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劳动实践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

第1篇: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作者:许松坡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间大一结束了,我们迎来了大学第一个暑假。这样等开学之后我就能成长为师哥了,顿时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大一结束之际,暑期社会实践成为这一学年最后一项任务。为了给大一这一年打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我们下定决心要做好本次社会实践。

尽管烈日炎炎,也阻挡不了我们做好暑期实践活动的决心,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恰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参加社会实践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社会,为我们以后进入社会、驰骋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既已下定决心,我们便做好了严密的规划,将实践各个环节进行周密讨论之后便开始着手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政府关注三农政策出台后,广大农村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大棚经济普遍得到鲁中鲁西广大地区的高度重视,蔬菜、水果大棚逐渐推广开来。毋庸置疑,大棚经济为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7月23日,我们来到了聊城冠县冠城镇七里韩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大棚科技调研活动,对蔬菜大棚的应用与管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蔬菜大棚收入成为七里韩村人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大棚经济成为这里的支柱经济。对大棚的科学管理与应用是保证经济稳定收入的充分条件,大棚科技成为造福人民的敲门砖。

活动同时,我们深入大棚与当地群众一起劳动,体验了一把大棚工作的艰辛,尽管满头大汗,我们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为亲身体验,劳动过后我们均颇有成就感,细细想来,农村大棚的劳动也不是想象中那么辛苦。听当地人说,大棚劳动唯一的艰辛之处就是工作量较大,需要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而且棚里的蔬菜很容易得病,需要经常修剪打药。

第2篇: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地租理论土地征用价格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一、国内农村土地征用现状的分析

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将农民拥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国家对此给予一定的补偿,实现土地所有权在国家和农民之间转移的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迅猛,建设用地逐年激增。土地呈现迅速升值状态,在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农村经济关系中出现由于土地征用而引起的土地关系的调整,成为一种常态的社会矛盾。

基于征地实践层面而言,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进行垄断并经营,就有没有满足公共利益需要的全部用地项目进行征用,但进行土地补偿的时候,针对原用途实施补偿,农民集体以及农户会被排斥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以外的范围,造成土地价格呈现低进高出状态,土地征用管理过程内很大利益空间得以产生,此类利益驱动让国家和失地农民二者间的博弈关系得以产生,也出现了许多社会不稳定要素。现在农村征地补偿出现的不足有:征地补偿的程序透明度不够,农民没有积极地参与。进行实际征地之中,用地单位往往未批先征,和农村基层组织自主给出土地征用的有关事项,并没有依法向失地农民公开并大量征求建议。在个别村级组织内部,没有公开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与其账目,进行暗箱操作这类的行为;同时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也不高,不能完全确保农民基本生活。当今我国法规在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上尚有不足,补偿费用与土地及劳动力安置的具体情形不相符与往往出现补偿标准不高的情形;征用补偿方式不全面,未合理的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当今的《土地管理法》对农民安置补偿标准定为,“该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至16倍”,而进行实际征地的时候,农民得以补偿的标准一般不高,虽然我国取消了之前的“最高不超过30倍”的规定,此类“产值倍数法”很难确保失地农民之前的生活水平。利用使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的单一化安置方式,致使很多失地农民变成了“三无”人员。

二、以成都市土地制度改革为例看我国征地价格补偿如何确立

(一)合理确定征地价格的理论模型

马克思认为,实际之上土地价格即为地租的资本化。在以下的公式中有所体现:土地价格=地租/土地还原利率。根据的劳动价值论,劳动者从事生产过程产生创造的价值如下:总价值=C+V+M

此处,C与V分别属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M属于剩余价值。V+M属于劳动者从事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在农民的自耕地,土地所有者拥有全部V+M价值,进而自身的劳动力价值得以实现。土地进行征用以前,农民们通过土地拥有本身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时候,导致本身劳动力的价值得以实现,导致劳动力的成本有了合理补偿,同时此类占有关系属于永恒的状态。但是要重视在使用不变资本的土地,不会由于出现磨损导致价值量变少。国家一旦通过土地征用的利用,使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出现转移,土地的用途于是产生变化。农民劳动力价值有了实现经常通过土地资本进行,土地进行征用让农民本身劳动力价值实现的路径切断。根据里面的地价这一理论,土地价格即为剩余价值M资本化,未对农民当成交易主体的劳动者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实施重视――劳动力价格V的实现和不变资本C的增值性,这种没有被考虑到的劳动力价格V是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成本,现在由于农民们的综合劳动素质及其技能较低,当土地失去之后,再就业较难实现,虽然再就业实现了,再失业也较容易,更要因为生活方式发生的改变付出很大的成本。因此不考虑农村土地征用对农民这项补助是不适合的。那么,C的增值性,主要指农地转化用途后的升值,这样的增值其实和城市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一种实现,但因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不明确,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的一份子,往往无法实现这种收益。

(二)成都市的实践经验总结

1.级差土地收入的意义

需要大力学习并运用土地级差收益这一规律,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国民经济做贡献。土地级差收入是什么?地处不同位置的土地存在较大的市场价差,这是因为当劳动力、资本及技术等生产要素积聚后,分工更加精确,收入于是变多。此动向促使人们要竞争存在优越性位置的土地。在成都进行的改革这一实践说明,积极运用级差土地收益规律,能让城乡的空间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更能给城乡统筹给予牢固的资金基础。城乡居民联建和统规自建、统建的差异较大。城乡居民联建属于商业性质的开发利用,原所有者得到居民建设资金;统规自建、统建则依靠政府的统筹规划,帮助受灾居民进行新村或者新家的建设。以上对策都属于使农民使用自己的土地存量,换取一些资金流量,以助灾后进行家园的重新建设。

2.“确权”是土地流转的基础

土地资源的流转会产生级差收入,今后应充分发挥级差地租的作用,开发土地流转工作。成都的实践说明,土地资源流转得以实现以前,我国依然有许多更基础的工作应搞,需要就农村许多土地及其房产资源实施确权、登记及其颁证。只有明确交易主体,才能交易公平开始的前提。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提出确权不容易,认真执行更艰难。成都进行的实践探究出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确权制度。典型的代表是“村庄评议会”制度,即由村民推举拥有村庄管理经验的人借助其丰富的土地及房产工作经验,来对入户产权调查及结果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存在巨大争议的案件作出裁决,并公式评议的结果。评议结果作为确权预案在相关各方接受后,再向上级政府部门上报。这一制度导致确权由抽象口号逐渐变成由取证、评议、公式、政府颁证等具体环节组成的切实可行的程序。

3.创新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成都市大力改进极差土地收益的分配方式,增大了政府对农民集体和个人的征地补偿。在保证土地剩余价值地租化得以补偿外,借助占补平衡以及挂钩项目等,从土地所得中逐渐得出日益变大的份额,返还到农村里面,保证农民们的生活。基于市场经济理论,提高征地的补偿比例,使得征地的成本增高,进而抑制了征地需求,有助于实现“收缩征地范围”的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春,蒋和胜,《市场价格机制与生产要素价格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3篇: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认真做好20*年度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根据永委办发〔20*〕138号文件精神,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周密部署,科学安排,确保年度任务的完成

20*年全县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1.51万名,通过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和转岗就业能力。其中“转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5000名,由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务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5500名,由县经贸局组织实施;“专业农民”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00名,由县农业局、扶贫办、科协及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预备劳动力培训1600名,由县教育局组织实施。各有关培训部门要建立健全培训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思路,把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与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年度任务的完成。各乡镇要做好调查研究和宣传发动工作,及时将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名单上报有关培训单位。

二、拓宽渠道,多方筹资,健全培训的投入机制

健全“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投入机制,20*年县财政专项安排25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劳动、科技、教育、扶贫等部门和乡镇要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集培训资金,努力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投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智力投入保障机制。实行政府买单培训制度,凡是低保对象、残疾人、欠发达乡镇农民、低收入农民和城市化过程出现的“失土农民”及各类参加技能培训取得技能证的农民,政府予以适当经费补助。

三、整合资源,严格管理,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

充分整合人事劳动、农业、工业、教育等部门现有的培训资源,建立教师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制定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认定办法,根据合理布局、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方便农民的原则,认真开展培训基地的资格认定,并将确认的培训基地的专业设置、培训能力、培训条件等情况在全社会进行公布,方便乡镇、部门和农民选择培训场所。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标准的要取消资格。有关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部门要加大对培训基地的扶持力度,鼓励培训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企业的设施和场地作为实习实践基地。鼓励各经济主体购置设施设备,投资创办专门为培训机构配套的实习实践基地。

四、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技能培训单位要将培训与输出结合起来,加强与用工企业的联系,广泛搜集用工信息,争取用工订单,扎扎实实开展订单培训,为农民提供培训、输出一体化服务。积极筹建农村劳动力市场,定期举办劳务输出供需见面会和本地用工招聘会,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运用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下山移民工程等载体,大力推进劳务输出。努力加强同永嘉在外商会联系,把他们作为了解所在地用工信息的重要窗口,平时定期进行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构筑劳动力转移的广阔平台。认真维护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依靠县法律援助中心,及时解决农民工在进城打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第4篇: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 阳光工程;农业机械;培训

中图分类号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329-01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农业部、财政部、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了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对自愿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的农民,由国家财政予以适当补贴,在输出地开展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和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求,自2009年开始,“阳光工程”主要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涉农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带头人等开展培训工作,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为了切实搞好阳光工程农业机械化培训,固原市农机中心制定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中心紧紧围绕农机驾驶、农机维修、农产品加工广泛地开展培训工作,引导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圆满地完成了农机手的培训任务。

1 实施情况

(1)2012年,自治区阳光办共下达农机培训任务300人,相对于全市广大农机手来说,人数较少,经认真研究决定把培训任务放到原州区完成。为了方便农民培训,培训地点确定在各村委会,培训地点离家近,大大降低了学员的路费和餐费。

(2)主要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推广研究员、高级讲师、高级农机工程师进行授课,并按培训实施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授课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在讲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易懂,力求做到教得清、讲得透、学得会,保证培训质量。

(3)培训对象为年龄在18~55周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具有农业户籍的劳动者及不具有本区户籍但在本区承租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由于行业特殊,女性一般年龄控制在50岁以下。此外,针对在农业领域有创业意愿和创业基础的青年农民、农村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两后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优先培训。

2 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时间紧,任务重,今年下达培训任务较迟,加上正是农民农忙时间,农民要一边参加培训一边操心地里的农活,学员全日制参加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受经费限制,学员的实践、观摩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比如农机修理工培训知识量大,技术含量高,不仅需要理论教学,还需要实践操作教学,经费限制加大;三是现阶段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基本都属于中老年人和少量青壮年,年龄大的思想保守,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培训效果不明显;年轻人基本都以打工为主,不愿意接受培训;四是农民再教育机制不完善,在与乡镇村组协调联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受农民欢迎的培训科目较少,如农机驾驶员、电工、架子工等[2]。

3 主要做法

阳光工程培训应结合各地实际,针对不同专业工种,制定相应的规范,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大众受益于阳光工程。

3.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与往年相比,2012年培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规范运行,中心及时召开了培训工作会议。一是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细化了整个培训进程,确保每个阶段工作的完成。二是根据培训专业特点,初步拟定了组织办班的地点、授课教师及班级负责人员。三是认真组织授课教师编写课件及教材,并及时印制各科培训教材。四是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各科培训计划和课程安排,切实保障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3]。

3.2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认真落实基本学员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拟定的培训计划,及时联系办班地点,取得村委会相关领导的支持,进村入户,对党的惠民政策与“阳光工程”培训的目的、招收对象、培训科目等进行宣传,使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心中有数,并耐心细致地向其解释,说明“阳光工程”培训的相关政策要求,获取学员的照片、身份证信息等。

3.3 强化培训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为提高“阳光工程”的培训效果,一是加大宣传的力度,确保“三堂课”制度的实施,坚持开班第一堂课由阳光办领导授课,宣传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法规政策、“阳光工程”培训的意义、目的及相关规定,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积极地配合阳光办领导督导。二是按教学计划,确保总学时达到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图文并茂,让每个学员都能听得清、看得懂,同时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实在在地学到技术。三是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及时上报了各类培训信息和简报,建立、健全了培训台账,确保培训进展情况及学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四是做到准备工作充分,组织办班有序,并且每期培训过程中,认真地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以后的改进措施及办法[4]。

3.4 及时回访,努力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在培训中,经过全体工作人员和培训教师的努力,参加培训的学员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观念得到了转变。在回访中,学员们普遍认为“阳光工程”培训为他们带来了技术,带来了实惠,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听取学员们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改进,也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

4 参考文献

[1] 李玉兰.做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保障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J].吉林农业,2010(1):55.

[2] 刘青.关于加快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的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2(1):53-54.

第5篇: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第6篇: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导语】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供您查阅。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我办事处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对我办事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会议要求严格按照“5个时节点”和“9个步骤”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政府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四个具体”,形成“1+7”工作格局。即: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有机结合,和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三化”兴“三农”有机结合,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有机结合;做到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形成一个总体方案加六个子方案和一个具体任务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创新扶贫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我办事处2014年1350人贫困人口,已经脱贫585人。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我办事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办事处、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民主评议并预以公示,审核确定出我办事处贫困人口1350人,454户。结合县扶贫办分解到我办事处2014年减贫人口任务。我办事处结对帮扶的人员有:副县级干部1名,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干部9人,一般干部119人,这些人分别是县人大、城管局、房管局、农发行、红旗办事处的干部。这批人分别按“54321”分配到石关村、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对贫困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到扶贫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并填写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信息采集表,在帮贫困农户规划,在生产上作技术指导。实现我办事处“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对子结成后,工作队和责任人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逐村逐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细化措施,重点为帮扶对象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改善基础设施。建立精准扶贫帮扶部门和干部考核办法,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产业扶持到户

针对我办事处贫困户实际,着眼市场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特”制胜,路塘村建设250万的天麻种繁基地、石关村马铃薯种植500亩;石关村辣椒育苗种植500亩,都已经落到实处,种植完成,农户得实惠,曾收入。

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

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加大对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办事处、村干部加大对贫困农户适学儿童排查加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推进“雨露计划.雨露直通车行动”(到深圳学习的3人,各种职业学校补助已上报的7人,上二本线领取补助的1人);目前正在进行“圆梦行动”摸底,资助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以适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等主要内容,现场操作实训,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

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美化环境。根据县生态办安排,我办事处按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户,改造资金17.58万元,已经改造结束。

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主要针对搬迁进来176户移民进行后期扶持,扶持资金3.4515万元和生产技术上的指导。

6、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根据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我办事处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两个硬化5.504公里4万元,一事一议通村水泥路3公里58万元。背街小巷硬化道路12500平方米,总投资188.9万元。

第7篇: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一、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这显然是牵强而不准确的。农村小学在作文指导方面现实中存在那些差距呢?以下总结了几点。

1、注重作文,忽视育人

学生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但是,一直以来,“人”、“文”错位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小学作文教学机制的各要素中。由于教育评估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对人文素质忽视,眼睛盯的是分数;导致作文教学广泛存在着“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即重视教学生作文,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行为品质的培养。

2、注重范文,忽视生活

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空洞无话,毫无灵性。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缺乏了感受与体验,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

3、注重形式,忽视讲评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更是情感上的交流,是学生渴求和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时机。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只注重作文的批改形式,而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现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讲评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处于薄弱环节。

4、注重应试,忽视交流

在推行新课改的今天,部分教师仍“穿新鞋,走老路”,为了谋求考试中的好成绩,自然把作文教学当作“奉命”而作,“迎合”而作,仿作、套作成风,而忽视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教师没有把作文看成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载体,没有倾听学生真情实感的诚意和愿望。学生有话不想对老师讲。能看到学生作文的恰恰是学生最不愿向之敞开心扉的,于是,以假话、空话、套话来搪塞老师就不可避免了。教师不重视学情调查,作文教学目中无人,命题不合孩子的心里,文章与人品之间隔着一道屏障,自然难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触动他们的心灵,诱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二、农村小学作文指导思路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秀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2、体验先辈精神,叙崇敬之意

先辈们的事迹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精神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笔宝贵的资源。从到越南反击战,他们展示出一幅幅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画卷。这些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德育的好教材。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采访了解烈士事迹的老人,拜访目睹英雄事迹的前辈;参观烈士陵园;查阅资料等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种种感人的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倾吐欲。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多数同学还联系自己做了真诚的反思,这与以前空洞的口号式习作截然两样!——习作的过程再次升华了同学们的感情,净化了同学的心灵。

3、体验家乡富饶,倾自豪之情

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习作干瘪,更无真情实感了。这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临海的我们还可以去跳“海上迪斯科”,品尝文蛤之类鲜美无比的海鲜。使同学们深深觉得:生在鱼米之乡的幸福,长在沿海地区的优越,从而激发了为家乡自豪的情感,让学生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写作文,这样,作文就水到渠成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4、体验乡情亲情,赞民风之纯

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5、体验农活艰辛,说劳动之美

第8篇: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

(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

(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 总结经验,评比表彰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第9篇:农村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双休日作业绝大部分停留于书面形式,停留于课本知识。这种“复制”式作业割裂了课本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的联系,割裂了学生个体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忽视了知识的内在价值,轻视了学生认知的过程和方法,也不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双休日作业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基于以上现状,我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对双休日学生作业的设计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确定开展《农村中学双休日实践性作业系列化设计》课题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把“实践”引入学生的作业,改变作业方式,总结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原则和方式,构建适合农村中学生实际的一整套实践性作业系列化设计方案,为学生创造另一块更加广阔的创新实践天地。

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我校语文组联合政史组分别在清明节和母亲节前设计安排了“又逢清明节”、“我为父母做点事”双休日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参与家庭扫墓活动,读碑文,识家谱,常怀先辈,感恩长辈;让学生为家庭打扫一次卫生,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洗一次脚,跟父母进行一次劳动,并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家庭责任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针对我校地处农村的实际,通过布置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在探究、实践、发现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例如地理生物组安排了“我与大自然交朋友”实践活动,让学生到自然中去制作动植物标本、岩石标本,进行种植活动:种植一棵树、一种作物,养殖一个小动物,进行观察、研究,并写出相关的种植、养殖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及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在农村麦收季节,我校数学组和综合实践组设计安排了“我劳动,我收获”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参加麦收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并按下表统计核算成本与收益,了解农业历史,体会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习了数学,学会了生活。

面积  种子  化肥  农药  浇水  机器  收获  小麦  小麦  收益

费用  (斤)  价格  补贴  合计

现在

过去

这些非富多彩的实践性作业引领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学会在“做”中“学”,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活生生的世界,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对作业方式的转变学生非常欢迎,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在实践中可以学到书本上、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并能对理性的知识加深理解,逐步实现德育行为化、知识生活化。

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尝试,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实践性作业设计与使用的理论体系。

提出了实践性作业的目标体系:第一要巩固基础知识与提高技能,拓宽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强调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构建多元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二要突出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积极探究、认真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强生活体验,提升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道德观念多元化中寻找到主旋律,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增强抵制各种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的能力。

提出了实践性作业设计原则:一要以安全健康为前提,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有益于身心健康。二要立足学生和农村实际,既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又要充分考虑学生活动的客观条件。三是既紧扣教学内容,又注意各科知识的整合,体现开放性、综合性。四是强调趣味性和探究性,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乐于活动、主动活动。五是体现合作,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要形式灵活、便于操作。

提出了实践性作业的几种形式:以走一走、看一看、记一记为主的观察性作业,以画一画、试一试、做一做为主的操作性作业,以说一说、演一演、辩一辩为主的表述性作业,以访一访、问一问、写一写为主的调查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