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

第1篇: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

“爱心育人”是以爱为主要内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爱心育人”它既是关于学生教育的问题,又是关系学生发展的问题;其主要核心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全面、自由、健康、快乐的发展。

一、“爱心育人”这一理念实施的背景

1.正确实施“爱心育人”理念是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和发展机遇,有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和建功立业,这些机会和平台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用“爱心育人”工作理念来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心理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得到良好的培育。其次,激烈的就业竞争,让大学生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因大学生在新增劳动力就业机会中就业所占比较高,在如此激烈的有限岗位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如何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而建构“爱心育人”即是一条重要的实现途径: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素质的提高。

2.“爱心育人”理念的实施是学生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新机遇。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和管理形式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的性格、爱好、习惯各有特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把“爱心育人”理念融入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育和引导工作当中。

3.实施“爱心育人”理念是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大势所趋。引导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爱心育人”教育理念,与学生一起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制定科学详细的工作规划,扭转不适应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旧理念、老方法,切实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以落实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

二、“爱心育人”理念的重要作用

1.激励作用。“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态度,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积极情感交流与一种肯定评价的产生。学生往往会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理解、信任等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相关联,更有把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个人价值和个人魅力也联系在其中。因此,老师对这种学生的关爱之情在每个学生的心中会产生不同寻常的心理力量。如果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学生则会“尊其师而信其道”,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因此,越是受人尊敬,在学生中有威望的老师,他们对学生的态度与评价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让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影响。学生在学校得到老师真诚的关爱,即是得到了赞许和表扬,在心理上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因此,“爱心育人”工作理念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2.感化作用。这种感化作用在“爱心育人”工作方式中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感召、感染和感动。当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时,学生的接受性、可塑性都是极强的,如果此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将达到最佳。“爱心育人”特别重视的即是对学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教化,这种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事实表明,学生也是最能接纳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爱心育人”教育理念正是运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个人人格得到不断的提升,原本自卑的学生会渐渐自信,原本落后的学生会开始寻求上进,原本消极的学生会慢慢开始乐观。

3.动力作用。“爱心育人”的理智之情可以转化为老师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要带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孜孜不倦与不懈追求,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种精神支持,老师才能更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最终才能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勤勤恳恳地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爱心育人”中的理性之爱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情感力量从而推动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唯有关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成长真正倾注心血,甘愿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献给学生,才会千方百计地教育引导学生;同时,老师对学生付出爱,学生也会回报给老师爱;老师在学生的感激与爱戴中,体验到了教育工作的神圣与光荣,从而能更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来。因此,“爱心育人”同样是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爱心育人”理念的实现途径

1.强化“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转变观念,是实施“爱心育人”理念的先导与基础,也是“爱心育人”过程中最深层、最艰难的工作之一。要做到真正的“爱心育人”,必须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爱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个体对人或物最深厚、最真挚的感情。教师必须做到要尊重学生,养成“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自尊、有个性、求自由、爱玩耍是学生的天性和特征。尊重和保持学生的天性不仅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培育爱心的内在需要。为此,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潜能、理解学生的需求、激励学生的优势、包容学生的过失,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以生为本”,将“以生为本”这一理念渗透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心育人”。

第2篇: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75-02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将影响我国大学生整体人文素质,进而影响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为此,摸清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找出现行民办高校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对于提升大学生素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结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1]人文素质是一项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文素质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内化为人相对稳定的品质。[2]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外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3]需要指出的是: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认同、接受和内化三个阶段,为此,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大学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践行者,大学校园的一切都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

二、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使得知识技能教育市场占有率大大超过了人文素质教育。而民办高校迫于生存压力,必须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第一要务,为此,在民办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012年11月以来,笔者对西安市几所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学生对人文类课程不重视。有39.8%的学生认为人文类课程对自己未来工作生活没有影响。二是学生对人文知识缺乏。有近三成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历史、美术、音乐、劳动等方面的知识。三是教师对人文知识传授不够。教师往往只注重所讲课程知识的传授,不重视人文知识的穿插教育。有30.8%的理工科学生认为专业课老师从未在课堂上涉及人文知识。

2.原因分析。①学校重技能培养,轻价值观培育。民办高校应当培养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未来生存的基本知识、技能,更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在今天以就业为导向的浮躁社会里,学校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存在不足。②学生对人文素质认识缺失,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落脚点。然而,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人文素质认识存在缺失。有学生认为人文素质的高低很难用定量的标准来衡量,更不能用考试成绩来评定,不必花大力气去学;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是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学习范畴,与其他专业学生关系不大;更有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对自己未来就业几乎没有帮助,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行,没有必要提高自身人文素质。③部分老师人文素质还不高,一方面,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民办高校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40岁以下的教师占到60.7%。许多教师本身是在教育产业化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本身人文素质水平并不高。例如,从学生反映情况看,仅有21.4%的年轻教师板书规范、书法基础好、书写漂亮,有11.2%的年轻教师书法较差,字迹潦草。④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对大学生不再进行统一分配工作。民办高校毕业生与国家统招毕业生竞争本身就处于劣势地位,学生必须切实提高自身本领,才能有好的发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整个社会重理轻文的真实写照。人文类学生无论是就业面,还是工资待遇都低于理工类学生,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漠视。

三、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对策措施

1.转变观念,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学校责无旁贷。一是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作为第一要务;二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变“重科学文化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为“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三是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学分要求,摒弃课程设置的“功利主义”,加强人文课程的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培养、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虽然不能进行定量化测定,但能衡量人的层次水平;虽然不能立竿见影表现为工作技能、工作能力,但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的精神、人的修养、人的性格,进而影响人的长远发展。当代大学生必须多倾听人文讲座、多参与社会实践,切实将人文素质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3.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核心因素,人文精神的塑造主要来源于教化,通过内在教化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人的情感、气质、性格、胸襟等。[4]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二是教师要主动加强人文知识学习,特别是年轻教师。三是教师要努力将自身人文素质内化为教学实践,并传授给广大大学生。

4.营造特色的校园文化[5]。民办高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虽然不能改变社会大环境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但可以通过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一是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更新教学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二是多举办各类人文社科类讲座、人文艺术竞赛等活动,通过各社团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搭建校园文化网络平台,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渠道,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相互教育的能力。

总之,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摒弃唯就业论的功利主义思想,继续加大人文素质教育投入,不断改善校园人文环境,不断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切实将人文素质教育质量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任倩.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学习月刊,2010,(12):81-82.

[2]王敏,王金花.浅析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6):48-50.

[3]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87-289.

第3篇: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责任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几种表现

1.1 家庭责任意识不强

不少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与父母过多交流,尤其是男生与父母交流更少,即便与父母交流又主要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谈及对父母的关心,对家庭的关注。有些同学平时很少与父母主动联系,偶尔主动联系,目的竟然是索要生活费。有些同学过分关注自己的生日,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为理所当然。他们往往对父母、家人的要求高而多,总考虑家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做些什么。

1.2 爱情婚姻责任观混乱

大学校园里的恋爱几乎成了一种常态,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与婚姻是两码事。他们恋爱的目的五花八门,有些同学因为孤独寂寞,有些同学因为需要消磨时间,有些同学是为了积累恋爱经验,有些同学将恋爱作为互相攀比的筹码……只有少数同学恋爱是为了共同的志向和追求,是以结婚为目的。同时大学生的爱情观也倾向功利化,男大学生“找富婆”,女大学生“傍大款”的现象也屡现报端,这些现象凸显出当代大学生爱情婚姻责任意识的淡化。

1.3 职业责任认识模糊

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与职业认识模糊,不少大一的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基本内容、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方面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更有甚者,有些同学到了大学四年级时都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所学专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前途茫然,在这样的驱使下有些同学不得不选择考研来逃避就业。正是因为对职业与专业之间关系认知的不足,使得很多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而这种心态和思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工作中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韧性,这也使得职业责任意识淡薄,跳槽现象频发。

1.4 社会责任感弱化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他们对学习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过分讲享受,为民服务观念不强,奉献意识淡薄。在思想上大局意识不强,对关系社会、民族、国家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基本上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愿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去关心、思考与应对所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难题。

2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成因分析

2.1 家庭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基本上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对于家长的辛苦、家庭的负担他们都不需要去关心。家长对孩子都是一味宠爱纵容,对家务劳动全部包办代替。家长的过分宠爱,使当代大学生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显得意志脆弱,不敢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差。另外,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缺乏换位思考,容易形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 自我性表现明显,养成了不善于团结,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乏协作,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习惯。这样的孩子自幼很少有回报他人的实践,自然视别人的付出为理所当然,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我的责任意识也就不足为怪了。

2.2 学校方面的原因

纵然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在国内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小学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升学率依然是判断学校好坏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高校又过多地将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追求就业率成为高校的头等大事之一。因此,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自然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学生在接受责任和良知方面的思想教育非常缺乏。另一方面,学校仅有的思想教育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拥护党、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等这种“大方面”的教育,却很少倡导学生关心别人、学会感恩、诚信做人做事、履行自身责任等 “小方面”。这些“大方面”的教育由于缺少“小方面”的基础就成了形式主义的要求,以至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责任意识的真空状态。在这种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大学生必然会具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人格缺陷,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就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2.3 社会方面的原因

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和冲突。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承载着西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冲击日益强烈,青年学生在接受西方民主、自由文化意识的同时,往往会过分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①他们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辨证关系,因而也就不承认人应该承担对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深入人心。一部分人只是消极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甚至错误地把“等价交换”奉为其思想行为的准则,提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重要原因。

2.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2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有着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也有很多矛盾和冲突。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生理的不成熟、社会阅历和相关知识的欠缺,对社会的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局限性,看不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的关系,②容易把对自己的责任同对集体与社会的责任对立起来,从而弱化了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心理上独立性与依赖性、开放性和封闭性的并存,其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相应明显增多。在价值判断与责任意识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③的心态。因此,有部分学生在抉择中优柔寡断,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感,甚于连最起码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生活准则也难以遵循。

3 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主要途径

3.1 家庭成员要凸现责任感

就家庭而言,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在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参与的和谐家庭氛围,打破以孩子为中心的现象,不能对孩子一味宠爱纵容,一味的去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引导他们怎样与父母以及同龄人之间交流,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引导他们去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事情,让其懂得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懂得对自己的过失要承担责任。从小的方面说,要教育孩子站在自己和他人的双重立场上看问题,从大的方面看,要教育孩子站在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上看问题。同时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体现家庭责任感。总之,父母从一开始就得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但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恒心有自信;今天的事今天做,事事都要对人对己负责任。

3.2 高校要切实加强责任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最主要阵地之一,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从多个方面在学生中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例如,学校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途径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肩上承载着的公民责任,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大学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感情上认同和接受并自愿地承担责任,才能逐步树立起较强的公民责任意识。从责任教育的内容上,笔者认为学校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

3.2.1 感恩教育

感恩,不只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品德,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会有“承担责任只是一种迫于无奈”的消极情感。大学生中一部分群体缺失责任意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感恩的心”。加强感恩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感恩教育能促使大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理解父母的关爱,体谅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眷顾,审视和认识自己,懂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深刻涵义。

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懂得感恩的人,就会懂得自己所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他人的创造;懂得感恩的人,就会明白父母、老师、朋友和同学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付出;懂得感恩的人,就会理解在自己成功的背后是国家、社会坚强的支撑。总之,懂得感恩,人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会有勇于负责的精神。就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3.2.2 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是做人的根本,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前提之一。当前,大学生中一部分群体缺失责任意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诚信的缺失。培养责任意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就是使诚信成为大学生个体自发的做人原则、自觉的做事准则,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一个诚信的人必然是一个具有责任意识的人,④诚信也是讲责任的必然途径。孔子有句话最恰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小车无辙其何以行之哉?”诚信作为道德体系的基础,他的直接指向是道德规范的顶端,即责任和责任意识。所以,诚信与责任是道德体系中起点与终点、基础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3.3 社会要注重责任感和精神力量的驱使

责任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精神,从精神的培养角度来看,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发挥其示范引导、舆论监督等功能来激发、强化。在社会的大众传媒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功利化与世俗化趋势和倾向,更加注重责任感和精神力量的驱使。⑤大众传媒应该为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尽职尽责,充分把握社会发展对自身的角色期望,逐步赋予自身教育职能,实现教育者角色与传播者角色的内在统一。另外,社会要大力关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途径,尽快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防止大学生就业中的边缘化趋势,促进大学生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机会。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的浮躁心理与逐利心态,有利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

3.4 大学生要在自我教育中增强责任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责任感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尽情享受“自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没有了为自己言行负责的意识。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还能真正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负什么责任。⑥因此,应特别强调大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意义,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自我教育不能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责任意识更多地来自于不断地实践、磨炼,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完善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人街道、社区、工厂、商店、农村去体验生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养成其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的行动,才能担当起国家和民族发展重任,才能对祖国和人民大有作为。

注释

① 廖荣榆.试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山东农业教育,2008(2):50-54.

② 郑湘宁.试论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N].株洲日报数字报刊,2011-03-26:A3.

③ 叶莎莎,翟帆.爱的教育助青年健康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5-03-13:001.

④ 胡毅杰.论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OL].迎江法院网,2012-05-08 09:03.

第4篇: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11-0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引导、激励、支撑、保证的作用。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八荣八耻”的思想内涵,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意义

2006年,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文字不多,切中时弊,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它立足中国国情,着眼现代化发展,概括和发展了道德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和凝练升华,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是每一位公民新时期应遵守的道德准则,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概括和总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要求。“八荣八耻”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新的解释,是对和谐社会的新的要求,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培育新时代社会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如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

1.构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机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从他律和自律,亦即从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的外部机制的基础。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端正社会风气和提升公民素养,使人们明辨荣辱是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

2.形成追求崇高道德修养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否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应,关键在于广大公民能否通过道德修养,升华到较高的道德境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机制,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现,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凝聚社会各阶层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3.营造惩恶扬善的社会舆论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共同的道德标准,整个社会具有稳定的内在秩序。实践已经表明,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是不能构建和谐的,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更无法实现和谐。

4.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但市场自身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效益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八荣八耻”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鲜明的是非、善恶界限。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营造荣辱分明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大系统,各部门是系统中的子系统,大系统要正常的运转,需要各子系统正常的运行,并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达到合理的运作。学校大系统运行的目标就是要在一定时期内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包括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性、建设性的高素质人才,以及为培养人才所作的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科研成果包括为国家和社会承担的各种级别的科研课题,在各种刊物和各种会议上发表的有创建性的论文数量,申请的专利数量,以及出版的各种著作和教材。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较好的优惠政策,更需要有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以及合理的用人机制等根本条件作为保障。

1.和谐的社会,有助大学系统正常运转,学校投入的教学和科研的人力和财力才能够达到合理的匹配,产生最大效益。和谐的教学和科研环境,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一套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作保障。教学为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科研从根本上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只有教学和科研相互之间协调发展,学校这个大系统才能够良性循环,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和谐孕育生机,和谐校园为广大师生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广大师生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校的规划、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联系。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建立一套有序的、规范的、合理的、大家公认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有了和谐的校园环境,人们才能够最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专长和特长,各尽所能,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建立和谐校园,可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学校要发展,需要不断地积累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积累可以采取引进、培养和提高现有师资队伍水平等途径。有了和谐的社会,有了合理的规章制度可遵循,有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够聚集更多高水平人才。有了人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才有可能上水平,学校的规模才有可能扩大,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所保障。

3.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完成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调和由于师生关系而引起的各种分歧和矛盾,实现师生之间在情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宽容和理解。

(1)更新教育理念,突现师生合作。在信息时代,教育的重点已经由传授现成的知识转变为学习的能力、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造力,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应把研究生看作贮存知识的“容器”,而应视为亟待被点燃的“火把”。要彻底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才是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者的努力方向。

(2)加强情感交流,和谐师生关系。师生的情感是指教师与研究生在教育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师生的情感主要受到双方人格水平和交往态度的影响,其中教师起着主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好的“教材”和“范本”,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剂,对和谐师生关系起着积极作用。

(3)弱化伦理权力,平等师生关系。师生间的平等关系需要我们营造民主氛围,树立民主意识,保护研究生权利,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把研究生作为一个具有平等生命体的人来看待,摈弃专制思想与等级观念,提高师生权利与义务意识,让校园更有生机。

4.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校园。

(1)强化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坚持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真正树立起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用科学知识和先进理念更新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作风,自觉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当前的形势,处理和解决好遇到的问题,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2)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自主创新,使思想观念和行动紧跟时代潮流。要增强创新意识、进取意识、争先意识,坚决克服懒、散、软的思想,切实改变工作中消极懈怠、被动应付的不利局面,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尽心竭力刻苦学习。

(3)严于律己,艰苦奋斗。要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对待名利、钱财,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精神风貌,旗帜鲜明地倡导“八荣八耻”,铸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荣辱观教育方法,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并采用多种形式,寓教于乐,不断激发研究生的崇高精神追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当代研究生道德思想教育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推动研究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做到润物无声给人启迪,细水长流持之以恒。营造以“八荣八耻”为镜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同心同德为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世纪桥,2006,(4).

第5篇: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高校;专业伦理;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39-03

一、专业伦理教育的现实意义

20世纪中期,随着西方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专业领域中涉及更多的高科技应用,这不仅促进了社会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产生了新的道德挑战,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出现了许多用普通道德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专业行为和专业主体的“不可替代性”,使专业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多,“商业伦理学在西方引起众多学者以及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工商经营活动中欺诈行为日益泛滥,如行贿受贿、垄断价格、商业欺诈、环境污染等,种种丑行被披露出来”[1],这些都促使西方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专业伦理教育。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各领域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大,许多专业领域中的伦理缺失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生产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事故频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精神等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传统的以群己关系和自我修养为中心的伦理观已经不能解决由现代科技活动产生的很多现实伦理问题,“代价论”的伦理态度也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帮助他们认同专业的内在价值,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专业工作中能够规范自己的专业行为,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难题有所了解、思考和警觉,当面对专业伦理冲突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和“应该怎样做”。

二、高校专业伦理教育现状

(一)专业与专业伦理的内涵

在专业社会学的领域,“专业被看成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含义而又变化的概念,主要指一部分知识含量极高的特殊职业”[2],专业是“运用特殊技能和知识,为社会或个人提供服务,以促进人类幸福生活的行业”[3]。专业人员由于掌握专门知识、熟悉专门技能,为那些无法自己满足需求的人服务,所以专业人员的服务具有特殊的责任或义务,他们“需要接受和分担对他们工作的责任,做到适当关注,富有想象力地预见危险,自觉地尽可能地监控项目,并且提醒他人注意危险,以便使他们对风险做出知情同意”[4]。专业人员的这种责任,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而且有利于维护专业人员的社会形象和专业地位。专业人员的表现只有符合社会的公共期待,达到专业者应有的道德标准,公众才会对该专业或专业人员建立起信任的态度,才会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医生,住进楼房而不必担心它会坍塌,相信律师会为自己伸张正义,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稳定。因此,专业人员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伦理素质。所谓专业伦理,是指“职业群体为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一套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5],是“社会中所有牵涉专业角色与专业行为的哲理思想、价值体系、原则与标准”[6]。专业人员只有掌握了专业的内在价值,才能够自觉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并对专业行为进行道德考虑和可能的违规惩处有所认识。

与专业伦理接近的概念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普通职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对从业者行为的道德规范要求,强调从业者对社会规范的遵循和内化,是对从业者的品德修养提出的要求,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等。德国哲学家谢林指出,道德只是针对个人的规范要求,而且只要求个人达到人格的完美。伦理则强调社会关系和群体规范,主要体现为对人的行为应当如何的理由所做的抽象的、理性的反思和考问,力图要得出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结论。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是道德的提升[7]。专业伦理主要由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规范等要素构成,专业人员不仅要遵循专业伦理规范,更要关注与专业行为相关的伦理问题。应该说,对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困境的关注,是专业伦理有别于一般职业道德的关键。

(二)高校专业伦理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伦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对我国70所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8],当前国内一些大学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伦理教育课程,如将“工程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司法伦理学”等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就整体而言,开设专业伦理教育课程的学校还很少,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停留在既有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上,而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对职业的一般规范性要求和作为未来从业者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更要认识到专业所肩负的伦理责任,要将专业价值观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以实现对专业行为的自我控制,所以应该把专业伦理教育视作专业发展和专业精神提升的一种需要。

三、专业伦理教育的伦理学取向

道德判断像其他判断一样,总是可以做出解释的,伦理理论就是关于道德的综合视角,它为做出道德选择和解决道德难题提供了识别、组织和整合道德理由的综合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就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某种伦理取向来实现其伦理价值,使大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认识到专业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将这种考量置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中。毕竟,基于理性思考的行为遵行才更有自觉性和约束力。

沈清松先生在谈及专业伦理教育时提到了三种相关的伦理学理论,效益论伦理、义务论伦理和德行论伦理[9]。效益论也称为功利主义,它认为区别一件事情的善恶依据,在于它是不是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并使大多数人能够获利。义务论伦理认为人们应该不为任何目的、自律地遵守义务,同时个人的道德自律性还需要外在的制度约束,如法律或法规。德行论伦理强调人应该发挥其本身具有的良好品格和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三个伦理理论相互补充和相互丰富,它们对专业伦理教育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视角。

一般说来,效益论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伦理思想。一些功利主义者认为快乐是唯一的内在善,“快乐是人存在的目的”[10]。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所追求的目的就是趋向于效益的最大化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强调赢利性、市场可行性、时机和投资能力,就是为获得最大物质利益的“快乐”;对工程师强调技术的可行性、提高效率和节约能源,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其理论基础大体上也是效益论,因为这是一种涉及“造福于人”的快乐。应该说,效益论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也可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使“快乐”处于“物所带来的愉悦”这个层面上,从而难以看到专业工作的内在价值,导致道德失范和伦理价值在社会生活中遭到贬抑。

因此,在效益论专业伦理教育的基础上,需要运用义务论伦理加以提升,教育学生认识和学习专业伦理规范,强调应自律地遵守规范。例如,工程师不仅要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劳动环境是否安全、卫生标准是否符合要求,生产的产品是否存在安全缺陷,这些都是出自义务论的要求。义务伦理学家康德认为只有为道德义务本身而做的行为才是道德的,道德义务是“绝对律令”。例如,“要诚实”是道德――不是因为这样做对我们有利,而是因为诚实是我们的义务。但是由于人类生活的复杂性,道德理由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因而造成道德困境,例如,“保护无辜的生命”比“不撒谎”更为急迫地涉及对人的尊重。在纯粹由义务建立起来的秩序里,人们可能是遵守规则的,但却是缺少美德的,这是义务论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的困境。哲学家罗斯认为,当与更紧迫的义务发生冲突时,有某些可允许的例外的义务。他指出人们必须简单、仔细反思特定情况,依据所有事实权衡所有有关义务,努力得出一个好的判断[11]。因此,一个杰出的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自由和创造的精神,不只是自律地遵守义务,同时还应该是一个充满实践智慧的人,这种智慧是一种美德,是需要学习和经验的。这种精神正与德行论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相符合。

德行论伦理学一方面注重人本来具有的良好能力的卓越化,例如公益心(仁慈、公正)、职业胜任(能力、创造性)、人格完整(自律、正直等),另一方面也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例如忠诚、尊重合法权威等等。弗罗曼最强调的两种美德是胜任和忠诚,他认为专业人士要“尽心尽职”地实现客户和雇主的期待。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美德是实践智慧,即道德上好的判断,道德美德使人们通过理性的积极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或快乐的生活)而实现自我,获得幸福。因此,德行论专业伦理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如何透过专业实践工作将外在的专业伦理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美德,培养学生不仅以“专业者”的身份更是以一位“有德之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因为“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做一个具备德性的专业人员,并不必然是件违背人生或是充满痛苦的事情,相反,由于实践德行可以兼顾个人卓越的情形下促成人生的整体目的,所以实践德性应该是件愉悦自然的行为”[12]。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整体转型,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德行论专业伦理教育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也是高校应该加强的。

四、践行专业伦理教育的策略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专业伦理教育的课程,其原因有很多,例如,受“技术工具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技术只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使专业教育步入“技术化”的误区;专业伦理学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交叉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致专业伦理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等等。虽然专业伦理教育的实施面临着各种困境,但我们还是应该多途径和多层面积极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

(一)采用理论教学和专业渗透教学结合的方法

理论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首要环节,将专业伦理教育纳入课程设置规划,单独开设一门专业伦理课程,集中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以及阅读相关书籍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习,例如,指导学生利用图书文献查询所学专业的发展史,了解本专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发展前景,指导学生阅读专业伦理章程和专业伦理著作,了解专业领域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和专业实践活动中所遭遇的伦理问题。如果在现有的课程计划中增设新的课程比较困难,可以选择一些公共必修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增加专业伦理教育专题,将一般的伦理原则或道德规范应用到专业领域涉及的伦理议题上。例如,将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追求效益与提高公众的福祉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责任意识和道德敏感。这种将公共课和具体专业相结合的方式,需要哲学或伦理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开发。因此做好课程整合,加强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将是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任何一个专业都会引发各自独特的伦理问题,专业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专业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伦理教育,促进专业伦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例如,将专业伦理问题融入专业导论、专业实训等环节中,或者将专业领域中的各种功能命题转化为伦理命题并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体验和认同,认识到实践中的价值和伦理问题以什么方式存在,形成判断的能力和习惯,这种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渗透专业伦理教育的方法,不仅要求专业教师要有意识和责任感,还要求教师有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恰当地将伦理问题融入专业教学中。

(二)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性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学生如果没有对专业活动自主参与和深刻体验,专业伦理教育就很容易成为与学生的责任感和幸福感无关的一种“虚化活动”。专业伦理教育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在学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让学生了解专业技术标准,同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和所肩负的道德责任。指导教师要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否则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一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另一方面,邀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以及哲学或伦理学教授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联合教学,从价值和伦理角度分析专业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伦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这种“请进来”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内在价值以及专业行为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能够意识到在未来实践职业责任时会遇到来自包括自身利益欲望在内的各种挑战,专业人员不仅要有坚定的职业道德,完善的独立人格,还需要具备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目前,我国专业伦理教育在一定阶段还将遇到各种困境,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结合多种力量,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专业伦理教育逐步推进。这不仅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对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未来职业生命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聂进.关于普及和加强我国商业伦理教育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5).

[3]林火旺.专业伦理与工作的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11][美]迈克・W.马丁;李世新译.工程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70.

[5]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2.

[6]徐震,李明政.社会工作伦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537.

[7]罗肖泉.专业的伦理属性与专业伦理[J].学海,2010,(6).

[8]肖平,朱孝红.职业道德现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9]沈清松.伦理学理论与专业伦理教育[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10]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4.

[12]方永泉.台湾社会中教师道德形象的研究――德行伦理学取向的分析[J].师资培训研究,2004,(4).

第6篇: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地“内化与创新”;

校园精神文化架构是学校创新育人途径、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学校持续发展与基业长青的必然选择。

国家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校园精神文化架构是学校创新育人途径、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学校持续发展与基业长青的必然选择。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新形势,职业学校需要给社会公众一个品牌、一个标志、一种核心竞争力、一种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只能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文化。

传承发展 古为今用树品牌

众所周知,一所久盛不衰的“常春藤”式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有形资产,而在于它存在于师生心目中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的资产,是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而逐渐孕育出来,由全体职校人一致认同、推崇的一种群体意识和学校氛围。这种“精气神”是在学校师生共同实践活动中,经过选择、传承、发展而成的,是不可复制的。

作为无形资产,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结合学生实际和企业人才要求的育人途径,更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和学校品牌建设的战略举措。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学校实际特色,精心打造校园精神文化,积淀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在立足本校办学管理特色、融合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胆剑”精神。越王勾践是绍兴会稽山人,春秋末年战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霸业,彪炳史册,其精神主要体现为“卧薪尝胆、敢作敢为、创新创业”。这得天独厚的人文精神,对地处中国轻纺城、浸润在万商云集、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中的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极具传承意义。

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大力倡导学生学习“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敢作敢为、攻坚克难、创新创业”的“胆剑”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勇者风范、强者气质,成为“做人有底线、技能有底功、文化有底蕴、创业有底气”的魅力职教学子,带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效应。

内化精神 动静结合入人心

校园精神文化就其内涵来说,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师生为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为了让“胆剑”精神深入人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学校采用了动静结合、双管齐下的方法。

学校采用“精神上墙、标语入园”的做法,强化静态宣传。在学校近500亩的校园中,随处可见“厚德、砺能、善学、勤用”的校训、“行知相融、德技双馨”的训导以及路上的名言警句,并悬挂“顺势而为,凝心聚力强内涵;负重奋进,创业创新树品牌”两幅直幅,以宣传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胆剑”精神。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文化宣传栏等展示“胆剑”精神。

在做好静态宣传“胆剑”精神的同时,学校还通过一系列丰富而又极具特色的动态活动,引领学生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实干、苦干加巧干”精神,培养学生阳光自信、负重奋进、敏慧善谋的品性。学校举办“优雅女生节”“阳光男生节”“赢在今日大讲堂”“职教好声音”“职教达人秀”“职教金话筒”“职教好形象”及学习践行《弟子规》等活动,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激发了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和热情,也通过诵读经典等活动,填补了职校生人文素养的“短板”,大大提升了学生整体素质,达到了学生外树形象、内塑品质的培养目标。

此外,为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每年3月,学校都要举办校园吉尼斯活动。学生结合文化科学知识以及艺术、体育、劳动实践等内容,积极参与转多个呼啦圈、一分钟跳绳、踢多个毽子、跳多条绳、一分钟记忆英语单词、一分钟口算、背圆周率、穿针引线、速穿鞋带等活动,主动挑战极限。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了“坚忍不拔,坚持不懈,乐在其中,争当校园之最”的“胆剑”精神。

精神引领 打造核心竞争力

校园精神看似无形,却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服务、管理等都围绕着这个风向标循序渐进。

在学校“规范化管理”实践中,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在办公室、教室、寝室、餐厅、图书馆、体育馆、教学工厂、停车棚以及校园整体环境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更细、更高的要求。学生们从小事做起,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在理念、方法、机制、制度、执行、成果等方面不断超越自我,培养了不怨天、不尤人、勤勤恳恳学理论、练技能、“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实现了学校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胆剑”精神也是学校大胆革新的原动力。在课改方面,学校大胆构建“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教学模式,建立了4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工厂”,包含数控模具、汽车维修、机电和纺织技术四大功能区。学生们在“教学工厂”按照不同的工种分组实训操作,每一学习小组都有一位技术师傅进行指导。这使“学生”与“工人”角色实现“无缝对接”,做到了教师与技师的对接与融合。

学校今年还将增设“商务韩语”“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电气运行与控制”“纺织品花样设计”“机械加工技术”等5个社会急需专业,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商务韩语专业与韩国木浦女子商业高等学校先进教育实行“2+1”联合办学模式,接轨世界先进教育提升了学生国际意识,拓宽了视野。

不仅如此,专业教师下企业轮训、参与行业协会、成立技术服务区、创办“名师工作室”、首推“老师教理论,师傅管实践”的“现代学徒制”等都是绍兴县职教中心弘扬“胆剑”精神、敢为人先的有力举措。配套教改实践,学校先后编写了先进实用的特色教材、讲义和参考书等100多部。学校还进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理论―实践―理论的“三明治”式及项目内容工程化、学习内容工作化、教师指导精细化、学生操作规范化、成绩评价多样化的“五化”教学模式。

“胆剑”精神要求学校在提升教学质量之外,还要注重公益事业,要求教师沉到企业、服务企业。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职教功能,对接地方经济产业,承办“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工作,及时为经营户充电,帮经营户增收。

正是有了“胆剑”精神的“隐形翅膀”,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才能取得丰硕成果:学校率先成为国家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学生在全国技能赛上屡屡获奖,2012年喜获4金2银2铜(其中电梯维修项目获全国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近年更是培养了“绍兴最牛的职校生――陈斌斌”“职高生指挥本科生的王肖波”及“自办汽修公司、年薪15万元的创业代表――王勇”等大批优秀毕业生。

不断创新 扩大精神影响力

要打造完美的校园精神文化,要使一个本身就基础较高的学校更上一层楼,需要校长“用一颗完整的心”去经营,需要用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思路去彰显。

要善于“跳出职教看职教”,就要不断变换地扮演“局外人”“局内人”的角色,既要跳出职业教育,从初中、高等院校、企业行业、学生家长、社会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现问题,又能身处职业教育内部,从学校实际、教师水平、学生角度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学习借鉴,不断完善。校园精神文化只有转化为育人行为才得以存在和发展;教师只有将校园精神融入到自身的育人工作之中,才能成为校园精神的承载主体。

要立足地方经济,将校园精神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绍兴县作为全国经济强县,纺织业发达,学校又处于万商云集的中国轻纺城柯桥,这些年来,虽然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引进了企业精神文化,但仍不能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两大精神文化的双轨并行。不出校门,“闭门造车”是很难有创新的,必须将依托当地支柱产业、调整精神文化架构、推进校园精神文化与地方产业文化的无缝接轨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点”。

学校还要进一步发挥绍兴市纺织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的优势,密切联系相关企业、行业,着力实现校企精神文化的对接。同时,学校依托“胆剑”精神这一宏大载体,提炼“布文化”“染缸文化”“鲁班文化”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专业精神文化,挖掘“胆剑”精神的深层内涵,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

要实现从“胆剑”精神到校园综合文化渗透的嬗变,还要重视学生软实力的培养。目前与职校生较多的就业率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居高不下的“跳槽率”,不少毕业生“会做事”却不想做事,能“做好事”却缺乏持久精神,能“做成事”却缺乏奉献精神。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定位、安心就业、乐业创业,具有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不仅需要就业指导,更需要平时“适性教育”“人文教育”等德育的潜移默化,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体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此,学校将继续组织开展如“我们的榜样”“我们的骄傲”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多种德育活动载体如“校园嘉年华活动”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能力,使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在快乐学习中成长为“德技双馨”的“金色蓝领”。

第7篇: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

儒林中学创办于1985年,坐落在美丽的西江之滨。近十多年来,儒中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大爱”,将“大爱”的火种从校园传播出去。他们举办“爱心捐物”“爱心捐款”“爱心物品拍卖”“爱心义卖步行街”等活动,传递“大爱”精神;在韶关、河源建立多个大爱教育基地,拓展“大爱”范围。在“以爱育爱”的理念引导下,儒中实施感动管理,打造“大爱”团队,坚持每周收集感动故事,至今已收集2000多个故事,每学期评选十大感动儒中事迹……

“大爱”之源

“乐善九江,大爱儒乡。”九江民风淳朴,乐善好施,自古以来就有“儒林乡”之美誉。儒林中学的“大爱教育”特色,便是源于“乐善大爱”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实践,坚持开展“爱心教育”系列活动,为构建“大爱教育”积累了深厚基础。

传承九江乐善大爱的人文精神

“乐善大爱,崇文重教”是九江地域文化传统,也是九江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九江历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明清时期,私塾、社学、书院遍布各村,鼎盛一时。朱次琦先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开设的礼山草堂,培养出了包括康有为、简朝亮、梁耀枢等在内的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才,其大爱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九江学子。

近年来,九江镇也从“乐善九江”道德模范人物中选出18位杰出代表,将他们的感人事迹汇编成《乐善儒林 大爱无疆――九江镇乐善人物故事精选读本》,其爱心事迹、大爱精神感人至深,影响深远。

儒林中学构建“大爱教育”特色,体现了九江“乐善大爱”的深厚人文底蕴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其教育影响深远。

“爱心教育”系列活动的深厚基础

从2001年开始,儒林中学一直坚持开展“爱心教育”系列活动,至今共筹得善款100多万元。学校还建立了韶关乳源古母水中心学校、乐昌沙坪中学等多个大爱教育实践基地,共资助3000多人次。资助的范围从校内学生扩展到学生家佟⑿M馄独а生和社会救助活动,如帮助河源市博雅小学、乳源古母水中心学校和韶关乐昌沙坪中学建立图书室,帮助惠州市龙门大陂小学更换新课桌椅,参与四川汶川地震的救助活动,资助受冰雪灾害影响的韶关乳源古母水中心学校60名贫困学生等。

爱心教育、大爱精神在儒中早已深入人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师生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为学校构建“大爱教育”特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现实需要

儒林中学生源主要来自九江镇西北片的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参差不齐。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在习惯养成、关心别人、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等方面比较薄弱。此外,部分单亲家庭问题或不良社会环境所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何培养这些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这成为儒林中学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儒中开展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可接受的,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说教上的“大爱教育”,让学生真正领悟“大爱”的真谛,并转化为自觉自愿的“大爱”行为。

“大爱”之义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进行爱心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近几年,儒林中学校长彭玉怀提出“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进一步阐释“大爱”的内涵,着力构建“大爱教育”特色,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构建“大爱教育”特色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感情,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博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早在两千多年前,“仁爱”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儒林中学“大爱教育”特色就是以“以爱育爱”为办学理念,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去感染学生,通过一系列“大爱教育”系列活动去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形成爱心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对学生爱心的培养进而影响一个家庭,影响一个邻居,甚至带动一个社区,促进社区大爱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在“以爱育爱”的引领下,儒中提出了这样的办学目标:创建在全区有一定先进性、示范性和影响性的“大爱教育”特色学校,提高师生综合素养,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学生发展: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学生可接受的“大爱教育”目标,以“爱自己――学会负责和自主、爱他人――学会关爱和感恩、爱学校――学会尊重和理解、爱国家――懂得责任与义务”为行动准则,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举办“大爱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感恩助人、热爱集体、勤俭节约、遵守秩序、勤于动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良好行为习惯。

师资建设:秉承学校“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本感动管理,打造具有“奉献、大爱、儒雅、感动、包容、分享”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课程改革:开发“大爱教育”资源,通过“感知-体验-内悟-升华”的过程,让学生懂得爱,学会感恩,创新教育模式。开发“大爱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将知、情、意、信、行相结合,促进师生爱心品质的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大爱教育”校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一流的“大爱教育”校园文化,形成浓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氛围。

共同体建设:以镇教育局《多维度家庭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引领,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大爱教育资源,继续完善家、校、社区互动的“大爱教育”系列活动体系,拓宽学生“大爱教育”教育渠道,形成家、校、社区“大爱教育”网络体系。

“大爱”之行

从1元到100多万元的爱心善款,从1人到3000多人的资助人数,从1个到2000多个感动故事……十多年来,儒林中学通过“爱心捐物”“爱心捐款”“爱心物品拍卖”“爱心义卖步行街”“爱心拓展”等大爱教育系列活动,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大爱教育”。如今,该校用“以爱育爱”的理念来引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办学成效日益显著。

爱心活动,传递“大爱”精神

在“爱心捐物”中拍卖自己的爱心物品,在“爱心主题班会”上筹集善款,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儒中师生习以为常的活动。作为每年爱心义卖教育系列的“重头戏”,从2001年至今,儒中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七届“大爱教育系列活动”,参加人数累计达3万多人,共筹得善款超过100万元,共资助3000多人次。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回校参加活动,家长和热心人士也乐于参与学校组织的爱心系列活动。

“爱心捐物”。学生亲手描绘的石头画,用饮料瓶、废纸等制作而成的手工艺作品,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的爱心物品,都会在“爱心捐物”活动中进行拍卖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学校义卖爱心基金,用于帮扶家庭贫困、学习刻苦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深刻理解“爱是用心关怀”的含义,又可以发掘学生的艺术和科技特长,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爱心捐款”。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利是钱”,懂得关心别人,提高学生的助人意识和感恩精神,儒中坚持举行“爱心捐款”活动。“爱心捐款”活动主要通过各班组织的“爱心主题班会”来筹集善款。从活动策划、内容安排到筹款形式的设计,全由学生自发组织。主题班会上,学生不仅踊跃捐款,还通过才艺大比拼的形式筹集善款,甚至不少家长和热心人士也踊跃参加,慷慨解囊。

“爱心物品拍卖”。为了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儒林中学每年在体育馆举行“爱心物品拍卖会”。许多家长和社会人士“不请自来”,拍卖会场人头潮涌、声势浩大。一名参加爱心拍卖会的学生说,“用自己的‘利是钱’既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还能帮助别人,很开心。”

“爱心义卖步行街”。各班学生事先制定经营方案,通过“摊位竞投”的方式取得义卖摊位。学校有意设计不同经营类别的摊位,要求学生守法营,写好诚信经营保证书,并交纳诚信金。活动现场,学生精心布置摊位,“儒林文汇”“精品长廊”“美食天地”“DIY梦工厂”“欢天喜地”,以及社会企业、兄弟学校等几十个摊位,物品琳琅满目,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在传递爱心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理财、竞争、调查、口才和交际等能力,也让学生更了解社会、贴近社会。

开设课程,构建“大爱”文化

除了形式多样的爱心活动,“大爱教育”还必须有课程来支撑。儒林中学以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农村初中现代‘仁礼教育’模式实践研究》、2015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农村初中“大爱教育”实践》为主导课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构建“大爱教育”文化。儒林中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开发了30多门快乐校本课程,其中《石头画》《书法》等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大爱教育”课程文化。

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前提下,儒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习惯养成特点,积极开发相适应的行为修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校长彭玉怀介绍,未来的4年,学校将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六大学生核心素养,结合“大爱教育”要求的学生准则,整理已有的德育成果,开设“大爱教育”校本课程。该校本课程将德、智、体、美育等相结合,把知、情、意、信、行相结合,促进师生爱心品质的形成,具体而言,分为“爱自己”“爱他人”“爱学校”“爱国家”等四个目标指向,涵盖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社团活动、年级计划、比赛、演出、表彰等不同形式。

感动管理,打造“大爱”团队

在“以爱育爱”理念的指导下,儒中倡导并实施感动管理。一方面,学校通过举办生日会、成立教师协会,帮助有困难的教师家庭,同时加强校本研修等教研活动,关爱教师的生活和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坚持每周收集感动故事,至今已经收集2000多个感动故事。每学期进行一次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感动儒中十大事迹”的评选,四年来,已经评出七十大“感动儒中事迹”,并以此感染教师,激发工作热情。

由于收集的感动事迹的对象基本都是一线的教师,既有细致真诚、爱生如子的班主任代表,也有冲锋在前、动力无限的中层行政代表;既关注了以憨厚讷言、默默奉献的科任教师,还关注了照顾学生起居、撑起学校教育教学大后方的生活部教师,更不会遗忘爱岗敬业、具备高尚职业操守的非统考科目教师。这种挖掘亮点、表彰激励的做法大大激励了教师团队的工作热情,逐步形成了以“奉献、大爱、儒雅、感动、包容、分享”为核心的价值观。

爱心基地,拓展“大爱”范围

2008年起,儒中分别在韶关乳源古母水中心学校、韶关乐昌沙坪中学、河源市博雅小学、福利院、监狱等地方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学校组织了九批师生、家长共320多人次前往韶关乳源古母水中心学校和韶关乐昌沙坪中学的德育实践基地开展体验活动。让教师、学生和德育实践基地的师生一起参与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四同”实践活动,到学生家庭家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