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

第1篇: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体育养生 大学体育课堂 教学措施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3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借鉴中华养生中“知生也者,不以害生,不妄作劳和劳逸有度”的原则,目前高校体育教材中已经纳入养生理论与实践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热爱民族体育的积极性并增强锻炼的自觉性,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和增强其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1.体育养生的特点

体育养生侧重于调心、调形、调意,三者合一,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良好道德的培养,同时兼以形体导引、吐纳的养形活动,共同促进人体身心健康。

1.1注重形神兼养,强调运动适度。

调心养神始终是养生的前提和基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其中“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体现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动养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还提出了“积精全神”的要求,宁神静养有利于保存精气,故养生之道应避免劳神过度,耗伤,以静养之。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形神结合是中医养生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理念。

1.2注重天人和谐。

自然界的各种条件及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道教经典《太平经》称:“人生皆含怀天气具乃出,头圆,天也;足方,地也;四肢,四时也;五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之光也。此不可胜纪,独圣人知之耳。人生皆具阴阳,日月满乃开胞而出户,视天地当复长,共传其先人统,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太平经》卷35)。因此,人们必须顺应自然变化,注重天人和谐。

2.体育养生走进课堂的影响

2.1必要性。

人们日趋重视身体与精神相统一的健康观念,根据中医养生观,主张养生保健应贯穿每个人的一生。让大学生学习体育养生,也是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能较透彻地掌握好体育养生知识。因此在高校传授将养生跟体育相结合的体育养生知识很有必要。

2.2可行性。

体育养生不受场地、时间及设备的限制,只需注意在平时饮食、起居等之间实施,调摄,就会受益无穷。这对缺乏完整时间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3科学性。

体育养生可根据时节的不同而变化,对人体平衡状况进行调整,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4开设体育保健课在大学生中的作用。

2.4.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资料表明,现今在校大学生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体育养生具有消除紧张,平静内心作用,通过完全呼吸、打坐和各种法,调节神经系统,从而消除紧张。体育养生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让你自然地去掉吸烟、喝酒这些不良习惯。通过不停地超越自我,也让你充满自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修心养性”、“厚德载物”。据有关报道,体育养生对减肥症、失眠、焦虑和关节炎等症状有非常好的疗效。

2.4.2有利于终身体育教育

体育养生受场地、时间及设备的影响较小,运动强度不大,根据身心并练的特点,通过不断地练习得到愉悦的享受,促使大学生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具有可持续性,对终身体育有积极的意义。

3.体育养生的教学措施

3.1利用诱导教学。

诱导教学通过语言诱导、动作诱导和同伴诱导“三部曲”来进行,如:课前先讲一些我国古人在养生中的神奇妙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利用学生模仿心理,经老师示范后,让学生想象动作的过程和表象,经过一系列的动作诱导,从而正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最后通过掌握技术动作较快的同学带动较慢的同学共同进步。

3.2利用启发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学生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学生表演赛评判工作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体育养生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实践性,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课内要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养生项目的技术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自学、课外自练的能力。在课外,学校也应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养生实践。如:体育教师做课外辅导,指导学生组成养生兴趣小组或成立相关的社团,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深化完善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

4.结语

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中能够提高学生各项身体机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健全大脑功能的能力。本着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教学原则,体育保健课在高校中的开设,优化了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空间,不仅加强了大学生们道德修养,而且弘扬了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应在高校中大力提倡、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金鼎,等.高校开设养生体育课的效果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5):187-189.

[2]陈萍.对体育与养生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探讨[J].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李刚,等.浅论中国养生学对高校在校研究生健康的促进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138-139.

[4]张利,丁亚兰.体育教学中开展养生教育的时代意义与策略选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7,VOL24(4).

第2篇: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传统养生 体育 绿色养生

0.前言

进入2l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总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却日益下降,“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与每一个人“亲密接触”。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逐渐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专家们预言,2l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自我保健可以说是传统养生的现代说法,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学术界,存在着重养生著述的医学专门研究,轻养生价值的多学科综合探讨的问题;在体育界,存在着重养生术势套路的传习演练,轻养生观念理论的深人分析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养生与体育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提法众说不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

1.绿色养生概念的提出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和美好。它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是和F、纯洁、健康的代名词,含有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机的体现。绿色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以绿色为标志的产品和服务先后被推向了大众,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绿色产品和服务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绿色理论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养生,又称摄生,是各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措施的总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这类养生功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又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做到内外齐养、形神兼修、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握中和之道等,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常见的传统养生方法主要有静神、运动、食养、药补四种。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质上与养生血脉相承。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暂且不说这些说法的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学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更能说明目前人们对养生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当然,在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不断成熟完善的历程;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存在一个或强或弱的迷信神灵、崇拜上天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历程和整体轮廓,应该说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从事养生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关于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不是对这些说法发表看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一绿色养生。绿色养生是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绿色养生是体育和养生的结合,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养生与绿色养生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2.绿色养生的特点

2.1适用范围广。绿色养生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层次。按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变化,不同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男性的运动量可适当大些气而女性的运动量应小一些,特别是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少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运动对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每目的‘两操“(即早操和课问操)和1小时的休育活动;青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机体各系统迅速成熟,青春活力最旺盛的时期,可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运动;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宜选择较轻柔的运动。

2.2可操作性强。绿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所包含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一些对器械要求不太高或者是徒手活动的项目。所以,它有很强的操作性,运动量可自如控制,特别符合当前国际流行的中、小强度运动健身原则;活动场所也不受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且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2.3经济性高。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的武术项目及散步、慢跑等具有投入少、习练简易,不会因为场地、设施、天气等其它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换言之,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愿进行练习,能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大的收益,不仅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而且还可以收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3.绿色养生的原则

3.1个体差异原则。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认识越来越不合时宜,事实证明:养生应该从青少年做起。一些专家还呼吁:在童年期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保健意识,促进他们良好健身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绿色养生提倡个体差异原则,就是指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即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第3篇: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运动营养课程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教学的融入点

运动营养学课程以西方营养学基本知识为基础,以营养与运动两大健康要素为中心,在介绍营养素、食物营养价值和食品卫生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不同人群进行体育运动时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其营养补充的要求。[5]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生产活动、丰富文化生活需要和在于自然作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结合积极性和娱乐性的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点鲜明的强身健体与养生方式,例如现在广为流传的“导引”、“太极”等。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健身与养生的内涵与现代的运动营养学所倡导的科学健康膳食及营养的合理补充有着巨大的融合之处,也是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重点把握的内容。

营养素融入阴阳学说营养素完全是西方营养学及医学发展的产物,以具体的化学名称与物质结构来说明各种化合物被摄入人体后的功效。而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中的核心理论“阴阳学说”却以哲学思想的“辩证理论”来解释人体的和谐与稳定。两者看似毫无关联的理论结构在最终追求的目的性“健康”方面有着中西文化的交融。民族传统体育强调的“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养生观点的哲学思想其实蕴含着体内物质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各种营养素具有鲜明的营养价值与功能,可以用来解释“阴阳平衡”所带来的健康原因。在介绍食物营养价值时,可以增加传统与现代养生食品的理念与组成,尤其对药膳的介绍。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法与营养补充营养物质的合理补充是提高运动能力的重要措施。民族传统体育中太极、导引、吐纳、八锦缎、五禽戏等运动项目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早已传播世界各地。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时,增加营养物质的补充,将会有利于运动的开展以及增加运动的效果。民族传统特色的营养配餐不仅能够起到增效的作用,同时也赋予民族养生文化的新内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传统养生饮食配餐研制的教学内容介绍,来延伸学生的知识面。在介绍经典运动营养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图表、知识链接、附表等通俗易懂的形式重点突出民族传统体育营养补充的方式方法与营养配餐等可操作性内容,增加的运动营养学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运动营养课程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运动营养学知识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结合任重道远,但将中西方文化融合于课程教学改革中,有利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更有利于民族养生之道的传播。

加强教材建设,突出教材知识的民族性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发掘与强身健体有关的养生之道,挖掘其中的营养学理论,丰富运动营养教材的知识体系。针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应形成独特的运动营养学教材,将民族文化内涵深入其中,争取对各种项目都能有科学合理的营养学知识支撑,都能找到现象的科学解析。

师生共同参与运动营养课程教学建设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应提前将学生的兴趣点纳入到课程教学计划的安排中。让学生参与课程知识体系设置,合理的安排经典理论与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潮流。让学生留意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以潜移默化影响其注意力,使其有意识的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针对学生的运动专项,任课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要求,尤其对指导运动实践的营养学知识要求,以便教研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主动、不断的征求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如:知识宽度,难度等。教师应及时根据学生提出的合理化要求,改变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专项训练运动营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是运动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烹饪学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且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为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相关知识并运用于指导实际体育训练,必须以学生日常营养需求与训练实际相结合,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养生案例式教学为主,围绕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应尝试让学生主动分析自己所接触的膳食与营养品,运动训练营养补充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学生主动将知识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认知技能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能力的培养,而能力培养的根本是思维能力的训练。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很多前沿知识都体现在学科的交叉,运动营养学也不例外,多学科的融合使其发展更为迅速。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须不断的把握当今生物与医学领域动态,了解运动营养学发展前沿,将交叉点分析给学生,让学生明晰知识融合利用的原理,在学习营养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创新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切认知技能掌握的基础。认知技能是习得规则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使学生掌握运动营养学知识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指导大众在进行民族体育项目科学健身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养生营养补充,指导运动员合理的使用营养补剂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

重建师生关系,开展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对话哲学,主题教学理论等基础上的新兴教学模式,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7]对话教学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交往,有效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也真正体现了教育以人文本的理念。对话的开展能有效解决学生的思维困惑,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对任课教师也是一种提高、一种督促,更是一种引导。同时该模式的应用也展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的时代精神,也是教师民主、宽容、理解情怀的表达。

第4篇: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武术专业;套路;教学计划修订;拳种课程化;武术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40-05

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1]。毫无疑问,宏观的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准绳,特别是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而言,其意义显的更加重大,因为这直接关乎者整个学科的存亡,因此,我们在2007年教学计划修订时,必须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计划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完善新的教学计划,本研究选取民族传统体育中设立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套路专业方向为主体,旨在对整个武术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计划制订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1 200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执行中问题凸显

1.1 培养目标所指职业与就业现实之间的脱离 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各级运动队从事教训研等工作;二是社会上还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大中小校,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专项

学生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目前在各级院校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一般院校所设教学项目主要是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作为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就有3到6年,甚至10多年的训练经历,大部分是二级以上运动员水平,在校期间他们又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使用之间反差巨大;四是目前已经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公安系统从事安保工作,但是,培养目标丝毫没有体现。

因此,就目前培养目标所设定毕业后去向与实际社会就业需求明显脱节。

1.2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毕业达到要求之间的落差 从03教学计划中明确人才规格为“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以及对“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限定,虽然我们对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也先不考虑我们招收的本科生基础条件能否在4年的学习中达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从一般意义上对“高级专门人才”的理解和目前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时数,特别是现实学生实际所达到的水平看三方面思考,是否能达到“高级”呢?以科研方面为例,目前在必修课中只有32学时的“科研方法概论”课程,再有就是在“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课”中几个学时的专项科研讲授,试想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培养出所谓“科研”、“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有关科研课程的训练,而事实上多数学生其科研素质几乎是空白,连最为基本的科研程序、论文设计、撰文规范等也不清楚,问及学生不是学习过科研课程了吗?回答常常是“没有听懂”、“早忘了”,以至于遇到学科检查毕业论文时,返工率几乎100%,当然,我们不否认科研能力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依靠一两门课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必需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还是相应的课程体系不配套,或者是招收的生源基础差造成的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相对科研方面,教学、训练方面的能力较好,但是同样存在现有课程体系难以支持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要求。

1.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的缺乏 突出专业特色是任何一门学科和其专业必须做到的,否则,将失去该学科和专业存在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更应该是如此,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体系、文化内涵、民族特性等无疑为本专业的特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然而,03计划中武术专业在所列12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真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课程大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3门课(中国文化概论也不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占所有专业必修开设课程的25%,更难以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是所谓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2门课程其实就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以套路专业方向为例(散打等其他方向是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就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体的训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仅目前的所谓专项训练类课程本身就很难反映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而且,即使现有的专项课程设置其理论与技术所安排学时比例也极其不平衡,专项训练为576学时,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仅仅为96学时,理论与技术课程学时比例是100:0.16,事实上,专项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最缺的是后者,而我们恰恰忽视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然而,大量的专项训练时间,主体是竞技项目的训练,多数学生入学前就是以竞技项目考入大学,入学后还从事大量该类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一方面,随着新规则要求大量跳跃难度动作的出现,一些学生难以完成;另一方面,现有教学训练方法与入学前相比难分高低层次,加上学生年龄渐大,训练时数、场地等条件还不如以训练为主的一些武术馆校、体校、运动队,不少同学产生厌练专项的情况,以至于出现在通级赛中竞技水平不如入校前的现象,难怪一些新入校的大学生抱着在大学期间要好好提高竞技水平理想时,他们的学长的忠告是“别退步就不错了”,顺便提一句,长期以来把运动项目当学科和专业方向的混淆概念,这就是一个显例。如果说真正要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就应该出本专业出发,站在学科的角度,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而不是过分地移植共性的体育基础学科,丧失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借鉴体育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然也是必需,但是,决不是完全的照搬,民族传统体育学自身学科建设非常薄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思想上认识的欠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从专业必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比例和专项训练内容安排、技术与理论课程比例等方面充分反映了专业必修课程体系缺乏作为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

1.4 专项训练课内容和限制选修课中有关内容选择和安排的无序 目前执行的03教学计划在专项训练课中安排了主项和副项,在以竞技武术为主的专项训练达到了一级标准后(只是本校认定的相当一级标准,我校目前没有一级运动员等级审批权,因此并没有证书等证明)即可转入副项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目前开设的副项训练有八卦、形意、查拳、伤科推拿,而在03计划的限制选修课中其实已经开设了这些课程,每种拳术大致16学时8次课,副项是96学时,结果是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了相应拳种16学时学习的学生进入副项训练时,一是所教内容设置重复,二是似乎所学过的同类课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不是遗忘就是不规范(不排除教师个人认识差异),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效果无效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明确限制选修课的专项限制,缺少充分考虑不同专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拳的选课时,出现了混乱,如散打专项在选择了该类课程时难以完成课程任务,还有针对散打专项学生所设置的长拳、南拳、刀术等限制选修课程是否合理也值得深究。

摆在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专项训练课程的内容安排、限制选修课程设置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能否搭建其本专业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所选的这些拳种对完成培养目标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中会出现这些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体育学下相对的二级学科究竟有没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是有,那又是什么呢?如何制订切实可行,即符合体育学一般规律,又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呢?

2.1 缺失从学科角度深刻把握本学科的内在特点 “构建一个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方案,必须对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总结多年来学科教学规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原理出发,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精心设计。”[1]

具体的教学计划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亦是教育评价的依据"。美国泰勒认为:确定目标要有三方面的资料(图1) 。

依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时,缺乏从学科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常常从一个运动竞赛项目为基点构建课程,忽视了项目与学科的不同,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个性,在各种教学计划改革中被动地适从大的改革指导纲要,迷失了自己,波及到各级各类的教学计划中,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受“淡化专业”的影响提出了“淡化套路”的要求,以至于出现“淡出”套路的现象,极大地抹杀了武术套路特有的文化、教育、健身等功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时,把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传统武术拳械课程也“小型”化,不仅课时大大缩水,一个内涵丰富,技术性极强的拳种只设置6~8次课,连“点到为止”的作用都难以做到,试想这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吗?设立的意义何在?首先,我们肯定一点,作为国家宏观的一些指导性纲要没有问题,我们在制订本专业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但是,也决不能不深入具体地研究本学科特点,一味地随波逐流,丧失学科特点;其次,我们必须对本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否则将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学科知识结构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些传统拳种课程不能列为“选修课”,必须作为“专业必修课”,不能“小型”,必须“大型”,非此难以建立学生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能体现民族、专业特色,这也是体现“厚基础”、“技术精、专”等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从专业实际出发的具体反映。

2.2 缺乏从国内外社会需要视角及时创建性的修订教学计划 现有的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人才就业去向与实际毕业流向已经出现了脱节,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需求。如相当一部分学生流向公安系统,据2002年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其中,公安部门占毕业生就业比例首位”,“进入公安系统占总的就业率50.9%,是整个就业率的一半”[2]。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以及各种大型国际活动的不断增多,高级安保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巨大空间,可是,我们的计划中还没有明确这一培养方向和人才去向,相应的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也还没有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方面,因为民族传统性而受到世界范围人们喜爱的武术、传统养生等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而面对这一世界性健身市场需要,具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还没有前瞻性地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这种国际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方面,面对各种大型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表演增多,动作影视的日益国际化,各种和武术表演有关的活动日益频繁,都预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新兴方向,可是,在不断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始终没有反映出较前沿的社会需求,近年来计划修订缺少创建性,大多是跟随大流和原有计划的一种“路径依赖”性修订,这不能不说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一种缺失!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需要具体的艰苦的奋斗才能把计划完全变成现实。

2.3 缺少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立计划和配套课程体系 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那么,从学科角度认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该是一种必然。尽管按照有关学科理论和标准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不够成熟、系统、完善、独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此观点构建学科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武术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妨先从武术的学科角度思考教学计划制订和课程体系,这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武术的学科有个认识,所谓学科,从窄义来讲“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3]学科的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基于这样认识,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应该排除竞技比赛项目的干扰,把武术作为一种以身体操作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来看待,即要反映武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来确立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目前的计划和课程设置缺少了这样的认识,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以竞技武术比赛内容为主体,所选择和设立的拳种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各拳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整个武术宏大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性,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武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整合、优化、提高,也就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设想

3.1 制订和修订计划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牢牢把握住制订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理论提示,一般地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自上而下的方法。2) 扩展方法。3) 混合方法。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在构建(修订)教学计划时,主要采用混合方法。在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时,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按单个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组织,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在构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扩展的方法,根据研究方向确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所以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树、能力培养途径和课堂教学环节几个部分构成。[1]

3.2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具体内容

3.2.1 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修订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养目标中:“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使专业教学过程能够完成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学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首先,面对国家提出“弘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她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杨民族精神的责任,因此,传承民族体育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专业的首要目标。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从学制角度分析,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应该区别于中专、大专的教育培养定位,因此,称做“高级”不为过,当然,就目前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级”,“高级”的标准问题还值得商榷,但是“高级”定位有它的合理性,即使不贯以这样的称谓,至少也应该突出这样一种理念,但是,针对目前实际生源情况和课程设置难度,对“科研”方面的“高级”要求适当回避更具有可行性。增加“复合”的限定是适应社会对新世纪人才要求的趋势,所以,我们建议增加“复合”的规格,同时,还存在“复合”的界定,是跨学科的大复合还是本学科不同专业的小复合呢?从学科的特性角度看,“专门”的特色绝对不可丢,否则将失去办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其各专业的必要,所以我们主张首先是本学科的复合,然后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因此,这里的复合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复合为基础,在学有所能的前提下,放宽复合范围。

综上所述,计划修订后的基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精神的,能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中从事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等(原“科研”方面建议在研究生中体现,本科教育现状似乎还不足以现实)以及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3.2.2 对课程结构体系修订的设想 根据宏观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1) 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点,“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的专、精”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的要求下,对现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本学课课程种类扩充,增加主干课程的学时夯实基础。2) 在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避免相互脱节和机械的重复的弊端,对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公共课程如运动解剖、生理等进行合并精简为人体科学概论课程。3) 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构建学科的过程,应该杜绝和防止因制订人员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而设课,也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本校传统拳种特色而设立课程,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充分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整合优化,从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出发,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期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办出学科特点,民族特色。基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下,武术专业方向的相对成熟,以武术套路专业方向为例。

从知识角度审视,武术就本质而言是以攻防知识为本体的由身体操做和思维认知的两类知识,表现为技术和理论两大部分,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机构,不妨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从武术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仅就攻防知识而言,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相应的内容,或者说都有自己的“武术”(技击),但是,中国武术以众多拳种为特征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说武术知识体系是由丰富多彩的拳种知识构成,从拳种产生过程、技法特点、锻炼功效、认知规律出发各拳种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系,由此,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武术知识体系(见图1)。按照“注意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改革制导思想,突出拳种课程化,课程分层体系化,最终完成武术的学科化是我们的基本思想。

从身体操作的技术层面试图做个尝试,按照:1) 功架类,如查拳、华拳等拳种择其一、二重点练习基本功架、基本功、基本技法、全面打好身体素质,这一类拳种适合对初学武术入门知识的掌握;2) 长击类,如劈挂、通臂、戳脚等,这类拳种突出在功架基础上的放长击远技法练习,作为入门以后的提高,突出了上肢臂背掌和下肢腿脚的技击技法,重点进一步开发人体“先求开展”的素质,特别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效;3) 短打类,如番子、八极、南拳、形意等,这类拳术在开展基础上“后求紧凑”,突出上肢拳法、肘法等技法,作为长击技法的补充使的武术技术全面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4) 象形类,如螳螂、鹰爪等,这类拳术增加学习情趣,突出特殊技法如螳螂拳对勾法的应用,鹰爪对爪的使用等;作为全面身体素质提高的有益补充;5) 圆柔类,如太极拳、八卦等,这类拳术更加注重内在文化思想的表达,内与外的统一,对思维、文化修养以及内脏功能的改善价值突出,体现出一种哲理高度的技击方法,使的中国武术技术从掌、拳、勾、爪、肩、肘、胯、膝、腿、足的部位使用与锻炼到打、拿、顶、撞、靠、踢、跌等技法的丰富与全面,从外在招势变化到内里劲意的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内外兼修兼用的全面整体性,也由此从技术层面,内在逻辑地搭起一个技术学科体系(表1),这本身就是贯彻教育教学“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某一拳种课程化时,同一拳种之间的差异如何处理,怎样取舍?比如形意拳课程,同为形意拳山西、河南、北京等地域流派风格各异,甚至是明显不同,这就需要从学科角度对各个流派的形意拳进行共性提纯,搭建最为基本的知识基础,同时,考虑其原真性、普及性、科学性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对难以纳入课程主干内容的技术,通过选修课、课外训练等方式进行补充。其中课外训练是指本科期间,根据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爱好和传统武术的特性,采取类似论文指导的导师负责制,一名导师不超出10名学生,“师徒传承”方式坚持2-3年的全面指导,不占用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利用早操、假期、课余时间系统地专深地学习某一传统项目,但是,同样作为一门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和评价体系等,其连续性、专门性,精深度超出课堂程度,以更大限度地向“专、精”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这是更加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技艺的要求和特色。

从学科角度,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即从众多拳种中高度提取和抽象出最具共性的技术内容,自下而上建立起一门公共基础技术课,作为技术体系的基础课程,称为基功课,具体方法是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腰、腿、臂、桩功入手,归纳总结形成一个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这样更加完整地形成一个学科技术体系,当然,这个大体系的具体拳种可以置换,根据各地特色和具体情况,但是,由此形成的武术学科技术体系构架相对固定,以保证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

作为理论体系,首先,要与相应技术体系相配套,既在技术课程同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拳种产生演变历史、健身修身理论、技击技法理论、教学训练理论等,其次,从下自上通过对各个拳种的抽象和归纳,提出共性的理论内容形成武术理论概论课程,这样与技术体系,共同构成武术学科的基本和主体知识体现,由此在横纵向衍生不断扩大和完善本学科体系。

3.2.3 对课程设置修订的具体建议 1) 在武术专业必修课中加大真正意义上的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特色的课程,理论课程如民族传统体育史、武术拳种史、传统武术典籍导览、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教学、训练概论、传统体育养生概论等,同时,浓缩现有人体科学和人文社会学课程并且尽可能站在本专业角度讲授。技术课程将原有的“专项训练”(改为专业训练课更为体现学科特点)按照本学科的技术体系安排相应课程,具体武术套路专业方向,按武术学科的技术体系设立拳种课程,如按表1所列内容设立一系列课程,其中,原专项也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其中,同时,根据不同拳种体系内容和难易程度安排必要的课时,总体上加大专业课时,至少保证每天1次专业技术课,“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增加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理论内容,其课时比例与技术课大致为2:1。2) 限制选修课中与专项训练重复内容部分合并到专业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开设非专业课中的其他拳种课程,特别是开设濒临失传的拳种技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武技项目以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和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中国的两翼通背、日本的武道、法国式拳击等。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专业课程互选的课时,以体现“复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跨大专业的复合。

教学计划的修订意义重大,从大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到本学科具体特点,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到学生基本素质,从计划制订和落实实施等都要做考虑,显然,我们的考虑肯定不够全面和成熟,但是,突破项目对我们学科的束缚,深刻思考本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探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杨,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应该努力的方向,衷心祝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孝,潘洪军.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44.

第5篇: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张大千三健养生

1前言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是一位被徐悲鸿先生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以85岁灿烂的年华远去。然而他的养生理念和智慧艺术,留给我们永远的财富。

追求健康长寿是人们的愿望,生命健康是每个人毕生的首要追求,对于现代人来讲,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就是从养生开始的。养生之道古已有之,从庄子《养生主》开始,先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生命质量并试着改变环境以适应自然的规律。处在不同时期、不同职业的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同,传统的养生观念与现代西方竞技体育的健康观念并不相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养生和健身理论中寻求一条适合自己健身养生的方法最为重要。本研究拟从张大千先生的生平事迹入手研究大千先生养生健身的活动内容和养生健身的方法要旨,结合大千先生书法艺术造诣对他养生健身的影响,从中探讨静心、养心、身静、身动之养生延年的养生要义。

2张大千先生养生之“三健”

主要从张大千先生的健身养生方面探讨其养生思想。张大千先生的健身养生方法报道最多的就是张大千的三健“健步、健谈、健吃”。

2.1张大千先生的“健步”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倡人们以散步作为一种养生方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根据季节与个人身体状况进行适宜的散步。他在《保生铭》中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他本人坚持走步,认为: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明代医学家李挺在《医学入门》书中,特别指出久坐的弊害:“终日端坐,最是生死,人徒知久行、久立伤人,而不知久卧、久坐之尤伤人也。”清代养生家曹廷栋根据自己多年养生经验,认为散步能使心灵净化、俗念消弥,具有养神安眠的功效,指出平日“散步以养神”,睡前:‘绕室行千步,始就枕”。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推迟向衰老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事实是,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使生活和工作充满朝气蓬勃的活力和轻松愉快的乐趣;可以帮助建立生活的规律和秩序,提高睡眠的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人体的适应和代偿机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张大千先生年少时身体赢弱,健步对他强体起到了积极作用。解放前交通极为不便,1925年他初去黄山时,尚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方能开出一条小路来。1947年,大千先生去康巴高原时,自瓦寺沟至康定的30多公里,还需要他随时行走在湍急溪流中。在法国、瑞士、德国、西班牙、巴西、美国、新加坡、印度等许多国家的奇山异峰上.都留有他的足迹,爬山使他得到健身之乐。大千先生晚年住在摩耶精舍时,每天要在园内散步,让自己沉浸在一片浓密的绿意里,耳闻淙淙的水声,他将“生命在于运动”体现在“健步”中。

2.2张大千先生的“健谈”

张大千先生为人热情,乐于与人聊天,即使正在作画,也耐心与客人交流。日久,竟养成一边作画,一边交谈的习惯。他说,这样做能心身并调,既愉悦了自己的心情,又加强了与朋友的交流。

现代心理学认为:聊天有助于身心健康,好处有三:一是加强老人的社交,增进老人之间的友谊。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闲聊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友谊。闲聊不仅能帮老年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社交生活,身心融入社会群体之中,排遣寂寞,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动态,跟上社会潮老人闲聊有益健康流,保持思想常新。二是建立倾诉的渠道,减轻心理压力。心理学有一种流派,主张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以倾听、倾诉为主要治疗手段。倾诉者把自己的委屈、精神痛苦全部宣泄出来以后,心理痛苦和疾病也就减轻了大半。闲聊正好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表达、发泄和参与的平台。三是可以锻炼脑力,延缓老年人大脑的衰退。闲聊对体力、脑力都有一定的锻炼。心理学家们说,闲聊对于延缓老年人大脑的衰退也很有好处,能够健脑益神。同时,闲聊可以使面部肌肉得到充分运动,令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听觉、视觉神经都得到锻炼。心理学家还指出,我们不必把市井闲谈一律认为是低俗有害的,闲聊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2.3张大千先生的“健吃”

中国自古就有“食养”一说。《周礼》载有“食医”,并对各类饮食的寒热温凉及四季的五味所宜都有明确的规定。《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张大千先生幼年家贫,常以红薯为餐,成年后亦偏好清淡口味的小菜,以清淡为“食养”之道。他有诗云:“食粟不谋腰足健,酿梨长令肺肝清”。他深知适当的饮食调养会补益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他曾言,“吃在肚里才实惠”。因此,他在绘画之余,饶有兴趣地在食疗基础上汇集家传、口尝、耳闻等各种佳肴美味的做法,并亲自下厨房实践,尤其对菜肴的选料、刀法、烹制、火候、调味等都有详细要求。

大千先生是民国以来闻名的美食家,大千先生常说老年人应多吃海参,因海参有丰富的钙质与胶质。所以,大千先生的宴席上,海参是不可或缺的主菜。海参品种繁多,诸如沙参、猪婆参、明月参、刺参、大乌参等,其中以大乌参为最上品。大千先生宴席上的黄焖虾子大乌参,最脍人口味。《大千风味菜》是大千综合南、北佳肴的特点,在川味的基础上,亲自设计和制作的,品种甚多,其中著名的有“大千鸡块”、“大千干烧鱼”、“大千三味蒸肉”、“大千羊肉”、“大千豆干”、“大千鱼翅”、“大千鳝段”等。国画大师邱笑秋在《大千风味莱》一书上题词所云:“吃的艺术,艺术的吃。”张大千确实把艺术与佳肴巧妙地结合起来了。而他自己则说:“以艺术而论,我善烹饪更在画艺之上。”这当然是玩笑或自谦之辞,但也反映了他对烹饪的热衷。

第6篇: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摘要】中医学有“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明训,具有与太极拳相同的“防重于治”的思想,“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使人体生物节律始终走趋良好,控制和改善疾灶环境,人的生命在于静动养生。“一阴一阳互为其根”“舍己从人”。

【关键词】:太极静动,控制疾病,改善疾灶,节律正常。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健身门类中所涵盖的内容是十分广博的,尤其太极拳在“道、理、法、用”等方面与中华国粹的中医学相交融。

太极拳对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都有积极的调整作用。它调节作用的特点是以外促内,由内及外,内外结合,内外互动,内外互为影响,“一阴一阳互为其根”。通过这些调整,使自己和外界处于一种心旷神怡,天人合一的状态中,身心愉悦,气定神闲。从精神到肉体地修炼,是人益寿延年的养生之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太极拳不仅是健康拳而且是哲学拳得到越来越广普及。

东西方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文化内涵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决定了价值观念的不同,形成对健康的认识不一样。人体生命“经络”整体,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以及人体本身内外的统一的整体,这整体观来源于中国早期的哲学思想,主要围绕“天人合一”而展开形成的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主旨,“天人合一”同时也是中医的主要思想,“治病必求其本”。

“天人全一”具体表现在人的健康上,首先是形神统一,在形和神的统一过程中追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只要拥有这种平衡,人的生物节律在生命界便可以保证它原有的天年轨迹,所以追求“形神合一”的太极拳自然能够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达到“治未病”的目地。

“七情六、五运六气”左右着人体生物节律对人健康的巨大影响,所以现代人在改善和保护环境上煞费苦心,维护人体生物节律正常运行和与自然之间的七情六的平衡“天人合一”,这些思想很古老却很超前。去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人们心理以及社会的和谐状况,这无疑和人体生物节律与五运六气思想中的内涵是一致的,使我们深感人的生命之伟大。万物一同,无情有性,宇宙的生命就是人的生命。既然生死是宇宙的嬗变,如沤水相变,水冰互成,何不生活在当下美好的生命之中,既然生死不二,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何不趣在生中。离开精神意识,一切事务将不起任何作用。热爱生命才是对人的追求,对中医文化、人体生物节律、中国传统体育等视为生命一部分。生物节律与“治未病”并重,视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利用中医道,使人们生活在有健康的尊严人生的太极中。

人体生命整体观是三维的,无论从外形至思维,以及到内部的关系,不仅强调人自身内外的统一,形神的统一。体现为上下相合,周身一致,内外合一,形神兼顾等具体的要求。

太极拳作为“治未病”健康运动方式是一个后体育养生现象。绿色无污染的体育,对人的身体任何副作用。

太极拳打着深厚的中国烙印,和西方体育完全不一样,她追求动作的绵缓性,运动观念体现着圆道的运动观,以人身体躯干为轴线强调旋转,这是跟其他运动不一样的,从目标来看也和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其他西方竞技运动一样有所追求。如太极拳运动中也要依靠具体的物理参量,比如弓步,运动方法、起始路线、姿态姿势,这些也都是可以定量的,用数字可以观察到,而确定太极拳的好坏仅仅需要这些物理参量,还同时蕴藏着大量的非物理参量,还同时蕴藏着大量的非物理参量,而正是这些非物理参量反映了中国人对待生命,对待运动,对待健康的独到认识。比如太极拳在动静的处理方面,强调动和静,动与静之间的关系,要“动静有序”。快慢相同,刚柔相济等追求运动中事物两个方面达到一个极致,使太极拳练习整体观一致,“治心身疾病”。

根据练者的不同情况因病更方,据身量衣,使练者主客双泯,喧寂不立,冥念应体,同律共舞,沤水相依。从而形成用一个分力代替无数个合力,体现出六面浑圆的爆炸功能,使觉悟的光明柔和下来,重新回到那声色纷纭的现实生活中,以最好方式表达出来。

站桩默照浸身润,湿形槃影弥时空;冥心神动超象外,直觉意存无念中,瞥光陶溶万事象,服膺惬意力技成,以禅为体,以拳为用,医道润以其中,持弥勒圣号期生兜率净土,主攻“不动之动,不静之静”,愿福天下有幸之人。

太极拳的健身,是意识,意念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平常心,用舍己从人的态度处世,心胸宽阔,并且能懂得虚实变化,能通晓祸福的关系等哲学原理。太极拳的动作讲究上下协调,内外合一,要求用意不用力,整个动作缓慢柔和,非常和谐,这就是太极拳的重要之处,也是太极拳健体强身的关键。因为人体生物节律走趋正常,体魄康健,也是需要一种和谐,松静柔和,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运动正符合人的健康机理。

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消除病灶反馈性影响。太极拳清静用意的“意守丹田”,是静功养生之术。这种静功,可以增加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从面产生阻止病灶反馈信号的传递的能力,起到纠正修复病灶反馈的恶性循环,抑制病情发展,提高健康水平,正常运用好人体生物节律。意守丹田,能使气沉于丹田,贯于尾闾,环流周身,从面使脏腑得充,周身得养,精力充沛,有利于病变和精神创伤的修复,有利于病休的恢复和精神的保养。

太极拳能够增加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提高气体交换能力。血液担负着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的任务,心脏则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毛细血管是微循环的场所。一个外练太极拳的人,每分钟心律在60次左右,这种由于锻炼面得来的心律减慢,使心肌得以充分休整,促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提高了心脏的工作能力。练太极拳对周身放松,使微循环功能加强,促进了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太极拳锻炼的呼吸方式要求深长匀柔,它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助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张力加大,增加肺活量,提高肺泡与毛细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使氧及二氧化碳弥散能力强。经过长期锻炼,可使呼吸频率减少,增强呼吸效果。

太极拳锻炼能强健肌肉,改善骨骼的理化特性,畅通经络,有得于营卫气血的通行。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畅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动”中。如一泄千里的黄河北畔的中原龙地驰名中外的太极发源地陈家沟诞生的陈式太极拳,其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以及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快慢相间,节节贯串等运动,都熔为一体,使人体从脏腑组织到肌体组织,都得到活动和锻炼。久而久这,肌肉丰满发达,骨骼强健有力,使骨骼的理化特性得以改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健康与否,与经气畅通与否密切相关。练太极拳的人,练至一定程度,就有小腹发热,四肢末梢发胀,发麻之感。对我们研究的人体生物节律和“治未病”的疾灶极有益。中医针灸学认为这种现象是“得气”的表现,也就是调动内气,打通经络,经气运行的表现。太极拳运动要求“主宰于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腰为肾之腑,又为带脉所绕之处。长期锻炼,可使肾气旺盛,带脉充盈,阴阳调和,神清目明。

第7篇: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1前言

导引运动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促进健康的思想体系,是历代著名养生家所倡导的养生观念和方法,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证明的有效手段。与现代文化不同,导引运动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主要特征。通过文献分析与归纳,发现导引运动文化在传统的文化中多有所见,本研究按专家调查结果和意见,将导引运动文化分为医家导引运动文化、道家导引运动文化和儒家导引运动文化三部分,同时通过大量的归纳,总结出传统导引运动文化具有的文化特征,有利于为导引运动文化对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提供必要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主要为历代有关导引运动的相关文献。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相关网站检索,(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中国传统文化网站查阅近30年的相关的研究文献。同时,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重要图书馆内查阅相关的导引运动方面的历史典籍。

2.2.2专家调查法对中医学、气功学、体育学等国内外著名的养生学学者、教授进行调查。

2.2.3逻辑推理法首先,将相关历史典籍进行分类整理,挖掘不同养生流派代表著作的养生学观点,然后,对不同的养生观点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得出不同流派养生的文化基本特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医导引运动文化的文化特征在几千年的实践过程中,中医思想里面运用了通过运动方法来达到促进健康,祛除疾病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中医学看待心理健康的资料来看,中医导引运动文化含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并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3.1.1心理平衡特征中医认为人体的各种器官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状态,人体的五脏功能处于平衡的状态,任何一个脏腑功能的异常都会引起其他功能的改变,引起疾病的发生。同样,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各种情绪也是处于平衡的状态,任何一种情绪的失衡都会导致整体功能的失衡。比如,中医认为七情等情志因素是导致人体疾病的重要因素,而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与交往,不可避免地遇到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各种情感。在中医养生理论里面,中医以“喜、怒、悲、思、恐”作为情绪代表,认为各种情绪与脏腑联系密切,过度心理变化对于人体的健康影响重大。“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逆,脉满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中医的这种养生思想为导引运动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土壤和理论基础。

3.1.2形神兼备特征除了“平衡”理念以外,“形神兼备”是中医导引运动文化具有的的另一个文化特征。中医导引运动文化认为,外在的身体和内在的心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形的过度变化、损害、疲劳等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同样,如果心理经常受到不安、焦虑、恐惧、忧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医学家陶弘景指出“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宝其精。”这里的“神明”应当是指精神意识的清净、明了、积极等心理状况。认为,只有良好的心理状况,人们才能够得到长生。《存神练气铭》是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论著中涉及到很多的养生观点。比如,孙思邈认为“不思”加以“导引”是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手段,认为过度忧虑是害生的重要原因。“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巳,亦可得长年,……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由此,研究可以归纳出,古代医学家从未将身体和心理分开来谈,认为身体和心理应当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通过调心来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而通过调形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3.1.3动宜适度特征中医导引运动文化认为,身体要适度的运动,这是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但是无论是身体的运动还是情志的运动,都不宜过度,否则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华佗是导引运动的集大成者,在导引运动方面提出了“过犹不及”重要的思想理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华佗认为人体应当参加适度的运动,但是却不应该过度,否则适得其反。并且,华佗根据“象其形,取其意”的方法、原则创编了“五禽戏”。这其中“取其意”的思想方法应当是人的情智活动,要向虎一样威猛,向鹿一样奔放,向熊一样敦厚,向猿一样机警,向鸟一样飘逸。这种导引运动文化既锻炼了外在形体,同时又锻炼了情志,从而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身体的过度疲劳会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从而导致病毒、细菌侵入人体。体育运动如此,意识运动同样如此。

3.2道家导引运动文化特征除了中医思想外,道家是传统导引运动文化的另一个源头。道家对于人体心理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导引运动方法贯穿导引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历代著名导引运动养生家大多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几乎成为导引运动文化的主线。因此,道家导引运动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内容和特征也就更加丰富和独特。

3.2.1清净无为特征老子非常重视人体心理调节在生命健康、行为方式、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老子的思想理论带有很大的清静无为的心理特征。“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由此可见,老子的养生观念非常重视心的修养,即现代所说的良好的心理健康。老子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对以后导引运动中的“精神内守“”排除杂念“”意守丹田”等方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大养生家,同样重视“神”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由此可见,庄子“清、静”的思想观念对于当代人们正确认识自我,保持良好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品德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庄子除了重视“神”的保健以外,更难能可贵的是提出了导引等相关导引运动概念,更加重视外在形体的锻炼以及内在心理的锻炼相结合。“吹呵呼吸,吐故纳新,此导引养生之人,彭祖寿考之士之所好也”。从而为现代对导引运动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对“神”做出要求后,庄子还提出了“德”的内容和作用。“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庄子指出倘不能做到恬静和愉悦,也就不能把握“德”。没有“德”而想长生的在天下是不存在的。针对此,庄子提出了一系列掌握“德”的要求和方法。“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从这方面的记载来看,道家提倡清静无为,使心理保持健康稳定。

3.2.2顺其自然特征《道德经》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是化生天地万物之母,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其本性是无为的。“道”的最根本的规律就是自然、无为。按照道家的理解,“自然”就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即事物本身规律的体现。“无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加人为;同时,“无为”还有“无意识”、“无目的”的含义,也就是说,“天”或“道”的活动,完全是一种自然过程,没有任何目的或意识。故“天”或“道”能够长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齐家治国如此,修身养性(命)亦是如此。如果违背自然的规律,人为干涉人或事物的发展进程,结果只会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自然无为之道来养生,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自然无为”是道家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同样贯穿于道家导引运动理论之中。

3.2.3调心养性特征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太平经》在养生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并且为后来的导引运动文化提供了指导。对其记载的重要养生观点进行归纳后,不难发现,个人主动地进行身体和心理的调养贯穿整个著作的始终,即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在看待人身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上,《太平经》指出“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由这些养生观点不难发现,导引运动重视心理意识的运用。河上公在《太平经》的基础上对养生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阐述“:……贪好,则伤精失明。好听五音,则和气去心,……人嗜五味,则亡失于道味。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另外,他的这种养生思想理论逐渐的运用到导引运动方面,形成了有意识的对心理进行调养,或者通过控制本体感觉来控制心理。

3.3儒家导引运动文化的文化特征道家思想对导引运动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源头———儒家思想对导引运动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儒家思想非常重视精神调养,倡导合理的饮食卫生,注重身体的保养。要求人们以“礼”为原则,规定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最好减少对于物质的欲望。同时要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讲究卫生,并根据四时不同合理的安排食物。儒家虽然并没有专门的养生典籍著作,但仍可以从《论语》、《礼记》、《孔子家语》等文献所记录的孔子言行和其价值取向里面中感受到他关注生命、重视修养、崇尚健康的思想。对其主要著作进行归纳总结后,也不难发现儒家导引运动所具有的独特性特征。

3.3.1人社合一特征与佛家的出世思想不同,孔子要求人们积极地入世,这也是中国现实主义的文化的源头。孔子充分肯定认识人的客观存在,并且最大限度的对身体加以保养,对心理加以关怀。“天地之心”“天地之德”“阴阳之交”“五行之秀气”强调“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9]由此可见,孔子对于生命的高度重视。“身体发肤,受之以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他对身体的保养和珍爱。孔子对于生命的高度重视促使儒家养生思想的形成,并且被逐渐的扩展到导引运动领域。在以后的众多导引运动家中,其中有许多将导引运动作为修身的方法。“人社合一”是儒家导引运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影响到了导引运动的价值取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首先强调了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的社会价值体现必须通过修身的方法来解决。而修身贵在“正心”,正心同时修要“正形”。这种思想理论对于导引运动的规范化,制度化,传承方式影响深远。儒家导引运动文化的这种特征与现代健康指出的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谋而合。

3.3.2重修品德特征“智者乐,仁者寿”。儒家养生首先重视道德修养,认为仁德之人必定长寿。这是因为以“仁”和“理”所确定的道德内容,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都符合社会特征,能够做到胸怀坦荡荡,不忧不惧。孔子对“智者”、“仁者”进一步分析指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好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不断前进,前途无量;有仁德的人,好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庄严肃穆,巍然屹立。为人们树立起榜样。而这样的结果,有学问的人,时时会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仁德的人更能长寿。“故仁人之士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心静,心平和而不失中心”。孔子的这种“仁”的养生思想扩展到导引运动领域,要人们对自然界同样抱有“仁”的态度,这对于导引运动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就有明显的方法论基础。同时“礼”对于体育养术的规格、内容、传承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儒家思想除了重视通过道德培养来养生外,同时非常重视心理调节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也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显示了孔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孔子主张:不怨天,不尤人;在家无怨,在邦无怨。指出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中面临的困难。孔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传统养生术中的导引、存思、坐忘都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3.3.3养练结合特征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对于儒家导引运动文化贡献很大。“扁(遍)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遵循礼义,处处行善,以此治气养生,其寿命就可以超过号称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以此修身养性,其名声可与尧、舜、禹等大圣贤并列。由此可以看出荀子“修身自强”“,治气养气”的思想主张。荀子指出:养气的关键在于治心,心能治则气能养。“一团正气,一片丹心“”心正气顺”等理论揭示了荀子对于治心的重视。荀子的正心思想与之前的管子不谋而合,认为心的活动保持正道,九窍就可以按照常规工作,能进入到和静之境界。“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养备”既指营养充足,也指养生有道,即养生方法完备;“动”既指勤劳,又指经常注意运动。也就是说,一个营养充足,养生有道,又经常进行身体活动的人,老天爷也不容易使他生病;相反,若忽略养生,而又缺少身体活动的人,老天爷也难以使他健全。不注意养生的人,会“寒暑未薄而疾,袄怪(自然灾害)未至而凶”。荀子还列举了“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的例子,进一步强调勤劳健身的重要性。从医学科学观点看,在重视精神养护的同时,注重形体锻炼的“动养”较之单纯的“静养”要积极的多,其功效也更为显著。所以说荀子“动练”原则的提出,使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发展日臻完善,荀子的“静养动练”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思想中的精华。这种思想不但具有心理健康的内容,更以一种健康的内容出现,即重视形体,又重视心理。

第8篇: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艺术院校影视武打表演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12―03

1 前言

武术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国人用以锻炼身体和防身自卫的一种实用的健身方法。与此同时,武术又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和美学特点,极具表演和观赏价值。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武术的文化娱乐功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武术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影视创作领域,中国功夫享誉全球,成就了以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为代表的国际功夫明星,以唐季礼、袁和平、程小东、洪金宝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动作导演和武术指导;在舞台表演领域,华夏武术名扬四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表演者整齐划一、动静结合的太极拳表演让世界为之惊叹,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目前,武术在专业设置归属于民族传统体育之下,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专门人才”。白专业设置以来,民族传统专业的招生数量大量增加,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的方向,为我国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因为开设时间较短,学科建设不够完善,专业教学以实践课程为主,理论课程较少,同时实践课又以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为主,其他项目或传统项目较少,使得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就业的面比较窄,严重影响了近年来的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在市场中综合竞争力。

随着我国影视业和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表演团体对武术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随之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第一个武术表演本科专业已在上海体育学院正式诞生。上海体育学院于2011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开设了表演专业武术表演方向,并于2012年2月进行了首届招生的专业考试,这意味着武术表演专业在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据资料调查,尚未发现有艺术院校开设影视武打表演专业方向,而艺术院校有着多年的表演专业,编导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强大的优势,以及和各大影视公司,表演团体紧密的关系,能更好的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就业,同时这种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能更好的为用人单位服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全国各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课程开设方案,从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士查阅相关学术论文,分析相关研究。

2.2 专家访谈法

本文对相关问题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表演专业、招生办等专家进行了访谈,对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市场发展的需要

中华武术通过与电影电视相结合开辟了一种新形式,更加生动的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拍摄的一系列电影如《精武门》、《猛龙过江》等,在全世界刮起了一阵中国功夫热,李小龙的电影让西方人真正领略了中国功夫的魅力,特别是80年代初的《少林寺》再次掀起了全民甚至世界的武术学习风潮,在后期的《卧虎藏龙》《英雄》等影片的放映,加上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国际功夫巨星的出现,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了武术。影视传媒为武术的传播、武术产业的发展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尤为重要。

而在影视武打的拍摄过程中面临着会打不会演或会演不会打的难题,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武术的毕业生加入到了影视武打的行业中,但因为没有专业的表演基础,大多从事替身或群众演员的工作。一部好的影视武打作品,往往决定于好的武术指导,其负责片中武打动作的设计、指导以及后期达到的影视效果、声音效果等,每个武打动作从演员的演练到观众看到的影视作品,往往要经过导演和武打编导影视化、戏剧化、艺术化、表演化的改装,从而将每个动作达到准确到位,优美合理。

3.2 武术文化传播的需要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影视武打将中国传统的武术、武戏、武舞、武乐、杂技以及古代文学等结合到一起,将武术技击性、修身养性的特点通过表演艺术展现出来,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让武术以不同时代可以接受的层次得到充分的发扬和光大。

因此,影视传煤不仅将武术的技术动作和技巧通过声音、图像的形式进行了传播,同时将武术的信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克服了对受众知识水平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改变了以前通过家族式、师徒式的传播方式和靠声音、动作传播的手段,更加形象地将武术的技术动作和文化进行了传播。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促进了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3.3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

武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公安系统、武术训练队、武术教学工作、保安公司等,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从事武术的表演工作,但据资料记载,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为60―70%,所以在延续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发展创新,将是影响武术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主要就业的是公安系统和武术教学,考公务员和教师资格证书也成了这些人必须要通过的毕业前的坎,但因为近几年公务员报名和招录比例的大幅减少,加上较好学校所需武术教师基本趋于稳定,使得武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专业办的好与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就业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去调整已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或模式,势必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和市场背离,被市场淘汰。

影视武打从工资的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动作演员、动作指导、动作导演、替身、特技等几种,这些从业人员目前均是一些有武术功底的人员在一些有经验的武术导演或指导的带领下,经过在剧组的实践,边实践边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发展起来的。另外随着多媒体的发展,网络和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武术游戏也得到了快速的开发,游戏的武术指导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因目前没有专门的院校开设此类专业,所以开设此专业培养合格人才有很大的必要性。

3.4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我国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看出,现有武术专业方向基本是学习武术套路为主,再辅助散打、跆拳道等的学习,学习的内容较为单一,固定,二大多数考上的学生也是从小练习这些项目的,所以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减少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教学效果。近年来注重武术攻防技击性的教学使得学生越来越感兴趣,所以武术的小的攻防组合或者对练不但可以改进教学效果,同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得学生不但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下学的以后教学的本领,同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上练习,引发对影视武打的关注,为以后学生的就业拓宽道路。

同时,随着武打影视作品的大量出现,人们对影视需求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影视武打作品中的角色扮演和其自身的挑战性感兴趣,并且随着成龙、李连杰、洪金宝等影视武打明星和指导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欲从事武术表演的行列,这些学生正好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再加上年龄的特点,对于学习影视武打的要求越来越强。

3.5 专业结构设置发展的需要

高校培养的人才就是为了社会的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和市场结合,培养出为市场所接受的合格人才,以保证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

第9篇: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范文

建立终身体育观念的意义

终身体育观念就是以健康为目的,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人为争取长寿和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体育新观念。它具有超前性、终身性、主动性的特点。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还要学会健身。学生的智力发展固然十分重要,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因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想使学生一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就必须让学生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之发展成为一种生活需要和爱好。

对高职院校而言,作为体育教育主要形式的体育教学,必须围绕素质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和发展。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应把是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是否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衡量体育教学的重要标准。另外,在学生时代拥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态,不仅能保证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而且他们毕业后走入社会,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观念具有超越学生时代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有重要意义。

对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过去的体育教学,无论在教法、学法上都基本处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死板僵化,没有给学生自己留有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内容,学生的个性、特长很难得到发挥。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死板的教学组织形式,目标、难度要求的一致,使部分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没有较多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与锻炼,就会妨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前,我们的教学活动,教师更多地注重技术动作的传授,而忽略了运动方法的掌握,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究其原因,这是受传统学校体育观念的影响,在体育目标的确定、教材的选择、教法运用、组织措施、管理与评价等诸多方面,仍比较重视学校教育的近期效益,忽视了学校体育的长期效益,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及体育兴趣、锻炼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缺乏与群众体育的联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确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运动,让学生体验从事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在需求,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终身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思想,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但学到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思想内涵的认识,使体育锻炼伴随每个学生一生,让体育锻炼给其带来无穷的快乐。

培养终身体育观念的原则和方法

坚持“健康第一”原则。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考虑学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和方向。

高职院校的学生属技术应用型兼管理型人才,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到厂矿企业工作,不少人还将承担不同级别的管理职责。他们的身体状况、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到日后的就业和工作,培养学生适应就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同时,作为管理者,他们还应该掌握企业职工体育活动的有关知识,以便更有效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增强职工的体质和健康,提高身心素质,从而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竞争力、凝聚力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坚持传授知识技术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原则。体育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体育意识,为加强体育锻炼打下一个良好的智力基础。开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体育理论课程,如运动保健、体育养生等,对终身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体育教学角度讲,没有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体育就失去了它真正的内涵;但若只重视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育知识、技术就成了空中楼阁,因为体育知识、技术是通过学生的能力提高来具体体现的。

现代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自我锻炼能力,它是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体育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根据主观和客观条件,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创造能力,它是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体育创造能力,指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把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创造性地发挥出来。第三是要培养学生临危不乱、果断处理、反应敏捷的应变能力。第四是体育欣赏能力。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介绍各种体育项目的发展水平和状况,正确讲解比赛规则、裁判法和基本战术,以此引导学生正确欣赏体育比赛,提高分析能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体育比赛的内在美。第五是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积极推行“快乐体育”。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寓教于乐”,它是从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强调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达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在体育教学中推行“快乐教育”,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体乐结合,用“乐”来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用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美来陶冶学生情操;用动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情感是知识智力转化的动力,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要激“颖”,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创造思维。在体育活动中,要让学生在肯定性评价与成功的反馈中获得快乐,增强自信心,强化心理素质,达到在快乐中发展――喜欢体育,在发展中求目标――热爱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思想,养

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特征,即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善于理解与“倾听”,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奋发向上的理想,顽强不屈的意志,乐观的人生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等。教师的这些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达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学中除了坚持科学性、启发性,运动技能传授的有效性原则外,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遵循以下心理原则:

主体性原则。即承认学生是自我心理发展的主体,承认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

平等性原则。即同学与同学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尊重性原则。即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学生还体现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

体育教学过程原本是师生生活过程和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单向,运动技能与健身的传递过程,更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理智碰撞过程、人格感染过程。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