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

第1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工程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职能,而高校这三项基本职能需要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实现。反映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则是专业建设水平,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学科是专业的灵魂,专业是学科的载体,高水平的学科衍生高起点的本科专业,也决定了高水平的本科教学。重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并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谋求学校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重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具有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基础学科与领域的拓展性、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等区别于其他管理学科的特征,因此,该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协调发展不但有利于实现学科资源的优化和教育体系的完善,而且还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辅助作用,进而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发展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管理科学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到微观研究,使管理科学与工程成为一门实证学科。本学科主要从事管理理论的应用研究,其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解决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及风险研究、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的绩效研究、管理的战略研究等。

20世纪中期在中国管理学界建立与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到今天该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完善,目前我国有2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根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调整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属专业是由原工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农学等学科门类调整组合而成,因此目前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分类情况也比较复杂,学科之间的界定、区分并不十分清晰,经、管、文、理、工等学科门类的院校均开设有本属于管理和工学学科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学科与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高校在学科与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割裂开来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建设过程中分别立项、分开论证、分部门管理等,尽管有时也要求共建共享,但由于是各自独立实施,很难实现融杏,尤其像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中专业分类复杂的学科,以上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1.高校管理体制及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一直处在调整之中,有的院校虽然根据1998年新的专业目录改变了专业名称,但专业培养目标和内容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专业设置也仍然保留在原来院系中。另外,国家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呈往往以一纸文件进行规定,而对于这些高等院校是否具备开设专业的条件以及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关键指标,却缺乏必要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即使有监管制度,也是教育行政的监管,而没有体现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和监督。

2.学科与专业建设成效失衡。学科建设在内容上更加突出科学研究,而专业建设在内容上更加突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在发展过程中有追求自身的发展、专注科学研究而淡化人才培养职能的倾向。学科建设的成效、成果显性较强,自然更容易得到关注和重视,专亚建设的成效更多地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黄上,具有隐性和滞后性,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便产生了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和将两者区别对待的现象

以上问题存在于当前大多数学科与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否认学科建设是站在学科前沿,关注知识的创新和发现,重视高水平的成果,它直接关系学校的声番和影响力,但我们也应看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问题的同时,更要从战略高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坚定实施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策略。

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模式探索

笔者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探索该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协调发展模式。

1.树立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理念。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协调发展既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保障,也是高校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原则,更应是高校的一个墓木理念。只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相支撑、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所以,高校必须树立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理念。

2.构建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一个具有活力的、能有效促进学科与专业之间相互协调与相互支撑的组织环境,对于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为适应高校学科发展的总目标,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这个组织环境应该是“学校一学院(学科群)”组织结构。这种组织以相近学科群和相似专业组织到一个学院,同时以学院为组织实体,对教师和学科群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改变目前条块分割、分散办学的局面,有利于相关学科资源的共享。

3.创建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制度环境。建立富有激励性的学科专业发展制度,促进正激励,抑制负激励,是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还要创造优越的科研环魔和教学环境等,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动力。

4一加强专业的特色化。专业特色在本质上就是学科特色,专业的特色化可促进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实现专业特色化的主要途径在于专业教师依据一定的学科方向开设相应的本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跟踪学科前沿动态、发现学科问题、拓展新的学科方向,联合师、生深入开展学科研究,通过教学促进学科研究、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来形成专业的特色基础。此外,通过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培养专业学生的学科方法、学科思维,达到学科的知识创新,也是专业促进学科知识丰富与发展的途径

第2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集组织模式、企业规范、业务流程以及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化管理体系。计算机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在施工的生产管理、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监督等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如何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建筑业结构进行优化,如何提高企业与项目的管理水平,以及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是值得认真探讨和研究的紧迫课题。我国现代的工程承包、施工内容都非常丰富、涉及面极广、建设周期较长,加上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使我国工程建设企业都面临着潜在风险。所以,如何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来对落后的局面进行改善,已变成企业首要解决的工作。

2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功能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是脑力劳动,它主要是依据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处理协调各方面的要求,把各项目资源分配到时间节点和恰当环境中,实施动态调整,以合理经济的方式完成预定的目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完成建筑工程在企业内部进行数据共享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系统运用了相对完善的数据管理,它的最大优势是确保数据共享。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利用那些管理数据共享作为企业内部所采用的标准。现代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能够运用搜索方法,从上百万数据中寻找到指定的数据,这个过程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就可以实现了。

2.2保证统计的数据具有准确性

建筑项目的资料数据能够以动态的方式将准确性的指定内容提交给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防止了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各种缺点,有效的阻止了时间上的拖延和实际状况的错误判定。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不便。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模拟实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同一项目进行千万次的模拟,因此,统计信息能帮助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实施决策管理。

2.3完成数据间的通信

通过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完成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间的信息通信和,通过网络技术和公用传讯方式可以将企业总部和建设的施工现场联系起来,从而使供货商和各方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完成对远程数据的管理。

3提高工程管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3.1在掌握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基础上,制定正确计划

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不能只把信息化应用看作企业点缀,要把信息化的应用落到实处,处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紧要问题,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技术作用。提高工程施工中的效率和水平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利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来改造目前的水平与技术。提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关键之处在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其应用水平上的高低。

3.2运用因特网、局域网等载体,实现信息共享和网上

公办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建设项目的规模逐步扩大,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单位比较的多,文件和相关信息也繁多复杂。过往的项目管理信息方式都是以纸为分析、记录的载体,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还要一层层的经过多个部门进行转交,最后到达决策者的手中。这样的办公方式不仅仅浪费时间、财力和人力,还会降低工作效率,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转交次数过多而导致信息交流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个信息的时代,要运用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来分析、传输第一手信息,并及时向决策者转达信息,从而才能提高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

3.3开发相关的应用系统

在因特网上开发出各种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大的数据库和链接,把网上查询、网上投标、网上材料采购、网上会议等信息公布在大家面前,向有意向人员展现出一个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把纵向的信息交流方式转变为平行,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性,还能促进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决策的准确度。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把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与技术软件应用到该过程的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所采用信息化发展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与国外的信息化技术相比,我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发展具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邴浩

参考文献

[1]肖猛.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第3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86

1 引言

长期以来,工程管理某一领域被各高校用来设立专业,合并后的课程体系并没有实现真正有效的融合,主要表现在:课程多而杂,重复的授课内容在部分学科内体现的较明显,教学成效低下,资源利用率低;课程设置方面只是将原有专业的所有课程和教学理念及实践简单的拼接结合,没有达到优化系统的目的;合理性和预见性在课程结构中体现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新型人才的素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具有的最重要的两大功能,高校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离不开这两方面,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直以来,较大的阻碍在教学和科研之间,由于学术评价指标的影响,通常院校注重科学研究和轻视教学。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这两个方向,把教学的意义和学校科研能力都突出来。教学和科研并行发展是目前国内高校亟待解决的方向。

工程管理管业同样面对教学和科同事发展的问题,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在中国的所有大学专业中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但是工程管理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远大于在学校的影响程度。工程管理专业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上取得的成就和在大学中的地位不成正比。

2 工程风险管理课程改革

目前不断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迎来了迅速发展的热潮,但这就意味着面临的风险的增大。为了风险可以有效的被控制,迅速发展的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在每个工程专业进行有效的服务。因此,具有相当的风险意识和能力去应对社会的挑战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通过管理课程改革研究,让学生达到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则,熟悉管理的主要过程,掌握有关现代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并掌握管理案例的分析方法,初步能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3 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的

很多学者也在研究教学和科研的相关关系,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观点,基本上有教学和研究存在负相关、零相关和正相关这三种关系观点

首先,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一观点的基本依据是:首先,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不同的。能够传递知识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创造知识。其次,完成人的素质也是影响教学和科研质量的关键。除了积累相关的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外,还注重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求教师的道德品质达到一定的水平等各方面。然而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创造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智力因素,表达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要求不是太高。再次,精力和时间限制也影响教学和研究的主体,在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多,势必影响到投资科学研究的时间,科学研究的结果也会受到较大影响。由此可见,教学和科研也是存在冲突的。

其次,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观点的基本依据是:首先,教学和科学研究存在相同的目标。教育和科学研究是促进社会和生产力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方面来看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其次,从科研和教学从长期发展和整体大局观来看,二者也是一个统一的,而且是互补互助的关系。教学对科研的帮助主要体现在: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打造出一支出色的科研团队,教学不但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师生在授课互动中发现新知识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有助于科研课题的发现和提出。由此可知,教学和科研是息息相关的。

最后,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零相关关系,这种观点认为教学和科研之间相互独立,并不存在任何直接联系。没有任何证据指明教学会影响科研,同样也没有证据证明科研对教育有直接影响。

4 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策略

4.1 学校出台政策协调教学与科研

大学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关于协调教学与科研政策,并且对专业进行优化、学院进行重新分配专业,培训教师提升教学方法、改革制度优化人才配置,统一协调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实施一些可行的措施来降低学校面临的双重压力,各学院和教学科研主体能够采取这样的措施以达到协调教学和科研关系的目的。从教师的教学理念上出发,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教育树立正确三观,教学和科研的协调的重点就是这个方面。

4.2 从二级学院协调教学与科研

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上,大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密切围绕二级学院改革实施方案,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主轴,准确提出教师在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定位需求,树立正确的学术和教学的价值观,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使其在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部门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职位分类设置,不同位置有不同的要求,突出教学人可以胜任各类工作;融合各类工作,体现相同的贡献相同的待遇。

4.2.1 专职教师岗位要求细分,工作职责明确

完成教学和研究是专职教师的主要工作,专职教师按工作方向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教学型职位、教学科研型职位。

教学科研协同发展型教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完成二级学院安排的教学工作量,从教学、科研和学术服务三个方面协同发展,教师在完成最基本的本科或者研究生的教学工作量,需要完成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者学术科研。

单纯教学型教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是以本科生教学工作为主,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术服务三方面综合协调的发展,教师必须完二级学院的教学任务,不仅质数量要求合格,质量同时达标,并且完成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成就总结等学术研究工作。

4.2.2 运用分配杠杆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

为达到教学岗与科研岗进行合理量化的目的,学部制定专门的绩效津贴分配制度。学部专职教师岗位绩效津贴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职位津贴、岗位津贴和奖励津贴。区别主要体现在工作资历和学术资历的不同,津贴根据工龄、职称、职称年限来建立不同程度的等级津贴。不同岗位的职责与绩效由不同的岗位津贴来体现,不同的职位和不同的工作职责的重要性也是设置岗位津贴的影响因素。如果员工表现出色和超额完成基本职责以外的学术奖励就是奖金津贴。

4.3 教师个体层面上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途径

4.3.1 健全师资管理制度

学校和学院应该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用于教师的发展,由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了解老师的实际能力,将选择申请教学、科学研究的主动权交给老师。

4.3.2 促进教师科研的公平竞争

学校和学院应该提供一个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同时对青年教师的科研给予最大的帮助。工程管理学院成立学术团队,发挥专业集成的优点,鼓励教师申报重大研究课题,在国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学院需要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快速完成。

5 结束语

在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中,教师不仅是面对技术问题这类矛盾,还存在道德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来解决此类问题,根据内在要求处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本文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为实践课程,可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此同时,将丰富的科研数据融入到教学活又校推动深入思考和研究,补充教学设计中的要点,为后续的实验设计打下基础,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互推动。

参考文献

[1]秦伟.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外资,2008,(4):142.

第4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

2005年1月,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更名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这标志着全球供应链管理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随着各类供应链管理论坛、供应链管理年会在国内的不断举办召开,供应链管理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专业人士所了解并应用。在各个高校里,供应链管理课程也越来越受到推崇和重视,不管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供应链管理课程都被列为必开课程。但是对于这门新生学科,各高校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则过于滞后。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教学效率,有必要对现阶段研究生供应链管理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研究生知识应用能力和从事研究能力。作者在供应链管理教学过程中,尝试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联系研究生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颇受学生欢迎。但在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几点整改意见,以期对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改革,已有的研究只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现有教育水平的分析,普遍认为供应链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课程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教学手段方法过于单一;考核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亦提出改良改革方法来提高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应注意联系实际;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试验教学,教学手段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要实行案例教学;改革考核手段,全方位考察学生学习情况,将最终考试成绩与平时作业进行结合考核学生;运用“图钉式”教学理念,教学时候侧重于一个点的传授,并且在此点基础上发散教学。

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已有研究,可以看出他们的研究角度都基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而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的以及目前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不同产生的硕士研究生供应链管理课教学问题,则没有任何研究。现阶段,高校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而对于硕士研究生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基本和本科阶段相雷同,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硕士研究生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弊端亦愈来愈凸显。因此,对于研究生供应链管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供应链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目前在中国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硕士研究生教学阶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现阶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材与本科大同小异

供应链管理发展时间较短,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教材都大同小异更没有任何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的教材。因此,硕士生教学很难跳出本科生教学的思维框架,教学培养方式与本科阶段学生教育培养方式几乎相同,教学内容很难创新。

由于该课程范围宽广,而且教材基本相同,因此不管是在研究生阶段还是在本科生阶段教学,所讲授内容都较为浅显,深度不够。对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所接受的知识大同小异,即使深度有所加深,亦无本质区别,导致研究生教学成为摆设。

2、教学任务单一

课本知识的传授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已经完成,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侧重于研究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培训学生研究方法,启发研究思维,体会研究的严谨性。

现阶段,许多高校的研究生课堂教育偏重于课程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研究生研究能力、研究思维的培养。许多高等院校研究生课堂教育也是采用传统课堂知识传授教育方法,课堂上老师所讲知识较多,学生被动接受。在这样的教学任务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研究能力跟不上,跟大学生区别不大,亦没有体现研究生教育的重点。

3、学生生源不同

在研究生教学中,供应链管理课程多开设在商学院,而商学院的研究生来自不同学院专业,特别是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有一部分本科阶段根本没有修习或者接触过任何管理知识,而另一部分本科则是管理类,对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已经十分熟悉。因此,已有的管理学知识水平不一致。许多在大学阶段修习管理的学生对供应链课程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从工科、计算机或者数学等专业考过来的研究生对于供应链管理则十分陌生。学生已有水平差异较大,也增加了研究生阶段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难度。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1、教学内容要创新

对研究生教学不能像本科教学一样注重于基础知识的灌输,对于硕士研究生供应链的教学,教学内容应更为发散。管理学科中,各分支学科都彼此联系,因此在研究生教学中,更应注重于发散知识传授。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联系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与运作管理等课程知识,将学生们的思维带到管理学中的不同学科,将管理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系统设计部分教学时,将管理信息系统学科里系统设计的知识融入供应链管理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新的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同时,能够与曾经所学管理信息系统知识想结合;在进行仓储管理教学时,可以与生产运作管理中库存管理相联系。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能回顾曾经所学知识,吸收现学知识,并能融入贯通,而且在发散思维后能引导学生思维回归于本课程,让学生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形成一个系统框架,并能收放自如。

2、教学任务多元化

针对上述提出的教学任务单一,供应链管理教学侧重于书本知识传授,对研究思维方法培训较少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在讲授时应注重教学任务多元化。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应穿插传授管理研究方法知识,启发学生进行研究的思维。供应链管理这一领域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此研究还属于一个热点问题。因此,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时,更容易在课程传授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首先,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可直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原理是这样的,以前的学者们是根据什么样的思路想法将原理理论概括出来的。在讲述为什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顺着研究方向思考,让学生形成一种研究的思维方式,学会思维的方法,在自己的研究中,学会用这样的研究视角发现研究问题。其次,讲授供应链管理课程,对于各类模型,在教授课程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样的模型方法,是否可以考虑将之使用到别的领域中,或者可以整合不同的模型来形成一个新的模型。供应链管理中许多模型亦是通过以前的模型方法改进后,基于供应链管理思考,形成新的模型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已有的模型方法来研究新问题,可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3、“差别”对待学生

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学生大学阶段修习的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整体满意度。

在实际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班上27名学生中以前学过或者接触过供应链管理知识的有7名,从来没有接触过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学生有20名。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所讲内容过于简单详细,曾经学过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所讲内容复杂深奥,从没有接触供应链管理相关知识的学生则反映完全听不懂。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教学时可对学生进行“差别”对待。对从没有接触过供应链管理知识的20名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应予以较为详细的讲解重点和难点,给他们布置基础任务,让他们在课后予以自学;主要注重于基本框架的教授,让学生能很快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大概了解,迅速入门,且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知识有一个总体把握,激发这一部分学生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学习的兴趣,积极督促他们在课后的主动学习并且进入状态。

而对于以前曾经学过或者对供应链知识有所了解的7名学生,则在讲课之初给其布置任务,让其自己查阅关于供应链管理方面较为新颖的文献,进行阅读,并且将文献整理,在课程的最后两节课上给全班讲解。通过这种方法,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接触了解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新的知识理念,最后跟全班同学分享时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沟通能力。

通过“差别”对待学生,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到知识,且都满意,从而激发学生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对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新颖理念都能熟悉理解。

三、结语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已经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而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吸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目标和如何提高学生兴趣的角度,提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改革视角。以往的研究基本都注重于强调改革教学手段和考核手段等,且多注重于理论研究,提出大而广的改革手段,而本研究则从细微的角度,联系实际,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倡导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我们亦在硕士研究生教学时进行实践实施,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陈皓:信管专业供应链及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时空,2009(5).

[2] 张圆圆、邱荣祖:浅谈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J].中国市场,2009,5(19).

[3] 黄晓: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

[4] 李壮阔:“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2).

第5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86-03

工商管理是研究企业经济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宏观运营和内部微观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主要培养学生管理学与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技能,使学生能在工商企业及其他组织从事经营管理及相关工作。但是,随着各个相关经管类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本文尝试从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思路入手,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现状,重点分析《运营管理》课程的变革思路。

一、工商管理专业现状及建设思路

1.国内工商管理专业现状。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有很广的适用性,所以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属于有广泛需求的专业。但是,正因为专业适应面太广,涉及专业领域太多,所学课程太杂,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专业空心化。目前,国内高校本科教育阶段普遍实施的是学分制教育,对于学分总量有严格的要求。我国各个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政治、英语和数学)约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剩余课时才是专业课程的教育。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如会计、物流、机械工程等把专业课程设置合理点尚可组织形成一定的专业特色。而工商管理专业由于涉及学科面太广,所学课程涉及财经、营销、人力资源、金融、证券、项目管理等各个学科。在如此紧张的课时下几乎每门课程都存在课时严重不足的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每门课程都不能深入学习,面面俱到的结果是“空心化”严重。

第二,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学时不足,课程面广带来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课程直接往往缺乏互补性与衔接性;其二,学生在每门专业课32~48学时的情况下很难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学风日下,茫然无所适从。

第三,就业竞争激烈。在专业空心化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影响下,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广泛性需要学生在各个领域与其他专业学生竞争职位。例如与会计与金融专业学生竞争银行业的职位,与行政与文秘专业的学生竞争办公室白领岗位。

2.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1]在前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面临的问题背景下,各个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均在思考本专业建设的方向。以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在综合分析了学生就业情况、教师配置与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第一,以学生就业方向以及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教学中企业实务方面的内容。通过大量的企业实际案例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逐步熟悉企业实际运作情况

第二,注重学生基础管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如文案写作、策划书、投标书、商务文件等方面的培养。

第三,加强学生在课外自我学习时的导航工作。

显然,这些思路的主要载体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各个主干课程,秉承上述思路,各个课程均应进行一定的变革与优化,以加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因此,我们从《运营管理》这一主干课程进行探索,拟提高课程的专业性、适应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运营管理》课程又名《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的课程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以生产制造业为主[2]。目前,《运营管理》课程所选用的许多教材大都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对象,以机械制造业为背景进行编写。高校所拟定的教学大纲,主要偏重于企业生产制造,对企业的服务运作也略有涉及。但是,教材和大纲对企业整体运营,日常事务标准化运作以及制度体系等内容很少涉及。

2.《运营管理》课程前缺乏必要的衔接与前置课程。目前的运营管理课程主要涉及生产领域,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却很少涉及生产技术方面的内容。在这方面,工科专业在学习生产运营的基础方面要优于工商管理专业。

3.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对生产经营管理缺乏直观的感受。工商管理专业并没有像工科专业那样有较多的企业生产现场实习的机会,因此对企业的设备、仪器、生产工艺、生产现场、流水线等缺乏直观的感受。

4.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制造业生产管理职位就业相对较少。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看,虽然就业方向很广,但是真正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管理工作的很少。主要原因是管理专业学生缺乏工业技术基础,因此即便去生产制造业,从事的也是其他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品质管理、日常业务流程管理等。

三、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运营管理》课程的变革思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主流的《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与内容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作者作为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有大量的企业培训与管理实践经验,在与本科课堂教学实际结合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以下方面对运营管理课程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期取得良好的成效。

1.《运营管理》课程在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首先,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多学科性,学生可以从事企业大多数管理岗位的工作;其次,企业运营管理可以培养学生对企业日常运营模式的熟悉与了解;最后,运营管理课程涉及大量企业管理实用工具、技巧与理念,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很有帮助。

2《运营管理》大纲的框架应侧重于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与流程管理。根据工商管理专业适应面较广的特点,运营管理课程所分析研究的企业应不仅限于生产制造行业,包括证券、金融、IT、政府服务机构等均应考虑。因此,课程研究与讲述的内容应具备上述企业的共性,即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体系。

企业的运营分为宏观运营与微观运营。

企业的宏观运营主要涉及运营战略、供应链、企业OEM、产业集群、资本运营等方面内容。在宏观运营方面进行讲授,有助于帮助学生从战略的角度了解企业运营特点。

企业的微观运营主要涉及的是企业事务性运作,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刚毕业主要从事的工作。企业微观运营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企业日常工作的规范性与程序性,也是各大企业日常运营的工作共性。因此,企业微观运营应作为运营管理大纲的重要方面。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涉及精益生产、标准化流程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计划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从微观角度对企业运营进行分析,重点在于企业流程的设计与管理3],研究企业流程管理战略、关键流程绩效指标等内容。以流程为主线对企业的运营进行研究,可以使学生对企业运营过程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清晰的思路。

3.《运营管理》课程的实验实践环节注重基础管理技能与素质的培养。企业微观运营涉及的内容包含了大量的实用管理工具与方法,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基础管理技能与综合素质有较大帮助,这也符合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微观运营管理所涉及的管理工具包括:流程图、标准化管理体系、服务蓝图、5S管理、现场与目视管理、看板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管理工具需要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进行学习并应用。

四、《运营管理》课程变革思路的难点

运营管理课程进行上述变革,符合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大方向,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在不同类型企业工作的综合能力。因为所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目前企业日常运作管理中的基础管理技能与理念,因此在不同类型的管理岗位也有通用性。但是,课程的变革也有一些难点。

1.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结合紧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因为课程教学内容实战性较强,若学生对企业运营实际不太熟悉,则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实证引导,同时需要设计相应的实践环节以辅助教学。

2.课程所涉及的管理基础技能与素养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与企业管理实际紧密结合,因此教师的备课、案例的积累都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同时,运营管理的课时是有限的,需要学生课后学习很多相关知识,对学生的自觉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都是考验。

参考文献:

[1]曹华林,李军峰.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13[Z].

第6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医疗模式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大医院人山人海,小药店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医药工业迅猛发展,药学专业人才倍受青睐,现在除了传统的医学院校培养药学人才外,许多理工科院校也相继开办了药学专业(如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理工大学等),而基础化学是药学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前我国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仍按照传统的四大基础化学开课。随着化学基础课学时不断压缩,每门课程的学时非常有限,特别是理工科高校的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化学知识对后续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少学时的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更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忽略了在教学中对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学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粗放型”的传统化学转变为“本文由收集整理集约型”的“绿色化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针对这些情况,当前一些普通高校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实践,以提高基础化学教学效果,但是,大多数高校主要是根据学时来选择安排教学内容,利用改进教学手段来增加教学内容,着眼于局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学效果虽有所提高,但是效果不甚明显,没有找到从根本上提高基础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本化学教学团队提出了《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理工科院校药学相关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整合与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依托重庆邮电大学中药学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践。

一 培养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大学生是人类社会对高校化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它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产生和使用,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牢固树立绿色意识,自觉成为未来的绿色人才。“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化学,是面向未来提出的化学新概念,同时也为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课题。

因此,本化学教学团队在基础化学教别强调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在绪论部分专门设有“建立绿色化学理念,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强调绿色化学的必要性,并且基于“绿色化学”理念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将从源头上预防化学污染的新观点逐步深入学生心中。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学团队根据专业特色与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验项目中大大减少了独立的基本操作单元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将大部分基本操作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安排在实验技术网络虚拟与仿真实验室中实施,同时大大增加实用性、综合性实验,将部分基本操作融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中。实验原材料都是无毒或低毒的,删除了一些毒性高、污染大、效果差的合成实验。打造以“绿色化学”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努力培养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大学生。

二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对四大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实践

1.教学内容的整合原则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将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两门课程整合,很好地解决了这两门课程中的内容重叠问题,同时使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引申,使知识的系统化更加显著。本化学教学团队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将四大基础化学进行整合,即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四门课程进行整合,根据药学专业要求,立足理工科院校注重四大基础化学的关联,确保整个基础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总课程名称设为基础化学,具体按照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门课程进行排课。本化学教学团队一起讨论、确定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学时数,并且备有一些选学内容供学时稍充分的学校选用,或者供学生自学,但是紧密把握“面向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知识”、“知识点之间的连贯”及“难易程度循序渐进”这三个基本原则,使学生有兴趣学,更轻松地学。

2.整合后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针对大学第一学期,新生入学较晚,学习时间较短,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实际情况,第一学期的普通化学先介绍药学与化学的关系,强调化学在药学专业中的作用,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它,同时介绍“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突出绿色化学在医药工业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及必要性,站在整个基础化学角度强调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行建立“绿色化学”理念。具体内容是:先介绍简单且与中学化学衔接较多的气体和溶液,引入大学基础化学的教学;然后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引入化学反应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引出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吉布斯自由能判据;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符号判断反应方向和大小,表示反应限度,引入化学平衡,与中学化学紧密衔接,同时进一步衔接化学反应速率,使学生易于理解;有了平衡依据后,再分别介绍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作为含量测定的加深,再介绍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最后,联系中学化学知识简单介绍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且在每部分都要说明它在药学中的作用。第一学期的理论学时经教学团队统一讨论并经学校批准后定为64学时。

基于现代药物大多是有机物的现实,有机化学在药学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经教学团队统一讨论并经学校批准后有机化学理论课程定为96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授课。并且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按照官能团分类介绍有机化学的内容,注重与中学有机化学衔接,强调具有某一类官能团的化合物其理化性质,每部分都要介绍一些有显著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和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重点强调绿色合成工艺路线,以及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同时简单介绍一些波谱知识,如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等,能够推导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今后的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合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机化学实验重在一些综合性、实用性的绿色化学合成,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践行了绿色化学理念。

经过一年半的大学学习后,在学生基本上都适应了大学学习、生活的情况下,而且具备了较好的数学和化学基础之后,第四学期将深入介绍基础化学难点部分的物理化学,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基础上,加深对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学习,最后引入新知识相平衡,包括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和药学前沿知识,以及化学知识及其技术在药学专业中的应用,要求讲原理时必须讲它的应用,重点是在药学方向的应用上。最后提纲挈领,建立整个基础化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这样就把基础化学知识点整合,避免了重复,同时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前后关系安排教学内容,节约了学时、方便了学生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以适应少学时的理工科院校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

三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对四大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初步效果

1.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2007级学生因成绩差,有2名学生留级,有近10人未获学位,2008级有95%以上的学生获得学位,2012年重庆邮电大学推免试研究生学生中,生物信息学院5个专业6名同学获得,制药工程和中药学2个专业占了3名,而且有不少同学进入绿色化学与制药工程科研平台参与实验锻炼,参与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4篇,参与中国发明专利的申报1项,1人次参与重庆市药物催化氢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获得了一项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第7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工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拟公司;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36-04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职业教育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专业课程构建与教学理论的探索基本成熟,但在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教材服务于实践与教学法等方面尚存不足,故提出本研究课题。

2.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①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渠道,开发并实施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课程;②实施与“产学结合”、“理实一体”模块化项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建设富有校本特色的“模拟公司制竞争项目教学”课堂模式;③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分析,确定专业核心综合课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的教学内容、编写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学资源的建设形式等。

(2)本课题研究基本实现了预设目标,其意义重大。①开发并出版了课改教材《网络管理与维护》及课程教学资源,为本地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的范例;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素质,提升学校服务本地经济的水平;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施能力、课程开发能力。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开放性载体。“载体”即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的形体。在课程中,学习情境采用结构化设计,以目标内容要求为基础构建学习情境框架,提供多个项目、案例作为载体,教师教学时可直接使用这些载体,并允许教师从企业和实际工作中引入新的载体。

2.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来源于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是指在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采用的一种知识或技能的系统化方法。主要思想是根据社会实际职业的工作过程,对知识、技能进行有序的系统化,并使之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思想,也可为“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法”提供指导。

3.基于竞争性“模拟公司制”的项目教学模式。本课程内容以个人的职业成长,从学生到网络管理员的成长过程作为模拟角色、工作情境设计的主线,以岗位实际需求为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以实际工程项目组织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建“模拟公司”真实反映企业(公司)运营过程。通过项目竞标、情境仿真、角色扮演等手段,模拟体现现实公司完整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1)理论研究。博采众长,力求创新。2003年,湖南郴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始实施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在以后的几年中展开了3个省级以上相关课题的研究。全部教师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5位教师参加国培、1人到德国考察,多人次参加国家和湖南省重点项目建设的培训、各出版社举行的教材编写研讨会。以期通过思想的碰撞,创新教学模式、方法。

(2)现状研究。校企合作立足实际工作过程,确保成果质量。课题组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产学结合”策略,并把这个策略贯彻教材的开发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在编写人员中有三位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师、一个课程专家、数位高级教师。将生产方法、生产工艺业务流程融入课程中,确保成果质量。

(3)行动研究。加快实践,及时总结,边研究边推广,教材开发与教学实践同步进行。2012年3月完成《网络管理与维护》初稿的编写;同年4~10月,对任课教师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并让他们进行实践研究;在2012年“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重点推进项目教学与情境模拟教学,周小明老师夺得市赛第一、国赛三等奖;同年10月,教材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成果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团队构建。教学理论与专业培训并重,打造一流研究队伍。实施课程的所有成员参加湖南省骨干教师培训和“四新培训”(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有2位教师接受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并派一位成员到企业顶岗半年。

(5)课程升华。适时总结、系统积累,力求打造精品课程。与学校国家、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结合,从课程设置的理念架构到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的推行,再到教材建设与教学法的相互融合。每个环节上都有较多的过程性资料和相应成果,我们都能注重积累,不断总结、修正。

2.研究的方法。在本课题研究中,运用了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成果的概述

1.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建设赴企业调研的策略,对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分布及任务、生产技术与工艺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1)确立进行企业调研的基本方法。科学准确的行业企业调研,是项目课程成功开发的必要前提。课题组企业调研方法如下:①确立调研的目标。基于“开放载体的工作过程化”课程建设的调研,可能归为广度、深度、典型性与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工作过程的本质,为模块的“开放性”、“系统化”打下基础;②企业调研的要求。贯穿课程建设整个过程、工作任务应具有多种层次性特征、调研企业具广泛性和典型性、调研对象具有广泛性、调研过程的顺序应符合课程的开发过程、调研方法多样性。

(2)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管理与维护》教材,内化了课程开发的方法,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手段运用水平及专业技能水平有了巨大提高。《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项目内容如下:

项目一:我要当网络管理员。任务一、应聘网络管理员;任务二、链路通的使用;任务三、Windows常用网络命令。

项目二:家庭宽带上网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线路故障;任务二、硬件故障;任务三、软件故障。

项目三:中小型办公网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小型办公网的维护;任务二、局域网文件共享;任务三、打印机共享。

项目四:中小型企业网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网络设备管理;任务二、VLAN的应用;任务三、端口绑定的应用;任务四、网络管理软件网络岗的使用。

项目五:网吧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网众无盘网络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二、网吧视频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三、万象2004计费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任务四、网吧终端管理与维护。

项目六: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Web服务器管理与维护;任务二、FTP服务器管理与维护;任务三、E-mail服务器管理与维护;任务四、三层交换机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五、路由器的管理与维护;任务六、服务器远程控制与管理。

项目七: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项目描述,学习目标。任务一、单机杀毒软件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二、网络杀毒软件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三、ISA2006防火墙的安装与配置;任务四、使用Sniffer pro监测网络。

2.探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一般方法,逐步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

(1)基于开放性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①实用性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要从本地资源的实际出发,突出可用性;②开放性原则。项目课程开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课程的组成模块化具有可替代性;③系统性原则。首先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即选取许多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通过有限的范例,按人的思维过程的完整性进行结构化、系统化;其次是学生思维与教学过程六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最后是在整个教学设计(教材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法)的统一性与系统性。在工作过程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法与教学实施的环境;④动态性原则。各项目模块应体现当时最新的生产知识、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方法、经营理念,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不断变化和更新。

(2)探索确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技术路径。课题组研究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化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基本方法。①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岗位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编制职业能力体系表;②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及学情分析,导出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③提炼学习项目,开发项目课程标准及教材,并进行课程实施实验;④探索与项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设计,进行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改革;⑤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项目课程的评价与管理方法,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3.创新教学环境建设,探索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项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综合采用情境教学法、行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分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进行“模拟公司竞争制项目教学法”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模拟公司竞争制项目教学法”教学环境设计。应有利于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统一,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素质养成融于一体。①模拟真实的公司环境;②真实的项目工程;③教学场所(环境)合理布局;④采用主流生产设备,体现先进技术和工艺。

(2)“模拟公司竞争制项目教学法”在《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本课程项目(教学)实施方法如下:①成立公司;②建立管理制度与“公司”工作流程;③项目实施(教学过程)。基本步骤如下:i根据【故障现场】,确立【任务目标】,进行【任务描述】;ii信息咨询。根据【任务准备】内容及参考网络资源获取信息;iii制定解决方案、项目计划。包含有步骤、有要点;iv实施项目【处理过程】;v检查评估,由教师进行点评,并利用【问题探究】加深学生的思维培养与知识记忆;vi【知识拓展】使学生了解新技术、新工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vii归档与自我量化评价。在【任务小结】中,利用教材提供的“工作单”和“自我评价表”,对实施的项目进行记录、归档。学生完成项目后对自己(或互相)从金钱值、经验值、智慧值、任务完成情况、岗位胜任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viii阅读【经验共享】,讨论、学习处理实际问题的实用方法技巧。④各“模拟公司”业绩与成长性评价。

说明:各【】中内容为教材中各项目内容的组成部分名称。

4.创新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探索实施“增值式”过程评价模式。

(1)确立学业评价的原则。①评价内容综合化。从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及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包括教师、同学、家长、被评价者本人及“模拟公司”的制度性评价;③评价实施过程化。结合项目实施过程,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更注意形成性评价、学生的纵向评价等;④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互评与自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等;⑤增值式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纵向增值评价,淡化学生间的横行比较,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2)探索实施了“增值式”过程评价模式。“增值式”评价策略是发展性评价思想的一种具体应用。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脱离一般的学科式评价方法与标准,探索新的“增值式”过程评价:参考《国家网络管理员岗位标准》设置岗位适应级别参量;根据项目的难度、工作量等设置了公司收入的“金钱值”、学生成长的“技能值”、“智慧值”、“岗位适应级别”,用于学生的纵向“增值式”成长评价。“岗位适应级别”可让学生对自己做出职业能力的评价;公司收入的“金钱值”的累加,可作为各学习小组(模拟公司)之间的竞争性评价等。基本情况如表1和表2。

五、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课程开发与课堂实践教学,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1.作为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学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一个基于开放性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将处于动态的更新过程当中。如何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提高课程开发效率,甚至将课程建设纳入日常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8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管理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明确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构成与其分析框架是规范研究中的核心。通过与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类比,从逻辑、范式、类型三维视角建立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与分析框架,从学术创新、学术编撰、学术评价角度阐明了管理学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过程规范、学术表达规范的基本内容、分析规范与特征。

0引言

    近年来,学术规范与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已经受到整个学术界的关注。在对学术规范问题探讨过程中,建立整个学术规范体系、从更高的层面、从更广阔的领域正视学术规范问题在学术界已形成共识。然而,学术规范问题的界定必然涉及学术规范体系。国内史学研究领域似乎对学术规范的问题有较早的介人以及深人的研究。在2002年4月召开的“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上,对学术规范体系作了如下陈述:“学术规范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写作的技术规范等四个方面。学术研究规范包括学术价值观取向、思维方式、指导思想、理论方法、选题指向等方面,是学术规范的最深层次;学术道德规范,包括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科学诚实的研究态度,将把握学术史的发展作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等;学术批评规范,是专门就如何开展学术批评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学术写作的技术规范,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是科研成果表述方式的规范化。这是国内基于史学研究对学术规范探索的完整阐述。学术规范的研究也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深化。《学术规范导论》《学术规范读本》等对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规范研究规范著作的问世以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的颁布为标志,奠定了学术规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

    追溯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管理学研究的先驱十分关注管理学的规范研究,已经深人地探索了管理学的范式问题,分析了管理科学规范性研究蕴涵着管理的科学性、逻辑性、结构化及信度、效度评价等内容。应该说,管理学的规范研究有着较好的范式与传统。但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管理研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现象使管理学研究中需要思考管理学规范研究体系的重建问题。本文在目前学术规范研究成果集成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学规范研究的分析框架,阐明管理学规范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逻辑、范式、类型三维视角建立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与分析框架,从学术创新、学术编撰、学术评价角度阐明管理学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过程规范、学术表达规范的基本内容、分析规范的特征。本研究对于推进管理科学的规范研究、建立和完善规范研究体系有重要意义。

1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分析框架

1.1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分析

1.1.1霍尔(a. d hall)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

    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 d hall )1969年所提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为大型工程分析与决策提供了统一的思想方法,在许多对象系统分析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一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描绘成展示系统工程各项工作内容的三维(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结构图。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这一方法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一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框架也是解决其他类型的重要参考范式。

1.1.2基于霍尔(a.d hall)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的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

    显然,比较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与之有许多相近之处。基于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可以从研究维度、各维度的主要内容,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等不同方面对管理学术规范体系进行类比研究。以下是两种体系主要部分的类比,见表。

    由表1的类比可知,管理学学科体系是一个由多元要素组成的具有层次性的系统。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对于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在目标维、阶段维、步骤维、知识维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是完全可以用于解决管理学科体系的规范性研究。

1.2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分析框架

    一项完整的管理科学学术活动首先有众多学术活动主体的参与;其次,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一定在一个特定的学术环境中;再者,管理科学学术活动必然有一个从学术活动起始到学术活动结束以及继续发挥作用的循环往复过程。涉及众多要素,由于这些要素各有不同的归属,在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一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将其要素分为不同的维度。

    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框架是多项完整的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概括和提炼。显然每一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都经历一个起始、发展、终结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坐标中完成的,因而时间维度的存在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这一管理科学学术活动具有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学科规范,即“范式”(paradigm)或“学科基质”(disciplinarymatrix ),在这些学科规范的基础上,各学科在长期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规范即一定学术系统中的逻辑范式。这是学术规范体系中的逻辑范式维。与时间维组成了一定的学术规范体系平面。我们知道,不同的学

科体系所形成的学术规范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按学科的不同形成学术规范体系的另一视界,即学术规范体系的知识维。从而我们看到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框架从三个相互独立的视角表征其规范体系,这些包括方法论逻辑、范式、类型。由于每一个视角表征整体学术规范体系都体现出某种局限性,只有从多维角度能够更全面表征学术规范体系。

    一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首先是一个从活动起始、活动进展到活动过程完成几个主要环节,从而体现出持续性、过程性,这是管理科学学术活动所具备的时间维度,这些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体现一定的生命周期。因而这些过程包括问题阐述、研究假设与设计、文献收集与分析、结论与理论阐释。在这里,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规范体现为一定的结构性、一定范围内的程式,这种程式在一般管理科学学术活动范围内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在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要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这些包括学术研究道德、研究过程、研究表达三个主要内容,这是学术规范体系的逻辑维,体现学术规范的不同侧面,表明规范的全过程;显然,学术规范体系在不同的学科体系中有不同的内容框架。因此,学术规范体系有一重要的侧面即类型维。体现不同学术研究内容对其的影响。这些类型包括:学术创新、学术编撰与学术评价。因此,从三维视角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科学研究规范的内容。

2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从方法论逻辑维、范式维、学术类型维,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涉及内容细化,可得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以下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过程中类型维学术创新、学术编撰、学术评价三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从而确立学术规范体系的一般内容。

2.1管理科学学术创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般管理科学学术创新是指在管理科学学术共同体内的主要学术活动,是以人类知识宝库中增加新的知识元素为目标。其主要是在继承、消化既有管理知识体系和管理科学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学科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基于承继、结合、开拓的不同过程提出的新论点、新见解、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从而达到丰富和深化人们对研究对象的演变规律及本质的认识。按照管理科学学术规范的体系框架,管理科学学术创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如表2。

2.2管理科学学术编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管理科学学术编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如表3。管理科学学术编撰是指对已有管理学科领域现有成果进行鉴定、评价、综述或总结。其在管理科学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中起着展示学术动态、阐明管理科学学术研究趋向、确立本领域学术研究定位的作用。虽然管理科学的创新并没有使学术成果有明显增加,但对学术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术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目前,管理科学学术成果海量增加、管理科学学术研究的门类与学术形式全面拓展。因而,给学术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更新、不同学派观点的梳理、学术成果价值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鉴定、评价、分类,分析其重要程度、应用价值、归属领域,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做出评述,进而进行总结,作为新的知识体系,将更为便捷、更有指导意义提供给使用与研究者。比如多数工具书的编纂也属此类工作,编纂者在文献的梳理过程中,需要对现有全部相关成果进行鉴定和分类,并将它们概括并凝练为简明和完整的文字。显然,这种编撰的过程和结果是重要的学术过程,需要遵循规范的学术研究标准。按照道德规范、过程规范、内涵与表达规范及科学问题设定、设计与假设、文献、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与理论阐述可以对管理科学学术编撰类型作深人的探析,见表3。

2.3管理科学学术评价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是同行学者对评价对象是否符合一定学术标准及符合程度做出权威判断的学术活动。在当今社会不断重视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宏观环境下,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正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管理科学学术视角看,这一领域学术

评价具有界定性、权威性与导向性作用。目前,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效应的主流是积极的。学术评价在学术活动中发挥着鼓励学术创新、引领学术发展方向、规范和控制学术行为、引导学术研究资源分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学术评价“失范”现象,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在大量的学术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学术资源的不合理与不公正分配,学术成果评价的失衡、失准,行政权力、不正当竞争介人学术资源分配过程,因而造成学术质量下降与学术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从而污染圣洁的学术殿堂、滋生学术腐败。可见,推进学术评价的规范化是极为重要的。

    管理科学学术评价的主要要素与内容包括学术评价主体与客体、学术评价标准、学术评价过程、学术评价方法四个方面。

    (1)管理科学学术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学术评价主体指学术评价过程的实施者,主要是针对评价客体所选择的具备一定评价能力与水平的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评估,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能力及水平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学术共同体、学术组织、个体学者等。学术评价的客体是指学术评价的主要对象,主要涉及国家与组织学术实力、学术规划与计划、学术项目、学术人员的学术水平、学术能力、学术成效的评价。

    (2)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标准。学术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客观、公正、公开性。对于从事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主体及学术成果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于理论成果一般侧重于是否揭示了客观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研究成果所提供的对客观现象更准确、更符合实际的认知结论,表明这些对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

    (3)管理科学学术评价过程。学术评价过程是指学术评价活动中评价主体与评价实施组织按一定程序规范进行计划、组织与实施,达到评价过程的客观、公开与公正。

    (4)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方法。学术评价方法是指学术评价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应用的具体工具、方法。是评价主体为达到对评价对象的客观公正评价所采取的不同评价方式与评价定式。

    按照学术规范的三维度范式表述,对于学术评价规范,在范式维与方法论逻辑维,其基本内容如表4。

3结论与讨论

第9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首先阐述了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以及在管理活动中管理思想的形成,最后论释了管理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可以称其为“科学”的学科,历经一百多年的理论行探索和实证性研究,渐次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科学门类。这主要从两个层次上去理解:一方面是说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理论研究基础,即在独具特色的学科门类上逐步完善了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完善了支撑本学科发展的理论研究基础;另一方面是说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建立了独立的实证研究方法,即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和工具逐步完善和成熟。此时,管理可以称其为“科学”,即管理科学。

    无论是管理诸学说的多维思辨和发展,还是理论工具、研究范式、技术方法的形成过程,无一例外都基于管理实践者脚踏实地的“实务性研究,,和基于数理思维的理论研究者的“科学性探索”的整合。管理科学经历了长期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才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

    一、在管理活动中积淀了科学管理的思想

    1.早期的管理活动产生了科学管理的诉求

    在漫长的长达几千年的管理活动中,人类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管人之术,当人们难以解释其根本之时总是加以神化或虚幻化,这也就带动了神学、哲学和巫术的发展。当人类渐次地接受科学价值观以来的近100多年来,人们更相信管理是一门科学,更崇尚科学管理的手段,这也是管理科学理论建立的思想基础。

    科学管理思想的建立,起源于企业管理者“实务性研究”的重大发现,他是美国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工厂的总工程师,后来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长期的作业和作业管理实践,终身探索科学管理方法力图解决如何提升单个工人的生产率问题。1881年,泰勒通过对工人操作动作的研究和分析,消除不必要的动作,改正错误的动作,确定合理的操作方法,选定合适的工具等,这些让泰勒总结出来一套合理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培训工人,使大多数人都能达到或者超过定额。这也是早期科学管理的实务性研究成果。1911年,泰勒将实务性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层次,其标志就是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学管理著作,它标志着人类在长期管理实践中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

    2.科学管理研究的深入和思想的成熟

    泰勒的懈学管理原理》铸就了科学管理学说的建立,这仅仅是开辟了一个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还不能断言此时此刻进入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时代。

    随后的十几年里,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b .gilbreth,1868-1924;lillian m.gilbreth, 1878~1972)的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为科学管理的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泰勒相比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更加细致和更为广泛。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美国,致力于以科学手段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的研究者与日激增。科学管理学说仅仅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雇主的低成本诉求与作业工人不断要求提升工资诉求之间谋求平衡点,其重点是从工业工程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各种要素间的均衡点。

    二、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研究体系的形成

    1.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的技术路线分析

    科学管理可以被看作一个研究方向或一家之学说而已,管理科学的研究就较为宽泛,科学管理一旦升华到管理科学说明在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重大差异。所有称得上是‘科学”的,诸如“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瞥,都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特有的学科体系;都必须建立独立的属于自己的基础性理论平台。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科学管理学说得到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科学管理学说体系。各家之言的枝繁叶茂带动了支撑这些学说的理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科学管理的不同学说渐次的找到支撑各个研究方向的理论分支,形成理论研究分支,即“管理学”的形成。管理学的建立为探索管理科学的原理、机理和本质勾画出白己独特的理论支撑。

    再次,就是管理学方法或者研究范式的成熟,管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借用和移植了其他科学研究的工具和研究方法形成了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如科学学、系统科学、工程学、运筹学和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使管理科学的发展构筑了强有力的论证工具和研究方法。

    最后,形成了本学科研究的独特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范式,找到了隶属于本研究范畴的科学研究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根源。管理学这门学科就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了。

    2.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管理丛林”时代

    管理的实务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在上个世纪中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为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 ~ 1984),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由于他们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产生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思路,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在惜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俩论管理理论的丛糊一文,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孔茨把管理学派发展枝繁叶茂的现象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简要地概括了当时管理理论研究学派的“从林状态”。

    也就是基于管理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进入“枝繁叶茂”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为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开辟了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如果这一“森林景象”,没有探究隶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理论支撑使学科发展变成一棵有根有干的参天大树,就永远没有本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管理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为理论基础的建立‘寻根”阶段。

    3.管理科学发展的“寻根”时代

    管理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各自学说和门类寻找属于自己的理论支撑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理论研究者大都借鉴和移植其他成熟的科学工具、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理论支撑着本学说的论点。

    (1)系统论的引入和借鉴。引入系统论,主要是因为管理理论丛林时代的各家之说既不能举证其他学说错误的科学证据,也不能科学地论证自身学说打处处可以行之”。人们发现了管理系统的存在,即管理是一个系统,不能简单地考量其局部而得出结论,于是管理理论研究借鉴“系统论’,为其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就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了。系统思想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 v贝塔朗菲((l. 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观点支撑着管理首先是一个系统的观点,要求管理者不可孤立的单要素分析某一特定事件。

    (2)控制论的引入和借鉴。引入控制论主要是强调了管理的核心职能,“控制和监督”,在管理的实证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上都需要相应成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的支撑。成熟的控制论理论研究标志性成果应该是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一书,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他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控制论认为管理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中的控制过程在本质上与程的、生物的系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标准之间的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预定的目标状态上的。从理论说,适合于工程的、生物的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也适合于分析和说明管控制问题,管理是控制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人们对控制论原理最早的认识和最初的运用是在管理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论之于管理恰似青出于蓝,用控制论的概念和法分析管理控制过程,更便于揭示和描述其内在机理。

    (3)协同论的引入和借鉴。引入协同论主要是强调了管理的协调职能,这也是确保系统效率的关键所在。“组织和协调”,在管理的实证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上都需要相应成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的支撑。协同论(synergetics)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的创始人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把这个学科称为“协同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

   协同论应用于生物群体关系,可将物种间的关系分成三种情况: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每种关系都必须使各种生物因子保持协调消长和动态平衡,才能适应环境而生存。协同论的领域与许多学科有关,一些理论是建立在多学科联系的基础上的,协同论的发展与许多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且正在形成自己的跨学科框架。协同论的出现是现代系统思想的发展,为处理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其他理论引入和借鉴。近些年来,管理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寻根阶段,各个理论分支逐渐成熟,并各自通过移植和借鉴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工具及方法。

    我国管理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借鉴了数学、经济科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成熟理论和方法,其中数学主要指运筹学、统计学、微分方程、随机过程、模糊数学、离散数学等。如运筹学、博弈论的引入为管理决策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信息科学、通信科学和网络数据库技术为管理控制和预警提供了外部支持:而线性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序列分析为管理预测提供了科学工具和技术手段;某些理论研究方法诸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也在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为管理的评价提供了科学技术方法。

    4.管理科学发展的“思辨”时代

    管理科学发展经历了寻根阶段之后,其发展方向变得渐次的清晰和有序,每一门类的子学科发展还必须经历“思辨”过程。所谓“思辨”过程,就是理论性研究的科学理论探索和实务性实证研究的辨析,经过这一辨析过程。管理科学将移植和借鉴的其它科学门类的技术工具、科学方法和原理在管理的实务性应用中探究其特殊性和独立特质,以寻求自身在学科门类上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借以形成独特的“管理科学”的理论与学科门类发展体系。

    三、管理科学研究体系的形成脉络和展望

    1.管理科学发展的脉络综述

    (1)管理科学的发展是与管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科学价值观念的形成相联系。

    (2)管理科学的启蒙应来源于“实务性研究’,不断探究和经验总结。(所谓管理科学中的“实务性研究”是指管理行为的实证研究、管理方法研究和管理技术研究。)

    (3)管理科学的发展应依托于“理论性研究”的长期探索和发展。(所谓管理科学中的“理论性研究”是指对管理行为探寻其本源、确立管理理论发展根基、构架嫁接、移植和创新管理理论的基础。)

    (4)在实务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的相互辩证中得到发展。

    2.管理科学发展的展望

    现代计算机技术、网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为了适应现代竞争的需求,管理科学理论研究也必然呈现出一些新的观点或学说、呈现新的思维和学科门类。

    (1)借鉴创新学及其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在管理科学的研究中有关创新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借鉴将成为管理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性研究的核心和重中之重。管理创新及其相关子学科门类必然得到发展,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提升核心能力的基础。为满足企业管理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方法创新的需求,创新学相关理论及其技术工具的广泛应用势必成为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