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运营管理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营管理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运营管理概述

第1篇: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关键字:节水;灌溉;技术

灌水方法即田间配水方法,就是如何将已送到田头的灌溉水均匀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中去。按灌溉水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根系活动层,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一、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古老的传统的灌水方法,一般说来它是作为比较是否节水的基点。但是地面灌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所以最近也有许多比传统地面灌溉技术更节水的方法。

1.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

灌水技术要素指沟、畦规格、入畦(沟)流量,改水成数。这些灌水技术要素的合理的组合就会得到节水的效果,一般经验表明对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的沟、畦尺寸,就可以大大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效率,即常说的小畦短沟畦。至于沟畦尺寸多大为宜,则因不同地形与土质而异,各地要通过试验来确定。

2.新的沟畦灌水工具

传统的沟畦灌水是用人工从配水渠开口放水入沟畦,这样既不准确又不方便,而且常因放水口渗漏造成水的田间损失,国外早已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输水的情况)或闸门孔管(用于管道输水的情况)放水,我国已做了一些试验,证明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5―10%,但目前有关的工具尚未批量生产,而且农民也不习惯,推广还有待时日。

3.波涌灌溉

近代国外又研究出波涌(沟)畦灌或称间歇沟(畦)灌,就是放入沟(畦)的流量是间歇的,向田间放一段时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水然后停止放水一段时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如此反复,这样可以使沿沟(畦)长度方向的水量分布更加均匀。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80%一 90%。是一种有希望的节水灌溉方法。我国90年代初开始有一些单位对此作了研究与试点,不过为了达到间歇放水的目的在田间就要布置可控制间歇放水的装置(有机械阀和电子控制阀两种)。要生产出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的间歇放水装置是推广本技术的关键。

4.尾水回收系统

在土壤入渗速度较小时,每条沟的入流量大一些容易灌得均匀一些,但是往往使得水已流到沟尾时,沟首还没有灌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沟尾泄水,如将泄水排掉就会浪费灌溉用水,如果此时在沟尾安装集水系统把泄水收集起来用于更低地块的灌溉,或用水泵抽到高处重新灌溉。这也是一种节水的措施。但我国目前还很少采用。

5.膜上灌(又称膜孔灌)

在地膜上做成沟状,水就在膜上流动,到作物长出孔处才渗入土地,这样灌水效率高,一般可节水25―35%;增产15―20%,又不要专门的设施。这种灌溉方式在会泽县的大部分乡(镇)都可以采用。

二、喷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配水,由于需要压力所以常用压力管道输水。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等,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等,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我国已有喷灌面积80多万公顷。喷灌系统的形式很多,其优缺点也就有很大差别。在我国用得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1.固定管道式喷灌

干支管都埋在地下(也有的把支管铺在地面,但在整个灌溉季节都不移动),这样管理更省人力,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只是设备投资很高,目前使用塑料管道的系统单位造价也有800―1200元/亩之间。有的甚至达到1500元/亩。这种灌溉方式适用于会泽县的金钟、娜姑、者海、待补、迤车、田坝、五星等乡(镇)坝区田地。

2.半移动式管道喷灌

干管固定,支管移动,这样可大大减少支管用量,从而使得亩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但是移动支管需要较多人力,并且如管理不善,支管容易损坏。近明了以下一些由机械移动支管的方式,可以部分克服这一缺点。

3.滚移式喷灌支管

是将喷灌支管(一般为金属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在移动支管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个喷位。每根支管最长可达400mm,这种机型我国已有产品,适用于矮杆作物(如蔬菜、小麦等)要求地形比较平坦。

4.时针式喷灌机(又称圆形喷灌机)

是将支管支撑在高2~3米的支架上,全长可达400m,支架可以自己行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水源处,整个支管就绕中心点绕行,象时针一样,边走边灌,可以使用低压喷头,灌溉质量好,自动化程度很高。我国已有产品,在华北和东北已有一定的使用经验,适用于大面积的平原(或浅丘区),要求灌区内没有任何高的障碍(如电杆、树木等)。其缺点是只能灌溉圆形的面积,边角要想法用其他方法补灌。这种灌溉方式同样适用于土地比较集中和宽敞的会泽县相关乡(镇)坝区。

5.大型平移喷灌机

为了克服时针式喷灌机只能灌圆形面积的缺点,近代在时针式喷灌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使支管作平行移动的喷灌系统。这样灌溉的面积就成矩形的。但其缺点是当机组行走到田头时,要专门牵引到原来出发地点,才能进行第二次灌溉。而且平移的准直技术要求高。因此,没有时针式喷灌机使用的那么广泛,我国也已有产品。其适于推广的范围与时针式喷灌机相仿。

6.绞盘式喷灌机

用软管给一个大喷头供水,软管盘在一个大绞盘上。灌溉时逐渐将软管收卷在绞盘上,喷头边走边喷,灌溉一个宽为两倍射程的矩形田块。这种系统,田间工程少,机械设备比时针式简单,从而造价也低一些,工作可靠性高一些。但一般要采用中高压喷头,能耗较高.适合于灌溉粗壮的作物(如玉米、甘蔗等)。也要求地形比较平坦,地面坡度不能太大,在一个喷头工作的范围内最好是一面坡。该机型我国也已有系列产品,桁架式绞盘机可采用低压喷头。

7.中、小型喷灌机

这是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用得最多的一种喷灌模式,常见的形式是配有1―8个喷头,用水龙带连接到装有水泵和动力机(多为柴油机与电动机)的小车上,动力功率为3~12马力居多。使用灵活,亩投资约为固定管道式的20~60%,移动费劳力大,管理要求高。近年来,发展的规模,似有降低的趋势,只适用于中小型的农场和田块。但投资较低,使用灵活机动,以上各种喷灌溉形式各有利弊,各自适合于不同的条件,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地决策选用。

三、滴灌

这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水由滴头慢慢滴出,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可真正做到只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地。而且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既省水又增产,我国现有面积34万公顷(包括微喷灌),但其最大缺点就是滴头出流孔口小,流速低,因此堵塞问题严重。对灌溉水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过滤和处理,目前我国还都只注意到防止物理堵塞,而同样严重的生物堵塞和化学堵塞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固定式地面滴灌

一般是将毛管和滴头都固定地布置在地面(干、支管一般埋在地下),整个灌水季节都不移动,毛管用量大,造价与固定式喷灌相近,其优点是节省劳力,由于布置在地面,施工简单而且便于发现问题(如滴头堵塞、管道破裂、接头漏水等),但是毛管直接受太阳曝晒,老化快,而且对其它农业操作有影响,还容易受到人为的破坏。

2.半固定式地面滴灌

为降低亩投资只将干管和支管固定埋在田间,而毛管及滴头都是可以根据轮灌需要移动。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这样就增加了移动毛管的劳力,而且易于损坏。

3.膜下灌

在地栽培作物的田块,将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下面,这样可充分发挥滴灌的优点不仅克服了铺盖地膜后灌水的困难,而且还大大减少地面无效蒸发。

4.地下滴灌

这是将滴灌干、支、毛管和滴头全部埋入地下,这可以大大减少对其他耕作的干扰,避免人为的破坏,避免太阳的辐射,减慢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其缺点是不易发现系统的事故,如不作妥善处理,滴头易受土壤或根系堵塞。

四、微喷灌

有的地方称之为雾灌,与滴灌相似,只是为了克服滴头太易于堵塞的缺点,将滴头改为微喷头,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大一些,流量大一些,流速慢一些,所以不象滴头那么容易堵塞,但流量加大了,毛管相应也要加粗些。在每棵作物或树下装1―2个微喷头一般即可满足灌溉的需要。微喷头仍有堵塞问题,因此也要对过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亩造价与固定式滴灌相仿。在国外有逐渐以微喷灌取代滴灌的趋势。但是在温室(或大棚)内使用微喷灌会大大提高室内之空气湿度。而不利于对湿度敏感作物(如黄瓜)的生产,这时只好用滴灌近年来我国微喷灌设备生产逐渐完善。微喷灌面积的发展很快,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水方法。特别适用于灌溉果园。

五、渗灌

渗灌与地下的滴灌相似,只是用渗头代替滴头全部埋在地下,渗头的水不象滴头那样一滴一滴地流出,而是慢慢的渗流出来,这样渗头不容易被土粒和根系所堵塞。最近在国内引进采用废轮胎加工成的多孔渗流管,并进行小面积试点,但是微孔渗流管的堵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未经长时间试验检验不宜贸然推广。

六、地下灌溉

地下灌溉是用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灌溉。在要灌溉时把地下水位抬高到水可以进入根系活动层的高度,地面仍保持干燥,所以非常省水,不灌溉时把地下水位降下去。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很大,只有在根系活动层下有不透水层时才行。因此不适于普遍推广。

七、结束语

近年来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会泽县运用以上所述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不算广泛。2010年至2012会泽县都面临着百年一遇的干旱少雨的严峻考验,随着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量的逐年增加,水资源紧缺和水源枯竭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目前我县现有有限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只有鼓励发展运用农业节水灌溉,才能尽可能多的节约用水。最关键和紧迫的是还要树立起全县人民的节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大家对节水都重视起来,大家都想办法节水,办法是很多的。有领导的重视,有群众的支持,又能采用正确的科学的技术.我们相信云南省会泽县的节水灌溉事业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钰,许迪,吴景社;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农村水利科技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J];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1期

第2篇: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一、营改增制度的概述

在2011年岁末,我国的财政部和其它相关部门就市场中企业的税收问题进行探讨,并出台了相应的改革政策,该政策与第二年的1月1日期正式施行。其主要内容就是在上海的部分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中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制度,这是一个制度的试运行,当时由于铁路运输部门还不具备该项政策的试运行条件,因此未将其纳入范围。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政策的覆盖范围必将会进一步扩大,而增值税也势必会代替原有的营业税成为我国未来的纳税主体。这项税收改革政策有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并且能够实现各行业间的税收平衡,进一步加深对于工业行业的建设,并且能够扩大铁路部门在运输过程中的收益。

二、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对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铁路全网联运模式是其主要的运行特点,铁路网内各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经营收入会统一上交到总公司,再由总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统计和处理,并将其作为企业的经营收入。在当前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对于企业运营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会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是将营业税包含进入总收入中的。但是在施行“营改增”之后,对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将是对已去除增值税值后的收入总额进行记录。这样,铁路运输企业在对营业额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总营业额下降的情况,并且会进一步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其他方面的会计核算,例如员工工资结算等。另外,在对铁路运输部门相关经营消耗费用结算过程中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铁路企业拥有着较多的固定资产,而在“营改增”改革后,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是无法对增值税进行抵扣的,这样就会增加铁路运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了企业的收益。

(二)对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在实施“营改增”制度后,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传统会计核算工作中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可能无法适应新制度下的要求,因此会被进行相应的删减,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对于所进行的工作会出现短期的不适应情况,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混乱。同时,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对于票据的管理业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其所使用的各类票据都会被统一换成增值税发表。相对于传统的营业税发票来说,不论在开具发票的过程中,还是在对发票的管理上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要求。有鉴于此,铁路交通运输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工作将会更加严格,增加了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量。

三、铁路运输企业应对“营改增”改革的相关措施

(一)有效利用国家政策

铁路运输部门应该在工作中积极响应政府税务管理部门的相关政策,并且与其进行密切的沟通,力求将铁路运输交通网络中各线路的固定资产纳入到增值税的抵扣范围之内,减轻铁路运输企业的纳税负担。同时,铁路运输企业应该积极向国家争取相应的税收补贴,在作为试点的地区,对于一些税收增高的企业,国家会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助政策,帮助这些企业渡过试用阶段,保证企业在试用期内不会出现较大的亏损情况。有鉴于此,铁路运输企业更加应该与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的沟通,争取到更多的财政补助政策,使得改革后铁路部门能够减轻税收负担。

(二)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

在“营改增”的大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不能一味只是争取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更加应该做的是转变自身的管理模式,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相关政策的要求进行转变。对于传统的财务清算方法要进行改革,在适应“营改增”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对相关财务人员要进行技能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虽然从表面上看,“营改增”是对于税收种类的改变,但实际上其改革的内容非常多,设计的会计科目也非常多,因此必须要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技能素质。对各种管理方法进行严格规定,同时对各种违章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理,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划入税收中进行核算,增加非税收营业额的规范化管理。

第3篇: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缺陷;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30-03

铁路运输企业自2002年开始试点全面预算管理,2003―2005年全面推行、推进,目前已转入深化、提高阶段。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在深化体制改革、提升技术装备、提高经营质量、扩大建设规模等方面均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陆续建成投产运营,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目前仍旧政企不分、产权关系不清、权责利不明等,全面预算管理在深入推进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就深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立足本职岗位对改进措施作初步探讨。

一、铁路运输企业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必须性

(一)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管理跨度大,运输生产过程复杂,完成一个铁路运输产品――吨公里或人公里,需要由不同运输站段共同协作完成。其站段间财务收支、实物占用、人力资源分配等,需要用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系统方法来规划和协调,以实现铁路运输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能把多个企业和单位的所有财务收支、资源占用等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进行控制,可以统驭强大的现金流、物资流和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企业发展规划为导向,集计划、控制、激励和评价为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预算管理过程。随着铁路运输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借贷还是内部筹集都需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统筹安排,确保各项有限的资源合理使用。

(三)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保证

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求铁路企业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内部流程实施再造,促进铁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基础管理工作,促使铁路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从而,有利于明确铁路局实现市场主体地位和企业法人责任,明确铁路局、站段在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中各自权责,调动铁路局、站段两级管理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路运输企业在实施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

(一)深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特别是2011年“7.23”甬温线重大交通事故后, “安全责任大如天,安全工作重中之重”的安全管理理念得到了空前加强,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领导者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生产上,只要是影响安全的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确保。安全问题对铁路运输企业的领导干部升迁具有决定性影响,这样就导致相当一部分站段领导从思想上形成重安全生产轻经营管理的意识,造成其在铁路推行和深化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足。领导者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必将带来员工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制度约束不严、考核激励落实不到位,使员工养成了有新不用旧、有好不用次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削弱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

(二)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行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多数站段没有成立专门预算机构,即使有配备专职预算人员,也往往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业务、了解生产流程、掌握生产耗费,预算知识、业务技能亦明显不专。而多数企业将预算管理交由财务部门实施,久而久之,就失去了预算管理过程控制性和权威性。

(三)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亟须提高

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编制程序采取“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即:运输站段按照铁道部、铁路局预算编制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当年预算执行情况和自身所掌握预计变化因素等,提报下年预算建议,经铁路局修改平衡后上报铁道部。铁道部根据年度确定的经营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后下达。铁路局将铁道部下达预算进行细化分解下达到各运输站段。站段根据铁路局下达控制数编制当年执行预算并上报批准备案后实施。这种预算编制流程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各预算主体的目标不统一。铁道部预算编制是以战略规划为导向,以年度盈亏为目标,以收定支,下达当年预算的。基层站段是以完成工作量为依据,测算当年收支预算的,预算目标带有短期行为。

2.信息不对称。基层站段了解生产了解消耗,对生产细节性支出较清楚,但对宏观变化因素难以把握,在提报下年预算时,仅是以上年历史资料为参考,出于本身利益考虑,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参与预算编制的机会,蓄意将预算标准放松,使预算编制变成了“数字游戏”,脱离实际,失去建议预算作用。相反,铁道部利用政策与对宏观信息的掌握,将其确定预算目标强行下达,不恰当的预算目标也失去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3.预算管理与生产环节的互动上存在滞后。第一,上级业务部门在安排任务先于预算部门或安排无预算项目。如:安全整治项目、提高工艺质量标准项目等,形成站段超前支出或无预算支出。第二,预算与生产脱节。站段在编制预算时,部门间配合沟通不够紧密,往往是由财务部门或一个预算管理人员独立完成。第三,实物预算与财务预算指标不一致。如:机车燃油单耗指标,存在实物定额与费用定额不统一等,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四)预算执行的刚性需要提高

预算管理的关键是执行。因预算先天不足,执行过程难度极大。具体表现为:

1.预算指标难以合理分解,铁道部在下达运输支出预算的同时,明确刚性项目支出,如:工资、大修、折旧等项目预算随预算下达而明确;铁路局在铁道部的基础上细分,进一步确定有关预算项目;最后由站段细分剩余部分。站段可控部分的预算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2.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多。近年来铁路迅速发展,不可控因素增多,加大了预算执行控制难度,使部分站段无法根据预算有效控制实际收支。

3.上级的公正性与下级需求性之间的博弈,降低了预算的公平公正性。使基层单位缺乏控制成本节约支出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站段总是将困难的一面反映出来,并通过“既成事实”来取得上级认可,对于“预算松弛”采取支出打足不留余地,往往会导致年终突击花钱的情况发生,造成巨大的浪费。

(五)预算调整缺乏动态

铁路运输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如发生重大运输组织调整、能源价格变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都需根据变化情况对年初预算进行调整。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在预算调整过程中还存在:

1.预算调整不及时。大多数是在年度决算时增加清算,导致站段因变动增支预算资金得不到保障。

2.预算调整未作深入分析。上级是以补偿性对预算进行调整,没有对影响预算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实际核定,造成下级单位经常利用预算调整机会夸大事实虚报增支数额。

3.预算调整随意性较大。站段要面对生产与市场的变化,在上级调整预算未落实前,必须确保生产连续性,就会形成“先斩后奏”越权审批调整预算,造成预算调整的随意性,失去了预算刚性和权威性。

(六)预算分析流于形式。

1.分析活动开展不正常,特别是安全生产任务重或收支较小或预算差异较少的站段。

2.分析流于形式,只是数据通报,报表数据,没有从市场、生产组织、实际消耗等方面去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向生产要效益。

3.分析强调客观的多,更多是将原因归纳为工作量增加、价格上涨、外部环境影响等方面,没有真正从内部从主观管理方面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4.改进措施没有实际可操作性,只是泛泛地提出要求。

(七)预算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预算考核与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最后环节,如果没有考核评价,预算就会流于形式而失去控制力,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现行铁路企业虽然建立了全面预算考核评价机制,但还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现为:

1.考核指标单一,实行盈亏一票否决,没有将其他诸如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非财务指标等纳入考核,这样就会促成站段在年终结算时,通过各种方法对成本进行调节,造成当年成本不真实的预算管理短期行为。

2.考核奖惩力度不够,在考核具体站段和责任人时,往往会掺杂个人情感,下不了手,被考核单位也过度强调客观原因,使考核责任很难落到具体人。同时,考核缺乏常态化,更多是被动的走过场。

三、改进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组织、提高认识是前提

作为一项强化经营管理的制度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铁路运输企业的各级组织层面,需要有完整的组织和管理机构,需要铁路局、站段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密切配合。为此应做到: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构,配置专业预算管理人员,制定和完善预算管理办法,确保预算管理机构和人员相对独立性。

2.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和学习,提高全员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只有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了解和掌握才能保证全面预算的有效开展,才能塑造长期、规范、健康的预算管理氛围。

3.加强对关键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站段领导、中层管理者、预算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预算管理知识,确保在实际工作中有应知应会的基本能力。

(二)科学编制、及时调整是基础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前提,预算编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铁路企业在预算编制时,应做到:

1.必须依据铁路运输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充分考虑铁路运输企业现有的经营条件,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编制科学性与合理性。

2.在预算编制工作中,应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落实预算编制责任,强化预算编制过程对标、检查与信息沟通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3.强化上级与下级、财务与业务间合作沟通,使企业有更多的部门与更多的人员能参与到预算编制过程中来,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精度。

4.注重静态与动态、年度与月度、刚性与柔性有机结合。预算文件一经形成原则上不得随意修改,但预算难免存在偏差,为此,可以建立相应层面授权制度对预算例外事项进行调整。可以在单位内部相关项目间调剂,也可以在铁路局范围内单位间调整,并可以在年度内月度间调整,体现出短期的、主观的为刚性控制,长期的、客观的为柔性约束。

(三)规范执行、跟踪分析是关键

预算是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构成企业经营目标最基本单位的总和,需要落实到企业每个生产岗位和每个员工肩上。在预算编制下达后,应做到:

1.积极组织不同层级、全体员工对预算文件的学习和了解,使其熟知相关预算内容,明确预算目标与努力方向,做到胸中有数。

2.要做好日常控制工作,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预算收支管理,确保过程规范。

3.要做好车间(部门)班组核算工作,充分利用既有的信息平台,进行收支核算,让员工及时了解本部门本车间和本班组的预算执行情况。

4.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对异常情况要有及时反馈制度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5.定期开展预算检查分析,通过查消耗、查实物、核对相关台账资料,发现问题;通过生产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从不同侧面了解预算执行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

(四)明确权责、严格考评是保证

预算考核与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得以实施的有力保证。铁路运输企业根据预算管理目标,应做到:

1.建立涵盖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将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预算执行及预算结果全过程纳入考核评价中,确保预算管理每一个环节有标准、有措施、有考评。

2.明确考评目标,在以财务指标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基础上,辅助于其他非财务指标,并将指标覆盖到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和各岗位环节,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3.落实责任,明确考核主体,体现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和岗位负责的原则,确保预算所涉及到的范畴“一切皆有激励,一切皆有考核”。

4.严格考核兑现,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管理者、员工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使管理者、员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者、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结语

铁路运输企业深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长期渐进的工作,需要体制配合、机制保障、上层领导推动,更需要全体铁路员工的广泛参与,才能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和深入员工思想意识之中,才能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工具有效地运用到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形成全面反映、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企业管理行为,使之为铁路运输企业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细寿.关于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2):51-54.

[2] 白闽晋.简析铁路运输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0,(6):142-144.

[3] 杨先为.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铁道财会,2010,(Z2).

[4] 刘萍,王圣会,刘仰忠.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6):15-17.

[5] 殷雨.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解决的问题[J].铁道财会,2005,(3):15-17.

[6] 徐遥正.对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铁路,2004,(6):50-53.

第4篇: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关键词:地铁;运营与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加,使得城市道路交通始终呈现拥挤的状态。地铁充分的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利用,有效的缓解地面交通的紧张状态,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地铁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程度高、运输能力强、时间准确度高的城市运输工具,需要进行合理的运营云管理,提高地铁的运营管理质量,充分发挥地铁的功能与价值。建立完善的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促进地铁运行运营管理质量提升,实现城市地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一、地铁运营管理的相关概述

1.地铁运营管理涵义。地铁运营管理是地铁在实际的运营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1)列车的运行计划的编制,对列车运行图进行整合,合理的对列车的日常运行计划的进行编制,确保地铁的稳定运行。(2)列车运行的调度是地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地铁的调度工作,集中对地铁列车进行调度,确保地铁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各类突发事件对地铁运行的影响,确保乘客的出行需求。(3)客运组织工作,合理的对乘客流量进行调查,确保地铁的运输的质量。(4)车子行车组织工作,对进站的列车进行管理,确保车站范围内的管理与控制质量。(5)票务管理工作,合理的进行票价价格定制,展开售票和检票工作。(6)车辆基地行政组织工作,对车辆基地内的列车的进出库作业、转线作业等进行管理。(7)运行安全管理,运行安全管理主要对客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控制,提高地铁的运营质量。

2.地铁运营管理的特点。(1)地铁运营管理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不但关系到车辆的维护与设备管理,还关系到车辆的管理工作。这也就需要具有知识面宽阔,专业能力强的相关管理人员展开地铁运营管理工作。(2)地铁运营管理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地铁的安全运行时确保乘客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针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合理分析,规避安全问题的发生。(3)设备管理维护复杂,地铁的各类的功能与结构十分复杂,在实际的地铁运营管理中需要加强设备的监控工作,确保设备能够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

二、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地铁运营管理是确保乘客出行质量的重要保障,讲地铁运营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能有效的提高地铁运营质量。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满足:(1)对地铁的相关运营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定期的生产相关报告。信息化建设需要能够协助相关运营管理人员合理的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更为精准的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策略,实现地铁的运营管理质量的提升。(2)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监控能力,能够对地铁实际运营状况进行监控,有效的规避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促进车辆调度的合理,并及时的发出警告,避免地铁企业的经济损失。(3)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地铁的设备管理工作,针对设备的运营状态进行管理,构建良好的材料与设备的数量与库存系统,有效的提地铁的运营管理质量。(4)需要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对地铁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结合各类数据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提高地铁的运营管理质量。

三、地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城市中地铁具有极强的覆盖面积,涉及许多站点,这也就是的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内容很多。为了确保地铁运营管理系统的顺利建设,可以结合地铁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模块的划分,并在同一的操作平台进行地铁的运营管理,从而有效的提高地铁运营管理的质量。

1.综合监控系统。所谓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针对地铁运行的相关内容进行监控,包括车辆运行状态的监控,设备的监控,安全信息的监控等,利用信息技术对地铁运营管理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从而形成具有综合能力的监控系统。通过综合监控系统获得实时的数据信息和相关影像,从而及时发现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对问题进行处理,确保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地铁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收到电力、环境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综合监控系统能够游戏的促进地铁企业进行车辆的状态监控,有效的规避外界环境的干扰,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促使调度部门合理的对车辆进行调度,满足乘客对乘车需求。而且,综合监控系统还能对火警检测装置、隐蔽门开关进行监测,确保相关安全措施能够切实实行,提高地铁的运营管理质量。

2.通信系统。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传递功能。通信系统是整个地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是确保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通信系统的建设可以结合面对的对象合理的对信息进行划分,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获得的信息是不相同的,从而有效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例如:在实际的列车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发事件调度中心能够结合讲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列车,可以采用话务系统与列车驾驶人员进行实时的语音交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通讯系统还为乘客提供了信息的查询系统,乘客能够根据通讯系统获得自己想要的数据信息。如:车辆预计到达的时间,到站信息等内容。通信系统的建设是提高地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

3.OA办公系统。办公系统是地铁运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办公系统不但关系到地铁的相关后勤保障,还关系车辆的运行的相关内容。在实际的OA办公系统的建设时:(1)构建良好的设备、车辆、物资的采购系统,针对地铁的实际运营情况自动生成各类设备、车辆部件、物资的采购信息,促使相关采购人员能够结合采购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采购,有效的规避了地铁企业的采购风险,降低地铁运营管理的成本。(2)财务系统对企业的运营成本、预算、收支等信息进行管理,并形成合理的数据报表,相关运营管理人员能够结合数据信息,提高财务管理质量,降低地铁运营管理的风险,确保地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能够及时的发现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异常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地铁企业的经济效益。(3)OA办公系统还能促使各个站点的负责人员进行视频会议的召开,提高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共享能力,提高地铁企业的办公质量,实现办公的自动化、信息化、实时化,有效的提高地铁企业的办公效率,促使地铁运营管理对地铁企业的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结语

地铁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节约城市空间,缓解地面交通的紧张状况。通过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地铁企业的运营管理质量,提高地铁的调度能力,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合理的进行财务管理,降低地铁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实现地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芙蓉,刘煜,杨少选.西安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0,06:53-55.

[2]黄嘉,唐振华.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都市快轨交通,2014,05:21-24+31.

第5篇: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根据IDC(Internet Data Center)提供的关于数据中心IT投入成本的调查分析报告,我们不难发现电能制冷花费和服务器管理成本已大大超过新建服务器的投入,占数据中心IT总投入成本的百分之80以上,因此构建高效节能的IT运营环境,降低IT运营管理成本,成为当前数据中心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1、IT运营环境构建概述

通过对数据中心运行状况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个现状:数据中心运行一段时间后,其IT资产的配置与当初规划的蓝图出现巨大偏差,管理人员无法知晓当前数据中心的IT资产的配备情况,甚至于无法找个某台业务服务器,设备之间的连线与标识无符,制冷和UPS容量配备缺乏量化依据,导致数据中心的IT资产ROI(Return On Investment)大幅降低。因此,需要定期对数据中心IT资产进行梳理、整合和优化,以恢复IT资产所提供的应有的服务效能。

构建高效节能的IT运营环境有两个必要的环节,一是IT设施资产的持续优化,二是集中IT运营的部署。IT资产持续优化的目的是根据业务的需要,持续保持和优化IT资产的配置组合,使得有限的IT资产发挥最大的支撑效能;而集中IT运营的部署的目的则是通过高效、可靠、安全的IT集中管理手段,提升IT设施管理的效率,从而节省IT运营管理成本。

2、IT资产整合与优化

要实现IT资产的整合和优化,首先需要了解IT资产的现状,以及各种IT资产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业务服务器在什么位置,还有哪些空闲机架,每个机柜的用电情况等等。当拥有这些的信息后,要进行合理的IT资产优化,例如据中心由于业务需购入一台新业务服务器时,除了要尽量利用原有空闲机架空间外,还要考虑UPS的容量、制冷情况等因素,选择一个最佳的机位放置这台新的业务服务器。如果单纯依靠Excel、Visio等工具来完成IT资产的管理,由于缺乏信息的关联性和动态性,实现IT资产的组合优化视乎变得十分的复杂。

为了达到IT资产持续优化的目的,需要引入新的管理逻辑,通过构建IT资产的物理配置数据库,存储IT资产的相关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将IT资产进行展现。同时通过IT物理配置数据库提供的关联和分析功能,实现容量分析,用不同标识区分当前机柜的电量、承重、空间、制冷等容量状态,这些分析数据能协助我们调整当前数据中心的IT资产,达到最优的IT资产配置组合。

另一方面,随着业务扩展、变化和调整,IT资产呈现不断变化的态势,IT资产的配置变更管理成为跟踪IT资产变化的有效的方法,为了实现IT资产持续的变更管理,需要将IT资产的变更记录与IT变更规划相关联,并采用分权管理的方式,把变更管理分为变更规划、影响评估、变更执行和变更审计环节,确保IT资产变更的可规划、可评估、可执行、可审计。

因此,为发挥IT资产的最大效能,需要引入IT资产的配置管理数据库,并通过数据管理和发掘技术,实现IT资产相关信息的可视化,让我们随时了解IT资产的配置和容量情况,确保数据中心的IT资产配备一直处于一种最佳状态。

3、IT集中运营管理

构建高效节能的IT运营环境另一必要环节就是IT集中运营管理的部署,这部分与IT管理的关系十分密切。当前采用的主要IT设备运营管理方式,大体分为是网络管理和本地管理两种,这两种管理方式各有利弊,网络管理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实现远程管理,但弊端在于需要依赖于业务网络、操作系统、远程管理服务的健壮性;本地管理方式正好相反。是否存在一种管理方式能结合这两种管理方式的优势呢?这就是集中带外管理的概念,通过over IP的技术,让运维管理人员通过远程的方式访问IT设备的本地管理端口,从而达到构建专用通道完成IT集中运营管理的目的。

借助集中带外管理技术引入集中IT运营管理系统的理念,通过单一控制台,实现对数据中心所有类型的IT设施统一管理,引入集中IT运营系统就是通过集中带外管理的方式实现IT设施的统一管控。集中IT运营系统既能够对PC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小型机、网络设备、安全设备、UPS设备、智能空调等实体设备进行远程集中管控外,还能对VMWare等虚拟系统实现统一的管理。

集中IT运营管理系统大体分为两个组成部分,集中IT运营系统平台软件和带外管理接入层硬件设备。集中IT运营系统软件是整个集中IT运营系统的核心,也是单一的访问入口,存储着所有IT管理员的帐号、及访问权限和运维审计记录。但单单依靠软件的安全是不足够的,集中IT运营系统的安全防范应该分为软件级、系统级和硬件级三个级别,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保障整个IT运营管理都在可控安全的环境进行。带外管理接入层硬件设备,根据管理设备接口类型和设备数量分为不同的型号,现在最流行的是二合一接入层设备,其特性在于既能连接网络设备又能接入服务器设备,同时,打开网络设备的管理会话并不占用设备最大的并发会话数。

由于集中IT运营系统是数据中心整体IT运营管理的核心,因此应该具备如下特性和功能:

1.应能提供管理会话共享功能,满足日常IT故障多方诊断联调的需要,可以让总部专家、IT运维人员、外部支持人员通过远程方式同时访问同一个故障设备,实现远距离快速联调,既能提高故障修复时间,又能实现远程培训。

2.集中管理平台还应具备专业的安全防范机制,来确保IT运营管理的安全可靠。除了具备独立的本地帐号认证外,还应支持外部增强认证(如RSA动态口令认证、证书认证、U-KEY等),具备细致的授权策略,能根据单个设备、单个用户、用户组或设备组来进行授权,确保每个运维人员只拥有所需的最小管理权限,另外系统还需提供精细的管理审计功能,并给出审计报告,反映运维管理人员对设备维护记录。

3.由于所有的IT运营管理都是通过集中IT运营系统来完成,因此系统的健壮性尤为关键,系统应该采用多机构建群组的系统冗余技术,群组由多台安装集中IT运营系统软件的服务器组成,各个服务器之间数据能够自动实现同步,群中任意一台服务器都可以对IT管理人员提供访问的入口,保证仅当所有的服务器同时宕机,集中IT运营系统才出现不可用的情况。

4.为构建无人值守的数据中心管理,集中IT运营系统还应提供集中电源管理的功能。集中IT运营系统通过智能PDU,将未使用的插座设定为关闭状态,当需要使用时,才远程进行打开。另外智能PDU还有一项优越的功能,就是它能实时收集IT设备的电量信息,并配合一些外置的温湿度传感器,将耗电量、环境温度和湿度信息汇总到集中IT运营系统上,并给出能耗对比分析,给出能耗的发展趋势,以及能耗效率,回过头来有助于我们对IT资产的持续优化。

第6篇: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成,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不仅使国内的商品经济流通加快,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为各地对外招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可见,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管理,以及构建于其上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脚步,政府对高速公路管理的干预范围不断缩小。于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方式走上历史舞台。

1.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组织目标,运用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对组织运行效率和结果进行控制与掌握的过程,包括长期绩效管理与短期绩效管理。长期绩效管理主要通过战略规划系统来完成;短期绩效管理主要通过经营计划与经营检讨、工作总结来完成。绩效管理包括了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辅导、评价反馈、结果运用。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实行绩效考核评价的意义

2.1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落实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会对个别违章违纪、表现差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扣分,而且有连带责任的,也要接受处罚。要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这样,奖罚分明,就可以大大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工作态度端正了,工作效率就可以提高,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2.2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意识

作为路政部门,创新意识非常关键。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绩效考核中,对于取得创新成果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加分和物质奖励。这样,就可以引导员工进入创新工作的氛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于拓展工作思路,推动路政工作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

3.1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速公路管理,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还比较僵化,大多数采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有部分单位完成了企业改制,但是,运营管理机制还是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

3.2落后的管理模式带来的损失

3.2.1高速公路寿命缩短

3.2.2影响使用安全

3.2.3造成严重的质量后果

4.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4.1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原则

4.1.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一方面,要确保评价工作过程中所提供的基础资料真实、准确;另一方面,确保用于绩效评价的方法体系要科学。

4.1.2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考核采用的评价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基础数据、指标口径前后一致。

4.1.3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指,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要保持独立性,不带有任何的主观与成见,也不受评价单位和外来因素的影响。

4.1.4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是指,对被考核单位的评价过程中,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结论要慎重,要有充分和令人信服的依据和理由,尽量做到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4.2建立科学的高速公路营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见下表)。

4.3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流程(见下图)。

4.4完善过速公路绩效管理的几点措施

4.4.1强化绩效意识

由于长期收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企不分的现象严重存在,行政性垄断特征明显,这就造成管理者的绩效意识不强。为此,必须改变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垄断地位,在服务或管理过程中,引入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真正把绩效考核同每个人结合起来,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绩效考核。

4.4.2绩效管理制度化

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活动,绩效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方式,必须在制度的保障下开展。高速公路的绩效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连续性。同时,在立法中也要体现出高速公路的特性,给予高速公路绩效管理合理准确的定位,保证高速公路各方的责权利对称。在此基础上,完成各项技术性的立法工作,并全面落实绩效管理,真正实现依法治路。

4.4.3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

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改进组织绩效,所以,在绩效改进方面,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具体的。要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总体目标与现实目标结合起来。

尽管不同部门进行的规划千差万别,但必须与总目标的方向一致。在设计绩效目标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置有差别的绩效目标。

4.4.4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项目

行政业务:收费车次;发卡数;征收额;销票数;车型小改大;长、短款;报表差错。

行为规范:行为扣分;业务扣分。

综合评议:请假;调班;基础扣分;班长评议;站长评议。

结束语

员工绩效考核,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性依据。作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绩效管理对于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提升企业利润水平和服务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速公路是国家的经济命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因此,加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关系重大,而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迈出了科学管理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探索,继续前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实际,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绩效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叶勇,胡绍刚,王德财.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5(2).

蔡守,周明耀,叶志才.工程项目管理效绩评估方法[J].扬州大学学报,2002(5).

邱菀华.项目管理学———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第7篇: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关键词】 房地产 项目开发 运营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很快,房地产项目开发不断增多,该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也存在泡沫现象。有的房地产项目建成了鬼城,这说明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运营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例如市场定位不准确、缺乏对项目开发需求的仔细研究、过分依赖政府助推地方经济等。房地产项目开发运行管理水平较低,会导致房地产企业出现恶性竞争,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项目开发运行管理概述

房地产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对项目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运行管理,这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房地产项目运营管理的范围比较广,部门跨度比较大,时间周期也比较长,容易受到较多风险因素的影响。房地产运营管理多是指计划管理工作,各部门是按照预期的目标完成工作,需要完成最初制定的项目关键节点,缺乏过程管理,计划经理在运行管理中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尤其是在跨部门协调工作中,缺乏实权,职权被架空,失去了计划管理的作用,也降低了经营管理的效果。运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管理人员需要从多项目进度、完成质量、成本等方面着手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做好企业资金的运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管理人员还要对计划管理的流程进行改进与优化,使房地产项目开发运行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保证项目开发顺利完成。

二、房地产项目开发中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决策阶段

房地产项目开发首先是从决策阶段开始的,只有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才能提高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企业出现重大决策性失误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会影响后期建设、投资等阶段的工作,导致整个运营管理失败。在项目开发运行管理开始后,首先需要做的是将全部资金投入到建设的项目当中,做好市场定位与销售,保证企业的盈利水平,减少投资风险,从而保证运行管理的效果。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不重视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导致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出现了决策失误,给运营管理带来较大难度,企业存在盲目投资的现象,这给企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 设计阶段

房地产项目开发前,需要进行设计工作,这一阶段是项目造价的基础阶段,根据项目开发的规模、机械的投入、材料的购置等内容,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做好费用管理工作。设计阶段也是运行管理的重要阶段,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只重视工程图纸设计、忽视了人员数量投入、机械投入、材料投入等内容,则会降低设计方案的质量。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只考虑工程建设规模,忽视了资源投入情况,缺乏对影响运营的管理因素的全面考虑,这样做出的设计方案自然缺乏实际效用。

3. 建设阶段

建设阶段会有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需要考虑项目开发的成本,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需要控制资源消耗问题,这也考验了运营管理的实际效果,保证资源消耗的合理性,才能保证项目建设投入资源组合的正确性以及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加强运营管理,需要保证项目建设资源的优化组合、开发运营的合理性以及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有的房地产企业对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并不重视,人员调配比较随意,材料管理也比较松懈,不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这在建设阶段造成了资源与资金的较大浪费,不利于成本控制,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 项目销售与使用阶段

项目销售阶段关系着企业的经营利润,加强项目开发过程的运行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销售工作顺利进行,按时回笼资金,弥补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损失,保证企业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只有在一个项目顺利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开发,所以,运行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管理水平较低,则会延长项目销售与投入使用的时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项目销售与使用阶段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人口规模等,想要做好运行管理也是一件非常难的工作。为了保证项目开发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应该保证决策定位的正确性,然后就是做好营销,可以依靠商业广告或者微信营销等,但是这并不能保证营销效果一定好。很多房地产企业错误地认为,只要销售阶段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就可以保证运营管理的效果,运行管理是一项动态综合性工作,不是保证一个阶段工作顺利完成就能实现的,如果把希望完全放在销售与使用阶段,则会增加运营的风险。

三、优化房地产项目开发运行管理的措施

1. 做好市场定位与调研工作

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保证运行管理效果,首先应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保证市场定位的正确性,还能发现市场中蕴藏的商机,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市场调研还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运营管理的思路与方向,房地产市场受到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人口规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项目开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也应从这几点出发,首先,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规模,找到项目开发的最佳场地,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支撑,做好市场研究,保C开发项目具有较高的价值,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利益。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能看到项目开发的前景,预测开发的价值,保证运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了解市场需求,项目开发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只有销售顺利进行,才能保证企业很快回笼资金,企业只有了解市场需求,才能保证盈利。如果企业不重视市场需求的调查,做再多的项目开发也是浪费资源。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当地房地产市场处于饱和或者过剩的状态,则需要及时停止项目开发,寻求其他市场。最后,了解当地人口规模,人口规模越多,市场需求则越大,企业的经济规模也越大,人口规模是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调查与分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越多,说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一般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聚集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些人也是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主要客户群,只有具有较大的人口规模,才能使运营管理发挥出实效。

2. 制定科学的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是房地产项目开发运行管理的执行者,管理的水平与企业自身情况有着较大关系,为了优化运行管理工作,应准确定位企业自身,了解自身开发实力。房地产项目开发水平会受到企业资金、开发团队能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根据企业自身做好市场定位,才能保证项目开发的效果。有的企业明明自身实力不足,还是选择难度、风险较大的项目,最后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营管理有利于降低项目开发风险,可以将企业带出发展困境,保证企业项目开发的盈利水平。房地产项目开发运行管理很大程度上应依靠企业制定的经营战略,并使运行管理与经营战略相一致,如果二者背道而驰,肯定会使企业的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制定出科学的企业经营战略,才能促进企业长远、稳定地发展。

3. 把握计划管理中的关键点

房地产项目开发与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在制定项目管理策略时,应做好目标的设定,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中设定分层目标,引导项目开发工作顺利进行。项目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不同的阶段,还要对项目进度进行监督,保证制定的目标逐个完成。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产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这说明制定出的项目管理计划还不够具体,项目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在房地产项目开发阶段,应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保证计划管理具有实效性,从而提高项目运行的效率。计划管理还要把握各个关键点,这对计划管理的内容有着较高的要求,计划管理内容设置应更加合理,而且计划内容不宜过细,否则会使决策层无法看到核心问题,不利于对计划管理进行监督,不利于发现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房地产企业计划管理工作贯彻整个项目开发阶段,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计划管理工作,为了设置最佳关键点,应加强资源整合,保证项目运行管理正常进行及房地产项目开发顺利完成。

4.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

在项目开发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应重视成本管理,加强对决策、设计、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控制,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对成本目标的动态管理。根据预算管理的内容以及成本总控目标,对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进行管理与控制,加强责任成本与动态成本的监控,避免在建设阶段出现资源与资金浪费的情况。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应做到成本可知、成本可控,加强对各个部门的监督与控制,提高T工的节约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项目开发成本,保证项目开发的利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利润与其经营管理水平有着较大关系。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加强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动态管理,根据市场环境以及变化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保证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以及项目开发利润最高。在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只有使企业各个部门明确自身的责任与工作内容,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对管理策略进行优化与完善,才能推动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利润。

参考文献:

[1] 苏彬彬.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3):145.

[2] 周亮华.浅析房地产企业如何构建有效的运营计划管理体系[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96- 97.

第8篇: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一、概述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密集度也在不断的增大,这就给我国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人们就将地铁建设作为城市交通建设中重要的内容来对其进行规划。但是,近年来我国地铁事故频繁的发生,这不仅给人们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为此,我们在城市地铁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风险管理,以确保提高地铁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地铁运营系统安全风险因素

(一)车辆设备

地铁车辆内使用不恰当的装饰材料和座位材料在存在外界诱因的情况下会发生火灾,而这些材料会散发大量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伤害。列车的行车部件的老化,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脱轨危险。乘客在上车时机选择不当,列车车门在关闭时可能会夹伤乘客,而车辆与站台的缝隙也可能会导致伤亡事故。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钢轨断裂、道岔损伤则会导致严重的行车事故。

(二)车站等公共辅助设备

车站入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的设计不合理,或疏散通道、集散厅内堆放阻碍人流疏散的物品,则存在安全隐患,遇突发事件就可能造成人员的拥挤踩踏事件。乘客使用扶梯时可能造成碰撞、卷入等伤害。站厅和站台的地面防滑材料设置不佳则会导致人员摔倒。车站内电气设备故障,以及车站内建筑装饰材料选用不当,乘客携带危险物品,烟头乱扔处置不当,地铁站厅和通道违规设置的商业网点发生火灾易引发连锁火灾。

(三)地铁乘客

地铁乘客的不恰当行为可能会造成地铁线路的运营中断。由于地铁运营服务的主体是乘客,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地铁车站内的操作不当或者在乘坐过程中不遵守城市地铁运营的有关法律规定,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四)地铁系统内人员

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地铁运营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项作业中,都是由人来参与,由人主导、操纵、监控各种先进的设备,完成运营工作的进行。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如职业道德、安全观念、劳动纪律等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如动作反应时间和疲劳强度都和列车的运输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员工专业素养

虽然在1969年我国就已经开通了北京地铁1号线的运行,但对于我国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经验还是较为缺乏,相应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风险管理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加大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及安全意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的制定自身的工作,可定期的对工作人员展开课堂培训、故障判断、隐患辨别、应急预案演习等相关的培训,不断的加强工作人员的故障判断、处理能力及应急反应能力。

(二)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立相应的监督z查机制是保证地铁运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定期的检查及不定期的抽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定时的对地铁的安全性进行检查,不定期的对日常管理作业进行检查,确保相关管理人员认真的落实安全风险的预防、监测及处理等相关的工作,有效的消除风险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确保运营安全的基础。结合企业实际运营管理情况及管理经验,不断的完善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结合规章制度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总结事故的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上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并不断的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其的可行性。同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与奖励,在压力与动力并行的工作环境下,加强规章制度实施力度。

(四)现代化技术及管理

现代化管理及新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地铁运营稳步发展的基础。应向国内外先进的地铁运营商学习,借鉴其先进的运营管理体系和技术,做到及时、准确的了解国内外地铁运营公司最新管理办法及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自身的运营模式进行不断的对其进行探索与完善。同时,将以往事后查处模式向事前预防模式转变,将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向主动管理模式转变,进而不断的规范运营管理机制,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使其更系统、更科学、更合理。

(五)掌握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估是对辨识出的风险,根据一定方法评估其风险率、发生概率及后果程度等。风险评估一般采用风险矩阵图来评估风险源。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对查找出的风险源分别评估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严重程度。但在风险评估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一种风险源可能产生一种或几种事故(故障)的可能性;同时,这些可能产生的事故(故障)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危害。此时,就要将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故障)的情况按照危害程度从大往小排列,分别进行研究和改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地铁运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安全风险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9篇:运营管理概述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ETC系统;系统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248/11-3723/u.2016.33.006

0引言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以有效运用于公路运输管理系统当中,从而构建出强大的交通“物联网络”,已是我国运输体系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方向。高速公路ETC系统,即是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产物,也是典型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当车辆通过收费站时,它能够自动完成车辆的登记、建档以及收费工作,并完成车辆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处理。截止2014年底,我国已有28个省、市、地区中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已开通ETC系统的车道约有1300多个,平均覆盖率达到了15%以上,对缓解局部路网区域的交通阻塞,提高通行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高速公路ETC系统概述

1.1ETC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高速公路不停车系统ETC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车载电子标签与安装在路侧或门架上的路测系统微波天线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以获取通过车辆类型及所属用户等数据,并由计算机系统直接控制指挥车辆的通信,其通行费用则直接由车载储值卡中扣除,从而实现不停车收费。图1中所示,即为高速公路ETC系统的整体结构框架图。整个系统主要由车载识别系统、前端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路侧单元+检测控制器)、停车控制系统(ETC监控管理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以及银行ETC收费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所构成。

1.2高速公路发展ETC系统的重要意义

⑴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在高速公路中的建设与普及,不仅能有效缓解局部路网区域的交通堵塞问题,提高通行效率,而且能明显减少通行费用的流失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当ETC系统普及到一定水平以后,还能大幅度的降低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成本。⑵ETC系统是在联网模式下进行收费管理工作的,它可以将多种道路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供适用于公路事件监测、拥挤预测以及运行时间预测等综合运行、管理信息。同时,ETC系统还可以与GPS技术、GIS技术等相结合,以全面提升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促进我国交通智能运输体系的更好发展。⑶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封闭式收费系统出口的最大通行能力约为每车道每小时180辆,然而在当前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这已逐渐成为了公路发展的主要瓶颈。仅仅依靠增加收费站的车道数目,只能暂时缓解问题。而且受当前征地、建设等条件的制约,从长远角度而言,发展ETC系统是解决公路交通拥挤问题,并更好适应公路交通量增长的最有效途径。

2高速公路ETC系统的运营管理工作

2.1ETC系统的运营管理目标

⑴通过做好运营管理工作,以有效缓解当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堵塞问题,并保证ETC系统的客户服务功能充分满足公路交通长期运营与发展的需要。⑵ETC系统的管理模式应结合现行的联网收费系统,分阶段逐步实现高速公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完善,要求ETC系统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应当平稳进行。⑶ETC系统的运营管理应当以“一卡通行”及“联网收费”作为目标,使得不同公路路段之间也能互相协调,不同ETC系统之间也能互相联通。

2.2提高我国高速公路ETC系统的运营管理水平的措施

2.2.1制定可行的管理方案目前,我国高速公路ETC系统的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政府部门指定专业运营公司进行运营管理的模式;另一种则是由高速公路管理局进行管理,即事业单位为主导的运营模式。鉴于目前我国道路建设业主的不统一,以及电子联网收费成为主流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费用结算的公平、公正,以及管理方式的快速、准确,将是确保ETC系统成功运营的关键。为此,各ETC系统的运营单位应密切结合当地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联网收费管理方案,以充分整合已有资源,协调各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在ETC收费管理模式的制定中,还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从而避免不同路段车载系统无法互读的问题。2.2.2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一是建立ETC系统管理委员会,解决运营管理问题。ETC系统管理委员会由当地交通主管部门、道路业主单位以及相关服务机构等组成。通过委员会的建立,在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下,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技术规范以及管理制度,从而实现ETC项目的统一规划与统一管理,并负责好项目建设资金与运营资金的分配,要求资金的分配应充分体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二是建立结算中心。结算中心归属于ETC系统管理委员会之下,其主要负责对各ETC运营单位的协调指导与监督检查工作,并通过组织和开展培训与交流活动,为ETC运营机构提供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解决在实际运营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

3高速公路ETC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3.1ETC系统常见故障问题分析

随着ETC系统中各设备及零部件运行年限的增加,设备故障的发生率也会逐渐频繁。系统故障问题能否及时解决,以及日常维护工作是否到位,都将直接反映ETC运营单位的维护管理水平,必须加以高度重视。ETC系统的常见故障问题主要可分为软件故障与硬件故障两类。其中,软件故障多发生在车道软件系统、站级服务器软件系统、站级数据库系统、车道收费系统中;硬件故障则多发生在车道控制器、摄像机、费用显示器、自动栏杆、防雷系统、计算机中心等设备中。由于ETC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各类故障问题发生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为保证故障处理的高效、准确,要求维护人员必须注重日常维护经验的积累,当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查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3.2加强高速公路ETC系统运行维护水平的措施

3.2.1建立高效的运行维护机制高速公路ETC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应始终坚持“预防性、预测性”的工作准则,在确保ETC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同时,高度重视员工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提高,倡导“快速响应、准确执行、高效协作、充分保障”的工作机制。3.2.2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水平维护人员主要负责高速公路ETC系统的日常巡查与故障问题的处理,对于无法处理的重大技术问题,还应当联系相应厂家以配合共同处理。为提高ETC体系的运行维护水平,维护人员应当针对故障发生和处理情况,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档案,并对经常发生的故障类型、故障区域进行分类统计,从而能熟练掌握ETC系统各类故障问题的特点,能迅速查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有效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3.3.3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高速公路ETC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应重在预防与预测。由于系统多数硬件长期暴露在外,受恶劣气候、车辆行驶振动或者电磁辐射等多种外界影响,都容易导致出现各类故障问题。为此,维护人员必须做好日常的巡视检查与维护保养工作,其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①巡视检查,维护人员每天都需要巡视检查各子系统的工作状态,查看设备的工作参数是否显示正常;②清洁保养,维护人员需要每隔一周对ETC系统的设备及零部件进行清洁保养工作;③病毒查杀,由于ETC系统是在联网模式下进行的收费管理,为避免系统受到病毒或者木马的感染,维护人员还应当定期查杀病毒和木马,并对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进行升级;④对电子标签读写天线进行调试和升级,天线作为微波接受与发送的功能模块,它主要负责与车辆进行信息间的交换,为避免信息接收出现问题,维护人员还需要定期对天线进行调试与升级。

4结语

近年来,随着ETC系统在我国高速公路中的不断建设与完善,不仅有效减少了因收费所导致的延误与拥挤问题,提高了高速公路路况的通行能力,而且提高了行车驾驶的安全性、快捷性与舒适性,使高速公路的综合运营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ETC系统在我国高速公路行业的推广与应用时间较短,且相关技术与设备的科技含量又偏高,这都导致在ETC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ETC运营单位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出能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ETC系统的维护管理模式,进而为促进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信息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艳丽.高速公路ETC系统维护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湖南农机,2013(4):235-236.

[2]梁武元.针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决策评价及运行管理[J].科技与生活,2013(7):157.

[3]李海燕.针对高速公路ETC系统运行管理的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4(7):169-170.

[4]张东风,马广青,等.中国高速公路产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