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

第1篇: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一、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在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员工人文素养、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等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余威尚存,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电网建设等方面,公司面临重大挑战,同时承担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实现中部崛起的重任。通过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国家电网特色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推进公司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进而巩固和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工程,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二、培育“大局”供电企业文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为重点。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培育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帮助员工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借助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帮助教育员工树立全局观念,同时在全国改革与发展中,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做贡献的意识,尤其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树立服务于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识,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观念,同时以此为核心,进一步构建企业文化,积淀电力行业的文化底蕴,同时赋予电力行业“优质服务”的思想内涵。

三、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

无论是客户数量,还是涵盖范围,以及服务层次等,对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电力企业需要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一是加大对全体员工进行素质培养的力度,通过建设安全文化,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二是规范服务,为开展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彻底杜绝部门内部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防止出现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不当作为。

四、培育供电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1.建设企业文化工程。在基层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实践活动,通过企业文化人才库建设,进一步建立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同时编辑企业文化培训教材,研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体系,吸纳借鉴其他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国家电网集团文化框架下,积极构建电网企业文化体系,打造优秀的省公司企业文化。

2.树立“大文化”和“文化管理”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节俭意识,确保公司科学、有序地发展。

3.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对于公司的各类劳模、先进感人事迹等进行大力宣传,通过用身边的真人真事,进一步教育身边的人,积极鼓励员工践行企业文化,在社会层面、或者更高层面融入先进典型,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影响力。

4.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实施企业文化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在企业内部,依然存在着价值观念落后、建设企业文化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引导,同时武装员工的头脑,进一步加快建设企业文化的步伐。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企业文化,这是因为,通过正确的思想教育使员工统一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氛围需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形成;同时依靠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培育、提炼、升华企业精神。所以,供电企业一方面通过科学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另一方面持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尘俗腐朽的世界观、价值观彻底摒弃。

五、培育优秀供电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让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不竭动力,正如联想柳传志在谈如何创办成功企业时所说:管理是房屋,企业文化是地基。企业文化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有如下功能:

1.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好的企业文化会促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当面对变化的复杂经济环境时,他们将自己的生存系于企业的命运,从而会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新的经济时代来临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它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将会带来企业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成为企业成长的助推器,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3.培养员工的创造力,激发企业活力。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将企业文化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提升企业创新理念,使员工明白企业的发展动力就是创新。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4.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当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企业必须建立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让自己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持续发展。因为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它的核心价值观是否能被员工普遍接受并深入人心。只有做到核心价值观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企业才能在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下去。

第2篇: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小型企业 会计电算化 问题 对策

会计电算化工作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企业已深刻认识到信息手段的现代化能使企业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已基本全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近两年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主角正逐步由大中型企业转变为数量庞大、IT基础建设较弱的小型企业。由于一些小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阻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账务处理程序不够规范。由于财务软件本身对会计数据的来源提供了一系列规范化要求,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会计人员在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制订方面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目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小企业虽然也会根据企业实际管理需要及会计软件规范化要求对原有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改造,但由于受观念、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工作流程大都仍在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因而出现了工作流程与实际业务需要相冲突的矛盾,使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同类型经济业务不同人员制单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现象,破坏了企业账务处理的一致性,同时也导致了账户的发生额失真或失去意义。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不但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还容易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导致管理上的漏洞,严重制约着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

2.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滞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将被打破,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操作规程也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数据的处理方式、记录方式、存储介质的变化,势必会带动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及内控制度的变化。一些小企业在电算化系统试运行阶段,没能适时调整岗位分工,虽然为通过甩账审批,也参照其他公司所使用的制度文本制订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工作要求进行设计,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执行,内部管理仍是采取模仿手工的管理办法,没有实现重整,岗位分工混乱,权限设置缺乏牵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及会计档案保管、数据备份等都存在安全隐患。

3.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小企业的电算化操作人员大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对软件的认识存有局限性,他们一般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机械的操作财务软件,却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另外,由于大部分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不够系统深厚、更新慢,因此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没能充分发挥出管理软件在管理方面的功能,不但没有完全体现出会计工作应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而且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二、完善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建议

1.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工作体系。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将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原有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企业必需要调整原有的工作体系。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调整原已习惯的传统的核算方法,规范账务处理流程,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2.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会计电算化工作给企业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因此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企业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针对单位会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企业要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培训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结构问题。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企业应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3.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是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只有制定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企业应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经营管理需要的各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完善。电算化内部制度建立后,抓落实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企业要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有相应奖惩措施,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是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小企业应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强化基础管理,规范业务流程,重视人才培养,并将会计电算化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范畴,制订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计划,以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