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羽本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可以看成他的解释,他说:“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总结起来主要的原因是首先项羽不和从前的帝王一样,由继承而来,而是个人从平民奋斗最终得到,其次,他亲率诸侯参与直接战斗颠覆了暴秦,而且他主持分裂天下,所有的政事都由其定夺,称号为“霸王”,这些都是千古未有的奇事奇人。
(来源:文章屋网 )
1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成本管理思想。20世纪80年代,战略成本管理思想首先由英美会计学者提出。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在社会中这一思想也逐渐被日本及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所证明,证明战略成本管理是可以指导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同传统的成本会计有着较大的区别,战略成本管理已经不再简简单单的局限于传统成本核算,而是不断的向外扩展,逐渐突出了成本的管理职能:战略成本管理将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应用专门的先进的管理办法,如价值链分析、产业链分析、SWOT分析等,将更为科学的成本信息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成本动因等,实现企业更为全面的成本控制,从而改善企业的成本及管理状况,获得更为持久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2 战略成本管理角度下成本会计教学的不足
既然是“战略”,那么在成本会计教学安排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去考虑学科及课程的安排。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安排中,教学矛盾比较突出:
(1)现在的成本会计教学,过多的将重点集中在成本核算部分,而且是传统的制造业成本会计核算。虽然,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很具有典型性,但基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各行各业的成本核算都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教学的扩展性不足。
(2)成本会计的前沿内容虽然在不同的教材中均有涉及,但都是作为附属部分简略的介绍,然而在企业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逐渐推广,成本会计教学的重点显然并没有随之变化。
(3)成本会计教学由于过多侧重于成本核算,也就忽视了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成本管理的部分,而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职能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它是企业战略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成本教学多是黑板书写,教学的流畅性不足,而且教学的效率也不高;多媒体成本教学随着电脑的普及也逐渐增多,但是课件多为传统板书的简单罗列,并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梳理出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
(5)成本会计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案例式”、“参与式”、“分析式”等教学方式很要运用,多为“讲述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思维灵活性。
3 战略成本管理的缺陷
战略成本研究是现代企业成功发展的必要保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也存在种种困难:
(1)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研究体系并不完善。由于战略成本管理属于新兴学科,其理论部分还是众说纷纭,没有权威的论证,缺乏专业的教材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直接将不成熟的理论引入到成本会计教学中的阻碍比较大。
(2)战略成本管理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内容较多,而在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安排中,这些基础课程课时较少,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已然导致战略成本管理课程的基础不牢,即使勉强学习,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
(3)战略成本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虽然越来越多,但是成功的典型案例较少,特别是在我国。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无法形成系统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充足的教学案例资料去丰富学科的内容。
4 战略成本管理下成本会计教学的改进
思想走在社会的前沿,而学校是先进思想的摇篮和集散地。在国家推广素质教育、提倡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我们在成本会计的教学改革方面也应该突破传统的牢笼,开设发散思维的教学。
(1)教学定位上重视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战略成本管理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使我们可以预见其应用前景,广泛的应用预测促使我们必须重视这门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也必然反过来推动战略成本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那么在教学工作中,也应该预见到这种发展趋势,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和传播途径。
此外,战略管理虽然广泛应用于企业,但是在高校教育改革中也同样适用。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去安排大学教育。高校教育要与时俱进,开设“战略成本管理”课程是大势所趋。
(2)开设战略成本管理课程。
开设战略成本管理课程并不是说要取代传统的成本教学,而是在传统成本会计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战略成本管理的教学安排,使其成为传统成本会计的高级专业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门成本会计专业课进行教授,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虽然战略成本课程的理论体系不成熟,但是正式这样,教师和学生才有想象、发挥的空间。一方面,这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兴趣,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成熟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
(3)以现有的学科体系,研发战略成本管理课程。
战略成本管理属于前沿的成本理论,在其理论框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想发展战略成本管理学科体系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在注册会计师内容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十七章中添加了相关内容,在意识到其重要性时,于2009年单列出《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作为一门考试学科。这正是战略成本管理学科建设的先驱和模范。战略成本管理的教学改革可以以此为学科出发点进行延伸。
(4)注重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密切联系。
不同于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战略成本管理的教学安排,除了成本核算以外,更多的需要考虑其他外界因素,也会使用多种研究分析方法,其侧重点在于成本管理方面。简单的通过手工模拟实习来达到锻炼成本管理的效果,显然不太科学。因此我们应注重同实际经济活动的联系。就笔者所在的单位而言,已经有所突破,与当地多家企业联手打造了“大学生实习既定”,在这种优势的引导下,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教学将大有所获。
(5)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进行小型的创业实践,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在校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敦促和检验。
摘要:纵观日本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日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崛起,进而在世界中站稳脚步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大力发展日本的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带动其教育模式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对日本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最终分析了日本文化发展对我于国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文化;影响
一、日本文化的特点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
在与我国封建与保守的中华文明相比较来看,日本的传统文化具有原生性与连续性的特点。日本文化之所以具有独立性,其主要是由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此外日本文化的发展要比世界其他先进国家,例如欧洲、中东地区以及中国晚几百年甚至数千年。同时,在早期日本的文化发展还受到了当地绳文文化的束缚,在这种状态下持续了8000年之后,到公元前三世纪才结束。这样的困难背景下,日本的文化在日后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日本吸取了外国的文化精髓,使之变为自己的东西。日本的文化中不仅广泛包含了中国文化、朝鲜文化、印度文化等中方的文化,更大大吸收了以葡萄牙文化为主的南蛮文化、一荷兰为主的红毛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等西方文化。充分体现出日本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开放性’,敢于接受新鲜的文化精华。
(二)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日本文化并不是一味的吸取外来的文化,除了“开放性”,日本的文化还有“主体性”这一特点。伦理学家和迁哲郎曾对日本文化的特点发表看法说“如果将日本文化中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剔除掉,那么日本文化将所剩无几”。即使如此,日本也能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有的特色,日本人是文化的吸收者、加工者、创造者,充分的体现出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从日本文化发展开始,就吸取了大量外来的文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逐渐的把这些好的思想、文化转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思想,这就是日本文化形成的基本方式,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延用至今。例如,6世纪日本幵始引进佛教,在制定了身份证明制度后,佛教在日本传播开来并且渗透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此日本被誉为“佛教徒之邦”。在日本神道教也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每年有很多的大事件都要在神社进行,其中有正月的初次祭拜、结婚典礼、婴儿参拜守护神、七五三节等。
(三)日本文化的“混血性”
日本文化除了“开放性”以及“主体性”外,正是这两种因素导致了日本文化的“混血性”模式,这种“混血文化”主要是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之后大量的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日本当时的文化模式进行融合。特别是在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在美军侵略日本之后,同时将美国的文化带到了日本领土当中。此外,特别是日本引进并关注游戏的过程中,很大程度的受到欧美文化而产生混血文化。
二、日本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
对于日本文化产业,日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联合各个机构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以税收和财政手段来支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注重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等方针可以说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的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另世界经济大国都非常惊讶,同时我们也知道日本经济的告诉发展与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华文明主要是保持着“原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而日本的文化产业具有“开放型”、“主体性”以及“混血性”的特点。此外,日本的文化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就没有被其他国家所侵占过,所以说日本文化产业和美国具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由于日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而这种特殊的民族意识在经济发展中是非常特别的。可以说日本文化独特的环境使得日本文化具有好奇感与神秘感。正是日本这种强烈的好奇感导致他们吸收与与引进其他国家当然文化。同时由于日本在吸收文化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排斥,进而造成了日本没有根深蒂固外患意识的同时,也没有对其他国家文化排斥的心理。另外,在日本早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位置,在国际交流大会中总是接受很多,付出很少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日本加大引进其他国家的文化,最终形成了日本一种愿意吸收外国文化的状态。即使是敌对国家,日本也对其优秀的文化进行引进与吸收。日本人是重实用、重现实、重实践,强调日常行动方式的时效性和丰富性,不擅长创造丰富的理论思想,既没有创造出足以让世界惊叹的哲学思想,也没有创造出独立于外来文化的哲学体系和思想体系。与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等文明古国相比,日本文明虽然发展较晚,但重实用、重现实的文化传统,却为日本人有效吸收一切外来先进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日本作为世界先进文化最出色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是世人公认的。而且,日本在继承和实践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还有自己的创造。日本文化是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选择、有机融合外来文化形成的一种“混血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经济之所以成功,乃是东方儒家传统道德与西方经济民主主义相互结合的结果。
三、日本文化对我国的启示
文化产业对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国家对外提升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国家的国际形象,创造出国家自主的品牌;对内有利于发展新的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点,促使经济长期发展。在全球化加速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对外宣传国家“与自然共生、尊重多样性”等价值观,这样彩有利于解决安全、环境等国际化问题。文化产业不单单对经济利益和国家形象等方面起到帮助,更多的是加强国民的素质,加强国民之间的交流,甚至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因此,文化产业必须超越原有的基础,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制定文化间的交流。
可以说当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为基础的,并且现阶段的主流发展模式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文化产业不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以日本文化产业为基础来提升本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此外,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是作为一种软实力来提现的,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将文化与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等联系到一起,不但加强了政治方面的能力,同时对于军事方面也进一步的提升。
结论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后可以看出,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积累经验。其中主要包括日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联合各个机构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以税收和财政手段来支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注重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等方针,这些策略对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而带动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有用的。与此同时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还应该注重开拓文化产业衍生市场,进而达到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目标。(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杨月坤.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J].管理现代化.2010(02)
[2]冯建.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09)
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工具之一,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性”,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有关平面向量的概念与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试题是高考的“常青树”,它以题目形式类型灵活多样、解法精妙在向量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许多同学由于对这类题“不懂章法”,陷入思维混乱的状态,兜了一大圈子仍空手而归. 本文通过对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加减法的几何意义、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认识和理解,把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希望同学们面对向量问题能做到有的放矢,化解自如.
重点难点
重点:①平面向量的概念;②平面向量的加法与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运算律及其性质;③向量数乘的定义及其运算律;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①用平面向量共线定理来解决三点共线和两直线平行的问题;②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对一个向量的分解及其表示.
方法突破
1. 饮水思源——运算律法
向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在形式上与实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相同. 因此,实数运算中的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的变形手段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中仍然有效.
2. 借石攻玉——几何意义法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在求解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向量几何意义”这一利器,注意平面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的条件: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向量的起点必须重合;运用三角形法则时两个向量必须首尾相接,否则就要把向量进行平移,使之符合条件.
3. 中间桥梁——待定系数法
有关向量共线或三点共线的问题,常利用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b=λa”)得到关于相关参数的方程组,通过待定系数这一桥梁,使得这类难题变得平凡. 注意:向量共线也称向量平行,它与直线平行有区别. 直线平行不包括共线(即重合)的情况,而向量平行则包括共线(重合)的情况.
4. 移花接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实际上是向量的分解定理,并且是平面向量正交分解的理论依据,也是向量坐标表示的基础. 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选择一组基底,并运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将条件和结论表示成基底的线性组合,再通过向量的运算来证明. 在基底未给出的情况下,合理地选取基底会给解题带来方便.
备考建议
1. 明“概念”:平面向量的概念要理解透彻. 如:
(1)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一种量,对任意两个向量只能判断它们是否相等,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2)共线向量就是平行向量,这里“共线”不同于平面几何中的“共线”.正确理解共线向量的定义就领会了共线向量与相等向量的关系,即共线向量不一定是相等向量,但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3)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这点在解题中要注意. 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2. 思“图形”: 要从几何上理解向量的运算,特别是向量的减法运算,其实质上是加法的逆运算,结果仍为一个向量. 用三角形法则做向量的加法运算时,记住“共起点,连两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
3. 懂“区别”:要把握好向量的运算法则,如线性运算法则等,搞清楚这些运算法则和实数运算法则的区别. 两个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结果仍为一个向量,而向量的数量积的结果为一个数.
一、基本主张
真教育联盟凝聚了成员探求教育本真、追寻教育理想的共同愿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校园外的世界非常精彩。能够静下心来、以虔诚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已成为越来越难能可贵的事情。随着形式主义、功利化、浮躁思潮的涌入,学校不再纯净,甚至不像学校了。在很多学校,分数和升学率是唯一目标,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校园文化建设沦为口号的花样翻新,学生体质下滑,心灵扭曲。真教育联盟成员坚信,学校要按教育规律来办学,具有文化、精神、思想的魅力,德育应该是全校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应该成为学校整体的目的;学校应该成为人性化的校园,成为充满善意、温暖、欢笑的乐园,成为学生愿意来、教师愿意留的家园。在这里,学生能成长、有进步,教师能成功、有尊严。唯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支撑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
真教育首先是求真的教育。相比形式,真教育更看重内容。陶行知指出,教育和学习的根本在于求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学校教育中,“求真”意味着不玩花架子,不喊空口号,愿意细致入微地为学生着想,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探索。
真教育应该是务实的教育。相比外表,真教育更追求实效。在学校教育中,“务实”意味着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关心每一个学生。
真教育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教育。教无定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求真务实的教育工作者要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和活动,引导、激励、支持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建设有活力、有个性的班级,让校园成为百花齐放的成长乐园。
真教育必然是美好的教育。一所求真务实的学校,一定有优美、丰富的校园,有会说话的墙壁,有高效的课堂,有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活动。唯其如此,才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发展机会,让学生展现成长中的美丽。在鲜花簇拥中,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是真教育所追求的最佳图景。
对教师来说,真教育意味着什么?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家长做教育工作中的伙伴;向优秀教师看齐,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效能;坚持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对学生来说,真教育意味着什么?一方面,学校真诚地关心学生,努力通过各方面工作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成为真教育理念的积极实践者和形象代言人,注重品德修养,学做真人。
学校管理者要做真教育的扎实推动者。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宗旨,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学校一切工作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应脱离学生发展来追求数量或者形象;学校要努力营造合乎真善美标准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成人;鼓励教师大胆创新,采用古今中外各种有效方法来激发和引领学生的活力、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尤其注意尊重学生的天赋,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规则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健全人格奠基;鼓励教师在职发展,建立健全教师研修和培训制度,为教师研修提供书籍、经费、时间等方面的支持,体现和落实人文关怀,努力让学校成为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园。
二、行动路向
真教育贵在行动,重在联合。陶行知先生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育改革的适宜路径,必须在行动中探寻,各校创办真教育同样应该如此。真教育没有既成的规范,也没有统一的模板,需要研究者与实践者一道去摸索。在探索的道路上,研究者并非先知,而是与实践者并肩作战的伙伴,我们所遵循的是伙伴协作的工作路线。伙伴协作有三个突出特点:其一,在伙伴协作过程中,学者与教师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和目标。双方围绕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实验,逐步提出解题思路,共同提升教学效能与办学质量。其二,在伙伴协作过程中,学者与教师有良好的情感认同。双方以平等姿态相遇,以对话方式实现相互了解,在心理上逐步走近,教师对学者的到来持欢迎态度,学者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其三,在伙伴协作过程中,学者与教师结成发展共同体。双方平等交流,根据需要确定学校改进的具体思路。在研究过程中,双方相互启发,形成关于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教师在有困惑时能够得到学者的及时帮助,学者的新思路也能够得到教师的积极实验。
研究者与中小学校伙伴协作,是一种协作式的行动研究。以我们在武汉市积玉桥学校的工作为例。来自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常规听课、师生访谈,协助学校提炼了适合本校生源特点和发展期望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组建实验班等方式,督促教师依据新流程改进教学;针对该校学生纪律问题较多的现状,展开家长调查、学生调查,提出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学生守则”,强调从每天做家务、使用礼貌用语入手来践行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高频互动,共同应对学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推动学校一步步走向“真教育”的理想状态。
真教育是研究者与中小学校基于自愿原则而发起的。2013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来自湖北、新疆、广东的十余名校长与会并踊跃发言,大家围绕“真教育”这个话题各抒己见。此后,研究者与多所学校开展了实质性的伙伴协作式培训与研究,如开展教学实验、实施校本培训、进行远程指导等。2014年12月,由广东省中山市水云轩小学承办的第二次年度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更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大家在研讨中交流进展,解决疑难,体会到了联合的乐趣。
在伙伴协作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伙伴协作式研究对于研究者与一线学校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甚至可以看作是中国教育理论创生的重要路径。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两张皮”情况突出,很多理论研究者“言必称希腊”,把主要精力用来整理思想家的言论,而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客观来说,由此产生的教育学知识必然是高度抽象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另一方面,一线工作者虽然有强烈的研究愿望,但不知道如何将书本上的深奥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建立联系。可见,双方迫切需要协作,因为相互封闭会导致理论的僵化和实践的固化,而伙伴协作则可以达成和合共生的理想状态。伙伴协作的长期开展,要求学者的务实作风、学校的改革热忱。就学者而言,要减少呆在书斋里翻阅文献的时间,增加进入中小学校阅读校园生活的本本“活书”的时间;减少作为专家在学校会议室和报告厅高谈阔论的时间,增加蹲下身来体会师生疾苦和群众忧思的时间;减少思辨中国教育乃至人类教育走向的宏论,增加聚焦现实问题、逐步改良学校面貌的小微研究;少写少说一些理念绝对先进但无从落地生根的“正确的废话”,多提如何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民生的策略。就中小学校而言,校长、教师也应对教育有所反思,确立改革的内在动机,而不是将改革、科研看作可以敷衍的任务。学校如果缺少改革热忱,协作之根就没有适宜的土壤。
一、我国教育本质论争过程及反思
1978年,于光远在《重视培养人的研究》一文中,率先对把教育归结为上层建筑的论断提出质疑。自此,从激烈的论争到归于平淡的反思,教育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开展的讨论始终没有中断。考察教育本质论争的发展过程,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存在两大派:一派主张教育有本质。他们从教育本质争论之初至今四十余年,始终存在;另一派则认为教育根本就没有本质。这一派深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主张教育有本质这一派系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先后出现了如“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特殊范畴说”“培养人说”等诸多理论。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4年十七年之间,有关教育本质的学说就有28种之多。[1]曾有学者将整个探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初―1966年):全盘接受苏联的教育本质论断;第二阶段(1978年―1994年):对上层建筑说的批判和新学说的提出、反思;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研究方法的审视和论争领域的泛化。[2]从这个分段可以看出,教育本质的争论从教育外部走向教育内部,从教育的社会属性出发探讨教育的本质转向从教育自身的特殊矛盾出发探讨教育的本质。继而出现了 “本质”与“归属”的关系的争论、“本质”与“功能”的关系的辨析、“本质”与“属性”的关系的研究、“本质”与“规律”的关系之争等。
而主张教育没有本质这一派则直接以后现代主义反对本质主义的理论运用于教育本质的探讨中,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本质的存在。“21世纪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必须深刻地批判和彻底地抛弃本质主义,树立新的反本质主义的知识观,走上新的反本质主义的认识论之路”。[4]
审视教育本质的两大派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最大隔阂在于“本质”是否存在。“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对现象而言的,现象中同一的东西,现象中保存着的东西,就是事物的规律,就是事物的本质。”[5]这种本质的特点在于它的永恒性、全面性、绝对性,以牺牲教育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来形成对教育的同一性的认识。这种“本质”有着清晰的边界,一经形成便不容质疑,不免专制、独断之嫌。而这些正是反本质主义者批驳教育本质存在的利器,即这种穷尽真理的“绝对本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多年的教育本质之争让我们认识到了教育本质问题的复杂性,想要透过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找出那种绝对的、所有教育共有的、能用几个词或几句话确切地表达出来的教育本质并不现实。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再追问教育的本质,甚至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完全地抛弃本质主义的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我们不能再走老路,即以“绝对本质”作指导。
二、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理论
“家族相似性”是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对我们重建教育本质范畴提供了新的认识路线。对于什么是“家族相似性”,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其行文中体现了“家族相似性”的主要特点。
1.同一家族有其本质存在,只是这里的本质并非“绝对本质”
同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不存在一个共同的东西,有的只是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这里的“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系,特指两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我没有提出某种对于所有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东西为共同的东西,我说的是,这些现象中没有一种共同的东西能够使我把同一个词用于全体,――但这些现象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彼此关联。而正是由于这种或这些关系,我们才把它们全称之为‘语言’”。[6]虽然没有共同的东西存在于一个家族中,但仍然能够通过某种关系,将家族之外的成员排除。这表明,家庭仍有其本质存在,只是这里的本质并不是从各个成员身上抽取出来的共同的东西,而是存在于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关系网中。
2.同一家族成员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并不相同,有些是直接的,有些则是间接的
正如同一张网上的各个节点,有的节点之间直接相连,而有的节点之间则需要通过其它的节点而间接相连。“例如,在纺绳时把一些纤维绕在另一些纤维上一样。绳的强度并非在于有一根贯穿绳的全长的纤维,而是在于许多纤维互相重叠。”[7]这表明,“在一个家族中,第一,一个家族的成员与另一个成员之间总有相似之处;第二,一个家族中两个成员的相似之处,不一定就是与第三个成员的相似;第三,在每一个家族中,有互相重叠、交叉的相似关系之网,家族成员之间有时大部分相似,有时小部分相似,但不存在一个相似之处是所有成员共有的。”[8]正是由于这些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使得一个家族牢固地保持着其自身的存在位置。
3.一个家族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开放系统,它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一个概念的外延并不被一个边界所封闭。如,游戏的概念该怎样来约束呢?什么仍可算作游戏,什么又不再能算了呢?你能给出一个边界来吗?不能。”[9]家族的开放性正是得益于其网状的结构特点。关系的直接和间接之分,使得家族没有中心,但又形成一个整体。各成员努力向外扩张,寻找与自己直接关系的事物,从而将其纳入到家族中。这使得家族保持了动态的平衡。
三、以“家族相似性”理论为指导,重构教育本质
1.确立教育家族概念
教育家族是由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教育现象组成的一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大族系。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内容、方法、组织管理等等,也以同样方式互相重叠和交叉。所以我要说:教育形成一个家族;教育作为一个家族,就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特点。
2.以“家族相似性”理论重构“本质”范畴
“家族相似性”理论了“本质”所具有的“永恒不变”“同一”“确定”等特点的权威。本质范畴需要重构:一是以生成变化的朝未来开放的本质取代永恒不变的本质。本质具有历史性和生成性。二是包容多样特征或差异的本质取代同一的本质。我们必须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特定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特定发展阶段的本质,是内在地包含着无限差异和多样性的本质。三是以包含不确定性的本质取代确定性的本质。知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12]
3.以“家族相似性”理论重构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如前所述,是一个家族系统,教育家族各成员之间以这样那样的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由于联接各成员的相似点是不同的,因此,这些不同的相似点就构成了一个多样而又开放的相似点系统。而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由教育家族成员间不同的相似点构成的相似点系统。它具有多样、开放的特征,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第一,教育本质包含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及多样的相互联结关系。教育家族网上的各成员不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们是作为一个教育整体而存在的,它们相当于网上的节点。不存在这样一个中心节点,好似其它节点都是由它发展而来的。各成员都处于同一水平,地位相等。例如“学校教育”就不能作为成员存在,它是由多个更小单位的教育,如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组成的。因而这些更小的单位将成为教育网络上的节点,它们与其它的教育共同构成教育家族网。显然,各教育单元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包含谁的问题。所有教育成员之间没有同一的东西,有的只是相互关联的关系。虽然直接相联的两成员之间是存在相似之处的,但这个相似之处并不一定是其它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复杂性,教育本质能够包含多样的教育形式和多样的相互联结关系。
第二,教育本质具有开放性,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教育家族已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教育本质又能包含所有这些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说,教育本质具有确定性。与此同时,教育家族作为一张关系网,它又是在稳中求动,具有动态生成性。它不排斥差异,通过关系的形式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接纳新的成员。因而,教育本质必然也就具有了不确定性。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发展验证了这一点。长期以来,一提到教育,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学校教育,认为只有在学校中进行的活动才是教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对人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只懂一门专业的人越来越不适应这个社会,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使自己适应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因而,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各类在职培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另外,科技的发达更为人们学习提供了超越时空障碍的条件,不需要去学校,也能通过自学或视频授课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育不能固守陈规,仍然将自己限定在学校里。将各式各样的培训、自学等纳入教育家族正是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的良好表达。因而教育本质是开放的,它允许新事物进入教育系统,充实教育本质。
教育有本质,但这里的本质不是在去除多样的教育现象后抽取出来的恒定不变的“绝对本质”。以“家族相似性”理论为指导,通过重构“本质”范畴,进而重构了教育本质。重构的教育本质是一个由教育家族成员间不同的相似点构成的相似点系统,处于动态、开放的状态,体现了教育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J].上海高教研究,1996(3).
[2][3]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80.
[4]石钟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1).
[5]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6.
[6][7][9]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6-49.
关键词:施工工程项目管理;成本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优化施工的方案
施工方案的先进与否会决定工程造价的高低,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一般会运用价值工程法等一些方法,通过会一直地对项目做多方案的经济技术分析与比较,以此来尽可能小地投资成本,来实现最高的效益, 通过既要防止投资超出和扩大来优化施工的组织设计,又要鼓励采用先进工艺与技术,, 以此来达到节约投资,创造更加高的效益目的。 做好的方案不仅仅应该是功能优越、技术先进,而且它的投资要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实例证明采取具有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方案来降低工程造价,这样既能够节省材料的消耗, 又能够加快施工的进度和降低工程的成本。
1.2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1.2.1加强施工方的组织及管理工作
科学组织施工能够充分整合资源、集中调配生产要素并真正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应有作用。 在组织上,要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班子中落实从节约投资角度进行施工跟踪的人员,并进行任务和职能分工,并且要编制本阶段的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都会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工程进度进行排队, 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及质量, 减少返修,节省费用。 近些年,工程项目由于施工方的组织与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窝工和工期延误的例子不在少数。
1.2.2加强现场工程量签证监督与管理
签证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已签定合同的弥补, 是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调整, 现场签证管理是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真实记录, 是计算预算外费用的依据, 它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 在施工过程中, 严把变更关,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制度,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 增加建设内容等增加工程造价, 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引起工程造价失控。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与工程经济人员相配合,不仅做到“随做随签”,还应该做到正确把握签证的计价原则,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计算费用。
1.3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施工工艺
每个工程项目都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保证体系,各工序要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质检员,且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 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 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只有这样才能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使得质量管理有章可循。 目前在一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对钢筋或混凝土工程的一些基本常识还不清楚,就仓促上岗,因此在施工中常常发现钢筋的正负筋搁反、搭接长度不一、施工缝如何留置等一些基本的知识掌握不牢,从而会给该工程项目的质量留下隐患。为了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应实行现场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 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以上制度的实行使得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做好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2利用施工合同,控制工程造价
一项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建设方、施工方、分包方等多方合同的顺利履行。 建设单位采取施工招标这一经济手段,通过投标竞争来择优选定承包商,不仅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缩短工期,更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施工招标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和条件,采用合适的招标形式,应用的招标文件应符合法律法规、内容齐全、前后一致,避免出现错误和遗漏,评标前做好标底的分析定位工作,明确评标原则;与在招标工作完成后所产生施工单位签定严谨的施工合同。在具体的承包合同中, 明确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 要明确合同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合同文本界限, 做到资料齐全、文字严密、避免含糊其词,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完善的、有效的合同也可以预防纠纷的发生,有效地减少、避免施工索赔,减少工程费用的发生。 承包人接收合同文本并检查、确认其完整性和有效性。 承包人应熟悉和研究合同文本,全面了解和明确业主的要求。 承包人根据工程的总体计划合理确定项目合同控制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和保证措施。 业主严格依据合同变更程序对项目合同进行管理。 依据合同约定程序或规定, 对合同履行中发生的变更、违约、 争端、 索赔等事宜进行处理和(或)解决。 对合同文件进行管理。 进行合同收尾。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减少不必要的现场签证、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等现象,做好索赔与反索赔。建设单位合理利用施工合同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工作主要包括:制订资金使用计划, 按规定程序进行工程计量,严格付款控制;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防范性对策;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收集、整理有关施工和监理资料,为处理费用索赔提供证据; 及时掌握国家调价动态,合理调整工程价款;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书等。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合同履约跟踪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提高合同履约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巩固招标投标的成果,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保证工程材料的价格和使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在工程总造价中,材料费一般占的70%左右, 因此降低材料费用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实现成本目标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 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集中反映在对材料的价格和用量的控制上。 在施工阶段搞好工程设备、 材料供应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十分明显。做好工程材料的管理,主要的方法有:大宗材料招标采购;项目部自行采购的材料要做到货比三家;切实执行限额领料及奖罚制度;周转材料及料具的管理;辅助材料的包干使用。
4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手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正确地把技术与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做到保证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思想真正渗透到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价、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在保持紧急和独立的情况下引入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对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具体的工作,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
结语:每一个工程建筑都是一个单独的独立体系,在对体系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系统化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工程建筑是不允许反复进行建设的,每个工程都有别于其他工程,从而就需要每一个施建工人在工程建筑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工程建筑的施工建设都各有其特点,只有在工程建筑建设上不停的学习、不停汲取经验,才能在每个工程上确保质量优化。,要做好此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就必须实现动态的的管理和控制,从工程的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从而达到工程投资成本的效益最大化,确保工程的造价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田玉珍.浅谈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J]. 科技信息. 2009(10)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PC销量在经历黄金10年的增长后,2012年全球PC出现了11年来首次下滑,2013年全球个人电脑销量继续下降,继2012年底美国感恩节Windows笔记本销量下滑11%以后,日本笔记本销量首次下滑……全球PC大环境的颓势让不少PC厂商倍感压力,而传统笔记本厂商受到大环境的冲击影响更为明显。一方面,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整体市场空间日趋狭小,另一方面,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新一代台式电脑的兴起,对笔记本产品消费市场产生压制作用,板电脑一个品类销量已经在2013年超过了笔记本。除了以上两个外部压力外,传统笔记本厂商内部由于多年以来市场的持续增长,整个传统笔记本厂商内部并未经历过像样的洗牌,反倒是间或有新兴品牌加入,在大环境颓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其内部竞争变得更为激烈。2012年至2013年,对于笔记本厂商来说或许不至于步入寒冬,但多少有些“内忧外患”的感觉。
同笔记本产品领域寒意渐浓相比,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领域却出现爆发式连续增长的态势。以iPad Air为代表的中高端产品销量连创新高的同时,国产1500元以内的平板电脑更大大推进了平板电脑的普及速度。不过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2013年全球平板电脑销售将遭遇增长乏力的局面。该公司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预计今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将达到2.212亿部,将比去年增长53.5%,但预计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为2.705亿部,比今年增长22.2%,增长率下降。
2 激烈的跨界争夺
融合与跨界早已成为IT领域的潮流和趋势,大屏智能手机或者带通话功能的平板电脑,都可以看做是智能手机同平板电脑在跨界融合上的尝试,这两个产品品类的融合更多时候会受到屏幕尺寸和机身体积的限制,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跨界相对更为成熟,操作性也更强。平板电脑的出现弥补了移动互联时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的短板,而随着平板电脑性能的提升,部分中高端平板电脑在配备键盘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完成部分笔记本的应用功能。而Intel更明确将PC/平板二合一当作了第三代超极本的标签。
搭载NVIDIA Tegra4、高通Snapdragon 800等芯片方案,主打强劲性能的平板电脑完全可以通过配备键盘的方式实现向笔记本领域的跨界,而追求极致轻薄的超级本类产品已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笔记本在便携性上的软肋,通过双屏、翻转、滑盖等多种设计,笔记本也可以轻松变身平板电脑。尤其是以数据分享为核心的移动互联时代,大众消费者日常应用中难以完全发挥笔记本性能,因而笔记本产品完全可以采用功耗更低的SoC芯片方案,在满足消费者日常多媒体应用的同时,通过外观形态的改变,以多样化的应用功能赢得更多市场消费者青睐。
3 移动互联时代的创新
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时代,网络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终端设备也在适应变化中不断完成革新。消费者习惯于在地铁车厢中、出租车上通过移动设备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互联网内容。但在办公室、咖啡馆,人们又希望能在PC模式下,高效地访问自己喜欢的网站,而不是内容感觉有“缩水”的移动版,这也成为二合一笔记本能够成为笔记本电脑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推动力。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能够很好地利用多样化的网络条件接入互联网,从WiFi、GPRS到3G乃至4G,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都能很快地跟上网络环境的变化或者说进步,但传统笔记本在网络条件上以使用WiFi和有线网络为主,面对多样性的移动网络环境,受到一定制约。与此同时,传统笔记本在便携性、续航性上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移动计算的需求,因而,加入平板电脑模式,通过在不同应用环境下不同硬件模式,既能弥补传统笔记本对于移动计算的弱点,又能保持笔记本电脑在性能和应用效率上的优势。
4 拆分设计爆发
从2012年早期双屏、翻转、滑盖等多种形态并存完成超极本的跨界应用,到2013年四季度拆分成为PC/平板二合一产品的主基调,厂商们一直在寻找并尝试最合理并可行的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跨界融合的方法。以华硕为例,其Transformer系列一直都是主打跨界和变形概念,从最初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到现在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插拔式设计成为华硕Transformer系列的标志,而索尼则从最初的滑盖式设计到如今分离式磁力键盘设计,在处理键盘同屏幕关系上面的革新相当明显。
5 Windows 8成为跨界关键
PC/平板二合一产品能够成为未来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发展方向,与其能够很好地实现硬件与系统的融合密不可分。以触控操作为核心的Windows 8系统本身拥有Metro触控模式和桌面模式两种应用模式,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需求,但无论是传统笔记本电脑还是平板电脑,都无法充分发挥该系统两种应用模式的优点。二合一笔记本产品在设计上同微软Surface系列平板电脑颇为类似,笔记本模式和平板电脑模式分别对应Windows 8系统的桌面模式和Metro触控模式,这一有机结合成功,为硬件和系统都赢得了新的应用空间,也有助于消费者更快地认识和了解双方。
[关键词] 教育目标 职业素质 职业判断能力
进入21世纪,中国的会计环境主要特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实务日趋复杂。适应新的会计环境,2006年2月,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颁布,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对本科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准则对本科会计教育目标的影响与对策
教育是一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宗旨,有目的的培养人才的活动,其中确定适应需要的教育目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会计教育目标受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新准则的颁布和陆续实施正是适应这种新形式的需要,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奠定坚实的会计基础。新准则在2007年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其中之一就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难以满足新准则的要求。在这些会计从业人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受过全日制本科会计教育。由于不能理解会计新准则、新制度,所以无法将其正确贯彻到位,无法正确指导实务操作。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开始反思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应该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目前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多数定位在“专才教育”,即“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我国目前的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目标定位有明显的就业导向。这种就业导向的会计教育目标是和当前我国大学生,当然包括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尽管这种就业导向的会计教育目标有一定社会现实意义。但这样的目标很容易造成会计教育中只重视技能的培训,而忽视职业素质的培养。导致很多的毕业生在大学四年中辛苦获得的会计技能可能还未出校门,就已经落后淘汰,而面对新的会计环境、会计法规无所适从尴尬局面。
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究竟该如何定位?会计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异,会计教育是为会计职业服务的,由于会计职业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较大,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因此会计教育应该以会计职业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培养为主要任务。事实上学生一出校门就能直接从事会计职业的急功近利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一定的专业素质教育,还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的学习才能胜任会计职业。那种将学生训练成一出校门就能直接从事会计职业的急功近利的目标未免过于短浅和狭隘。我们的本科会计教育要为学生的会计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将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会计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对会计领域涉及的知识有较强的理解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有终身学习要求和能力,能进入会计职业界的综合型人才。
二、新准则对本科会计教学内容的影响及对策
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直接涉及到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层次。目前,大学本科会计课程设置基本遵循了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这样一个框架,基本上遵循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这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都非常重视实务操作。甚至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但对实务操作中为什么要如此确讲得很少。教材内容的编写特别是财务会计和审计教材主要以准则或制度为导向,强调的是如何依据各准则进行实务操作,关注的是按照准则怎样处理,至于为什么应该这样,即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原理并未加以重视。目前我国处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新准则本身就是一个开放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有新的具体准则不断颁布,也会对现在颁布的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订。要求学生将大量的现行规章制度背下来,反复操练来应付考试,显然会造成教师疲于应付增补教材,学生疲于应付更新会计知识,四年的本科学习并未真正掌握会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髓。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围绕会计最基本的原理,要让学生理解应该怎样做的理由。而不是必须这样做的框框。
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定由“规则导向法”向“原则导向法”的转变。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应变能力,综合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本科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应该由实务为导向的教学转为以理论为导向的教学。不能机械的传授实务知识,而应以原理为导向,注重会计理论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有较高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才。而我们现在有很多的教师和学生甚至谈理论而色变,认为理论离实务偏离太远,学理论一点也不实用。殊不知会计理论是人们从会计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关于会计知识的科学总结,产生于会计实践,并用于指导会计实践。会计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会计理论的精髓,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不是现行的会计规章制度。正可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就是会计理论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属点。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中国但不受制度限制,放眼世界也不拘泥于当前国际惯例,保持必要的前瞻性,让学生面向未来,关注会计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理论为导向的会计教学,要将原来在研究生层次专门作为会计理论课的部分内容分解下放到本科层次,结合会计要素进行介绍,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各项具体准则,而且掌握了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理念。如新准则中会计目标由经管责任向经管责任与决策有用转化,会计计量由强调历史成本向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转化,财务报表观从损益表向资产负债表转化等。这些内容都是会计理论的基本内容,要加入本科的会计教学中,可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也可融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在具体教学中,要重点把理论讲透彻,才能领会和掌握会计准则目的和精神,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对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三、新准则对本科会计教学方法的影响及对策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国家的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会计标准愈加准确、简练,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加大。在本科会计教学中加强对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责无旁贷。那种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对会计学习产生畏惧、厌倦心理,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性得以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
教育理念的变革推动着教育方法的变革,也必将对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带来冲击。目前很多高校开始网络课堂的会计教学,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多种学习方法组合在一起,进行以自学为主的知识吸收、消化、创新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光盘提供的多媒体课件或直接从互联网上浏览或下载与会计专业有关的互动式网络课程的网页开展自学,根据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课堂教学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在线讨论;教科书和专业辞典用于会计课程的学习辅导,利用在线的测试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使学生随时掌握学习进度。课后,学生可通过E-mail、网上论坛和即时通讯等网络信息工具进行多群体的互动学习活动。传统的单向传授式的学习模式正在逐渐被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双项互动的新型学习模式所替代。
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要保证。通过实践不仅可以验证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获得书本以外的职业经验,增强分析与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多样化的,目前各高校都比较重视校内模拟实验,通过校内手工核算实验可以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通过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则可以掌握电算化核算的操作方法。校内的模拟实训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应加强与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参与社会实践。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经常了解各行业、各单位会计核算、经济管理的情况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让学生在真实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磨练,并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使其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得到根本性提高。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2]朱建国:《会计教育》.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