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卫生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小学生;口腔卫生;防治
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口腔卫生现状,笔者2009年10月对城乡8所中小学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选择城区和郊区中小学各4所,学生共5463人,用检查其牙菌斑方法对中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检查。
1口腔卫生现状
1.1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
受检的2855名小学生中,口腔良好者占37.3%(1065/2855),一般占23.4%(669/2855),口腔不良的占39.3%(1121/2855)。城区受检的1532名小学生中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者占39.4%(603/1532),一般者占26.7%(409/1532),不良者占33.9%(520/1532)。城郊受检的1323名小学生中,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者占34.9%(462/1323),一般者占19.7%(260/1323),口腔不良者占45.4%(601/1323)。城区与城郊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比较,经 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
受检的2608名中学生中,口腔卫生良好者占34.2%(892/2608),一般者占26.0%(678/2608),不良者占39.8%(1038/2608),其中城区受检的1386名中学生中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者占40.2%(557/1386),一般者占23.9%(331/1386),不良者占35.9%(498/1386);郊区受检的1222名中学生中口腔卫生良好者占27.4%(335/1222),一般者占28.4%(347/1222),不良者占44.2%(540/1222)。城区与城郊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比较,经 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口腔疾病防治对策
2.1强化行政干预,把龋齿病防治工作列入学校健康教育之中。
首先必须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使领导重视,用行政干预手段把龋齿病防治列入学校健康教育之中。
2.2建立健全保障网,培养一支业务素质高的防龋保教队伍。学校防龋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施教者——保健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学校的保健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学校有的没有保健教师,有的保健教师名不符实,未受过专业培训,这种状况无法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保障网,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学校卫生室(保健教师)。在此基础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或中小学保健所负责保健教师的定期业务培训,培养一支业务素质高的防龋保教队伍。
作者:吕健 王万春 姜辉 于艳玲 曹奕 邓婧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的指导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12岁儿童3个班,共180人,分为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指导组(简称模式指导组)60人,医生指导组60人,对照组60人,通过指导前后牙齿菌斑指数测定和问卷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探讨该模式的指导效果。结果 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前后牙齿菌斑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9.79、12.43,P
【关键词】 儿童;农村人口;口腔卫生;工作模式;卫生保健调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working mode on oral hygiene guidance for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onsisted of 180 12yearold children of grade 6, three classes, from a rural primary school, who were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as: workingmode guidance (WMG) group, doctor guidance (D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 was appraised via detection of dental plaque index (DPI) before and after the guidance and a questionnaire on the knowledge awareness. Results The DPI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guidance, both by doctor and working mod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9.79,12.43;P
[KEY WORDS] child; rural population; oral hygiene; working mode; health care survey
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比较有较大差距。这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卫生宣教落后,儿童基本没有口腔卫生的保健意识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立一种可行的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迫在眉睫。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创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包括教育视频、展板、幻灯、教案、讲稿、手册以及教师培训等内容),本模式通过专业医生对幼儿园、学校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由教师以生理卫生课的形式对农村儿童开展口腔卫生指导,以期达到改善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卫生状况的目的。现将该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12岁儿童3个班,共180人,分为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指导组(简称模式指导组)60人,医生指导组60人,对照组60人。被调查者均知情同意。
1.2 口腔卫生指导工作内容
模式指导组和医师指导组儿童分别由模式指导教师(参加过由当地教体局组织,专业医生举办的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工作培训)和口腔医师以一节生理卫生课的形式开展口腔卫生指导。内容如下。①正确刷牙方法的教育:通过视频、模型演示、幻灯讲解、现场指导的形式向学生教授正确的刷牙方法,本模式指导方法采用巴斯刷牙法[1],并对磨牙颊侧面以及全口牙舌(腭)侧面的清洁做重点强调。②刷牙保健知识和刷牙行为知识的教育:通过各种讲解、演示、指导,对牙刷、牙膏的选择及刷牙的时间、次数等刷牙保健知识和刷牙行为知识进行教育。本研究入组者均免费提供相同品牌、质量的牙膏、牙刷。对照组不做口腔卫生指导。
1.3 口腔卫生指导效果评价
①牙齿菌斑指数测定:对3组学生在口腔卫生指导前1 d早7:30在学校现场刷牙后和指导后1周早7:30在学校现场刷牙后进行牙齿菌斑指数测定。菌斑指数计数采用QUIGLEYHEIN 菌斑指数的TURESKY改良法记录[2]。分为0~4度,每位受测者利用菌斑显示剂染色后检查16、21、24、41的唇、颊面,44、36的舌面,个人记分为每个牙记分之和除以受检牙数。②刷牙保健知识和刷牙行为知识的知晓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刷牙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在学生2次菌斑指数测定同时,当场发放、回收调查问卷,统计3组学生问卷知识知晓情况。
1.4 牙齿菌斑指数测定质量控制
牙齿菌斑指数测定都是在自然光线下,均使用统一的平面口镜和牙周探针,固定由1名经过培训的医师进行测定。每次抽取10%的受检者做重复检查,2次检查符合率为96%~97%。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3]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指导前及指导后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牙齿菌斑指数测定
指导前各组间牙齿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07,P>0.05);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前后牙齿菌斑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9.79、12.43,P0.05);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后牙齿菌斑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1.16,q=9.86、9.46,P0.05)。见表1。
2.2 问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情况
指导前各组间问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差异无显著性(F=0.01,P>0.05);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前后问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3.17、36.39,P
3 讨 论
牙齿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面的以细菌为主体的生态系,是造成龋病、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大量研究表明,牙齿菌斑量多者患龋率也较高[4]。研究表明,机械性控制菌斑能有效地预防龋病[5],而刷牙,尤其是巴斯刷牙法是最常使用、最简便易行的去除菌斑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6]。在本研究中,通过传授巴斯刷牙法和口腔健康指导,模式指导组、医生指导组指导前后菌斑指数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口腔卫生指导虽然投入较少,却可以使人们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洁行为,是预防和控制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最有效最廉价的方法[7]。
实验证明,每天刷牙2次,特别是睡前刷牙尤为重要,儿童有效刷牙,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降低儿童患龋风险[8]。因此,为提高儿童对去除菌斑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开展刷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模式在儿童刷牙保健知识和刷牙行为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相应指导,使儿童从根本上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另外,本模式不仅通过教师讲解,更重要的是重视刷牙的现场指导,由于口腔内磨牙颊侧面以及全口牙舌(腭)侧面往往被儿童刷牙时忽略,同时儿童空间想象能力较低,单纯通过讲解很难让儿童理解刷牙的正确行为模式,达到理想的刷牙效果。本模式是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刷牙,由老师指导,让儿童直接感受正确的行为模式,以起到积极的指导效果。
我国口腔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口腔卫生指导模式,只能通过“爱牙日”宣传这一单一形式,由专业口腔医师不定期开展工作,导致这项工作不具有科学性和连续性,而广大农村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造成广大农村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较差。本模式是针对农村儿童创建的一种口腔卫生指导工作模式,学校教师经过简单培训就可完全承担,由于学校教育有便于组织,形式固定的特点,因此易于开展推广[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模式指导组和医生指导组在指导后牙齿菌斑指数、刷牙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充分说明通过本模式工作,教师可以和专业医生取得一样好的指导效果,为这项工作的充分开展提供了基础。
本模式充分考虑到经济落后地区教育设施不完善,指导所需要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可能无法发挥作用,特别制作了小型展板,供教师讲课使用,使本模式能够简便易行,在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也能够顺利开展。这种由教师在生理卫生课上通过讲解和现场指导的形式开展的口腔卫生指导,具有有效、经济、广泛、持久的特点,我们下一步将进行更大范围应用和推广,对该种教育指导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为积极推动我国农村儿童口腔病防治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HARRIS N O, CHRISTEN A G. Primary preventive dentistry[M]. 3rd. Califomia: Appleton U Lange, 1991:3197.
[2]卞金有. 口腔预防医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778.
[3]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1): 9193.
[4]刘天佳. 口腔疾病的微生物学基础[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3132.
[5]樊明文. 龋病学[M]. 贵州: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93.
[6]斐慧斌,吴雪. 对正畸治疗患者实施改良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43(10):918919.
[7]顾兴成. 邹城市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3,10(4):47.
[8]JACKSON R J, NEWMAN H N, SMART G J, et al. The effects of a supervised tooth brushing program on the caries incre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itially aged 5-6 years[J]. Caries Res, 2005,39(2):108115.
【关键词】牙周病;预防;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0-02
牙周病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泛指牙周组织的各种 病理情况,表现为牙龈炎症、充血、牙结石,轻症牙周病,重症牙周病。引起牙周病的基本原因 是口腔卫生不良,主要致病菌是菌斑。对于牙周病的 预防主要是控制菌斑,保持口腔清洁,清除局部刺激 因素,提高宿主的抵抗力。
牙周病的一期预防:牙周健康者每日有效的口腔卫生维护,能保持牙周组织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复发。对于无牙结石的患者,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能使炎症逆转。尚未接受治疗的牙周病患者,其病情虽不会因日常保健而有较大转变,但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在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展上依然十分重要。 故使用口腔保健工具控制牙菌斑和定期进行口腔保健 治疗是当前牙周病预防的最有效方法。牙周病的一级 预防是指在牙周组织受到损害之前防止致病因素的侵袭,或致病因素已侵袭到牙周组织,但在尚未引起牙 周病损之前立即将其去除,旨在减少人群中牙周病新 病例的发生 根据牙周病一期预防,制定以下几项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训练控制菌斑的方法。
(2)启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采取有效的口腔卫生措 施,如刷牙、牙线、漱口。
(3)口腔卫生训练,纠正不良的习惯。
(4)定期口腔检查,去除不良修复体。
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1. 示范教育 针对患者医学知识水平的限制, 示范教育是改变患者行为的最重要的方法。医护人员 的示范和患者的积极参与,能够更有效地建立正确的 口腔健康行为。在患者的反复就诊中,对某些方法进 行示范再示范,实践再实践,直到患者掌握正确的口 腔卫生方法口腔健康行为 。
2 预防性自身口腔卫生保健措施 :(1)刷牙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主要方法。 目前,国际上最为推荐的为巴斯法刷牙为主,旋转法为辅 (2)巴斯法又叫龈沟清扫法,使用时将刷毛 与牙面呈 45°角,刷毛向根尖接近牙龈并伸入龈沟, 刷毛在龈沟内轻微振动,然后向冠方转动。旋转法又 叫上下刷牙法,可将刷毛与牙长轴平行,紧贴牙面, 用柔和的拂刷动作旋转,牙刷与刷毛长轴呈 45°角由 牙龈刷向切端或咬面。每次时间不少于 3min,每天早晚2次。巴斯法和旋转法合用能有效地除去颈部和龈 沟内的菌斑,按摩牙龈, 避免牙龈萎缩同时清洁牙面, 控制菌斑,增进牙周组织的健康,所以这是预防牙周病的最好刷牙方法。 (3) 牙线 牙线有助于对牙刷不能到达的邻面间 隙或牙龈处的清洁,特别对平的或凸的牙面最适 合。 1 根长约 5cm 的牙线, 取 两端缠绕于双手中指上, 间距 15cm;清洁上后牙间隙时,用一手拇指和另一手 食指将线绷紧,使牙线通过接触区进入牙间隙中,作 来回移动;使牙线在牙颈部牙面上刮动, 以清除面牙菌 斑。清洁所有下牙间隙时,可用二手食指执线,将线 绷紧,压入牙接触点之下,做来回移动。牙线是较佳 的洁齿工具,正确应用对去除牙齿邻面菌斑有较好的 效果。 (4) 漱口 首先要养成饭后口腔含漱,清除口腔 内食物残渣的习惯。选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时将漱 口液含在口内,紧闭嘴唇,上下牙齿按正中牙关系咬 合,然后鼓动两颊及唇部,使溶液能在口腔内充分接 触牙齿,牙龈及粘膜表面,同时运用舌肌。使漱口水 能自由地通过牙间隙,利用水力反复冲洗滞留在口腔 各处的食物碎屑,然后将漱口水吐出。每次时间不少 于 3min,每天 2 次含漱,从而清除储存在口腔各处的食物残渣,抑制菌斑、结石和牙龈炎的发生。综上所 述,只有当个人掌握了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和技能, 控制或消除了牙菌斑,牙周病才会远离我们。故牙周病的预防需做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相配合,个人口腔保 健和定期口腔检查相结合,这才是维护牙周组织健康最可靠的保证。
中图分类号:R78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65-02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是在多因素作用下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儿童龋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了解太原市12岁学生患龋情况,以便进一步开展预防工作和制订口腔保健工作规划,2010年对太原市1044名12岁学生进行了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检查对象:随机抽取太原市内1044名12岁学生,其中男523名,女521名。
问卷对象:接受口腔健康检查的1044名12岁学生。
1.2 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及《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龋病诊断标准》,采用室内自然光线,使用口腔常规检查器械(口镜、探针)进行口腔检查并记录。
问卷调查对接受了口腔健康检查的12岁学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卫生行为、饮食习惯、口腔健康知识及观念等。
1.3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检查
太原市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39.75%,男34.80%,女44.72%,男性低于女性。太原市12岁学生恒牙龋均为0.94,男0.83,女1.20,男性低于女性(表1)。
在患龋学生中,有1颗龋坏牙齿的儿童最多,占受检学生的13.2%,随着龋齿数的增加,人数分布逐渐减少(图1)。
龋齿好发的牙位依次是下颌第一恒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下颌第二恒磨牙。
太原市12岁学生所患龋齿中龋失补构成比如图2所示,有92.55%的龋齿未充填。
图1 太原市12岁学生恒牙龋均频数分布
图2 太原市12岁学生恒牙龋失补构成比(%)
2.2 口腔问卷调查
2.2.1 口腔卫生行为
图3 太原市12岁学生刷牙频率构成比
本次调查显示,太原市87.63 %的12岁学生每天刷牙,每天刷牙至少2次的学生有44.30 %,12.22 %的学生不刷牙(图3)。有43.33 %的12岁学生知道含氟牙膏,知道及使用牙线的学生有16.52 %。
2.2.2 饮食习惯
太原市12岁学生每天进食含糖食品(包括加糖牛奶、甜点、糖果、糖水、碳酸饮料和含糖果汁)的比例为46.52 %。喝牛奶不加糖的学生占35.19 %。
2.2.3 学生口腔健康及就医情况
太原市12岁学生,在过去2周里,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出血的26.96 %。过去12个月里,43.85 %学生牙疼过,13.11 %牙疼时及时就医。17.78 %学生牙齿碰伤或摔伤过,受伤原因多为玩耍打闹摔跤磕碰。过去一年内27.41 %学生到医院看过牙病。13.63%最近一次看牙的主要原因是拔牙或补牙。12岁学生最近一次就医看牙的原因如图4所示。
图4 太原市12岁学生口腔科就诊原因构成比
2.2.4 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绝大部分学生对口腔健康持积极态度,认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太原市12岁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来源途径主要有电视/广播/网络(76.15 %),家长(54.07 %),报刊/杂志(39.93 %),口腔医务人员(33.33 %),学校口腔健康教育(29.41 %)等。
3 讨论
12岁儿童是龋病流行病学调查中较为重要的群体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龋病的患病水平以12岁龋均作为衡量标准,故研究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有其特殊意义。本次调查显示我市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9.75 %,龋均为 0.94,比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2岁年龄组的全国平均水平(患龋率为28. 9 %,龋均为0. 54)高。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因素中是否独生子女,父亲和(或)母亲最高学历,口腔卫生行为中的刷牙频率、是否使用牙线,饮食习惯中的喝牛奶或酸奶的频率,口腔保健知识中的是否听说过含氟牙膏,口腔保健态度中的预防牙病首先靠自己,这几个因素与12岁儿童恒牙龋病相关。
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与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密切相关,父母文化水平越高,了解口腔卫生知识越多,父母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影响着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
口腔卫生行为与龋齿的发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刷牙、使用牙线是最基本的口腔卫生行为。本调查表明,刷牙的频率、是否使用牙线是影响龋齿发生的因素,均与患龋率成负相关关系。随着刷牙频率的增高,恒牙的患龋率降低;使用牙线的儿童恒牙患龋率比没有使用牙线儿童低。刷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自我口腔卫生行为,是机械性去除菌斑和软垢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从本调查结果看,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儿童恒牙患龋率相对较低,刷牙频率与龋病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
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本次调查发现口腔保健知识中是否听说过含氟牙膏是儿童恒牙龋病的影响因素之一,没听说过含氟牙膏是危险因素,儿童恒牙患龋率高,口腔健康知识及态度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学生时期是个体获取口腔卫生知识,形成口腔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提示在学校里开展口腔保健知识教育的必要性,特别在学校加强含氟牙膏的宣传对于预防儿童恒牙龋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抓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学习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态度,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太原市今后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正畸治疗牙牙合畸形,能够提高治疗人群的口腔功能和健康水平,改善牙牙合部及颜面美观。但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因粘结材料的刺激和矫治部件的存在,给口腔的清洁造成困难,常出现菌斑积聚、牙龈出血和牙周袋深度增加等情况。通过临床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定期牙周洁治和健康教育对患者牙周健康有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科治疗的错牙合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2~18岁,均无既往正畸史,无牙周炎,无系统性疾病。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13例,女15例。牙周洁治前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基本相近。正畸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高正畸患者对菌斑控制的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口腔卫生不良的危害,并介绍相关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要求早晚刷牙,每次彻底清洁托槽、弓丝、附件,每月复诊时进行牙周洁治1次。对照组不采取以上措施。
1.3 临床检查指标
①简化口腔卫生指数(0HIS),即只检查有代表性的6颗牙(16、26、11、31的唇颊面及34、46的舌面)。②牙龈指数(GI)具体标准如下。0:正常牙龈;1:轻度炎症表现,炎症范围较局限,探诊时不易出血;2:中度炎症表现,炎症范围较弥散,探诊时有出血;3:重度炎症表现,牙龈显著红肿或糜烂,患部有自发性出血。检查牙位:16、21、24、44、41、36。若24、44已拔除,用23、43代替。
1.4 检查方法
正畸治疗后分别在4月、8月各检查1次。每次检查由同一正畸医生进行。
2 结 果
两组各牙、各时间点检查的0HIS和GI见表1。正畸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0HIS、GI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HIS:t=0.2614,GI:t=0.3044,P>0.05),8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0HIS:t=5.9299,GI:t=8.035,P<0.05)。表1 两组正畸治疗OHIS与GI的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牙周疾病的主要病因是菌斑。正畸治疗由于矫治器本身如托槽、带环、弓丝、附件和未清洁干净的粘固剂易导致牙周自洁能力下降及唾液理化性质的改变;此外,具有错牙合畸形的牙与对牙合牙及邻牙的位置关系出现异常,既难以获得正常的咬合功能,又缺乏较好的自洁作用和对牙龈的生理学刺激。这些为牙周致病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大量细菌生长、菌斑形成、牙石堆积,最终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妨碍了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医学生;口腔健康;口腔卫生习惯
研究[1]表明大学生在刷牙方法、刷牙时间、牙刷选择和牙膏等还没有正确认知,亟需加强相关的指导。口腔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调查医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更好地比较医学专业知识对大学生口腔卫生习惯的影响并提出宝贵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湖北医药学院非口腔专业的大一与大四的医学生。共发放问700份,有效回收680份,大一419人,男生168人,女生251人;大四261人,男生74人,女生187人。
1.2调查方法与内容 随机对非口腔专业的大一与大四学生发放700份问卷,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包括:①常见口腔疾病:牙龈是否出血、是否有口气、牙齿是否对冷热酸甜敏感;②刷牙卫生习惯:每天刷牙次数是否≥2次、每次刷牙时间是否≥3min、牙刷的更换周期、是否采用竖刷法刷牙、吃完甜食是否漱口;③饮食习惯:是否爱吃刺激性食物、是爱常喝碳酸饮料、是否每两天至少吃一次甜食;④日常生活习惯:是否有磨牙的习惯、饮食时是否爱偏侧咀嚼、是否使用牙线、是否喜欢用牙齿咬非食物用品;⑤遇到口腔疾病的处理情况:牙龈出血、口腔溃疡时的处理情况及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1.3数据整理和分析 通过SSPSS17.0软件运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整理。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医学生部分口腔卫生现状的分析 大一牙龈经常出血(牙龈出血频率≥4次/w)比例为18.85%,大四为9.49%,大一学生所占比例高于大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40,P
2.2医学生在饮食习惯上的分析 男生每2d至少吃一次甜食的比例为15.29%,女生为23.88%,女生所占比例远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01,P
2.3医学生在刷牙习惯方面的分析 大一学生中每天刷牙≥2次的人数的比例为81.62%,大四为91.19%,大四学生出现人数的比例高于大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0,P
2.4医学生在生活习惯上的分析 大一学生中睡觉经常磨牙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5.49%,大四为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99,P
2.5医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及就医状况的分析 所调查的学生中了解对口腔健康有利的食物的人大一学生所占的比例为40.81%,大四为55.94%,大四学生所占比例高于大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8,P
3 讨论
所调查的学生当中大四学生每天刷牙次数≥2次的人数的比例高于大一,在软毛刷的选择上、采用45°斜刷法刷牙、饭后漱口、吃完甜食后漱口方面大四学生出现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大一,大四学生中了解对口腔健康有利的食物所占的比例高于大一,可能是由于大四学生接受的医学卫生知识较多,对自身口腔卫生的保护意识较强。刷牙可以机械清除牙面堆积物和牙菌斑。早晚刷牙,每次刷牙3min能有效维护口腔健康;而牙刷应根据个人年龄和口腔状况进行选择,更换频率为3月1次[2]。在选择食物上,偏好甜食的女生比例较多,研究[3]已证实:较高的甜食摄入频率和较低的刷牙次数可以检测到较高的龋均指数。在所调查的人群中牙线的使用率偏低(男生2.48%,女生3.57%)男女生之间无差异,表明目前大学生对牙线的认识与使用比例教低。保护牙齿不仅仅要注重刷牙方法及牙刷类型,还应该注重保护牙齿避免不正常使用。仅有少部分学生使用牙线,需要在大学生中推广使用牙线。此次研究仅仅限于医学专业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希望研究所有大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状况,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Rise和Holund[4]认为口腔健康行为具体包括:①口腔卫生行为(刷牙行为、使用牙线、牙签行为);②自我口腔保健行为(自我诊断行为、自我预防行为和自我治疗行为等);③选用预防保健措施的行为(选用氟化物、窝沟封闭行为等);④口腔服务设施利用行为(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求医行为等)。本研究表明,医学生口腔卫生习惯并不理想,因此,很有必要对医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宣传,使他们认识到口腔健康和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力扬,聂红兵,周海静,等.3516名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2):163-165.
[2]景欢,吴也可,李慧,等.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的调查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1):20-23.
【关键词】替硝唑含漱液;固定矫治;口腔卫生宣教;牙周炎症
固定矫治器以其固位良好、支抗充足、能有效的控制牙齿移动的方向等优点在正畸矫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固定正畸的矫治过程中由于托槽、带环的黏结以及正畸矫治弓丝等装置造成患者进食时食物残渣不易清理干净很容易引起龈上和龈下菌斑积聚,对患者的牙周健康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1],加上青少年患者年龄的特殊性,对口腔卫生不太重视,从而导致了对牙周组织的破坏。患者的牙周组织出现了龈下菌斑的积聚,牙龈出血和牙周袋深度增加等情况。本研究通过临床实验观察,分析和评价外用药物替硝唑含漱液并配合医护人员口腔宣教对牙周健康的影响,从而降低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在矫治过程中牙周炎症的发病率。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本院口腔门诊接收正畸治疗的患者68例,年龄为13~18岁,其中男35例,女33例。受试者都符合以下条件:1.所有患者均为恒牙列;2.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3.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无正畸治疗史、无牙周炎病史及系统性疾病史;4.所有患者3 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药物并且3 个月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5.所有患者均无过敏史。
1. 2 方法 实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4例,男17例,女17例,平均年龄13.5岁;实验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1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进行正规全面的口腔卫生宣教,内容包括:1.配戴固定矫治器时,即向患者以及家长说明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性;2.要求每日早晚及晚饭后必须刷牙,且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3.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刷牙方法的指导,在模型上用牙刷向患者及家长演示正确的刷牙模式,难以用牙刷刷到得部位辅以牙签、牙线清洁; 4.交代家长监督刷牙情况,以保证刷牙的质量。实验组除进行正规全面的口腔卫生宣教外,还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替硝唑含漱液,每日含漱3 次,10mL/ 次,含漱60s。两组分别于戴入矫治器前1周,戴入矫治器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检测患者的各项牙周指标,分析结果。
1. 3 观察方法和指标
1.3.1 检测指标
由同一位医生记录每个患者在治疗前后1周、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
1.3.2 牙龈指数
牙龈指数[2] (gingival index ,GI): 根据牙龈病变的程度分为0、1、2、3共4级。 具体测定标准为: 0 为正常牙龈;1为轻度炎症表现,炎症范围较局限,探诊时不易出血; 2为中度炎症表现,炎症范围较弥散,探诊时有出血;3为重度炎症表现,牙龈显著红肿或糜烂,患部有自发性出血。
1.3.3 龈沟出血指数
龈沟出血指数[3]( 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 : 采用视诊和探诊相结合的方法,将钝头牙周探针轻探龈沟,观察出血情况。记分标准: 0 = 牙龈健康,无出血;1 = 牙龈轻度炎症,但不出血;2 = 探诊后点状出血;3 = 探诊后出血,血溢在龈沟内;4 = 探诊后出血,血溢出龈沟;5 = 自动出血。
1.3.4 菌斑指数
菌斑指数[4](plaque index ,PLI) : 根据菌斑显色剂染色的范围分为为0、1、2、3、4、5共6级。菌斑染色指数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0=牙面无菌斑; 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 2=牙颈部连续窄带状菌斑宽度不超过1mm; 3=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但少于牙面1/3;4=菌斑覆盖面积至少占牙面1/3,但不超过2/3; 5=牙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或2/3以上。
1. 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全部数据均用采用SPSS10. 0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行最小显著差法的 t 检验。以P < 0.05记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在戴入矫治器前1周和戴入矫治器1周后, 68患者的牙龈健康状况良好,色泽正常,探之不出血,牙龈未见退缩。临床牙周指数GI、PLI 和SBI值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P > 0. 05)。在戴入矫治器后1月后,两组均见菌斑沉积增多,牙龈轻度水肿,探之有点状出血,牙龈无明显退缩。戴入矫治器后6个月及12个月后,临床牙周指数GI、PLI 和SBI值两组牙周临床检测指标均有一定的升高,实验组牙周状况优于对照组,牙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统计有显著性差异( P
3 讨论
牙周炎是牙齿周围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 在牙菌斑的作用下发生炎症、破坏, 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它会导致支持组织的破坏, 如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的吸收, 最后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5]。在固定矫治过程中,由于托槽等机械装置的存在,从而降低了患者刷牙的有效性,导致牙菌斑在口腔内堆积,增加了患者发生牙周疾病和龋病的机会。由于牙周炎症的许多伴随症状,许多患者矫正治疗被迫中途停止,从而影响了矫治的疗效,延长了矫治治疗的时间,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带来不少痛苦。由于以上的客观因素,使得牙龈炎、牙周损伤成为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同上矫治患者多为青少年,学习压力较大,自控力不强也成为导致牙周损害的重要因素。依靠患者的自我清洁口腔卫生很难达到理想牙周健康效果。替硝唑是新一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能透过厌氧菌的细胞体,破坏DNA链而抑制DNA的合成。它半衰期长,药物的局部浓度高,药效持久。是继甲硝唑之后研制成的疗效更高、疗程更短、耐受性更好的抗厌氧菌新药。用于口腔科感染,作用明显优于甲硝唑和头孢氨苄,抗菌效力为甲硝唑的2~4倍,总有效率为97. 6%,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甲硝唑[6]。口腔卫生宣教可以使患者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且有效地控制牙周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矫治疗效。本文重点对使用替硝唑含漱液以及配合口腔卫生宣教干预的方法进行论述。研究中发现矫治前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的平均值无显著差异( P >0.05) ,说明治疗前两组患者口腔卫生条件基本相同,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也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保证了两组患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治前与矫治后1周,各项牙周临床检测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 0.05) ,而矫治后各6月、12月各项牙周临床检测指标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05),这说明替硝唑含漱液的使用,再辅以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牙菌斑,显著的降低了牙周组织在正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可以有效的有效降低牙周组织炎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陈嘉鹏 .口腔卫生宣教对固定正畸矫治成年人和青少年牙龈炎发病的影响[J]. 安徽医学, 2011,32(5):604
[2] Loe H. The gingival index ,the plaque index and rention index system. J Periodontal ,1967,38 :610
[3] 曹采方. 牙周病学[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93-95
[4] Silness J . Periodontal disease in pregnancy Ⅱ. Correlation between oral hygiene and periodontal condition. Acta Odonto Scand ,1964 ,24 :747
[关键词]护理干预;固定矫治;牙釉质脱矿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984-02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FENG Jin-lan,CHEN Xiao-ying,ZOU Hui,WU Yu-hai,ZENG Min-hua,XU Yan-y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uzhong Hospital,Huadu District,Guangzhou 5108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fixed appliance.MethodsDivided 60 adolescent patients who had accepted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30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cases) randomly.In experimental group,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upplied to patients and their parents, while in control one, only traditional nursing methods were used.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chi square test attwelfth month after the fixed appliance was accepted. 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at twelfth month was 5.13% in experimental group,and was 10.95% in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at in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twelfth month,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at twelfth month (P<0.05).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decline 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for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enamel demineralization
固定矫治器以其高效性和精确性而成为目前正畸治疗的主要矫治器。但在正畸治疗的同时,由于矫治器及附件的存在,增加了口腔卫生维护的困难,导致口腔内环境发生改变,尤其是牙齿及其牙周组织的环境改变,就有可能出现牙周组织损害、牙釉质脱矿等不良问题[1]。国内外研究表明,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患病率高达50%~60%,正畸牙釉质脱矿的患病率达10%[2]。因此,在正畸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制定合理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有效地维护口腔卫生,可以预防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笔者收集了2010年在本院口腔治疗中心就诊,并接受固定矫治术的部分患者进行卫生宣教与家庭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初次佩戴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60例(男22 例,女38例),年龄12~18岁,平均14岁。要求患者均为恒牙列,无牙龈炎、牙周炎,无牙釉质脱矿和龋齿,排除氟斑牙和四环素牙,具有一定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758颗),实验组30例(760颗)。实验组由专职护士按事先制订的护理计划,采用语言、示范、文字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结合以随访、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按常规向患者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一般知识宣教。每月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检查并记录,同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追踪随访。
建立患者资料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记录初诊时、戴用固定矫治器12个月时的牙釉质情况。牙釉质脱矿记录标准为:清洁并吹干牙面,在牙科工作灯下肉眼可见牙齿的牙颈部、托槽周围有白垩色点或斑,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糙感,记录为“脱矿”。
1.3 护理措施:①正畸治疗前和治疗过程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饮食、菌斑与牙釉质脱矿的关系,强调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在戴固定矫治器前,要求患者常规进行龈上洁治。②护理人员在模型上进行示范,教会患者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即使用两把牙刷刷牙,一把普通的保健牙刷和一把正畸专用牙刷[3]。用普通的保健牙刷压于牙面和牙间隙上,顺着牙龈竖刷,按上下内外的顺序每个牙齿和牙面均要刷到。用正畸专用牙刷顺着弓丝托槽作横向刷洗。每2~3个牙齿为一组,刷完一个部位后再刷相邻部位,每部位重复10次。要求每日早晚及饭后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必须超过3min,每次刷牙必须将托槽上及托槽与牙龈之间,附件上食物残渣清除干净,使用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液,并请家长督促检查。③将印制好“口腔正畸知情书”、“固定矫治前须知”、“配戴牙齿矫正器如何清洁牙齿”以及有关口腔保健的宣传资料发给患者及家长,让其带回加深印象。④椅旁刷牙:每次复诊时仔细检查牙周菌斑附着情况,根据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再次进行个别指导,必要时为患者进行椅旁刷牙,即护士直接给患者在口腔内进行刷牙。⑤电话回访:由专职护士电话随访患者,了解患者佩戴固定矫治器后的情况,有无按指导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及用含氟漱口液漱口等,并请家长督促检查,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4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患者戴固定矫治器12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牙釉质脱矿牙39颗,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牙釉质脱矿牙83颗,发生率为10.9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今的口腔正畸治疗,大部分采用固定矫治器,而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对象,大部分为青少年,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戴用者局部菌斑堆积,菌斑指数增加[4]。患者在固定矫治期间,由于托槽粘结于牙冠表面改变牙冠外形,使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弱,同时由于托槽的不规则外形使食物残渣更易残留于牙面。以上情况均有利于菌斑的生长,进而造成釉质脱矿[5]。有研究[6-8]指出,牙釉质一旦出现较严重的脱矿病损,仅通过唾液系统的再矿化作用不能完全修复病损。因此预防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是正畸医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专业有效的护理干预,采用椅旁护理和家庭随访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可显著降低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张亮等的研究亦指出,患者初次就诊到正畸治疗结束全过程中引入有效的护理干预,将患者的护理贯穿于门诊及家庭整个矫治治疗过程,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减少釉质脱矿及牙龈炎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正畸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9],与本研究结果相同。因此,在正畸治疗前、治疗中,重视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教育,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并在家长配合下,制定合理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自觉有效地维护、提高牙周牙体组织的健康状态,从而减少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 荃.对正畸患者实施口腔健康教育集体培训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9):3679-3680.
[2]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2.
[3]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63.
[4]潘一春,张 丁,傅明魁.固定矫治器粘接前后牙齿颊面菌斑pH值和变形链球菌附着的改变[J].口腔正畸学,2003,10(1):23-26.
[5]刘文艳,张桂荣,马天驰,等.正畸治疗中使用刷牙记录卡对牙釉质脱矿影响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9,17(6):280-281.
[6]Artun J,Thylstrup A.A 3-year clinical and SEM study of surface changes of carious enamel lesions after inactivation[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89,95:327-333.
[7]Gaard B.Prevalence of white spot lesions in 19-year-olds:a study on untreated and orthodontically treated persons 5 years after treatment[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89,96:423-427.
[8]Al-Khateeb S,Forsberg CM,De Josselin de Jong E,et al.A longitudinal laser fluorescene study of white spot lesions in orthodontic patients[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98,113:595-602.
[9]张 亮,冯云霞,贾 丽.固定矫治中口腔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12):996-997.
关键词 综合干预 正畸患者 青少年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oral hygiene teenage orthodontic patients.Methods:72 teenage orthodont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group control group.plaque index(PLI),gingival index(GI)and changes of caries both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fter one year.Result:PLI and GI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t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method for preventing gingivitis teenage orthodontic patients.
Keyword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orthodontic patients;teenage
随着人们对口腔美观要求的提高,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固定矫治是目前最常用的正畸治疗方法,通过对牙齿移动进行有效控制,以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但由于固定矫治患者牙齿上的托槽、带环等矫治装置的使用,妨碍了口腔的清洁,导致了龋病和牙龈炎患病率明显上升,影响了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通过对青少年正畸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科接受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固定正畸治疗患者72例,男28例,女44例;年龄16~22岁,平均18.4岁。所选患者符合以下标准:①无牙周疾病,口腔粘膜完好;②无全身系统性疾病;③实验前3个月未服用抗生素和激素。将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无显著性差异。
干预方法:①对口腔内龋病和牙龈炎患者进行充填治疗和牙周洁治;②对恒磨牙深窝沟点隙进行窝沟封闭;③口腔含漱。自实验开始,每日1次用0.05%氟化钠漱口水含漱,每周1次0.25%绿茶多酚漱口水含漱,均为10ml/次漱口水,1分钟/次,含漱完毕后30分钟内不进食、不饮水及不漱口;④健康宣教和刷牙指导。告知受试者口腔卫生维护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刷牙方法和时间,规定使用正畸V型牙刷。综合干预组采取以上4项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进行①和②两项干预。两组患者均观察1年,在实验前后对口腔龋齿及牙周组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指标:①龋病检查:检查正畸患者的全口牙齿,在自然光下用视诊和探诊进行口腔检查,计算患者的龋均。②牙龈指数(GI):检查牙位为16、21、24/25、36、41、44/45(如有受试牙缺失或埋伏阻生,则以对侧同名牙代替)。将受试牙周围牙龈分为近中唇(颊)面、正中唇(颊)面、远中唇(颊)面、舌面。视诊和探诊相结合,检查所选牙周围的牙龈、颜色及形状,并用牙周探针轻探牙龈,观察牙龈出血情况。记分标准: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4个牙面记分取平均值为每颗牙的GI,GI所有被检牙龈指数之和除以被检牙数。③菌斑指数(PLI):按Turesky改良法进行[1]。检查牙位同牙龈指数检查,将每颗牙分区,前牙及前磨牙牙齿的牙冠表面按照托槽对角线分为跟方区、牙合方区、近中区及远中区。磨牙牙冠表面由带环将其分为龈方区和牙合方区。
检查方法:用棉签蘸菌斑显示液涂布所要检测的牙面,l分钟后用清水漱口,直至漱出的水无任何染色为止,未被漱掉红色区域即为菌斑残留区。根据菌斑面积进行记分:0染色剂全部清除;1染色剂覆盖被检区域的面积<1/3;2染色剂覆盖被检区域面积在1/3~1/2;3染色剂覆盖被检区域面积大于2/3;4染色剂覆盖全部被检区域每区按记分等级记分后取平均值为每颗牙的PLI;PLI所有被检牙菌斑指数之和除以被检牙数。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up>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X±s表示。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 果
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GI、PLI、龋均的情况:干预前两组GI、PLI、龋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综合干预组GI、PLI、龋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GI、PLI与干预前相比明显增加(P<0.05),龋齿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综合干预组GI、PL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讨 论
正畸治疗需要在患者牙齿上粘贴正畸附件托槽和带环,还要在托槽和带环上固定正畸弓丝和链状橡皮圈等,有时还需要在患者口内戴用平导、颌垫等活动矫治器,这些正畸附件均改变了患者口腔内的微生态环境,妨碍了患者口腔的自洁作用,导致牙体和牙周组织变化,进而诱发牙龈炎,形成牙菌斑。研究表明,长期戴用固定矫治器能引起牙釉质脱矿及牙周病变,可影响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2]。
正畸患者多为青少年,一般对自身口腔卫生认识不足,因此多数出现牙龈炎等问题。资料显示,在戴用固定矫正器2个月后,青少年正畸患者的牙龈炎发生率比成人高,青少年正畸患者与非正畸患者相比,正畸者牙龈炎发病率也显著增高[3]。因此加强正畸青少年患者在治疗中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提高正畸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刷牙的技巧和认真程度,比正畸牙刷的使用还更重要[4]。
由于固定矫治器不利于患者口腔卫生的维护,致使刷牙效率明显降低,即使患者能够保证刷牙次数和时间,该人群口腔卫生也处于不利状态。因此尚需探索一些防治措施,提高固定矫治患者的口腔卫生,防治牙龈炎及龋齿的发生。对口腔内龋病和牙龈炎患者进行充填治疗和牙周洁治是临床上常规措施,对恒磨牙深窝沟点隙进行窝沟封闭的防龋作用也有公认。此外我们还给予患者口腔含漱氟化钠、绿茶多酚漱口液。有资料报道,氟化物能增强牙釉质的抗龋能力和抑制细菌生长及影响菌斑的黏附。绿茶多酚制剂可明显抑制变链菌[5],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抑菌防龋等生物学功能,通过抑制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以减少细菌的黏附和聚集,从而抑制菌斑的生长。
本研究表明,干预组患者采取1年的综合干预措施后,阻止了牙周组织GI、PLI的升高,预防了牙体和牙周疾病的发生;而对照组在正畸治疗中,临床指标GI和PLI均显著升高;这说明对正畸青少年患者在矫治期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结果显示,综合干预组无新龋发生,对照组龋均比实验前有所上升,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这是因为正畸患者患龋的部位主要发生在固定正畸托槽下釉质发生脱矿或白色斑块,一旦祛除矫治器后,即可看到牙面上的脱矿。而本组观察时间为1年,此时正畸托槽还未祛除,较难观察到托槽下釉白斑的发生情况。本研究针对正畸青少年患者除采取了传统的常规治疗性措施外,还加强了患者口腔健康宣教,降低了正畸青少年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有效改善了患者口腔卫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扬,洪玉华,张丹.固定矫治器治疗期间牙冠表面菌斑指数调查[J].中国血液流变学,2004,14(1):124.
2 Papaioannou W,GizaniS,Nassika M etal.Adhesion Streptococcus mutans to different types brackets.Angle Orthod,2007,77(6):1090.
3 虞江,费瑛.固定矫正与牙龄的关系探讨[J].上海口腔医学,2001,10(3):221.
4 Arcis,A lkan A,parison different toothbrushing protocols Poor toothbrushing orthodontic Patients.Eur J Orthod,2007,29(5):488.
5 刘艳玲.绿茶多酚防龋涂膜对口腔主要致龋菌的抑制作用.上海口腔医学,1995,4(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