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日语研讨式学习 课堂协作 意义建构

1.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起源可追溯至皮亚杰(J.Piaget)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获取知识的过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也得到许多的学者的认同,特别是在外语教学当中更是深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外语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好符合外语教学的要求。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传统的教学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方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学生主动建构的”,即学习不再是简单地信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通过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交互作用实现的。其次,相对于“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思考和理解为前提,达到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最后,在学习的具体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受到环境的影响,强调通过情景化和具体化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何克抗,2008)。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何克抗,2008)”该学习理论应用到教学领域,生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三种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情境性学习、交互性教学。

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日语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和理论化的教学范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该种教学模式被称为“抛锚式教学”。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何克抗,2008)。

2.1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景

基于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式教学设计理念,我在专业日语日本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制作了许多日本文化相关的幻灯片。学生们虽然不能亲自到日本体验日本文化的内涵,但能够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在模拟的情境中感受日本文化的特征。在学习日本古代建筑的文化特点,我利用网络技术找到了日本历代建筑模仿图片,使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了竖穴、高床式、寝殿造、书院造、神社造等建筑的模拟图片,直观地欣赏了日本独特的建筑特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日本文化课教学中的通过图片显示、影视演播等形式,有效地增强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不仅了解了更多的日本文化的表象知识,而且能够深层次地理解日本文化的思想层面。比如,在讲授“日本人的无常观”的课程时,由于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学生们观看了电影《日本的沉没》以及大量关于日本遭受地震和台风袭击的资料后,自然灾害造成的惨烈的场景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日本文化的“无常观”。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过程、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赋予了教学新的含义。

2.2小组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协作”对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着重要作用。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我在二年级专业基础日语的授课中,应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专业日语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将授课班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授课形式以小组讨论为主,四个小组各自都形成了适合本组的学习模式。水平较好的小组在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基础上将知识归类复习,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班级里学习有方法、成绩较好的同学与基础相对弱的学生结成小组,在这些优秀同学的带动下,小组的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共同进步。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同学及教师的意见一起建立的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同学们在教学反馈意见里纷纷表示小组学习方式非常好,能够使自己克服惰性,学习真正成了自己的事,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

日语会话一直都是困扰许多学习者的一个问题,我国的日语教学长期一段时间都存在着“哑巴外语”的现象。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们每次上课都要自己讲解新知识、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感受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2.3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比如,学生们在学到新单词“さっと”时,汉语的意思是“一下子”。大家发现“ちらっと、ぱっと、ばっと……”等,许多不仅外形相似意思也都相近的单词,于是分别查字典、找资料,终于明白这些单词虽然汉语的意思都有“一下子”的含义,日语里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さっと”多指天气变化快,“がさっと吹きぬけた。/风一下子刮起来了。”而“ちらっと/多指光线突然闪烁一下。”“ぱっと/指动作、作用、变化等的瞬间的变化;还特指传言等一下子散开”“ばっと/事情发生得很急一下子发生了;还特指火焰一下子窜上去……”每个单词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用法。学生们在弄明白了以上单词以后,又按我的要求把具有类似、特征的日语副词都总结出来,并找出各自的特点。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协作、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又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并不多,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无论是单词还是语法项目,学生们都在老师地指导下把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在不断完善中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2.4应注意的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化,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设计的教学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自主学习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力、观察力、持久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而且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善于设计教学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

第二,加强学习效果评价,强化练习设计。为了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和练习,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习效果评价的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3.结语

本文就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作了讨论、分析,表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素质教育是有益的。在教师引导帮助和督促下,学生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协商和研讨形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培养了技能,从而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日语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如何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深入的课题。这也正是我今后想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今后我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能够自律学习方面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08:4.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9-161.

[3]张庆宗.外语教育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132-143.

[4]石素文.谈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2:45.

[5]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增刊):57.

[6]吴立新.关于高级日语教学课程的探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4:49.

[7]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60.

第2篇: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心理学是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而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课程研制产生着重大影响。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都要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依据。

2001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借鉴了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作为当代具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课程观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后来在维果茨基(V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1)、布鲁纳(Bruner)等人的推动下,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流派纷呈,主要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控制论的观点等。然而,这些理论有着共同的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与一般人们所认为的“外部输入—— 内部生成”模式相反,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到人的心灵的,而是在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其次,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的、客观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会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变迁或更新,而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在具体的问题中,人们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境对知识进行重加工和再创造。而且每个人都从自己特定的经验背景出发来建构知识,给世界赋予意义,由于各人的经验背景不同,建构出来的知识也必然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另外,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建构.人们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受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并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协商,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是以其知识观为指导思想的。

1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所谓主动建构性是指学习的目的是要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去探究和创造新知识;所谓社会性是指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与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交流互动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从而构建起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而情境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建构意义,获得知识。因此,学校课程不仅要关注知识体系,更要突出知识获得的过程,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累积陛的,因为一切新知识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经验背景的基础上的。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课程内容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经验脱节,不能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而应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选择真实性的任务,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景,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 陛、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3弱化学科界限。建构主义者重视问题情境的意义,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多次进行,并且保证每一次学习的问题情境都不同,而且教师要呈现给学生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完整的问题。由于这样的问题往往要涉及多方面的概念和理论,所以建构主义者要求弱化学科界限,主张学科间的交叉。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在他们看来,学生并非直接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现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因而,在这里,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指导者和协助者,引导学生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现有的教学资料,适当布置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反省和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要进行互动、协调,以不断丰富和更正各自的认识,这也即我国传统的“教学相长”思想。

5.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观。建构主义者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因而,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注重对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而非学习成绩;评价类型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而不仅限于传统的纸笔考试。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符合时代的要求,因而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中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我国以往的教育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课本知识被奉为“宝典”,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的培养。针对以往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建构主义者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解释或假设,并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因而学生没有必要对课本知识顶礼膜拜,而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可见,新课改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受到了建构主义的一些影响。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这与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的“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相一致。

(三)课程结构的调整。我国以往的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而且强调学科本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但是,学生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由各种现象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综合体,而非以专门的学科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将来能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相应地,学校课程就应该突破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将各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也反映了建构主义主张的“让学生尝试解决整体性任务,弱化学科界限”的观点。

(四)课程实施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占绝对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真诚的、平等的合作和交流,教学以教师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难免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下,由于对创新教育的提倡和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使教育工作者从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去寻求启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主张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倡导合作学习。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的改革。我国以往的课程评价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单一,多采用纸笔考试。此次课改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提倡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纸笔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小组讨论、研究论文等综合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这改变了以往“纸上论英雄”的局面,将评价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观符合。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等理论中虽然不失过激的看法,但它给传统的教育以有力的冲击,也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当代,建构主义理论无疑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李建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新创意[J].教育发展研究.2002.(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创业基础 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与发展。当前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给创业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项目化教学,推动创业基础课堂教学,深化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推进创业教育的根本。

一、建构主义与创业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主体的内部主动认知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习者的学习不是简单地由外到内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应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建构主义课堂有三个特点:第一,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产生内在学习动力是基础;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知识掌握、实践效果是关键;第三,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是保障。

(二)创业基础课堂教学

创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思辨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大学生创业灵感的重要创业教育内容。然而,从当前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看,创业课程建设大多处在基础课程建设为主的层面,距离山东省提出的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创业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课程建设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要求,以激发人的创造本性为前提,以传授现代科学知识信息为基础,以训练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创新技术为关键,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进行创业课程建设和探索,积极推进创业课程与专业知识理论的融合,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新模式[1]。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创业基础课堂教学

传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从培养创业者创新能力所欠缺的方面入手,课堂主要以基础授课、理论学习等形式为主,建构主义理论则是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等方面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提倡自主学习,不依赖于教师知识的讲授,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但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着眼点在于大学生创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理论的着眼点与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在整个课堂教育体系中,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基础教学内容,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如何提升创业课程的吸引力,如何使建构主义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是重大的现实课题。

二、现阶段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创业基础课堂教学问题

(一)过于依赖单一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大约有一半高校课程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提问为主,大约有一半课程更是以“全讲授”方式为主,教学方法较单一。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只关注理论知识讲授,忽视主体学习与实践,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教师授课模式化、教学内容单一化、课堂气氛沉闷化。当前创业课程教育现处于探索阶段,容易受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而创业课程是一个交叉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同时课堂中对学生发散思维、创造能力、创新方式的要求较高,需要与老师形成互动。但当前的教学方法压抑学生的主动思考,弱化课堂的互动效果,让学生抛弃独立思考、开发创造的能力,对新知识、新课程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难以深入学习创业基础课程,使创业基础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创业课程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过于依赖创业理论教学,忽视大学生创业学习中的主体性需要。早期形成的创业教学课程,以基本管理、经济等理论学习为主,未形成创业教学课程体系,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本理论武装。当前高校创业课程教师队伍以管理学、经济学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他们拥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基础理论知识,但创业课堂实际操作、创业课堂的情境体验欠缺,过于依赖教育课程的理论式填灌,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维度因教学知识讲授方式的单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中的连贯性大打折扣。就创业教育课程而言,当前仅停留在教学理论的学习层面,结合建构主义提出的教学方法较少,忽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时的主动实践性,创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欠缺,无法形成以实践为导向、论教学为辅助的创业教育模式[2]。

(三)创业基础教学教材薄弱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创业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知识结构要求较高,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沿用陈旧的学书籍,很少涉及创业学科前沿知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缺乏,反映现代科学发展、创新技术、创业能力的教材较少,体现创业基础教育特色的课本较少。课程设置中教材是重要环节,创业的一大特点是新颖性,现在创业教材不仅缺少吸引力,而且学生课堂建设和学生素质培养联系不紧密,有些教材缺少层次性,多以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理论为教材主要内容,内容缺乏吸引力,无法激发学生对创业基础教学的热情,甚至与学生的互动性较差。当前教材内容的设置很少考虑学习主体的关注点,不能融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内容不充实。

三、完善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创业基础课堂教学方法

(一)模拟情境教学法

模拟情境教学法是指在一种模拟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学习者从中收获知识的过程。在创业基础课程中,师生通过共同设计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计划,通过六个阶段:确立任务、收集资料、制订计划、风险评估、产品设计进行教学活动,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模拟一个社会场景、模拟企业遇风险的情境、模拟市场竞争等,让学生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模拟创业实战,切实让学习者感受到创业实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建立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创业课程,把创业教育课程与建构主义理论相融合,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融入教学实践,形成相对稳定、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范式[3]。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讨,通过展示、评估、优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建构主义课堂中应用广泛,建构主义课堂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让学习者在情境中学习,创业基础课程要突出学生课堂互动,围绕学生反馈的信息,深入案例,结合实际提出创业基础教学的主要结构框架和内容,让学生在课上切实学到创业基础理论与知识,甚至达到基础实践的效果。同时要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教学水平提升。创业课程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教学目标上,更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更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启发式与探究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完善教学体系,必将推进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思维导图教学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通过文字、符号、数字、线条、颜色,融合一个思考中心,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形成千万个关键点,再由每个关键点在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大型数据网。运用该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和知识感染力,避免传统课堂带给学生的知识叠加,硬性填塞,让学生学习创业基础课程内容时,就可以把关键点串联起来,形成脑中知识网络,加深记忆。在传统教学内容中,知识与知识间的衔接较少,但创业基础教育重视与专业的融合,需要涉猎多种学科的知识,当前创业教育的发展对核心技术、创新思维等要求更高,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这几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让学生迅速接受就成为创业教育的重点,思维导图教学法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法,建构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与方法,切实优化创业教育课堂,完善创业基础教育课程内容。

总之,建构主义在教学中应用广泛,在创业课程建设方面,教师在创业课程中要熟练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综合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因素,建构探索、整合、内化、意义的教学模式,促进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作用,长期来看,该理论应用创业课程教学中因其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强,为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直接的经验借鉴,也将因其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而被更多的高校接受、采用。

参考文献:

[1]陈小花.建构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理路探究.继续教育研究,2016(8):5-6.

第4篇: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主要是计算机应用人才。因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思想对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它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指导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新的环境,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步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中的一种主流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注重如何“学”而非如何“教”,它强调学习是积极的、建构的、累积的、目标指引性的、诊断性的和反思性的学习。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人信息时代的世纪,为迎接正在到来的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挑战,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定论,知识只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并非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问题不是通过反复机械地学习所谓“正确”的答案而得以解决。教材、教师和科学的权威并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建构主义充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了学习者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所进行的意义建构,学习的实际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充实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人学习情境中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既强调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是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角变成了幕后工作者,成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主要是计算机应用人才,即要求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本领域的间题,对他们来说计算机主要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因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对于案例教学法,我们可以追溯源于德国的“范例教学”流派。该流派针对传统教学追求所谓的知识的系统性教学所带来的种种弊病:教与学的形式化、不彻底性、肤浅性、侧重记忆而不求甚解以及由此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和厌学情绪等,提出以彻底性取代肤浅的、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认识代替记忆所谓系统性的知识材料,以追求对难点与重点突破的范例教学取代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

案例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要求教师精心设置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案例以达到教学的基本性(从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的角度提出)和基础性(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的角度提出)。案例教学鼓励学习者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探究现象开始进行学习,通过特殊了解一般。在案例教学中,一般通过演示案例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人门的案例一般较为简单,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则由易到难逐渐对案例提出更多的要求,适时引出更深人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ACCESS数据库的查询时,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一般都是从单表单项查询开始,然后再发展到单表多项查询,引导学生学习复杂逻辑表达式的描述方法,最后向学生提出若要进行多表多项查询又该如何操作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多表操作时表间关联的问题,教师应适时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多表操作的知识点。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融人案例的各知识点,使学生获得系统的认知。案例教学直观、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它要求教师在任务设置时善于将知识分布在实际任务中,并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白主探索研究和协商合作学习,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中学习。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开展讨论,并给予启发、归纳和指导,使学生能全面地掌握知识点。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的教学中,笔者依据学生和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个个问题作为任务提出,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搜索并发现到达目标的途径远比简单地被告知正确答案更为令人高兴和满意,也许学生发现的解决方式显得累赘,需要太高的代价或是不完美,这就可能产生想发现另一种更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的动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交互式教学

第5篇: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专业基础课;服装专业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它的雏形当属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J.)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随后在维果斯基、布鲁纳等诸多专家和学者的不断努力下,这一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比较全面而客观地揭示了学习者的认知规律[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协作会话的形式,积极主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生在学习中凭借自身的经验理解新知识,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完善新知识。这种新型理论的提出给传统教学观念带来了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其影响日益扩大。

二、服装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服装专业基础课是为服装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既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又有很强的与专业课紧密相连的基础性。目前作者所在学校服装专业基础课在教师教学方面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由于专业基础课大部分是纯理论教学,教师大都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学科的前沿知识引入较少,讲授的部分内容甚至缺乏实用性,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起不到支撑作用。最后,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把原来板书的内容搬到电脑上展示出来,没有发挥其活跃课堂的真正功效。

三、教学改革的启示

服装专业基础课程多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或是第二学年的上半学期,课程学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相关技能课程学习的兴趣及信心。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力,达到开设专业基础课的真正目的,下面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服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1.充分利用第一堂课,培养专业兴趣。绪论在一门课的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4],绪论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或者相关课程的积极性,对专业基础课而言更是如此,因为专业基础课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专业术语繁多,不容易引起初学者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5]。比如第一堂课可以主讲该课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例如对于《服装材料学》这门课的绪论而言,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他们在各个季节应该穿什么样面料的衣服最舒适展开讨论。这样贴近生活的例子,既能讨论得热烈又与专业教育相关。只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课程是有用的、有趣的,学生自然就会重视该门课程,激发学习积极性。

2.根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高职院校是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因此教师选择的教材,必须突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应具备基础性、针对性、先进性。同时,讲授的内容不必照本宣科,可以选择与企业应用相关的知识作为主讲内容,一些陈旧的知识可以课后自习,让学生切实学了就有用,学了就会用,学了就实用。此外,专业课基础课涉及的内容较多,仅仅局限于教材学生是不能透彻地消化吸收的,教师应为学生选择较实用的参考书辅助他们学习。

3.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情境和协作学习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目前,学者们总结出的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随机式教学和支架式教学这三种[6],并且已经在某些领域进行了具体教学研究,证实了他们的可行性[7]。教师可根据专业基础课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比如,抛锚式教学法主张学习应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教学过程要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相类似。例如,在黎春玲主编的《服装专业英语》教材的Unit Six PartⅠ单元学习中就可以采用此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主题内容,在具体教学中,全班模拟服装用具商店服务员,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所售的各种服装工具的功能,最终教师对每组点评,全班评选出列举工具最详细、阐述功能最准确的团队。这样就将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将生活引入课堂,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小组合作中,虽然每个人的外语基础有差异,但通过讨论、查阅资料,不断更新提高原有单词储备量,再经过教师的点评,更加准确地理解并记住了各种服装工具的专有名词,这样不仅学习了英语知识,而且锻炼了口语能力。

4.为了教学效果,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借助声、像、图、文等形式,形成视觉和听觉的反应,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直观,既可以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教学内容,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上述所提的专业英语教材中,讲解Unit Six PartⅡ的时候,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具体的设计图片来讲解,让学生对抽象的设计原理有了形象的认识。再如,在《服装材料学》课程中讲述梭织和针织机的工作原理,也可以通过FLASH动画加以模拟,使得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充满愉悦和趣味。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物在课堂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训室还可以成为第二课堂,利用这些资源拓展知识面,辅助课堂教学,让这种多元化的学习变得轻松快乐,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5.提高教学艺术,注重个人能力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的能力要求就变得更高了。由于每位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灵活制订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合理组织教学,发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全面熟悉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各方积累教学案例,尽可能多地在企业和社会中锻炼,增强自身科研和教学的能力,提升个人魅力。

四、总结

随着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职业能力”的教育成为了重点。而恰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这对服装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教师,探索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推动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而且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媒体外语教学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5.

[3]邓学明.从前概念到建构观——浅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3.

[4]尤玉如,等.专业基础课中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兴趣培养[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21(2).

[5]张伟.提高大学专业课教学效果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24).

[6]周平儒.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5(2).

第6篇: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初中数学;情境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数学教学中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而营造的一种具有形象性、启发性、可感知性的动态环境氛围,不仅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调动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和激发学生内在数学学习的教育技术手段.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价值,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以情境启思,以情境促思,以情境成思,促进他们更为主动地积极参与探究、理解、建构,并积极地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 现状反思: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模式的误区与浅析

冷静地思索当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并没有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效改进,而是华丽浮躁导致学生远离理性思考,甚至有些情境牵强附会,有悖于问题原有属性,或是虚假造作致使脱离教学本质,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把握情境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本质.

(一)新课环节存在的偏差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刻意追求形式,东施效颦,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能产生预想的效果,反而在一些形似而神离的“情境设计”中迷失教学的基本方向,陷入情境创设的误区. 在新课环节运用情境教学模式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情境中问题的科学性缺失,情境创设中“去数学化”、 情境的实效性不足,等等.

(二)结课环节存在的偏差

不少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单纯地认为只有导入新课时才使用情境教学,因而在创设情境设置完问题之后,进行新课讲解时便脱离最初设置的问题情境,一节课接近尾声后也没有对最初的情境进行总结,使情境的设置显得多余.

■ 出路审视: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任何理论的重塑都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因为它不仅包含对原有理论的修订和补充,更需借助新的理论视角进行审视和重构.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汲取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理念,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情境教学模式,以实现情境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一)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目标的重新定位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含义,实现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推广并发展行之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让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促进学生更为主动地积极参与探究、理解、建构,并积极地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重构与策略选择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激发起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形成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意义建构的良性循环. ”因此,教师在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并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实现意义的建构.

1. 情境创设中的预设策略

成功而有效的情境教学,不是信手拈来的,它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 那些精彩的数学课堂,从头到尾贯穿着教师精心的设计,无一不是精妙的教学预设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只有重视情境教学中的预设,才能达到有效的生成.

(1)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因此,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的模式,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预设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过程.

(2)善用“预设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生成数学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善于启发诱导,变教师的“预设”教育为学生的“生成”学习. 为此,在诱导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教师务必精心设计教学“预设”,这样才能在动态多变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灵活地引发学生的学习“生成”――产生学习的“生成点”.

2. 有效情境教学中背景材料的类型、选择与运用

(1)创设生活型的主题情境,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只有将数学融于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理解和感悟数学. 因此,教学中应选取一些有生活原型的主题情境素材作为学习和发现数学的基础,调动学生自己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数学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如,学习“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这一公理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视频播放“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广州,路程约为1 811千米;一艘客轮从上海开往广州,航程约为1 690千米;一架飞机从上海飞往广州,只航行了约1 200千米. ”看完后,学生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都是从上海到广州,但三种行程却各不相同呢?”“为什么飞机的行程最短呢?”……对于学生的提问,我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而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将所提的问题抽象,并概括出几何图形,进而发现并得出公理的内容.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原本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了从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的过渡.

(2)创设阶梯型的问题情境,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问题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力. 问题情境的构建要具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型,即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或把解决某个问题的完整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小阶段,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促使学生深刻思辨,使灵性得以迸发,使潜在悟性得以唤醒,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在对所学知识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方程x2-4x+3=0和x2+6x-7=0的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这个关系是否还适用?(2)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多少?(3)上述规律对于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成立吗?如方程x2+x+1=0,它的根也符合这个规律吗?这样生动的、有思考价值的、层层推进的问题情境,能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学生能够领会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台阶”,并让学生感到“有阶可上”“有路可走”,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处,有效激活他们的深层思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创设任务型的讨论情境,促进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讨论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 在讨论主题的设计上,要为学生营造适当的任务情境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活学生高级认知能力,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全方位、深入思考. 同时,要有利于使讨论的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亲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完成所需掌握的学习内容,形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如,在“三角形相似”这一章的活动课上,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到操场实地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测量过程中,可激励学生小组内部讨论,进而不断优化活动方案;当学生得出多种测量方法后,再小组间辩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由小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这样便有了任务情境的依托,能使学生明确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及任务所包含的教学目标,从而激励学生投入探究,并在讨论、探究中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4)创设纠错型争辩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错误,创设纠错情境,让学生去争辩、去探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适当的观点和问题,从而在不断纠错、争辩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对新领域的认知,这样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获得深刻的印象,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也大有裨益.

第7篇: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成功的教育,是建立在厚重的理论基础上的,没有严格和科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就无法发展到今天,也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育之上需要理论,而在理论知识则需要方法论去解析,最后在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手段上。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教育,是通过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的。高中语文教育也是如此,没有良好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教学活动就会显得苍白,这也是为什么存在教育理论的原因。而当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进行教学时,也必须要在符合一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如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之上进行。所谓建构主义,其实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关于知识与学习的理论,主要研究什么是认识以及个体如何认识的问题。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教育就会存在不同的取向,如教师与学生的知识观、学习观等会存在差异,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建立在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在素质教育观下,发挥教学双方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题中之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的方式进行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下是笔者在建构主义下的一些教学方法探索:

一、强调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

所谓学习,其实就是对自己尚未清楚或者了解的事物进行探索,从中学到相关的知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面对陌生事物的情况下进行的,特别是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处于个人意识的觉醒时期,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但是这种主观色彩往往会被应试教育所压制,因此,在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在个人知识结构的组织上,缺乏主动性和意识,这样的知识框架不是僵化的是就极易散架的,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素质教育下,应该要注意对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建构。而这就涉及到本文所讲的建构主义,也就是“怎么认识”的问题。对高中学生而言,如何去认识问题,是学好知识的关键,而学好知识的关键就是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对高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指引。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将课本及自己对事物的观点权威化,不要给学生“老师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观点”的想法。如,教师在讲解《离骚(节选)》中,会对屈原的人格给予强烈的正面解析,教材本身也是对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正直人格进行赞颂的。但是,如果教师把这样的观点,强化输出到学生那里,学生就会失去自己的观点,就会认为课本上和老师,及一些练习资料中,都是这么说,然后答案就是唯一。教师应该引导学进行个人思考,学生从个人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解读,去认识的现象一定要重视,如有学生问“如果屈原得到重用,那楚国就会强大,那在当时的情况下,楚就会侵略其他国家,此时,生灵涂炭,屈原是否想过?”或者有学生问“屈原投河而死,始终也是愚忠。”对于这样的个人见解,教师是不应该否定的,毕竟这是学生建构个人认知的前提也是开始,对学生个体思考能力帮助极大。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把各种观点进行融合,对问题进行两分法处理。这样学生在得到个人思考的同时,也在建构个人认知方法,也吸收了他人的观点,这无疑是帮助学生建构个人知识体系的良好开始。

二、鼓励学观察生活,从生活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知识其实就是对生活的总结和升华,而要学习知识,就得从根基做起,就得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的观察和认知中,去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积累个人认知的素材,这是学生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去看待问题的,解决“如何认识”的关键。语文,不是问题教学,但是,语文却是充满想象,也充满疑问的学科。对语文而言,自由和开放是其特性,语文不像其他学科,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答案之分,很多时候只是认识深浅和是否合乎道德伦理之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语文知识开放化,就必须保证学生认识基础的多样性。也就是说,教师为了让学生避免模式和教条化的学习,应该让他们从个人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从个人生活视觉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认知的方向。但是,前提是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引和制约。如在学习《我的五样》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把文本内容当成参考向学生进行解读,而不能以“模范”、“典范”的角度出发,这样会抹掉学生个体意识,也会让学生的知识构建模式化,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让学生从中自身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思考,观察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以此确立个人生活和学习目标,确立个人认知之上的“未来计划”。

第8篇: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建构主义;奥苏贝尔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220-02

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刨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才。这是因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这种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就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他们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界多年来以认识论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认知规律的研究,导致绝大部分教师不了解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懂认知学习理论,这就为行为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特别盛行。由于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材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事实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对比,看到了这个严酷的事实。他们指出,美国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国家,除非老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这样做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其结果是使中国的大学生与研究生和美国的同类学生相比,从总体上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不仅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目前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自我反馈式”和“启发式”等多种。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由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所以上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优缺点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应用与推广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2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则比较复杂,因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二十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他运用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寨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

用巩固、检查效果),赞可夫的“发展观”(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即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以及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绝大多数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目标的要求),加涅的“联结一认知”学习理论和他的“九段教学法”,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等等。

综观上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关的众多理论,尽管其中每一种都对这一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真正能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给以全面支持的恐怕只有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这是因为,学习过程既涉及认知因素,也涉及情感因素。因此,若要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给以全面的理论支持,必须既研究认知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又要研究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为了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最好还能在上述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施的有效教学策略。按照这样的要求,再来看看上述各种理论,不难发现,其中有些理论完全没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如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理论),有些虽然考虑了认知因素,但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坚持不够彻底(如加涅和布鲁纳的理论),其它或是对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重视不够,或是未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有奥苏贝尔对这三个方面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因此我们认为,以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作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恰当的(但是并不否认、更不排斥其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也能对这种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提供支持)。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内容较丰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

第9篇: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 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 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Keywords:life

Philosophy of life

Humanistic

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 edu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concept to their own potenti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matrix of lif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to

education. I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nurturing students in their hearts, 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haracter and integrity

of the training, Is a harmonious fullness, contains the wisdom of the life education philosophy. Any ideas that will certainly be the underlying

theoretical basis. Lif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 philosophy,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 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 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 来唤醒生命意识, 启迪精神世界, 开发生命潜能, 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 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 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 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 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 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 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 “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 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 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 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 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 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