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乡村教育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教育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教育发展

第1篇: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关键词]教育变革;乡村教育;文化哲学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4―0024―04

任何一项改革的推进,其首先必须明确的便是理念问题。而理念,无论人们对其如何界定,无非是时、空、向度的定位问题。尽管当下关于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论述汗牛充栋,所涉内容广布各个领域,但却鲜有直接论及乡村教育发展理念的。在笔者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理念问题事关整个乡村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总体运行进程,兹事体大,不容忽视。诚如我国台湾学者李建兴先生所喻:“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正确的工作观与人生观,因为他就像计程车或公交车的司机,他必须把稳方向盘,否则便易出车祸,如此,不仅影响个人的安全也影响整个乘客的安全,何况他们的乘客还是大批纯真可爱的民族幼苗呢?”为此,本文拟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集中探讨当下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时、空、向度问题。

一、文化的时间性与乡村教育发展的时代定位

文化的时间性意指文化的过程性、连续性、非间断性、变化性及其发展的方向性。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式,人有生死存亡,故文化因人而异、随时而变、宜地而迁便属情理之中。同时,由于人独具优化自身之主观意向性,所以自原始初民始,人类便能由茹毛饮血、生熟不分而折叶蔽体、摘果充腹,由两部交锋、杀俘成性而迫其劳作、为己奴役。继而方可由氏族而部落,由部落而联盟,由联盟而国家,诸多组织制度、社交规则、伦理道德亦由此顿生并日渐盛隆,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发展亦逐渐从最初“物质的”上升为“制度的”和“道德的”。类此,小至群居生活生产工具的发明,大至封建诸侯、国家政治、伦理制度的建立,无不源于人类自身对现实文化状况的优化与批判性思考。不仅如此,其改变和优化自身的方式也从原来多依随机事件发展到后来多依赖方案设计,实行自觉的改变与优化。由此可见,文化的时间性由人的生命存在的主观意向性决定,文化在时间的流动过程中必然会表现一种“进步”的趋势,即: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的文化将会越来越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的水平,这便是文化的时间性。

上述关于人类文化时间性的阐述,为当下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两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其一,既然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必然的,那么,在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上,是单向直线的还是一元多线的?对此,文化古典进化论者大多深信人类文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有着相同的起源、相似的经验及演进历程。其先祖摩尔根(L.H.Morgan)曾明确地将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稍后的泰勒(E.B.Tylor)则进一步断言:“人类文化史是自然史的一部分,社会进化是生物进化的继续或组成部分,文化直线发展,其多样性只不过是标明各个民族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概而言之,进化论的核心思想便是:时间是一条有始点和终点的直线,文化或社会的发展沿着这一单向直线按照某一特定顺序进行发展,其前提是人类心理同一论,即人类不分种族、民族、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都具有同一理性、真善美价值评判标准、精神物质追求和社会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的发展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笔者以为,即便人类具有同一性,其同一性也只在于人是“人”而非“物”这一根本特性上,即,人类的同一性仅在于人是“人”而非“动物”,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使人异物、试图与自然相区分的物质文化活动,或许有一种相对明确的发展阶段性和方向性。易言之,人类社会发展从简到繁、从劣到优,总的发展趋势是不容否认的,但仅此而已。这并不表明人类在具体发展路径上必然是同一的,也不表明人类在人之异物的精神文化活动上具有明晰的方向性和阶段性。正如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所言:“进步的人类与其说像一个拾级而上的人,每登一级都是在他已征服的台阶上再增加一级,不如说像一个赌徒,他的运气取决于好几个毂子,每投一次,毂子四散在地,人们在一个毂子上赢,却总是有在另一个毂子输掉的危险。只是偶尔在某些时期,历史才是积累的。”因此,在方向和路径上,我们应当坚守“一元多线论”,而非“单向直线论”,即对任何历史形成的社会形态分析都应是多维、立体、交叉的,而非机械、单线、同一的。因此,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以自己特有的路径,随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地进行。

其二,既然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必然的,那么,在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时代定位上,是现代还是后现代?文化的时间性表明任何文化都处于时间的流动进程之中,并且在其进程当中都会经历一些具有相似特质的阶段,若从人之异物、使自身脱离与自然万物混沌一体的程度看,人类确实是“围绕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这一中轴转动的”,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在时间维度上将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类似“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和“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等不同社会阶段的划分。继而,探讨某一民族国家所处历史时期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准确定位自身的发展阶段,我们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进而制订出相对合理的发展战略来。既如此,当下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又处于一个怎样的历史时期呢?在乡村教育发展进程中,我们是在“后现代”的红旗飘飘下,走苏俄式的“城市中心”革命道路?还是立足基本国情,走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现代化道路呢?笔者以为,总体而言,我国仍处于尚不发达的现代时期,还不具备后现代社会产生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便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该阶段的长期性、不可逾越性与任务的艰巨性,此间的基本任务便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况,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此,无论从执政党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大会报告还是国民业已达成的共识来看,都能获取明示。有人认为,我们不能以前现代社会一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这种“现代”线性思维方式来证明中国尚未进入后现代社会,因为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并不指向社会本身。但笔者以为,即便是这样,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仍是有其现实基础的,而这个基础便是现代性的充分乃至极至发展,处于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我们如若过多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来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难免会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毕竟,我们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径

直跨过现代而直接与后现代同步,因此,在时代定位上,我们的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应立足于现代而非后现代上。

二、文化的空间性与乡村教育发展的地域定位

文化的空间性意指文化在空间中所具有的现实性。之所以说空间性是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因为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至少要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作为文化存在的人们的活动能力的大小,包括他们开拓自然环境,将其变为自己生活场所的能力以及他们同非本文化体的、处于周围空间其他群体交往的可能性及交往能力之大小;二是自然条件对其活动空间范围的限制,包括诸如海洋、山地、气候等地缘局限性和空间受制性。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发现,任何文化都只是某一特定地域族群的文化,任何文化规则都有其适用的特定族群和地域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该文化与其他文化便会产生认同失调的情形。如此,我们便不难发现,当某一相对成熟的文化在与其他不同地域的文化发生交流、碰撞时,时常会产生难以理解、接受乃至不可通约的现象。在某一民族看来是极富价值的东西,在另一民族亦可能不名一文。这便是文化的空间性。

与文化的时间性一样,文化的空间性也为我们的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了两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其一,既然文化是某一特定空间的文化,那么,在当前我国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参照系上,是将他者文化视为绝对范型还是差异蓝本?任何一种文化,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都会逐渐发展出一套自身特有的规则体系,并且这些规则体系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对其他文化还是对人类自身的完满与改进,都有着相当的益处与功效,因而,在人类的共通性上,都有被学习与借鉴的重要性与可能性。就乡村教育发展而言,国外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借鉴,如不同文化圈的欧美城乡一体化建设运动、相同文化圈的日韩新村运动等,其乡村社会及乡村教育建设的相关理念与具体做法均有可供我们借鉴之处。但由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教育都根植于其特定的民族特性背景之中,都是其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的产物,因而都有其适用的特定场域与范围,不顾条件地迫其离开其所生长的土壤,难免会出现“南桔北枳”的结果。诚如一代比较教育大师萨德勒(M.Sadler)提醒我们的那样:“不能随意地漫步在世界教育之林,像小孩逛花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采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颗具有生命的植物。”所以,我们切不可将活生生的、本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当成西方乡村教育理念的“试验田”,不能将他者的成功经验视为绝对范型圣经般地予以盲目接受,而应将其成功经验视为仅供参考的差异蓝本借鉴。

其二,既然文化是某一特定空间的文化,那么,在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地域定位上,是立足于他者中心还是自我本位?所谓地域定位,就是要弄清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到底是谁、在哪里进行的。不明确这一点,我们便可能陷入一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境地。既然他者的成功不是绝对范型,而只是一个可资参考的差异蓝本,那么,当下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在地域定位上就应该以自我本位为主。关于教育全球化中的差异、和谐、共生问题,笔者一直坚守:尽管教育全球化在应然目的上应当追求差异、和谐、共生,但囿于诸种原因,其具体展现实然过程却是竞争、普世、强调主导发展的,因而,在对待教育全球化问题的基本策略上,我们应采纳情感、理智、双面人的认识基础与实践逻辑。这一策略如若套到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上来,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不能以“国际人”自居,将自身作为“世界公民”为配合“世界政府”总体规划而应尽的全球乡村教育实践义务,更不能以他者的视角来考虑和审视中国人的乡村教育问题,毕竟,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环境及相应的话语表述方式,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改革,其针对性与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更何况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社会中,霸权争夺依然存在。其次,不能以他者的乡村教育实践和陈述方式来诠释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不仅不能简单模仿、移植他者的概念、术语及表述方式,不能随之套用其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举措,更不能以韩国的新村为目标,加上日本町村的内容,再构建一个挪威或法国的乡村教育发展拼盘体系来,而应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探寻已有的、或与当下国情相符的切实举措。再次,不能以城市化、都市化的要求为方向来匡定乡村教育发展的趋势。单纯以这种城市化标准来设计乡村教育及其课程改革方案,是不公正和不现实的。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落脚点理应更多地针对乡村及其需求,单纯物质上的更新与改进并非当务之急,关键之处是提升乡民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辩证认识。

三、文化的价值性与乡村教育发展的取向定位

文化的价值性即文化的功用性,是文化主体对自文化和他文化功用性的判断与取舍。总体而言,任何文化都是有价值的,其主要体现有二:一是文化自身的价值;二是文化自身所包含的价值标准。就前者而言,文化不仅为某一族群生存提供必需的手段和能力,调节某一族群中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各种关系,从而使群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而且,还通过自己丰富的库藏教给个体既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体的认识能力,培养和规范个体的行为方式,并塑造个体的人格,继而为该族群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就后者而言,文化还为不同族群的人们提供了对自文化和他文化进行评价取舍的依据。由于文化是受价值引导的系统,独特的价值标准是区分各种不同文化的标志所在,所以,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便会导致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面前出现不同、相互抵牾乃至相反的评价,并最终决定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现实取舍。这便是文化的价值性。

文化的价值性为我们的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两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其一,既然任何文化都具有价值,那么,在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价值评判标准上,是否具有价值判断标准?如果有,是坚持物质第一位还是精神第一位?关于价值判断,历来有两种主张:一种是相对论者,认为价值的大小和感受主体的经验、自觉程度密切相关,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另一种是价值分离或中立论者,认为主体进行价值评价时,必须排除自身价值体系的干扰,做到价值中立。通常而言,前者导致价值虚无,后者几无可能。既如此,文化的价值标准何在?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价值标准的目的何在?有学者曾以人为中心和目的,提出排列文化价值等级秩序的七条原则,即“满足人的欲望越多、越是个别和不可重复、共享时越少需要被分开、越少以别的价值为依据、越能持久、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越高层次、获取越困难,则价值越大”,并确认了三条优选公理――“选择被认为是最大价值而不是不具备价值或

第2篇: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乡村;创新;发展路径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确保整个教育事业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学前教育体系中,乡村学前教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切实提升乡村学前教育是实现整个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乡村学前教育中还存在教育“小学化”、城乡差距大、教学模式落后及教师专业水平待提升等问题。对此,乡村学前教育机构应准确把握自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切实保证乡村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最大程度上保障乡村学龄前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一、推进素质启蒙教育,避免教育小学趋向

要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这样有利于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消除“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1]。教师在为幼儿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生活教育,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这样既能够让幼儿获取知识,还能开发幼儿智力,实现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城市示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以及民办幼儿园之间的“结对子”、“手拉手”等帮扶活动,以教科研活动、跨园体验交流等形式,将示范幼儿园与中心幼儿园的教育优势体现出来,并在办园理念、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上发挥出示范引领的作用。从而加强素质启蒙教育,防止出现“小学化”教育现象。

二、优化学前教育环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与城镇学前教育相比,乡村教育在基础设施及教学环境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城乡教育差异化是影响乡村学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此,乡村学前教学机构应尽可能改善学前教育物质环境,保证物质环境能够达到教育部相关要求标准,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学前教育资源[2]。另外,教育部门还可以针对乡村学前教育现状,加大乡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确保乡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到位,缩小乡村学前教育与城镇教育环境上的差距。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为乡村学龄前儿童提供优质的教学质量,从物质环境和教W质量两方面上,尽可能缩小乡村学前教学与城镇教学之间的差距。

三、学前教育因地制宜,构建特色教学模式

为推动乡村学前教育创新发展,要尽快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起有乡村特色的教学模式。虽然乡村在教学器材、师资以及设备上不及城市,但是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要将黄豆、玉米、辣椒、番茄、黄瓜等农村常见的植物资源利用起来,让幼儿更好认识这些实物。同时,教师要以此开展对幼儿的写字、画画和计算练习,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可以获得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教幼儿滚铁圈、跳框、捉迷藏、踢毽子等传统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或者是指导幼儿使用树叶、羽毛等制作玩具,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乡村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原本课程,为幼儿创造出和谐、轻松的成长环境。

四、注重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育师资力量

在乡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和学前教育机构要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严格认定乡村幼儿教师职业资格,确保乡村幼儿教师队伍保持稳定,从整体上提升师资水平。要结合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教师配备的相关规定,配备具备学前教育专业资格的毕业生,同时对中小学富余教师采取转岗培训的措施,择优录取,为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要在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规划里面,尽快纳入对乡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提供相应培训经费,建立、市、县、园四级培训机构,特别是要加强对幼儿园园长和优秀教师的培训[3]。另外,部分乡村学前教育机构将学生考试成绩折合成分值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的评比条件或是薪酬发放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学前教师工资保障制度和评职评优制度,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让教师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乡村学前教育事业中,从而真正实现乡村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备受关注,加快乡村学前教育创新是实现保障教育事业长久发展的关键。乡村由于受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等影响,在学前教育上与城镇相比还有细微差距,但乡村也有城镇难以比拟的优点。对此,乡村学前教育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辟乡村学前教育创新路径,切实提升乡村学前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祥,郭平.乡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困境及解决路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5-6+46.

第3篇: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一、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文件。2009年,潍坊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的意见》和《潍坊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案》;2013年山东省旅游局印发《关于做好县域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计划利用三年时间,以资金补贴的形式,在山东省编制130个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潍坊的青州、寿光、诸城、临朐、安丘等11个县市区以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列入全省编制计划(目前,青州、临朐、峡山、潍城、安丘、坊子、昌乐、昌邑8个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2015年3月《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潍政字[2015]11号文)把潍坊市青州、安丘等三个项目确定为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潍坊各县(市)、区纷纷掀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且成效显着。目前,全市省级旅游强乡镇3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0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0个,省级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45家,省级精品采摘园11个,规模化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23个,经营业户369户,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2013年乡村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相当于旅游业总收入的22.2%。此外,2013年9月山东省在全省实施农家乐“双改”工程。潍坊首批10县18村271户农家乐基本完成“双改”任务。目前潍坊参加全省第二批农家乐“双改”的3县4镇5村98户农家乐已通过省旅游局检查组验收。为适应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各县、(市)区普遍加强了乡村旅游职业培训。2014年以来,临朐、昌乐、潍城、青州、安丘等11个县市区获批全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42名重点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台参加了省旅游局组织的第一批乡村旅游培训学习,培养了一批乡村旅游业带头人,初步形成了一批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的乡村旅游建设队伍。

然而,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乡村旅游项目规划不尽合理,缺乏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服务程序不够规范;三是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单一,项目开发模式趋同,地方特色不够鲜明,粗放式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四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欠缺,服务理念及经营模式落后,服务质量较差。上述问题如不尽早解决,必将影响潍坊市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从潍坊市乡村旅游人才现状看,专业人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与城市人口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所从事的现代乡村旅游业缺乏基本的认识,无法与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需求相匹配。乡村旅游业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缺少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包括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乡村特色旅游专业人才和适应未来社会竞争所需要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匮乏,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2、人才结构不合理。乡村旅游现有人才结构普遍存在一般人员多、行政管理人员杂,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少、普通的一线服务人员多的现象,乡村旅游企业所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如职业经理人、公关、营销、电子商务、资本运营等人才更少。

3、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文化因素仍然是决定乡村旅游经济是否成功开办的主导因素。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当地农民,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旅游专业教育,知识层次较低,文化修养不足,缺少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基础知识,有的甚至不会说普通话,不会说英语,以至于无法将民族文化的品位和内涵充分地展示出来。

4、民族特色人才出现危机。由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不足,加上对“外面”世界生活的向往,青少年对学习、传承原生文化缺乏内在动力。随着老一代艺人的纷纷故去,民族民间技艺将因严重的“断代”现象而失传,最终导致民族特色人才出现“青黄不接”,民族文化传承出现后继无人。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潍坊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撑,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和储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专业人才数量欠缺,专业素养亟待提升。现代乡村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既要有相关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职业能力。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当务之急。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培养适合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旅游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业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性质和办学宗旨的体现,同时也是旅游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只有坚持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业专门人才,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职业教育只有在为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服务中,才能深刻了解行业企业的需要,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融合与对接。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有利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因此,职业教育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历史性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策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对职业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职业院校要顺应形势,转变观念,找准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契合点,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走出一条与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一)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体系。职业教育要面向乡村旅游业,打破单一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长短结合,开办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研修班,满足乡村旅游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培训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二)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促进旅游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业深度融合。要建立旅游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产业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合作育人的新模式、新机制。(1)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人才培养过程。(2)职业院校聘请乡村旅游业专家,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参与教学工作;乡村旅游企业接纳职业院校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攻关,开展职业培训等。旅游企业接纳旅游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根据企业需要,择优安排学生就业。(3)逐步健全和完善职业院校与乡村旅游企业合作育人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第4篇: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幼儿教育陈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自成立以来,在日常工作中对淮北地区的乡镇、农村幼儿园进行大量调研。淮北市三区内乡镇、农村共有公、民办幼儿园近100多所,濉溪县区域内12个乡镇,其中公、民办园近40多所。笔者从对乡镇、农村的学前教育的了解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建设不科学由于我国推广自主办学,各地区涌现大量的民办园与学前班。许多农村幼儿园多是民房改造,缺乏相应的儿童活动场地和设施。在乡镇农村公办园中,校舍大都较好,但不足之处是幼儿活动设备太少,室内活动面积小,卫生条件差。(二)管理不规范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方式、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很多幼儿园只有兼职人员负责管理,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对幼教事业深入不多,也缺乏业务能力,无法具体指导幼儿园的工作,阻碍了幼儿园的发展。(三)师资力量薄弱,老龄化严重由于学校师资配备不合理,加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到位,一些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低下,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导致教学缺乏科学性。在乡镇农村公办园中,教师队伍普遍出现了老龄化。部分临近退休的教师被分到幼儿园“哄小孩玩”,等待退休。老教师多采用以读、写、算为主的传统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早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幼儿健康教育发展的需求。(四)小学化倾向乡镇、农村幼儿园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育教学内容、形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学化”。管理模式小学化:部分园长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对教师和幼儿提出要求,缺少规范科学的管理。教学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搬到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教幼儿学拼音、写汉字、做算术题上。教材的紊乱、教学的无序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科学性,无法保证幼儿能获得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学形式小学化:按照小学班级授课的形式给幼儿讲课,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活动较少,不能贯彻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上课时幼儿不能讲话,下课“放羊式”。

二、推进淮北地区乡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下园指导,有效推进乡镇、农村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在工作室每季度的活动中,利用各种活动机会与一些乡村幼儿园园长进行交流、沟通学前教育的管理办法。应乡村幼儿园的邀请,多次去淮北朔里矿幼儿园、濉溪福娃乡村幼儿园、濉溪百善爱心幼儿园、濉溪铁佛镇中心幼儿园、濉溪徐楼中心幼儿园、刘桥幼儿园等几十家幼儿园进行管理工作座谈与指导。先后与乡镇教育管理部门沟通现代学前教育管理模式,与地方中心校领导交换管理工作的意见;逐步深化乡村办园体制改革,提升管理理念。努力形成以政府和教育部门办园为主,社会力量办园为辅的发展格局。经过五年多的努力,一些乡村教育管理部门增强了主管意识,真正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统筹规划管理。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将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纳入日常工作,并落实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和措施,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宣传、学习。地方教育部门与所辖中心校领导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很多乡村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推进了乡镇、农村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发展。如淮北市杨庄矿幼儿园、淮北仁和幼儿园快速地提高了办园水平,管理模式上也到显著改善。如濉溪镇城关中心幼儿园、濉溪镇金童幼儿园、濉溪镇育红、濉溪镇新新幼儿、濉溪百善中心幼儿园、百善爱心幼儿园整体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其中濉溪镇城关中心幼儿园已被评为“市级示范性一类园”,濉溪镇金童幼儿园已被评为“淮北市示范性民办一类园”,濉溪百善中心幼儿园已被评为“县级示范一类园”。(二)通过结对帮扶、帮培帮教的形式,有效提升乡镇、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根据工作室年度规划,在淮北三区一线范围内,与20多所乡镇、农村幼儿园结对帮教。如与濉溪城关中心幼儿园结对帮教单位有:濉溪岳集镇中心幼儿园、濉溪铁佛镇幼儿园。工作室在结对园通过听课磨课、开展教研活动、现场精研、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结对帮教园所的园长、老师们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了她们的教育管理水平,转变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这些乡镇、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送教下乡,开展名师示范课,进行现场教研活动,在有针对性的问题研讨中,引发乡村教师走出职业瓶颈,名师团队们帮助她们解决教学实践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在结对帮扶中,工作室打磨乡镇、农村园所老师的实践课,以充实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调动了乡村教师们的积极性。在活跃的氛围中,大家讨论交流,从而促使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形成教师主动学习、积极探讨、大胆反思、认真总结的活动氛围,促进了教师们将先进的幼教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了她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三)通过全市大讲堂、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培养等途径,培养出一批优秀乡村教师根据淮北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名师工作室成员每年在全市开展学前教育大讲堂活动。对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学员汇报课等,进行集体观摩。面对全市公、民办幼儿园,包括乡镇、农村的幼儿老师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展示活动。在现场观摩中领会新的教学模式,感悟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师幼互动。在工作室的说课环节中,名师就课例进行理论剖析,从设计理念到科学环节的揣摩,从重难点分析到教学技巧的把握,使得现场的老师们感受颇多,受到实效性的指导。教师在个人成长中,对现代幼教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并愿意到自我工作中去实践。工作室各成员带动身边的青年教师,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在校际间、县级、市级活动中精彩展示,推广有效教学经验,发挥了示范与引领作用,在全市幼教师风中建立了良好的带头效应。其中,一批青年教师在工作室的带领下迅速成长起来。在省级游戏化教学、论文、教案设计比赛、技能大赛中获得可喜奖项。如濉溪镇城关中心幼儿园段老师的教学设计获市级奖、赵老师的论文获市级奖、闫老师的游戏比赛获市级奖。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如仁和幼儿园的张老师、杨老师,商幼分园的戴老师、杜集区的徐老师、许老师、濉溪新城幼儿园丁老师等。名师工作室在年度工作中,与淮北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市教研室、淮北师范大学联合,对全市及乡镇、农村幼教老师开展多种培训,例如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国培计划等培训工作,并出色完成了任务,切实提高了乡镇、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推动了淮北地区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随着现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淮北幼教名师工作室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论、科学发展观,成为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学前教育实践者。工作室各成员通过不懈努力推进淮北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增加淮北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内涵,提升淮北学前教育的发展层次。在乡镇、农村学前教育本土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淮北区域内乡镇、农村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逐渐形成乡村特色的学前教育。同时,在国际化背景下,我们淮北幼教名师工作室要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理念,科学学习,不断提升。通过淮北地区学前教育的各种交流和合作,拓展淮北地区学前教育视野,增强淮北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动力,为创新本土学前教育服务,为淮北地方园本特色学前教育的形成而努力。

作者:李祥莲 单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城关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第5篇: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第6篇: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为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19号)精神,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就加强市区农村教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发展思路与奋斗目标

(一)农村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事关最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大城市建设,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农村教育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量大面广,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村学生都能读上书、读好书,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扎实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今后一个时期市区农村教育的发展思路与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的要求,以均衡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推进城乡教育管理体制一体化、经费保障水平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编制水平一体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农村学校保障水平

(四)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制。切实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从年起,由乡镇管理调整为市直接管理,实施与其他市属学校一样的管理模式,推进城乡学校管理一体化。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办学职责,越城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统一制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一筹措教育经费,统一发放教师工资,统一管理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越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负责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学校基本建设。镇政府负责制订并实施本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镇、村要共同负责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维护学校的治安和安全,动员适龄儿童入学,严格控制学生辍学。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年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做到保工资、保平安、保运转、保发展。加大预算内教育投入,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缴、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扩面、贫困学生爱心营养餐、学校校舍维修改造等所需经费实行全额保障。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从年开始,对农村中小学执行与市区同类学校统一标准。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合理收入和社会保障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三、实施农村中小学网点调整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六)加大网点调整力度。*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要根据*大城市发展规划和教育事业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学校网点布局,加大中小学网点调整力度,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努力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合理整合镜湖新区现有初中,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再撤并一批小规模学校。

(七)加快校舍建设步伐。将中小学布局纳入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学校建设用地,落实校舍建设资金。结合省万校标准化工程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校舍建设。重视开发区配套学校建设,今后凡新建拆迁安置小区和成片开发房地产,必须按标准化的要求规划建造中小学和幼儿园,做到与小区同步建设、同步竣工,竣工后作为国有资产,及时将产权无偿移交教育部门。加快*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标准化学校建设。

四、实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八)逐步推进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管理。在核定编制时,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等特点,保证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参照目前城市学校实际编制标准,合理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加快推进城乡教师编制水平的一体化。

(九)加大城乡学校领导和教师双向交流力度。建立健全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凡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城市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每年安排50名左右市属学校教师,开展为期一年的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建立城乡学校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加强对农村学校的师资扶持,在每年新录用教师时,农村学校先行招聘;新调入的教师中,引导和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十)对农村教师评职评先评优给予政策倾斜。农村教师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逐步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比例;适当增加农村教师评先评优的比例,必要时可实行指标单列。

(十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考核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大力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良好风尚。深入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拓展。加强校长岗位培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五、实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十二)扎实开展教育现代化乡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教育水平高、管理水平高、师资水平高、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装备信息化、学校布局合理化”为主要内容的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切实加强农村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市区农村力争在2010年前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十三)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英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构建全社会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足开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切实增强学生体质。

第7篇: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关键字】农村 幼儿教育 发展 现状

在经济发展中农村与城市比较,农村发展缓慢,大量农村人为了维持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不得不外出打工。大部分家长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即使孩子在城市里没有固定的学校读书,还是把孩子带出农村。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幼儿教育事业的兴起,许多城镇人士觉得有利可图,有很多幼儿园办了起来,致使农村生源流动到城镇。

学校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对幼儿教育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中民办幼儿园占绝大多数,公办幼儿园很少,农村幼儿园规模较小,多数幼儿园只有2-3个班,教师大多仅为3- 5人;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许多幼儿园没有幼儿寝室,幼儿在中午不便休息,直接由家长接回家,幼儿像小学生一样要往返幼儿园。有些幼儿园没有户外活动场地,幼儿无法从事户外活动,晒太阳,整天被关在室内;有些幼儿园虽有户外活动场地,但却没有或很少有大型玩具,有些大型玩具破损也失修。许多幼儿园室内设备简陋,活动室内摆放着十几张长条桌与长条凳,前面挂着或摆放着一块木制黑板,讲台上摆放着几盒粉笔、一根教鞭,连VCD、彩色电视机、录音机都没有,幼儿常用的桌面玩具也没有。有些幼儿园墙壁上也没有幼儿喜欢的漫画, 只见一片洁白或幽黑的墙壁。有些幼儿园即使有活动场地,也比较小,活动施舍寥寥无几,活动场地比较破旧。在幼儿园的室内场地中,墙面有装饰的多半是很早以前弄得,没有多大改进。从整体上来讲,农村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很多,急需整改。

当前农村幼师存在很多问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从幼师的来源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1条明确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少数来源于专业的幼师的行业,还有大部门来至于社会人员,其中有一部分是小学低年级教师,还有的是经过短期培训的社会其他人员。从幼师的的性别和年龄来说,从事幼师教育的人员以女性为主,男性非常少,幼师年龄趋向老龄化。

在幼师的技能方面,教法陈旧、教具单一,专业知识不够丰富。许多幼师在授课时,都以幼儿乖、听话为标准,不许幼儿随便下座位,不许幼儿课堂上讲话,而且课堂教学死板单一,很少有游戏教学。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滞后,大多数农村教师是从小学教师转岗的,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其在教育观念、接受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专业技能等方面与幼教工作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在农村,大部分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 加之忙于工作和农活, 无暇顾及孩子。还有一些幼儿的家长是隔代家长,家庭教育方式和养育方式不当,不会正确地管教幼儿。农村家长自身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 教育观念较为落后, 没有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缺乏教育幼儿的教育理论知识, 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各种问题。

在幼儿园开展的家庭教育课程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投入,很多家长认为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是为了减轻负担,幼儿交给了幼儿园,一切都由幼儿园自己担当,家长没有多大责任。家长不主动了解和理解幼儿园的家庭教育,缺乏积极性。还有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进行正规的幼儿教育,只要没有大灾大难就行了,本着不大在意的态度对待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农村教育部门应更加及时准确地解读和宣传国家颁布的农村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为农村幼儿教育服务,推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在对民办农村幼儿园的评估与管理, 确保幼儿园在设施、师资等方面应适应当前教育需要, 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

国家教育部门要在政策方面,考虑农村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小学和幼儿园的领导、督查和指导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形成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合力。农村小学和幼儿园要遵纪守法和懂得政策的辅,促进农村幼儿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在农村,就要靠那些甘于奉献的农村幼师了。怎么样才能使农村幼师拥有丰富的才能和专业技能呢?怎么才会有才能和知识渊博的幼师留下来呢?怎么样来壮大师资力量呢?

一是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 对农村幼儿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培训,逐步提高对幼儿教师的资质要求,鼓励幼儿教师在职进修,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历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平。

二是要增加农村幼儿教师数量。高校中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加大农村幼儿教育的宣传,从高校中选拔有志于从事农村幼儿教育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中来,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同时,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 定幼儿教师队伍,防止专任教师大量流失。

三是农村幼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人施教,紧密结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不要拘于教材,也不要麻木跟风城市教育风格。

四是农村幼儿教育尽可能的做到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城乡管理者能相互学习和进步。最终,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给农村幼儿一片南天,给农村教育事业一片南天。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持久的教育,对

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面对农村许多家长本来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正确的前提下,我们又该怎么加强家庭教育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呢? 首先,应该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幼儿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心幼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的新风尚。

其次,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 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加入。作为幼儿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积极支持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给予孩子更多更好地鼓舞和帮助。

第8篇: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的重点和内涵是不同的。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同远程教育手段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及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函授教育在中国农村发展起来。函授教育是运用通讯方式与短期面授相结合进行的学历教育形式。这个时期,参加函授教育的对象为农村技术人员和农业干部及各方面的专业人才。1956年,高等农业函授教育作为系统的学历教育,在原北京农业大学开办农学、植物保护两个专业。1962年,为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教育部提出,“依靠全日制的有关学校,根据可能条件,有重点地试办函授教育”。对于函授教育的内容,1965年高等教育部指出,重点内容是农村需要的农学、畜牧兽医、机电、水利、土建、医药卫生。如北京成立农业函授大学,设有农学、果林、畜牧兽医3个专业;西南农学院、湖南师范学院分别举办农业中学师资培训班。随着“”的到来,这种发展势头并没有持续下去。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农村改革的步伐加快,广播电视教育以投入低、效率高、容量大、覆盖面广和学员不离岗、不离乡等特点受到了农村地区的欢迎。中国农学会于1980年提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业科技知识广播讲座”的建议。1980年,国家农委等10个单位联合成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同时开创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目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拥有“农广天地”固定栏目;在中央电台拥有“致富早班车”固定播出时段;中央农广校建有卫星主站,可利用卫星视频开展教育培训;在全国农村建立了12872多个“大喇叭”广播站。形成了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龙头,有省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39所,地(市)级校336所,县级校2184所,乡、镇教学班7323个,村级教学班4606个,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2065个,专兼职教师10万名。广播电视教育主要是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为主,同时也兼有成人学历教育的内容。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在农村兴起。1998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概念,结合广播电视教育与网络教育,为远程教育在农村发展提供新的基础。2001年,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计划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要建立远程教学平台。而到2006年,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已将课程教学、教学素材、自主学习、学习指导、教师培训、专题教育等6大类资源,按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进度和学校教育的需求,免费向农村中小学发送。2012年,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校校通宽带。在远程教育的实施中,重点在西部农村中小学实施远程教育扶贫项目,利用国内已有卫星网将东部优秀的教育资源向西部地区传送,拉平教育差距鸿沟。中央还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2003年试点的基础上,2007年9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到2010年底,在全国已基本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同时,在多所高等农业院校设立了网络教育学院,并开办了如中国农民函授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针对性、专业性较强的学校用来发展农业远程教育。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还在全国33个省级农广校开通了统一域名的互联网站。由此可见,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提升,网络逐步被群众所接受,有效弥合了信息鸿沟,大大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村群众的信息素养。这种发展为以后的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的走向:需求与供给

(一)现代农业从业者素质提高对远程教育的需求

发展现代农业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适度发展土地规模经营,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相应的从事农业的人口就会减少,留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要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学习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投身市场经济浪潮中。因此,对于新型农民来说,不是简单的在地里出多少力和流多少汗,而是用多少“科技含量”。他们不但要掌握应用大型农业机械,更要学习农业科技信息、科学种田、科学管理。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只有农民素质和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的提高了,农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才能随之提升,城镇化水平才能提升。当前,农村从业者素质不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障碍。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而且其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从事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因此,大力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应成为农村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重点办好一批农业职业学校和1000个涉农专业点,每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00万人,努力实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800万人的目标”。这反映了对农村远程教育的新的需求空间。

(二)就业方式多元化对远程教育的需求

城镇化的过程是产业升级的过程。产业经济理论指出,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数量和质量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城镇化过程意味着大量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中去,由农业生产者变为企业的工人、以及农业企业或者其他行业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而是对传统工业化和小农经济的彻底改造,要让进城农民真正转变成“城里人”,必须在减去农民身上体制性束缚的基础上,提升素质和能力。如果没有能力和素质,缺乏稳定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农民进城意味着选择风险。城市化带来了专业化,在城市中从事智力型和技能含量高的职业的人口占主体。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智力型”职业人口已达30%-40%。而我国的“智力型”职业的人口从1982年到2000年,只增长了3.65个百分点。2005年-2015年,农民将由34000万人减少到28000万人,转移中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转移出来的农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必须作根本调整和提升,不仅是学历提升、更有职业岗位转移过程中的多种技能的掌握。在互联网技术和农村远程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是一盏明灯,有利于引领农民顺利从农村走向城市。

(三)农民精神生活的改变对远程教育的需求

精神性存在是人的一种根本性存在。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就是从根本上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问题。在现代化特别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主体意识的转变,将逐步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将促进农村的社会机制、社会结构、社会价值、社会发展从传统农村走向现代农村。但是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却不乐观。市场经济大潮为农村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农民致富带来了机遇,很多先富起来的农民无节制地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却对精神文化上“吃不饱、穿不暖”不屑一顾,物质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极度贫乏;很多落后农村经受如香功、、地下等外来文化的侵蚀,各种封建迷信、颓废的精神生活方式仍然大量存在着;有的农村如拆迁的城中村,有的农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比阔气;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是风俗、习惯、成见、传统等自发的社会心理。要使农民从封闭、落后的旧观念向先进、文明的方向转变,其主要途径只能是教育,简便快捷的以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应该能发挥更大作用。

(四)生活方式变化对教育需求

城镇化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民生活城市化,就是要以城市化生活方式,来影响、引导农民逐渐转变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城镇化。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认为,“乡下人享有城市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舒适,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了”。清华大学李强教授指出,“在当代社会,城市化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即由城市居民所创造的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也可能在农村得到普及”。农民进城后,与农村密切相连的生活内容被与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相连的生活内容所取代;自主活动和闲暇活动时间的增加。从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城市文明普及间的经验来看,“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为我们在农村普及城市文明,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如果城市文明的普及过程得不到及时有效引导,进城农民会失落、迷茫、无助,部分农民就会重新回到农村。有些进城农民甚至会扰乱生活秩序、危害社会治安。解决这些问题,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教化和塑造的功能,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开办各种形式的教育,对“新市民”进行法制法规、伦理道德、城市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主人翁意识。综上所述,中国远程教育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总体上看,对远程教育需求的空间无论在量还是质上都有很大的提高;需求的群体也发生变化,重点由中小学生转变为整个农民群体;需求的内容由从单一的学业知识和技术教育转变为农民素质的提高。面对这种需求的变化,从供应方面来讲就要做出战略性的调整和变革。

三、对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发展政策调整的思考

从本质上来看,农村的发展无论是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远程教育都具有同质性,其目的在于促进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平等化,是实现共同创造和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性互动过程。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农村远程教育正经历着三个重要变化:一是教育的侧重点从服务于农业发展的技术教育转变为包括技术培养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二是教育途径和方式从单一的媒体传播方式转变为纸媒、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综合应用;三是教育的目标超越了农民身份本身,转变为了培育新市民。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迫切需要进行政策调整和相关制度建设。

(一)制定农村远程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

今后20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二十年,农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与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并存。城镇化建设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大量外迁导致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愈来愈明显,部分村庄甚至成为“空心村”、“老人村”。2012年10月20日,当代著名作家、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在一次发言中表示,过去10年全国每天消失80-100个自然村,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这个数字还将加速增长。相反,一部分具有特色产业的村庄以及已经完成城镇化进程的村庄,外出就业的人数相对较少。而农村远程教育投入巨大。据最新的新闻报道:至2007年底,“农远工程”已投入111亿元,其中中央投入50亿元,地方投入61亿元。全国11万个农村教学点,38.4万所农村小学,3.75万所农村初中分别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卫星教学收视系统、计算机教室。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村落的消失,设备闲置,应用不高将造成巨大浪费。农村远程教育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把其纳入国家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在站点设置上,要体现前瞻性,在做好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站点;在教学内容上,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做好教学内容战略规划,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在受教群体上,要合理估计农村劳动力和中小学生规模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投入规模等。

(二)走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之路

农村远程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农村远程教育产业属性的逻辑在于对公益性的维护。当前,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的几种方式都是党的组织部门和政府部门直接参与进行开展的。政府部门直接参与农村远程教育,在农村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较为落后的情况下是适用的,有利于促进远程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但随着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十年建设,网络硬件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形成了中小学远程教育体系、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网络体系,以及以电视和广播为主要媒介的广播电视教育体系。政府如果再直接参与农村远程教育,往往会导致内容单一、效率不高等缺点,不能应付农村对教育多样化的需要。利用产业属性发展事业的特点是按照经济水平区别对待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发挥“经济人的自利性”,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当然这种的逻辑在实践中也会有局限性。因此,中国农村远程教育应走在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之路。未来走向应是政府出资招标远程教育的项目,由农业和高职院校、公司等单位或者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来购买,然后在农村地区实施。农业和高职院校、公司可以根据地区产业特色,建立“站点+示范户”、“站点+基地”的培训模式,延伸远程涉农教育的触角,扩大教育覆盖面;同时充分发挥二、三产业致富示范项目和成功案例的引领作用,搭建知识转化平台,使远程教育起到助推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实现“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真正把农民对远程教育的潜在需要变为真正的迫切需要。

(三)整合和创新远程教育资源和方式

第9篇:乡村教育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师资;教学设施;新形势

国家教育部提出了艺术教育将纳入学生中高考录取参考依据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据此《意见》到2015年艺术教育或将被当作学校考核和学生中高考录取参评的重要内容。同时《意见》从艺术教育的课程数量、学生参与程度、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指出了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四项:1、量化各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重点工作。2、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3、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意见》在师资问题上也做出了明确说明,要求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艺术教师。实行县(区)域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鼓励艺术教师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要依托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在农村学校设立教育实习基地。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4、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要在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中加大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都来重视、支持学校艺术教育,尊重、关心艺术教师,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教育部的文件中指出了农村的教育现状,针对这一现状,农村音乐教育在这一形式下要积极面对,尽快解决以下几点问题:

一、首先要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二、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就我区而言,有22所学校(中学所,小学所),共有音乐教师18名,其中大来中学、望江联校没有音乐教师,有些学校只配备一名音乐教师,根本无法开满音乐课时,也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没有教师的学校也无法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音乐对人的一生影响及其重要,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课是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多数农村的学校,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没有音乐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综合能力差,教师的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甚至只唱流行歌曲,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做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不能完成教育大纲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区的音乐教师只有三分之二达到了学历要求,其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只是学器乐的,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课堂教学,不能用钢琴或电子琴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说不称职为合格音乐教师,因此很难达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三、加大重视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有些农村学校没有音乐教师更不用提教学设施的完善,我区的长发联校,没有音乐教学用具,教师上课只能清唱,根本不能唱准,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定职称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而且教学设备简陋,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伤害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节音乐课,都被主科老师占用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使气氛活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