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乡村教育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教育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教育实践

第1篇: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个别教学单位在实际组织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农村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对实践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实践基地建设数量不足或建设水平不能满足当前需要,造成学生深入开展相关技能训练的需求无法及时满足、能力培养无法全部实现等问题。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大部分属于成年人,鼓励在业余时间内进行学习和互动,师生间、学生间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习过程相对独立,这种情况易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加之部分教学单位对课程实践环节不够重视,缺乏正确引导,造成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三、实训室和实践基地使用不到位

教学单位用于建设校内实训室项目的资金普遍投入不足,未能及时提供完备的实操平台,再加上企业的市场化驱动,提供的实习岗位愈加有限。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机会,相当一部分课程实践环节操作训练流于形式。

四、实践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管理、考核形式和成绩评价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教”与“学”的需求不能有效反馈,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组织教学的热情。

五、课程实践环节设计的策略

课程实践环节设计的基本原则为:要以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来指导实践教学改革,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1.优化设计农村教育实践环节,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针对农村教育的特点,以《养殖业基础》课程为例,对其课程实践环节的实施程序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对课程实践环节程序进行系统性分析,一个完整的课程实践环节包括三个部分:理论教学、基础训练和课程生产实习。理论教学部分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为学生进行相关技能性操作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经验总结能力;基础训练部分作为课程实践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养殖技能的基本操作程序,对具体的操作细节进行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所表达的内涵;课程生产实习部分是课程实践环节的核心内容,主要通过完成指定养殖任务来实现教学任务,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检验养殖技能的操作效果。以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劳动力向生产力转化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优化后的实践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提高和综合应用三个阶段,学生从第一个阶段开始,到综合应用阶段结束,完成全部的课程实践环节学习任务,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定操作技能经验积累。

2.构建师资保障体系,推动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首先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教师推动,农村教育专业的课程不仅由本部教师承担,也要发挥系统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系统教师的优势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学资源的作用,聘请高校教师参与课程实践教学工作;最后要建立行业联盟,邀请农村经济生产中的技术人员、业务能手等参与我们的实践教学。开放大学系统教师、高校教师、技术员、村镇主管干部、致富带头人等从三个维度共同构成师资保障体系,为农村教育教学提供强大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3.明确资源建设地位和作用,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质量

课程实践教学资源是师生交互的基本内容,它不仅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有关,还与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数量和质量直接相关。没有适用的资源,实践教学很难开展;教学模式不改革,实践教学要想上一个新台阶也很困难。

4.建立校内外实(验)训室管理制度,提供优良的实践环境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实践教学开辟新领域。虚拟实训室运行的基础包括实践平台和实践内容。在积极开发实训平台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探索建立网络实验的云环境。

(2)实践基地是完成农村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主要包括与养殖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与农村养殖致富带头人签订养殖培训基地协议、与村镇建立人才定向培训合作协议等。建立农村教育实践基地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家庭式的养殖活动和参加村镇的集体养殖等。

5.建立农村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为优化后的课程实践环节提供保障

为保证优化后的课程实践环节能够落实执行,有必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农村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这是实现农村教育目标、培养合格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可靠保证。完善的农村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的培养目标,推行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建立不同层次、类型多样、学制灵活的教育体系,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建立推广优秀学生和成功经验事迹的宣传平台等。

六、工作设想

在综合分析课程实践环节组织开展过程的同时,还要对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保障开放大学农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持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改进学生学习环境

包括网络设施,计算机硬件设备,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合理的教学活动安排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等。

2.进一步鼓励教师进行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关注内容设计,加强宏观管理

对课程教学大纲做出统一规定,应有配套的实践辅导教材和作业册,同时鼓励有能力的教师按照精品课标准制定网络课程,提供配套经费支持。

3.定期调研涉农区县的经济发展需求,创新实践环节考核机制,合理设置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

建议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特点增加“半开卷”、“网络化”等考核形式。通过合理配置师资、加强课程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论文)之间的关联性或改革相应课程的终结性考核方式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4.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支持各类仿真实验软件和模拟实验室建设,鼓励各类实验、实践等仿真模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交互能力。

5.继续巩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农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新农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

针对农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新农村人才培养规划要求,严格落实教学及管理要求、监控措施、评价机制和安全保障制度,优化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6.认真落实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工作

与相关企业或农村致富带头人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由企业提供实践场地。帮助学生熟悉、掌握生产操作流程,积累工作经验,有效缩短学生就业后的过渡期。例如:某教学单位在开设《养殖业基础》课程时,充分考虑到“边教边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实地参与,通过现场教学与直接观察,结合羊群的实际饲养过程,现场解答学生问题,该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7.促进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教育毕业证书相结合

通过理论教学、实际操作两个环节的考核和必要的行业认定,使学生在获得学历教育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技能证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8.建立健全毕业生继续支持服务机制

第2篇: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社区参与

中图分类号:F59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101-03

近几年,乡村旅游以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迅猛发展势头,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乡村旅游活动是由旅游者和提供旅游活动的社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旅游地社区为了自身利益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活动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根据调查,旅游业不仅为乡村社区创造了长效增收机制,而且通过旅游使脱贫的社区农户返贫概率很低[1]。尤其适合处于西部大开发中的甘肃,更是可以在其缺少强势高效益经济的城乡社区中,以关联带动性强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实现“以旅助农”的方式缩短城乡发展初期的经济,现代文化等的原始累积时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1.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意义

在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其中曾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乡村社区参与是社区居民和社区其他相关组织进入到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从业角色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管理优势和组织优势来开发、管理和控制社区的旅游资源,可以使其社区自身受益于乡村旅游,进而更加积极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形成社区―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1.1社区参与是甘肃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乡村旅游资源存在于乡村社区中,乡村旅游发展要依托社区力量实现。首先,构成乡村社区的人、自然环境和文化生境等诸要素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甘肃省特有的农民、农村和农业形成的乡村社区是打造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中建设中的社区参与可以将大多闲散、分散的资金聚合起来,形成发展该社区乡村旅游的建设启动资金,解决本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其次,在地处中国偏远西部的甘肃,很多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地区被阻隔在旅游市场之外,社区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可以筹集款项,居民可以出力共同修路筑道,改善社区的道路条件。再次,自从2006年被国家规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旅游建设广泛地进入乡镇之中,社区参与其中可以成为脱贫的途径。不仅可以在相对短时间内提高农户的收入,而且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更是可以帮助解决三农问题[3],也是实现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契机。

1.2社区参与是甘肃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社区与外界的人员、文化等不断进行交流、互动,这种交流会产生正负两种效益,如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只有外界开发商和务工人员得到乡村旅游产生的多数利益,而社区内的农户只有得到少量的利益,甚至更多的是对他们平时生活的负面影响,如垃圾,噪音,物价上涨等,农户必然会对乡村旅游产生厌恶,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反之,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应得利益就会维护乡村旅游,使其在社区长期稳定发展。其次,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自古就有多个民族居住,现主要有回,藏,东乡,裕固,蒙古,哈萨克,保安,撒拉,满,土及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定居。其居住地民族色彩浓重,风俗习惯独特,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社区参与可以使各族思想进行融合,感情加深,利益共享,使社区内更加团结安定。而在这个稳定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才是切实可行的。

1.3社区参与是甘肃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动力系统

社区参与到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其实是普及相关旅游知识,增强旅游建设中的技术培训和引导的过程。可以使农民抛弃只观望不敢尝试的心态,接受科学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理念,使居民对本土文化有了深层理解认识,当外界强势文化进入社区时可以有效减少对本土文化的恶蚀,避免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的扎堆,照搬,恶性竞争的问题。社区居民自身素质,文化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社区中乡村旅游整体层次的提高。同时也加快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基本建设。

2.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

从社区广义方面分析,可以认为是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的系统综合体[4]。其中包括一个人类群体,更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综合体。据此,乡村旅游活动中的社区参与者应该包括社区政府、旅游相关组织、旅游相关企业和社区居民四个组成部分,这四类参与者共同构成了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主体系统。在旅游活动中,这四类主体有着各自的权益诉求,既互相牵掣,又互相依存,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推动,只有认清自身角色,才能形成共赢。

2.1社区政府参与定位

想要在社区内使乡村旅游事业能够健康成长壮大就需要政府参与。在甘肃,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创建良好的建设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举步维艰;但是,如果政府将乡村旅游建设看做是自己的政绩表现,求好心切,开始对社区内的乡村旅游建设大包大揽,反而会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社区政府参与就是引导乡村旅游的建设和服务于乡村旅游的建设。政府给予乡村旅游建设各种优惠政策,把握宏观局势,将乡村旅游建设纳入到各自区域建设的蓝图中,并逐步使其融入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另外,政府要有效地帮助社区招商引资,改善交通,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对外宣传,招揽旅游高级人才等。

2.2旅游相关组织参与定位

与旅游相关的组织有很多,社区内的各种旅游协会,旅游社团等。由于政府和市场作用的局限性,这些非政府组织又有相当大的活动领域,可作为一种有力的外来援助力量,可以协助政府服务于乡村旅游建设,利用自己的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些民间组织一般都有着自己的活动领域,范围涉及面广,例如各种农业种植协会,在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时,指导农户更加科学的种植各种农作物,提供了给旅游者的乡村独特的田园观赏景观以及农耕体验。而且在促销农作物产品时,潜意识的利用了自己的活动圈内关系向外界宣传了自己所在社区的乡村旅游。尤其是专门的旅游协会,可以利用自己的组织管理优势,监督发展上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议来帮助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

2.3旅游相关企业参与定位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核心考量因子是该产业企业群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甘肃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相关企业的参与、健康良好成长与发展是客观选择。旅游相关企业的参与不仅仅是利益参与者,更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者。任何旅游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区内实现的。旅游企业的行为外部性很明显。诸如旅游企业为了实现赢利,在社区内进行的人才聘用、旅游项目设计,旅游形象塑造包装,旅游活动推广等,这些直接或间接宣传了社区,为社区带来了福利。同时,企业为了逐利的负外部性也为社区带来了问题,在生态环境、社区文化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乡村旅游发展中各类旅游企业应该规避负外部性,在保护社区本土文化和自然环境,带动社区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2.4社区居民参与定位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势必要在旅游地停留的时间里和社区居民不断的发生接触。在社区中居民承担是旅游活动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者和旅游产品的提供者的角色。为了让旅游者满意,更好的发展社区乡村旅游事业,社区居民要具备更成熟的旅游观念,主动参与到与旅游者的互动中[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关于“世纪关键问题”的国际专家圆桌会议上着重指出:“文化是旅游者动机的核心和灵魂”[6],如果丧失自己的本土文化,就代表这区别与其他地方的异质文化消失,反而会使原本对此感兴趣的旅游者失去对乡村旅游的热情。所以,为了使乡村旅游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化发展,社区居民应该积极参与政府和一些协会所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尽量消除城市强势文化对乡村的本土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担当起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责任。

2.5四者的关系

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旅游组织,相关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参与不是孤立的,应该整体互动,四者是整个社区的有机部分,缺一不可。但这四者的价值诉求又有较大差异,必须协调好相互关系才能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四者的关系应坚持两个原则:

2.5.1以社区居民为参与主体的原则。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核心主体是社区居民。因为居民作为乡村社区的主人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需要后,还有渴望被承认的需要、被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而参与乡村旅游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居民的这种心理需要。更重要的是,社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无论社区政府,相关旅游企业,还是相关旅游组织的各项活动都要依靠社区居民参与才能完成。只有将旅游业发展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有机融合,才更能体现社区因素,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因此,前三者的行为都建立在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区居民的利益为重才能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

2.5.2政府引导加强协作的原则。社区政府在整体参与过程中,应主动做好引导者、帮助者的工作,尽可能给予社区相关组织、旅游企业和居民适度的引导和尽可能的服务支持[6]。相关的旅游组织则则应在政府有力的支持下帮助社区进行行业监管和指导,例如农家乐开办层次的评比,游娱设施的建设指导,农户的旅游服务水平和能力的相关培训等。相关旅游企业要广泛与社区农户合作,将乡村更多“三农”吸引物整合进入自己的产品菜单和宣传手册,与居民实现共赢。社区居民也要主动加强学习,改变观念,改善乡村环境和家庭环境,合理的利用政府和企业带来的便利条件,积极参加乡村旅游活动,在增加自己经济收入的同时建设好新农村。

3.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选择

针对甘肃目前乡村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种类型社区参与模式在整个甘肃通用是不可能的。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源市场,甘肃乡村旅游可以划分四大类型,分别是:一以中心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的城郊休憩型社区,这类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具有经济普遍良好,社区基础建设基本完善和社区居民对旅游了解程度较深的参与特点;二以周边大中城市旅游者为客源的新型城镇型社区,它的特点是可以整体规划乡村旅游建设以及在国家大力进行城镇发展的热潮中社区参与旅游建设的人力,财力,物力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保障;三以景区为旅游目的地的外来旅游者为主要客源的景区覆盖型社区,它在稳定的景区客源量的基础上与景区遥相呼应的社区参与方式灵活多变;四以过路或取道的旅游者和普通旅行者为主要客源的交通节点型社区,目前此类社区参与类型较为单一,但由于交通节点客流量大,开办简单的乡村旅游项目收益见效快,所以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很高。依据这些特点,配合各自适合的社区参与模式,这样才能使社区参与的效果最大化,从而可以加快甘肃的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1城郊休憩型社区

城郊结合处经济优势比较明显,客源集中,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具优势的区域。该类社区在甘肃最为突出,如兰州、天水、嘉峪关等城市周边,环城游憩带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借鉴他们的经验,甘肃其他城镇周边,基础设计较完备的区域,可以选择“农户+农户”[7]的模式。“农户+农户”的模式是由较早开始的“开拓户”经营成功后转变为“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共同发展,具有投入资金少,操作比较简单的特点。乡村旅游已具备一定雏形的地方应过渡到“公司+农户”或“公司+社区+农户”[7]的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

3.2新型城镇型社区

目前,甘肃的中小城镇发展势头迅猛,建设旅游型村镇已经提到各镇政府的议事日程,发展初期,这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可以采取“政府+旅游企业+农户”[7]的模式。其实质是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农户”,即由政府牵头负责做出整体规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力宣传、招商引资等;旅游企业负责管理和将景区进行市场化运作,挖掘客源市场。在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乡村旅游建设基础的乡镇则可以利用“旅游协会+旅游企业+社区居民”[7]的模式。在国外,这种模式早就有了如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8]等范例。他们政府协助农户规范自己的接待,为农户制定准则,还不定期地请专业老师给予农户培训,监督社区内的乡村旅游发展是健康有序。[8]这些经验值得甘肃的新型旅游城镇深入研究和借鉴。

3.3景区覆盖型社区

在景区覆盖型社区中已经有很多居民参与到景区旅游服务当中,他们有这比较清晰的旅游建设概念和工作经验。政府可以引导这些区域的乡村社区采取“个体农庄”[7]或者是“旅游企业+农户”[7]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大型目的地景区周边风景特色鲜明,客源稳定,这些区域的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帮助做好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帮助社区居民利用投资在这里发展规模个体农业,或者吸引旅游企业来投资发展乡村旅游,将原有的农牧果园或者是林场进行升级改造。甘肃也有大量的目的地型景区,这样的模式可以使景区和农庄、乡村院落等遥相呼应,优势互补,增添旅游亮点,使旅游者延长旅游停留时间,使旅游者消费更加集中,从而提高景区与周边社区的整体收入和产业附加值。

3.4交通节点型社区

交通节点型乡村旅游客源有流量大且不固定的特点,交通节点型的社区采用的模式适宜“农户+农户”和“旅游组织+农户”[7]。对于农户来讲,在旅游交通节点从事餐饮供应等农家乐活动是较快提高经济收入的途径。农户依靠自己,在旅游组织协会的帮助下,利用自家的院落可以先开办简单的“农家乐”,利用当地特色乡村饮食,适中的价格吸引过往游客。一家成功就可以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加之相关旅游组织,协会再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农户正确树立经营观念,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操作,便可以使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成规模。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2009年度甘肃省教育厅硕士生导师资助项目《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与创新研究》和2007年度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创新工程(Nwnu-KJCXGC-03-3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旅游局局长谈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4-28

[2]张广瑞译.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J].旅游学刊,1998(2):52-54

[3]王三北,高亚芳.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发展西部乡村旅游的三个向度[J].甘肃社会科学,2008(2):207-210

[4]彭敏,付华.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1):第1期 第23卷:172-175

[5]王敏娴.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24-26

[6]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5):426-430

[7]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4):33-37

[8]戴斌,周晓. 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EB/OL].省略.cn,2007.12.12

第3篇: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发展的滞后也突出反映在教育事业上。据2003年农业部对不同地区农村2万农户的调查,在户均2.49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为0.33人,占劳动力的13.3%,高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8%,中西部农村则更高;小学文化程度的0.97人,占38.9%;初中文化的1.00人,占40.2%;高中文化的0.19人,仅占7.6%。从技术素质看,户均劳动力具有专职技术职称的只有0.07人,占劳动力的2.8%,接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只有0.12人,占4.8%。从从业情况看,户均劳动力从事纯农业的1.73人,占劳动力的51.4%,以农为主的0.45人,占18.1%。“文盲、半文盲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超过农户劳动力总数的半数以上”和“从事纯农业、以农业为主的人数占农户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状况说明,重视农村教育喊了这么多年,效果并不乐观;留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多数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其受教育的程度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距甚大。把农村教育提到重要位置刻不容缓!

二、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关键是乡村中小学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农村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对各个年龄段农民及其子女实施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各种形式教育的总称。虽然农村教育包括了农村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但是农村学校教育应该是农村教育的基础和主体。就一个县域范围内而言,无论是学校数和师生数,乡村中小学校都是农村学校教育的“大头”。据湖南按城市、县镇、乡村三类的统计,全省3700多所初中,在县镇和乡村的占总数的90.06%,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68.18%;320多万初中在校生,在县镇和乡村的占87.5%,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61.8%;初中18万多专任教师,在县镇和乡村的占86.0%,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 62.18%。小学也是如此。全省34500多所小学,在县镇和乡村的占95.25%,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71.83%,4600多个小学教学点中,在县镇和乡村的占95.25%,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74.53%;660多万小学在校生,在县镇和乡村的占88.30%,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65.36%;小学30多万教师中,在县镇和乡村的占87.12%,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64.24%。即使是高中,在县镇和乡村的学校数占了全省的81.09%,而其中在乡村的高中也占了县镇、乡村的40.81%。但是,乡村中小学校这种“大头”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忽略。从县一级来看,县里关注的是城关,关注的是高中。一讲重视农村教育,就是注重建设在城关镇的学校,就是重点建设县一中。在不少县,一方面是县一中因资金相对较多,担心社会各单位向学校伸手摊派而搞新校区建设,在农村学校教育整体经费短缺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公办高中优质资源,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则是乡村中小学还在分年改造危房,还在为生存奔波,这些学校连办学的基本条件还达不到,但是乡村中小学的问题却被“扩大优质资源”所掩盖了。

三、乡村中小学的办学,现阶段还不是扩大优质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问题

据我在湘南农村的调查,乡村中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老化。在一个经济还相对好一点的乡镇,11所村小48名教师,平均年龄为53.5岁,40-36岁的不到10%,35岁以下的没有;在一个市的全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英语和音体美的教师几乎没有;不少学校是一人一班、一人一校,教师无法进行知识更新。二是办学经费短缺。尽管县级政府想方设法保证了教师基本工资的发放,但是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的津补贴则基本上靠收取的杂费和学校创收来解决。而收取的杂费又一般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留在学校使用。学校稍有不规范的收费行为就要受到严格的查处,而财政投入不到位则没有任何追究。这一手硬、一手软,使办学成为“无米之炊”,办学的难度就更大。一个离县城不远的村小,现有的一幢房子还是1955年修建的。1996年附近两村拟集资新盖一幢3层9间教室的房子,修到一层后因没有经费而搁置,这一放就是10年,现在还是那样搁置着。近年在布局调整中,据说这是要撤消的学校,但村民又苦苦要求不要撤,学校上下都难,只能勉强应付现有70多个学生、6个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有一所离县城也只有20来公里的村小,因发张奖状都没钱,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不好开展,每期只能在期末评一次三好学生发张奖状,而且经费还要校长先自己掏钱先垫付。学校10名教师一年下来没有发任何津补贴,只是在教师节时,校长化缘给每个教师发了50个煤球。三是办学环境较差。乡村中小学本来所处的地理位置就相对较差,更重要的是有些政策规定也是扶强未扶弱。如教师定编,师生比县城的学校是1:17,但乡村的却是1:25,县城生源充裕,教师也更多;乡村生源少,教师就更少。尤其从办学来讲,既造成了城市和县城学校资源的相对不足,还拉走了乡村中小学的生源,增加了乡村中小学生存的困难,加大了乡村学校与县城学校的差距。乡村中小学这样的办学环境,学生留不住,教师也留不住,稍微有点名气就另谋高就了。组织上要提拔市内一学校副校长到城边一乡镇学校当校长,这位副校长宁愿当一般老师,也不愿意去。以上这些情况并不是湘南的个例,笔者在湖南各市州了解的情况大体相同。乡村中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造成学生厌学、教师没有积极性,反过来又增添办学的困难,形成了恶性循环。乡村中小学的困难和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村教育的困难和问题。

四、我国现阶段仍处在一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时期

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起点较低,城市化发展又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工业化并没有有效带动城市化发展,因此导致我国的二元结构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且长期存在。尽管这些年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从1989年的73.79%减少到2004年的58.24%、15年减少了15个百分点,但是,我国实现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别,当然也同样会存在城乡人口之间接受教育程度的差别。这种差别,按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要到农民在人口总数中占很小一部分时才会消失。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决定了农村教育、乡村中小学也将会长期存在,不是靠办几所优质学校就可以替代和转移的、就可以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的。同时,发达国家完成从城乡二元社会向工业社会结构的转化,都是通过以教育为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和科技投入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中小学促进社会结构转变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乡村中小学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之所在,是做好“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育的宏观决策要关注乡村中小学,解决好乡村中小学办学问题应该是现阶段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二元结构决定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决定了城乡教育的差异。以城市教育或优质教育的观点去分析和指导农村教育,这是忽略乡村中小学办学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重视城乡教育的差异,加强对乡村中小学办学的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五、对策建议

首先要转变工作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并不是新的,但却有一个新的大背景,就是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不仅农业和农村,而且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都会发生重大转变,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已经到了一个改变的临界点。与这个新的背景相适应,对农村教育的工作理念也要转变。过去,习惯于用办重点、搞示范等来拉动教育进步,使好的学校办得更好。这种在公平的基础上突出效率的工作理念,使城市教育和县城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较快的扩展,这是过去的历史时期的需要,是值得肯定的。现在,在城市教育和县城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已经具有相对自我发展能力的情况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的阶段,如果继续这种理念和做法,只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形成教育发展新的不均衡。因此,从现在起,应该从乡村中小学这个薄弱环节做起,从底线做起,在效率的基础上突出公平,用“危机”拉动教育进步。这当然比从面上挑几个好的搞锦上添花难得多,但这是新时期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责任。

其次是要有效调整学校布局。现阶段是农村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的时期。学龄人口的变化,必然影响学校布局的变化。而学校布局的调整,不仅涉及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在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学校的撤减合并,决不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压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不论是增加学校数的调整,还是减少学校数的调整,都有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共性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没有投入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布局调整不增加投入是搞不好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设想,在一个县把多数的乡村中小学调整为少数优质学校,集中在城镇办学,使学校越来越脱离乡村,使农村教育越来越脱离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只考虑减少政府办学的成本,而增加农民的就学成本和农村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就学的难度。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好,乡村教育资源远离农村,教师流失,学生辍学,学校荒废,就将极大地影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耽误的将是新农村的新一代农民。

第4篇: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 乡村旅游;美好乡村;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笔者和团队于2016年暑期在淮南市李桥村开展了“乡村旅游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主要在淮南市李桥村的村民家里发放问卷,并与村民进行交流,现场回收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分,收回有效问卷256份,回收率达到85.3%,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淮南市李桥村概况

李桥村位于田家庵区曹庵镇西北部,全村总户数580户,总人口2520人,劳动力132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690亩,其中耕地面积2200亩,水面面积90亩。

李桥村内有206国道通过,合淮阜高速公路进道口位于村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李桥村利用交通便利和距离市区较近的特点,积极发展蔬菜水果种植业和乡村旅游观光农业。2006年上半年,李桥村村被淮南市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3年,又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

二、乡村旅游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1.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经济贡献巨大

李桥村充分利用自身交通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更好的推动了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14年,李桥村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有近200户,农家乐经营户82家(其中省级6户,市级25户)。1500名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乡村旅游业。2015年,李桥村累计接待乡村旅游者10.6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782万元。占全镇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百分之47%和56.6%。2015年,李桥村人均旅游收入达3万元,是淮南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7倍。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升级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突出亮点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领域。

2.乡村旅游开发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社会文化贡献效益显著

提高农村就业人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李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据统计,2009年,李桥村从事旅游业的村民只有362人,占全村人口的15%,到2015年,直接或间接从事乡村旅游业的村民达到1500多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60%,短短五年时间,李桥村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全村千余人的就业问题。

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李桥村的农民只能通过种地或者外出打工获得相应的收入。而在李桥村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后,大量的在外务工人员回村创业致富,办起了农家乐和旅游观光农业。到2015年,全村只有18%的青年人在外务工求学。其余绝大多数都在村里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业。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福利。李桥新村在乡村旅游发展获得成功以后,十分重视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工作,每年都会投入数十万元对考取优秀重点高中和大学的学生M行奖励。在医疗卫生方面,村民组每月都会邀请医院来新村老年公寓进行医疗检查,这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乡村旅游实际上是城乡居民的互动,这种互动必然会带来城乡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影响,李桥村许多农民学起了普通话、计算机和外语,并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在村里建起了图书室、文化室,加强了文化传播,经常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农民的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3.乡村旅游开发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生态贡献不容忽视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李桥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拉动了全村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南市曹庵镇李桥村自开发乡村旅游以来,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完成了村庄内部主干道和街道的亮化工程,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的问题。2012年,李桥村筹资10万余元,修建了25个垃圾池和排水设施,修复了李桥村古井、古祠堂等古建筑,修复了村内明暗渠道及石护栏,实现了村内活水循环,完成了前后街主干道青石板路铺设工程。2014年,淮南市李桥村结合绿色质量提升工程,村里陆续投入50万元对新村进行绿化补栽。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不断强力推进村庄整体风貌治理,拆除了20余处与村容村貌不协调的违法建筑,完成了3处古民居和2处古祠堂的修缮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薄弱

李桥村当地虽然有农家乐以及农业产业园等乡村旅游文化相关的产业,但是由于当地村民的思想意识的局限性,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始终停留在开办农家乐这些浅显层面,不敢尝试延长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线。对于发展旅游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加之政府部门对于李桥村的乡村旅游缺少对外宣传,旅游文化的发展也相对比较滞后。

2.要素制约十分突出

首先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缺乏。2010年以来,曹庵镇人民政府为李桥村配备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过去的五年中,村里的大学生选择回村创业或者从事乡村旅游事业的只有区区3人,仅占李桥村近五年考取大学人数的10%不到。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留在城市工作,人才的流失,极大制约了李桥村美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镇级财政困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李桥村一半以上的建设资金来自村民自筹和村办企业的捐助。

第5篇: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个性价值多元化 农村学校 人生价值

当前英语新课程的实施,使所有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受到严峻的挑战。他要求英语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作为农村英语教师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教师专业有很大差距。在客观上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对于这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寻找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现状

教育基础薄弱,教师基本素质偏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基础教育落后,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差;大学毕业生和城市有经验的老师不愿留在农村执教,而农村水平高一点儿的也想方设法的进城。因此,趋利性流动造成农村学校教师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缺乏。

个性价值多元化取向与本位价值的失衡造成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随着社会对个性价值多元化的认同,人们将工作和生活的自由度、事业、健康、爱情、金钱、家庭、荣誉、权力、政治地位等目标都作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目标。而农村教师的职业在这些方面本身就相形见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生活单调,条件差,质量不高,过去独尊的优越感遭到严重的挑战甚至质疑。不少农村教师在物欲横流的大潮中失去了方向,失去了自我。致使农村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认识不足。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不高,仅靠宣传和被动培训效果不佳;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教育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观念陈旧,难以创新。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较弱;现代化教学方式不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教育技能欠缺;缺乏综合的教学能力;缺乏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性、探索性活动的能力;获取信息的条件和能力有限;普遍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够,意识较为淡薄,教育科研能力较弱;大部分是经验型教师,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师人数很少;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独立思考、独立搜索资料、自我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淡薄,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仍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教材难以驾驭。致使教师专业水平偏低。

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已从注意量的发展,向注意质的提升方面转化。新课改呼唤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教育,要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事业。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的高素质的人才。促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农村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新课改对农村教育冲击的影响,对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高质量、高水平、大规模、均衡公平的农村基础教育需要更多、更专业、更高素质的教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机遇: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二是一次性学历向终身学习的转变。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只是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胡书记对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发展教育内涵等,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势在必行。这些,都给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二、推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目前,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研究中,主要基于职前培训和各种短期的在职培训。由于培训时间的限制,培训内容和方式由培训者主体所确定,虽然少数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由于受自身因素和群体环境的影响,不能较好的把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骨干和带头人,这就使许多教师在培训后收获甚微。

我认为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积极引领农村学校实现跨越性发展。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学习、学会反思,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育专业素质,提高专业化水平,为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加强理论及专业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3、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师学术研究能力。

4、加强集体备课,落实“最优化”的教学设计。

5、落实课堂教学常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6、重视同伴互助,加强专业引领。

7、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保持教学的活力能力。

8、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和完善自我。

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化 建设是促进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它关系到英语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靠自己的奋斗,好的英语教师应该把专业发展作为个人的人生追求,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群体学习发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静; [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第6篇: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课堂理论性灌输和实践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其中实践教育教成为关键的教学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高校可能过于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却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不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中,必须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较高的教育教学效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普遍存在教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教学中大多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大多沿袭“满堂灌”现象,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环节较为薄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式强调理论需要灌输,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对理论教育的理解程度。但部分老师授课形式较为单一传统,教材教学中缺乏创新的案例,忽视了理论课的开放,从而降低教学效果。部分高校教师只注重教育信息从师到生的单向流动,导致学生对理论产生反感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1.2 教学实践无章可循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局限于课堂教学,由于实践环节无章可循,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明普遍存在以下现象:没有拟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缺乏晚上的教育体系;教学要求及教学标准不明确等。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划分为“课内”、“课外”,从而减少了实践教育教学总时数。

1.3 操作难度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具有宏观、广泛等特征,不利于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的顺利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难度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难以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课堂;难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育教学效果评估较为困难等。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对策

2.1 合理设计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中,首先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与特征,落实各项实践教育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教学方法和途径的分类。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包括:基本原理课程、中国化课程、日常思想品德及法律行为规范课程等类型。各类型课程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社会专题,了解社区到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法律与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中,可根据实际的理论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与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以下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思想道德调查”等,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形成规范的思想道德行为,增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的可操作。

2.2 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其关键在于全面整合学校、社会、教学资源等,提高校内外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的教学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拓展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统筹结合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比如:“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结合考察和实习实训等。同时,制定统一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案,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比如,在每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由教学主管院系与相关的部门根据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制定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落实可行性的考核评估办法,并共同组织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

2.3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正确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确保较高效率的理论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教学,有机结合教材、教学与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参观和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先进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教育教学环节中正确指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实践活动。

2.4 指导大学生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文明礼貌意识、助人为乐意识、爱护公物意识、保护环境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民族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等。比如,通过利用校园宣传栏、橱窗、宣传碑、板报等环境进行宣传诠释国内外名人、名言、名句等,从而对学生的为人处事原则及其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指导中,应该指导大学生体验机关、企业、农村、社区等环境生活,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活动,在各实践活动中了解我国具体国情,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2.5 推动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必须从源头抓起,高校党政领导必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原则,设立实践性教育教学专项基金,为制度、人力、经费、交通等条件的实施提供充分的保障,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资源,进行建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中进行磨炼学生奋斗意志,使其形成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大多存在形式单一、无章可循、操作难度高等问题,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实施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动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进程,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毛廷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广西教育,2010,30(18):41-42.

[2]张丽,贺彦凤,王桂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2,30(11):160-161.

[3]吕金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1,4(44):182-183.

第7篇: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关系;作用

一、“国培计划”与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关系

“国培计划”与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农村学前教育逐渐成为被关注的热点,其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基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普遍不足的现状,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迫切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国培计划”应运而生。“国培计划”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首先出台实施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是一项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系统性工程。培训项目包括:农村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三个类别。

“国培计划”自开展以来成为提升我国农村幼儿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外在条件之一。农村幼儿教师是“国培计划”的参与者,是“国培计划”的主体之一。农村幼儿教师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及培训后主体性的发挥等关系着培训的效果与质量。

二、“国培计划”对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作用

1.“国培计划”对幼儿教师能动性发展的作用

能动性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主体性的典型表现之一。能动性是一个人在行动时所展现出来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幼儿教师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热情与主动的态度。首先,“国培计划”能够激发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热情。热情是一种态度,也是能动性的一种表现。社会心理学将态度定义为由情感、认知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对某一特定对象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态度本身不是行为,但制约着行为最后所能达到的效率和效果,对一个人的行为反应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农村幼儿教师作为教育者,热情的态度对受教育者至关重要,它关系着教育者自身的工作质量、工作责任心。调查显示,参加培训后的幼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明显提高,两者比例之和达到了80%以上,这表明培训对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有一定作用。通过培训激发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热情,让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定期的培训让教师保持热情积极的态度,使其能动性不断发展。在一次访谈中,有位教师这样说道:“培训完后我感觉一身充满了正能量。”后来这位教师还主动要求上公开课,她说她想把培训学到的东西传递给大家。其次,“国培计划”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莎士比亚曾说:“所有的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事情做起来显得枯燥无味。有了学习兴趣,幼儿教师自然能主动积极地去实现自我提升,主体性自然随之发展。调查显示,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和较大的比例都接近50%。这表明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的学习兴趣或多或少的有着影响。通过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农村幼儿教师的知识面,对幼儿教师主体性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国培计划”对幼儿教师自主性发展的作用

自主性是指一个人做自己的主人,能够独立自由地支配自己。自主性多数是通过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特的行为模式表现出来,它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前提条件。一个人如果没了思想的自由,他便形似游魂。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则更需要自己能支配自己的权利与自由,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见解,通过发展自我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进而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去帮助完善发展幼儿的主体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的探索不断加强,教育的观念也不断更新。教师是教育活动中鲜活的一部分,一个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观念的形成。调查显示,参与培训后有41.67%的人觉得培训对教师在幼儿教育方面形成自己的见解有较大影响,46.87%的人受到的影响很大。可见培训能对参与培训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见解产生影响。适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国培计划”是他们获得新观念、新信息一条重要途径。

3.“国培计划”对幼儿教师创造性发展的作用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如果说能动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选择,那么,创造性的实质则是对现实的超越。”拥有创造性的人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思路,不照搬别人的方式和方法,敢于想别人没有想的,做别人没有做的。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更需要有独特的创造性。调查发现,当被问到“参加培训后他们在备课时是否会主动考虑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43.75%的人对此选择一定能考虑,36.46%的人选择较多考虑,14.58%的人选择一般会考虑,3.12%的人选择很少考虑。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园所交流这些活动向接受培训的幼儿教师传达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给予参与培训的教师以启发,给幼儿老师提供想法,激发创造性。

三、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对国培计划的作用

首先,农村幼儿教师是参与培训的主体,参与者的态度影响着培训的质量与效果。积极能动的态度可以给培训带来生气与活力,反之则是阻碍。培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少不了参与培训者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的态度正是人的主体性的能动性的外在表现。农村幼儿教师如果主体性发展得好,相应的能动性即积极的态度就更高,则培训中所展现的风貌就更好,培训效果自然就更好。调查显示,50%的参加培训的人员是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41.67%的人较为主动,仅有2.08%的人是较为被动地参与培训。这表明幼儿教师在参与培训时主观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这种态度为培训的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参与培训的人员愿意接受培训,参与者在培训中、培训后积极发挥其主体性,培训效果才会明显。积极的内在需求与态度有助于他们在培训时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通过观察发现,当参与培训的教师的学习情绪高时,与讲课教师的互动也更多,学习效果也更好。其次,参与培训者的不同需求促使培训改进。调查显示,当问到“您对培训中不满意的是什么”,选择课程针对性不高的有52.09%。这表明参与培训的教师对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的要求比较高。需求不同的原因可能与参加培训者的年龄、教龄、学历层次有关。培训内容只有针对主体性程度发展不同的人做针对培训,才能更好地满足主体的发展。当满足教师的培训需求后,其主体性才能更有效地发展,而后对培训的要求也会随之提升。如果组织培训的人员不积极改善自己的培训内容,则很有可能会浪费培训资源,不断地做重复培训,这样的培训将没有意义可言。

总之,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是其主体性发展的方式之一,有针对性地满足多数参与培训的农村幼儿教师需求的培训才能够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发展能够检验培训成果,促使培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从幼儿教师实际需求出发,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研究,能更好地为培训机构在以后的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二者作用的相关性越高,作用程度越深,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发展才能越好地发展,进而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管培俊.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10-08-11.

第8篇: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日趋明确,对于高职学生品德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须高度重视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课)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它是帮助高职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在指明高职生的政治方向、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行”最为关键,然而当今高职院校在《基础》课的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育人不足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知与行相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效性的发挥。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备受相关专家学者与学校领导所关注,实践教学作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摆脱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基于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寻新型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机制,大大提高《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重要研究课题。

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1.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定义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是指高职院校在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育人目标特别是《基础》课的目标和任务,学生在相关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根据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以现实操作、获取知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书育人活动。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知识为依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参与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一切有意义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在实践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大大提高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

1.2 高职院校《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共同来实现的。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活动,理论教学就是将现成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虽然在理论教学的过程当中会经常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比如讨论法、案例法、演示法等等,这些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都只是在学生自身范围内进行,并不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即实践主体并没有通过物质手段改造客体,因此不能称其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作为《基础》课教学的基本形式,处于核心地位,这样就容易造成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纯理论式教学。理论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目的在于传导理念;实践教学更重于强调主体参与社会生活,在生活体验和身体力行的过程当中理解所学文化知识,并逐渐把政治、思想、道德、法制认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纯粹的理论教学模式,忽视实际,没有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感受和个体特征,应当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从而弥补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2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效

高职院校《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加强《基础》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当今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已取得一些成绩,《基础》课实践教学开始受到重视、实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少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组织和实施制度上独具特色。

2.1.1 《基础》课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逐渐得到重视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特别重视学生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有些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学时安排远多于理论教学学时,但对公共课的实践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逐渐重视,将其并纳入了实际的教学计划。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课有完整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教案、实践教学的考评办法,并且严格按照这个计划进行教学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1.2 《基础》课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形式灵活多样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形式也多种多样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既囊括了国家对高职生思想、道德、法制等方面的要求,还包括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等等。在教学形式上,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形式。部分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参观相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走访穷困地区,了解国情、乡情和民情;部分高职院校有组织地参与一些贫困或者边远地区的文明教育活动,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法律咨询等活动;部分高职院校组织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进行短期挂职锻炼,比如让其协助学校相关部门或协助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各项社会福利的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这些实践教学活动都会对《基础》课的教育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2.1.3 部分高职院校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独具特色

各地的高职院校《基础》课研究了很多实践教学的模式,部分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征、专业特色、以及已有的实际经验,创新了自己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制订了相关的实施制度,探索出一套适合本院校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其实践目的方面,主要是围绕既定的教学大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在其实践形式上,凭借各自的地理优势、名师优势和专业优势,鼓励学生在本校内实践,开辟校内的第二课堂,同时鼓励学生深入广大城市和农村,体验生活。在其具体的实施机制上,结合各高职院校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办学特色,建立起了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领导制度、基地保障制度和考评制度等。

2.2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断加强和改进《基础》课实践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与《基础》课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还不够完善,在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2.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思想认识上有欠缺

高职院校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常常在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时赋予实践教学以极高的地位,各级部门、各级领导都声称将实践教学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将实践教学作为本课程、本学院的特色予以宣传,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并未真正落实起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都更愿意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特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而对于难以量化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往往经费投入不到位、后勤得不到保障,这些都是是影响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因素。由于高职院校对《基础》课实践教学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最终流于形式。

2.2.2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深度和广度不够

不少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大多选择最容易组织的形式,很多实践教学仅局限于社会调查、演讲、人物访谈等。实践教学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没有参与热情。《基础》课的理论教学是面向全部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应该这样,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还有不少高职院校,团委、系部、《基础》课的老师各自都在搞社会实践,但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互动,浪费了人力、物力,最终没有达起到应有的效果。

2.2.3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教与学评价体系

首先,对《基础》课实践教学教师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很难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和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当今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基础》任课教师理论教学任务已经很重,要抽出人力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的确困难。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对《基础》课实践项目的评估不够规范、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不合理,大大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缺乏合理的考核方式。部分高职院校在安排《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上很随意,最后仅凭学生完成的社会实践报告给学分,这样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2.2.4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专职教师队伍不足

在高职院校,很多《基础》课的教师缺乏社会历练经验,缺乏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综合素质,由他们组织实践教学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教师在实际的实践教学组织中包揽了所有的环节,从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实施、考评、总结等等;还有的教师把内容告知学生之后,告诉学生怎么做,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不少《基础》课教师对实践教学不够积极,实践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有的干脆找各种借口不搞实践教学。

2.2.5 社会对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支持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地开发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重视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校企联手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却面临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的难题,不少学生面临着无处可去的尴尬境遇。在校内,我们要有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我们也要有相对稳定的实践场所,而高职院校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普遍缺乏固定的场所。

3 优化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加强对《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基础》课的教育成效不够显著让教育者们清醒地看到,伦理道德规范的纯理论灌输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高职学生本身就具备实践教学的思想基础,本课程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简单地传授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知识体系,而在于对学生道德、法制观念的确立,正确的观念和合理的行为方式养成等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健康有序进行,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任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基础》课中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3.2 丰富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高职院校《基础》课要按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延伸课堂,师生互通”的教学思路,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常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达到“提高认识,加强修养,知行统一”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要依据理论教材,结合高职生的个性来完成,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有针对性。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是各高职经常使用的实践教学形式,包括影视欣赏、主题辩论、学生模拟讲课、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党团主题活动等形式;校外实践是《基础》课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

3.3 规范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

《基础》课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加强协调,按照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实施,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一般可由学院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对《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总体规划、进行科学指导和监督,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障,促进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健康有序地进行。其次是建立有效的物质保障机制。除政策支持外,各高职院校还要建立完备的保障机制,明确组织、经费、目标等方面的制度,使实践教学做到组织有落实,时间有安排,活动有目标,经费有保证。为了提升实践教学的实际效用,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必须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计划执行,构建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

3.4 提高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准

《基础》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具有计划、协调、组织、监督、评价等重要作用,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缺乏积极性,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整体师资建设仍然滞后。《基础》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各级党委和部门,应当要加强对《基础》课教师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教师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素质不断得到拓展,成为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内行。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弥补自身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

3.5 全面打造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在于高职本身,还要依托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对于政府而言,《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国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除了政府层面的重视以外,我们还需要全社会支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从实践教学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广泛,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从宏观教育力量上来讲,《基础》课实践教学应积极探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系统去实施教育,首先要重视家庭的成长教育,其次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最后有力提升学校的“应然”教育。全面打造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最终实现《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整体目标。

第9篇:乡村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73-02

读了临沂大学李同胜教授等撰写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8)一书,感受很深。书中对乡村教育的剖析深入透彻,针砭时弊;对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探索深刻具体,切中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清晰,科学全面;对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深入具体,可学可用。我通过读书中的基础篇,更新了教育观念,从操作篇里学到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从模式篇里我认识到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本书充分吸收了来自乡村学校一线的课程改革经验,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升华,对相关理论进行面向实践的拓展与延伸,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校作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践学校,我作为一个探究实验的实践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一、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正如书中所述:“挖掘利用乡村社区特有的课程资源,促进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坚实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符合教育规律,特别是乡村儿童成长规律。厘清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提高我们重视本土课程资源的主体自觉性,明确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思路,指导我们更好地探索乡村学校特色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和利用规律。”[1]从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主张的“教育即生活”,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到20世纪“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等等,都是我们做好乡村学校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根基。这些真知灼见,是经过无数的教育家历经艰苦卓绝的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的,在沂蒙山区乃至我校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再次得到证实,孩子们在自己的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收获了幸福,得到了快乐,也获得了成长。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了教育实践中“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活书”呢,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便都是活的书。”[2]用今天的话说,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生活实践都是活书,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乡村孩子生活在庄稼、蔬菜、大树和野花、小草等丰富的植被世界里,行走在山石、小河、树林和广阔的田野之间,与山羊、水牛、小兔、小狗为伴,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科学世界的起点;他们在祖辈的神话传说中走进梦乡,在浓郁的风土人情、乡村礼仪和人际交往中长大,在土地庙、观音寺、家族祠堂中感受神秘与庄严,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开始;他们跟随父辈田间劳作,帮助妈妈料理生活,与同伴一起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这些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感性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挖掘,就会发现乡村社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它们都能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课堂,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我校地处沂蒙山腹地孟良崮下,乡村孩子尽管不乏自卑、自闭,但他们从小在玩石子、和泥巴、弄树枝、捡树叶中长大,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他们的自信就会受到激发,他们的特长就会得到彰显,他们的个性也能得以张扬。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把课堂搬到大山里,引导孩子们把生活当作课堂,把兴趣变成特长。我们领着学生们翻山越岭寻找奇石,挖掘树根,捡拾落叶;组织他们集体为奇石命名,创作根艺,制作树叶画;引导他们利用泥巴制作小泥塑,进行美术创作,等等。

孩子们在广阔的乡村田野里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生活中的美,继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如我们利用石头树叶做教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小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刘婷婷同学发现了一块像女人小脚的石头,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老奶奶的小脚,我们借机让孩子们探究封建社会歧视、残害妇女的历史,让他们感受到新社会的优越性。尹传奇同学发现了一块酷似中国版图的石头,如获珍宝,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中华石,我们抓住契机,在各班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激发了孩子们爱我中华、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其“中华石”以及由这块石头引发的动人故事,和学生的感悟体验文章,都给学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可以运用到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

乡村本土课程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是乡村儿童耳熟能详的现实经验。从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因地制宜地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可以融入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层面,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通过激活儿童的感性经验和现实基础,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本土化实施;通过学习方式的活动化和学习空间的开放化,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区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等课程,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的融入和凸显,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建设。”[1]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沂蒙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走进抽象的数学王国,创设英语学习的现实情境,打破科学与生活的层层壁垒,实现滋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践只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才会贴近乡村学生,亲近乡村学生,才能与乡村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生机与活力。

我们指导孩子们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制作方法,采集形态万千的动植物标本,按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拼凑出精美的图案,制作出数以千计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卡,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功和喜悦,还可以将形态各异的标本卡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和客人。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捏泥塑,巧制作”活动,制作了大量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为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新成果,学校分别创建了“孟良崮奇石、根艺、标本、泥塑”展室。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观看了作品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纷纷为展室题字。

四、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运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书中提出了“立足课程要素回归本土资源的实践模式”和“立足本土资源挖掘课程价值的实践模式”两个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模式,具体阐明了乡村学校发挥本土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途径。针对本土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技能、拓展知识视野的科学价值;也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思考的规律与策略的方法论价值;还可以挖掘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情意性价值。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源于生活,又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如我校创办的“柳笛”文学社和《柳笛》手抄报,利用废旧挂历的背面,自己到皇上寺、孟良崮等实地采访,于撰稿、编辑、排版、美工于一体,创办出成千上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校报校刊,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先后登载学生习作5000余篇,其中有200多篇被《中华少年》等十几家报刊发表,有20多篇征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等奖,并于2014年在全国校园媒体评选中获全国校报校刊一等奖。

这些来自于乡土,来源于生活的鲜活实例,成为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宝贵素材,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拓展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综合素质。寓能力培养于实践活动之中,在创新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感悟升华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本书依托沂蒙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构成、乡村教育内涵的挖掘、利用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书无论在理论的引领,还是价值的追求,无论是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乃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文明建设,都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掩卷沉思,本书事例鲜活,分析理性,旁征博引,道出了来自乡土的本真东西,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使人容易接受。乡村学校固然有其短板,但也有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只要带着发现的眼光,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以创新体验教育为载体,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能量,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