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范文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语故事拔苗助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范文

你是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用自己的心血撒播了一片丰收的希望。庄稼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几天不见,庄稼就长得很高。但在你的眼里,庄稼长得太慢了,慢得让你无法忍受。

你是个爱走捷径的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苦思索着庄稼快速生长的办法。

你兴奋极了,终于寻到了一个让庄家快速生长的办法。第二天你早早地来到了庄稼地里,一个一个地把庄稼拔起,不到二个小时庄稼就长高了三寸。你想一个艺术家在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欣慰和自豪的感觉。

太远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悬挂在空中,烤得地里的庄稼发烫。刚才还绿油油的一片,如今一下变得像霜打了似的,倒卧在地上。

又过了两天,地里的庄稼全部被太阳晒死了。

其实让庄稼快速生长,有很多办法。比如浇水、施肥、锄地等等可你偏偏选择了违背事物的发展的拔苗助长,结果导致庄稼断送了生命。

第2篇: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范文

关键词:故事欣赏;故事阅读:故事表演

一、成语故事欣赏的好时光

心理学指出:儿童时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精彩的画面能让幼儿特别感兴趣。

小班的孩子比较喜欢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每次的成语教学我们都是以看动画片的形式来进行的。孩子们对这种形式非常喜欢,也乐于接受。教学显得轻松又富有趣味。动画片能将人物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直观的画面让孩子易于理解。动画片中抑扬顿挫的声音就像听一个动听的故事一样,孩子便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其中。孩子边看画面边想象着故事的发展。看过一遍的视频孩子们会嚷嚷着再看一遍。这充分证明了成语小故事的特有魅力。

孩子们的记忆力都比较好。看过的视频再次复习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是哪个成语。他们能将成语故事的内容和成语的名称进行正确的匹配。这也是需要在充分理解成语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成语故事阅读的好时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最近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成语小故事《铁杵磨针》更是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的第一幅画面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剃着桃子头、手拿红红的糖葫芦、背着书包在街上闲逛的小男孩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晨晨宝贝伶牙俐齿地问道:“这个小男孩在干什么呀?他怎么在大街上转悠呢?”“小男孩在和小鸟打招呼呢!他还和小花招手呢!”观察能力极强的苏一补充道。他怎么不去上学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说说为什么吧!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仔细观察了起来。

“那么粗的铁棒需要多久才能磨成绣花针呢?”孩子们发出了感慨。小男孩看到老奶奶的这一举动后深受启发。从此以后就不再贪玩,好好学习,成了伟大的诗人李白。

和孩子们共读这个故事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班级中有些孩子比较上进,有些孩子比较调皮,有些孩子总是碌碌无为,有很多的孩子都能从小男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聪明活泼,但是贪玩、没有耐心。教师需要从侧面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明白坚持做事、心中要有目标的道理,就像老奶奶一样坚持,铁棒也能磨成针。

三、成语故事表演的好时光

孩子天生就是表演家,他们好模仿。一个个短小的成语就是一个个道理。孩子在表演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拔苗助长》《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都是孩子喜欢表演的故事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加深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故事表演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

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当然还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给孩子们准备一些道具,让表演像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一样吸引着每个孩子的参与。教师可以分层给孩子们安排角色。让参与的每个孩子都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孩子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还将成语故事表演区设置为班级的区域游戏。每周表演一个成语故事,投放相应的道具。在游戏的宽松氛围中,孩子们更乐意参与。那些胆小的孩子在游戏中一次次地尝试着。班级孩子表演成语故事的热情高涨。我们用相机及时捕捉孩子这精彩的成长瞬间。孩子在这一次次的表演活动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相约成语故事表演的美好时光,它能让我们收获丰硕!

四、成语故事游戏的好时光

著名的教育学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所学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形式。游戏能带给孩子们无数的快乐、无尽的遐想、无穷的智慧。在游戏中,孩子学得更快,玩得不亦乐乎。

猜成语的走秀游戏吸引着每个孩子的目光。聚光灯下,孩子们穿上绘有成语故事图案的衣服,神采奕奕地走秀。台下的孩子争先恐后地进行抢答,说出成语故事的名称。走秀的倩影、抢答的声音,这美妙的画卷让人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

我们创编的拍手游戏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将成语融入你拍一我拍一的儿歌节奏中,更是别有趣味。边玩边说成语,边说边表演成语。大家阵阵掌声便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第3篇: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范文

关键词:成语故事; 数学思想; 学科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84-002

从数学和思想的含义去理解,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分散在教材各章节之中。因此数学思想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实现。

很多成语与典故中的智慧,与数学思想在解题策略中运用有着相同的灵犀,发现与捡拾两者具有相同特征的智慧。在数学解题一筹莫展之际,可凿壁借光汉文化的智慧,来为学生开启数学解题思路。

一、巧用故事,感受归纳思想

苏教版的《可能性》这一内容由原来的二年级放到了四年级的上册,考虑到学生这时候已经有一定的语文文化基础,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些情境:

情景一:有一位老婆婆坐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棒(出示场景图),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成语故事吗?

学生回答: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老婆婆这样锲而不舍地磨着,最后铁棒?(一定会磨成针)

学生感知一种事情发展的确定性:一定。

情景二:一个农夫正在田里拔禾苗,还没等老师问完,学生看到场景图就脱口而出“拔苗助长”,你觉得“拔苗”可能“助长”吗?学生立刻回答:“不可能。”

学生感知到事情的另一种确定性:不可能。

情景三:一个庄稼人坐在一个树桩旁,头脑里想着一只兔子,早有学生说出了这个成语:守株待兔。你觉得这个事件可能发生吗?学生讨论后得出:可能,但是可能性很小,为下面学习可能性的大小也做了一个伏笔。

这是事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

教师通过归纳,得出事情发生存在三种现象:一定、不可能、可能。

数学归纳思想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解题水平和提高归纳、总结、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归纳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从成语故事中为学生提供特征鲜明的数学题目,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

二、妙用“曹冲称象”,体会转化思想

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之后,教师可对练习课进行如下设计:

师:有一个历史故事叫“曹冲称象”,谁愿意讲给大家听听?

(指名请一位学生讲故事)

师:两千多年前,幼小的曹冲就有这样惊人的智慧,怎不叫人称赞。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事要多动脑筋,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板书:

转化

大象的重量 石头的重量(这个问题可解决)

师:其实在数学学习时经常要用到这种方法。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就是通过把它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请你想一想,我们还在哪里运用过这种数学思想。

生1: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都是将它们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再推倒出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生2: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时是将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再推倒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除了图形面积的计算,在其它数学知识中,有没有运用转化法的情况?(小组讨论,汇报)

生3: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是通过把它转化“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计算。

生4:学习“小数的乘法”时是通过把它转化成“整数的乘法”,再进行计算的。

生5:学习“分数的除法”时是通过把它转化成“分数的乘法”,再进行计算的。

生6: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是通过把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再进行计算的……

曹冲的过人之处在于化“大”为“小”,将“大象”转化为“石头”,这说明转化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问题从复杂化转向为简单化,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它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小学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开发智力,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还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未来发展乃至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借用“朝三暮四”,感知类比思想

(教师与学生说一说“朝三暮四”的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猴子们好笨,其实老人的两种说法不同,结果是一样的,一天7个栗子。

师: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2:第一种说法:3+4=7,第二种说法:4+3=7

师:原来加数交换了位置,结果是不变的啊。

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加法例子吗?

生3: 5+6=11 6+5=11

生4: 20+30=50 30+20=50

生5:40+60=100 60+40=100

……

师:其实在数学上,像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呢,你们想来学习吗?(导入学习新课:加法交换律)

第4篇: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范文

小王,一个白白净净、个子不高的小男孩,比法定入学年龄提前了三个多月读了一年级,经过开学初的一段时间观察,他给我的印象是行为幼稚,脾气任性。一天放学时,我留了几个学生订正作业,前面几个订正对了就回家了。小王也交来了,他把本子往我桌子上一放飞也似地冲出了教室,剩下的书本、铅笔盒之类的学习用品等他的妈妈去整理了,平时收拾学习用品也都有爷爷代劳的。我一看,错的拼音还是没有改过来,我想第一次订正作业不能这样就放他回家,我就叫他妈妈赶快把他找回来。

不一会儿,小王在他妈妈的拉扯下好不容易进了教室,我从他的脸上读到了一百个不愿意,他一只手紧紧地拉住妈妈的衣服下摆,母子俩就这样推推搡搡的,谁也不放手。他的眼睛分明告诉我:“我就是不订正!”看着他妈妈的衣服下摆被他拽得长长的,而妈妈又对他无奈的样子,我实在忍不住了,训斥道:“你的手放不放!放不放!”我想我一脸的怒气、高八度的嗓音一定会镇住这个还不满六周岁的小孩子,可出乎我意料,他口气强硬地冲着我说:“我就是不放!”真把我气坏了,我就上去帮他妈妈拉开他的手,哪知他竟用脚踢了我一下,我感到太意外了!教了十多年的书,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敢这样顶撞、对老师无理的学生今天还是头一回碰到。我无奈地回到了办公室,并生气地抛下一句话:想想自己这样做对不对,想好了来跟我说,不然明天就别来上学了。

在办公室门口,母子俩又推推搡搡地将近半个小时,他才走进来向我道了歉,保证以后不会这样了。事情虽然在小王不太情愿的保证下告终,但给我的思考是沉重而深刻的:

一、教育要讲究艺术性

现如今被家庭娇惯、任性的独生子女,确实给老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时用简单的方法是不能奏效的,如果单凭老师的威严去教育只会适得其反。虽然任性的小王最后向我认了错,但他幼小的心里可能会对老师有这样的概念:原来老师这么凶啊!与他相比,一样的同龄人,正在没有学习压力的幼儿园做游戏,吃饼干,对他来说,幼儿园多么令人向往呀。他可能会由此产生厌学、自卑、胆小的情绪。所以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研究儿童心理,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避免冲动,要有清醒的头脑,具有艺术的教育方法。同时还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尽量避免对孩子的伤害,使这些孩子也能完成由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二、要重视孩子心理成长

现在的爸爸妈妈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学了,自己家的孩子还在幼儿园里度过“悠悠假期”,整天吃吃玩玩的,觉得白白浪费时间,况且幼儿园收费太高,还不如早点上学。于是每年都会有一些家长想尽各种办法让小年龄的孩子上一年级。等到孩子在课堂上难于安心,老师的话不能理解,学习根本跟不上,自己又陪着受罪,方知太操之过急了。

在我教过的小年龄的孩子中,虽然有智力跟得上的,但从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学龄儿童成熟,所以小年龄的孩子很难在班上冒尖。虽然报刊上也有智力超群、有某种特异功能的神童的报道,但毕竟是凤毛麟角。你的孩子虽然比同龄人个子高,脑子聪明,但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身体、智力的发展以外,更重要的还有心理的成长。就拿小王来说,幼稚的行为多了:开学初上课时曾两次把鞋子脱了,可能太热了;别的小朋友已经把书翻开了,他还在那里坐着不动,因为老师的话没听见;在学校用餐,吃着吃着双腿就跪在凳子上了……这些行为实际上也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三、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

曾有专家对国内100名低龄入学的小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显示,对上课、做作业感兴趣的仅占18%;在班上成绩好的只占2%;不理想的却占56%。专家指出,学龄前儿童由于大脑的自我抑制机能不够强,调节、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很难坚持40分钟一节课以及课后繁重的学习压力。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一个人的童年成长过程,往小说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往大说关乎一个国家民族民众日后的文化素质和生存价值。在童年,身体的教育先于知识的教育,游戏就是儿童真实和重要的生活之一。没有身体游戏的童年注定是残缺不全的。所以作为家长,不要过早地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要重视孩子心理的成长,盲目地让孩子提早入学,只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经常受到伤害。“拔苗助长”是不会有收获的,让我们的孩子享受游戏,享受童年,在自然中幸福成长吧!

第5篇: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网络环境;优势与不足;教学策略

当现代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作为近年来时兴起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也逐渐被广大师生接受和运用。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课,而要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活动,去挖掘学生内心的学习潜能,发挥其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主观能动性。在网络环境下,需要营造更加开放自主的语文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

一、网络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的优势

第一,网络这个平台确实拥有很多的信息和资源,并且方便快捷的查询也能节约不少时间,这可以让我们不用再为昂贵的印刷书、繁琐的图书借阅手续而烦恼,网络给学生注入了无限丰富的阅读资源。第二,网络作为没有距离的平台,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很好地完成自主学习。第三,开放的网络视野,可以将学生们从微观的语文知识中释放出来,可以让他们的视角看到更加广阔的知识,这也为建设开放活力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基础。最后,网络的实时互动性,可以将人与人的互相交流变得更加真实具体,对学生的表达交流也是一种经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能得到实践。

二、运用网络实行语文教学的不足

虽然说网络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拥有诸如一二三四的优势,但是网络教学毕竟是一种价值不菲的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小学语文网络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超出了小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尚未完全成型,如果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材料阅读,明显不能达到预期效果。②很多网络教学的知识是在重复传统的教学知识点,这样势必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③网络教学失去了小学语文教学之本。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和指导,主要是注重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书写水平,这些都是在小学阶段要打好的基本功。在网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书写和朗读都是自主的,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势必会导致学生毫无方向和选择的放任自流,学生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三、网络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初探

在小学时期,应用到语文学科的网络教学方式,需要经过多方调研和探索,寻找到语文、网络与学生发展的最佳融合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个性化发展,不断增强语文教学的活力。

1.扩展自由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所有信息为基本学习内容,给予孩子们自由选择学习项目的舞台。例如在教学《》一课时,我根据阶段学习特点,依托专题网站资料,有效设计并开展“感悟精神”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具体来说,可将活动设计为五个部分:一是观看《》电影,让学生明白的历史脉络;二是通过组织筛选资源资料,引入关于的诗――《》;三是通过浏览专题网站中的资料,来感受《四渡赤水》、《过草地》等电影中的实境;四是开展读书交流会,通过讲述故事、抒写感悟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并可以将所写心得发表在相关网站;五是有条件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参游“红色故地”,以重温的姿态培养他们的意志和信念。如此课程活动下来,学生们在语文学科中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也能慢慢树立起自己的自主学习观念。

2.利用网络社会资源,让学生享受语文精彩

社会复杂多变,早一点让孩子们接触和融入社会,就多一些经验和财富。充分利用网络中的社会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进入社会状态,在观察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验社会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地方特色,从自然风景、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方面入手,开展网络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熟悉地方的地域文化,也可以大大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发挥角色效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实践表演,这对孩子们习得语言材料的组织加工大有裨益。在成语俗语的学习过程中,尤其可以采用这种发挥角色效应的方法。借助网络课件的基础,设计一个充满童趣的学习情境,可以通过教师的阐述来串一个用成语表述的美好国度,当学生听完后就会发自内心的对这些简短精致的词汇产生兴趣。通过让学生角色表演“狐假虎威”、“拔苗助长”、“掩耳盗铃”等成语故事,在角色表演与观演中,潜移默化地深化对成语故事和意义的掌握。

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快乐学习起来,大胆思考起来。这就是利用网络背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需要把握的方向,从语文教材升华到语文课程,利用网络时代的信息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职语文、作文、应用

在中职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思想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写作时,学生经常会感到无话可说,在面对作文题目时无从下笔,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开发,让学生在作文面前,轻松自如,通过对事物的思考,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中职教师的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兴趣,做好创新基础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兴趣作为基础,学生具有好奇心才能积极主动去探索,去不断探究为什么,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基础,激发学生不断去学习写作,在兴趣中探索写作。教师在中职语文作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写作。让学生不断在发现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兴趣出发,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为语文作文写作打下基础。从历史上来看,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兴趣是许多人才的特征,这些人才都具有创造性,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作文题目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成语”,教师在课前通过准备一些成语故事,如“盲羊补牢”“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塞翁失马”等等,通过对这些成语进行故事性的阐述,学生对这个作文题目能够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写作。

二、培养学生思考,激活创新细胞

学生对事物的不断思考是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之后,对写作有了兴趣之后,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光有发现,没有思考,学生就对事物的本质缺乏探究,失去了发现的意义。就目前来看,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懒惰的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指望老师的讲,在考试的时候背课本,只愿意接受现成的知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问题,去探索答案,只依赖于教师的教,自己不主动去学。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对学生整体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作文题目出来后,通过开展对论文题目的讨论和指导,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对作文的题目进行思考,在这个时间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比如,关于作文题目“扶不扶”,通过对作文给出的一段材料,材料描述了当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关于路上碰到摔倒在路上的老人,扶不扶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所接触,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引导,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你是怎么看待这类现象的,如果是你面对时,你将如何应对?学生就可以积极去思考,然后在写作时抒发自身的真情实感。

三、鼓励学生表达,落实创新指导

学生完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思考的是创新思维的重点。如果只发现,只思考是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就目前来看,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学生害怕当众发言,当众发言就会语无伦次,思维混乱,不善于表达。学生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就会在表达时产生畏惧心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成长。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强并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写作。例如,教师在平时可以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趣味朗读,诗歌朗诵口头作文等等活动,都有助于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布置学生写作任务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口头式作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捋顺自己的写作逻辑。如,作文题目为“读书的好处”,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式作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列出读书的好处;有的学生从成功人士的身上发现的读书的好处;有的学生从书的种类,不同的书能够带给我们哪些知识和启发谈读书的好处。通过口头作文,关于“读书的好处”学生可以借鉴其他学生的优点,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进行逻辑上的梳理,在写作时,能够更加顺畅。教师在平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中职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探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在自己不断地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可以提高自身的作文能力。教师在中职语文作文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爱上语文的学习,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臧瑞云.模仿是创新的根本—例谈高中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13,12(3):11-12.

[2]杨慧.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6(1):32-33.

第7篇: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范文

内容提要: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任务化的学习环境中,将小学信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有效地使用各种基本的信息工具,进行简单的信息加工处理,并能使用这些工具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识字能力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正文内容] 上海市教委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大力提倡利用校园网进行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于校园网络平台提供强大的交互能力,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学生在登录因特网的计算机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他们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自己探索,解惑创新;合作研讨,共享成功。学生的信息素养大为增强,信息科技知识、技能和语文能力明显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也正在加强。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识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内容,因为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现在使用的语文九年义务教育试验教材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年级识字1300个,小学阶段要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而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更为短暂,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所以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直观演示。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直观演示指导学生看画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教学七十三课《学上网》,“网”字时,屏幕上出现一张大大的网,慢慢地缩小,成了一个“网”字,此时无声胜有声,字的音、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学实践证明,直观演示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2.游戏法。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一年级孩子好玩,百玩不厌,故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1)小猫钓鱼。画面上一只小猫在钓鱼,水中小鱼在游来游去,每条鱼身上有一个生字 。钓上一条鱼,指定一个学生读字。读对了,鱼会安然地进水桶。反之,鱼就溜回水中。(2)打气球。气球飞起来了,每个气球上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读对了,气球就会爆炸,生字掉下来,掉一个生字得10分,十个读对就100分。它也可以作为全班的练习,游戏开始,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结束后,教师用大屏幕展示同学的学习情况。(3)贴苹果游戏。A:电脑上出现一棵苹果树,下方有本课的生字。指定一个学生报字,其他学生就将报到的生字贴到树上。B:苹果树上有很多带有字的苹果,让学生摘下苹果,组成词语放在下方的篮子中。(4)找朋友。画面上左方有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右边有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画,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各种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连在一起。在这类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连一连,贴一贴,猜一猜等活动,不时产生一种新鲜感,增强了识字欲望,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二)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 解决了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形声字的特征。如教“”青、请、蜻、清、情、晴、睛”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三点水旁,教师在“青”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操作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以同样的方法教“蜻、情、晴、睛”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教学完毕,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这一组字的整体内容: 清(清水) 晴(晴天)青(青草) 蜻(蜻蜓) 睛(眼睛) 情(心情) 请(请坐)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尤其深刻,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校园网是一个识字的“海洋”,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识字信息。学生通过网络这一信息仓库,及时而主动地去认识各类字, 在无意中扩大了识字空间。阅览课上,我们充分利用电脑的优势,开展网上识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低年级阅读素材库中的生字,短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图文结合,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巩固生字。这样的教学有效地实施了个别化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以往学生对新字的组词范围较为狭小,而网络大大拓展了他们识字、辨义的空间,学生可以一下子学习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生字。另外,网上信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的识字环境。学生在平时上网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大量丰富的生活词汇。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联系实际,培养独立识记生字的能力,提高识记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后,教师可以打破以往先集中识字,再学课文巩固识字的教学模式,借助于多媒体把识字与学课文融为一体,在学课文中识字,在语境中进一步巩固、理解、运用所学的字词。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有趣的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一批批常用汉字,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由此,学生对课外阅读也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些学生已开始阅读简单的课外读物了。通过网络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更轻松、更快乐、更主动地走进课堂,更热爱快乐的语文课。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一)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要求必须具有很强的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而这正是被传统语文教学所忽视的重要环节。正是基于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深刻变革,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上了日程,提出了要引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并在“教学设备”中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了具体的要求。(二)运用媒体,丰富课堂教学。 校园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有教师在上《军神》一课时,先请同学看教师事先搜集的一段文字和图片,看看学生能从中捕捉到哪些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深入学习课文,品词品句,中间插播电影片段——特殊的手术,使学生感受到钢铁般的意志;最后是拓展延伸,教师布置了两项作业:1、还有很多尊称,你能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说说每个尊称的含义吗?2、从网上搜集有关的故事,在十分钟队会上交流。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小学生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如《黄山怪石》一文,文中作者尽管非常详尽地描写了黄山的奇石、怪松、云海与温泉,但大多数学生没有游览过黄山,没有深切的感受,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先通过观赏《黄山怪石》录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再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黄山有个总体的印象,为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专题网页,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达到读通,读懂并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自查、讨论等形式,尊重学生个别的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已有倦意,教师却要对本课进行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此时,发挥校园网的优势,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拔苗助长》一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事先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动画课件,然后将画面定格于“禾苗都枯萎,种田人无可奈何”。教师转而向学生提问:“你想对这个人说什么?”让学生从中表达锻炼能力并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语文教学还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把学生带向知识的海洋。校园网中有大量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故事和科普知识等,它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思维训练拓展了时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教师在上《琥珀》一文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琥珀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课中让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穿插演示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琥珀的形成,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理解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图片和文章,进行排版和粘贴,制作成电脑小报和知识卡片。对于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进行网上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尝试说明,阅读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语文阅读的“认读—理解—鉴赏—评价”的能力养成过程,必然会与信息处理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过程相整合,为学生提供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双重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给予网上阅读模式更多的关注,并使其与传统的语文阅读形式结合起来。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写作能力。(一)营造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激发学生的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营造一个毫无顾忌、放胆作文的和谐氛围,提倡"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让学生敢说真话,敢于表现个性。让他们真切地体验,自由地抒发。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以往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一段材料后学生们便静坐下来冥思苦想,这样难以激发灵感,收效不大。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学生在电脑房里上作文课时,再也见不到学生“咬笔头、皱眉头”的情景,学生个个思想集中,精神抖擞,兴趣昂然。(二)运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1.发挥多媒体优势,培养观察能力 无话可说是一些学生写作文时的最大苦恼,怎样才能解除他们的苦恼?对小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观察。 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人的许多感知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得来的。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感知事物、认识事物,把众多的表象,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使之按照特定要求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表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是至关重要的。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时空限制,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多媒体观察目标集中统一的特点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察,把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抓住事物的特点,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与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想象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一个教师怎样才能像一位高明的导 游那样,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联想去欣赏美、体验美,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去想象,教师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设这种情景,而运用多媒体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3.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训练思维方法在语文教学法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是统一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是思维活动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只有说得“清”才能写得“通”。而现代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在练习说话时,教师借助课件,创设情境,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复述课文,编故事、想象说话等多种训练表达方式,启发学生动脑,合理想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语言与思维的训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写作就是人们把客观事物的表象和对其本质特征的认识,用文字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写是说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检阅。小学生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虽然有一定的说写基础,但把握不好尺度。通过声、图、文并茂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去说,然后再将心里想的,准备说的写出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三)巧用多媒体批改、评阅作文以往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工作,往往是根据作文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评判。在作文课教学中以网络信息技术设备为工具,会使作文的批改、审评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进行作文批改时,教师可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通过投影大屏幕进行点评、修改,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也可以同时看到。在运作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Word 的剪接、复制、粘贴、删除等工具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删、段落的重组变得轻松自然,并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师生协作意识。学生的作文训练也可通过视频投影仪、大屏幕投影等供全班师生一同阅读、分析、修改,达到作文批改、评阅的较高境界。传统的讲评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进行评议,由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短,所以效果很差。重视培养学生自改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实施作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采用计算机教学手段批改作文,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充分的感知。教师每次批改作文时,都将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美文章选出1—2篇,将一些具有共同性的典型病句、错别字汇集在一起,经过精心设汁,制成课件,通过教师点拨、交互式练习,让学生修改,其他同学直接观看,这就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节省时间,速度要快得多。然后学生再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改,同学之间相互交换、检查、评论,在改正别人不足之处的同时,学到别人的长处。在自改过程中,我还组织学生开展“文章病院”、“小医生会诊”等活动。这样修改,不仅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作文修改的全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网络的互动性使语文学习更为快捷、方便。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生的“视域”。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原来划一被动的“不得不学习”变为了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及“发现学习”。它将改变学生的交流方式,使他们从封闭的师生小圈子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把校园网作为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资源、教学的环境,把握好网络学习运用的时机和限度,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达到优化。综上所述,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说写能力和自改能力上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优化作文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参考文献[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3[2]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3] 马迎春:强化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学科课程整合[J],网络科技时代 2002.(8)[4] 许静: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 菊苑 2002.(9)[5] 杨明全:实施新课程中教学观点与学习方式的转变[J],中小学教育2002.(10)[6]《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陈至立[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