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专业学科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

第1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学情现状 教学设计 教学方式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语文知识的运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可见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了解学生语文学情的现状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的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的话,那么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障碍,都能得到行之有效地解决。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掌握学生学情的现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学生在学习是有效的。

1.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1 社会现状

1.1.1 教育观念狭隘

受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缺乏深入、广泛的认识和理解,导致了中职语文教育思想的狭隘,体现在教学中,主要为两方面:一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文以载道"的特点;二是紧抓语文的人文性作不必要的架空分析,而忽视语文教育的基础性。

1.1.2 教学模式僵化

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知识嚼碎,详尽地“喂”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琐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1.2 学生现状

1.2.1 学生知识结构零乱、能力水平偏低

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零乱,对于基本的文学知识都是“一问三不知”,表现的比较肤浅。同时,他们的能力水平普遍偏低,部分同学无法独立完成一片记叙文的写作。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2.2 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

当前中职学生都为90后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基本特征有: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这一优点给抹煞了,往往把自己的理解强给学生,较少关注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发展,因而失去了引导学生创新的可能。

2.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对策

2.1 要把语文课变成语文实践课

“新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这说明在由学生、教师、学科对象三方组成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而是对于学科对象的主动自学的求知者和探索者。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绝不能以繁琐分析和机械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一句话,教师的职责是因势利导、从旁协助,而不是越俎代庖,包打天下。

根据职中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讨论课。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比如,我经常选择一些现实性、教育性比较强的文章,在课前采用朗读比赛的方法,要求学生先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与作者进行内心交流,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讨论,这样既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

再比如说,应用文一直是同学们最不愿意上的课,因为比较枯燥无味,常常台上讲,台下打瞌睡,效果极差。其实,在讲这一类文章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应聘"一节时,我设计了许多招聘情境,在班上进行模拟招聘。同学们为了在招聘时一显身手,纷纷开动脑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知识的运用。学生的新知旧学、实践能力在无形中都得到了锻炼。

2.2 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虽然也注重知识的迁移,布置一些课外的练习,但是这些练习更多的局限于作习题,或进行小练笔。应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语文实践来让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我尝试了一些做法,效果不错,与大家共勉。

2.2.1 根据课文内容,建议学生多读课外作品

职校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因此我建议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晚自习时,我把自己读书的乐趣和感受讲给学生听,诱发他们读书的兴趣;课上我还经常结合课文内容讲一些名著片段,然后鼓励学生课下补充阅读。在我的鼓励下,就业班的部分学生也有了读书瘾,晚自习时,有的学生把我的书借去,能够专心致志读两节课。这些就是好现象,如果长期坚持下来,不但使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阅读能力,语文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2.2.2 鼓励学生写日记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和记,精读博览和大量练笔。在教12春季幼师班时,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在周记中,或记录看到的名词雅句,或抒发内心所思所想,或进行文学练笔,或评述班级发生琐事。学生写完以后,我及时评阅,把自己阅读完以后的感受及时反馈给学生,多鼓励少批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对待,这样,周记就成了师生沟通对话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刚带这个班的时候,学生交周记的情况不太好,随着兴趣的提高,学生们不但能够主动交,而且不差一人,这就是进步。如果长此以往,收获是可观的。

3.开放教学方式

职业中学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来讲比较差一些,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上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3.1 开展现场采访、辩论、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仅要重视书面语言的培训,更要重视口头语言的练习。有资料表明,人的一生中在进行人际交往时有40%的时间在说话,可见,口头语言对职中生来讲是多么重要。就业班学生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从上课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不会说,而且还不想说。为了让他们能够会说,我开展了多种活动,锻炼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比如,学习“提问、采访”一节,组织学生对听课教师进行现场采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2 幼师专业讲“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

我鼓励学生到各幼儿园搞一个调查报告,这种作业弹性大,学生发挥的空间也大,大家都愿意做,乐意做。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还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训练,教师都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职责,既不能包揽包干,也不随意放羊,而要时时关注,主动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总结工作,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总之,职业中学的学生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厚,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孩子,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第2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职;初等教育;儿童文学

根据国家教育部2018年9月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的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师范专业要通过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创新型小学教师,面对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新要求,作为培养小学师资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的初等教育专业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对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综合素养。要落实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必须不断进行改革。随着近年高职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和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研究的发展,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推行得到了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师生的进一步重视,问题式教学模式在中国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具体成效也日益显著。

1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始终要以人为本,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学科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真正有效地促进和提高高职师范生的个人发展。教师不能只讲书本知识,学生不能只读死书,要通过灵活的教学帮助高职师范生形成能将知识转化为各种专业技能的能力,并由此最终形成小学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具体来讲,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出发,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与小学教育工作过程之间建立直接和深刻的联系,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标准要突出对高职师范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对应目前中国小学教育职业的岗位任职要求来大力改革高职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高职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在精心创设的有效教学环境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時也具备良好的阅读鉴赏、创作和教学应用的全面能力。

在众多的教育和学习模式之中,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方法尤其适应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需要。问题式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倡导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来解决真实性问题,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的培养。问题式教学非常重视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和终身化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模式相比,这种学习与教育模式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个人全面素养。在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能通过学生合作完成工作项目和任务的方式,将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依赖为独立和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会带来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更能带来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的根本变化。因此,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大力提倡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

2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

借助问题式教学模式实施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理念,更要掌握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精心设置科学有效且针对性强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多重途径地去解决问题。具体来讲,教师要特别重视以下问题:

2.1应重视问题的设计

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明确而有效的问题是学习的基础和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内容的主轴,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首先就得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出高质量的非结构问题,以使后面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真正落到实处,所以,问题的设计是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一个工作重点。设计问题要从课程教学目标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必须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新目标必须与目前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和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目标紧密关联。这就要求儿童文学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针对学生未来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来提出问题,所提的问题既要与高职师范生的先备知识相连结,也应为没有预设标准答案的非结构问题,还要尽量能够引发学生跨学科的研究,问题的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也要适度。

2.2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激发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国家教育部2012年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中指出,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要能“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这就要求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自觉提高自己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者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始终要坚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学习相结合,学生既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要形成相关的技能。提出精心设计的有效问题之后,教师就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来完成项目工作。学生要完成任务,既要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学习与他人合作的技巧,而且还要善于打开思路和优化方法,将本课程的知识与其他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将本课程的基本技能与其他课程的基本技能联系起来,并借助书本、互联网和高职院校自建见习实习平台等各种类型的资源,开辟出更加多元的学习空间,形成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例如,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能力,如果按照问题式教学的思路,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来拟写一份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活动计划,那么,学生就必须具备儿童文学、小学活动设计和应用文写作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既要了解常见常用和可以创新使用的课外阅读指导形式有哪些,也要熟悉小学活动设计的要求和技巧,还要具备活动计划这一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要完成这次任务,学生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获取基本理论知识,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学习教材和查阅资料,可以向校内任课教师和见习学校的指导老师请教;第二步是小组讨论,在这个阶段,学生合作探究,集思广益,结合优秀案例,与小组成员一起理清活动的思路、确定活动的形式和流程、推敲活动的方法与技巧;第三步是合作完成书面作业,通过合理分工来写作和修订文字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要独立思考,也要与人协作交流;既要落实儿童文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也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既要学习书本,也要联系实际,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跨学科学习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3应重视学习成果的交流分享和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第3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地质学专业 水文地质学基础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146-03

一、引言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基础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但国内理科地质学专业开设该课程的高校较少。

安徽大学立足安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地理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基础上,于2011年开设地质学专业。在我校地质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以培养学生具有地下水方面的知识和意识。本文就两年来我校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使用教材优中选优

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中,教材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要内容丰富、知识点全面,更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要反映学科最近进展。[2]因此,需精心挑选教材。

目前,国内水文地质学基础方面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本。①张人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2011年),该书是在我国水文地质学重要奠基人王大纯先生主编的《水文地质学基础》(前5版)基础上修订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②崔可锐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基础》(2010年),该书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专业系列规划教材。[3]③陈南祥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2008年),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4]④肖长来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2010年)。[5]⑤高宗军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2011年),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6]③④⑤三本教材针对非水文地质专业方向,不仅包含“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还包括地下水运动、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资源评价等内容。

考虑到:①我校地质学专业有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等后续选修课程,因此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宜使用《水文地质学基础》教材。②调研发现,国内多数高校在水文地质学入门课程使用张人权等编著的《水文地质学基础》教材。该书着重阐明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广泛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地下水资源及地下含水系统概念,引入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强调与地下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1]因此,我们选用该书作为我校地质学专业本科教材。实践表明,选用该教材是合适的,学生普遍反映该教材通俗易懂,概念清晰,内容丰富且新颖。

(二)教学手段四位一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通过不同器官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一样。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15%,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同时使用这两种器官能记住获得知识的65%,在交流过程中对自己所说的内容能记住70%。而且,人通过不同媒介认识事物所需的时间也不同,通过实物、图形图像认识事物所需时间最短,通过语言描述认识事物的时间约是上述的2倍。[7]基于这一认识,本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随堂讨论与练习、实验实习、上机操作等四位一体式教学手段,以增加知识的保持度,同时缩短学生对新事物认识所需时间。

1.课堂讲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8]因此,课堂讲授主要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数字课件,辅以板书。本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文字简洁精炼,图片(照片)经典丰富,不但配有水文循环、潜水承压水示意图等经典图片(彩色),而且还有黏性土的微观扫描电镜照片、淮南地区猴家山组灰岩(含裂隙)、巢湖地区南陵湖组板状灰岩照片(含裂隙)等任课教师科研中积累的照片及我校学生实习照片,全部课件有照片近200张。给文字、图片配以教师讲解,使讲授内容既丰富多样,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随堂讨论与练习

随堂讨论与练习主要是为了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以及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在详细了解学生以往所学过的地质学基础课的基础上,教师以实际问题为例,以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的概念和专业术语。通过教师和学生互提问题,大家共同讨论的方式,使同学们试图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思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不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

比如在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部分内容讲授完之后,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随堂讨论达西公式的应用条件、岩土介质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等问题;并进行8个题目的练习,涉及实际流速与渗透流速的关系、地下水流向的判断、水力梯度与单宽流量的计算、地下水水位线的绘制等达西定律的理解与应用问题。通过讨论和练习,增加了学生对达西定律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一些岩土介质渗透系数测试有意义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实验实习

由于初学者缺乏对地下水的感性认识,同时,地下水科学具有综合性,只有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掌握理解。因此,实验和实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环节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9]

我校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知名高校教学实验情况,从上海江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定制水文地质实验仪器28台,开设了雷诺实验、孔隙与水、达西渗流实验、砂土中水的毛细运动、潜水模拟演示、承压水模拟演示共6个实验,进行编制潜水等水位线图、达西定律的物理实质及其应用、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实例分析、读水文地质图等4个实习。

通过开设的实验实习项目,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了我校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

4.上机操作

数值模拟可视化是新兴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实时动态模拟可视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公式和概念表达具体化和形象化,以加强学生对计算模拟结果的感官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10] [11]

使用GMS软件,对学生进行了4个学时的上机操作训练,采用直接建模法演练了有降雨入渗、河流排泄、人工取水等条件下的地下水流问题。多数学生在练习之后的报告中直接谈到“通过上机模拟,直观地观察到地下水的运动状态,同时,也将该课程的基础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把研究问题可视化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任课教师团队化

在教学过程中,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将“一课一人上”变为“一课多人上”的教学模式,每个教师发挥自己科研领域的独特优势,将精力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一个或几个部分,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可领略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丰富模块的知识结构。

同时,任课教师把各自近几年相关科研成果实施到教学工作中来,提前让学生接触科研,打破他们对于科研的“敬畏”,并组建创新团队,对他们的新想法进行创新实验。比如,2013级地质学5位学生在进行砂土中水的毛细运动实验之后,积极思考,主动查找文献,设计并进行了粉煤灰及其改良砂质土壤的毛细上升试验,获取了粉煤灰中毛细水上升规律和过程。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

在课程教学中,考核方式具备检验和激励双重功能。一方面要全面、客观、公平的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它的激励功能,特别是在课外拓展学习中的激励性。在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中,细化考核因子,采用三级指标体系(图1)进行考核。

图1 考核指标体系及权重

1.增加平时考核的适用性

平时成绩是考核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面,要客观公平、全面,且要有实际可操作性。具体做法是把平时成绩分成三个部分,包括出勤率(30%)、课堂知识回顾与提问以及小组讨论情况(30%)、课后作业练习及文献阅读等(40%)。这种平时成绩考核方式,不仅仅是要学生来到课堂,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性”学习变为主动的“发现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提高试卷考核的开放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但试卷考核题型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避免出现试卷分数很高,但只记住概念,不理解概念的现象,要提高试卷考核的开放性,把基本概念的考核融入图件的绘制、实际问题的分析中。

比如,在考查含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等基本概念时,比较简单的做法是以名词解释或简答题来考查学生。笔者考查的题型则是绘图分析题,具体题目是“绘制一水文地质剖面图,使之反映并表示出含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埋深、承压高度、承压含水层厚度,以及潜水位、测压水位。”该题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既考查基本概念,又灵活开放,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背记概念;②综合程度较高,该题目把地下水赋存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在内,而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学生对地下含水系统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基本概念简单机械的叠加;③该题目外延要求较高,而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地下水赋存的基本概念,而且要求学生对水文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有一定掌握,从另一个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基本能力锻炼,这在平时练习中也是重点锻炼的。

三、结束语

通过优秀教材的比选,课堂讲授、随堂讨论与练习、实验实习、上机操作四位一体教学手段的构建,一课多人上的教学团队化建设,三级考核指标的细化等措施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提高了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今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也为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参考借鉴。

[ 注 释 ]

[1] 张人权,梁杏,靳孟贵,等.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2] 杨治东.对高校优秀教材研发要素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0):19-20.

[3] 崔可锐,赵川,查甫生,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4] 陈南祥.水文地质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5] 肖长来,梁秀娟,王彪.水文地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 高宗军,魏久传,王敏.水文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7] 徐慧,章国安,严燕.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教学模式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77-80.

[8] 郭会荣,梁杏,孙蓉琳,等.《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74-77.

[9] 梁杏,郭会荣.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第4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课余生活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63-04

1 前言

当今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竞争,更具体地体现在人才素质上的竞争。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流群体,其人文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培养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近几年新开设的一门专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专业人才,但由于受招生模式的影响,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成了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大多数来源于武校和体校的学生,入校以前每天运动量非常大,管理也很严格,闲暇时间少,基本上过着准军队的生活。而进入管理相对宽松的高校后,除了上课学习以外,课余时间基本上是由自己支配,课余生活的内容更是取决于他们主观上的选择,对于这部分内容,由于它没有规律可循,个性色彩强,学校往往也是处于失控状态。而课余生活恰恰反映的是一个学生的生活方式,它对内容的选择更是一个人人文素质的综合反映。对于在校学生来讲,个人生活方式是否丰富、健康、科学,直接影响到他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的学习、生活,以至将来。正是因为它的文化意味浓、弹性大、影响深远,所以本文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希望能引导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向更有人格修养更有生活情趣的人文素质方面发展。

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现状

为了了解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把握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晋中学院五所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59份,有效问卷594份,调查结果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2.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拥有充足的课余时间

课余时间是指课堂教学之外由学生自己支配的生活时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因学校、年级不同而有差别。经过调查后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总体上是比较充足的,大部分的学生每天拥有4个小时以上的课余时间。其中大一、大二的学生由于课程多,每天拥有课余时间相对减少,大约为3-5小时,而四年级的学生每天约有5-7个小时,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每天拥有较多自己可以支配的课余时间。

2.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方式丰富多样

从表1可以看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形式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学生主要用于上网、睡觉、体育锻炼、交友、逛街和其他休闲娱乐活动,兼职、看书、社团活动的人数较少。

其中上网排在了第一位,占到了68.2%的比例。这主要是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有关,网络已经成为获取各种信息以及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上网可以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增加了信息量,还可以利用快捷的电子邮件、QQ以及微博与他人进行远距离交流,并在这种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然而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将快捷、方便的现代化技术更多的还是作为自己课余时间休闲娱乐的工具和手段。

睡觉排在了第二位,同样也占到了54.5%较大的比例。这和学生专业学习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年来由于专业训练的强度大,学生体能消耗多,需要课下休息来补充体能,久而久之,形成了这样的生活习惯。进入大学后,虽然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增多,但学校没有指导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从而导致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大学生活中延续。

体育锻炼排在第三位,占到了40.1%的比例。这是由于学生本身为体育专业的原因所致,学生们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是为了达到巩固技术动作完成学习任务目的,以及在体育锻炼中寻求刺激与娱乐。

社团是大学生发展业余爱好、培养兴趣、扩大交际面、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主要场所。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也仅仅占到13.1%。调查显示,学生们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不高,只是盲目地跟风报名参加社团,并未参加社团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对社团丝毫不感兴趣。

从学生们课余生活的方式来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比较集中地选择了那些需要投入的精神和思维成本较低的活动方式,也就是不必动脑筋就可以获得快乐或刺激或者说“好玩”的休闲娱乐活动,而需要动脑和费力的看书、兼职、社团活动的学生们选择较少。

2.3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缺乏经典与高雅

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个性品质,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精神食粮。当然,对于学生们课外文化生活的选择,只要不违背学校的规章制度,什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的。但是,从社会文化进步的角度来说,那些经过人类文明长期熏陶、文化精英们千锤百炼成的文化内容,才是真正的文化精华。作为大学生不论是从他们的个人发展还是从他们的未来使命看,在这方面都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以及所看书籍的类型就可以窥视其精神文化程度。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们上网的主要目的依次为看电影、聊天、听音乐、玩游戏和网上购物,而用于查资料、学习的较少。由上表也不难看出,学生运用网络的交流和娱乐功能来消遣和消磨课余时间,网络强大的学习功能得不到有效的运用。而实践证明长期上网娱乐,会造成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也会弱化其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网络的高技术容易使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或单一崇拜,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这正是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的严重问题。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表1显示学生们将自己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是少之又少,在节假日双休日仅有18.7%的学生选择学习。从表3显示,在这仅有的看书人群中,大部分学生看的主要是娱乐杂志和武侠、言情小说,而选择英语以及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占到20.7%,这其中包括作业和准备迎接考试,而经典名著、哲学、历史等内容则更少有学生选择。

大学本身就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然而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将大量的课余时间用于上网听歌、聊天、看电影、游戏以及看一些娱乐杂志、武侠、言情小说等书籍,认为课余生活就是以满足感官刺激为主的一些娱乐、轻松和简单的内容,他们不重视经典的洗礼,也忽视健康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陶冶,那么,其内在的精神资源怎么健全,其人文素质也就可见一斑。

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课余生活随意化。缺乏经典高雅的主要因素

3.1 学生自身因素

产生这样的问题,首要原因来自大学生本身。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前专业训练占用了大部分精力,文化课学习则成了一种象征性的行为,文化知识基础及其薄弱,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也非常差。进入大学以后,当他们拥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可以支配时,他们也许想有一些高雅的文化生活,但这些高雅的文化需要投入的精神和思维成本较高,如对古典音乐精品的欣赏需要较深厚的音乐修养和相关知识的储备,才能与之产生心灵的共鸣,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所以,上网、运动以至于睡觉等通俗的文化生活成为了一种自然的选择,他们也可能有选择更理性、更健康、更精彩的课余生活方式的愿望,但由于不具备这种知识的储备而无法选择。面对这种现状,应给予正视和理解,并进行有益的引导。

3.2 学校的影响

学生成长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所以学校对学生的课余生活方式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部分的学校在课余时间里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如体育竞赛,包括教学比赛、技能大赛等借此来扩展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这由学生本身的专业以及学校的性质决定的。而报告会和讲座相对较少,大多数活动仅停留在组织形式上,人文气氛不浓厚,这就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虽然成立了各种社团,但对开展社团活动的经费支持不充分,同时对社团组织的活动限制又太多,基本没有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是走形式走过程,据调查显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有78.3%的学生没有参与过社团活动,因此,实质上学生对学校社团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使得社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校对学生课余生活的不重视,是导致了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盲目性的重要原因。学校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没有提供相应的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才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娱乐等,从而导致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随意化。

3.3 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状态方面的影响。首先,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会不知不觉地助长人们的惰性。大学生作为现代科技的最快、最大受惠者,“享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课余文化生活上也集中的选择了那些最轻松、随意,最不必动脑筋就可以获得快乐或是刺激的文化消费。其次是当今的大学生面对知识爆炸引起的学习压力、就业难带来的压力等等。不得不带着强烈的功利目的进行学习,学习的大大降低,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负担和压力,因此,在可以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尽可能选择休闲式的活动来消遣以缓解压力也不足为奇了。

4 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4.1 提高学生自我修养

这种自我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自立自律的生活原则,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踏实严谨的生活作风等上面。这些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较高个人修养的人,才能在课余生活选择上趋理性与高雅,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个人发展纳入人类文明发展的轨道之中,从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成为一种自觉。

4.2 关注和研究学生的课余生活问题

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去认真地关注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问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余生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要把它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研究,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社会学等以及从生理、心理等多角度去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的内容系统、工作方法等等,构建一个以人文素质为基点的学生管理指导体系。

4.3 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课余文化氛围

第5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英文电视剧;高职高专;课外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14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67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英语在我国高校已经得到普及,同时学生赴境外交流和在国内从事英语志愿者的活动也在增多,英语技能也成为大学生日后求职的筹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英文电视剧被引入国内。随着宽带和移动手机在校园内的普及化,学生能轻易地下载观看英文电视剧。而如今观看英文电视剧的学生甚多,却不是所有人的英语水平都能得以提高。如何将英文电视剧作为一种学生课外英语自主学习的资源来合理利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探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适合用英文电视剧进行课外英语自主学习的学生类型;二是可作为学生课外英语自主学习素材的英文电视剧;三是学生使用英文电视剧自主学习英语的有效方式。以期能够向英语教师、教学技术人员、图书音像出版商和软件开发商反映出学生课外利用英文电视剧自主学习英语的各种具体需求,如果能制作出好的教学产品将帮助希望通过观看英文电视剧学习英语的高职高专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1.语言学习的自主性

Benson(2005)认为自主学习比非自主学习更为有效。他把自主性定义为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即个体学习者能够亲自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制定学习计划。

2.语言习得输入假设

Krashen(转引自Ellis,1999)提出语言习得的发生是学习者理解了略高于自己当前语言能力水平(即i+1水平)输入的结果。对于学习者,输入在合适的水平上会自动成为可理解性的输入。

(二)相关研究

目前,在中国知网上关于英文电视剧应用于教学的研究有60余篇。其中针对高职高专层次的有6篇。李徽(2014)指出美剧对高职英语听说教程起着积极的作用:(1)增强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听力以及口语水平;(3)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4)让学生了解美国文化;(5)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6)增加学生的词汇量。黄英明(2009)提出当美剧具有“长度适宜、主题集中、语言纯净、学生欢迎”四个特点时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举了一个课堂实例。而林芸(2013)通过在8课时里给70名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的高职学生在课上播放美剧后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美剧文化理解方面的障碍是降低美剧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美剧在英语语言理解方面的障碍则是降低美剧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她还指出74%的受试认为VOA慢速英语比美剧更适用于课堂教学。因此林芸不建议把美剧作为教学材料。但是武国一(2009)指出美剧赏析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美国文化基础,能够对美剧语言中出现的特殊用法和相关典故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隐藏含义。他还指出有些剧集存在脏话和成人级情节,因此教师必须筛选剧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误将不良信息传递给学生。上述四篇论文都是将美剧作为课堂教学素材来使用的,未提及如何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看英文电视剧来自主学习英语。张冲(2012)建议建立一个辅助教学的英文电视剧学习网站,收录适合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美剧。但他却未考虑仅仅上传合适的美剧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是否会遇到困难和是否要对原有的剧集做些加工以有助于学生学习。苏平平和李晶(2014)提出把优秀英文电视剧台词选段模仿作为第二课堂新模式。但只有一种形式过于单一,没能充分发挥英文电视剧作为课外英语学习资源的作用。利用英文电视剧学习英语只有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时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另外,上述研究中所举的英文电视剧的例子均为美剧,而当前有许多优秀的英剧、甚至还有少数澳剧可供学生学习。仅仅使用美剧学习英语,学生难以接触到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对其他英语国家的口音也不熟悉,会给学生应对英语考试(比如四六级听力考试包含英国口音)和真正与来自不同英语国家的外国人进行交流带来困难。

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倾向于将英文电视剧应用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课外英语自主学习活动中。同时,研究者也注重对非美国拍摄的英文电视剧的使用,并且会对如何促进高职高专学生有效使用英文电视剧自主学习英语提出更为具体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本研究根据招生方式和培养模式的不同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五个二级学院中各选了两个2014级同专业班级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十项:(1)当前英语等级,(2)课堂听力水平,(3)日平均自由支配时间,(4)看英文电视剧的频率,(5)喜欢的电视剧类型,(6)看过的英文电视剧,(7)字幕使用情况,(8)观看英文电视剧的目的,(9)对学校建立英文电视剧资源库的意向,(10)常用的视频观看设备。实发问卷429份,有效回收406份,有效回收率为94.64%。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答卷者的基本情况如下:运输管理学院铁道交通1401班(自主招生班)39人、铁道交通1405班(普通班)46人,通信信号学院城轨控制(南京地铁)1401班(订单班)27人、城轨控制1401班(普通班)54人,动力工程学院铁道供电L1401班(专接本班)48人、铁道供电1401班(普通班)50人,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D1401班(单招班)34人、室内设计1401班(普通班)30人,经贸学院国际商务(中外)1401班(中外合作班)36人、国际商务1401班(普通班)42人。

(二)座谈会调查

在完成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后,研究者依据分析结果认为英文电视剧更适合给英语基础较好或有跟英语国家人打交道需求的学生作为英语学习资料使用。因此选取了学习风气和英语基础均较好的运输管理学院2015级英语A3班(分层班)的63名学生开展了一次座谈会调查活动。研究者给该班学生展示了两份学习资料,一份是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看美剧,No字幕:美语学习笔记.励志篇》中的一节,另一份资料则来自土豆网《看电影学英语》的一集视频节目,要求学生评价这两份学习资料的优缺点。

四、结果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被调查者中,9.36%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均来自铁道供电L1401班,专接本班要求学生直接报考四级;44.58%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A;30.54%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B,其中艺术类学生均报考三级B;15.52%考级未通过,包含了以上各等级考生。

被调查者中,5.17%课堂听力正确率几乎为零,22.91%在一半以下,58.87%在一半以上,13.55%几乎全对,正确率在一半以上和几乎全对的比例总共为72.42%。

考级不及格的学生多数课堂听力正确率几乎为零或在一半以下,而考级通过者则处在各个层次。国际商务(中外)1401班跟其它班级有显著不同,考级不及格的学生课堂听力正确率在一半以上的较多,这可能跟中外合作班长期有外教上课有关。这说明,在无外教教学的情况下,英语综合水平较低的学生听力能力往往较低,但英语综合能力较高的学生,听力能力却处于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外教资源不够的情况下,更需要使用英文电视剧作为真实英语口语的输入来源来提高综合能力较好的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2.关于日平均自由支配时间,13.05%的被调查者为0,61.58%在3小时左右,23.65%在5小时左右,1.72%在8小时及以上。被调查者中,25.37%平时不看英文电视剧,50.99%偶尔看,20.94%经常看,2.71%天天看。

大多数学生平时至少有3小时左右的自由支配时间,且看英文电视剧的居多,说明学生本身就有兴趣和时间观看英文电视剧。

3.关于字幕使用情况,被调查者中18.47%只看中文字幕,不听英语在说什么;57.39%听英语,但需看中文字幕才能懂;11.08%听英语,可以不看中文字幕,但需要看英文字幕才明白在说什么;1.72%不看字幕也能明白大意;11.82%压根不看英文电视剧,有些平时不看英文电视剧的学生选择了其它情况可能是基于课堂或其它学生活动的经验。

综合前面几个调查项目,研究者发现观看英文电视剧的频率跟学生听力课的答题正确率并不成正比,在课堂听力练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面对剧中演员真实的英语口语时却体现出不同的听力水平。这主要在于学生看英文电视剧时过于依赖字幕,尤其是中文字幕。借助中文字幕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用英语实现真正的沟通,很可能是由于词汇量匮乏,语速跟不上造成的;借助英文字幕说明听力理解能力弱于书面阅读能力,主要问题在于词汇的辨音,很可能是学习单词时发音不准确造成的。这说明我们目前的英语教育和等级考试远不能保证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实际沟通的能力。此外,利用英文电视剧提高听力水平不是光靠多看就能提高的,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学习剧中的表达和发音。

4.被调查者最喜欢的电视剧类型是“科幻剧”和“侦探剧”,分别占到总数的47.54%和47.04%;受欢迎程度最低的是“职场剧”,占到总数的12.32%。

被调查者列出的美剧共有70部,提及次数最多的为《破产姐妹》(65人次)、《行尸走肉》(52人次)、《闪电侠》(44人次)。英剧共看过20部,看的人数最多的是《神探夏洛克》,(75人次)。澳剧只有2人看过,一部是《请喜欢我》,另一部是《美人鱼》。

由此可见,被调查者看过的美剧较多,英剧较少,澳剧几乎没有。这样会使学生对英国口音和澳大利亚口音感到陌生,不利于辨音。此外,研究者认为《破产姐妹》剧情较为低俗、语言也属于社会中文化修养较低的人员用语且比较难懂,不适合学习模仿。而《行尸走肉》情节较为暴力血腥,也不适合给学生观看。《闪电侠》内容多是积极向上、伸张正义的,且语言较为正规好懂,此剧也属于学生最喜欢看的科幻剧类型,适合用作美国英语的学习资料。而观看人数最多的英剧《神探夏洛克》剧中扮演夏洛克的演员为了体现角色的思维敏捷说话语速比正常人语速快很多,如果以学习的目的观看,学生听起来会感到费劲。研究者认为《唐顿庄园》更适合用作英国英语的学习资料,此剧在问卷调查中也有学生提及。该剧语言多是上流社会用语,非常优雅,值得学习。此外,该剧背景为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崛起的历史时期,剧中多个贵族主角积极接触新事物、善待各个阶层人员,仆人们则学习新知识、寻求新发展,内容较积极,适合观看,也有助于让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考虑到有学生可能将来会有去澳洲留学的打算,研究者认为应提供一部澳剧作为澳洲英语的学习资料,可让学生熟悉澳洲口音并了解当地的文化。《舞蹈学院》讲述了澳洲一个农场长大的女孩在首都悉尼学习舞蹈的经历,主题涉及校园友谊、爱情、竞争及自我奋斗,充满青春活力,贴近学生生活,适合观看,有留学需要的学生更适宜学习模仿剧中的口音和表达。

5.被调查者中,61.08%认为观看英文电视剧能满足娱乐的目的,53.69%认为有助于提高英语听力能力,48.77%认为能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40.39%认为可以学到到更多的词汇和口语表达,18.47%认为有助于模仿演员们的语音语调,5.42%认为可以学到跟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

由此可见,多数人看英文电视剧是为了娱乐,但也认可看英文电视剧有助于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然而学生通过英文电视剧学习词汇和口语表达以及模仿演员们语音语调的意识并不强,这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输出能力难以得到提高。此外,也能看出当前的英文电视就涉及各二级学院学生所学专业的内容并不多。

6.关于是否希望学校建立一个英文电视剧资源库,15.52%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58.13%希望提供完整视频,13.30%希望做成较短的剪辑,32.76%希望对剧中的文化、词语或口语表达给予讲解说明。

由此可见,多数被调查者支持学校能建立一个英文电视剧资源库,希望提供完整剧集的为多数,但是希望提供讲解的未达到半数,说明多数学生利用英文电视剧学习英语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如果只是单纯地看剧,建立资源库则显得有些浪费,因为提供完整英文电视剧的网站已经很多,如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可以考虑提供给学生一份适合学习的英文电视剧列表,让其自行到已有视频网站观看完整剧集,而只建立关于英文电视剧剧中文化、词语或口语表达的讲解资源库。

7.关于常用的视频观看设备,总共81.77%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61.33%使用私人电脑,使用平板电脑和公用电脑的只占到9.36%和2.46%。国际商务(中外)1401班使用私人电脑(占自班比例77.78%)的人比使用手机的(占自班比例66.67%)多,这可能跟该班学生经济较富裕有关。

因此,对于普通经济水平的学生,手机观看视频是最受欢迎的方式。如若建立资源库,手机客户端比电脑客户端更实用。

(二)座谈会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份学习资料――《看美剧,No字幕:美语学习笔记・励志篇》中的一节是以文字形式出版的。学生比较喜欢“词汇装备”、“知识点拨”和“地道表达”这几个部分。“词汇装备”中列出了所摘录台词里的一些重点词汇的中文意思;“知识点拨”介绍了摘录部分的剧情背景,使读者能够明白台词中的某些表达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地道表达”则详细介绍了台词中某些表达(往往是俚语)的意思和用法。

另一份资料――《看电影学英语》的一集视频节目选取了一段电影剪辑,之后节目主持人对电影中的一些文化知识做了介绍,然后讲解了影片中的一些表达,最后举出使用例句。学生比较喜欢视频的形式,但该视频除了解释和例句有英文字幕外,其它部分都只配有中文字幕,学生希望整个视频全部提供中英文字幕。

因此,如果要建立英文电视剧资源库的话,内容因包含经典台词部分的视频剪辑且配有中英文字幕,讲解部分应包含相关剧情、文化背景、重点词汇和表达的讲解并给出用法例句。

第6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建构

一、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及原因

教师的知识结构板块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实践类知识和与本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依次也同样分为四种[1]。

(1) 学科知识不牢固。受当今流行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为了固定知识点的得分帮助学生考前突击,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自身的专业课水平下降,造成学科知识不牢固的现象。

(2) 教育学科知识掌握水平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科知识的总体掌握上基本都弱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小学语文教师尚未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能够合理地健全专业知识结构。

(3) 实践类知识掌控力差。尽管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的基础知识过关,但和生活、就业有关的实践类知识水平却很低。原因很简单,教师在学习阶段接受的同样是应试教育,就业后的职业培训也十分仓促,实践性低,无法真正地将知识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4) 相关文化知识水平低。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师一味求得最终成绩而忽视了知识的拓展延伸,使得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

二、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知识结构呢?

(1) 广泛的知识面。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精彩纷呈而又丰富多样,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着渊博的知识和范围广泛的知识面,既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也要掌握人文文化知识,在提升知识储备的同时陶冶情操,发现自身的真正价值。

(2) 系统的专业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成功教学的必然前提,包括语音、语句、词组构成、修辞等方面知识。只有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课本与现实的转化。

(3) 扎实的教学技能。小学语文教师在掌握了广泛的知识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后,还需要拥有扎实的教学技能,提高自身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建树。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懂得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知识传播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并且成功地将自己的经验做出总结。

三、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1) 合理设置课程。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要从教师的专业培养入手。合理设置课程,把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此时就需要相关机构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要求出发,帮助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健全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这种集中制的方法也可以让教师在交流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反思和纠正。

(2) 建立培训制度。应有关部门的要求,学校应该组织小学语文教师参加定期培训和总结大会,在制度上让教师安心,使教师能够潜心教学。这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在更新知识的过程中充实自己,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3) 建设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受国家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学校逐渐意识到学习氛围的重要性,积极创造小学语文教师合作竞争的机会,使其通过交流和互相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意识到浓厚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性,不仅是在班级内部,还要扩大到整个学校,使学校成功转变为学习型校园。

综上所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影响到自身的事业发展,还对身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石的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完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刻不容缓,我们期待看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健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第7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一、小学语文教师高素质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要达到高素质要求,首先在学历层次上需升格到本科,其次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必须按小学课程门类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学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并重,所以一位能胜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定位。

1.小学语文教师培养首先要定位于“教师”这一职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其教育性上,是教师这一职业区别于其它职业的本质特征。要从事育人工作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教育科学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包括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行政与管理、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育统计与测量等,使小学语文教师懂得教育的科学与规律,形成教育理念,掌握教育艺术与技巧,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还应定位于“语文”学科。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虽还没有专门设科,仅纳入整个小学教育专业之中,但采用综合培养,分科(向) 发展的培养模式,其专业性仍有所体现。尤其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工作、生活。这就对师范生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师范生对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原则和内容非常熟悉,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掌握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具备厚重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3.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培养要体现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师范生要懂得将教育理论,语文学科知识运用于具体教育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股无形力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掌握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课堂管理知识,学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要能紧密联系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密切关注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成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具有实践智慧的问题解决者。这些可通过设置教育见习,教学实习等课程来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应突出“双专业”的特点

现在正在倡导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其发展方向强调教师教育“双专业”的特点。所谓“双专业”,一是学科专业水平的专业化问题,是“教什么”的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准。二是教育专业化问题,就是“怎么教育,怎么教”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等”,对教育理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懂得教育教学一般规律,有着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历练好教师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学会多学科的综合,将自然、音乐、美术等知识作为教学艺术手段,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学科专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所教课程的学科知识。教“语文”这门课程,就要具备专业的“语文”学科知识,即语言、文字、文学等知识。但是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在学科知识专业化方面的要求不同,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要求标准、正确、宽泛,但不一定深透。如汉语拼音知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熟悉声母、韵母的区别,懂得拼音组合规则,能发音清楚,书写正确。因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这些知识直接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所以其学科专业化的体现是建立在语文知识基础上的正确性、规范性。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朗读的能力、书写的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的标准和规范的考核。对于教育专业化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升本的前提。几十年的中师教育无法胜任小学教师的培养,也便是在教育专业化方面的力量不足。作为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相应的语文学科知识外,还必须对教育理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懂得教育教学一般规律,有着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历练好教师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学会多学科的综合,将自然、音乐、美术等知识作为教学艺术手段,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更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第8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小学教育专业 语文素养

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出炉,语文180分,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的基本思想,这一定是今后的大方向。小学语文是各科学习之基础,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语文学习将伴随孩子一生。所谓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教学环节包括教学主体――教师,教学客体――学生和教学环境――课堂。

在此着重探讨教学主体――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情感“缺钙”。

所谓教学情感“缺钙”主要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课文故事内容的介绍,缺乏对富有情感色彩词汇的深刻体会和分析。学完后记住的往往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而书中具体的语句一般都忘记了,即教学“意化”。例如,在学习《列宁和卫兵》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能清晰地记忆文本内容,但对文本语言,包括一些很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却没有留下印象。比如,课文开头写:“清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教师让学生转述,学生说:“清晨,太阳照在斯莫尔尼宫上。”文本意思都在,但是文本中丰富的语词却没有了。课文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这个短语表达此时此刻“太阳”的状态和景观,用“洒”表达“照”的意思,而学生转述时只会运用原来掌握的简单语词“述意”,而没有记住文本中丰富多彩的语词,这种学习方法忽略的正是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语言学习。

我国小学语文课一直以“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概括总结全文”的“读懂课文”阅读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的主要是文本的“意”,课文学完,学生脑中留下的只有文中的人和事。也就是说,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了二三百篇课文,实际上只知道了二三百个故事而已。

(二)儿童文学素养低。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早在1920年,周作人就在《儿童的文学》演讲中指出,所谓儿童的文学就是“小学校里的文学”,在周作人看来,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语。

以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在入选的320篇课文中,有264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占82.5%。其体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寓言、科学文艺、散文、小说、独幕剧等。

此外,儿童文学还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主要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古今中外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中国古今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等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这些作品基本涵盖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现实却是:1.语文教师忽略儿童文学教育在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2.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中儿童文学知识方面的匮乏,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真正享受到儿童文学的阅读乐趣,难以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启蒙作用。

(三)学科知识单一。

学科知识综合化是创新的基础,跨学科综合教学才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除小学语文课之外的一至两门其他学科教学,并学会把这些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很难想象一知识贫乏、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思维、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课后老师经常被学生问及几个问题:圆明园是哪朝哪代建造的?当时的皇帝是谁?为什么要兴建这座园林?为什么圆明园要建在北京西北部?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有温泉浴吗?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文中说到“大火烧了三天”,如果积极地灭火,那么用什么方法灭火最快最省最好?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历史知识范畴,有的属于地理知识范畴,有的属于建筑学范畴,有的属于科技知识范畴。对上述问题要求语文老师都能准确地回答,老师只有具有较深厚的多学科知识积累,才能居高临下、驾驭自如。

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有着内在的联系,面对现实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素养培养目标就显得明朗了许多。

小学教育专业本着“综合培养,学有所长”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有关综合课程的专门教师。

(一)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

未来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生知识的简单组合,而应强调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用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文学文化、科学文化)武装自己,让自己的头脑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广博与精深兼具,宏观与微观贯通。

首先,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包括政治理论、科学人文及不断积累的社会生活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一般知识在内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拥有博中求精求专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因为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小学语文教师要承担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应对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这些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把知识活化,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类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科知识全面育人的价值。最后,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具有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理论、教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不具备相当的心理学知识,没有对儿童心理结构与活动进行深入观察的人,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复合型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观、整体观、辩证观、发展观都有科学的认识。还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与应用。方法制约效果,只有科学的、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活跃智力的、有进取精神的、有效率感、有敏锐的观察感、有责任感的新人。

(二)扎实的儿童文学素养。

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不断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把学生看作社会的、发展的、独立的、完整的人,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和权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儿童的情感认知、品德、个性等全方位了解并努力促进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充分认识他们,才能正确对待他们,才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教育的主要需要是把人性中的某些有价值的特质和知识传给学生的途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求他们同时把健康的人格、独特的个人素质和特性传授给学生。因此,新世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讲究教学艺术,掌握认识规律。除了“讲”的能力之外,还要有“导”的能力,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例如,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看图画写童话、看玩具写童话、根据故事开头写童话、根据关键词写童话、根据课文续写童话、根据材料扩写童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童话创作中尝试,放飞想象、张扬个性、激发童心、释放童真,让学生想写、乐写、善写,为以后中高年级的记叙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儿童文学是语文教材中的宝贵资源,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熟悉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儿童文学的体裁功能,倡导加强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理念教育,让“儿童文学回归儿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生动活泼,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课感兴趣,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小学教育R涤镂乃匮的途径

(一)整合中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适应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整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上主要照搬高师“中文专业”,到形成相对“专门化”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教专业特点强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不可能与高师中文专业完全一致。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中文类课程显得特别多,而小教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需要“专业化”,相对宽厚一些,对此需要对中文类课程进行整合。不仅符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安排,而且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掌握语文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专业知识素养。

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与普通教育类课程的整合,培养小教专业学生应用语文的素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要求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与普通教育类课程的整合。通过整合,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教育理论产生兴趣,还提高现代教育水平,充分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大大提高高师小教专业学生应用语文的素养。

加强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语文教学实践素养。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师院校小教专业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较少,组织语文活动能力不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准备不够,还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延长见习和实习时间,并加强指导。还要加强教育实习和实习指导,切实提高实习水平和实习质量,使学生加深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认识,为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素养,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体现。因此,教师语文教学实践素养的发挥要以训练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使之成为语文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成为课堂资源的提供者,成为实践方法的指导者。

小教专业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在将来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加强对学生语文教学技能的培养。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展示性。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具有能唱、会演、能做、会画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儿童模仿性强、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对小学生尤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不但要全面,而且要规范,成为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具有规范性、展示性,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上,如读、写、算、艺体等基本技能不但要会,而且掌握要准确、扎实、规范,且富于美感,切实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技能的内涵品质。

教学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基本教学专业技能和综合教学技能。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读、写、算、画、体操、舞蹈等,还要加强对“三笔字”和普通话的要求。训练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及内在修养,为其专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特点是全面性、基础性。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结合专业要求,使学生形成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要求是做小学教师。特点是进行单项训练,为培养实际教学能力打下基础,突出师范性、规范性。

综合教学技能是指在基本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基本教学技能。这一阶段训练反映学生运用已形成的教学技能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对基本教学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会做小学教师。特点是训练紧密结合具体教学情景,开展见习、实习、调研等综合性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形成完整与灵活的教学能力。

总之,教育目的应符合社会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实现“人尽其才”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65,1173.

[3]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第9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该同志理论知识深厚,专业知识娴熟。他精准掌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各学段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认知清晰,准确把握教材,处理运用深浅结合,科学规范,具有过硬教学研功底。

该同志善于创新乡镇语文学科教研新路子。任现职以来,带领我镇中小学业务主任组织开展业务教学教研活动,有效的指导和参与学科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志提出以统编教材普及使用为抓手,开展锤炼语文课堂基本功大练兵活动,带领全镇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研读小学语文教材,熟练掌握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内容,形成了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他是我镇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旗手。

非常注重加强业务进修和学科专业的学习,多次参加市县学科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对小学学科学术新动态,教学新观点,课堂新理念,积极学习研讨,始终站在小学语文学科的前沿,厚积薄发,逐步完成了由经验型教研员到科研型教研员的转化。他积极撰写的教研论文《语文教学的沉淀与积累》一文在《未来教育家》期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