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学范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区别;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从国内外大学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BA以来,管理经济学就一直是工商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然而,我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学位MBA始于1990年代初。可以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对建设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工商管理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许多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逐渐进入商学院的课程体系。然而,在工商管理学科的本科教育中,由于缺乏对管理经济学的了解,缺乏对它在工商管理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特别是简单地把管理经济学等同于微观经济学,因而在课程设置上,用微观经济学取代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课程,管理经济学在课程内容上确实与微观经济学存在部分的相似性,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关系?”“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与微观经济学有何区别?”这些问题一再被提及。由此我们深切地感到,只有厘清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明确管理经济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经济学简介
管理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盛行,成为西方管理学院课程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属于应用经济学科的范畴,因其强调应用的特点而与传统的经济学科相区别。管理经济学有许多定义,这同它有许多名称一样,较为常见的几种名称是:(1)管理经济学;(2)公司经济学;(3)经营管理决策分析;(4)经营管理研究。实际上,许多差别是语义学上的,真正理解这门学科还在于明确其本身的内容、方法,它在管理领域中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学科(包括传统的经济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盈利性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实现组织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经理必须对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问题,从日常工作的问题到制定未来计划等做出决策。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需要对决策的技术与环境状况有清楚的了解,把经济理论用来解释与分析有关的技术条件和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将会对合理决策起很大作用。因此,经济理论对于分析经营管理的现实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经济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和它对决策过程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管理经济学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一门学科。经济理论对于管理经济学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建立有助于认识管理问题结构的分析模型、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方法、以及澄清用于经营管理分析的各种概念,防止经理犯概念的错误等。因此,管理经济学是由作为分析经营管理的合理决策问题的那部分经济知识或理论所组成的。有的学者认为,管理经济学是利用经济概念和经济分析系统提出合理决策的学科。通过考查管理职责的特点与经济理论在帮助管理完成这一职责上的作用,可以获得对管理经济学特点的一个全面认识。如前文所指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依据某些预定要实现的目标来做决策和执行这些决策,正确的决策是成功经理的首要诀窍。管理经济学所着重的,是经济理论中与企业管理决策最有直接关系的那些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说,管理经济学可以说是传统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两者之间的一道桥梁。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示意图表示了上述管理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经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典型问题和现实问题中的桥梁作用。
三、管理经济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地位
每一门学科之所以得以成立,关键在于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这也就构成学科之间的基本区别。如果说,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基础理论,那么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则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如表1所示,管理学科的课程一般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与公司管理活动中的内部职能部门有关的课程,管理学院一般都设有这些部门或系。第二类课程涉及管理技能、方法、技术、手段的内容,称之为工具课程。考虑到管理经济学与决策科学和方法的关系,也把它列入此类课程。常常有的课程跨及两个领域。例如,会计──它是企业内部的一项职能,但又是企业任何部门都要使用的一种工具。因此,会计既列作职能课程,又被看作是工具课程。第三类是某些与专门业务领域有关的课程,如银行管理、保险管理等。专门业务领域课程的界限也相当分明,它们在管理课程中的地位比较明确。不同的管理学院,侧重领域和特点不同的专门领域课程。第四类课程可称之为综合课程,包括战略管理、产业组织、企业文化、企业伦理等。这些内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是企业内部不一定设置专门的有关部门。第五类是综合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有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并用以指导其发展。管理经济学和管理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就占有这样的地位。著名管理学家孔茨在其论文《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中,曾较系统地论述了管理理论在管理学科中所起的核心作用。[1]
四、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管理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联系首先在于企业管理学科所获得经济理论的支持。从国外管理学院、系科的发展来看,绝大多数最初只是经济学系里的一个部门(如部门经济教研室),其课程偏重应用与实务。后来,随着商科课程的不断扩增,终于另行成立管理学院(或称商学院)。管理学院成立之后,与经济理论的距离似乎愈来愈远,人们也已日益认清这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很明显,经济学家要想描述企业经营活动并帮助企业确立规范性的目标,他们就必须对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管理实务有深切的认识,但这显然并非经济学家之所长。与此同时,商学院的教授们也日益认识到经济学家在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因此在西方商学院的课程中,管理经济学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经济理论对管理经济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有助于认识管理问题结构的分析模型,这些模型能帮助决策者去除可能妨碍决策的次要因素,聚焦于主要问题。二是提供管理决策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往往无法直接用于解决具体问题,但对于提高管理者的分析能力确实是有帮助的。三是厘清管理决策中涉及的各种概念,防止管理者犯因混淆概念而导致的错误。必须强调的是,虽然管理经济学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对于企业和经理最为重要的应用部分,但是,不能将微观经济学等同于并替代管理经济学。
换言之,有关厂商的传统个体经济理论固然是管理经济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但并非等于管理经济学。因为管理经济学在分析起点上,把厂商视作一个经验上的实体(而非一个理论上的抽象构造),必须考虑理论模型在若干限制条件下的可实行性。在分析内容上,涉及风险与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投资、财务等问题,以及需求、生产与成本函数的测定;在分析工具上,则包括统计决策理论、线型规划、博弈理论、计量经济学、模拟模型,以及电脑技术,所有这些,都非传统个体经济理论所能概括。与微观经济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同,管理经济学主要是规范性研究。规范性研究不满足于描述经济主体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而会进一步指明经济主体为了达到期望目标所应当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微观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如何运行,而不涉及其应该如何运行,管理经济学则尝试建立一系列规范和方法,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例如,对于通用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它如何进行产品定价是微观经济学所关注的,它应该如何定价则是管理经济学考虑的,这构成了两门学科的重要区别。在管理决策方面,管理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找出企业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供答案,使管理方面做出较佳决策。但是,经济学家并不实际就企业做出决策,而是经理在作决策。应当指出,管理经济学必须从实证分析出发进行研究。因为我们首先并且必须对所处的现实世界,诸如企业环境、制度环境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两者之间的不同,还特别体现于所研究问题上的差别。在经济学理论中,研究的重点是市场而不是企业。经济学在讨论经济问题时,主要着重于生产资源如何经由市场上众多个别选择的交互作用,分配在整个社会的各种广泛用途上面(市场机能或自动性的分配过程)。在市场机制下,市场力量支配着企业及其经营活动。市场对企业的产出进行检验,企业则必须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由此实现资源配置。
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是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中,企业是同质的,因而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只能被动地对市场做出反应。管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正好相反,其更为关注的是企业而非市场。管理经济学理论将市场视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并质疑完全竞争市场的现实存在性。作为完全竞争市场重要特征的企业同质假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企业的真实实践相悖的。现实中的企业在资源禀赋、能力、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企业有强烈的动机避开同质化陷阱。因此,企业的决策既受到市场的影响,也受其内部要素制约。企业与市场相互作用,企业家和企业引导市场、创造市场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经常被忽略的一面,而其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另外,管理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有一定联系,而微观经济学没有。在产业经济学中普遍采用S-C-P分析范式,即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效果(performance)范式。S-C-P分析范式的主要方面在管理经济学中都有涉及,在该分析范式中,产业结构是后两者的原因。相当广泛的研究证实,行业中公司的集中程度越高,市场力量就越大,相应的利润就越高。在管理经济学对公司行为进行分析时,非常注意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特别是行业结构与竞争行为。另外,管理经济学中所引用的波特的五力模型就是基于对行业的分析。
五、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
在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上的区别在经营决策分析中,管理经济学把经济学理论和决策科学联系在一起。经济学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中有一部分与企业决策有关。管理经济学吸收了这一部分的微观经济学内容(如需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分析),同时也吸收了经济理论中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博弈论、委托理论)。之外,管理经济学还吸收了大量决策科学的内容,运用最优化技术,包括微分学、数学规划等来为决策者确定最优方案。作为对最优化技术的补充,管理经济学还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估计相关变量间的关系,并对数值做出预测。我们参考了西方众多经济学家的相关著作,包括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PaulA.Sam-uelson&WilliamD.Nordhaus)[2]、罗伯特•平狄克和丹尼尔•鲁宾费尔德(RobertS.Pindyck&DanielL.Rubinfeld)[3]所著的具有代表性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以及布鲁斯•阿伦(W.BruceAllen)等[4]、詹姆斯•麦圭根(JamesR.McGuigan)等[5]的被广泛使用的管理经济学教材,对两门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
1.管理经济学强调对统计学方法和最优化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理论的可操作性。虽然管理经济学部分理论来源于微观经济学,如需求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但仔细分析即可发现,这不是简单的借用。以同为两门课程的教学重点的需求理论为例,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市场均衡分析,关注市场力量能否推动相互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需求理论仅仅是市场均衡分析的一个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者,是难以将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直接用于确定对企业特定产品的需求的。例如,绝大多数经理人都知道,价格上涨会导致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量下降(这是微观经济学所揭示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对于特定幅度的价格上涨,企业产品的需求量到底会下降多少(这正是管理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相比之下,虽然管理经济学也以“经济人”为基本假定,同样采用边际分析方法,但它侧重于需求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从理论上明确了影响单个商品需求的相关因素后,更进一步给出了估计需求函数的具体方法:消费者调查、市场调研,和回归分析法。这就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得以利用相关的数据,拟合出需求方程,进而利用需求弹性,制定企业的相关策略,如价格调整的方向与幅度、是否需要对竞争者价格变动做出的反应,等等。可以看到,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纯理论分析,而管理经济学则力求为企业管理者的日常决策提供分析工具。
2.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目标进行简单假定,而管理经济学则提出了一套有层次的企业目标体系。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所研究问题上的差别决定了二者在课程内容上的差别。微观经济学把企业作为一个抽象的个体,没有兴趣去打开这个黑匣子,自然也就否认企业的异质性。这集中表现在对企业目标的认识上。微观经济学将企业目标简单化,假定所有的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无一例外,并将之作为构建众多模型的理论前提。然而在现实中,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追求的目标也不尽一致。承认这一点,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企业是谁的?在传统的资本主义早期,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决策机构单一,企业的运作由出资者负责管理。这种企业很少雇用管理人员,可称为雇主的企业。雇主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逐步转变为企业家的企业和家族式的企业。在企业家的企业中,股东往往是创业企业家的家族成员、朋友和关系较深的商业伙伴,因而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密切的监控。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虽然会由职业经理人担任一些中下层管理和上层管理职位,但创业者和出资者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对企业的控制。随着企业家的企业规模扩展,企业所有权不断分散,股东不再具备从事高层管理的技能和知识,于是职业经理人开始掌管公司的大小事务,企业家式的企业由此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企业。雇主的企业和企业家的企业是由所有者控制的,所有者目标明确,就是追求利润,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这类企业的目标并无不妥。但经理人的企业由于存在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经理人具有相当大的管理自,他们追求的目标就不再是单一的利润最大化,而可能是包括销售收入最大化、企业增长最大化、公司经理的个人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在内的多元化的目标。正是基于对这一重要问题的认识,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把对企业目标的分析涵盖在内,提出了一个由多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并进而对现代企业中广泛存在的委托问题进行讨论。
3.在企业竞争这一重要问题上,微观经济学仅仅聚焦于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竞争,而管理经济学则围绕企业职能对竞争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深入的探析。企业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的企业价格与产量决策,以及短期与长期均衡。对于实践中企业之间丰富多彩且不断演变的竞争手段,微观经济学完全不予置评,而管理经济学则高度关注企业竞争的各个层面,采用区域、行业、职能等不同维度对竞争进行分类,以期实现对企业竞争全貌的了解。同时,管理经济学对企业竞争实践的最新动态非常敏感,针对新经济条件下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的现象,提出了基于时间的竞争;针对越演越烈的不兼容的技术之间争夺市场支配权的状况,提出了标准竞争,并进而区分了标准之间的竞争和标准之内的竞争,明确了信息竞争、技术与创新竞争、筹供竞争、成本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产品竞争、促销竞争、服务竞争等标准内竞争的具体形式。由此可见,从课程内容上来看,与微观经济学相比,管理经济学更贴近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它所揭示的理论和方法也因此具有更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六、结论
作为一门在传统经济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管理经济学吸收了许多经济分析的概念,把经济理论家的纯理论分析和管理者面对的日常决策联系起来,为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问题、课程内容上都存在明显区别,不可混为一谈,而这种差异也是不同学院在课程设置时应该认真考虑的。以培养经济学者为目标的经济学院将强调市场均衡分析的微观经济学设置为核心课程,这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的商学院若也重微观经济学而轻管理经济学就值得商榷了。对于未来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更重要的不是纯理论分析,而是能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而后者正是以单个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承认企业异质性,并不断吸收经济理论、决策理论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已用的管理经济学所能提供的。
参考文献: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微观经济学(19版)[M].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第7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布鲁斯•阿伦,尼尔•多赫提,基思•韦格尔特,埃德温•曼斯菲尔德,著.管理经济学(原书第6版)[M].毛蕴诗,刘阳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产业经济,也许对于许多人而言,不过是浏览报刊时,连概念都未来得及形成便一扫而过的词眼,但对于每位产经人,却永远有一种温暖的亲切感和充足的幸福感。我与产业经济的结缘实属偶然,如今要用文字去一一述说它的内涵,有兴奋,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宏观与微观中,发现产经的意义
谈到经济学,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是一门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学科。那么何为产业经济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确什么是产业。产业即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文化、教育……总之,它概括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活动。
产业经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对于这个富有学术意味的命题,或许我可以随手翻开《现代产业经济研究》,指着一段加引号的表述完整严密几经修改完善的定义向你逐字解释,这样的方式严谨省事,却毫无意义。产业经济千姿百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对于我而言,它是经济学研究中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片博大精深的领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观经济领域。
首先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来感受微经、宏经、产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我们每天所进行的个人消费,所购买产品的价格波动,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怎样实现利润最大化等问题,都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即社会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政府)的决策问题;而国民经济增长,政府利税调整,通货膨胀及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涉及到国民经济宏观现象的问题,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简而言之,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是厂商和消费者个体的关系,而宏观分析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产出问题。在这两者之间仍存在一片广阔的研究领域,如一些生产、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发展,这些经济组织集团本身的演进发展及其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等经济现象,对这些经济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研究就属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因此可以发现,产业经济学既与宏经、微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内容,它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这也是产业经济学之所以被既注重经济总体水平的增长,同时又需要关注民生的政府所偏爱的原因之一吧!
理论和实践中,体味产经的丰富
我一直很喜欢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概括产业经济学的专业特色。试想在上午的反垄断经济学课上,刚刚讨论过政府竞争政策的制定,中午关注新闻时,就看到发改委对于电信和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的调查,便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经济学的影子,用经济学的理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现象,这是学习产业经济学乐趣无穷的过程。
产业经济学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产业经济学区分于其他商科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的重要体现。经济学更侧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和解释等,而金融学相对而言偏向实务,例如建立金融模型,对于数学和计算机的要求相对较高。与这两者不同的是,产业经济学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上,我们相继学习了产业经济学、企业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无论是研究企业行为、政府政策还是产业的空间布局,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而又是产业经济的整体研究范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大三的我回顾这一两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越来越感觉到它们的价值所在,产业经济这样一个原本迷糊的学术名词在我脑海中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
兴趣和梦想中,确定产经人的未来
不知道这样的两个词能否引发你们对于就业的一点联想。除少数潜心学术的同学会选择做研究这条出路,大多数人是需要走上社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相关领域做出贡献的。产业经济学属于典型的应用经济学范畴,其学科设置的初衷便是培养学生成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合格的专业工作人才,因此,对于就业的关注,是产经人一直以来的兴趣所在。
产业经济学有着广泛的令人心动的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去政府部门,分析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变迁和产业竞争等方面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的“抓手”;可以到银行工作,做信贷审核员,根据行业发展背景和企业组织、经营、竞争的知识,对信贷投放进行分析判断,做好信贷审核工作,这是银行最基础的工作,是行长必备的素质;可以到证券和基金公司工作,从事投资策略分析、行业研究甚至首席经济学家,主要内容是对行业变化、企业经营进行深入研究,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咨询,这是当今经济学专业最有“钱途”的工作;可以到各行业的公司工作,一般进入公司战略发展部,尤其是大公司,主要内容是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状况和发展挑战与机遇,企业组织、经营和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变革等,是未来成为cEO的基础工作;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或自己投资,例如与他人合伙创业、合伙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加入私募基金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学科渗透;政策相关性
一、 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
产业经济学是通过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二者内在联系来探索产业组织与产业活动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于其自身研究方向的限制,产业经济学必须要紧密围绕企业、行业以及市场三大要素,并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探索不同类别不完全竞争案例的实证含义以及规范含义,从而为参加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产业经济学的演进过程,在经济学领域主流的观点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九世纪末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开始出现,也就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上世纪中期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初步形成,也就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的中级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以及爱经济活动中的实践得到了充分而快速的发展,从结构上看,产业经济学开始分化出了几个较大的分支:结构主义学派、效率主义学派以及行为主义学派。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结构主义学派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反垄断反集中的结构主义主张,效率主义学派则提出了放任自流的市场政策主张,但是二者从理论角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的,即决定生产者与营销者利润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学派在理论上是对立的,而市场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由——宏观调控——自由”的模式,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个学派的政策观点都会得到应用,也正因此,西方的经济才得以稳步快速地发展。
二、 新时期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特色演变
上世纪提出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是在市场发展较为不充分、不成熟的条件下提出的,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技术、交易成本以及企业组织的作用。在宏观调控的问题上,效率主义学派也没有将产业政策研究并实行的成本考虑进去。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各国的经济都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发展,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逐步成为了现代企业结构的一个典型特点,各国的产业政策也由针对国内转变为保护本国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逐渐显得捉襟见肘,新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呼之欲出。
二十世纪末,新的研究方法以及高级的经济学家加入了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来,对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突破和再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现在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主流学派,即延续着结构主义的“结构——效率——绩效”的路线继续发展,他们的新特点是加重了对市场的重视,将市场条件与企业行为作为一种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外力,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探索产业组织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点。成功地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产业组织学的理论进行了升级,逐步形成了双向动态的行为主义新产业组织学理论。而另一个方向则是延续了效率主义学派的特色,把研究的重点放入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以及结构演进,从而形成了新产业组织理论。这种理论突出了市场行为的重要性,将市场结构看做受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影响的外在变量,从企业战略入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博弈论、推理演绎法等新方法,将产业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进行了统一,从而让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变得更加科学严谨。然而该方向研究的理论色彩日趋浓厚,对于分析模型的重视日益减弱,甚至有时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经济现象,但是理论与实证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促进产业经济学的成熟,也使得经济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演进。
三、 产业经济学对其他经济学科渗透的演变预想
(一)产业经济学向微观经济领域渗透
产业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发展起来的,微观经济学更加关注实际的经济现象,产业经济学则更加关注企业关系、一体化进程、对政策的影响等。正因为其关注方向更加偏向宏观,所以产业经济学可以解释垄断程度与企业债务的关系。
随着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关注点逐渐转入公司内部活动,产业经济学向其他领域的渗透也正在加速,一些本属于管理学研究范畴的内容在产业经济学也得到了研究,例如效率合同、人力资源开发、信息传递、组织结构设计等本属于管理学研究的领域,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也对其进行了相当的借鉴。波特将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公司战略理论进行了很好的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公司战略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形成以及产业经济学向微观经济学领域渗透。
(二)产业经济学对宏观经济的渗透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它忽略了结构、个体、产品,因此其作出的政策参考很容易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由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并形成寡头经济的现实,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就必须要关注到寡头经济。这就需要产业经济学在结构上与宏观经济学进行统一协调,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渗透到宏观经济学领域,从而形成更加科学、细致的理论来指导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
(三)产业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渗透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这是一种不良的市场行为,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只关注进入,不关注重复。要解决这个发展经济学未曾关注到的问题,就需要产业经济学将自身的结构理念和效率理念引入到发展经济学中,打破政府的完全垄断,通过内部优化来提高产业内部的效率。
四、结语
不同历史时期的产业组织理论,根据当时的经济环境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管是结构主义学派、效率主义学派还是新组织经济学,其实都是在“结构+效率+绩效”的框架中变化的。随着产业经济学不断与现代的经济环境相协调,信息时代模块化的残叶组织研究已经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未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也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参考文献:
[1]现代产业经济学 戴伯勋、沈宏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5-18.
[2]产业经济学 邓慧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37-41.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
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
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关键词:经济学;商学素质;课程体系
在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具备商学素质的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跟上这一发展趋势。基于此,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提出加强学生的商学素养,并付诸于实践,针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经济学课程。本文在实际教学的基础上,研究构建针对非经管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完善专业课程结构,拓展专业发展方向
合理的课程结构应是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调整,拓展专业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讲授经济学基础原理与方法论,普及市场经济基本常识,掌握各种具体经营管理方法的课程。开设本课程对于非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拓展专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例,在外语系、计算机系、人文艺术系等非经管类专业开设了此门课程,经过多年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外语系的学生把专业知识与经济学基本知识相结合,可向国际贸易方向发展,拓宽了专业领域。计算机专业学习相关的经管知识,可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人文艺术系的新闻专业学生把专业知识与经管类知识相结合,向财经新闻方向发展,能更好的胜任今后工作需要。由此可见,在非经管类专业普及经济学教学不但能强化专业技能,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满足社会岗位需求。
(二)培养学生商学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宗旨,以强化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为目的。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职业能力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开始从单纯的具体岗位的单项技能,扩展为管理者技术技能、理论知识、商学素质等合一的综合能力。这要求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将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经济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调控经济的方针政策,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环境。
(三)课程综合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各高校对实践性教学越来越重视,这必然要求调整传统的课程学时结构,做到在较少的理论学时内,高效率地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从而使课程综合化的要求日益迫切。财经院校非经管类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此类院校的天然优势,明确经济学课程在非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将经济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形成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非经管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经过简化处理之后,也可作为经管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建立现代经济管理的理念,培养经营管理意识;二是结合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习目标;三是提高学生的商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宽今后就业领域。这三方面教学目标是有机联系的,层层相扣的。第一方面目标是课程的直接首要目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论,形成初步的经济思维。在第一方面目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学生内在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自己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在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之上,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商学素质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安排
各个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分布特点,对非经管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合理安排教学。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例,本课程安排16课时,每次2课时,分8次上完。学生可以以系别、专业为单位编排上课班级。具体上课可采用讲座形式,把本课程内容分解成八个有机联系的部分,每一部分以案例、原理、方法论贯穿起来,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这样做既考虑到了非经管类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也兼顾到了课程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为了突出经济学的实践应用性,本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以企业角度的经济学为主线,将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应用经济学知识相融合,介绍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微观经济内容、宏观经济内容、国际经济学内容,按照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形成针对非经管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新体系,如图1所示。分为微观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基础、国际经济学基础三大板块,总共八个部分(对应八次讲课),并据此组织编写教材。
第一,通过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观察、分析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微观经济学的4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在第1部分中,提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就是从研究如何利用和配置经济资源开始的,因而需要选择相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引出市场经济价格理论,分析供求关系。由供求关系联系到供求双方消费者和生产者,并在第2、3部分中分析他们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价格和利润成为调节货币和资源流动的信号。据此展开第4部分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内容的论述。通过微观经济学4个部分的学习,帮助学生从理论的层面上把握经济问题,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经济理论支撑,达到培养其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结合南昌商学院的实际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经济理论的阐述不是照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站在企业的视角进行阐述,密切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学生学以致用。
第二,通过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整个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间的关系。从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阐述开始,介绍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评价指标及其经济意义,引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使学生对宏观经济整体的运行有较好的理解。同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多种复杂的因素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使整体经济运行偏离预期的目标,产生宏观经济的波动,需要政府进行调节,由此阐述宏观经济政策。当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更多的从企业经济学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企业的视角,介绍有关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重点探讨政府的宏观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外部环境依据。企业经营者只有深入研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预期经济政策对企业诸方面的影响,才能用战略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制订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提高其驾驭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第三,国际经济学基础先介绍国际贸易理论,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以及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性。首先,由国际贸易产生了国际收支问题,从而引出贸易保护内容,进而分析从企业角度如何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其次,简单介绍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的基本常识,探讨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与进行国际投资时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及时规避风险等问题。
上述三个部分内容并非简单罗列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组合起来,其中每一部分不求学科体系的系统完整,但整合以后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新的内容体系,形成企业角度的经济学。从南昌商学院的实际教学来看,这样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符合“必需”、“够用”的原则,学生也容易理解接受,也符合“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四、教材建设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符合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教材,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并以上述第三部分内容体系的构建为指导,编写一本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对于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笔者依据南昌商学院这几年的实际教学得出了课程教材建设的几点体会:
第一,根据财经院校非经管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编写出版适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按照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教材的设计与编写必须突出经济学教育的特色。既要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也要应着眼于企业经济管理岗位的诸多实际需要。
第二,改变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以原理、范畴、概念为主线的传统教材结构形式,采取以主题或讲座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突出经济学的实用性,并兼顾趣味性。例如,阐述某一理论时,用案例分析引入,或介绍了理论之后,用案例来论证等。在叙述上,描述性分析与规范性分析的相结合,即除了在文字上论述理论、思想、方法外,尽可能地运用流程图、示意图、例表以及模型等加以规范,以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第三,注重知识传授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即在教材中附上案例分析题和实训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雪莲.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9(10).
2、李学毅.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类专业办学特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杨加强.普通高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4、古丽孜拉.谈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7).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实践;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
西方经济学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是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管理类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在实践中能对经济学原理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课程实践是培这一能力的有效手段。
1、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教学内容中有大量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图形和数学推导的公式,由于学生接触社会比较少,对这些抽象的概念难以接受,大多数同学出现听不懂,学习吃力并失去兴趣。通过课程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一些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概念的深刻理解,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加深对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因此,课程实践教学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是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理解的需要。
西方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其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市场理论,均与现实密切相关;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总需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也与生活生产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要学生学好并熟练掌握这些理论,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实践教学可以将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机地结合,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3、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实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热情,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理解,而且也可以通过课程的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程实践实际上就是要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把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习惯。只有通过课程实践,才能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制约因素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其课程实践教学开展较为缓慢,许多高校依然滞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上,究其原因,主要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制约。
1、观念上轻视课程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一种误区,一直采用纯理论教学模式,认为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原理可以通过图表和公式推导实现对经济理论的理解,主观认识上,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各高校普遍存在对课程实践弱化现象,导致教学计划上未安排相关实践课时,即便少数学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了西方经济学实践课时,实践课时也很少。这种主观上轻视课程实践教学,导致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环节难以开展。
2、课程实践教学实施途经难。
虽然高校面对人才培养新形势要求,不断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依然存在难以实施。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没有适合西方经济学的实践软件,与其他专业课程比较而言,缺乏实践的平台,无法实现实验室教学;其二,西方经济学多位合班课程,并且同一学期多个专业同时开课,人数之多给课程实践带来难度;其三,理论教学课时与课程实践课时冲突,难以合理安排课程实践。
3、缺少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目标。
西方经济学课程涉及抽象概念多、公式多、理论多,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宽,其实践环节的设计比较复杂,而且难度也较大。目前,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计划中,还没有形成优化的课程实践方案,实践环节和活动的具体目标没有落实到实处,实践教学内容还没有细化的各章节,这给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实现的模式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实践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补充而非替代,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做实践的,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是相辅相成。有关实践的模式研究有很多,纵观以往的研究,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三种模式实现:
1、课程的认识实践。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相关章节内容安排学生认识实践,比如,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章节中,可以安排学生到社会实践中了解一些产品价格水平,了解企业生产状况、成本状况以及销售状况,通过认识实习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热情。认识过程在课外进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总结交流在课堂进行。
2、课程的调查实践。调查实践是对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深度理解的过程,教师依据课程大纲要求,规定内容,学生分组开展相关内容的调查研究,例如,学生可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地方GDP的构成及增长趋势、通货膨胀效应等进行调查分析,切实做到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调查分析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过程在课外进行,交流安排在课堂进行。
3、课程的研究性实践。研究性实践教学是将西方经济学中的研究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通过教师命题或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分组专题研究。例如,对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方式持续性的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实践安排在课外进行,研讨在课堂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芳,涂宇清,华钧,秦海英: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
著名经济学家、北大经济学院教授平新乔的办公室里有两座“高山”。
肆意摆放着、垒起来接近天花板的两座书山,像摩天大楼一般矗立、排列在这间小屋内,使人仿佛置身于书海世界。窗外清晰可见的北京西山,在冬阳照耀下显得沉稳、安静。相较之下屋内倒是有着活跃的气息。
“这里,就是做学问最好的地方。”平新乔说。
勤奋的幸运者
书,是平新乔一生的“密友”。
1954年生于绍兴乡下的平新乔自小就嗜书如命,“家里没有书,但基本村里所有能搜集到的书我都看了。”平新乔笑着回忆道。钟灵毓秀的绍兴赋予这位农家子弟好学的天性和出众的记忆力,而在小学编辑黑板报的经历也锻炼了他的文字表达能力,看似平常的技能则在日后成为了他的求学敲门砖。
1970年,16岁的平新乔因编辑墙报受到绍兴文化馆认可并被推荐,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进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这也是平新乔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当时的上海华东师大聚集了多位文史方面的名家,如哲学史的冯契,经济学的陈彪如,中国近代史的陈旭麓等。从他们身上平新乔看到了在学术、求知上新的道路和境界。这3位名家都对平新乔有过单独辅导。“当时的华东师大在文史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我有幸受教于他们,真的是受益匪浅。”平新乔在此期间通读了马恩全集、列宁文选和选集等书目。靠着勤奋与努力,他为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华东师大学习不到两年时间,平新乔又被抽调到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那时也参加到上海市委写作组下经济组内学习《资本论》。在这里,每周五会定期举行有关上海财贸、商业、金融和进出口等方面的经济会议。“我大开眼界,这些实际情况让我看到了经济是如何真正运行的。”平新乔说道,“可以说这段经历令我豁然开朗,当时研读《资本论》时有关流通、银行方面的知识一下清楚了。”
1973年,平新乔的毕业学术论文刊登在《文汇报》上,他告诉《经济》记者,“这就是我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开端。”毕业后,刚满19岁的他在华东师大留校做了教员。“从这一点说,我是很幸运的。”
坎坷的求学路
如果说此前平新乔的人生道路是意气风发的平顺,那么之后的求学道路便是崎岖不平的坎坷。
在时期,他屡遭磨难。关于平新乔的审查终于在1978年结束,之后他被分配到上海体育学院教课。一心向学的他接连报考了两次研究生:一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一次是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然而阻碍他的并不是成绩,政治审查这堵高墙两次将他拒之门外。
“我很肯定地知道中国社科院和复旦大学都已经决定录取我了,因为他们都过来调档案了。”平新乔说道,复旦大学的老师都跑到他的母校华东师大进行了调查。碍于各类因素,中国社科院和复旦都放弃了笔试成绩出众的平新乔,甚至没有任何理由。平新乔自己对此也很释然:“想到在写作组的经历,我是逃不掉的。”
或许有着真正求知欲的人并不十分在乎环境的影响和命运的捉弄,对他们来说,既来之,则学之。平新乔并未就此放弃,他用自己的方式在上海体育学院走上了独特的求学之路。
由于当时运动员需要学习的知识有限,平新乔的教学任务并不是很重,因此也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回忆起上海体育学院,平新乔说道:“那时体育学院格外重视英文。因为体育是中国开放比较早的领域,游泳、体操、排球这些项目的突破需要引进、翻译大量外国资料,所以体育学院学习外语的风气甚至强于华东师大。”于是这段时间内,英文书籍成了他热衷的对象。后来在体育学院的英文考试比赛中还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另一个举动便是平新乔经常骑车到距离体育学院不远的复旦大学去旁听。他旁听了复旦经济系77级的全部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的课程和经济史、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等。他甚至还通过电视自学数学、物理和化学。而这一切的背后仅仅是因为他很“喜欢”。
平顺,坎坷,对于一位执着的学者都是暂时的风景,平新乔从未忘记他的方向。1983年,已然29岁的他以“再试一试”的心态报考了北大经济系。以破北大纪录的《资本论》考试分数成功通过笔试,陈岱孙先生的面试也十分顺利。但平新乔心中忐忑着的却是最后的这一道政审难关。所幸在陈岱孙先生的保护和周旋下,平新乔终于跨过了那道艰难的槛。正式进入北大经济系,平新乔感叹道:“好像自已又活了过来。”
北大与留学
在平新乔看来,北大、北方所特有的厚重文化让他深感自如,“对比上海的敏感、前沿,这里学术氛围更浓厚些。”
到了北大,平新乔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专业经济领域的学习。直到去美国后他才发现,70年代所学习的其实是属于社会学的范畴。这中间巨大的差异敦促他奋进。在北大时,平新乔保持着每天将近100页的英文原著阅读量,同时也在不断地补齐各类数学工具,一直到1989年留学离开北大。
其间,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平新乔追随厉以宁老师,协助进行各类国内经济研究的项目。再次与实践正面对话,平新乔在运用经济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发觉了知识上的不足。来访的美国经济学教授用平新乔很难理解的前沿方法和数理知识刺激了他的求知心。他决定走出国门去大洋彼岸深造。
1990年开始,平新乔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旁听了部分课程。平新乔遇到劳伦斯・萨麦斯、梯若尔、马士金和哈代等年龄与他相仿的经济学大家,亲眼见识到了外国经济学名家对问题精准深邃的把握能力,“在哈佛,经济名家不看论文,只问几个问题就可以将整篇论文的精华抓住,就会把人难倒。这个本事我可学不来啊!国内也很少有老师能做到这些。”
第一年的留美经历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平新乔觉得这样一年回去是不行的:中国的经济学在这一方面和世界还是脱节的。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自己的求知心,平新乔都有了一种必须继续下去,直到完全弄懂的必要,“尽管我当时已经36岁了,但我也要念下去,这便是我当时的决心。”
1998年,44岁的平新乔拿到了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待办的三件事
平新乔别无他求,回到国内的这些年他相继在清华、北大的经济学院任教。“我的资本就在中国,于是就安心将学到的本事用到研究中国问题上来,将来能做中国的研究,也能与世界学术界交流。”
“在这个年纪了,我大概还可以做3件事。”
再编几本教材是平新乔的第一件事,除去现在已经印了21次的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和1992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平新乔已经有了新的编写教材的计划,“毕竟教育总是有人要来做的,中国经济学也需要人做一些基础理论工作。”
第二件事,是对中国农村金融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这项由平新乔组织的调查样本涵盖6省18县,包括100多个村的4000个农户。“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又有3段与农村接触的经历,我1998留学回国后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后来的国发院做了10年研究。我们想知道什么情况下,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减贫,在哪些情况下普惠金融没有完全普惠,国家可以据此加以注意、调节。”
关键词:税收效率 福利经济学 税收中性 配置作用 扭曲税
目前,财经界主流的税收原则理论主要源于凯恩斯主义和福利经济学思想,基本上是围绕税收在经济条件下的职能作用立论。虽然具体提出的各种税收原则名称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最主要的两大税收原则是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着重于社会问题,矫正收入分配不均和财富两级分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社会动乱是不可或缺的。税收公平原则同本文关系不是很大,在此不再赘述。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意义在于使税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不仅要使微观经济效益提高,宏观经济也要稳定增长。本文正是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税收政策的制订中,对不同的征收对象征税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一、市场均衡及经济效率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上世纪20年代创立的。帕累托效率是福利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既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工具,这个工具也经常被其他经济学流派所借用,它在经济分析和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已得到公认。
福利经济学第一公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公理阐述的是市场均衡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结论之一,他们的正确性已经通过艾奇沃思方框图等工具中得到论证。这两个公理也是本文研究税收效率的理论依据,在此简单介绍如下:
福利经济学第一公理是指在没有消费的外部性效应条件下,市场竞争价格下所达成的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率的。简单的讲就是竞争市场的特定结构具有实现帕累托有效率配置的特性。联系实际情况,经济生活中每一个参与交易的人都参与了社会资源的配置,而每一个参与者不必知道所购买的商品如何生产、制造原理、成本结构等情况,他们做出购买决策时只需要掌握商品的价格这一信息即可。竞争市场可大大减少每个参与者需要掌握的信息量,而这一事实有力的证明了市场竞争确为一种配置资源的好方法。这也是我国最终确定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的重要理论依据。
福利经济学第二公理是指如果所有交易者的偏好是良性的(凸性),则总会有一组这样的价格,在这组价格上,帕累托有效率状况是在适当的商品禀赋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简单的讲就是任何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市场机制在资源和财富的分配问题上是中性的,无论打算如何在在经济中分配财富,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这种计划。在此,我们有必要着重区分两个词语:分配作用和配置作用。分配作用是指确定资源的归属,属于所有权、产权等法律范畴的概念;配置作用是指根据商品的稀缺性,使资源流向最能实现其价值的地方,是一个地道的经济学范畴的概念。福利经济学第二公理告诉我们,这两种作用是完全可以区分开来的,在市场竞争机制中,价格就能实现这两种作用。而我们即将展开的税收经济效率分析正是在市场价格实现其“分配作用”和“配置作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二、税收经济效率分析
税收制度研究中,无法规避的一个概念就是“税收中性”,税收中性原则要求:首先,税收的成本尽量以所收到的税款为限,尽量避免社会额外税收成本;其次,税收尽量避免干扰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然而,税收中性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目标,是可不能完全实现的。税收通过税负的转嫁最终都会或多或少的增加额外税收成本并干扰市场经济的配置作用。
上节我们对福利经济学第二公理的阐述中,我们知道任何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都能够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而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对资源的分配作用和配置作用来实现这一支持的。在税收政策讨论的过程中,有些政策制定者认为,为了分配公平,应当通过税收来干预商品的定价,例如消费税。仅仅从经济效率的纯理论角度来讲,这种干预会让经济偏离帕累托有效率的均衡,因为价格的改变使消费者无法正视其行动真正的社会代价,在他们做出决策时面临着一个错误的边际替代(即价格)问题。我们知道,价格在市场中拥有“分配作用”和“配置作用”,其中后者同经济效率直接相关。如果仅仅是为了分配的公平,我们的税收只要根据消费者的禀赋价值来征税,就不会影响经济效率。
福利经济学公理给我们税收政策的制订的启示是十分重要的,价格拥有资源的分配作用和资源的配置作用,改变价格的税收制度从经济效率角度来讲实为低效率的下策,因为通过改变价格达到重新分配财富的同时,也影响了价格的资源配置效率。而通过对禀赋征税,即可达到公平分配的目的,也保证了价格(即边际替代率)仍然能够正确的反应稀缺,以达到最终经济的帕累托有效率。
三、结束语
税收政策的制订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比如上文中所讲的消费税,除了要考虑税收的经济效率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调节产业结构,引导消费方向等。然后税收的经济效率分析在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上面的分析也解释了为什么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税制结构中,都是以按禀赋征税的所得税和不改变商品价格的增值税(价外税)为主,其他税种为辅。同时,相信税收的经济效率也是我国部分服务业逐步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
Abstract: As a new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level in som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is no exception.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teaching orientation of western econom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its own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teaching reform proposals.
P键词: 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创新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western economics;curriculu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256-03
0 引言
职教本科生是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出现的本科生群体,他们来自技校(技工学校)、中专(中等专业学校)或职高(职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中学),经过单独对口统一考试合格后,进入一些地方高等院校接受本科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
西方经济学作为职教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地方本科院校职教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针对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实践技能相对强的职教本科生的这一最大实际,而是照搬普通本科的教学设计,或者在职教专科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简单增加教学内容与课时。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偏差,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偏离了职教本科的培养目标。
1 基于培养目标的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基本定位
1.1 职教本科不同于普通本科
职教本科与普通本科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日制本科层次。但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生源不一样,而且在于培养目标不一样。高等职业本科是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解决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迫切问题。职教本科教育则区别于过去的普通本科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生毕业之时即具备一定工作能力,毕业生以其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素质在人才和劳动力上独树一帜。而我国普通本科目前仍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在培养目标上,职教本科培养的是适应经济实践和生产实践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而不是传统的理论型、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
因此与普通本科相比,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上,职教本科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过多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演,而在于基本概念与经济实践的融合讲解、基本原理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分析等。
1.2 职教本科不同于职教专科
从上述也可以看出,职业本科教育既重视理论塑造又重视实践训练,一方面通过扩大理论视野、丰富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培育严谨的理论思维,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让他们形成比普通本科生更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持续的操作能力及创新素质。而职教专科主则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一般性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特别是面向车间及生产线的操作性人才。所以,职教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应在专科课程技术性、实操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论思维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让学生在全面的理论知识的武装下,具备强适应性,避免因理论知识的不足而形成的思维局限,从而在毕业之时,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并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拥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上,与职教专科相比,职教本科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和基本原理的简单应用,而在于经济学范畴的较深入理解,并让学生掌握专科阶段可能未深入理解的西方经济学原理,从而既避免职教专科生单一的模仿执行状态又避免普通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可能脱节的现象发生。
2 职教本科生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础知识水平底,对数学内容难以接受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职教本科生在中职院校没有接触过西方经济学这门课,但西方经济学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而大多数学生虽然在大一第一学期都学过“微积分”这门课,但到第二学期问他们具体学习了什么内容,很多同学都说不上来了,总的来说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他们已经忘得也差不多了。所以现在一些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内容,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职教本科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需要对职教本科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补缺补差。
2.2 对大学教学方式变换不适应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讲究教师主导的“满堂灌”,同样一门课安排课时多,许多知识点教师反复精讲,而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都在课堂中进行,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提倡的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因此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相比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而言,教学内容更多,教学进度也更快。因此至少对大学一二年级的职教本科生而言,由于他们仍然喜欢填鸭式学习和题海战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均已根深蒂固,故对大学的授课模式很不容易适应,也不愿主动改变。
2.3 对西方经济学学习难以提起兴趣
西方经济学虽然名为经济学,但其实很抽象,与经济实践并不直接“融会贯通”,特别是微观经济学部分。因此多数学生普遍有这样的心理:西方经济学如此抽象、晦涩难懂,与我所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与我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没什么关系,而且,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好坏也不影响我今后的生活,所以听不懂就听不懂,顺其自然吧。也有的职教本科生,囿于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局限,认为自己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不用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能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就足够了。
3 职教本科生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存在的优势
3.1 对经济实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职教本科生来源于中职学校,他们在中职阶段学习了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有的甚至参加了一定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相比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对经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感觉和感性认识。而西方经济学作为财经类课程,作为对经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如果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生产生活经历与经验,无疑有助于学习者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所以说,相比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职教本科生学习西方经济学乃至其它财经类课程,在可接受性这一点上,是有一定优势的。
3.2 思想较为活跃,学习思路较为开阔
同样源于他们的学习与接受教育的经历,他们较之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较少经受应试教育的训练,虽然在基础理论以及数学训练上逊色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正由于较少经受应试教育思维固化的影响,他们思想较为活跃,学习思路较为开阔。
据笔者的观察以及与他们的交流,了解到他们之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显得较为沉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基于自己出身(学校)的自卑心理。而实际上,当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形成更贴近他们的教学氛围时,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感觉”就会被适时激发出来,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 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4.1 因人制宜,改进教学手段
职教本科生虽然来自中等职业学校,但具体来自技校(技工学校)还是中专(中等专业学校) 或者是职高(职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中学),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学习者不同的个性,开展课堂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而且如果辅以良好的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内在动机发挥作用后的学习成就感。
笔者在一次西方经济学的期末考试后,与职教本科生交谈时得知,他们中大部分之所以西方经济学考得较差,固然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但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手段的落后:有些西方经济学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僵化呆板――先讲概念,再展开原理,接着画出图形,最后进入课后练习(有的甚至连课后练习都没有),套路固定,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基本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和考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西方经济学学习热情。
4.2 发挥经济学的实践性,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西方经济学体系包含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类,其中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所涉及的有关消费、生产、经济政策等知识,职教本科生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都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知识。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认为以上相关章节内容,他们较为感兴趣,但同时也觉得教材编写过于抽象,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笔者建议,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开场白宜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引起学生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与辩论,再开始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此外,西方经济学教育中存在很多的知识点,教学大纲中并未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穿插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引导的过程回归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和急躁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4.3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改变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以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空间的泛在化以及学习内容的丰富化等特点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微课、MOOC、精品资源在线课程、网络公开课等各种优质在线教学资源,使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渴望现代教学手段能对他们的专I或非专业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在面向职教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大学教师应结合职教本科生兴趣广泛、喜欢寻求变化的特点,及时利用“互联网+教育”提供的的时代机遇。
笔者在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就发现利用了互联网视频和音频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效果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课堂,从而提升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加林,王晓军,周发明,李晚芳,彭分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五个三”教学改革体系创新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2]刘生,李桃.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3]彭现堂. 关于高校经济学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