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口腔保健意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保健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保健意识

第1篇: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首先:这项检查是血常规里面的一项,指的是血液中淋巴细胞占到总体的一个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数字,随着身体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改变。

其次:我们知道,淋巴细胞是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一种白细胞,有些淋巴细胞的功能就是为了破坏肿瘤细胞、抑制病毒与细胞繁殖,如果你身体里遭受一些感染等,也会导致淋巴细胞比例的增高。

最后:在生活中,如果出现此种检查结果,但是受检者的身体并没有任何的不适,是不必去管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黔江城区口腔医疗专科的消毒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黔江城区内12家口腔医疗专科有关环境和物品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共检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108件,合格85件,合格率78.70%,有100%的单位存在不合格的情况,室内空气不合格率较高,医务人员手不合格率次之。结论口腔医疗专科消毒卫生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

【关键词】口腔消毒卫生结果报告

为了了解黔江城区口腔医疗专科诊疗环境和器械在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口腔医疗专科的消毒工作,以减少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口腔诊疗过程中,被病人的唾液、血液、牙齿切割组织或修复体材料污染的空气医疗器械和环境因消毒灭菌隔离不严格,造成的不同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于2012年9月对城区12家不同规模的口腔医疗专科进行了消毒卫生监测,总的情况较好,但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对黔江区城内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两家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口腔专业科室和10家营利性口腔专科诊所共计12家进行采样检测。

1.2方法

每个口腔医疗科室或口腔专科诊所采物体表面(托盘、操作台表面、无影灯灯把等)4件、室内空气(按医疗机构Ⅲ类环境,诊疗室面积基本都

所有采集的样品均在消毒处理后,医疗活动之前进行。采样和检测方法均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执行。

1.3结果判定

合格指所采样集样品的检测结果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标准规定。

2结果

本次共采样物品108件,包括物体表面48件,室内环境空气12件、医务人员手24件、使用中的消毒液24件。所有物品总合格率78.70%,其中物体表面合格率78.70%,、环境空气合格率合格率16.67%、医务人员手合格率70.83%,、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100%。

3讨论

第3篇: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由调查者统一填表记录,问卷不记名,要求研究对象独立完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口腔保健态度调查结果显示,600名大学生中,有487人认为口腔保健很重要,占81.2%,113人认为口腔保健不重要,占18.8%。在调查的300名男生中,有221名同学认为口腔保健很重要,占73.7%,79人认为口腔保健不重要,占26.3%;在300名女生中,266名认为口腔保健很重要,占88.7%,34人认为口腔保健不重要,占11.3%,见表1。在对自己牙齿美观和牙齿功能评价中,31.3%的大学生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68.7%的同学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在300名男生中,有35%的人对自己牙齿美观和牙齿功能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其余65%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在300名女生中,仅有27.7%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72.3%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见表1。在口腔保健态度方面,女大学生知道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的人数多于男大学生,对自己牙齿美观和牙齿功能评价中,满意度低于男大学生。

2.2大学生口腔保健常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度较低。知晓度较高的有23人,占3.8%,104名大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占17.4%,其余473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知道的很少或不知道,占78.8%。

2.3大学生口腔保健行为调查数据显示,在600名大学生中,每天刷牙保持2次者为115人,占19.2%;每次刷牙时间3min以上者仅66人,占11.0%;3个月内更换牙刷者257人,占42.8%;上下刷牙仅有58人,不到10%;经常使用含氟牙膏109人,占18.2%;经常使用药物牙膏者65人,占10.8%。经常使用牙签者74人,占12.3%;无人不食用甜食;经常喝茶者165人,占27.5%;饭后经常涮口仅98人,占调查者的16.3%。从调查资料中不难看出,大学生每天都坚持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健康意识较强。但由于缺乏口腔保健常识,刷牙的次数、时间和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坚持饮茶、少吃甜食,使用含氟、药物牙膏预防口腔疾病,预防口腔疾病的行为还不到位,导致蛀牙,牙疼,口腔异味和牙龈出血成为比较常见的口腔问题。

3结论

从600份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相当匮乏,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普遍知晓口腔疾病与口腔卫生状况成正相关,由于缺乏口腔生保健常识,导致口腔保健行为不太规范,使得蛀牙、牙疼、口腔异味和牙龈出血等成为比较常见的困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口腔问题。

4结束语

第4篇: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问卷设计

本研究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主观口腔健康程度、购买口腔保险意愿、口腔健康重视程度、口腔医保信息、口腔保险需求和基本信息共6个部分。

1.2调查对象及抽样设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7-8]选择成都市5所小学,其中武侯区2所,金牛区1所,双流县2所。小学内采用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在每所学校各随机抽取2~5年级的各一个班对其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成都市6~14岁儿童家长。排除标准:问卷空缺大于5%或有逻辑问题。

1.3统计方法

采取双人双盲录入法录入数据,录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562份,有效率86.46%(562/650)。男生297人(52.85%),女生265人(47.15%);儿童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14岁,平均年龄(9.36±1.62)岁;家长年龄(37.84±4.67)岁;家长学历高中及其以上者占76.51%(430/562);家庭平均人口(3.94±1.38)人;家庭平均月收入(6.80±3.70)千元。1年内儿童有口腔疾病治疗花费的家长为176人,占31.32%(176/562),平均花费(988.13±1499.36)元。

2.2口腔健康情况

变量“口腔疾病困扰程度”反映了每个调查对象受口腔疾病困扰的主观感受,满分为50,分值越高表示越不受困扰。本研究调查结果为40.39±8.35。单个疾病的困扰程度分值为1~5,分值越高越不受困扰;同时采用二分类方法,分数小于或等于3的儿童认为受到困扰。本研究受到各项疾病困扰和有购买保险意愿的人数和比例见表1。龋齿的困扰程度分值均值为3.40,受龋齿困扰的儿童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48.40%(272/562);牙周病的困扰程度均值为3.80,受牙周病困扰的儿童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37.19%(209/562);正畸的困扰程度均值为3.74,受正畸困扰的儿童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38.08%(214/562);外伤的困扰程度均值为4.49,受外伤困扰的儿童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13.70%(77/562)。

2.3口腔保健意识

有21.89%(123/562)的家长带孩子作常规口腔健康检查,46.98%(264/562)的家长在孩子感到轻微不适时即带孩子看口腔医生;有93.06%(523/562)的家长在孩子口腔健康出现问题时选择带孩子去口腔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家长自身做过牙周洁治术的比例为53.38%(300/562),1年以内做过牙周洁治术的人有21.53%(121/562)。

2.4影响口腔保险参加意愿的因素

本研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将因变量定义为“家长购买口腔保险意向”,为赋值法所得的每个调查对象对各项口腔疾病购买口腔保险意向的评价之和;自变量为其影响因素,将问卷中列出的口腔保险影响因素纳入模型,从中筛选出对口腔保险购买起到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首先应用相关性检验对变量进行初筛,对影响调查对象购买口腔医疗保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变量见表2。为了不漏掉可能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定为0.15,从中筛选出显著性变量。通过筛选,发现儿童年龄、家长年龄、家长最高学历、家庭人口、户口类型、口腔疾病困扰程度、1年内有无口腔花费、儿童口腔就医行为、就诊医疗机构、家长上次洁牙时间和有无其他的商业保险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这些变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儿童年龄、家长年龄、口腔疾病困扰程度、1年内有无口腔花费、家长上次洁牙时间及有无其他的商业保险对家长购买口腔保险意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表3)。方程经F检验得R2=0.320(P<0.05)。

3讨论

3.1研究意义

口腔医疗保险是指为了在口腔疾病治疗或预防性治疗中得到一定比例偿付医疗费用的险种。虽然口腔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开始起步,还没有实践经验可以证实它对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但从医疗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看来,医疗保险可以显著影响人的就医行为[9],促进对卫生服务的利用以增进健康。儿童口腔健康与家长引导下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密切相关。抓好儿童口腔健康是逐步改善人群整体口腔健康的重要举措。目前,从国家计生委到各级医院,都在强调儿童口腔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如何从个人角度来增强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是公共卫生、卫生经济都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目前,口腔疾病(主要指门诊就诊)没有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也多强调大病补充保险,对口腔保险的关注程度不够。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3]显示,35~44岁年龄组口腔保健消费患者自付率占87%以上,45~64岁年龄组达83%以上,儿童则更高。高自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口腔健康需求,是导致我国口腔疾病仍然存在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的治疗模式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口腔保健意识增强,口腔保险可以很好地满足口腔保健从意识转变为行为,改善人群的整体口腔健康。

3.2影响家长购买口腔保险的因素

第5篇: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认为健康教育后保健医生对口腔保健基本知识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3保健医生希望获得口腔保健基本知识的途径前4位的是网络、视频教育、文字教育(报刊、书籍、杂志等)、讲座,约占85%以上。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前托幼机构保健医生对许多口腔卫生保健基本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药物防龋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什么、竖式刷牙法的正确操作方法、牙刷不宜使用过久,多长时间即应更新等题目,答对率都比较高。

由此可见,妇幼保健工作者通过多种途经,进行的口腔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已产生出一定的效果,但对口腔卫生保健的某些基本知识还了解得不够深入,甚至还掺杂着一些错误的认识,答对率还不高。如防龋工作的重点人群是幼儿园儿童、保持乳牙健康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儿童从几岁开始就应该自己早晚刷牙等。通过健康教育,保健医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明显提高。

对于龋齿的预防,有些保健医生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我们对他们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更多托幼机构工作人员认识到龋齿对健康的严重危害,从而帮助幼儿及家长树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识。并认识到自我口腔保健的重要性。自我口腔保健是当前口腔卫生发展的大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增强口腔自我保健能力,进而促进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及龋齿、牙周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健康教育前保健医生对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很重要、乳牙迟早要换,乳牙龋病关系不大、为预防龋齿愿改变自己的行为等问题的正向态度率相对较高,说明部分保健医生对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一些不健康的行为都有一定正确认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如认为预防龋齿有些措施很麻烦,难以坚持、不认为乳牙健康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等。健康教育后这些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得到提高,教育前后差异性明显[4]。

第6篇: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关键词:口腔保健意识;问卷调查;亚洲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口腔疾病不止会单纯影响口腔健康, 还可能诱发或加重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肾病等众多疾病, 甚至对妇女妊娠结果有不良影响。然而大部分亚洲国家居民对于口腔的关注仍局限于口腔疾病的治疗而非预防。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中国,韩国,泰国及越南胡志明市居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进行调查,并与当前美国居民对口腔的关注度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以号召国民提高口腔保健意识与技能,形成预以防为主的良好口腔保健习惯。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口腔医疗保健制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3月~4月网上问卷,在全国各地收集了1041份有效问卷。(地域分布见附录信息)在韩国与越南胡志明市 (以下简称越南)通过网络及街头问卷各收集100份问卷。 在泰国通过分发问卷获得201份有效问卷。所有调查均征求调查者同意。

1.2方法 选取自行设计的《 大众对牙齿健康的看法和态度》对中国,韩国,泰国 和越南的数千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被访问者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和牙医医保状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筛选与分析。计算假定值(p value)及95% 可信区间并与美国今年的统计数据比较,得出各国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识和牙医保险的覆盖率,进一步探索造成不同口腔保健意识的因素。

1.3观察指标

1.3.1一般情况 包括被访者的年龄,居住城市,职业和收入。

1.3.2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 受访者的就诊的频率分为:从不, 牙齿不舒服才去,定期做牙齿检查,3种情况。

1.3.3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将所有被访者是否意识到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相关性作为对口腔健康重要性意识的观察指标

1.3.4 对口腔清洁的重视程度

1.3.4.1去牙科洁牙的频率 分为: 从不,1次/2~3年,1次/年,1次/6个月和清洗过几次。

1.3.4.2使用牙线的频率 分为:从不,偶尔使用,和每天使用。

1.3.5口腔医疗保险的覆盖率 询问所有被访者是否有口腔医疗保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TAT CRUCH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Z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 以P

2结果

2.1一般情况 中国接受问卷调查者1143 例,年龄12~60岁,其中12~17岁2例, 18~27岁385例,28~37岁554例,38~47岁167例,47~57岁49例,>58岁7例。

韩国接受问卷调查者100 例,年龄12~60岁,其中12~17岁0例,18~27岁 47例,28~37岁20例,38~47岁 19例,47~57岁 11例,>58岁3例。

越南接受问卷调查者100例,年龄12~60岁,其中12~17岁0例, 18~27岁 58例,28~37岁12例,38~47岁 21例,47~57岁 9例,>58岁0例。

泰国接受问卷调查者 201 例,年龄12~60岁,其中12~17岁48例, 18~27岁 96例,28~37岁35例,38~47岁 16例,47~57岁 4例,>58岁2例。

地域分布,职业和收入详见附录信息。

2.2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

2.2.1看牙医的频率 分3种情况:从不, 牙齿不舒服才去,定期做牙齿检查。

在中国的受访者中,从未去看过牙医的比例为9%, 只有在牙齿不舒服的情况下才去看牙医的比例为69%,而有定期做牙齿检查习惯的比例为22%。在泰国的受访者中,从未去看过牙医的比例为15%,只有在牙齿不舒服的情况下才去看牙医的比例为65%,而有定期做牙齿检查习惯的比例为20%。在韩国的受访者中,从未去看过牙医的比例为5%,只有在牙齿不舒服的情况下才去看牙医的比例为68%,而有定期做牙齿检查习惯的比例为27%。在越南的受访者中,从未去看过牙医的比例为8%,只有在牙齿不舒服的情况下才去看牙医的比例为64%,而有定期做牙齿检查习惯的比例为28%。

中国与韩国定期检查口腔的居民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P=0.5419);中国与泰国定期检查口腔的居民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P=0.2306);中国与越南定期检查口腔的居民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P=0.7657)。

2.3对口腔清洁的重视程度

2.3.1去牙科洁牙的频率 分为: 从不,1次/2~3年,1次/年,1次/6个月和清洗过几次。

在中国的受访者中,从没有过牙科洁牙的比例是35%,牙科洁牙频率为1次/ 2~3年的比例是24%, 牙科洁牙平均1次/年的比例是22%,牙科洁牙平均1次/6个月的比例是8%,有过几次牙科洁牙的比例是11%。在泰国的受访者中,从没有过牙科洁牙的比例是25%,牙科洁牙频率为1次/2~3年的比例是9%, 牙科洁牙平均1次/年的比例是32%,牙科洁牙平均1次/6个月的比例是17%,有过几次牙科洁牙的比例是17%。在韩国的受访者中,从没有过牙科洁牙的比例是16%,牙科洁牙频率为1次/2~3年的比例是14%, 牙科洁牙平均1次/年的比例是35%,牙科洁牙平均1次/6个月的比例是19%,有过几次牙科洁牙的比例是16%。

在越南的受访者中,从没有过牙科洁牙的比例是12%,牙科洁牙频率为 1次/2~3年的比例是4%, 牙科洁牙平均1次/年的比例是32%,牙科洁牙平均1次/6个月的比例是28%,有过几次牙科洁牙的比例是24%。

中国与泰国定期到齿科洁牙的居民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国受访者定期到齿科洁牙的居民比例低于韩国的比例(P=0.0228);中国受访者定期到齿科洁牙的居民比例低于越南胡志明市受访者的比例(P=0.003)。

2.4口腔医疗保险的覆盖率 询问所有被访者是否有口腔医疗保险。

在中国受访者之中,拥有牙医保险的人的比例为12%, 而没有牙医保险的比例高达88%。在泰国受访者之中,拥有牙医保险的人的比例为19%, 而没有牙医保险的比例高达81%。在韩国受访者之中,拥有牙医保险的人的比例为49%, 而没有牙医保险的比例为51%。在越南受访者之中,拥有牙医保险的人的比例为21%, 而没有牙医保险的比例高达79%。

中国与泰国受访者有牙医保险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71);中国与越南胡志明市受访者有牙医保险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89);中国受访者定期到齿科洁牙的居民比例低于韩国的比例(P=0.001)。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初步总结,拥有口腔保险比例越高的国家其居民定期检查口腔的比例越高。

3讨论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它不止影响着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呼吸系统等诸多系统并且与人的外貌形象和社会交往息息相关。众多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病会破坏牙齿和牙周支持组织,不仅会影响咀嚼和美观,还会影响正常社交和心理健康。未及时清除的微生物长期留在口腔中会导致口臭,糖尿病甚至加重 冠心病等诸多问题。所以口腔保健意识与技能至关重要。本研究 对中国,韩国,泰国及越南胡志明市居民对口腔健康关注度进行调查,进一步与美国居民当前对口腔的关注度的统计数据比较。

据此次调研发现,我国居民意识到口腔健康十分重要的比例仅为35%,远远低于美国居民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意识(68%[1],P

同时,调查显示我国受访者定期去齿科清洁牙齿的比例仅为8.31%,而35%的受访者从未洗过牙。定期清洁牙齿的人口比例小于韩国19%的比例,并远远小于美国62%的比例[5]。我国受访者中从不使用牙线的比例为43.39%。定期清洗牙齿和使用牙线有助于清除口腔中的微生物以及减少牙周病的发生。我国居民的牙周健康率仅为14.1%[6]。

此次调查研究显示,提高我国居民口腔保健意识与技能,形成预以防为主的良好口腔保健习惯十分重要。加强口腔保健的宣传教育非常必要,从小开始养成正确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据此次采访越南胡志民市居民,在2003年第二次教育改革后,小学加强了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教育,要求和鼓励家长带孩子去齿科做牙齿检查,并在学校内定期提供免费口腔检查。我国可以学习借鉴邻国之经验,在我国大幅普及口腔健康的教育及服务。

通过此次调研,口腔医疗保险应受到极大的重视。卫生资源有限和口腔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我国口腔卫生服务的完善性和我国居民的口腔健康水平。根据美国2009年全国统计,拥有医疗保险的人口中,97%愿意购买单独的更全面的口腔保险。我国可以学习国际的成功经验,将口腔商业保险作为口腔基本保险的有利补充。在基础口腔医疗保险被包含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给弱势群体提供优惠与便利。例如,我国邻国韩国给75岁以上需要假牙的老人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更全面的商业性口腔医疗保险的参与,如口腔矫正,全瓷罐冠牙修复等。同时政府的宣传与调控在商业医疗保险与资本性质医疗服务机构应发挥重大的作用。普及口腔医疗保险有利于鼓励居民定期检查牙齿,进而提高全民口腔健康率。

参考文献:

[1]9 The Long Group Consumer Survey, April,2008.

[2]NADP/DDPA Joint Dental Benefits Report [J].Enrollment, June,2009.

[3]U.S. Census Bureau.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8.September 2009.

[4]The Long Group Retail Dental Insurance Consumer Acceptance Survey [J].June,2009.

第7篇: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 169.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11-01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学生保健服务

口腔疾病是当前对人类危害大、患病率高的疾病,其中龋病是WHO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牙周病更是造成中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1]。据1995年全国第2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辽宁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9.49%,居全国首位;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4%,人均有4.38颗龋齿,其中患龋率农村为84%,城市为64%,与10 a前相比虽有下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很高。为让广大中小学生掌握更多的口腔保健知识,以便有效地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笔者谈谈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1 在中小学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恒牙萌出、乳牙依次替换的时期。恒牙萌出后易患龋,且此期为儿童牙颌系统的快速发育成长期,牙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恒牙牙合关系的建立和恒牙列的健康;而中学时期乳恒牙替换已经完成,恒牙牙合关系刚刚建立,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如果不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菌斑和牙石会对牙龈产生局部刺激,造成牙龈出血、炎症性肿大,引起牙龈炎。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2 学校口腔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与设计

2.1 口腔健康教育内容 学校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应循序渐进,根据学生年龄进行由浅入深的强化教育,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腔卫生知识,如口腔与牙齿的结构和功能、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及临床表现、口腔疾病的危害等;(2)口腔保健意识,如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定期检查与早防早治等;(3)口腔保健行为,如正确刷牙、漱口,选择保健牙刷、药物牙膏,纠正不良习惯(偏侧咀嚼、口呼吸、咬手指、吐舌等);(4)其他,如窝沟封闭与氟化物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龋病的发生,预防牙周病要不断地彻底清除牙菌斑,定期口腔检查与保健是保持口腔健康所必需的,吸烟和饮酒是口腔癌、牙周炎的主要危

2.2 口腔健康教育课的设计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应分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恢复牙颌系统的功能3个阶段进行。此外,还应设立实习课程,如自我观察牙龈颜色与形态、牙菌斑附着部位、刷牙前后清除牙菌斑的效果与牙刷的选择等。

对口腔健康教育的实施,可通过文字、电化、艺术等方式[3]:文字宣教包括传单、标语、图书、画册、各种报刊等,范围广泛,效果持久;电化宣教有录像、电影、幻灯等,形象逼真,通俗易懂;艺术宣教包括歌舞、说唱、戏剧、小品、诗歌、散文、故事、小说等,生动活泼。此外还可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学校讲课的方式进行。

2.3 注意事项 (1)口腔健康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易受成人言行的影响,往往以成人言行为准则,做事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对他们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要肯定与鼓励;中学生自尊心强,对别人的评价敏感,应鼓励和诱导,防止粗暴批评后使他们失去信心与自身口腔健康的责任感,且中学生开始喜欢独立思考,爱美心理明显增强,可以从文明与健康美学的角度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增强其主动参与的意识。(2)学校的健康教育要与口腔预防保健人员密切配合。学校不仅要把口腔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范围,而且要利用学生在校的时间,开展一定的防治活动。这时需要口腔预防保健人员的配合,协助选用有效的口腔预防保健措施,如窝沟封闭、氟化物的应用,同时提供口腔预防保健方面最新的科学信息,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口腔健康。

3 结论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必然会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胡德渝,主编.预防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4.

第8篇: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关键词:系统口腔护理干预;牙周病;保健知识

系统化整体护理主要是指基于现代护理,建立起意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将护理的各个环节和临床业务充分结合,使得护理以更加细微地框架呈现出来,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本文主要运用自拟问卷调查对系统化整体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分析患者接受干预后其掌握口腔保健知识的情况,旨在为牙周病患者提供理论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口腔科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门诊牙周病患者中选取54例,所有患者均为轻度牙周炎和慢性龈缘炎患者,其中女21例,男33例,年龄26~66岁,所有患者均满足以下条件:①患者在接受治疗前3个月时间内,均未服用过抗生素;②吸烟患者的烟瘾不大,吸烟量控制在10支/w以内;③患者的依从性非常良好,能够坚持按时到院进行随访;④无其他严重脏器疾病。

1.2方法

1.2.1采用问卷调查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了常见症状的认识情况、牙周病病因认识情况以及口腔卫生习惯情况等,采用同一份调查问卷对患者初诊以及就诊一年后情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了54份调查问卷,均成功回收,回收率达到了100%。

1.2.2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牙周病相关知识的交流,了解患者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使患者能够在沟通中逐渐完善牙周病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治疗配合性;②口腔健康教育:经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问卷调查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开展健康教育,主要加强患者对牙周病与牙石、食物嵌塞以及牙垢等之间的关系;牙周病可能带来的危害;牙周病经常出现的症状;牙周病的治疗、预防及疗效保持;口腔卫生与牙周病之间的联系等相关知识[1];③知道控制菌斑的方法:首先教授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刷牙,牙刷应当以软毛为最佳,将牙刷毛尖端对准龈缘,将牙毛与牙保持45°角,略加试压。其次,帮助患者掌握牙线的使用方法,以圈形法来使用牙线,牙线与牙面一侧紧紧贴合,使其能够进入到龈沟内,并以""形将邻面包裹,再贴近牙面使其通过切方的形式进行刮动,上述动作反复进行数次,将邻面菌斑能够完全清楚;最后,帮助患者了解牙签的正确是方法,更加适用牙间隙较大或牙间退缩明显以及根分叉病变的患者,在使用牙签时,应将其放入根分叉处或牙间隙处,使其侧面与根面或牙面仅仅贴住,再通过颊舌进行移动,使菌斑能够在摩擦中逐渐清理干净;④治疗中的护理:首先,应加强药物使用指导,由于牙周病属于感染性疾病,故临床较长使用甲硝唑、红霉素以及罗红霉素等药物来控制感染情况,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并对患者用药后反应进行了解;其次,加强冲洗牙周袋以及龈沟的护理,在医师进行牙周袋或龈沟冲洗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准备好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并配备好碘酚或碘甘油等,及时将其涂于患处,在运用碘酚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临近组织被灼伤的情况[2];最后,注意去除局部致病因素的护理。在此,以洁治术作为例子,在洁治术前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进行询问,确定其是否满足手术适应症,将结治的器械和洁牙机等手术所需物品配备好,尤其是抛光膏、橡皮磨光杯以及低速手机等,给予患者1%洗必泰溶液,叮嘱其含漱1min左右即可。在洁治术中,护理人员需配合医生,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⑤结束阶段护理:当患者治疗疗程顺利完成后,护理人员需为其交代复诊途径、用药方法以及复诊时间等相关信息;⑥复查护理:患者进行复查时,对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进行评估,使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和巩固。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在未接受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前,患者无论是对导致牙周病的主要病因,还是对牙周病与牙石、食物嵌塞以及牙垢等之间的关系均存在认识不到等情况,通过系统干预后,口腔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进行了解,全面掌握了患者口腔知识情况,进而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在干预中加强了患者牙线、牙刷等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对患者强调坚持3个月的复诊,使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同时复诊率也到了更好的保障,根据结果来看,通过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知识和牙齿保护技巧等均有了明显改善,由此可知,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的口腔保护意识和牙周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第9篇:口腔保健意识范文

【关键词】 口腔保健;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81.2 R 788 R 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92-02

龋病、牙周疾病及其继发病给儿童健康带来很大危害。WHO已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1]。学生时期是口腔疾病的高发期。中学生既处于容易患龋时期,又处于牙龈炎发病的高峰时期;学生时期也是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建立口腔健康新观念,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可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2]。为了解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分别于2008年2月27日和2008年6月20日对郑州市第二中学的139名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郑州市第二中学为目标学校,再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年级分层,随机选取初一到初三年级各1个班,共抽取139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初一学生47人,初二学生46名,初三学生46名;男生71名,女生68名。年龄为12~15岁。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2次问卷调查,2008年2月27日发放调查问卷139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2008年6月20日发放调查问卷139份,收回有效问卷13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参考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调查表,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集中问答式方法进行调查,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各调查1次。问卷包括3个部分:口腔保健知识12项,态度2项,口腔卫生行为5项,调查内容主要有牙釉质能否再生,龋齿病因和危害,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和窝沟封闭的作用,饮食护牙,牙间隙的清洁,牙刷的选择和更换,定期口腔检查;刷牙出血和发现龋洞如何处理;牙膏的使用,刷牙次数、时间和方法,进食后漱口情况。

1.2.2 干预方法 由专业医师对该初中年级的班主任进行系统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3个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2个部分:第1部分为口腔健康基础知识,包括乳牙和恒牙基本知识,牙齿的结构,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机理、危害和防治,牙菌斑的形成及其在牙病发生中的作用;第2部分为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保健态度,包括牙刷和牙膏的选择,刷牙方式、次数和时间,进食后漱口和含氟漱口液,多吃健康的食物,少吃含糖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病及时就医。使用健康教育处方,采取授课为主,并结合卡通挂图、电视动画和游戏的形式定期、定时开展健康教育。

1.2.3 质量控制 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考试,合格后才能开展健康教育。每次开展健康教育时应提前通知学生,参加者要签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所有健康教育课程;使用统一宣传资料,按相同进度进行健康教育。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后进行复检,发现错误及时修改。

1.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03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用VFP 6.0构建数据库,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过程中运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比较 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12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态度的比较 中学生口腔保健态度2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的比较 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5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口腔健康教育前中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就医态度优于王琳等[3]2005年的调查结果,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率高于冯奕文[4]2005年的调查结果。这与近些年来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推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关,尤其是对儿童和婴幼儿口腔保健的重视,从小做起,保护牙齿。

该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某些问题正确率较低。首先可能与家长自身有关。家长缺乏必要、系统、准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致使传递给儿童的信息不全面、不正确;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监督不够,致使儿童形成不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应注意自身的口腔卫生态度和对儿童的影响。其次,学校口腔卫生工作不到位。学校对中学生口腔保健工作不重视,参与力量薄弱,导致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效果不强,这也是学校口腔卫生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中学生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疾病就医态度和正确口腔卫生行为实践情况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改善,因此要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改善中学生口腔保健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应该重视健康教育的作用,联合多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5]。在学校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有效刷牙指导,可提高学校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加强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6]。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口腔卫生状况[7],经过有计划地开展系列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还可以纠正以前不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行为[8]。提示口腔健康教育在学生口腔保健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离不开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口腔健康教育的投入,制定正确的口腔健康教育指导方针,规范口腔健康教育的执行程序,明确口腔保健的发展方向,监督口腔保健工作的进展;另一方面各级口腔医疗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通过与社区、学校的合作,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推动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的开展;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区域内医疗单位的联系,系统、全面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4 参考文献

[1] 李刚,主编.口腔预防与社会医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1-134.

[2] 卞金有,主编.口腔预防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1.

[3] 王琳,林居红,刘渝嘉,等.重庆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91-94.

[4] 冯奕文.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 621- 1623.

[5] 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9.

[6] 韩晓兰,马燕,颜雨春,等.12岁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 557-3 559.

[7] 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 594-1 595.

[8] 武剑,阮世红,彭绩,等.深圳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04-605.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