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适应性
职业教育的“专业”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劳动者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的可能性所提供的培养类型,我国的职业教育把这种培养类型称作“专业”,是沿用了中国、前苏联等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的专业的叫法。专业设置也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学科分类或者是分工所设置的各种专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及其他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比例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
一、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分科类招生及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1.分科类招生情况
对照Ⅸ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00版)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版),按照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至2012年分科类招生情况,具体专业科类分布情况见表1、表2。
2.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1)专业覆盖面广,形成了“三二一”产业对应专业布局
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类;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等6个专业类;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休闲保健、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与保健、教育、司法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1个专业类。
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江西省中职教育总体形成了“三二一”的人才培养比例架构。2008-2012年间,第一产业类专业不是很稳定,比例忽高忽低,2008年招生比例为1.37,而到2009年突增为7.97,而到2011年又降为4.28,这里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国家出台了农村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政策,造成2009年、20lO年第一产业类专业招生人数增加较快。第二产业类专业招生比例一直较为稳定,但并不处于优势,与对应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有一定差距。第三产业类专业所占比例较高,对照表6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偏度,不难看出,第三产业专业招生人数超过第三产业所需从业人员的需求,大部分第三产业专业毕业生流向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使得江西省中职教育具有明显的以人才输出为主的特点。
(2)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专业是专业结构中的主体
从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类招生占比最高,加工制造类次之。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或教育类招生人数比例总计连续5年均在50%以上,形成三大类主导专业。
信息技术类专业5年间所占比例最高,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发展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但近五年内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说明江西省中职教育招生比例结构往合理化方向发展,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量仍然有限,推进信息化建设时期,我们需要保持这一类人才储备。但要改变在自身信息产业发展不足,人才培养以输出为主的人才培养思路。
加工制造类专业招生人数比例位居第二,基本保持在20%左右,反映了加工类专业发展较快,并出现了不断扩大的态势。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江西省第二产业在江西省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发展的粗放程度较高,所占比例较大。二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为本地加工制造业服务人才的同时,与信息技术类专业一样,向周边的经济发达省份输出的人才比较受欢迎。在2008-2010年之间,医药卫生类所占比例仅次于加工制造类,而2011-12012年之间比例稍低于教育类专业。
(3)专业地域布局缺乏合理性
从专业的区域分布情况,计算机类、汽车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在各地区都有分布且受重视,而且在大部分地区都发展不错,但是专业布局的地域特色不不突出,从2011年萍乡地区的专业设置来看,专业基本和其他地区相同,作为矿产丰富的地区,有关矿产类生产和开采的专业只有湘东职业中专开设一个“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设置忽视自身特色和优势,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因此不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4)专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衡量专业设置合理性的指标之一是专业集中度,专业集中度是指某一专业在同类学校的分布情况。某一专业设置在越多的学校,专业集中度越低;相反,某一专业设置在越少的学校,专业集中度越高,说明学校的专业特色越鲜明。对专业集中度的测度,采用同一类专业布点数比例与专业招生比例二者之比的大小来进行判断,若后者大于前者,则表明此专业集中度高,学校展业特色鲜明;反之,则专业集中度较低,专业趋同性高,特色不够明显。
通过对2011年江西省中职教育专业设置情况的分析(表4),我们发现,医药卫生类、教育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轻纺食品类这几类专业的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医药卫生类。但多数专业大类的专业集中度较低,说明学校专业特色仍有待进一步凸显,中职教育专业整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5)专业聚集度有待提高
专业聚集度是指同一所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尽量集中在一两个专业大类上,对职业技能类教育尤其如此,专业之间有一定的共性,便于建立共用性的实践实训基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同时更有利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江西省中职学校基本与行业有密切的关联,所开设专业行业属性突出,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中职教育的生源出现危机,很多中职院校为了生存越来越注重市场上的一些热门和见效快的专业,因此逐渐淡化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性。原有专业和新增设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大,专业聚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如某信息类中职学校,所开设的16个专业涉及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工程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教育类和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等10大专业类别;这种什么热门上什么,最终导致学校成了大s烩,也造成师资队伍建设摊子大,造成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和不稳定,也成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二、中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度分析
中职教育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为各行各业提供一线技术人才的基地。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及其他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比例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状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架构图,也是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因此专业设置情况是否与地方产业结构相适应是评价中职教育质量与专业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近些年来,江西省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我们对2008-2012年江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做了对比分析(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2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了4.5%,同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了1.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1.6%。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下降比例快于第一产业产值下降所占比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上升比例慢于第二产业产值增加的比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上升的比例快于第三产业产值上升的比例。但从三者所对应的比例来说,但第二产业作为现阶段江西省经济发展所倚靠的支柱从业人员比例跟不上,势必影响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工业化的水平;同时虽然第三产业的产值与从业人员比例都呈现较好的状态,但第三产业因其本身的寄生性,在未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超前”或畸形发展所造成的“虚假繁荣”不具可持续发展性。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没有工业、农业的现代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失去了基础。有学者在研究我省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资源结构时就提出:“江西省第三产业规模、质量和层次偏低,传统的小零售、小餐饮发展较快;而反映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文化底蕴的现代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教育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业等则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对江西就业的拉动当然非常有限。”这一状况仍存在并有待改变。
同时我们采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检验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是否呈现良性互动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指标是指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相称状态。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人力资源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发展越平衡。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三次产业中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反之,则表明三次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表明两者处于均衡状态。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偏离度依然在0.6左右的水平徘徊,且五年之间改观不大,说明第一产业农业领域中劳动力依然有进一步转移的需要,同时也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而第二产业的产业产值份额基本都大于就业份额,且偏离度较高,第二产业的就业空间和人力资源需求较大。第三产业从结构偏离度来看,较为合理,但从分析中也可推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水平在不断增加,偏离度有上升的趋势。总体上来讲,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在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现象非常明显,江西省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分布不合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现矛盾。
按照“佩蒂克拉克趋势”,随着产业结构“一、二、三”顺序的转换,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GNP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以此推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劳动力主体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阶段,但这一转移过程仍有待进一步推进,跨越阶段转移至第三产业或依然将劳动力保留在第一产业都将阻碍江西经济的发展。结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适合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尽快缩短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其产业结构,使其更加具有竞争力,产业调整的基本需求可概括为:继续发展第一产业,保证产业的基础地位,使其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巩固其主导地位,同时加快内部主导行业的发展,发挥其对整个产业的促进作用,实现产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六大产业为主导,多行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格局;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
从表5可以看出,江西省第一产业的比值较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值小,2008―2012年的比例分别为15.2%、14.4%、12.8%、11.9%、11.8%,而从表11看,第一产业的专业比例分别为1.37%、7.97%、8.32%、4.28%、4.05%,2009、2010年第一产业的专业比例与产值比例大体是适应的,其他年份第一产业专业比例与产值比例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与从业人员的所占比例的37.4%、36.5%、35.6%、34.4%、32.9%相比,第一产业专业招生比例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相差较大。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第一产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空间很大,需要有更多相关技术人才参与到农业和农村事业发展中来。从具体专业设置来看,2011年江西省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第一产业类专业及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直接提供人们衣食的农科类专业,也包括收入较高、职业前景较好的园艺园林类专业,专业设置较为全面。按照2003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执行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江西省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中有关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专业较少,不利于第一产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就业前景;预测思路
一、 毕业研究生就业分析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迅速地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社会和科技创新对高层次人才的巨大需求,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表1的统计数据说明:“十五”期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校人数和毕业人数的平均增长率都保持在23个百分点以上。表2的统计数据说明:“十一五”期间总人数和平均人数都将超过“十五”的一倍左右。可见,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惊人,这个规模也必将刺激“十一五”研究生教育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而且表2推算的研究生在学人数超过了国家2002~2010年研究生规划中的“到2010年,……在学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达到硕士研究生120万,博士研究生15万”[1]。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迅速,可是“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在校研究生规模占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依然很低,仅从1999年的2.3%增长到2004年的4.6%”[2]。但有的学者却认为:我国高等学历教育规模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因素而非经济发展的自身推动,且已开始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我国GDP的增长幅度,呈现出扩招起步快、增长不平稳、大起大落的态势,如研究生数量增长太迅速等[3]。致使毕业研究生出现了总量供大于求,即就业中的“卖方市场”。如此说来,重点高校构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远景规划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趋于1∶1。在就业机会一定的情况下,不仅研究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竞争也会白热化。事实上,从表1中可以看出毕业研究生“十五”期间平均就业率教育部一次性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考研+出国+定向委培+签协议+正在办理签约)/毕业生总数,统计时间分别为当年9月30日和12月31日。仍然保持在92.78%,说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很需要高层次人才。
近几年来有些高等院校对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流向及趋势作了一些调研,也提出了一些对策。有的认为高等院校的研究生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以及扩招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了供求总量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及高层次人才浪费等,提出高等院校研究生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要与市场紧密结合,努力适应市场,并加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如自主办学等)。有的认为与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意向、择业观念等主观因素有关,而且社会对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忽视了积极的引导,由此造成了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逐年紧张等,因而主张高等院校和社会应加强毕业研究生就业思想教育和择业信息指导,并正在探索具有研究生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目前更多的调研是关于各个学校、地区的不同专业类型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的。但是这些研究仅仅只是从毕业研究生、高等院校自身的角度来探讨毕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没有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进行研究,相较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研究来说,其广度、深度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研究时间起步也较晚,特别是针对用人单位所属行业各个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比较研究,流向各行业、各地区毕业研究生就业前景的预测研究几乎没有。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仍然从不同方面、角度进行了有益探讨并为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对毕业研究生就业前景预测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二、毕业研究生就业前景预测思路的探讨
面对我国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面比较、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同就业行业的就业前景、社会对不同专业之间的人才供求比例和地区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从微观上为高等院校适应社会的研究生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从中观上为地方高层次人才就业市场建立预测机制提供监测数据,从宏观上为政府高层次人才宏观就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即一份适时高质量的就业前景分析和预测报告,对于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毕业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市场及家庭和有关专家学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索和探究。
1.研究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相关性
我国研究生教育不同学科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一般来说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就业主要面向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化教育、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金融保险单位等,这些用人单位因为基本上是国家机器,需要高层次人员来运转,所以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就是满足这些单位。尽管我国早在1985年就开始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在职人员开辟了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渠道[4],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因为都是在职职工,不存在就业问题。国家经济转型后,许多新型行业专业化、智力化程度较高,对高层次研究生人才的吸纳能力更强,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这些行业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智能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可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又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出现了现有研究所说的,毕业研究生就业产生了结构性矛盾(笔者认为,毕业研究生存在结构性矛盾说法欠妥,应该是研究生人才模式培养多样化,以适应各个行业因经济发展需要、经济结构调整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即我国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差异巨大,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问题非常突出,顶天(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立地(务实的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奇缺,一般性人才膨胀,轻视工农、轻视实践的倾向还比较严重,致使就业渠道狭窄,广大的一线得不到适用型人才[1]。
毕业研究生存在的结构性失业反映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和就业结构存在不适应性。这就涉及到研究生教育怎样适应社会需求,如何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即研究生就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协调好。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在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的前提下,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研究生就业结构主要是指高层次人力资源在不同部门、行业、地区间分布的数量对比关系。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概念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产业结构本身包含了研究生就业结构的部分内容。一方面,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有大量高层次专门人才投入,才能拉动第三产业迅速大发展。另一方面,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见,研究生就业结构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会导致研究生就业结构的转换。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总体系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成方式,它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种类、规格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关系到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受产业结构的制约。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趋势相适应,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也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5]。从表3可以看出,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逐年上升,说明今后我国就业的增加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来拉动,而第二、三产业中除了有部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更多的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专业化、智力化程度较高,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能力会更强。所以,国家在积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要注意使研究生教育由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以满足这些行业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智能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5]。同时,更要做好这些高新技术行业高层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工作,使不同专业研究生按不同行业比例协调发展和顺利就业。
当然,毕业研究生在现实中的就业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体制结构、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制度保障因素等,培养单位培养出来的毕业研究生能否实现充分、合理的就业也必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此外,研究生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清晰地反映了毕业研究生就业走势。因此,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不仅要考虑产业结构这一直接因素,还必须充分考虑高层次人才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这样一个重要因素,培养高层次人才类型与规格的毕业研究生既要与未来几年内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就业结构变化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以免毕业研究生就业出现“行业失衡”;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不同高层次人才培养功能,促进研究生就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不断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的需要。
2.研究生的专业设置与就业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性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一直是精英教育,培养单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多强调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而较为忽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培养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特有的师资力量及科研设施开设专业,而较少考虑社会需求,使得专业设置有失平衡,如对一些需求不大的专业盲目扩招,既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浪费,又带来了这些专业研究生就业难的被动局面。
随着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买方市场”的建立,社会对毕业研究生的需求转变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专业设置及培养方式调整的重要依据,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突出的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将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6]。但是,按现行专业目录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人才专业标准或人才质量的需要[7]。
为了使毕业研究生充分就业,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而预测人才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行业结构的演变趋势。表4显示出了我国十六大行业就业结构比重的变化趋势,一是大多数传统行业的就业份额下降。例如,农林牧渔、采掘业、制造业的就业比重降幅都较大,有些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党政团体和社会团体等也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当然,有些行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下,可以衍生、辐射许多新型行业,也能够创造一些新型岗位。二是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比重上升。例如,建筑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的就业比重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三是新兴行业的就业份额稳步上升。例如,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上升。此外,还有一些传统行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从这些变化趋势可以了解传统的就业行业特别是酬薪较高、福利待遇有保障的单位用人趋势基本处于饱和,对高新技术、高智力、高新知识要求高的新兴行业或者传统行业需要新技术、新知识改造的用人单位,其高层次人力资源的需求会随着这些行业竞争力的需要而有较大增长。这些行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有许多传统职业在新的条件下发生了较大调整和变化,如传统农民转化成为农机师、农艺师;传统园林工人成为园艺师;传统操作工人转化成为数控机床和其他先进设备的操作工;理发员转化为形象设计师等。此外,由于技术或产品的更新,节能降耗、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需要,禁止使用某种材料或工艺,导致一些就业岗位消失,有关研究表明:目前衰落和消退的职业集中在第一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有部分传统职业消退。美国劳工统计局曾预测,美国在1996~2006年期间,高技能计算机专业人员将是职业增长最快的群体,在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行业的就业人数有可能增长一倍。新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扩张将刺激对计算机工程师、系统分析师和信息科学家的需求。同时保持高增长率的还有个人和家政等服务性职业。企业寿命的缩短,加大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就业稳定性下降。就业的不稳定性和劳动力流动性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就业发展的基本特点[8]。如今我国现代商业服务业的比例也在逐步增长,特别是广告、软件和计算机等信息密集和会计、设计、策划、法律、咨询等知识增幅更大,现在和将来创造的大量就业岗位非常适合研究生这样的高层次人员,即知识密集型劳动、技术密集型劳动、信息密集型劳动是现在和将来研究生的就业趋势。
因此,根据毕业研究生就业结构变化可为培养单位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前景预测参考依据。
(1)对就业份额下降行业有针对性地改革和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仍有潜在发展价值的传统专业,要赋予其新的研究方向、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运用现代应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创新和提升,增加传统专业的高新技术附加值,实现传统学科专业持续发展,使培养的研究生人才仍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例如,对于农科专业,要将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经济、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融入其中,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外向性农业、农产品深度加工及贸易、食品安全与检疫、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培养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村基层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2)有些研究生教育专业,特别是有关人文社科专业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或较模糊,缺乏操作性,即本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跟用人单位挂钩,该专业的就业趋向是什么,为哪些行业就业目标服务。有了具体的趋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才切实可依,才可以有根据地调整研究生就业结构,有目的地提高专业能力并训练相关技能。研究生与本科生一样,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没有就业趋向的专业是没有前途的,必须进行调整。否则,毕业研究生因“专业不对口”而使就业前景愈发黯淡。
(3)对于仍有较大需求的传统专业,同样根据社会需求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变化,调整发展重点。如对于建筑类专业,重点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现代城镇规划和建设、绿色住宅建设等方面,以满足现代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城镇居民住宅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类等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类行业目前需要的是一批懂得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懂得国际化竞争规则的国际贸易人才,所以应重点发展餐饮管理、宾馆管理、国际贸易类专业。
(4)根据新兴行业就业份额稳步上升的趋势,重点发展房地产、金融保险、证券、社区服务、物业管理、资本运营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经贸营销、旅游等专业,并且大力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例如,清华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重大的战略性、基础性的科研项目,生产出了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这些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科研成果的产生为一批新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如以高温气冷堆、大型集装箱检测、核燃料萃取技术研究带动了核能与核技术等学科和专业;以高速信息网络及光通讯研究带动了计算机、通信、光电子等学科和专业等等[9],培养了一大批掌握高新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5)对于就业比重较为稳定的行业,例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同时,也应与现代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适合新时代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3.研究生教育地区的分布与就业地区流向的相关性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从大的范围来说,三大经济带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地区划分,采用198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三大经济带"中的标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地区经济最为发达,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内地与沿海,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等都是如此。小范围讲各个县域经济差异也较大,城市和农村,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也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由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它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经济.形成的。正因为“区域经济不平衡”,导致“就业区域失衡”,即我国高等院校各个层次的毕业生(包括研究生)这几年就业持续“孔雀东南(沿海地区)飞”、“一江春水向东(东部地区)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中城市)”的现象。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研究生教育同样存在地区差异。从当前中国东西部研究生教育的状况来看,在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占有、教育投入、教育质量方面,东西部的差距十分明显,西部问题突出。 研究生教育地区的不平衡,反映在各个地区按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包括毕业研究生)的不同上,表5说明:发达地区、城市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数比欠发达地区要高,有的甚至要高出一倍多的百分点。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潜力带来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前景是相当诱人的,研究和预测毕业研究生如何在发达地区凭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地方经济文化特色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对毕业研究生地区流向的正确导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可以促使东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交流,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例如,有的研究指出:针对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和占国土面积二分之一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沙漠戈壁等的开发利用,着力建设一批对整个国家和本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和应用技术学科。西部地区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交汇地,文化遗产相当丰富,这些历史的、现实的问题可以很好地促进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使毕业研究生在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1-21.
[2]李莹,等.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70-75.
[3]陈厚丰,等. 扩招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39-43.
[4]马陆亭. “十五”我国高等教育数量发展目标分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57-60.
[5]程纯,等. 从就业结构的演变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J]. 辽宁教育研究,2006,(7):6-9.
[6]杨梅.迎接挑战,开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4,(7一8):46-48.
[7]佟福锁. 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再修订的探讨[J]. 江苏高教,2006,(6):93-95.
关键词:交通高职;集团化办学;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向着“以就业为导向”方向的深入发展,整个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积极进行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和研究,为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获取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本文以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上海交通学院”)为例,从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特点、初步成效和集团化办学的几点启示等方面,分析和总结高职集团化办学之经验,旨在为上海乃至全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借鉴,同时为上海“十一五”期间组建十大职教集团,包括组建“上海交通物流职教集团”奠定基础。
一、上海交通高职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特点
1.交通高职集团化办学概述
(1)组建模式。学院是由4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组成的联合体,本身属于组织结构较为紧密的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学院把上海市交通行业原有的不同归属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以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形式,合并转型成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这是上海市高教改革、行业办学以及集团化管理的一大探索与实践。
(2)管理体制。学院针对校区教育资源不同归属,以及多种体制并存的实际,实施“在市教委和行业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学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董事会由学院各组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党政领导和组建学校领导7至11人组成。现学院行政领导班子共5人,其中院长 1人、副院长4人。学院内部机构设11个教学系(部、室)、 10个党政管理部门。
(3)管理原则。学院采用本部与校区两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第一,在学院内部与校区之间,采取“三个不变”、“两个统一”的原则,即隶属关系、经费渠道、人员编制三个不变,学院管理制度(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办学标准(专业开设、人才规格、招生计划、场地设备、师资条件、教学环节、毕业发证)两个统一。第二,对师资、设备、设施等教育资源的使用,做到优先、优惠、有偿使用,既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体现公平、互利的原则。第三,学院根据“合理、必须、节约”的经费使用原则,采用内部各校区资金划转的形式,建立了“上海交通学院共同经费”,主要用于学院行政、教务、科研、招生、宣传、会务等方面的开支。为加强共同经费的统一核算与管理,学院制定并实施了“共同经费使用暂行办法”,充分发挥共同经费的使用效益。
2.交通高职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特点
(1)多种体制并存。学院各组建单位分属于本市交通行业不同的主管局和集团公司。学院作为一个整体,四个校区内部既有事业办学,又有行业办学和企业办学。这种“校区教育资源不同归属,多种体制并存”的办学实体,既带来了政府扶植、行业支撑和资源共享等综合优势,也连带出诸如制度的统一性、管理的规范性、分配的公平性等管理的难点,成为集团化办学必须面对并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2)多层次办学。学院各组建单位内部除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外,还设有其他不同层次的机构,如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企业培训等机构,形成以校区为单位,中高职教育共存,职前职后并举,校企合作互动的局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依据职业教育办学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学院采取分类、分层,以及分类与分层相结合和相区别的方式进行管理。学院与中职学校、成人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之间编织的职业教育链,使各校区成为一个办学层次较为完整的、多功能的交通职业教育的培训实体。
(3)多校区管理。多种体制并存的办学模式,使学院形成了独特的两级管理、分级负责制度,即本部对校区行使领导和指导的职责,校区对人、财、物的管理权保持相对独立。本部的职能部门主要从事招生、专业设置的协调配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审核、基础课统考、学生学籍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教学经验交流、学生毕业证书的签发等工作;校区依据学院的制度与标准,负责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以及学生的毕业推荐等工作;本部与校区的教学资源共享,实行内部有偿服务制度。这种创新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学院本部与校区、校区与校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使责、权、利得到了统一。
二、上海交通离职集团化办学的初步成效
1.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学院在原有基础上共自筹6 800多万元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的建设与改造。短短几年,整个学院的占地面积特别是教学用房面积有较大增加。以自筹资金为主、政府和上级主管单位参与投资的多项“实训中心”开发工程相继启动或竣工,专业实验、实习场所的条件和环境得到优化。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学院增加安全防范设施和装备的资金投入,安装了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制订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报警点和报警指挥中心,全面实施校园24小时巡逻制。为有效地加强对校区的统一管理,加强校区与校区之间的联系,并最有效地缩短校区间的距离,保持第一时间管理信息的畅通,学院构筑了本部与各校区、校区与校区之间(内网与外网)互相联网的教育信息平台,同时安装了“视频电话会议系统”。2005年8月,学院还完成了学院本部所有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安装。
2.综合办学优势不断增强
联合办学不仅提高了学院内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配置效率,多种体制并存的办学模式更形成了学院特有的综合办学优势。政府和上级主管单位对事业、行业、企业的扶植与投资,使学院享受到了多渠道的政策优惠;广阔的行业背景给学院带来了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学院已与交通行业的200多家大中型优秀企业建立了较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其中60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书,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学院还与美国通用、日本丰田、浦东机场等大企业开展联合办学。行业与企业的参与,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院积极推行双证书及订单式、模块式教育,提高了人才的就业质量与数量,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学院建立了较完善的职后培训、考核和职业资格鉴定体系,每年职后培训约2.5万人次。学院成人高教开设的 (业余斑)综合交通类专业5个,每年招收学员约300人。学院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训基地”、上海唯一具有汽车维修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资质的培训考核单位、“上海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点)管理网络核心组成员单位”、“上海市高校学生物流管理类职业技能鉴定所”、“上海市高校学生交通营运管理类和集装箱运输管理类职业技能鉴定所”的筹建单位、国际航空协会认证(全球统考、通用)LATA/UFTAA证书的培训机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大学英语PET、四、六级考试考点”、“上海通用(SGM)和日本丰田(TOYOTA)汽车维修服务技能校企合作项目指定教学院校”等。多层次、多种类的办学与培训,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横向沟通与纵向衔接。
3.产学研结合促进校企双赢
学院以联合办学、岗位培训、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搭建的产学合作平台,有效推进了校企之间产学研的合作,使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更为宽广。学院在实施T-TEP 的经验介绍。几年来,学院在各级各类核心刊物上发表了《长三角交通高职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思路》、《高职院校技能培养与行业合作模式研究》、《产学合作、校企双赢》等产学研结合方面的论文与文章20多篇,其中《搭建职业教育为企业服务的平台、构筑与汽车维修业同步发展的桥梁——我校与本市汽车维修业实施‘产教结合’的实践与思考》,正式发表于“2006上海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论坛”上。
4.开设的专业广受社会欢迎
学院坚持交通高职为交通服务的思想,根据市场需求与布局,办特色院校,创品牌专业,重点建设骨干专业,开拓创建新兴专业,主动调整短线专业,先后开设的21个专业(含专业方向)85%以上被社会认可、被家长看好、被学生接受。其中,集装箱运输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等国家和市级教改试点专业,航空乘务、物流管理(口岸物流网络管理)等热门专业,汽车保险与理赔、外轮理货与港口业务等新设专业备受考生青睐,招生形势日趋“火爆”,办学规模合理增大。学院高职学生报考数与计划数之比已连续三年排在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前列,2006年更是一跃而为全市第二。学院毕业生就业牢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排行榜上处于前列,
三、上海交通高职集团化办学的几点启示
1.政府关心是集团化办学的有力依靠
高职集团化办学,政府部门的作用至关重要。上海市政府和市教委领导对组建交通荠、统的职业技术院校一直给予极大的关心和有力的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
始,上海市政府和市教委始终将本市交通行业的职业教育推在改革的前列,指导交通职业院校进行了高职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与实践。
在学院两年多的筹建过程中,始终得到市教委领导和原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领导,以及专家们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从办学模式到运行机制,从董事会章程到教学管理细则,都经过了各级领导和专家们仔细的推敲和反复的论证。学院成立六年来,政府部门给予学院多项扶植高职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包括近期又投入了20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学院建成了“上海高校学生报关与货运公共实训中心”;另外,由政府参与投资的“物流实训中心”完成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安装;总面积为4 000平方米的“汽车专业实训中心”楼层即将破土动工;政府投资350万元、总面积为5 400平方米的“上海航空服务开放实训中心”项目正式立项。
政府的宏观决策、统筹协调和投资扶植对学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有效调控,使集团化办学机制良性运转;政府对集团化办学的投资、评估和指导,使集团办学更具有方向性,引导着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方向。
2.行业支持是集团化办学的坚强后盾
学院各组建单位所属的中国民用航空华东管理局、上海铁路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运 (集团)公司是上海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支柱以及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主流。民航、铁路、港口、交运行业所属的众多企业,成为学生理想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场所。有强大的交通行业作后盾,使学院目标定位更为准确,校企合作更为紧密,学生就业前景更为广阔。
多年来,各主管局和集团公司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学院全方位的支持。例如:2003年,上海交运(集团)公司投资500万元的L型教学楼落成启用;2005年,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投资87万元,建成港口机械专业变频实训室;2006年,民航总局审核通过并投资1 847万元,建造上海航空服务开放实训中心。近年来,学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始终处于较领先的地位,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逐年增强,得益于上级主管单位对职业教育的关心、重视和全力资助。
3.班子合力是集团化办学的可靠保证
要达到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共赢的目的,其前提是紧密的联合、高度的统一和规范的管理,这也是确保集团化办学良性运作的基础。对于管理这把双刃剑而言,集团化办学既有利也有弊,同样具有双重性。利的方面,集团化办学这一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可以使学院获取最大化的效益;弊的方面,如果各个校区都强调自己的个性、忽视全局的话,就会影响管理的规范和政令的畅通,从而使效益大打折扣。
学院重视班子合力,强化班子建设。一是确立校长负责制,二是加强班子的集体领导,三是增强班子成员的全局观和整体观,努力营造一个务实、高效、精干的决策系统。董事会全力支持学院领导班子在行政事务上的独立决策权,并通过董事会会议和院务会议形式对一些重大决策寻求共识,以达到认知和决策的高度一致。事实说明,一个团结一致又深谙管理艺术的领导班子是集团化办学最可靠的保证。
4.创新务实是集团化办学发展的根本
职业教育要完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除了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外,探索走集团化办学之路是一种发展方向。它既是上海交通高职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行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的客观现实做出的改革创新,也是上海交通高职集团化办学发展的根本。
其中,正确处理改革创新与求真务实的关系,是职业教育探索走集团化办学发展之路成败的关键。因为,在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进程中,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求真务实的过程。上海交通高职的改革创新,不仅是办学体制的改革创新、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也是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的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不仅是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求真务实、产学结合和校企双赢的求真务实,也是学院内涵建设和软硬件建设的求真务实。
在改革创新与求真务实这个过程中,改革创新是落实集团化办学的保证。如果不坚持改革创新,缺乏创造性,就很难取得集团化办学的效果。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有效途径,也必然是落实集团化办学的有力保证。在坚持改革创新的同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于落实集团化办学是十分重要的。落实集团化办学是一项实打实的工作,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同心同德、同舟共济,集团化办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改革创新不能脱离求真务实,求真务实也不能脱离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是含有改革创新的求真务实。因此,在改革创新中做到求真务实,在求真务实中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与求真务实统一起来,上海交通高职的人才培养任务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陈嵩.论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高校专业结构 关系优化
教育经济学认为,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1]为此,在研究一所地方高校专业结构问题时,应将其置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布局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
一、加强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关系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推进高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对接。因所处的区域不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近年来,湖州师范学院紧密联系自身实际,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湖州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并将服务好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着力推进。若能通过分析和把握湖州市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方向,进一步提出调整专业面向、改革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必将进一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
2.有助于深化高校专业结构总体布局优化的探索。近年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调的矛盾日益凸显,最主要的表现是学科专业结构的不合理,优秀专业、特色专业太少,社会急需的专业开不出,而已经严重供大于求的专业又减不掉。不同产业及相同产业在不同的阶段对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知识深度和广度、能力结构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高校要根据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对那些不适应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对那些不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作调整,使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3.有助于高校科学发展、特色兴校战略的有效实践。地方高校要时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地方政府办的大学,只有立足地方,扎扎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帮助地方和行业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甚至是决策问题,才能吸收好的生源,才能获得政府和社会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全力支持。2007年下半年以来,湖州师范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科学发展、特色兴校”的大讨论活动,一系列活动重点探讨了在新时期新阶段如何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我认为,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深入探索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结构布局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兴校”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专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1.湖州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一般通过两类指标来反映:一类是反映资源在各产业及部门配置状况和变化的指标,如第一、二、三产业就业及资产比例;另一类是反映各产业及部门产出和效益的指标,如各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和利润在社会总量中的比重。[2]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湖州第一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从13.7%下降到7.8%,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从53.9%上升到57.4%;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从32.3%上升到34.8%,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调整为“二四二”;2004年,湖州市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提出了“二三三”的调整方向,即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做大做强金属材料、机电制造、现代轻工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到2011年,湖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是:金属材料、机电制造、现代轻工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占比每年上升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上升到8%;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中心、区域交通中心和区域物流中心,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0%,等等。[3]
2.湖州师范学院专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湖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199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湖州市唯一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27个非师范本科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等16个师范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10大学科门类。
3.两者适应性分析。在分析了湖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学校专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后,再了解二者的匹配状况。根据统计部门对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湖州师范学院现有专业中只有园林专业与湖州市第一产业吻合,其他无专业与之对接;与第二产业对应的本科专业有: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制药工程、材料化学等7个;与第三产业对应的本科专业有35个专业。
三、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结合湖州产业发展的趋势,本文从专业优化的理念、结构和机制角度来探讨湖州师范学院优化专业的思路,拟为同类地方高校调整专业布局提供借鉴。
1.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理念。一是树立就近服务的优化理念。当前,不论从浙江省现有高校的实力或社会影响力还是从某一专业的特色优势来讲,湖州师范学院在全省普通高校中的排名都处于中下水平,在资源的获得和实力的竞争上都处于劣势,在服务地方的实力和水平上与处于省城的地方高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但是,湖州师范学院作为湖州唯一的普通高校,有得天独厚的地利和人力优势,只要放下省属高校的架子,在专业设置上树立就近服务的发展理念,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为区域经济提供快速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就具有广阔的空间。二是采取优先发展的优化措施。在现有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应在诸多需要发展的项目中确定出需要优先发展的项目次序,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次序、处理好各专业之间的发展次序;三是坚持需求预测的优化原则。专业优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对“学校有什么”、“社会要什么”等方面有充分的掌握,时刻关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态,准确预测和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人才需求的时间阶段、需求的数量、需求的范围、人才规格等。湖州各主管部门特别是高校本身必须加强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保证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前瞻性。
2.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必须做到专业总体结构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三者间的有机结合。一是优化专业总体结构。第一,改造长线专业,主要有两类专业:一类是数学、物理学、化学、文学等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另一类是曾一时成为热点但因大量招生带来近期需求饱和且就业率不高的新办专业;第二,保护优势专业;第三,积极开办应用型专业。学校应优先设置和发展与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密切相关的专业,减掉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现有基础不实的专业,对空有其名或严重名不符实的专业进行关、停、并、转进行淘汰。二是优化专业内涵。专业内涵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好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其中目标与定位中办什么样的专业、怎样办专业问题是根本;二是要增加专业的应用方向,专业优化要考虑湖州产业集群对某一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集群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稳定,要求数量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增加应用的方向。三是优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当前产业集群发展急需大量的技能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产学合作应该是优化上述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几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地方高校想在区域人才市场占据更大的空间和份额,必须主动降低身份,弯下身子,积极邀请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零距离”。
(三)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机制。首先,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对专业调整要加强两个层面的调控。一是区域层面的调控,建立区域性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委员会,建议由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科技部门、经委、地方高校代表等共同组成,对本地区内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及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宏观协调,对新设置的专业进行评议、鉴定,对地区所需人才加强培养,特别是要出台优惠倾斜政策,积极鼓励地方高校优化专业,加大培养地方所需人才的力度。其次,高校内部的调控,建立专业设置咨询与评议委员会,对全校学科专业结构进行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校内学科专业设置进退机制的形成。其次,改革专业生成的机制。在美国,社会对新的职业的需求反映到大学中,首先不是以专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即当社会上出现新的职业时,总是先开设一门或几门职业需求的选修课。只有当新的职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提出稳定的人才需求,并且大学可以开设系列配套的课程,师资、设备达到一定条件时,才正式设置专业。因此,地方高校面对社会出现新的职业需求时,应在相关专业中增设新的专业方向,逐渐完善课程、师资、设备等条件,而不是急着申请增设新专业。地方综合大学不可能设置许多专业,但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品种规格又是多种多样的,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之一是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而另一种办法是增加应用性方向。最后,健全专业评价机制。目前,许多高校热衷于申报新专业,而申报后的管理却不到位,专业设置数量较多,而图书资料、师资条件、仪器设备、实践条件等方面办学实力较为薄弱。为推动传统专业升级,创立品牌专业和优势专业,树立专业领域的比较优势,发挥专业建设的示范作用,要定期开展专业评审认定工作。地方高校不仅要接受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专业评审检查工作,还要在校内建立健全一套专业评价体制,通过制订专门的评审指标和标准体系,明确评价组织形式和评审专家条件,规定评审工作程序,作为校内加强专业建设的基准并形成制度化,以不断促进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
[2]李英.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