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财务制度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制度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制度存在问题

第1篇: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县乡;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181-02

无论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还是当今事业财务管理,积极推进内控制度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当今位处于基层的县乡两级事业单位,承担着行政机关无法完成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共事业管理等职能,在推行事业职能过程中,涉及财务收支来往的环节较多,因此,加强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一方面,它不仅可以规避县乡两级事业单位按章办事,推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会防患于未然,行之有效地防止各类不法财务行为的发生。

一、县乡(镇)两级事业单位内控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尽完善

对于内控制度,国家财政部门早就制定了相关制度,譬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部财务规章虽然对企业具有很大的针对性,但是从内控理念、内控原则、内控方法等等,对于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具有同样的约束性。建平县财政管理部门于2008—2012年五年期间,通过对全县124个事业单位进行执法检查中的结果是,65%的县乡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控制度,用简单的财经规章制度来敷衍内控制度,尤其是对于上级下拨各项专项资金管理流程控制不规范,资金拨付环节增加,没有按上级的正规财务制度执行。虽然有少部分事业单位建立了内控制度,也是有其名无其实。

(二)基础性会计工作薄弱

县乡两级基础性会计工作薄弱的突出表现是;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会计凭证签字手续完备,但多是批准在事后,事前少控制;资金的支付情况是财政直接支付比例小,授权支付比例大,同时授权付款凭据不完备,签发资金支付的印章单人管理;会计凭证的装订按时间排序,业务分类无从考虑,多项业务混装在一起,难以进行汇总和核对;会计账簿重视分类账,忽视备查账,金额记载完备,事由记载糊涂。财务会计报告忽视财务情况分析,有财务分析的也是为应付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检查指标考核而备,利用财务会计信息研究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极少或者说没有。

(三)内控岗分工轮换制度不健全

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的专业技术所限,岗位分工和岗位轮换控制不健全。由于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编制固定、从事的工作专业性较强,岗位安排不到位,故而有很多事业单位存在着会计、出纳、实物保管员一肩挑的现象,岗位兼职、岗位轮换现象极少。

(四)资产管理和控制制度尚属空白

县乡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的作用是“核算”、“付款”两大块,对经济业务的源来源去,对事业单位重要事项形成的决策、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实施的最终结果均不了解;不经评估擅自处理固定资产,人员变动了固定资产也发生变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县乡(镇)两级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问题的剖析

(一)对于事业单内控制度认识不足,知识不够

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意识淡薄,对于单位发展较比重视,对于内部管理极其忽视,把内控制度误读为牵制制度。认为术业有专攻,内控制度是财务部门的业务,县级的会计核算中心自然会把关,单位再无必要建立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建立了也是有其形无其事,主要是应付有关部门检查,根本没有系统化、流程化的内控制度,长此以往,埋伏了了一系列的财务风险。

(二)政府部门制定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健全

至今为止,对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的规范性文件、细则尚未形成。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时间经验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体系的县乡事业单位寥寥无几。国家财政部很早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在原则和方法上,对于县乡事业单位来讲也具有规避功能,但设计的方向主要是企业,对事业单位尤其是对于处于基层的县乡两级的的适用性较差。

(三)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低

大部分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差,人员素质低,是形成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又一主要原因。由于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专业水平低,岗位之间又缺乏监督牵制,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已成必然,对于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运行已成为一句空话,资金使用效益更无从谈起。

(四)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部自查自检不到位

对于大部分县乡两级事业单位来讲,没有设立内部检查监督机构的较多或者占据绝大多数,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由内部会计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致使监督成为空白,有些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单位也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对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审计,没有履行其职责和权限。

三、建立健全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领导重视

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法》、财政部下发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的规定。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对于负责人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应负的责任予以明确,使单位负责人真正意识到“第一责任主体”,使其积极推进和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制定,从而推动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方向不同,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两大类,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性条件;其次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主要是:(1)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记账人、审批人、经办人、保管人的职责权限明确、彼此分离、相互制约;(2)单位在资金拨付、固资处理、资金调度的决策和执行中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清晰;(3)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时限、组织程序;(4)明确会计资料的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5)明确单位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

(三)强化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

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年度财力状况,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核算的标准和定额,制定出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自身的基本支出预算,对于专项资金的预算,务必细化到具体项目;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在执行年度的预算时,严格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情况的出现;对于实施预算的单位和部门,要严格按制度办事,重点监督好专项资金的使用和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的管理,防止套取、挪用、虚报、冒领各种专项资金。

(四)提高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强化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要求财会人员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高,政策理解要明,职业道德水准要强。积极组织开展会计人员培训,更新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知识,使其明确掌握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及其相关政策,正确行使会计人员的法定职能。

(五)完备会计基础工作

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要规范,推进会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与记账要求等,要进行会计核算,首先实施会计控制,从入口做起,使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内部核对制度要完善,对已完成的经济业务记录进行复查核对,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控制记录使其正确可靠的重要方法,主要在预算、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财产物资的安全性等方面加以控制。

(六)加强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

坦而言之,推进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控制,就是对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也要充分发挥单位内部审核控制的作用,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不定期和定期检查,及时、及早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相关漏洞,适时纠正,行之有效的防治财务违法违规的情况发生。

总而言之,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强化,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今后的工作,无论是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外部主管部门,还是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部主管人员,都要严肃认真领会、关注会计政策新动态,注重内控制度的强化、建设、管理机制的创新,为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帆.县级企业工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会财会,2012,(2):45-46.

[2] 王 珊.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J].科技信息,2006,(11):33.

[3] 张亚民.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经信息网,2007,(7).

第2篇: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 内部控制 策略

财务内部控制活动是所有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任何经济组织都非常希望在一种有条不紊的高效率的控制方式下开展业务活动,提供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供本单位决策或其他方面使用,尽量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缺陷。本文结合高校的实际问题,对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1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逐渐膨胀, 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许多企业因内部失控而导致企业倒闭,如巨人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去年我国加入WTO,政府和各界人士渐渐意识到增强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系统,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畅通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高等院校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潮中,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才能从容面对未来的挑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已经脱离了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办学状况,步入了多渠道筹资的办学模式。高校自逐步扩大,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高校还开展对外投资、合资、租赁、创办校办企业等经济活动。资金使用已经涉及到教学科研、物资采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产品生产等方方面面。要使大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活动健康和有序的进行,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现在还不够健全,一些违法违纪和管理混乱带来的损失浪费等问题,事实上都可以在内部控制方面找到原因。因此,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高校资产安全保障有隐患。近年来,高校经济活动的范围已不断深入和发展, 在资金的对外投资、新生招收、物资采购、基建项目发包等领域相继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案件。如有的学校在资金对外投资中,为片面追求资金的高收益,出现了资金投向不合理、投资期满难收回、投资效益不好等情况,给学校造成了损失,少数学校甚至出现个别人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学校在新生入学招收中,利用工作之便及学生家长入学心切的状况,收受钱财和礼金, 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学校在基建项目发包中利用职务之便, 索要或收受钱财,产生经济案件等等。由于在各项业务活动中,买方和卖方市场的失衡,引发了问题的产生,而产生这些问题的环节是经济活动较为频繁、财务内部控制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完善内控制度,是保护学校财产、保护干部急需进行的工作。

(2)规章制度落实难。有的高校虽然有规章制度,但不落实、不考核,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单位经济活动及财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不力的状态。大量教育资金被用于炒作房地产、股市,教育资金脱离财务监管,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利用凭证做假、隐瞒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真象、私设“小金库”,甚至侵吞公款、行贿受贿。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多年来,高校财务工作没得到应有的重视,财务工作在低水平徘徊,财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其一表现为业务素质低,不能辨别经济活动的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反映经济活动不真实;其二表现为职业道德水准低,对不正之风不能坚持原则,甚至与违法乱纪者同流合污,为个人利益损害国家和高校的利益。

(3)高校预算管理不完善,管理水平急需提高。目前,大部分高校预算存在这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综合预算无论是编制时间还是编制范围都不一致,学校需做两次预算。从时间上看,前者是预算年度的头一年9月开始编制,经过“两上两下”,最后在预算当年1月的省人代会通过下发预算控制数。而后者,是预算当年学校财务部门于2月开始编制,通过多次研究、商量,最后在4月前通过学校党委会研究通过后,下发校内各部门的预算;从范围上看,前者是学校的“大”预算,范围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的收支、专项经费的收支、预算外资金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其他收入等。而后者只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的收支、专项经费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以及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和其他收入中学校可支配部分,属于学院或部门的那部分未纳入学校综合预算。二是预算的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难以作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完整的评价,目前,基本上只进行基本的、总括的分析评价。三是预算执行中还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

3 强化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坚持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完善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业务操作和授权制度对财务工作各岗位的明确分工,形成岗位之间的轮换制度和岗位考核制度,增加岗位间的约束力;加强会计信息的监督,充分注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建立各种查询、监控、督导系统, 发挥现代信息工具方便、快捷的特点,提高监督效率,避免因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决策失误等现象的发生。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控制学校内部的一切经济业务,使之都能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预期目标进行,以保证学校计划任务的完成,最直接的目标是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在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以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防止学校的管理发生无效率或不法行为,包括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程序控制、纪律控制等。二是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 特别是对外投资、物资设备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学生招生等。三是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各部门组织及上岗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

(2)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研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高校预算是学校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强化预算的管理,一是要把部门预算和校内综合预算合二为一,部门预算就是学校每年执行的预算;二是完善部门预算的调整制度,从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三是推行校级预算(即部门预算)和所属各级预算,对学校所属各级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要求编制预算, 克服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四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看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实则是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的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必须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4)完善高校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是对内部经济活动的再监督,但内部审计自身独立性差, 必须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应定期聘请注册会计师对高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以此来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手段。

4 结语

无论什么样的控制系统,也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控制过程,都希望财务内部控制应该反映出高校的形态特征,反映出组织机构中应采取措施的责任所在。在偏差发生前能预测出潜在的部位、发生的可能和程度;在偏差发生后能及时觉察、及时传达到学校相应管理层,并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免失败。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能准确、及时地指出偏差所在及其程度,才能通过计划、组织、指挥与协调等管理手段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第3篇: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随着国家对人民医疗事业投入的增加,以及国民对自身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我国的医院设施、设备、医疗技术等得到了到了较大发展,医院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的制度、会计要素的认定、固定资产的核算等重要的基础科目出现了不够细致的滞后性的问题,从而暴露出了不少内部管理的不足,管理覆盖不全面的问题。本文从医院实际出发,分析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压力十分巨大,在医疗设备、医院改造升级甚至于日常医院收支的财务工作中,都需要认真规范的做好财务预算、审计工作。从医院财务工作的实际来看,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固定资产即医疗设备的使用折旧的计提问题。随着国家对医院软硬件设施的持续投入,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在医院的整体资产中占得比重较大,固定资产增加的同时医院财务部门大多只是计提维修费用,没有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布置计提累計折旧科目,这就极易造成账面上医院固定资产的实际年限与记账折旧年限相冲突,而实际上医院的设备有的已经进入淘汰阶段,相应的部门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如果设备使用的频次过多,设备计提的维修费用使用殆尽,那只能从别的费用中比如进行抵减,而这些设备有的使用责任人因为医院的管理模式大多是科室费用单独核算,那对科室的管理人员就会造成设备使用费用越来越大的现象,而医院的设备净值没有减少,设备实际的管理者的经营效益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在对旧的医院建筑改造过程中的装修费用的记账问题。众所周知,医院近年来的投入有的进行了现代化病房楼、门诊楼的建设,但是因为受到土地使用面积的限制,大多数的医院都将旧的医疗楼进行了装修改造再利用,旧的医疗楼大多年代久远,需要全面的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所以进行旧楼改造的费用大多数额庞大。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里的记账要求对装修的费用要计入装修费用,而不能计入固定资产的增加上,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医院帐上的医疗楼装修费用巨大,而固定资产很少的现象,这样的记账方法不能真实的反应出医院的资产状况,形成真实的资产实际净值的反映。

“其他支出”成了各种无法记账项目的“收容所”。在医院的财务科目中“其他支出”大多是指各种管理费用、医疗支出等主要支出以外的记账方式,它主要的记账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物资毁损、捐赠等项目的支出记账。在实际的医院运营过程中,因为出现的新事物、新的支出等项目的增多,没有进行相应的科目调整,比如近年来的医院与患者的医疗纠纷逐渐增多,医院在赔偿病人的数额上也是逐渐增加,但是在财务记账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相应的记账科目,只能将其计入其他支出,这就造成了其他支出这一科目的数额较大。不能真实的反应当期的医院成本控制和真实的运营指标完成情况。同时较高的医疗赔偿会对医院的运营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医院的抗风险能力降低。

细化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建立完备财务会计制度的对策

要解决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细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医院财务账目的记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针对不同设备制定不同的折旧年限。医院的设备因为技术进步的原因有的设备淘汰年限会比较快,但是财务人员对设备的使用年限与使用频率无法掌握,这需要医院相关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细致的调研后进行折旧的年限计提,根据原来的《医院财务制度》生化分析仪器计提折旧在五年,随着医院的病员增多,设备的使用频率也大大增强,加上生化医疗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五年的计提折旧就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医院财务部门结合相关部门,在账目上减少生化仪器的折旧年限,才能满足医院高速发展的财务记账需要。

增加固定资产项目下的“装修费用”。在固定资产下增设科目“装修费用”,并且在装修费用的明细科目具体到装修病房楼、装修门诊楼等单项资产科目中去。医院在实际的装修旧的基础设施时。费用花费较大,如果只是增加装修费用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整体运营建筑平台的使用,容易混淆简单装修和重新升级装修的概念,只有将升级装修单独计入装修费用才能够真实反应医院的运营情况。同时在设置这一科目的同时需要注意要区分到每座建筑的装修费用,不可统一计入装修费用,造成项目区分不清。

针对不同科室医疗风险程度建立医疗风险等保险费用和计提科目。针对近年来较高的医疗事故风险程度,医院应根据不同科室的医疗风险程度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险制度和计提医疗事故准备金科目,在建立医疗事故准备金的实施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科室进行风险评估,比如外科手术较多的科室要进行重点的手术保险的购买和风险基金的跟进与坚持,在计提风险科目的设置过程中需要严格专款专用,严格计提使用制度,严格使用集体决策制度,避免因为缺乏有效管理,失去它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正在医疗事业逐渐正规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快步前进,医院在设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置上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随着快速发展,医院在管理上,特别不少现代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中出现了跟不上发展节奏,账目不能真实反应医院实际经营情况的现象,医院的财务人员应当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根据自身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找出问题所在,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的财务管理创新和财务制度完善,有力的帮助医院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作者单位:济宁市鱼台县王鲁镇卫生院)

第4篇: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 国库集中支付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097-0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环节,自2004年起,全国高校陆续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以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财政性资金拨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故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对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结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或劳务提供者账户实施直接监控的一种管理制度。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变了长期以来高校经费自行支付的状况,经费支付主体由预算单位变成财政部门,经费账户由预算单位基本账户变成了国库单一账户,单位经济活动的资金结算不必经过支出单位而由国库管理部门根据高校细化的部门预算,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的方式,改变了过去财政性资金层层拨付、单位自由支配的现状。

一、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高校财务管理诸多方面如经费缴拨方式、经费支配权限、财务报销方式、财务管理重心等都发生了的变化,对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规范财务管理,监督财务支出,防范财务风险和加快财务工作信息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由于高校运行的特点与高度集权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相适应,所以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自实行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管理与运行,集中表现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不利于法人地位的确立,与高校办学自相矛盾。将高校的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全都纳入国库统一管理,由财政部门对高校从预算编制到办理支出实施全程监督,高校的资金不再划拨到高校开设的银行账户,而仅仅是可使用指标。高校的每一笔支出,必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打破了原来由学校按照财政下达的预算指标自主使用经费的财务管理格局,财务管理职能成为单一的预算管理和执行活动,高校的财务自一定程度上被限制,高校独立法人地位也难以落在实处。不利于高校办学自的发挥,不符合《高等教育法》关于高校办学自和独立法人地位的规定,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的要求相违背,也与国家相关法规相矛盾。

2.削弱了高校的筹资能力,与高校财务制度的矛盾。改革前,财政性资金可以直接拨付单位账户,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调配和自主使用财政性资金,通过调剂各银行的存款额度,来吸引银行提高服务质量和提供配套服务。同时,由于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和办学形式的多元化,以及资金运行“收入的集中性和支出的分散性”特点,每年秋季开学周期性的资金沉淀成为金融机构十分看好,并向高校积极投资的主要原因。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资金权向财政集中,高校必须在商业银行开立零余额账户,且由财政部门指定,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收入也将直接上缴财政专户,减少了高校的存款额度和对资金的调度权,高校的存款变成了一种额度,资金直接由财政支付,降低了资金的流动性,高校财务因此将出现无“货币资金”的形态。①高校失去了短期资金沉淀的优势,账户上没有了存款资金的诱惑力,也就自然失去了与银行交易的法码,削弱了高校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基础,影响到银行对高校的服务质量与投资的积极性,学校资金运作和经费筹集难度加大。高校作为法人实体筹资能力降低,在目前大部分高校负债办学的情况下,对高校的建设贷款、助学贷款、高校资信评级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甚至因此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行。

3.降低了高校管理的效率,与现行会计制度相矛盾。从1998年开始,高校取消了预算内和预算外分别核算模式,实行“大收大支”的综合财务预算,打破了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之间的界限,收入按来源划分,支出按性质和用途划分,财政按月将财政性资金直接拨付到各高校的基本账户上,资金由学校自行掌握使用,学校在预算控制范围内对结存资金进行合理调度。改革后,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一律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高校没有资金的调配权,必须按月编制和上报用款计划,待财政厅批复后,方可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支付。众所周知,由于高校学费收入季节性的特点,全年3/4的时间,即1―9月仅有按月拨付的财政拨款,使得大多数高校在这个期间,资金极为短缺,运转困难。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上半年的教学活动、教师课时费、学生管理支出等,不得不用其他专项资金进行垫支(有的是经办人垫支)。而财政部门为了防止高校资金被变相挪用,规定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资金“不得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和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②造成高校本身及二级单位或个人垫支的资金将无法归还,使学校的内部往来结算成为难题。

4.不利于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与提高工作效能相矛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政府直接行政管理高校转变为宏观调控,要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主。目前高校已基本形成“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新格局及办学形式多样性的特点,由于高校资金来源和支出的多样化,使得高校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政府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就困难得多。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政府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行为管得过于具体,更不可能对高等学校的每一项经济行为进行审核与控制。政府按照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将高校办学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实施对高校具体事务的直接管理,间接地控制了高校的“财权”与“事权”,同时也使政府陷入了繁杂的具体事务之中,不利于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削弱了政府从宏观上对教育事业的管理职能,它所带来的正面效益,远比控制高校支出而带来的负面效益要小得多,有悖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的改革要求,不利于理顺国家、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几点建议

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必须正视这些不足,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势必将会对高校的正常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因而,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虽然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在实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加强预算管理、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一新生事物涉及面广,问题较多,情况复杂,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因此,高校应从大局出发,积极沟通、互相配合,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集思广益,支持改革。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与业务培训工作,充分认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库制度改革的内涵,并积极宣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积极推进这项改革。

2.修订法规、完善机制。一是针对高校行业特点突出、核算较为复杂的特点,结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需要,及时修订现有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满足实行国库支付后财务管理的需要;二是取消基本建设投资核算主体,将基建会计核算并入高校会计核算中,配合部门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高校会计制度中增设相应的基本建设核算科目;三是对于高校零余额账户与校内二级独立核算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的具体问题,可以根据学校签订的有关协议,经财政厅批复后,允许高校用财政资金归还因事业发展垫支的自有资金和归还的银行贷款;③四是修订完善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等相关法规、制度及管理办法,杜绝不合理支出;五是赋予高校作为独立法人享有更多自主管理和自主使用经费的权利。

3.细化部门预算,强化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国库集中支付是部门预算执行的必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预算的执行。首先,要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严格预算安排顺序,保证专款专用,落实“四个确保”。要按照资金的来源和性质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尽可能细化到每一个预算项目,要全面反映高校经费需求状况和支出安排方向,确定哪些项目是财政直接支付,哪些项目是财政授权支付。其次,要强化预算的执行。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财务预算和支出的透明度,严格预算的执行,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预算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校内各用款单位及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准确、按时报送用款计划,使资金严格按计划支付,杜绝无预算的支出,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4.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技术与政策的改进。对目前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存在的垫支问题、向学校其他账户划拨专用基金、专项资金问题等作出技术与政策上的改进;对于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造成筹集资金困难、财务风险凸现问题,政府部门应通盘考虑,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应做到保证资金安全,简化用款计划、改进零余额账户使用规定,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支配资金的使用权,建议将学费等预算外资金及其他资金由财政转入学校的基本账户中,高校可根据垫支的实际情况,报财政部门审批后,可以向校内其他账户和二级独立核算账户内划转资金,以适应高校内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需要,既便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和细化的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支付需要,确保用款计划的及时报批和支付申请的渠道畅通,并做好年终资金结转对帐工作,弄清楚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支出数、额度结余数等,从而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效率。

5.财政部门应积极配合高校,争取银行对高校工作的支持。在当前高校贷款数额多,还贷压力大的形势下,高校、银行、财政三者应形成互动合作与良性发展新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立法、规划、拨款、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真正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建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财政部门应积极发挥其财政职能,建立高校按时偿付银行贷款本息的机制和评级授信新办法,拓宽高校融资渠道,消除银行的顾虑,争取银行对高校贷款工作的支持。

6.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会对高校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核算体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会计科目、预算项目、用款计划、年末结余及账务处理都将发生改变,财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银行和高校需要建立信息互通平台,以实现统一、规范和系统的基础信息。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现代财政经济管理知识、会计电算化及金融管理等综合知识的业务培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规范会计操作,提高管理和核算水平。

注释:

①刘天佐.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认识误区及负面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9):34

②河南财政厅关于印发《省级财政国库管理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方案的通知》.2003年5月8日,豫财库[2003]13号

③张庆伟等.国库集中支付的度在高校实施中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科技管理,2007(2):91-93

第5篇: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问题;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D41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060-01

随着国家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的深化改革,给医院财务工作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给经营管理带来了挑战。医院是服务行业,具有企业性质和社会公益性质两种属性。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行医疗投资和运营,因此医疗服务也面临着市场化的竞争。在新形势下,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能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医院财务只是一种记账的角色,负责经济活动的记录、核算、报账及其事后简单分析。因此,其财务管理需要转变观念,创新财务经营管理。

一、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存在

1.日常经营。如今医院经济状况都未完全适应国家医院经济管理改革的要求,有的设立经济管理科、财务科,但财务会计核算职能重叠,管理混乱,多套账核算,以致造成资金分散,核算内容不全面,且方法落后。会计监控不力,制约和削弱了对财经工作的统一领导。有的经费管理漏洞也多,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责任不清;重供轻管、重钱轻物。管理手段与措施不力,造成了经费物资的流失和浪费。

2.医保资金管理。医保资金逐渐成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医保管理部门与医院沟通,易出现医保回款中的多种问题。财务部门应协同医保部门共同强化医保管理,细化医保管理制度,控制医保问题的发生。财务人员要根据相关政策对不同级别的医保患者进行细心管理;另外,医保资金辅助账与总账核对,提高医保资金的回款速度。为防止与医保部门资金滞留,医院各科室设立医保报账员,定期整理医保回款事项,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3.综合管理目标与制度。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现象依然存在,无形增加了病人的负担,甚至有的一味追求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因此,医院成本核算必须从单一的成本核算的方法中解放出来,需要建立以质量、技术水平、科技及成本核算等多项综合性目标管理制度。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才有利于激发医院内部管理活力,增强职工成本意识,提高医院经营决策水平,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4.财务人员素质。财务人员素质不高,所产生的如财务风险预见性也差;财务问题分析不透彻,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再不合理,实施不科学等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影响医院经营的好坏。若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5.投资管理。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如房舍建设、设备的引进等),普遍忽视自身实际状况。投资前,没有对市场需求及医院资金状况等做出科学的分析;没有对相关设备、房舍的投资回报率、回收期等基本的财务数据进行投资分析。投资的盲目性很大,不能够保证投资质量,造成了资金的很大浪费。这对医院的长远发展、社会公益性的发挥都是无益的,无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与长远发展。

6.财务网络。门诊挂号、检查、治疗、取药交费、会计报表、财务系统预算等环节,多数医院都未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实现微机化管理,可以节省人员、方便查询,许多有用信息内部可以共享。这也可以避免乱收费等现象的发生。

二、医院做好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方法、途径

(一)预算管理

1.加大预算管理与约束力度。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全面的预算,做好长期与短期财务管理计划,使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细化到部门、科室和项目等。同时还要进行科学预算、核算,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提高预算水平。特别是在经费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龙头,精打细算,立足现有财力,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进一步强化预算的法规意识,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健全预算编制、严格预算管理责任制。规范预算管理行为,增强预算约束力,切实把握住每个环节,以确保实现资金安全。

2.预算管理的方法、途径。加强预算管理,让经济运行产生强大的约束力。一是更新预算管理观念,使之成为全局性财务管理行为和理念,通过硬性的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二是收入预算要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对预算年度的预测编制;三是支出预算要量入为出,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四是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挖掘内部潜力,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预算编制要细化到部门、项目,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控性。再者,要加大预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和监督的力度。

(二)全面成本管理

1.实施全面成本管理,促进低耗高效。医院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经验和做法,开展了成本核算工作,但多停留在科室成本核算上。因此,应改变现行的成本核算只为分奖金、算物价的办法,应采用全面成本管理法。其目的是控制支出,节能减耗,降低服务成本和运营成本。第一,成本核算不仅为了算奖金,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经济手段,提供医疗服务全过程和医院管理各部门全方位的成本信息,通过成本分析评价和成本控制,降低服务成本和运营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构建低成本经营优势。第二,成本控制可根据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对材料消耗、差旅费、个人支出、公用支出及设备购置进行超前控制,达到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产的目的,从而实现医疗服务成本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和单病种成本核算,增强医院经营构建成本和价格竞争优势,从而为医院价格竞争和价格决策提供支持。第三,全面成本管理是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对重新构架医院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办法和成本管理办法,包括建立成本核算组织和成本管理网络,规范核算单位的收入费用项目和收支范围,健全责任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价工作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2.全面成本管理的重点。①医院领导要把全面成本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改变只注重收人,不注重成本耗费观念,建立成本核算所需的各项基础工作体系,逐步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网络化,以支持全面成本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真正把开源节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落到实处。②开展医疗成本预测,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变动趋势,把管理中的未知因素转变为已知因素,减少盲目性,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医院管理者要能够选择最佳方案,正确科学决策,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③调节与控制科室成本,提高整体效益。建立和完善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与审批制度,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建立健全各种物品的领发、核对制度,通过对各种医用卫生材料实行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控制和降低成本费用;通过预算制度限定各科的业务费用、办公费用,并实行经费包干,使可控费用得以控制;严控人员费用在成本管理中的突出位置,建立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定额,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耗费。通过定编定岗,严格控制计划外用工,节省工资、福利费用的支出;同时,鼓励后勤部门增收节支,以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结束语

新医改给医院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必需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用创新的思维进行财务管理,让财务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始终保持医院良性发展的好势头,才具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8003902

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状及改革背景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改革的不断完善,相当多的事业单位的收支款项和内容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开始强化成本核算。原来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然无法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下面就以医院为例谈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现状及改革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但医院体制的原因,其会计制度基础、核算基础、财务报表都存在问题。医疗机构会计制度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财政部、卫生部2010年底,联合修订颁发了《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国家选择16城市试点,2011年7月1日执行,其他医院2012年1月1实施。此项政策的出台,促进了试点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

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问题很多,比如会计核算基础问题、固定资产价值偏高、净资产核算不当、成本核算问题等。下面就以医院为例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医院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医院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医院会计是反映、核算和监督医院资本运转及其结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会计制度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具体的会计核算业务活动,为各方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协助有关各方做出正确决策,从而保证医院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促使医院内部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医院的会计制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2.1 医院会计制度核算存在问题

2.1.1 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医院的两个会计分录反映的是相同的经济业务,却要分两次来做账,明显违反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也不便于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的对账工作。不计提折旧这一规定,使固定资产的会计价值与净值,随使用时间的推移差别会越来越大。导致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信息不真实,很容易对会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

2.1.2 无形资产核算的问题

首先,医院对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缺少清醒的认识和重视,很多医院甚至没有建立无形资产管理机构,有些医院资产管理只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在清产核算时经常把无形资产丢在一旁,致使会计账簿没有全面的记载资料,核算摊销不正确。

其次,表现在会计核算和监督体系不健全。因为医院实行预算会计制度,普遍缺乏对成本监督与管理、成本会计核算的意识,它的核算程序和方法等核算体系与会计系统所具有的职能不相符。

2.2 医院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

医院财务报表是反映医院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概括性书面文件。但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的本质和结构滞缓于这种事业单位作为独立法人的经济环境的要求,无法满足医院内部和外部各方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财务决策,因此,改进及发展医院等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首先是财务报表体系不完整,在医院的会计报表体系中,没有编制现金流量表。通过编制医院的现金流量表,使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估该医院未来流进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该医院未来的现金流量。其次,财务报表对医院信息反映得不够全面,医院坚持的是“大预算”观念,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从全局上掌握医院预算情况及财务状况,不利于财政监督,更不便于了解医院的资金运转情况等;医院的会计报表内容不完整,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财务报表不能准确、真实的反映未来现金流的信息。

2.3 医院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医院的自我控制观念在内部环境中起到关键作用,高度的自我控制观念是保证内控制度得以完善和执行的关键一环。许多医院的管理者缺少对内控知识的把握,某些领导甚至错误的以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建立规章制度,没搞清楚自我控制体制是一种资金运作过程中的监督机制,自然也没有明确到他们自己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担当的责任,错误的把内部控制当成上下级之间的管理手段,导致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失去应有的作用。同时,医院也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医院基本缺乏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所参照的是普通的财经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靠经验辅以简单控制,流程太过简化,问题暴露时没有统一的处理准则。

3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必要性探究

3.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内容

第7篇: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一、《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修改内容

原《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分为13章,共55条。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条,删除一条。具体内容如下。

1.提高校长负责制。新修订后的财务制度对中小学校校长的财务管理进行了明确。例如:决算管理、资产管理、票据管理、预算管理等。再一次对教育部门、中小学校、财政单位关系进行明确,明确指出了校长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将其列入财务制度中,凸显了学校财务管理责任的统一性原则,确保了财务的自主权,指出校长在财务管理中的责任范围、地位等。在新制度中,将以学校为整体实行会计核算,全面落实校长责任制,尤其将原制度中的分校核算、集中管理转变为集中记账、分校核算,由统一的会计核算机构代账,以为财务管理提供帮助,明确提出了学校资金费用管理的主体性,以及校长自主权。

2.健全预算管理。在新制度中,健全和完善了学校财务管理方法。第一,中小学校每一项收支全部列为单位预算管理,实行统一核算、管理,健全学校收支管理;第二,建全预算机制,设置了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综合性管理机制,指出以校为编制单位,教学列入学校统一编制;第三,严格控制预算、实时做出调整;第四,提高决算管理,融入了决算含义、编制、管理要求,充分展现了预算管理的全面性;第五,以财政管理改革、学习结余管理问题为依据,将原内容中的结余留用变为:结转、结余,根据规定分配,明确指出了结转、结余的不同和财政拨款与非财政拨款的结转、结余,需要中小学校根据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3.义务教学阶段财务管理明确。小学阶段属于义务教育,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义务教学是国家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国家将义务教学资金列为财政预算中,以国务院、地方政府管理。在新制度中再一次进行了明确。另一方面,为了规范小学义务教育财务管理,在规定种指出:小学不得有相关经营、投资、债务、担保等事宜;此外,学校建设方面资金由财政单位进行监管,不能提取修购资金,明确规范了义务教育中财务管理和学校建设维修资金的提供。

二、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落实后中小学校存在的问题

1.义务教育中活动经营问题。根据新的财务制度内容规定:义务教学中学校不能进行任何经营活动。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校普遍存在经营活动,制度的规定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例如:多数学校中开有超市、文具店。此外,一些学校在资源上存在空缺,例如:空教室、操场,甚至出现租赁问题。但是如果学校没有经营活动,例如:学校中没有超市、文具用品店等,又将会对学生学习、生活造成影响;第二,空闲的资源部未利用将与规定中:未有效利用资产,发生矛盾。

2.食堂财务管理。新的财务制度中,明确对食堂财务管理进行指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中秉着公益性原则,以非盈利为目标,全面实行独立核算、公开账务信息制度。制度中对食堂财务管理进行了规定。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第一,一些中小学校根本没有财务制定的存在,财务管理缺少保障;第二,在农村地区,采购中票据存在规范性问题。县级以下学校多数没有正式的采购票据。例如:食堂每天需要购进大量肉类产品,但是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票据,并且也无法进行监管;第三,食堂人员工作问题。例如:某地区实行工勤人员根据就餐学生人数1:100比例配备、薪资、保险等列入财政预算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当地财政单位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落实,进而造成工勤人员工资从公共费用中支出。

3.绩效评价问题。新的财务制度指出:学校严格监管支出绩效管理,确保资金支出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加强学校经费效益,对经费使用进行有效的评价与衡量。但是根据现阶段绩效管理情况看,各地区似乎并没有绩效管理制度的存在,多数地区绩效管理只是在经济支出预算目标的完成、执行合理性中,支出后经费的使用、效率等评价正处于探索阶段,更不涉及绩效评价结果。根据现阶段绩效评价效果而言,各地区评价方式为落实效果和目标设计的比较,绩效目标单位自己申报,在这样的模式下,使得绩效评价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难以反映财政资源的有效性。

三、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落实后中小学校问题解决策略

1.优化学校经营活动。针对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经营活动问题,各地区财政单位和教育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解决,优化学校经营活动。比如:学校经营活动的存在如果是一种非盈利性活动,在经营管理上进行详细指出即可。

2.食堂财务管理。在食堂财务管理上,各地方教育部根据本地区学校食堂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在食物采购、管理控制、票据手续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例如:贵州省针对这一问题实行会计核算形式,使食堂管理更为规范、合理。针对无法出示正规发票情况,可以在资金支出上进行控制。地方财政解决好勤工人员工资、保障问题,确保经费的有效利用。

3.实行全过程绩效评价制度。在绩效评价上,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制度规定,不过在教育经济支出上还需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使用。具体方法为:效益比较,将目标既定和落实效率进行比较,或者实行因素分析法、横向比较法、专家评议法等多种评价形式。教育经费评价机制在财政单位的部署下,教育部门参照具体支出,进而拟定合理规范的评价标准,使绩效评价更为规范化、合理化。绩效评价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学校费费用支出的具体状态,能够反映出学校投入状态、财政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教学情况。因此,有必要实行详细的绩效评价制度,以更好的反映出学校具体经营情况。

第8篇: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一、集约化财务控制的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集约化财务控制内涵的研究不多,且观点不尽相同。笔者认为,集约化财务控制是控制主体以集约化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财务制度为前提,以统一的信息系统为平台,对财务信息生成、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和风险监控等环节进行组织、指导、约束,促使企业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集约化财务控制的内涵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集约化财务控制与集权型财务控制的根本区别:集约化财务控制不是全面的集权控制,而是对事关公司战略的财务信息生成、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和风险监控等重点环节的控制;集约化财务控制不是片面地强调集权,而是通过公司职能和行使职能流程的集成,实现公司经营的精益和高效。

(2)集约化财务控制以统一的信息系统为平台。集约化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财务控制必须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公司内部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融合、公司资本、资金的统一调度、公司预算系统的构建以及风险在线监控的实现都依赖于公司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

(3)集约化财务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集约化财务控制对公司财务活动的重点领域实行重点控制,这些重点领域关系公司战略决策,要求公司必须全方位考虑上下级之间、公司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公司内部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

二、集团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化运作加快,企业集团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主力军,其影响力日益加强。同时,现代集团财务控制思想逐渐引入和发展。但是,我国企业集团仍处于初级阶段,在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财务政策缺乏一体性、资金管理效率低下、资本运作功能缺失、预算调控薄弱、财务控制力不强等,严重制约了我国集团公司健康发展。

(1)集团财务政策缺乏统一性。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特别是中小集团公司,内部没有建立统一的财务和会计制度。集团内部子公司财务控制与整个集团财务控制不一致,各子公司之间财务会计制度不统一,导致各子公司财务信息口径不一致,信息缺乏横向可比性。同时,财务信息缺乏及时性。集团公司财务信息生成迟缓严重,不能及时地为管理层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影响集团公司财务决策。

(2)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效率低下。当前,许多集团公司缺乏科学合理的资金收支体系,资金不能实现有效集中,集团资金流失严重。由于没有科学统一的资金调度系统,导致一些子公司有大量的资金沉淀、闲置。而另一些子公司则出现资金严重短缺。可见,这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集团公司的健康发展。

(3)集团公司资本运作功能缺失。许多集团公司产权链条过长,有些集团甚至存在六、七级产权链,集团内部股权投资混乱,子公司投资决策不能与集团总部决策保持一致,严重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投资效益。同时,集团公司对内部优良资产的整合和不良资产的剥离存在问题,影响了集团公司的规模效益。

三、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集团公司作为一种现代主要组织形式,其规模和数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我国集团公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众多大型集团公司跻身世界500强,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移动等。我国集团公司特别是国有大中型集团公司,公司内部管理层级和法人主体过多,管理链条过长,纵向执行力较弱、横向沟通不畅,难以实现扁平、透明、高效、集约的运作和管理,必须加强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

(1)制定科学的财务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是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体系的前提和保障。本文认为,为保障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必须从控制层次和控制过程两方面制定适合集团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从控制层次角度来看,集团公司可以划分为多个控制层次,各个控制层次都有其财务管理权力和责任。建立层级控制财务制度,集团内部各个控制层次财务制度均应重点突出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财务管理四层次的权责利关系。从控制过程来看,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主要内容是在财务信息生成、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和风险监控等重点领域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控制,集团公司制定财务制度应突出集约化财务控制的重点环节,针对重点领域制定更适合集约化财务控制的财务制度。

(2)集中财务信息。建立集团公司集中的财务信息系统应以集约化财务思想为指导,统一集团公司财务制度,实现财务政策和会计核算的统一,整合集团公司核心业务,依托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实现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等重点领域的业务标准化,实现财务和业务的高度融合,使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同步、及时和有效。

(3)资金集中管理。建立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核心思想是以集团总部为资金配置和管理调控中心,建立适合集团实际的资金结算中心和归集平台,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池”,实现集团公司资金的全面集中和统一管控。一般而言,集团公司资金结算模式有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本文认为,中小集团公司适合采用结算中心模式和内部银行模式,而财务公司模式则适合于大型的集团公司。同时,集约化下资金集中管理要求在资金归集平台的基础上,实现集团内部子公司、分公司资金“收支两条线”,强化集团总部资金配置和资金运作的作用,实现资金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4)资本集中运作。从横向来看,集团公司,优化产业资本结构,创新融资手段,加强股权投资管控,整合产业和金融资产,加强集团内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从纵向来看,集团公司应结合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压缩集团产权链条。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优化资本配置和实现资本集中运作。

(5)预算集约调控。集团公司实行预算集约调控旨在提高预算的科学化、高效化和精益化,加强集团总部的调控力度和内部公司的执行力。以集团总部战略目标为主导,强化目标预控,实施“两下两上”的预算编报流程。构建以预算模型是逻辑内核、预算科目为信息载体、标准成本体系为编制依据、管控模块为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平台,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协同化。同时,集团内部子公司、分公司等应做实项目预算,使集团公司预算实现真正的集约化。

第9篇:财务制度存在问题范文

阳城的财务工作更多的还是会计工作,仅仅停留在事中记帐、事后算帐,对事务发展的预见性不够,不能将工作做在前面,往往是碰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作为财务负责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不够主动,不能深入的掌握其经营活动的特性,只能是按照公司或领导的要求报送数据、资料,在对企业经营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将企业实际丢在一边,只是按照理论上的指标去计算、去解释。所以这方面的工作距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太远。

第二. 会计工作中仍有许多待改进之处

去年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下发了《大华集团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组织我们学习了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对我们的会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在一些小问题的执行上不够坚决,在对一些已形成习惯做法的问题处理上,改变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第三. 管理工作的形式化、表面化

有很多的日常管理工作作的还不够细致、深化,往往只拘于形式或停留在表面,没有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对照制度的要求,还存在问题,针对这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将管理工作做细作深,应是今后工作中的又一重点。

第四. 缺乏沟通,对相关信息掌握不到位

财务工作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反映、监督,对本部门以外的信息应及时了解,目前部门之间的协作没有问题,就是对财务暂时没用或是不相关的信息、知识没有主动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到用时都不知该找谁;另外和公司领导的沟通还存在问题,对领导的工作思路及对财务工作的要求还不能完全掌握,以至于使自己的工作有时很被动。

二. 鉴于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个人的一些想法,计划在XX年的工作中重点应在以下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提高:

1. 在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上,还是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的放失;同时向其他公司做的好的财务主管学习好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加强事前了解,掌握经营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加强预测、分析工作,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认真做好财务计划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财务计划,监督企业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地使用,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发生与计划数较大差异时,及时与领导沟通,分析查找原因,根据差异及其产生原因采取行动或纠正偏差,或调整已有计划,同时也为日后的计划安排积累经验。

2. 力求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大华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只有按照《工作规范》、《财务制度》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做好财务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才能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财务分析及决策依据。也争取在大华集团被评为财务信用a类企业之后,阳城公司也能尽早获得这一荣誉。

3. 做深、做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我计划多花一些时间,多研究研究财务软件及销售软件中的功能模块,尽可能使现有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让阳城的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起到真正的控制、管理作用。

4. 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政策水平对财务知识以外的与房地产业、建筑业有关的知识掌握不够,有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财务工作。所以在平时,除了加强自身的学习外,要多向其他部门的同事请教,尤其在工作中碰到非财务专业的业务事项时,不能单以自己的理解,应在彻底搞清楚之后,进行处理。

5. 加强内、外部的沟通,搜集有关信息在新的一年中,对内需要财务和各部门之间经常进行沟通,形成一种联动效应,对企业的各种信息作一个动态的掌握,对不同时期的各种信息资料不断更新,掌握每一项目的进展、最新的信息。对外加强与地方财税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有关政策信息,既依法纳税又合理避税,为企业合法经营做好参谋。

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外,给集团财务部提两点建议:

首先,从集团外部请老师,针对我们工作****同的弱点,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培训,关键是理论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另外,也经常组织一些内部的学习交流,把先进的管理经验让我们大家学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