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第1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⑴目标的追求与实现。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所期待的成长目标的工作。一旦教学目标具体确定后,就得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这种努力是双向的,既是教师的,也是学生的,是通过整个教育、学习过程来完成的,最终就是希望教学成果与评价成果相一致,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一体化。教学效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学生的能力水平;三是学生的态度水平。

⑵资料的收集、整理。资料是评价的依据,如果资料不充足或者主观意识太强,那么评价的基础就不牢,信度就低。所以,为实施评价而收集资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为此,该片设计了一些资料,包括由实验、测定而得到的量化资料;也包括由观察、记录而得到的非量化资料。无论哪一种资料的收集,该片都充分利用一定的时间、场合和机会,并且有效地利用了各类评价工具。

⑶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各学校在取得评价资料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评价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和利用。这中间包括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分析、解释和利用。这项工作是从价值上对评价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即是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离开了这项工作,也就失去了教学评价的意义,自然也谈不上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调查发现,该片把对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贯穿于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做得好、抓得也扎实。

⑷是否转变了评价观念。在评价过程中,该片确实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以学生考试成绩论好坏的观念,确立对每个学生德、智、体、美、情(指情意状态)诸方面作全面考察,评价学生的认知主体、审美主体、个性特长的发展,健全完美的人格等各方面情况,对学生的发展作出全面评价的观念。

⑸是否健全了评价组织。各学校以教科室、教导处成员为主成立了教育教学评价小组,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分管;教科室负责设计、制定评价标准等;教导处负责督导检查,收集相关评价材料。教导处负责材料处理,作出评价结论。校长室对评价结论作出全面解释。学校人人参与评价,可见活动开展得是有条不紊。

教学评价的方法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为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所采用的某些工作方法。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该片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评价方式,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情况,采用的主要方法既有数量化方法,也有非数量化方法,视评价的目的、内容而定,与此同时,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与要求适当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还灵活使用了绝对评价或相对评价。

⑴坚持实证化与人文化互相结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仍采用实证化方法。实证化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观察、测试、统计等手段获取资料,强调使用定量资料与教学技术。人文化就是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在评价中的应用,强调对过程评价(学习过程、发展过程等)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交往、交流。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⑵坚持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评价。既看学生的阶段成绩,根据学生的纵横成绩比较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行为。更注重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的态度、毅力、意志等情意状态,以改善学生的心理行为。

⑶坚持他人评价与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更加注重自我评价。主体性评价本身就应该是自我接受评价。学校注重以学生自我评价为核心,结合教师等他人的评价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自我意识基础上发展主体性的评价。这样使学生自我评价变成评价的中心,学生定期对自身的进步状况与不足等进行评价。他人评价为辅,教师等他人评价与学生评价协调一致,改变了过去把学生成绩张榜公布上墙的做法。教师的横向评价只是为了提醒一部分进步不大(落后)的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他们的评价不仅承认学生的差异,而且承认每个学生的各自特点和发展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乐观地接受自我,肯定自我。

⑷注重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的有机结合,以绝对评价为主。相对评价主要是通过横向比较确定学生个体在学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这对评选先进、激励学生有一定作用,但校领导意识到这种评价把学生分类划等的做法对一部分学生的刺激太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校结合采用了绝对评价的方法。绝对评价是按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学科大纲规定的标准为基准来衡量每个学生的达成度。学生的成绩以合格为基本标准。这种取绝对标准的评价不仅对教师来说具有追求价值,而且对学生来说也具有学习价值。

⑸注重个体内差异的评价。当试图判断或解释一个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进步时,必须将其与该学生的另一些方面相比较,然后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这种个体内的差异的比较而作出的评价,就是个体内差异的评价。教师可以把一个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作横向比较,以此了解学生在内容相关程度高的学科中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经常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智力相比较,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努力程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兴趣爱好相比较,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科特长。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学习潜力。

⑹注重对评价结果作全面解释。全员评价是指学校人人参与评价。首先学生是评价主体之一,学生每学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交往、心理等方面进行两至三次自我评价,评价依据学校制定的评价提纲、评价表,学生评价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其次,教师也是评价主体,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再评价。学校管理人员、校长、主任在学生、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汇集材料,对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各类行为进行分类综合评价。

几点体会:

1、培养了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该片大胆尝试,让学生参与学习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例如作业和一些单项考查,我们采取学生自评、同座位互评、同组同学互评、组与组之间互评等方式,这样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同时也导向了课程与教学关注能力的培养及生活的联系。

这样有利于合作学习。由于一些评价的作业必须依靠小组合作实践和能完成,因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和概念,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转变了传统评价观念,使学生学得轻松

评价的指导思想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参与评价,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师生的合作和情感交流,他们对低年级采取单项考查,用达标制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取消百分制 ,人人都达标,淡化了分数,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学,在不知不觉中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并把这种方法推广到中高年级的单项考查中。减轻了学生考试的负担和心理压力。新的评价制度淡化了传统考试的选拔作用,强化评价的反馈、矫正和调节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教育和发展等本质功能。

3、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各校采用由学生推选几位同学和教师一道当测试员或评委,考查测评时当众亮分(等级),全班同学还可发表不同意见,甚至争论,评定的过程成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4、多方面结合使评价效果更佳

学校实行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三结合"的全员评价制度。在总体安排上,提出教师-学生-家长评价的相互结合,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尤其是学生的力量,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协调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评价提供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弹性空间,学生可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可增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激发创造和自我评价的动机。

转贴于

5、把考的权利还给了教师

"统一试卷,统一监考,统一阅卷"的"背靠背"的统考,教师只有教的义务,而没有考的权利,使 "教""考"分离,考试实为考"师"。教师为取得"高质量",不得不"应试"。教师的教学无条件地服从于这一指挥棒,教师不得不去研究变化无常的试卷,迫使教师考什么,教什么。新的评价方式把教师从应试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大大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研究的是教材和改革教法,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调查结束了,笔者发现学生评价能力逐步增强,变得全面,客观和主动,但还有相当比例的同学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还带有很大片面性、主观性、被动性,且不够稳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评价能力还相当艰巨。相信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不懈努力下,他们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教育评价具有导向、调控、激励、鉴定的作用。那么,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是否能够改善传统评价方法带来的弊端,是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接受?为此,我们对海安县西场片三个乡镇二十七所小学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了调查。 西场片作为多年的海安县教育质量优秀级单位,始终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教学的基本目标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目标出发,来考查学生的现实状况和达到目标的程度。调查过程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目标的追求与实现。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所期待的成长目标的工作。一旦教学目标具体确定后,就得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这种努力是双向的,既是教师的,也是学生的,是通过整个教育、学习过程来完成的,最终就是希望教学成果与评价成果相一致,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一体化。教学效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学生的能力水平;三是学生的态度水平。

⑵资料的收集、整理。资料是评价的依据,如果资料不充足或者主观意识太强,那么评价的基础就不牢,信度就低。所以,为实施评价而收集资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为此,该片设计了一些资料,包括由实验、测定而得到的量化资料;也包括由观察、记录而得到的非量化资料。无论哪一种资料的收集,该片都充分利用一定的时间、场合和机会,并且有效地利用了各类评价工具。

⑶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各学校在取得评价资料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评价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和利用。这中间包括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分析、解释和利用。这项工作是从价值上对评价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即是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离开了这项工作,也就失去了教学评价的意义,自然也谈不上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调查发现,该片把对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贯穿于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做得好、抓得也扎实。

⑷是否转变了评价观念。在评价过程中,该片确实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以学生考试成绩论好坏的观念,确立对每个学生德、智、体、美、情(指情意状态)诸方面作全面考察,评价学生的认知主体、审美主体、个性特长的发展,健全完美的人格等各方面情况,对学生的发展作出全面评价的观念。

⑸是否健全了评价组织。各学校以教科室、教导处成员为主成立了教育教学评价小组,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分管;教科室负责设计、制定评价标准等;教导处负责督导检查,收集相关评价材料。教导处负责材料处理,作出评价结论。校长室对评价结论作出全面解释。学校人人参与评价,可见活动开展得是有条不紊。

教学评价的方法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为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所采用的某些工作方法。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该片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评价方式,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情况,采用的主要方法既有数量化方法,也有非数量化方法,视评价的目的、内容而定,与此同时,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与要求适当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还灵活使用了绝对评价或相对评价。

⑴坚持实证化与人文化互相结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仍采用实证化方法。实证化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观察、测试、统计等手段获取资料,强调使用定量资料与教学技术。人文化就是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在评价中的应用,强调对过程评价(学习过程、发展过程等)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交往、交流。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⑵坚持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评价。既看学生的阶段成绩,根据学生的纵横成绩比较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行为。更注重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的态度、毅力、意志等情意状态,以改善学生的心理行为。

⑶坚持他人评价与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更加注重自我评价。主体性评价本身就应该是自我接受评价。学校注重以学生自我评价为核心,结合教师等他人的评价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自我意识基础上发展主体性的评价。这样使学生自我评价变成评价的中心,学生定期对自身的进步状况与不足等进行评价。他人评价为辅,教师等他人评价与学生评价协调一致,改变了过去把学生成绩张榜公布上墙的做法。教师的横向评价只是为了提醒一部分进步不大(落后)的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他们的评价不仅承认学生的差异,而且承认每个学生的各自特点和发展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乐观地接受自我,肯定自我。

⑷注重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的有机结合,以绝对评价为主。相对评价主要是通过横向比较确定学生个体在学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这对评选先进、激励学生有一定作用,但校领导意识到这种评价把学生分类划等的做法对一部分学生的刺激太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校结合采用了绝对评价的方法。绝对评价是按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学科大纲规定的标准为基准来衡量每个学生的达成度。学生的成绩以合格为基本标准。这种取绝对标准的评价不仅对教师来说具有追求价值,而且对学生来说也具有学习价值。

⑸注重个体内差异的评价。当试图判断或解释一个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进步时,必须将其与该学生的另一些方面相比较,然后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这种个体内的差异的比较而作出的评价,就是个体内差异的评价。教师可以把一个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作横向比较,以此了解学生在内容相关程度高的学科中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经常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智力相比较,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努力程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兴趣爱好相比较,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科特长。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学习潜力。

⑹注重对评价结果作全面解释。全员评价是指学校人人参与评价。首先学生是评价主体之一,学生每学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交往、心理等方面进行两至三次自我评价,评价依据学校制定的评价提纲、评价表,学生评价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其次,教师也是评价主体,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再评价。学校管理人员、校长、主任在学生、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汇集材料,对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各类行为进行分类综合评价。

几点体会:

1、培养了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该片大胆尝试,让学生参与学习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例如作业和一些单项考查,我们采取学生自评、同座位互评、同组同学互评、组与组之间互评等方式,这样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同时也导向了课程与教学关注能力的培养及生活的联系。

这样有利于合作学习。由于一些评价的作业必须依靠小组合作实践和能完成,因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和概念,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转变了传统评价观念,使学生学得轻松

评价的指导思想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参与评价,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师生的合作和情感交流,他们对低年级采取单项考查,用达标制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取消百分制 ,人人都达标,淡化了分数,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学,在不知不觉中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并把这种方法推广到中高年级的单项考查中。减轻了学生考试的负担和心理压力。新的评价制度淡化了传统考试的选拔作用,强化评价的反馈、矫正和调节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教育和发展等本质功能。

3、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各校采用由学生推选几位同学和教师一道当测试员或评委,考查测评时当众亮分(等级),全班同学还可发表不同意见,甚至争论,评定的过程成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4、多方面结合使评价效果更佳

学校实行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三结合"的全员评价制度。在总体安排上,提出教师-学生-家长评价的相互结合,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尤其是学生的力量,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协调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评价提供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弹性空间,学生可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可增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激发创造和自我评价的动机。

5、把考的权利还给了教师

第2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现状调查

自新课标推行之后,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课程理念从教材、学生、教师三个维度极大地改变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呈现一片生机。但是,高职学校在这方面似乎未跟上课改步伐,教学理念较陈旧,教学手段较传统,教学方式较单一,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以张家港开放大学为例进行有关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思路与建议,以期引起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确切了解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切准病脉,我进行了一次关于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4道题,内容涉及语文教学的多个方面,如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从我校三个系中各随机抽出一个班级,共124位同学参与调查,发放问卷124份,回收122份,回收率98.4%。另外,还对部分任课的语文老师、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综合调查结果来看,高职语文教学存在如下一些情况:

1.学生对现行的语文教材不甚满意。根据调查,喜欢的仅为10%,不喜欢的占四分之一,认为感觉内容设置不妥达到33%。他们对现行教材的看法是,有些课文比较枯燥,且实用性不强,影响学习兴趣。且问卷结果及与学生交谈结果皆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且对他们的人文修养帮助比较大,课文及读本中的寥寥几篇远无法满足他们的阅读量;课本中的文言阅读让他们伤透了脑筋,高职学生语文底子相对高中生较薄弱,一些简单的篇目他们尚能应对,而那些较为生涩难懂的篇目只能听得云里雾里,学不好不说,还打击了学习积极性。另外,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应用文写作部分材料较为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对所学专业帮助不大,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2.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忽视语文学习。根据调查,虽然有37%的同学学习语文有兴趣,但75%的同学认为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升学考试;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尽自己能力读破的仅占10%;仅16%的同学课前能做到经常预习;课堂上能经常主动提问的同学占8%,很少主动提问的占69%。可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还是处于被动状态。

3.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不甚满意。仅少数学生认为当前的教学模式较好。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课文讲授,提问内容大多以记忆性和机械性知识为主,缺乏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导致课堂缺少吸引力,上课效果显著。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薄弱之处未突出重视,未实施有对策。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初中语文基础较为薄弱,职校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包括语文课在内的文化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还有教师本身观念手段滞后,等等。

三、改变现状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原因,对如何采取适当措施激发语文教学活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要有一套受欢迎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机制。为了充分发挥高职语文教材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高职语文教材建设。首先,应注重基础教学课程的设置。高职学生大多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语文课程也不例外,许多学生学习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这势必影响了进一步学习。因此,只有抓好基础学习,打好扎实的底子,才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更上一层楼。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从一些相对简单的课文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其次,应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当期五年制高职所使用的教材是1-3册为讲读的课文,第4册为应用文写作,学生学习1-3册觉得实用性不强,学习第4册觉得非常枯燥,趣味性不强。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尤其是文科类的学生偏爱学习一些人文性强的课文,并能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提高人文修养,然而部分工科的学生却认为语文的实用性比较重要。针对这种情况,在课文的选择上可将每册书可分若干章节,选取一些经典的散文、小说、诗歌等作为讲读篇目,这样可以兼顾人文性与实用性,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2.要有一群热爱语文的学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热爱,那么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好语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现状是五年制高职学生不热爱甚至是不喜欢学习语文,他们学习语文大多为了应试升学,被动大于主动,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心理学有种说法,当个体对某种事物感到欠缺时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并马上转化为需要。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

3.要有一位循循善诱的语文老师。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课堂设计逐句逐段深挖掘、透分析,似乎教师不传授不讲解,就不是在上课,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写,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受到很大限制。要改变“一堂言”“满堂灌”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纯粹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通过师生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乐学善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影响语文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就必将打破语文教学“久在樊笼里”的局面,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静.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福建教学研究,2006.12.

第3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牛顿因为提出了“苹果为什么总往地上落而不往天上飞”的疑问而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瓦特因为提出“煮沸的水为什么能顶起壶盖”的质疑而发明了蒸汽机,人们因为好奇于蝙蝠如何探路而创造了雷达……由此可见,提出问题是发现、发明、创造的前提,在提出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创新。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对新事物反应敏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原创:而且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照理说,他们是很善于提出问题的,而且还会有很多问题要问的。遗憾的是,他们这一天性大多体现在课间嬉戏中,只要一回到课堂中,他们就将“沉默似金”,“此处无声胜有声”演绎得淋漓尽致。针对这一现况,我展开了调查,了解造成学生这种习性的根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二、调查方法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抽取本校1—6年级共六个班(307人)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方法一:听课法

分别听取了1—6年级6位授课老师的授课,着重注重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发问,其结果参照以下统计表:

由上可知,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问的只占1/5,其结果不容乐观。

采用方法二:查阅授课教师备课教案

涉及到主动引导学生发问的只有一年级的语文教师,绝大多数老师已事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一套问题,没有给学生留一个自由的空间。

调查方法三:抽查学生

从1—6年级每班抽出5位同学,共计30人,对他们进行专项谈话调查。

调查内容为:

①你觉得讨论问题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结果:22人认为有;5人说有待尝试;3人认为无。

②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想问个为什么吗?

结果:答“想”的有28人;另两人表示无所谓。

③你希望老师在上课时能给你们机会提问的请举手?

结果:有29人举手。

④为什么你们上课不主动举手发问?

结果:回答老师不给机会的有18人;不敢、怕老师责怪的有5人;答错了,怕别人嘲笑有5人;不想发问的仅2人。

三、调查结果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还是渴望发问的,但又是谁给他们创造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呢?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吧!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问,质疑,这无疑是“离经判道”违背自己当初的意愿,是让学生给自己的教学制造矛盾,发难自己。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原创:教师已经习惯了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一套问题,把阅读教学变成一个由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连续不断匆忙而紧张地应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有唱答的,有集体回答“对”与“错”的,有猜谜式回答的,但学生必须答出教师已经准备好的答案才算答对;有时也有启发性的提问,然而教师又往往舍不得或者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它,争论它。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在课堂上普遍上演的“教案剧”,我们教师已经看惯了,已经习以为常了!这种作法,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追求表演效果的主角,学生是教师的配合者,且大多数学生是观众。

四、建议

上述调查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引不引导学生提问,如何引导学生提问,看起来是一个教学方法和艺术问题,其实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因为,这已经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主角,而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鼓励者。也就是我们的老师由“演员”的位置转变为“导演”的位置了,学生由观众、看客变成“演员”了。

首先,要围绕课文主旨提问,问题的范围要适宜。

其次,把握提问的方向。

第4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本能力。身为师范类中文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调查研究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这有助于我们将所学的知识与时俱进地与现实接轨,也有助于日后我们更好地从事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为准确把握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深化教学改革,找出并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探索教学的新方式,遂进行进行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二、

调查目标及意义

1、了解泉州市区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2、找出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因素,有助于教师从根本去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3、针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解决问题并提高中小学生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4、为改善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5、通过调研,明确课题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泉州市区各中小学的部分教师及学生。

四、调查方法及主要内容

1、

实地考察法

利用见习机会到市区部分中小学去进行听课交流,实地调查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将自己的听课心得整理出来。在听课过程中和中小学的语文任课老师探讨教学现状。

2、

问卷调查法

向中小学师生分发问卷进行填写,学生问卷包括对学习方式、学习理念、学习情感趋向、能力现状等方面的调查,教师问卷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调查。本次问卷共计收回30份。

3、

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专业书籍、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分析课题,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提升中小学生语文教学能力的策略。

五、实践过程记录

1、前期研究阶段(2017年7月15至7月20日)

首先确定了本次课题的题目和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接着选择调研的方式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信息和查阅了相关资料,着手准备调研中所需的问卷材料,并开始了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

2、

中期研究阶段(2017年7月21日至7月31日)

开展实践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的方式,得到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材料,系统地记录和整理了这些材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中期研究阶段主要开展了以下调研活动:

(1)

实地考察活动

考察过程中选取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一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个人魅力,即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二是课堂和课后所取得的教学成效,三是教师和学生对本次教学的评价。考察过程中进行详细地记录,考察结束后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2)

问卷调查活动

以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共计收回28份问卷。问卷调查的问题主要有: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上课?语文课的主要教授方式有哪些?对语文教学有哪些意见及建议?等等。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

查阅文献活动

除了实际的调查结果外,还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查阅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科学地分析总结调研成果。我们查阅了有关新课标下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和如何准确判断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文章及报道。

3、

后期研究阶段(2017年8月1日至8月10日)

准备结束调研过程中的实践阶段。整理前一研究阶段收集到的调研结果,结合所找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反馈、总结,思考课题问题的解决方案,撰写课题调研总结报告。

六、调研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结果显示,发现大部分的泉州市区的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情况基本良好,大部分教师掌握了基础的语文教学能力,少部分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能力,还有部分教学能力不佳,没有取得成效等等。这些现象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中都是十分常见的,调研结果具有典型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1、

中小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数对语文课程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些同学认为理科类的课程更为重要,他们往往花费一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做数学习题等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在他们的眼中,语文课被认为是“学了没用”的课程。在“你喜欢上语文课吗?”这个问题中,31.5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这个选项,5.26%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这个选项。在当今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状下,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看电视、上网、看录像显得更加直观且活泼,更有意思,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研所得出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2、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存在部分问题,有些学生觉得语文课的教授方式太过于老套,让人提不起兴趣听讲。调研过程中的中小学任课老师也觉得语文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我们需要摆脱以往程式化、封闭式、静态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可以借助结合如今高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等等,新颖有趣的授课方式往往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听课质量也就有了保证。但现实中,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手段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够充分发挥。几种新型教学模式方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多媒体结合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多涉及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课外知识

教师循循善诱,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

3、

教师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某种程度上也对教学情况产生影响。调查结果中,96%的教师能“经常批改作业”,90%的教师能做到“每节上课前都充分备课”,93%的教师对待所谓“差生”能够“视其情况,耐心引导”,这反映出教师们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4、

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基本符合国家对教师资格的要求和规定,但高学历(硕士、博士等)所占比重较小。另外从实际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来看,教师实际水平和学历基本合格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知识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落伍,信息摄入量不足等。教师们感觉到面对教改后的新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有限,处理教程力不从心。如果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会限制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高,师资培训存在一定问题。

5、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8%的学生能够坚持朗读和背诵课文,75%的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将会直接影响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倡导正确的学习方式,适当督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语文教学成效是有益处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发挥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潜力。50%的学生表示“遇到学习困难时不会主动询问老师”,这也需要教师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建立,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七、对改善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地位。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其次,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教师要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现在的孩子较早接触网络,他们能体会到网络带给他们的乐趣,所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引人网络上的多媒体,更能让学生愉快的学习,也为教师减轻了一定的教学负担。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种方法的作用、特点、使用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灵活变通,扬长避短,发挥最佳综合效应。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教学科研,多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再次,要在师生间建立和谐、平等的互动关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需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踊跃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方位投入语文的教学当中,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八、课题调研总结

本次课题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语文教学能力,教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提高。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存在着些许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除了老师孜孜不倦的耐心教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需要国家和地方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视,目前社会对国学等语文教学的关注度有所上升,这也有助于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5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调查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33 

一、问题提出 

许多老师和有过英语学习经历的学习者都会感受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费和牺牲了大量的时间却成绩平平,收效甚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词汇难学,单词记不住。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追问和探索。 

为深入了解高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制定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特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二、调查对象及操作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学生问卷调查任务确立以后,为了确保此次调查最大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笔者于2015年2月6日在我校普通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两个班12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从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入手,分别围绕英语学习的兴趣、习惯、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精选15题,采取“单选”的方式,要求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上交调查表。问卷共发放121份,回收121份,有效卷121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中,第一题设计的是关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果显示95%的学生都对英语感兴趣,61%的学生对英语有强烈的喜好。这一点说明教师平时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趣味性是比较吸引学生学习的。一小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大,目的性不强的学习劲头很容易波动,教师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度,以免高年级学习时他们因为不喜欢或者学习难度加大而放弃英语的学习。 

关于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问题有2个,从综合比例来看,81%的学生能够做到读记单词;老师讲解教授英语词汇时,81%的学生有记笔记的习惯。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时了解记忆的规律,知道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并经常鞭策自己有计划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关于学生英语学习态度的问题有3个,从调查结果来看,50%的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学习来提高词汇量,28%的学生靠他人督促,也有的顺其自然,缺乏主动性。在英语词汇课上,79%的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知道教师引领的意义。94%的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词汇教学的重视,说明师生深切懂得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上重要作用。 

关于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问题有8个。首先, 78%的学生认为应该掌握并应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记忆单词。 比如,英语课外阅读中遇到生词,22%的学生会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有一定的阅读技能;39 %的学生会先标记,读完后,再查词义,知道解决重点,各个击破;23%的学生会使用字典或用网络工具查词义,懂得学习时借助工具的重要性。其次, 46 %的学生会通过读英语杂志、看英语电视或听英语广播等来增加词汇量;一半以上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扩大信息源对学习词汇的作用。此外,63%的学生会总结自己容易拼错、读错的单词以强化记忆。74%的学生会携带词汇笔记本或书来复习巩固词汇。57%的学生记单词时会联想记忆。67%的学生会用构词规则来学习记忆词汇。57%的学生会根据语境使用例句记单词。 

调查问卷的第16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它询问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想法。 

英语词汇学习既要营造学习的氛围,又需要创造学习的心境。既需要强烈的热情,也需要科学的方法。一方面,他们建议兴趣英语,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经常举行一些有竞争性的比赛激励斗志,希望能够有巧妙记忆单词的教材;另一方面,感悟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比如,用联想法把单词联想成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加以记忆,把某个短语有关的词汇一连串地记住,用词根法、词缀法记忆,音标强化读音与拼写,归类记忆,灵活利用零碎时间记忆单词,把容易记忆混淆已学词汇记在特定的笔记本上,每天复习记忆。 

第6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内地就读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水平较高。SPSS22.0的分析表明考试焦虑与焦虑总体水平的相关度最高,呈现明显正相关。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降低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促进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问卷;降低焦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14

一、引言

1. 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Horwitz(Horwitz,Horwitz & Cope,1986,2001)等对焦虑的定义,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外语学习焦虑被认为是一种特别情景下的焦虑 ,表现为学生对自己外语交际能力的过低的评价。Krashen(1982)认为,焦虑使得学习者难以接受语言输入,不能理解目标语所表达的意思,因而影响了语言的“获得”。焦虑对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有影响。因此,研究在内地就读的藏族高中生焦虑情况,利用焦虑等情感因素促进在内地就读的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对于在内地就读的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与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相关的研究文献综述

作为多民族国家以及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关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文献,其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学习焦虑问题的成果。如,杜丽娉(2013)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明显高于汉族学生,并且指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育相对落后以及学习者自身学习经历的负面作用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吐尔逊?卡得,姚春林(2010)认为“母语――汉语――英语”的三语学习现象是造成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课堂焦虑的重要原因。马仲荣(2005)研究发现藏族“双语”学生藏汉语水平差异与英语学习焦虑水平差异有较高的相关性。白丽梅,曹进(2005)指出语言障碍是造成藏族学生英语学习高焦虑的重要原因。赵冬梅,刘晓艳(2013)则探讨了不同的纠错性反馈方式对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

3. 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式了解内地就学的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藏族学生在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目前笔者所在学校英语教学现状提出控制内地就读的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水平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目前在安徽省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就读的115名藏族高中生。这些藏族学生由汉族教师授课,均具备藏汉双语交流能力。英语学习水平较低,阅读能力不足,口头及书面表达困难是这些学生总体的英语学习现状。作为离家独自生活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高中生,他们在身心等诸多方面具有与同校汉族学生不同的特点。

2. 研究工具与过程

本次研究采用唐文芳(2006)的Horwitz的焦虑测试量表中文译版略做修改后作为问卷(见附录),本问卷含有33个基本问题,涉及外语学习焦虑的四个方面(沟通焦虑,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一般性课堂焦虑)。问卷采用了实名制。笔者将115名生集中后下发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说明,现场完成后收齐。共收回问卷115份,有效问卷115份。问卷中的分值进行了计算并用SPSS22.0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笔者使用SPSS22.0 问卷中的数据经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表1至表4表明了外语学习焦虑的四个方面与外语学习焦虑总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英语学习焦虑的四个方面与焦虑总体水平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性。其中考试焦虑与焦虑总体水平之间呈现的相关性最显著,负面评价焦虑其次,而沟通焦虑与焦虑总体水平的相关性的显著性最低。这一结果反映出面对考试以及课堂提问等评价方式时,学生焦虑程度较高,同时也符合目前本地区英语教学侧重书面考试偏轻口头交流的教学情况。

四、降低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1. 关注藏族学生的藏文化背景

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是藏汉英三种语言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一方面,藏汉英三种语言在发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都有区别和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既存在相互的干扰也存在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基督教是英语语言发展史上核心的背景因素之一,而藏传佛教是藏族学生文化以及民族性格当中的决定性因素,两种文化必然存在相互学习与磨合的过程,而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在所难免。因此,笔者建议并在尝试了在对藏族高中生日常英语教学中添加音标、构词法等基础性教学内容,同时应重视文化教育,采用阅读、观影等形式增进藏族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以及英美国家概况的了解,提升文化认同度和接受度,促进藏族学生英语学习。

2. 调整评价模式,减轻考试焦虑

笔者的调查报告表明在内地就读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四个方面中,考试焦虑和负面评价焦虑与整体焦虑水平相关度最高,与笔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的观察结论一致。由于藏族学生在学习基础以及目前水平上总体低于同级汉族学生,他们在回答问题和面对考试时显得紧张焦虑,缺乏信心。因此,笔者认为尝试将常规学习任务进一步细分为阶段性任务,对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例如,汉生每次识记60单词的任务可以给藏生分解为三次完成每次20个并对每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考试成绩的处理上,考虑到藏族学生高考录取要求和条件,笔者坚持了以相比于自己的成绩进退步为标准的评价方式而不是班级所有学生间的成绩比较,使成绩与进步的激励相关联而不是与他人的表现相关联,鼓励其达到既定的目标,做到“低标准,严要求”,使评价标准符合藏族高中生群体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效地降低了藏族学生的焦虑水平。

第7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农村特点 农民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农村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始终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充分发挥其基础学科的作用。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放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上,而对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后备力量不够重视。

能升学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仍然要留在农村。然而,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单一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书本知识,缺乏适应农村经济建设的能力,更有少数学生没有扎根农村,建设家乡的打算。

这种教育背离农村实际,与社会需要脱节,使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如果升不上学,则所学知识在农村无甚大用,而有用的又学得少或没有学。最近对本校初三3个毕业班和邻校初三5个毕业班共43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应用文”写作测试调查,取样统计数据表明了如下几点:

1、学生因缺少练习,未能掌握已学过的某些应用文的写法,如一般书信、介绍信、证明信等。

2、能写介绍信、合同书、说明书、电报、广播稿等8种应用文的学生均不超过被调查人数的17%,其中会写合同书的只有11%。

3、会写演讲稿、广播稿的人数占8%,能作对联的不足2%,会写调查报告的只占3%。

4、能识、会写“农村实用杂字”的,能写毛笔字的只有5%。

通过以上调查说明,农村语文教学脱离农村实际需要。不少农村初中对应用文的教学很不重视。

二、结合农村实际改进语文教学。

如今,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高速发展,使“语文”更有了用武之地。如何使语文教学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认为,根本出路就在于接通农村生活这个源头,在改革第一课堂的同时,注意丰富第二课堂,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一)适应农村需要,加强应用文教学。应用文体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作用。

农村中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对他们来说,会写各类应用文就是一种实用本领。

1、从发展农村经济现实来说,要让学生学会写合同、广告词、请示报告,产品说明书、发票、契约等。

2、从民俗礼仪来说,应让学生掌握请柬、祝辞、题词、讣告、悼词、碑文、对联等七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3、从参与行政管理来说,学生要能写会议记录、计划、总结等。

4、从宣传与民事活动来说,要能写通讯报道、演唱材料、广播稿等。

5、从普法方面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增强了,知法、执法、护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要能写写、答辩状等。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农村的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才能提高语文的实用价值。教师可组织学生调查专业户和重点户,让学生了解某些产品的制作过程,然后再要求他们进行练习试写有关应用文。在指导学生写应用文时,最好能借助实例,着重使学生领会每种应用文的性质、作用,学会每种应用文的格式,掌握习惯用语、术语或专名词,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真正掌握,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为止。

(二)选择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教材或乡土教材。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初中的培养目标,加快教材改革步伐。选择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文章作为教材,以填补统编教材的不足,使学生学有所用,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三)结合农村社会调查,进行写作训练指导。调查前,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的基本要求。

1、说,是调查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调查中应让学生着重把握以下环节:(1)提问(向对方提出要了解的问题);(2)引问(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可能偏离主题,怎样引导他回到正题来);(3)层递(怎样使提出的问题层层深入地围绕主题发展下去);(4)趣味(采访时注意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使双方都进入角色)。

2、听,着重于“听记”方法的指导。应让学生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抓住契机。有的内容很重要,而说话者常作简述,这时就应指导学生抓住时机,让对方进行深入的表达。

(2)以点带面。即由一点想到与此相关的“面”,从而纵观全局。

(3)提纲挈领。对被采访对象的言论进行过滤,分析、归纳、综合,再作记录。

3、读,着重于写作鉴赏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写的时候心中有一个“参照物”。

4、写,这是写调查报告重要环节。先讲写作方法,进而“导写”勾划写作系列线,确立专题,划分小组--观察与采访笔记--调查报告--通讯或特写--议论杂感--“采珠”,搜集生动形象、丰富简明的群众口语,借鉴运用--谈整个写作过程。

这种写作训练在课堂内是无法进行直接有效训练的,应借下乡调查之机(每当农村学校放农忙假时,我总借此之际部置学生搜集作文素材,要他们在与农民同劳动、同交谈中,调查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精神面貌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提高等状况。如习作(《家乡巨变》、《秋假见闻》),让学生在调查中写,在写中调查;在调查中改,在改中调查。

(四)结合生活进行适应农村特点的语言交际训练。当前,农村文化站(室)大多已经建立,需要大批文艺节目创作和表演人才;村广播室也需要采编人员和播音人员。所以,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辅导也是必要的。

可确定专题,进行有效的训练。联系农村的实际设立专题:(1)当前农民的心理;(2)当前农民对知识的探索;(3)当前农民对未来的展望和畅想;(4)当前农民的思想动向、农村难点和热点问题等。

可采用下列形式进行训练:(1)复述;(2)讲述故事、事件;(3)发表议论;(4)交谈;(5)即席讲话;(6)演讲;(7)讨论;(8)辩论;(9)说明事物;(10)口头报告。

(五)扭转忽视写字教学的倾向,开设书法课;加强书法训练与小学衔接,迅速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书写能力,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六)组织“采风”及民间文学的搜集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听和记的能力。

第8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言归正传,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小学语文教师深思。小学作文应该教些什么?怎么教?《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也是为了与人交流”,并在小学阶段要求写常见的应用文。小学作文教学喜欢让学生写出感人的记叙文、优美的散文,对实用文体写作不太重视,教材中虽有实用文体训练,但训练量少,且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比如,我所在的学校,但凡当一个班干部、队干部都要参加竞选,都要写竞选稿,然后再投票,学生没学过,不会写,只好请家长包办。学生请假是学校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当老师要求学生写请假条时,就会收到类似的假条:“老师:我因为生病请假一天。某某某”如此言简的假条常常使语文老师无以言对。

吴忠豪教授在《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指出,和国内相比,国外更关注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美国中小学从三年级起每册教材都安排写调查报告、劝说信、信息说明等文体,实用文体写作在各年级写作文体中所占比例超过50。华东师范大学语文考试与评价研究所所长周宏老师指出,高考作文除了考议论文、记叙文之外,还应考核应用文。美国纽约市奥尔巴尼《小学英语课程说明》中明文列出“写作文体经验”,里边详细地列出各个年级学生要求学习的文体,初步统计6年级要求写作的文体超过17种。再如,美国《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举出了一个普通的美国人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在两周内的写作统计:“写了两份广告、填了一张保险估价单、一张所得税表,写了两份理由说明、一封抗议信、一封收款信、一封家书、一封申请书”。这反映出实用文体在生活、工作中的用途极大。

实用文体通常具备以下特点:① 有明确的读者对象,有明确的范围,特定的读者对象,并有明显的约束力。②有较固定的格式,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任务,不同的实用文有不同的相对稳定的格式和行文方式。③ 有较强的时效性。据笔者大体归纳,实用文体在中小学阶段的分类如下:①领条②借条③收条④请假条⑤留言条⑥通知⑦海报⑧调查报告⑨启事⑩私人信件(11)感谢信(12)表扬信(13)申请书(14)竞选稿(15)检讨书(16)日记(17)消息(18)会议记录。其中,留言条、通知、书信等许多版本的教材都有,但仍有大量的文体教材中没有涉及。语文教学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就应重视实用文体的教学。

策略一:明确小学实用文体训练的要求,根据教材特点及生活需要适当增加书信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了“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在第三学段明确提出“读书笔记”、“应用文”、“记实文”和“想象文”四种文体的概念。笔者认为,应当在各学段适当增加书信的训练要求。因为书信在实用文中是最基本的一种,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种,它和普通文最接近,而且包含着普通文的各个种类。所以,书信是值得好好学习的。美国特别重视写信,美国奥尔巴尼市的作文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写信,种类多达5种:一二年级写友好书信,三年级写邀请信,五年级写劝说信。笔者曾为某刊物举办的现场作文比赛命题,其中《给(喜羊羊)(灰太狼)的一封信》《给马小跳的一封信》等题深受学生欢迎,写出来的佳作较多。

下面是美国“全国教育进步评估”测评体系2002年作文测试四年级题目之一:说服图书管理员

试想下面这个情况发生了:

学校图书馆中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丢失了。这本书你可能想要反复阅读,或者这本书是你的老师或者父母曾读给你听过的,而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并未决定是否要再次购入这本书。

写一封信给学校图书管理员,说服他再购入一本。在你的信中给出足够多的理由来说明学校图书馆应保存此书。

这道作文题出得极为巧妙,首先,事情是学生熟悉的,这就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其次,写作内容是开放的,学生愿意绞尽脑汁写出足够多的理由来说服图书管理员;再者,说理必须层次清晰,这实际上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但这样的作文题在我们身边却少之又少,值得语文教师深思。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设计改编练习,将文本改编成书信。比如学了上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生命的药方》,可以设计写信练习:替艾迪为杂志编辑部写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那位医生。学生可以通过写信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告诉编辑他为德诺所做的事、德诺的现状,以及迫切希望得到编辑的帮助。再比如学了上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拥抱大树》,可以设计写信练习:替那位爱护树木的绅士给纽约市绿化管理局写信,指责丹尼尔虐待树木。学生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必须关注写作对象,在表达方式上注意合情合理,对文章主旨的正确把握也会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实现。

策略二: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增强读者意识,为应对生活中的某些需要而作文。

关注交际目的,增强读者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亦即解决了“为什么写”的问题。日本等国家将写作教学“培养读者意识”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个重要目标。他们认为,写作必须要有读者意识。吴忠豪教授在《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指出,“如关于旅游,若写给父母看,就要以汇报为目的;写给兄弟看,主要以介绍为目的;写给游客看,则要以愉悦为目的了。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表达方式自然会不一样了。”因此,日本的作文教学,从低段起,就要求学生“考虑写作的对象和目的”;中年段和高年段也分别提出了“依据对象和目的进行写作”,“要考虑依据目的和意图,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们可以将作文训练编成有趣的生活情境,随着情境的发展,生成一个个应用写作训练的话题。教师不要为指导而指导,而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只有在学生产生言语动机基础上的指导才是最有效的。

2010年是世博年,上海也开展了许多“迎世博”征文活动。“世博”这一话题对于小学生来讲不太容易把握,容易写空话套话。笔者曾参与组织了“写世博场馆开馆辞”征文活动,觉得该题目既有创意,学生又有话可说,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以下是徐汇区建襄小学叶晓晓同学的开馆致辞:

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今天是一个令世人高兴的日子。我们的非洲联合馆终于开馆了。我代表2010年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向前来参观的各位游客表示热烈的欢迎。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它形如一个巨大的不等边三角形。在非洲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9亿不同肤色的居民。我们的语言十分复杂,将方言土语计算在内约有1500多种。我们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农业和林业资源,盛产可可、咖啡、棉花等农产品。

我们的非洲联合馆将是园区里最引人注目的展馆之一,它由一万多件钢结构搭起。树木、沙漠、海鸥、动物、建筑……这些富有强烈非洲特征的元素将呈现在我馆的外立面上,勾勒出非洲大陆独具多样性的风貌,展现非洲的古老文明和勃勃生机。经过精心装扮的展馆,看起来更像一个巨型“礼盒”,而其中满载的,是来自非洲的43个参展方献给世界的惊喜。

非洲联合馆将成为世博园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观众看非洲,触摸非洲,还可以和非洲人一起唱,一起舞,一起欢笑。

最后,让我代表非洲联合馆向广大游客表示热烈的欢迎。祝大家参观愉快!

此致

敬礼!

非洲联合馆馆长:叶晓晓

同时,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的机会,使他们学到的实用文写作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得到重温和强化。例如,迎新年活动时需要邀请任课老师来参加自己班的活动时,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写一张请帖,并相机进行指导。例如,有学生在操场上捡到一件衣服,可以指导全班学生写“招领启事”,然后选择一份贴在公告栏里。再比如,大队部即将举行下列活动: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万圣节、圣诞节……可以请学生以大队部的名义写一份活动策划书,策划书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主题、注意事项等等,还有其他自己想到的内容,都可以写进去。今天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在教学中落实到位,恐怕先要从小学生写实用文抓起。

策略三:关注写作对象和目的,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内驱力,提高学生社会参与意识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写作对象和目的,有效利用生活中的写作源泉,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夏尊、叶圣陶在《大师的72堂作文课》一书中指出:“凡是应用文,都是应付当前的实际事务的,和实际事物有着密切关系,措辞要得体,要合乎身份地位,否则就不适当。”

训练学生写调查报告能促进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小学生写调查报告在国外并不陌生,国内有些版本的教材也设计了调查报告,但比例还太少,调查内容也很单一。学生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接触生活,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才能获得写作内容。

我所在的学校今年实施“校安工程”,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对校园进行调查,对新校园提出合理化建议,然后选择一个主题完成调查报告。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水龙头、屋顶节能、走廊节能灯、花草树木等都成了学生们观察的对象,他们通过采访后勤组老师获取屋顶面积,他们学着计算全校所有教室的日光灯,他们体验着当设计师的快乐,他们将世博会的直饮水引入校园,他们希望新校园像百花园。奇思妙想中有细致的观察,推理计算中有缜密的思考。他们进行广泛的调查,他们拥有充足的资料,他们将这些资料进行选择、归类、整理,他们知道,只有内容详尽、分析透彻的调查报告才能赢得大家的喜爱。许多学生觉得这样的作业“太好玩了”,希望老师多布置这样的作业。

第9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范文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语文教师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下面,笔者浅谈一下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在课文学习中诱导德育

1、从学习古诗中渗透德育

诗歌自古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诗歌更是千百年来塑造炎黄子孙人格气质最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诗文化,古诗语言简练精辟,每一首诗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通过读诗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积累古诗,来沐浴学生的心灵。

2、反复诵读,悟出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指的是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些意境优美、情感浓郁的文章特别适合用多读的方法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课文读通、读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人物的思想感情。读的方式很多种在把课文读熟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内容,更加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分析词句领会内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课文中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段落,即“文眼”,有层次地剖析、点拨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就要抓住“笑”一词引导学生分析。“笑”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十次之多,孔乙己两次出场都是在笑中走来,又在笑声中走去,特别是第二次来酒店是在人们的笑声中坐着用“手”走出来的,这是多么令人同情而可怜的人物。文中却用“笑”来为他做背景,可见封建制度对人们毒害之深,当时的人们又是多么麻木。这样以笑写悲更见其悲。这样从“文眼”入手挖掘出社会根源,使学生认清封建社会,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社会。

(二)在学生习作中诱导德育

新课程教学建议对写作提出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不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可见学生习作要融进学生生活,与学生的行为习惯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写作感知做人道理,学会做人。今年元旦前夕,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元旦回家过节,一家人团聚吃饭时,你给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盛饭、夹菜,看看他们有什么表现,你当时有什么感受,然后写在日记本上。由此可见,习作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传统美德。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