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兄弟情义范文

兄弟情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兄弟情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兄弟情义范文

2、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谁动我手足,我穿他衣服。谁穿我衣服,我剁他手足!

3、从今天到世界末日,我们永远会被记得,我们幸运的少数,我们相依相系的兄弟,谁今日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的兄弟。

4、我们的情谊高如山,深似海,烈如酒,长如江。

5、兄弟就像冬天的棉衣在你最需要温暖的给你温暖,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在你身边不离不弃、兄弟就是手心和手背:当抚摩荣誉感受温暖的时候,让给了弟弟;当抵御寒冷迎接挑战的时候,有哥哥的保护。

第2篇:兄弟情义范文

一生中总有那个几个人在你哭的时候安慰你,在你笑着的时候骂着你坑爹货,在你不开心的时候会拉着你去疯,你说想喝酒的时候都会喊去就去谁怕谁,我想无论谁的身边都有这样的一群人。

那些年我们一起喝过的刨冰,那些年我们一起吹过的牛逼,那些年我们一起坑过强锅,那些年我们一起打过的篮球,那些年我们一起在奶茶店玩过的大冒险,那些年我们一起在华莱士,那些年我们都在华爵士被坑过,那些年我们一起骑过的三轮车,那些年尹大齐逃课我带他去飙车,那些年我们一起躲在厕所里抽着烟,那些年我们一起醉过,那些年我们一起哭过,那些年我们一起笑过,那些年我们一起在中百逛一遍而什么都不买,那些年我在中百被大蒜和会长老板坑过,那些年我们一起在唛族唱着兄弟,唱着再见,唱着海阔天空,那些年我们一起去大眼麻辣烫吃饭藏了好多棍子被老板发现了,那些年我们一起在大街上压马路,那些年我们一起对着天空呐喊着,那些年我和大蒜打的车门坏了最后我给的钱,那些年我认识你们这群兄弟,太多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最后都合成了一句话:一世情,两兄弟。

轻轻的风

像旧梦的声音

不是我不够坚强

是现实太多僵硬

逆流的鱼

是天生的命运

不是我不肯低头

是眼泪让人刺痛

忘记吧

若可以

也算是一种幸运

如果一个人的心

只能烧出一个名

两个人

要去到哪里

牵着两手

就是个天地

一生啊

有什么可珍惜

流浪人

没奢侈的爱情

有今生今生作兄弟

没来世

来世再想你

漂流的河

每一夜每一夜

下着雨

想起你

有今生

今生作兄弟

没来世

来世再想你

海上的歌

飘过来飘过去

黑暗里

的回音

第3篇:兄弟情义范文

施斌是侯老师较为早期的学生,年纪跟侯老师相差不多,2岁的差距,侯老师像哥哥一样的年龄,但在他心目中,侯老师就是最值得尊敬的老师。如今身居总厨职位,工作格外忙碌,周末还要陪伴妻儿,没那么多时间跟老师相聚,心中的那份崇敬与感谢是始终没变的。

当年入学的时候,就很喜欢侯老师的课程,侯老师生动活泼幽默的授课风格深深吸引了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内物资比较匮乏,没有西餐真正的香草实物,就连介绍香草、生菜的图片都是手绘的,而且当时的教材都是黑白的,根本连彩图都没有,为了让学生们对食材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侯老师会托关系,打听五星级饭店香草的供应处,弄到少量的实物供大家使用;当然,加入自己新奇见闻的讲课功力更尤为重要了。

那时候选择劲松职高的孩子都是真心热爱厨艺的好学生,热情加上老师的认真,他们每次上课都听得津津有味,深深爱上了西餐这堂课,课余学生们喜欢和侯老师一起聊天、一起玩,甚至爱模仿他的言行举止。一次在国外学习期间,很多学生都买了那种标志着某个球队的围巾,校长很奇怪,同学的回答很简单:“侯老师就戴这个。”

练刀工的环节一开始是切报纸,后来实操阶段就用土豆练习。每天切完大量的土豆丝不能浪费,侯老师就带着施斌和同学们去校门口出售,这便宜又方便的土豆丝,吸引了周边小区的老太太们踊跃购买。这样用土豆丝挣来的钱再去买土豆给大家练习,形成了良性循环。还有一些课堂上用西餐方式制作的腌小黄瓜,混合了酸味强劲还添加了丁香、桂皮、洋葱味道的小黄瓜,在那个连洋快餐都没有的年代,这种味道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所以卖得不好只好四处去送人。这些有趣的经历到现在施斌都还清楚地记得,给青涩的学生时代增添了许多乐趣。

之后很久因为工作繁忙,施斌和侯老师断了联系,直到2008年参加职业技能考试才再次相遇。作为考官的侯老师再次给他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指点。从此两人经常联系切磋厨艺上的问题,施斌还常常拜托侯老师帮忙搜集业界内最新资讯,当然,这也是人生中学习厨艺的好途径。

第4篇:兄弟情义范文

一年级,他去了别的小学读书.又变得更调皮了!调皮中带可爱,老师们都恨他和喜欢他,恨他嘛,就是上课!他上课连40分钟都待不下去.喜欢他嘛,就是可爱!他顽皮是特可爱.就凭这两点,他搏得了老师的喜爱和恨恨恨!!!

二年级时,因为他太可爱,老师都忍不住继续跟他们〈3〉班.这全在他的功劳,因为老师们都挡不住他的调皮与可爱.都向学校申请继续教他们班,学校当然同意了!!然后,他又为班集体获奖,功劳不可数啊!!!

(注:不是我不写三年级,而是三年级他根本没事发生!那时真的闷!!!)

第5篇:兄弟情义范文

可爱的黑熊或棕熊,一生都生活在窄小的笼子里,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每天醒来面临的就是被取胆汁。只要工作人员拿着工具靠近笼子,熊就恐惧地在笼里东躲,发出绝望的哀嚎。

现在,最常用的取胆方法是用导管引流胆汁。取胆时,工人先将一根导管插入熊腹部,胆汁会顺着导管流出,完后取出导管。通常工人为了方便下次使用,而不把导管拔出,就让导管一直播在熊体内。不管取不取出导管,熊都会很痛苦。每次插管时,它们会突然发出一阵阵惨叫声,在笼子里打着转,不时用头撞击笼子,直到被工人制服。

一只健康的熊,取几年胆,可能就成了一只肝癌熊、病熊……既然用来取胆的熊生了那么多可怕的病,我们为什么还要用它来治病?你相信混着熊癌细胞的熊胆能治病?

如今,我身边就有不给病人开熊胆制品的医生,有不食用熊胆制品的病人。有一种熊本二胺脱氧胆酸(UDCA)可以和熊胆制品一样治愈人们类似的病痛。

第6篇:兄弟情义范文

1、兄弟一心,不离不散!

2、兄弟,我们永远是朋友。

3、我们的情谊高如山,深似海,烈如酒,长如江。

4、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5、亲情,是生命成长的沃土。天下兄弟,一声兄弟,一生兄弟,难忘那段岁月!

6、兄弟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她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感知兄弟深情,在交流和接触中不断握手和感激。

7、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表达出我们之间的情谊。

8、我们的情谊好似一坛佳酿,随着时光的飞逝,越酿越纯。

9、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谁动我手足,我穿他衣服。谁穿我衣服,我剁他手足!

10、从今天到世界末日,我们永远会被记得,我们幸运的少数,我们相依相系的兄弟,谁今日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的兄弟。

11、我告诉你一句话: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我刘华强是什么人,不用我自己说。我有我的兄弟,我得为他们生命负责。

12、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兄弟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缘份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兄弟缘。

13、在这个世界上找个好朋友不容易,找个兄弟就是难上加难了。有人说,前事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这种兄弟情谊怎么可以不在乎?

第7篇:兄弟情义范文

聚首空政,

龙套岁月有咸也有甜

王学圻1946年3月出生在北京,他自幼就喜爱唱歌和各种体育运动。1963年,王学圻来到长春某部队当兵,返城后进入到一家国有企业做了很长时间工人。由于王学圻天赋很好,模仿力强,而且很能吃苦,很快,他就凭借着个人的努力,在1978年考入了空政话剧团。

当时,空政话剧团里人才济济,王学圻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自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机会,和团里的其他几个年轻演员一样,他在长长的演员列表上只能成为了跑龙套的“本团演员”。一次,王学圻看着“本团演员”的上面,醒目地写着主角的名字,下面是“群众演员”,就开玩笑地说:“这个好呀,咱们就是一夹心的馅饼,夹在中间不会受气。”旁边的一个“本团演员”接过了话茬儿:“好是好,就是工钱太少,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王学圻白了他一眼,心想,这人说话怎么这么直,专门跟自己起哄呀!

后来,王学圻了解到,他的名字叫李雪健,来自山东荷泽。和王学圻相似的是,李雪健也曾在工厂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擅长表演山东快书和相声,被借调到二炮话剧队,后来又几经周折调入了目前的空政团。

都是“本团演员”,两人自然有很多接触机会。王学圻长得浓眉大眼,很有男人的英武之气,龙套角色大多是“甲”或是“员乙”;李雪健的脸型较圆,相貌称不上英武,得到的角色多是“土匪甲”或是“白军乙”。大多数剧目中,自然是王学圻将李雪健“击毙”,可是也有意外的时候,有一次,按照剧本的要求,王学圻要当一回“烈士”了。拍摄之前,李雪健摩拳擦掌,得意洋洋地对王学圻说:“这一回,可该我出出气了!”

第二天一大早,随着片场导演的一声“开始”,“土匪乙”端枪瞄准,向“甲”扣响了扳机。当时,受到拍摄条件的限制,枪支没有子弹出膛时的爆响功能,随着李雪健的开枪动作,后面需要一个场工同时“砸炮”配合音效。可是,那天不知是怎么回事,场工的砸炮竟然没有响,王学圻向前趔趄了一下,察觉到砸炮没响后,只好又站定了。李雪健也愣了一下,只好又朝着王学圻开了一枪,结果这一下仍然没有响。最后,气急败坏的李雪健端枪朝天放了一下,谁知这一下砸炮竟然响了,王学圻也应声倒地。

后来,两人看到这个画面的胶带后,笑得前仰后合,李雪健对王学圻说:“没想到我的枪法这么准,这么大一抛物线也能把你打中!”

不过,这样有趣的场景不是每天都有的,当时王学圻经常要给别人当替身。有一回换衣服的时候,王学圻的衣服一脱,李雪健发现他的前胸处一片青紫,由于淤血太过严重,再加上王学圻的皮肤很白,看起来就像是蓝黑墨水打碎在雪白的墙壁上一样。

李雪健一惊,指着淤血的地方叫道:“啊,这,这究竟是怎么啦?”

“这是昨天拍一部对手戏时,被对手男演员打的!”话音刚落,王学圻便着急地对李雪健说:“你千万不要找他,更不要告诉他呀,你要是告诉他的话,他就会有顾虑,下一步就很难放开手脚演戏了。”原来,在片场时王学圻特别叮嘱对手一定要出手重一些,这样子,自己的反应会更加准确,表演也更到位。看着如此敬业的王学圻,李雪健的眼睛湿润了。

王学圻29岁那年,团里要拍一部大型话剧,这部戏里,有一段跟长安街上扫地的老大爷聊天的重点片段,前后大约15分钟光景,大家公认是全剧的最,同时也是剧中最为出彩的段落。这个角色是为空政团的一位资深副团长量身定做的,不巧的是,那位副团长在外地另有任务,档期上出现了问题。团长找到了王学圻说:“你来试试吧!”

此前的王学圻哪里演过八十多岁的老头儿啊?面对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配角,每天天不亮,他就随着街道一位捡破烂的老大爷出发,来到垃圾场上,认真模仿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连他与旁人争垃圾时,他也凑近了认真观察……

得知王学圻被确定为配角的那天,李雪健拎了一大捆啤酒,切了一包猪头肉跑到王学圻的宿舍里,由衷地向他祝贺道:“学圻哥,你这样用功,终于没有白费劲儿,我相信你日后一定会有出头之日的!”那天晚上,兄弟两人痛饮了很久,酒酣耳热之际,李雪健给王学圻起了一个很贴切的外号――“阿齐”。这个名字的来历是日本电影《望乡》里的角色“阿齐婆”,是一个戏很少但是很出彩的角色。而王学圻也不甘示弱,把李雪健叫做“雪老健”。欢声笑语里,穿透了龙套岁月的寂寞和辛酸,那种兄弟的情意愈加醇浓了……

人生落差,

阳光兄弟情峰回路转

1990年,李雪健来到了自己演艺和人生之路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红透全国,李雪健在此剧中扮演可亲可敬的邻家大哥宋大成,这一形象一时间深入千家万户,李雪健因此拿下电视飞天奖和金鹰奖双奖,成为红极一时的人物。

自己的兄弟事业取得成功,王学圻打心眼里为他感到高兴,不过,有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在巨大的声誉之下,李雪健很快就拥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待遇,他有了自己专门的造型师与化妆师,休息和吃饭也在单独的房间。在外景地拍摄时,剧组只能住宿于一些县级甚至乡级的招待所,像王学圻这样的一般演员只能用冷水冲,怕感冒的话就只能擦擦,而李雪健可以在自己的单间内舒舒服服地洗澡……这样的对比不禁激起了王学圻的好胜心,他暗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更努力地演戏,争取也早点享受到“好待遇”。

李雪健和王学圻都是对演艺事业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人,有时候不免因为意见不一、互相较真而闹点小争执。这种争执,在以前发生的时候都没什么,但现在两个人演艺事业出现大落差,一个已经红遍全国、一个还默默无闻的时候,在旁人看来就有了别样的意味。不久,王学圻和李雪健搭档演一部话剧,这次演出需要连续巡演十几场。第一场是前往西安进行慰问演出,王学圻十分重视,离慰问演出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他就老早地把所有的台词记好了。虽然跟他演对手戏的李雪健当时在外地拍戏,没能及时赶回,但王学圻的自信心仍旧满满的,他甚至对身边的一位同事自夸:“这次演出没理由不成功,你就瞧好吧!”

孰料,就在两人在西安碰面,进行第一场彩排的时候,李雪健的表现大大地出乎王学圻的意料,本来头一天晚上,他已经将所有的台词烂熟于胸,情绪也调整到最佳状态。可是一进场,李雪健就对王学圻说:“这场戏有几处不太得劲儿,我想改一改!”接着,他竹筒倒豆子一般,哗哗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铿锵的语气里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临场改台词是演员大忌,这意味着掀翻了对手所有的准备,将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和李雪健以往的配合中,李雪健很少改台词,这不禁让王学圻敏感起来。旁边也有人酸溜溜地说了一句:“李雪健成名了,身价不一样了……”这个话让现场顿时一片尴尬,王学圻不痛快地将了李雪健一军:“台词都是白纸黑字的东西,凭什么你说改就得立马改呀!”结果,那天的彩排大家不欢而散。

这件事情发生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陷入一种尴尬境地,见了面李雪健笑着跟他打招呼,王学圻却避开了他的视线。李雪健醒悟过来,王学圻这是在生自己的闷气呢!李雪健内心里自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绝对是一个谦和与谨慎的人,王学圻的那句顶撞,其实也不无道理,自己应该提前跟他好好沟通才是……李雪健很想和王学圻好好谈谈,可是一想到他正在气头上,解释的效果不会太好,便开始暗暗地寻找机会。

机会很快出现了。几天后,一位摄影师带着刚剪辑出来的彩排录像,放给大家观看。看着看着,一位导演猛拍了一下大腿,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几处台词让雪健这么一改,效果比原来可好多了!”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赞同。见大家都这么说,王学圻凑过头来,仔细地把录像又看了一遍,这一次,他终于看出了其中的味道,内心里也涌起了一丝钦佩:“李雪健确实是一个很用心的人,经他这么一改,这些台词在舞台上更加可信,也更加生动了,”

就在王学圻暗中感叹之时,李雪健悄悄坐在了王学圻身边,十分诚恳对王学圻说:“那天的事你不要介意,我只是就事论事,一门心思地把这部剧拍好,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我不希望我们兄弟俩之间有什么误会和误解……”李雪健还推心置腹地解释:他是个嘴巴很笨的人,不会说话。另外,他希望自己说的话,王学圻不能过于较真儿,更不能往心里去。

那天的李雪健反复说了很久,也说了很多,王学圻心里非常感动,越来越忙碌的他们俩,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推心置腹地聊天了。王学圻也很想为自己那几天的故意冷淡道歉,但他的风格向来是大大咧咧的,他说:“你这个人,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什么都别说了。那天的事,我再往心里去的话,还算是个男人吗?”

互勉三十年,

打造影坛两条硬汉

此后的十年里,李雪健的事业继续如日中天,成名后的他为了拓宽自己的戏路,挑战自己,有意地接演了一些反差极大的角色,先是在张艺谋的影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出演黑社会老大,接着又在电视剧《水浒传》里饰演了山大王宋江,还在陈凯歌《荆轲刺秦王》中诠释了暴戾的秦王……这些角色无一不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在这个时候,王学圻虽然一样认真努力,却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事业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还是继续演一些默默无闻的角色。

看到自己的兄弟“混”得不怎么样,李雪健不但没有半点儿瞧不起他的意思,反而一有空儿就鼓励他。那一段时间,空政里有一些演技不错的男演员因为长期无法出头,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转行了。这种现象让李雪健一度很担心,他不止一次对王学圻说:“论年纪,你是我的老大哥;论演技,你更是没得说,虽然你的蛰伏期长了些,但真正的男人不应计暂时的得失,而应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并安然享受奋斗过程里的无限美好!我看好你!你千万别放弃!”

王学圻爽朗地笑着说:“雪老健,你放心,我王学圻绝不会当逃兵!”

就在李雪健关心着王学圻之际,他自己却遭遇了人生的一个坎。因为长期操劳,他的身体出现了异常,很快,李雪健被确认为鼻咽癌,迫于无奈的他只好将手头上所有的工作暂时停顿下来。

2004年9月,大病初愈的李雪健参加电影《吴清源》的拍摄,由于长期的放化疗,他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此时,王学圻恰好在附近的片场参与张黎执导的《军人机密》的拍摄,得悉“雪老健”就在旁边拍戏,他感到十分吃惊,更让他吃惊的是,李雪健当时正好在试装,尽管精神上有些疲惫,可是他对待自己的服装却没有半点儿含糊。一件、两件……七八件试下来,不但王学圻看得感到有些揪心,连一旁的工作人员都有些不忍。

王学圻上前拉住了他:“老健,你现在还没完全恢复,干嘛这样拼命?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李雪健却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目光沉着地说:“阿齐,你知道,好戏才是我的命根子,我如果闲下来什么事都不做,那才叫真正的死亡呢!”

王学圻没有再劝说什么,他只是紧紧地拥抱着李雪健,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在他内心深处恣意地流淌着。

在人生困境里倔强站立的李雪健深深刺激了王学圻,此后,他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身体,多年来,王学圻一直保持着健身的习惯,身板儿也一直很硬朗,目睹了李雪健的坚韧,王学圻更是明显地加大了“力度”和“强度”,家里面很快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哑铃,跑步机时常咚咚咚地响个不停。此时的王学圻已经是近六十岁的人了,这样如同小伙子一样,让周围人很为他担心。王学圻却总是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满不在乎地说道:“雪老健都能挺住,我要向他学习,没什么挺不住的!”

2008年年初,因为长期两地分居,王学圻和妻子的夫妻关系出现了难以调解的裂痕,“离婚”这一字眼也十分现实地走到了王学圻的面前。然而“军人出身+形象正面+年过六旬”的条件,让外界形成了“谁离婚都轮不到王学圻”的思维定势。因此,王学圻很难下定决心,那一段时间,他经常独自一人躲在家里,靠不停地收拾东西和打扫卫生来缓解心绪,再不就是就是开着越野车,漫无目的地在六环路上狂奔。

看到王学圻的状态越来越不好,李雪健很担心。一天,他特地把王学圻叫到家里来吃饭,席间,看到他愁眉不展的样子,李雪健边夹菜,边对他说道:“我给你讲个小故事。有三个人将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说会满足他们三人一个要求。美国人要雪茄;法国人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犹太人要了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后,出来的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却没有一支点燃,原来忘了要火了。法国人满头大汗,一手抱着一个又哭又闹的孩子。只有出来的犹太人兴高采烈,并紧紧握着监狱长的手告诉他:三年来,他每天与外界联系,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一倍!……”

讲到这里,李雪健顿了一下,然后认真地说道:“阿齐呀,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的我们选择决定的,而我们今天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相信你会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我也相信你完全有这个勇气!我支持你!”

第8篇:兄弟情义范文

【基金项目】电影《扫毒》剧照一、港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天时地利成就了香港的飞速发展,而香港人在发展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传承并发扬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在电影业的发展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一以贯之的。”[1]在18、19世纪香港电影发展之初,它并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学的爱情主题,其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便是改编自粤剧《庄周蝴蝶梦》,其后的主题无非是对传统故事、小说以及神话的不断挖掘、翻拍,由于英国文化的影响,也会有圣经故事的再现,但总的看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直是香港电影的独特印记。

到了20世纪 80年代以后,以《英雄本色》系列以及《古惑仔》系列等为突出代表的“兄弟”电影便横空出世,由此,香港电影的兄弟主题成就了香港电影不可或缺的独特标志。如《英雄本色》中的周润发,又如《古惑仔》中的郑伊健。《扫毒》的出现,刘青云、张家辉和古天乐的组合,一亮相便让人回味起港片中经常出现的那个兄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壮志年代。

二、《扫毒》的兄弟情结

在电影《扫毒》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常见主题都一一呈现:忠孝难两全,公私难分明,手足情深难割舍。陈木胜在处理这几种香港电影的古老主题时,在情感处理方面发挥了港片一贯的优势,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在罗兰饰演的张家辉母亲临终病榻前,三人紧紧攥着罗兰的手,听着她说话,送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这场戏,相信许多观众当时鼻子就酸了。而在这几大主题中,兄弟之间,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戏份最重,贯穿全片,到本片结尾处的感情戏升华到了极致,三人虽不能再如当初般的对酌畅饮互相数落调侃,但此番兄弟情谊却已深入人心,荡气回肠。

其实,从一开始,电影便刻意强调了三人情深似海的友谊。小屋里,三兄弟一边吃着盒饭一边开玩笑。再有,刘青云和张家辉去古天乐的家里,劝他继续做卧底,但是谈话进行到一半便僵持住,张家辉说“誓要去,入刀山嘛”,然后哼唱起《誓要入刀山》这首主题歌,刘青云也一起唱,之后张家辉又拍拍古天乐的肩膀,三人相视而笑。在这里,精心选取的《誓要入刀山》这首老歌,和本片的情义主题再匹配不过,完成了对现代兄弟情义的新诠释。

影片里情同手足的三兄弟,一起踢球,一起成长,一起当警察,再一起扫毒,一起前往金三角。三兄弟之间跌宕起伏的情感关系左右着影片一路向前发展,不过是假借“扫毒”之名,行“兄弟情深”之实而已。在表现兄弟三人关系时,导演采用了一波三折的反转叙事,它超越了普通的叙事结构,在观众以为影片就要结束,三兄弟反目成仇收尾时,电影只是经历了一个节奏性的过门,接下来进行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反转叙事,恢复到“情和义、值千金、上刀山、下火海又何妨”的港片标准节奏,将这场充斥着公义与私情、友情与背叛、矛盾与纠缠的兄弟情讲述得荡气回肠人物形象丰满,兄弟三人一个比一个更富情感深度,扎实的剧本也为《扫毒》肆意张扬兄弟情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兄弟的情感起伏,不再是单线的过山车式的表达,而是双层次的互动,甚至是多层次的沟通,人性之幽微与伟大随着情节变化激荡。

为了讲好兄弟的故事,导演有意弱化常见的警察故事中对于正义与非正义的道德标榜。在这部影片里,并不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好人,坏人一定会遭到怎么样的报应,影片追求的就是“兄弟”情义如何去保持,“兄弟”文化如何去传承与发扬。女性角色也是导演为了凸显纯粹的阳刚之气而牺牲的对象。不管是《新少林寺》中的范冰冰,《全城戒备》中的舒淇,女性角色似乎都是男人们展现兄弟情义的装饰,而到了《扫毒》中,袁泉似乎就是一个背景色,在陈木胜那里,似乎只有淡化女性,才能更加凸显兄弟在生命中的极致。

“兄弟”,永远是最温暖的字眼,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父母、甚至爱人,从古时候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到当下的“好基友一辈子”,这也见证着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不缺乏对兄弟友情的崇尚与赞誉,在“兄弟”二字引人膜拜的同时,当然也体现了兄弟情义的缺失,或者说从古代到当代,兄弟友情似乎是最为难得的陌生联系,因为缺失,所以弥足珍贵;因为珍贵,豁出性命也要保护。这似乎也是《扫毒》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想带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中国电影评论马春花:《扫毒》三、港片的兄弟情义

《扫毒》这部影片的价值观,用“情义无价”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对于陈木胜导演,这是一个朴素的传统,对于整个香港电影,这个传统也是为一代又一代导演所传承和致敬的,每个港导心中似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兄弟情结,这些电影人将这个古老的命题反复拆分重组,变化出各自心中的模样。

早期吴宇森的电影,已经无比华美地诠释了它。“男人情义是解读吴氏电影的关键,吴宇森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他对‘情义’的理解和追崇。”[2]无论是他早期在香港拍摄的枪战片还是后期在好莱坞塑造的各色人物,如《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喋血双雄》中的诠释,都始终关注男人之间肝胆相照的友情。“他精心安排男性人物的关系,通过对男性关系中‘义’的界定来表达自己理想中的男性关系模式。在他所拍摄的一系列英雄片中,故事情节冲突的动机便是朋友一方有难,需另一方伸出援助之手,这也正是考验兄弟情义的关键时刻。”[3]尤其是《喋血双雄》,此片所创造出的意境是其它吴宇森电影所无法超越的:“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友情,惺惺相惜的江湖兄弟和各自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4]后期如刘伟强、陈可辛等众多导演对“兄弟情义”更是给予了多元解读。刘伟强的黑帮片注重表现黑社会成员之间的兄弟情义和矛盾纠葛。而陈可辛在《投名状》中就讲述了在极端的环境里,兄弟情经不起利益的诱惑的故事。

结语

对于《扫毒》来说,这种对于过往经典“兄弟”片的敬意,之所以能引起当下影迷的共鸣,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大民众过于追求物质,亲情松散,友情难得,在城市不断回归乡村淳朴的同时,人们心中萌生出对于传统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最朴实的联系,而“兄弟”情顺理成章成为传统情结的爆发点。

参考文献:

[1]赵卫防.香港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扫描[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5):31.

[2]郑玫.平凡人的英雄梦――论吴宇森电影成熟时期的主题风格[J].艺海,2010(10):81.

第9篇:兄弟情义范文

《墨子》“贵义”,视“义”为最高的道德规范,认为“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墨子之义,重一诺轻生死,有力者疾以助人;深受中国古典侠义小说墨家之“义”与基督教的仁爱和牺牲精神的影响,吴宇森影片中的“义”昭然若揭。他的影片中流淌着“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江湖道义;张扬着男性之间的情义与仁爱,散发着一种真正追求公正、维护道义、以本能与命运抗争的情怀。

吴宇森倾向于解构黑社会中男人之间的情义。即“好的坏人”和“坏的坏人”之间的矛盾和恩怨情愁,而不去管在现实社会中坏人终究是坏人。吴宇森的电影与以往枪战片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在于影片中所突出表现的那种男性之间肝胆相照、惺惺相惜的英雄情怀,这种情怀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江湖义气,而体现出一种特定环境中男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与道义。

吴宇森影片中除了有个别心地善良有款有形的警察外, 无一例外地是职业杀手、国际大盗、黑社会的大哥,他们往往因为“义”气而相投,共同面对更加凶恶残暴、无情无义的匪徒或穷凶极恶的黑道势力。

在他的镜头里,正义是邪恶世界里荡漾的激情,情义是解决正邪矛盾的原则与方式;吴宇森电影的道德标准首先是正邪之分,然后是忠奸之分。但正邪的界限常常由于忠诚或奸诈而变得模糊―吴宇森总会选择让正义战胜邪恶,但他真正要赞美和张扬的是忠诚和情义,即使是邪恶阵营的忠诚和信义,或者是某个歹徒在一瞬间表现的忠诚和道义。看他的电影你会觉得自己在和一群陌生的男人赴宴狂饮,在酩酊大醉之后你才能看清哪一个是真正的朋友,哪一种情义应该珍视。吴宇森电影里的哲学简单而直接,他会用男人的方式告诉你,一个男人如果有一个选择,他应该以“义”为先。

义薄云天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香港社会心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转变,让港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精神上也缺少一种寄托。1986 年,吴宇森以一部《英雄本色》给香港沉寂的影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片中以“义”为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扶持与关照成为了香港民众舒解“九七”症候及宣泄紧张情绪的最佳载体;同时英雄除奸惩恶的热血行为又给了这种积聚的不安一个臆想的发泄。

《英雄本色》让吴宇森积压在内心的才华得到了尽情的释放,这部电影给香港影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影片中的男人虽然历经磨难,却从不放弃义气与尊严。在这部电影里,吴宇森与周润发、狄龙、张国荣联手演绎了男人之间的情义、男人的悲伤以及男人的万丈豪情。

除火暴的枪战场面与英雄的悲怆命运之外,《英雄本色》触及到父子、男女情,兄弟、朋友义。在这部“多情而善感”的影片里,吴宇森诠释了自己内蕴于心的情义观与英雄观。

影片结尾前发生在海边的一场激烈枪战,更将这种英雄末路的困境与义薄云天的真情展现在观众面前,并成功地撩动了观众的内心对情义的向往。在火光冲天的枪林弹雨中,仍然是为了肝胆相照的友情,小马哥驾着快艇接应受伤的子豪和阿杰,不小心身中数弹。镜头在小马哥缓缓倒地的高速摄影画面与阿成冷酷地端枪射击以及子豪、阿杰悲愤地冲向小马哥的正常画面之间交叉剪辑,配以沉郁的交响曲伴奏,将宋子豪与小马哥之间生死不渝的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正如某些研究者所云:“英雄片和风云片都以煽情手法渲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渲染大气候、形势迫人,社会、人际关系的不公不义,而企求在虚幻中作出非理性的‘大解决’。这对前景不明、舆论沸腾、人心动荡所困扰的广大电影观众肯定有一定的移情、同情作用。因此,二者能掀起热潮,前过渡期的社会人心为它提供了适当的客观条件。” 确实,对仁爱精神和男性情义的张扬,不仅是吴宇森英雄片的主要诉求,也是电影观众的心理需要。

情义无价

大凡讲男人之间情谊的电影最终还是转化为一个“义”字,“做人要带三分侠气,交友要存半点素心”,英雄与英雄的惺惺相惜和内在情谊,能够跨越身份之间的反差和正邪之间的鸿沟,在两方主人公之间形成互助抗恶、身殉道义的特殊场景与动人瞬间。

情义无价,英雄末路,在《喋血双雄》中,江湖与情义冲突的悲壮惨烈,杀手小庄在杀人时误伤女歌星珍妮的眼睛。六个月后,他再次出现,警探李鹰紧追不放,遇上小庄的雇主江海要杀他灭口,混战中一个小女孩受伤,小庄冒死送女孩进医院;李鹰由此判断,小庄一定会出现在珍妮身边。在此后展开的一连串斗智斗勇中,警探和杀手渐渐地发现了一个事实:他们非常相似,好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影片最后,凄厉的风声中,小庄伤重而死,悍匪举着双手向前来的警察投降;从熊熊大火里走上前来的李鹰,不顾自己的警察身份,毫不犹豫地将悍匪一枪击毙。有情义才有英雄,英雄喋血足显情义至尊;吴宇森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江湖世界,有黑衣的江湖兄弟、闪烁冷暗光芒的手枪、坚持至死的原则和不经计算的友情。

《纵横四海》里的英雄性格活泼风趣,情义在笑料百出的喜剧效果里显现得张弛有度。“ 双龙戏凤” 的爱情模式脱胎于法国新浪潮的经典之作《朱尔与吉姆》,主人公阿祖、阿占和红豆三人之间青梅竹马的关系和不离不弃的情义仍是影片的主要诉求。但影片却将三人描绘为神通广大的国际偷画大盗,先后三次展现偷盗奇观,绝对比八年后好莱坞大片《偷天陷阱》更有难度和想象力,而最后打斗时周润发突然“恢复”双腿的突兀情节,则更加消解了影片此前并不浓郁的悲彩。

精彩的打斗技巧、火爆的枪战场面加上幽默的表演设计,使影片有惊无险、诙谐有趣;尤其是影片最后阿祖、阿占、红豆和几个孩子在一起的家庭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情义绵绵的美好氛围。在吴宇森编导的英雄片里,无论江湖和人性如何险恶, “情义”和“明天”总是值得期待的东西。

男人为了追求个人尊严、地位、信心、尤其是义气,往往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生命。但即使是舍却生命也犹如流星一闪,或是烟花绽放,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人心仁义

立足情义展现人性突出仁爱是吴宇森英雄片的主要标志;仁爱与情义是吴宇森与所受文化的整体延展,并上升到一种大是大非、不离不弃、激越悲壮的精神境界。吴宇森的影片被一种东方式的宿命和现实世界里生命的意义、价值所包围。吴宇森英雄片是不满于现实世界的情感宣泄,是在价值失衡之际重申善良、正义与友情的搏命呐喊,是生命个体面向罪恶、暴力与死亡的心灵救赎。

《喋血街头》里,吴宇森以20 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动乱和越南战争为背景,展现了一出暴力压迫下人性变异、情义毁灭的悲剧。影片中,情同手足的阿B、辉仔和细荣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但不

幸的是,为了一箱子黄金,在逃出越南的路途上,绝情绝义的细荣竟向辉仔的头部开了一枪。为了偿还昔日的肝脑涂地的情义,阿B 带着辉仔的头颅,找到已在香港飞黄腾达的细荣,两人驱车相撞、举枪互射,最终两败俱伤、喋血街头。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映照出编导者内心深处的落寞和伤感。《喋血街头》,虽然有着美国的越战经典《猎鹿人》的痕迹,但在试图制造乱世景观,构建宏大的叙事架构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回到了兄弟情义的小框架中来。

《辣手神探》是吴宇森离港前的最后作品。虽然吴宇森在一次接受访谈时透露旧作多正面描写黑道,决定拍一部以警务人员为主的电影。但从最后完成的影片来看,警匪冲突仍然只是背景,情义的两难才是主题。电影从梁朝伟的亮相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划向与吴宇森创作初衷背离的道路了。其后梁杀关海山、与周润发的几场冲突,剑拔弩张背后的惺惺相惜,黄秋生飞扬跋扈外表下的黄雀后,都是《英雄本色》、就必须加进自己的思想、文化;本来我以为只要动作时我的风格就够了,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的道德观、思考方式,更能够让你的影片与众不同”。

《变脸》是吴宇森在隐忍、蛰伏后迸发的一部作品,也是吴宇森电影事业的另一个高峰。吴宇森在片中找到了东西方世界共同崇尚的那种“人道精神”和“家庭观念”。吴宇森将影片中艾肯辛(约翰・屈伏塔饰)的儿子被杀死后整个家庭就一直处于黑暗和被冻结中,女儿开始学坏,辛和妻子的性生活不和谐都是出自一种逃避心理所不自觉做出的事。身为一家之主的辛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还要面对家人的无声责备又要不择手段地除去卡斯(尼古拉斯・凯奇饰)这个杀子仇人和家人的噩梦。

辛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和道义正是吴宇森影片里一直引人入胜的特质,尤其是在救卡斯儿子时表现出来的人情观念和卡斯为弟弟两次绑鞋带处。亲人于亲情费尽心思,男人为义放弃仇恨;卡斯两次为弟弟绑鞋带的事所表现的兄弟之情也前所未有地创造了坏人一律都是只做坏事,只杀人害人的规律,创造了一个新的坏人也有亲人也有人情味也会为亲情而动的有血有泪的真实的坏人形象。

在好莱坞叱咤了许久的吴宇森还是回来了,《赤壁》是他的一次回归,曾经用现代形式表现中国古代传统的仁义精神的吴宇森还是用中国式情义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完成了他一个寄望已久的心愿。

在罗贯中眼里,三国曾是一个靠着嘴皮子和搬弄是非才能苟活的乱世,他看到宽袍大袖的谋士们,在南方和北方都一样高大的殿堂上巧舌如簧,没看到城池与城池之间招展的旌旗和旌旗下猎猎的马队。

吴宇森表现的则是一个盛产英雄的时代,副产品是如云的美女和义薄云天的交情,看到一地风流的士为知己者死和漫山遍野的惺惺相惜,看到蒋干远远摇来的使船和诸葛先生刚刚放下的细瓷茶碗,看到独属于一个时代未曾舒展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