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传统文化;设计艺术教育;营销传播;市场;传承;发展
一、 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播现状
(一) 中国设计艺术市场、教育现状:回顾设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在中国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历史,我们的设计艺术,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而兴起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产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商品化经济的大潮中,急匆匆地紧随商品化经济爆炸式的发展,追逐潮流、赶超世界,却无法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文化,研究自己的教育。诚然,新的设计形式的不断涌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造就了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但总体来看缺乏原创性和个性语言,形式与语言一直是在跟着外国走,具体的陈述与表现上也失去了该有的民族人文精神,丢掉了民族的风格和传统的神韵,是令人深思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空间被改变之后,设计师的责任是重新营造一个适合现代人的人文语境和存在空间,而不是打破重来或盲目模仿、移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物质虽然丰富了,但地方文化溃散、传统文化失根、民间技艺失传已成为现实。面对如此的文化缺失,作为传承文化与创新未来,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应从全民教育入手,从设计艺术教育做起,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融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于设计艺术教育中,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当代设计艺术理论和教育,是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 传统文化在当今教育中的传播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根植于中华大地,世世代代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当今的传统文化教育对我国现实的教育体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点中:
1.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
2.厚德载物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人格与品质。
3.和谐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妥善的与人交往。
4.“以义导利”观点,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5.爱国主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与民族精神。
二、 传统文化教育在设计艺术教育中传播的重要性
(一) 传统文化观念在现代设计教育中传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即能体现文化的独特性又能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符合东方传播语境下的内在要求,因而在设计所涉及的领域中广泛运用,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的经验,我们才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二) 传统文化的元素、形式在现代设计教育传播中的重要性:优秀的设计师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的技巧,更重要的还包括设计师的修养和对设计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市场的把握,若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元素的设计则更要求设计师及其设计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扎实的修养积累,能够在运用的过程当中抓住精髓,而不是肤浅的搬用模式化得样式与元素。
三、 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一) 国际化背景下现代设计观念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的传播思考对于现代设计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来说,只有从认识上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确实具有可供借鉴的实际意义,高起点上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设计后,再进行设计上的创新。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设计者应有意识地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应将民族文化放在全球的背景上,以全球的视角来俯视民族文化,这样才能设计出全球所认同的精品来,在国际市场中建立有效的传播需要有世界语言的民族文化。
(二)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增强文化的归属感: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无数的璀璨文化宝藏,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珍视、继承、发扬,设计师作为不同时代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的创造者,就更应该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充满认同与归属,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文明之根,我们应该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做一种责任,一种自豪。这种观念和思想应该渗透到我们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活动中。
2. 设计呈现形式与元素的提炼要具有时代性:人类的审美是存在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的审美与需求呈现的趋向是不同的,设计师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与元素的生搬硬套,应该传承文化中的精神内核,以具有时代特征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的审美特征。
(三) 在设计艺术专业基础教学环境中如何有效建立传统设计艺术的传播。
1. 改进设计史论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传统的史论教学更多的是偏重系统的理论讲述,理论考试结束课,这种学习方法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知识传授系统完整,但忽视了学生的因素,难以实现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互动的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根据课程所讲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传统设计艺术观念、元素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全新表达方式,总结学习不同人物、时期、风格、流派、的设计表达方式,设计思维观念,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的传播语境中的传承。体味中国传统审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春节每年都过,“年味儿”却日渐淡了。如今,有多少“00”后熟悉自己故乡的春节习俗,还为春节的到来而兴奋雀跃呢?在“70”、“80”后的记忆中春节还满载着各种期盼:母亲连夜赶工做的一身花布棉袄或一双新鞋、一年中最为丰盛和持久的大餐,还有不管是一块还是十元的压岁钱…… 而如今,当“大人们”笑中带泪怀念过去的春节时光时,对于新世纪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代沟”。春节作为中国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化为某些固定的知识的“他者”,不是说给孩子传授多少乡风民俗知识、诉说多少“过去的故事”,他们就能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并将其传承下去。
我们要问何为传统?传统又是如何传承的?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春节的所有美好在于:情感与记忆。如果说某种事物会被人们自然而然地传承,那么必然意味着这个事物凝结着太多人共同的美好记忆。“春节”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已然形成了各种习俗,蒸馒头包饺子、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请灶神等等,在这些可见的惯俗背后真正的力量在于家家户户的团圆与“迎春”。春节的喜庆是阖家团圆的喜悦,是迎接春天――一年之端,生命之始的喜悦,这是最本源性的情感。因此,春节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之根本,不在于强求新时期青少年儿童接受什么,而在于为他们关于春节美好情感的培育、记忆的创造带来什么?就教育行业来说,我们可以在每一位中小学生心中播下名为“春节”的种子。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又当如何“播种”呢?笔者认为在于感受、记录、创造这三步。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感受春节的“氛围”。如,“70”、“80”后关于春节的记忆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伴着父母看春晚、守岁,这是独属他们的美好记忆,这一记忆从来都不是刻意为之的,这是一种春节的“氛围”,是用时间和心去体验的。因此,教师可以假期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春节”:大街小巷有什么变化?在你看来,什么是独属于“春节”最美的东西?又有哪件事情是你在春节期间才能特别感受到的?
其次,记录春节。以假期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记录春节期间发生的特别开心或有意义的事。如,记录除夕夜的感受与民俗等等,除了对民俗民风的观察、记录外,让学生学会回顾与反思旧的一年,写一份自我反思,在新学期开始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和家长一起分享自己的春节小成果。教师可以将学生们每一年的成果保存好,待他们毕业的时候再作为一份“惊喜”送还。教师们的悉心准备和引导,可以让孩子们在假期创造独属自己的春节美好记忆,同时强化孩子们对“一家团圆”的情感感受。
最后,对于每个人来说,关于春节的记忆是由一生来完成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每一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快乐与感动。教师正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引导他们感受春节的美,创造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春节记忆的重要角色。对教师们来说,一些创新和用心,就可以为学生们带来一种独特的关于春节的记忆――春节以及其他传统文化“播种”的重要性也在此处。孩子们长大后忆起童年、少年时的寒假,不再只有《快乐寒假》,而是一种悠长的记忆与回味。
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标志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96-01
我们是一群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眼睛里看到的是现代化复制出来的一座座高楼大厦,追求的是洋人的“现代艺术与技术”,五千年的历史似乎只成为我们虚荣的借口,璀璨的文化像有了蛀虫的古书,一天天慢慢地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
什么叫传统文化?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所以,不能一提传统文化就联想到落后。事实上,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早已经把那些落后的糟粕淘汰;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的确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人类五千余年的足迹,古埃及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近代欧洲和美国文化,乃至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尽管只是时间长河中的浮光掠影,但也足够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它无处不在的广博性、或移花接木或一脉相承的传承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所以,无论是文化上的传统主义者还是反传统主义者,他们讨论的对象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前进中的积淀,它为人类历史前进积蓄着力量,提供着营养。所以,它对人类创造的现代的和未来的文明都必然会产生不可否认的巨大影响。中国的仰韶文化距离今天已经是5000~7000年的事情了,其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有鱼纹、鸟纹和蛙纹等多种逼真的动物形态,现今的我们还不是一样叹为观止吗?
在文化全球“美国化”的今天,由于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强烈影响,在设计标志时往往习惯于从基础教育体系的构成学出发,只强调标志的形式感和现代感,导致许多人在设计标志时只狭隘地从简化的字母、字体,以及现代抽象的角度来着手进行设计,这样设计的标志虽然现代感、信息感、商业感会很强,但多了也就让人感到缺乏中国的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这些设计师从骨子里就缺少传统文化的东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将它与现代标志设计相结合,创作出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来。
标志设计既以特定而明确的图形、文字、色彩等来表示事物,又象征事物、对象等抽象的精神内涵。标志设计看似简单却代表了一个企业、社会团体或政府机构的精神内涵及文化涵养。笔者在实践和学习中发现,标志设计越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就越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越有生命力。因为,只有传统的才是世界的。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合。例如,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现代设计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韩美林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他的艺术作品不论是绘画、雕塑,还是设计,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同时也吸收了西方艺术的精华,他把写实、夸张、抽象、写意、工笔、印象等诸多手法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作品达到高、深、新、远的境界。例如,他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设计的标志,只用简单的四笔便画出一只美丽可爱而又富贵的凤凰在空中翱翔的图像。
标志设计强调个性、强调民族性和地域性,借鉴可以,取代不行。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中”和“洋”结合,应以中为主。一个设计师,心里必须装着自己的民族,离开了自己的文化土壤就没有可能结出艺术之果。中国的设计事业需要前进,但前进需要一个起点,千万不能离开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吸收国外的文化,但必须进行消化,将传统和现代意识进行完美的结合。韩美林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民族的东西,就没有趣了。”
标志设计的成功,在于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它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沉淀,深植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创作观。有根的艺术才能枝繁叶茂日益强大,没有根的艺术最终不过是浮萍一叶、昙花一朵,经不起时间的雕琢。而艺术的根是扎根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当中的,扎根在本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当中。因而,生活和民族性是标志创作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韩美林说:“民族文化与艺术,是抚育每一个中华大地设计师的母亲。”
北京申奥标志是由奥运五环的蓝、黑、红、黄、绿这五种颜色组成的五角星形状,又以中国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相互环扣在一起,这就代表了华夏传统的“中国结”形象,还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整体图形又好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乃是中国古老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体现。虽然北京申奥成功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成功,不能不说这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设计方案,发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作用。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设计与表现,都应该趋向多样化,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染织艺术设计也不例外。科学的迅猛发展,电脑技术的普及,为设计界带来更为广阔的设计技术前景。只有注重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设计,才是全球化,现代化的设计。我们在校的学生,未来的设计者是设计作品的决定性因素,他们是否接受、重视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的文化素养水平高低,关键在于现行的教育水平及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学方法等,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安排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框架、教学计划以及完善的教学体系。
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学习
1、课堂讲解。目前我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有民间美术、传统图案临摹、中国画、纤维艺术、编结艺术、印花图案设计等课程。通过一系列诸如此类的课程,可以使学生对传统艺术的门类、特征、风格、技法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拓展视野,开阔思维,培养学生对于各类传统文化的兴趣点。
2、考察与市场调研相结合。在掌握了理论与基本技法的大前提下,确定设计选题,并针对选题进行适当的市场调研或考察,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并最终确定设计的市场定位。染织艺术设计是针对市场、针对消费者的意识,对新的时装和家纺的流行趋势要有敏锐的觉察和准确的反应。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对市场的了解、分析产品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从开始就有一个较为正确的切入点。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染织艺术设计的契合点,不断完善设计与调研考察内容。比如要对传统刺绣工艺进行市场调研与考察,涉及的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传统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宫廷刺绣还是各种民间刺绣,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都借助多种多样的表现技法,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接触艺人,获得大量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先关刺绣工艺的文化背景,自然生活环境以及现存状况也会很明了的呈现出来。其次,通过考察与调研,可以直观的掌握相关刺绣的工艺流程,弥补课堂理论讲授的不足,同时体会传统工艺文化在制作过程中所包含的智慧与情感。再次,总结相关刺绣工艺的技法、特点及艺术表现规律,根据调研所得图片或文字资料再次总结分析设计的题材内容、造型特点、色彩特征、材质工艺等,最终根据自己的设计选题提炼元素,分析其与现代设计在色彩、形式、材料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奠定稳固的设计基础。
3、通过实践完成专题设计。在掌握了理论,了解了市场,明确了设计定位以后,就需要把选题构想明确化,具体化,这是设计的最终成果展示与关键环节。对于传统文化,不能完全照搬或抛弃,要把握学习借鉴的尺度。首先要继承与保持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其真诚的生活态度和文化底蕴。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纯真和意蕴只会加深而不会减退。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汇,贴近满足现代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其次改进与完善传统文化中不足,比如工艺限制、材料限制等。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我们应引导学生一方面进行完整的保护,一方面应该合理地与现代信息化相结合。随着“数码纺织”,“数码印花机”等这样一个个现代概念的提出和广泛应用,对染织艺术设计教学也提出了紧迫的新要求。传统的染织艺术设计主要以手绘为表达方法,虽然手绘可以丰富表达的自由性,迅速抓住灵感源的表现,但其设计效率却大打折扣,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设计师的创造性,更不可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和信息传播。因此我们应当在发挥手绘的优势的同时能够认识到电脑辅助设计在染织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加强电脑在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尤其是高年级的染织专业设计。目前我校开设计印花图案,室内纺织品配套(整体类)课程,都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完成接版效果,合成效果图等重要环节,从而更好的展示设计成果。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03-0013-04
Introduction to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troduction to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pathways and significancee
For example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Xie Yuzhu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Guiyang,550081,China)
Abstractt:Through the research,the author takes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introduce college from teaching philosophy,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campus environment,student activities,student cadre education five big platform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TCM)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in order to strengthen TCM education promotion.
Key word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education,pathways,significance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涵,是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结晶,而且体现了中华医者重视实践、勤奋治学、尊重经典、勇于革新、崇尚医德的优秀传统,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当代医药卫生行业人员“辨析至理”、“审谛覃思”、“思理精密”的治学态度,“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人事”,博学多才的文化素养,“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热爱专业,献身医学的奉献精神。
笔者以“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研”课题中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为例,从下列五个方面探讨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途径和现实意义。
1.传统中医药文化贯穿教育理念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秉承72年的办学历史和行业文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结合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特点,始终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医乃仁术,非仁德者不为医”作为医药卫生行业的职业准则。晋·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谆良,不可信也”,学院将其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形成了“三仁”教育理念,即“仁德、仁术、仁人”。
1.1“仁德”:是指培养医药行业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古人云“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学院汲取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粹,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树立学生“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仁德之性,警示不能起“邀射名誉”、“经略财物”的私贪之念。这既体现了学院70多年积淀下来的仁爱奉献、严谨敬业的优良传统,也反映了传统中医药文化“以仁存心”、“清廉正派”的道德追求,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应树立的崇高理想信念,更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途径。
1.2“仁术”:是指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
《孟子·梁惠王上》首次提出了“仁术”一词,是指儒家所倡导的仁义行为,但赋予医学内涵则在北宋之后。“医乃仁术”是儒家思想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是淳朴善良的中华民族敬畏生命的精炼体现,也是中医药学得以在悠悠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大力发展,学院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才能济世救人,服务社会。
1.3“仁人”: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正体现了著名医家孙思邈“仁爱救人”的医德准则。
学院立足“明德至善铸学院精神,业精技高育卫技人才”的办学思想,侧重于对学生仁善之性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互助友爱、善良真诚、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务实道德、素质与才能的全面发展。
“三仁”教育理念既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又融会贯通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对医药卫生类人才“以仁存心”、“大医精诚”道德追求的集中反映。
2.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专业建设
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学校教育将系统化、理论化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实际上是一种灌输方式,这种方式全面且具体的归纳了大学生应该理解并应该掌握的内容,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识领域最为有力的传承方式〔1〕。学院根据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三仁”教育理念,凝练出“铸卫生仁爱之魂,立卫生行业之德”的教育工作思路,并从专业建设上加强对中医药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2.1课程设置普及中医药学知识。
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将中医药学知识纳入医药卫生行业人才培养中,开设有《中医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美容护理》、《中药学》等课程,平均学时为54个/学期。课程内容中不仅有理论讲解,还有实际操作训练。正如学生在《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一)》中认为“提高传统中医药文化在高校学子中的影响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医传统技术的演示”、“中医专题讲座”。
如传授经络针灸知识时,通过经络操的练习,帮助学生记住12条正经的循行路线,并掌握腧穴的治疗范畴,从而正确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对症治疗。在针刺腧穴的训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动脑动手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兴趣和爱好。
又如在传授中医四诊内容的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如让学生来实训“问诊”、“望诊”,以收集病证的症候,从而提高中医药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穿插、灌输中医药学的相关文化知识,如“杏林春暖”、“悬壶济世”、“起死回生”、“病入膏肓”、“子午流注”、“烙脐饼子”等典故,以及中医药专家的医案佳话等,不断普及传统中医药文化
2.2根据专业特点,打造具有卫生仁爱文化特色的行业文化。
学院各系部在弘扬卫生仁爱文化的主旋律下,开展行业文化讲座,凝练专业特色系训,如卫生管理系是“公平明德,共同协作,卫民健康、生命重任”;医学检验系是“医以为先,学以致用,检以求证,验以求实”;药学系是“厚德兴药,精业济群”。此外,各系部还布置了具有专业特色、卫生行业性质、职业特点的走廊文化,如护理系以“仁爱和服务”为主线,卫生管理系围绕“预防和健康”主题,医学检验系力争“求证和求实”,医学基础部建立生命科学馆等,以图文、标语展板、主题讲座宣传学院的卫生仁爱文化,让学生
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医者仁爱的素养。
2.3立足成才教育,倡导优秀的职业文化。
学院构建了“四结合”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即学校、家庭、社区、实习基地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实习基地为关键的教育格局。在第一年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建立职业与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医药卫生行业的的内涵、特色、前景,灌输“三仁”教育理念,进而树立服务大众健康的职业理想。第二年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行业文化的教育,强化职业特性,塑造仁爱、关怀、勤恳的行业人格,并利用如医药“三下乡”、卫生保健进社区、反哺关怀离退休教职工、社会调查下基层等医疗实践服务活动,强化仁爱理念,提高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一年根据学生进入实践岗位的教学安排,加强行业文化教育来塑造职业行为。从而在学生的职业指导、专业教育、实训操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全过程中贯穿“三仁”教育理念,树立“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4加强中医药学专业师资培养。
根据《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二)》中的数据显示:学院目前有中医、中药专业专职教师15名,80%为本科以上学历。在专业技能方面,学院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开展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新进教师教学管理培训,并且到实训基地参加学习锻炼等,督导教师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在思政教育方面,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等文件的要求,通过专题讲座,参观学院校史馆,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进而引导广大高校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校园环境渲染传统中医药文化
学院重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通过修广场、筑长廊、塑雕像、立榜样、挂展板、建校史馆、名言佳句上墙等,营造卫生仁爱氛围的生活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所见所言所想。
加强班级、宿舍文化建设,构建具有医药卫生行业特色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以班级教室、宿舍为单位,从确立班训、制定公约、布置环境,设计教室学习园地、宣传栏,规划宿舍卫生区、收纳角等,到开展主题班会、青春论坛、参加征文比赛、运动竞技等集体活动,多渠道灌注卫生仁爱的育人文化,以养成健康的行为规范,提升优雅的审美情趣,形成团结互爱的合作精神,树立仁爱服务的医学信仰。
4.学生活动展现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中医药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思想,尤其是推崇高尚的医德,包括“普同一等”的行医原则,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同道的谦虚品德等。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篇中指出医者之间“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因此,为了提升道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全面发展,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学生活动,如护生授帽活动、12·9纪念活动、春季运动会、太极拳健身活动、关爱福利院、“我爱我家”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课外拓展、前沿科技、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牢固内化医药卫生仁爱的职业道德标准。尤其是学院举办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讲座,开展如《论语》、《弟子规》、《医德十二箴》、《中国医学生誓词》等诵读经典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正如《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一)》中73.33%的学生认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能“丰富发展校园人文底蕴”,33.33%认为能“坚持特色办学理念”,13.33%认为对“凝聚师生人心”有作用。
5.传统中医药文化引领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一支思想、能力、学习都很优秀的学生队伍。对学生干部加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巩固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能够影响、带动、提升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形成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班风、学风、校风。因此,在各种思潮、文化冲击影响青少年学生思想领域的当下,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传播正能量,践行中国梦,进而促进行业发展、人民幸福、国家繁荣。
学院通过构建五大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以“铸卫生仁爱之魂,立卫生行业之德”为核心的传统中医药学文化宣传教育,使全院师生时时受感染,处处受熏陶,人人受教育,并在社会各界、实训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等得到了一致好评和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90%以上。因此,在《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一)》中,63.33%的学生认为在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中医药学文化的宣传、教育很重要,并且46.67%的学生认为“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很喜欢很热爱,觉得应该把它发扬光大”,并且具有“修身养性”、“传承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及“培养爱国热情”的作用。对此46.67%的学生认为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重点“在学校基层教育中开设关于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课程”,“在教科书中加入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及成立一些专门组织对其进行保护等。
由此可见,通过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了医药卫生行业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初步彰显了卫生仁爱文化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手工技艺;文化生态要素;保护传承
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传统与表达宗法伦理的文化符号与有形之物。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的推进,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形式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传统手工技艺所遭遇的保护传承困境应与其文化生态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笔者根据对传统手工技艺所进行的田野与市场调查,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传统手工技艺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要素及相互关系,得出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需要关注的决策重点,供各位关心手工技艺前途与命运的人士参考。
一、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承续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之传统手工技艺同很多手工技艺一样都走向了衰落乃至失传的边缘。究其原因,大多与变化了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关。传统手工技艺作为特定历史时空存在的民间工艺,它的兴盛与衰落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要素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修复文化生态链中已经断裂的要素,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二、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文化生态学认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必然有其相应的文化生态环境作为支撑。笔者认为,手工技艺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因素之间关系密切。根据文献研究和对调查资料的分析,作者认为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涉及物态要素、行为要素、制度要素和精神要素。这些因素既是手工技艺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和背景条件,而其本身也是构成手工技艺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因素互相联系,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形成与发展中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
1、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与发展的物态要素
物态要素应包括自然环境、居住及建筑装饰用品需求、社会财富的占有量等内容,李约瑟认为地理环境是造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境内林木与粘土矿石资源丰富。传统手工技艺所需材料,分布广泛,成本低廉,这为当地居民大量使用传统手工技艺奠定了基础。土木结构的徽派建筑对于传统手工技艺装饰需求在徽商兴起和人口大量增加以后开始剧增。
2、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与发展的行为要素
行为要素主要涉及技艺的传承方式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内容,它是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文化载体,也是影响传统手工技艺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同很多传统技艺一样,传统手工技艺并没有系统的文字资料对其技艺的进行记载,其传承主要靠言传、物传、心传等方式。
3、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与发展的制度要素
制度要素则包括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等内容,传统社会固有的生活方式使民众有将财富体现在住宅上的冲动,但森严的等级制度却使得住宅的营造规模有着严格限制。因此,建宅时关注的焦点不是房屋规模的大小,而是建筑雕刻的精湛与否,并以此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4、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与发展的精神要素
精神要素则体现在职业评价、价值观念等,当中国社会发展至明清时期,社会上对"四民"的原有秩序出现了新的变化,"士农工商"成为新的职业分层。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国家政策的松动而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人们认同手艺使劳动增值的观念。学手艺往往成为贫寒子弟改变生活的首等选择。方寸大小的材料也成了手艺人表达社会理想、价值取向的舞台,于是便有了一代代的艺人们醉心于"方寸之间"的艺术创作。这也就是传统手工技艺为何能够具有独特个性的原因所在。
三、对传统手工技艺生存与发展影响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1、研究方法与过程
为探究传统手工技艺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因子及其强弱关系,本研究拟采用实证方法,通过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过程中相关问题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并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公众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现状与问题的认知与评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法进行数据收集。根据文献研究与个案分析,确定了10个测量变量并设计了相关问题,分别是"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影响;社会需求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影响;社会财富的占有量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影响;技艺传承方式的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影响;经济制度的影响;文化制度的影响;职业评价的影响;价值观念的影响",每一变量设定"无影响、说不清楚、有一定的影响、有影响、非常影响"5个维度,通过直接询问受访者对每个问题回答的程度,获取原始数据。
2、数据检验
本文拟以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总体效果为因变量,对各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根据模型要求,需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
根据线性回归模型的适用条件,要求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如果不是,则不能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因本次研究有多个变量,采取做重叠散点图对因变量与各自变量的关系进行判断。因变量与各自变量间都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适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用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对个变量进行正态检验,发现模型中的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假定。
3、结论
社会需求是影响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效果的首位因素;技艺传承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财富、经济制度、职业评价等是影响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效果的重要因素,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而自然环境因素可以忽略不计。
四、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系统链遭遇的尴尬与困境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现象的变化原因存在于社会内部"。今日之传统手工技艺之所以已失去了它往日的繁荣,原因可能是普遍的。笔者认为,传统手工技艺的衰落是必然的,因为传统手工技艺赖以生存的社会根基是农耕,传统手工技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之物,而伴随着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手工技艺已失去了昔日的价值,以致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化乃至消失。
五、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链的修复与现代化实践
文化生态学认为当我们探讨手工技艺的保护时,应特别关注其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并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视角去研究它们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发展。就传统手工技艺而言,我们认为除却文化生态链中的制度要素难以修复以外,其他三种要素虽容易断裂但也相对容易进行人为干预与修复。
如何使传统手工技艺适应现代社会形态,其传承态势又将怎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参与徽文化生态区保护的经历,提出几点浅薄构想:(1)激活需求,"蜕变"创新,积极拓展生存空间;(2)以传承人保护为核心,拓宽传承范围,创造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发展的行为要素;(3)加大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易于生存的制度环境;(4)培养民众对于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自觉,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的程度。
在"留住手艺"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相信,只要通过政府、传承者、学者、商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手工技艺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场域,那么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才会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作为一种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形式的艺术设计,其与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等方面密不可分。但在现阶段,我国艺术教育中模式化倾向比较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设计的实践活动,从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传统文化印记等,导致艺术设计教育没有活力可言,缺乏创新。因此,创新变革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迫在眉睫。同时,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创新,而不是照抄照搬。
1 传统文化概述
在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是基础,如果失去了文化,则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在我国民族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历史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出现了较大的断层。例如,目前老一辈虽然掌握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越来越少。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中,中年一代是中流砥柱,但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却经历了我国文化发展断层时期,尽管了解一定的传统文化,但是却无法正确认识与体验传统文化。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但他们却出生在文化断层时期,完全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甚至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必然趋势,同时还应该渗透到其他各方面的教育过程中。
2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
2.1 趋于技能化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目的,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训练学生的技能,使艺术设计教育趋于技能化,这种重技能而忽略人文培养的艺术设计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不相符。然而,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艺术院校日益增多,逐渐削弱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综合性,使专业性逐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降低,艺术设计教育的门槛也不断降低,导致招收的艺生综合素质不高。在此状况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德才兼备的综合型艺术人才。
2.2 僵硬与机械化教育
艺术设计教育一味地追求技能培养,那么必定造成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不断僵硬与机械化。在传统艺术教育中,课堂上是老师一味传授与掌握技能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原本想象力丰富的艺术设计教育课变得枯燥无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课堂学习氛围比较压抑。
2.3 逐渐边缘化
各大高校设置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非课程化,导致其逐渐被边缘化。根据相关规定,各级学校都要开设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在职业与普通高校要将其列为必修课。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文化出现分离,导致艺术教育模式不够规范化与系统化。
3 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3.1 学生艺术设计理念需要不断加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在考前突击学习考试过关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这就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在考前并未进行艺术设计系统化培训,学生设计概念比较弱。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引用绘画理念对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因而学生思维被禁锢在绘画理念中,设计作业也以素描与笔触为主。而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与道教等文化,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
3.2 学生积累的民族文化知识比较弱
某种程度上,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不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究其原因,则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我国传统艺术教学表现少之又少,以西方为主,对传统文化缺乏一定的认知,导致学生无法体会传统艺术的潜在魅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同时,年轻代课老师自身传统文化教学意识比较弱,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在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常情况下,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其文化基础比较扎实,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例如,我国很多优秀艺术设计者,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世界瞩目的作品。因此,在未来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我国设计者需要从内心加强传统文化的积累。
3.3 不断提高学生艺术设计水平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都比较被动,通常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设计,作品没有创新,甚至模仿、抄袭别人的艺术作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学习了解别人的作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设计素材积累进行创作,殊不知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增强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艺术作品的文化审美性,直接决定了其自身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比较强。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作品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同时,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
4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引用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4.1 构建全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制
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首先,要创新课程设置理念。在目前新常态经济环境下,该专业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也就是在教学中,引用国学课程体制,这样不但能够增加该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其次,在现有该专业课程体制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例如,在大一的时候,可以设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在二年级时,设置传统文化与民俗特色相关课程;在三年级时,设置孔子、老子及庄子等思想课程。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礼仪与人生哲学等选修课。各大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设置课程,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4.2 适时引入传统文化理念
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主动观察,发现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并能够分析作品是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过程中,引用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
4.3 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互动,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己综合阐述自己设计作品的创意,并做出讲评;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作品设计的创意。最后老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吸引力,寓教于乐。
活动背景:
近年来,我国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通过了解、发现,我校学生很多已经不会滚铁环、格房子等这些在我们老师小时候长玩耍的游戏已经在现在我校学生中严重缺失。就以丰台区2010年开展的丰台区中小学生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为例,夹包、推铁环等项目学生很多都闻所为闻,更何况是参加比赛,所以民族传统精粹在我校开展难度很大。
难怪我们经常看一些新闻报道常说,很多民间老艺人感叹“绝活”后继无人,整个社会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而我们的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致使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校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学生需求,在结合我校资源优势下,2010年开展了走进民间艺术家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首次尝试。2011年和2012年分别进行了走进北京民俗博物馆,和邀请10位民间艺术大师走进学校传承民间艺术活动,使活动形式更加多样,覆盖范围更加广阔。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19-01
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现实的东西都能通过电子产品虚拟出来,但情感却越发的淡漠,我国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随之被代替。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我国教育变化给了我们教育者更大的空间,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
我校从2010年开始,由孙晨老师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团结协作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面对新形势,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去适应即符合素质教育的又能更好让学生喜欢的开展团日活动。根据我校团委长期以来探索与挖掘资源,提出增进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活动。 现在学校高度重视,已将每年四月定为学校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月。
2010年4月及2011年4月孙晨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民间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邱志刚家及北京民俗一条街,亲临其境的欣赏与学习了布老虎、泥人、花灯、鸡吃米、棕人、毛猴、剪纸等这些老艺人亲手创作的、渐渐淡出学生视野的民间艺术瑰宝的制作。学生刚开始认为这些老物件,“不登大雅之堂”,心中还是怀的对高科技现代玩具的崇拜心理,根本看不起这些“土里土气”的作品,但随着艺人们的讲解及其现场演示制作的过程,学生们开始兴奋起来,就如花灯艺人邱志刚先生演示为例,不一会的工夫,外形宫灯的样子 ,内以剪纸粘一轮 ,将即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 。燃灯以后 热气上熏 ,纸轮辐转 ,灯屏上立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 。一下子同学们激动起来,感慨于,原来现在靠电池可以出现的效果早在古代就有比这更先进的了。
慢慢的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兴奋起来,提问的学生也是一个接着一个,随后邱老师细致而有趣味性的回答着学生的各种问题,又详尽的介绍了许多民间艺术的历史和趣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民间传统艺术的熏陶。
同学们在赏析过后,每名学生都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民间工艺品,通过动手做一做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很高,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更加深了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通过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还大大提升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兴趣。有了这种形象的,深刻的认识,学生就能够真正认识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重要价值,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2012年4月,传承民间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推动,举办了“民间艺术进校园”校园开放日活动,我校全体师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其中。我校联合北京市玩具协会邀请了10位市级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民间艺术家向孩子们展示和传授了毛猴、蛋雕、绒花、面塑、泥塑、万花筒、内画、葫芦工艺、中国结、脸谱等传统艺术。这些艺术作品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通过学习和亲身动手实践,不仅锻炼了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深刻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实现了民间艺术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活动受到社会及媒体广泛好评与关注。
民间艺人们在活动结束前激动的对学生说:“民间艺术大都是口传心授,少有固定的继承群体,缺乏科学有效的组织学习,更没有专业的研究与创新。许多民间美术逐步走向了固步自封,后继乏人的死胡同,有个别艺术形式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因而,这些民间艺术的教育和传承,不仅是民间文化资源,更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精神、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