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

第1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8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98-01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老年高血压病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和主动脉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逐年上升,以成为21世纪护理的主要对象。根据我国国情,我们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营养干预、运动锻炼、心理护理为干预重点的社区综合护理[2]。

1 健康教育

1.1 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发病因素分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内因包括遗传、年龄等所致大动脉粥样硬化、总外周阻力升高、肾脏排钠能力减退等。外因包括:缺乏体育锻炼、超重、嗜好烟酒、高盐饮食、消极情绪等。

1.2 健康教育的形式 包括社区黑板报、健康处方、课堂演讲、典型病案分析、电话咨询等。教育语言要通俗易懂,内容系统广泛,包括高血压的病因、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治疗目的、配合事项等。健康教育时要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使居民由知识的认知自发转化为行动的实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改变人们的认识和态度[3]。

2 心理调试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情绪可以影响机体,愉悦稳定的情绪可以促进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健康。某些高血压患者因为一时的情绪激动引发了严重的脑血栓导致偏瘫,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心理的重视,限制其参加或观看竞争性的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们建立友好的、互相信任的和谐关系。老年人患病后易产生恐惧、孤单,抑郁等负面情绪,加之年龄的变化,老年人有理解力差,健忘等特点.针对其特点我们对他们的消极心理要予以理解,给予宽慰;对他们遇到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尽己所能帮助其解决问题,疏导负面情绪;对他们的提问要给予不厌其烦的讲解,并且多次重复加强其理解与记忆,在其忘记时适时予以提醒。

3 调整饮食

近年来,伴随食物结构的变化,饮食习惯的变化,体力劳动的减少,而引起的高血压病既是血管疾患,也是代谢性疾病。

食盐的摄入量在我国偏高。高盐可直接引起体内钠离子的增多,水的潴留,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增多,加重心脏的负担,血管的侧压力,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食盐的摄入量应每日≤5g。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往往相互伴随,互相促进。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少食多餐为宜。钾能抑制交感神经,钙的摄取量低容易促使血压上升,体内的镁含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因此鼓励病人多吃水果、蔬菜、豆类、海藻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还应鼓励老年人适量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等,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保持大便通畅。

4 戒烟限酒

吸烟、饮酒可致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影响细胞膜的稳定性,造成细胞内钙浓度增高而引起血压升高。烟中尼古丁可使血压一过性升高,而且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并增加降压药物剂量。酒含热能高,长期饮酒可造成脂肪积累,升高血压,降低患者对降压药反映性,增加脑中风的危险。曹光复等对265例临界高血压10年随访研究发现,转为持续高血压的患者全吸烟,而血压转为正常者吸烟人数不足1/10,饮酒者后者也明显低于前者。我国建议男性乙醇量

5 保证睡眠

高血压患者常有失眠现象,失眠可加重高血压。要指导高血压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避免劳累,中午休息30min~1h,按时作息,必要时遵医嘱服镇静剂。嘱患者变换时要缓慢,防止性低血压。

6 适当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放松训练,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产生温和的降压作用。方法:调整呼吸,自然地进行腹式呼吸逐渐增加潮气量;放松全身各部位肌肉,尤其是头颈部;集中注意力,选择某一物品作为注意对象,每日一次,每次30min。

根据个人习惯及能力制定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体操、气功和太极拳等。以运动后心率作为衡量活动强度的标准,即:运动后心率(次/分钟)=170-年龄。观察活动强度还应结合自我感觉综合判断,以运动后感到轻松或稍有疲劳、食欲增进、睡眠良好、精神振作为强度适当,效果良好。

7 服药指导

7.1 老年人在用药时要注意避免选用可引发直立性低血压、抑郁症或对心肌有抑制作用、使心跳减慢的药物;用量宜从控制血压的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最好使用降压作用能持续24h的药物,以防脑血栓的发生;对血压增高已多年者,应以逐渐降压为宜。

7.2 遵守医嘱,坚持服药 据统计高血压病的服药率为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者5.8%。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加强卫生教育,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指导患者按医嘱正规服药,不擅自停药,晨起或午睡时正是血压的高峰值,可按药物的起效时间,血压的峰值规律,或者动态血压结果,指导服药时间,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应与医生保持联系,正确调节药物用量,避免停药后血压突然升高,加重对靶器官的损害,甚至出现高血压急症。

7.3 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用药,如钙拮抗剂心痛定,因降压剧烈易引起性低血压,踝部水肿,面部潮红,心跳加快等副作用;在应用利尿剂双克类药时,嘱患者多进含钾的食物定期复查血钾,以防电解质紊乱;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因对支气管收缩和外周血管收缩的副作用较轻,适于长期服用,也有使甘油三脂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诱发支气管哮喘等副作用。

7.4 长期服药者一旦出现心动过缓,血压过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重度高血压病人必须住院治疗。

8 家庭参与

家庭参与照顾病人不仅可以促进家人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获得愉悦的感受,还可以为患者服务,督促其及时就医,按时正确的测量血压,按时服药,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可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所致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9 定期随访

对高血压患者,每周随访一次,血压稳定后每月随访一次。指导家属和病人正确测量血压并记录。妥善保管患者的检查资料,观察其病情变化,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

10 小结

高血压患者作为社会中日渐庞大的群体,应当引起我们重视。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减少不良后果,积极、全程、多方面的参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变化,需要病人、家庭成员、医护人员乃至全社会的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肖东梅,钟华荪,邝星弛,等.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行为的社区干预.现代康复,2000;4(11):16

第2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1.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1)提高社区老年教育教学质量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在需要

许多老年人从紧张的工作到离岗、退休生活,一时难以适应,产生焦虑和怀旧心理。提升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主动深入社区,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按需开课。帮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轻松掌握休闲、有效有趣的知识和应对技能,让老年人的思想、言行跟上社会节奏,切实增强老年人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使老年人晚年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开展社区老年教育也是精神养老的重要方式,许多老年人通过学习活动,认识更多的朋友,掌握更多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2)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教学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现实需求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老年群体对老年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社区老年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朋友的关注。在“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面前,创新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策略是提升老年教育质量效果的战略选择。

(3)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教学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老年人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生存状况、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社区老年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调节老年人的心态,消除离群感、孤独感和失落感,使他们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生活自信,自身和谐,由此带来的是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2.当前社区老年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社区老年教育教学服务保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社区老年教育的支持系统不够完善。在新形势下,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多是依托网络进行的。网络教学、课件、视频点播、教学管理、网络资源等都离不开网络系统。因此,基层的社区老年教育学校应当加强设备设施硬件建设,其运行技术管理水平也需有序、高效地提升,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

(2)社区老年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老年群体的需要

从教学的内容来看,主要是集中在养生保健、急救知识等传统的项目领域,涉及的知识领域不够,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受教育的老年群体短时间内难以掌握。从教学的形式来看,主要是讲座、报告等,形式较单一,老年人参与度有待提高。

(3)对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的认识误区

部分人认为老年人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老年人离岗后就应该养养老,不必有活动和再教育。

(4)社区老年教育教学场所不固定

由于社区没有独立的教学场所,靠临时租用或借用学校或会议室等一些公共场所开展教学工作,只能以“快、短、少”的方式进行,难以落实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初衷与效果。

(5)缺乏系统的课程教材建设

受资金、场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单一。现有的课程教材内容新颖性不突出,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不能满足当前活动的需要。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适应性教育、老年健康教育、金融理财等本土化校本课程教少。(6)师资力量薄弱社区教育专业教师的数量偏少,社区学院通过外聘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绝大多数外聘教师有其自身的工作安排,不可能将过多的精力投入老年人教育当中,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老年教育专业性强,授课教师在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要符合老年人的心理。

3.提升社区老年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

(1)提高认识,以终身教育的理念引领社区老年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广泛宣传社区老年教育终身学习理念,发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社区老年教育与学习过程中来。

(2)完善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的外部环境和服务机制

社区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支持、帮助学校推进老年人教育教学改革,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实践场所,如图书馆、文化馆等教育、文化、科研、体育公共设施,要面向社区老年人有序开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教育活动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老年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与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促进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在落实老年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以教育部门为第一责任者,民政、财政共同参与,协调开展工作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同时鼓励各类教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组织、成功人士投身老年教育,共同促进老年教育教学事业的繁荣。

(3)创新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教学形式上,实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校内课堂,是从事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规范课堂教学,重抓课堂教育教学效果。“第二课堂”是校外实践。走出校门,通过班集体、协会等组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社会,展示学习成果。“第三课堂”是服务社会。老年人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为社区建设做事,为社会服务,体现自身价值。将三种形式的课堂做到有机结合,目的在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学方法上,实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老年教育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内容的多样性,既照顾到大多数群体,又注重个性化,力争满足老年人的个性需求。白天举办核心的课程教学,晚上举办唱歌、舞蹈、交流等活动。可以选择老年人易于集中的地方,如图书馆、社区管委会办公室等,开展小组学习或分享学习,让老年朋友基于兴趣爱好而自然分成不同学习小组。让同一小组的朋友能共同探讨与交流问题,体验分享的快乐,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水平。

(4)加强社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社区学院应针对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制作一些简单、生动、有效、艺术性强的课件、教本、小册子等,吸引老年朋友的集中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5)开展丰富的社区老年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深入社区第一线进行调研,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拓展与优化艺术项目教学活动形式,培育老年人的培训项目。结合特殊的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日活动,如社区学院开展“重阳话养生,保健促长寿”重阳节老年教学活动、“老人爱牙日”讲座等,切实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

(6)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确保老年教育教学的质量

第3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1 老年健康教育的内容

1.1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指导老年人正确评介自我健康状况;教育老年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克服老年人对人生的生与死的恐怖;教育老年人正确认识离、退休问题,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新观念,充分认识老有所学的必要性,丰富精神生活;指导老年人安排好家庭生活,将“代沟”问题处理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良好的心理养生技巧。

1.2 老年生活卫生知识: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遵循易咀嚼、易消化吸收、防止便秘、补充必需营养素四个原则;按时作息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衣着宽松合体,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鞋袜舒适防滑;保持口腔皮肤清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

1.3 健身、休闲指导:

让老年人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长寿的作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以体育锻炼的原则,适宜于老年人锻炼的方法和项目,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卫生保健事项等。使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并能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引导老年人从事有益的休闲活动,如养花、书法、曲艺等,使他们在休闲和娱乐中体验人生的乐趣。

1.4 常见老年病的防治知识以及合理用药知识:

老年人退行性疾病的防治如老年痴呆等;威胁老年人生命的各种疾病的防治如心、脑血管病等;以及高血压、腰腿痛、意外伤害等常见老年疾病的防治要点。

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掌握家庭常备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药物的贮存方法和防止误用的措施;误用药物和用药过量时的应急解救措施;服食补药和药膳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如何识别过期、变质药物等,并要纠正老年人用药过量和克服药物成瘾等问题。

1.5 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

指导和帮助老年人接受死亡现实,解除恐惧心理和孤独感,冷静、尊严地走向死亡;为临终老人创造尽量温馨的环境,组织亲友探望;帮助老人完成一些未了的心愿;协助医生尽最大努力让患者无痛苦地离去。

2 老年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2.1 国家对老年工作十分重视,各级政府有主管老年人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如老干局、老年人协会等,大部分老年人离、退休后回到社区,有宽裕的时间,依靠各级老年组织和各基层单位的支持,在实施老年健康教育活动时,利用这些老年工作部门和老年人群众组织,通过他们来发动和组织老年人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2.2 老年人从事的许多活动本身就有保健性质或健康促进作用如老年合唱团、老年书画社等,通过协调把健康教育活动与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利用这些组织举办老年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培训班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

2.3 老年人普遍比较关心健康问题,动员热心公益的老年人参与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保健知识,而且老年人之间更易沟通和理解,让老年人自己参与组织和实施则更有亲和力和号召力。

2.4 对老年人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当老年人行走不便时就需要家人的照顾,让他们学会照顾老人的起居,学习测量血压、体温的方法,学习对老人进行心理调适的技巧,掌握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等。

总之,健康是老年人生活的首要问题。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开展老年健康教育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老年人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过程中,不必过分苛求所传授知识绝对准确。而是突出科普工作的易懂性、易接受性和可操作性。

参 考 文 献

第4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关键词】微信;社区;老年教育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市作为人口大市,老年人口多,老龄化形势严峻。2013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144.4万人,占总人口比例14.06%。在全市老年人中,市区老人人数达到13万人,各县老年人达到131万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分布、收入水平都将发生深刻变化,“421型”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使得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学习热情也在不断地递增。目前保定老年教育主要依托市、县(区)老年大学、老年电视大学及老年学校,这些教育机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已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要。当前将老年大学、社区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有益结合将是一种重要的老年教育创新途径之一。

一、微信用于社区老年远程教育的可行性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对于社区老年教育来说,微信所具有的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新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这也将成为数字化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微信具有用户粘性的特征

微信是依托智能手机及移动通信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主要在智能手机的平台上运行,其手机适用版本也不断更新,现已包括主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iphone、android、windowsphone等平台。据了解,随着中低端智能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退休老人对于子女淘汰的“二手智能手机”的再使用率提高,老人对于使用智能手机的热情不断增加,他们借助微信实现与子女、朋友的视频、语音通话,进而了解新闻、增进见识。该优势有利于突破信息传播路径的局限,为社区老人教育信息服务营造了切实可行的技术环境。

(二)微信操作运营简便利于信息传播

微信技术平台需求低、接近零成本,能及时获取信息。不同于社区老人教育信息资源网站建设,微信是由独立的网络运营服务商提供的独立运行网络平台,这对使用微信的用户网络技术要求非常低:对老人来说,可以不必掌握复杂难懂的技术和操作,直接使用微信提供的信息平台即可获取所需信息,省去了到其他地方查找学习的时间;对社区老人教育机构来说,即便是在缺少网站专业人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微信来给老人提供信息服务,使得信息的更为及时。

二、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社区老年远程教育的原则

(一)方便快捷,生动活泼

既要尊重老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又要了解老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于老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困难情况,坚持易学易懂的原则,建议家庭和社区建立WIFI热点,在微信开通老人教育微信公共平台,利用平台的多媒体特征,加大视频、音乐、动画等内容,减少文字内容,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可登陆社区微信公共平台进行学习、交流。

(二)交互直观、成效明显

由于社会结构的转变,老人社会的形成,使得很多老人处于空巢状态,老年人交际有限,借助现代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如采用即时聊天工具、在线学习等交流方式,可以有效加强教育方式的交互性。老年人通过微信公共平台这一简便易懂的网络平台,可以轻松了解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的课程信息,大大增强了学习成效,实现了“人人、时时、处处”的社区教育学习理念。

三、微信用于社区老年远程教育的服务实践

(一)提供及时丰富的教程

利用微信传播社区老人教育信息服务,除了提供信息推送服务、社区老人关注信息外,还可以发掘利用老人的行为习惯、特点,结合该机构的实际工作,并运用各种分析技术手段,给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主要是建立在其传播形式灵活多样的条件上,除了提供常用服务超链接地址外,还可以为关注者推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的老人关注信息,从而促使更多的用户关注该订阅号。此外,社区老人教育信息通过微信的形式在用户和用户之间、社区之间流动,让老人信息在微信平台更广泛地循环式的得到和分享。

(二)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微信公共平台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提供了“关键词回复”和“人工回复”两种交互方式。关键字自动回复功能,指为了让微信用户更轻松获取所需要的老人服务信息内容,只需在文字编辑处发送需要信息内容的编号,即可迅速获取相应信息。也可以在文字编辑处发送想咨询的问题请求在线咨询。社区可以把统计回答频率较高的问题,并设立自动回复功能,如通过文字、语音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需求迫切的查询结果,使用户更加及时获取档案信息。

【参考文献】

[1]贾春春.顺应老年教育需求致力老年远程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5).

[2]许明、陈曦.社区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J],河北金融,2013(3).

第5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关键词】 社区;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致病率、致残率较高的第三大疾病[1],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眼、神经、心脏和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有效控制血糖可减缓并发症的出现,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对预防糖尿病,防止糖尿病的复发,延缓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社区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7例,男48例、女19例,年龄61-80岁、平均68岁,病史1-20年;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其中伴有冠心病9例、高血压病40例、脑动脉硬化11例。67例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2 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2.1.1 个体化教育法 即采用定人、定点、一对一的负责该患者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对糖尿病认识程度的不同,有针对性、分批次对患者进行床旁宣教和示范。在讲解和示范的同时,对患者一些错误的做法给予纠正。

2.1.2 定期集体教育法 每周1次把患者集中在一起,通过讲座形式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采用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给予全面健康指导。

2.2 健康教育内容

2.2.1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强大的精神支持和细致的生活照顾,协助患者遵守饮食、用药等各方面的计划,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按摩足部,注意局部的保暖,促进血液循环,鞋袜应宽松适宜,防止脚外伤。

2.2.2 饮食指导 切忌暴饮暴食,要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避免高脂肪食物,多食含纤维食品,蔬菜应选择含糖分低的如白菜、萝卜。烹调以清淡为主,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多饮水,限制饮酒,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进食水果。指导病人根据自身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消耗等情况计算每天所需的总热量,以确定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具体用量。

2.2.3 用药指导 给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了解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储存方法、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胰岛素注射前将药摇匀后抽药,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应在餐前30min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应在餐前1h皮下注射,注射深度要在脂肪深层或脂肪与肌肉之间[2]。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更改用药时间和剂量。

2.2.4 自我血糖监测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能熟练地掌握其操作方法,以便患者能够随时随地对各项血糖指标进行检测,从而根据血糖含量来调整用药量。

2.2.5 运动指导 适当的运动,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增加组织利用糖,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3]。运动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最佳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运动的最佳时机是餐后90min,至少30min。最佳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爱好选择,强度上要遵循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2.2.6 心理指导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而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有时还需每天多次监测血糖和注射胰岛素治疗,不仅带来疼痛,还出现焦虑,恐惧,失望心理。医护人员要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患者了解到心理、情绪因素对血糖及病情变化的不良影响,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并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向患者介绍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病理变化和治疗原则,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糖尿病,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病情控制。

2.2.7 并发症的防治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并发症的症状、预防以及处理、应对方法。指导患者每日用温水泡脚,鞋袜要舒适柔软,足部不用刺激性药物,适度足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 小结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习惯,对疾病态度密切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并且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社区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教育过程。社区防治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糖尿病有正确的认识,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保健意识,从而达到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爱洁,董婧.60岁以上老年人空腹血糖异常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25(14):312.

第6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统计的数据,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100万,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将超过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近1/4[1-2]。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使社区老人晚年生活得到好的照顾是社会各界人士和政府需要关注的民生问题。在诸多措施中,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旨在使有需求的老年人能够及时得到康复指导与治疗[3]。本文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康复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探讨社区康复教育对老年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5年6月~2015年8月,笔者率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康复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开福区当地社区各居委会及派出所协助下,对其中所辖5个社区的310名老年人进行了6次健康教育和1次摸底调查,310位老年人年龄最大的83岁,平均年龄68岁。

1.2 方法

(1)调查前对参与健康教育和结果调查的32名大二学生组织统一标准学习,然后2015年暑假期间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免费定时定点的在社区授课,并制定专门教育计划、排出课程表。

(2)健康教育内容教学内容浅显易学、易见效,主要是使老年人能树立起与老年慢性病斗争的信心,同时也可学会自我康复的方法,故教学内容是重点介绍适用于社区、家庭以及能够自我训练的康复方法给予相关指导。

(3)健康教育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10名老年人发放问卷调查表。问卷及时回收。一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卷252份,有效回收率81.3%。

(4)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1)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康复健康教育,使社区大部分老年人由原来对康复知识不太清楚,到现在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有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同时还能够掌握一些自我康复的运动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前后对老年病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参与调查的老年人自我评价为接受康复健康教育后有显著提高(见表1),P

(2)进行健康教育前后能够掌握常见疾病的自我康复的训练方法的情况比较,见表2,P

3 讨论

第7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社区内2016年3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4±2.6)岁,病程7~19年,平均(11.4±1.1)年。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用药情况、血压水平等,同时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的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以便在社区范围内开展随访。

1.2.2制定健康教育方案

根据每位患者的文化程度、认知能力、疾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案,明确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目的,实施过程中及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改进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1.2.3健康教育形式

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及条件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丰富健康教育形式。每次患者就诊时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宣教手册发放给每位患者,在社区范围内开辟高血压健康宣教宣传栏,定期邀请医务专家采用现场授课、播放视频、互动解答的形式对患者实施集中健康教育。社区医务工作者每周对患者开展电话随访[3],了解患者生活情况、用药情况及血压波动情况,并给予健康指导。

1.2.4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发病因素、治疗原则、合理用药、血压自我监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4],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科学饮食,适当运动,科学安排作息时间。重点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宣教,规律用药对于控制血压有重要意义,医务人员应详细说明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剂量,嘱患者不得擅自停药、换药。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防止血压波动的重要意义[5],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便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

1.3效果评价

观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相关健康行为情况,包括科学饮食、适当运动、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同时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水平。

1.4统计学

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行为

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科学饮食、适当运动、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

2.2血压水平

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水平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

第8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教育;效果评价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1]。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系统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而危及生命。因此,长期的、稳定的、持续性的、严格的控制血糖,预防和减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其致残致死率,成为防治糖尿病的核心目标[2]。而且要求血糖控制越严越好,使血糖尽早达到正常[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水平对血糖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患者的健康指导非常重要。但大部分老年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不同程度下降,给健康指导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通过强化教育,使患者最终掌握相关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促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现将实施的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在我科住过院的糖尿病患者156例,均符合1997年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4]。其中男性99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71.7±8.24)岁,糖尿病病史3 a~21 a。入选条件:年龄≥60岁;出院时空腹血糖≥7.9 mmol/L;文化程度小学以上;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无明显障碍。

1.2 方法

将出院回到社区时血糖仍未得到控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观察组给予为期10个月的强化教育,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向每位患者配发教材

《糖尿病基本知识手册》、《糖尿病饮食指南手册》供阅读;病情自我监测记录本:包括每日的饮食、运动、血糖、血压、体重等内容记录。

1.2.2 教育的实施与资料收集方法

由专职糖尿病教育护士负责,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患者从出院回到社区开始为期10个月的个体化教育、指导:采用交谈、观察、倾听等方式评估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血糖控制不良的具体原因,制定个体化饮食、运动计划、减肥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强化教育、心理与行为指导。具体方法:采用个体化理论知识讲解;心理疏导、观摩和认识食物模型;阅读《糖尿病基本知识手册》 、《饮食治疗指南》;提问与讨论;动员、指导、督促、陪同患者参与运动,组织小组运动等形式;参加小组专题讲课、讨论与交流;指导自我监测方法、学会记病情监测日记。患者接受个体化强化教育时间:1次/周,1 h/次,持续至第10个月末,教育后评价、反馈教育效果,对未掌握的知识、未改进的行为再次强化教育,直至掌握、改进。强化教育第1天、第10个月末记录、评价相关代谢指标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所得统计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处理。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略)注:*P

观察组教育前、后对比,上述各项代谢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教育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转贴于

3 讨论

3.1 强化教育促使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行为、代谢状况改善明显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大多为肥胖体型,尤其是腹部肥胖者居多,饮食结构大多数不合理。通过强化教育显示患者的饮食、运动行为、心理状态、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代谢指标有明显的改善(P均

3.2 对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实施强化教育的作法与体会

3.2.1 加强沟通,增强信心

告知患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长期的、稳定的、持续性的、严格的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目标。患者只有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坚持体育锻炼,配合治疗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3.2.2 调整饮食结构,制订个体化饮食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多半是肥胖体型或营养状况较好的糖尿病患者。故该类患者的饮食疗法以低糖、低脂、低蛋白、低热量为好。根据患者身高算出标准体重,根据标准体重、体型及活动强度确定每日所需的总热量,然后根据患者的生活条件、习俗、饮食喜好等制定出个体化的饮食方案。

3.2.3 加强运动,制订并落实个体化运动处方

体育运动可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下降。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制订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我们的指导原则是:病情较轻、无并发症者采用慢跑、爬楼梯等有氧运动项目;年纪较大者活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心、肺功能不良、有糖尿病并发症者在病情许可情况下,以散步为主,2次/d~3次/d,坚持30 min/次,至少不少于20 min/次,因为运动15 min后机体才开始动员、利用糖原,如运动时间少于20 min降糖效果不明显。步行以70 m/min~100 m/min的速度进行[5]。强调循序渐进,如不能耐受可减少到50 m/min。运动时脉率为100次/min~160次/min(170-实际年龄)左右,运动后疲劳感于10 min~20 min消失为宜。

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缺乏,思想上不重视,对控制饮食、药物治疗、运动、血糖监测等执行不严格,致使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正确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态度、行为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对自身健康的维护能力,促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大多数老年患者记忆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或其他慢性疾病,治疗依从性较低。因此,对该人群更应加强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范秀珍.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8.

第9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对其患病人群的心、脑、肾等靶器官产生严重损害,且高血压患病率在近年来逐年上升。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营养因素关系密切,高盐、高脂、低钙膳食均不利于控制血压〔1,2〕。针对老年人加强营养教育、普及营养知识,使其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较大样本的社区老年人的营养与高血压的关系,尤其是基于“药食同源”基础上的中西医营养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之研究,尚属薄弱。本文选择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较为成熟的月坛社区,于2008年4~9月对月坛社区老年活动站304名老年人进行了高血压相关中西医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对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老年活动站304名老年人(年龄>60岁)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根据中西医营养的基本知识和老年人的特点,自行设计问卷内容。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身高、体重、腰围、经济收入、运动习惯)、健康状况、疾病史及高血压相关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KAP)三方面的问题。将纳入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同一时间进行问卷,第一次调查后选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3〕、高血压患者的药膳食疗〔4〕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5〕,采用讲座、咨询、宣传单的形式,对干预组进行为期半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宣传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提高社区老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宣传合理膳食可以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鼓励老人清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乳类和豆类的摄入,减少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健康教育活动结束后,重复问卷调查。两组调查对象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方面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1.3 质量控制 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指导老人现场独立完成问卷,现场补漏纠错;回收问卷由专人核对检查,并录入数据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人高血压及营养知识的知晓状况调查结果 在健康教育干预前,针对社区老年人群开展高血压相关的营养知识调查,其结果表明,两组人群对一些营养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比如对“知晓自己的标准体重”、“知晓建议每日食盐量”、“知晓牛奶利于降血压”、“知晓富含钾的食物利于降血压”、“知晓常用的高血压食疗方”、“知晓豆类蛋白为优质蛋白”、“知晓平衡膳食宝塔”这些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两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干预组进行为期半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显著增加,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1。

表1 营养干预前后两组老人营养知识调查回答的正确程度(略)

与干预组干预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2)P<0.05,下表同

2.2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人群的营养态度调查结果 经过半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组的老年人“希望更多了解营养知识”的人数明显增加,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持“认为营养对健康很重要”和“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态度的人数在基线营养态度调查时就较多(超过80%),干预组干预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对照组和干预组老年人在干预前获得营养信息的实际途径相似,对照组和干预组均是通过电视获得信息的人数最多,分别占47.6%和51.3%,在干预后干预组最希望通过社区老年活动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营养知识。

表2 营养干预前后两组老人营养态度比较(略)

2.3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人群的营养行为调查结果 在营养健康教育前,社区老年人群的基线营养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老年人对于“常吃粗粮、薯类”、“少食或不食肥肉、动物油”、“每天吃蔬菜水果>500 g”、“每天吃奶类”、“不嗜好咖啡”、“少食或不食熏烤和煎炸食物”这六项膳食行为习惯较好(超过70%),而只有一半左右的老年人对于其余7项膳食行为习惯较好。在经过营养健康教育后,干预组老年人对于“每天吃1/2~1个鸡蛋”、“如无肾脏疾病常吃豆类”、“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少吃甜点及洋快餐”、“吃清淡少盐食物”这五项膳食行为变化最为显著,与干预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不吸烟”和“不饮或少量饮低度酒”行为改变小,干预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营养干预前后两组老人营养行为正确率(略)

3 讨论

高血压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疾病,不被引起高度重视,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内环境稳定性差,对药物耐受性、敏感性下降,使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方面受到很多限制,久之导致离退休后生活质量下降。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血压仅轻度升高的高血压人来说,只进行膳食调整就能明显改善血压状况〔6,7〕。经验证明,健康教育是纠正不良生活行为、防治高血压的有效途径〔8〕。健康教育中的“KAP模式”认为,只有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才能使态度转变及采取合理行为成为可能〔9〕。老年人因其生理特征的改变,消化功能减弱,且多年的生活习惯,对食物的选择受多因素的影响,但一般而言,他们比较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我们通过良好的营养教育来充实老年人群的营养知识,改变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可以纠正其不良的膳食习惯,达到KAP改变,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效果。本研究结果说明营养学的教育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营养知识,使其改变原有不良膳食习惯,树立平衡膳食的观念〔10〕。同时,结果还表明,干预组老年人群在干预后,最希望通过社区老年活动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营养知识,这也说明在社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营养健康教育,特别是中西医营养健康教育的开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可以把营养健康教育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宣传册、广播电视、专题讲座、宣传栏、面对面咨询或电话咨询等多种宣传形式,全面开展社区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这不仅是遏制社区老年人群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慢性病发展趋势的需求,也是当前社区“六位一体”工作和全面提高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老年人群在经过半年的健康教育后,包括“每天吃1/2~1个鸡蛋”在内的五项膳食行为得到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膳食行为的转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对于“不吸烟”和“不饮或少量饮低度酒”行为改变小,这也说明一个人从认识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过程。不仅要有充分的认识,还需不断地坚持下去,克服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才能保证营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自觉地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生活模式〔11〕。社区老年营养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社区各方面包括社区老年活动站、社区医院、居委会、邻居以及老年人群本身和其亲属的共同配合,从多方面、多途径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才能保证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帮助老年人掌握营养知识,自觉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平衡膳食模式,消除不良膳食习惯对血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翟成凯,张 静,翟玉明,等.复合式与单纯式营养干预效果的初步比较〔J〕.卫生研究,2004;6(33):71921.

2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JAMA,2003;289:256072.

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16371.

4 林 殷,张 聪,廖 艳.高血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0717.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

6 Stamler J,Caggiula A,Grandits GA.Habitual intake of minerals,fiber,alcohol,caffeine,macronutrients and systolic pressure (SBP):6 yeardata on 12000+ MRFIT men〔J〕.J Hypertens,1992;10(suppl):1436.

7 Cappuccio FP,Elliot P,Allender PS,et al.Epidemiologic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calcium intake and blood pressure〔J〕.Am J Epidemiol,1995;142:93545.

8 张 敏.加强社区营养教育的重要性〔J〕.社区医学杂志,2003;1(3):37.

9 马 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