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合格人民教师的基础。为使学生掌握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我们小组17名同学,自200x年9月14日至200x年10月27日,在xx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教育教学实习。现将我们小组的实习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小组17名同学于200x年9月13日到达xx职业技术学院,原xx师范学校。由李老师带队,分别在一、二、三、五年级各班进行教育教学实习。
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兢兢业业,工作踏实。每位实习生均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虚心求教,实习期间每位实习生的上课课时在6节以上,承担了实习学校一年级到五年级个别班级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英语、政治等课程,并且每人都承担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教学上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同时积极互相学习,每位实习生的听课记录在10次以上,每位同学都有六个以上新教案,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其中xxx等人的教案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超过了学校规定的要求,xxx等人还以高质量的教学调查报告展示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在班主任工作上认真负责,每位实习老师都能深入学生了解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有的放矢的开展班主任工作。其中xxx等人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实习生。总之,每位同学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受到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赞扬和评价。
二.实习成绩
在教学实习上,我们严格按照学校对实习生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和学校对实习老师的部分规定,从准备教案(查资料)——备课——检查教案(指导老师签字)——试讲——上讲台。各个环节我们都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在锻炼自己的同时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我们也能够与原任课老师配合,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作为原班主任老师的助手,从早上的跟早自习、查人、搞卫生、开主题班会等活动,以学生的自觉自愿的学习态度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为目标。我们在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别情况后,通过个别交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以自身的经历为突破口来教导学生和要求学生,让他们能够以更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通过班主任实习,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提高了对学生整体情况和个别情况的了解能力,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在以老师的身份要求学生的同时又以一名学生的身份来反思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认识到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了用一颗宽容的心和平常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各方面的基本素质都能够得到提高。
通过实习,同学们普遍感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提高。主要有:
1、通过实习,了解了本专业的前言科学及发展方向,为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通过实习,同学们对教学的现状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更为恰当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为真实的体验,这些都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3、通过实习,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和师范生从师任教技能,克服了胆怯心理,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4、通过实习,同学们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更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
5、通过实习,同学们增强了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5分钟的课堂讲授,无疑是口头表达的最好锻炼方式。
三.实习建议
1、应严把大学微格教学关,让所有实习生在走出校门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
2、同学们普遍感到应加强学生的信念教育,让他们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3、到实习学校后,应争取多观摩优秀教师授课,明确职业学校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幼儿保健;学前教育;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师能力随着人们的与时俱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师范学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则是幼儿卫生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为幼师专业的学生为以后的从事幼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专业技能。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的教育本位也是职业中专的实际教育模式。但缺乏实践性和自主性是传统一贯的幼儿卫生学教学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候碰到实际问题便束手无策。因此,针对这种现状应提出有效的措施方法。
一、提高幼儿保健能力对学生的意义
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则是幼儿期,所以教师对幼儿的保健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增强儿童的健康是教育儿童最基本一点。儿童的健康是幼儿园主要特别要注意的一点。由于这个时期,幼儿的各个时期都发展的不熟悉,如身体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功能都尚未健全,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都没有形式,而且非常敏感外界环境的变化。各种伤害也是十分容易形成。精心照度和爱护帮助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基础的组成也是基于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幼儿的身体健康。曾经有哲学家提到过,对于幸福的定义,身体和心灵的健全,保证这基本的两点对别的事物就没有什么大的需求了,如果得到别的东西缺少身体和心灵的健全,那么就不等于拥有幸福。
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是健康,也是和谐发展的结果。或者良好的社会化发展的必备是个体求得生存,相应的教育也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幼儿保健能力,幼儿日常活动能够科学的安排,幼儿的健康成长才能有序的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保障来自于民族素质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国家的未来从下一代的素质和竞争实力中体现的。国家有关规定曾经提到过:“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关系到幼儿教师能否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提高学前教学学生幼儿保健能力的措施
系统能力塑造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多方面规范着学生学习各种能力。如亲和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教育是无止境的,为了让学生未来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没有束手无策的状况,所以针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保健能力的有效措施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法
由于在校学生缺乏幼儿保健的实际经验,对于幼儿保健的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形成。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幼儿保健工作的能力培养。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景。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鼓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幼儿保健的案例教学法学习可以设置场景来模拟练习,选择的案例也有具有典型性,值得学生那里学习和分享的案例。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幼儿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大的益处,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授课时间,学生也更容易的扮演中了解和熟知知识,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不仅能深化到学生脑海中,还能调节课堂气氛,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幼儿保健理论和实际联合起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能得心应手。
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根据典型的案例深入研究,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想要了解他,教师应该多找一些特别的例子来传授给学生,案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渗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加到里面给学生到来负的作用。案例一定要注意真实细节,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对待案例中的病情,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能力。案例都要具备真实的条件,一假设就会失去讨论的目的,结果只有两个不是好的就是坏得,学生就是兴趣缺失,多种的讨论结果让学生更能调动积极性,开发兴趣,所以说,案例的结果越复杂,越多样性,案例就越有价值。值得学生去探究,去摸索。真实固然是前提,案例是多描绘在形象和细节上,而不是列一堆数据和报表让学生观看,还要有生动性,这里说的生动性是指场景的刻画,人物的对白,情节的叙述都可以增加案例的生动性。当然,案例还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具有一举反三的作用。典型的案例可以从中涉及的知识比较全面,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加强对所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从中得出正确的看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关注社会现象的发生。
2.幼儿专业知识的充实
幼儿生理卫生知识扎实是幼儿教师所有具备的。科学活动安排的依据则是根据幼儿的生理结构及其发展特点来进行的。如为了避免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身体受到伤害,教师则应该充分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器官以及如何护理的相关知识。对于幼儿日常活动错误的做法教师也能够及时给予纠正。其次,幼儿的饮食习惯和就餐次数以及食物偏好都要经常了解才能制定具有科学营养的保健知识。因此要合理的搭配饮食给予幼儿所需的营养才是正确的。再次,减少幼儿患病的前提是教师应有必备的医学常识。如了解什么季节常发什么病,幼儿的预防工作也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预防医学知识可以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以及有规律的进行控制,使幼儿的健康有效的促进,提高幼儿生活质量。
3.通过实习来提高学生幼儿保健能力
在实际的锻炼中能力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不但可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对于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可得到培养。要想获取幼儿园相关的实际工作则是通过实习来实现的。没有实习的理论知识都是纸上谈兵,使幼儿保健的实际能力不能较好的形成。
学生通过在实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经验,会得到在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也会充分认识的自己的幼儿园工作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及职责,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可以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具体方法和步骤在幼儿园保健工作实践中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因此实践的操作能力中也涵盖着许多理论知识。许多学生在经过实习后都会形成以下几点的保健能力:①科学管理掌握幼儿的日常生活,前提是在了解幼儿园保健基本工作范围内。②全日保教活动可以科学的在一个幼儿园乃至一个班级中进行,使保教工作计划可以科学制定;③幼儿保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充分运用先前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充分的将理论和实践柔和在了一起。如医学知识,生理卫生相关知识,都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来调动相应的措施。
三、结语
所以,在教学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保健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加以实践,了解学生提高幼儿保健能力的意义,运用案例模拟法教学法,幼儿专业知识的丰富和通过实习来提高学生幼儿保健等能力的有效措施,使理论转化为技能,是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也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竞争发展中有着绝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高玉燕.中职校幼儿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1,(5):117,123
关键词: 运动处方 保健体育教学 运用
运动处方是个体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为获得某一个目标而制定的参与运动的计划。它具有因人而异,随目标改变而改变的特点。保健体育教学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临时性和永久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有缺陷的学生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体育医疗和康复的手段。参加保健体育课的学生须经医生检查确认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学习,由本人申请,经院和体育部门批准。
1.参加保健体育课学生的特点
1.1 体弱、有病、身体存在缺陷,不能参加激烈运动。
1.2 据统计,我校主要病类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肝炎恢复期,心血管病,哮喘病,骨折等。
1.3 体育课的目标不准确。通过保健体育课的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他们的认识不准确。有人夸大其作用,认为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彻底治好疾病;有人认为他们身体条件不好,不应上体育课,学校要求上,就混个及格,拿到体育学分获得毕业证书。
1.4 缺乏科学的锻炼手段。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在中小学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不知道通过体育锻炼能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2.高校保健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2.1 缺乏专门的保健体育教师。现在保健体育课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由老年教师兼任,他们虽然有几十年来的教学经验,不会出偏差,但上课形式与普通学生的体育课几乎一样,缺乏对保健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
2.2 对保健生的要求不高,考核相对较松。现在多数高校对保健生只要求他们上好每周一次的保健体育课,完成保健课上的内容学习,考核时多是送分,结果保健生毕业后仍然缺乏良好的改善自身状况的锻炼手段和方法,不利于终身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
3.运动处方在保健体育课中的运用
3.1 了解身体状况,制订个人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制订必须通过预先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才能做到合理准确。当一个学生来到保健班上课时,教师首先根据医生的病历证明与学生的交谈了解情况,然后结合本校的运动设施和学生的运动能力制定运动处方。一般以一个月到一学期为一个周期,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依据运动处方进行身体锻炼,再根据锻炼的效果师生一起修改运动处方,从而使运动处方更合理、更适合个体的需求。在保健体育课教学中的运动处方负荷采用中等负荷,即个体所能完成最大负荷的50%―70%,用脉搏表示为120―140次/分。练习频率4―5次/周,每次在50―70分钟。运动方式包括各种健身走、健身跑,各种球类运动,太极拳,养生气功,按摩,有氧运动等。
3.2 运动处方在保健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第一阶段,时间为2周,教学内容主要讲授身体形态的测试与评介方法,参加体育锻炼的一般原则,运动处方的制订方法,确定本学期的锻炼目标,制订一份最初的运动处方。第二阶段,时间为12周,主要内容为运动处方的实施,学生依据教师为其制订的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教师为学生的锻炼提供运动器材和辅导,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锻炼效果及时对运动处方进行修改,使其更适合学生个体,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第三阶段,时间为2周,对学生本学期的锻炼目标进行检查,评定学生成绩,同时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通过本学期运动处方的锻炼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教学建议,要求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以为教师今后制订运动处方提供确实可行、合理科学的参考。
4.运动处方在保健体育课教学中的预期效果
4.1 课堂主动积极,参加锻炼的人增多。保健体育课教学中,学生总是跟在教师后,教师安排什么教学内容,学生就练习什么内容。至于锻炼内容,教师只能安排一些大众化的,往往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实际需求,因此,课堂锻炼气氛不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会影响锻炼的人数和锻炼的效果。采用运动处方进行保健体育教育,情况会大为改观,由于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体实际制定的,每个人一份,学生上保健课就能按照运动处方上的锻炼内容、方法、手段及运动负荷进行锻炼,教师为学生提供运动器材、技术指导,解决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学生有了运动处方,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自己如何锻炼才能改善身体健康,因此课堂上参加锻炼的人自然增多,锻炼积极性自然会高。
4.2 课外参加锻炼的人增多。保健课的学生课外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知自己的身体适合什么样的体育运动,怎样进行锻炼才有利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改善。有了运动处方,这些制约保健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就不存在,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会增多,他们会想方设法积极锻炼,保证每周3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3 体质改善,缩短疾病的恢复期。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研究,脚踏实地工作,保健班学生的体质会有明显改善,疾病恢复期缩短,转班学生增多。学生有了运动处方,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会增多,锻炼方法就会合理,锻炼效果就会增强,健康状况的改善也就会明显。
5.结论与建议
5.1 运动处方运用到保健体育课的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平均主义。运动处方个体化,适应学生个体的生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充分调动其自觉性和能动性,增加锻炼时间,改善身体健康。
5.2 有利于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运动处方为学生提供了体育锻炼的时间、运动负荷和运动方式及具体内容,并且根据锻炼的效果不断地修改,使学生获得锻炼的乐趣,提高健身意识,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关键词:农林院校;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16-04
实践教学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其在高等农林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是无法替代的[1,2]。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岗位业务能力至关重要。从进入21世纪以来的15年的历程来看,随着高等农林教育的改革发展,社会上对农林院校各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备宽口径的理论知识以外,必须同时拥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积极应对新时期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新修订的教育部森林保护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初步构建了较为科学的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新体系,重点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保障体系的构建、管理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以达到培养应用型森林保护专业人才的目的。
一、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高等学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普遍弱化,不少高等院校往往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得到根本的重视,很多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受到应有的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训练,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在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后,因为技能和综合素质不够而没有社会竞争力。
(二)缺乏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内容
很多农林高校森林保护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多为单一的验证性内容,如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将森林保护学中昆虫学和病理学的内容按照课堂理论教学的进程安排,从食叶病虫、枝干病虫、苗圃地下病虫等森林有害生物的形态观察再到分类鉴定,基本都是实验标本的演示和验证,这种实验课程更多是对理论教学的重复,学生虽然亲自参与了实验课程,但仅仅是具备了森林有害生物的基本知识而已,实验完成后,学生无法灵活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训练,学生所学知识也是与社会互相脱节,久而久之,学生对森林保护学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三)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农林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型转向重视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型转变。一部分农林高校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财力所限,没有将实践教学经费真正纳入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更没有坚持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列入专项投入,具体表现在实践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教学改革经费、实验课程建设经费、专业建设经费和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经费等投入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很多农林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和考核体系不完善。突出表现为平时的教学管理过程当中,过分依赖或重视森林保护学课程理论教学的考核。迄今为止,部分农林院校尚没有构建科学规范的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考核标准,有的农林高校虽然制订了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落到实处,从而使得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
实践教学体系是贯彻和落实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的体系,具体来讲,就是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实训教学和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旨在循序渐进地培养和塑造农林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技术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等多个方面。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也有较强的优势[5,6]。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教学实验应该摒弃过去那种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大力革新实验模式,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教学新体系。同时,为了保证专业课实验教学质量,特别是保证学生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教师应该加大对对实验教学的预习、操作、记录和器材审签、撰写报告和考核等多个环节的考核。
2.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指任课老师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在一种模拟环境中,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相关专业的心智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实训教学有各种类型,如从程度上分类,有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从结构上分类,有岗位训练、过程训练、项目和任务训练、仿真训练等模式。实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职业技能训练应贯穿于农林院校学生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培养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某一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以增强感性认识、验证某些理论、提高某些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在生产劳动中接受思想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高等农林院校的实习教学常常包括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除此而外,还经常有到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社会实践、调研等多种活动。实习教学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实习教学,才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从而获得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委员会对森保专业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构建了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通识、专业和综合技能实践教学新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为宗旨,三个层次的技能按照知识体系互相紧密衔接,凸显了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解决了高等林业教育与林业生产实践相脱节的实际问题。
1.森林保护学专业通识技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保护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通识技能有两个组成部分:即通识类课程实践技能和学科大类课程实践技能。前者主要涵盖“公共必修课”、“通识类选修课”、“创新技能和素养”、“数理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五个通识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大学生的通识类实践技能;后者主要涵盖植物科学类课程模块,学校每年设置生物学综合大实习,旨在培养低年级大学生的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实践技能。其教学与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结合在一起。
2.森林保护学专业专项技能。该专业技能包括资源昆虫学饲养、森林害虫防治、森林病害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森林有害生物检疫技术、园林植物保护技术、鼠害防治技术等八项专业技能。上述技能主要结合农林业生产实践,于每年的6~8月期间集中安排在秦岭国家生态定位站,即学校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进行,实训和实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充分保证了大学生森林保护学专项技能的获得,为将来走向林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3.森林保护学专业综合技能。主要由森林病虫鼠害监测调查技术能力、防治技术能力、森林植物检疫综合能力、农药药效试验能力、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制定能力、乡镇林场森林防火规划能力等森林保护专业综合技能和毕业论文设计组成,实训持续时间不少于4~5个月。每项实训力求运用适合高等农林教育的项目任务教学模式,既有对项目任务的描述,又有可操作性的实训设计与指导,体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
(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高等农林院校的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括软件保障和硬件保障两个方面。软件保障是指拥有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品格高尚、勤于育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硬件保障指的是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建设。近年来,林学院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与陕西华山景区、黄帝陵古树名木保护中心等校外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了多个森林保护学教学实习和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先进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方式,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既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也加强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有效地提升了森林保护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森林保护学专业在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建设经费和教育部“985工程”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的实验室专项经费,对原有的森林保护学实验室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目前已经建成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森林保护学教学实验中心。近年来,学校也十分重视森林保护学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合并组建以后,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包括国家级秦岭生态定位站、林学院试验苗圃、西安市植物园、宝鸡市植物园、太白林业局苏家沟林场等多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学院还建成了山阳核桃板栗试验示范站、清涧红枣试验示范站、凤县花椒试验示范站、镇安板栗试验示范站、安康北亚热带经济林果树试验示范站、陇县和黄龙核桃试验示范基地以及渭河试验站、杨凌教学试验苗圃2个教学基地。上述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提高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为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监控体系、考核体系和反馈体系四个组成部分。
1.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森林保护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比较复杂,既涉及到实践教学的过程评价,也涉及到实践教学的结果评价。同时,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包括了课程指导老师、学生和实践单位,因此,学校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完善了相关教学管理文件,组织教授委员会制订了森林保护学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和实践课程的质量标准。如在综合性实验教学过程中,从实验内容的筛选、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课的提前预习,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指导、实验报告的撰写批阅到考核方式,都有一整套评价标准和量化指标;而在生产实习和实训过程中,从实习实训计划、实习报告、职业技能考核表到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质量评价贯穿于每个环节当中;而在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从毕业论文题目的筛选、科研资助项目的等级、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毕业论文的撰写、评审、答辩与论文等级评定标准的制定,均有一系列严格的量化指标体系。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力地促进了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质量监控是对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控过程,是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中采用了由林学院、森保系、指导教师组成的三级教学监控管理模式,即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会同教学质量督导组监控森保系和指导老师的教学状态,森保系监控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的教学状态并形成对林学院教学状态的反馈、指导教师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形成对学院教学办公室的反馈。同时,学院积极完善班级信息员制度,在每个班级挑选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实现学生对林学院、指导教师的反馈。通过以上的教学质量监控,我院实现了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的封闭式监控流程。较大地提高了我院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质量。
3.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是根据教学目的,对学生在实践学习成就(知识、技能、习惯、态度等)上的变化做出估价的过程,评定结果正确与否,对实践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传统的森林保护学教学考核体系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实践教学成绩即使占有一定比例,也是以各项实验、实习报告来评定,而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并未完全列入实践课成绩中。为使学生的实践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实验、实训、实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森林保护学实验中心在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绩评定方法的基础上,对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创新,创建了实践教学成绩综合测评体系。如实验课成绩评定指标的选择原则与方法,改革了考试的方式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学生总的实验成绩为百分制。实验设计20%,实验操作20%,学习态度10%,实验结果20%,实验闭卷考核30%。在对学生成绩评定中,教师根据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验报告结果的准确度、精确度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力求灵活、新颖、多样。在操作考核中采取随机即兴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从近3年的实践结果来看,运用实践教学综合测评体系,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4.实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构建。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换句话说,即便目前农林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的技能和素养满足社会上林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那么这种情况也只是短暂的过程,因为这种过程会随着社会对林业高级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被打破。为了使得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得到保证,必须综合教学过程中各种相关信息,进行动态地反馈与调整。因此,信息的有效反馈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构建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借助于学生评教活动。因为在校学生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感受着,他们对教学质量也最有话语权;除此之外,森林保护学专业的高年级毕业生或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的评价往往也很重要,通过他们的反馈意见,可以获得对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客观评价,以确保其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最后是借助于社会上用人单位的评价。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就是高等学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否满足其需要。因此,社会上广大林业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性最有发言权。来自用人单位的反聩信息往往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水平及效果,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实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构建中,建立了基于学生评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关联动态调整评价体系,从而形成了关于实践教学客观、准确的质量反馈体系,从而提高了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质量,毕业生专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四、总结与建议
实践证明,我校围绕高等林业院校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分别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保障体系的构建、管理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92%以上的毕业生完全符合森林保护学工程师及相关职业岗位要求,扎实掌握森林病理学、森林昆虫学、农药学以及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并且有60%以上的学生了解森林保护学的发展方向,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森林保护技术工作的能力,基本上能够达到森林保护专业工程师中等水平,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的战略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高水平农林高校如何积极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肩负起培养和造就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闯出一条适合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是大家都在努力思考并且积极探索的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进程中,主动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建设教学团队,创体体制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传统的实践教学只能让学生得到初步的实践经验,已经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如何依托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和企业,使学生能够在仿真或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使得教学体系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以理论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使整个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标准变得清晰、明确,创新出适应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基于实践能力的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4,(6):75-78.
[2]谢寿安,莫展宏.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林学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2012,(9):74-77.
[3]陈辉.加入WTO“森林保护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2,82(3):27-28.
[4]朱天辉,李芳莲.森林保护学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浅析与对策[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81-83.
现代社会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人才,在具备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掌握娴熟的技术操作技能。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能够形成校企优势结合和有效利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训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索的机会,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项目相结合,培养出符合企业各方面需求的专业人才,在带动企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
1 高职IT服务与外包行业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市场对专业IT服务与外包人才需求量大且紧迫,培养该行业的优质人才是一项紧急而重要的任务。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对于计算机专业技术的讲解,不注重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容易造成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企业需求不符, 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而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这一状况也会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1]传统教学模式也造成了高职教师在实践方面的经验欠缺,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容易传输给学生错误的实践方式,一点小的失误就可能造成企业中巨大的亏损。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丰富专业知识内容的同时,要重视实训课程,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和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引下,制定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教材,设计创新型课程,建设校内外内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2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意义
2.1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才的培养在注重其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实践操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理论教学是学生思维发展和智力提升的基础,而实践过程是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智力运用的良好方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是是促进现代高职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
2.2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校企共同利益的实现
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承担学生的教育责任。高职和企业通过深入交流与探讨制定出符合双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执行过程中优势互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最终企业收获的是一批具备高素质专业能力的对口人才,而学校也成功解决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前期各自付出,后期各取所需,促成一种双赢局面的达成。
2.3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需求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内教学,导致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薄弱,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校企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提高学生对于专业操作的掌握和开发能力,在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的同时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校企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3 构建校企合作下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的策略
3.1贯彻和实践政府各项政策
依据如《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的法规约束,建立合理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有效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的达成。
3.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现阶段校企合作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模式仍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约束,政府应制定详尽的法律条例,明确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和高校各自的应尽职责和业务。对于企业参与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提供政策奖励,如税收优惠,以此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1.2 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部门和机构
政府在建立健全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在地方上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执行机构,并责任到岗、责任到人。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建立,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还可根据各地的不同实际情况和不同行业发展需求组织专项办公室,从而促进校企合作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的全面发展。
3.2 发展特色校企合作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和企业应根据各自需求寻找利益平衡点,积极投身于校企合作的特色办学,制定符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教学课程,组建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配套的教学实训基地,加强对于企业储蓄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和提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3.2.1 高职院校应转变思想,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
高校实行校企合作下的办学模式,不仅是针对教学模式本身的创新,教师和管理者更要深入理解其内在含义,在内心深处给予支持。要积极转变现有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总结现存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的深入交流,探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点,结合企业实际操作运行经验编制新教材,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2]另外,由于传统教学多偏重对于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高校教师普遍实践能力薄弱,不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于高校教师的专业技术掌握和开发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在专业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和证书考取进行激励,全面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3.2.2 企业应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对于学生的教育中来
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在投入一定经济成本的同时,收获的是与本企业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人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效益的回转,提高品牌影响力。因此,企业要把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纳入自身发展计划之中,树立积极的合作意识。企业要与高校建立中长期的合作规划,优势互补,结合自身实际协助高校编制教材、设计课程。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的需求对于高校的学生教育方向是起主导作用的。可根据企业运营的不同阶段和角度,如IT技术研发 、市场接洽和内部管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性教学,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专门人才。
3.2.3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训,而且学生接受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为了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校企要联合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有企业工作项目融入的实训操作过程,能够加强对于教材理论知识的吸收和运用,提高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激发学生投身IT行业的信心和动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3.3 建设完整的校企合作保障体系
校企合作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校企合作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可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个方面进行。
3.3.1 政府方面的保障措施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法律政策和实施细则规定,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制度规范,并对有关部门的实施进行监督。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做好企业和高校发展的后台保障,必要时在资金和物力方面提供支持,以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3]
3.3.2 高职院校的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权益,提高学生满意度。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强度和深度,准确了解企业需求,积极与企业研究制定新型教材,设计合理的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实现夜色教学。并对校企结合模式开展的过程不断进行细节调整,为学生的发展尽最大努力。
3.3.3 社会企业的保障措施
对于企业在校企结合模式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中的保障举措,首先要转换思想,认识到企业参与学生教育的对于企业本身的重要意义。制定与学校合作的中长期的合作计划,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要求一一细化并反馈到高职的教材和课堂中。通过实际工作项目与实训的结合,帮助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另外,企业要注意跟进学生的学生的学习进度,结合学校理论进行不断调整,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活动应是专业培养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在该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讲解比例过大、可操作性不强、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等问题,这也是造成该专业毕业生供需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拟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讨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将其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进行探讨,希图为制定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供思路。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
1.加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学习
可模拟社会保障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社会保障费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运行模式。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可以对社会保障理论有更为深入地理解,也为校外实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在《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课程中可以引进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教学。鉴于全国各地实用的申报系统软件不同,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使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也可介绍当地社会保障部门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作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课程来讲授。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使用的是“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软件和网络版软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则引进济南市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
2.延伸现有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训课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要进行一些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国家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后,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劳动合同管理的人员去思考和掌握,如劳动力成本、解雇员工风险、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等等,还有制定厂规厂纪、解雇员工等应当有一定的法律程序。在讲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规》这门课程时,除了要介绍《劳动合同法》的条款之外,还要将法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入“劳动全同管理软件”,注重实务操作内容。在讲解劳动争议等内容时,可以组织本专业学生在校内模拟法庭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保险精算》课程可适当增加实训学时,《人事测评》课程可以介绍“人力素质测评软件”等。
3.努力不断优化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代表的课程群,包括从选题、文献评述、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抽样方案的制定,到调查访谈的实施,直至问卷录入、统计分析到最后撰写报告,应该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大量问卷调查和调研报告,选题可围绕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得到提高。
在保证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压缩甚至淘汰演示性、验证性、模拟性的基本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有教学计划、教师有明确要求的学生在校园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将专业内容融入到如文艺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武、校内科技服务、创业设计、公益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各地和多个高校曾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极大地普及了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学生就业劳动保障政策等咨询服务。
高校可将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作为完整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体系进行要求和规定。科技竞赛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挑战杯”、“新苗计划”、校内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的指向,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本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1.实习与社会实践
实习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和责任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课程实习时间安排较短,可以采取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见习等形式,时间较长的还有阶段实习或短学期(也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两个暑假)和毕业实习。
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弱势群体的疾苦;也可以让学生在一周内按照当地领取最低生活补贴的标准生活一周,体会穷困家庭成员的感受;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去参观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流程,也可以以客户的身份访问社会保障机构,谈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感受,并提出可以改进之处;还可以请学生去养老院等机构做义工,这些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加强对其所服务对象的认同感、树立服务民众的信念非常重要。大学生们利用暑期,结合专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学生将来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重视学生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本专业应建立有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直接在社会相关机构进行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本专业毕业走向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应该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扩大实习基地建设范围,除了原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企业事业单位外,还应该将民政局、慈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纳入进来。在实施手段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实习逐渐由单纯教学实习向科研实习、就业实习转变。
另外,在实习模式上要灵活多样,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实习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迫于就业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毕业实习阶段甚至阶段实习阶段作为就业的试用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分散实习、与就业结合的实习是必要的。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
毕业论文是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训练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升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管理毕业论文工作中,可规定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保证一人一题,切实做到选题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坚持“真题真做”并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学术性;鼓励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选题,由学生确定或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在保证基本训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做一些提高性、拓展性的研究专题,提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
在我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要求在学生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下发毕业论文任务书,主要是对学生提出和规定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任务,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起引导、启发及规范的作用。任务书指明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大体上可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和论述该主要问题的具体要求,计划进度,推荐的参考文献(5篇左右,含外文文献至少2篇)。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外文资料,进行外文资料翻译,了解选题的国外研究进展情况;通过检索和阅读大量相关国内刊物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预答辩等环节,保证选题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采取二次答辩、学校及教育厅两级论文抽检等举措,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3.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习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的方式,让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部门工作人员,结合某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内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也了解一些实际工作情况。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环节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管理定量分析》实验项目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劳动社保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1周布置下去,第15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并做统计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笔者对本人指导的近几届毕业生,要求将《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学年论文(第三学期)、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论文普遍存在的空洞与摘抄的现象。
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看,有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于一般同学,且因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数据翔实,其所提问题和对策更有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普遍高于一般同学。如一名同学的学生课题是“浙江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他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从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的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了。
四、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子体系构成,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的能力的拓展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新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2]张玉平等: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
[4]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117-03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类型在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对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产生的[1]。在我国,应用型大学是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大学而言的,它是按照我国目前大学培养的特点,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2]。目前,我国本科高校总数的1/3定位为应用型大学,由于这类高校大多设在地级市,所以又称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1]。安徽科技学院于2009年获批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14年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确定了“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的办学定位。
1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行业内部的实际需要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立足之本;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培养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3-4]。因此,实践教学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师资制度不健全、队伍力量不够、基地建设不完善、评价体系不科学、监控不到位等等[5]。具体表现为: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新教师多数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实践经验,老教师不能及时掌握现代实用技术,因此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资金和场所不能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学生不能及时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现场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合理、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教学质量的评价执行不到位,实践教学教师也各自为战,无统一的标准,监控与管理较为混乱;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不科学,多数仍采用传统的“笔试”形式,不能真正放映学生的实践教学水平,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主动性。
2 种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为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需要,我校种子专业主动出击、全面调研、统筹规划,紧紧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种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构建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习与实训相结合的“三能合一、十六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学科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突出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三能合一、十六个环节”即专业课程实习、专业生产实践、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实训、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论坛、大学生创新课题、创新创业大赛、校企合作创业课题,个性化拓展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村官、暑期企业营销实战。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规定课内实践教学不少于26周、课外不少于17周,在166个总学分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占3分,加上课内实验折合的学分,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39.6%。此外,根据种子专业特点,实行农忙学期制(6月下旬至9月底),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实战训练,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更突出学生社会活动综合能力的培养。
3 种子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为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执行,并取得实效,我校从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实践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实践教材、实践经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等方面构建了以系统论为支撑,办学理念先进、培养方案科学、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条件保障得力、运行机制规范、效果评价科学合理的地方用型本科高校种子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
3.1 制定规章制度,确保实践教学有章可循 要确保实践教学各环节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制度健全了,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监控有制度可依。为此,我校在学校层面制定了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实验教学与成绩考核评定、课程实习管理规定、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细则等实践教学相关制度。学院结合种子专业特点,对相关制度进行了补充和细化,从实践课程、实践师资、实践教材、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及质量评价与监控等方面对实践教学相关环节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3.2 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行业企业专业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但目前许多应用型高校教师主要来自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些青年教师大部分是从学生直接过渡到老师,缺乏实践教学的能力和经验,从而导师应用型本科高校所要求的“双能型”教师缺乏。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主要通过“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内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对新进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由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其导师,制定指导计划,通过指导,2a内获得“双能型”教师资格。二是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挂职锻炼或利用课余和假期担任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专业指导老师,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三是鼓励和引导中青年教师参加行业、职业培训和相关资格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四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技术服务等,通过项目和实战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外引”主要是通过弹性引进或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承担相关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如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营销等实践环节邀请种子企业技术人员或种子管理部门相关专家指导学生,以弥补校内实践教师的不足或实践经验的不足,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3 加强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场所需求 实践教学场所一般包括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训练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等。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场所存在实验室利用效率不高、校内实践基地管理混乱、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等问题。我校种子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卓越农艺师支撑计划等项目的建设改善实验室软硬设施,在原有遗传育种实验室和种子学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了分子育种室、种苗培育室(组织室)、创新实验室,并根据种业岗位群建立了种子检验室、种子加工室、种子发芽室等功能室,实验室面积超600m2以上,仪器设备价值1 000余万元,完全能满足种子专业实践和种子科技创新的室内要求。二是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利用省振兴计划和高水平大学创建专项资金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规范管理,新建种质资源圃、种子生产试验田、微型种子仓库等,并推行校院二级管理,确保校内课程实习有保障。三是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皖垦集团、安徽隆平等种业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负责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聘请企业专家在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等关键环节全程指导,从而确保校外实习见成效。
3.4 完善教材建设,确保实践教学地方特色 质量高、操作性强的实践教材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为了充分体现地方性、应用型和高水平的特点,学院组织种子专业课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企业及生产一线进行专业调查,了解社会对现代种业人才的真正需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编写能体现地方特色、实用性强、系统规范的种子专业系列实践教材,如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安徽沿淮淮北种植业特点,编制地方性、操作性强的《种子生物学实验指导》《种子生产技术实验指导》《种子加工贮藏实验指导》《种子实践》和《种子实训》等实践教材。
3.5 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实践教学经费 目前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实践经费得不到保障,使得实践教学停留于纸上,得不到很好的实施。我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保障充足的实践教学经费:一是学校每学期划拨实验室易耗品维持费,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二是利用省级振兴计划、高水平大学创建等专项经费,确保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硬件设施建设。三是利用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卓越农艺师支撑计划等,通过项目驱动,确保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训练等正常运转。四是通过种业企业的横向合作经费,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以上几种渠道,种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经费充足,确保了实践教学扎实有效开展。
3.6 科学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目前许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仍采用传统的“笔试”形式或根据实践报告或实物进行评价,缺乏对过程的考核评,导致考核评价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出实践过程,很难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准确判断,不仅挫伤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我们根据学校和学院实际,构建了学生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以及企业、行业、学生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以上3个层面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评价体系主要以过程操作考核为主、结果(目标)考核为辅,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结果只作为评价的参考。教师评价体系主要依据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考核标准的制定及执行、专业技能大赛指导成绩等方面对实践课教师进行考核。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根据学生实习企业的评价、行业对实践内容及成效的评价、学生家长对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满意度以及被研究机构采用的评价指标等情况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
3.7 全程监控,确保实践教W落到实处 一是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不能由任课教师说了算,要通过课程组、教研室和学院讨论后制定执行,避免了实践内容的重复性,保证实践内容的连贯性;二是学院督导组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全程监督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三是学校督导组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督导,杜绝师生散漫实践教学思想的产生。
4 种子专业实践教学成效显著
通过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我校种子专业实践教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学生的实践技能显著提高。毕业生获得国家级“作物种子繁育员”和“农业技术指导员”的比率达100%,部分学生获得了省级种子检验员资格证书。二是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明显增强。通过构建“三个环节、三项课题、三大训练、多种大赛的专业实践创新体系”(即“学科带动―项目驱动―教师指导三个环节,大学生创新课题、企业创新课题、科技创新兴趣课题三项课题,暑期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综合训练田、企业专业实训三大训练,种子检验技能大赛、生物标本制作大赛、农科学子风采展之农科专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并以“三进二促一创”(即“应用性研究进课堂、进教材和进学生毕业论文,科研促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的开展,通过科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平台”)为途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90%以上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生产实践,近3a来,学生参与申报专利的达20余人次,学生参与发表的论文达20余篇。三是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2012-2014届种子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8.4%、98.6%和100%,学院多次获校就业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连续3a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荣誉称号。四是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从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种子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思想道德素质”过硬,90.1%的单位认为专业基础扎实;在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评价中,选择“很强”、“强”的分别占到93.8%、95.1%和92.6%;毕业生能“完全适应”或“基本适应”工作岗位要求,58.0%的毕业生获得过销售冠军、优秀员工、工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新闻奖等单位、县级、省级奖励;在对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的调研结果中,超过98.5%的用人单位表示“很满意”或“满意”,毕业生技能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达到74.1%以上,29.6%的单位指出,种子专业社会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陈小虎,吴中江,李建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及发展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4-6.
[2]王良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10-13.
[3]金晶,陈斌,臧靖.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2(12):27-28.
[4]王丽霞.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7):13-14.
[5]陈平.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问题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7):28-31.
【关键词】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一主两翼;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005-03
全科教师培养问题备受重视,广大师范院校对全科教师培养的概念内涵一直不断研讨,却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教育部也出台了不少有关“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政策,2012年教育部、中央编办等五部门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双语教师、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这表明国家层面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高度重视及中国乡村学校对小学全科教师的迫切需要。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指出未来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即“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2018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为乡村小学培养补充‘全科教师’”。
我们也注意到,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指向“乡村教师”,早期提出全科教师的概念,是由于乡村小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学点分散,规模较小,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许多教师不得不跨年级、跨学科教学,这就让多学科教学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在目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从全国视角看,真正在乡村办学点开展多科甚至全科教学的小学教师不到小学教师总人数的30%。《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小学专任教师626.91万人,普通小学16.01万所,小学教学点9.65万个,估算乡村教师200万人左右。那么带来一个问题,不同师范院校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定位不同,从城乡定位看可以是中心城市小学教师、县级城市小学教师、乡镇小学教师、办学点小学教师,各个类别对全科教师的要求完全不同。县城以上的小学教师一般要求专业学科明确,乡镇中心校一类小学教师要求“主要学科明确、多科胜任”,而办学点需要全科胜任的教师。这就给“小学教育”人才培养带来了困惑。
在这样的前提下,成都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展了15年的探索。
一、成都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
成都大学小学教师培养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清朝举人陆绎之创办的早期师范学校“淑行女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培养了成都市主要的城市小学的教学与管理骨干;新世纪以后主要培养大成都及全省范围的城市小学、城镇小学教师。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符合小学一线教学岗位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卓越全科小学教师,要求培养的新教师能够“胜任主科教学基础上的多科教学”。对多学科和相近学科的学习和教学基本规律的掌握是小学全科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体现全科教师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是在一定宽度的学科知识域上形成教育关键能力和综合能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江净帆教授提出“小学全科教师不是知识总量的简单相加,不是文理知识的简单交叉,而是要形成一种多学科的跨界诠释与重构能力”,也正是这样的思路。
二、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一主两翼”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成都大学依托四川省卓越小學教师培养计划(2016)、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2017年)、成都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教育类专业本硕桥梁课程研究(2017)及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课程与教学论(2020),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指导下,围绕“专业情意深厚、专业知识广博和专业能力全面”三大教育目标,基于“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项基本功”,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师资队伍、丰富全程实践体系、搭建本硕课程桥梁”为总体思路,建立起“一主两翼”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一主两翼”强调全科教师背景下的一专多能(模型见图1),“一主”为“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教师教育专业基础和一个主干学科的学习,以适应可能的学生硕士教育阶段基本素养要求或在未来工作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两翼”中的“左翼”是学生在主干学科外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适应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右翼”是学生技能训练、兴趣和特长发展,面向校本课开发和教师生活的闲适雅趣。实践表明“一主两翼”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提高了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了其就业,为学生适应工作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创新全科型人才培养模式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研究基础教育发展趋势,适应学生毕业后就业、考研、未来生活与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认同和师德修养、扎实的教育知识和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自觉的综合素质全面的全科型小学教师。
全科型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项基本功”。以教师专业情意为核心,达到本科层次的学术水平和小学教师的全科专业化水平,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包括教师教学所需要的备、讲、辅、评、研、写、管、唱、跳、画十项基本技能。
2.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一主两翼”既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是课程体系骨架:选择师德修养和小学一个学科教育素养课程修习为主干,选择小学其他开设学科的教育素养课程修习为一翼,选择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课程修习为另一翼,建构基于“一主两翼”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模型见图2)。
(二)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1.通过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专业竞争力
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于2011年立项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后,“以参与式教学为主线的小学新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课题获201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一主两翼’全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2018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小学教育专业”计划先后立项为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围绕精品课程和教学项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经过艰苦而持续的全方位改革,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重点打造教师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取得突出效果。“教师职业道德”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在“爱课程网”上线,受众达数万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建设成为四川省第二批应用性示范课程,“教育学”立项为首批四川省课程思政课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分别立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些成果促进了成都大学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和专业优秀系列教材的开发。
3.利用科研课题展开对专业重大问题的研究
成都大学近5年围绕城乡统筹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小学教育、全程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案例的研究与开发等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立项科研课题40余项(含国家级2项,省部级10项),出版著作和教材30部,近300篇,获得科研奖省级三等奖2项;市厅级奖项10项。这些成果被及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使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更加突出,地方教育服务更加有声有色。
4.学科建设显露优势
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学科已成为成都市重点学科;2017年获得教育学专业学位硕士点,“小学教育”方向2017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今在读的小学教育硕士研究生60位。一系列的立项与获奖展现出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强劲的专业竞争力。
(三)丰富全程实践教学体系
1.在全程实践中培养综合素质
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在校内定期进行微课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书画艺术训练、行为观察、形体训练等教学实践;在课外推行“小先生”制度,锻炼提升师范生技能与领导能力。2014年,成都大学的“小学教育实验教学平台”获中央财政326万元资助,使学校实验室的条件领先于省内同专业;43所实践教学基地小学,为每学期分年级、专业和层次开展教学实践提供了保障;泰国的海外实习形成了国际化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机制。通过见习、助教、试做、顶岗实习四个阶段,实现了全科教师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保证了实践内容的渐进性、针对性和全面性。
2.在因材施教中强化个人特长
倡导与指导学生主持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级创新实验計划项目研究。近5年,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0余项、省级20余项、校级100余项。不断开展创新科研,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鼓励并指导有专长的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性竞赛,近5年本专业学生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有51人次,包括儿童文学原创、英语竞赛、书画比赛、汉字书写、艺术表演、舞蹈比赛等。学生因此强化了特长,凸显了个人发展的优势。
(四)搭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平台
1.构建人才培养的多主体协同机制
成都大学全面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构建“大学—地方政府—小学”(即U—G—S)合作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成立由教育管理专家、一线小学教师、大学教授组成的小学全科教师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小学基地校是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共同体。多方合力为师范生成为全科教师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开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途径
成都大学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区县联盟”,建成多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有力保障师范生在校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建立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的小学全科教师教育体系,贯通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研修等环节,实现学校教育、职业体验和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组建“省小学教育协同创新联盟”,集全省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培育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的小学全科教师。
(五)考研升温,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成都大学经过6年的实践,小学教育专业考研比例由10%逐年上升到40%左右,考研成功率也达到5%—10%。以20毕业生189人为例,考上研究生14人、公招教师65人、大学生村官9人、其他新体制小学70人、成都各类培训学校30人。据麦可思测评报告,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主的师范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指数为94.1%,就业竞争力排序全校第一,评价报告见表1。
通过合理设置差异化的全科教师培养目标和定位,较好地应对了不同学校、地域、层级的学校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针对性问题。多年实践获得了以下人才培养成果:
(1)确定“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项基本功”全科小学教师培养理念;
(2)兼顾“一主两翼”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实效性与宽适应性;
(3)全程植入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综合化、全科化目标;
1.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涵义及培养重点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指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对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其目的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为基础,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条件,以从事研究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为核心。这种研究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资料、问题、表达三方面,资料能力包括检索文献、收集资料、阅读资料、鉴别资料、归纳综述五方面的能力;问题能力包括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三方面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包括逻辑思维、分析与综合、创新三方面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重点是从事教育研究所必须具有的三方面研究能力。同时,培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端于好奇的天性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一种以实践方式为主导的穷究事理的活动。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过程的本体意义在于它的生成性,是新体验、新认识、新观念、新价值的不断生成;同时必然伴随着“人的生成”,伴随着研究者智慧的积累、视野的拓宽、精神的陶冶、人生境界的提升。[2]故研究必然是一个严谨而有感情、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品位与风格、可以促进人类福祉的工作。[3]可见,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他们对研究的兴趣、对教育研究价值的理解。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教育研究兴趣、热爱教育研究的情感与态度,是十分必要的。从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范围看,主要涉及小学教育、小学教学、小学管理等方面,因而其研究主要包括小学课程、小学教法、小学儿童、自身专业成长等;从小学教师实际所从事的教育研究类型看,主要有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等。由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其一般能力和小学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他们关注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初步具有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性思路,即以研究性态度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体验研究过程,初步具有课题研究能力、教育叙事能力等。
2.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凸显过程性,在“做中学”
以往本科生毕业论文、科研活动注重的是结果而忽视过程,其后果出现研究流于形式、理论学习与实际脱离、抄袭等问题,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研究是什么、研究应该怎么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习获得的。而学习教育研究的最好方式是“做中学”,从做中体验如何做教育研究。因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教育研究方法而忽视教育研究实践的观念,必须为他们提供教育研究全程实践的机会,注重过程、注重体验,并在实践中使他们受到系统的、持续的训练。
(2)倡导模仿性,提供有效示范
一定意义上讲,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始于模仿,但大多数本科生缺乏应有的模仿意识与能力,面对一个具体问题该怎样解决,尽管已有研究成果提供了示范,却不会利用,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来做。所以在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中倡导模仿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育研究示范,以便成为大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提供大学生优秀或不成熟的研究习作作为教学案例,帮助他们理解、模仿;引导他们在研究问题过程中自觉寻找、发现模仿对象,并能在分析、参照模仿对象过程中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3)构建系统性,形成培养合力
在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中,尽管已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大学生科研活动、毕业论文写作等方式,但因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并没有形成培养合力,其培养效果并不如人意。探索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发、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如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教育实习等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教育研究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教育实习为本科生提供了首次、直接、真正接触小学的机会,为他们观察小学、思考小学问题、反思在校所受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等提供了可能。因此,必须将这些教育资源加以整合,整体设计培养方案。
二、“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1.调整课程设置,形成“123课程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是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践探索的重点。以往小学教育专业只有一门“教育研究方法”课,并不能承担起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任务。因此,我们改革这一课程设置,形成了“123课程模块”,即课程模块由一门必修课“教育研究方法”、两门选修课“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和三次以上教育研究专题讲座组成。课程设置节奏与大学生科研活动过程、毕业论文活动相应,必修课与选修课分设在大三上下两学期,专题讲座由大二开始,贯穿大二至大四年级。整体设计教育研究课程模块内容。其中“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侧重小学教育研究的基础性、理论性;“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课程内容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具体化与深层化,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所必须掌握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讲座作为课程的补充,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活动,如在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前,组织“如何选题、如何写立项申请”的讲座,在科研立项后,组织“如何开题、如何实施”的讲座,在科研项目结题前,组织“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讲座。
2.以课题研究为主线,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开展教学的方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并不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改变这一教学模式,探索将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与科研活动、毕业论文撰写三合一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行动研究的重点之一。经实践检验,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依据课题研究过程开展教学活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从知识体系入手,而是按照课题研究的逻辑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帮助学生针对小学教育现实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小组给予深入细致的指导。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引导他们在自拟课题的引领下,采取合作、自主、探究、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共同完成科研实践系列作业的同时,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知识,形成研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有两个重要操作环节。一是搭建互动平台,除了师生课堂上互动、课下辅导外,建立网上资源库和网络课堂,形成网络互动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建立网络资源库,包括主要参考书目以及有关网络资源的链接、教师文献库学生案例库、每一种研究的经典范例等。利用网络学堂上传课程课件、研究文献范例等资料,在网络学堂与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课程学习体会等。此外,建立与小学互动平台也是必要的,可以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学习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改革考试方式,变以往以知识点为主的考试方式为系列实践作业,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实践作业主要是根据本科生做教育研究的实习作业,从选题、开题到收集资料,从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具体实施,从文献综述的撰写到研究报告的撰写,从中期汇报到期终汇报,设计一系列实践作业,确保学生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多渠道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探索
1.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学是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我院课程设置方案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地位,依托这类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主要形成了开发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实施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布置研究性的教育实践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小学德育实践论”课程为例,主要采用了叙事教学法和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的方式。叙事教学法是指以叙事为抓手,通过借助、分析、撰写、分享叙事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教育叙事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利用课上十分钟时间,由二至三位学生讲述德育故事,其他学生评析;二是任课教师以德育故事为抓手,在学生评析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带入德育理论;三是讲授并指导学生撰写教育叙事,从中训练他们教育叙事能力。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调研提纲的设计,调研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所感兴趣的德育问题,运用教育研究方法课所学知识设计访谈提纲;二是调研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十一假期访谈一位小学教师和小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写出初步的访谈报告;三是调研报告的分享与修改,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之后由各小组推举代表在全班报告,在此过程中指导调研报告的修改。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完成了小学德育问题的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
2.将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本科生接触小学,亲身体验教师职业的开端阶段,对本科生未来的教师生涯具有重要影响。以往教育实习任务主要是教学,并没有教育研究的内容。在教育实习中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是一个新尝试,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列为教育实习任务之一,需要有一系列具体要求与活动,如要求本科生在实习期间注重对小学的观察,尝试发现小学存在的问题,反思小学教育理论在小学实践中应用的状况,并写成实习日志、小学教育问题报告、教育实习故事等;实习结束后,组织他们开展讲述教育实习故事、做教育实习报告、展示教育实习作业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教育实习结合。本科生在大四下学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找工作两项重要任务,由于就业压力,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找工作中。在此情况下,要求学生大四第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期间,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资料收集工作,不仅克服了这一矛盾,而且有助于保证毕业论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