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务劳动实践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拓宽教学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讲,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主体需要在学习中实践,才可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教师为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将思想品德的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首先要借鉴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激发正确的道德动机,使其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学了《承担家务劳动》一课以后,可安排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按照课本上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学做馒头和炒白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野炊活动,以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督促学生的自觉行为,可为学生布置一些家务活,如收拾房间、洗衣服、拖地等。这类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利用家校合力帮助、督促学生。可以采用给每一位学生发放“我是家庭小帮手”记录卡,要求家长帮助做好记录,月末评选“好帮手”,进行表彰鼓励,这样既减轻了父母的家务负担,也使孩子们在劳动中学到了生活的本领,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主动承担家务活的好习惯。学生的实践活动可安排在授课之后,也可以安排在授课之前,如教学《参加公益劳动》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打扫院落、房间、擦玻璃等。在课堂上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公益劳动?参加公益劳动后你有什么体会?然后学习教材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认识什么是公益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产生热爱公益劳动的感情。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同学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公益劳动,并感受到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仅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益处,也能使自己的身心获得愉悦。
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把思想品德课展示道德结论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究真理的过程,具有自主性和探究性。整个探究的过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活忽略过程去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探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体验、感悟,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动情、明理和导行。例如上《团结协作》一课,教师采用分组制作食物拼盘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出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种种体会,比如做得好的愉悦、成功感;做得不好的焦急、羡慕感等。与此同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的组做得好,有的组做不好呢?老师马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通过思考讨论认识到:在集体中,完成好任务需要团结协作,如果不注意合作,事情就难以办好。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时间体会,对比得失,从中领悟团结协作的含义,总结出:与人合作完成某件事时,既要发挥个人特长,有分工,又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完成好任务。以上结论的得出,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体验感悟,探究发现得出的,容易形成稳固的道德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16—01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传统的学校德育重整体、轻个体,教育主体缺失,载体缺乏,形式单调、程式化,缺乏实效性。因此,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贴近未成年人、贴近学校实际、贴近生活为原则,着眼于理念转变,着力于主体改变,着力于载体创新,突出德育主体,促使学生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逐步转化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一、创设和谐环境。让学生自主体验
确立学生发展观,大力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奠基工程,一要创设和谐的内部环境,创建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科技校园、魅力校园,让学校优美、幽雅的环境成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洁白的墙壁是一面镜子,一草一木都是会说话的眼睛,每一处牌匾雕塑都是无言的嘴巴;挖掘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示学校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体验、感悟、反省中升华思想,规范行动,陶冶情操,在自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要创设和谐的外部环境,通过各种渠道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室、歌舞厅等经营性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整治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自育的良好外部环境。三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以提高家长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成才观,优化家庭环境,拓宽学生自育的空间。
二、加强德育管理,让学生自主教育
学校要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大力开展自主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展以“自信、自尊、自强、自控、自乐”为内容的“五自”活动,倡导学生进行“四比”即比思想、比纪律、比学习、比成绩的活动,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塑造,树立独立意识、诚信意识、自觉意识和拼搏意识。成立以政教处、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监督小组为主的自主管理组织,建立学校测评、教师评价、小组鉴定、个人自省自评的思想评价体系,经常开展自省、自查、自纠、自律活动。注重教师引导,以德树德,以情动情,以志励志,以行导行,注重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学生自觉自律。突出学生监督,建立监督小组,建立文明督查制和文明区域负责制。
三、创新德育载体。让学生自主发展
1 德育实践化。学校要紧紧抓住德育实践活动,在校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益、安全的劳动,在劳动中体验、感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参加文艺演出和各种竞技比赛;参观和游览名胜古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活动;举行语文课本剧表演;开播校园广播,让学生踊跃投稿,记述耳闻目睹的事,评论善恶美丑。这样既增强学生主体实践参与和评判能力,又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在家庭中要鼓励学生做好家务劳动,开展“我当爸妈”等家庭实践活动。德育实践化使德育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内省,判断、评价道德标准和价值,并内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准则。
2 德育活动化。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使自主教育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在学校各年级开展蕴含德育内容的各种活动,如开展“爱我校园”征文竞赛,“讲文明,树新风”演讲比赛,“中华诵”诗歌朗诵会,“做诚信公民,与文明同行”的有奖竞答活动等,这样活化了知识,丰富了生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品质。积极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如开展在国旗下的讲话,新团员宣誓,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团队日等活动;政教处、学生会、团委针对校园绿化进行给小树命名挂牌活动,在寒暑假开展“读一本好书”写心得体会的活动等。让学生自主召开班团会,根据每周或阶段要求确定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形成统一认识,变成自觉行动;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进行学生问卷调查等,张扬学生的个性,形成道德共识和道德规范。
《中庸》记载:“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说:“仁爱就是将爱父母放在第一位。”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既受到父母的呵护,享受父母无尽的爱,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心胸狭隘,只懂索取。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情感上能“感受爱”,思想上能“理解爱”,行动上能“回馈爱”,依据辽宁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爱于心・践于行――走进仁者・学会感恩”的主题活动要求,结合我校“仁孝教育”的办学理念及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开展以“感恩父母,重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体会仁者的深刻内涵。
2.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家庭生活技能体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体悟到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活动过程
此次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它们分别是: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制订方案
第二阶段:展开调查,搜集资料
第三阶段:交流汇报,成果展示
1.设计主题活动方案
(1)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活动小组。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主题,初步讨论、设计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2.展开调查,搜集资料(理解父母之爱)
(1)按预定的方案实践,可将过程进行录音、拍照、摄像。
(2)行动实施,进行调查、采访、体验,做好调查记录,写好体验日记、感悟等。
3.交流汇报,成果展示(回馈父母之爱)
我们已经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感恩父母,重在行动”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都有了不小的收获,你愿意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各组同学们的收获!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我们都有自己的父母,无论将来身处何方,父母都时刻把我们牵挂!
【关键词】品德;生活实践;学习兴趣
在课程改革不断的今天,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打破了以往思想品德课的概念,学生接受德育的场所从小课堂走进了大社会,它应该包括课前、课中及课外活动这一完整过程。一节课短短几十分钟,除去认知教学过程,余下的时间还有多少能让学生真正去实现自己的行为呢?因此,我们应该更重视学生课前的观察体验和课后的自主实践。只有这样,学生在更广阔更开放的生活实践后,他们的行为才有可能是认知、情感冷凝过后的理性表达。这样的教学设计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课前做好活动准备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前准备活动,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为上课学习打下基础。我经常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新课的准备,这种预习通常有:
(一)查阅、收集资料
课前让学生收集与主题活动有关的图片、文字、音像、数据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维认知表象,既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及探究学习等能力。如,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这一单元施教前,让孩子们收集我们家乡的风景名胜、现代化建筑的图片、照片及文字资料。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欣赏了家乡的美景,自我感悟到家乡的变化,同时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可见,课前查阅搜集资料是新德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调查、参观访问
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参观、访问等亲身体验,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他们领会有关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认知。如开展节约用水、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活动。我引导学生调查家乡的水资源,调查河流受污染的情况,并写好简单的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让学生自我体验,感悟水资源的珍贵,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再如开展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这一活动,我带领孩子们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原料及生产过程,并让孩子们调查全班同学一天的用纸量,每个同学家里每天的用纸量,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组织活动。在参观、调查活动中,节约用纸,保护森林的观念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渗入学生的心里。
课前的活动准备,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做了必要的铺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三、创设生活情景
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
四、课后开展自主实践
一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探求知识、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的停止,更应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向课外扩展延伸。如:《我是家里小主人》这一活动,主要是教育学生孝敬父母长辈,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减轻家长的负担,孩子们在课堂中都抢着说自己会做这会做那,可是在家里是否有坚持做呢?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作一些打扫房间、倒垃圾、洗碗、浇花等具体事务,让学生自己制定家务劳动计划,并让他们转给每位家长一封信,请家长指导学生学做家务,并督促孩子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每天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刚开始同学们兴致较高,后来慢慢有所松懈。我又用每周的最后一节品生课,让同学和老师一起当评委,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每周评出爱劳动之星,这样大大激励了孩子们,就这样坚持一周一次的反馈、交流、评比,这样坚持做,使学生良好的行为在激励中实践着。
也就是说,我们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不同的收获和真实感受,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所呈现的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学生德育文本资料,而且是活页的、可让教师和学生随机取用的教育素材和话题。因此,我们必须走出教材,结合班级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再重组教学内容,进行品德教育课外实践。
春华之根―五大主题
“以文立身,以礼约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的教化模式。礼可导德,礼教的最终目的是沉淀内在的道德素养。在礼教的过程中,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炼出孝、礼、勤、诚、耻五大主题。目的是让学校的孩子懂礼仪、知孝道、守诚信、比勤奋、知廉耻,构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在此基础上,学校设计了“春华阳光少年成长计划”,构建“阳光宝贝―阳光天使―阳光少年”的低中高系列评价机制。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五小标兵”的评选活动,其标准为在家做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小标兵”,在学校做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护公物、遵守秩序的“小卫士”,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勤奋自立的“小主人”。把教育具体化为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独处时的行为要求,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养成良好的美德和行为习惯。
春华之仪―六礼仪式
“夫礼,始於冠,本於婚,重於丧祭,和於乡射,此礼之大体也。”《礼记》中的这句话,点出“礼”的时间感。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都需要相应的“礼仪”,通过某种仪式来感悟人生,接受人文熏陶,涵养德性。这是中国文化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因此,学校将传统礼仪时代化,确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六礼”仪式。
学校按年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实施“六礼”(开笔礼、入队礼、岗位礼、十岁礼、义工礼、成童礼)仪式。每一种礼也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有固定的仪式和程序。其意义在于用“礼”修正学生的言行。这些礼分别是:
“开笔礼”。“开笔礼”是我国古代就有的一种启蒙学习仪式。这种庄重的仪式让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感受到入学是一件大事。激励学生们珍惜读书的机会,勤奋学习。
“入队礼”。它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以“我是小主人”为主题,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学做班级的小主人。
“岗位礼”。结合三年级的岗位礼,学校制定了“五岗七长十员”班级自治制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十岁礼”。四年级中开展“人人露一手”的特长展示活动,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态度和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义工礼”。五年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担当、奉献的道德品质。
“成童礼”。六年级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学校、社会的情怀。
这样一来,学校把德育主题活动年段化,将年段的活动与仪式有效结合,构建起年段衔接的育人体系。
春华之礼―七礼课程
“不学礼,无以立”,讲文明、懂礼仪,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小学阶段的“礼”,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为此,学校根据学生一天在校的不同时间段提出了“春华学生七礼”课程―形象礼、问好礼、集会礼、课间礼、用餐礼、课堂礼、卫生礼。
形象礼:发必理、面必洁、衣必整、容必善,头须正、肩须平、胸须宽、背须直;
问好礼:鞠躬,微笑,说您好;
卫生礼:捡渣滓、对桌子、摆凳子;
课堂礼:姿端正,专心听,声洪亮;
课间礼:整理,解便,会放松;
集会礼:有序出入,用心倾听,静候退场;
用餐礼:排队取餐,进餐不语,光盘行动。
这样的“七礼”内容通过“课堂训练、家庭实践、社会检验”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积极搭建掌握礼仪、践行礼仪的平台,促使师生在参与互动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礼仪进课堂。通过每天“十分钟队会”中的“做一做、练一练、演一演”环节,学生自编小品、自编课本剧、进行案例评析等,创设生活情境,探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做到明理、知情、导行。
礼仪进家庭。“亲情小档案”记录了家人的生日、兴趣爱好、身体情况、需要哪方面的帮助等内容。有了这个小档案,孩子们变得有意识地去关心家人。学校每天还会给学生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外出时,要和家长道别;回家时,要先向父母问好。同时,学校还倡议学生成为父母的好帮手,学会协助父母料理家务。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要求,是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承担家庭责任的开始。
礼仪进社区。以“四个一”(每天为家庭干一件家务劳动,每周为社区做一件好事,每月参加一次社区教育活动,每学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校外服务活动为载体,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把“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精髓由校园辐射到社区。
【关键词】终身发展;人文精神;自悟探究;知识拓展;面向全体;更新观念
跟随新课程的步伐,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转向开放、创新的教育。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我们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多年的新课改教学经历使我收获丰厚,感触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试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一、走进教材,体验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中,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我们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熟读教材,强调自悟探究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讲为主要方法。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就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真正地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三、接触生活,拓展语文教学
教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即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四、放眼四周,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课堂表现而言,有时,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并非不活跃,只是他们不擅长口头表达而已。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维。我们可以将一些浅显的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时获得自信,踊跃发言,常此以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能得到提高。现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充分利用这些设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避免置身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看客”出现。
总之,以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教师只有更新观念,内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新的教学理念植根于教学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反思,转变教学方式,才会使学生的素养不断形成和发展。
一、观察生活,积累情感
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只有真正动了情,才能写出情感的东西。又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生活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想学生在作文中写出情感,就必须教会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以高度的热情和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情感,将情感融进作文中。
作文同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要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积极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观访问、搞科技小制作、参加各种活动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想象,去感悟,从而积累情感,运用于作文之中。例如:写作文《记一次劳动》,写作之前,我先让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感受劳动的甜酸苦辣,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文。结果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参加过劳动的同学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作文,内容真实,描写具体,感受深刻,充满情感。没有参加过劳动的同学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物,三言两语之后就感到无话可说了,根本写不出劳动的苦与乐。
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细节描写就是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特征,某一局部,某一细微事实所做的具体、深入的描写,包括语言、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著名作家李准说过:“细节在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捏着同样的作用。”成功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真实性,可让作文充满情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根据写作的主题,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选择对表达文章中心最有帮助的材料,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身临其境般的细节描写。我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细节描写,要用词准确、生动,要多样化;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还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我把头轻轻地低了下去,目光躲闪着,脑袋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妈妈知道分数后那生气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还是让她失望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妈妈,你不要生气…… ”这一段话写得很精彩,同学考试考砸之后忐忑不安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正如郁达夫所说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细节描写是作文中的点睛之笔,能更好让学生表达情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情感。
三、赏识评价,交流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作文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评价有真情,就一定能激发学生情感。只要老师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哪怕拙劣的作文,只要老师以真情为重,并积极与学生交流,长此以往,积淀学生的情感丰富了,学生作文也就会因此而笔到情到,句句真情,字字实感。
学生的作文凝聚着学生的心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在作文教学中,不管学生的作文有多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都会寻找其闪光点。一个生动准确的词语,一个富于文采的句子,一颗善良的心在作文中的出现,我都不会放过赏识学生的机会。在评价作文的时候,我特别对那些被歧视、内心自卑的学生作文中采用赏识式作文评语,因为对他们来说,饱含爱心、赞赏之情的只言片语便是一种情感的慰藉,它将被化作无形的学习动力。
我班有一个学生,不善言谈,作文基础差,比较自卑。他在一次作文中写出了自己受人资助的真实经历,虽然语言平淡,但感情真挚。在作文评讲课上,我抓住了作文的闪光点,带领学生欣赏了他的作文,并用真诚的语言来评价他: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你的情感,这些都是写好作文的基本素质。这时,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此,他对写作更感兴趣了,作文也更具情感了。
要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写作的情感培养与交流,才能取得理想的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轻松作文;生活;乐趣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作文命题都是教材或教师预先设定的,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围绕确定的中心去寻找或编造生活素材,这就造成了在作文课上,学生一遇到作文题目,往往会一脸无奈,无从下手。美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授知识,而在于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有丰富的童年生活,观察了许多事物,经历了许多事情,产生过许多感想。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要架设好沟通与学生心灵对话的桥梁,再现生活情景,给予学生刺激,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把原始的生活片段活为有用的生活素材。怎样才能积极构建一个和谐宽松的习作环境,深入到学生思想与情感中,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写”的积极心态,让童心自由驰骋,让童言自由挥洒,让童趣溢满课堂,让个性自由张扬,让学生轻松走进作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为学生的生活着色
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实践感悟,发现生活之美,从而写出富有个性、童趣的作文,写出的作文才可能有一定的厚度和一定的深度,写出来的作文才有一定的质感,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佳作。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观察是作文获取感性认识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平时,教师可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触发学生有意注意的兴趣,把听到的、看到的、感悟到的及时写下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闲暇时间也较以前增加了。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地、有价值地利用好这些宝贵时间?我们可以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父母收玉米、割小麦、挖花生……另外,还可让学生在家中当小主人,学做家务。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对家务劳动的内容和技能作出不同的要求。这样不仅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也会丰富写作素材。
2.带领学生参与生活
缺乏真情实感应该说是我们平时作文教学当中令老师很头疼的问题,有的学生写的作文空泛平淡,读来味同嚼蜡。教师应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不仅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也关系到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最佳立意点的选择和作文主题的深化。“看到的印象不深;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做过的,才会刻骨铭心”。利用闲暇时间走进生活,有了生活基础,课堂上我们再引导学生去回顾,去感受,去体味,去领悟。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片片回忆都是美的,都是真情告白。
二、教材为凭借,提供习作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自然地融入读写结合实践训练,是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强化语言训练、运用语言实践的有效策略,是淡化单一重复的训练、促进学生读写结合的最好方法。
(1)写感式。写感式是阅读后最常用的扩展方式。它不仅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去写,而且要求学生在写作时,紧扣原文,抓住重点去抒感:它不仅要求学生之“感”须从原文引发,而且要求学生集中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或几点来抒感,它不仅要求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学生根据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抒发感情。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开辟最绚丽的写感式读写芳草地,设计最有创意的写感式训练。
(2)续写式。有些课文读完后,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想知道后来怎样。我在教学中趁热打铁,让学生依照课文提供的材料,遵循故事发展的情节线索,在已结束的原文后接着往下写。如阅读了《唯一的听众》一课后,设计了“作者知道了耳聋的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时会表现如何?”的续写要求;这些与原文紧密联系的续写,一定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空前释放。
三、动用激励机制,享受习作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作文教学中,采用激励机制,让我们的学生从作文中触摸到写作的快乐,爱上写作。
当今的孩子,在家真是比金银珠宝还珍贵,他们大多是家里的主角,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摔着”,被家长们过份的溺爱,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他们不会跟别人交往,不会宽容、谦让,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是很低。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各位家长们,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不觉得问题的严重性吗?记得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21世纪的建设者――青少年,他们所受的教育如何,素质如何,决定着本世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试想,如果我们任其独生子女们肆意发展下去,祖国的未来,他们担当得起吗?面对此问题,我想除了教师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外,更主要的是家长要跟学校密切联系,互想配合,才能使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实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家长是孩子长期的、全方位的教师。家庭教育没有时间限制和教育分工,是目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家庭教育也必须与学校教育“接轨”。倘若家庭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学校即使为教育学生花费很大的力气,也会出现事倍功半或前功尽弃的情况。所以,有人说:“学校十日功,抵不过家庭十分钟。”孩子对家长的亲情和依赖关系,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决定了教育的诸多方面需要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中实践、巩固和完成。因此,要坚持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相互沟通。
另外,我认为,老师和父母都要给孩子爱的机会。汪广仁说:“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而一个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自己的幼儿的生命是多么伟大”。对成人来说,接爱孩子的爱是幸福的,快乐的;但是对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别人能理解,能接受,能感悟到,却比接受成人的爱更快乐!然而,孩子们许多不良习惯不是孩子的自己造成的,有许多都是父母给养成的。如:刚刚在学校接受过教育的孩子给爸爸倒了一杯茶水,递到跟前:“爸爸,请喝茶!”谁知,爸爸却冷冰冰地说:“去、去、去,写作业去,别趁机跑出来玩!”一个男孩子帮助生病的妈妈干一些家务活,妈妈却挥挥手说:“不用你,把书念好,就是关心你妈了”。类似这样的事实有很多,今天的父母,把孩子们“爱的机会”垄断了,把孩子“爱的权力”剥夺了。在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们被成人的“爱”包围了,所有的大人都比孩子“强大”,比孩子有“实力”,孩子没有爱大人的机会,反而被大人们“爱”得死去活来,导致他们养成“唯我主义”思想。据有人调查表明,59.18%的家长在养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每月给孩子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占27.02%;孩子每月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极少,60.12%的学生不会洗衣服、做饭,54.75%的学生需要家长上下学时接送,47.19%的家长把洗脚水端到孩子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