫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切实的道路。”[4]所以,中国的科技文化体系要秉承着中国式的文化传统以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在这基础上来满足时代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会使得科技文化成为一种利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文化形式。因此,加快中国特色化的科技文化体系的构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积极加快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有机融合
我国社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既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理想。它更多地应将其放在一种战略化的高度上给予看待。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融合的可能性,原因在于“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两者及其延伸不可分割地构成了人类文化。正是这种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使得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都是可能的。”[5]这就表明,科技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而人文文化则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保障。依托着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有机融合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会充分地发挥出社会文化建设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力量。而从我国现实的国情来看,要想将两者有机的融合,不仅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推动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有机融合的契合点,还要在教育方面促使科技教育同人文教育积极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作为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融合的有效性方式,而这些最终的落脚点是要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为最终目标。
(三)创造科技文化发展的文化氛围
优良的文化氛围是传播科技文化的先决条件。只有形成和谐化的文化氛围,才会真正地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人的物质文化满足也才会不断得以体现。传播科技文化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指导,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来加强科技文化知识、科技方法以及科技精神的宣传,以此力求科技文化能够实现生活化和大众化,从而使得人民群众可以更为容易地接受科技文化,让人民群众切身实地感悟都科技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和利益,进而自觉地参与到社会科技文化的创新活动中来,推动社会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在社会文化建设的视角下看待科技文化,就是要在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倡导着科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而科技文化的弘扬则是以民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作为标志的。只有当民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以后,科技文化才能够切实地得到广泛弘扬,这才可以说科技文化的内在价值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怀中.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7).
[2]高建明.论科技文化发展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英]培根.新工具[M].许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8.
关键词:环境监管;指挥中心;应急处置
1引言
建立环境应急指挥中心[1],是为了加强环境监管、预警和应急体系[2]建设,实现各部门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3],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全面控制和监督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障社会经济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建设思路
2.1 功能分析
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目标是实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的全方位管理。在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事件处理的不同层次,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所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1)预防
预防是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的基石,其相关工作也是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的基础。为配合预防阶段的工作,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应具备的功能包括:涵盖重点污染源及危险源的静态隐患数据库;涵盖危险源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全过程的动态隐患数据库;基于静态隐患数据库和动态隐患数据库的事件高发区域管理功能;事件高发区域环境质量的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功能;环境模拟仿真功能;社会基础信息数据库(包含人口、建筑、道路、水系、机构等);基础地形地貌数据(GIS方式);气象水文数据;应急处理所需物质和装备的统一管理;一般应急事件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自我学习。
2)预警
预警意味着突发环境事件应变的启动,其工作重心是尽可能早地获取事件发生的信息,争取事件处理的主动,对预警级别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应当具备的功能包括:12369环保热线电话以及环境保护网站的集成,拓展环境事件预警信息的来源途径;环境质量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异常情况的报警;此阶段的管理包括预警信息的确认、分析及初步级别判定,预警信息的初报,相应组织机构的建立及人员通知。
3)准备
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基本清晰的基础上,进行事件续报,调动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现场,预警公告,进行必要的应急活动和资源调配,为下一步具体的应变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应当具备的功能包括:预警级别的核实及预警公告的;事件情况的续报;初期应变方案的形成和实施;环境应急资源的调度和指挥。
4)应变
应变工作是应急处理工作的核心,需要针对事件的发生情况做出正确决策和应急处置,力争通过正确的决策,果断的执行,将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应当具备的功能包括:现场处置人员的知识支持;环境应急资源的调度和指挥;突发环境事件跟踪处理;事件发展情况的信息报送和;相关部门的紧急联动;现场处置情况的远程指挥。
5)恢复
恢复部分的工作主要是降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开展受污染生态环境的修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应急响应能力。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的功能包括:应急事件处置情况的分析、评估;应急事件全过程的资料归档及演变分析;修复方案的管理等。
2.2 层次分析
根据人员角色的区别,大体可以将整体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1)指挥中心层次
作为事件应急处理的中枢,利用高性能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实现环境质量的预警监控,预警信息的综合分析,事件发展情况的跟踪管理,事件处置情况的调度指挥;事件信息的统一报送和,应急方案的辅助决策,相关部门的联合行动。
2)现场指挥中心层次
作为事件现场处理的指挥机构,利用应急指挥车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综合收集现场及处置人员的各种信息(数据、视频等)向指挥中心报送,接收指挥中心的指令进行统一部署、实施,能够对周围民众进行广播、警示。
3)处置人员层次
以手持终端设备作为载体向现场第一线处置人员提供污染物性能、危害、处置和防护措施等重要信息的知识支持,并能够将处置人员获取的第一手信息报送至现场指挥中心。
2.3 环境应急事件指挥调度
应急处置功能作为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的核心,主要应包括资源调度模块、事件跟踪模块、信息上报模块、部门联动模块以及远程指挥模块等。
1)资源调度模块
资源调度模块主要是通过在环境业务车辆上安装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动态显示车辆的具置,从而可以更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快速指挥环境业务车辆到事件发生地点。
(1)车辆定位与数据转换:按照一定精度解算环境车辆空间位置并转换为能够与GIS电子地图匹配的坐标系统。背景图进行分层显示,方便车辆定位。提供各种GIS图形操作功能,可依据需要选择加载相关图层,并进行图形缩放、漫游、鹰眼定位、信息自动疏密调整等操作,提供道路名称动态捕捉功能,当车辆沿某一路径运动时,或其接近某路口时,系统动态捕捉监控的车辆所经过的道路名称,反映车辆的真实地理位置。
(2)车辆调度: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地点,确定该区域内所有相关环境车辆的位置。根据管辖区域预先分配以及就近处理原则,调度环境车辆进行违法事件的处理。在车辆调度中根据GIS所确定的最近路径通知相关车辆以供参考。提供道路及路口快速定位功能。方便依据道路名称进行图形快速定位;用户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直接通过鼠标操作,测量任意两点、多点的距离,方便车辆调度与管理人员的指挥调度工作。
(3)车辆跟踪:对环境车辆使用点名监控功能,可以在数字地图上实时跟踪、定位点名车辆,察看车辆速度、角度等信息。可选定某一车辆进行目标跟踪显示。此时,在指挥中心的电子地图上选定的跟踪车辆将始终显示在屏幕中,如果车辆行驶到画面边缘,系统将自动进行地图移位,保证对车辆的连续监控与跟踪,并可显示车辆路径。可方便地通过选择车辆编号来显示其目前的地理位置,车辆编号即可从列表中选择又可直接输入。下发的操作指令包括:询问车辆的一次位置信息、询问车辆的一段时间的信息(时间长度可任意设置)、要求车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回报位置信息(时间间隔可任意设置)、监听开启或结束等。
(4)报警监控及调度信息下达:当环境车辆在现场发现违章案件,可通过GPS报警装置发出警报,监控中心根据报警车辆的位置判断该区域是否装备摄像机,如果存在,则启动摄像机监控以协助环境工作人员现场的处理并记录视频数据。车辆调度与管理人员可以向某一车辆发送手机文字短信调度信息或直接电话通知。
(5)历史轨迹记录:对于环境车辆在车辆调度和执法过程中的运行轨迹,系统可以记录连续的定位数据并存储。
2)事件跟踪模块
事件跟踪模块是一个分布式软件程序,分别处于指挥中心层次、现场指挥中心层次以及处置人员层次。能够实现层层信息的级级报送和集中管理,从而让指挥中心的整体决策者随时掌握事件发生状况,及时做出判断决策。
3)信息上报模块
信息上报模块主要是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自动形成有关材料,实现预警信息的初报、事件发展情况的续报以及事件完结情况的总结报送。
4)部门联动模块
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只有能够与环保各级组织进行迅速的连接通信,实现业务协同,方能真正发挥监控指挥的作用,而信息网络则是保证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可不断进行扩充,加强与各级组织各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处理。随着应用的不断开展,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除与垂直的各级环保部门进行业务协同外,也可实现与各有关政府监管单位的信息交流、数据共享和工作协同,共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公众形象。
5)远程指挥模块
远程指挥模块实现指挥中心对现场指挥中心的视频捕捉和交互指挥,一方面可以使整体决策者通过视频信息了解现场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指令通过视频立即传送至现场指挥中心。
3 结语
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是整个应急指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部门处理突发重大污染事件的协同工作平台。最终应当建设成为能够对全市主要的环保工作做到实时监控、持续监管和辅助决策,对突发的环境事件做到处理迅速、指挥便利,并能够对重要的环保决策问题进行测算演算、模拟仿真、宏观分析,从而在国内环境管理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4 参考文献
[1] 张强.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一我国生态恢复路径
我国发展方式的追求数量特色,以及指导生态恢复的思想存在部分偏差,如误把大片的单一植树造林和良好绿化当成生态良好;绿化时过于注重形态设计和色彩观感;重视森林覆盖率,以及造林的规模、声势,而忽视其综合生态功能和质量;忽视对较大区域内生态多样性和地带性的恢复、保护等,使得对环境的破坏难以真正停止。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大量存在[1]以及“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和实验机会”[2];尤其是大量闲散的城乡劳动力能使政府历史性地实现以人力资源换取多样性生态资源的战略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只要趋利避害,在区别东中部及西北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形的基础上,力争在生态恢复的路径上实现突破,将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生态科技开发等统筹规划,那么恢复生态并非难以作为。
(一)东中部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1.广大乡村地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乡村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在整个生态恢复和维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乡村地区的生态恢复至少须经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专家学生进行地区性资源的摸底汇总,并确定不同植被的区域适宜性。重点到自然保护区和交通不便、人为破坏较少等的地区进行。这项工作已有部分基础,但应看到多样性普查并非易事,全球物种估计只有约10%被记载下来,[3]因此必须设置长期性的机构,进行长期普查。植被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普查时可以先行确定不同植被的区域适宜性,考察不同植被个体在生态的群落性、复合性、层级性以及生长条件等方面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以及同纬度地区和同等高地区等情况下的可迁移性。这对资源的有效保育和成功复育至关重要。第二阶段:对区域性植被进行系统的育种培苗。很多地区的植被种类有限,因此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首先必须改变种苗的有限性,为此应确定复育植被的种类、数目及方法,并成功育种。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地方政府还须组织城乡闲散劳动力整治荒山及本土危害性植被。不少本土危害性植被既对土壤肥力造成破坏,又对其他植被形成排斥,如南方的茅草和野竹,它们的根硬而尖,钻土、吸肥、复生的能力都极强,因此必须挖根烧毁。第三阶段:以生态系统的自身特征为标准,大规模地恢复生态。在乡村地区,政府组织农民实行尽可能多种类的植树造林,然后飞播补充人工不便到达的地区,以及难以栽培的藤类、菌类等。还应将国有和集体的林场、道路、沟渠、河滩、荒山、公园等过于单一的成活林(如北方城市道路两旁的杨树,南方的樟树、梧桐、玉兰等少数品种
)逐渐改造成品种多样、富有群落层次、自成区域性生态系统的新林。此外,政府还应根据高原、草甸、湿地、河谷等不同地形地貌和不同水文气候的生态特征,组织劳动力去恢复多样性的植被。只要多样性植被恢复,动物就有多样性的食物来源和优裕的生境,这样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就会走向更广阔的地区生存繁衍,由此较大区域内的动植物资源就会逐步丰富化;与此同时,植被的恢复还能为微生物等生存提供良好环境。检验生态恢复的效果,必须将特定区域、特定地带生态环境的应然状态、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对照考察,以此验证生态恢复情况。通过对比,找出差距,然后尽量使现实状况向理想类型、应然状态靠拢,一旦发现缺陷或缺失就复育补充使之完整。
2.城市生态的恢复与保护。城市人口密集,排放过多,生态负荷较重。虽然不少城市绿化较好,但几乎没有生态环境。有学者明确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脆弱生态系统,应变能力差。这主要体现在绿地面积少,有限的植被种类只能净化有限的污染,面对复合型并发性污染束手无策等。因此,城市也须按照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大面积的多样性生态恢复。
(二)西北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恢复和维护
西北部地区生态恢复与维护的任务更为长期艰巨。不过,在借鉴东中部地区生态恢复经验的基础上,西北部地区可先在自然保护区周边和条件许可的地方进行生态恢复试点,成功后再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推广,然后逐步推广到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西北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和难题是水。由于降水极少,而“南水北调”主要用于生产生活,因此恢复生态的用水只能另觅他途。笔者认为,用水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水汽的扩散和移民,实现部分解决。一方面,在西北部水源较好的局部地区,先行恢复生态环境,形成散“点”;在没有干涸的河流、河谷、山谷等地恢复生态,形成支“线”;保护已有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植被条件较好的地区,形成大“面”。上述“点”、“线”、“面”地区的水汽含量一旦增加必定扩散,增加局部地区的湿度,从而减缓地表水分的蒸发速度,这极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
移民尤为关键。政府可以分批适量移民到城市和东中部地区,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生活生产用水,更能防止农民与刚恢复的生态环境争夺生存资源;生态恢复巩固后可以考虑反向移民,以缓解城市和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压力。
二生产力及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
“转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少学者的相关研究不少,但大多局限在传统工业革命的技术框架和“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之内,对生产力转型尤其是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关注不多。笔者认为,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只要成功地实现生产力技术的生态性转型,那么经济社会可以此为契机进入全新的生态化时代。
(一)全面发展生物技术、实现生产科技生态性转型
目前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还停留在食用、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建材家具等较为感性、直接的阶段,远未达到充分利用和科学利用的程度;而已有的生态生物技术本质上仍是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其技术的内核仍是工业革命的技术内核,因此仍对生态环境具有相当破坏,故当务之急是发展系列低污染、低破坏、低消耗,后续资源能够不断提供并且更新快、易替代、对人类身心没有危害的生态生物技术。
生物资源提炼加工难度较大,但在实验室里如能对其具体组成成分、特性、功用、不同组合后产生的新物质等进行精细的分析研究,我们很有可能较为充分地认识其特性和功用,从而实现生态生物技术的突破,在虫病灾害、医疗保健、能源化工甚至种属基因等方面实现技术转型。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但是前景可观。
(二)经济的生态性、低碳化和可持续性转型
经济的生态性转型主要是发展生态经济,即将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来实现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促使人类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但是生态经济到底怎样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历来论述不多,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的使用方式和用途转变。恢复生态的长期建设和维护,可使目前的农民由季节性农工向常年的农林工人转化,并进一步促使农民的使用方式由目前的体力型转变到体脑并重型;国家还可通过教育转化新生代农民,实现他们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换。这样,通过产业和代际的作用,政府可历史性地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民问题。2.生产方式转型。生态农业可以转变现有的化肥农业、农药农业及石油农业;转变现有的能源式、排放式生产,使经济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更可转变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外延式和粗放型生产,实现集约化、资本化发展;转变现有的竞争式掠夺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性发展。3.经济结构和收入来源转型。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一大目标是推动农民从种植业外获得收入,实现生产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型。生态的恢复和长期维护一方面能够促使农业结构实现逐步调整,另一方面又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和非种植收入,以改变目前单一性的种植经济和链条很短的农业生产形态。因此,从生态恢复时的低层次、体力型劳动到一般性的生态经济产业再到高层次的生态科技产业,政府可以逐渐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梯次开发和多层次纵深发展。4.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导引力转变。长期以来,市场机制曾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时至今日,市场机制的严重扭曲使得经济转型面临不少困难,因此可以考虑以生态恢复和经济社会的生态化作为新一轮改革的某些初始动因,使其成为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长远导引力和推动力。5.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模式,而恢复生态保护环境,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6.生活方式转型。生活方式日益显示出其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尤其是现有的大排场、高消费及一次性消费等生活方式对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政府应提倡一些理性节制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三)社会的和谐性转型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不少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环境危机将使不稳定因素变得更难预料。不少研究表明,历史上的不少社会动荡由于生态危机所触发,因此环境的优美和资源的丰富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生态恢复有利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进而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促使社会正向分化,实现社会的生态性、和谐性转型。
关键词:企业文化;社会学;建设路径;企业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的企业文化,也间接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今时代,文化传播交流频繁,人们思想活跃,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和谐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不仅关系到提升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效益,更关系到提升全社会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将试探讨新时代下,企业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何谓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特性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作为特定的社会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企业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制度形式、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时代性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制约。而就同一企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其企业文化也将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深圳特区的一些企业,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其企业文化必然具有改革初期、市场经济探索时的特点。
(二)独特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组织形象的反映,是一个企业一贯表现的集中体现。一个企业无论是从经营规模上,还是企业价值观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反映在企业文化上,就是与众不同的个性。新时代下,企业的组成类型繁多,如国外独资企业、港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正是有了企业在性质、经营方式、规模大小等方面的不同,才使得各企业的文化独具特色,异彩纷呈。
(三)区别性
由于企业间的发展情况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它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理念、目标也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某企业产品主要针对大众化消费,那么,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则定位在公益性文化建设上,因为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等。而对于生产专业性较强产品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则侧重于员工的素质上。这将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专业性、权威性。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考虑
在当今时代,一些企业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无视长期企业战略发展,更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以致企业中缺乏能够统领全局又稳定持久的经营理念。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生存问题仍是首要问题,在企业前途未卜,命运发展不明确的情况下,企业家更多考虑如何完成订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还不能从长远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
第二,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家更关注效益、利润,忽视员工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情来抓。
第三,随着企业用工资本的不断提高,各种费用不断上涨,一些企业赢利空间缩小,负担加重,虽然已经意识到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但苦于资金有限,经费短缺,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只能是有心无力。
(二)建设理念与实际情况有偏差
虽然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足够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对文化理念能否在实践中应用研究不够,因此,在实际中,常常出现偏差,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
第一,企业员工大多来自农村,素质普遍不高,对企业文化并不关注,更无参与热情,使得企业文化理念难以贯彻到底。
第二,企业员工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大多数企业能提供的文化往往陈旧、单一,不能与时俱进,这不能满足员工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部分企业员工骑驴找马,不能完全融入企业。一些企业虽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但并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可,严重挫伤管理者搞企业文化的热情。
第四,企业文化活动形式流于俗套,员工们没有参与热情,对企业组织的一些文化活动不感兴趣。
(三)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知有误区
第一,企业内部的领导者常将企业文化建设误认为是搞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党委的事。在实际工作中参加政治学习,多听听报告,就是参与了企业文化建设。
第二,有的企业的文化建设则流于形式,虽然粘贴了不少口号、标语,但并不一定真能反映企业的价值取向、管理风格,员工不理解,不接受,因此不能真正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搞活动、带领员工娱乐,进行不进行都可以,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层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加之一些企业缺少凝聚力与目标指引,最终造成企业文化成了一盘散沙,员工与管理者各执己见,缺少统一性。
(四)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在共享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区
一些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完善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些经验对于刚刚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来说,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这就导致新企业在借鉴老企业的企业文化时,不能充分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成功的企业文化挪到刚起步的企业中,导致企业现状与企业文化建设高度不符现象,不利于新建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一)企业自主建设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观念、制度以及物质三个层面的建设一直都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企业在建设自身文化时充分发挥自主能力,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方向,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逐一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碍,这时,企业必须要坚定信念,大胆突破,坚决摈弃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制定和树立能够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实力的健康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企业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影响两方面,在规章制度中引入文化理念,规范内部管理体系。力争总结提炼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确立的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可以传承的企业文化精髓。
(二)企业家为主导
企业家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更是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的思想理念、经营方式等基本等同。所以,发挥企业家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要使企业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通过教育、经验学习等形式,让企业家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从而使他们积极学习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站在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推进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快更好地登上新台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提高。
(三)员工积极参与
一个企业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就是企业员工。成功的企业文化,少不了员工的热情参与,而只有适合员工发展和需求的企业文化,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可,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的主导作用与员工的参与应当紧密结合起来。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发动员工广泛参与,必须要倾听群众的心声,尊重群众的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高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广大员工在参与的过程中,认同企业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愿意为此目标不断努力。企业还要积极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挖掘员工各个方面的才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员工价值与企业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企业文化以其特殊的功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打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更展示了企业的精神风貌,并将带领企业,走向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京生,主编.文化立市论[M].海天出版社,2005
[2]张平.企业文化建设中政府的定位和作用[J].经济论坛,2002(07).
[3]白以娟,主编.社会学基础[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
[关键词] 业主委员会;社区自治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业主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并在业主大会授权范围内,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的非政府组织。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领域深入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迅速展开,过去以单位为单元分割的社会逐渐瓦解,而开放性的城市社区却得到迅速生长蓬勃发展。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住房制度改革和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导致我国城市商品房市场获得了蓬勃发展。在房屋产权私有化为主的商品房住宅社区,业主的利益第一次与其居住的社区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私人业主们对社区的物业管理也必然提出了比以前高得多的质量要求,以往那种单一的行政式物业管理方式再也无力胜任现代私人业主的物业管理需求。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的出现既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结构双重转型过程中城市社区发展变化的客观反映,也是社区自治进程的客观要求。
一、业主委员会的建设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关键
业主大会及其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是以财产关系为纽带的业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组织。它是社区最基层的民主化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业主大会的授权,业主委员会完全可以代表全体业主行使物业管理权,包括自行建立物业管理组织或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专业化的物业服务。作为业主大会的常设机构,业主委员会是小区日常事务工作的实际处理者,也是公共维修基金使用、选招聘物业服务企业等重大事务的工作主持者。财产的自利本性决定了业主委员会具有根本的自治动机和自治倾向,最能够代表业主的利益,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甚至与政府相比,更有维护业主和社区公共权益的动力和意愿。因而,业主委员会的建设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关键。
1、从实践上来讲,业主委员会的发展是社区自治的主要方面,是民主管理社会的基点。业主委员会是业主的自治组织,它的产生直接来源于住房产权的私有化。从产生到管理,业主委员会的自治建设都关系到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业主委员会这个名词早已有之,在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的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业主委员会己经发展的较为成熟。而在大陆地区,由于房改刚启动不到二十载,业主委员会才刚刚在某些地区零星出现十几年,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业主委员会还比较陌生。社区中的每一个私人业主作为物业的所有者,是物业管理市场的主体。成立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选择和监督甚至管理物业公司,是社区私人业主的财产权得到有力保障、真正实现城市社区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2、从理论上讲,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对于探讨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公民社会的发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业主委员会的产生是实现公民个人社会权利,并通过志愿行动形成自由人联合体,不经环节而直接提供公共物品的自治化过程。业主委员会支持和体现了社会的“自由”和“多元化”价值,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因为业主委员会为业主提供了自我组织的空间,分散而孤立的个人组织起来才会有力量。对于大多数业主来说,他们所拥有的房屋产权是他们自己最大的私人财产。为了保障自己的相关权益,他们不得不关心公共物业的管理,同时自愿组织起来,进行自治管理,维护自己的利益。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同时也反映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且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因此研究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对于探讨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公民社会的发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业主委员会的实践和研究有助于检验社会理论并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促使理论更好的解释和指导现实。从整体上看,目前中国的公民社会理论等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引进和概念讨论的阶段,西方学术界的译语在中国的现实中很难找到对称的指称。所以必须从我国的实情出发,并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理论。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零星的实证研究工作,但离改革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去甚远。改革和社会发展在呼唤实践基础上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为社会主义话语下各领域的持续良性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中国学术界必须回答的问题。从社区自治的角度探讨如何建设业主委员会,应该从当前的社会现实出发,分析业主委员会的生存现状,探索业主委员会可能的发展路径,而不是简单地引进西方理论,脱离中国实际国情,空谈应该如何建设业主委员会和社区自治。
二、业主委员会的生存困境
1994年建设部第33号令《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中对“代表和维护住宅小区内房地产产权人和使用人的合法权益”的业主委员会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是现实中,在符合业主委员会设立条件的住区中,大多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有业主委员会的,其所发挥的自治作用也并不理想。自从《物业管理条例》2003年9月1日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社区才更多地开始筹备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的工作。目前,我国的业主委员会主要产生于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由于业主委员会是个新生事物,尚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对于缺乏公共意识和组织能力的人们来说,业委会的组建和运行相当艰涩。从发育到发展,业主委员会呈现出了不同的模式,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在取得许多成效和经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境,如业主委员会成立难、业主委员会与基层政府组织以及物业公司等社区治理主体的恶性互动远多于良流;业主委员会性质与法律地位不明确、职权责划分不清晰;业主参与程度不高、业主委员会内部运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业主委员会的功能发挥,还阻碍了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与社区建设的进程。
1、行政干预是业主委员会建立和运行的最大外部阻力
业主委员会与街道、居委会等政府与准政府组织的共同目标是包括社区利益在内的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之间本来应该是一种合作与共赢的关系,街道和居委会应当为业主委员会的组织、管理理工作提供法律、政策、制度、宣传等方面的支持,然而在现实中,后者相较于前两者而言,却处于完全的弱势地位。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无责,容易导致行政越位或行政错位。街道和居委会作为实际上的基层政府,很容易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不能正确认识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将其放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与上级政府的直辖关系使他们更意识不到双方是平等的居民自治性组织,甚至担心业主委员会会对其自身工作造成潜在的威胁,一些街道、居委会干涉、操控辖区内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换届,对业主委员会及业主的维权活动不仅不支持、还进行阻挠,甚至侵害业主的权益。这种变相的行政渗透妨碍了社区自治的发展空间,干扰了业主委员会的正常工作,也导致了业主对政府主导下的形式选举和假性自治漠不关心,从而积累了矛盾。
另外,受利益的驱使,某些物业公司通常与政府有着不寻常的联系,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常常在物业公司与业主发生纠纷时作出不公正的判决,有的甚至阻挠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将备案视为审批,处处设置障碍,使得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和维权行动举步维艰。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业主维权事件,如深圳长城花园、南天一花园等因维权出名的明星小区都与有关政府部门打过官司。通常人们认为,业主维权是指业主和开发商或者物业公司之间的权益纠纷,其实并不仅仅如此。 实际上政府也有可能成为侵犯业主房产权益的主体和业主维权的对象。综上所述,行政干预已经成为业主委员会建立和运行的最大外部阻力。
2、业主委员会缺乏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与其他社区治理主体之间权责关系不明晰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未赋予业主委员会独立法人资格,这一尴尬的法律地位影响了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限制了业主委员会的维权能力。目前,只有物权法规定了业主委员会相对有限的民事诉讼能力,这就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于业主委员会以原告身份物业公司侵害业主共有财产之类的案件,通常会被以“原告主体不适合”为由,驳回。
目前,在社区层面,社区治理的主体有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社区工作站和业主委员会。社区组织的多元化有利于形成社区的自治管理,但是上述组织之间的权责关系相当混乱,法律上的规定不够明确,其职责和功能有交叉、重叠甚至冲突的现象。
就业主委员会治理的现实情况来看,关于业主委员会的相关规定过于模糊和原则。业主委员会与街道、居委会等政府和准政府组织以及物业公司等市场组织间的多元主体良性互动与合作关系并没有形成,反而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恶性利益竞争态势。例如物业公司不尽责、服务质量差、甚至把自己当成小区政府等现象屡见不鲜,业主委员会想要撤换物业公司却障碍重重,一些业主以拒绝缴纳物业费来抗议物业公司,却往往以败诉而终,物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的难题;另外,业主委员会的成员本是一些不拿报酬的具有公益心肠的热心人,当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类似业主财产被盗、车辆受损的事件时,由于责权不清,难免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向谁索赔,如何索赔成为了业主与业主委员会间纠缠不清的问题所在。
3、业主委员会的运作制度不规范
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政府公民自治组织类型,业主委员会面临着成立、运作、管理等相关法律制度的不规范、不健全问题。例如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业主委员会选举中各类小区规约的通过需要有 1/2 或 2/3 以上的业主及附属面积同意方可。候选人当选也需全体业主 1/2 以上同意及附属面积超过 1/2 方可,因此,如何保证业主的合法参与率成为选举结果是否合法的硬性要求。这就造成了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在一开始就有不小的难度,仅靠居民自发启动和完成这个过程往往会旷日持久,很容易因难度大半途而废。显然,相比行政干预,业主要想自发成立业主委员会,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法律法规制度的不规范和不健全造成业主委员会的外部生存困境,如成立难、法律地位不明确、权责不明确、维权难等问题;而业主委员会内部组织与监督制度的不规范和不健全,则造成了业主委员会自身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由于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和公开制度,在业主委员会选举成立之后,有可能被少数业主精英所把持和控制,形成“寡头垄断”的治理态势,导致业主委员会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由某个业主精英个人决定,而当业主精英不只一个的时候,在业主委员会内部还有可能形成不顾业主公共利益的派系争斗关系,影响了业主委员会的治理效能与合法性;现有的业主委员会制度设计,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这不仅使业主委员会的内部管理容易陷于混乱,还提高了业主委员会内部出现寡头垄断和派系争斗的可能性,增加了业主委员会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进而导致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不信任以及抵制态度。业主委员会内部在组织和管理上如果出现不良问题,不但会损害业主委员会在业主心目中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甚至还有可能使业主委员会偏离社会自治组织这一本质属性的发展道路,成为一部分人打着集体的名义谋取私利的工具。相反,一些制度规范的业主委员会,有例如各项事务及程序的公开制度、业主大会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等,则成效显著,能够得到绝大部分业主的支持和认可。
三、实现业主委员会良序发展的对策
业主委员会要实行制度化、规范化运作,要真正成为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不可能一缴而就,需要一个成长过程。
1、多元社区治理主体的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需要逐步形成普遍共识。就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看,毫无疑问,政府是当前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政府相对于社会的这种绝对优势地位在目前社区自治和公民社会远未成熟的状况下,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业主委员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围绕这一社会现实展开,在这个宏观政治背景下,业主委员会建立与街道办、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等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达成合作共识。
业主委员会代表全体业主对社区事务进行自我管理,然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仅仅依靠业主委员会是不够的。现代治理复杂性所导致的治理主体多元化以及多元主体间相互依赖与合作所形成的广泛、松散的组织网络,是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换句话说,只有以业主委员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等其他治理主体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和合作网络,才能克服现代社区治理的复杂性问题,实现社区善治,同时也能为业主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这一发展路径既符合转变政府职能的社会发展战略要求,又符合民主治理和社区自治的方向。
与多元主义不同,合作主义主张将分化的利益组织引入到现有体制可控制的轨道内,构建治理主体间有序的制度化伙伴关系,在确保稳定秩序的前提下倡导多元主体的合作,组建最优化的社会组织结构网络,实现公共利益。事实证明,业主委员会的成功运作有利于理顺社区组织之间以及社区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业主维权不是给政府添乱,而是在帮助政府建设和谐社区。
2、健全法律法规,理顺各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我国业主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造成目前业主委员会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相关法规比较模糊,对业主委员会的责、权、利等缺乏明确的规定,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因此,需要尽快完善现有法规有关业主自治的条文,明确自治组织应当承担的责任,对自治组织成立的条件、程序以及相关费用的管理做出清晰的界定,同时扩大司法救济途径,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同时各个地方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符合本地实际规章制度,以更好的完善业主自治制度,保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注重对自治组织进行监督,发挥业主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罢免机制,使业主自治模式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业主委员会发展初期,政府应当对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大力宣传培育业主的自治意识,指导业主委员会依法组建,与业主委员会建立和谐共荣的关系。政府的角色定位只是裁判者,而不是直接或间接插手物业管理等本应由业主委员会这样的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承接的事务,行政权力必须依法退出对业主自治过程的过多干预,使业主自治行为能够按照一定的条件、 程序在符合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下有序、健康的发展。这一过程与把政府公权力关在笼子里的立治改革进程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3、加强业主委员会的自身建设
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承担着与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大会之间传递信息、交流协商的工作,地位十分重要。但现状是已成立的业主委员会成员复杂,且多数是兼职或退休人员,他们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和教育水平,对于如何实现业主自治,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业主委员会成员的自身能力也是当前限制业主委员会发展的一大瓶颈所在,因此,提高业主委员会成员的管理能力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经济发展;体制;矛盾;解决策略
Abstract: Currently, strengthen road management, protection of road safety and smooth flow,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reform, and strengthe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otal. Of highway road administration, the existence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mooth, manage overlapping responsibilities, highway law enforcement authorities are not uniform, and many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se conflicts and the specific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highway; road administr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 contradiction; solv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官。路政管理可以促进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保障道路通畅促进物流发展;完善公路设施,强化行车环境。为此路政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作为高速公路的执法主体,是指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为维护高速公路路产路权,对高速公路公路实施的行政管理。其管理基础是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法律、法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界定,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三个部分。
一、当前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在高速公路的管理上,特别是在路政管理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和普遍矛盾。
1、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体制不顺畅
根据《公路法》的有关规定,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是公路工作的主管部门,行使公路行业管理职责。但就以何种方式,如何行使以及行使哪些管理职责,却缺乏相关法律和法规,导致交通主管部门与高速公路经营主体之间定位不清、关系不明,使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主管职能受到削弱。
路政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是困绕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的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发展。由于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影响,全国一直没有统一的、较为先进的管理体制,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发展。
2、职责交叉,矛盾突出
从全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职责来看,通过地方立法,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较普通公路路政管理在职责上大都增加了交通安全管理职责,这是因为高速公路的全封闭、全部控制出入的特点和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沿线点多、全线巡逻、统一管理、集中领导的特点所决定的,这就出现了公路路政和交通安全管理各自的职责产生交叉。特别是由于利益的驱动,个别部门对本应属于他们职权范围内的行人上高速公路,非机动车上高速公路,客车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乘客等严重危及交通安全的事而不去加强管理,但对一些有偿服务,对车辆、司机的违章处罚,对超限运输车辆的处罚却是抢着去干,司乘人员反响很大。
3、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内部执法不统一
高速公路路政执法不统一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纵向的执法不统一,二是横向的执法不统一。纵向的执法不统一问题,全国对高速公路的路政执法工作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指导,各省、市也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管理和指导,路政执法的内容和职责全国也没有完全统一,这种状况导致了路政执法人员素质、执法环境和执法威信受到了极大影响。横向的执法不统一问题表现在,全国部分省、市通过地方立法形式,高速公路管理机构除享有路政执法权限外,还增加了费收稽查执法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内部往往将路政执法和费收稽查执法分设管理,一个单位形成两个执法部门。
4、内部管理不科学
内部管理主要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发展态势。但由于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上存在有很大的差异,从而也导致了因内部管理不科学影响了执法队伍和执法工作的开展。内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严格按法律、法规、规章办事,制度制定不科学、不规范、不健全、不完善以及落实制度力度不够、不到位等等。
二、依法加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几点举措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必须依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来加强管理。如何加强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力。
1、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职责的分工必须依法予以明确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治国方针,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无论采取何种管理体制,依照法律来明确界定职权,是一个执法机构的执法基础。目前,我国在公路管理上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我省也已经颁布实施了《山东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以上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山东省的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当前,对于全国高速公路管理,国家应当结合管理体制问题尽快颁布实施高速公路管理的单项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各管理职能部门的职权,依法行政。
2、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大胆改革
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体制问题上,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应该遵循国家机构改革“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就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体制问题应当尽快实行统一,要么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要么建立“定职、定责、协调合作”的两家管理体制。公安、交通两家管理体制目前在全国较为普遍,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在这一体制下,关键是定职、定责,严格划分各自的职权,不产生职责交叉,而且还应建立综合协调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来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笔者认为,以上几种管理体制无论采取哪种管理体制都应当尽快予以明确和完善。
3、应该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一体化”执法机构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牢固树立“大办路政、办大路政”的观念,不断增强路政执法部门的综合实力,以坚守交通在依法行政实施路政管理上的最大权利阵地,确保主动权。一是当前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内部具有的执法工作(如费收稽查等)应当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二是交通系统内部涉及高速公路的运政、稽征等职权交由路政部门统一管理,建立高速公路“大路政”执法体系;三是由于全国高速公路的公司制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执法机构和经营机构的分离也势在必行。
4、强化内部管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必须依靠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够达到一定的管理效果。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的设置基本是实行省直一条线垂直管理的模式,而涉及到其他管理工作时,全省并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只能依靠当地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来协调和管理。。因此,必须联合这些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治理,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国家利益不受侵犯,才能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管理效益。
只有理顺了外部管理环境,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才能有效深入。内部管理主要是通过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和规范,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是加强内部管理的关键,内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路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高速路政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积极探索有益于经济发展的管理新路子,已成为路政管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丰敏,李永成.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基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当前我国制定了《收费管理条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制度,为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地区公路基层单位也从自身实际出发,吸收和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制定了符合本身发展要求的公路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有效的规范了自身的管理营运行为,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二、深化优质服务
为了有效满足组人们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提升公路运营服务质量,提升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当构建良好的公路形象,进而为民众创造和谐、舒适、安全的高速公路环境。另外,作为公路系统基层单位高速公路收费站,直接将民众和高速运营单位联系起来,直接体现公路运营企业的精神面貌。为了有效贯彻文明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应当秉持文明理念,从基本文明礼仪开始,规范文明举止,强化相关考核。另外,单位还应当开展针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行业文明服务质量,进而提升高速公路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精简结构、挖潜增效
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而对于高速公路企业而言引进优秀人才、优化资源配置、精简机构、改革管理体制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进而达到降低管理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简化机构不仅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和流动,提升企业运行管理效率,还能够强化内部职工之间的联系。同时精干职工也能够降低企业负担,提升了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创设良好内部环境。根据我国当前高速公路运营情况,高速公路工程投资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虽然有利于通过广泛筹资推动高速公路建设的全面开展,但也会造成设备利用率低、机构设置重复、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进而对高速公路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有效提升我国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水平,责任部门可以构建省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省内所有高速运营项目,通过科学整合资源精简岗位和机构。与此同时对于设备维护、绿化养护、道路氧化等项目应当进行招标,进而实现项目管理运营公司社会化。最后,还应当运用有效方式固定资产,提升设备使用率、增加设备的使用周期,减小营运管理成本,进而实现资产的升值和保值。
四、引入竞争机制
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而完善和建立员工考评机制,定期考核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员工实力。健康竞争机制能够科学规范单位管理环节,改变传统人才管理模式,提升企业职工竞争意识,在企业中构建竞争氛围,进而促进员工奋发向上提高经济效益。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很多人将收入稳定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要求,在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中就是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匮乏,工作效率较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并激发高速公路营运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就应当设置科学的考核机制和准入机制,在人才引进时运用竞争上岗方式。在具体工作中,企业单位应当开展定期的培训教育活动,通过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活力,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开展公路联网收费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传统的收费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当前高速公路发展需求。为了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和改变公路单独收费模式,应当开展公路联网收费。高速联网收费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大幅提升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为公路交通安全提供了保证。此外,高速公路实现联网收费能够提升公路使用效率和车辆通行能力,同时公路收费管理秩序也得到了规范,运营管理成本降低,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方面,进而实现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丰收。
六、强化高速公路沿线副业经营管理
当前高速公路沿线的副业包括广告经营、服务区经营。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位于高速公路上,为司乘人员和车辆提供医疗救助、洗车、停车、通信、维修、加油、休息、餐饮等服务的设施。服务区的存在解决了高速公路封闭性造成的司乘人员、车辆和外界联系的问题,它实现了驾驶员、旅客和外界的连接。所以公路管理运营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服务区优势,树立服务区服务品牌,强化公路服务区管理水平,健全服务内容和设施,进而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为了实现公路沿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充分利用高速公路优势强化沿高速公路地区间的经济互动,充分发挥交通便捷的优势,通过强化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相互作用,实现沿线地区的全面发展。高速公路运行单位应当强化与地方企业和政府的合作,让高速公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结束语
关键词:高速公路;效应;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在经济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交通运输在这期间得到了极大发展,而高速公路的发展尤为典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到三百公里,十年后达到了一万公里,然后又用了两三年时间使公路里程翻番,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时已突破七万公里。其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高速公路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同时,如何提高对高速公路的有效利用,如何使其发挥更大的效应,已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新型的收费还贷的服务型行业,高速公路应发挥的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效应,并要有相对高的经济回报率。保持高速公路畅通、便捷,为行车者行人者提供用优质服务是高速公路管理者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进一步挖掘高速公路的增长潜能,找出高速公路在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以制度出效应
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今天,各项事业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制度。任何一项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制度来规范,来确保它的方向,来确保它向前发展。管理和运营高速公路也不例外,除了正常的必须的组织机构外,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确保组织机构充满活力,使得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正常规范进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顺利进行,使收费还贷的目的实现。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已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和《收费管理条例》等等。这一系列条例的颁布实施,对高速公路的日常管理运营起到了极大地正面的作用。同时,各基层单位和相关部门也从情况出发,借鉴相关行业相关部门的做法,制定了符合自身情况的有效的做法,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使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工作有法可循,有赏有罚,赏罚分明,用制度来规范行为,使得工作有机运作,有条不紊。
2.创新理念
改变作风,官本位思想,提高工作效率,使得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行人行车,一切都是为了安全便捷。把角色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把高速公路当做饭碗,切实地搞好开发与营销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急路人之所急,想路人之所想,提高软硬两方面环境,增强吸引力,打造成招牌。做到知识服务特色服务文明服务,在重要节日假日期间,设置问候语,祝福语,安全行车用语,使行人感到温馨。同时还可以增设一些便民措施,提供常备药品,常用车辆维修工具。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还可以加大服务领域,与当地农产品企业展开合作,为他们开辟专用道口,为其进出打开方便之门,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出一份力,造福于人。与交警部门和其他相关国家部门展开合作,维护地方治安
3.科学养护,降低维护成本
对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进行预算控制,为节省日常养护费用,可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抢修工程以及大中修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加强对路面的巡查力度,加大巡查频率,把对高速公路不利的因素尽早解决,把病害扼杀在摇篮里。加强对超载超限车辆的治理力度,确保高速公路的路权完整路产完整安全。以上这些措施,能大大减少公路的维护成本,控制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精简机构,挖潜增效,降低营运管理成本投入。不论是国有企业、私有企业或合资企业,精简机构,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发掘潜能,开源节流,尽量利用一专多能的人才,对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机构的简化,便于企业的规范统一管理,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很多在办事过程中不该出现的问题;其次,人员的精干,使各方面的人才学有所用,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所掌握的技术有所发挥,充分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机构的精简,人员的精干,从不同的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为企业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
4.科学管理资金
高速公路属于大型基建项目,资金投入巨大,动辄十亿百亿。因此,对资金的科学优化管理十分必要。高速公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发行股票、债券和吸收投资。通过募集资金,使高速公路资产出于合适的资产负债率,企业价值最大或资金成本最小。考虑到减少财务风险和高速公路的经济效应,一定要设计出十分科学的融资方案。,对比香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债券的优缺点,可以增加债券融资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效应。根据高速公路行业的特点,车流量的增长很缓慢。因此,可以制定期限相对较长的融资策略。在主营收入大量增加时,这时减少中长期融资比例,增加短期融资比例,以提高效应。
5.加强人事管理
人才对于各项事业的发展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创新方式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同时要不断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把工作做好。首先做好人才建设,结合本单位情况,着眼未来,核定新阶段而你人才的培养方向,制定与高速公路管理运营事业相契合的人才战略。在行业内部,要大力培养提高人才。对外,要创造优势条件来招揽人才,注重其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创新渠道,多元化、多样化地吸收人才,扩大这支队伍。在行业内部,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创造好条件是他们能脱颖而出。加强技术培养,放手人他们参与到重大项目中锻炼,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加大与院校的合作力度,不断引入优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如有必要可以组织人员跨省,甚至国外考察学习。对于高速公路事业的关键岗位,要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经过严格考核,颁发证书,再让其上岗,并进行不定期的考核与培训,来确保从业人员的素质。
6.结束语
鉴于高速公路在国民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管理和运营好高速公路责任重于泰山。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宏观、微观,多个角度来做好这项工作。不断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注重创新,努力做到让客户满意,让社会满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最大效应。(作者单位: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盘锦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广振,孙晋峰,冯莉.高速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
[2]宋广春.探析新时代下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J].现代商业,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