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阶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程机械、使用特点、维护管理、现状、问题、改良性建议中图分类号:P633.5 文献标识码:A
一、 加强工程机械维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装备工业中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工程机械。概括来讲,工程机械包括土石方施工工程、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路面的建设与养护以及各种建筑工程需要的具有综合性的机械化施工工程所需的机械装备。它主要应用在国防建设工程、能源工业建设、交通运输建设以及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国际中,对此行业的称呼都差不同,在美国与英国都称之为建筑机械与设备,在德国被称之为建筑机械与装置,在俄罗斯称之为建筑与筑路机械,而在目标叫做建设机械。在我们国家部分产品也叫建设机械,在机械系统组建的行业中统称为工程机械。对于此行业的产品范围划定各个国家都大致相同,我们国家的工程机械与其他的国家相比,还增加了铁路线路工程机械、工业搬运车辆、叉车、电梯、装修机械以及风动工具等行业。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施工企业中工程机械也成了其中重要的生产力。各种工程机械得以应泛的应用,这不但使工程施工的进度得到加快,并且也使施工的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工程机械在使用中,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发挥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工程机械的管理维护工作做好,并且做好故障预防,使设备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所以,把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做好,使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得到正确的分析与解决,不但能使企业设备管理的维护水平得到提高,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而且还能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以增加。
二、新时期工程机械使用特点分析
第一个特点就是露天作业。施工机械基本上全是露天作业,工作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为了使工程的质量与施工的进度得到保证,这就对施工机械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一旦有故障发生能及时进行排除。第二个特点就是复杂的技术结构。施工机械具有繁多的品种,规格也较为齐全,技术结构非常复杂,涉及的知识领域也较多,有机、电、计算机、液等。机械的造型、使用、维修与保养都需要较强的经济性与技术性。这对施工单位来讲,是个不小的负担。第三个特点就是购买施工机械需要大额的投资。一台机械在十几万到几百万不等,还有的能达以上千万元。施工单位购买施工机械再转为固定资产,需要按时进行折旧提取,工程具有的不确这性,使企业的潜在负债率增加了很多。第四个特点关于流动性较大的工地。因为改革的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度,使工程施工地点的流动性增大了很多。机械的工地转移不是件简单的事。大型的机械受桥染及道路承载能力的限制,转运起来非常不易,并且费用也非常大。即便一部分施工机械具有行动功能,也不能在公路处走长途,必须用拖车进行运送,而在运送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损坏的,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工程单位的经营成本。
三、现阶段我国工程机械维护管理中的问题所在
首先,机械设备的管理力理不够雄厚,对施工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施工中,工面目一般是点多面广,对人员的调动以及机械设备的调动都是非常频繁的。管理部门对机械设备与管理人员进行盲目的精简,就会使管理层脱离操作层,导致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力量的薄弱。还有一些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整,不严格,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机械设备管理非常的混乱,对工正常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其次,机械设备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机械设备完好率降低。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使用上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能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故障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最后,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部分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设备使用知识所知甚少,尤其是短期聘用人员的技术素质低,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一味地赶工期、抢进度,使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等状况,从而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此外,在工程项目结束后,设备不能按规定进行认真的保养、维护和大修,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机械设备常常出现故障。既花费了较大精力与高额费用进行整修,又严重贻误了正常施工工期。
四、关于完善新时期工程机械的维护管理方法分析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 首先,完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就需要做到四点:1)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这是机构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定岗到人,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2)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统计制度,加强机械设备的统一管理,建立详细的设备技术档案,并定期组织检查,技术档案要有专人负责保管;3)实行绩效制度,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在实际工作中,实行“三定一包”制度,即定机、定人、定岗位、包维护。“三定一包”制度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施工安全和工程机械的完好程度。
其次,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要严格落实,使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得到保证。保养的好与坏对设备出不出故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对于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与定期保养制度一定要严格的执行。无论是机械人员,还是设备管理人员都要按机械保养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保养计划的制定,并且,要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于监督保养的落实情况进行随时的抽查。与此同时,还要把奖惩机制建立起来,并且,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保养与维修、安全运行以及消耗费用都计入奖惩的内容中,使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得到加强,使他们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得到调动,使机械设备的运行得到保证,同时,还能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使维修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再者,在机械设备技术的培训方面要加大力度,使专业队伍的技术素质得到强化。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快速发展,机械设备也在快速的更新,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这就对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加强学习,对新知识与技术的学习,对机械设备能科学的使用。施工企为要把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上来,就要运用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办法,使技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选择并培养有专业技术的人才,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需要得以满足。与此同时,对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还要有重点的组织竞赛,形成学习的氛围,对于工作经验进行及时的推广与宣传,使机械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得到不断的提升。
最后,把机械设备的更新落实下去,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给企业的施工效率与竞争力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不要只看眼前的小利益,一定要把设备报废的制度落实下去,做好设备的更新。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把具有严重磨损的,技术性能差的,效率低维护费用又高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新,使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除此之外,在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机械范围内的,也要做报废的处理,唯一的目标就使机械设备保证良好的状态,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增强。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施工中工程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它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依赖多学科的综合,交叉与渗透。很多较为传统的维修技术研究领域也通过更加小便宜入的创新与工发,打破了原来的传统的技术局限。工程单位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向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小艺 浅谈工程机械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工程机械 2012年第1期
2、孙子健 新时期工程机械管理初探 工程机械 2012年第3期
关键词: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069-02
0引言
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三个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项目决策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95%-100%,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施工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仅为5%-10%。由此可见,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重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关键。
反观我国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作为投资人的建设单位将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施工阶段,普遍忽视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尤其是对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缺少有效的手段,这显然违背了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基本规律,因此,研究建设单位如何加强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将在分析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1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特点
1.1 事前控制成本低设计过程是设计人员将设计构思变为可以具体实施的施工图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决定了建设项目的价值形成,但此时建设项目并没有开始施工,仍是纸上谈兵的过程,无论调整还是变动都比较容易,所花成本也较低,而一旦施工图纸确定下来,那设计的一笔一划就都需要投资来实现,因此,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事前控制,比事中、事后控制成本更低。
1.2 主动控制效果好设计阶段分为四个小阶段,即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每个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任务不尽相同。方案阶段,造价估算;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总概算;技术设计阶段,修正初步设计总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因此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从估算、概算到预算的一个主动控制过程,通过“三算”,达到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是一种科学的造价控制手段,效果自然不错。
1.3 抓住重点效率高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编制设计总概算,可以较为清楚地了解建设项目各组成部分的投资比例,建设单位可以将投资比例较大的部分作为投资控制的重点,以提高投资控制的效率。
1.4 技术经济相结合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分析,便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工程设计人员往往更注重项目的使用功能及建筑的美观,而忽略经济因素。如果在设计阶段由造价工程师参与进来,使设计一开始就在做出重要决定前充分认识其经济后果,有利于设计人员发挥创造力,选择较为经济的手段实现技术目标,从而确保设计方案能较好地体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2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视不够建设单位在项目立项后,普遍存在缩短项目前期准备时间使项目尽快投入使用、产生效益的冲动,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性认识不够,事前主动控制少,事后被动控制多。主要表现为:未充分论证便草草拟定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缺乏科学性;不遵循设计工作规律,不合理压缩设计时间,造成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变更增加,只能事后被动控制;在设计阶段违背造价控制原则,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在设计过程中缺少对设计过程的主动跟进,对设计阶段事中控制不够,等到施工图纸完成,一旦发生施工超预算现象,往往也因为时间因素,只能被动接受现实等。
2.2 设计单位的确定方式不尽合理设计单位的确定当前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委托,二是招标确定。直接委托与招标确定相比,缺乏竞争机制,设计单位没有竞争压力,也缺乏精益求精的动力。而现阶段,即使通过招标确定设计单位,一般均采用方案招标,一旦方案中标,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自然就成为中标单位一揽子业务,设计单位在后续设计过程中缺乏动力和压力进行造价控制。
2.3 忽视设计概算的作用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及说明、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指标)以及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编制和确定的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是下一阶段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现在,很多建设单位忽略设计概算的作用,对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概算不作要求,本身对设计概算也不进行审查,造成施工图预算控制目标粗放,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前期对各单位工程所需投资及资金成本等基本情况模糊,资金安排不合理,造价控制重点不清。
2.4 制度设计不合理或缺乏奖惩机制目前,设计单位承接设计任务,其设计费用采用按照工程预算价或工程结算价分档定额计费方法,工程造价越高,其收费一般也越高。若超标准设计,无须承担经济责任,还能得到经济利益。若充分考虑经济因素,节省造价,既无经济利益,万一出现问题,还要承担责任。这势必导致了设计在造价控制上缺乏动力和压力,设计人员主观上偏重保守设计,“多加钢筋少脑筋”,不合理地提高了工程造价。
3解决问题的措施
3.1 充分重视、积极参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管理者,设计单位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主体,双方应紧密合作,才能达到好的造价控制效果。建设单位应充分认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开展相关工作。①精心准备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建设项目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后,建设单位下达给设计单位的原则性文件,应包括项目概况、设计依据和标准、技术经济指标、设计原则、总体及各专业设计要求、建筑成本控制要求、建筑设计造价概算要求、设计成果及设计周期要求等内容,它同时也是业主意愿的清楚表达,应经充分论证以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使设计单位有据可依、有据能依。在编写设计任务书时,建设单位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细致、全面。编写设计任务书的过程,也是建设单位明确项目设计目标的过程,把工作做到位,能有效避免在设计过程中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的问题;二是要科学、合理。要合理确定设计限额,使造价控制目标能真正实现,避免先压后超现象;三是要合理确定设计周期。建设单位应克服盲目求快心理,遵循设计规律,给设计留下足够的时间,保证设计深度,减少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变更,避免大量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现象。②主动参与各设计阶段相关会议。设计过程四个阶段的造价控制(估算、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因此,建设单位主动参与各阶段的相关会议,可以对设计阶段整个造价控制过程有清晰的了解,也可以对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任务完成进行有效地督促,从而避免最后被动接受设计单位成果的情况。
3.2 积极思考、合理确定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是完成建设项目设计及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主体,通过合理的办法优选设计单位是做好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前提。两种选择设计单位的方法各有利,直接委托,节省时间但缺少竞争,招标投标,引入了竞争但耗时较长,因此,要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适当的方法。①直接委托。对于投资小、技术简单的小型项目,考虑到招投标的时间成本等因素,建设单位可以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确定设计单位,但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进行限额设计,设计结果应达到造价控制目标。②招标投标。除小型项目外,其他建设项目,一般应采用招标投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在设计招标工作中,不仅方案设计通过招标完成,必要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可引入竞争机制,使设计各阶段均通过竞争完成。这样,设计单位必须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精打细算,才能击败竞争对手,从而达到优化设计、提高经济核算质量的目的。设计招标评标办法一般宜采用综合评分法,评分应综合考虑设计单位过往业绩、综合实力、设计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性、设计组织方案、造价控制方案等,并应合理设计各部分的权重,按照先进性、适应性、系统性、效益性的评分标准,选择中标单位。
3.3 认真审核、充分利用初步设计概算成果设计概算需报送相关部门批准,一经批准,成为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国务院关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若干规定》(国发(1986)74号)明确规定“要严格按照批准设计概算进行建设,不得超过”“对由于主观原因超过设计概算的,要追究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因此设计概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建设单位忽略设计概算,既违反了规定,又失去了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
从实践经验来看,设计概算也非常必要。通过概算可以对设计方案做出客观的经济评价,还可以对设计提出可行的造价管理方法及优化建议;通过对设计概算的分析,建设单位可以及时调整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方案,降低项目资金使用成本;通过对初步设计概算各组成部分投资比例分析,建设单位可以抓住造价控制的重点,提高造价控制的效率。因此,建设单位应重分重视设计概算,要明确提出设计概算的要求,加强对设计概算的审核,并注重对设计概算成果的利用。
3.4 精心设计、努力发挥奖惩机制威力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单位,因此精心设计奖惩机制,使设计单位的利益与造价控制的成效相挂钩,才能充分调动设计单位造价控制的积极性,精心优选方案,保证造价控制的效果。
在激励机制方面,应避免将设计费用简单地与预算或工程结算价挂钩,应在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中增加独立的概预算编制费,对于设计单位突破传统,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案使得造价明显减少的,应按总造价低于投资限额节省资金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在制约机制方面,设计合同应充分体现设计限额的钢性。对于设计单位突破限额设计的,设计单位必须重新对设计进行方案调整,并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如果非建设单位原因,由于设计人员任意加大安全系数,而使总造价超过投资限额,一切损失由设计单位自行承担。
4结束语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建设单位真正将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确立在设计阶段,高度重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作用,积极主动参与管理,优选设计单位,确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充分利用概算,合理设计奖惩机制,才能收到方案优、投资省的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和生.尹贻林主编.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1.科学管理节能增效
对于采供热计量收费的实践,仅仅停留在试点、分析阶段。试验内容,仍然停留在仪表是否好用的阶段。而计量纠纷的产生也往往就在于仪表的精度是否达标,和测量条件是否在标准状态下,这样对于蒸汽的测量在生产中是很难达到理想状态的,所以我们的测量值大多偏离,那么我们就必须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减小测量误差,挽回不应有的损失,而热值计量正是这样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所谓热值计量收费就是以集中供热和区域供热为前提,以节约能源为目的,简单的说,热值计量就是把热作为商品,谁用热,谁交费,明确用热主体:用多少热,交多少费。取代了传统的用蒸汽量结算的方式。这样,热就真正成为了商品,供需双方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供热单位既要保证供热质量,又能降低运行成本,只有实行科学管理,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精确计量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热费与用热量挂钩,也促使热用户提高了节能意识,会根据需要自觉调控室温,避免热能的浪费,节省热费。这样,就使用户、供热单位和国家的利益形成了统一。
由于蒸汽流量的计量,存在要求条件苛刻,干扰因素多,量值精度低等缺点,当蒸汽压力和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或蒸汽带水量偏大,严重影响涡街流量计的测量,测量流量经常比实际流量偏低,所以在对外结算时,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应用数据表明,改为按热值向物业结算后,可增加效益达20%-30%。采用热值计算可以避免蒸汽计量误差大、干扰因素多等缺点,通过科学管理来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
2.对物业结算方式改革的基础问题
首先供热系统要有足够的供热能力,这是热计量收费的基本保障。如果最基本采暖温度都达不到,热计量就没有任何意义。供热系统包括:热源、换热站、管网和户内采暖设施。只有保证了供热品质,才能使热计量有意义,才能保证供热单位的基本利益,才能使供热事业健康发展。
供热结算方式的改革不是单一的改革,它需要各种配套措施加以保证,也需要以各方面的建设为基础。应加大设备资金投入,改造旧有供热设施。供热系统的能源浪费主要体现在热源热效率低,输送管网的泄漏、损失等方面。其中在管网方面的损失巨大。据估计管网方面的损耗可达到2%。因此,应该对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而且也将进一步消除供热管网的跑、冒、滴、漏现象和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城市供热设施及管网运行的安全保障能力。
完善供热交接制度。推进供热市场化,不仅需要法规的保证,还需要政策的支持。无论从供热价格改革的需要看,还是从推进按热值交接的进程看,都迫切需要和重点解决相关政策的保障问题。
推进行业改革,建立高效运行机制的基础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这套热值计算系统中,我们采用美国巴纳超声波来保证采暖水流量计量的精确性,其精度可达0.1级,而对水的测量是波动和干扰较小的,相对测量条件就比蒸汽要简单的多,所以很容易达到测量要求和测量精度。所以采用针对供热热值计算的计量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更能够有效的避免计量纠纷。
3.供热系统原理
根据要求,将换热站、凝结水站供物业生活区采暖供、回水管线上新增流量表、温度表,与原有流量、温度信号引入热值计算系统中。计算得出物业生活区采暖1.0Mpa蒸汽消耗量。
那么我们将换热站看作一个整体,换热站供出的热量(含二级管网散热损失和跑冒滴漏)
图1 炼油厂热值供热原理图
4.热值计算原理
折合成1.0Mpa蒸汽瞬时量我们用计量仪通道,折合成1.0Mpa蒸汽的累计量我们用记录仪通道。
5.实际应用效果
计量热值计算系统投用后,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消耗蒸汽的总量,能够如实体现蒸汽的流量变化与给回水流量差和温差之间的热量关系。现将现将2010年10月29日在换热站观察到的一组数据进行比对说明:
表1热值计算系统与蒸汽流量计数值对比表
杨金艳,李丽娟,段雪丽,李孟丽,金素霜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摘要:目的 对应用膝关节镜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50例膝关节镜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指导,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膝关节镜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膝关节镜;围术期护理干预;功能锻炼;疗效
我院对部分膝关节镜的患者进行了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收住入院50例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这些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而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在19~73岁,平均年龄45.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18~73岁,平均46.2岁。两组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病史差异不大(P>0.05),符合研究条件。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护理措施:①保持病房内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定时通风。②在患者入院后,应持续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恢复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注意皮肤护理,及时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感染等。③给予患者高蛋白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脂饮食[1]。
实验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①心理护理:患者术后清醒时往往产生一些不良的认知,变得消极,悲观绝望,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因此应对患者进行疾病基本知识的宣教,使患者了解到术后的运动、呼吸等异常情况均为暂时性的,只要配合治疗,处理得当,均可康复。可于术前对患者进行辅导,增加家人、朋友陪伴的时间,术后对患者进行鼓励,并告知患者一些康复病例,减轻其心理负担。②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等措施,避免患者发生外源性感染。③功能锻炼:通畅术后3~5d时,患者的红肿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可进行一些主动的康复训练,如简单的膝关节屈曲动作等,术后1w左右,患者可下床活动,避免患肢承重,先进行床边练习,在护理人员或家人的帮助下进行,严格避免摔倒;术后2~3w指导患者进行行走锻炼,逐步恢复患者的张力和负重功能。
1.3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字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实验组25例患者经过膝关节镜手术,以及围术期科学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全部康复出院,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车祸等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膝关节极易发生损伤[3],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之一,对人的运动、行走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是外伤、疾病等容易累及的部位,一旦损伤处理不当,将对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产生严重的影响[4],关节镜手术的发展为减轻患者痛苦,恢复膝关节功能提供了方便,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措施和科学的功能锻炼也关系着患者能否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关节镜手术的发展为减轻患者痛苦,恢复膝关节功能提供了方便,该手术精细程度高,切口小,患者疼痛轻微,恢复速度较传统手术快。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措施和科学的功能锻炼也关系着患者能否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5],我院对部分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膝关节镜手术虽然切口较小,但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与此同时由于患者行动不便,对手术和术后恢复存在恐惧的心理,精神压力较大,因此应该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进行梳理,帮助患者度过这一艰难的时期;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和规律的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及淋巴循环[6],通过关节的主动屈曲和伸展,可有效防止粘连,帮助重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部分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均于手术后成功出院,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在术后随访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总之,对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恢复期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争取早期恢复受损关节的功能,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葛栋云.膝关节镜围手术期功能锻炼 96 例护理体会[J].南通大学学报,2011,31(2):152-154.
[2 刘敏池,付志民,马颖,等.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1,33(12):1903-1902.
[3] 田晓娟,郜桂霞.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313-314.
[4] 於志琴,何湘军,徐倩,等.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康复[J].医学信息,2011,24(9):252-25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 其中男性5例, 女性3例。年龄 25~45岁 , 平均 31岁。受伤原因:坠落伤 4例 , 重物砸伤2例 , 交通事故 2例。其中合并其他部位损伤 1例。所有骨折, 脱位均为闭合性。从受伤到手术时间为3~5 d。临床表现:患处疼痛 , 肿胀。可有异常活动 , 锁骨近端骨折可触及骨擦感。所有患者均进行 X线片及 CT片检查证实。其中脱位患者均为前脱位。
1. 2 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 , 患者仰卧 , 患侧肩部垫高。胸锁关节前侧切口 , 切开筋膜 , 部分剥离锁骨近端骨膜 , 显露胸锁关节。胸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术中发现胸锁关节的关节囊 , 胸锁韧带 , 肋锁韧带不同程度撕裂。清除血肿后 , 复位骨折 , 脱位。选取长短合适的“T”型锁定钢板略塑性后横跨胸锁关节进行内固定。固定胸骨端的螺钉 , 可不穿透对侧骨皮质 , 利用锁定钢板的特点进行单皮质固定。伴有胸锁关节脱位的患者 , 术中可见关节囊 , 胸锁韧带 , 肋锁韧带不同程度撕裂 , 固定后 , 同时给予修补。恢复胸锁关节的完整性。冲洗并缝合切口。患肢悬吊制动 4~6周。术后执导患者功能练习。
2 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 3~14个月 , 平均 8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外观无局部隆起畸形。术中无胸骨后重要血管, 脏器损伤。术后无内固定物松动, 断裂或脱出。最早 1例因非医疗因素 , 术后 3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其他均在术后 6~14个月取出内固定物 , 胸锁关节脱位无再脱位 , 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以 Rockwood[1]评分法进行评定:优 4例, 良 2例, 可 2例。 3 讨论
由于胸锁关节为微动关节 ,锁骨的胸骨端较大 ,呈球形 ,而胸骨的锁切迹与第 1肋软骨形成的关节面呈鞍形。胸骨与锁骨的关节面大小 ,接触面不相称。胸锁前韧带较胸锁后韧带薄弱。同时锁骨被强大的胸大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和三角肌附着 ,以上解剖上的因素导致胸锁关节前脱位多见。同时锁骨近端骨折 ,胸锁关节脱位具有复位后不易固定的特点。
锁骨近端骨折及胸锁关节脱位的常用治疗方法是:①手法复位后 , “8”字绷带固定或单纯患肢悬吊制动 , 往往存在无法完全复位 , 或复位后 , 固定不牢靠。去除外固定后 , 多残留局部隆起的畸形 , 影响外观。②切开复位克氏针 , 钢丝固定 , 术中操作风险较高 , 胸骨后有重要的血管 , 脏器 , 内固定时 , 进针角度 , 深度不易掌握 , 对术者操作要求较高[2]。术后 , 上肢活动时 , 应力作用于钢针 , 钢丝上 , 引起内固定物断裂 , 松动 , 甚至游走至纵隔 , 心脏 , 肺部[3]。增加患者不必要的损害 , 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③切除锁骨内侧端 , 常不易患者接受, 同时增加患者痛苦。
笔者采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及胸锁关节脱位 , 取得良好疗效。其优点如下:①手术操作简单 , 术中显露清楚后 , 无需特殊器械 , 胸骨端的螺钉 , 可不穿透对侧骨皮质 , 进行单皮质固定。最大限度避免损伤胸骨后有重要的血管 , 脏器。②“T”型锁定钢板固定牢固 , 有利于骨折愈合 , 其次有利于受损的胸锁关节囊及周围胸锁韧带 , 肋锁韧带的修复[4]。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 均证实骨折骨性愈合。同时未见脱位复发。③术后不需要辅助其他外固定 , 可早期进行功能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 , 胸锁关节属微动关节 , 为避免长时间固定 , 可能导致内固定物松动 , 折断或退出。需要患者及时复查。根据骨折, 脱位愈合情况, 及时去除内固定物。综上所述 , 采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及胸锁关节脱位 , 具有临床操作简便 , 易行 , 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Rockwood Ca, Groh GI, Wirth MA, et.al. Resection arthyoplasty of the sternoclavicular joint.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7, 79(5): 387-393.
[2]戚盈杰 , 胡月正 , 余华晨 , 等 .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2011,26(9):824-825.
【关键词】公共危机决策 信息管理 云技术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格局的不断演变以及各种技术的突飞猛进,旧有的稳定的秩序也纷纷被打破,世界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爆发的高峰阶段。各种公共危机给人类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伤害都是惊人的,2008年南方雪灾以及同年5月的汶川地震、2008年9月爆发的牛奶三聚氰胺事件、2010年玉树地震、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灾害、2013年天兔台风肆虐、2014年佛山工厂爆炸事故等等都是公共危机的表现形式,而处理这些危机已经成为了政府所必备的能力。
在这些危机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政府能够及时地做出正确决策,任何的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危机的损害加大,从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正因如此,危机管理的核心自然是危机决策,而作为危机决策的基本前提条件和重要的数据支撑,危机信息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部门的公共危机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上述背景之下,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机制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是公共危机信息的收集、处理、沟通和反馈需要遵循的基本的规则或者规范。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危机信息收集机制。危机信息的收集,是整个危机信息管理机制的基础和前端,只有建构起常态化、规范化的危机信息收集机制,才能够确保各项政府危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以及数据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
公共危机信息的收集需要经历三个基本的流程:第一步,信息收集,由专业的信息收集人员采集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相关信息,完成信息的初步采集工作;第二步,信息组织,由专业的信息组织人员,对信息收集人员所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初步的加工与分类;第三步,信息入库,将上述已经完成了信息组织的数据和信息,按照不同的公共危机类别、严重程度以及时间进行存储,建立起信息索引①。
危机信息处理机制。危机信息处理机制是指危机信息处理专员或者相关专家,根据信息处理技术,对上述的危机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的机制。其基本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危机信息处理机制示意图
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是指公共危机信息需要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的机制。事实上,不同的社会主体对于公共危机的反应、认知以及其所掌握的相关危机信息程度是不同的,同时公共危机对不同的社会主体的影响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危机信息只有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才可能实现危机信息的有效流动,而政府决策部门也才可能获得最为客观的危机信息,并且据此作出危机决策。
危机信息反馈机制。公共危机信息的反馈机制是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之中,政府的危机决策制定并且实施之后,社会会对该等危机处置的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并且反过来对公共危机管理活动施加影响,而政府则能够基于该等信息对自身的公共危机决策进行改进,从而提升危机处理能力②。
服务政府危机决策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建构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的建构目标。关于服务政府危机决策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的整体框架设计,本文在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的建构方面,首先选择将公共危机划分为危机预警阶段、危机应对阶段以及危机恢复阶段三个基本的阶段。文章的服务政府危机决策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的建构,也以此作为依据,分不同的阶段来进行信息管理。
首先,在危机的预警阶段,政府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的危机信息,并且对这些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借助于大数据挖掘,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者爆发风险的可能性,从而根据预设的参数触发预警机制,对公共危机或者可能爆发的公共危机进行及时的处置,尽量地减少损失和伤害。
其次,在危机的应对阶段,需要及时收集危机爆发过程中的实时信息,便于政府决策部门更好地掌握危机当前的爆发状况,以及已经采取的措施所收到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是否相吻合,便于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合理、及时地做出危机决策,或者对已经做出的危机决策进行调整与优化,以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再次,在危机的恢复阶段,政府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尤其是根据统计的危机信息,对公共危机已经造成的危害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据此对相关的资源进行调度,确保各项资源能够与危机的爆况或者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吻合,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还应该根据相关的数据与信息对整个危机管理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学习,总结经验教训。③
本文基于上述的具体目标,结合我国目前的公共危机管理现状,运用信息技术以及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构建了政府危机决策的三个阶段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详见图2所示:
图2:服务政府危机决策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的整体框架
一、企业危机管理的定义及内容
美国学者罗伯特・吉尔认为: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我国学者许文惠认为:危机管理意味着调动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能的或可行的方法和方式,限制乃至消弭危机的行为,从而使现存的危机得以解决,使危机造成的损益最小化的行为。 结合以上论述,我们认为企业危机管理可以定义为企业在紧急情况下优化配置其资源来降低首要利益所遇到的损失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谋求有利于自己长期发展的战略管理。
企业危机管理的功能就是预防危机的发生或在危机已爆发的情况下控制危机,以保证企业的安全,维护企业的利益,把损失降到最低。企业的危机管理工作可分为危机管理准备工作和危机管理程序工作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开展战略性基础工作、制定应急性计划和组建专门机构。后者主要是指在避免和控制危机过程中进行的工作,它包括预警性危机管理工作和强制性危机管理工作。
企业危机事件需具备三个普遍内涵特征:
1.隐秘性,事件爆发前的征兆不是很明显的,企业难以预测;
2.突发性,危机发作的时候企业一般是没有准备的,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应对方案;
3.负面性,发作后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物质损失和负面影响。
然而,这三个特点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经过管理者的努力,其中的某个特征会减弱或消失,那么,这个事件也就不再成为危机。事实上,成功危机管理的标志就是看能不能有效改变危机的隐秘性、突发性以及能否有效减少损失或利用危机有所收获。
二、企业应对危机的对策分析
罗伯特、希恩将危机管理过程概括为四个阶段,即:危机管理可划分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有效危机管理是对四个阶段所有方面的整合。 具体分析如下:
1.缩减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危机的发生和减少危机发生后的冲击程度。危机管理并非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仅仅将业已发生的危机加以处理和解决。对任何有效的危机管理而言,缩减是其核心,因为在缩减阶段危机最易控制、花费也最少。企业只要对各种细小的变化多加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防止一些危机的发生,促进管理,增强沟通,提升品质等皆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降低危机事发的可能性,就如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说的:“使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
2.预备阶段。当火灾发生之后采取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显然已经太迟了。在危机发生之前,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作好资源的准备、机构的设置、系统的再设计和人员的培训。在资源方面主要是预算、人员、反应能力。在机构设置方面,公司的高层领导必须参与制定风险方面的业务方针,赋予各部门经理以管理各自职责范围内风险的责任。员工必须了解本公司的风险种类,并知道怎样管理其中的一些风险。另外,作为非常设机构的危机管理委员会是必须的,它能是每种风险都有自己的应急计划。同时,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都必须用成文的形式定下来。在系统再设计上应根据风险控制方法的要求对企业的一些硬件设施和作业流程方法进行再设计,从而消除风险隐患和增加应变能力。在人员培训方面应训练员工熟悉各项应急程序,保证员工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去完成危机处理的任务。
3.反应阶段:由于危机管理所特有的处境结构:决策时间有限、决策信息不完备、资源紧缺,因此在此阶段要选择合适的反应策略。这时管理者需要能够迅速地从常态下的行为与思维方式,换到寻求在非常态下如何应对危机的方法措施上来。
[关键词]危机管理;静态;要素;绩效模型
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必然会涉及很多方面和很多学科。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所研究的具体内容相当庞杂。甚至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认识出发,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某个侧面或某一具体问题加以研究。虽然涉及的内容庞杂,但归纳起来可以发现。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研究和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静态系统构成要素研究。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与静态要素
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重点作不同的阶段划分,有时被划分得比较细,有时则划分得比较粗,如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及六阶段等划分方法。无论哪种划分方法,其共同之处是都以时间序列为基础,从前向后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加以分析。以四阶段划分法为例,可将公共危机管理过程分为减灾、预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公共危机管理实施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如预案及计划的制订、危机信息的、应急决策、媒体管理、危机公关、应急场情景管理等内容,实际上都是整个危机管理动态过程中的某个侧面或片段。
公共危机管理动态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以静态系统为基础。所谓“静态系统”是指危机管理系统中相对比较稳定、常设的部分,由各种静态要素构成,如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等。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静态系统与动态过程是同等重要的,也是不可分割的,静态系统为动态过程的运行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而动态过程则是控制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除不良后果的直接手段。静态系统是为动态过程服务的,动态过程是否能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静态系统的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用一个可能不很恰当的类比,如果说公共危机管理的静态系统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那么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则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从以往的研究情况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大多数研究论著都以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的时间序列为框架展开,对危机管理的风险评估、预案的制订、危机预警、应急决策、媒体管理等具体操作内容的研究都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危机管理的静态要素的研究则比较薄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以往国内外对危机管理的研究中,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更早,积累的研究成果更多。相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涉及的静态系统的要素要简单得多,因此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忽视对静态系统的关注。而对公共危机管理则不同,相关的静态系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静态系统的建设不科学、不完善,那么再好的动态管理技术也将无济于事。
对公共危机管理系统静态要素加以分析,目的是将各种要素综合起来,概括出一个决定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效果的综合绩效模型。这样一个综合模型是有意义的,因为影响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效果的因素众多,而且各因素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难以全面把握。通过综合绩效模型,可以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尽量全面、直观地显示各因素的作用,这无疑对深入分析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系统有很大帮助。本文尝试运用控制论的分析方法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概括出一个决定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效果的综合绩效模型。
二、使用控制论分析方法的合理性说明
影响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静态要素甚多,要想把各类要素有机地统合起来,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上个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现代系统论和控制论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正如控制论创始人之一的艾什比所说,“对于那些以复杂著称而其复杂性不容忽视的系统,控制论给出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复杂系统的种种方法里,控制论是数一数二的”。控制论事实上已经成为研究复杂系统组织的一个一般性原则,虽然控制论初创时期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系统、机械系统的控制和工程控制,如控制论的另一位创始人维纳把控制论定义为“关于在动物和机械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但人们很快就发现控制论方法适合分析所有存在着信息和控制的系统,社会系统显然也是一个存在着信息和控制的复杂系统,可见控制论方法同样适合对社会系统加以研究,如维纳在他后来的著述中就对法律的社会控制机理进行了分析。
按照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存在着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坎农(W.B.Canno)提出了开放系统存在的“稳态(homeostasi)”的概念,并分析了生物稳态与社会稳态的关系。所谓稳态是指开放系统必须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同时系统内部也会经常出现扰动,系统通过内部调节机制来应对各种变化和扰动,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使其能够维持相对持久的平稳状态。而系统的调节机制实质就是通过负反馈实现的控制机制。社会系统的稳态是人们期望的社会常态,是通过社会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而这种调节机制也就是社会系统内部的信息反馈和控制过程。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也就是通过控制的实施来维持和恢复社会系统的稳态,因而控制论的分析方法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中是有效的。
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系统的控制过程
一、公共危机审计研究现状
国内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孔繁建(2004)提出了设置重大突发性事件专项资金的必要性及其审计的目的。刘洪波(2008)探讨了救灾物资资金审计的要点及措施,指出要通过收集资料证据、深入现场盘点核实、调查访谈、接受举报、问询、请求专家帮助等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梅丹(2008)认为应围绕救灾款物的来源、分配、使用和发放等关键环节开展救灾款物审计,坚持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相结合,及时进行审计结果公告,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积极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华金秋(2008)阐述了抗震救灾资金审计的必要性、目标、主体、基本原则、要点、技术方法、证据、报告以及开展措施。吴加录(2008)分析了抗震救灾款物的审计工作措施及成效、应急体制存在的体制和机制缺陷,提出了解决应急体制缺陷的对策。王国权(2009)就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出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主要包括项目准备阶段跟踪审计和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王中信(2009)指出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审计的最佳方式,该方式与常规审计方式存在冲突。张林军、刘西林(2009)从社会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构成等方面入手,结合社会突发性危机事件的项目审计实践经验,提出了紧急项目审计管理策略及其实施措施。李晗、张立民(2009) 运用审计免疫系统论和需求供给理论对非营利组织审计进行论证,基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抗震救灾审计的案例研究,提出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救助活动的全过程审计理念及制度安排与创新。杨德明、夏敏(2009)指出,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审计目标应服从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灾害发生的不同时期,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应随着进行调整。
上述研究成果为公共危机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素材,为审计实务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总体上看,既有的研究十分薄弱,表现为:研究成果数量畸少,说明危机审计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研究层次不高,发表在高层次刊物中直接相关的论文只有2篇;研究时间集中,主要为近两年,研究缺乏历史延续,说明危机审计研究在几年前基本为空白;研究内容集中,主要集中于危机审计内容和方法的经验性介绍,理论层次相对不高,体系化欠缺;研究方法集中,采用规范研究法,少有案例分析,没有实际调查,研究缺乏针对性。为此,开展公共危机审计理论研究,搭建公共危机审计理论研究框架,总结既有的公共危机审计实践经验,以期为审计实务工作者提供指导,为公共危机审计规范的制定提供政策性建议,为形成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提供基本素材,既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二、公共危机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委托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公共危机审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委托理论是公共危机审计存在的基础。提供救助款物的社会公众(委托人)委托审计机关,监督各级政府机关和慈善机构(人)对救助款物的管理和分配情况,防止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此外,在公共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委托人和人面临不同的审计环境,导致在不同阶段的审计风险、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均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对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同时,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公共危机审计发展的动因。新公共管理的宗旨在于克服政府面临的危机,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合法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在从事公共危机审计时致力于降低风险,讲求效率,追求质量,培养创新意识,增加审计透明度,利用社会和市场力量实现审计服务社会化,进而要求审计人员除分别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审计,还要重视后续审计,从更高层次上落实审计建议、总结审计经验,推动公共危机审计螺旋式向上发展。这种高标准的要求将促使审计机关在公共危机审计中不断探索,实现持续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审计理论框架分别将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程序或者审计方法选为逻辑起点,往往忽视了审计环境的影响。审计理论密切依存于审计实践,不可避免地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回首现代审计大发展的几次浪潮,从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到审计方法的变化无不是审计环境变化的结果。同时站在公共危机审计的角度,突发事件的产生导致了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是公共危机审计形成的原因;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审计人员面临不同的审计环境,从而要求审计人员在不同的审计阶段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计,是公共危机审计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可以说,对审计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对审计环境的研究,脱离环境的审计理论研究等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本文在构建理论框架时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考虑到公共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审计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带来不同的风险,审计目标随之有不同的定位,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也有不同的选择,本文试从公共危机事前、事中、事后以及后续四个审计阶段来探讨审计环境、审计风险、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一个公共危机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三、公共危机审计阶段具体内容