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构主义学生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识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兹、维果斯基等人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建构主义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转换
1.转移工作重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在我们以往的工作中体现得不明朗,甚至根本避而不谈。所有工作唯上级指挥棒是瞻,对上级负责,而上级又对上级的上级负责,层层负责,森严有序。好比一个合唱团,一个总指挥指挥大指挥,大指挥指挥小指挥,小指挥指挥演唱者,每一名指挥都听从上一级的安排,而合唱团的声音特点,爱唱什么歌,能唱好什么歌,则不予考虑。学生恰好是合唱团员,是金字塔的底座,是管理过程中的被动者,“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这种“上面指哪儿打哪儿”,听话而被动的工作思路,就造成了学生管理工作量大,事无巨细,管理工作者疲惫不堪,而工作却缺乏实效,缺少活力的局面。这不得不说是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大弊病。
如果我们适当转换管理者与学生间的关系,把学生放在首位,一切工作围绕学生展开,辅导员只处于帮助者、引导者的从属地位,那么,不但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而且还会收到良好效果,这是因为:首先,针对学生需要开展工作,能够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工作能够见实效;其次,为学生解决困难,工作会最大程度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双方互动,易于开展;最后,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学生的学校荣誉感。
比如说,每学期开学初,采取问卷或座谈会、个别谈话形式了解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们参与到学生工作的计划制定中来。对学生们的意见去粗取精,认真采纳。在各项工作中首先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圆心,以他们的合理要求、建议为半径画圆,圈定我们一个学期的工作范围。在工作中,摒弃居高临下的说教者形象,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做学生的后盾。改变上级主管部门对学生管理工作“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体系中加大学生评价的比例,让学生们的意见发挥作用。
2.转变工作观念,加强主体意识,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我们以往的工作中,管理者即辅导员唱主角,往往是一个人管理上百名学生,而且是大到思想道德小到早操卫生,无处不管,事事过问。“襁褓式”管理造成了工作繁杂琐碎,只重细节,忽视宏观,有限精力耗费在了日常管理的细枝末节中,无暇去思考学生们的思想问题,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搞理论研究。而学生们,也被这种管理方式培养成了“婴孩”,很多问题不去自己思考,或只听老师的,或与老师讲的反其道行之,而且尤为严重。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原则,管理者应该从台前走到幕后,把舞台让给学生来表演。也就是,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们自觉地、由衷地来按照规定去做。比如说,在实施“校园文明工程”时,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开始时由管理者进行倡导,并用典型的为大家所公认的几个“不文明行为”来启发学生;然后开展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辨别、思考。讨论的过程中管理者要适时提示,避免论题偏离。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思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管理者引导监督,学生们自己能够认识到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哪些是文明行为,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诚然,我们并不认为,只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令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毕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干扰着我们的工作。那么,之所以要强调学生的自律,其感情基点是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都是好样的。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不管自己有着什么样的人性观念,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必须是一个“性善论”者,要相信“性相近,习相远”,学生们之所以有一些思想上的差距,并不是他们的本性有好坏,而只是后天的教化不同。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危险分子”,成天去防、去管、去惩治他们。而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工作去调动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并将之进一步扩大。
3.转变工作方式,变直面为侧面,多在“情境”上下功夫
环境决定人的性格,从不同生活环境中出来的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学生工作者肩负着完善学生人格的重大使命,这项工作漫长而艰巨,绝不是简单地说教所能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鉴于此,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多在“情境”、“氛围”上做文章,变反复说教为“不言之教”,通过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的例子很多:当身处在干净整洁而静穆的展览馆欣赏书画、艺术品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轻手蹑脚,放低语声,举止有礼;而在喧闹的农贸市场,购买各种食品,与商贩讨价还价时,人们则会变得急躁,高声争辩,面红耳赤,举止随便。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积极占据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比如说,我们要让学生们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就可以在教学楼悬挂标语、张贴科学家画像;在宿舍楼布置板报,悬挂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的书画作品;在图书馆挂一些督促学习的公益广告等,让学生在随时随地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而当一部分人开始行动起来的时候,就会带动身边的其他人,这样逐渐扩展开来,就形成了一个氛围,就会对个别不努力的学生造成一种环境压力,使他们开始不舒服,这时辅导员、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就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侧面的“情境教育”也包括了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学生看好的电影、好的书籍,倡导有益的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这里顺便提一个问题,校园文化应该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能够真正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益的活动应该多搞,让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被健康向上的活动占领,这样不但不会耽误学习,反而会对其有所促进。相反一味讲学习,校园文化一片贫瘠,精力充沛的年轻学生就会自己去寻找娱乐方式,看录像、打游戏、玩扑克牌等。适当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调节紧张的情绪,又能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这里面,学生的群团组织、学生会、团委应该唱主角。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生差异;分层教学
一、对学生进行恰当分层
对学生进行恰当合理的分层是有效推动分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步骤,为了便于操作,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包括基础层、中间层、能力层最为适宜.在进行具体的分层过程中,很多教师常会出现片面的“以分数论英雄”的误区,教师往往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生硬的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由于缺乏全面的分层依据,使得后续的分层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实施差异教学,而分数仅仅是学生差异表现的一个方面,除了分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性格特点、思维习惯等也是重要的差异表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评估学生,把他们分到恰当的层次之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除了分层依据要全面以外,教师在分层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分层要注意动态化,毕竟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对象,随着学生的发展,学生所处的层次也不能固定化,而是应当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始终处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之中[1 ].
二、实施合理的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调控的作用,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分层教学模式中,要想体现教学活动的层次性,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置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2 ].一般来说,识记目标适用于基础层学生,理解目标适用于中间层学生,而应用目标则适用于能力层学生.例如,在讲 “动能和动能定理”这节的内容时,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够识记和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而对于中间层的学生,除了要达到基础层学生的目标以外,还要能够理解动能定理及其适用的范围这样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而对于那些学生能力较突出、学有余力的能力层学生,所提出的要求自然是最高的,要求学生能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能够熟练地将动能定理进行实际应用,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偏重于一些探究性能力的培养.
三、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在整个分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分层是最具有操作难度的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在时间有限的一节课内既要有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环节,又要拥有能够兼顾学生个性特征的分层教学环节.具体如何来实施呢?首先,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统一的讲授时间,接下来,就要将讲授活动由“单车道”运行逐渐转变为“三车道”运行[3 ],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可以采取教师直接讲解分析的方式,对于中间层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自学的提纲,或者口头布置给学生一些要求,如让他们自己阅读、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等方式,强调学生的自学,至于能力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给他们一些探究课题,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更深层次知识的探究和思考,这样三车道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四、注意课外辅导的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为了更好的兼顾学生差异,激发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在课下辅导中,教师也需要分层次的辅导,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活动.例如,针对活泼好动的学生进行辅导时,由于这类学生一般比较活泼好动,反应敏捷,他们对于教师给定的物理问题能够迅速给出答案,但是这部分学生往往具有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做事情马虎等问题,面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要加强他们在刻苦钻研、细致规范等学习习惯上的培养;而针对踏实稳重,但成绩平平的学生,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要用足够的热情去感染他们,鼓励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新事物、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课外物理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等;针对那些成绩较差、内向自卑的学生,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讲解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细致入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把重点放在扎实基础知识之上,鼓励学生与他人多交流,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自信.
五、实施差异性的评价活动
评价环节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评价可以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为不断优化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如果评价环节不注意分层,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统一评价,会严重抹杀前面一系列的分层学习的成果,使得学生难以在分层中体会到成功感,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因此,教师的评价活动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的评价.只有通过分层评价,才能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所获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他们保持更好的学习状态.
总之,分层教学模式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客观性规律的基础上诞生的,因此,这是一种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守志.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33).
[2] 陈明英.分清差异、因材施教――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尝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3).
一、构建宣传舆论平台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靠科学理论的支撑、道德体系的规范,也要造宣传舆论的熏陶、激励和约束。一是要搞好社会宣传。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立体式、多途径地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时代内容、精神实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要搞好校园宣传。学生在校时间长,注意力集中,要充分利用板报、校刊、主题班会、广播、校园网等途径宣传、教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达到直接、明了、高效地教育学生的目的。三是要抓好典型教育。既要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用模范人物的言行引领、激励全体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又要适当抓一些“反面教员”,鞭策部分言行不文明、不道德的学生改邪归正。宁都中学今年6月份,在学生中评选、表彰“学习进步之星”、“文学创作之星”、“语言艺术之星”、“书画艺术之星”、“校园音乐之星”、“校园舞蹈之星”、“竞技体育之星”、“爱心奉献之星”“网络应用之星”、“环保节约之星”等“学生十星”,较好地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激励作用,在“八荣八耻”教育上增添了浓墨色彩的一笔。
二、构建学校教育平台
学校教育是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阵地、主渠道。党政团队、班主任老师教育要形成合力,整合资源,抓实抓好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要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进”工作。“三进”要体现以下原则: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要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的专题讲座、报告。通过正面灌输,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自我修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二是要抓好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突出、目标明确、参与面广、活动形式多样,对于规范学生的言行、提高其思想品德水准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对学生要有“责任心、爱心”,做思想政治工作要“热心、细心”。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上的细微变化,要掌握学生心理、举止的动态。和学生交朋友,和家长及时沟通。特别是要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留守孩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现在离异家庭子女、“留守孩儿”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心理扭曲、难管理。这类学生的教育凸显“三大缺陷”: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无奈,社会监管不力。班主任在目前情况下,只有用爱呵护这类学生,才能营造他们健康成长的“绿色环境”。要对他们“看上一眼,厚爱一方”,用真诚和爱心,帮助他们消除“麻木”、“自卑”、“孤独”、“忧郁”的心理,纠正他们“目无王法”、“不遵教诲”、“自暴自弃”的偏激行为。
三、构建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在给人们提供快捷便利的学习、宣传、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工作机制、宣传内容、教育对象、工作载体等方面的挑战。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应该跟上社会网络化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这一载体,与时俱进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一是要创新网络管理机制。要调整完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管理体制,在县以上各级党委应成立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党委宣传部门为主干,网络电信、新闻出版、文化、公安等机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新的管理机构,将网络管理纳入党委宣传部门的职责范围;在学校,要成立党政工团、政教、电教中心共同参与的专门管理机构,学校区域网由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具体负责。文化、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对社会黑网吧、违规经营网吧的检查力度;学校也应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学生违规上网现象,严格查处屡教不改违规上网的学生。二是创新网络教育内容。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网络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如组织学生学习“网络文明公约”,开展上网调查,向学生推荐名网站,开展网上道德讲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上垃圾”,使学生上健康网、健康上网,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三是创新网络教育途径。在学校要建立校园绿色网站,对网络论坛、“校园贴吧”、班级网页、校园德育平台、聊天室、在线交流空间进行整合,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德育教育;积极开辟班级主页、“校长信箱”、“网络文明社团”等,使学校德育同步进入网络。
[关键词] 电影艺术鉴赏 大学生 人格 主流价值观 构建作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31
电影艺术因其无所不及的内容及其身临其境的精神性生命体验,而成为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利用好传媒影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工具与手段,而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利用好电影艺术鉴赏这一艺术媒介所发挥的作用,远比传统的教育方式具有更实质性的作用与深远影响。关键在于如何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充分利用好这一艺术媒介。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与接班人,在高校中除了对他们知识能力的培养外,对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健康人格的构建同样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描述
大学生是较为特殊的青春团体,其人格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不断认知与构建的动态过程中。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大学生人格是健康向上的,他们具有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有社会使命感与伦理正义感,在大学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他们既注重物质需求,又崇尚精神向往,并迫切地追寻着个性的独立与自我价值的确认与实现。然而,在对大学生精神风貌给予正面肯定同时,必须看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同样是非常突出的,这些问题正亟待高校素质教育采取积极的手段加以干预。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各种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价值取向问题等,不断呈现出与传统价值理念的碰撞,甚至相悖,尤其是社会中许多有悖道德伦理行为现象的大量出现等,这给正在形成独立人格的大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个性”的确立正在成长为大学生天经地义的价值理念,狭隘的内心精神正在使他们成长为“自私”的一代,尤其在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物质诱惑,情感困顿时,这些阅历尚浅,思想相对单纯的大学生,在个人情感世界与物质压力的诱惑中,容易出现失掉自我,丧失判断力,思想行为走向片面与极端。轻易放弃或剥夺他人“生命”已经成为高校严重的社会问题。如2010年9月初,贵州某高校开学初,便有女学生由于失恋而跳楼自杀;多年前的马家爵事件;还有由于家庭、生活、学习、爱情等方面的各种原因,几乎所有的大学每年都会出现精神分裂的学生等等,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造成这些现象除了社会的原因外,与大学生正在成长中的脆弱人格极具关系。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形成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人格主体的不成熟。第二,人格成长的多因素影响。[1]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从家庭走出,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这是一次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彻底的从心灵到相对自由精神的转型期,他们迫切地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成长。然而,由于主体心智的不成熟,各种社会因素、价值理念、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干扰,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之对自我的认识、反省、评价、目标追求,处在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困惑中。开放的社会环境,已经成就了他们自由、平等、独立、竞争的人格个性,但多元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金钱观念,又干扰了他们内心的精神渴望,这是精神价值最为痛苦的一代。但任何因素仍不能完全掩盖当代大学生内心深处崇高的精神渴求,他们渴望对自己内心深处理想价值理念的确认。因此,在此阶段,对极具可塑性的当代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人文关怀的引导、培育,具有积极的人格健康干预与极为重要的构建作用。
二、电影艺术中主流价值与大学生人格成长需求
大学生是个性相对独立,心理意识较强的青春团体,如果对他们的人格成长采用传统教育的干预方式,必然遭到他们的反感与内心抵触,说教会令当今具有开放意识的大学生不可接受,而通过电影艺术鉴赏的人格疏导方式,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因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高度逼真性,即对人类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高度逼真,可以使大学生在银幕世界中,以精神性生命体验的方式感受不同的人生与体验,从中收获不同的人格影响与主流价值引导。
那么,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运用好电影艺术鉴赏这一人格干预与人格构建媒介,首先必须厘清什么是主流价值观及其在电影艺术中是如何体现的?
正如徐金超所说“社会的灵魂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2]所以在社会中所存在的主流价值观就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必须为此社会多数成员所接受和认可的起着正价值作用与影响的主流价值观点,如自由、平等、竟争、独立、自强、爱国、奉献等观念,就是业已形成的我国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念,而统领和践行这些主流价值观念的,则应该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生命价值追求。因此,世界观、人生观、生命价值追求则是一个人具有生命终极意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它往往决定着事物的走向与成败。大到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与繁荣,小到它意味着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
因此,所谓的电影艺术主流价值观,就是指在社会中业已形成的被社会普遍成员接受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在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体现,而且这种主流价值观在电影艺术作中最理想的审美意义,就是应具有某种生命超越的价值与意义。因此,生命价值理念是一个人主流价值观的灵魂与统帅,即他的世界观、人生态度、生命价值取向等,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行为、表现与其所有主流价值观念的践行。至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导、培养是健全其健康人格的根本。
然而,大学生虽充满生命的青春与活力,但他们的人格既具可塑性又极为脆弱,因此,对他们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与健康人格引导与构建,必须是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前提下方能展开,否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最终事与愿违。如上所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一是人格主体的不成熟;二是人格成长的多因素影响。那么如何在电影艺术鉴赏的过程中,使其人格得到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又能够剥离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明白自己的需求,明确自己的生命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呢?
三、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人格构建作用与策略
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要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其人格的构建作用,就必须从大学生带来根本性质的生命价值理念入手。首先,应是具有人格根本意义的价值理念爱国精神;其次,在人格中代表着人性真善美本性的开掘与建构;第三,代表着人类生命价值与理想意义的生命超越精神等。因此,给予大学生电影艺术主流价值鉴赏的关键是影片的选择,即要必须选择与主流价值理念相一致的电影作品,方能实现预期目的。
1、 “爱国精神”的激发与人格构建
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今天,要首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精神的激发与构建呢?因为爱国精神,是一个人的人格根本。一个人没有爱国精神,他的生命就缺少灵魂,其任何价值观念与追求都找不到活着的真正意义与生命的归依。因此,这是人格成长与构建的根本点与出发点。近年与这一价值理念相一致的主流佳作主要有《集结号》、《建国大业》、《建党大业》、《钱学森》、《甲午大海战》等,其中《钱学森》极具代表性。
电影《钱学森》,描绘了一个为中国火箭、航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及其与妻子蒋英长达62年之久的旷世爱情故事。这部影片说教色彩在其中荡然无存,大学生对之的感动,是一种发自内心久违的爱国精神与民族信仰共鸣。这部影片的出现,似乎给这些迷茫前行的大学生指出了生命的价值航向,激发了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与压力下,沉默已久的爱国激情与民族信仰。
由于电影中钱学森那种充满人格个性与精神品格的力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钱学森在逆境中、在困难面前,不为任何人或事,所能干扰的民族气质与事业中那种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与创造力,让学生从心灵深处真切地体验到了什么是爱情精神与民族信仰;什么中国人的国格与尊严;什么是科学精神与敬业品格以及什么是一个的人格魅力与生命价值所在!
可以说电影《钱学森》,是一次中国主流价值理念的心灵盛宴,它让这些正在努力又在迷茫前行中的大学生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航向,也使原本可能模糊或脆弱的本性和人格,获得了一种生命价值的方向与坚定的精神力量。
2、 人性“真善美”的开掘与完善
人性的真善美,是人类最完美最优秀的品格与本性,它代表着人类最完美的人性理想,对人性真善美的开掘与完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幸福和谐的终极价值之根。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在人的本性中不但有“真善美”,同时伴随着人性的“假恶丑”,这两类品质在人类的成长中相生相融,铸就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无限美好的同时,也有大量的丑陋现象破坏着社会的秩序与发展。所以,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必然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秩序准则等,以惩戒或遏制人性的“假恶丑”现象及其的发展膨胀,以保证一个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其人性“真善美”的终极价值理念的开掘与完善,同样具有根本的重要意义。
与这一价值理念相一致的电影作品有很多,如谢晋的《天云山传奇》,刻画了一个品质高洁,具有慈母般温情的伟大女性冯晴岚,她用其一身,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与痛苦,坚持着在时期她和丈夫认为正确的人生道路,用最艰苦最朴实的方式和超人的意志品格,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人类“真善美”的伟大品格。
对该部影片人性“真善美” 的主流价值鉴赏,大学生们最后必然会被冯晴岚这一极其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深深感动,会令其人性中虚假的丑陋的东西,在这一平凡女性的面前顿然无形或感到羞愧与自责!从而使大学生收获人性中“假恶丑”本性的荡涤与人类完美本性“真善美”的神圣开掘与塑造!
3、 “生命”的价值与超越
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部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因此,对于任何人来说,生命都是极为宝贵的。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死亡则意味着对于个体生命的全部终结,因此保障生命的安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意义与发展的起点。但仅仅是活着,不能完全诠释生命的价值与内涵。
对于大学生而言,也许与之讨论“生命的价值与超越”过于抽象,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部电影,如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名单》,也许能更好地诠释什么是“生命”的价值与超越?
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是电影史中具有重要艺术里程碑意义的片子。影片描绘了同样是纳粹份子的商人辛德勒,为发战争财,来到了纳粹份子管制的犹太人集中营,雇用了犹太人在其厂里生产战争日需品,目的是不付或少付工钱。可是这个贪财、好色的男人,随着纳粹屠杀计划的展开,其亲眼目睹了一个个被肆意杀害的无辜生命,辛德勒那尚未被泯灭的良知,受到了人性的深深伤害与震动,于是,他开始了最大努力的营救,周旋在纳粹与犹太人之间,最后他倾其所有,终于营救了1000犹太人的生命。战争结束了,身为纳粹份子的辛德勒也遭到了追捕,被营救的犹太人们要和他们的恩人分开了,因为他们的恩人要开始他的逃亡之路了,于是犹太人们用其唯一值钱的一颗金牙齿打了一个戒指送给辛德勒,上面刻着希伯来文:“救一人即救全世界”,同时还送给他一张签着被救犹太人名字的名单,说万一他被捕了,也许这张名单可以救他。当辛德勒拿着这些犹太人所能为他做的全部一切时,他再也控制不住地蹲在地上失声痛哭,他说:他后悔年轻时太过度挥霍,以致于他没有更多的钱救出更多的犹太人……
影片至此,不得不让大学生们为之动容,因为辛德勒已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可是他却以自己弱小的力量救了1000犹太人的生命,可最后由于这些善良犹太人的举动,让辛德勒失声痛哭处在深深自责中!这部影片用辛德勒一个人超越生命极限的能力,向世界证明了人类生命的可贵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影片因其人性的光辉及其对生命、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超凡解读,不但使这部电影铸了它成为人类电影艺术的丰碑,而且,也使对之进行鉴赏的大学生们收获人性洗礼的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度理解与人格的铸造!
通过上述对大学生人格中具有终极主流价值观的分析与解读,可看出通过电影艺术鉴赏方式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人格构建,具有其它教育方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关键在于高校的素质教育,要能充分利用好这一手段,真正切实地让这一媒介方式,发挥其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教育作用。因此建议在大学人格素质的教育过程中,第一,要有良好的观影环境与条件;第二,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与解读,即教师对影片的选择极其重要;其次,要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后,教师要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理念的深度解读;第三,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人格构建作用,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加强对它的理论研究,教育模式研究,实施手段、过程、效果等的研究,也极为重要,必须突破过去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始终停留在呼吁或外部研究的层面,因为,能用之于解决大学生人格构建的问题,才是所有理论研究的全部意义与价值所在。
[教育厅项目]:10JB27
贵州省教育厅高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电影艺术欣赏对大学生健康人格构建作用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韩中敏. 大学生人格缺陷反思与健康人格教育(硕士论文)[M].2009.4.P17.
[2]徐金超.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教育探析.湖北社会科学[J].2011.4.P185.
排练参与度是一个很容易被教师们忽略的重要方面。对学生而言,在排练中的参与意味着与音乐进行积极的交流。即使教师指导了一次完美的排练,它也不等同于学生自己感到自身经历了意义丰富的音乐体验。这可能是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投入其中,或者是因为选择音乐作品时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另一种可能是,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表演,而不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所有这些行为都可以被看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延续。
做为一个有22年教学经验的合唱团教师,我曾使用过很多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我的早期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因为我接受的就是这样的训练。七年前,我开始大量吸收建构主义策略,一部分原因是我在再次成为学生时意识到一次听教师讲几个小时有多难熬。我在后来的教学实验中尝试着组建小型合唱团,并观察它是否会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这个实验让我意识到,我的职业生涯中最杰出的学生就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中造就的。本研究是我的课堂教学方法演变历程的开篇。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管弦乐教室里的座位和站位的安排,明显预示着教师的主导地位。所有的座位和站位都朝向教师。乐队指挥台就像是设在教室里的君王的宝座,学生通常是禁止入内的。这种典型的教室安排代表着很多教师的授课风格。学生来到教室,只是为了在整个演出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个任务。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首要目标是表演要出色,至于学生是否得到了音乐上的成长,那就是次要问题了。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很少把学生当做主导者。这可能是因为很多教师就是传统模式培训出来的。这种传统模式是一种要求学生用他们的乐器演奏出音乐的排练技巧,没有太多别的东西。学生们有能力接受比他们现在接受到的更多的知识。在乐队里,我们常指派某学生记录出勤,把音乐文件归档。这种类型的学生助理给忙碌的乐队指挥帮了很大的忙。但是,如果学生协助是有益处的,那为什么要把它局限在普通的事务上呢?在当前教育实践的启发下,被很多教师因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可能需要换一个方式来看待,从而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们最好的指导。
建构主义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并为乐队课堂提供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框架。20世纪30年代,俄国心理学家列夫・维果斯基围绕社会建构主义对该理论进行了描述。维果斯基的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翻译成英文,才在美国广为人知。他相信所有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在他之前,大部分的学习理论都以个体为焦点,而不考虑学习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建构主义关注的是个体的理解过程,并假设每个人都为课堂带来自己的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可能需要补充、调整,或者全面的修改,但是他们却为即将在课堂上建构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总结一下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儿童在向更博学的社会成员学习后,也成为了社会的一员。儿童在一种交互式的社会关系中学习,然后将从这种关系中所学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直到能独立应用这些知识。这个有关即刻潜能的区域即著名的“最近发展区”。伯纳和他的同事将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描述成“支架”。学生和教师必须共同努力来构建知识。学习者以他们能够胜任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教师则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或者像支架一样给予支持。使用支架的目的是通过把学生放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做得更多,并达到他们能力的最高点。教师必须确定,什么时候需要给予支持,什么时候需要逐步地撤销支持,从而使学习者能够独立行事。这种技巧叫做“淡化”。尽管很多学科领域已经采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大部分器乐教师仍然继续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参与度提出的建议
管弦乐队的学生有能力在课堂上担任多种形式的音乐领导。建构主义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以前的知识水平进行评估,并指导他们扮演合适的领导角色。将个体学生的行政管理能力和音乐能力合并到课堂可以丰富每个人的课堂体验,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并不局限于管弦乐课堂,它还能被合唱团和乐队指挥高效地应用。
选择演出曲目
要让管弦乐队队员参与其中,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所有的演奏者有机会参与音乐会节目的选择。允许学生参与曲目选择很可能是一个极其有价值的策略,但是教师们必须确定学生们有一定的基础来做出恰当的决定。开始,教师必须和学生们就好的节目该包含什么展开讨论。为庆典或竞赛遴选节目和为春天流行音乐会选节目是不同的,所以音乐会和观众的需求必须是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另外,节目应该反映出风格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应该符合观众的兴趣并且使演奏者的音乐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选择演出曲目时要考虑的另一点是团队演出的优点和弱点。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常都会意识到这些,但学生们可能不会意识到全体演出者是一个整体。学生和教师应该就全体演出者的优点坦诚地展开讨论,并在他们一看到新的乐谱就进行演奏时,将这些因素铭记在心。尽管音乐应该给管弦乐队带来挑战,但是管弦乐中任何一个特定的片段都能导致团队成员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这些技巧问题是音乐无法避开的。
学生们能够意识到这些音乐上需要考虑的问题后,教师们应该为管弦乐队提供几首有价值的备选演出曲目,学生可以参与最终曲目的遴选。为了找到合适的演出曲目,教师们也许希望参考一些相关的优秀教科书。《通过乐队表演进行音乐教育》的第一册和第二册以及《弦乐教学的技巧》通常能为曲目的选择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并提供很多我国顶尖乐队演奏教育家所编纂的演出曲目。另外,国家音乐组织规定的演出评价曲目表和学院推荐曲目都可以为音乐的遴选提供参考。然而,教师要以音乐的价值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来选择不同的演出曲目,这是曲目表所不能代替的。面对许多可接受的选择,学生们可以即兴演奏这些曲目,并在
准备充分后,用他们的技巧来明智地判断,是否每一首曲目都适合他们的音乐会。
选择音乐会曲目时,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最后一个问题也即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曲目是否能让学生、指挥以及观众都感到愉快,并从每一首选择曲目的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有所收获。花点时间好好考虑这个问题能让演出曲目最大程度地适合所有团体的演出需要。学生们被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所吸引,他们在选择演出曲目时的表现往往比教师想象的要好得多。如果让学生参与音乐会节目的遴选,他们在准备阶段会更充满兴致,排练也会更有效率。
排练参与度
大部分排练的模式都是一成不变的。学生们演奏一段简短的音乐,紧接着是指挥的评论。当前两排像往常一样和他们的指挥一起排练时,排练持续得越久,越来越多的学生就出现疏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位置旋转的方法。爱坐前排的学生一般坐在哪个位置都能演奏得很出色,而爱坐后排的学生则通常只有在教师警惕的注视下才能集中精力。
位置旋转方法可能会让某些学生更容易管理,在额外的强化训练中,教师还可以在常规位置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比如,大提琴和贝司可以安排在乐队的前排,小提琴和中提琴可以安排在后排。另一种安排方式是,演奏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挑选乐队的任何一个位置,而不用考虑他们的乐器是什么。如果这种“混合匹配”的方法可能导致动作方面的问题,那么变奏则可以采用指定的混合四重奏座位。进一步的位置调整将要求乐队排成圆圈,或者排成平行的两排,指挥在中央,学生们彼此面对面。每一种排练位置的调整都将让学生从一个不同的有利位置来聆听整体演出。新位置所提供的新的角度将要求演出者更投入地观察、倾听和调节,由此,排练的参与度和音乐的成熟度也可以得到提高。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国内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又改变了传统的“教”和“学”。本文讨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产生的正反两个方面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1997年由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先生以《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为题,从西方引人到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从此,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国教育技术学领域茁壮成长。在这十年期间,从陌生到熟悉甚至到对此理论地狂热一路走来,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也对我们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学习、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古今中外,对学习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的时代对学习也有不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观对学习的定义,可见学习由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之分,从广义上来讲,学习包括个体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而狭义的学习即人类的学习,则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从狭义的学习概念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学习理论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学习的专门理论。学习理论是心理学最古老、最核心、也是最发达的领域之一,也是教育心理学基本的或核心的理论。自从心理学从1879年建立第一个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长起来。100多年来,各派心理学家都将学习作为其分析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他们对学习的研究和阐述形成了不同派别的学习理论。迄今为止,对学习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有两大派别,但这两派别当中又有不同的观点和新的小派别。第一大派别就是以华生、期金纳、桑代克等为代表的联结派,他们倡导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他们的基本主张是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简单联结形成的。第二大派别就是以格式塔心理学家、布鲁纳、奥苏贝尔、皮亚杰、维果斯基等为代表的认知派,他们倡导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他们的基本主张是学习是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是个体头脑中经验的重组。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内广泛被使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实质也属于认知派别,只是相对而言,它更侧重于研究学习情境并发展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广泛在西方流行起来,它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理论发展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是属于现代认知派别的一个分支,更加重视社会情境对人类知识建的重要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具备建构主义所需要的特征,通过对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要素的控制能够很好地营造认知环境,有效地迎合了建构主义的要求,这是导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重视的一个重要特征。借助信息技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建构主义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理论,对国内的教育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影响,有些人甚至怀疑教师存在的意义,认为教师可能将被取消。近两三年来,人们逐渐回归理性,开始冷静地认识和对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人类学习的积极影响
传统环境下与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们的学习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它关于情境设计、交互式学习等观点。正是现代信息技术迎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从而在教育领域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应该辩证地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国内对学习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先来看看其积极的影响。
2.1对人类学习观念的变革
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当中,人是一个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当然在教和学组成的双边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样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批评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以及学生被当成灌输的对象等等。所倡导教育者的新理念,如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而向全体发展学生的理念,以及受教育者的新理念,如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一个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这种理念都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人类的学习观念也由原来的被动的过程变逐渐地变主动的过程。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影响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也是在于人们陈旧的观念。在学习中,高效的自主学习模式难以推广,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的被人教的依赖,懒惰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改变,也难以改变。
2.2对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讲,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人类将学习狭隘地理解为文化知识的学习,致使对学习活动的研究局限于教育理论界,未能从更高层次来把握学习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现代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印刷时代跨入了信息时代,这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这就要求人类要适应新的环境,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新的、高效的学习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人类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适应更加复杂的社会变革。学习是学习者个体所从事的主要活动,学习者根据学习材料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如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还是在实践中去学习。通过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者能够将多种学习方法结合起来,避免在传统单一环境下学习的发生。
2.3对学习资源的变革
学习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学习资源包括一切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因素,包括信息、人员、教材、设备、技术和环境。在基于资源的学习当中,学习资源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传统的教学以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为基本要素,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垄断者,学习是问题的被动接受者,教材是学生唯一资源。而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设计社会情境,学习者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有助于学习的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资源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成为学生用来获取知识、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数据处理及思想表达的手段。
3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负面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必将继续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然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理论,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水平的现实情况下,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的要求过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积极倡导的情境创设等观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的教师队伍结构复杂,层次水平相差较大,对新理论的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我国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不能盲目跟进,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另外一个方面有些知识适合于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让学生掌握,而有些知识不适合这种理论来让学生掌握,有些知识还需要强化或练习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所以,人们的学习活动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教师的情况来定。
3.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较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有很好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来支持。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多数学习者的软件硬件水平达不到条件,另一方面教师的构建学习环境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也相对不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使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理论,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1000万教师的国家,也需要国家巨大的经济投人,逐步来改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软硬件环境。
3.3建构主义本身也存在不合理的观点,不能一味地学习和运用
认知派学习理论是批判着行为派学习理论成长起来的,当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不例外,也批判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合理的成份,过分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个体知识再生产的信息加工活动的个别性,而否认其本质上的共同性,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情境性,非结构性。因此在现实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们要博采众长,对各种学习理论进行认真分析,冷静思考,将各种学习理论的优点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 知识 教育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它是在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纳了各种学习理论,尤其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新世纪的生存理念,学习能力也将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能力。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哲学,对当前的知识观和教学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学习与教学也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和启示。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国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研究新进展作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
一、对建构主义的理解
建构主义存在多种理论流派,当前影响较大的有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此外还有社会文化认知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及控制论的观点等;建构主义也被视为不同形式的表达,有外源建构主义、内源建构主义及辩证建构主义之分。
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较之认知主义更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认识,强调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由于各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意义建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涵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人的学习本质认识的发展,有关知识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极其迫切的实际需求。有关认知与学习的情境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
1.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探讨中都涉及对知识本质的论述,有论者认为知识是对有关世界意义的建构或创造,知识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也有论者认为提出知识的本质是解释和假设,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建构的人不同,看到的事物则不同,对于世界赋予的意义更不同。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建构性、相对性、情境性、社会性、复杂性、默会性,同时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这种观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明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2.对学习者的认识
在传统的学习观中,学生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事实上学习者有着天然的主体性,学习者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有着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潜能。学习者既是自我学习过程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是以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流经验来确定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3.学习过程的建构主义理解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过程,这是所有建构主义理论者共同的宣告,它有以下特点:
3.1多元化的双向建构。首先学习是在对新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时,在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和重组,即存在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就是所谓的同化和顺应。再者,学习者在通过使用先前知识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被利用的先前知识进行改造和重组,为此学习者必须时刻保持“认知灵活性”。因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所以建构是多元化的。
3.2多维化的时空限制。在主体建构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知识的建构受时空和环境的制约。知识离开了时间、空间和环境,就失去了真实性,对于学习者来说就不是有意义的学习。网络空间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维度,随着网络在教育中的逐步普及,有关网络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有论者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教育观:学习自动的意义建构过程。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启示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日渐显示出其生命力,各种类别、各个层次的教学纷纷从中汲取营养,研究者也试图以此发展新的教学理论来更好地指导教学。
1.对学科课程教学的启示
在学校德育中要重视学生早期道德教育,创设有针对性的道德情境,同时德育内容应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德育过程要注重学生主体化以尊重差异,实施个性化德育。英语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注重学习者对英语学习过程的感悟并培养自我激励的学习者。生物教学则要优化和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在合作与互动中学习。还有论者根据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提出有效的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应使学生形成对运动项目的全面理解及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
2.对不同类别教育的启示
有论者提出成人教育应采取以下方式:问题定向学习、自我监控学习、情境化学习及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在学前教育中学习应从属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引发最适宜的认知冲突,以便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学习,同时要接纳幼儿的错误,并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供“脚手架”,注重协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以创设自主探索的支持性环境。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要改变传统教师角色定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的学习以更大的自由度,总之,一切支持学生的“学”,以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研究的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对知识的本质、学习者及学习过程进行新的诠释,以期用新的理念来指导学习。从当前来看,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研究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并对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仍显不足。
首先,对建构主义理论本身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现在对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较多的是主体对知识建构的结果迥异,对建构的方式涉及不多,建构主义所偏重的是过程还是结果,它的特色是体现在过程还是结果上,或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还没有达成一致。
其次,目前的建构主义研究依然处于“搭架子”的阶段,在对建构的内容研究上涉及较窄,除了知识的建构,意志、情感的发展是否也能纳入建构的过程;就知识本身而言,是否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可建构性,知识的建构是否有范围限制抑或是应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不能建构的知识应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
最后,研究者从建构主义理论中所得的启示在实际运用中的可操作性不够强,当然这与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有关,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依然处于发展的阶段,再加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后结构”主义,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色彩,这是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因此在研究建构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建构主义本身进行建构。
参考文献:
[1]李晓华.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参与式学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魏明霞.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谭立雅.建构主义学习观给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8).
[4]李冬青.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教师角色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三学期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第三学期是我院的办学特色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第三学期的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阐述我院第三学期的概念及意义,然后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及主要观点,最后说明数拉专业第三学期实践教学是如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计和实施的。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于2003年创建了第三学期。即在每年的6-8月,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学生安排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我院数控专业的培养的是能够适应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以及数控机床维护等第一线岗位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为了提高第三学期的教学效果,结合专业特点,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对第三学期进行了设计和实施。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6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第三学期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有多种教学方法,虽然这些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创设情境、协作与会话过程,基于此,我们在对第三学期的设计和实施上也主要从如何为学生创设情境,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协作与会话方面两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
在建构主义看来,情境只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创设情境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的。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教育、技能教育。其职业性、实践性和操作训练性强,要求能学以致用,顶岗工作。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场境下应用他们所举的知识,使他们的知识能够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必须通过真实的工作任务才能促使学生协作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受企业的管理制度,实践真实的工作任务,体会真实的社会环境,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在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包括所有的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通过真实工作任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理解问题、掌握知识的应用、掌握实践技能,完成意义建构。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建构知识、能力,易于形成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协作与会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然后再相互协商。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群体中的每个人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而实践教学在这方面体现的更加明显,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对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第三学期的设计和实施上,为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会话,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1、岗位轮换
学生进入工作环境后,企业会把学生分为到相对的岗位上并安排师傅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为了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会话,每隔两周对学生的岗位进行调整,在调整岗位之前,组织学生探讨在这一岗位上遇到的问题与收获。通过第三学期期末的实践考核表明,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交互学习,学生掌握了怎样对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进行意义建构。
2、协作考核
在实习的中段和末段由专业派出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随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图纸、工艺、程序编制、实际上机操作等项目。学生之间还通过技能竞赛等方式相互之间组成小组互相比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来更直接的接触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英语教学;师生地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地位
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师比作为“活字典”、知识的“储存器”,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将知识全面灌输和倾倒于学生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为机械、被动的吸收教师灌输的信息的过程。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就是讲得太多。他总是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人之主体――学生主动建构的,并且学习的过程也并非为信息简单地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将信息进行一个同化、顺应的建构过程,从而习得新知识。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师生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应该从“幕后”转到“台前”,做舞台的表演者。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多媒体计算机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其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与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帮助学生们主动探索学习的认知工具。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情境性,二是交互性。然而,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以满足建构主义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实现情景教学,同时,学习者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讨论、交流和协作,通过交互协作促进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的建构。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作用,形成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多媒体英语教学是指把各种媒体和技术整合到英语教学中,对英语教学与学习的信息进行储藏、加工、传播,优化英语教学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三大要素,即情境、协作和交流。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们创造出与本课话题相关的真实语言情景,组织学生们进行全方位的英语协作学习,包括师生、生生小组活动的协作方式,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行多层次的会话,组织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练习使用与本课话题相关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最终达到建构知识的目标。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收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重视,他们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已经实际应用于指导基于多媒体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教学设计原则:
(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始终铭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探索性与创造性,而非将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要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让学生们指导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要让学生们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二)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下进行的。在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并且形象的多种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在所给与的真实的情境下练习使用新知识,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情境中学习,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将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新的意义。
(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安排设计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共享到他人的思维与智慧,最终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含有丰富分信息资源,而与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同的是,这些信息资源并非支持教师的教,而是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而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中,信息资源多由多媒体计算机来提供,教师一定要认清这样一点: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
(五)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把学生们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设计应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们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都要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
参考文献:
[1]陈来,张建伟. 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 教育实验与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