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劳动实践的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

第1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一、关于老工人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确定和解释,按照《通知》第二条以及有关规定办理。

二、符合《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退休老工人,按照本人原标准工资计发退休费时,其退休费的计算基数,按照当地一般退休工人计算退休费基数的规定办理。增发生活补贴费的,其生活补贴的计算基数,应包括本人标准工资和保留工资(当地一般退休工人计算退休费基数不包括保留工资的,则不应包括保留工资)。上述退休老工人除按《通知》规定发给退休费和生活补贴外,其他待遇均按一般退休工人的现行有关规定办理,不享受离休干部的其他待遇。

对有特殊贡献享受优异待遇而提高了退休费的,在改按《通知》计发退休费和生活补贴后,其提高部分不再发给。

三、符合《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老工人,必须同时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年龄、身体条件,方可按照《通知》的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和生活补贴的待遇。已经退休的老工人,凡符合《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均可由现在支付退休费的单位从《通知》下达之月起改变待遇。

四、按《通知》规定退休的老工人,接受聘用时,仍应按照一九八一年《国务院关于严格执行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办理,不发“补差”,只发奖金。

五、已经退职的老工人,包括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领取退职生活费的老工人,均不能按照《通知》规定改办退休。

第2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一、全面科学规划,逐项落实,逐步到位

农村学校有着它特有的优势,可以大力开发闲散土地,开辟蔬菜及农作物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可以实行以班级为单位,学校领导牵头、班主任负责、任课老师配合的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基地管理和生产指导,做到上下联动,使小基地、大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而不走过场,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为课改工作得到新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把各班教室前后未硬化的土地作为“种植角”分到各教学班,开设四个区域。

区域1:菜畦分块,班级管理

区域2:集中栽培,统一管理

区域3:分块种植,自由管理

区域4:优种优育,试验管理

根据时令安排种植不同类植物,如黄瓜、豆角、西红柿、葱、南瓜、向日葵、玉米、大豆、白菜等农作物和蔬菜。按同种植物安排种植不同的品种,如春秋季的黄瓜有华南系黄瓜和华北系黄瓜 ;豆角有扁豆,四季豆,有上架的、有不上架的;白菜有北京青白、天津绿、秋绿78 等。通过不同品种农作物蔬菜栽培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孩子们学会观察事物,在同一土壤、同一气候、同样的管理,对品种进行比较,看哪个品种更适合本地的生长。通过观察,因势利导,让孩子们把他们看到的、观察的记录下来,鼓励孩子们把实践结果告诉给家长,一方面起到社会效应,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孩子动手、动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校如家的品德,充分发挥了基地的活动、劳动、育人、服务的功能,真正使小基地发挥大教育,为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应坚持每周不少于一课时的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和原则

1.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家没有参加或很少参加过劳动,所以首先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同时,青少年正处在好奇心强、爱好思考的时期,因而要充分发掘他们的这种潜能,培养他们勤思索、好钻研的良好习性。 另外,他们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没有束缚性,在操作中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因而既要有基本的的实践途径,又要有实践活动的方法,鼓励创新,进行改革,使之将科学的态度,责任感与大胆创新结合起来,为孩子们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有目的实践。案例:某年级种植了北京青白、天津绿、秋绿78和玉田地方特色蔬菜——大白菜,在同一土壤、同一气候、同样的管理,对品种进行比较。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实践,从而让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创新与探索。

其步骤如下:

(1)选种——翻地——种植——观察——记录——比较——总结——上交报告

(2)具体操作流程表

3.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首先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教给他们使用简单工具的方法,了解一些现代的农业技术,对一些传统的耕作方法,要了解原理并能操作。其次,要通过实践,更多的进行体验与操作,从而使孩子们能熟练的动手操作劳动,培养孩子们合作意识。一是在实践的技能方面能与他人合作实践,掌握方法。再就是,在实践中能与他人合作、改进和创新,提高实践的效率和效果。

4.编写教材要具有可读性,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要注意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力求通俗易懂、实用、实效;使人喜欢、好用,情趣盎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

5.权力要下放,由各班自主经营,学校统一管理,无论是栽花种草还是种农作物由各班主任与孩子们商榷决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学校除制定好学期前工作计划、创新能力机构及制度外,每学期要有组织评比、期末要有总结。

第3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人学;实践性;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该理论赋予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践性”维度。在人学理论中,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是“实践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的本质分析

(一)人在“实践之维”中存在

在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的实践指的不仅是人的生产活动,而且还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根本之处就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进行实践活动的人。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把实践看做是一切事物和事实的根基,是人的“本原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因而又被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人在“实践之维”中生成

人的本质的生成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人的类本质是在劳动实践中生成

在史前时期人的类本质生成过程,恩格斯明确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先是直立行走使得人类迈出了从猿类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到人手的形成,在劳动过程中,手变得自由了,手不仅作为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接着产生了语言。最后是人脑的形成。“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因为人按照自己的意识改造自然界,自然界才是“人化”的自然界。在有意识的生产实践中,人证明了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证明自己是肉体的主体和精神的主体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属性是在劳动中得到改造,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人的精神属性是通过劳动得以体现的,因此,劳动是人得以生成的基础。

2.人的社会本质在社会实践中生成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抽象本质的认识的超越。马克思论述的人的生成坐标,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社会特性,包含了人肉体与精神的各种秉性的生成。在此意义上,个人的生成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支配的前提和条件下的生成,是历史性的生成,。因此,个人的生成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形成过程。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的历史。人既是历史本身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三)人是在“实践之维”中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且实践使得人的本质不断发展,从而为人的演进开拓了无限的可能。实践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多方面。(1)人们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教育过程中,作为活动对象的知识,来自书本,是一种间接经验,但就知识总体而言,却是来源于实践,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2)实践推进人的能力的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靠摸索和积累,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自己的劳动技能技巧。所谓实践长才干。正是“生成劳动给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 (3)实践改造人世界观,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代德育的转向是人学实践性的本质要求

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所具有的“实践之维”作为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依赖于社会实践,凸显人的内在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把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道德教育在方法论上的实践转向,这是人的实践存在方式提出的要求。

(一)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情境的契合

传统德育偏离了社会现实生活,出现德育内容抽象化,缺乏真实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生活实际。道德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就应当是实践的教育,应当是回归人的生活的教育,即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内容依据受教育者内容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提炼道德规范,使其产生共鸣和内化。同时,注重内容真实性与趣味性,激发兴趣,采取双向性开发,使得教育对象不仅接受理论知识,还能参与和体验实践活动。

(二)德育方法的实践转向

要实现德育方法的转变,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引导。相对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灌输的教育方式,引导这种方式更易于被教育对象接受、认可。它帮助教育对象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潜能,尤其在面临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判断时,让教育对象学会体悟和反思,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规范,并进而完成内化,顺利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实现个体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引导的方式要求教育者摒弃传统,着眼长远,淡化威权意识,放弃标准,把促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和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

2.平等对话。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课堂上,受教育者被视为单纯的受教育对象,只有被动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其积极性主动性被压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导致了德育的失效。人学思想中,教育实践的真正交往体现于人的自由人的联合,人人平等参与交往,人对自己生命本质的全面占有,人由形式主体变成真正主体,交往成为人的内在需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应该以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真诚交往,实现精神、意义与情感的共享。

3.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是让教育对象在熟知的场景中,或陌生的场景,甚至是未来的生活场景中,去体会和感受,让教育对象通过道德选择,做出道德价值判断,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规约。此种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锻炼人的道德思维,更能产生感同身受的认同感,使得道德实践更为顺畅进行,效果更为理性。

第4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课型改良 思想政治课

高中新课程实施已有多年,思想政治课究竟如何开展实践教学,仍然是一个让教师头痛的问题。尽管在认识层面,实践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深入了解社会、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然而在操作层面,实践教学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课内的实践教学鲜有可供借鉴的有效方法和成功案例。

近年来,我致力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课型结构的改良,收到较好的效果。基本思路是:与课型结合,谋划教育内容;依课型特点,设计训练步骤,把优化教学设计、改良课型结构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就是以主体式体验课模拟实践,以导学式认知课指导实践,以探究式践行课参与实践,以自律式德育课评估实践;通过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升华品德来实现思想政治课“实践”的要义,以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一、以主体式体验课模拟实践

主体式体验课是以发展学生素质为目的,以学生必需的知识与经验为主要内容,设计一定的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其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强化和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一种课型。

主体式体验课的课型结构,是思想政治课加强实践教学的最佳方式。因为我们不可能脱离课堂教学而专门去解决实际问题,那样做既无必要也不现实。据此,我采用这一课型,设计了“案例分析”“时政论坛”“模拟法庭”“课堂AB剧”“生活中的经济学”等多种形式,加强了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其中尤为成功的是创设了案例模拟教学法,即事先编好案例的“脚本”,让学生在已发生了的“事件”中充当角色,进行“实践”操演,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运作技巧。案例模拟教学法的教学依据是相似原理,采取的是表演形式,追求的是形象直观的效应,获得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极具魅力。

二、以导学式认知课指导实践

“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结”是思想政治课常规认知课的基本教学流程。导学式认知课是对这一常规课型的改良。为了让学生明确实践意义、弄清实践要求、掌握实践方法,我以导学式认知课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实践予以指导。

在实际操作中,我以“导学”为核心,通过“自读法”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认知进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质疑问难、发散求异,通过“发现法”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考量自己耳闻目睹的现象或事实,从而深化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确定实践的目标、探寻实践的方法、追求实践的效果。通过对实践的有效指导,学生实践观念、实践意识得到了很大增强,实践方法、实践技巧有了较大提高。

三、以探究式践行课参与实践

在教学中,我以探究式践行课为途径,扩展课内教学的时空,挖掘参与实践的深度,将课堂与社会接轨,让学生通过课堂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发展自我。为此,我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规划:内容上,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障。形式上,设计了兴趣小组、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活动、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措施上,与学校德育处联手,建立了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并制订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细则。要求上,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除特殊情况外,不能按要求完成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任务的学生,政治课成绩不能算合格。

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每学期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校内外条件,拟订可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方案。以月为阶段,每个阶段确定一个中心,围绕中心设计一个阶梯式活动系列。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在实施过程中,特别需要做好时间、内容两个层面的结合。在时间上,强调课内专门实践时间与节假日实践可行性时间相结合;在内容上,强调集中的专题实践活动与日常的个体实践行动相结合。

四、以自律式德育课评估实践

思想政治课从本质上讲是德育课。就内容而言,是落实中学德育内容的主要途径;从特点上看,其“课程”特征有着独特的优势。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由此,我设计了自律式德育课,以此为支点来“撬动”实践这辆大车,并籍此对实践教学及其效果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估。

第5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政治课 主动参与 尝试

中职政治课教学,是否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实现其教育价值,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职业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职业品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引辩论――激学生口“动”

职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职业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对道理的认识,提高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创设职业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话题《比翼齐飞翔――我竞争我进步》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次生意中,吴老板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张强在生意中有不诚实表现,这时,如果你是吴老板,你会怎么做呢?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进行小辩论(该不该告发张强),在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

二、扮演员――促学生脑“动”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职业,就业教学体现活动化。在中职政治课中,一堂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话题中的人物,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话题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如教学话题《我的权益我维护》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遇到诈骗时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而得到不同结果的故事。以剧本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面对诈骗时,我们应该采取明智的做法,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三、重实践――引学生行“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中职政治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职业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话题《生活中的博弈》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懂得珍惜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借体验――诱学生心“动”

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在中职政治课课教学中采取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职业道德情感内化为职业道德认识。例如话题《学会生活技巧》一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职业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良好职业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中职政治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花红斌.新课程将带给我们什么.江苏教育研究,2002(8).

第6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通过我多年教启智班劳动实践课发现,上好劳动实践课,对智障儿童的影响很大,劳动实践课比文化课有很大的优势。

1、通过劳动实践可以补偿智障儿童的生理缺陷,并发展智障儿童的能力。

智障儿童大多都存在感官方面的障碍(器质上的或机能上的),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运动障碍等,这些障碍的存在,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但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可以帮助智障儿童补偿或部分这些功能的缺陷。我们人体机能的任何功能都是在活动过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各种劳动活动中,对各种感官功能的形成也最容易。丧失了的功能也可以得到恢复,有缺陷的功能可以得到补偿。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要积极参与,而且各器官之间彼此要经常反复的协作与配合,在实践过程中能使智障儿童的各种器官得到锻炼,使其功能水平不断提高,使器官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而协调完成各种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智障儿童会和各种各样的人、事、物相接触。当他们面对这些人、事、物就会产生各种刺激,在产生刺激后,智障儿童就会做出反应,这样他们就会和人产生交流和学习,对事就会产生态度和看法,对物便产生了表象认识。在人、事、物的刺激下,智障儿童就会提高各种能力。在与人的交往间便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做事就会提高思维和逻辑能力;对物的观察会提高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2、通过劳动实践可以开发智障儿童的智力。

劳动实践在智障儿童的认知及概念形成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由于劳动实践过程中,我们所接触的劳动环境,劳动对象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东西,它们显得最直观,也就很容易使人明白和认识。这样就使人很容易思考,也就有利于头脑中概念的形成。当智障儿童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时,就会接触到许多的工具,如桶,盆,镐等,在接触中,智障儿童逐渐对这些工具产生印象,这是桶,那是镐,经过反复的使用这些工具就会形成了“桶”和“镐”的概念和印象,接着对这些工具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但形成了概念而且明白了这些工具的结构,用途等,这样的概念形成过程就简单多了,比起单纯的课上讲解显得容易多了,这对智障儿童来说,效果就更明显了。

3、智障儿童的训练目的就是让他们自食其力成为有用的劳动者。

这要通过劳动实践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费尽心思去康复教育这些智障儿童,其最终目的是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同时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就离不开劳动时间活动,我们就必须以此为中心去训练这些智障儿童,让他们去接触劳动,懂得劳动,并参与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独立自主的完成基本的劳动任务,做些最起码的生活自理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能够自食其力,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

智障儿童大多语言能力较差,动作不协调,感知觉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上好劳动实践课并不容易。

1、在劳动实践课上注意说与做的密切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发展学生的语言。

在劳动实践课中,教师在示范讲解每种劳动技能的步骤时,要把每一个步骤都用准确而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说清楚,使学生能听得懂、记得住,并能说得出。智障儿童在做之前要先说说如何去做,做过之后,再把做过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智障儿童对劳动技能的准确理解和牢固掌握,而且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要多做多说,反复练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在劳动实践课上,要加强直观性教学。

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生理、心理的缺陷,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在劳动教学中,有多采用直观性教学,利用教学挂图、多媒体设备、实物等教学设备向他们讲授。教师要循序渐进,把劳动技能操作分解成几个步骤,一步一步教学,教师示范一步,智障儿童观察并操作一步。智障儿童把每一步练习都做得准确无误后,再把各个步骤综合起来练习。

第7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小学生;思想品德;探究

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都有一定的学识基础和个性特点。有关资料能表明: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和创造力”,但个性特点不容小觑。他们多数独生子女,有学习跟不上怎么办的焦虑、抗挫折能力不强、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嫉妒心强等特点。为此学校要发挥新时期育人的作用,按照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结合教材内容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问题。供参考。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

新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这样的目的依托于个体良好的品德构成。因为此时的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稍有不慎或者出现其他变故都会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美国品德教育专家克里纳教授把良好品德要素分为三类:一是道德认知,包括道德意识、认知道德价值、设身处地、道德推理、道德决断、自知之明;二是道德情感,包括良知、自重、同情、崇尚善、自我控制、谦虚;三是道德行为,包括能力、意志和习惯。在这三要素中,认知指导情感,情感投射于行为,行为再强化认知,三者形成回环反复的形式。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按照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制度塑造人”18字方针教学策略。

1、以理服人的道德认知。根据克里纳教授对品德的分类,道德认知应该成为纠正学生行为的根本点,使学生个体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偏差。一是教师要做的是适时地纠正学生在不同场合出现的不恰当言行,通过对言行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其不合理性。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如果能够通过纠正分析,摆出道理,从道德意识、道德决断和自知之明等方面培养学生分析自身行为的能力,让说理过程从事后被动分析过渡到事前主动分析(这点尤为重要),这样,小学生对于自身或身边现象行为的评价判断就会趋向合理。

2、以情感人道德情感。在形成有效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进一步强化对道德认知的巩固。根据对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小学生这一代人的共性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的分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向个大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问题学生就被教师特殊对待。同时教师还通过多次的家访工作、与其父母的交谈和建议等方式给他以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心的感觉。这就是说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是必要的,道德情感的升华和美化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群体中才可以成倍得到复制,因此,这更有赖于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平时对班级管理的到位和班风的培养。

3、以制度塑造人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的目的最终要落脚于行为的改善而非只是结构、认知能力的改善,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工作者通过提出要求,依据学校教育的有关制度和规范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是重要并且必要的,这是达到道德教育目的的最重要一步,具有持久性。为此教师及校务工作者要对在校规校纪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甚至更重要的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的理念切实纳入文本条例中,让其有据可依。道德行为的强化和形成最终又可以对道德认知进行印象的加深,以进一步指导道德实践。总之,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使个体完成从自在的人向自为的真正自由人的转化。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思路中,遵循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制度塑造人这三步骤,引导促进学生个体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去实现自身行为和意识的自为化,基础教育德育工作就会更加优质而有效。

三、小学思想品德的措施

1、教育说服法。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这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

2、创设教育情景法。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初小学生都有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3、实践活动法。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高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笔者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4、耪样模仿法。这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作为一名校务工作者,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平常要与学生朝夕相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校务工作者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校务工作者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参考文献】

第8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美;培养途径

美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智障儿童受先天条件的制约,对美的认识比较有限,对美的把握也缺乏信心。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所以,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应该把培养美作为基点,创设一切有利资源,引导智障儿童发现美、感知美,学会鉴赏美、表达美,把一切美的体验变为智障儿童的心灵财富,变为他们认识世界的审美素养,丰富智障儿童的学习内涵,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美地生活。下面,笔者就特殊教育中如何对智障儿童进行“美”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训练中渗透环境美和合作美的教育

在智障儿童的劳技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智障儿童劳动本领的培养,还要教他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事。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学生实践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选择地做卫生,能力好的学生做难度大一点的劳动,能力差的做一些简单劳动,能力好的学生指导能力差的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协作,创造干净优美的学习环境。在劳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环境带来的享受,体验合作的乐趣,收获合作的喜悦,让学生在共同劳动中,掌握劳动本领,懂得分享美。

二、让智障儿童在生活适应训练中感知色彩美和形态美

智障儿童的感觉较为迟钝,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智障儿童的多种感觉器官,让他们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感知美,丰富智障儿童的直接经验,从而使他们获得多方面的感受,捕获美感。如在讲“认识裤子”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裤子,让学生懂得根据季节、性别、颜色等给裤子分类,丰富认知;也可通过感知季节的更替,气温的升降,观察周围花、草、树木的变化,为自己选衣服,美化自我;或根据性别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裤子;再者也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选择合适的裤子,为自己增添光彩。这样不仅使他们学会用各种感官去认识五彩缤纷的世界,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其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其自身生活能力,使其学会打扮自己,塑造形态美。

三、运用社会实践活动对智障儿童进行道德美和人格美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智障儿童在学校学到的很多知识,都需要教师、学校为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提升道德素养,塑造人格美。比如,如何乘坐公交车,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教师可以请家长带学生乘坐一次公交车,让学生亲身体验怎么乘坐公交车。学生实践之后,就知道了如何排队等车,如何有序上车,如何按号找座位……从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学生身体力行,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感受道德美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格美。

四、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智障儿童体验健康美和创造美的愉悦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为学生组织丰富有效的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使其尽情绽放美。例如,“五一”劳动节,举行“我能行”的穿衣服、叠被子劳动技能比赛;“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节日”自我才艺展示表演;“十一”国庆节,举行“我运动,我快乐”的滚球、套圈等体育运动比赛;“元旦”举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的串珠、贴画作品展活动。健康有趣的活动激发了智障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改变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冷漠态度,让智障儿童在创造美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具有“我也会做,我能行”的美好情感体验。

第9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运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主,通过对专业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让学生能更早的适应社会,适应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一、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1.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

中职的特点就是培养专业技能,为社会急需的技能专业培养人才,一般都集中在生产一线专业。既然是一线,通过半工半读,多多实践,在实践中认知所学的知识。

2.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能力

无论是哪个教育,最终还是要经历社会实践。亲临现场操作跟凭空想象是两个不同的感受。在课堂上所学的,很书面化,抽象化。社会实践是为以后就业工作适应打好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更早的接触到机电设备,使学生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遇到问题不慌张,动手能力强,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能人员。更多的实践才有更多的体会,才有更多的技术认知,才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的更多认可。

二、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1.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

“工学结合”的要求就是能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在工作中实践。两者的结合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有条理,例如在学完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程后,可安排学生去独立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在设计过程中认识到计算准确的重要性,一点点的失误会造成多少的废品。通过课程与实践的合理穿插,更有效地吸收理论知识,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更是他们的求职特色,双管齐下,更有竞争力。

2.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

不可否认,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学生还是差了一些。学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就得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可放任自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保证那些上进学生能正常完成学业。不放弃任何一个想要学习的学生,坚持严格的学习与工作监督制度。中职学生的自制力本来就不强,若不加以引导与监督,任其放任自流,就算毕业后,对社会也没得任何回报意义,对学生自身来说是失败,而对学校来说,算是一种悲哀。

3.联系好对口专业企业

对于中职学生,实践技能才是关键。去对口专业企业实习工作,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马虎、随便、敷衍的学生实习,只能让学生更加懒惰,无法加强对自我的管理。寻找对口专业企业,是学生就业前的实习演练,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尽快地经验积累,尽快地熟练专业技能,对中职学生的就业以及其职业生涯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不放弃理论教学

重视实践并不意味着淡化理论教学甚至放弃理论教学。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才能明白你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理论是实践书面化的表现,通过书本来展现实践的本质。如果只注重实践轻视理论,只会形成“头小身子大”的畸形发展。虽然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为主,但也应当保证正常的理论教学,通过实践深化理论,做到理论实践额定有机结合。

2.关注机电专业发展情况

专业技能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机电专业正朝着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关注机电运用技术专业的发展,为课程体系建立提供专业形式依据。例如,机电维修课,它的发展形势还是以人工维护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多实践,可以相应的减少理论教学。根据专业形式发展,建立适应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才是“工学结合”的核心。

总之,中职学校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建立严格的督导制度来建立课程体系,并在建设过程中注意理论教学和专业发展情况。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社会就业提供强有力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向久.扎扎实实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J].成人教育,1989(2).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