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家务劳动实践收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务劳动实践收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务劳动实践收获

第1篇: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为目标,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立足于更好的实现家校合作,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锻造优良品质、生成个性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二、活动主题 参与科技实践,探究身边科学,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三、活动时间 四、参加对象 小学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1、发明创造类——寻找生活中所用器具、物品的缺陷或不方便的地方,加以改进;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将不同的物品进行组合,制作出新型实用的作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2、科学研究论文类——从农业、林业生产、大自然、日常生活实际中寻找发现不寻常的现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运用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实验等形式解决问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科技实践活动类——以节约水电、能源、粮食、环保等为主题,开展系列科技实践活动,或者是自然观察类科技活动——天文、天象观察、地质、地貌考察、生态、环境调查。 4、科学幻想绘画。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未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纸张大小8开纸)。 5、社会调查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状况、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 学生材料要求:

1、科技实践活动类:要有完整的实施过程,即在活动实施时,要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活动总结。该项是活动的重点,一定要围绕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2、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研究记录、照片或录像、新闻报道材料等,用以反映该项活动的真实性。 3、确切的实施结果。以文字的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主要包括选题目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收获体会等方面。 4、本次寒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将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进行评价,记入个人档案。 (二)感恩体验活动 1、开展“家务劳动周”活动,要求家长写出劳动表现鉴定。 要求学生在假期一周内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父母做饭、扫地、洗衣服等家务劳动,主动关心父母及长辈,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争做一个有孝心、善于感恩的小学生。要求家长写出劳动表现鉴定。 (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都参加) (三) “除夕日记”征文活动 引导4—6年级学生将农历“除夕”这一天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日记,加深学生对民族节日的感情。要求一律用16k稿纸书写。 六、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各班要以学校方案为依托,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出本班的活动方案。同时要以本次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 2、注意安全。各班根据活动安排,合理划分小组,同时教育学生,参加小组活动时,不得骑自行车,外出乘车时必须有家长陪同。 七、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年级班主任及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要制定详细的学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安全预案,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并在暑假结束后及时报送总结。

 

第2篇: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一、建立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1.打造优质劳动实践基地,提高劳动实践技能

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是我市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法制教育、生存体验、国防教育和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一直坚持“体验、创新、感悟、成长”办学理念,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基地采取“从学校走入社会,从课堂走进生活,从书本走向实践”教学形式,坚持多样性、灵活性、系统性原则,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有手工制作、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生存体验、专题教育、地方课程六大类60多个项目,组织市区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等劳动实践体验及工艺学习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几年来,劳动实践基地始终保持有序、有效、安全的运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拓展劳动教育渠道,做实研学实践活动

我市各类学校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定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拓展劳动体验空间。特别是市中小学劳动基地立足教育性、突出实践性、加强融合性、确保安全性。充分挖掘美丽地环境资源与特色文化,确定了红色记忆、绿色生态、传统文化、白茶文化、安全体验、职业规划等六大研学旅行课程,并按照课程主题逐步开发了“成就梦想,精彩飞扬”、“我自护我平安”、“祖国在我心中”、“白茶故里可爱家乡”、“以孝扬善以爱抒情”、“手拉手共成长”、“我体验我健康”、“公益手工制作”、“特色文化”等九条线路,这些线路集观光体验、求知习艺、民俗风情为一体,研学目标明确,主题特色鲜明,富有教育实践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在行走的课堂中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构建劳动教育推进网络

(一)突出学校教育主阵地 保障劳动教育开展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市各校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渗透劳动教育,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将劳动课排进课表,并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白琳中心小学组织教师编写并推广使用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劳动教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美术、体育及班队会课进行有机整合。

2.将劳动教育融入活动课程。全市各校充分利用学校特点,开展“劳动节”“科技节”活动。如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把地方传统文化引进校园,让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生根发芽,使校园成为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阵地,开发百人鼓号、茶艺表演、鱼灯表演、书画、舞蹈、剪纸等30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项目,促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形成了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氛围。

3.打造“开心农场”,增长基本技能。学校因地制宜,开辟校内种植园、地理园等劳动实践阵地,为劳动教育提供触手可及的平台。如:白琳小学利用闲置的完小校园开辟“红领巾农场”,学校的菜地由学生自主种植、自主管理、自主收获,课余时间可邀请家长入校一同参与劳动实践,增进亲子交流与互动。充分利用边角音旯地块,开辟校内红领巾种植园,成为城里孩子现实版的“开心农场”。畲族学校本学期开始办起了“畲药种植园”……学校努力通过种植园的建设与管理,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与基地作物的田间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功能,使其成为学生劳动锻炼与生产实践基地,成为师生交流劳动经验的实验基地。

4.建立劳动志愿服务队,增进实践体验。积极为学生提供劳动体验机会,培育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成立志愿服务队。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二)创建多样化劳动教育平台,丰富学生劳动技能体验

活动是数育的载体,学校积极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好“五结合”,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1.结合“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开展“自我服务”。例如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开展红领中走进社区环境保洁活动;结合植树节开展校园苗圃养护活动及“我为校园增添一抹新绿”植树活动,组织开展“拥抱春天播种绿色”主题活动,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重阳节组织学生们走进福利院为老人们打扫房间等。

2.结合“三好”厚基教育活动。制定适切得评价标准,把学生的劳动教育的考核结果纳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活动综合评价,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范畴,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

第3篇: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关键词:弱智儿童;劳技教育;探索

劳动和职业教育是残疾儿童实现全面发展,将来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手段,是培智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普遍应用的技能。基于弱智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通过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手工艺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等途径,使弱智儿童养成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为日后进入社会、进而自立于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几年来,我校在对弱智儿童的劳动职业教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

低年级(1-3年级)阶段以自我服务为主,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弱智学生的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每个年级约安排16项劳动技能。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每学习3-4项内容,就进行一次综合练习。

中年级(4-6年级)阶段以学习家务劳动为主。要求学生学习管理自己的生活、料理家务,并适当地参加公益劳动及简单的生产劳动。

高年级(7-9年级)阶段,以学习简单生产劳动为主。要求学生在学习管理自己生活和料理家务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简单的职业技术技能。

以上各年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但教师要详细记录调整原因。

二、采用多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我们主要从以下七个渠道完成教学任务:

(一)上好劳动技术教育课,这是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渠道。1-4年级每周安排2节劳技课,5-8年级4节。

(二)在其它学科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在文化课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学生能力、强化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践证明,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掌握,光靠学校教育是不行,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我校分别设立了编织、缝纫、书法、舞蹈、剪贴等多个兴趣小组。采用了打破年级界限,按智力、能力、爱好自由选择,适当调整的方法,保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技巧,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三、遵循多原则指导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工作

(一)适当性原则。指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个体本身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每一堂课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所收获。例如学习《削铅笔》一课,较好的学生要学会用小刀子削铅笔的方法;较差的学生只掌握用转笔刀削铅笔;再差的学生能认识铅笔刀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削铅笔就可以了。

(二)激发兴趣原则。由于弱智儿童缺少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兴趣。

四、建立评价体系,及时对劳技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对劳动技术教育效果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测验的内容:

1、劳动基础知识: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

2、劳动基本技能: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技能。

3、劳动态度和习惯:包括是否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劳动是否有始有终,持之以恒等。

(二)测验的形式

分理论和实践及平时表现三部分进行考核。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口试两种形式。低年级以口试为主,高年级以笔试为主;实践考核是通过现场操作比赛的形式进行,当场打分。平时表现是以日常的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及劳动态度为主进行打分。

(三)计分方法

采用等级评定法。即优、良、中、差。三种考核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理论20分,实践40分,平时表现40分。三个分数之和达到90—100分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中等,59分以下为较差。

五、劳动技术教育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弱智儿童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有所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劳动素质和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2、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锻炼了他们的毅力,树立了初步的劳动观念,懂得了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

3、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补偿和矫正作用。使他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扩大、加深了,感知觉和动作协调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还增进了弱智儿童与周围人员的交往,培养了交往能力,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协作等良好的品质。

第4篇: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A寒假生活开始了,对于孩子们来说,寒假是他们的“幸福时光”。但是,不少孩子和家长在寒假当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过得并不轻松。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轻松、充实、有意义的寒假,这是许多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到底怎样安排假期生活,才会使假期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呢?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孩子的寒假生活。

1.帮助引导孩子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假期计划

寒假里,学生离开了有规律的学校生活,往往会放松自己,缺乏约束感。为此,帮助孩子计划好假期生活,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更是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的保证。这份计划要包含学习、休闲、体育锻炼、早晚作息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合理分配,同时家长还要坚持督促和检查孩子完成计划的情况。在制定计划的同时,家长还要考虑学校对学生假期的要求,努力做到家校一致。

2.引导孩子注意处理好休闲与学习的关系

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很辛苦,所以寒假主要还是以休闲为主。但是,由于学生的特点,他们自我管束的能力比较弱,往往一到假期就把学习完全放到脑后了,这样很不利于新学期的学习,尤其是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孩子。为此,在整个假期里,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孩子,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给孩子进行一下必要的补习;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孩子可以引导多做一些实践性的学习。

3.引导孩子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很多家长在平时不喜欢放手让孩子做家务活,认为孩子不但不会,而且危险、添乱;同时,平时孩子可能忙于功课的时间比较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去做。其实,孩子是非常喜欢和父母做一些家务活的。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使他们将来独立生活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体验父母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4.合理安排好孩子的运动、睡眠、饮食等

寒假里,孩子们脱离了规律的学校生活,往往不按时睡觉、起床,吃饭也不定时;或者有的父母,把孩子锁在家里让孩子学习、看书等。一个假期下来,往往孩子的体重增加了,眼睛更加近视了,开学后除了眼镜的度数增加了之外,体育的考试也不及格了。为此,合理安排好这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5.多带孩子参与各种实践性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和成长,学到知识

上学期间,孩子们大多是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很多的东西都是来自老师和书本,而亲身实践的体验不是很多。假期里,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可以尽量多陪孩子,多带孩子去参加社会体验,了解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这些对于促进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比如,可以带孩子去外地旅游,去亲戚朋友家聚会等,让孩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在自己的亲自观察与思考中收获着、感悟着。

6.引导孩子健康上网,多阅读有意义的课外书

第5篇: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而目前,小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现状令人堪忧。某论坛帖子贴出的一份明细单,温州某班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自己劳动,自己花150元请钟点工打扫卫生、擦桌子;《新华新闻》2013年3月22日“新华亲子”有文形容:“越来越多的‘公子哥’和‘娇小姐’把劳动看成了一种功劳,即使干他自己的事也理直气壮地跟我要酬劳,而不认为那是自己分内的事。”

可见,学生劳动意识亟待培养,劳动态度需要积极矫正,劳动效率需要不断加强,劳动习惯亟待养成。笔者结合现状与劳动实践,提出以下四个策略:

一、编程序

学生在劳动中通常有这些情况:直接不劳动就回家当逃兵的,站在一边不劳动像哨兵的,有只管“女士优先”的“小绅士”,有只管动口不动手的“君子”等。根据“分粥原则”,我为班级劳动制作了表格,立下规章制度,将劳动管理任务化、程序化、制度化、激励化,这样学生很难成为漏网之鱼,加上监督计时员的督促、登记、管理,教师的及时评价,反馈奖励,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劳动的积极性。

二、树榜样

教师应该是热爱劳动的好榜样。每次劳动,教师不仅要做好组织者,更要做好参与者。教师自己带头打扫卫生,同时也对打扫不得法的学生进行指导,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按照程序行动,而不认为自己是在做苦力,教师则可以指手画脚,坐享其成。平常劳动中,对于天花板上的蜘蛛网,窗体外侧的玻璃等我都自己搬来大凳子,然后请学生给我扶稳凳子,递给抹布等亲自动手。如此,教师自身首先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就能让那些不想参加劳动的学生觉得原来劳动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同时分享到劳动的喜悦。

当然,教师对学生中劳动积极的个例也要及时表彰,树立典型。不断肯定、宣传他们的事迹,从而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带动全体。

三、下乡村

学校依赖德育活动平台,创设各种劳动实践基地,精心组织,带领学生走农村,下农田,挖土豆,做家务,煮泡面,缝针线,套棉被……开展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为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基础,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打基础。以下是学生劳动日记的摘录:

“下午的劳动课,我们到蔬菜基地自己动手挖土豆,在城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哪会干这种活?在老师、乡村小同学的指导下,我们很快也挖出了一些土豆,劳动带来收获让我们乐翻了天!”

“一位高年级的姐姐带我们去厨房蒸饭,蒸饭还真有学问,水放多了饭会很稀不好吃,水少了饭会很硬难以下咽。还好有这位姐姐的帮忙,我装上一杯的米放进饭盒,淘米两次后把水装到高于1厘米的位置。这样反复蒸了几次,蒸出来的饭就正合我自己的口味了。”

四、强意识

增强学生们的劳动意识,需要树立正确对待劳动的观念。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很多,班主任对调皮的孩子做出的处罚常常是罚扫地几天;对上课不认真的学生说:“某某,上课再不专心听讲,放学留下来扫地!”罚扫地,其实是在给孩子们灌输一种意识――打扫卫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第6篇: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上午好,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是催人奋进的季节,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年。本学期学校也迎来了部分新教师和明天报道的一年级新同学。今天是本学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首先请允许我向新教师、和明天报到的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新学年、新起点、新希望。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在全县教育“4351”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围绕“走好每一步,快乐每一天”的办学宗旨,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全校至上而下对照“四面镜子”和“三严三实”标准,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学校“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关注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全体教师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学水平。全体教师围绕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中出现的问题,使全校师生沉浸于学习氛围之中,促进学习型学校的形成,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是重视专业成长,培养人格魅力。全体教师要换角度看问题,机遇要和差的人比,干劲要和足的人比,能力要和高的人比,道德要和高尚的人比,生活要和过去比,将来要和强人比,需要要和入党的时侯比。都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作为一种美德素养,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是注重行为细节,养成良好习惯。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做的每一个细节,表现出的每一种行为和沉积成的每一种习惯,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老师们必须是“德高为师、率先垂范”的教育践行者,做好孩子们的表率。

四是关注教学全程,提高教学质量。全体教师应该从领会课标、熟悉教材,改变理念、以生为主,集体备课、个人加减,组织教学、培养学法,耐心辅导、差生转化,重视作业、补充教学,注重考查、检查效果,课后反思、改进教学等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上抓实抓好,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能提升。

五是强化校园安全,提高防范能力。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不能疏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课堂上、活动中、上下课、课间操、上下学、校园内、校园外等都要教育学生时时有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同学们,面对新的学年,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面对培育你成长的学校和教师,你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我想一定是使自己成为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少年。将来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素质高、有修养,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合格公民。为了你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提出新学期的希望和要求,也就是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三爱、三讲、三护”。

一是爱祖国。同学们年龄小,热爱祖国一定要从佩戴红领巾开始,从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时开始。升国旗要行礼,了解国徽的含义、五星的含义,奏唱国歌时要起立、严肃(就是面对五星红旗不说话,不能做小动作,必须从心里敬仰她、心向她。)了解我们国家的国情和历史。

二是爱学习。同学们在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勤思好问,乐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外要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三是爱劳动。从小乐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承担家务劳动,主动清洁校园,参与社区、街道的社会实践活动,热心志愿服务,从小体验劳动创造的快乐。

四是讲文明。同学们要从小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平等友善对待同学、长辈、亲友,说话、办事有礼貌很得体,自觉礼让排队,养成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的习惯,保持公共卫生,不损害公园、游园等活动场所的设施,爱护公共财物。

五是讲诚信。同学们从小就要养成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好行为;做作业时不抄袭,考试时不作弊,不擅自翻动被人的物品,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六是讲法治。同学们从小就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了解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之事,从小有规则意识。

七是护安全。同学们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活动中,都要守规矩。会自我保护,懂求救知识,不玩火,防溺水,远离,牢记红灯停、绿灯行,注意交通安全,珍惜生命。

八是护健康。同学们从小就要养成早晚刷牙,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内衣的卫生习惯,控制上网时间、看电视时间,抵制不良信息,不抽烟、不喝酒,坚持锻炼身体,每天保持阳光心态。

九是护校园。同学们从小要养成节粮、节电、节水的好习惯,爱护花草树木,放学途中不要摘花折草,踩踏草坪,保护生态环境。爱家庭就是爱家园、爱社区就是爱家园、爱学校就是爱家园。

第7篇: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自理能力尤为重要,他贯穿人的一生,是生活的基础。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料理与集体生活中自我管理的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对培养现代化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小学教育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培养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代人的宠爱,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匮乏。例如,近几年我校新生入学,祖孙三代一同来校报名,说明新一代独生子女自理能力的薄弱。我校的不少学生不会系红领巾,有的小学生不会削铅笔,有的小学生书包不会整理――至于洗衣打扫等家务劳动更是无从谈起了。通过对本校新生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认识到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1. 主干式家庭中祖辈对孩子的宠爱和溺爱。现在孩子的家长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也有较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但相对祖辈而言,家长和孩子两代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对孙辈更加溺爱。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爱,使之成为温室里的鲜花,禁不起风吹雨打。

2. 学生中普遍存在不爱劳动,怕脏、怕累的现象。我校一年级学生中大多数不能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像最基本的整理书包、穿衣服、值日工作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上学所需一切用具均由家长帮忙搭理,交作业时甚至打电话问家长作业本放在书包的哪一层,经常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学生不到10%。

3. 学校教育偏重学科成绩的教育,忽视劳动技能和动手实践的教育。1986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思想品德――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爱美的情趣、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对于人们津津乐道的智力投资来讲,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三、培养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低年级学生虽然有独立管理自己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还不善于记住和运用方法,有好模仿的特点且容易疲劳,以至于常常产生依赖行为。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已有的认识、行为习惯、心理发展水平来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

1. 走进家庭生活,丰富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内容。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护理与保健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不断生成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是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之一。例如,利用母亲节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尽自己所能为妈妈亲自做一件小事,表达爱对妈妈的谢意,然后记下为妈妈做事的真实感想,与妈妈做一次心灵的交流。这样的亲情作业,不仅培养了孩子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而且在引领孩子为家长服务的过程中,懂得了感恩,体会到爱与付出的快乐、幸福。

2. 走进校园生活,开拓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渠道。马卡连柯在《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结论》中说:“我的基本原则(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所有苏维埃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在培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把尊重、热爱、关怀和信任学生与逐步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尊重学生,就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我们除了安排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自行制订了《值日生工作条例》、《集体活动公约》、《个人学习用品管理办法》、《文明班级条例》等,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每项活动都有所遵循。每月末对照自己的行为能力,先自评、班评,再家长评,最后以“得星”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很直观。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得分后,就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既看到成绩,又找到不足,促使学生自制力不断提高。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动”主题活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些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如,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中,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通过调查你有什么发现,今后该如何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8篇: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一、收集资料,让课程资源生活化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因此,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如教学《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家要认真调查、访问身边的劳动者,并用自己的心感受他们的生活,捕捉和定格他们生活中一件件司空见惯的小事,感受一天中有多少人在为我们辛劳。通过这样的访问和调查,就可以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辛劳,感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二、自然实践,让学生感悟生活

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让教育与学校、社会、家庭之中,让品质在老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中形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温暖的家》“我长大了”主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我课前让学生搜集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品,照片以及婴儿时的小件物品。并在课上开展了“小小展示台”(我来介绍我自己)的活动。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拿出准备好的照片、精美的出生纪念品和小时候穿过的小衣物……我以“猜猜这是谁”的方式请出猜中的同学继续自我介绍。看到孩子们儿时一张张天真、童稚、有趣的照片真让人忍俊不禁,猜起照片上的人还真要费些周折,因为身体上的变化太大了!一脸秀气的小娃娃竟是如今壮得像小牛犊的;而头无毫发,小脸胖乎乎的,一幅男生像的宝宝今天竟是竖着小辫亭亭玉立的女孩。同学们在惊诧和欢笑中了解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提高,进而懂得了长大了要更加懂事了,要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并表示以力所能及的自理和家务劳动来分担父母的劳动。

还有在“和春风一起玩”的活动中,我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了一些与春风一起玩的玩具,然后一起到户外去玩。在操场上有的学生举起双臂,迎着春风把小巧的飞机抛向远方;有的学生拿着五彩的风车顶着春风跑向前方;有的学生单臂一挥将圆圆的飞碟抛向天空……后来,又引导学生按玩具种类分组进行比赛,接着启发学生还可怎样玩?回到教室,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与春风一起玩时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小飞机顺着风飞时,在空中飞得时间长。”有的学生说:“我发现风车上的图钉如果按得太紧,转不动。”有的学生说:“我把滚龙放在地上,有风时它滚得快,没有风时它不动。”有的学生说:“我的风筝没有风飞不上天。”好玩,好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玩得这么忘情,感受岂能不深;玩法这么独到,感受岂能相同。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和他们一起去体验、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才能使他们愉快的、有创意的生活。

三、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关爱残疾人》前,我们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一样的人》,讲的就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有些让人落泪的画面,在学生眼里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的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也真实的感受到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过后几天,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老师,××小朋友昨天跟我一起上街,看到一个‘跷脚’,他笑话他呢!”那个被打报告的小朋友马上反驳:“老师,我马上就不笑了的,我觉得他有点可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也是真实的,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第9篇:家务劳动实践收获范文

“互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互动,不只是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热情,同时也能让教师灵感迸发,师生思维的火花在交流碰撞过程中生成大量新资源,让课堂教学在有序的前提下闪耀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感之中的精彩。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堂互动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师生互动――兴趣激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课堂应当成为个体生命的成长场所。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光注重知识的掌握,而是要把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沟通起来,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多维有效的互动能让师生关系融洽,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乐趣。如何使学生在开心,愉悦中习得知识,就是教师每堂课前要做好的准备。保持“好奇,神秘”的教学内容,吊足孩子的胃口,就是最好的方法。例如:在学习PEP BOOK3 Unit5 what would you like? A Let’s learn中餐的单词时,先复习已学过的西餐单词,如hamburger, hot dog, bread milk juice…然后以猜谜的方式来呈现新单词,学生就兴趣盎然。

T: Oh,I’m hungry! I ‘d like…(教师做饥饿状)

S1: hot dog?

T: No.

S2: hamburger?

T: No.

……

最后教师说出自己想的中餐:rice ,noodles ,fish ,beef,soup,vegetables…

学生的种种猜测,巩固了以前的知识,而通过这样的互动收获了新单词,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孩子们用同样的方式,和自己的搭档进行这样的对话练习,孩子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创设出新的情景:在饭店,在家里……这样使课堂真正“动”了起来,孩子们也在交流中得到了运用语言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实践了语言,达到了学习语言的最初目的。

二、小组活动――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的思想,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通过参加有效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快乐地感受,运用和习得语言。

在英语课堂上,小组活动可以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通力合作,让水平较好的同学感受到“教帮学”的成就感,同时也提高水平较弱的同学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首先,在进行小组教学活动中,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小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讨论的质量。其次,大量的小组活动的展开,也使课堂中的“动”更具有挑战性。如,在学习PEP BOOK5 Unit4 What can you do? A Let’s talk 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在学习了基本的句型后,复习了家务劳动的种种形式:sweep the floor, cook the meals, 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or, empty the trash…

2.让学生先用表格的形式填出自己和小组他人会干或者是喜欢干的家务劳动。

3.用以上的内容开展小组活动、对话练习,并让水平较强的同学帮助能力教弱的同学。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这个小组合作活动达到了语言的练习目的,学生激情四射,积极性高涨,都争着表达自己,让课堂精彩起来!

三、生生活动――模拟与角色扮演

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采用“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缩短书本和现实世界的距离,拓宽课堂教学的视野,弥补学生不能经常走出课堂到社会实践中的某些缺陷。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的确,语言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小学英语教材中大多数语言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参与生活化的活动表演,不仅可以使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就在身边,生活就是语言。”教师可根据教材自制不同的道具帮助学生深入到情景表演中去,使他们快乐的习得语言,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如笔者在教学PEP BOOK5 Unit4 What can you do? B Read and Write中,因为其中有机器人的出现,孩子们兴趣尤其高涨。在学习中我这样进行了教学活动:

先放一遍录音,让学生跟读,当听到机器人的声音时,学生都兴奋地跃跃欲试。

1.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去朗读练习,熟悉语言,教师指导。

2.最后选定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表演,并加以一定的动作。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孩子喜欢的,调动了他们的全部热情和积极性,不用教师刻意地教授朗读,和死板的跟读,而是把课堂还给了孩子,教师只是个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体验中,感受语言的特殊魅力并将习得的语言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