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劝学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目前,体育俱乐部教学在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已全面推行开来,其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跆拳道教学经验和学生身心特点,提出了促进跆拳道俱乐部教学良性发展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的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跆拳道教学 俱乐部模式 高职院校
一、引言
目前,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已在各大高校逐渐推行开来,该教学模式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一致青睐和广泛认同,其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尤其是用于跆拳道教学的收效更为显著,其已经成为了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的一个特色项目[1]。
二、高职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现状
(一)体育场地不足
笔者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高职院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跆拳道训练馆或俱乐部,同时跆拳道配套设施也较为匮乏,难以满足学生的跆拳道训练需求。部分高职院校虽尝试过设立跆拳道俱乐部,但由于训练场所、教学设施过于简陋,而最终造成跆拳道俱乐部形同虚设。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高职院校的跆拳道教学很难充分发挥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其会对跆拳道教学的发展与创新造成严重制约[2]。
(二)师资力量匮乏
在高职院校的跆拳道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将会对教学效果、教学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直接体现了学校的体育教学实力。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跆拳道教学工作却主要由非跆拳道专业体育老师来担任,跆拳道专业的教师少之又少。这种师资结构下,必然会出现跆拳道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欠合理,进而导致教学水平低下。
(三)教学理念落后
跆拳道运动之所以广受人们喜爱,除了技术炫目外,更重要是其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能鼓舞人心。然而,高职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的教学理念却仍停留在传统教学层面上,教师只负责传授技术、动作,教学重点仅放在培养学生动作技术方面,却忽视了学生悟道能力的培养,这也背离了跆拳道运动的思想精髓。
(四)教学效果可控性不强
跆拳道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活动,广大学生都对其抱有极高的期望,然而从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其教学效果却不甚乐观。笔者在对不少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时,发现不少学生都认为跆拳道的开设课时太少,并且教学的内容缺乏深度,还有学生直接表示在跆拳道俱乐部中并未收获真正有用的东西,基础的跆拳道技能学习难以提高跆拳道技能水平[3]。
三、促进跆拳道俱乐部教学良性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技艺与精神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在高职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挣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技艺与精神相结合的现代教学理念。跆拳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跆拳道技能外,还要向学生讲解跆拳道运动的精神、文化、道德、礼仪等,要求学生同时掌握跆拳道技能与精神内涵,进而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出坚韧、谦虚的良好品格。
(二)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在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中,应积极借鉴国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是以健康教育、体育教育为目标,以相同的体育锻炼爱好为基础,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体育锻炼需要,将群体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几者进行有机融合的一种体育教育形式。该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进而促进学生跆拳道技能、理论知识及健康水平的提高[4]。
(三)多开展跆拳道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是评定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中,定期组织开展跆拳道教学比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比赛的鉴赏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熟悉比赛规则,提高其组织竞赛能力。此外,多开展跆拳道教学比赛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跆拳道比赛的精神在于相互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竞技水平。
(四)培养体育骨干
在高职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中,学生人数众多、组织混乱是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加之训练场地有限,更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跆拳道教师可着力培养一些体育骨干,这些体育骨干学生不仅能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教学、组织及悟道能力。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来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俱乐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跆拳道教学模式,其在提高学生跆拳道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广大高职院校应根据跆拳道运动及大学生身心特点,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的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提高跆拳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春蕊.俱乐部模式下跆拳道教学方法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14.6(12):46-48.
[2] 苏跃金.普通高校与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的比较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11.08(10):91-92,111.
[关键词]初中 古代史 全局观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28-01
历史是一门长期连续,不断地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学科。在对初中古代史的学习中,培养学习古代史的全局观很有必要。树立初中学生对古代史的全局观不仅可以避免学生一味重视知识,忽视能力的弊端,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树立初中学生学习古代史的全局观中,应采用从点到面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社会进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古代史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拓展学生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方面的空间,最终达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逻辑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方法的目的。
一、树立初中古代史全局观的方法
(一)让学生进行模块化学习
模块化学习就是将诸多类似的历史问题总结在一起,并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下找出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在对某一类历史事件进行总结的时候,老师不仅要单论这一类,要引导学生将这一类放大到历史的全局中,更要从这一类事件中找出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具体在哪些地方与其他的模块有所不同。模块化学习不止要让学生分门别类地掌握各个类别的历史知识,更要让学生明白模块之间相互划分的原因。在学习中将模块之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明确的区分。
(二)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联想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会有多如牛毛般的历史事件,在初中古代史里,老师主要捡取了教材与辅导资料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归纳。但是在以后的考试和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闻所未闻的历史问题,学生要学会自己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这就需要老师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对历史问题的判断和联想能力。在遇到自己不了解的历史问题时,通过对已学的历史事件,判断出它主要归于哪种模块,找出这种模块的共性,再关联到这些历史问题中就能迎刃而解。
(三)定期进行专题研究
在古代史连续不断的进程中,很多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是无法通过截取某一段时间进行学习就能全面了解的。因此,在通过不断地学习中增长了相关知识,了解了这一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之后,就需要历史老师进行专题研究以达到系统性学习的目的。老师可以通过贯穿教材中的要点然后利用网络、书籍中搜索出的资料加以补充,让学生掌握某个体系在历史长河中的来龙去脉。例如,古代封建专制是如何建立并逐步走向强化的、小农经济如何发展而来的,类似的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专题研究,让学生从整体上全盘掌握,学生才能对历史融会贯通。[1]
二、在培养学生全局观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培养古代史学习全局观的普及性和基础性
培养古代史学习的全局观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因而在全局观的形成过程中,就要注意学生全局观形成的普及性和基础性。普及性一是要让全部学生的思维中都有全局观的概念和努力培养全局观的意识,不能让部分学生因耐心和毅力不足就半途而废;二是要学生在整个古代史的学习中都紧靠全局观,不能在一部分的问题对全局观有清晰的认识,在另一历史部分中没有。基础性是要学生在培养全局观的开始打好基础,首先,学生在学习古代史时就要抱着全局观的念头来学;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稳扎稳打,对主要的历史事件有透彻的理解。树立全局观的普及性和基础性,才能提高学习古代史的总体水平。
(二)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繁、难、偏的问题
在初中古代史的学习中可以在掌握主线和重点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拔高,拓宽学生的思维线路。但是在教学中不必要对繁、难、偏的问题都进行训练和讲解。一是此类题目太过浪费时间,并且此类题目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导致学生从中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少;二是对这些题目的训练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古代史的信心,慢慢瓦解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树立的全局观。[2]
三、总结
初中古代史的学习本来就是一项浩大而又繁琐的事情,它不仅涉及到了古今中外之间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功底,而且各个学习要点之间相互穿插,错综复杂,基本上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放大为一个考点。而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时间和能力都有点困难。因此,初中生必须从起点开始就要对古代史树立全局观念,从全局上把握纵横交错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摸透历史学习中的规律,然后在具体的历史问题中各个击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剧毒化学品 分类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154-02
剧毒化学品是化工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原料和产品,在高校开展的许多科研项目和实验课题以及日常教学实验中也常常涉及到剧毒化学品。所谓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剧毒化学品往往同时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多种危险特性如氰化物与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混合时反应就相当剧烈,可以引起爆炸;氰化物与酸接触生成剧毒氰化氢气体,磷化铝与水或水蒸气作用生成易燃、剧毒的磷化氢气体[1~2]。剧毒化学品的管理使用涉及采购、运输、保管、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或管理不善,都会出现严重的事故隐患,甚至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频繁发生因非法使用剧毒化学品造成的校园事故,某些高校甚至提出校园内禁止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强制规定。然而,在无机化学、电化学、火工品等研究领域内,诸如叠氮化钠、汞、五氧化二钒等常见的剧毒化学品仍是学科研究实验的重要辅料。因此,为同时保证实验工作和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结合公安部门提出的“五双”管理办法,建立适用于高校实验教学与科研的剧毒化学品管理制度。本文结合南京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剧毒化学品购运、储存、领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的具体管理规章,旨在提高实验室安全质量[3]。
1 剧毒化学品分类
根据2002年版《剧毒化学品目录》335种,以及《剧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 57-93),将剧毒化学品分为A级有(无)机剧毒物品和B级有(无)机剧毒物品2种[4~6]。有机剧多含有磷、汞、铅、氰基、硫、硅、卤等官能团或取代基,无机剧多含有氰基、汞、砷、铅、硒等,重金属及其盐大多数都有毒,生物碱为含有氮的天然碱性有机物,大多数有麻醉作用。如果按照化学组成可分为氰化物、砷化物、汞化物、磷化物、生物碱和其他类等6类;按不同用途可分为工业品、试剂、医药品和农药4大类。
2 剧毒化学品管理难点
2.1 储存条件
根据公安部门对于剧毒化学品的管理办法,使用单位储存剧毒化学品需要具备以下几项重要的基础条件:明确的管理、登记制度,专用保险箱存放,双道防盗门,双人双锁管理,24小时监控设备等。而在高校,多年来对于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并不严格,绝大部分实验室不具备储存剧毒化学品的基本条件,而大部分剧毒化学品也实际分散于各实验室的普通药品柜内,药品安全得不到保证。
2.2 教学科研使用情况
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在火工品专业,叠氮化钠等剧毒化学品作为起爆药等实验的重要原料,参与实验的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率很高;在无机化学实验室内,一些重金属类化学品也常见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实验中。按照现行的管理办法,如果将剧毒化学品全部统一至学校药品仓库严格进行管理,那么势必会对教学与科研工作造成影响: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在领取和使用阶段的管理流程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要兼顾教学科研实验的工作效率,避免因管理过于死板影响教学科研质量。
3 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高等学校针对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要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管理的方针,坚持依法治理。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并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高校实验室剧毒化学品应实行“四统一”和“五双”的管理制度,即统一购买、统一保管、统一值守、统一领退以及双人领、双人用、双人管、双把锁、双本帐。同时,购买、储存、领取和使用剧毒化学品的教学、科研等相对固定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并经过有资质的培训单位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学生等流动性较大的使用人员,必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剧毒化学品。
3.1 购运和储存
学校教学、科研所需剧毒化学品,由实验室负责人提出申请,填写购买申请审批表,经学院批准,再报学校有关部门审批后交至化学药品库办理。购买剧毒化学品时,由化学药品库负责向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和道路运输通行证,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购买、出借、转让和接受剧毒化学品。
剧毒化学品必须集中保管,在专用储存场所或场点分类储存,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剧毒化学品的专用储存场所或场点必须符合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治安防范措施要求。“人防”:专用储存场所或场点附近设置值班室,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值班室必须配置通讯设施、断电照明设施、自卫装备、值班记录台帐等。“物防”:专用储存场所或场点应当安装防盗门,安装双把锁,并配有消防等安全器材和设施,铁栅窗钢筋直径不少于12 mm,栅杆间距不得超过10 cm。“技防”:专用储存场所或场点必须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防盗装置。视频监控应覆盖全面、到位,监控图像清晰可辨并至少保持30天。专用储存场所或场点必须建立详细的剧毒化学品入库、发放、退库、废弃处置的总账。专用储存场所或场点应当定期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国资处、保卫处备案。
3.2 领取和使用
领取剧毒化学品,应由使用人填写领用审批,经实验室、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后,报学校部门审批,执行双人领取制度。剧毒化学品的领用限当日使用量,实验结束后剩余部分必须立即退回化学药品库进行存储,不允许在实验室过夜。
使用剧毒化学品的人员需具备使用剧毒化学品的相应知识和应急技能。学生使用剧毒化学品前,药品负责人要做好实验前安全教育,全面负责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并做好指导和监督。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实验室应根据所使用的剧毒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剧毒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涉及剧毒化学品的实验,必须配有领退、消耗台账,每次使用必须做好记录。台帐至少保存1年。
3.3 废弃物处置和应急处理
实验室剧毒化学品产生的废液、废渣,提倡先进行无害化处理,降解后作为普通废液进行回收,严禁私自倾倒和处置。如果确实无法自行处理,应贴好标识后定期报学校部门统一处置。废弃或不再使用的剧毒化学品与原包装物都要退回剧毒化学药品库暂存,由学校按照环保有关规定,统一交有资质的处理单位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处置,严禁随意丢弃和擅自处理。
专用储存场所或场点、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应制定剧毒化学品案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预案,并报学校管理部门备案。日常工作中要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对预案操作性的检验,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应对、有效处置。发现剧毒化学品来源不清,被盗、被抢、丢失、误用、流散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逐级上报,保护好现场,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补救措施。
4 结语
(1)高等学校实验室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高等学校安全管理的重点,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加强对剧毒化学品的组织领导,分级管理,狠抓剧毒化学品在采购、储存、领用、废弃等环节的安全责任落实,并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结合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加强剧毒化学品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2)日常管理中,高等学校要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剧毒化学药品管理,就是要防止剧毒化学药品对人和环境造成伤害。通过管理部门对剧毒化学药品各个环节的不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相关措施和督促实验人员及时整改,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和放假前都应定期检查并上报安全工作总结,尤其是对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质、散发毒气的剧毒化学药品经常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高等学校还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开展剧毒化学品的安全教育,增强使用剧毒化学品的人员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学校管理部门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使剧毒化学品等危化品能够更好地为高等学校化学教学和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 韩建新.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资讯,2012(7):165.
[2] 张智豪,欧黎明.浅谈高校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6):170-172.
[3] 徐旭冉,孙欣.高校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3(25):194.
[4] 安监管危化字[2003]196号,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S].
《要点》对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8点核心目标:包括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学校互联网全覆盖、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基本形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服务用户超过7 000万人;组织开发266学时的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免费播发使用;力争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超过7 500万个,实现90%以上教师和60%初中以上的学生开通和应用网络学习空间;针对不同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试点组建若干区域、学校联盟,出版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案例集;基本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 000万名中教师的培训任务;完成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800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实现有序共享,印发《教育部教育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完成教育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定级备案和测评整改,完成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行动。
根据《要点》中提出的重点任务,今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将继续对贫困地区及中西部地区进行扶持。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互联网接入,进一步提升学校网络带宽,推进“无线校园”建设。督促各地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中重点保障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国家开放大学将完成100间云教室建设,实现对中西部基层县级电大的全覆盖。完成新疆地区初中阶段《数学》双语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并组织应用,开展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等少数民族学科双语教学资源建设。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建设“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免费提供给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师生使用。
《要点》同时提出,要大力推动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建立完善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农民工和社会成员开放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助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昆明首例校车超载入刑案宣判
云南网消息 近日,幼儿园老板李某某和校车司机符某被推上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被告席,接受审判,并被当庭判处缓刑。此案是2015年11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扩大了危险驾驶罪的入罪范围,将校车超载入刑后,昆明首例校车超载入刑案。
李某某是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明珠幼儿园的负责人。2016年9月7日上午9点,李某某让幼儿园的司机符某开着校车去接孩子。当符某开着一辆“金龙”牌中型普通客车行驶到沪瑞线2 768公里第八自来水厂附近时,被交警五大队交警查获。该校车核载人数为19人,但当时校车上挤了31人,其中29人是小朋友,属于严重超载情形。
官渡法院审理认为,两名被告人是初犯,认罪、悔罪表现较好。据此,官渡法院当庭作出一审判决,以危险驾驶罪分别判处李某某、符某拘役3个月,缓刑8个月。两名被告人表示服从一审判决,不上诉。
2.我揉碎的梦,会变成雪花寄到你的心里。
3.雪都如约而至了,你呢?
4.雪来了,奶茶也喝了,栗子也吃了,烤地瓜也在怀里啦。
5.冬天穿棉袄 ,下雪不摔倒。
6.好想变成雪啊 ,这样就可以落在先生的肩上了… “若是先生撑了伞呢?” “那就落在先生的伞上静载一路的月光。”
7. 我堆的雪人说想见你 ,她等不了太久。
8.下了整夜的雪,把天色变成一片一片的银色,下了一夜的雪,把思念涂抹出纯洁颜色。
9.下雪了,告诉单身狗们一个好消息,你们升级为雪橇犬了。
10.下雪了,就要开开心心的堆雪人,然后和小伙伴们打雪仗,这大概是冬天最温暖的事情了。
11.下雪天,你想一起走到白头,我却怕你着凉。
1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13.一场雪,下不尽冬天的冷漠,朝如青丝暮成雪。
14.漫步风霜雨雪,不能相见也要朝思暮念
15.快快快快快快出门看雪。
16.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7.冬天可能就是用来冻结夏天和秋天的那些烦恼吧。
18研究表明 ,雪花分三种 ,纯生 ,原汁麦和勇闯天涯。
19.下雪了,如果我们不打伞一直走,是不是就可以一路到白头?
20.你是我提笔不曾写下的绝句,如林间松风新雪初霁,后来物换星移,方知万事万物终会别离。
21.最后一片樱花落在雪地里我落在你怀里。
22.如果明天雪漫江城 那就是我写给你的情书。
23.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24.每年的初雪都好像是上天落下的惊喜。
25.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一定很喜欢你吧,如果没有,那我就是第一个告诉你的人。
26.天气太冷了,心里的小鹿也懒得撞了。
27.纯洁的雪,洗濯了肮脏的世界,邂逅的只是安静的大地。
28.喜欢那些闪光的东西 比如冬天的雪花。
29.今天下雪了哦 雪很开心 我也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得到相应提高。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还没有完全理顺等。虽然我国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是在居民收入普遍得到提高的前提下出现的,但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也会给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制定有效政策,遏制和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把握好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应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的方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社会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一靠发展,二靠改革。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督,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当前,特别应关注分配过程的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督机制;控制和调节垄断行业的收入,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为此,一方面,应保护企业和个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的收入;另一方面,对一些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进行合理调节和加强监管,对非法收入坚决予以取缔。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大力发展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重点在农村,关键是“三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此,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大体同步增长;取消对农民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注意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在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的过程中,税收具有其它经济手段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中,应把发挥税收对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作为一个重点。除了在初次分配环节进行税收调节,还应在再次分配环节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尤其是在高消费和投资等环节进行必要的税收调节和引导。通过多种税收手段配套进行综合性调节,更好地发挥税收对抑制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导入 形式
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课堂导入首当其冲,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导之有法,导无定法",教师如何成功地导入新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会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施教者、受教者的不同而不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故事导入法
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繁重,但爱听故事却是他们不变的爱好,教师在上课时可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如寓言、轶事等)导入新课。这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视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例如,在讲庄子的《秋水(节选)》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同学顿时都笑了,觉得这个人很奇怪,怎么会这样。我趁机引导学生:"同学们,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对生与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在他看来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接着发问:"庄子如何能在千年之中拥有那么多的崇拜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的《秋水》,一起来领略他的风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引入了新的教学内容。
2.歌曲导入法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情感。现在中学生很爱听歌曲,许多人也都有MP3、MP4等,利用课余时间在听歌曲,甚至两人合用一个在听。所以我在教高中语文必修一时,就利用学生爱音乐的特性,让他们先熟悉音乐,提起对课文的兴趣。如在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就从《丁香花》入手,让学生对丁香花有一定的理解,从而明确作者的丁香情结。教《鸿门宴》时,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音乐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3.视频导入法
学生对影视还是很喜爱的,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过。所以我在教课文时,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在教学上。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我先让学生去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我可利用徐志摩一生与三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导入,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诗歌中那种情感。上到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因为这是写二战时纳粹对对待战俘所犯的罪恶,所以我先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导入。
用影视来导入,利用其中的片段、细节、画面,学生有感性认识,较直观,可以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一些传统的篇目,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选用一些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视频内容为切入点导入。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荀子的《劝学(节选)》时,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俞敏洪的一段很短的视频。同学们看到字幕上的字样"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就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样的,一定要有水一样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我说:"在《劝学》里,荀子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课文节选的部分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重要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让我们从《劝学》开始积累自己生命厚度,等待时机的来临吧。"这就自然过渡到本课所学内容。
4.诗句名言导入法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读来朗朗上口,本就寓意深远,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诗句名言导入新课,这有助于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如在讲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我先引用了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让学生在配乐声中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土。"再请同学们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被诗的意境所感染,聚精会神,教学效果自然好。我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点评,乘势小结:"强烈的思乡之情从古时吟唱到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这样就自然导入到对课文的学习。
总之,不论是通过向种方法进行导入新课,都要使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诚然,高中语文课堂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定则的原则,就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本人通过实践摸索,试图凭借课本示范、高考引路、教师下水、学生练笔、反思提升,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头,使文章呈现“亮点”。这里简单地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开篇点题,单刀直入
开篇点题是一种节省文字,直入主题的很好的方式。这种开头,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以统摄全篇,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课本示范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开篇就直接点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高考引路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你就是一道风景》)这里开宗明义,简单明了,与题目相照应。
教师下水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或走或停,或沉或浮,奔跑与追求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开头提出论点“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开宗明义,照应标题。
学生练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不过,只有合适的目标,才有动力,换句话说,成功源自合适的目标。(《成功源自合适的目标》)
开头简洁,直奔主题,一语破的。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喜欢绕圈子,教学生要直奔论点,语言尽量简洁。
引用名句,紧扣中心
这种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这样不仅激发阅读兴趣,使文章富有哲理,同时也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权威性。
课本示范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朱光潜《说“木叶”》)
本文直接引用屈原《九歌》诗句,点出了“木叶”,增强了说服力,隽永的诗句,是作者深刻思想的体现,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高考引路
英国王子查尔斯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责任》)
开头照应题目,引出下文,引用英国王子查尔斯的话,增强论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教师下水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泪。”可见,人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提高,经过长期拼搏才能成功。(《拼搏铸就成功》)
引用冰心的话,引出“人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提高,经过长期拼搏才能成功”的观点,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学生练笔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贵在坚持》)
开头引用大文豪苏轼的话,恰当地表达了坚持的重要性,先声夺人,给人以警示,直接点题。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为了追求文采,不顾论点胡乱引用,引导学生一定要紧扣论点恰当引用。
善用比喻,隐喻题旨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引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使抽象的说理形象化,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课本示范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演讲稿,开头把签署了“《解放宣言》”比作“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形象地点出了《解放宣言》的签署对黑人的重要性――给黑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使得演讲形象生动。
高考引路
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点迷津;在岔道口上,需要路标指引方向。否则就要触礁,迷路。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灯塔・路标・理论》)
此文设置了一个比喻场景,即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灯塔、路标对航行的重要性,再引出自己的话题――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个比喻具体形象,使得道理通俗易懂。
教师下水
正如精美华贵的瓷器,放置几案上久了,那剔透的玉胎上也会蒙上一层薄尘一样,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路上跋涉,冒雨顶风前行,心灵上或多或少也会沾染些许尘埃。若想令瓷器光彩依旧,若想使心灵纯净依然,请伸手,将尘埃轻轻拂去。(《拂去心灵的尘埃》)
开头设喻,将心灵比作“精美华贵的瓷器”,恰当而形象地引出“拂去心灵的尘埃”的观点。
学生练笔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高山,坚强则是磷峋的巨石;如果说生命是一棵大树,坚强则是茂密的枝叶;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坚强则是涌动着的波涛;如果说生命是一首曲谱,坚强则是跳动着的音符……(《坚强》)
作者把生命与坚强对比来打比方,相互映衬,借助形象说理,使得行文生动活泼,也构成了排比,气势磅礴,吸引力增强。
反思提升
有的学生比喻用得太过于抽象,让人看不懂题旨。
设问质疑,启发思考
就是先对文章的论题设问,然后自己回答,形成观点。这种开头进入主题较快,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可激发阅读兴趣,拓展思路。
课本示范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钱钟书《谈中国诗》)
开篇提出“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直接进入主题“谈中国诗”简洁明快,顺便引出下文对 “中国诗”的具体论述。
高考引路
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得与失》)
开篇直接对题目的两个关键字提出了疑问,“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启发思索,接着给出答案,让人豁然开朗。
教师下水
没有鸟儿的翅膀,难道就不能飞翔么?没有鱼儿的身躯,难道就不能畅游么?不!为了实现梦想,需要长期努力。(《成功需要长期努力》)
文章开篇提出了两个疑问,启发读者思索,答案让人豁然开朗。
学生练笔
什么是青春?青春是画笔,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青春是清泉,流出一泓沁人心脾的芬香;青春是彩虹,搭起承载梦想的飞船。(《绽放吧!青春的花朵》)
短短的一个提问,连续给了三个答案,构成排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文采飞扬,增加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设置了疑问,却缺乏思维含量,未能体现其价值。
总之,议论文开头的写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主要的技法,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反思总结,熟能生巧,定能提高作文素养,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2.学会分析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学习结合动作来描写人物神态的方法。
3.掌握说明文的逻辑特点,学习用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的想法。
4.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描写的春景,朗读并背诵古诗《春日》。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
【教学难点】
分析段落细节,并学会根据不同的文本或不同的写作目的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带领学生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激发学生思考:你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哪篇文章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在学习《竹节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几个阅读任务是要找到与这个任务相关的段落去进行分析体会的。
生2:《竹节人》中,“我”和小伙伴们玩竹节人痴迷到上课都忍不住偷着玩的细节,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生3:《故宫博物院》篇幅很长,我学会了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去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阅读。
生4: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的时候,我学会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细读,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略读。
生5:我还知道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选取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整合概括。
2.看来,同学们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学到了不少阅读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同学的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吧!
课件出示:
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课件出示: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课件出示:
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3.生齐读。
4.生交流。
5.师进行总结:
课件出示:
读书时,思考阅读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阅读时,重点阅读、快速浏览、略读相结合。
二、词句段运用
(一)写话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以下三句描写人对某事入迷的样子的语句,圈出当中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
课件出示: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课件出示: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2.学生分组汇总圈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每组派代表分享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1)第一段:
摆:表现玩竹节人的阵势大。
攒着:涌向一个点,说明大家都被竹节人深深吸引,围成一团。
跺脚拍手:表现了同学们观战时激动的样子。
咋咋呼呼:声音描写,表现同学们随着竹节人游戏的紧张气氛变得激动起来。
(2)第二段:(学生小组做动作演示)
伸长脖子:描写出后面的同学好奇张望的样子。
从肩膀上探过来:生动表现出大家唯恐错过游戏过程的样子。
(3)第三段:
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写出罗丹纠结的样子。
叽里咕噜:声音描写,表现罗丹的投入。
眼睛闪着异样的光:将眼神的变化写出动感。
踩得吱吱响:用地板的声音表现出罗丹激动的样子。
手不停地挥动:手脚并用,富有戏剧性。
痴痴地微笑:表现出罗丹的愉悦。
吁了口气:一系列激动过后,罗丹终于从“迷”的状态中走出来。
3.朗读这三段话,再次感受人物入迷时的生动场景。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分析三个场景当中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描写,让表达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4.播放一段有关人“着迷”的视频(2分钟左右),让学生根据这段视频,用3~5句话描写人物的状态。
【设计意图】
语文课堂将读写相结合,能让学生快速的学以致用。
(二)表达训练。
1.学生快速阅读例句,理解加点部分在段落中的作用。
课件出示: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生:有了加点的词语可以使表达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2.师生总结出此类表达的特点:“观点
+
原因一
+
原因二……”
3.生根据“竞选班级体育委员”和“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这两个语言环境,按照说明文的逻辑格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示例一】我觉得担任体育委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一是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体育成绩优异;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热心地为班集体做贡献,能够为老师和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组织能力强,声音洪亮。我觉得自己非常符合以上几点,可以胜任体育委员这一职务。
【示例二】妈妈,我希望每周三放学后能踢一会儿足球。首先,我特别喜欢踢足球;其次,踢足球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能锻炼身体;最后,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绝对不会影响我的功课。请您答应我的请求吧!
4.师点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
2.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春光美,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春的词语。
课件出示: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2.出示关于春的诗句。
课件出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男女生互读。
【设计意图】
朗读这些诗句,既是对关于春天的诗句的回顾,也是对语文的一种积累。在进入课文之前,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受春的气息。
3.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朱熹的《春日》。(板书诗题:春日)(齐读)
4.读了这个诗题,你能理解诗题的意思吗?
生:春天的日子。
5.春天的日子,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感受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忆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本诗的热情。
二、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
朱熹,字元晦,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三、初读古诗,自主学习
1.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春日》,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熹(xī)、泗(sì)、滨(bīn)的读音。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了解诗意,感情朗读
1.生再次朗读,与同桌交流诗文的大意。
2.通读诗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读懂诗句)
汇报交流:
预设:本诗主要写了诗人朱熹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天。
课件出示:
胜日:好日子。
寻芳:寻找春天。
滨:水边。
一时:短时间。
等闲:平常、随意。
3.指导朗读。
(1)如果此时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谁来读读第一、二句诗,把你的心情读出来。(指生感情朗读第一、二句诗,教师适当评价)
(2)诗人看到泗水河边的春景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生描绘画面,教师评价补充:“万紫千红”这个成语就出自朱熹的这首诗,原本是说色彩很丰富,现在还用来形容无限美好的景象和丰富多彩的事物。
出示万紫千红图: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漫山遍野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怎样呢?谁来读读诗文第三、四句?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3)读全诗,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设计意图】
通过理解诗意来感受诗境,并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五、诵读古诗,以读悟情
1.多美的春天啊!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这首古诗,再次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段轻快的音乐,请同学们先欣赏,再起立,和着音乐朗诵、吟唱这首诗,可以配上喜欢的动作。(配乐吟唱古诗,加上喜欢的动作)
3.教师小结:诗歌不但可以用诵读来表现,还可以用吟唱、绘画的方式来展示。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幅多美的寻芳图,其实春天就在这破土而出的小草上,就在这竞相开放的花朵上,就在我们悠扬的歌声里。
六、了解背景,升华内涵
1.其实,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正是因为朱熹爱读书、才识渊博,他才成为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2.泗水这个地方是春秋时孔子云游讲学、教授弟子的地方,因此诗人到泗水滨寻找春天,实质是在书海中求知,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师板书:书海求知)
3.今天,同学们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跟随诗人朱熹去寻找春天,我们发现不光大自然的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在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就让我们在大自然的春天、书海的春天里恣意行走吧!
【教学反思】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劝诫人们努力学习、多读书。在教学前,对朱熹哲理诗的特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朱熹的写作特点,才能为理解《春日》的哲理含义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