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爱国的现代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3课,这首诗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颂的名篇。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缅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的慷慨激昂的诗,这首诗具有意象独特,情感表达强烈等特点。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象和象征。
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注意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采用诵读、析读、悟读、赏读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象征,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3、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4、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向学生渗透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3、理解诗人以独特的、具体可感的意象抒发深沉的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体会诗作的意象和象征。
2、自由探讨诗歌的主题以及深沉的爱国情怀。
3、合作探究,提升关于诗歌的答题能力。
4、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为主要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点
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读。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把握诗歌内在的感情基调。
难点
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意象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教学突破
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的认识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中应采用图片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并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诗歌的意象和象征的作用。
学法指导:深情朗读——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备好课
2、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观看图片,畅谈感悟
出示一组日军侵华图片,让学生谈感悟。
(设计目的: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中,由此导入课文)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他是地主的儿子,因为命相克父而被寄养在奶妈家中,为贫苦农妇哺养,对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他自称为“悲哀的诗人”,早期诗歌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感情深沉,格调昂扬。代表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这些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他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1985年获得法国颁发的文学艺术勋章,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诗歌写作背景: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品读诗歌,领悟情感
1、初读,读准节奏;
本环节主要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节奏,并能根据节奏朗读诗歌。
朗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范读、抽学生试读进行。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 / 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 / 用嘶哑的喉咙 / 歌唱:
这被暴风雨 / 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 / 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 / 吹刮着的 / 激怒的风,
和那 / 来自林间的 / 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 / 我死了,
连羽毛 / 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 / 我的眼里 / 常含泪水?
因为 / 我对这土地 / 爱得深沉……
2、研读,读出感情;
本环节主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重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本环节通过名师范读、学生表演朗读、名家配乐诗朗诵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3、赏读,品味思想
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品读,体会诗中渗透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设计目的:读诗是享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四、借助意象,认知象征
1、小小拦路虎——意象。让学生明白意象定义并能快速找出文中意象。
2、普通拦路虎——象征。通过举例、作诠释等方式,结合课文让学生明白象征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的涵义,能找出文中意象的象征义。
(设计目的:弄清意象和象征两个概念的涵义)
五、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合作学习,攻下四个问题——
问题:1:小鸟的歌声应该是“清脆的”或者“婉转的”,可是诗人却用 “嘶哑”一词来形容自己的歌声,这是为什么?
问题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的?
(设计目的:为读懂诗歌打基础,提升答题能力)
六、分析诗歌,发掘主题
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在诗歌中,诗人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神圣的民族战争,这种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通过诗人的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朗读—— 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领会发掘主题之法,达到思想教育目的)
七、拓宽视野,渗透德育
运用幻灯片闪现“”事件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事件”的认识,《宪法》,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不容侵犯。
(设计目的:通过当前政治热点问题“事件”让学生谈谈对“事件”的认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渗透法制教育。)
八、寄语学生,鼓励自强
课后寄语: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关键词:李白;“诗与乐”;当代价值;突破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7)01-0059-04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后年少离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他有着“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爱国本心,有着“酒放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豪气傲骨,也有着“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的艺术情怀。李白一生“志在青山”,游历祖国各地,陪伴李白始终的是他的诗、他的酒、他的剑、他的歌……
一、研究进展
李白与音乐关系密切。他不仅是著名诗人,而且擅长剑棋琴书、能歌善舞。如,《留别于十一兄巡裴十三游塞垣》诗中写道:“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此诗描写了李白在友人“楚舞”的带动下,动情吟唱“楚歌”的情境;《幽涧泉》诗中写道:“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客有哀时失志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幽涧泉,鸣深林。”由此诗可知,李白美妙的琴声竞能引人倾听,可见李白琴艺之高。此外,李白还创作了大量描写古琴、吟、舞、歌等的音乐诗作,李白的乐府诗、绝句等也都有着明显的音乐特征。
笔者多次参加四川李白研究会、李白纪念馆、马鞍山李白研究所等机构举办的学术活动,有幸了解了来自祖国各地及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学者关于李白的研究动态,越发感觉到李白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中,研究李白的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们都试图在自己的学科外寻找新的研究领域,其中不乏将研究的视角转向李白诗词音乐上者。学术交流中,文人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方言吟唱几首李白的诗歌,以表雅兴;在学术汇报中,学者们也经常提及李白诗词音乐的研究意义。凡此种种都表明,大家已开始关注李白诗歌的音乐魅力。
在文献资料的查询中可见,1995年,葛景春先生较早地在《文化遗产》杂志上发表的《李白诗歌与盛唐音乐》一文,开始了对李白诗歌与音乐关系的研究;2009年开始,笔者从音乐本体的层面对李白诗词的演唱方法进行研究,挖掘收集了李白诗词留存下来的古乐谱,并出版了专著《李白诗与乐》,在《中国音乐》《音乐创作》等刊物发表了《李白诗词音乐及演唱初探》《李白诗歌的音乐》等文章;2013年,赵璐教授在《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表了《李白王维乐府歌诗音乐之异同》,文中把李白与王维在乐府歌诗音乐方面的特点做了对比分析;还有付晓玲、孟修祥、常德坤等人研究了李白诗歌的节奏、诗歌中音乐内在的特点等等。同时,傅雪漪、于晓雪、任半塘、王昆吾、陈石萍、陈四海等人探讨了唐诗与音乐的关系,其中涉及一些李白诗歌音乐方面的内容。
就李白“诗与乐”的音乐表演现状而言,较早的成果是由蔡肇祺、李秋成、吴丹雨三位老先生为李白的诗歌谱曲,并制作《秋浦歌》CD光碟,由陇西音像文化出版社出版。他们谱曲的共同特点是运用现代作曲手段,结合自身的音乐喜好,采用多种风格,例如,他们运用了黄梅戏、川剧、京剧、越剧等戏曲、民歌及通俗等元素,演唱也采用地方戏曲和民歌、通俗的方法。安徽马鞍山李白研究会经常举办“李白诗歌朗诵、演唱比赛”,这种常态化的比赛活动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2014年开始,笔者收集李白留存下来的古乐谱18首,查询史料记载,研究、推衍盛唐诗乐的演唱风格,与任立志共同伴奏编曲,联同山东、四川高校的声乐教师和演员们一起模仿、演绎、录制了《李白诗词古乐谱演唱》CD光碟,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2015年,笔者组织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和舞蹈系部分师生共同筹办“李白古诗词音乐会”,以歌、舞、朗诵、情境再现的方式演绎李白的一生。这样的演出既有古典文化内涵、又创新了教学模式,并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受到音乐界同行和外国留学生的认可与好评。2016年,四川李白纪念馆在全国发起为李白诗歌谱曲的活动,得到全国热爱李白诗歌的音乐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即将出版一本李白诗歌曲谱集。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李白“诗与乐”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一些制约该课题研究的瓶颈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音乐本体的研究缺乏深度和连续性,非音乐学者跨界研究的局限性,当代价值研究的肤浅性。
(一)音乐本体的研究缺乏深度和连续性
从2009年开始,音乐学者们从音乐本体深入到李白诗词探讨中,经过6、7年的发展,这些学者在研究李白诗歌音乐本体内容时主要集中在李白诗歌演唱、李白诗词古乐谱作曲特点、李白诗歌音乐内在特性、李白诗歌的节奏等几个方面。但是研究的人员较少,研究的内容处于初始阶段。
首先,著名词曲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刘崇德(1998)的《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为我国古代歌曲总谱,书中收唐宋词、元曲、明清戏曲及民歌共4500首,其中收录了李白的部分诗歌古乐谱。王迪先生(2007)的《弦歌雅韵》收集整理了几首李白诗歌古琴曲谱;其次,P者(2009)的《李白诗词音乐及演唱初探》中对于李白诗词音乐及演唱,从有乐器伴奏、无乐器伴奏、词乐演唱、现存李白诗词古乐谱梳理等4个方面推演出李白诗词演唱的特点,进而钩沉李白诗歌音乐创作、吟、唱的历史原貌;再次,吉文斌(2008)的《李白乐辞述考》、孟修祥(2010)的《论李白诗歌的节奏》、常德坤(2014)的《李白诗歌中的音乐内在特点》等文章挖掘了《唐声诗》《乐府诗集》中收录的有音乐痕迹的李白诗篇,总结了李白诗歌与各地民间音乐的特点、描述李白歌辞的口头表达方式、指出李白部分歌辞作品选词配乐、依调填辞、按字填辞的人乐情况;此外,笔者(2009)的《李白诗歌的音乐》中通过对李白诗歌中的音乐元素的挖掘,现存曲目的梳理以及音乐环境的分析,探寻了李白诗歌的音乐踪迹;赵璐(2013)的《李白王维乐府歌诗音乐之异同》一文指出,李白的乐府歌诗音乐以北乐为主,音域宽广跌宕,节奏、旋法形态多变,具有飘逸洒脱、热情豪爽、意蕴醇厚的整体审美特征;付晓玲等(2013)《李白乐府歌诗的音乐研究》的文章从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核心音调、旋法特点、结构材料与终止式五个方面对李白乐府诗歌中可以入乐的部分(即歌诗)作品作了音乐本体方面的初步探析,等等。
以上研究成果的共同特点是,某一个视角的研究缺乏连续性和深入性。由于音乐学者历史、文学等知识欠缺,不管是古乐谱收集、李白诗乐演唱推衍、古谱音乐的作曲手法研究、李白歌诗音乐与同时代诗人的歌诗音乐对比分析都是点到为止,同一方向的研究没有深入下去。从事李白诗词古乐研究的人员数量和质量呈递减趋势,处于研究的瓶颈期。
(二)非音乐学者跨界研究的局限性
其一,葛景春(1995)的《李白诗歌与盛唐音乐》一文中指出:李白的一些长篇乐府歌行也和盛唐的一些大曲、法曲一样,其结构布局、节奏的韵律,纵横开阖,富于变化。李白的乐府歌行本是从古乐府而来,或仿古乐府而作,或拟古题而有变化,其与古乐府的血缘关系则是显而易见的:傅雪漪(1994)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吟与唱》、杨名(2014)的《唐代舞蹈诗研究》、陆云(2013)的《唐代吹奏乐诗研究》、余晓雪(2013)的《唐代琵琶诗研究》等文章对盛唐诗歌中描写的吹奏乐、乐舞等音乐构成元素进行分析;其二,朱谦之(1935)的《中国音乐文学史》、任半塘(2006)的《唐声诗》(上、下)、王昆吾(1996)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等著述论证了唐诗不仅以绘声传达音乐之美,而且唐诗的语言本身也蕴含着一种“音乐”,他们试图描述中国古代诗歌的原貌,揭示其发展规律;其三,陈石萍(2001)的《唐诗与音乐》一文中,从唐诗与歌词、唐诗与民歌方面探讨了唐诗与音乐的关系;其五,陈四海(2002)的《思无邪――中国文人音乐思想研究》、侯双霞(2013)的《浅析(全唐诗)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袁行霈(2008)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仲崇宾(2010)的《全唐诗》等书著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对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盛唐诗人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也对诗歌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进行了分析。
对于李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诗歌的音乐属性、诗歌的美学特征,诗歌发展与音乐关系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在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理论分析很有深度和广度,但是由于这些学者并非音乐专业的学者,他们专业的融合与跨界也是无法逾越的问题。受专业的限制,学者们的研究不能深入到李白诗歌的音乐本体领域,关于李白诗歌的音乐节奏、音乐韵律等音乐元素特征的分析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当代价值研究的肤浅性
目前的首要问题是李白诗词音乐与现代诗词音乐研究缺乏借鉴性。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盛唐诗歌的音乐在当时达到极致繁盛的局面,而我国现代的诗词音乐(包括艺术歌曲)创作出现了瓶颈倾向。尤其是我国的部分通俗歌曲的现状更是堪忧。我国现代部分通俗歌曲、网络歌曲深受欧美、港台影响,放弃传统的审美模式,原创精神缺失。同时,源于词曲作者本身文化、音乐修养不够,他们追求怪异的曲调、粗俗的歌词,有些作品甚至可谓低俗。
目前,国内的一些作曲家开始尝试诗词音乐的创作和研究,例如,曲效弘(2014)《林乐培的声乐组曲(李白夜诗三首)的作品风格及演唱分析》对林乐培的声乐组曲《李白夜诗三首》进行作品风格及演唱分析,认为其创作技法高超,融入了中国戏曲、中国传统乐器、中国五声调式等中国元素。我们是否可以把李白诗词音乐与现代诗词音乐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古代诗词音乐在作词、作曲、表演等方面的经验,改善当今歌曲创作肤浅、低俗的现状?这项研究值得音乐家、文学家、史学家们重视和深思。
其次,李白诗词音乐环境对发展现代文化市场缺乏引导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目前流行音乐市场的无序性、严肃音乐市场的萎靡状态俨然存在。同时,音乐人与社会机构协调、音乐创作与时代精神宣鞯然方诖砦缓腿蔽坏南窒笫庇蟹⑸。我们应该借鉴李白诗词传承发展的模式和体系,发展中国当代的诗词音乐文化,借助当代诗词音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工业社会安抚人们浮躁的心灵,提升人们的审美修养。
三、突破的路径
(一)加强有深度的持续性研究
政府、院校、研究机构及演出团体,要支持和鼓励从事音乐创作、音乐理论分析、音乐表演的音乐学者和表演艺术家,投身到中国传统诗词音乐研究中来,给他们提供研究成果推广的平台,引导高级别的报刊、杂志发表他们的文章,为古诗词和传统音乐演出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高雅艺术进企事业单位”等等活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音乐修养。
在李白诗词音乐研究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梳理李白诗歌入乐的曲牌种类,像新乐府辞、近代曲辞、清商曲辞、横吹曲辞等,把它们汇总归类,重点研究诗的韵律与音乐节奏的同宗、同源性;分析依歌填词和依诗填声的诗歌歌曲差异,推衍李白诗歌创作的特点;选择代表性的作品,尝试诗歌、音乐、舞蹈三结合的历史原貌情节重构,为演出团体或者在校学生的艺术实践及教学实践提供学理支持。
(二)音乐人与非音乐人的合作研究
已有的李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研究大都是由美学、历史学、文学研究的学者完成。他们从美学的视角研究李白诗歌的美学思想,从历史学的视角研究李白诗歌与古代民歌的关系、从文学的视角研究李白诗歌的音乐属性等等。未来,研究方向应该渗入到对音乐的节奏、旋律、作曲、表演等纯音乐元素的专业分析中;同样,音乐学者研究李白诗词也有局限性,他们分析李白诗词古谱特点时,应该加强对古谱来源考证,加强对古谱旋律、节奏产生的史学、文学原因分析等。
在唐代,诗歌与音乐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诗歌的产生有的是依歌填词,有的是依诗填声,诗人与乐人形影相随,共荣共生。我们可以借鉴李白“诗与乐”研究中的音乐环境、音乐人与诗人、音乐传播途径等的分析加强当代音乐人与非音乐人的合作研究,鼓励他们互相支持、双向介入、资源互用、互相渗透,达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效果。
(三)深入挖掘李白“诗与乐”当代价值
1.对当代诗词音乐创作的借鉴
当今社会需要借鉴盛唐诗乐的音乐环境、歌曲创作手法、声乐演唱技法、歌曲传播传承的途径,进而提高当代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水平,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建设内涵。我们应该先了解当代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探讨不同类型的音乐给现代诗歌创作带来的启发和灵感,分析现代诗歌的音乐节奏和思想内容对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并从诗论家的音乐性理论的个案分析中考察现代汉语诗歌在音乐性理论上的创建与得失,以照亮新诗未来的音乐之旅。然后,从诗乐创作、美学思想两个角度对比李白诗乐与当代诗乐的区别;收集李白诗词古乐谱和当代有代表性的诗词音乐,对比分析它们的曲式结构、旋律、节奏等创作特点;对比分析李白与当代著名诗人的美学思想,找寻他们的异同点,钩沉诗乐演变轨迹,为当代诗歌的音乐创作提供可以参考的历史依据。
2.对当代音乐文化发展传承的借鉴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你会写《艾青诗选》读后感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1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依旧富有活力,时光飞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孕育滋养了几代人,经久不衰。
我出生在北方,艾青生于浙江金华,属于南方,但他却对异乡疆域的北方充满热爱。读着他的《北方》,仿佛已置身于苍茫的北国土地上,厚厚的黄土地给我带来沉重感,我只身站在无垠的荒漠上,望着从更远的北方吹来的无情的风,正肆虐地带来贫穷与饥饿,当时的风很寒冷,但不是刺骨,却给人带来透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山坡、河岸、颓垣与荒冢都在,感叹这个时代的悲哀与不易。我最终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是些什么,是无奈,是痛苦……那种从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光明社会的企盼。
我顺着作者的笔处,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无奈与痛苦,见到了不愿看到战争与磨难、渴望和平的广大劳动人民,也体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五千年的洗礼,这上头有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哺育中华儿女的黄河,古老的国土,古老的河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是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的、与最古老的种族。文字很简短,却深深震憾着我,因为它承载的是那个时代中国广大群众的精神与信念,寄托着北国明天的和平曙光。
作者以笔为枪,以纸为战场,猛烈抨击侵犯我中华土地者,以博爱之心真实反应出农民的不易与艰苦,正是他的爱国爱民之心,他的诗词才值得被千秋万代所传唱,颂扬!
我要思考那个时代以及我此刻的生话,就算缺少或没有艾青的博爱与企盼,北方人也会继承先祖信仰,勇敢地生活下去,我也要学会勇敢、坚强,努力奋斗,到达梦想的生活!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2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他曾任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艾青的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幼年时被父母视为克星的他被寄养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于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作为儿子的疼爱,反而得到大堰河浓浓的爱意和关心,从小感染农民的纯朴和忧郁,在他以后的创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将自己作为儿子的深情寄托到大叶荷身上。于是在他创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达了对大叶荷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她不幸身世的描写。
艾青创作还受西方哲学和文学影响。在诗歌中,他将现实主义主义手法和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吸收世界诗艺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其丰富性。同时他又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感情炽热,结合了革命浪漫主义诗风和现实主义本色,极富革命战斗精神。
艾青在其创作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独特的审美意象,忧郁和崇高之情,反映民族悲剧性境遇。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善于捕捉意象、色彩渲染增加形象鲜明性,具有散文美,融汇光彩和音乐的律动。递进排比句式,首尾呼应的手法。“太阳”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两大中心意象,是其创作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艾青把自己对于祖国和广大农民的深切关心赋予在诸多作品中,他与劳苦大众一齐同呼吸共命运,可谓忧国忧民。他的忧郁就是农民的忧郁,他的愤懑就是农民的愤懑。而他对“太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他对这一个时代的忧虑,他希望光明、春天的到来,能够带领深陷黑暗中的人民走向黎明。两个意象互相映衬,完美融合,达到现实与理想的交汇,民族与世界进步思潮的统一。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中,反映自己名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这是艾青创作的思想主旨。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3春风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里,都不如你———《艾青诗选》!
——题记
读艾青的诗选,我获得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坚韧意志。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培养了我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养成了我遇事不含糊,办事不拖拉的工作习惯,造就了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的工作态度。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曾经作为一名菜鸟的我站在这里,心里诚惶诚恐。
记得我曾经说过我要把自己从一个小女人变成女汉子,经过这两个月的努力,蜕变,今天的我终于华丽转身!我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祷,来点风,来点雨,让我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若心中种花,日子便会生香,踏实肯干,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会让名著这朵花娇艳盛开,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读艾青的诗选,我充满对精神家园的憧憬,坚定不断前行的信念。早上5点起来上早自习,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外面冷嗖嗖的,漆黑一片,一个人走在冷风中,不禁悲从心起,眼泪掉下来!自己其实是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当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睡觉总不踏实,常常半夜2,3点醒来。
细数人生历程,感觉还是很幸福的,小时候在家爸妈温和慈爱,对我疼爱有加,嫁人后老公高大帅气,女儿乖巧懂事,并且唯我是瞻。无论别人多么飞黄腾达位高权重,我并不羡慕,更不会嫉妒,我只会祝福,祝福他们越飞越高,前程似锦。人各有志,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人的追求和心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拾起笔,我的心瞬间清静如水,澄明透彻,内心奔腾着快乐的水花,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悦喷薄而出,无法抵挡。
读艾青诗选,我体悟到纯真细腻的情感,感受到淳淳师生情义。带了六年的毕业班,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已经把你们当成了恋人!
你们虐我千百遍,我把你们当初恋!不必怀疑我对你们的真情,虽然,我对你们从不百依百顺,你们犯错了我会批评,你们任性了我会发火,但那是爱之深责之切,在我的内心,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在人生的竞争中会赢!
爱是一种单向的付出,不用想是否能得到回应,既然上天安排了我们师生的缘分,我就用自己最大的力量,送你一程,我愿意你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超过我的曾经!其实老师和学生之间,同样是一场目送,我会默默地站成你们身后擎天的大树,祝福你毅然远行的背影!
读艾青诗选,唤醒了沉睡的心灵,引领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像用吸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4《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一定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己。只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只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只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5早就听说爱情是著名的诗,阅读这本《艾青诗选》时还猜想,他的诗豪迈?还是像徐志摩的一样委婉?都无从得知。这次就以一种未知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不惊奇琪艺朵朵涟漪。
爱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艾青的是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的语言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虽说我可能喜欢乐观话得豁达的诗,可艾青的一生经过很多波折,可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从中提炼出诗人忧国忧民大情怀。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是在记忆里永存。
读完《艾青诗选》这一本书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艾青写这首诗时正难国内当头,这首诗写出了艾青的忧郁。他的忧郁源自于农民的苦难,这里有浓烈的爱国之情。
作者用一只鸟的形象开头,在个体上面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是为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的为祖国大地而歌唱。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也要像爱情那样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而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唯有努力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要保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爱情是重要的事,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会深思,就算少了盼望,我也会努力盼望我以后的理想生活。
关键词: 孟子 浩然之气 散文影响
屈原与但丁是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代表诗人,同时又是中西方极具典型意义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的楚国,但丁生活在中世纪末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时间相差一千五百余年,但二人都生活在剧烈动荡与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并兼有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他们在经历了长期的放逐与流亡生活之后,依然横而不流,执著追求,表现出了“独立不迁”的高洁人格和“深固难徙”的爱国情结。屈原为“冀君一悟”,“发愤杼情”,乃赋《离骚》;但丁为唤醒世人,追求独立和自由,遂作《神曲》。
一、诗魂和诗神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不朽诗篇《离骚》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对后世抒情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中国诗人之魂。闻一多曾这样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1]
屈原出身高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名嘉字懿,“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汲汲自修,“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理想远大,“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少年得志,“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但君王不明,信用群小,怒而疏之,继而被放流。屈原罹忧,却独立不迁,仍然希望“存君兴国”,将“俗之一改”希冀于“君之一悟”,但“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因此,他不得不上昆仑求女,下洛水寻媒,以致神游于天堂,但都无法解决内心的矛盾。特别是当看到楚国上下“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之时,他叹息道:“已矣哉!国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既然出路已经断绝,他唯有效法彭咸,以身殉节来表明心迹,“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于是,屈原于五月五日怀恨投汨罗江自杀。王逸《离骚经章句序》赞曰:“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闵其志焉。”
但丁·阿利盖里,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是一位伟大的意大利民族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神曲》流芳后世,被誉为“诗神”。恩格斯曾这样评价:“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2]
少年时代的但丁好学深思,潜心研究诗学、哲学、神学、逻辑学等知识,获取了关于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青年时代的但丁积极参与政治,加入了代表市民利益的归尔甫党,并参加了反对代表大封建主利益的吉伯林党的斗争。斗争胜利后,在归尔甫党掌控佛罗伦萨政权期间,但丁在市政厅中任职,并于1300年当选为佛罗伦萨的六大执政官之一。后来,归尔甫党由于内讧分裂成黑白两党。1301年,黑党与教皇勾结,夺取了政权,伺机对白党进行了报复和迫害。为此,但丁同理性的白党结盟,反对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1302年,市政厅以“贪污公款”和“反对教皇”的罪名,开除但丁的公职,判处永久流放。[3]P25-28从此,他开始了漫长而颠沛的流放生活。对于被抛弃、被放逐的无助感,他曾这样讲道:“我一心一意地希望回到那个城市去,我差不多游荡了全意大利,可却无家可归,像一个叫花子,违忤我的意志,展示着我的伤疤,人们却往往对这种伤痕累累的人加以指责。”[4]流放期间,但丁亲眼看到意大利各地壮丽的山河,以及各地动乱的现实和平民阶层困苦的生活,视野从佛罗伦萨扩大到全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并逐渐意识到自己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唤醒人心,追求独立和自由。1307年,但丁毅然中断了《论俗语》和《飨宴》的写作,开始创作《神曲》,把悲愤和解脱写进他的伟大诗篇。1315年,佛罗伦萨政府实行大赦,宣布只要但丁交付罚款,表示忏悔,即可返回。但丁视之为耻辱,断然拒绝。1321年,但丁不幸染上疟疾,不久病逝于拉文纳。这个上帝的宠儿再度回到了造物主的怀抱。[3]P36-39
二、《离骚》和《神曲》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但丁流放,遂作《神曲》。屈原被放逐,无法解决自身的矛盾,一路“疯癫”一路歌,最终“忿怼不容,沈江而死”,铸就了一个千古悲剧,同时也实践了“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人生哲学。但丁被判处永久流放,政治上的挫折和自身的痛苦遭遇使其开始忧虑人类的命运。他要对恶人处以最严厉的惩罚,给予善人最高的荣誉,用心灵重锤为那个时代定音——人类需要新生。为此,他叙写了一个灵魂因理性与信仰而获得重生的喜剧,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全诗长达376句,约2490字。屈原从叙述身世、品行、理想写起,斥责了君道不明、党朋猖獗与路道险隘,抒发了自己遭谗人嫉怨的苦闷与矛盾,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的理想追求,不与奸佞为伍的斗争精神和对楚国“深固难徙”的眷顾之情。诗篇是用战国时代南北通行的“官话”写作的,其中零星地“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加之受边裔文化的影响,以致诗文艰深古奥,曲高和寡。[5]不过,方言的使用却让诗篇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与《神曲》的语言特点是相似的。但丁一反欧洲中世纪必须用拉丁文为文学语言的“清规戒律”,开创了用当时被称为“俗语”的佛罗伦萨方言写作的先河。这一语言上的创新,使文学创作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接近大众口语,同时也有利于意大利文学语言和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神曲》由《地狱》、《炼狱》和《天堂》构成,每部各有33个章节,加上作为全诗序曲的第一章,共100章,长达1万4千余行。诗人通过奇特的幻想,旅行于三界,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诸位名人对话,指出一条通向智慧和信仰的道路,最终走出迷惘和错误,获得永生。再者,关于“意象”,屈原钟爱香草,但丁倾心玫瑰。《离骚》写出了16种香草,如江离、芷、秋兰、木兰、宿莽等。玫瑰在《神曲》中出现11次,甚至在《天堂》中但丁还写了《天上的蔷薇》一章。屈原在诗中“依《诗》取兴,引类譬喻”,“以香草配忠贞”,用佩服、搴揽、饮餐等抒发对香草的钟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神曲》写出了玫瑰的美丽与芳香,以及她在宗教意义上的崇高精神。如《天堂》:“因为我见过玫瑰树,整个冬天∕满身荆棘,坚硬而不许人触碰∕后来却开出朵朵诱人的鲜花。”
三、诗学观
屈原开创了“楚辞”这种新诗体,被誉为“辞赋之宗”。由于他没有留下关于骚诗的文论,我们只能在《离骚》诸赋中蠡测其诗学思想,归纳有三:(一)“屈心而抑志”,“遵道而得路”,确认“诗言志”的文体。屈原所言之志,是他追求“美政”的政治理想,包括因理想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感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刘安《离骚传》赞曰:“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二)“发愤以抒情”,强调“诗缘情”的审美内涵。《离骚》主怨,“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表现了一种借诗抒怨泄愤的创作意识。(三)“内美”与“修能”并重。王国维《人间词话》就《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说“文学之事,于此二者,不能缺一”。屈原本是就自己内在品质与外在才能而言的,王国维引申为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6]屈原的诗学观,奠定了中国抒情文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并影响着后人的诗歌创作及诗歌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可谓是“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但丁的诗学思想具有浓厚的中世纪色彩,又显露出新时代诗学的创造性特征。他独到的诗学见解归纳有三:(一)诗学即神学。《圣经》怎么说,诗也会怎么说,神学和诗学在作用的方式上是一致的。他说:“对信奉上帝的人来说,诗人写作的风格,必须与第一个描述、赞美真神的人所使用的风格相同。”[3]P56-57他还把诗歌按体裁分为三类:悲剧、喜剧和挽歌。(二)“俗语”应是诗人的创作语言。他指出“俗语”是自然性语言的本质,拉丁语不是千古不变的神圣语言,每一个诗人都应使用最适宜诗歌创作的标准的平民语言,以符合现代诗歌要求的风格。(三)语言应具有审美性。诗人要对诗歌进行技巧性地装饰,以才识驾驭语言,使其更好地匹配于主题。[7]
综而论之,屈原与但丁在人生遭遇、诗歌创作等方面既有相似又有相异之处。《离骚》和《神曲》代表中西文学的两座精神丰碑,可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
参考文献:
[1]闻一多全集(第5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3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9.
[3]薄伽丘,布鲁尼,著.周施廷,译.但丁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梅列日科夫斯基,著,汪晓春,译.但丁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15.
[5]周建忠.楚辞考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19.
基本方法步骤是:自查资料识背景诗人反复诵读品诗情质疑讨论赏诗意延伸升华悟诗理,简称为“识-诵-赏-悟”四步诗歌教学法。
一、自查资料识诗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因此,笔者设计了课前“自查资料识诗人”这一教学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阅读环境,不仅有助于扩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还能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通过观察、倾听、动手操作等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积累知识信息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从书籍资料中,从网上查询诗人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黄河知识。例如笔者《黄河颂》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了解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通过历史课了解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了解作者作品,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感受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激情。
情境导入:
同志曾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同学们谈谈黄河在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学生交流完毕后)引出《黄河颂》。
简介创作的时代背景。( 学生介绍查阅资料情况,教师适当补充。)
1938年,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在课前5分钟演讲中,要求学生以“我看光未然”或“历史黄河”为题进信息交流,不仅提高了演讲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听众主动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更深入地感知诗歌意象黄河形象,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反复诵读品诗情
语文教学把诵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诵读应该成为初中诗歌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在《黄河颂》教学中,我们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听读、诵读、析读、自由读、合作读、探究读、配乐读,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品味诗人的真情实感。
1、听读。利用多媒体教学,听配乐诗朗读。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从整体上感悟这首诗对黄河精神的热烈赞美和对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真诚祈愿。
2、自读。教师对学生进行节奏和重音方面的指导。也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共同体会诗中的感情。
3、合作读。用交响乐的方式设计诗意的美读,可以让感情的潮水如汹涌波涛般,一层一层劈空而来,很有感染力。第一节男女生单人交替诵读,中间几节分男女声部合诵,而最后一节则全体齐读。这种交响乐式的诗意朗诵,一应一和,将诗歌的感情一步一步推向。诗人对黄河精神的热切颂扬之情,不用老师说,“一切尽在一读中”了。
4、析读:引导学生诵读“最喜欢的诗句”,并简要分析所表达的感情及深刻含义,让学生领读该诗句,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感悟,这个环节应和下面的“质疑讨论赏诗意”有机结合在一块进行,教师应调节好读书与讨论赏析的节奏,处理好听讲与诵读、思考与表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听的热情,思的激动,说的明快,读的酣畅。
5、背读。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不同的组合,提出不同的要求,全班同学进行沸沸扬扬的背读竞赛。
如《黄河颂》设计了如下环节: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6、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发表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三、质疑讨论赏诗意
调控教学中“释疑”这个环节,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让学习小组讨论、筛选,共同问题最后全班商议。
教师针对问题“适时点拨,相机诱导”,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充分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真挚情感。当然这个环节与前面的诵读也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笔者教学《黄河颂》这样处理:
内容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这一部分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副图画让你感受到黄河怎样的精神特征?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体现这些特征?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针对教学目标1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将课文的结构、内容、主题进行梳理明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朗读诗歌)
四、延伸升华悟诗理
调控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为“延伸迁移”,它与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超文本”“大阅读”理念一样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视课内外的沟通,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创新精神。为此,在《黄河颂》教学的最后环节里,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更深一层领悟这首诗歌透露的豪迈雄阔的爱国激情,使学生不仅受到审美的教育,而且使心灵得到熏陶和升华。
1、听唱歌曲黄河颂。
2、用相同手法写一首歌颂长江的诗。
[关键词] 古诗词 研究性学习 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何谓“人文性”呢?程红兵老师说:“所谓人文性,从感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从理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 可见,人文性指向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被“灌输”或“训练”,要通过自主探究和熏陶感染来培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凸显课程的“人文性”呢?我尝试了一条通过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之路。我发现:
一、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引发了学生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英国诗人勃莱克在《天真的预示》一诗中所写:“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里收藏。”②
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草一木,都是诗人对自然生命的细致体验、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人在凋谢的残花身上体验到积极乐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诗人在盛开的桃花身上品味到春意盎然;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诗人在孤傲的梅花身上感悟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这些诗句,我觉得若只让学生朗诵、欣赏是不够的,就还让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例一:我引导学生研究“古诗词中的色彩描绘” ,学生赏读了“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等诗句之后,不仅获得了强烈的审美体验,也因色彩的触动而生发爱自然爱生命之心。
例二:我引导学生研究“诗人眼中的柳” ,学生归类了大量咏“柳”名句:唐彦谦的《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极写柳之苗条婀娜;李商隐的《赠柳》“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极写柳之繁华茂盛;施肩吾的《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极写柳之离别伤感;李商隐的《柳》“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极写柳之稀疏憔悴……在交流成果时,学生感慨道:“自然万物万象更新,只有拥有一颗最细腻的心,拥有一双充满情感的眼睛,才能真正欣赏到自然生命的美。”
例三:我引导学生研究“唐诗中雨的感官角度” ,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人听雨――“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有人看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人触雨――“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之后,我引发学生去观察感悟自然,以“雨”为对象写一首现代诗,同学写道:“雨,飘进我甜蜜的心灵,冲洗一切聚散离合。”“春天的雨轻声呼唤着大地……冬天的雨透示着隐藏的生命。”“雨,全世界的痛楚都好像是你在解除。”
我还针对四季让学生研究了“诗人的悲秋和喜秋”,针对动物研究“唐诗中的鸟声鸟影”,针对植物研究“春花春草春常在”……这些研究性学习引发了学生与自然生命的共感,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开启了他们善感的心泉,去诗意地感受自然,享受生活。
二、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当代教育的过度物质化、功利化,导致许多学生情感淡漠、道德缺失。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③千古传诵的诗词佳作,所展现出的道德世界是至高至善至美的。如果开展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势必能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丰富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
设想,在研究《古诗词中的拳拳“母爱”》的过程中,学生怎能不体验到“慈母手中线”中母亲对子女的牵挂;在研究《古诗词中的炽热“爱国”心》的过程中,学生怎能不体验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赤诚。
曾经,我引导学生研究过“陆游的爱国”,“苏轼的豁达”,“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等,学生在一条条探究之路上细细品尝着一道道情感大餐,将道德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
三、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提升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学生经历单一、思想单纯,让学生在成长中间接获得人生经验,正确认识社会、人生、自我,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体味人生百态,全面认识生活,思考自我人生,学会为人处事。
我采用的方式:针对诗人的人生经历作研究。我曾让学生在暑假里看百家讲坛北师大副教授康震讲的李清照、苏轼、杜甫等专辑,然后研究语文教科书向学生推荐的孟浩然、李白、李商隐、杜牧、杨万里、李清照等诗人诗词的写作背景,学生写出了不少小论文,如《我看李清照的清丽人生》、《李白的浪漫人生之旅》、《彷徨的杜牧和他的忧国忧民诗》等。这样,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社会、认识人生,让学生对人生的跌宕起伏,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如何体现,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或许将来面对困境,学生会走得从从容容。
四、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构建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生命的本真状态,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向往着自由。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④卢梭也说:“在一切动物之中,区别人的主要特点的与其说是人的特性,不如说是人的自由主动者的资格。”⑤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让公民拥有自由的个性精神,民族的集体精神就会沦为空话。初中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中学校园在学生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语文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的天地中体验自由的愉悦,并获得自由的个性精神。
首先,古诗词研究性学习能给学生学习形式上的自由。在古诗词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把确立课题、研究体验、交流成果等自由权都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穿针引线者。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西江月》时,几个学生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中数字的运用感到好奇,就趁机收集了众多带数字的诗句:“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并写了小论文《数字入诗赏析》。一次,几位学生要研究苏轼的一生,在收集资料时发现苏轼曾2次到杭州做官,就转为研究《苏轼和杭州的不解之缘》,例谈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作品、趣事等。可见,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所张扬的自主探究方式,所体现出的开放性特点,真正把自由学习原汁原味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构筑自由的精神家园。
其次,古诗词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学习内容上的自由。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自由飞翔,古诗词中流露出的人类精神世界足以让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引导学生对“李白”作专题研究,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了许多课题:《酒中诗,诗中酒》、《李白杜甫“相看两不厌”》、《李白诗中月亮之意象》、《善于想象的李白》等,研究过程中,学生们无不徜徉于李白的精神世界如痴如醉,各有收获。可见,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向学生充分、具体地展示了一个丰厚、广大、美好的人文空间,学生自由享受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仁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智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气度……
再次,古诗词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学习思维上的自由。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在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我曾结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启发学生去研究诗人对月亮的描写,体会其中的想象。学生撰写出小论文:《古诗词中“月”的想象之笔》,例谈了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等对嫦娥心理的想象;晏殊“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等对月宫情境的想象,苏轼“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文征明“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等由月及己的想象 ……在研究学习中,学生揭开了想象的真面目,在本单元的写作中也大胆展开了自由的想象思维。另外,学生在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中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筛选,融入自己的思考视角,这是创造性学习。所以说,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激发创新思维的学习契机,给学生学习思维上的自由。
如果我们把人文素养比作一个地球,那么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支点。在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会看到学生自由的翅膀、流动的思想,我们会看到学生对社会的关怀、对人生的审视,我们会看到学生爱的胸襟、美的心灵。语文教师们,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阿基米德”吧!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程红兵.关于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通信.行者在线网.
2、肇星编.古今短诗三百首•外国. [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
3、人文素养读本编委会.我与大师学哲学 [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114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爱情诗文教学资源,初中教材中的《陌上桑》《关雎》《蒹葭》《鹊桥仙》《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高中教材中的《再别康桥》《致橡树》《氓》《静女》《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锦瑟》《雨霖铃》《江城子》《声声慢》《雨巷》《神女峰》都属于爱情教学资源。对这些文本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开展爱情婚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爱情观。
但是,当前中学语文对这些爱情诗文的教学存在两种偏离。
一种偏离是回避爱情教育。如《致橡树》,教师会讲成是一首政治爱国诗。再如《鹊桥仙》,教师在教学时,可能只会注重对诗词方面的解说,而对所体现的诗人爱情婚姻观却不加以比较深入的探讨。
另一种偏离是脱离文本说教,忽视对这些诗文本身的美的感悟和品味,使得上出的课不是语文课,没有语文味了。例如《氓》,教师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爱情及青春期教育上,来规劝学生不要过早的谈恋爱,否则就有女主人那样的命运,其把爱情完全比作洪水猛兽,夸大负面作用。这种脱离文本的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不充实、肤浅。
这两种偏离都有悖于教材选文的目的,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因此,对中学语情诗文教学问题应该做更进一步的探讨。
一、中学语情经典诗文的解读目标
中学语情经典诗文教学该以正确感受诗文的表达之美和解读诗人对爱情婚姻的感受与见解为教学目标。
(一)感受诗文的表达之美
诗歌是美的,这种美主要表现在诗文的表达之美上,包括韵律之美、修辞之美、意境之美。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经典爱情诗文的表达之美。
1.韵律之美
诗是音乐性的语言。诗句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回环往复之美通过诗歌的平仄和押韵之间和谐的搭配表现出来,读起来琅琅上口,彰显音乐之美。爱情诗文亦如此。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双声叠韵的运用增加了诗的音乐性。《再别康桥》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反复,加强诗歌的节奏感。叠词“悄悄地”、“轻轻地”以及押韵无不显现诗歌的音律美。《雨巷》中“雨巷”、“姑娘”、“芬芳”、“惆怅”、“丁香”等词在韵脚中多次出现,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整首诗分为六节,每节六行,每个字数长短不一,并且重复相同的韵脚,全诗首尾呼应。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彩。《蒹葭》中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音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e的字,这样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只有每章最后一句变化成五字句。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修辞之美
诗歌修辞之美首先体现在注重炼字上。诗歌因篇幅短小,在字词方面的选择很有讲究。“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课本的注解是“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牵牛星和织女星离我们都很远,为什么只能是牵牛星很远织女星灿烂呢?细想下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原来是“远远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一样的灿烂”。“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中的“弄”字把善于织布却无心织布、心不在焉的相思女子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人不是直接表现女子“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缠绵相思,而是从织布这平常的小事着手,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诗歌修辞美还体现在各种修辞格的运用上。不同的修辞格在表达效果上各有其妙:引用、借代、比喻、比拟使语言形象生动,反复、排比、对偶、夸张、顶真增强语言的气势,设问、反问设置跌宕起伏的语感,双关、用典则尽显委婉含蓄的情意。
《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把镀满夕阳余晖的柳比作迷人的新娘,更添显了柳的婀娜多姿,同时也提供了开阔的遐想空间。“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生动的情趣,使得青荇的俏皮可爱跃然纸上。《声声慢》中言:“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诗人赋予雁人的愁情,把凋零的黄花比作是为伊消得憔悴的思妇,使得这种看不见的愁思具体化,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灵动性。《陌上桑》中对偶句“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从服饰正面突出了罗敷的美貌,而排比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则从侧面夸张烘托,为后来突显罗敷的心灵美打下基础。《锦瑟》中庄生梦蝶、望帝托鹃、沧海月明、南海鲛人等典故的运用则增加了诗歌的朦胧之美。
3.意境之美
意境包括“意”美和“境”美。“意”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与境的结合就形成意境。美好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并且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雨霖铃》中“寒蝉”是凄凉的化生,“长亭”乃痛苦之处,“船”是漂泊惆怅之绪的幻化,“杨柳”是依依惜别之情,“雾霭”凄美了离别的愁绪,渲染了无奈之感,“月”自古更是多情物。大量的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从而达到意与境的完美结合。《蒹葭》中“水”是柔美的女性,“露、芦苇、霜”则营造了一种朦胧淡雅的意境,以秋景起兴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同时也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雨巷》中复古、怀旧的“油纸伞”和“狭窄、悠长”的巷子,再加上给人迷茫、凄冷感觉的“雨”,这些意象的结合渲染了“我”的惆怅、迷茫,给人一种凄迷的意境。
(二)解读诗人对爱情婚姻的感受与见解
解读爱情诗文中先哲们对爱情婚姻的感受与见解,从而建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
1.感受爱情诗歌中的悲欢离合之情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就没有诗。爱情诗文往往饱含着悲欢离合之情,它把悲欢离合中的缱绻情思,悼亡中的款款深情,对爱情的礼赞,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孔雀东南飞》讴歌忠贞爱情,抒写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痴情男子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思念。《雨巷》抒写对心中爱人的渴望而又不得的失望痛苦情感。《雨霖铃》抒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依依不舍和“今宵酒醒何处”的孤独痛苦以及“此去经年”的相思之苦。《蒹葭》抒写对伊人的思念向往和执着追求。《致橡树》是舒婷对爱情的独到领悟,是女性对独立平等、既尊重对方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的呼唤。
总之,爱情诗歌中的这些悲欢离合之情,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文本上感受爱情婚姻中的酸甜苦辣,而且能够满足中学生对爱情的好奇心理。
2.理解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
爱情诗文不仅借形象抒发悲欢离合之情,也借形象抒发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
《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不为封建礼教压迫和金钱诱惑而改变自己的意愿,最后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爱情誓言。刘兰芝的“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忠贞誓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震撼了千万人的心灵。《陌上桑》机智、聪慧的罗敷巧对权势捍卫爱情。《再别康桥》中采用含蓄的隐喻意象表达心中悱恻难解的痴恋。诗中刻画“我”的形象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轻轻地挥手且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不打扰对方甘愿默默退出的精神,诠释了有“一种爱叫放手”。诗人的“我爱你,但我更想你幸福”的婚姻观,更能体现爱的伟大。《卫风・氓》中诗人从反面鞭笞了那种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以貌取人的人性之恶,而《鹊桥仙》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现悲欢离合之情,道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致橡树》中“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诗人对爱情平等的宣言,而《神女峰》中当理想与爱情冲突时,诗人选择“与其在悬岩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旁痛哭一场”,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婚姻中传统妇道妇德的反思与批判。
理解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领悟爱情诗文的思想,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中学语情经典诗文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并且是达成教学目标的种种前提条件。为有效达成中学语文经典爱情诗文的教学目标,必须选择恰当并充分的教学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取向一致,爱情诗歌教学内容的取向也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为增进学生对爱情诗文的理解与感受,在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上,教师要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关于诗歌这种文学体式的知识,二是教其他各类为解读所需要的知识。
1.教诗歌文W体式的知识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式有自己特有的“诗家语”,它集强烈的抒情性、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节奏性、形式的章法性于一体,而且诗歌具有鲜明的风格性。因此教师在教诗歌时首先就要指导学生了解诗歌这种体式的独特之处,更要了解各家风格,如苏轼诗体的豪放大气、李白诗体的任意驰骋、杜氏诗的通俗易懂、易安体的委婉含蓄、柳七郎的寸骨柔情等。如《锦瑟》是古代朦胧派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而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则是现代朦胧派的典型。教师在教这些诗的时候,首先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朦胧派,它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其次还得把这类诗的解读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可能解读出这些诗作所传达出的情感。
2.教其他为解读所需要的知识
⑴写作背景知识
写作背景知识,包括写作的时代背景知识和诗人的情感、个性、经历与其诗文创作主张等背景知识。
知人论世是适用于中国传统诗歌的解读策略。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告诫弟子,“颂其诗”必须“知其人”;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由此可见,必要的写作背景知识是学生准确解读传统爱情经典诗文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譬如,《再别康桥》,如果具有徐志摩写作此诗时的思想情感状态尤其是其与林徽因之间的关系等知识,那么,将增进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受。再如,了解戴望舒在45岁的生命历程中的三段情感经历,尤其是诗人对施绛年苦恋未果,能够更好地了解《雨巷》中的爱情主题。
不光是诗人背景知识影响对作品的把握,时代背景知识也是影响对作品理解与把握程度的重要因素。例如《孔雀东南飞》,焦仲卿既然深爱着刘兰芝,为什么不去阻止、不能阻止焦母休弃刘兰芝?刘兰芝既然深爱着焦仲卿,为什么还要屈从母命与兄长的意志呢?若要解决这些问题,若要深入理解这一起爱情悲剧的根源,就得对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的知识有所了解。
由此可得,知人论世对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有很好的帮助。
(2)字词音义上的知识
“披文才能入情”,所以认识生字、了解新词的意义是解读诗歌并获得感受的重要前提。文言爱情诗中的生字新词更多。譬如,《卫风・氓》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只有理解“于”(吁,感叹词)、“说”(脱,摆脱)这两个新词的意义,才可能对女主人发出的爱情感慨以及规劝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呼唤,产生感受与共鸣。可见对陌生字词的解释是必要的,然而很多老师忽视这一点。
(3)有关爱情婚姻的民风民俗及制度的知识
了解有关爱情婚姻的民风民俗及制度的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爱情诗歌中的悲欢离合之情和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到爱情诗文中就有了民族特有的求爱方式以及民间习俗等。鲁迅说:“西班牙人讲爱情就天天跑到女人的窗下唱歌”。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表爱方式则不尽相同。《邶风・静女》中“彤管”(红色的管乐器),“荑”(茅草芽)是古代信物的赠送,相反,现代人就不会选择茅草芽作为爱情信物了。当然,现代的定情戒指也不会出现在古代。《氓》中“子无良媒”表现古代的说媒习俗,而《孔雀东南飞》兰芝再嫁前男方翻黄历择节日、下聘礼以及兰芝自制嫁衣表现古代的婚聘制度和习俗。
传统中国文化因受“儒礼”的影响,较之现代而言,在爱情的抒发上比较的含蓄、忠贞、不开放,但却隽永。爱情婚姻不仅要有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而且受到古代阶级门第限制,因此常出现像《氓》、《孔雀东南飞》因爱情开始却以悲剧结尾的婚姻。再加上古代五伦中孝的影响,使得那些渴望自由恋爱的心迹也屈从在盲婚哑嫁之下,因此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便只能寄情于诗文中。《鹊桥仙》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似是聚少离多的怨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前消失殆尽。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深入,爱情的禁忌就更多,诸如“男女授受不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
(二)过程与方法维度
“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确立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倾向。这一维度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爱情诗歌,形成自己对爱情诗歌的感受与见解。在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花少量的时间教学生如何去阅读,即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朗读与感受。
1.教爱情诗歌的阅读方法
爱情诗歌的阅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爱情诗歌作品,应该看什么地方(注视点),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来(解码和解释)。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说的是由于逻辑思想的局限性,诗人就借助意象表达思想。因此,教学生感受意象能更好地感受诗歌。首先,意象是解读和理解感受诗歌的关键。《再别康桥》中的“新娘”、“艳影”、“柔波”等意象让人联想到诗人深鄣呐子;“辉”、“荫”谐音“徽因”。《声声慢》中的“淡酒”、“晚风”、“雁”、“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的组合营造了“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氛围。
古人云“不读诗无以言”。面对一首诗,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可能理解它。读诗唱词的至高境界不是欣赏,更不是分析,而是互动,是融合了读者的经历和人生故事之后的感动。所以,不读诗的人最大的遗憾不是没学问,而是其生命比别人缺少一种感受。读诗关键在于吟诵。爱情诗歌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教给学生吟诵的策略。诗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因此,可以以诗歌的节奏、章法、句式与口吻、音律,甚至用字为抓手,引导学生对诗歌加以感受。
2.教爱情诗歌的阅读策略
具备解读诗歌的策略性知识,也是高效解读爱情诗歌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应根据需要讲讲这些知识。
譬如按诗歌体式解读诗歌的知识。爱情诗歌也有古体、绝句、近体之分。如《诗经》中的爱情诗都属于古体诗。《诗经》中的《氓》大都是四字句,二二节奏,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兮”字用得特别的多。篇幅短小、用字精炼、意境深远的爱情诗《锦瑟》是一首绝句;《再别康桥》、《雨巷》则是现代诗,它们句子长短不一却错落有致。从诗歌的体式来读诗能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再如按意象渊源解读诗歌的知识。诗歌中的意象大都是有渊源关系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杜康”就是酒的代名词,酒却与忧愁连在了一块。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的“柳”却有惜别眷恋的意思。《再别康桥》中“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同《关雎》里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荇菜”意蕴相同,等同于窈窕淑女,诗人为了“招摇的荇菜”而心头荡漾,就表达了诗人对“青荇”的渴慕之情。再如《雨巷》中反复出现的“丁香”这一意象,是受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象征人们的愁心。因此,了解诗歌意象的渊源就能更深刻地了解诗歌的意境,体味诗歌的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中,一是培养学生对爱情诗歌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二是培植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1.培养对爱情诗文的正确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时期,对爱情充满好奇和向往,使得他们对爱情诗歌尤为喜爱。教师在面对学生这种兴趣时不能随意抹杀,而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平衡“好之”与“乐之”。“好之乐之”过度,学生会分散注意力。爱情诗歌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为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好这个度提供了条件,再加上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来学习爱情诗歌,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2.培植正确的爱情观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力,解决人生各种问题。中学的爱情诗文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而正确的爱情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地分析爱情中出现的种种阻碍、磨难和打击。
论文关键词:A.G.斯蒂芬斯;澳大利亚文学批评;文学创作标准;文学经典;文学民族化
在短短一百余年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上,评论家A.G.斯蒂芬斯(AlfredGeorgeStephens,1865—1933)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位饱含民族主义激情的文学评论者,A.G.斯蒂芬斯提携了众多与其同时代的澳大利亚作家和诗人,向其国人推介了许多同时期的海外文坛作家,并终其一生坚持倡导其澳大利亚文学创作的普遍标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澳大利亚文学指引了明确的方向:文学创作的民族化。然而,他的努力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误解和忽视。不过,他毕其一生的努力为他在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上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一位坚毅的澳大利亚民族文学旗手。
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利安·坎垂尔(LeonCantrel1)在其1978年整理出版的《A.G.斯蒂芬斯写作选集》(A.G.Stephens:SelectedWritings,1978)一书中这样评论斯蒂芬斯:“澳大利亚产生这样的一位知识广博的评论家还是尚属首次,他深谙文学创作的标准,并且从不慑于将它援用到文学评论中去”…”,“他的批评与编辑工作,尤其是通过悉尼《公报》杂志著名的红页专栏,成就了他在澳大利亚文学界无与伦比的地位”…;“从1890年到本世纪(20世纪)头几年走红的每一位重要的澳大利亚作家都在A.G.斯蒂芬斯的作品中被评论过”,“都与他有来往”…。另一位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汤姆·英格利斯·摩尔(TomInglisMoore,l90l—I978)则将A.G.斯蒂芬斯描述为“澳大利亚文学形成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孤军”。这样的评价得到了澳大利亚著名文学评论家万斯·帕默(VancePalmer,1885-1959)的认同他认为,斯蒂芬斯的文学评论是给其同时代作家的“一份十分幸运的礼物”。这些评论之所以给予A.G.斯蒂芬斯如此之高的地位,原因主要是:作为一位文学编辑,他慧眼独具、成竹在胸;作为一位文学评论者,他恪守标准、坚毅不拔;作为一位澳大利亚民族主义者,他审时度势、洞察内外。
1865年8月27日,A.G.斯蒂芬斯出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图乌姆巴(Toowoomba),是家中13个孩子中的长子。父母均是英国移民,1863年在英国结婚后来到澳洲。1877年,A.G.斯蒂芬斯成为其父创建的图乌姆巴语法学校的第一位报名入学的学生。14岁时,他通过了悉尼大学的入学考试,第二年就跟随当地的一位印刷师当学徒。1886年,他从悉尼技术专修学校毕业后成功加入新南威尔士州印刷者协会。1888年,在从事印刷业和写作与出版的兴趣方面略有所成后,斯蒂芬斯回到北部,加入了昆士兰印刷者协会,并且担当起《金皮采矿者》(TheGympieMiner)杂志的编辑一职。由此,他开始了一生在澳大利亚从事新闻和文学工作的事业。
此后,他担任过多家杂志和报纸的编辑,其中,他供职最长的一家杂志是《公报》(hTeBulletin),从1894年起到1906年11月,长达12年之久。1893年至1894年间,他用卖出自己所拥有的《阿耳戈斯》(TheArgus)杂志的股份所得,去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海外旅行。此次旅行加深了其爱国情结,使他成为慷慨激扬的民族主义者,并开始了他一生创立澳大利亚民族文学事业的活动。供职于《公报》杂志期间,他于1896年8月29日出版的新一期《公报》杂志中设立了著名的文学专栏“红页”(RedPage)。此前,此专栏只是该杂志前内页的新书介绍列表,有时附有简短的评论。“红页”专栏设立后,斯蒂芬斯将其改为周刊,一方面,它向读者介绍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它推介国内的文学新作。“红页”专栏很快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学之窗”…。1906年11月,由于与当时的杂志经理不和,他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公报》杂志。此后,从1907年至1933年他去世时止,斯蒂芬斯只是零星地供职于各家杂志和报纸,靠从事自由撰稿和演讲得来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斯蒂芬斯1894年结婚,婚后生有6个子女,家庭负担沉重。他于1933年4月15日去世,去世时负债巨大。
A.G.斯蒂芬斯一生著述颇多,其文论思想散落于他所编辑的各类文集的引言或杂志专栏评论中,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其成为l9世纪末20世纪初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奠基人和旗手的地位。他对文学创作、文学经典以及文学民族化的真知灼见时刻闪现在他那文笔精炼而又观点独到的字里行间。
一、A.G.斯蒂芬斯的澳大利亚文学创作标准论
自1788年首批欧洲白人移民定居澳大利亚后,有笔头记载的澳大利亚文学主要是殖民文学。一个世纪后的1888年,当移民们庆祝定居澳大利亚整整100年时,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活动不断风起云涌,此时的澳大利亚文学正处于一个由殖民文学走向民族文学的分水岭。1901年,澳大利亚宣布结束殖民统治,建立了一个新兴的国家。作为编辑兼文学评论者的A.G.斯蒂芬斯正生活于这样的年代。他以其敏锐的眼光提出了澳大利亚国内文学创作的标准论:澳大利亚文学必须有自己的普遍性标准(universalstandards),那就是,澳大利亚的文学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或本土特色。A.G.斯蒂芬斯曾分别于1901年、1907年和1922年发表了三篇题为《澳大利亚的文学》(AustralianLiteratureJ、盯、II)的短论,专门论述澳大利亚的文学状况及其文学创作,并提出了自己对新兴的澳大利亚文学该向何处去的看法。
三篇论文的核心正是澳大利亚的文学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或本土特色。在《澳大利亚的文学(II)》一文中,他指出:“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学繁荣是靠掠夺希腊的文学宝库而形成的。大批的形象、大量的情感以及众多的想法——所有从古典文学中重新发掘的财富都被那些中世纪的精英所利用。他们窃取了现成的笤帚。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其说是激发灵感的时期,倒不如说是一个大规模盗窃的时代。”
对澳大利亚而言,他认为,作家不能像欧洲白人前辈那样去窃取他国的文学经典,而应该“将已有的技法应用于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我们的作家可以在自己的新环境中去重复古老的故事——这是这个时代和澳大利亚所要求的全部。创新是文学的魅力,多变是艺术的调味品,因此一本书不经意地提及了金合欢树就给它打上了澳大利亚的印记”。还是在此短论中,斯蒂芬斯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学与另一国文学的不同在本质上只是因为地方特色不同而不同,而文学的激发手段仍然相同并且一直是占优势地位的。他很形象地借用酒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所有酒精带来的不同愉悦感仅仅是因为酒中所含百分之二的香料物质的不同,不同国别的文学也无外乎于此。法国白兰地与澳大利亚威士忌的不同也只是地方特色的不同。我们只能用新瓶装旧酒,如果我们酿了新酒,那还是古老的酒精给了新酒以酒效。“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澳大利亚来重述这个熟悉的世界,我们的文学才是澳大利亚的文学,才会成为世界性的文学。”
在有关澳大利亚文学创作标准的讨论方面,斯蒂芬斯评论的一个典型就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HenryLawson,1867-1922)。斯蒂芬斯曾多次撰文评论劳森及其作品,观点中肯。在评价劳森及其作品时,斯蒂芬斯认为,“作为澳大利亚作家的代表,劳森是澳大利亚到目前为止培育出的最具原创性和特色的澳大利亚作家之一”“,其作品的价值就在于他的作品是个人的、地方性的,体现了澳大利亚的价值,但其“卓越的澳大利亚特色削减了其作品的世界性文学的力量。他的眼界狭小。这也就增加了他对澳大利亚的诉求,但却降低了他对文学的诉求”。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斯蒂芬斯在用一种双重的文学标准衡量劳森,其实,斯蒂芬斯在用十分恳切的态度批评劳森及其作品,他意在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眼界狭隘’的文学可以传播极为重要的历史学和社会学意义,而无需成为伟大的作品。依照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劳森显然失败了。但依照澳大利亚体验的最高标准,他的‘短处’和其功劳相比就算不上什么了。”…”作为一位澳大利亚作家,劳森对于澳大利亚读者来说,显然要比其他国家的作家更重要。这是因为劳森在用自己视野中的澳大利亚阐释这个为人熟知的世界,他的文学作品首先必须是澳大利亚的,然后才能成为世界性的。斯蒂芬斯在《澳大利亚的文学(III)》一文中指出,“尽管那些历史久远的国家自然而然在艺术的开发和对美的认识上比澳大利亚走得更远,但没有哪个国家的地方文学比澳大利亚的地方文学更具活力。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地方文学比澳大利亚的地方文学被倍加审视和珍惜”。由此,澳大利亚作家创作的文学首先就应该是具有本土特色或民族特色,这就是20世纪初澳大利亚文学创作的标准。
二、A.G.斯蒂芬斯的文学经典认识论
A.G.斯蒂芬斯的视野非常开阔,他总是用“向外看”的方法来“向内看”,引领澳大利亚作家的文学创作,所以,他非常留意国外作家及其作品。这些作家,无论是欧洲的还是美国的,如勃兰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罗伯特·彭斯、罗素、斯蒂芬·克莱恩等等,无一不在其审视和评论的范围。这些欧美作家的作品在A.G.斯蒂芬斯生活的年代有的虽然还未成为文学经典,但他利用“红页”专栏及时绍介,不吝提出自己的看法,言辞肯切。他认为,夏洛蒂·勃兰特“有着非凡的观察和分析力、颇为引人瞩目的才智,以及敏锐而带有强烈感情的语言天分……她的洞察力和行文能力使其成为天才”在评论罗素时,斯蒂芬斯认为罗素的行文风格就如其大脑一样玄不可测。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作品《红色勇士勋章》,在他看来,更像是托尔斯泰和左拉的作品。他认为,斯蒂芬·克莱恩“意在呈现事物本来的面目,呈现本真的男女。他从不赋予其作品中的对象任何诗化的痕迹,从不使用花哨的修饰语,除非它能更准确地反映事实。他认识世界的能力与其语言表达能力相当:他的语言使其思想活灵活现”,但他“缺乏史诗般的理性,而想象力对于这种理性十分重要……他的思维太过靠近描写的对象;而它需要宽广的视角。他的小说都是些精美的图案或轮廓的描绘,与外在的世界断裂”。我们可以看到,A.G.斯蒂芬斯始终以批评者的眼光审视这些欧美作家。
关于文学经典问题,几乎所有的文学批评家都会对其阐释一番独到的观点,A.G.斯蒂芬斯也不例外。在他看来,诗歌中的时尚就如同服装中的时尚一样,但不同的是,在诗歌领域,我们的祖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荷马、但丁、弥尔顿对于后人的影响深远,尽管他们的诗歌,按照现在的创作标准,已经倍显沉重、落伍,但他们依然被人崇敬,这是因为“我们从父辈们那里继承了崇敬的传统,我们很难强大到将它从我们的思想中抖落”“。这样的传统已经深深地刻印在后来的每一代作家心中,他们无法摆脱。因此,“只有那些口味很差的人才会拒绝承认《失乐园》和《得乐园》是人类诗歌史上的两首最伟大的诗歌成就之一”。
尽管如此,斯蒂芬斯还是指出,今人对荷马和但丁的态度只不过停留在口头上而已,人们关心更多的是现在的诗人和作家。他在《诗歌中的时尚》(FashionsinPoetry)一文中这样写道:“即使你去问那些应该具有品味和经典口味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正在阅读的却是济慈、海涅,或是斯蒂芬·菲利普斯;如果你去留意他们正在不厌其烦地著述哪些作家的话,你会发现是勃朗宁、马拉美,或是吉卜林。但丁与荷马毫无疑问都是大家;但他们的作品却是与雷德的《地方政府议案》一起被束之高阁。”…这是因为“荷马毫无疑问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一位或几位伟大的诗人,但那不是我们的时代。我们有其它的想法、其它的品味、其它的需求。荷马的魅力和人文主义将会一直有其价值,但是使2700年前希腊人欣喜若狂的直白情感和单一场景并不是现代读者所期待的富于诗意的最高恩赐”。
但是,斯蒂芬斯在《诗歌中的时尚》一文中进一步说明:现代诗歌实质上却又是寄生于荷马、但丁和弥尔顿的诗歌。他认为,现在的作家全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臂上,在现代的作家笔下很容易就可找到抄袭古人的内容,在现代与古代之间,有一点可以肯定,不光彩的事情显然是存在的。斯蒂芬斯借用婴儿在大人的引领下学会走路为例来说明今人回归和寄生经典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完成了对传统的遵循,接受了“弥尔顿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这样一个概念。现在的作家如果要摒弃传统,那就像是婴儿拒绝学习走路,因此,传统,作为一种规则,已经预先占领了现代作家的思维,他们无法逾越这一门槛。他们头脑中所可能产生的任何有别于传统的想法都将显得柔弱。鉴于此,我们因而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今人总想摆脱传统去追求文学领域的创新却又欲罢不能了。
在《诗歌中的时尚》中,A.G.斯蒂芬斯还援引了澳大利亚诗人布朗特恩·斯蒂芬斯(BruntonStephens,1835—1902)模仿英国诗人丁尼森的诗歌来论证传统对于个人的约束。诗人布朗特恩·斯蒂芬斯在澳大利亚可谓名声大噪,但其无法逾越传统,他的诗歌带有大量丁尼森诗歌的痕迹,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会永久带有同时代名人的想法的一些色彩;名望具有传染性,就像天花肯定会使身体表面变成麻子一样,名望会使人的大脑产生缺陷。就像我们会得流感一样,我们很容易受到流行作家的影响……但是,有一条自然法则,它使上一代体内的毒素能够提供抗体给下一代:我们的上一代所忍受的苦痛会逐渐使我们对上一代的疾病免疫”‘。因此,布朗特恩·斯蒂芬斯的诗歌在模仿丁尼森的诗歌时,“就如服饰的时尚一样,实际上是保留了19世纪中期的怀疑和问题直至它们与周围的环境十分不协调”。但是,布朗特恩·斯蒂芬斯无法超越传统,只能看到丁尼森高高地屹立在所有伟大诗人之上。
三、A.G.斯蒂芬斯的文学民族主义论
A.G.斯蒂芬斯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澳大利亚文学民族化奋斗的一生。斯蒂芬斯曾经于1893年至1894年游历了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后来,在《一个昆士兰人的旅行笔记》(AQueenslander Travel-Notes)中,他这样写道:“我建议所有年轻人都去做做类似的事情——周游世界,看看世界各地,回国后肯定会确信澳大利亚是所有国家中最好的国家。”…这样的言辞非常明显地反映了斯蒂芬斯的偏激民族主义观点,但在澳大利亚国内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年代,这样的言语更可以鼓舞士气。
斯蒂芬斯对澳大利亚文学民族化的认识首先表现在他对澳大利亚文学史的分期比较客观。在《澳大利亚的文学(I)》一文中,他认为,澳大利亚文学有三个明显的分期,每一个时代分别与一份报纸紧密联系。第一个时期是《帝国》(TheEmpire)时期,以亨利·帕克(HenryParkes)为代表;第二个时期是《澳大拉西亚人》(hTeAustralasian)时期,以约里克俱乐部(YoirckClub)为代表;第三个时期是《公报》时期,出现了像劳森和达莱(Daley)这样的新派作家。他对未来的澳大利亚文学充满希望。在该文中,他用了两个英文单词来表述:OURCOUNTRY(我们的国家)。在他看来,澳大利亚文学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向民族化阶段。
其次,斯蒂芬斯担心澳大利亚没有坚毅的作家来为澳大利亚创作民族文学。在1901年发表的《的引言》(IntroductorytohTeBulletinStoryBook)中,他表述了对澳大利亚文学民族化过程的担心:“如果用高标准作为判断依据,我们许多有才能的作家还仅仅是写作艺术的学生。只有两三位已经能够以文学为职业来谋生,但就是这样的作家也还不得不与新闻业作很危险的妥协。”在《澳大利亚的文学(I)》一文中,斯蒂芬斯认为,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形式,是闲暇与安逸的产物,而闲暇与安逸又是与财富相关联的;19世纪下半叶的澳大利亚仍然是在创造财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已经产生了这样的人才:如果他们具备足够的敬业精神和毅力,他们足以能够创作令人铭记的澳大利亚文学;澳大利亚文学仍不繁荣的原因乃是这个国家没有产生足够的能量去利用这些人才。他同时指出,澳大利亚作家所缺乏的不是资助,也不是才能,而是“个性的力量、勤劳和毅力”,这是典型的澳大利亚人所不具备的。而这些品质在毛利人身上却显得非常充分,可惜他们没有艺术气质。但他对澳大利亚充满信心。他认为,“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澳大利亚值得用宏伟的风格来讲述,但不是它的任何部分或环节都值得这样讲述。澳大利亚的历史更应该作为社会史和运动史讲述,而不是作为政治史和人类史……某一天,当一位澳大利亚人与毛利人结婚成家,他们的后代就可以书写这本书了”。另外,他对澳大利亚文学的民族化也充满信心。他在《的引言》中指出:“具有澳大利亚精神、情景或事件的文学作品才刚刚开始被创作……今天澳大利亚的民族性就如炼金术士的在炼黄金时的坩埚,红色的火苗在下面烧得正旺,散发出奇怪的味道,有时在液体的汩汩气泡和沸腾中会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不过,他提醒澳大利亚作家要用清晰可辨的澳大利亚眼光来观察澳大利亚,观察澳大利亚的一草一木、一川一山,而不带有任何被偏见模糊的英国眼光,这样就不会有比澳大利亚更美丽的国家了。他说:“如果澳大利亚文学没有逐渐地变得令人铭记,那将不是这片国土的过错,而是澳大利亚作家的过错。”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